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27226B - 热交换器 - Google Patents

热交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27226B
CN108027226B CN201680055291.1A CN201680055291A CN108027226B CN 108027226 B CN108027226 B CN 108027226B CN 201680055291 A CN201680055291 A CN 201680055291A CN 108027226 B CN108027226 B CN 1080272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side wall
partition wall
duct
clos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5529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027226A (zh
Inventor
松永英则
喜多智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belco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belco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belco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obelco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0272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272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0272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272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02Header boxes; End plates
    • F28F9/026Header boxes; End plates with static flow control means, e.g. with means for uniformly distributing heat exchange media into conduits
    • F28F9/028Header boxes; End plates with static flow control means, e.g. with means for uniformly distributing heat exchange media into conduits by using inserts for modifying the pattern of flow inside the header box, e.g. by using flow restrictors or permeable bodies or blocks with channe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 F28D1/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 F28D1/04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 F28D1/053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the conduits being straight
    • F28D1/0535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the conduits being straight the conduits having a non-circular cross-section
    • F28D1/05366Assemblies of conduits connected to common headers, e.g. core type radiators
    • F28D1/05383Assemblies of conduits connected to common headers, e.g. core type radiators with multiple rows of conduits or with multi-channel cond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02Header boxes; End plates
    • F28F9/0229Double end plates; Single end plates with hollow spa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02Header boxes; End plates
    • F28F9/0243Header boxes having a circular cross-sec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02Header boxes; End plates
    • F28F9/026Header boxes; End plates with static flow control means, e.g. with means for uniformly distributing heat exchange media into conduits
