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16516B - 一种用流体设备降低升力和阻力并增程的电动乘用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流体设备降低升力和阻力并增程的电动乘用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016516B CN108016516B CN201711356759.3A CN201711356759A CN108016516B CN 108016516 B CN108016516 B CN 108016516B CN 201711356759 A CN201711356759 A CN 201711356759A CN 108016516 B CN108016516 B CN 10801651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flow
- flow passage
- air
- cabin
- chann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5
- 239000006096 absorb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3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8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2
- 239000011229 inter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6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8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4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7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1
- 239000013589 supplem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1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
- 239000012945 sealing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9000005357 flat glas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1502 supplemen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00470 constitu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73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06260 foam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187 foam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774 insulation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108010066057 cabin-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195 fascia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37/00—Stabilising vehicle bodies without controlling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2D37/02—Stabilising vehicle bodies without controlling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by aerodynamic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流体设备降低空气阻力和升力并增程的电动乘用车,包括新车身和在电动乘用车的前舱、客舱、车尾行李舱、车尾、车顶部、车底部、车身两侧设置空气流道、流体机械,用空气流道、流体机械降低了形状阻力、内循环阻力、干扰阻力、诱导阻力、升力,达到了电动乘用车通过空气流道、流体机械来降低电动乘用车的空气阻力和升力并增加行驶里程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动乘用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空气流道、流体机械输送气体降低空气阻力和升力来增加行驶稳定性和行驶里程的电动乘用车。
背景技术:
电动乘用车的空气阻力消耗了很大的能量,但是目前国内外对电动乘用车的结构特点认识有限,对电动乘用车的空气动力认识设计思路很传统,为降低空气阻力只是尽量把电动乘用车设计成流线型,车身设计没有利用气流以变害为宝的理念,尤其是电动乘用车的前舱、客舱、后行李舱、车身底部没有设置空气流道,也没认识到空气流道流出的空气如果补充车尾尾流区必须补充紧贴着车尾正后方的零部件的表面的车尾尾流区才有根本效果,电动乘用车也没有流体机械的使用,大量的能量耗费在空气阻力上,导致对电动乘用车的形状阻力、内循环阻力、干扰阻力、诱导阻力和升力降低不大,对提高行驶稳定性和提高行驶里程改善不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通过在车身上设置流体设备,并充分发挥设置的车身空气流道和流体机械的作用来巧妙的利用气流,大幅度的降低电动乘用车的形状阻力、内循环阻力、干扰阻力、诱导阻力和升力,大幅度的提高电动乘用车的行驶稳定性和行驶里程的用流体设备降低升力和阻力并增程的电动乘用车。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流体设备降低升力和阻力并增程的电动乘用车,包括车身上设置的流体设备,流体设备包括空气流道和流体机械,车身上设置第一类型空气流道至第四类型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类型空气流道,第一类型空气流道是由车身前舱开始设置的空气流道,使空气从空气流道的前端流向空气流道的后端、车后方、车尾尾流区中的一个,第二类型空气流道是为了使空气从车身底部流向车尾、车尾尾流区中的至少一个所设置的空气流道,第三类型空气流道是为了使空气从车身上部流向车尾、车尾尾流区中的一个所设置的空气流道,第四类型空气流道是为了使空气从车身左侧、车身右侧中的至少一个流向车尾、车尾尾流区中的一个所设置的空气流道,第一类型空气流道为第一空气流道至第十七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第二类型空气流道为第十八空气流道,第三类型空气流道为第十九空气流道,第四类型空气流道为第二十空气流道;
第一类型空气流道至第四类型空气流道中的每个类型空气流道流出的空气补充车尾尾流区的方式为第一补充车尾尾流区方式、第二补充车尾尾流区方式中的至少一种,第一补充车尾尾流区方式为每个类型空气流道流出的空气紧贴着车尾正后方的后挡风玻璃、车后行李箱盖、背门、后翼子板、后保险杠面罩、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的面罩中的至少一个的局部表面流动或至少一个的全部表面流动来补充车尾尾流区,第二补充车尾尾流区方式为每个类型空气流道流出的空气直接流入车尾尾流区;电动乘用车的空气流道均设置拥有至少一个空气进气口和至少一个空气排气口,所设置的空气进气口、空气排气口均为人工智能开闭、自动控制开闭中的至少一个或固定式的开启;电动乘用车的空气流道均直接流入空气、直接排出空气或设置有空气过滤装置;电动乘用车的空气流道均为弯曲的空气流道、弯曲的空气流道末端设置空气转方向板、直的空气流道、直的空气流道末端设置空气转方向板中的至少一个;电动乘用车的空气流道均为至少一个或至少两个而且至少两个连通或隔绝;电动乘用车的空气流道均为整体结构或分体结构;电动乘用车拥有至少一台驱动电动乘用车的电动机;
空气流道与空气流道的连通方式、流体机械与空气流道的连通方式、电池组散热器系统的全部或局部与空气流道的连通方式、空调散热器系统的全部或局部与空气流道的连通方式均为直接连通、依次连通、间接连通中的至少一个,间接连通为用起连通作用的至少一个连通空气流道来间接连通;
可调整功能为升降功能、伸缩功能、水平移动功能、滚动功能、滑动功能、转动功能、折叠功能、收放功能中的至少一个功能或动作;可调整功能由人工智能控制或为自动控制;
流体机械包括风机、压缩机、真空泵,风机包括容积式风机和叶片式风机,流体机械用电动乘用车上的电池组供电;电动乘用车的前舱、客舱、车尾行李舱中的至少一个设置电池组;
第一进气和防护装置为第一组成状况、第二组成状况中的一个,第一组成状况为至少一个第一进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第二组成状况为第一进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的面罩、第一进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所属的能量吸收体中的至少一种与至少一个第一进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共同组成;第一进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所属的能量吸收体是位于第一进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与第一进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的面罩之间的能量吸收体;
第二排气和防护装置为第三组成状况、第四组成状况中的一个,第三组成状况为至少一个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第四组成状况为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的面罩、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所属的能量吸收体中的至少一种与至少一个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共同组成;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所属的能量吸收体是位于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与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的面罩之间的能量吸收体;
第一进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所属的能量吸收体、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所属的能量吸收体中的每个形成的空气流道均为中空空气流道。
第一空气流道为车身上设置的依次连通的前舱进气流道段、客舱空气流道段、车尾空气排出流道段,客舱空气流道段的前端与进气舱内部空间、进气舱的第一进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进气舱的前副车架中空空气流道、进气舱电池组的空气流道、进气舱地板的空气流道、进气舱护板的空气流道、前置电动机支架中空空气流道、前置电动机舱支架中空空气流道、前轮室中的至少一个连通,客舱空气流道段的后端满足第一条件、第二条件中的至少一个,第一条件为客舱空气流道段的后端与车尾空气排出流道段、后轮室中的至少一个连通,第二条件为客舱空气流道段的后端从后保险杠与车尾行李舱之间、后保险杠下方中的至少一个通往车尾的尾流区;
前舱进气流道段是把前舱的全部或局部设置为空气流道作为进入、排出气体的进气舱,进气舱底部为敞开式或具备地板、护板中的至少一个;前保险杠面罩、前保险杠加强横梁、前保险杠面罩与前保险杠加强横梁之间的能量吸收体、散热器面罩、散热器、散热器支架、进气舱盖、第一进气和防护装置、前翼子板、前翼子板支撑梁、前悬架支撑、前挡泥板、进气舱电池组、前置电动机、前置电动机支架、前置电动机舱支架、进气舱地板、进气舱护板、前副车架、辅助横梁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至少一个与进气舱内部空间连通的空气流道用于气体流通;
放置在进气舱的电池组散热器系统的全部或局部、空调散热器系统的全部或局部、流体机械中的至少一个为进气舱正放、进气舱侧放、进气舱斜放、进气舱平放中的至少一种;
进气舱电池组的空气流道为至少两层电池组表面形成的空气流道、电池组表面与至少一个第一隔层形成的空气流道、电池组的至少一个中空框架空气流道、利用电池组内部间隙或通道形成的或安装的空气流道、利用电池组之间的间隙或通道形成的或安装的空气流道、电池组表面通道形成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
进气舱地板的空气流道为至少两层地板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地板与至少一个第二隔层形成的空气流道、至少两层地板的隔层形成的空气流道、地板通道形成的空气流道、地板与电池组表面以及护板三者中的两者共同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地板纵梁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进气舱护板的空气流道为至少两层护板形成的空气流道、护板与至少一个第三隔层形成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
客舱空气流道段为客舱电池组处的空气流道、客舱地板处的空气流道、客舱护板处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或为第一客舱和车尾行李舱空气流道或为第二客舱和车尾行李舱空气流道;
客舱电池组处的空气流道为至少两层电池组表面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电池组表面与至少一个第四隔层形成的空气流道、电池组的至少一个中空框架空气流道、客舱电池组框架与门槛之间的空间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利用客舱电池组内部间隙或通道形成的或安装的空气流道、利用客舱电池组之间的间隙或通道形成的或安装的空气流道、利用客舱电池组框架间隙或通道形成的或安装的空气流道、电池组表面通道形成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
客舱地板处的空气流道为至少两层客舱地板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客舱地板与至少一个第五隔层形成的空气流道、至少两层客舱地板的隔层形成的空气流道、客舱地板通道形成的空气流道、客舱地板纵梁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客舱地板与客舱电池组表面以及客舱护板三者中的两者共同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门槛空气流道、副仪表板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客舱护板处的空气流道为至少两层客舱护板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客舱护板与至少一个第六隔层形成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
