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36814A - 传感器正反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传感器正反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36814A
CN108036814A CN201711214277.4A CN201711214277A CN108036814A CN 108036814 A CN108036814 A CN 108036814A CN 201711214277 A CN201711214277 A CN 201711214277A CN 108036814 A CN108036814 A CN 1080368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nsor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equipment housing
positive
negative de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21427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036814B (zh
Inventor
付鹏
彭辉
梁瑞智
罗永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Siro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tr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tr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tr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21427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036814B/zh
Publication of CN1080368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368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0368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368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0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trol Of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传感器正反检测装置,所述传感器正反检测装置用于对通信设备壳体的放置方式进行检测,所述通信设备壳体具有特征部,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送模块、传感器组件和控制模块,所述传送模块和所述传感器组件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且沿所述传送模块的传送方向设置的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第三传感器和第四传感器,所述通信设备壳体内部朝向所述传送模块方向并且被所述传送模块进行传送,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接收到的传感器组件的状态信息来判断所述通信设备壳体的放置方式是否正确。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使用传感器正反检测装置进行正反检测的方法。

Description

传感器正反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感器正反检测装置及使用所述传感器正反检测装置进行检测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科技的进步,电子通信设备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目前在电子通信设备的制造过程中,电子通信设备的外壳在传送带上的放置方式很容易放错,这就会影响后续的制造过程。目前主要通过人工确认方式进行放置,不仅效率较低,而且差错率较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效率高且正确率高的传感器正反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一种传感器正反检测装置,所述传感器正反检测装置用于对通信设备壳体的放置方式进行检测,所述通信设备壳体具有特征部,包括传送模块、传感器组件和控制模块,所述传送模块和所述传感器组件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传送模块用于传送所述通信设备壳体沿传送方向移动;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且沿所述传送模块的传送方向设置的第二传感器、第三传感器和第四传感器,所述第四传感器用于感测所述通信设备壳体是否到达预定位置;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通信设备壳体到达所述预定位置时,控制所述传送模块停止传送所述通信设备壳体,然后控制所述第二传感器和所述第三传感器开启,其中所述第二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特征部,所述第三传感器用于进行校验,所述控制模块接收所述第二传感器和所述第三传感器的检测信息,并根据所述检测信息确定所述通信设备壳体的放置方式。
进一步地,所述传送模块包括传送带和侧壁,所述侧壁个数为两个,所述两个侧壁沿所述传送带传送方向延伸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组件设置于所述侧壁,并且沿所述传送带传送方向依次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组件为具有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的红外传感器,所述发射装置和所述接收装置分别位于所述传送带的两侧,并且所述发射装置发射的红外线与所述传送带顶面之间具有预定的间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三传感器和所述第四传感器分别与所述传送带顶部表面具有间隔,所述第二传感器和所述第三传感器与所述传送带顶部表面的间隔大于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四传感器与所述传送带顶部表面的间隔。
进一步地,当接收到的第二传感器和第三传感器的感测信息为所述第二传感器处于遮挡状态,且所述第三传感器处于未遮挡状态时,所述控制模块确定所述通信设备壳体的放置方式正确;当接收到的第二传感器和第三传感器的感测信息为其它情况时,所述控制模块确定所述通信设备壳体的放置方式不正确。
