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75937A - 一种自适应网速匹配方法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适应网速匹配方法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75937A
CN108075937A CN201611009929.6A CN201611009929A CN108075937A CN 108075937 A CN108075937 A CN 108075937A CN 201611009929 A CN201611009929 A CN 201611009929A CN 108075937 A CN108075937 A CN 1080759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cs
test case
ethernet port
state parameter
para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0992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意
杨健
杨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echips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ZTE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ZTE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ZTE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ZTE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00992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075937A/zh
Priority to PCT/CN2017/091422 priority patent/WO2018090644A1/zh
Publication of CN1080759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759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04L41/0823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s of a change of settings, e.g. optimising configuration for enhancing reliabi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23Errors, e.g. transmission err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76Network utilisation, e.g. volume of load or congestion level
    • H04L43/0894Packet rate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适应网速匹配方法,在以太网端口的全部测试例中选用第一测试例,所述测试例包括该以太网端口所支持的传输速率以及该传输速率所对应的网络类型;根据所述第一测试例对所述以太网端口进行通信参数配置;数据传输过程中,检测出所述以太网端口的物理编码子层(PCS)的状态参数,将所检测的PCS的状态参数与所述第一测试例的对应的理论状态参数进行比较,所检测的PCS的状态参数与所述理论状态参数之间的差值符合预设条件时,以所述以太网端口当前配置的通信参数进行数据传输。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自适应网速匹配装置。

Description

一种自适应网速匹配方法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网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适应网速匹配方法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依据IEEE 802.3协议标准,在不同网速下,位于物理层中的物理编码子层(PCS。Physical Coding Sublayer)子层具有不同的实现方法,比如:(1)100BASE-X协议规定,PCS采用4B/5B编码,通过介质无关接口(MII,Media Independent Interface)接口与媒体访问控制(MAC,Media Access Control)子层互联;(2)1GBASE-R协议规定,PCS采用8bB/10B编码方法,通过千兆媒体独立接口(GMII,Gigabit Medium Independent Interface)接口与MAC子层互联;(3)10GBASE-R协议规定,PCS采用64B/66B编码方法,通过10Gb独立于媒体的接口(XGMII,10Gigabit Media Independent Interface)接口与MAC子层互联。因此,PCS需要对不同的传输速率做出自适应性调整,所以在PCS中急需一种能够对当前网速做出自适应调整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自适应网速匹配方法的方法和装置,能够对当前网速做出自适应调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自适应网速匹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以太网端口的全部测试例中选用第一测试例,所述测试例包括该以太网端口所支持的传输速率以及该传输速率所对应的网络类型;
根据所述第一测试例对所述以太网端口进行通信参数配置;