第一客舱和车尾行李舱空气流道为客舱电池组处的空气流道、客舱地板处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继续延伸沿着车尾行李舱地板、车尾行李舱地板上方、车尾行李舱地板下方、车尾行李舱地板间隙或通道、后地板纵梁、后地板后纵梁、后地板边梁、车尾行李舱电池组表面、车尾行李舱电池组表面间隙或通道、车尾行李舱电池组上方、车尾行李舱电池组下方、车尾行李舱电池组内部空间或通道、车尾行李舱电池组之间的间隙或通道、车尾行李舱电池组框架、车尾行李舱电池组框架间隙或通道中的至少一个设置的空气流道;
第二客舱和车尾行李舱空气流道为第三客舱和车尾行李舱空气流道、第四客舱和车尾行李舱空气流道、第五客舱和车尾行李舱空气流道中的一个;
第三客舱和车尾行李舱空气流道为客舱电池组处的空气流道、客舱地板处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继续延伸贯穿中地板处的车身形成的空气流道或贯穿中地板处的车身之后满足第六条件至第十条件中的至少一个形成的空气流道;第六条件为客舱电池组处的空气流道、客舱地板处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继续延伸沿着车尾行李舱下方空间设置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七条件为客舱电池组处的空气流道、客舱地板处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继续延伸沿着车尾电动机舱和车尾行李舱之间空间所设置形成的空气流道;第八条件为客舱电池组处的空气流道、客舱地板处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继续延伸沿着车尾电动机舱表面、车尾电动机舱一侧或两侧、车尾电动机舱下方、车尾电动机舱上方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九条件为客舱电池组处的空气流道、客舱地板处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继续延伸沿着后副车架、车尾电动机舱间隙或通道、车尾电动机舱支架、车尾电动机表面、车尾电动机间隙或通道、车尾电动机支架、车尾电动机的控制系统的间隙或通道、车尾电动机与控制系统之间的间隙或通道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形成的空气流道;第十条件为客舱电池组处的空气流道、客舱地板处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继续延伸沿着车尾的车底护板、车尾的车底护板上方、车尾的车底护板下方、车尾的车底护板间隙或通道、车尾的车底护管、车尾的车底护管上方、车尾的车底护管下方、车尾的车底护管间隙或通道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形成的空气流道;
第四客舱和车尾行李舱空气流道为客舱电池组处的空气流道、客舱地板处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继续延伸贯穿前地板和中地板之间的地板过渡板处的车身形成的空气流道或贯穿前地板和中地板之间的地板过渡板处的车身之后满足第六条件、第七条件、第八条件、第九条件、第十条件中的至少一个形成的空气流道;
第五客舱和车尾行李舱空气流道为客舱电池组处的空气流道、客舱地板处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继续延伸贯穿后地板处的车身形成的空气流道或贯穿后地板处的车身之后满足第六条件、第七条件、第八条件、第九条件、第十条件中的至少一个形成的空气流道;
客舱电池组处的空气流道中的利用客舱电池组内部间隙或通道形成的空气流道、利用客舱电池组之间的间隙或通道形成的空气流道向车后超过自身长度的继续延伸方式通过连接至少一个起连通作用的第一连通空气流道来实现,其余的客舱电池组处的空气流道、客舱地板处的空气流道向车后超过自身长度的继续延伸方式通过自身长度的继续延伸、通过连接第二连通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种来实现;设置的第二连通空气流道至少为一个;
车尾空气流道排出段为第一车尾空气流道排出段至第二车尾空气流道排出段中的一个,第一车尾空气流道段为第三车尾空气流道排出段至第六车尾空气流道排出段中的一个;第三车尾空气流道排出段为电动乘用车的第一组成部分中的至少一个单元设置的空气流道;
电动乘用车的第一组成部分的每个单元为后保险杠面罩、后保险杠加强横梁、后保险杠面罩与后保险杠加强横梁之间的能量吸收体、后翼子板、第二排气和防护装置、后副车架、后围板、车尾行李舱、车尾行李箱盖、背门、后挡风玻璃、车顶盖后缘导流板;
第四车尾空气流道排出段为电动乘用车的第一组成部分中的至少两个单元设置的空气流道,所设置的空气流道中至少两个空气流道连通或隔绝;
第五车尾空气流道排出段为电动乘用车的第一组成部分中的至少一个单元设置空气流道,电池组散热器系统的全部或局部、空调散热器系统的全部或局部、流体机械中的至少一个为放置在空气流道内部、与空气流道连通中的至少一种;
第六车尾空气流道排出段为电动乘用车的第一组成部分中的至少两个单元设置空气流道,所设置的空气流道中至少两个空气流道连通或隔绝,电池组散热器系统的全部或局部、空调散热器系统的全部或局部、流体机械中的至少一个为放置在空气流道内部、与空气流道连通中的至少一种;
第二车尾空气流道排出段为车尾行李舱电池组处的空气流道、车尾行李舱地板处的空气流道、车尾行李舱护板处的空气流道、车尾行李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车尾电动机舱处的空气流道、车尾电动机处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与第一车尾空气流道排出段连通形成的空气流道;
车尾行李舱电池组处的空气流道为至少两层车尾行李舱电池组表面形成的空气流道、车尾行李舱电池组表面与至少一个第七隔层形成的空气流道、车尾行李舱电池组的至少一个中空框架空气流道、车尾行李舱电池组表面通道形成的空气流道、利用车尾行李舱电池组内部间隙或通道形成的或安装的空气流道、利用车尾行李舱电池组之间的间隙或通道形成的或安装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
利用车尾行李舱电池组内部间隙或通道形成的空气流道、利用车尾行李舱电池组之间的间隙或通道形成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向车后超过自身长度的继续延伸通过连接至少一个第三连通空气流道来实现,其余的车尾行李舱电池组处的空气流道、车尾行李舱地板处的空气流道向车后超过自身长度的继续延伸方式通过自身长度的继续延伸、通过连接第四连通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种来实现,设置的第四连通空气流道至少为一个;
车尾行李舱地板处的空气流道为车尾行李箱地板与至少一个第八隔层形成的空气流道、至少两层车尾行李舱地板所形成的空气流道、至少两层的车尾行李舱地板隔层形成的空气流道、车尾行李舱地板通道、车尾行李舱地板与车尾行李舱电池组表面以及车尾行李舱护板三者中的两者共同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后地板纵梁中空空气流道、副仪表板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车尾行李舱护板处的空气流道为至少两层客舱护板形成的空气流道、车尾行李舱护板与至少一个第九隔层形成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
车尾电动机舱处的空气流道为至少两层车尾电动机舱壁形成的空气流道、车尾电动机舱支架中空空气流道、车尾电动机舱内部单独安装的空气流道、车尾电动机舱内部空间形成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空气流道;
车尾电动机处的空气流道为车尾电动机间隙或通道形成的或安装的空气流道、车尾电动机支架中空空气流道、车尾电动机的控制系统的间隙或通道形成的或安装的空气流道、车尾电动机与控制系统之间的间隙或通道形成的或安装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空气流道;
车尾行李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为在车尾行李舱底部的外部空间至车尾行李舱内部空间任一范围内来安装的空气流道或者车尾行李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为沿着车尾行李舱地板、车尾行李舱地板上方、车尾行李舱地板下方、车尾行李舱地板间隙或通道、后地板纵梁、后地板后纵梁、后地板边梁、车尾行李舱电池组表面、车尾行李舱电池组表面间隙或通道、车尾行李舱电池组上方、车尾行李舱电池组下方、车尾行李舱电池组内部空间或通道、车尾行李舱电池组之间的间隙或通道、车尾行李舱电池组框架、车尾行李舱电池组框架间隙或通道、后副车架、车尾电动机舱表面、车尾电动机舱一侧或两侧、车尾电动机舱下方、车尾电动机舱上方、车尾电动机舱间隙或通道、车尾电动机舱支架、车尾电动机间隙或通道、车尾电动机表面、车尾电动机支架、车尾电动机的控制系统的间隙或通道、车尾电动机与控制系统之间的间隙或通道、车尾车底护板、车尾车底护板上方、车尾车底护板下方、车尾车底护板间隙或通道、车尾车底护管、车尾车底护管上方、车尾车底护管下方、车尾车底护管间隙或通道中的至少一个来安装的空气流道;
前翼子板空气流道为第一前翼子板空气流道至第三前翼子板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或至少两个而且至少两个连通或隔绝;第一前翼子板空气流道为至少两层前翼子板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二前翼子板空气流道为前翼子板与前翼子板内衬、A柱、前围侧板、车前部的外照明和信号信息装置、前翼子板支撑梁、至少一个第十五隔层、前悬架支撑、前保险杠面罩、第一进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的面罩、前车门、前挡泥板中的至少一种共同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三前翼子板空气流道为前翼子板部位单独安装的中空空气流道;
前翼子板支撑梁空气流道为前翼子板支撑梁、前指梁、前挡泥板加强撑中的至少两个共同设置成的中空空气流道、前翼子板支撑梁设置成的中空空气流道、前指梁设置成的中空空气流道、前挡泥板加强撑设置成的中空空气流道中的一个;
前保险杠设置的空气流道为第一前保险杠空气流道至第四前保险杠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前保险杠空气流道为前翼子板内衬、车前部的外照明和信号信息装置、至少一个第十六隔层、前挡泥板中的至少一种与前保险杠面罩共同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二前保险杠空气流道为至少两层前保险杠面罩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三前保险杠空气流道为前保险杠部位单独安装的中空空气流道,第四前保险杠空气流道为前保险杠面罩、前保险杠加强横梁、前保险杠面罩和加强横梁之间的能量吸收体中的至少一个设置的中空空气流道;
第一进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的面罩所形成的空气流道为第一种空气流道至第三种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第一种空气流道为前翼子板内衬、车前部的外照明和信号信息装置、至少一个第七十六隔层、前挡泥板中的至少一种与第一进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的面罩共同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二种空气流道为至少两层第一进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的面罩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三种空气流道为第一进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的面罩设置的中空空气流道;
进气舱盖空气流道为第一进气舱盖空气流道至第五进气舱盖空气流道中的一个;第一进气舱盖空气流道为至少两层结构的进气舱盖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第二进气舱盖空气流道为进气舱盖与至少一个第十七隔层、车前部的内照明、车前部的外照明和信号信息装置中的至少一种共同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三进气舱盖空气流道为进气舱盖部位单独安装的中空空气流道;第四进气舱盖空气流道为进气舱盖的外板、内板共同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或车前部的内照明、车前部的外照明和信号信息装置、隔热隔音材料中的至少一种与进气舱盖的外板、内板共同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第五进气舱盖空气流道为进气舱盖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
门槛空气流道为第一门槛空气流道至第三门槛空气流道中的一个;第一门槛空气流道为至少两层结构的门槛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第二门槛空气流道为门槛与至少一个第十八隔层共同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三门槛空气流道为门槛部位单独安装的中空空气流道;
后翼子板设置的空气流道为第一后翼子板空气流道至第五后翼子板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后翼子板空气流道为至少两层后翼子板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第二后翼子板空气流道为车身后侧围内板、车后部的外照明和信号信息装置、至少一个第十九隔层、后保险杠面罩、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的面罩、后翼子板内衬中的至少一种与后翼子板共同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第三后翼子板空气流道为后翼子板部位、后侧围内板部位中的至少一个部位单独安装的中空空气流道,第四后翼子板空气流道为至少两层车身后侧围内板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第五后翼子板空气流道为车身后侧围内板与至少一个第二十隔层、车后部的内照明、车后部的外照明和信号装置中的至少一种共同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
