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28468A - 一种天线的辐射单元及天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天线的辐射单元及天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28468A
CN108028468A CN201580082937.0A CN201580082937A CN108028468A CN 108028468 A CN108028468 A CN 108028468A CN 201580082937 A CN201580082937 A CN 201580082937A CN 108028468 A CN108028468 A CN 1080284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ating element
ground area
radiation module
feed
pc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8293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028468B (zh
Inventor
道坚丁九
肖伟宏
余彦民
罗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0284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284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0284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284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2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tennas; 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 antenna and another structure
    • H01Q1/521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tennas; 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 antenna and another structure reducing the coupling between adjacent antennas
    • H01Q1/523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tennas; 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 antenna and another structure reducing the coupling between adjacent antennas between antennas of an arra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01Q1/246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base 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01Q1/38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formed by a conductive layer on an insulating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48Earthing means; Earth screens; Counterpoi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9/00Combinations of primary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and unit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e.g. with quasi-optical devices, for giving the antenna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 H01Q19/10Combinations of primary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and unit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e.g. with quasi-optical devices, for giving the antenna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using reflecting surfa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0006Particular feeding systems
    • H01Q21/0025Modular array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的辐射单元及天线,涉及通信领域,能够减小馈电PCB传输的信号和辐射模块辐射的信号之间的串扰。该辐射单元包括:反射模块,设置于反射模块上、且与反射模块电气连接的馈电PCB,以及设置于馈电PCB上、且与馈电PCB电气连接的辐射模块,馈电PCB的第一面包含第一信号线和辐射模块的接地区域,馈电PCB的第二面包含馈电PCB的接地区域和第二信号线,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电气连接,辐射模块的接地区域和馈电PCB的接地区域电气连接。该辐射单元应用于天线中。

Description

一种天线的辐射单元及天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线的辐射单元及天线。
背景技术
随着多输入多输出(英文: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缩写:MIMO)技术等多天线技术的广泛使用,能够工作在多个频段的多频天线在天线领域内的应用也越来越多。
通常,多频天线包括多个辐射单元。每个辐射单元均包括:一个反射模块,设置于反射模块上、且与反射模块电气连接的馈电印刷电路板(英文:printed circuit board缩写:PCB),以及设置于馈电PCB上、且与馈电PCB电气连接的辐射模块。馈电PCB与辐射模块共地(即馈电PCB和辐射模块共用同一个接地线)。其中,馈电PCB传输的信号经过辐射模块辐射出去。