进一步地,还包括报警模块,所述报警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报警模块能够接收所述控制模块发送的通信设备壳体放置不正确时的信息并且根据所述信息进行报警。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传感器,用于感测所述传送模块上是否有通信设备壳体进入,当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到有通信设备壳体进入时会发送感测信息至所述
通信设备壳体进入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第四传感器开启。
一种采用传感器正反检测装置进行正反检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第一传感器的感测信息判断传送模块上是否有通信壳体通过,同时根据第四传感器的感测信息判断所述传送模块上的通信设备壳体是否到达预定位置;
在所述通信设备壳体到达预定位置时控制所述传送模块停止传送所述通信设备壳体,并且所述第二传感器和所述第三传感器同时检测壳体;
接收所述第二传感器和所述第三传感器的检测信息,其中所述第二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通信设备壳体的预定特征部,所述第三传感器用于进行校验;及根据所述检测信息确定所述通信设备壳体的放置方式。
进一步地,所述特征部设置于所述通信设备壳体的底部表面,并且所述特征部为凸起。
进一步地,在所述通信设备壳体的方式不符合要求时控制报警装置报警。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传感器和所述第三传感器均包括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所述发射装置和所述接收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传送模块的传送带的两侧。
进一步地,当所述第二传感器处于遮挡状态,所述第三传感器处于未遮挡状态时,此时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接收到的信息判断所述通信设备壳体的放置方式正确;当所述控制模块接收到的第二传感器和第三传感器的感测信息为其它情况时,此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报警装置进行报警。
本发明提供的传感器正反检测装置的结构简单,测试准确,能够极大地提高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另外,采用传感器正反检测装置进行防呆检测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并且提高良品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传感器正反检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传感器正反检测装置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所示的传感器正反检测装置的电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所示的传感器正反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同时参阅图1-图3,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传感器正反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所示的传感器正反检测装置的电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所示的传感器正反检测装置的电连接结构示意图。
所述传感器正反检测装置100包括传送模块10、传感器组件20、控制模块30和报警模块40。所述传感器组件20沿所述传送模块10的传送方向设置,并且与所述控制模块30电连接。所述报警模块40与所述控制模块30电连接。此外所述传送模块10同样与所述模块10电连接。
所述传感器正反检测装置100主要用于对通信设备壳体200进行防呆检测。
所述传送模块10包括传送带11、沿所述传送带11设置的侧壁12和带动所述传送带11运动的驱动装置13。
所述传送带11用于对所述通信设备壳体200的外壳进行传送。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传送带11采用链式传送带进行传送。可以理解,所述传送带可以为其它种类的传送带,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定。
所述侧壁12的个数为两个,所述两个侧壁12相对设置。具体地,所述侧壁12沿所述传送带11的传送的方向相对设置于所述传送带11的两侧。
所述驱动装置13能够带动所述传送带11进行运动,并且同时与所述控制模块30电连接。所述驱动装置13受所述控制模块30控制,比如所述驱动装置13的停止或者启动受所述控制模块30的控制。
所述通信设备壳体200为通常的便携式通信设备的壳体,比如手机、平板电脑等装置的壳体。此外,所述通信设备壳体200具有特征部201。所述特征部201设置于所述通信设备壳体201的底部表面。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特征部201为凸起,具体地,所述特征部201可以为手机的摄像头外框;当然,所述特征部201也可以为凹槽或者凹陷等其它形状,在发明对此不做限定。
在具体的传送过程中,所述通信设备壳体200的内部朝向所述传送带11,其底部表面背离所述传送带11设置。即所述通信设备壳体200的侧壁与所述传送带11抵接,同时所述通信设备壳体200能够由所述传送带11带动运动。
所述传感器组件20沿所述传送带11的延伸方向设置,并且所述传感器组件20所在的高度高于所述传送带11所在的平面。在本实施方式中是,所述传感器组件20设置于所述侧壁12上。所述传感器组件20包括第一传感器21、第二传感器22、第三传感器23和第四传感器24。所述第一传感器21、所述第二传感器22、所述第三传感器23和所述第四传感器24均为红外传感器;另外,所述第一传感器21、所述第二传感器22、所述第三传感器23和所述第四传感器24所处的高度不相同。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传感器组件20还可以为其它种类的传感器,比如激光传感器等,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定。
所述第一传感器21与所述控制模块30电连接,其设置于所述传送带11的前端,其用于检测是否有所述通信设备壳体200正在传送带11上进行传送。所述第一传感器21的高度高于所述传送带11所在的平面,并且同时低于所述通信设备壳体200的侧壁的高度。所述第一传感器21为相对设置的红外传感器。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传感器21也可以为其它类型的传感器,比如激光传感器等。
所述第二传感器22与所述控制模块30电连接,并且用于对所述特征部201进行检测。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传感器22用于对所述凸起进行检测。所述第二传感器22的高度同样高于所述传送带所在的平面,并且同时高于所述第一传感器21所在的高度。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传感器22的高度高于所述通信设备壳体200的侧壁的高低,并且小于所述特征部201的顶部所处的高度。换句话说,所述第二传感器22所述检测的位置为所述特征部201。