数据传输过程中,检测出所述以太网端口的PCS的状态参数,将所检测的PCS的状态参数与所述第一测试例的对应的理论状态参数进行比较,所检测的PCS的状态参数与所述理论状态参数之间的差值符合预设条件时,以所述以太网端口当前配置的通信参数进行数据传输。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检测的PCS的状态参数与所述理论状态参数之间的差别不符合预设条件时,在以太网端口的全部测试例中选用第二测试例;根据所述第二测试例对所述以太网端口进行通信参数配置;并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检测出所述以太网端口的PCS的状态参数,将所检测的PCS的状态参数与所述第二测试例的对应的理论状态参数进行比较,所检测的PCS的状态参数与所述理论状态参数之间的差值符合预设条件时,以所述以太网端口当前配置的通信参数进行数据传输,检测的PCS的状态参数与所述理论状态参数之间的差别不符合预设条件时,在以太网端口的全部测试例中选用其他测试例,直至为所述以太网端口完成通信参数配置,或所述以太网端口的全部测试例全部被选用。
上述方案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测试例对所述以太网端口进行通信参数配置,包括:根据所述第一测试例,对PCS的编解码方式、加解扰方式,同步检测方式,纠错检测方式和位宽转换方式进行通信参数配置;
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测试例对所述以太网端口进行通信参数配置,包括:根据所述第二测试例,对PCS的编解码方式、加解扰方式,同步检测方式,纠错检测方式和位宽转换方式进行通信参数配置。
上述方案中,所述PCS的状态参数包括:码字同步状态值;
所述所检测的PCS的状态参数与所述理论状态参数之间的差值符合预设条件,包括:所述码字同步状态值为否则,不符合预设条件。
上述方案中,所述PCS的状态参数包括:码字同步状态值、误码率判断值、数据解码错误的次数和错误接收状态值的次数;
所述所检测的PCS的状态参数与所述理论状态参数之间的差值符合预设条件,包括:所述码字同步状态值为真、误码率判断值为否且所述数据解码错误的次数和错误接收状态值的次数之和小于预设值时,符合预设条件,否则不符合预设条件。
上述方案中,所述在以太网端口的全部测试例中选用第一测试例和在以太网端口的全部测试例中选用第二测试例,所遵循的原则为:
在未被选用的测试例中优选选择传输速率大的测试例。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自适应网速匹配装置,包括测试例生成模块、配置模块和第一判断模块,其中:
测试例生成模块,用于在以太网端口的全部测试例中选用第一测试例,所述测试例包括该以太网端口所支持的传输速率以及该传输速率所对应的网络类型;
配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测试例对所述以太网端口进行通信参数配置;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检测出所述以太网端口的PCS的状态参数,将所检测的PCS的状态参数与所述第一测试例的对应的理论状态参数进行比较,所检测的PCS的状态参数与所述理论状态参数之间的差值符合预设条件时,以所述以太网端口当前配置的通信参数进行数据传输。
上述方案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测试模块,用于在所检测的PCS的状态参数与所述理论状态参数之间的差别不符合预设条件时,在以太网端口的全部测试例中选用第二测试例;根据所述第二测试例对所述以太网端口进行通信参数配置;并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检测出所述以太网端口的PCS的状态参数,将所检测的PCS的状态参数与所述第二测试例的对应的理论状态参数进行比较,所检测的PCS的状态参数与所述理论状态参数之间的差值符合预设条件时,以所述以太网端口当前配置的通信参数进行数据传输,检测的PCS的状态参数与所述理论状态参数之间的差别不符合预设条件时,在以太网端口的全部测试例中选用其他测试例,直至为所述以太网端口完成通信参数配置,或所述以太网端口的全部测试例全部被选用。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判断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测试例,对PCS的编解码方式、加解扰方式,同步检测方式,纠错检测方式和位宽转换方式进行通信参数配置;
所述第二判断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测试例,对PCS的编解码方式、加解扰方式,同步检测方式,纠错检测方式和位宽转换方式进行通信参数配置。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判断模块和所述第二判断模块,具体用于:
所述PCS的状态参数包括码字同步状态值;且所述码字同步状态值为否则,不符合预设条件。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判断模块和所述第二判断模块,具体用于:
所述PCS的状态参数包括,码字同步状态值、误码率判断值、数据解码错误的次数和错误接收状态值的次数;且所述码字同步状态值为真、误码率判断值为否且所述数据解码错误的次数和错误接收状态值的次数之和小于预设值时,符合预设条件,否则不符合预设条件。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判断模块和所述第二判断模块,具体用于:在未被选用的测试例中优选选择传输速率大的测试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适应网速匹配方法,在以太网端口的全部测试例中选用第一测试例,所述测试例包括该以太网端口所支持的传输速率以及该传输速率所对应的网络类型;根据所述第一测试例对所述以太网端口进行通信参数配置;数据传输过程中,检测出所述以太网端口的PCS的状态参数,将所检测的PCS的状态参数与所述第一测试例的对应的理论状态参数进行比较,所检测的PCS的状态参数与所述理论状态参数之间的差值符合预设条件时,以所述以太网端口当前配置的通信参数进行数据传输。如此,提供了一种能够对当前网速做出自适应调整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适应网速匹配方法的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适应网速匹配方法的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适应网速匹配方法的装置的具体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动态PCS通路模块的具体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适应网速匹配方法的装置的运行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以太网端口的全部测试例中选用第一测试例,所述测试例包括该以太网端口所支持的传输速率以及该传输速率所对应的网络类型;根据所述第一测试例对所述以太网端口进行通信参数配置;数据传输过程中,检测出所述以太网端口的PCS的状态参数,将所检测的PCS的状态参数与所述第一测试例的对应的理论状态参数进行比较,所检测的PCS的状态参数与所述理论状态参数之间的差值符合预设条件时,以所述以太网端口当前配置的通信参数进行数据传输。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再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适应网速匹配方法的方法,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01:在以太网端口的全部测试例中选用第一测试例,所述测试例包括该以太网端口所支持的传输速率以及该传输速率所对应的网络类型;