然而,在上述辐射单元中,由于馈电PCB和辐射模块共地,因此可能会导致馈电PCB传输的信号和辐射模块辐射的信号之间出现比较大的串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的辐射单元及天线,能够减小馈电PCB传输的信号和辐射模块辐射的信号之间的串扰。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天线的辐射单元,包括反射模块,设置于所述反射模块上、且与所述反射模块电气连接的馈电印刷电路板PCB,以及设置于所述馈电PCB上、且与所述馈电PCB电气连接的辐射模块,
所述馈电PCB的第一面包含第一信号线和所述辐射模块的接地区域,所述馈电PCB的第二面包含所述馈电PCB的接地区域和第二信号线,所述第一信号线和所述第二信号线电气连接,所述辐射模块的接地区域和所述馈电PCB的接地区域电气连接。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馈电PCB的第一面为设置有所述辐射模块的一面,所述辐射模块的接地体与所述辐射模块的接地区域电气连接,所述辐射模块的信号线与所述第二信号线电气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二信号线与所述反射模块不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反射模块上、且与所述第二信号线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开孔。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反射模块上、且与所述第二信号线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绝缘层。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电气连接为电气耦合连接或者电气直接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信号线和所述第二信号线通过设置于所述馈电PCB上的过孔电气直接连接;或者,
所述馈电PCB的接地区域和所述辐射模块的接地区域通过设置于所述馈电PCB上的过孔电气直接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辐射模块的接地区域的边缘轨迹的长度与需要在所述辐射单元上抑制的信号频段中的中心频率所对应的波长之间存在如下对应关系:
L=0.5λ~5λ;
其中,L为所述辐射模块的接地区域的边缘轨迹的长度,λ为需要在所述辐射单元上抑制的信号频段中的中心频率所对应的波长。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辐射模块包括至少一个辐射器组,以及为所述至少一个辐射器组馈电的巴伦,所述至少一个辐射器组通过所述巴伦与与所述馈电PCB连接,每个辐射器组分别对应至少一个所述第一信号线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二信号线,每个所述第一信号线分别与一个所述第二信号线电气连接。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包括上述所述的辐射单元。
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辐射单元的数量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
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辐射单元中,任意两个辐射单元的辐射模块的接地区域均不相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的辐射单元及天线,该辐射单元可以包括反射模块,设置于反射模块上、且与反射模块电气连接的馈电PCB,以及设置于馈电PCB上、且与馈电PCB电气连接的辐射模块。其中,馈电PCB的第一面包含第一信号线和辐射模块的接地区域,馈电PCB的第二面包含馈电PCB的接地区域和第二信号线,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电气连接,辐射模块的接地区域和馈电PCB的接地区域电气连接。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的辐射单元中,通过将辐射模块的接地区域设置在馈电PCB的第一面,将馈电PCB的接地区域设置在馈电PCB的第二面,以及适应性地将信号线(包括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也分别设置在馈电PCB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并将辐射模块的接地区域和馈电PCB的接地区域电气连接,以及将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也电气连接,即本发明实施例的辐射单元将辐 射模块的接地区域和馈电PCB的接地区域设置为两个独立的接地区域,使得辐射模块和馈电PCB不再共地,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隔离辐射模块和馈电PCB,进而减小馈电PCB传输的信号和辐射模块辐射的信号之间的串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辐射单元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馈电PCB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馈电PCB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辐射单元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反射模块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反射模块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辐射单元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馈电PCB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的辐射单元及天线可以应用于基站中。该天线可以为能够支持多个频段,即工作在多个频段的多频天线。该辐射单元可以为单极化辐射单元,也可以为双极化辐射单元。
结合图1、图2和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的辐射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的辐射单元1可以包括反射模块10,设置于所述反射模块10上、且与所述反射模块10电气连接的馈电PCB11,以及设置于所述馈电PCB11上、且与所述馈电PCB11电气连接的辐射模块12。
其中,如图2所示,所述馈电PCB11的第一面110包含第一信号线S1和所述辐射模块12的接地区域120;如图3所示,所述馈电PCB11的第二面111包含所述馈电PCB11的接地区域112和第二信号线S2。所述第一信号线S1和所述第二信号线S2电气连接,所述辐射模块12的接地区域120和所述馈电PCB11的接地区域112电气连接。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反射模块可以为反射板,也可以为其他能够对辐射模块辐射的信号(辐射模块辐射的信号通常为电磁波)进行反射的部件,本发明不作具体限定。