所述第四传感器24与所述控制模块30电连接,并且其能够用于检测所述通信设备壳体200是否到达预定位置。所述第四传感器24和所述第一传感器21分别位于所述传感器组件20的末端前端。所述第四传感器24所在的高度高于所述传送带11所在的平面,并且同时低于所述通信设备壳体200的侧壁的高度。
所述第三传感器23与所述控制模块30电连接,并且设置于所述侧壁12上。所述第三传感器23设置于所述第二触感器22和所述第四传感器24之间的区域。所述第三传感器23的高度略高于所述侧壁12的高度,其高度可以与所述第二传感器22的高度相同,也可以不相同,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定。可以理解,根据实际需要所述第二传感器22和所述第三传感器23的位置可以进行调整,即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所述第二传感器22可以更靠近所述第四传感器24,或者所述第三传感器24更靠近所述第四传感器。
所述控制模块30分别与所述第一传感器21、所述第二传感器22、所述第三传感器23和所述第四传感器24电连接,其能够接收所述第一传感器21、所述第二传感器22、第三传感器23和第四传感器24的感测信息,从而判断所述通信设备壳体200的放置方式是否正确。
所述报警模块40与所述控制模块30电连接。所述报警模块40能够接收所述控制模块30发送的信息,并根据接收到的信息进行相应的报警。
所述报警模块40与所述控制模块30电连接,所述报警模块40能够接收所述控制模块30发送的信息,并且根据所述控制模块30发送的信息进行相应的报警。
请结合参阅图4,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利用所述传感器正反检测装置100来对通信设备壳体进行正反检测的方法400,本方法主要用于对具有特征部201的通信设备壳体200的放置方式进行检测,包括如下步骤:
401,根据第一传感器的感测信息判断传送模块上是否有通信壳体通过,同时根据第四传感器的感测信息判断所述传送模块上的通信设备壳体是否到达预定位置;
首先由第一传感器21对由所述传送模块10进行传送的所述通信设备壳体200进行检测,确定是否有物料进入,并传送信息到控制模块30;
所述通信设备壳体200扣设于传送模块10上,并且由所述传送模块10带动运动。换句话说,所述通信设备壳体200盖设于所述传送模块10上,即所述通信设备壳体200的内部朝向所述传送带11设置。所述第一传感器21为红外传感器,具体地,所述第一传感器21为包括发射装置和与所述发射装置相对设置的接收装置的红外传感器。当所述通信设备壳体200进入到所述通信设备壳体200之间时,所述第一传感器21被遮挡并能够传递信息至所述控制模块30。
402,在所述通信设备壳体到达预定位置时控制所述传送模块停止传送所述通信设备壳体,并且所述第二传感器和所述第三传感器同时检测壳体;
随着所述传送模块10继续对所述通信设备壳体200进行传送并到达所述第四传感器24所在的位置,所述第四传感器24会检测到所述通信设备壳体200已到达预定位置,并将检测到的信息传送至所述控制模块30。所述控制模块30与所述传送模块10电连接,并且控制所述传送模块10停止。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四传感器24与所述第一传感器21的规格相同,在此不再进行赘述。可以理解,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四传感器24还可以为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其它种类的传感器,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定。此外,所述第二传感器22和第三传感器23同时检测所述壳体200,并且将检测信息传送至所述控制模块30。
403,接收所述第二传感器和所述第三传感器的检测信息,其中所述第二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通信设备壳体的特征部,所述第三传感器用于进行校验;及根据所述检测信息确定所述通信设备壳体的放置方式。
具体地,当所述通信设备壳体200放置方式正确时,此时所述第二传感器22能够检测到所述特征部201。所述第三传感器23所在的高度略高于所述通信设备200的侧壁的高度,因此此时所述第三传感器23不会检测到信息,也不会有信息传送至所述控制模块30,此时所述第一传感器21、第二传感器22和第四传感器24会发送信息至所述控制模块30。所述控制模块30通过接收到所述第一传感器21、所述第二传感器22和所述第四传感器24发送的信息,且没有接收到所述第三传感器23发送的信息,此时所述控制器30会根据接收到的信息判断所述通信设备壳体200的放置方式是否正确。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传感器22和所述第三传感器23的规格与所述第一传感器21相同,在此不再进行赘述。当然,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传感器22和所述第三传感器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其它种类的传感器,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定。
当所述通信设备壳体200的前后两端放反时,所述第二传感器22此时不会被所述特征部201遮挡,因此此时所述第二传感器22不会传递信息至所述控制模块30。此时所述控制模块30会判断所述通信设备壳体200放置方式错误,并发送信息至所述报警模块40并由所述报警模块40进行报警。
当所述通信设备壳体200的正反面放反时,即所述通信设备壳体200的特征部201与所述传送带11抵接时,因为所述特征部201为凸起状态,因此所述通信设备壳体会被顶起,所述第二传感器22和所述第三传感器23均能够被遮挡并传递信息至所述控制模块30。此时所述控制模块30会对接收到所述第二传感器22和所述第三传感器23的感测信息判断所述通信设备壳体200的放置方式错误,并发送信息至所述报警模块40并由所述报警模块40进行报警。
本发明提供的传感器正反检测装置100的结构简单,测试准确,能够极大地提高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另外,采用传感器正反检测装置100进行防呆检测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并且提高良品率。
另外,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方式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之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适当改变和变化都落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传感器正反检测装置,所述传感器正反检测装置用于对通信设备壳体的放置方式进行检测,所述通信设备壳体具有特征部,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送模块、传感器组件和控制模块,所述传送模块和所述传感器组件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
所述传送模块用于传送所述通信设备壳体沿传送方向移动;