车尾行李舱盖空气流道为第一车尾行李舱盖空气流道至第六车尾行李舱盖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第一车尾行李舱盖空气流道为至少两层结构的车尾行李舱盖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二车尾行李舱盖空气流道为至少一个第三十隔层、车后部的内照明、车后部的外照明和信号信息装置中的至少一种与车尾行李舱盖共同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三车尾行李舱盖空气流道为车尾行李舱盖部位单独安装的中空空气流道;第四车尾行李舱盖空气流道为车尾行李舱盖的外板和内板共同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第五车尾行李舱盖空气流道为装饰板、加强板、车后部的内照明、车后部的外照明和信号信息装置中的至少一种与车尾行李舱盖的外板、内板共同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第六车尾行李舱盖空气流道为车尾行李舱盖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
后保险杠设置的空气流道为第一后保险杠空气流道至第四后保险杠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后保险杠空气流道为至少两层后保险杠面罩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第二后保险杠空气流道为车身后侧围内板、后翼子板内衬、至少一个第三十一隔层、车后部的外照明和信号信息装置中的至少一种与后保险杠面罩共同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第三后保险杠空气流道为后保险杠面罩、后保险杠加强横梁、后保险杠面罩和后保险杠加强横梁之间的能量吸收体中的至少一个设置的中空空气流道,第四后保险杠空气流道为后保险杠部位单独安装的中空空气流道;
后保险杠面罩、具备空气流道的后保险杠面罩、后保险杠面罩和后保险杠加强横梁之间的能量吸收体、具备空气流道的后保险杠面罩和后保险杠加强横梁之间的能量吸收体中的至少一个的全部或局部设置为均为固定类型、具备可调整功能类型中的一个,具备可调整功能类型的后保险杠面罩、具备空气流道的后保险杠面罩、后保险杠面罩和后保险杠加强横梁之间的能量吸收体、具备空气流道的后保险杠面罩和后保险杠加强横梁之间的能量吸收体中的至少一个的全部或局部通过具备的可调整功能而形成空气流道;
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的面罩所形成的空气流道为第五种空气流道至第七种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第五种空气流道为前翼子板内衬、车前部的外照明和信号信息装置、至少一个第七十七隔层、前挡泥板中的至少一种与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的面罩共同形成的空气流道,第六种空气流道为至少两层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的面罩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七种空气流道为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的面罩设置的中空空气流道;
车前部的外照明和信号信息装置为前照灯、雾灯、示宽灯、转向灯、摄像头、雷达、传感器中的至少一个;车后部的外照明和信号信息装置为后转向灯、制动灯、尾灯、后雾灯、倒车灯、牌照灯、摄像头、雷达、传感器中的至少一个;
背门空气流道为第一背门空气流道至第五背门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第一背门空气流道为至少两层结构的背门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二背门空气流道为背门与至少一个第三十二隔层、车后部的外照明和信号信息装置中的至少一种或背门与至少一个背门内护板共同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三背门空气流道为背门部位单独安装的中空空气流道;第四背门空气流道为背门内板、背门外板共同设置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或为装饰板、加强板、车后部的内照明、车后部的外照明和信号信息装置中的至少一种与背门内板、背门外板共同设置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第五背门空气流道为背门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
背门密封条空气流道、背门门框密封条空气流道为中空空气流道;
后围板空气流道为第一后围板空气流道至第四后围板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后围板空气流道为至少两层后围板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二后围板空气流道为至少一个第三十三隔层、车后部的内照明、车后部的外照明和信号信息装置中的至少一种与后围板共同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三后围板空气流道为后围板部位单独安装的中空空气流道;第四后围板空气流道为后围板设置的中空空气流道;
第二空气流道为第一独立安装空气流道的前端与进气舱内部空间、进气舱的第一进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进气舱的前副车架中空空气流道、进气舱的电池组的空气流道、进气舱的地板的空气流道、进气舱的护板的空气流道、前置电动机支架中空空气流道、前置电动机舱支架中空空气流道、前轮室中的至少一个连通,第一独立安装空气流道的后端满足第十四条件、第十五条件中的至少一个;第十四条件为第一独立安装空气流道的后端与车尾空气排出流道段、后轮室中的至少一个连通而形成的空气流道,第十五条件为第一独立安装空气流道的后端从后保险杠下方、后保险杠与车尾行李舱之间中的至少一个通往车尾的尾流区;
第一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为客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客舱和车尾行李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中的一个;客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为在客舱底部的外部空间至客舱内部空间任一范围内安装的空气流道或者客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为沿着客舱地板、客舱地板上方、客舱地板下方、客舱地板间隙或通道、副仪表板、客舱地板纵梁、客舱电池组表面、客舱电池组上方、客舱电池组下方、客舱电池组表面间隙或通道、客舱电池组内部空间或通道、客舱电池组之间的间隙或通道、客舱电池组框架、客舱电池组框架间隙或通道、客舱车底护板、客舱车底护板上方、客舱车底护板下方、客舱车底护板间隙或通道、客舱车底护管、客舱车底护管上方、客舱车底护管下方、客舱车底护管间隙或通道中的至少一个安装的空气流道;
客舱和车尾行李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为第一客舱和车尾行李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至第四客舱和车尾行李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中的一个;
第一客舱和车尾行李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为客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继续沿着车尾行李舱底部的外部空间至车尾行李舱内部空间任一范围内安装的空气流道或者第一客舱和车尾行李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为客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继续沿着车尾行李舱地板、车尾行李舱地板上方、车尾行李舱地板下方、车尾行李舱地板间隙或通道、后地板纵梁、后地板后纵梁、后地板边梁、车尾行李舱电池组表面、车尾行李舱电池组表面间隙或通道、车尾行李舱电池组上方、车尾行李舱电池组下方、车尾行李舱电池组内部空间或通道、车尾行李舱电池组之间的间隙或通道、车尾行李舱电池组框架、车尾行李舱电池组框架间隙或通道、后副车架、车尾电动机舱表面、车尾电动机舱支架、车尾电动机舱和车尾行李舱之间的空间、车尾电动机舱间隙或通道、车尾电动机舱下方、车尾电动机舱上方、车尾电动机舱一侧或两侧、车尾电动机间隙或通道、车尾电动机支架、车尾电动机表面、车尾电动机的控制系统的间隙或通道、车尾电动机与控制系统之间的间隙或通道、车尾的车底护板、车尾的车底护板上方、车尾的车底护板下方、车尾的车底护板间隙或通道、车尾的车底护管、车尾的车底护管上方、车尾的车底护管下方、车尾的车底护管间隙或通道中的至少一个安装的空气流道;
第二客舱和车尾行李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为客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延伸贯穿中地板处的车身之后满足第十六条件至第二十一条件中的至少一个形成的空气流道;第十六条件为客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继续延伸沿着车尾行李舱地板、车尾行李舱地板上方、车尾行李舱地板下方、车尾行李舱地板间隙或通道、后地板纵梁、后地板后纵梁、后地板边梁、车尾行李舱电池组表面、车尾行李舱电池组表面间隙或通道、车尾行李舱电池组上方、车尾行李舱电池组下方、车尾行李舱电池组内部空间或通道、车尾行李舱电池组之间的间隙或通道、车尾行李舱电池组框架、车尾行李舱电池组框架间隙或通道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形成的空气流道;第十七条件为客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继续延伸沿着车尾行李舱下方空间设置形成的空气流道;第十八条件为客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继续延伸沿着车尾电动机舱和车尾行李舱之间空间所设置形成的空气流道;第十九条件为客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继续延伸沿着车尾电动机舱表面、车尾电动机舱支架、车尾电动机舱一侧或两侧、车尾电动机舱下方、车尾电动机舱上方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二十条件为客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继续延伸沿着后副车架、车尾电动机舱间隙或通道、车尾电动机表面、车尾电动机间隙或通道、车尾电动机的控制系统的间隙或通道、车尾电动机与控制系统之间的间隙或通道、车尾电动机支架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二十一条件为客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继续延伸沿着车尾的车底护板、车尾的车底护板上方、车尾的车底护板下方、车尾的车底护板间隙或通道、车尾的车底护管、车尾的车底护管上方、车尾的车底护管下方、车尾的车底护管间隙或通道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形成的空气流道;
第三客舱和车尾行李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为客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延伸贯穿前地板和中地板之间的地板过渡板处的车身之后满足第十六条件、第十七条件、第十八条件、第十九条件、第二十条件、第二十一条件中的至少一个形成的空气流道;
第四客舱和车尾行李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为客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延伸贯穿后地板处的车身之后满足第十六条件至第二十一条件中的至少一个形成的空气流道;
第三空气流道为第二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前端与进气舱内部空间、进气舱的第一进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进气舱的前副车架中空空气流道、进气舱电池组的空气流道、进气舱地板的空气流道、进气舱护板的空气流道、前置电动机支架中空空气流道、前置电动机舱支架中空空气流道、前翼子板支撑梁、A柱、前轮室中的至少一个开设的空气流道连通,沿着A柱再沿着上边梁、B柱、顶盖、天窗中的至少一个再沿着车身后侧围内板、后翼子板中的至少一个设置,第二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后端满足第二十五条件、第二十六条件中的至少一个,第二十五条件为第二独立安装空气流道的后端与车尾空气排出流道段、后轮室中的至少一个连通而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二十六条件为第二独立安装空气流道的后端从后保险杠下方、后保险杠与车尾行李舱之间中的至少一个通往车尾的尾流区;
进气舱内部空间、进气舱的第一进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进气舱的前副车架中空空气流道、进气舱电池组的空气流道、进气舱地板的空气流道、进气舱护板的空气流道、前置电动机支架中空空气流道、前置电动机舱支架中空空气流道、前轮室中的至少一个与客舱空气流道段、第一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的连通方式中的依次连通均为通过设置的前围板空气流道连通,前围板上设置至少一个空气流道;
第二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与进气舱内部空间、进气舱的第一进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进气舱的前副车架中空空气流道、进气舱电池组的空气流道、进气舱地板的空气流道、进气舱护板的空气流道、前置电动机支架中空空气流道、前置电动机舱支架中空空气流道、前翼子板支撑梁、前轮室中的至少一个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连通方式中的依次连通为通过设置的前围板空气流道连通,前围板上设置至少一个空气流道;
客舱电池组处的空气流道、客舱地板处的空气流道、客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客舱和车尾行李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中的每个空气流道组成数目均为至少一个或均为至少两个而且彼此隔绝或均为至少两个而且至少两个连通;
客舱电池组处的空气流道、客舱地板处的空气流道、客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客舱和车尾行李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彼此隔绝或至少两个连通;
车尾行李舱电池组处的空气流道、车尾行李舱地板处的空气流道、车尾电动机舱处的空气流道、车尾电动机处的空气流道、车尾行李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后副车架空气流道、客舱和车尾行李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中的每个空气流道组成数目均为至少一个或均为至少两个而且彼此隔绝或均为至少两个而且至少两个连通;