优选的,反射板的材料可以为金属,即反射板可以为金属反射板。这是由于金属反射板对电磁波具有较强的反射作用,其能够将到达反射板的大部分能量都反射回去。具体的,金属反射板可以为铁制反射板,也可以为铝制反射板,还可以为其他金属反射板,本发明不再一一列举。
本发明实施提供的辐射单元中,馈电PCB将信号传输到辐射模块,由辐射模块辐射出去,由于辐射模块会向各个方向都辐射信号,因此,为了保证辐射模块向某个特定方向辐射信号,可以通过在除该特定方向的其他方向设置反射模块,这样,到达反射模块的信号大部分将被反射模块反射到该特定方向,从而可以增大辐射单元的辐射功率。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辐射单元辐射信号的方法与现有技术中辐射单元辐射信号的方法相同,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仅对辐射单元辐射信号的方法进行了简单的描述,此处不再详述。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馈电PCB和辐射模块共地导致馈电PCB传输的信号和辐射模块辐射的信号之间出现串扰的问题,本发 明实施例将馈电PCB的接地区域和辐射模块的接地区域设计为两个独立的接地区域,即使得馈电PCB和辐射模块不共地,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隔离馈电PCB和辐射模块,进而减小馈电PCB传输的信号和辐射模块辐射的信号之间的串扰。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为了保证信号能够正常传输,信号线和接地区域不能连接,因此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也将信号线设计为两个独立的信号线,即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辐射单元中,通过将第一信号线和辐射模块的接地区域设置在馈电PCB的第一面,将第二信号线和馈电PCB的接地区域设置在馈电PCB的第二面,并将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电气连接,以及将辐射模块的接地区域和馈电PCB的接地区域电气连接,由于辐射模块的接地区域与馈电PCB的接地区域之间被馈电PCB的板材介质隔离开,因此可以减小馈电PCB传输的信号和辐射模块辐射的信号之间的串扰。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各个附图仅是为了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辐射单元进行示例性的说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各个附图的基础上,对这些附图进行简单变换或替换等得出的其他附图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进一步地,上述附图均是以辐射单元为双极化辐射单元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辐射单元进行说明的。其中,一个极化的辐射单元均对应一个信号线(即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信号线或第二信号线)。例如,如图4所示,A和B可以为一个极化的辐射单元,C和D可以为另一个极化的辐射单元,A和B对应一个第一信号线和一个第二信号线,C和D对应另一个第一信号线和另一个第二信号线。
当然,一个极化的辐射单元也可以对应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信号线(即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这样可以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信号线同时向一个极化的辐射单元传输信号(即对一个极化的辐射单元进行信号激励),从而可以增大该辐射单 元的辐射功率。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辐射单元中,所述馈电PCB的第一面可以为设置有所述辐射模块的一面,所述馈电PCB的第二面为设置有所述反射模块的一面;相反,所述馈电PCB的第一面也可以为设置有所述反射模块的一面,所述馈电PCB的第二面为设置有所述辐射模块的一面。具体的,本发明不作限定。
优选的,如图4所示,所述馈电PCB11的第一面110为设置有所述辐射模块12的一面,所述辐射模块12的接地体与所述辐射模块12的接地区域120电气连接,所述辐射模块12的信号线与所述第二信号线电气连接。
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辐射模块12可以包括辐射器组121和为所述辐射器组121馈电的巴伦122。所述辐射模块12的接地体可以为所述巴伦122的接地体;所述辐射模块12的信号线可以为所述巴伦122上为所述辐射器组馈电的馈电线。
其中,巴伦(英文:balance-unbalance,缩写:BALUN)为一种平衡转换器,它用于在平衡线路和非平衡线路之间进行信号转换。平衡转换器是一种变压器:它可以把非平衡信号转换为平衡信号,也可以把平衡信号转换为非平衡信号。通常,平衡转换器主要应用于天线(英文:antenna)中,其负责将不平衡信号转化为平衡信号,以使得天线的方向图达到对称。
具体的,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辐射模块与馈电PCB的连接方式(包括辐射模块的信号线与馈电PCB上的第二信号线的连接方式,以及辐射模块的接地体与馈电PCB上的辐射模块的接地区域的连接方式)与现有技术中辐射模块与馈电PCB的连接方式类似,因此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辐射单元中,通过在馈电PCB的第一面,即馈电PCB的、设置有辐射模块的一面设置辐射模块的接地区域,可以使得辐射模块的接地体与辐射模块的接地区域直接电气连接,即使得辐射模块的接地体与辐射模块的接地区域直接导通,从而能 够减小辐射模块的接地体和辐射模块的接地区域之间的连接阻抗。
可选的,当馈电PCB的第二面为设置有反射模块的一面时,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辐射单元中,反射模块可能为金属反射板,因此为了保证馈电PCB传输的信号的质量,通常可以将位于馈电PCB的第二面的第二信号线与反射模块设置为不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及的不连接均是指无电气连接,即无电气耦合连接,也无电气直接连接。示例性的,上述第二信号线与反射模块不连接可以理解为:第二信号线与反射模块无电气连接,即第二信号线与反射模块既无电气耦合连接,也无电气直接连接。
可选的,如图5所示,所述反射模块10上、且与所述第二信号线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开孔100。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反射模块上,且与第二信号线相对应的位置设置开孔,可以避免第二信号线与反射模块连接,从而防止第二信号线与反射模块导通,进而保证馈电PCB传输的信号的质量。