以太网的传输速率有多种,例如:10Mbps,100Mbps,1000Mbps等。每种不同的速率都会对应有一种或多种网络类型,例如,10Mbps对应有10base-T等,100Mbps对应有100base-TX、100base-FX等,1000Mbps对应有1000base-T等;在实际中,一般以太网端口都会支持多种速率,因此,一个传输速率就有可能有多个测试例,例如:传输速率100Mbps就有100Mbps 100base-TX和100Mbps 100base-FX等多种测试例,对这多种测试例需要分别进行测试。
在该步骤中,是对该以太网端口所支持的测试例中选用一个测试例进行测试,就有可能出现测试例的传输速率不等于该以太网端口当前的实际传输速率或网络类型不等于该以太网端口当前所使用的网络类型的情况。
步骤102:根据所述第一测试例对所述以太网端口进行通信参数配置;
获取第一测试例对应的传输速率和网络类型,获取以太网协议中有关该传输速率和网络类型的通信参数,从而对该以太网端口进行通信参数配置,以使得该以太网端口以第一测试例对应的传输速率和网络类型进行数据传输。
在该步骤中,在完成对所述以太网端口进行通信参数配置之后,需要将PCS的状态寄存器给清空置零。
步骤103:数据传输过程中,检测出所述以太网端口的PCS的状态参数,将所检测的PCS的状态参数与所述第一测试例的对应的理论状态参数进行比较,所检测的PCS的状态参数与所述理论状态参数之间的差值符合预设条件时,以所述以太网端口当前配置的通信参数进行数据传输。
PCS处于物理层,PCS位于RS(Reconciliation Sublayer,协调子层)和PMA(Physical Medium Attachment物理媒体接入子层)之间。PCS负责将经过完善定义的以太网MAC功能映射到现存的编码和物理层信号系统的功能上去。针对不同的传输速率和网络类型,PCS需要不同的实现方法,例如:编解码方法、加扰解扰方法,同步检测方法,纠错检测方法等等。当第一测试例对应的传输速率不等于该以太网端口当前传输数据过程中实际的传输速率或网络类型不等于该以太网端口当前所使用的网络类型的情况时,PCS的状态参数会出现一些异常;因此,可以利用PCS的状态参数来判断第一测试例中的传输速率是否等于该以太网端口当前的实际传输速率、第一测试例中的网络类型是否等于该以太网端口当前所使用的网络类型。这种方法具有简单、方便准确率高的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自适应网速匹配方法还包括:所检测的PCS的状态参数与所述理论状态参数之间的差别不符合预设条件时,在以太网端口的全部测试例中选用第二测试例;根据所述第二测试例对所述以太网端口进行通信参数配置;并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检测出所述以太网端口的PCS的状态参数,将所检测的PCS的状态参数与所述第二测试例的对应的理论状态参数进行比较,所检测的PCS的状态参数与所述理论状态参数之间的差值符合预设条件时,以所述以太网端口当前配置的通信参数进行数据传输,检测的PCS的状态参数与所述理论状态参数之间的差别不符合预设条件时,在以太网端口的全部测试例中选用其他测试例,直至为所述以太网端口完成通信参数配置,或所述以太网端口的全部测试例全部被选用。
这里,当所检测的PCS的状态参数出现异常时,就可以判断出,第一测试例中的传输速率不等于该以太网端口当前的实际传输速率或第一测试例中的网络类型不等于该以太网端口当前所使用的网络类型;则此时,还需要继续进行测试,即从以太网端口所支持的传输速率再选择出一个测试例,再次进行测试,重复以上测试,直至PCS的状态参数正常或所有的测试例都测试完毕。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测试例对所述以太网端口进行通信参数配置,包括:根据所述第一测试例,对PCS的编解码方式、加解扰方式,同步检测方式,纠错检测方式和位宽转换方式进行通信参数配置;
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测试例对所述以太网端口进行通信参数配置,包括:根据所述第二测试例,对PCS的编解码方式、加解扰方式,同步检测方式,纠错检测方式和位宽转换方式进行通信参数配置。
在以太网端口中,当传输速率或网络类型不同时,PCS需要不同的实现方法;因此,当对以太网端口配置不同传输速率或网络类型时,需要对PCS作出自适应性调整。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PCS的状态参数包括:码字同步状态值;
所述所检测的PCS的状态参数与所述理论状态参数之间的差值符合预设条件,包括:所述码字同步状态值为否则,不符合预设条件。
码字同步状态值(block_lock)为布尔类型,当PCS从PMA所接收的码字满足区块划分时,码字同步状态值为真,其所代表的含义是接收码字的同步状态。不同的传输速率对应着不同的同步检测机制,主要有:8b\10b编解码的同步检测,64b\66b编解码的同步检测,FEC的同步检测以及RS-FEC的同步检测等;如果PCS不正常工作,在进行这些同步机制时会发生错误,即码字同步状态值会被设为否。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PCS的状态参数包括:码字同步状态值、误码率判断值、数据解码错误的次数和错误接收状态值的次数;
所述所检测的PCS的状态参数与所述理论状态参数之间的差值符合预设条件,包括:所述码字同步状态值为真、误码率判断值为否且所述数据解码错误的次数和错误接收状态值的次数之和小于预设值时,符合预设条件,否则不符合预设条件。
这里,误码率判断值为布尔类型;当比特错误率大于10^-4时,此时误码率判断值被设为否。以此,可以利用误码率判断值来判断PCS是否工作正常。
PCS的一项功能就是编解码,例如:8b\10b编解码,64b\66b编解码等,在这个解码的过程中会出现错误;因此可以利用数据解码错误次数来判断PCS是否工作正常。
