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44857A - 压延装置 - Google Patents

压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44857A
CN108044857A CN201711409248.3A CN201711409248A CN108044857A CN 108044857 A CN108044857 A CN 108044857A CN 201711409248 A CN201711409248 A CN 201711409248A CN 108044857 A CN108044857 A CN 1080448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ck
calendering
wheel
calendering device
roll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40924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启超
徐芳
陈慧雪
王东勇
陈润娇
谭荣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TIANAN NEW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TIANAN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TIANAN NEW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TIANAN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40924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044857A/zh
Publication of CN1080448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4485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3/00Compression moulding, i.e. applying external pressure to flow the moulding material;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3/3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3/52Heating or cool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3/00Compression moulding, i.e. applying external pressure to flow the moulding material;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3/22Compression moulding, i.e. applying external pressure to flow the moulding material; Apparatus therefor of articles of indefinite length
    • B29C43/24Calende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asting Or Compres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压延装置。该压延装置包括:五辊压延机以及吹气构件,五辊压延机包括五个依次相互间隙配合的压延辊;吹气构件用于对至少一个压延辊的辊面上吹冷却气。该压延装置根据实际工况需要,通过在现有压延机装置的基础上增设一个或多个吹气构件,以对压延辊的辊面上吹冷却气从而对压延辊进行冷却降温,进而保持压延辊辊面温度保持相对均匀,通过热胀冷缩的原理减少压延辊面中间在对物料进行挤压过程的微小弹性变形,使得压延所得薄膜的厚度整体保持相对均匀。且这种改进方式简单易控,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压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延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压延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压延机在塑料薄膜制造行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属于薄膜生产的大型关键设备。其中压延机的压延辊属重要部件,可对高温的塑料进行压延,其工作环境处于高温条件下,因此,压延机压延辊的辊筒工作面在工作中要求进行冷却处理。
现有的五辊塑料压延机,主要由机架、辊筒装置、调距装置和传动装置构成,辊筒装置和调距装置设置在机架上,辊筒装置由辊筒Ⅰ、辊筒Ⅱ、辊筒Ⅲ、辊筒Ⅳ和辊筒Ⅴ构成,其中,辊筒Ⅰ和辊筒Ⅱ水平设置,辊筒Ⅱ、辊筒Ⅲ、辊筒Ⅳ和辊筒Ⅴ自上而下垂直设置,辊筒装置的排列呈“Γ”形。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受物料挤压的影响,辊筒将产生微量的弹性变形,尤其是最后一对辊筒较为明显,其加工出来的PVC薄膜容易出现中间厚、两边薄的现象。现有技术中,为了克服这种现象,最常见的方法是将辊筒Ⅳ加工成两端小中间大,以补偿加工过程中的辊筒弹性变形。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克服辊筒变形带来的薄膜厚度不均现象。但存在这种辊筒加工难度大,成本高,且必须经常调整维护,增加维修成本,以及存在难以满足不同厚度的薄膜的加工需求的问题。现有也有通过改变辊筒的排列方式或物料的出入方式来改变辊筒受力变形问题,但改进效果有限。