可选的,如图6所示,所述反射模块10上、且与所述第二信号线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绝缘层101。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反射模块上,且与第二信号线相对应的位置设置绝缘层,可以避免第二信号线与反射模块连接,从而防止第二信号线与反射模块导通,进而保证馈电PCB传输的信号的质量。
其中,上述绝缘层可以为绝缘膜、绝缘纸或绝缘板等具有绝缘功能的组件,具体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进行选择,本发明不作限定。
上述绝缘层可以为透明绝缘层,也可以为不透明绝缘层,具体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进行选择,本发明不作限定。
上述绝缘层的形状可以根据第二信号线的形状设计。例如,如图6所示的绝缘层的形状与第二信号线的形状相同。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辐射单元中,上述各个部件之间的电气连接可以为电气耦合连接或者电气直接连接。
具体的,在实际应用中,信号线之间的电气连接通常为电气直接连接,如此可以保证信号线上传输的信号的质量比较好。例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之间为电气直接连接,这样,即使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分别设置在馈电PCB的两个面上,但是馈电PCB传输的信号仍然能够通过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传输到辐射模块。
本发明实施例中,接地区域之间的连接可以为电气直接连接,也可以为电气耦合连接,具体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进行设计,本发明不作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的辐射单元中,反射模块与馈电PCB电气连接具体为:反馈模块与馈电PCB的接地区域电气连接(可以为电气耦合连接或者电气直接连接)。馈电PCB与辐射模块电气连接具体为:辐射模块的接地区域(设置于馈电PCB的第一面上)与辐射模块的接地体电气连接(可以为电气耦合连接或者电气直接连接);第二信号线(设置于馈电PCB的第二面上)与辐射模块的信号线电气直接连接。
可选的,结合图2和图7,图2为馈电PCB的第一面的俯视图;图7为馈电PCB的剖视图。如图7中的(a)所示,所述第一信号线S1和所述第二信号线S2通过设置于所述馈电PCB11上的过孔113电气直接连接。或者,
如图7中的(b)所示,所述馈电PCB11的接地区域112和所述辐射模块的接地区域120通过设置于所述馈电PCB11上的过孔114电气直接连接。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之间的连接方式,以及馈电PCB的接地区域和辐射模块的接地区域之间的连接方式,上述实施例分别以图7中的(a)和图7中的(b)为例单独对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之间的连接方式,以及馈电PCB的接地区域和辐射模块的接地区域之间的连接方式进行了示例性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都知道,在实际应用中,第一信号线、第二信号线、馈电 PCB的接地区域和辐射模块的接地区域均设置在馈电PCB上;且第一信号线和辐射模块的接地区域设置在馈电PCB的一面(例如,上述馈电PCB的第一面),第二信号线和馈电PCB的接地区域设置在馈电PCB的另一面(例如,上述馈电PCB的第二面)。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辐射单元中,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可以通过设置于馈电PCB上的过孔电气直接连接;馈电PCB的接地区域和辐射模块的接地区域可以通过设置于馈电PCB上的过孔电气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馈电PCB的接地区域和辐射模块的接地区域之间的馈电PCB的板材介质电气耦合连接,具体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进行选择,本发明不作限定。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辐射模块的接地区域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进行设计。例如,如图2所示,为一种可能的辐射模块的接地区域120的形状,当然,本发明实施例的辐射模块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如图2所示的辐射模块的接地区域的形状,即辐射模块的接地区域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进行适应性的变换。例如,可将如图2所示的辐射模块的接地区域120的形状变换为如图8所示的辐射模块的接地区域120的形状。
优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辐射模块的接地区域的边缘轨迹的长度与需要在该辐射单元上抑制的信号频段中的中心频率所对应的波长之间存在如下对应关系:
L=0.5λ~5λ。                  (公式一)
其中,L为所述辐射模块的接地区域的边缘轨迹的长度,λ为需要在该辐射单元上抑制的信号频段中的中心频率所对应的波长。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实际应用中,多频天线通常能够支持多个频段,每个频段中的每个频率均对应一个波长。对于一个辐射单元来说,为了保证该辐射单元能够稳定地工作在某个频段,即辐射该频段的信号,需要在该辐射单元上抑制其他频段的信号,根据这个原理,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根据需要在该辐射单元上抑制的信号频段中的中心频率所对应的波长设计该辐射单元中的辐射模块 的接地区域的形状。具体的,该辐射单元中的辐射模块的接地区域的边缘轨迹的长度与需要在该辐射单元上抑制的信号频段中的中心频率所对应的波长之间满足上述公式一所示的对应关系,此处不再赘述。
示例性的,以图8所示的辐射模块的接地区域的形状为例,上述辐射模块的接地区域的边缘轨迹的长度可以为如图8中黑色粗线的轨迹长度。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的辐射单元中,如图4所示(图4仅以辐射模块包括两个辐射器组为例进行示例性的说明),所述辐射模块12包括至少一个辐射器组121,以及为所述至少一个辐射器组121馈电的巴伦122,所述至少一个辐射器组121通过所述巴伦122与与所述馈电PCB11连接。其中,每个辐射器组分别对应至少一个所述第一信号线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二信号线,每个所述第一信号线分别与一个所述第二信号线电气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中,辐射单元可以为单极化辐射单元;也可以双极化辐射单元。单极化辐射单元包括一个辐射器组,以及为该辐射器组馈电的巴伦;双极化辐射单元包括两个辐射器组,以及为这两个辐射器组馈电的巴伦。其中,无论辐射单元为单极化辐射单元还是双极化辐射单元,每个辐射器组均可以对应至少一个第一信号线和至少一个第二信号线,且每个第一信号线与一个第二信号线电气连接。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由一个信号线(包括一个第一信号线和一个第二信号线)向一个辐射器组(即一个极化的辐射单元)传输信号;也可以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信号线同时向一个辐射器组传输信号,本发明不作具体限定。