在PCS接收码字时,会使用状态值来表示PCS的工作状态;且PCS的状态值为RX_E时,就代表发生了错误;因此,错误接收状态值的次数可以设置为PCS的状态值为RX_E的次数,错误接收状态值的次数来判断PCS是否工作正常。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在以太网端口的全部测试例中选用第一测试例和在以太网端口的全部测试例中选用第二测试例,所遵循的原则为:在未被选用的测试例中优选选择传输速率大的测试例。
以太网端口之间可以协商速率,协商的原则优先使用双方都支持的最大传输速率。因此,为了降低测试的次数,可以优先尝试值大的传输速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适应网速匹配方法,在以太网端口的工作过程中,该方法会尝试着利用该以太网端口支持的测试例来对以太网端口进行通信参数配置,在发送数据的过程中,获取PCS的几个状态参数,然后利用这些状态参数来判断PCS是否正常工作;如果工作正常,则表示此时的通信参数符合该以太网网端口,否则还需要获取未测试的测试例继续进行测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适应网速匹配装置,包括测试例生成模块1、配置模块2和第一判断模块3,其中:
测试例生成模块1,用于在以太网端口的全部测试例中选用第一测试例,所述测试例包括该以太网端口所支持的传输速率以及该传输速率所对应的网络类型;
以太网的传输速率有多种,例如:10Mbps,100Mbps,1000Mbps等。每种不同的速率都会对应有一种或多种网络类型,例如,10Mbps对应有10base-T等,100Mbps对应有100base-TX、100base-FX等,1000Mbps对应有1000base-T等;在实际中,一般以太网端口都会支持多种速率,因此,一个传输速率就有可能有多个测试例,例如:传输速率100Mbps就有100Mbps 100base-TX和100Mbps 100base-FX等多种测试例,对这多种测试例需要分别进行测试。
在该模块中,是对该以太网端口所支持的测试例中选用一个测试例进行测试,就有可能出现测试例的传输速率不等于该以太网端口当前的实际传输速率或网络类型不等于该以太网端口当前所使用的网络类型的情况。
配置模块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测试例对所述以太网端口进行通信参数配置;
获取第一测试例对应的传输速率和网络类型,获取以太网协议中有关该传输速率和网络类型的通信参数,从而对该以太网端口进行通信参数配置,以使得该以太网端口以第一测试例对应的传输速率和网络类型进行数据传输。
在该模块中,在完成对所述以太网端口进行通信参数配置之后,需要将PCS的状态寄存器给清空置零。
第一判断模块3,用于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检测出所述以太网端口的PCS的状态参数,将所检测的PCS的状态参数与所述第一测试例的对应的理论状态参数进行比较,所检测的PCS的状态参数与所述理论状态参数之间的差值符合预设条件时,以所述以太网端口当前配置的通信参数进行数据传输。
PCS处于物理层,PCS位于RS(Reconciliation Sublayer,协调子层)和PMA(Physical Medium Attachment物理媒体接入子层)之间。PCS负责将经过完善定义的以太网MAC功能映射到现存的编码和物理层信号系统的功能上去。针对不同的传输速率和网络类型,PCS需要不同的实现方法,例如:编解码方法、加扰解扰方法,同步检测方法,纠错检测方法等等。当第一测试例对应的传输速率不等于该以太网端口当前传输数据过程中实际的传输速率或网络类型不等于该以太网端口当前所使用的网络类型的情况时,PCS的状态参数会出现一些异常;因此,可以利用PCS的状态参数来判断第一测试例中的传输速率是否等于该以太网端口当前的实际传输速率、第一测试例中的网络类型是否等于该以太网端口当前所使用的网络类型。装置装置具有简单、方便准确率高的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测试模块4,用于在所检测的PCS的状态参数与所述理论状态参数之间的差别不符合预设条件时,在以太网端口的全部测试例中选用第二测试例;根据所述第二测试例对所述以太网端口进行通信参数配置;并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检测出所述以太网端口的PCS的状态参数,将所检测的PCS的状态参数与所述第二测试例的对应的理论状态参数进行比较,所检测的PCS的状态参数与所述理论状态参数之间的差值符合预设条件时,以所述以太网端口当前配置的通信参数进行数据传输,检测的PCS的状态参数与所述理论状态参数之间的差别不符合预设条件时,在以太网端口的全部测试例中选用其他测试例,直至为所述以太网端口完成通信参数配置,或所述以太网端口的全部测试例全部被选用。
这里,当所检测的PCS的状态参数出现异常时,就可以判断出,第一测试例中的传输速率不等于该以太网端口当前的实际传输速率或第一测试例中的网络类型不等于该以太网端口当前所使用的网络类型;则此时,还需要继续进行测试,即从以太网端口所支持的传输速率再选择出一个测试例,再次进行测试,重复以上测试,直至PCS的状态参数正常或所有的测试例都测试完毕。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判断模块3,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测试例,对PCS的编解码方式、加解扰方式,同步检测方式,纠错检测方式和位宽转换方式进行通信参数配置;
所述第二判断模块4,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测试例,对PCS的编解码方式、加解扰方式,同步检测方式,纠错检测方式和位宽转换方式进行通信参数配置。
在以太网端口中,当传输速率或网络类型不同时,PCS需要不同的实现方法;因此,当对以太网端口配置不同传输速率或网络类型时,需要对PCS作出自适应性调整。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判断模块3和所述第二判断模块4,具体用于:
所述PCS的状态参数包括码字同步状态值;且所述码字同步状态值为否则,不符合预设条件。
码字同步状态值(block_lock)为布尔类型,当PCS从PMA所接收的码字满足区块划分时,码字同步状态值为真,其所代表的含义是接收码字的同步状态。不同的传输速率对应着不同的同步检测机制,主要有:8b\10b编解码的同步检测,64b\66b编解码的同步检测,FEC的同步检测以及RS-FEC的同步检测等;如果PCS不正常工作,在进行这些同步机制时会发生错误,即码字同步状态值会被设为否。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判断模块3和所述第二判断模块4,具体用于:
所述PCS的状态参数包括,码字同步状态值、误码率判断值、数据解码错误的次数和错误接收状态值的次数;且所述码字同步状态值为真、误码率判断值为否且所述数据解码错误的次数和错误接收状态值的次数之和小于预设值时,符合预设条件,否则不符合预设条件。