因此,仍需要对现有的压延装置进行改进,以改善薄膜在压延辊的两端薄中间厚所生产的薄膜整体不平整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延装置,以改善薄膜压延厚度不均匀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压延装置,该压延装置包括:五辊压延机以及吹气构件,五辊压延机包括五个依次相互间隙配合的压延辊;吹气构件用于对至少一个压延辊的辊面上吹冷却气。
进一步地,沿物料的流动方向,五辊压延机依次包括:第一压延辊、第二压延辊、第三压延辊、第四压延辊以及第五压延辊,吹气构件用于对第五压延辊的辊面上吹冷却气。
进一步地,吹气构件用于对第五压延辊的远离与第四压延辊的间隙的辊面上吹冷却气。
进一步地,吹气构件包括多个吹气喷嘴,多个吹气喷嘴沿压延辊的轴向方向,相对于压延辊的辊面依次设置。
进一步地,吹气构件还包括与每个吹气喷嘴相连通的吹气管,吹气管的间距、吹气角度和/或吹气量可调。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压延辊的中心轴呈角度θ设置,其中0°<θ≤5°。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压延辊的辊面之间的间隙为r,其中0.01mm<r≤5mm。
进一步地,压延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压延机下游的引取机,引取机包括引取轮,引取轮用于对压延机输送来的物料进行引离。
进一步地,引取轮上设置有压边轮,物料位于引取轮与压边轮之间。
进一步地,引取轮为多个,每个引取轮的两端均设置有压边轮。
应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申请所改进的压延装置,根据实际工况需要,通过在现有压延机装置的基础上增设一个或多个吹气构件,以对压延辊的辊面上吹冷却气从而对压延辊进行冷却降温,进而保持压延辊辊面温度保持相对均匀,通过热胀冷缩的原理减少压延辊面中间在对物料进行挤压过程的微小弹性变形,使得压延所得薄膜的厚度整体保持相对均匀。且这种改进方式简单易控,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的压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仰视图;以及
图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另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的压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五辊压延机;20、吹气构件;30、引取机;
11、第一压延辊;12、第二压延辊;13、第三压延辊;14、第四压延辊;15、第五压延辊;
21、吹气喷嘴;22、吹气管;
31、引取轮;32、压边轮。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申请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如背景技术所提到的,现有的PVC薄膜在压延成型过程中存在薄膜在辊面两端左右摇摆,使得所压延的薄膜整体不平整的问题。为了改善这一现状,在本申请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压延装置,如图1、图2及图3所示,该压延装置包括五辊压延机10以及吹气构件20,其中五辊压延机10包括五个依次相互间隙配合的压延辊;吹气构件20用于对至少一个压延辊的辊面上吹冷却气。
本申请所改进的压延装置,根据实际工况需要,通过在现有压延机装置的基础上增设一个或多个吹气构件20,以对压延辊的辊面上吹冷却气从而对压延辊进行冷却降温,进而保持压延辊辊面温度保持相对均匀,通过热胀冷缩的原理减少压延辊面中间在对物料进行挤压过程的微小弹性变形,使得压延所得薄膜的厚度整体保持相对均匀。且这种改进方式简单易控,实用性强。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在上述压延装置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压延辊进行吹气冷却。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3所示,沿物料的流动方向,五辊压延机10依次包括:第一压延辊11、第二压延辊12、第三压延辊13、第四压延辊14以及第五压延辊15,吹气构件20用于对第五压延辊15的辊面上吹冷却气。由于在生产过程中,受物料挤压的影响,前几个辊筒将产生的微量弹性变形积累至最后一对辊筒时,物料不平整现象尤为明显。因而将吹气构件20用于对第五压延辊15的辊面上吹冷却气,能够明显降低第五压延辊15的辊面温度,进而降低第五压延辊15的弹性形变,从而使得从第五压延辊15出去的薄膜的厚度相对更均匀。
上述吹气构件20对第五压延辊15的辊面的具体吹气位置并无特殊限定,只要能够使第五压延辊15的辊面温度保持相对均匀,进而使其挤压形变量相对一致即可。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吹气构件20用于对第五压延辊15的远离与第四压延辊14的间隙的辊面上吹冷却气。通过对远离第四压延辊14和第五压延辊15的间隙的辊面上吹冷气,便于使冷却恢复形变的辊面与物料接触,进而保持物料挤压的厚度均匀。
上述吹气构件20的具体结构和形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理设置,只要能够实现对辊筒表面温度的降温,以降低辊面的弹性形变,使挤压后的薄膜的厚度保持相对均匀即可。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图2及图3所示,上述吹气构件20包括多个吹气喷嘴21,多个吹气喷嘴21沿压延辊的轴向方向间隔设置。沿压延辊的轴向方向间隔设置有助于根据实际位置降温需求进行吹气降温,进而实现更灵活的调控。
上述吹气结构中,具有吹气喷嘴21的结构形式不限。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吹气构件20还包括与每个吹气喷嘴21相连通的吹气管22,吹气管22的间距、吹气角度和/或吹气量可调。这种结构的吹气构件20能够更方便、更灵活地实现对所需位置的吹气,进而使得辊面弹性形变更加可控。
