CN108093151B - 图像形成装置及非临时性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及非临时性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93151B
CN108093151B CN201711134486.8A CN201711134486A CN108093151B CN 108093151 B CN108093151 B CN 108093151B CN 201711134486 A CN201711134486 A CN 201711134486A CN 108093151 B CN108093151 B CN 10809315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ndering
image forming
rendered
drawing processing
processing uni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13448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093151A (zh
Inventor
佐藤康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622693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573080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622693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8083320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filed Critical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80931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931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0931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9315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278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printing apparatus, e.g. a laser beam print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1/002D [Two Dimensional] image generation
    • G06T11/20Drawing from basic elements, e.g. lines or circles
    • G06T11/203Drawing of straight lines or cur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30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machine instructions, e.g. instruction decode
    • G06F9/38Concurrent instruction execution, e.g. pipeline, look ahea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10Segmentation; Edge de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326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data reading, recognizing or recording apparatus, e.g. with a bar-code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795Read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04N1/0402Scanning different formats; Scanning with different densities of dots per unit length, e.g. different numbers of dots per inch (dpi); Conversion of scanning standards
    • H04N1/042Details of the method use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15/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rendering
    • G06T2215/08Gnomonic or central projection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即使不对每个绘图处理使用不同的显示列表也能够并列地执行多个绘图处理的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程序。能够具备基于显示列表一扫描线一扫描线地进行渲染的渲染线程的MFP具备根据MFP的状况决定同时具备渲染线程的数量的并列处理数决定单元,在并列处理数决定单元决定了同时具备以页面中的包含多个扫描线的带(21)为渲染对象的两个渲染线程的情况下,以带(21)为渲染对象的两个渲染线程的每个,以每渲染1行扫描线跳过从以带(21)为渲染对象的全部渲染线程的数量即“2”减去1后的数量即“1”行的扫描线的方式,对相互不同的扫描线进行渲染。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及非临时性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执行绘图处理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一种绘图处理装置,作为基于显示列表一行一行地进行渲染的多个绘图处理单元,而同时具备:在页面中的包含多个行的区域自上而下、自顶向下地基于显示列表进行渲染的绘图处理单元;和在该区域自下而上、自底向上地基于显示列表进行渲染的绘图处理单元。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以往的绘图处理装置中,存在以下问题:需要对并列执行的每个绘图处理使用不同的显示列表。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即使不对每个绘图处理使用不同的显示列表也能够并列地执行多个绘图处理的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程序。