这里,误码率判断值为布尔类型;当比特错误率大于10^-4时,此时误码率判断值被设为否。以此,可以利用误码率判断值来判断PCS是否工作正常。
PCS的一项功能就是编解码,例如:8b\10b编解码,64b\66b编解码等,在这个解码的过程中会出现错误;因此可以利用数据解码错误次数来判断PCS是否工作正常。
在PCS接收码字时,会使用状态值来表示PCS的工作状态;且PCS的状态值为RX_E时,就代表发生了错误;因此,错误接收状态值的次数可以设置为PCS的状态值为RX_E的次数,错误接收状态值的次数来判断PCS是否工作正常。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判断模块3和所述第二判断模块4,具体用于:在未被选用的测试例中优选选择传输速率大的测试例。
以太网端口之间可以协商速率,协商的原则优先使用双方都支持的最大传输速率。因此,为了降低测试的次数,可以优先尝试值大的传输速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适应网速匹配装置,在以太网端口的工作过程中,该装置会尝试着利用该以太网端口支持的测试例来对以太网端口进行通信参数配置,在发送数据的过程中,获取PCS的几个状态参数,然后利用这些状态参数来判断PCS是否正常工作;如果工作正常,则表示此时的通信参数符合该以太网网端口,否则还需要获取未测试的测试例继续进行测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适应网速匹配方法的装置,如图3所示,其由以下模块组成:
位宽转换模块,用于连接Serdes接口,并将从Serdes接口接收到的数据进行位宽转换,并将转换完的数据发送给动态PCS通路模块;接收控制模块的配置,从而实现了Serdes接口的数据位宽与待测试以太网协议标准所需的数据位宽之间的转换,且可以完成与Serdes接口之间的速率匹配;
动态PCS通路模块,用于获取PCS的运行状态并(包括获取码字同步状态值、误码率判断值、数据解码错误次数和错误接收状态值次数等)发送给控制模块,且按照待测试以太网协议标准来进行编解码、加扰解扰,同步检测,纠错检测等,并将数据发送自适应接口模块;动态PCS通路模块的具体实现方式如图4所示;
自适应接口模块,用于依据控制模块的配置,根据待测试以太网协议标准来生成介质独立接口(MII/GMII/XGMII/XLGMII等)信号(比如,在100M时生成MII接口信号标准,1G时生成GMII接口信号标准,25G及40G时生成XGMII接口标准,100M时生成XLGMII接口标准),并负责与MAC的数据交互;
控制模块,用于从所有以太网标准协议中选择出待测试以太网标准,根据待测试以太网协议标准对位宽转换模块、动态PCS通路模块和自适应接口模块进行配置,将PCS调整至所述以太网协议标准规定的实现方法;根据从动态PCS通路模块所接收到的运行状态来判断PCS是否正常工作。
如图5所示,该自适应网速匹配方法的装置工作过程为:
步骤501:控制模块从列表中获取测试例;
步骤502:控制模块依据测试例配置位宽转换模块、动态PCS通路模块和自适应接口模块;不同的测试例对于位宽转换、编解码、加扰解扰,同步检测,纠错检测等都有特定的设置,因此,需要对这些模块进行自适应性配置;
步骤503:以太网端口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动态PCS通路模块会获取PCS的运行状态(包括获取码字同步状态值、误码率判断值、数据解码错误次数和错误接收状态值次数等)并发送给控制模块;
步骤504:判断接收码字的同步状态的值,如果为否,则运行步骤506;否则运行步骤505;
步骤505:监测一定时限内误码率等参数是否符合预设条件(即判断误码率判断值为否且所述数据解码错误次数与所述错误接收状态值次数之和小于预设值)?如果为否,则运行步骤506;否则运行步骤507;
步骤506:控制模块获取从列表中获取下一个测试例,并将PCS状态寄存器清零;
步骤507:PCS维持该以太网协议,并上报速率匹配结果;
步骤508:PCS根据该以太网协议多对应的介质无关接口与MAC进行数据交互。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列表访问模块1、设置模块2、状态获取模块3和判断模块4可以由基站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微处理器(MPU,MicroProcessor Unit)、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或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等实现。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硬件实施例、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装置)、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自适应网速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以太网端口的全部测试例中选用第一测试例,所述测试例包括该以太网端口所支持的传输速率以及该传输速率所对应的网络类型;
根据所述第一测试例对所述以太网端口进行通信参数配置;
数据传输过程中,检测出所述以太网端口的物理编码子层PCS的状态参数,将所检测的PCS的状态参数与所述第一测试例的对应的理论状态参数进行比较,所检测的PCS的状态参数与所述理论状态参数之间的差值符合预设条件时,以所述以太网端口当前配置的通信参数进行数据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网速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检测的PCS的状态参数与所述理论状态参数之间的差别不符合预设条件时,在以太网端口的全部测试例中选用第二测试例;根据所述第二测试例对所述以太网端口进行通信参数配置;并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检测出所述以太网端口的PCS的状态参数,将所检测的PCS的状态参数与所述第二测试例的对应的理论状态参数进行比较,所检测的PCS的状态参数与所述理论状态参数之间的差值符合预设条件时,以所述以太网端口当前配置的通信参数进行数据传输,检测的PCS的状态参数与所述理论状态参数之间的差别不符合预设条件时,在以太网端口的全部测试例中选用其他测试例,直至为所述以太网端口完成通信参数配置,或所述以太网端口的全部测试例全部被选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适应网速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测试例对所述以太网端口进行通信参数配置,包括:根据所述第一测试例,对PCS的编解码方式、加解扰方式,同步检测方式,纠错检测方式和位宽转换方式进行通信参数配置;