其中,上述向一个辐射器组传输信号也可以理解为对一个辐射器组进行信号激励。
可选的,上述一个辐射器组可以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辐射器组成。示例性的,如图4所示,辐射单元1为一个双极化辐射单元, A、B、C和D为四个辐射器,沿对角线方向的两个辐射器形成一个辐射器组,即A和B形成一个辐射器组,C和D形成一个辐射器组。其中,一个辐射器组对应的辐射单元为一个极化的辐射单元,即两个辐射器组对应的辐射单元为一个双极化辐射单元。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辐射单元,该辐射单元通过将辐射模块的接地区域设置在馈电PCB的第一面,将馈电PCB的接地区域设置在馈电PCB的第二面,以及适应性地将信号线(包括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也分别设置在馈电PCB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并将辐射模块的接地区域和馈电PCB的接地区域电气连接,以及将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也电气连接,即本发明实施例的辐射单元将辐射模块的接地区域和馈电PCB的接地区域设置为两个独立的接地区域,使得辐射模块和馈电PCB不再共地,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隔离辐射模块和馈电PCB,进而减小馈电PCB传输的信号和辐射模块辐射的信号之间的串扰。
如图9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该天线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如上述所述的辐射单元。
对于辐射单元的描述,具体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中对如图1至如图8所示的辐射单元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天线可以为能够工作在多个频段的多频天线。该多频天线中可以包括多个辐射单元。其中,上述实施例中图1至图8仅是以一个辐射单元为例进行示例性的说明,对于其他辐射单元的结构及原理等均与上述图1至图8所示的辐射单元的结构及原理等相同,具体的,其他辐射单元的结构和原理等均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中对图1至图8所示的辐射单元的结构及原理等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示例性的,如图9所示,为一种可能的多频天线的结构示意图。该多频天线包括排列在中间的低频辐射单元20和排列在两边的多个第一高频辐射单元21和多个第二高频辐射单元22。其中,多个第一高频辐射单元21工作在同一个频段;多个第二高频辐射单元 22工作在同一个频段;且多个第一高频辐射单元21和多个第二高频辐射单元22工作在不同的频段。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涉及的辐射单元均为天线中的高频辐射单元,例如如图9所示的第一高频辐射单元21和第二高频辐射单元22。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该天线包括辐射单元,该通过将辐射模块的接地区域设置在馈电PCB的第一面,将馈电PCB的接地区域设置在馈电PCB的第二面,以及适应性地将信号线(包括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也分别设置在馈电PCB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并将辐射模块的接地区域和馈电PCB的接地区域电气连接,以及将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也电气连接,即本发明实施例的辐射单元将辐射模块的接地区域和馈电PCB的接地区域设置为两个独立的接地区域,使得辐射模块和馈电PCB不再共地,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隔离辐射模块和馈电PCB,进而减小馈电PCB传输的信号和辐射模块辐射的信号之间的串扰。
可选的,在多频天线中,所述辐射单元的数量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
其中,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辐射单元中,任意两个辐射单元的辐射模块的接地区域均不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及的任意两个辐射单元的辐射模块的接地区域均不相同是指任意两个辐射单元的辐射模块的接地区域均是独立的接地区域,即任意两个辐射单元的辐射模块不共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频天线中,由于将各个辐射单元的接地区域均设计为独立的接地区域,因此使得这些辐射单元不再共地,从而减小了这些辐射单元之间的互相耦合,有效地改善了各个辐射单元的辐射指标,例如各个辐射单元之间的隔离度和各个辐射单元的方向图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天线中,通过将每个辐射单元中,辐射模 块的接地区域和馈电PCB的接地区域设置为两个独立的接地区域,可以使得辐射模块和馈电PCB不再共地,因此,在天线中,可以使得各个辐射单元的接地区域均为独立的接地区域,即使得各个辐射单元也不共地。从而,与现有技术中各个辐射单元均共地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天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将各个辐射单元隔离开,进而能够降低各个辐射单元辐射信号时的串扰,以及各个辐射单元之间的电磁耦合。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 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1)