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且沿所述传送模块的传送方向设置的第二传感器、第三传感器和第四传感器,所述第四传感器用于感测所述通信设备壳体是否到达预定位置;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通信设备壳体到达所述预定位置时,控制所述传送模块停止传送所述通信设备壳体,然后控制所述第二传感器和所述第三传感器开启,其中所述第二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特征部,所述第三传感器用于进行校验,所述控制模块接收所述第二传感器和所述第三传感器的检测信息,并根据所述检测信息确定所述通信设备壳体的放置方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正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模块包括传送带和侧壁,所述侧壁个数为两个,所述两个侧壁沿所述传送带传送方向延伸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感器正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组件设置于所述侧壁,并且沿所述传送带传送方向依次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感器正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组件为具有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的红外传感器,所述发射装置和所述接收装置分别位于所述传送带的两侧,并且所述发射装置发射的红外线与所述传送带顶面之间具有预定的间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正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三传感器和所述第四传感器分别与所述传送带顶部表面具有间隔,所述第二传感器和所述第三传感器与所述传送带顶部表面的间隔大于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四传感器与所述传送带顶部表面的间隔。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感器正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接收到的第二传感器和第三传感器的感测信息为所述第二传感器处于遮挡状态,且所述第三传感器处于未遮挡状态时,所述控制模块确定所述通信设备壳体的放置方式正确;当接收到的第二传感器和第三传感器的感测信息为其它情况时,所述控制模块确定所述通信设备壳体的放置方式不正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传感器正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报警模块,所述报警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报警模块能够接收所述控制模块发送的通信设备壳体放置不正确时的信息并且根据所述信息进行报警。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传感器正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传感器,用于感测所述传送模块上是否有通信设备壳体进入,当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到有通信设备壳体进入时会发送感测信息至所述
通信设备壳体进入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第四传感器开启。
9.一种采用传感器正反检测装置对通信设备壳体进行正反检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第一传感器的感测信息判断传送模块上是否有通信壳体通过,同时根据第四传感器的感测信息判断所述传送模块上的通信设备壳体是否到达预定位置;
在所述通信设备壳体到达预定位置时控制所述传送模块停止传送所述通信设备壳体,并且所述第二传感器和所述第三传感器同时检测壳体;
接收所述第二传感器和所述第三传感器的检测信息,其中所述第二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通信设备壳体的预定特征部,所述第三传感器用于进行校验;及
根据所述检测信息确定所述通信设备壳体的放置方式。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采用传感器正反检测装置对通信设备壳体进行正反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部设置于所述通信设备壳体的底部表面,并且所述特征部为凸起。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采用传感器正反检测装置对通信设备壳体进行正反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信设备壳体的方式不符合要求时控制报警装置报警。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采用传感器正反检测装置对通信设备壳体进行正反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感器和所述第三传感器均包括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所述发射装置和所述接收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传送模块的传送带的两侧。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采用传感器正反检测装置对通信设备壳体进行正反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传感器处于遮挡状态,所述第三传感器处于未遮挡状态时,此时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接收到的信息判断所述通信设备壳体的放置方式正确;当所述控制模块接收到的第二传感器和第三传感器的感测信息为其它情况时,此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报警装置进行报警。
CN201711214277.4A 2017-11-28 2017-11-28 传感器正反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Active CN1080368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14277.4A CN108036814B (zh) 2017-11-28 2017-11-28 传感器正反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14277.4A CN108036814B (zh) 2017-11-28 2017-11-28 传感器正反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36814A true CN108036814A (zh) 2018-05-15
CN108036814B CN108036814B (zh) 2020-04-03

Family