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测试例对所述以太网端口进行通信参数配置,包括:根据所述第二测试例,对PCS的编解码方式、加解扰方式,同步检测方式,纠错检测方式和位宽转换方式进行通信参数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网速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PCS的状态参数包括:码字同步状态值;
所述所检测的PCS的状态参数与所述理论状态参数之间的差值符合预设条件,包括:所述码字同步状态值为否则,不符合预设条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网速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PCS的状态参数包括:码字同步状态值、误码率判断值、数据解码错误的次数和错误接收状态值的次数;
所述所检测的PCS的状态参数与所述理论状态参数之间的差值符合预设条件,包括:所述码字同步状态值为真、误码率判断值为否且所述数据解码错误的次数和错误接收状态值的次数之和小于预设值时,符合预设条件,否则不符合预设条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网速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在以太网端口的全部测试例中选用第一测试例和在以太网端口的全部测试例中选用第二测试例,所遵循的原则为:
在未被选用的测试例中优选选择传输速率大的测试例。
7.一种自适应网速匹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测试例生成模块、配置模块和第一判断模块,其中:
测试例生成模块,用于在以太网端口的全部测试例中选用第一测试例,所述测试例包括该以太网端口所支持的传输速率以及该传输速率所对应的网络类型;
配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测试例对所述以太网端口进行通信参数配置;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检测出所述以太网端口的PCS的状态参数,将所检测的PCS的状态参数与所述第一测试例的对应的理论状态参数进行比较,所检测的PCS的状态参数与所述理论状态参数之间的差值符合预设条件时,以所述以太网端口当前配置的通信参数进行数据传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适应网速匹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测试模块,用于在所检测的PCS的状态参数与所述理论状态参数之间的差别不符合预设条件时,在以太网端口的全部测试例中选用第二测试例;根据所述第二测试例对所述以太网端口进行通信参数配置;并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检测出所述以太网端口的PCS的状态参数,将所检测的PCS的状态参数与所述第二测试例的对应的理论状态参数进行比较,所检测的PCS的状态参数与所述理论状态参数之间的差值符合预设条件时,以所述以太网端口当前配置的通信参数进行数据传输,检测的PCS的状态参数与所述理论状态参数之间的差别不符合预设条件时,在以太网端口的全部测试例中选用其他测试例,直至为所述以太网端口完成通信参数配置,或所述以太网端口的全部测试例全部被选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适应网速匹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判断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测试例,对PCS的编解码方式、加解扰方式,同步检测方式,纠错检测方式和位宽转换方式进行通信参数配置;
所述第二判断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测试例,对PCS的编解码方式、加解扰方式,同步检测方式,纠错检测方式和位宽转换方式进行通信参数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适应网速匹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判断模块和所述第二判断模块,具体用于:
所述PCS的状态参数包括码字同步状态值;且所述码字同步状态值为否则,不符合预设条件。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适应网速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判断模块和所述第二判断模块,具体用于:
所述PCS的状态参数包括,码字同步状态值、误码率判断值、数据解码错误的次数和错误接收状态值的次数;且所述码字同步状态值为真、误码率判断值为否且所述数据解码错误的次数和错误接收状态值的次数之和小于预设值时,符合预设条件,否则不符合预设条件。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适应网速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判断模块和所述第二判断模块,具体用于:在未被选用的测试例中优选选择传输速率大的测试例。
CN201611009929.6A 2016-11-16 2016-11-16 一种自适应网速匹配方法的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0807593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09929.6A CN108075937A (zh) 2016-11-16 2016-11-16 一种自适应网速匹配方法的方法和装置
PCT/CN2017/091422 WO2018090644A1 (zh) 2016-11-16 2017-07-03 一种自适应网速匹配方法的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09929.6A CN108075937A (zh) 2016-11-16 2016-11-16 一种自适应网速匹配方法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75937A true CN108075937A (zh) 2018-05-25