    • F28F9/0265Header boxes; End plates with static flow control means, e.g. with means for uniformly distributing heat exchange media into conduits by using guiding means or impingement means inside the header box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21/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any of the groups F28D1/00 - F28D20/00
    • F28D2021/0019Other heat exchanger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Heat exchang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8D2021/008Other heat exchanger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Heat exchang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vehicles
    • F28D2021/0082Charged air cool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2225/00Reinforcing means
    • F28F2225/04Reinforcing means for cond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2225/00Reinforcing means
    • F28F2225/08Reinforcing means for header box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2265/00Safety or protection arrangements; 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malfunction
    • F28F2265/02Safety or protection arrangements; 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malfunction in the form of screens or cov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 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REA)
  • Exhaust-Gas Circula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用于抑制管道与箱体的固定部分发生开裂。多根管道(4A~4D)穿过沿着长度方向排列且形成于侧壁(9)的多个贯穿孔(9b),在贯穿侧壁(9)的状态下固定于侧壁(9)。热交换器(1)具有保护部件(5),该保护部件(5)具有分隔壁部(13),该分隔壁部(13)位于多根管道(4A~4D)中离端壁(10)最近的最近管道(4A)的配置侧壁(9)内的导出侧端部(4b)与端壁(10)之间,并且,该保护部件(5)固定在侧壁(9)上,以便保护最近管道(4A)。

Description

热交换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散热器和油冷器等用于对被冷却流体进行冷却的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具备发动机、由发动机驱动的液压泵、及利用液压泵排出的工作油进行工作的液压致动器的工程机械。
这种工程机械具备对冷却发动机用的冷却水(被冷却流体)进行冷却的散热器、以及对从液压致动器导出的工作油(被冷却流体)进行冷却的油冷器。
被用作为散热器和油冷器的热交换器例如已知有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热交换器。
图9是将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热交换器的具备放大表示的剖视图。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热交换器101具备从图外的导入口导入被冷却流体的导入侧箱体102、将被冷却流体从图外的导出口导出的导出侧箱体103、以及将导入侧箱体102和导出侧箱体103连接的多根管道(图9中所示为2根管道104A、104B)。
导入侧箱体102是沿着规定的轴(图9中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轴)延伸的容器。具体而言,导入侧箱体102具有沿着所述轴延伸且包围在所述轴的周围的侧壁105、以及将沿着所述轴的长度方向上的侧壁105的两端部的开口分别堵住的一对端壁106(图9中仅示出1个)。侧壁105上形成有沿长度方向排列的多个贯穿孔105a(图9中示出2个贯穿孔105a)。
导出侧箱体103具有与导入侧箱体102相同的结构,两个箱体102、103各自的轴相互平行,并且配置成贯穿孔105a彼此对置。
管道104A穿过贯穿孔104a,从而贯穿两个箱体102、103的侧壁105。具体而言,管道104A的一个端部104a配置在导入侧箱体102内,管道104A的另一个端部104a配置在导出侧箱体103内。在此状态下,管道104A插入到贯穿孔105a内的部分通过钎焊等方式固定在两个箱体102、103的侧壁105上。管道104B也同样地固定在两个箱体102、103上。