ID=620925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214277.4A Active CN108036814B (zh) 2017-11-28 2017-11-28 传感器正反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036814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18406A (zh) * 2011-01-04 2011-10-19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手机外壳缺陷智能检测装置
CN205403733U (zh) * 2016-02-16 2016-07-27 昆山元诚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后盖平整度检测装置
CN205725925U (zh) * 2016-06-03 2016-11-23 深圳市大族视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后盖全功能检测设备
CN106767518A (zh) * 2017-02-17 2017-05-31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线激光扫描的手机外壳质量在线检测装置与方法
CN107064170A (zh) * 2017-04-11 2017-08-18 深圳市深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手机外壳轮廓度缺陷方法
CN206540843U (zh) * 2016-12-22 2017-10-03 天津光电新亚电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壳自动检测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18406A (zh) * 2011-01-04 2011-10-19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手机外壳缺陷智能检测装置
CN205403733U (zh) * 2016-02-16 2016-07-27 昆山元诚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后盖平整度检测装置
CN205725925U (zh) * 2016-06-03 2016-11-23 深圳市大族视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后盖全功能检测设备
CN206540843U (zh) * 2016-12-22 2017-10-03 天津光电新亚电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壳自动检测设备
CN106767518A (zh) * 2017-02-17 2017-05-31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线激光扫描的手机外壳质量在线检测装置与方法
CN107064170A (zh) * 2017-04-11 2017-08-18 深圳市深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手机外壳轮廓度缺陷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36814B (zh) 2020-04-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23831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operating same
US9401621B2 (en) Wireless charging dock with auto-positioning
CN102055836A (zh) 具有动作识别功能的移动终端及其动作识别方法
CN105141779B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滑动报警方法及装置
CN107395855A (zh) 终端防护方法、防护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3364757B (zh) 便携式电子装置及其测距装置
KR102521979B1 (ko) 이동로봇의 충전 스테이션 도킹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도킹 방법
TW201508594A (zh) 感測裝置與定位方法
CN211234325U (zh) 平面度测量装置
CN108036814A (zh) 传感器正反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KR20220015771A (ko) 안전 고리의 지능형 모니터 방법
CN105004446B (zh) 磁吸附机床热测温装置及测温方法
CN107053097A (zh) 移动式功能装置
CN112582075A (zh)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算法的疫情防控智能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CN211282860U (zh) 一种用于边缘缺陷检测实验的转运装置及系统
CN112828927A (zh) 一种内置智能控制软件单元的真空吸盘
CN110113476B (zh) 一种保护方法和装置
CN102023753A (zh) 一种接近检测装置及电子设备
KR101512687B1 (ko) 휴대용 신장측정장치 및 이를 제어하기 위한 스마트폰
CN107688173B (zh) 一种具有提醒功能的热水器
CN109282752A (zh) 一种电池尺寸检测设备及其方法
CN210271189U (zh) 带有姿态传感器的踢被器装置
CN208860303U (zh) 一种电池尺寸检测设备
CN206142352U (zh) 基于超声波的皮带跑偏报警装置
TWI585620B (zh) 一種無線充電滑鼠、無線輸入裝置及其輸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22

Address after: No.98 Xingpu Road, Lujia Town, Kunshan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uzhou MAS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00 weidonglong Industrial Zone, Longhua Qinghu village committee, Longhua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STRONG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98 Xingpu Road, Lujia Town, Kunshan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uzhou Siro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No.98 Xingpu Road, Lujia Town, Kunshan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zhou MAS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