Family

ID=621460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09929.6A Pending CN108075937A (zh) 2016-11-16 2016-11-16 一种自适应网速匹配方法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8075937A (zh)
WO (1) WO2018090644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19535A (zh) * 2019-09-02 2020-01-21 北方工业大学 视频源端下行视频流码率自适应均衡调整方法
CN111385065A (zh) * 2020-05-29 2020-07-07 湖南戎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接口速率自适应装置及方法
CN111385678A (zh) * 2018-12-29 2020-07-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光链路通道自协商的方法和装置
CN112821985A (zh) * 2020-12-31 2021-05-1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编码器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伺服电机、编码器
WO2022068302A1 (zh) * 2020-09-30 2022-04-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芯片、通信系统及通信方法
CN115242627A (zh) * 2022-09-20 2022-10-25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Tsn网络的配置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60726B (zh) * 2020-01-03 2023-11-14 西安诺瓦星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电自检测方法和上电自检测装置
US11463560B2 (en) 2021-01-20 2022-10-04 Jump Algorithms, Llc Network interface architecture having a directly modifiable pre-stage packet transmission buffer
CN113765834B (zh) * 2021-11-05 2022-02-25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芯片、信号恢复装置、信号调整方法及信号恢复方法
CN115714941B (zh) * 2023-01-05 2023-04-07 北京工蜂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通信设备的光口速率自适应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863640A2 (en) * 1997-03-04 1998-09-09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Improved physical layer interface device
CN101583054A (zh) * 2009-06-12 2009-11-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光模块实现光接口支持多种速率模式的方法及装置
CN102098814A (zh) * 2009-12-11 2011-06-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太网口自适应的方法、网络系统和网络设备
CN102355321A (zh) * 2011-06-29 2012-02-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接口的多速率自适应方法及系统
CN103095367A (zh) * 2013-01-25 2013-05-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光口速率自适应的方法和光网络设备
CN103391329A (zh) * 2013-07-12 2013-11-13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接口模块及其支持多接口标准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863640A2 (en) * 1997-03-04 1998-09-09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Improved physical layer interface device
CN101583054A (zh) * 2009-06-12 2009-11-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光模块实现光接口支持多种速率模式的方法及装置
CN102098814A (zh) * 2009-12-11 2011-06-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太网口自适应的方法、网络系统和网络设备
CN102355321A (zh) * 2011-06-29 2012-02-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接口的多速率自适应方法及系统
CN103095367A (zh) * 2013-01-25 2013-05-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光口速率自适应的方法和光网络设备
CN103391329A (zh) * 2013-07-12 2013-11-13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接口模块及其支持多接口标准的方法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85678A (zh) * 2018-12-29 2020-07-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光链路通道自协商的方法和装置