被冷却流体从图外的导入口导入到导入侧箱体102内,从该导入侧箱体102通过管道104A、104B导至导出侧箱体103,并经由图外的导出口从导出侧箱体103导出。被冷却流体在通过管道104A、104B的过程中,与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被冷却。
然而,在热交换器101中,离两个箱体102、103的端壁106最近的管道104A固定在两个箱体102、103上的固定部分有可能开裂,从而可能导致被冷却流体从该开裂部分漏出。其理由如下所述。
在导入侧箱体102中,从图外的导入口导入的被冷却流体沿着长度方向前行,最终被导至管道104A、104B内。但当被冷却流体如箭头Y3所示地在其前行过程中到达端壁106时,只能掉头转向,从而朝向离该端壁106最近的管道104A的端部104a。这一流动会导致管道104A的端部104a受到被冷却流体的作用力,以其根部分为支点如箭头Y4所示地倾斜,随之在固定部分(尤其是端壁106侧的部分)发生开裂。
另一方面,在导出侧箱体103中,从管道104A、104B导入的被冷却流体沿着长度方向前行,最终被导至图外的导出口。但当被冷却流体如箭头Y5所示地在其前行过程中到达端壁106时,只能掉头转向,从而朝向离该端壁106最近的管道104A的端部104a。这一流动会导致管道104A的端部104a受到被冷却流体的作用力,以其根部分为支点如箭头Y6所示地倾斜,随之在固定部分发生开裂。
另外,因箭头Y3、Y5所示的被冷却流体的流动而作用在管道104A的端部104a上的作用力会导致管道104A的周壁在该端部104a处凹陷,这也被认为是引起固定部分开裂的理由之一。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8-3927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管道与箱体的固定部分发生开裂的热交换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热交换器,用于对被冷却流体进行冷却,包括:导入侧箱体,具有用于导入所述被冷却流体的导入口;导出侧箱体,具有用于导出所述被冷却流体的导出口;以及多根管道,从所述导入侧箱体延伸至所述导出侧箱体,其中,所述导入侧箱体和所述导出侧箱体之中的至少一方具有:沿着规定的轴延伸且将所述轴的周围包围的侧壁以及将沿着所述轴的长度方向上的所述侧壁的端部的开口堵住的端壁,所述多根管道穿过沿着所述长度方向排列而形成于所述侧壁的多个贯穿孔,在贯穿所述侧壁的状态下固定于所述侧壁,所述热交换器还包括保护部件,所述保护部件具备位于所述端壁和离该端壁最近的最近管道的配置在所述侧壁内的端部之间的分隔壁部,并且,所述保护部件被固定在所述侧壁上,以便保护所述最近管道。
根据本发明,能够抑制管道与箱体的固定部分发生开裂。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热交换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将图1的热交换器的一部分切除后得到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将图1的热交换器的导出侧箱体的一部分省略后得到的正面剖视图。
图4是将图1的热交换器的导出侧箱体的一部分省略后得到的侧面剖视图。
图5是将图1的热交换器的导入侧箱体的一部分省略后得到的侧面剖视图。
图6是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热交换器的导出侧箱体的一部分省略后得到的侧面剖视图。
图7是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热交换器的导出侧箱体的一部分省略后得到的侧面剖视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热交换器的导入侧箱体的简要结构的立体图。
图9是将现有的热交换器的一部分省略后得到的侧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以下的实施方式是将本发明具体化的例子,并不是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的限定。
<实施方式1(图1~图5)>
参照图1,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交换器1用于冷却发动机(未图示)的冷却水和工作油等被冷却流体。
热交换器1具备:具有导入口6a的导入侧箱体2,用于导入被冷却流体;具有导出口9a的导出侧箱体3,用于导出被冷却流体;以及从导入侧箱体2一直延伸到导出侧箱体3的4根管道4A~4D。
导入侧箱体2具有沿着规定的轴J1延伸且将轴J1的周围包围的侧壁6、以及将沿着轴J1的长度方向(图1的左右方向)上的侧壁6的两端部的开口分别堵住的端壁7、8。
侧壁6上形成有所述导入口6a、以及在导入侧箱体2的长度方向(图1的左右方向)上排列的4个贯穿孔6b。导入口6a和各贯穿孔6b以轴J1为中心设置在相差约90°的位置上。
导出侧箱体3具有沿着规定的轴J2延伸且将轴J2的周围包围的侧壁9、以及将沿着轴J2的长度方向(图1的左右方向)上的侧壁9的两端部的开口分别堵住的端壁10、11。
侧壁9上形成有所述导出口9a、以及在导出侧箱体3的长度方向(图1的左右方向)上排列的4个贯穿孔9b。导出口9a和各贯穿孔9b以轴J2为中心设置在相差约90°的位置上。
于是,导入侧箱体2和导出侧箱体3配置成轴J1和轴J2平行,且贯穿孔6b与贯穿孔9b彼此对置。
管道4A~4D穿过贯穿孔6b、9b,在贯穿侧壁6、9的状态下固定于侧壁6、9。
具体而言,如图5所示,管道4A~4D(图5中仅示出了管道4A、4B)的导入侧端部4a穿过贯穿孔6b配置在侧壁6内。在此状态下,管道4A~4D的导入侧端部4a的根部分通过钎焊等固定在侧壁6上。
另一方面,如图4所示,管道4A~4D(图4中仅示出了管道4A、4B)的导出侧端部4b穿过贯穿孔9b配置在侧壁9内。在此状态下,管道4A~4D的导出侧端部4b的根部分通过钎焊等固定在侧壁9上。
参照图1、图4和图5,4根管道中离端壁7、10最近的管道4A(以下也称为最近管道4A)和4根管道中离端壁8、11最近的管道4D(以下也称为最近管道4D)与侧壁6、9的固定部分有可能发生开裂。其理由如下所述。