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处理器,其执行图像形成程序;以及存储器,其存储所述图像形成程序。所述处理器基于所述图像形成程序的指令能够同时具备基于显示列表一行一行地进行渲染的多个绘图处理部,以如下方式进行工作:以页面中的包含多个行的特定区域为渲染对象的多个所述绘图处理部的每个,以每渲染一行跳过从以所述特定区域为渲染对象的全部所述绘图处理部的数量减去1后的数量的行的方式,对相互不同的行进行渲染。
本发明的记录介质是存储计算机能够执行的图像形成程序的非临时性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所述图像形成程序使计算机同时实现基于显示列表一行一行地进行渲染的多个绘图处理单元。以页面中的包含多个行的特定区域为渲染对象的多个所述绘图处理单元的每个,以每渲染一行跳过从以所述特定区域为渲染对象的全部所述绘图处理单元的数量减去1后的数量的行的方式,对相互不同的行进行渲染。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程序即使不对每个绘图处理使用不同的显示列表也能够并列地执行多个绘图处理。
附图简要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MFP的构成。
图2表示由图1所示的渲染线程渲染的页面的一例。
图3表示图2所示的带的扫描线的一例。
图4中(a)是表示图2所示的带中包含的对象物的一例的图。(b)表示图4中(a)所示的对象物中的由渲染线程A进行的渲染的对象的部分的一例。(c)表示图4中(a)所示的对象物中的由渲染线程B进行的渲染的对象的部分的一例。
图5中(a)是图2所示的带中包含的对象物的一例,表示由6根扫描线构成的梯形的对象物。(b)表示由渲染线程A及渲染线程B对图5中(a)所示的对象物进行渲染的情况下的、渲染线程A及渲染线程B各自的处理量。
图6中(a)是图2所示的带中包含的对象物的一例,表示由7根扫描线构成的梯形的对象物。(b)表示由渲染线程A及渲染线程B对图6中(a)所示的对象物进行渲染的情况下的、渲染线程A及渲染线程B各自的处理量。
图7中(a)表示重叠包含两个对象物的情况下的图2所示的带的一例。(b)表示图7中(a)所示的两个对象物中的重叠顺序为下的对象物。(c)表示图7中(a)所示的两个对象物中的重叠顺序为上的对象物。
图8中(a)表示基于以带中包含的各对象物为基准而数出的扫描线执行渲染的情况下的、图7中(a)所示的两个对象物中的由渲染线程A渲染的部分。(b)表示基于以带中包含的各对象物为基准而数出的扫描线执行渲染的情况下的、图7中(b)所示的对象物中的由渲染线程A渲染的部分。(c)表示基于以带中包含的各对象物为基准而数出的扫描线执行渲染的情况下的、图7中(c)所示的对象物中的由渲染线程A渲染的部分。
图9中(a)表示基于以带中包含的各对象物为基准而数出的扫描线执行渲染的情况下的、图7中(a)所示的两个对象物中的由渲染线程B渲染的部分。(b)表示基于以带中包含的各对象物为基准而数出的扫描线执行渲染的情况下的、图7中(b)所示的对象物中的由渲染线程B渲染的部分。(c)表示基于以带中包含的各对象物为基准而数出的扫描线执行渲染的情况下的、图7中(c)所示的对象物中的由渲染线程B渲染的部分。
图10表示渲染线程A及渲染线程B基于以图2所示的带中包含的各对象物为基准而数出的扫描线执行渲染时的处理的定时。
图11中(a)表示基于以带为基准而数出的扫描线执行渲染的情况下的、图7中(a)所示的两个对象物中的由渲染线程A渲染的部分。(b)表示基于以带为基准而数出的扫描线执行渲染的情况下的、图7中(b)所示的对象物中的由渲染线程A渲染的部分。(c)表示基于以带为基准而数出的扫描线执行渲染的情况下的、图7中(c)所示的对象物中的由渲染线程A渲染的部分。
图12中(a)表示基于以带为基准而数出的扫描线执行渲染的情况下的、图7中(a)所示的两个对象物中的由渲染线程B渲染的部分。(b)表示基于以带为基准而数出的扫描线执行渲染的情况下的、图7中(b)所示的对象物中的由渲染线程B渲染的部分。(c)表示基于以带为基准而数出的扫描线执行渲染的情况下的、图7中(c)所示的对象物中的由渲染线程B渲染的部分。
图13表示渲染线程A及渲染线程B基于以图2所示的带为基准而数出的扫描线执行渲染时的处理的定时。
图14是基于页面描述语言执行印刷的情况下的图1所示的MFP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5是决定渲染线程的数量时的图1所示的MFP的动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说明。
首先,对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MFP(MultifunctionPeripheral,多功能数码复合一体机)的构成进行说明。
图1表示本实施方式的MFP10的构成。
如图1所示,MFP10具备:操作部11、显示部12、扫描仪13、打印机14、传真通信部15、通信部16、存储部17、和控制部18。操作部11是输入各种操作的按钮等输入器件。显示部12是显示各种信息的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等显示器件。扫描仪13是从原稿读取图像的读取器件。打印机14是在纸张等记录介质执行印刷的印刷器件。传真通信部15是经由未图示的外部的传真装置和公用电话线路等通信线路进行传真通信的传真器件。通信部16经由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互联网等网络,或不通过网络,利用有线或无线直接与外部装置进行通信的通信器件。存储部17是存储各种信息的半导体存储器、HDD(Hard Disk Drive,硬盘驱动器)等非易失性存储器件。控制部18对MFP10整体进行控制。
存储部17存储用于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程序17a。图像形成程序17a可以在MFP10的制造阶段安装在MFP10中,也可以从SD卡、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存储器等外部存储介质追加安装到MFP10中,还可以从网络上追加安装到MFP10中。
控制部18例如具备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存储程序及各种数据的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和作为CPU的工作区域使用的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储器)。CPU执行存储在ROM或存储部17中的程序。CPU也可以具备4核等多核。
控制部18通过执行在存储部17存储的图像形成程序17a来实现根据页面描述语言生成显示列表的显示列表生成单元18a。
控制部18通过执行在存储部17存储的图像形成程序17a来实现基于显示列表一行(扫描线)一行地进行渲染的作为绘图处理单元的渲染线程(Render Thread)18b。此外,控制部18能够同时实现多个渲染线程18b。另外,控制部18在包含具备多核的CPU的情况下,也可以将多个渲染线程18b分配给至少两个以上的(例如全部的)核(例如,均等分配)。在这种情况下,例如也可以各核同时具备一个或多个渲染线程。
控制部18通过执行在存储部17存储的图像形成程序17a来实现根据MFP10的状况决定同时具备渲染线程18b的数量的并列处理数决定单元18c。
控制部18通过执行在存储部17存储的图像形成程序17a来实现基于光栅图像数据使打印机14执行印刷的印刷单元18d。