由于在实际生产中,压延辊中间受物料挤压形变相对明显,为了进一步缓解所压延的薄膜整体厚度不均问题,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相邻两个压延辊的中心轴呈角度θ设置,其中0°<θ≤5°(未图示)。实际应用中,角度θ根据PVC薄膜厚度的要求不同而不同。一般而言,薄膜厚度越厚,角度θ就越大。更优选,第四压延辊14和第五压延辊15的中心轴之间呈上述角度设置,能更明显地改善薄膜厚度中间与两端不均匀的问题。
上述压延辊之间的间隙根据所生产的薄膜的厚度不同而不同。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相邻两个压延辊的辊面之间的间隙为r,其中0.01mm<r≤5mm(未图示)。间隙控制在该范围内能够实现绝大种类的PVC薄膜产品的压延成型,且整体厚度相对均匀。
采用上述压延装置能够改善现有五辊压延机10所压延成型的薄膜中间与两端厚度不均匀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减少对后续压花质量或压花效果的影响,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压延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压延机下游的引取机30,引取机30包括引取轮31,引取轮31用于对压延机输送来的物料进行引离。通过引取轮31能够实现对压延的薄膜牵引至后续的压花机上实现压花效果。
为了进一步使压延后薄膜在引取轮31上左右两端的引离速度保持一致,减少薄膜在引取轮31上向一端偏移的现象,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引取轮31上设置有压边轮32,物料位于引取轮31与压边轮32之间。通过在引取轮31上设置压边轮32,并使薄膜物料位于引取轮31与压边轮32之间,使得薄膜通过引取轮31与压边轮32的挤压,对薄膜物料起到一定的固定或张紧作用,进而减少了薄膜在引取轮31上的偏移,进而提高后续的压花效果。
为了进一步减少薄膜物料在引取轮31上的偏移,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引取轮31为多个,每个引取轮31的两端均设置有压边轮32。通过在两端设置压边轮32进而从两端对薄膜物料进行张紧,使得薄膜物料相对更稳定,在引取轮31上向一端偏移得相对更少。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申请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本申请所改进的压延装置,根据实际工况需要,通过在现有压延机装置的基础上增设一个或多个吹气构件,以对压延辊的辊面上吹冷却气从而对压延辊进行冷却降温,进而保持压延辊辊面温度保持相对均匀,通过热胀冷缩的原理减少压延辊面中间在对物料进行挤压过程的微小弹性变形,使得压延所得薄膜的厚度整体保持相对均匀。且这种改进方式简单易控,实用性强。
应当明白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压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延装置包括:
五辊压延机(10),包括五个依次相互间隙配合的压延辊;以及
吹气构件(20),用于对至少一个所述压延辊的辊面上吹冷却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延装置,其特征在于,沿物料的流动方向,所述五辊压延机(10)依次包括:第一压延辊(11)、第二压延辊(12)、第三压延辊(13)、第四压延辊(14)以及第五压延辊(15),所述吹气构件(20)用于对所述第五压延辊的辊面上吹冷却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气构件(20)用于对所述第五压延辊(15)的远离与所述第四压延辊(14)的间隙的辊面上吹冷却气。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气构件(20)包括多个吹气喷嘴(21),多个所述吹气喷嘴(21)沿所述压延辊的轴向方向,相对于所述压延辊的辊面依次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气构件(20)还包括与每个所述吹气喷嘴(21)相连通的吹气管(22),所述吹气管(22)的间距、吹气角度和/或吹气量可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延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压延辊的中心轴呈角度θ设置,其中0°<θ≤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延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压延辊的辊面之间的间隙为r,其中0.01mm<r≤5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延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压延机下游的引取机(30),所述引取机(30)包括引取轮(31),所述引取轮(31)用于对所述压延机输送来的物料进行引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压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取轮(31)上设置有压边轮(32),所述物料位于所述引取轮(31)与所述压边轮(32)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压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取轮(31)为多个,每个所述引取轮(31)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压边轮(32)。
CN201711409248.3A 2017-12-22 2017-12-22 压延装置 Pending CN10804485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09248.3A CN108044857A (zh) 2017-12-22 2017-12-22 压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09248.3A CN108044857A (zh) 2017-12-22 2017-12-22 压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44857A true CN108044857A (zh) 2018-05-18