在导入侧箱体2中,从导入口6a导入的被冷却流体沿着长度方向前行,最终被导至管道4A~4D内。但当被冷却流体如图5的箭头Y1所示地在其前行过程中到达端壁7时,只能掉头转向,从而朝向离该端壁7最近的最近管道4A的导入侧端部4a。这一流动会导致最近管道4A的导入侧端部4a受到被冷却流体的作用力,以其根部分为支点向远离端壁7的方向倾斜,随之在固定部分(尤其是端壁7侧的部分)有可能发生开裂。离端壁8最近的最近管道4D的固定部分也同样会因从端壁8折返流过的被冷却流体而有可能发生开裂。
另一方面,在导出侧箱体3中,从管道4A~4D导入的被冷却流体沿着长度方向前行,最终被导至导出口9a。但当被冷却流体如图4的箭头Y2所示地在其前行过程中到达端壁10时,只能掉头转向,从而朝向离该端壁10最近的最近管道4A的导出侧端部4b。这一流动会导致最近管道4A的导出侧端部4b受到被冷却流体的作用力,以其根部分为支点向远离端壁10的方向倾斜,随之在固定部分(尤其是端壁10侧的部分)有可能发生开裂。离端壁11最近的最近管道4D的固定部分也同样会因从端壁11折返流过的被冷却流体而有可能发生开裂。
为了防止上述在最近管道4A、4D的固定部分发生开裂,热交换器1具备4个保护部件5,用于保护最近管道4A的导入侧端部4a、最近管道4D的导入侧端部4a、最近管道4A的导出侧端部4b和最近管道4D的导出侧端部4b(图4和图5中仅示出了用于保护最近管道4A的2个保护部件5)。
4个保护部件5分别具有相同的结构,因此以下参照图2~图4,主要对用于保护最近管道4A的导出侧端部4b的保护部件5进行说明。
保护部件5具备位于最近管道4A的导出侧端部4b与端壁10之间的分隔壁部13、以及从分隔壁部13向远离端壁10的方向延伸的延伸部12。保护部件5由一块金属板通过弯曲加工而形成。
在沿着轴J2(参照图1)观察时(图3中),分隔壁部13具有仅能覆盖侧壁9的内侧区域的一部分的大小。具体而言,分隔壁部13具有配置在靠近侧壁9一侧的近端部、以及配置在远离侧壁9一侧的远端部,从近端部到远端部延伸成大致长方形的板状。
另一方面,在沿着轴J2观察时,分隔壁部13具有能覆盖最近管道4A的整个导出侧端部4b的大小。具体而言,分隔壁部13的宽度尺寸W2大于最近管道4A的宽度尺寸W1。另外,分隔壁部13的近端部到远端部的高度尺寸(符号省略)设定为与最近管道4A的导出侧端部4b的根部分到远端的高度尺寸大致相同。本实施方式中的分隔壁部13的近端部并没有与侧壁9紧密接触,严格意义上来说,分隔壁部13的近端部与侧壁9之间形成有微小的间隙。但该微小的间隙会成为被冷却流体的阻力,因此即使存在该微小的间隙,也能够保护最近管道4A的导出侧端部4b免受被冷却流体的影响。即,[位于在最近管道4A的导出侧端部4b与端壁10之间]和[覆盖最近管道的整个端部]不仅包括了分隔壁部13与侧壁9紧密接触的状态,还包括了分隔壁部13与侧壁9之间形成有微小间隙的状态。
另外,分隔壁部13的朝向端壁10侧的面以越靠近侧壁9所包围的空间的中央而其到端壁10的距离越大的方式倾斜。具体而言,分隔壁部13以相对于轴J2(参照图1)倾斜角度θ1(图4中作为与侧壁9所成的角度来表示)的姿势安装在侧壁9上。
延伸部12具有:从分隔壁部13的远端部沿着导出侧箱体3的长度方向(途中的左右方向)向远离端壁10一侧延伸的覆盖部12a、以及沿着与导出侧箱体3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从覆盖部12a向两侧延伸的一对固定部12b。
覆盖部12a从侧壁9的相反侧(被侧壁9包围的空间的中央侧)覆盖配置在最近管道4A的侧壁9内的导出侧端部4b的根部分,并且限制最近管道4A的导出侧端部4b向远离端壁10的方向倾斜。
具体而言,覆盖部12a中形成有沿着与轴J2(参照图1)正交的方向贯穿覆盖部12a的2个嵌合孔12c。其中一个嵌合孔12c中插入最近管道4A并与该最近管道4A嵌合,另一个嵌合孔12c中插入管道4B并与该管道4B嵌合。从而,覆盖部12a从侧壁9的相反侧覆盖最近管道4A的导出侧端部4b的根部分的整个外周。另外,如后文所述,通过在固定部12b将保护部件5(覆盖部12a)固定在侧壁9上,能够限制与覆盖部12a嵌合的最近管道4A的导出侧端部4b的倾斜。
如图5所示,为了保护最近管道4A的导入侧端部4a而设置于导入侧箱体2的保护部件5与最近管道4A及管道4B嵌合。另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为了保护最近管道4D的导入侧端部4a而设置于导入侧箱体2的保护部件5与最近管道4D及管道4C嵌合。而且,为了保护最近管道4D的导出侧端部4b而设置于导出侧箱体3的保护部件5与最近管道4D及管道4C嵌合。
参照图2~图4,固定部12b在焊接部12d固定于侧壁9。具体而言,固定部12b是沿着侧壁9的内侧面相对于覆盖部12a被弯曲的部分。固定部12b在与侧壁9的内侧面紧密接触的状态下于多个焊接部12d处进行局部焊接。图2中仅示出了其中一个固定部12b中的焊接部12d,但其它固定部12b也通过焊接部12d固定于侧壁9。
采用上述结构的热交换器1中,利用分隔壁部13和覆盖部12a,能够防止如图5的箭头Y1所示地在导入侧箱体2中因在端壁7(或端壁8)折返而流过的被冷却流体被导至最近管道4A(或最近管道4D)的导入侧端部4a。
另外,利用分隔壁部13和覆盖部12a,能够防止如图4的箭头Y2所示地在导出侧箱体3中因在端壁10(或端壁11)折返而流过的被冷却流体被导至最近管道4A(或最近管道4D)的导出侧端部4b。
如上所述,利用分隔壁部13来阻断从端壁7、8、9、11流向最近管道4A、4D的端部的被冷却流体的流动,能够减小被冷却流体作用在最近管道4A、4D上的作用力。
因此,能够抑制最近管道4A、4D与箱体2、3的固定部分发生开裂。
另外,根据实施方式1,能够实现以下效果。
分隔壁部13的朝向离该分隔壁部13最近的端壁7、8、10、11侧的面相对于被冷却流体的流动方向(长度方向)倾斜,且利用分隔壁部13能够将从端壁向分隔壁部13流动的被冷却流体引导至侧壁6、9的相反侧(被侧壁6、9包围的空间的中央侧),因此能够减小分隔壁部13对该被冷却流体的阻力。
在沿着轴J1、J2观察时,分隔壁部13具有仅能覆盖侧壁6、9的内侧区域的一部分的大小。从而,利用分隔壁部13与侧壁6、9之间的空间,能够允许被冷却流体从其中一个端壁侧流向另一个端壁侧,因此利用分隔壁部13能够抑制被冷却流体流返到最近管道4A、4D侧。