下面,对作为渲染线程18b同时具备渲染线程A、渲染线程B、渲染线程C及渲染线程D这4个渲染线程的情况进行说明。
图2表示由渲染线程18b进行渲染的页面20的一例。
如图2所示,页面20中,在由箭头20a所示的方向上延伸的扫描线在与箭头20a所示的方向正交的由箭头20b所示的方向上排列多个而构成。渲染线程A及渲染线程B、渲染线程C及渲染线程D以在箭头20b所示的方向上将页面20分割后的区域(带)21、22中的相互不同的带为渲染对象。例如,渲染线程A及渲染线程B以带21为渲染对象。渲染线程C及渲染线程D以带22为渲染对象。此外,带21、22分别包含多个扫描线。渲染线程A及渲染线程B在RAM上确保用于描绘带21的专用的缓冲区(以下称为“带21用缓冲区”。)。同样地,渲染线程C及渲染线程D在RAM上确保用于描绘带22的专用的缓冲区(以下称为“带22用缓冲区”。)。
图3表示带21的扫描线的一例。
如图3所示,带21由扫描线SL1、扫描线SL2、扫描线SL3、扫描线SL4、扫描线SL5、…、扫描线SL2n-4、扫描线SL2n-3、扫描线SL2n-2、扫描线SL2n-1、扫描线SL2n构成。以带21为渲染对象的渲染线程A及渲染线程B以每渲染1行扫描线跳过从以带21为渲染对象的全部的渲染线程18b的数量即“2”减去1后的数量即“1”行的扫描线的方式,对相互不同的扫描线进行渲染。例如,对于渲染线程A,开始渲染的扫描线的偏置(以下称为“开始行偏置”。)为0,跳过(skip)的扫描线(以下称为“跳行”。)为1。即,对于渲染线程A,由于开始行偏置为0,因此,从扫描线SL1开始渲染,一扫描线一扫描线地跳过而以扫描线SL3、扫描线SL5、…、扫描线SL2n-3、扫描线SL2n-1为渲染对象。另外,对于渲染线程B,开始行偏置为1,跳行为1。即,对于渲染线程B,由于开始行偏置为1,因此,从扫描线SL2开始渲染,一扫描线一扫描线地跳过而以扫描线SL4、…、扫描线SL2n-4、扫描线SL2n-2、扫描线SL2n为渲染对象。此外,在图3所示的扫描线中,n是5以上的整数。
以带22为渲染对象的渲染线程C及渲染线程D也与渲染线程A及渲染线程B同样地,以每渲染1行扫描线跳过1行扫描线的方式,对相互不同的扫描线进行渲染。例如,对于渲染线程C,开始行偏置为0,跳行为1。另外,对于渲染线程D,开始行偏置为1,跳行为1。
图4中(a)表示带21中包含的对象物的一例。图4中(b)表示图4中(a)所示的对象物中的由渲染线程A进行的渲染的对象的部分的一例。图4中(c)表示图4中(a)所示的对象物中的由渲染线程B进行的渲染的对象的部分的一例。
在图4中(a)所示的对象物21a包含于带21中的情况下,在对象物21a中的由渲染线程A进行的渲染的对象的部分是图4中(b)所示的部分21b时,对象物21a中的由渲染线程B进行的渲染的对象的部分是图4中(c)所示的部分21c。如图4中(b)及图4中(c)所示,由渲染线程A进行的渲染的对象的部分21b、和由渲染线程B进行的渲染的对象的部分21c没有大的差异。
以上,对图4中(a)所示的对象物21a包含于带21中的情况进行了说明。根据在带21中包含的对象物的形状,也有时,由渲染线程A进行的渲染的对象的部分和由渲染线程B进行的渲染的对象的部分产生较大的差异。但是,渲染线程A及渲染线程B以每渲染1行扫描线跳过1行扫描线的方式对相互不同的扫描线进行渲染。因此,只要在带21中包含的对象物不是特殊的形状,通常,由渲染线程A进行的渲染的对象的部分与由渲染线程B进行的渲染的对象的部分没有较大的差异。因此,由渲染线程A进行的渲染的处理量与由渲染线程B进行的渲染的处理量,通常没有较大的差异。
下面,对由渲染线程A进行的渲染的处理量和由渲染线程B进行的渲染的处理量的差异详细地进行说明。
图5中(a)表示作为在带21中包含的对象物的一例的由6根扫描线构成的梯形的对象物30。图5中(b)表示由渲染线程A及渲染线程B对对象物30进行渲染的情况下的、渲染线程A及渲染线程B各自的处理量。
图5中(a)所示的对象物30中,若将扫描线SL1、SL2、SL3、…、SL6的部分的长度分别设为Length1、Length2、Length3、…、Length6,则能够将Length2、Length3、…、Length6分别表示为“Length1+ΔL1”、“Length1+ΔL1+ΔL2”、…、“Length1+ΔL1+ΔL2+ΔL3+ΔL4+ΔL5”。在此,ΔL1、ΔL2、…、ΔL5分别是“Length2-Length1”、“Length3-Length2”、…、“Length6-Length5”。
在此,设为,奇数行的扫描线、即扫描线SL1、SL3、SL5由渲染线程A来渲染,偶数行的扫描线、即扫描线SL2、SL4、SL6由渲染线程B来渲染。
针对对象物30渲染线程A进行渲染的长度的合计为“(Length1)+(Length1+ΔL1+ΔL2)+(Length1+ΔL1+ΔL2+ΔL3+ΔL4)”、即“(Length1)×3+ΔL1×2+ΔL2×2+ΔL3+ΔL4”。另外,针对对象物30渲染线程B进行渲染的长度的合计为“(Length1+ΔL1)+(Length1+ΔL1+ΔL2+ΔL3)+(Length1+ΔL1+ΔL2+ΔL3+ΔL4+ΔL5)”、即“(Length1)×3+ΔL1×3+ΔL2×2+ΔL3×2+ΔL4+ΔL5”。因此,渲染线程B比渲染线程A多进行渲染的长度为“{(Length1)×3+ΔL1×3+ΔL2×2+ΔL3×2+ΔL4+ΔL5}-{(Length1)×3+ΔL1×2+ΔL2×2+ΔL3+ΔL4}”、即“ΔL1+ΔL3+ΔL5”。如以上说明的那样,针对对象物30渲染线程A进行渲染的长度的合计与针对对象物30渲染线程B进行渲染的长度的合计之间的差异如图5中(b)所示为“ΔL1+ΔL3+ΔL5”。
以上,对对象物30由6根扫描线构成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对象物30由偶数(2m)的扫描线构成的情况下的渲染线程A及渲染线程B各自进行渲染的长度的差异能够由数式1所示的公式一般化表示。在此,m为1以上的整数。
数式1:
Figure GDA0002301958990000071
图6中(a)表示作为在带21中包含的对象物的一例的由7根扫描线构成的梯形的对象物40。在图6中(a)所示的例中,在图5中(a)所示的对象物的扫描线SL6的下面追加了扫描线SL7。图6中(b)表示由渲染线程A及渲染线程B对对象物40进行渲染的情况下的、渲染线程A及渲染线程B各自的处理量。
图6中(a)所示的对象物40中,设为,奇数行的扫描线、即扫描线SL1、SL3、SL5、SL7由渲染线程A来渲染,偶数行的扫描线、即扫描线SL2、SL4、SL6由渲染线程B来渲染。
针对对象物40渲染线程A进行渲染的长度的合计为“(Length1)+(Length1+ΔL1+ΔL2)+(Length1+ΔL1+ΔL2+ΔL3+ΔL4)+(Length1+ΔL1+ΔL2+ΔL3+ΔL4+ΔL5+ΔL6)”、即“(Length1)×4+ΔL1×3+ΔL2×3+ΔL3×2+ΔL4×2+ΔL5+ΔL6”。另外,针对对象物40渲染线程B进行渲染的长度的合计为“(Length1+ΔL1)+(Length1+ΔL1+ΔL2+ΔL3)+(Length1+ΔL1+ΔL2+ΔL3+ΔL4+ΔL5)”、即“(Length1)×3+ΔL1×3+ΔL2×2+ΔL3×2+ΔL4+ΔL5”。因此,渲染线程A比渲染线程B多进行渲染的长度为“{(Length1)×4+ΔL1×3+ΔL2×3+ΔL3×2+ΔL4×2+ΔL5+ΔL6}-{(Length1)×3+ΔL1×3+ΔL2×2+ΔL3×2+ΔL4+ΔL5}”、即“Length1+ΔL2+ΔL4+ΔL6”。如以上说明的那样,针对对象物40渲染线程A进行渲染的长度的合计与针对对象物40渲染线程B进行渲染的长度的合计之间的差异如图6中(b)所示为“Length1+ΔL2+ΔL4+ΔL6”。