EP3890339A4 (en) * 2018-12-29 2022-02-16 ZT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UTOMATIC NEGOTIATION OF OPTICAL CONNECTION CHANNELS,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US11611427B2 (en) 2018-12-29 2023-03-21 Zte Corporation Optical link channel auto-negoti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11385678B (zh) * 2018-12-29 2023-05-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光链路通道自协商的方法和装置
CN110719535A (zh) * 2019-09-02 2020-01-21 北方工业大学 视频源端下行视频流码率自适应均衡调整方法
CN111385065A (zh) * 2020-05-29 2020-07-07 湖南戎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接口速率自适应装置及方法
CN111385065B (zh) * 2020-05-29 2020-09-11 湖南戎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接口速率自适应装置及方法
WO2022068302A1 (zh) * 2020-09-30 2022-04-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芯片、通信系统及通信方法
CN112821985A (zh) * 2020-12-31 2021-05-1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编码器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伺服电机、编码器
CN115242627A (zh) * 2022-09-20 2022-10-25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Tsn网络的配置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5242627B (zh) * 2022-09-20 2023-01-24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Tsn网络的配置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090644A1 (zh) 2018-05-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75937A (zh) 一种自适应网速匹配方法的方法和装置
EP3076580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rambling a high speed data transmission
CN104639477B (zh) 用于高速网络初始化的反向通道通信
US11582084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perations,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 (OAM) in the physical coding sublayer (PCS)
US8375201B2 (en) Ethernet PHY level security
US857672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unique identifier exchange during auto-negotiation
EP2820805B1 (en) Technique for ensuring congruency in link aggregation
TW200536715A (en) System, method and device for autonegotiation
US20190108111A1 (en) Bit error rate prediction
WO2006121014A1 (ja) 通信装置およびスイッチ処理装置
WO2017012517A1 (zh) 混合物理编码子层以及数据发送、接收方法、存储介质
EP1720280B1 (en) Offset test pattern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3546229B (zh) Serdes速率匹配方法及装置
CN104052698A (zh) 用于改善的通信的装置以及相关联的方法
CN104572563B (zh) 基于ieee 1394接口的物理层电路
US20070189171A1 (en) Network diagnosti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network messages
CN110290020B (zh) 一种以太网测试仪表高精度流量百分比产生方法和装置
CN107094150A (zh) 一种ncsi协议实现结构及方法
CN106506265B (zh) 检测fpga芯片挂死的方法及装置
US8918682B2 (en) Methods for testing network circuitry
US9742701B2 (en) Attachment unit interfaces for non-identical data rate links
CN113472648B (zh) 一种双向转发检测bfd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
CN107800584A (zh) 乙太网络物理层电路的自我测试方法与自我测试系统
CN104836754A (zh) 利用高速Serdes实现背板自协商功能的方法及装置
US8331788B2 (en) Encapsulation scheme for optical over Etherne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52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