利用分隔壁部13能够覆盖在沿着轴J1、J2观察时最近管道4A、4D的配置在侧壁6、9内的整个端部4a、4b,因此能够可靠地减小从端壁7、8、10、11流向最近管道4A、4D的被冷却流体作用在最近管道4A、4D上的作用力。
利用分隔壁部13和覆盖部12a能够形成将最近管道4A、4D的根部分在最近的端壁7、8、10、11侧的部分收纳在内的室,因此能够抑制被冷却流体从该端壁侧及侧壁6、9的相反侧(被侧壁6、9包围的空间的中央侧)进入最近管道4A、4D的根部分。因此,能够更可靠地保护最近管道4A、4D。
利用分隔壁部13限制最近管道4A、4D的倾斜,能够更加可靠地防止最近管道4A、4D与箱体2、3的固定部分发生开裂。
另外,从侧壁6、9的相反侧覆盖最近管道4A、4D的端部的覆盖部12a可以兼用作为对最近管道4A、4D的端部进行支撑的部分。
利用嵌合孔12c这样简单的结构,就能支撑最近管道4A、4D的端部4a、4b。
<实施方式2(图6)>
实施方式1中,分隔壁部13的朝向端壁7、8、10、11侧的面以越靠近侧壁6、9所包围的空间的中央而其到端壁7、8、10、11的距离越大的方式倾斜(分隔壁部13倾斜θ1)。但是,分隔壁部13的朝向端壁7、8、10、11侧的面的角度没有特别限定。
例如,图6所示的实施方式2的热交换器中,分隔壁部14的朝向端壁10的面配置在与轴J2(参照图1)正交的方向上。具体而言,分隔壁部14以相对于轴J2(参照图1)倾斜角度θ2(90°)的状态(图6中示出了相对于侧壁9倾斜θ2的状态)安装在侧壁9上。
另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分隔壁部的朝向端壁7、8、10、11侧的面也可以以越靠近侧壁6、9所包围的空间的中央而其到端壁7、8、10、11的距离越小的方式倾斜。
但是,分隔壁部14的朝向端壁10的面配置在与轴J2(参照图1)正交的方向上的情况下,由于分隔壁部14的面与从端壁10流向最近管道4A的被冷却流体的流动方向正交,因此被冷却流体的阻力变大。另外,在分隔壁部的朝向端壁7、8、10、11侧的面以到端壁7、8、10、11的距离随着靠近侧壁6、9所包围的空间的中央而变小的方式倾斜的情况下,从端壁7、8、10、11流向最近管道4A、4D的被冷却流体被导入分隔壁部13、14与侧壁6、9之间的狭窄间隙,从而使得被冷却流体的阻力变大。
从而,若考虑被冷却流体的阻力,则优选采用实施方式1。
<实施方式3(图7)>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保护部件5不仅具备分隔壁部13,还具有延伸部12,但延伸部12也可以省略。
具体而言,图7所示的实施方式3的保护部件15具备固定在侧壁9上的分隔壁部16。
该保护部件15中,也能够利用分隔壁部16来阻断从端壁15流向最近管道4A的被冷却流体,因此能够抑制最近管道4A相对于侧壁9的固定部分发生开裂。
分隔壁部16配置成与轴J2(参照图1)正交的状态,但也可以如上述那样配置成与轴J2倾斜。
另外,为了防止分隔壁部16受到被冷却流体的作用力而向最近管道4A侧倾倒,保护部件15优选为具有防止分隔壁部16倾倒的支撑部17。支撑部17在分隔壁部16与最近管道4A之间固定于分隔壁部16及侧壁9。
实施方式3中,说明了整个延伸部12被省略的例子,但也可以仅省略延伸部12的一部分。例如,也可以设置从图7所示的分隔壁部16的远端部向远离端壁10的方向延伸并且设置在分隔壁部16与最近管道4A之间的延伸部(覆盖部)。通过设置这样的延伸部,能够从侧壁9的相反侧(被侧壁9包围的空间的中央侧)覆盖最近管道4A的导出侧端部4b的根部分的端壁10侧的部分。
<实施方式4(图8)>
上述实施方式中,采用的室沿着轴J1的长度方向上侧壁6的两端部的开口被端壁7、8堵住的导入侧箱体2、以及沿着轴J2的长度方向上侧壁9的两端部的开口被端壁10、11堵住的导出侧箱体3。
然而,导入侧箱体和导出侧箱体也可以采用沿轴向的长度方向上侧壁的一个端部的开口被端壁堵住的结构。
具体而言,图8所示的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热交换器具备导入侧箱体18。导入侧箱体18具有沿着规定的轴J3延伸且将轴J3的周围包围的侧壁19、将沿着轴J3的长度方向(图8的左右方向)上的侧壁19的一个端部的开口堵住的端壁20、以及与长度方向上的侧壁19的另一个端部相连的导入管21。
侧壁19上形成有沿导入侧箱体18的长度方向排列的4个贯穿孔(标号省略)。管道4A~4D穿过贯穿孔6b、9b,在贯穿侧壁19的状态下固定于侧壁19。
导入管21具有从侧壁19的端部沿着轴J3延伸的伸出部、以及从该伸出部的远端部向与该伸出部正交的方向延伸的弯曲部。在导入管21的弯曲部的远端部形成有用于导入被冷却流体的导入口21a。
由此,实施方式4中的导入侧箱体18仅具有一个端壁20。
在该导入侧箱体18中,也设有用于保护离端壁20最近的最近管道4A的上述保护部件(图示省略)。虽然省略了图示,但保护部件具备上述分隔壁部13、14、16,这些分隔壁部位于在最近管道4A的侧壁19内所设置的导入侧端部与端壁20之间。
根据实施方式4,利用保护部件的分隔壁部,能够防止因在端壁20折返而流过的被冷却流体被导至最近管道4A的导入侧端部。因此,能够抑制最近管道4A与导入侧箱体18的固定部分发生开裂。
实施方式4中,示出了具有一个端壁20的导入侧箱体18的例子,但也可以是导出侧箱体仅具有一个端壁。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采用例如以下的方式。
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沿着轴J1、J2观察时具有能够覆盖最近管道4A、4D的整个端部4a、4b的大小的分隔壁部13、14、16,但分隔壁部也可以在沿着轴J1、J2观察时具有仅覆盖最近管道4A、4D的一部分的大小。