  1. 一种天线的辐射单元,包括反射模块,设置于所述反射模块上、且与所述反射模块电气连接的馈电印刷电路板PCB,以及设置于所述馈电PCB上、且与所述馈电PCB电气连接的辐射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馈电PCB的第一面包含第一信号线和所述辐射模块的接地区域,所述馈电PCB的第二面包含所述馈电PCB的接地区域和第二信号线,所述第一信号线和所述第二信号线电气连接,所述辐射模块的接地区域和所述馈电PCB的接地区域电气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辐射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馈电PCB的第一面为设置有所述辐射模块的一面,所述辐射模块的接地体与所述辐射模块的接地区域电气连接,所述辐射模块的信号线与所述第二信号线电气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辐射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信号线与所述反射模块不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辐射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射模块上、且与所述第二信号线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开孔。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辐射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射模块上、且与所述第二信号线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绝缘层。
  6. 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辐射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气连接为电气耦合连接或者电气直接连接。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辐射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信号线和所述第二信号线通过设置于所述馈电PCB上的过孔电气直接连接;或者,
    所述馈电PCB的接地区域和所述辐射模块的接地区域通过设置于所述馈电PCB上的过孔电气直接连接。
  8. 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辐射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辐射模块的接地区域的边缘轨迹的长度与需要在所述辐射单元上抑制的信号频段中的中心频率所对应的波长之间存在如下对应关系:
    L=0.5λ~5λ;
    其中,L为所述辐射模块的接地区域的边缘轨迹的长度,λ为需要在所述辐射单元上抑制的信号频段中的中心频率所对应的波长。
  9. 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辐射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辐射模块包括至少一个辐射器组,以及为所述至少一个辐射器组馈电的巴伦,所述至少一个辐射器组通过所述巴伦与与所述馈电PCB连接,每个辐射器组分别对应至少一个所述第一信号线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二信号线,每个所述第一信号线分别与一个所述第二信号线电气连接。
  10. 一种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辐射单元。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单元的数量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
    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辐射单元中,任意两个辐射单元的辐射模块的接地区域均不相同。
CN201580082937.0A 2015-09-23 2015-09-23 一种天线的辐射单元及天线 Active CN10802846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5/090404 WO2017049476A1 (zh) 2015-09-23 2015-09-23 一种天线的辐射单元及天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28468A true CN108028468A (zh) 2018-05-11
CN108028468B CN108028468B (zh) 2020-02-14

Family

ID=583855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82937.0A Active CN108028468B (zh) 2015-09-23 2015-09-23 一种天线的辐射单元及天线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553939B2 (zh)
EP (1) EP3343700B1 (zh)
CN (1) CN108028468B (zh)
WO (1) WO201704947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52351A (zh) * 2018-07-26 2021-02-0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包括5g天线模块的电子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648251A1 (en) 2018-10-29 2020-05-06 AT & S Austria Technologie & Systemtechnik Aktiengesellschaft Integration of all components being necessary for transmitting / receiving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a component carrier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90902A (zh) * 2006-08-10 2009-07-22 凯瑟雷恩工厂两合公司 特别是用于移动式无线电基站的天线装置
CN101546863A (zh) * 2009-03-31 2009-09-30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宽频双极化辐射单元
CN201421887Y (zh) * 2009-01-09 2010-03-10 广州埃信电信设备有限公司 低互调印制电路板天线
US20110291907A1 (en) * 2010-06-01 2011-12-01 Raytheon Company Droopy bowtie radiator with integrated balun
CN103730728A (zh) * 2013-12-31 2014-04-16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多频天线