以上,对对象物40由7根扫描线构成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对象物40由奇数(2m+1)的扫描线构成的情况下的渲染线程A及渲染线程B各自进行渲染的长度的差异能够由数式2所示的公式一般化表示。在此,m为1以上的整数。
数式2:
Figure GDA0002301958990000081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由渲染线程A进行的渲染的处理量与由渲染线程B进行的渲染的处理量之间只存在数式1或数式2所示的差异,只要渲染的对象的对象物不是特殊的形状,通常没有较大的差异。
以上,对渲染线程A及渲染线程B进行了说明。但是,与由渲染线程A进行的渲染的处理量和由渲染线程B进行的渲染的处理量同样地,对于由渲染线程C进行的渲染的处理量和由渲染线程D进行的渲染的处理量,只要在带22中包含的对象物不是特殊的形状,通常在两者之间也没有较大的差异。
渲染线程A及渲染线程B不是基于以带21中包含的各对象物为基准而数出的扫描线,而是基于以带21为基准而数出的扫描线、即以带21用缓冲区中的坐标为基准而数出的扫描线执行渲染。下面,详细地进行说明。
图7中(a)表示重叠包含对象物50和对象物60的情况下的带21的一例。图7中(b)表示对象物50和对象物60中的重叠顺序为下的对象物50。图7中(c)表示对象物50和对象物60中重叠顺序为上的对象物60。
考虑在图7中(b)所示的对象物50之上重叠图7中(c)所示的对象物60,从而生成图7中(a)所示的图像的情况。对象物50和对象物60分别是由6根扫描线构成的梯形的对象物。
设为,奇数行的扫描线由渲染线程A来渲染,偶数行的扫描线由渲染线程B来渲染。
假设考虑,渲染线程A及渲染线程B基于以在带21中包含的各对象物为基准而数出的扫描线执行渲染的情况。
渲染线程A在基于以在带21中包含的各对象物为基准而数出的扫描线执行渲染的情况下,如图8所示那样,对于对象物50,基于以对象物50为基准而数出的奇数行的扫描线执行渲染。另外,对于对象物60,基于以对象物60为基准而数出的奇数行的扫描线执行渲染。
渲染线程B在基于以在带21中包含的各对象物为基准而数出的扫描线执行渲染的情况下,如图9所示那样,对于对象物50,基于以对象物50为基准而数出的偶数行的扫描线执行渲染。另外,对于对象物60,基于以对象物60为基准而数出的偶数行的扫描线执行渲染。
图10表示渲染线程A及渲染线程B基于以在带21中包含的各对象物为基准而数出的扫描线执行渲染的情况下的处理的定时。
如图10所示,在渲染线程A及渲染线程B基于以在带21中包含的各对象物为基准而数出的扫描线执行渲染的情况下,渲染线程A及渲染线程B能够同时开始对象物50的渲染(t71)。但是,需要将对象物60中的渲染线程A负责部分(参照图8中(c)。)重叠在对象物50中的渲染线程B负责部分(参照图9中(b)。)之上。因此,渲染线程A即使结束了对象物50中的渲染线程A负责部分的渲染(t72),也需要直到渲染线程B结束对象物50中的渲染线程B负责部分的渲染(t73)为止进行待机。若渲染线程B结束对象物50中的渲染线程B负责部分的渲染,则渲染线程A及渲染线程B能够同时开始对象物60的渲染(t73)。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渲染线程A及渲染线程B在基于以在带21中包含的各对象物为基准而数出的扫描线执行渲染的情况下需要相互获得同步。
但是,渲染线程A及渲染线程B实际上不是基于以在带21中包含的各对象物为基准而数出的扫描线,而是基于以带21为基准而数出的扫描线执行渲染。
渲染线程A在基于以带21为基准而数出的扫描线执行渲染的情况下,如图11所示那样,对于对象物50和对象物60这两者,基于以带21为基准而数出的奇数行的扫描线执行渲染。
渲染线程B在基于以带21为基准而数出的扫描线执行渲染的情况下,如图12所示那样,对于对象物50和对象60物这两者,基于以带21为基准而数出的偶数行的扫描线执行渲染。
图13表示渲染线程A及渲染线程B基于以带21为基准而数出的扫描线执行渲染的情况下的处理的定时。
如图13所示那样,在渲染线程A及渲染线程B基于以带21为基准而数出的扫描线执行渲染的情况下,渲染线程A及渲染线程B能够同时开始对象物50的渲染(t71)。在此,渲染线程A及渲染线程B基于以带21为基准而数出的扫描线执行渲染。因此,对象物60中的渲染线程A负责部分(参照图11中(c)。)不会重叠于对象物50中的渲染线程B负责部分(参照图12中(b)。)之上。因此,渲染线程A若结束对象物50中的渲染线程A负责部分的渲染(t72),则不论渲染线程B是否结束对象物50中的渲染线程B负责部分的渲染(t73),都能够开始对象物60的渲染(t72)。同样地,渲染线程B若结束对象物50中的渲染线程B负责部分的渲染(t73),则也不论渲染线程A是否结束对象物50中的渲染线程A负责部分的渲染(t72),都能够开始对象物60的渲染(t73)。即,渲染线程A及渲染线程B在基于以带21为基准而数出的扫描线执行渲染的情况下不需要相互获得同步。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渲染线程A及渲染线程B在基于以带21为基准而数出的扫描线执行渲染的情况下,能够在比基于以带21中包含的各对象物为基准而数出的扫描线执行渲染的情况下的渲染结束的定时(t74(参照图10。))早的定时(t75(参照图13。)),结束渲染。
以上,对渲染线程A及渲染线程B进行了说明。但是,渲染线程C及渲染线程D也不是基于以带22中包含的各对象物为基准而数出的扫描线,而是基于以带22为基准而数出的扫描线、即以带22用缓冲区中的坐标为基准而数出的扫描线执行渲染。
下面,对MFP10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14是基于页面描述语言执行印刷的情况下的MFP10的动作的流程图。
如图14所示那样,显示列表生成单元18a若通过通信部16接收等而获得了页面描述语言,则根据所获得的页面描述语言生成显示列表(S101)。例如,对于图2所示的页面20,显示列表生成单元18a根据所获得的页面描述语言生成与针对带21的绘图命令对应的显示列表、和与针对带22的绘图命令对应的显示列表。
接着,渲染线程18b基于在S101生成的显示列表一扫描线一扫描线地进行渲染来生成光栅图像数据(S102)。
接着,印刷单元18d基于在S102生成的光栅图像数据使打印机14执行印刷(S103),结束图14所示的动作。
此外,并列处理数决定单元18c在渲染线程18b执行S102的处理之前,根据MFP10的状况决定渲染线程18b的数量。
图15是决定渲染线程18b的数量时的MFP10的动作的流程图。
如图15所示那样,并列处理数决定单元18c获得MFP10的状况(S131)。在此,所谓MFP10的状况,是针对与绘图处理有关的功能、即打印机功能的系统资源的状况,例如是CPU资源、和存储器(RAM)资源。MFP10由于不只是打印机功能,还具有扫描仪功能、复印功能、传真功能等多个功能,因此若打印机功能以外的功能的执行增加,则针对打印机功能的系统资源的分配就减少,若打印机功能以外的功能的执行减少,则针对打印机功能的系统资源的分配就增加。即,MFP10中,针对打印机功能的系统资源的状况动态地进行变化。
并列处理数决定单元18c在S131的处理之后,根据在S131获得的状况决定页面20的分割数(S132)。此外,对于MFP10的状况与页面20的分割数之间的关系,在事先设定。