车尾行李舱电池组处的空气流道、车尾行李舱地板处的空气流道、车尾电动机舱处的空气流道、车尾电动机处的空气流道、车尾副车架空气流道、车尾行李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客舱和车尾行李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彼此隔绝或至少两个连通;
第一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第二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车尾行李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车尾电动机舱内部单独安装的空气流道、车尾电动机间隙或通道单独安装的空气流道、车尾电动机的控制系统的间隙或通道单独安装的空气流道、车尾电动机与控制系统之间的间隙或通道单独安装的空气流道均为中空导气管、中空导气板中的至少一种,设置数目均为至少一个;客舱车底护管设置为普通的客舱车底护管或特殊的客舱车底护管,普通的客舱车底护管具备防护作用,特殊的客舱车底护管为客舱车底护管具备防护作用而且设置有至少一个前后贯通的中空空气流道;车尾的车底护管设置为普通的车尾的车底护管或特殊的车尾的车底护管,普通的车尾的车底护管具备防护作用,特殊的车尾的车底护管为车尾的车底护管具备防护作用而且设置有至少一个前后贯通的中空空气流道;
客舱电池组处的空气流道、客舱地板处的空气流道、车尾行李舱电池组处的空气流道、车尾行李舱地板处的空气流道、车尾行李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第一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第二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的全部或局部设置为固定类型、具备可调整功能类型中的至少一个;
客舱电池组处的空气流道具备可调整功能的方式为组成客舱电池组处的空气流道的第一至第四组成部分中的至少一个设置为具备可调整功能的;第一组成部分为至少一层电池组表面,第二组成部分为至少一个第四隔层,第三组成部分为电池组至少一个中空框架流道,第四组成部分为客舱至少一个电池组;
客舱地板处的空气流道具备可调整功能的方式为组成客舱地板处的空气流道的第六至第八组成部分中的至少一个设置为具备可调整功能的;第六组成部分为至少一层客舱地板,第七组成部分为至少一个第五隔层,第八组成部分为至少一层客舱地板隔层;
车尾行李舱电池组处的空气流道具备可调整功能的方式为组成车尾行李舱电池组处的空气流道的第十至第十三组成部分中的至少一个设置为具备可调整功能的;第十组成部分为至少一层电池组表面,第十一组成部分为至少一个第七隔层,第十二组成部分为电池组至少一个中空框架流道,第十三组成部分为车尾行李舱至少一个电池组;
车尾行李舱地板处的空气流道具备可调整功能的方式为组成车尾行李舱地板处的空气流道的第十六至第十八组成部分中的至少一个设置为具备可调整功能的;第十六组成部分为至少一层车尾行李舱地板,第十七组成部分为至少一个第八隔层,第十八组成部分为至少一层车尾行李舱地板隔层;
第四空气流道为第十分项空气流道至第十三分项空气流道中的一个;
第十分项空气流道为前保险杠、进气舱盖中的至少一个设置空气流道;
第十一分项空气流道为前保险杠、前翼子板、进气舱盖中的至少两个设置空气流道,所设置的空气流道中至少两个空气流道连通或隔绝;
第十二分项空气流道为前保险杠、前翼子板、进气舱盖中的至少一个设置与进气舱内部空间连通的空气流道;
第十三分项空气流道为前保险杠、前翼子板、进气舱盖中的至少两个设置空气流道,所设置的空气流道中至少两个空气流道连通或隔绝,所设置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与进气舱内部空间连通;
第五空气流道为进气舱盖与前围上盖板之间的空间形成的空气流道,使进气舱内的空气通往斜后方;第六空气流道为前围上盖板设置的空气流道与进气舱内部空间连通;第七空气流道为前挡风玻璃与前围上盖板之间的空间设置空气流道并与进气舱内部空间连通,使进气舱内的空气通往斜后方;
第八空气流道为前轮室、前挡泥板、前翼子板内衬中的至少一个设置的空气流道与前保险杠、前翼子板、进气舱内部空间、进气舱盖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成的空气流道连通;
第九空气流道为前保险杠、前翼子板、进气舱内部空间、进气舱盖中的至少两个设置成空气流道,所设置的空气流道中至少两个空气流道连通或隔绝,所设置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空气流道与前轮室、前挡泥板、前翼子板内衬中的至少一个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
第一子项空气流道为第二子项空气流道、第三子项空气流道中的一个,第三子项空气流道为第二子项空气流道与客舱空气流道段、第一独立安装空气流道、第二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连通;
第二子项空气流道为电动乘用车的第二组成部分中的至少一个单元设置成的空气流道或者为至少两个单元设置成的空气流道而且至少两个空气流道彼此隔绝或者为至少两个单元设置成的空气流道而且至少两个空气流道连通;
电动乘用车的第二组成部分的每个单元为前挡风玻璃、前挡风玻璃密封装置、前挡风玻璃密封条、前挡风玻璃密封粘合剂、前挡风玻璃框、前挡风玻璃框密封装置、前挡风玻璃框密封条、前挡风玻璃框密封粘合剂、前围上盖板、车顶盖、车顶盖前横梁、车顶盖后横梁、天窗盖、天窗盖密封条、天窗盖密封粘合剂、天窗盖密封装置、天窗框密封条、天窗框密封粘合剂、天窗框密封装置、后挡风玻璃、后挡风玻璃密封装置、后挡风玻璃密封条、后挡风玻璃密封粘合剂、后挡风玻璃框、后挡风玻璃框密封装置、后挡风玻璃框密封条、后挡风玻璃框密封粘合剂、上边梁、前车门玻璃、前车门玻璃密封条、前车门玻璃密封粘合剂、前车门玻璃密封装置、前车门窗框、前车门窗框密封装置、前车门窗框密封条、前车门窗框密封粘合剂、前车门、前车门密封装置、前车门密封条、前车门框密封装置、前车门框密封条、外后视镜、车外摄像头、后车门玻璃、后车门玻璃密封条、后车门玻璃密封粘合剂、后车门玻璃密封装置、后车门窗框、后车门窗框密封装置、后车门窗框密封条、后车门窗框密封粘合剂、后车门、后车门密封装置、后车门密封条、后车门框密封装置、后车门框密封条、车门拉手、前三角窗玻璃、前三角窗玻璃密封装置、前三角窗玻璃密封条、前三角窗玻璃密封粘合剂、前三角窗框、前三角窗框密封装置、前三角窗框密封条、前三角窗框密封粘合剂、后三角窗玻璃、后三角窗玻璃密封装置、后三角窗玻璃密封条、后三角窗玻璃密封粘合剂、后三角窗框、后三角窗框密封装置、后三角窗框密封条、后三角窗框密封粘合剂、后固定窗玻璃、后固定窗玻璃密封装置、后固定窗玻璃密封条、后固定窗玻璃密封粘合剂、后固定窗框、后固定窗框密封装置、后固定窗框密封条、后固定窗框密封粘合剂、门槛、电池组框架、电池组框架与门槛之间的空间、A柱、B柱、C柱、后轮室的后轮罩、后翼子板内衬、车顶盖后缘导流板、车顶部的行李架、车尾空气排出段;
电动乘用车的第二组成部分除了车尾空气排出段、车顶盖、门槛、前车门、后车门剩余的为电动乘用车的第三组成部分的每个单元,电动乘用车的第三组成部分的每个单元设置成的空气流道形成方式均为电动乘用车第三组成部分的每个单元为至少两层结构形成的空气流道、电动乘用车第三组成部分的每个单元与各自相匹配的至少一个隔层共同形成的空气流道、电动乘用车第三组成部分的每个单元部位单独安装的中空空气流道、电动乘用车第三组成部分的每个单元设置的中空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
前车门空气流道为第一前车门空气流道至第四前车门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前车门空气流道为至少两层结构的前车门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二前车门空气流道为前车门与至少一个第四十一隔层或前车门与至少一个前车门内护板共同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三前车门空气流道为前车门部位单独安装的中空空气流道,第四前车门空气流道为前车门外板、前车门内板共同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
后车门空气流道为第一后车门空气流道至第四后车门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后车门空气流道为至少两层结构的后车门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二后车门空气流道为后车门与至少一个第四十二隔层共同形成的空气流道或后车门与至少一个后车门内护板共同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三后车门空气流道为后车门部位单独安装的中空空气流道,第四后车门空气流道为后车门外板、后车门内板共同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
车顶盖空气流道为第一车顶盖空气流道至第六车顶盖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第一车顶盖空气流道为至少两层结构的车顶盖所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二车顶盖空气流道为至少一个第四十三隔层、至少一个车顶盖内护板中的至少一种与车顶盖共同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三车顶盖空气流道为车顶盖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第四车顶盖空气流道为车顶盖部位单独安装的空气流道,第五车顶盖空气流道为车顶盖内的至少两层隔层形成的空气流道;第六车顶盖空气流道为至少两层结构的车顶盖内护板形成的空气流道;
第十空气流道为第十六分项空气流道至第二十五分项空气流道中的一个;
第十六分项空气流道为前翼子板、前翼子板支撑梁、进气舱内部空间、进气舱盖中的至少一个设置的空气流道与A柱上部的前风窗柱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第十七分项空气流道为前翼子板、前翼子板支撑梁、进气舱内部空间、进气舱盖中的至少一个设置的空气流道与A柱上部的前风窗柱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而且A柱上部的前风窗柱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第一子项空气流道所形成的空气流道;
第十八分项空气流道为前翼子板、前翼子板支撑梁、进气舱内部空间、进气舱盖中的至少两个共同形成的空气流道与A柱上部的前风窗柱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第十九分项空气流道为前翼子板、前翼子板支撑梁、进气舱内部空间、进气舱盖中的至少两个共同形成的空气流道与A柱上部的前风窗柱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而且A柱上部的前风窗柱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第一子项空气流道所形成的空气流道;
第二十分项空气流道为前翼子板、前翼子板支撑梁、进气舱内部空间、进气舱盖、前轮室、前挡泥板、前翼子板内衬中的至少两个设置空气流道,所形成的空气流道中至少两个空气流道连通或隔绝,所形成的至少一个空气流道与A柱上部的前风窗柱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第二十一分项空气流道为前翼子板、前翼子板支撑梁、进气舱内部空间、进气舱盖、前轮室、前挡泥板、前翼子板内衬中的至少两个设置空气流道,所形成的空气流道中至少两个空气流道连通或隔绝,所形成的至少一个空气流道与A柱上部的前风窗柱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而且A柱上部的前风窗柱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第一子项空气流道所形成的空气流道;
第二十二分项空气流道为前保险杠设置空气流道并与前翼子板、前翼子板支撑梁、进气舱内部空间、进气舱盖、前轮室、前挡泥板、前翼子板内衬中的至少一个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而且前翼子板、前翼子板支撑梁、进气舱内部空间、进气舱盖、前挡泥板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形成的空气流道再与A柱上部的前风窗柱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第二十三分项空气流道为前保险杠设置空气流道并与前翼子板、前翼子板支撑梁、进气舱内部空间、进气舱盖、前轮室、前挡泥板、前翼子板内衬中的至少一个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而且前翼子板、前翼子板支撑梁、进气舱内部空间、进气舱盖、前挡泥板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形成的空气流道再与A柱上部的前风窗柱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A柱上部的前风窗柱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第一子项空气流道所形成的空气流道;
第二十四分项空气流道为前保险杠、前翼子板、前翼子板支撑梁、进气舱内部空间、进气舱盖、前轮室、前挡泥板、前翼子板内衬中的至少两个设置成空气流道,所形成的空气流道中至少两个空气流道连通或隔绝而且前翼子板、前翼子板支撑梁、进气舱内部空间、进气舱盖设置形成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与A柱上部的前风窗柱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第二十五分项空气流道为前保险杠、前翼子板、前翼子板支撑梁、进气舱内部空间、进气舱盖、前轮室、前挡泥板、前翼子板内衬中的至少两个设置成空气流道,所形成的空气流道中至少两个空气流道连通或隔绝而且前翼子板、前翼子板支撑梁、进气舱内部空间、进气舱盖设置形成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与A柱上部的前风窗柱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A柱上部的前风窗柱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第一子项空气流道所形成的空气流道;
第十一空气流道为第三十分项空气流道至第三十四分项空气流道中的一个;
第三十分项空气流道为前翼子板设置空气流道并连通第一子项空气流道所形成的空气流道;
第三十一分项空气流道为前保险杠、前翼子板支撑梁、前轮室、前挡泥板、前翼子板内衬、进气舱内部空间、进气舱盖中的至少一个设置的空气流道与前翼子板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
第三十二分项空气流道为前保险杠、前翼子板支撑梁、前轮室、前挡泥板、前翼子板内衬、进气舱内部空间、进气舱盖中的至少一个设置的空气流道与前翼子板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而且前翼子板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第一子项空气流道所形成的空气流道;