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具有4个保护部件5的热交换器,但保护部件5的数量并不限于4个,热交换器中只要设置至少一个保护部件即可。具体而言,上述实施方式中,在两个箱体2、3双方都分别设有保护部件5,但也可以是仅箱体2、3中的一方设有保护部件5。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导入侧箱体2设有用于保护分别离端壁7、8最近的2个最近管道4A、4D双方的2个保护部件,但也可以仅设置用于保护最近管道4A、4D中的一方的一个保护部件。同样,在导出侧箱体3中,也可以仅设置用于保护分别离端壁10、11最近的最近管道4A、4D中的一方的一个保护部件。
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具有4根管道4A~4D的热交换器,但管道的数量并不限于4根,热交换器中可以设置多根管道。
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形成有用于将管道4A和4B、或者管道4C和4D嵌合的2个嵌合孔12c的保护部件5进行了说明,但嵌合孔的数量不限于2个。在形成嵌合孔的情况下,只要设置用于嵌合最近管道的至少一个嵌合孔即可。
另外,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主要包含具有以下结构的发明。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热交换器,用于对被冷却流体进行冷却,包括:导入侧箱体,具有用于导入所述被冷却流体的导入口;导出侧箱体,具有用于导出所述被冷却流体的导出口;以及多根管道,从所述导入侧箱体延伸至所述导出侧箱体,其中,所述导入侧箱体和所述导出侧箱体之中的至少一方具有:沿着规定的轴延伸且将所述轴的周围包围的侧壁以及将沿着所述轴的长度方向上的所述侧壁的端部的开口堵住的端壁,所述多根管道穿过沿着所述长度方向排列而形成于所述侧壁的多个贯穿孔,在贯穿所述侧壁的状态下固定于所述侧壁,所述热交换器还包括保护部件,所述保护部件具备位于所述端壁和离该端壁最近的最近管道的配置在所述侧壁内的端部之间的分隔壁部,并且,所述保护部件被固定在所述侧壁上,以便保护所述最近管道。
根据本发明,利用分隔壁部来阻断从端壁流向最近管道的端部的被冷却流体的流动,能够减小被冷却流体作用在最近管道上的作用力。
因此,能够抑制最近管道与箱体的固定部分发生开裂。
在此,分隔壁部的朝向端壁侧的面也可以沿与箱体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或者使该面到端壁的距离越靠近侧壁所包围的空间的中央而越小地倾斜的方向形成。但是,分隔壁部的朝向端壁的面配置在与箱体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情况下,由于被冷却流体的流动方向(箱体的长度方向)与分隔壁部的面正交,会导致分隔壁部对被冷却流体的阻力变大。另外,在分隔壁部的朝向端壁侧的面以越靠近侧壁所包围的空间的中央而其到端壁的距离越小的方式倾斜的情况下,从端壁流向分隔壁的被冷却流体被导入分隔壁部朝向端壁侧的面与侧壁之间的狭窄间隙,会导致分隔壁对被冷却流体的阻力变大。
因此,较为理想的是,所述热交换器中,所述分隔壁部的朝向所述端壁侧的面,以越靠近所述侧壁所包围的中央而其到所述端壁的距离越大的方式倾斜。
根据上述结构,分隔壁部的朝向端壁侧的面相对于被冷却流体的流动方向(长度方向)倾斜,且利用分隔壁部能够将从端壁向分隔壁部流动的被冷却流体引导至侧壁的相反侧(被侧壁包围的空间的中央侧),因此能够减小分隔壁部对该被冷却流体的阻力。
在此,如果在沿着轴观察时分隔壁部具有能覆盖侧壁的整个内侧区域的大小,则在箱体的长度方向上从端壁的相反侧流过来的被冷却流体会由于分隔壁部而失去去所,因而向最近管道侧流返,可能对该最近管道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较为理想的是,所述热交换器中,在沿着所述轴观察时,所述分隔壁部具有仅能覆盖所述侧壁的内侧区域的一部分的大小。
根据上述结构,利用分隔壁部与侧壁之间的空间,能够允许被冷却流体在箱体的长度方向上从端壁的相反侧流向端壁侧,因此利用分隔壁部能够抑制被冷却流体流返到最近管道侧。
在此,可以设置为在沿着轴观察时,分隔壁部具有仅能覆盖配置在最近管道的侧壁内的端部一部分的大小。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够利用分隔壁部来阻断从端壁流向最近管道的被冷却流体的一部分,从而抑制最近管道与侧壁的固定部分发生开裂。
尤其,较为理想的是,所述热交换器中,在沿着所述轴观察时,所述分隔壁部具有能覆盖所述最近管道的配置在所述侧壁内的整个端部的大小。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在沿着轴观察时,最近管道的配置在侧壁内的整个端部被分隔壁部覆盖,因此能够可靠地减小从端壁流向最近管道的被冷却流体作用在最近管道上的作用力。
在此,保护部件可以仅包括位于最近管道的配置在侧壁内的端部和端壁之间的分隔壁部,但在这种情况下,被冷却流体从侧壁的相反侧(被侧壁包围的空间的中央侧)进入最近管道的端部的根部分的靠端壁侧部分,该被冷却流体可能会对最近管道的端部造成负担。
因此,较为理想的是,所述热交换器中,所述保护部件具有覆盖部,该覆盖部从所述侧壁的相反侧覆盖所述最近管道的配置在所述侧壁内的端部的根部分中的所述端壁侧的部分。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利用分隔壁部和覆盖部能够形成将最近管道的根部分的端壁侧的部分收纳在内的室,因此能够抑制被冷却流体从端壁侧及侧壁的相反侧(被侧壁包围的空间的中央侧)进入最近管道的根部分。因此,能够更可靠地保护最近管道。
在此,所述覆盖部可以仅具有从侧壁的相反侧覆盖最近管道的端部的功能。
另外,较为理想的是,所述热交换器中,所述覆盖部对所述最近管道的端部进行支撑,以限制该最近管道的配置在所述侧壁内的端部向远离所述端壁的方向倾斜。
根据上述结构,利用分隔壁部限制最近管道的倾斜,能够更加可靠地防止最近管道与箱体的固定部分发生开裂。
另外,从侧壁的相反侧覆盖最近管道的端部的覆盖部可以兼用作为对最近管道的端部进行支撑的部分。