Family

ID=621304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09248.3A Pending CN108044857A (zh) 2017-12-22 2017-12-22 压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04485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70735A (zh) * 2022-11-21 2023-01-06 涿州长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膨胀生料带生产成型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6107868A (zh) * 1985-11-14 1987-05-20 塞洛普拉斯特·克莱普施公司 热塑片材成型设备
CN202241750U (zh) * 2011-09-26 2012-05-30 广东金榜塑料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五辊压延机
CN206523017U (zh) * 2017-01-07 2017-09-26 义乌市顺达塑胶有限公司 一种pvc薄膜压延工序中的吹风装置
CN208645816U (zh) * 2017-12-22 2019-03-26 广东天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压延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6107868A (zh) * 1985-11-14 1987-05-20 塞洛普拉斯特·克莱普施公司 热塑片材成型设备
CN202241750U (zh) * 2011-09-26 2012-05-30 广东金榜塑料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五辊压延机
CN206523017U (zh) * 2017-01-07 2017-09-26 义乌市顺达塑胶有限公司 一种pvc薄膜压延工序中的吹风装置
CN208645816U (zh) * 2017-12-22 2019-03-26 广东天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压延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70735A (zh) * 2022-11-21 2023-01-06 涿州长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膨胀生料带生产成型设备
CN115570735B (zh) * 2022-11-21 2023-04-11 涿州长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膨胀生料带生产成型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645816U (zh) 压延装置
DE1421782A1 (de) Verfahren und Einrichtung zum Biegen von Glasplatten
CN106573814A (zh) 用于使超薄玻璃板再成形的方法和设备
JP2010504273A (ja) ガラス基板の形状誘起面内応力温度補償
CN108044857A (zh) 压延装置
CN100402672C (zh) 用于可控地矫正和冷却从热带轧机排出的宽金属带尤其是钢带或板材的方法和装置
US20140367882A1 (en) Strain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extending a film web
US20050263939A1 (en) Cooling device
CN104445894A (zh) 用于玻璃板回火的方法和装置
CN1189258C (zh) 平直度的测量方法及其装置
CN107413856A (zh) 一种基于esp精轧机组变规格在线换辊的撤辊方法
CN100431990C (zh) 玻璃板的弯曲成形装置和弯曲成形方法以及弯曲滚柱
CN101394947B (zh) 喷淋冷却喷嘴的配置设定方法及热钢板冷却装置
US20030168135A1 (en) Rail producing method and producing equipment
JPS6125814A (ja) カレンダ又はロール組立体
JP5990213B2 (ja) 延伸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及びフィルム延伸設備
CN206465490U (zh) 一种塑料膜生产装置
US7076983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hot rolling
US11484926B2 (en) Cooling bar and cooling process with variable cooling rate for steel sheets
AU2019305746B2 (en) Corner-thickened cold/hot composite formation square/rectangular pipe forming system
JPH02179825A (ja) 熱間圧延鋼板の冷却制御装置
SE440667B (sv) Sett vid vermebehandling av metallband
EP3663417B1 (en) Cooling apparatus for metal strip and continuous heat treatment facility for metal strip
CN112474823B (zh) 一种四辊轧机非对称轧制辊缝出口厚度分布的获取方法
WO2013157477A1 (ja) ガラス板の製造装置および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