接着,并列处理数决定单元18c针对以在S132决定的分割数将页面20分割而生成的带的每个,根据在S131获得的状况决定渲染线程18b的数量(S133)。此外,对于MFP10的状况与每个带的渲染线程18b的数量之间的关系,在事先设定。
接着,并列处理数决定单元18c针对以在S132决定的分割数将页面20分割而生成的带的每个,生成在S133决定的数量的渲染线程18b(S134),结束图15所示的动作。
因此,在S134生成的渲染线程18b基于在S101生成的显示列表一扫描线一扫描线地进行渲染来生成光栅图像数据(S102)。在此,各渲染线程18b基于渲染线程18b自身作为对象的带、和渲染线程18b自身的开始行偏置及跳行,执行渲染。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MFP10中以带21为渲染对象的渲染线程A及渲染线程B基于同一显示列表并列地进行渲染。因此,即使不对每个绘图处理使用不同的显示列表也能够并列地执行多个绘图处理。因此,MFP10例如能够将显示列表生成单元18a与如CPU的核为一个的MFP那样不并列地执行绘图处理的MFP的显示列表生成单元共同化,能够使MFP10的制造容易。以上,对渲染线程A及渲染线程B进行了说明,但是,对于渲染线程C及渲染线程D也同样。
MFP10中,通过由渲染线程A及渲染线程B按每个扫描线交错进行并列渲染,从而能够抑制由渲染线程A进行的渲染的处理量与由渲染线程B进行的渲染的处理量之间的差异。因此,能够将渲染线程A及渲染线程B的处理时间平均化。因此,MFP10能够提高吞吐量。此外,由渲染线程A及渲染线程B进行的针对一个对象物的渲染的处理时间的差异也取决于该对象物的形状,但是,通常充其量只产生一个扫描线的量的差异(参照数式1及数式2。)。并且,在一个带内,通常,多个对象物配置于各种位置。因此,针对在一个带内包含的多个对象物的由渲染线程A及渲染线程B进行的渲染的处理时间的差异,由于针对各个对象物的由渲染线程A及渲染线程B进行的渲染的处理时间的差异被平均化,而少到几乎可以忽略。以上对渲染线程A及渲染线程B进行了说明,对于渲染线程C及渲染线程D也同样。
MFP10中,以带21为渲染对象的渲染线程A及渲染线程B不是基于以对象物为基准而数出的扫描线而是基于以带21为基准而数出的扫描线,对多个对象物的每个按顺序进行渲染。因此,这些渲染线程不需要对每个对象物同步地进行渲染,而能够提高吞吐量。此外,渲染线程A及渲染线程B也可以基于以对象物为基准而数出的扫描线,对多个对象物的每个按顺序进行渲染。以上,对渲染线程A及渲染线程B进行了说明,但是,对于渲染线程C及渲染线程D也同样。
MFP10根据MFP10的状况决定MFP10同时具备的渲染线程18b的数量,因此,能够使渲染线程18b的数量在不使作为系统整体即MFP10整体的处理效率降低的范围内变多地动态地变化。
例如,在MFP10是使复印功能比打印机功能优选的结构的情况下,在执行复印功能时,针对打印机功能的系统资源减少。因此,并列处理数决定单元18c能够根据针对打印机功能的系统资源,减少页面20的分割数、或每个带的渲染线程18b的数量。这样,MFP10能够根据系统的动作状况、即MFP10的动作状况动态地变更MFP10同时具备的渲染线程18b的数量。
在不增设RAM的情况下,与增设RAM的情况相比较,针对打印机功能的系统资源减少。因此,MFP10中,能够根据RAM的增设状况使MFP10同时具备的渲染线程18b的数量动态地变更。
MFP10也可以将页面20中的特定带由3个以上的渲染线程按每个扫描线交错地进行并列渲染。例如,将页面20中的特定带按每个扫描线交错地进行并列渲染的3个渲染线程是:开始行偏置、跳行分别是0、2的渲染线程;开始行偏置、跳行分别是1、2的渲染线程;和开始行偏置、跳行分别是2、2的渲染线程。总之,在将页面20中的特定带由n个(在此,n是2以上的整数。)的渲染线程按每个扫描线交错地进行并列渲染的情况下,n个渲染线程的开始行偏置分别是0、1、2、…、n-1,n个渲染线程的跳行是n-1。
另外,MFP10也可以将页面20中的特定带由1个渲染线程按每个扫描线进行渲染。将页面20中的特定带按每个扫描线进行渲染的1个渲染线程的开始行偏置、跳行分别是0、0。
MFP10同时具备以页面20中的带21为渲染对象的渲染线程A及渲染线程B、和以页面20中的带22为渲染对象的渲染线程C及渲染线程D,因此,能够并列地对带21及带22进行渲染,能够提高吞吐量。
MFP10在将页面20分割为带21和带22的情况下,也可以简单地基于面积将页面20对半进行分割。总之,MFP10在将页面20分割为多个带的情况下也可以简单地基于面积均等地进行分割。在这种情况下,在图15所示的S133中,并列处理数决定单元18c也可以以根据在S131中获得的状况决定的数量的渲染线程18b为对象,预测使得每个带的渲染的处理时间变得均匀,来决定带21及带22各自的渲染线程的数量。根据该结构,MFP10即使在将页面20均等地分割为多个带的情况下,也能够在多个带同时完成渲染。此外,对于MFP10的状况与页面20整体的渲染线程18b的数量之间的关系,在事先设定。
另外,MFP10也可以预测使得每个带的渲染的处理时间变得均匀,来将页面20分割为带21和带22。即,MFP10也可以基于各带中包含的字符、图像、向量图形等特性的不同、和进行怎样的ROP(Raster Operation,光栅操作)等各种信息,对每个带的渲染的处理时间进行预测,以使每个带的渲染的处理时间变得均匀的方式,将页面20分割为带21和带22。
此外,MFP10也可以同时具备以将页面20分割为3个以上的各带为渲染对象的多个渲染线程。例如,MFP10也可以同时具备将页面20分割为4个带,并以这些4个带中的相互不同的带为渲染对象的4个渲染线程。
另外,MFP10也可以具备不将页面20分割为多个带而以页面20的整个区域为渲染对象的渲染线程。例如,MFP10也可以利用4个渲染线程将页面20的整个区域按每个扫描线交错地进行并列渲染。
此外,多数情况在处理效率方面优选由相互不同的CPU核执行多个渲染线程18b,因此,执行的CPU核也可以是固定的。但是,CPU也执行渲染线程18b以外的处理,因此,也有时优选不固定由哪个CPU核执行哪个渲染线程。因此,MFP10也可以委托OS(OperatingSystem,操作系统)决定由哪个CPU核执行哪个渲染线程。例如,在OS是Linux(注册商标)的情况下,MFP10也可以委托Linux的调度器决定由哪个CPU核执行哪个渲染线程。在委托OS决定由哪个CPU核执行哪个渲染线程的情况下,也有时产生一个CPU核执行多个渲染线程的定时。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在本实施方式中是MFP,但是也可以是打印机专用机等MFP以外的图像形成装置。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程序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作为计算机的MFP执行,但是,也可以由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电脑)等图像形成装置以外的计算机执行。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能够同时具备基于显示列表一行一行地进行渲染的多个绘图处理部。图像形成装置中,以页面中的包含多个行的特定区域为渲染对象的多个绘图处理部的每个,以每渲染一行跳过从以特定区域为渲染对象的全部绘图处理部的数量减去1后的数量的行的方式,对相互不同的行进行渲染。