虽然没有限定所述覆盖部的形状的意图,但在上述热交换器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覆盖部中形成有嵌合孔,该嵌合孔沿着与所述轴正交的方向贯穿所述覆盖部,并且与所述最近管道的端部嵌合。
根据上述结构,利用嵌合孔这样简单的结构,就能支撑最近管道的端部。

Claims (7)

1.一种热交换器,用于对被冷却流体进行冷却,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入侧箱体,具有用于导入所述被冷却流体的导入口;
导出侧箱体,具有用于导出所述被冷却流体的导出口;以及
多根管道,从所述导入侧箱体延伸至所述导出侧箱体,其中,
所述导入侧箱体和所述导出侧箱体之中的至少一方具有:沿着规定的轴延伸且将所述轴的周围包围的侧壁以及将沿着所述轴的长度方向上的所述侧壁的端部的开口堵住的端壁,
所述多根管道穿过沿着所述长度方向排列而形成于所述侧壁的多个贯穿孔,在贯穿所述侧壁的状态下固定于所述侧壁,
所述热交换器还包括保护部件,所述保护部件具备位于所述端壁和离该端壁最近的最近管道的配置在所述侧壁内的端部之间的分隔壁部、在所述长度方向中向从所述端壁离开的方向从所述分隔壁部延伸的延伸部,并且,所述保护部件被固定在所述侧壁上,以便保护所述最近管道,
所述保护部件为,在所述延伸部的与所述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的两侧部分,设置有沿所述长度方向延伸并且以紧密接触的状态固定于所述侧壁的内侧面的一对固定部,
所述分隔壁部为,在与所述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中设置于所述一对固定部之间,在所述分隔壁部的近端部与所述侧壁中被所述分隔壁部覆盖的部分之间形成微小的间隙,并且在所述分隔壁部与所述最近管道的配置于所述侧壁内的端部之间,形成所述被冷却流体能够进入的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隔壁部的朝向所述端壁侧的面,以越靠近所述侧壁所包围的空间的中央而其到所述端壁的距离越大的方式倾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在沿着所述轴观察时,所述分隔壁部具有仅能覆盖所述侧壁的内侧区域的一部分的大小。
4.如权利要求1至3的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在沿着所述轴观察时,所述分隔壁部具有能覆盖所述最近管道的配置在所述侧壁内的整个端部的大小。
5.如权利要求1至3的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护部件具有覆盖部,该覆盖部从所述侧壁的相反侧覆盖所述最近管道的配置在所述侧壁内的端部的根部分中的所述端壁侧的部分。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覆盖部对所述最近管道的端部进行支撑,以限制该最近管道的配置在所述侧壁内的端部向远离所述端壁的方向倾斜。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覆盖部中形成有嵌合孔,该嵌合孔沿着与所述轴正交的方向贯穿所述覆盖部,并且与所述最近管道的端部嵌合。
CN201680055291.1A 2015-09-30 2016-09-23 热交换器 Active CN10802722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93508 2015-09-30
JP2015193508A JP6428550B2 (ja) 2015-09-30 2015-09-30 熱交換器
PCT/JP2016/078001 WO2017057184A1 (ja) 2015-09-30 2016-09-23 熱交換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27226A CN108027226A (zh) 2018-05-11
CN108027226B true CN108027226B (zh) 2020-03-17

Family

ID=584273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55291.1A Active CN108027226B (zh) 2015-09-30 2016-09-23 热交换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488121B2 (zh)
EP (1) EP3358288B1 (zh)
JP (1) JP6428550B2 (zh)
CN (1) CN108027226B (zh)
WO (1) WO201705718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66804B (zh) * 2018-09-30 2021-09-24 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换热器
WO2020063966A1 (zh) * 2018-09-30 2020-04-02 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换热器
CN113587494B (zh) * 2020-04-30 2022-09-16 杭州三花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 热交换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037793U (zh) * 2015-09-22 2016-02-17 株式会社电装 水冷式热交换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036701B1 (zh) * 1969-02-26 1973-05-25 Chausson Usines Sa
FR2250973B1 (zh) 1973-11-09 1976-06-25 Chausson Usines Sa