CN204596952U (zh) * 2015-04-10 2015-08-26 电联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超宽频双极化辐射单元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82336A (en) * 1997-08-01 1999-11-09 Transystems, Inc. Structure of super integrated down converter (SIDC) with dual band mechanical and notch filters
JP4032009B2 (ja) * 2003-05-21 2008-01-16 電気興業株式会社 偏波アンテナ装置
TW200929693A (en) 2007-12-28 2009-07-01 Advanced Connectek Inc Assembled-type antenna array
CN101635392A (zh) * 2008-07-21 2010-01-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单元、共轴辐射组件及天线
US9306262B2 (en) * 2010-06-01 2016-04-05 Raytheon Company Stacked bowtie radiator with integrated balun
US9595893B2 (en) * 2012-07-23 2017-03-14 Schlumberger Technology Corporation Non-stationary multi-frequency vibration energy harvesting with tunable electrical impedance
US9000991B2 (en) * 2012-11-27 2015-04-07 Laird Technologies, Inc. Antenna assemblies including dipole elements and Vivaldi elements
US20150097748A1 (en) * 2013-10-08 2015-04-09 Pc-Tel, Inc. Wide band lte antenna
CN108352591A (zh) * 2015-09-25 2018-07-31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射频可切换波导
US10193236B1 (en) * 2016-06-22 2019-01-29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Highly isolated sector antenna for concurrent radio operation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90902A (zh) * 2006-08-10 2009-07-22 凯瑟雷恩工厂两合公司 特别是用于移动式无线电基站的天线装置
CN201421887Y (zh) * 2009-01-09 2010-03-10 广州埃信电信设备有限公司 低互调印制电路板天线
CN101546863A (zh) * 2009-03-31 2009-09-30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宽频双极化辐射单元
US20110291907A1 (en) * 2010-06-01 2011-12-01 Raytheon Company Droopy bowtie radiator with integrated balun
CN103730728A (zh) * 2013-12-31 2014-04-16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多频天线
CN204596952U (zh) * 2015-04-10 2015-08-26 电联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超宽频双极化辐射单元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52351A (zh) * 2018-07-26 2021-02-0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包括5g天线模块的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343700A4 (en) 2018-09-12
EP3343700B1 (en) 2020-09-16
US10553939B2 (en) 2020-02-04
US20180212323A1 (en) 2018-07-26
WO2017049476A1 (zh) 2017-03-30
EP3343700A1 (en) 2018-07-04
CN108028468B (zh) 2020-0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531502B1 (en) Communication terminal
JP7083401B2 (ja) 二重偏波アンテナ及びこれを含む二重偏波アンテナアセンブリ
US10008782B2 (en) Low coupling full-duplex MIMO antenna array with coupled signal cancelling
EP3622583B1 (en) Integrated antenna element, antenna unit, multi-array antenn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receiving method of same
CN108987903A (zh) 微带串馈线阵圆极化微带天线
EP3214700A1 (en) Intelligent antenna device
CN104868228A (zh) 双极化天线及天线阵列
CN105896084B (zh) 一种全频段车载天线
CN103715522A (zh) 一种支持多制式的多天线阵列
WO2017114026A1 (zh) 终端设备及天线
CN109841963A (zh) 一种馈电系统、天线系统及基站
CN108028460A (zh) 辐射装置
WO2016127893A1 (zh) 辐射单元及双极化天线
US11985761B2 (en) Calibration circuit board and antenna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CN102868017A (zh) 辐射装置及基于辐射装置的阵列天线
WO2020034905A1 (zh) 天线系统和基站
EP4210169A1 (en) Antenna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8336478A (zh) 一种多入多出天线装置以及移动通信设备
WO2020135537A1 (zh) 多入多出天线及基站
US10553939B2 (en) Radiating element of antenna and antenna
WO2021104147A1 (zh) 形成波束的方法和装置
CN108155459A (zh) 一种多入多出天线装置以及移动通信设备
CN105958190A (zh) 平衡差分馈电天线及其无线通信设备
CN104681969A (zh) 混合式辐射体天线结构
WO2022110139A1 (zh) 一种天线子阵列及基站天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