第三十三分项空气流道为前保险杠、前翼子板支撑梁、前轮室、前挡泥板、前翼子板内衬、进气舱内部空间、进气舱盖中的至少两个设置空气流道,所设置的空气流道中至少两个空气流道连通或隔绝而且所设置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与前翼子板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
第三十四分项空气流道为前保险杠、前翼子板支撑梁、前轮室、前挡泥板、前翼子板内衬、进气舱内部空间、进气舱盖中的至少两个设置空气流道,所设置的空气流道中至少两个空气流道连通或隔绝而且所设置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与前翼子板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前翼子板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第一子项空气流道所形成的空气流道;
第十二空气流道为第三十五分项空气流道至第三十七分项空气流道中的一个;第三十五分项空气流道为前翼子板支撑梁设置空气流道用来流入空气并连通第一子项空气流道所形成的空气流道;
第三十六分项空气流道为前保险杠、前翼子板、前纵梁、进气舱内部空间、进气舱盖、前悬架支撑、前轮室、前挡泥板、前翼子板内衬中的至少一个设置的空气流道与前翼子板支撑梁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前翼子板支撑梁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第一子项空气流道所形成的空气流道;
第三十七分项空气流道为前保险杠、前翼子板、前纵梁、进气舱内部空间、进气舱盖、前悬架支撑、前轮室、前挡泥板、前翼子板内衬中的至少两个设置空气流道,所设置的空气流道中至少两个空气流道连通或隔绝,所设置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与前翼子板支撑梁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前翼子板支撑梁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第一子项空气流道所形成的空气流道;
第十三空气流道为第四十分项空气流道至第四十二分项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第四十分项空气流道为前轮室、前挡泥板、前翼子板内衬中的至少一个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第一子项空气流道所形成的空气流道;
第四十一分项空气流道为前轮室、前挡泥板、前翼子板内衬中的至少一个设置的空气流道与前保险杠、前翼子板、进气舱内部空间、进气舱盖中的至少一个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前轮室、前挡泥板、前翼子板内衬中的至少一个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第一子项空气流道所形成的空气流道;
第四十二分项空气流道为前保险杠、前翼子板、进气舱内部空间、进气舱盖中的至少两个设置空气流道,所设置的空气流道中至少两个空气流道连通或隔绝,所设置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空气流道与前轮室、前挡泥板、前翼子板内衬中的至少一个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前轮室、前挡泥板、前翼子板内衬中的至少一个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第一子项空气流道所形成的空气流道;
第十四空气流道为第四十四分项空气流道至第四十五分项空气流道中的一个;
第四十四分项空气流道为进气舱内部空间与第一子项空气流道连通;
第四十五分项空气流道为进气舱内部空间与前围上盖板设置的中空空气流道连通,前围上盖板设置的中空空气流道与第一子项空气流道连通;
第十五空气流道为第四十八分项空气流道至第四十九分项空气流道中的一个,第四十八分项空气流道为进气舱内部空间与A柱下部的前围支柱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A柱下部的前围支柱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与第一子项空气流道连通;
第四十九分项空气流道为进气舱内部空间与前围板、A柱下部的前围支柱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前围板、A柱下部的前围支柱设置的空气流道与第一子项空气流道连通;
第十六空气流道为第五十一分项空气流道至第六十六分项空气流道中的一个;
第一进气分支空气流道为至少一个车架纵梁空气流道前端具备的与车架纵梁空气流道连通的进气分支空气流道,第二排气分支空气流道为至少一个车架纵梁空气流道后端具备的与车架纵梁空气流道连通的排气分支空气流道,第三进气分支空气流道为至少一个前纵梁空气流道上具备的与前纵梁空气流道连通的进气分支空气流道;第四排气分支空气流道为至少一个后纵梁空气流道上具备的与后纵梁空气流道连通的排气分支空气流道;
前防护空气流道为第一前防护空气流道至第五前防护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前防护空气流道为进气舱内部空间,第二前防护空气流道为连接板空气流道、吸能器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第三前防护空气流道为前保险杠空气流道;第四前防护空气流道为代替前保险杠面罩空气流道的进气舱盖空气流道、前翼子板空气流道、第一进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的面罩形成的空气流道、散热器面罩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第五前防护空气流道为第一进气和防护装置;
车架纵梁、连接板、吸能碰撞盒、波纹管、前纵梁、后纵梁、客舱地板纵梁、客舱地板横梁、车尾行李舱的地板横梁、客舱电池组框架、车尾行李舱的地板纵梁、车尾行李舱电池组框架、客舱电池组框架与门槛之间的空间、第一斜梁、第二斜梁中的每个设置成的空气流道均为至少一个而且均为中空空气流道;第一进气分支空气流道、第二排气分支空气流道、第三进气分支空气流道、第四排气分支空气流道中的每种设置数目均为至少一个而且均为中空空气流道;前纵梁空气流道与门槛空气流道的连通方式中的依次连通为通过至少一个第一斜梁设置的空气流道来连通;后纵梁空气流道与门槛空气流道的连通方式中的依次连通为通过至少一个第二斜梁设置的空气流道来连通;吸能器为吸能碰撞盒、波纹管中的一个;
第五十一分项空气流道为设置的车架纵梁贯穿车身前后,车架纵梁设置贯通的空气流道,车架纵梁空气流道前端与前防护空气流道连通,车架纵梁空气流道后端与车尾空气排出流道段、连接板空气流道、吸能器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连通或车架纵梁空气流道后端直接排出气体,排出的气体补充车尾尾流区或车身后部;
第五十二分项空气流道为设置的车架纵梁贯穿车身前后,车架纵梁设置空气流道,车架纵梁空气流道前端、第一进气分支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与前防护空气流道连通,车架纵梁空气流道后端与车尾空气排出流道段、连接板空气流道、吸能器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连通或车架纵梁空气流道后端直接排出气体来补充车尾尾流区或车身后部;
第五十三分项空气流道为设置的车架纵梁贯穿车身前后,车架纵梁设置空气流道,车架纵梁空气流道前端、第一进气分支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与前防护空气流道连通,车架纵梁空气流道后端、第二排气分支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与车尾空气排出流道段、连接板空气流道、吸能器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连通或车架纵梁空气流道后端、第二排气分支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直接排出气体,排出的气体补充车尾尾流区或车身后部;
第五十四分项空气流道为设置的车架纵梁贯穿车身前后,车架纵梁设置空气流道,车架纵梁空气流道前端与前防护空气流道连通,车架纵梁空气流道后端、第二排气分支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与车尾空气排出流道段、连接板空气流道、吸能器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连通或车架纵梁空气流道后端、第二排气分支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直接排出气体,排出的气体补充车尾尾流区或车身后部;
第五十五分项空气流道为第五十一分项空气流道至第五十四分项空气流道中的一个分项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车架纵梁空气流道与客舱空气流道段连通形成的空气流道;
第五十六分项空气流道为第五十一分项空气流道至第五十五分项空气流道中的一个分项空气流道具备前副车架空气流道、后副车架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形成的空气流道,前副车架空气流道安装方案为第十一安装方案、第十二安装方案中的一个,第十一安装方案为前副车架空气流道一端连通有前防护空气流道、车底空间中的至少一个,前副车架空气流道再与中间空气流道、车架纵梁空气流道前端、车底空间中的至少一个相连;第十二安装方案为前副车架空气流道一端连通有前防护空气流道、车底空间中的至少一个,前副车架空气流道再与中间空气流道、第一进气分支空气流道、车架纵梁空气流道前端、车底空间中的至少一个相连;
后副车架空气流道的安装方案为第十三安装方案、第十四安装方案中的一个,第十三安装方案为后副车架空气流道一端与中间空气流道、车架纵梁空气流道后端、车尾空间中的至少一个相连,后副车架空气流道另一端连通有车尾空气排出流道段、连接板空气流道、吸能器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或后副车架空气流道另一端直接排出气体补充车尾尾流区或车身后部;第十四安装方案为后副车架空气流道一端与中间空气流道、第二排气分支空气流道、车架纵梁空气流道后端、车尾空间中的至少一个相连,后副车架空气流道另一端连通有车尾空气排出流道段、连接板空气流道、吸能器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或后副车架空气流道另一端直接排出气体补充车尾尾流区或车身后部;
第五十七分项空气流道为前纵梁空气流道与后纵梁空气流道直接连通或二者设置为整体结构的中空空气流道,前纵梁空气流道前端与前防护空气流道连通,后纵梁空气流道与车尾空气排出流道段、连接板空气流道、吸能器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连通或后纵梁空气流道后端直接排出气体,排出的气体补充车尾尾流区或车身后部;
第五十八分项空气流道为前纵梁空气流道与后纵梁空气流道直接连通或二者设置为整体结构的中空空气流道,前纵梁空气流道前端、第三进气分支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与前防护空气流道连通,后纵梁与车尾空气排出流道段、连接板空气流道、吸能器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连通或后纵梁空气流道后端直接排出气体来补充车尾尾流区或车身后部;
第五十九分项空气流道为前纵梁空气流道与后纵梁空气流道直接连通或二者设置为整体结构的中空空气流道,前纵梁空气流道前端、第三进气分支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与前防护空气流道连通,后纵梁、第四排气分支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与车尾空气排出流道段、连接板空气流道、吸能器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连通或后纵梁空气流道后端、第四排气分支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直接排出气体,排出的气体补充车尾尾流区或车身后部;
第六十分项空气流道为前纵梁空气流道与后纵梁空气流道直接连通或二者设置为整体结构的中空空气流道,前纵梁空气流道前端与前防护空气流道连通,后纵梁、第四排气分支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与车尾空气排出流道段、连接板空气流道、吸能器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连通或后纵梁、第四排气分支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直接排出气体补充车尾尾流区或车身后部;
第五十七分项空气流道至第六十分项空气流道中的每个分项空气流道中的前纵梁空气流道与后纵梁空气流道直接连通形成的空气流道或前纵梁空气流道与后纵梁空气流道二者设置为整体结构的中空空气流道均为至少一个;
第六十一分项空气流道为第五十七分项空气流道至第六十分项空气流道中的一个分项空气流道中的前纵梁空气流道与后纵梁空气流道与客舱空气流道段连通形成的空气流道;
第六十二分项空气流道为前防护空气流道与前纵梁空气流道连通,前纵梁空气流道再与中间空气流道连通,中间空气流道再与后纵梁空气流道连通,后纵梁空气流道后端再与车尾空气排出流道段、连接板空气流道、吸能器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连通形成的空气流道或者后纵梁空气流道后端直接排出气体,排出的气体补充车尾尾流区或车身后部;
第六十三分项空气流道为前防护空气流道与前纵梁空气流道、第三进气分支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连通,前纵梁空气流道、第三进气分支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再与中间空气流道连通,中间空气流道再与后纵梁空气流道连通,后纵梁空气流道后端再与车尾空气排出流道段、连接板空气流道、吸能器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连通形成的空气流道或者后纵梁空气流道后端直接排出气体,排出的气体补充车尾尾流区或车身后部;
第六十四分项空气流道为前防护空气流道与前纵梁空气流道、第三进气分支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连通,前纵梁空气流道、第三进气分支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再与中间空气流道连通,中间空气流道再与后纵梁空气流道、第四排气分支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连通,后纵梁空气流道后端、第四排气分支空气流道后端中的至少一个再与车尾空气排出流道段、连接板空气流道、吸能器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连通形成的空气流道或者后纵梁空气流道后端、第四排气分支空气流道后端中的至少一个直接排出气体来补充车尾尾流区或车身后部;