US4465129A (en) * 1982-04-19 1984-08-14 Blackstone Corporation Heat exchanger core assembly construction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JPS59103089A (ja) * 1982-12-01 1984-06-14 Keiichi Yasukawa 形状記憶合金利用弁
JPS59103089U (ja) * 1982-12-28 1984-07-11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過給機付内燃機関の吸気冷却装置
FR2742533B1 (fr) * 1995-12-13 1998-01-30 Valeo Thermique Moteur Sa Echangeur de chaleur de resistance a la pression renforcee
FR2742528B1 (fr) 1995-12-13 1998-01-30 Valeo Thermique Moteur Sa Echangeur de chaleur a plaque collectrice renforcee, notamment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JP2000213889A (ja) * 1999-01-26 2000-08-02 Toyo Radiator Co Ltd 熱交換器のチュ―ブプレ―ト
DE10354382A1 (de) * 2003-11-20 2005-06-16 Behr Gmbh & Co. Kg Wärmeübertrager, insbesondere Ladeluftkühler für Kraftfahrzeuge
JP2005221127A (ja) * 2004-02-04 2005-08-18 Calsonic Kansei Corp 熱交換器のコア部構造
JP2008039271A (ja) 2006-08-04 2008-02-21 Hitachi Constr Mach Co Ltd 熱交換器
US8656988B1 (en) * 2010-03-03 2014-02-25 Adams Thermal Systems, Inc. External reinforcement of connections between header tanks and tubes in heat exchangers
JP2013167371A (ja) * 2012-02-14 2013-08-29 T Rad Co Ltd 熱交換器の補強構造
JP5990402B2 (ja) 2012-05-30 2016-09-14 株式会社ケーヒン・サーマル・テクノロジー 熱交換器
EP2871437B1 (en) * 2013-11-08 2016-04-27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Heat exchanger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037793U (zh) * 2015-09-22 2016-02-17 株式会社电装 水冷式热交换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7067370A (ja) 2017-04-06
CN108027226A (zh) 2018-05-11
JP6428550B2 (ja) 2018-11-28
EP3358288B1 (en) 2020-12-30
WO2017057184A1 (ja) 2017-04-06
EP3358288A4 (en) 2018-11-07
EP3358288A1 (en) 2018-08-08
US10488121B2 (en) 2019-11-26
US20180283805A1 (en) 2018-10-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27226B (zh) 热交换器
KR102036397B1 (ko) 열 교환기
KR101925201B1 (ko) 열 교환 장치
WO2010098321A1 (ja) Egrクーラ
US20070181294A1 (en) Exhaust gas heat exchanger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US9897387B2 (en) Heat exchanger with double-walled tubes
WO2004031565A9 (ja) Egrクーラ
CN107614999B (zh) 热交换器和热交换器箱体
KR102166999B1 (ko) 배기가스 쿨러
EP1528347A2 (en) End cap with an integral flow diverter
EP3561426A1 (en) Heat exchange device
US7905203B2 (en) Oil cooler for vehicle
JP6355730B2 (ja) 熱交換器
JP2008008568A (ja) 熱交換器
JP2004124809A (ja) Egrクーラ
JP2017203420A (ja) 排気熱回収装置
JP2008039271A (ja) 熱交換器
CN111542725B (zh) 具有增强装置的热交换器
KR102406998B1 (ko) 인터쿨러
JP5842598B2 (ja) 熱交換器
KR102582442B1 (ko) 인쇄기판형 열교환기
CN111148961A (zh) 废气热交换器
US10174652B2 (en) Emission signature modification device
US10815848B2 (en) Gas inlet pipe for exhaust gas cooler
WO2020250041A1 (ja) 熱交換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