利用该结构,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以页面中的包含多个行的特定区域为渲染对象的多个绘图处理单元基于同一显示列表并列地进行渲染,因此,即使不对每个绘图处理使用不同的显示列表,也能够并列地执行多个绘图处理。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是能够具备基于显示列表一行一行地进行渲染的绘图处理部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并列处理数决定部,该并列处理数决定部根据图像形成装置的状况决定同时具备绘图处理部的数量。图像形成装置中,在并列处理数决定部决定了同时具备以页面中的包含多个行的特定区域为渲染对象的多个绘图处理部的情况下,以特定区域为渲染对象的多个绘图处理部的每个,以每渲染一行跳过从以特定区域为渲染对象的全部绘图处理部的数量减去1后的数量的行的方式,对相互不同的行进行渲染。
利用该结构,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在决定了同时具备以页面中的包含多个行的特定区域为渲染对象的多个绘图处理部的情况下,这些绘图处理部基于同一显示列表并列地进行渲染。因此,即使不对每个绘图处理使用不同的显示列表,也能够并列地执行多个绘图处理。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在并列处理数决定部决定了同时具备以特定区域为渲染对象的多个绘图处理部的情况下,以特定区域为渲染对象的绘图处理部也可以在特定区域内包含多个对象物时,基于以特定区域为基准而数出的行,按顺序对多个对象物的每个进行渲染。
利用该结构,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在决定了同时具备以特定区域为渲染对象的多个绘图处理部的情况下,这些绘图处理部不是基于以对象物为基准而数出的行而是基于以特定区域为基准而数出的行,按顺序对多个对象物的每个进行渲染。因此,这些绘图处理部不需要对每个对象物同步地进行渲染,而能够提高吞吐量。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并列处理数决定部也可以决定同时具备以将页面分割后的多个区域中的相互不同的区域为渲染对象的多个绘图处理部。
利用该结构,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能够根据图像形成装置的状况并列地对多个区域进行渲染,因此能够提高吞吐量。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多个区域具有相同的面积,并列处理数决定部也可以以多个绘图处理部为对象,预测使得多个区域的每个的渲染的处理时间变得均匀,来决定同时具备以多个区域的每个为渲染对象的绘图处理部的数量。
利用该结构,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即使在将页面均等地分割为多个区域的情况下,也能够在多个区域同时地完成渲染。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以特定区域为渲染对象的绘图处理部也可以在特定区域内包含多个对象物的情况下,基于以特定区域为基准而数出的行,按顺序对多个对象物的每个进行渲染。
利用该结构,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以特定区域为渲染对象的多个绘图处理部不是基于以对象物为基准而数出的行,而是基于以特定区域为基准而数出的行,按顺序对多个对象物的每个进行渲染。因此,这些绘图处理部不需要对每个对象物同步地进行渲染,而能够提高吞吐量。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也可以同时具备以将页面分割后的多个区域中的相互不同的区域为渲染对象的多个绘图处理部。
利用该结构,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能够并列地对多个区域进行渲染,因此能够提高吞吐量。
本发明的记录介质是存储计算机能够执行的图像形成程序的非临时性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图像形成程序使计算机同时实现基于显示列表一行一行地进行渲染的多个绘图处理部。以页面中的包含多个行的特定区域为渲染对象的多个所述绘图处理部的每个,以每渲染一行跳过从以所述特定区域为渲染对象的全部所述绘图处理部的数量减去1后的数量的行的方式,对相互不同的行进行渲染。
利用该结构,执行本发明的图像形成程序的计算机中,以页面中的包含多个行的特定区域为渲染对象的多个绘图处理部基于同一显示列表并列地进行渲染。因此,即使不对每个绘图处理使用不同的显示列表,也能够并列地执行多个绘图处理。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程序的特征在于,使所述计算机实现并列处理数决定部,该并列处理数决定部根据计算机的状况决定同时具备所述绘图处理部的数量。在所述并列处理数决定部决定了同时具备以页面中的包含多个行的特定区域为渲染对象的多个所述绘图处理部的情况下,以所述特定区域为渲染对象的多个所述绘图处理部的每个,以每渲染一行跳过从以所述特定区域为渲染对象的全部所述绘图处理部的数量减去1后的数量的行的方式,对相互不同的行进行渲染。
利用该结构,执行本发明的图像形成程序的计算机在决定了同时具备以页面中的包含多个行的特定区域为渲染对象的多个绘图处理部的情况下,这些绘图处理部基于同一显示列表并列地进行渲染。因此,即使不对每个绘图处理使用不同的显示列表也能够并列地执行多个绘图处理。

Claims (9)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处理器,其执行图像形成程序;以及
存储器,其存储所述图像形成程序,
所述处理器基于所述图像形成程序的指令能够同时具有基于同一显示列表一行一行地进行渲染的多个绘图处理部,
所述绘图处理部以页面中的包含多个行的特定区域为渲染对象,
所述处理器以如下方式进行工作,即,以所述特定区域为渲染对象的多个所述绘图处理部的每个,以每渲染一行跳过从以所述特定区域为渲染对象的全部所述绘图处理部的数量减去1后的数量的行的方式,对相互不同的行进行渲染,
在以同一所述特定区域为渲染对象的多个所述绘图处理部之间同步所述特定区域的渲染的开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基于所述图像形成程序的指令作为并列处理数决定部而工作,且该并列处理数决定部根据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状况决定同时具有的所述绘图处理部的数量,
所述处理器以如下方式进行工作,即,在所述并列处理数决定部决定了同时具有以所述特定区域为渲染对象的多个所述绘图处理部的情况下,以所述特定区域为渲染对象的多个所述绘图处理部的每个,以每渲染一行跳过从以所述特定区域为渲染对象的全部所述绘图处理部的数量减去1后的数量的行的方式,对相互不同的行进行渲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基于所述图像形成程序的指令以如下方式进行工作,即,
在所述并列处理数决定部决定了所述处理器同时具有的以所述特定区域为渲染对象的多个所述绘图处理部的情况下,以所述特定区域为渲染对象的所述绘图处理部在所述特定区域内包含多个对象物时,基于以所述特定区域为基准而数出的行,按顺序对所述多个对象物的每个进行渲染。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并列处理数决定部决定所述处理器同时具有的以将所述页面分割后的多个区域中的相互不同的区域为渲染对象的多个所述绘图处理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区域具有相同的面积,