第六十五分项空气流道为前防护空气流道与前纵梁空气流道连通,前纵梁空气流道再与中间空气流道连通,中间空气流道再与后纵梁空气流道、第四排气分支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连通,后纵梁空气流道后端、第四排气分支空气流道后端中的至少一个再与车尾空气排出流道段、连接板空气流道、吸能器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连通形成的空气流道或者后纵梁空气流道后端、第四排气分支空气流道后端中的至少一个直接排出气体,排出的气体补充车尾尾流区或车身后部;
第六十六分项空气流道为第五十七分项空气流道至第六十五分项空气流道中的一个分项空气流道具备前副车架空气流道、后副车架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形成的空气流道,前副车架空气流道安装方案为第十六安装方案、第十七安装方案中的一个,第十六安装方案为前副车架空气流道一端连通有前防护空气流道、车底空间中的至少一个,前副车架空气流道再与中间空气流道、前纵梁空气流道、车底空间中的至少一个相连;第十七安装方案为前副车架空气流道一端连通有前防护空气流道、车底空间中的至少一个,前副车架空气流道再与中间空气流道、第三进气分支空气流道、前纵梁空气流道、车底空间中的至少一个相连;
后副车架空气流道的安装方案为第十八安装方案、第十九安装方案中的一个,第十八安装方案为后副车架空气流道一端与中间空气流道、后纵梁空气流道后端、车尾空间中的至少一个相连,后副车架空气流道另一端连通有车尾空气排出流道段、连接板空气流道、吸能器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或后副车架空气流道另一端直接排出气体补充车尾尾流区或车身后部;第十九安装方案为后副车架空气流道一端与中间空气流道、第四排气分支空气流道、后纵梁空气流道、车尾空间中的至少一个相连,后副车架空气流道另一端连通有车尾空气排出流道段、连接板空气流道、吸能器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或后副车架空气流道另一端直接排出气体补充车尾尾流区或车身后部;
电动乘用车的第六组成部分中的每个单元为客舱地板纵梁、客舱地板横梁、门槛、客舱电池组框架、客舱电池组框架与门槛之间的空间、车尾行李舱的地板纵梁、车尾行李舱的地板横梁、车尾行李舱电池组框架;
中间空气流道为第二中间空气流道至第四中间空气流道中的一个,电动乘用车的第六组成部分中的至少一个单元设置成的空气流道为第二中间空气流道;电动乘用车的第六组成部分中的至少两个单元设置空气流道而且至少两个单元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或者至少两个单元设置的空气流道彼此隔绝,所设置的空气流道为第三中间空气流道;第四中间空气流道为第二中间空气流道、第三中间空气流道中的一个与客舱空气流道段、第一独立安装空气流道、第二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第二子项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连通;电动乘用车的第六组成部分中的每个单元设置的空气流道数目均为至少一个或均为至少两个而且至少两个彼此隔绝或均为至少两个而且至少两个连通;
第十七空气流道为第一空气流道至第十六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空气流道满足第八十条件、第八十一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条件,第八十条件为流体机械放置在空气流道内部,第八十一条件为流体机械与空气流道连通。
第十八空气流道为第七十五分项空气流道至第八十三分项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
第七十五分项空气流道为后保险杠的全部或局部、后副车架、车架纵梁或后纵梁、第二排气和防护装置、车尾行李舱电池组、车尾行李舱电池组空气流道、车尾行李舱地板、车尾行李舱地板空气流道、车尾护板、车尾护板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设置从车身底部至车身后方的空气导流板并设置为固定类型的空气导流板或具备可调整功能类型的空气导流板,空气导流板设置为直板或弯板,固定类型的空气导流板通过与车身保持的固定角度、距离构成车身底部至车身后方的空气流道,空气流道里的空气从后保险杠下方、后保险杠的空气排气口中的至少一个通往车尾的尾流区;具备可调整功能类型的空气导流板通过具备的可调整功能构成车身底部至车身后方的空气流道,空气流道里的空气从后保险杠下方、后保险杠的空气排气口中的至少一个通往车尾的尾流区;
第七十六分项空气流道为后保险杠空气流道、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的面罩所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所属的能量吸收体的中空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与车身保持的固定角度、固定距离构成车身底部至车身后方的空气流道或者具备可调整功能类型的后保险杠面罩、后保险杠面罩空气流道、后保险杠面罩和后保险杠加强横梁之间的能量吸收体、后保险杠面罩和后保险杠加强横梁之间的能量吸收体中空空气流道、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的面罩、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的面罩所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所属的能量吸收体、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所属的能量吸收体的中空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的全部或局部通过具备的可调整功能而形成车身底部至车身后方的空气流道;
第七十七分项空气流道为局部的后保险杠、局部的第二排气和防护装置中的至少一种设置为第一空气导流装置,第一空气导流装置为空气导流板、空气导流体形式中的至少一个,第一空气导流装置与车身之间形成空气流道,空气流道里的空气通往车尾的尾流区,第一空气导流装置通过第一空气导流装置与车身保持的固定角度、固定距离构成车身底部至车身后方的空气流道或者具备可调整功能类型的第一空气导流装置通过具备的可调整功能构成车身底部至车身后方的空气流道;
第七十八分项空气流道为车底全部或局部或车尾全部或局部设置中空导气板、导气管、空气导流板、车底护板中的至少一个并均设置为固定类型的或均为具备可调整功能类型的,空气导流板设置为直板或弯板;均为固定类型的中空导气板、导气管、空气导流板、车底护板通过与车身保持的固定角度、距离构成车身底部至车身后方的空气流道,空气流道通往车尾的尾流区的方式为空气流道与车尾空气流道排出段连通、空气流道从后保险杠下方通往车尾的尾流区中的至少一个;均为具备可调整功能的中空导气板、导气管、空气导流板、车底护板通过具备的可调整功能构成车身底部至车身后方的空气流道,空气流道通往车尾的尾流区的方式为空气流道与车尾空气流道排出段连通、空气流道从后保险杠下方通往车尾的尾流区中的至少一个;
第七十九分项空气流道为设置中空导气板、导气管中的至少一个,其前端直接贯穿客舱底部、车尾行李舱底部中的至少一个并在车底设置进气口,设置的中空导气板、导气管中的至少一个的后端与车尾空气流道排出段连通;进气口前缘、后缘距地面距离相同或设置为特殊的进气口,特殊的进气口具备第五特征、第六特征、第七特征、第八特征中的至少一个,以便空气顺畅流入进气口,第五特征为进气口后缘凸出于车底,第六特征为进气口后缘设置固定类型空气导流板或可调整功能类型的空气导流板,第七特征为进气口后设置有车底护管作为导气装置,车底护管也作为电池组的防护装置,第八特征为进气口后缘的车身距地面高度低于进气口前缘的车身距地面高度;
第八十分项空气流道为在客舱、车尾行李箱、后保险杠所围成的空间或在客舱、车尾行李箱、电动机舱、后保险杠所围成的空间设置中空导气板、导气管中的至少一个,其前端直接在车底设置进气口,进气口前缘、后缘距地面距离相同或设置为特殊的进气口,特殊的进气口具备第五特征、第六特征、第七特征中的至少一个,设置的中空导气板、导气管中的至少一个的后端与车尾空气流道排出段连通;
第八十一分项空气流道为客舱空气流道、车尾行李舱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直接在车底设置进气口,进气口前缘、后缘距地面距离相同或设置为特殊的进气口,特殊的进气口具备第五特征至第八特征中的至少一个,空气流道后端与车尾空气流道排出段连通;
第八十二分项空气流道为后轮室与车尾空气流道排出段、车尾空间中的至少一个连通;
第八十三分项空气流道为第七十五分项空气流道至第八十二分项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分项空气流道满足第八十条件、第八十一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条件。
第十九空气流道为第八十八分项空气流道至第九十三分项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第八十八分项空气流道为至少一个A柱上部的前风窗柱设置的空气流道;第八十九分项空气流道为A柱上部的前风窗柱设置空气流道并连通第一子项空气流道所形成的空气流道;
第九十分项空气流道为电动乘用车的车顶盖、天窗、上边梁、后挡风玻璃、车后行李箱盖、背门、后翼子板、车顶部的行李架、车顶盖后缘导流板中的至少一个的全部或局部上设置空气导流板,空气导流板设置为直板或弯板并设置为固定类型的空气导流板或具备可调整功能类型的空气导流板;固定类型的空气导流板通过与车身保持的固定角度、固定距离构成车身上方空气流向车身后方的空气流道;具备可调整功能的空气导流板通过具备的可调整功能构成车身上方流向车身后方的空气流道;
第九十一分项空气流道为后翼子板的局部、车顶盖后缘导流板的全部或局部、背门的局部、车后行李箱盖的局部中的至少一个设置为第二空气导流装置,第二空气导流装置为导流板、导流体形式中的至少一个,第二空气导流装置与车身形成空气流道并设置为固定类型的空气流道或具备可调整功能类型的空气流道;固定类型的空气流道通过与车身保持的固定角度、固定距离构成车身上方流向车身后方的空气流道;具备可调整功能类型的空气流道为第二空气导流装置通过具备的可调整功能构成车身上方流向车身后方的空气流道;
第九十二分项空气流道为电动乘用车的车顶盖、天窗、上边梁、前挡风玻璃、后挡风玻璃、车后行李箱盖、背门、后翼子板、车顶盖后缘导流板、车顶部的行李架中的至少一个设置至车后的空气流道或者至少两个设置至车尾的空气流道而且至少两个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或隔绝,设置的空气流道流入的空气流向车尾的尾流区、车后中的一个,设置的空气流道为固定类型的空气流道或为具备可调整功能类型的空气流道;固定类型的空气流道通过与车身保持的固定角度、固定距离构成车身上方和车身后方的空气流道,具备可调整功能类型的空气流道通过具备的可调整功能构成车身上方和车身后方的空气流道;车顶部的行李架设置的空气流道为中空空气流道;
第九十三分项空气流道为第八十八分项空气流道至第九十二分项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分项空气流道满足第八十条件、第八十一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条件。
第二十空气流道为第九十九分项空气流道至第一百零三分项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使流经车身左、右侧的空气流向车尾尾流区、车尾中的一个;
第九十九分项空气流道为车身左、右侧的至少一个车门外拉手、至少一个车外后视镜、至少一个车外摄像头、至少一个雷达、至少一个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设置的空气流道;
第一百分项空气流道为后保险杠、后翼子板、后挡风玻璃、车后行李箱盖、车顶盖后缘导流板、背门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空气导流板并设置为固定类型的空气导流板或具备可调整功能类型的空气导流板,空气导流板设置为直板或弯板;固定类型的空气导流板通过与车身保持的固定角度、距离构成车身左、右侧和车身后方的空气流道;具备可调整功能类型的空气导流板通过具备的可调整功能构成车身左、右侧和车身后方的空气流道;
第一百零一分项空气流道为空气流道为后保险杠、后翼子板、车后行李箱盖、车顶盖后缘导流板、背门中的至少一个的全部或局部设置为空气流道或者后保险杠、后翼子板、车后行李箱盖、车顶盖后缘导流板、背门中的至少两个设置空气流道,所设置的空气流道中至少两个空气流道连通或隔绝,设置的空气流道为固定类型的空气流道或为具备可调整功能类型的空气流道;固定类型的空气流道通过与车身保持的固定角度、固定距离构成车身左、右侧和车身后方的空气流道;具备可调整功能类型的空气流道通过具备的可调整功能构成车身左、右侧和车身后方的空气流道;
第一百零二分项空气流道为空气流道为后翼子板的全部或局部、车顶盖后缘导流板的全部或局部、后保险杠的局部、背门的局部、车后行李箱盖的局部中的至少一个设置为第三空气导流装置,第三空气导流装置为导流板、导流体形式中的至少一个,第三空气导流装置与车身形成空气流道并设置为固定类型的空气流道或为具备可调整功能类型的空气流道;固定类型的空气流道通过与车身保持的固定角度、固定距离构成车身左、右侧和车身后方的空气流道;具备可调整功能类型的空气流道为第三空气导流装置通过具备的可调整功能构成车身左、右侧和车身后方的空气流道;
第一百零三分项空气流道为空气流道为第九十九分项空气流道至第一百零二分项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分项空气流道满足第八十条件、第八十一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条件。
进气舱为第一进气舱至第六进气舱中的一种;第一进气舱为前保险杠面罩、前保险杠的加强横梁、前保险杠面罩与前保险杠加强横梁之间的能量吸收体、前副车架、散热器面罩、散热器、散热器支架、进气舱盖、前翼子板、前翼子板支撑梁、前悬架支撑、前挡泥板、进气舱电池组、前置电动机、前置电动机支架、前置电动机舱支架、进气舱地板、进气舱护板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与第一进气舱内部空间连通的空气流道用于气体流通;
第二进气舱为进气舱内设置至少一个导气内腔,前保险杠面罩、前保险杠的加强横梁、前保险杠面罩与前保险杠加强横梁之间的能量吸收体、前副车架、散热器面罩、散热器、散热器支架、进气舱盖、前翼子板、前翼子板支撑梁、前悬架支撑、前挡泥板、进气舱电池组、前置电动机、前置电动机支架、前置电动机舱支架、进气舱地板、进气舱护板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与第二进气舱内部空间、导气内腔中的至少一个连通的空气流道用于气体流通;第二进气舱、导气内腔中的至少一个与客舱空气流道段连通,空气流道的连通方式中的依次连通为通过设置的前围板空气流道连通,前围板上设置至少一个空气流道;
第三进气舱为第一进气舱或第二进气舱设置为具有压溃吸能碰撞盒结构或波纹管结构而形成,进气舱盖、前保险杠面罩、前保险杠的加强横梁、前保险杠面罩与前保险杠加强横梁之间的能量吸收体、散热器面罩、散热器、散热器支架、前翼子板、前翼子板支撑梁、前悬架支撑、散热器支架、前挡泥板、前轮罩、前置电动机支架、前置电动机舱支架、进气舱地板、进气舱护板中的至少一个设置为具有压溃吸能碰撞盒结构或波纹管结构;
第四进气舱为第一进气舱或第二进气舱或第三进气舱取消散热器面罩、前保险杠面罩、进气舱盖、前翼子板中的一个或两个或三个,由剩下的至少一个代替散热器面罩、前保险杠面罩、进气舱盖、前翼子板中的被取消的一个或两个或三个而形成;
第五进气舱为第一进气舱或第二进气舱或第三进气舱设置第一进气和防护装置形成的进气舱;