所述并列处理数决定部以所述多个绘图处理部为对象,预测使得所述多个区域的每个的渲染的处理时间变得均匀,来决定所述处理器同时具有的以所述多个区域的每个为渲染对象的所述绘图处理部的数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基于所述图像形成程序的指令以如下方式进行工作,即,
在所述特定区域内包含多个对象物的情况下,以所述特定区域为渲染对象的所述绘图处理部基于以所述特定区域为基准而数出的行,按顺序对所述多个对象物的每个进行渲染。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基于所述图像形成程序的指令同时具有以将所述页面分割后的多个区域中的相互不同的区域为渲染对象的多个所述绘图处理部。
8.一种非临时性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其存储计算机能够执行的图像形成程序,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形成程序使计算机同时实现基于同一显示列表一行一行地进行渲染的多个绘图处理部,
所述绘图处理部以页面中的包含多个行的特定区域为渲染对象,
以所述特定区域为渲染对象的多个所述绘图处理部的每个,以每渲染一行跳过从以所述特定区域为渲染对象的全部所述绘图处理部的数量减去1后的数量的行的方式,对相互不同的行进行渲染,
在以同一所述特定区域为渲染对象的多个所述绘图处理部之间同步所述特定区域的渲染的开始。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非临时性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形成程序使所述计算机实现并列处理数决定部,该并列处理数决定部根据计算机的状况决定同时具备的所述绘图处理部的数量,
在所述并列处理数决定部决定了同时具有以所述特定区域为渲染对象的多个所述绘图处理部的情况下,以所述特定区域为渲染对象的多个所述绘图处理部的每个,以每渲染一行跳过从以所述特定区域为渲染对象的全部所述绘图处理部的数量减去1后的数量的行的方式,对相互不同的行进行渲染。
CN201711134486.8A 2016-11-22 2017-11-16 图像形成装置及非临时性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09315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226935A JP6573080B2 (ja) 2016-11-22 2016-11-22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プログラム
JP2016-226935 2016-11-22
JP2016226936A JP2018083320A (ja) 2016-11-22 2016-11-22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プログラム
JP2016-226936 2016-11-2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93151A CN108093151A (zh) 2018-05-29
CN108093151B true CN108093151B (zh) 2020-03-06

Family

ID=621440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134486.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093151B (zh) 2016-11-22 2017-11-16 图像形成装置及非临时性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0417796B2 (zh)
CN (1) CN10809315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81267B (zh) * 2019-08-21 2021-08-20 成都索贝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帧内切分的集群化实现大幅面多层实时编辑的方法
WO2022133954A1 (zh) * 2020-12-24 2022-06-30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图像渲染方法、装置和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87110B1 (en) * 1999-02-03 2003-07-01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processing unit,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using the same,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US7088468B1 (en) * 1997-02-28 2006-08-08 Micronic Laser Systems Ab Data-conversion method for a multibeam laser writer for very complex microlithographic patterns
CN103999043A (zh) * 2011-12-15 2014-08-20 英特尔公司 用于在三维流水线中增强多视图性能的技术
CN105787865A (zh) * 2016-03-01 2016-07-20 西华大学 基于游戏引擎和gpu并行处理的分形图生成与渲染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91566A (ja) 1998-04-08 1999-10-26 Minolta Co Ltd ラスタライズ方法
JP2000268186A (ja) 1999-03-15 2000-09-29 Fuji Xerox Co Ltd 描画処理装置
JP2002019200A (ja) 2000-07-10 2002-01-23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US8045215B2 (en) * 2002-10-18 2011-10-25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rinter object list resolutions
US20060077210A1 (en) * 2004-10-13 2006-04-13 Morris John D Rasterizing stacked graphics objects from top to bottom
JP2007130913A (ja) 2005-11-11 2007-05-31 Canon Inc 印刷制御装置
US8878833B2 (en) * 2006-08-16 2014-11-04 Barco, Inc.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of graphical display
JP6435980B2 (ja) * 2015-04-27 2018-12-12 富士通株式会社 並列計算機、スレッド再割当判定方法及びスレッド再割当判定プログラム
US10389810B2 (en) * 2016-11-02 2019-08-20 Commvault Systems, Inc. Multi-threaded scanning of distributed file system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88468B1 (en) * 1997-02-28 2006-08-08 Micronic Laser Systems Ab Data-conversion method for a multibeam laser writer for very complex microlithographic patterns
US6587110B1 (en) * 1999-02-03 2003-07-01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processing unit,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using the same,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CN103999043A (zh) * 2011-12-15 2014-08-20 英特尔公司 用于在三维流水线中增强多视图性能的技术
CN105787865A (zh) * 2016-03-01 2016-07-20 西华大学 基于游戏引擎和gpu并行处理的分形图生成与渲染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144517A1 (en) 2018-05-24
US10417796B2 (en) 2019-09-17
CN108093151A (zh) 2018-05-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11949B2 (en) Image rasteriz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using intermediate language form data,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storing program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JP613602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並列処理の制御方法並びに制御プログラム
US8625133B2 (en) Print data processing apparatus, print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JP2004252900A (ja) 非対称マルチプロセッサシステム、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8093151B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非临时性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
JP2012022503A (ja) 印刷文書変換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150331643A1 (en)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CN108780565B (zh)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及存储介质
US10209931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46538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並列処理制御プログラム並びに並列処理制御方法
US20170060644A1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control task allocation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JP657308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プログラム
JP6528952B2 (ja) 電子機器および処理実行プログラム
JP2012111210A (ja) 印刷データ生成装置、印刷データ生成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9114973A (ja)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8083320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プログラム
US9390389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workflow creating program that ensures complicated operation
JP5589582B2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372315B2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並列処理制御プログラム並びに並列処理制御方法
JP2011143576A (ja) 印刷データ生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US9542308B2 (en) Electronic device that completes execution of task immediately, method for managing memory, and recording medium
US10754407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rogram
JP7194009B2 (ja) データ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
JP6528951B2 (ja) 電子機器および処理実行プログラム
EP3252601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hanging priority of a job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306

Termination date: 202111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