第六进气舱为第五进气舱取消散热器面罩、前保险杠面罩、第一进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的面罩、进气舱盖、前翼子板中的一个或两个或三个或四个,由剩下的至少一个代替散热器面罩、前保险杠面罩、第一进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的面罩、进气舱盖、前翼子板中的被取消的一个或两个或三个或四个而形成;
散热器面罩、前保险杠面罩、前保险杠面罩与前保险杠加强横梁之间的能量吸收体、第一进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的面罩、第一进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所属的能量吸收体、进气舱盖、散热器、散热器支架、前翼子板、前悬架支撑的局部、前挡泥板、进气舱地板、进气舱护板、设置空气流道的散热器面罩、设置空气流道的前保险杠面罩、设置空气流道的前保险杠面罩与前保险杠加强横梁之间的能量吸收体、设置空气流道的进气舱盖、设置空气流道的前翼子板、设置空气流道的局部前悬架支撑、设置空气流道的前挡泥板、设置空气流道的第一进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的面罩、设置空气流道的第一进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所属的能量吸收体、设置空气流道的进气舱地板、设置空气流道的进气舱护板、设置空气流道的散热器支架中的至少一个的全部或局部为电动乘用车的第九组成部分,电动乘用车的第九组成部分具备固定类型、可调整功能类型的中的一个,具备可调整功能类型的电动乘用车的第九组成部分通过可调整功能形成与进气舱连通或关闭的空气流道;
进气舱内部迎风梁、迎风柱、辅助横梁、散热器支架、前悬架支撑、两个前悬架支撑的连接加强横梁、前置电动机舱支架、前置电动机支架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减小迎风面积的空气流道。
第一进气舱或第二进气舱或第三进气舱设置第一进气和防护装置的方案为第一方案、第二方案中的一个,起到空气流道和加强防护的作用;第一方案为第一进气舱或第二进气舱或第三进气舱设置第一进气和防护装置,第二方案为第一进气舱或第二进气舱或第三进气舱取消前保险杠面罩、前保险杠的加强横梁、前保险杠面罩与前保险杠加强横梁之间的能量吸收体中的至少一个,设置第一进气和防护装置。
第二排气和防护装置的设置方案为第六方案、第七方案中的一个,起到空气流道和加强防护的作用;第六方案为车尾设置第二排气和防护装置,第七方案为取消后保险杠面罩、后保险杠的加强横梁、后保险杠面罩与后保险杠加强横梁之间的能量吸收体中的至少一个,车尾设置第二排气和防护装置,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的面罩、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所属的能量吸收体均具备固定类型、可调整功能类型的中的一个,具备可调整功能类型的通过可调整功能形成连通或关闭的空气流道。
进气舱的导气内腔、客舱电池组的至少一个中空框架空气流道、车尾行李舱电池组的至少一个中空框架空气流道、车尾行李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第一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第一进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第一进气分支空气流道、第二排气分支空气流道、第三进气分支空气流道、第四排气分支空气流道、间接连通方式中的连通空气流道均设置为常规中空结构或压溃吸能碰撞盒结构或波纹管结构;
导气内腔、第一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第一进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均依靠自身结构吸能或分别与气体弹簧、橡胶弹簧、钢板弹簧、螺旋弹簧、扭杆弹簧、减振器、液压式吸能器、发泡树脂能量吸收体、蜂窝状结构树脂能量吸收体、泡沫状金属材料能量吸收体、波纹管能量吸收体、吸能碰撞盒中的至少一个组合安装增加吸能。
电动乘用车的第十组成部分中的至少一个单元与流体机械和散热系统的安装方式为第二十安装方式、第二十一安装方式中的一种;流体机械和散热系统为电池组散热器系统的全部或局部、电池组散热器的支架、空调散热器系统的全部或局部、流体机械中的至少一种;
第二十安装方式为电动乘用车的第十组成部分中的至少一个单元设置空气流道或者电动乘用车的第十组成部分中的至少两个单元设置空气流道,所设置的空气流道中至少两个空气流道连通或隔绝,流体机械和散热系统为放置在设置的至少一个空气流道内部、与设置的至少一个空气流道连通中的至少一种;第二十一安装方式为电动乘用车的第十组成部分中的至少一个单元上直接设置流体机械和散热系统,使空气流向车尾尾流区或空气流道末端;
电动乘用车的第十组成部分中的每个单元为进气舱盖、进气舱、前保险杠、散热器支架、进气舱地板、进气舱护板、车架、前副车架、后副车架、客舱地板、客舱护板、前车门、后车门、背门、车顶盖、天窗、上边梁、车顶盖后缘导流板、后围板、前挡风玻璃、后挡风玻璃、车尾行李舱、车尾行李舱地板、车尾行李舱护板、车尾行李舱盖、车顶行李架、前翼子板、后翼子板、后保险杠、前纵梁、后纵梁、第一进气和防护装置、第二排气和防护装置;
第二十安装方式、第二十一安装方式形成的空气流道均为由前至后的空气流道、由前至斜后方的空气流道、由上至下的空气流道、由下至上的空气流道、由上至后的空气流道、由下至后的空气流道、由上至斜后方的空气流道、由下至斜后方的空气流道、由左至右的空气流道、由右至左的空气流道、由左至后的空气流道、由右至后的空气流道、由左至斜后方的空气流道、由右至斜后方的空气流道中的一个或多个;
放置在车尾行李舱空气流道的流体机械和散热系统为车尾行李舱空气流道正放、车尾行李舱空气流道侧放、车尾行李舱空气流道斜放、车尾行李舱空气流道平放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在电动乘用车的前舱、客舱、后行李舱、车顶部、车底部、车身两侧设置的空气流道、流体机械,使空气流向车后尾流区和空气流道末端,直接降低了电动乘用车的形状阻力、内循环阻力、诱导阻力、干扰阻力、升力,降低了迎风面积,提高了行驶稳定性和行驶里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设置第一进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输送气体填充车后尾流区的示意图;图中序号:15-进气舱,16-第一进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17-第一独立安装空气流道,18-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19-车尾的尾流区,20-车架纵梁。
图2为本发明设置空气导流板、第一独立安装空气流道、车底中空导气板输送气体填充车后尾流区的示意图;图中序号:1-进气舱,2-车顶盖处空气导流板,3-空气导流板支架,4-保险杠下方空气导流板,5-后保险杠中空空气流道,6-后轮室、7-车底中空导气板,8-第一独立安装空气流道,9-前轮室、10-车尾的尾流区,11-后翼子板处空气导流板,12-客舱车底护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1和附图2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实施例一:参见附图1,车的前舱设置为空气进气舱15,进气舱15内的电池组散热器系统移至车顶盖,进气舱15取消前保险杠的加强横梁、前保险杠面罩和加强横梁之间的能量吸收体,进气舱15内设置第一进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16,起到空气流道和加强防护的作用,车尾取消后保险杠的加强横梁、后保险杠面罩和加强横梁之间的能量吸收体,设置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18,起到空气流道和加强防护的作用,第一进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16连通客舱地板上表面部位设置的第一独立安装空气流道17的前端,第一独立安装空气流道17末端连通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18,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18内的空气经后保险杠面罩的空气流道流向车尾的尾流区19。
实施例二:参见附图2,图中箭头方向表示气体的流动方向,在车顶盖处设置空气导流板2 形成空气流道,空气紧贴着车尾正后方的背门表面、后挡风玻璃表面流向车尾的尾流区10。
实施例三:参见附图2,在保险杠下方设置空气导流板4形成空气流道,空气紧贴着车尾正后方的后保险杠面罩表面流向车尾的尾流区10。
实施例四:参见附图2,在后翼子板表面设置后翼子板处空气导流板11,空气经后翼子板和后翼子板处空气导流板11共同形成的空气流道紧贴着车尾正后方的后行李舱盖表面流向车尾的尾流区10;后翼子板处空气导流板11收放功能由电动机驱动导流板支架完成。
实施例五:参见附图2,车的前舱设置为空气进气舱1,客舱设置第一独立安装空气流道8,车尾设置后保险杠中空空气流道5,进气舱1与客舱设置的第一独立安装空气流道8前端连通,第一独立安装空气流道8末端连通后保险杠中空空气流道5,空气经过后保险杠中空空气流道5流向车尾的尾流区10。
实施例六:本实施例图未画出,进气舱盖设置的空气流道与A柱上部的前风窗柱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而且A柱上部的前风窗柱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前车门窗框、前车门窗框密封件、前车门玻璃、B柱、后车门窗框、后车门窗框密封件、后车门玻璃、后翼子板均设置的空气流道所形成的空气流道。
实施例七:本实施例图未画出,前轮室与前翼子板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前翼子板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前车门、前车门密封件、前车门框密封件、B柱、后车门、后车门密封件、后车门框密封件、后翼子板均设置的空气流道所形成的空气流道。
实施例八:本实施例图未画出,前保险杠空气流道、进气舱、前翼子板支撑梁设置的空气流道依次连通,前翼子板支撑梁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前车门框密封件、前车门、前车门密封件、B柱、后车门、后车门密封件、后车门框密封件、后翼子板均设置的中空空气流道所形成的空气流道。
实施例九:本实施例图未画出,进气舱与A柱下部的前围支柱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A柱下部的前围支柱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前车门、前车门密封件、前车门框密封件、B柱、后车门、后车门密封件、后车门框密封件、后翼子板均设置的中空空气流道所形成的空气流道。
实施例十:本实施例图未画出,设置的车架纵梁贯穿车身前后,车架纵梁设置贯通的空气流道,车架纵梁空气流道前端与连接板空气流道、吸能碰撞盒空气流道、前保险杠加强横梁空气流道、前保险杠面罩与前保险杠加强横梁之间的能量吸收体空气流道、前保险杠面罩空气流道连通,车架纵梁空气流道后端与连接板空气流道、后保险杠加强横梁空气流道、后保险杠面罩与后保险杠加强横梁之间的能量吸收体空气流道、后保险杠面罩空气流道连通。
实施例十一:本实施例图未画出,前纵梁空气流道前端与连接板空气流道、吸能碰撞盒空气流道、前保险杠加强横梁空气流道、前保险杠面罩与前保险杠加强横梁之间的能量吸收体空气流道、前保险杠面罩空气流道连通,前纵梁空气流道后端与门槛空气流道连通,门槛空气流道后端与后纵梁空气流道连通,后纵梁空气流道与后保险杠加强横梁空气流道、后保险杠面罩空气流道连通。
实施例十二:参见附图2,设置中空导气板7,中空导气板7前端直接贯穿客舱底部并在车底设置进气口,进气口后缘设置客舱车底护管12,中空导气板7的后端与后保险杠中空空气流道5连通形成空气流道。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示意性的部分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做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流体设备降低升力和阻力并增程的电动乘用车,包括车身上设置的流体设备,流体设备包括空气流道和流体机械,其特征是:所述空气流道包括车身上设置第一类型空气流道、第二类型空气流道、第三类型空气流道、第四类型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类型空气流道,所述第一类型空气流道是由车身前舱开始设置的空气流道,使空气从空气流道的前端流向空气流道的后端、车后方、车尾尾流区中的一个,所述第二类型空气流道是为了使空气从车身底部流向车尾、车尾尾流区中的至少一个所设置的空气流道,所述第三类型空气流道是为了使空气从车身上部流向车尾、车尾尾流区中的一个所设置的空气流道,所述第四类型空气流道是为了使空气从车身左侧、车身右侧中的至少一个流向车尾、车尾尾流区中的一个所设置的空气流道,所述第一类型空气流道为第一空气流道至第十七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类型空气流道为第十八空气流道,所述第三类型空气流道为第十九空气流道,所述第四类型空气流道为第二十空气流道;
所述第一类型空气流道至第四类型空气流道中的每个类型空气流道流出的空气补充车尾尾流区的方式为第一补充车尾尾流区方式、第二补充车尾尾流区方式中的至少一种,第一补充车尾尾流区方式为每个类型空气流道流出的空气紧贴着车尾正后方的后挡风玻璃、车后行李箱盖、背门、后翼子板、后保险杠面罩、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的面罩中的至少一个的局部表面流动或至少一个的全部表面流动来补充车尾尾流区,第二补充车尾尾流区方式为每个类型空气流道流出的空气直接流入车尾尾流区;电动乘用车的空气流道均设置拥有至少一个空气进气口和至少一个空气排气口,所设置的空气进气口、空气排气口均为人工智能开闭、自动控制开闭中的至少一个或固定式的开启;电动乘用车的空气流道均直接流入空气、直接排出空气或设置有空气过滤装置;电动乘用车的空气流道均为弯曲的空气流道、弯曲的空气流道末端设置空气转方向板、直的空气流道、直的空气流道末端设置空气转方向板中的至少一个;电动乘用车的空气流道均为至少一个或至少两个而且至少两个连通或隔绝;电动乘用车的空气流道均为整体结构或分体结构;电动乘用车拥有至少一台驱动电动乘用车的电动机;
空气流道与空气流道的连通方式、流体机械与空气流道的连通方式、电池组散热器系统的全部或局部与空气流道的连通方式、空调散热器系统的全部或局部与空气流道的连通方式均为直接连通、依次连通、间接连通中的至少一个,间接连通为用起连通作用的至少一个连通空气流道来间接连通;
可调整功能为升降功能、伸缩功能、水平移动功能、滚动功能、滑动功能、转动功能、折叠功能、收放功能中的至少一个功能或动作;可调整功能由人工智能控制或为自动控制;
所述流体机械包括风机、压缩机、真空泵,风机包括容积式风机和叶片式风机,所述流体机械用电动乘用车上的电池组供电;电动乘用车的前舱、客舱、车尾行李舱中的至少一个设置电池组;
第一进气和防护装置为第一组成状况、第二组成状况中的一个,第一组成状况为至少一个第一进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第二组成状况为第一进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的面罩、第一进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所属的能量吸收体中的至少一种与至少一个第一进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共同组成;第一进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所属的能量吸收体是位于第一进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与第一进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的面罩之间的能量吸收体;
第二排气和防护装置为第三组成状况、第四组成状况中的一个,第三组成状况为至少一个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第四组成状况为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的面罩、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所属的能量吸收体中的至少一种与至少一个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共同组成;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所属的能量吸收体是位于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与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的面罩之间的能量吸收体;
第一进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所属的能量吸收体、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所属的能量吸收体中的每个形成的空气流道均为中空空气流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流体设备降低升力和阻力并增程的电动乘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气流道为车身上设置的依次连通的前舱进气流道段、客舱空气流道段、车尾空气排出流道段,所述客舱空气流道段的前端与进气舱内部空间、进气舱的第一进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进气舱的前副车架中空空气流道、进气舱电池组的空气流道、进气舱地板的空气流道、进气舱护板的空气流道、前置电动机支架中空空气流道、前置电动机舱支架中空空气流道、前轮室中的至少一个连通,客舱空气流道段的后端满足第一条件、第二条件中的至少一个,第一条件为客舱空气流道段的后端与车尾空气排出流道段、后轮室中的至少一个连通,第二条件为客舱空气流道段的后端从后保险杠与车尾行李舱之间、后保险杠下方中的至少一个通往车尾的尾流区;
所述前舱进气流道段是把前舱的全部或局部设置为空气流道作为进入、排出气体的进气舱,所述进气舱底部为敞开式或具备地板、护板中的至少一个;前保险杠面罩、前保险杠加强横梁、前保险杠面罩与前保险杠加强横梁之间的能量吸收体、散热器面罩、散热器、散热器支架、进气舱盖、第一进气和防护装置、前翼子板、前翼子板支撑梁、前悬架支撑、前挡泥板、进气舱电池组、前置电动机、前置电动机支架、前置电动机舱支架、进气舱地板、进气舱护板、前副车架、辅助横梁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至少一个与进气舱内部空间连通的空气流道用于气体流通;
放置在进气舱的电池组散热器系统的全部或局部、空调散热器系统的全部或局部、流体机械中的至少一个为进气舱正放、进气舱侧放、进气舱斜放、进气舱平放中的至少一种;
进气舱电池组的空气流道为至少两层电池组表面形成的空气流道、电池组表面与至少一个第一隔层形成的空气流道、电池组的至少一个中空框架空气流道、利用电池组内部间隙或通道形成的或安装的空气流道、利用电池组之间的间隙或通道形成的或安装的空气流道、电池组表面通道形成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进气舱地板的空气流道为至少两层地板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地板与至少一个第二隔层形成的空气流道、至少两层地板的隔层形成的空气流道、地板通道形成的空气流道、地板与电池组表面以及护板三者中的两者共同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地板纵梁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进气舱护板的空气流道为至少两层护板形成的空气流道、护板与至少一个第三隔层形成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客舱空气流道段为客舱电池组处的空气流道、客舱地板处的空气流道、客舱护板处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或为第一客舱和车尾行李舱空气流道或为第二客舱和车尾行李舱空气流道;
客舱电池组处的空气流道为至少两层电池组表面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电池组表面与至少一个第四隔层形成的空气流道、电池组的至少一个中空框架空气流道、客舱电池组框架与门槛之间的空间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利用客舱电池组内部间隙或通道形成的或安装的空气流道、利用客舱电池组之间的间隙或通道形成的或安装的空气流道、利用客舱电池组框架间隙或通道形成的或安装的空气流道、电池组表面通道形成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客舱地板处的空气流道为至少两层客舱地板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客舱地板与至少一个第五隔层形成的空气流道、至少两层客舱地板的隔层形成的空气流道、客舱地板通道形成的空气流道、客舱地板纵梁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客舱地板与客舱电池组表面以及客舱护板三者中的两者共同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门槛空气流道、副仪表板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客舱护板处的空气流道为至少两层客舱护板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客舱护板与至少一个第六隔层形成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
第一客舱和车尾行李舱空气流道为客舱电池组处的空气流道、客舱地板处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继续延伸沿着车尾行李舱地板、车尾行李舱地板上方、车尾行李舱地板下方、车尾行李舱地板间隙或通道、后地板纵梁、后地板后纵梁、后地板边梁、车尾行李舱电池组表面、车尾行李舱电池组表面间隙或通道、车尾行李舱电池组上方、车尾行李舱电池组下方、车尾行李舱电池组内部空间或通道、车尾行李舱电池组之间的间隙或通道、车尾行李舱电池组框架、车尾行李舱电池组框架间隙或通道中的至少一个设置的空气流道;
第二客舱和车尾行李舱空气流道为第三客舱和车尾行李舱空气流道、第四客舱和车尾行李舱空气流道、第五客舱和车尾行李舱空气流道中的一个;
第三客舱和车尾行李舱空气流道为客舱电池组处的空气流道、客舱地板处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继续延伸贯穿中地板处的车身形成的空气流道或贯穿中地板处的车身之后满足第六条件、第七条件、第八条件、第九条件、第十条件中的至少一个形成的空气流道;第六条件为客舱电池组处的空气流道、客舱地板处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继续延伸沿着车尾行李舱下方空间设置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七条件为客舱电池组处的空气流道、客舱地板处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继续延伸沿着车尾电动机舱和车尾行李舱之间空间所设置形成的空气流道;第八条件为客舱电池组处的空气流道、客舱地板处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继续延伸沿着车尾电动机舱表面、车尾电动机舱一侧或两侧、车尾电动机舱下方、车尾电动机舱上方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九条件为客舱电池组处的空气流道、客舱地板处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继续延伸沿着后副车架、车尾电动机舱间隙或通道、车尾电动机舱支架、车尾电动机表面、车尾电动机间隙或通道、车尾电动机支架、车尾电动机的控制系统的间隙或通道、车尾电动机与控制系统之间的间隙或通道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形成的空气流道;第十条件为客舱电池组处的空气流道、客舱地板处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继续延伸沿着车尾的车底护板、车尾的车底护板上方、车尾的车底护板下方、车尾的车底护板间隙或通道、车尾的车底护管、车尾的车底护管上方、车尾的车底护管下方、车尾的车底护管间隙或通道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形成的空气流道;
第四客舱和车尾行李舱空气流道为客舱电池组处的空气流道、客舱地板处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继续延伸贯穿前地板和中地板之间的地板过渡板处的车身形成的空气流道或贯穿前地板和中地板之间的地板过渡板处的车身之后满足第六条件、第七条件、第八条件、第九条件、第十条件中的至少一个形成的空气流道;
第五客舱和车尾行李舱空气流道为客舱电池组处的空气流道、客舱地板处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继续延伸贯穿后地板处的车身形成的空气流道或贯穿后地板处的车身之后满足第六条件、第七条件、第八条件、第九条件、第十条件中的至少一个形成的空气流道;
所述客舱电池组处的空气流道中的利用客舱电池组内部间隙或通道形成的空气流道、利用客舱电池组之间的间隙或通道形成的空气流道向车后超过自身长度的继续延伸方式通过连接至少一个起连通作用的第一连通空气流道来实现,其余的客舱电池组处的空气流道、客舱地板处的空气流道向车后超过自身长度的继续延伸方式通过自身长度的继续延伸、通过连接第二连通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种来实现;设置的第二连通空气流道至少为一个;
车尾空气流道排出段为第一车尾空气流道排出段至第二车尾空气流道排出段中的一个,第一车尾空气流道段为第三车尾空气流道排出段至第六车尾空气流道排出段中的一个;所述第三车尾空气流道排出段为电动乘用车的第一组成部分中的至少一个单元设置的空气流道;
电动乘用车的第一组成部分的每个单元为后保险杠面罩、后保险杠加强横梁、后保险杠面罩与后保险杠加强横梁之间的能量吸收体、后翼子板、第二排气和防护装置、后副车架、后围板、车尾行李舱、车尾行李箱盖、背门、后挡风玻璃、车顶盖后缘导流板;
第四车尾空气流道排出段为电动乘用车的第一组成部分中的至少两个单元设置的空气流道,所设置的空气流道中至少两个空气流道连通或隔绝;
第五车尾空气流道排出段为电动乘用车的第一组成部分中的至少一个单元设置空气流道,所述电池组散热器系统的全部或局部、空调散热器系统的全部或局部、流体机械中的至少一个为放置在空气流道内部、与空气流道连通中的至少一种;
第六车尾空气流道排出段为电动乘用车的第一组成部分中的至少两个单元设置空气流道,所设置的空气流道中至少两个空气流道连通或隔绝,所述电池组散热器系统的全部或局部、空调散热器系统的全部或局部、流体机械中的至少一个为放置在空气流道内部、与空气流道连通中的至少一种;
第二车尾空气流道排出段为车尾行李舱电池组处的空气流道、车尾行李舱地板处的空气流道、车尾行李舱护板处的空气流道、车尾行李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车尾电动机舱处的空气流道、车尾电动机处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与第一车尾空气流道排出段连通形成的空气流道;
所述车尾行李舱电池组处的空气流道为至少两层车尾行李舱电池组表面形成的空气流道、车尾行李舱电池组表面与至少一个第七隔层形成的空气流道、车尾行李舱电池组的至少一个中空框架空气流道、车尾行李舱电池组表面通道形成的空气流道、利用车尾行李舱电池组内部间隙或通道形成的或安装的空气流道、利用车尾行李舱电池组之间的间隙或通道形成的或安装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利用车尾行李舱电池组内部间隙或通道形成的空气流道、利用车尾行李舱电池组之间的间隙或通道形成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向车后超过自身长度的继续延伸通过连接至少一个第三连通空气流道来实现,其余的车尾行李舱电池组处的空气流道、车尾行李舱地板处的空气流道向车后超过自身长度的继续延伸方式通过自身长度的继续延伸、通过连接第四连通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种来实现,设置的第四连通空气流道至少为一个;
所述车尾行李舱地板处的空气流道为车尾行李箱地板与至少一个第八隔层形成的空气流道、至少两层车尾行李舱地板所形成的空气流道、至少两层的车尾行李舱地板隔层形成的空气流道、车尾行李舱地板通道、车尾行李舱地板与车尾行李舱电池组表面以及车尾行李舱护板三者中的两者共同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后地板纵梁中空空气流道、副仪表板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车尾行李舱护板处的空气流道为至少两层客舱护板形成的空气流道、车尾行李舱护板与至少一个第九隔层形成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车尾电动机舱处的空气流道为至少两层车尾电动机舱壁形成的空气流道、车尾电动机舱支架中空空气流道、车尾电动机舱内部单独安装的空气流道、车尾电动机舱内部空间形成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空气流道;
车尾电动机处的空气流道为车尾电动机间隙或通道形成的或安装的空气流道、车尾电动机支架中空空气流道、车尾电动机的控制系统的间隙或通道形成的或安装的空气流道、车尾电动机与控制系统之间的间隙或通道形成的或安装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空气流道;
车尾行李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为在车尾行李舱底部的外部空间至车尾行李舱内部空间任一范围内来安装的空气流道或者车尾行李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为沿着车尾行李舱地板、车尾行李舱地板上方、车尾行李舱地板下方、车尾行李舱地板间隙或通道、后地板纵梁、后地板后纵梁、后地板边梁、车尾行李舱电池组表面、车尾行李舱电池组表面间隙或通道、车尾行李舱电池组上方、车尾行李舱电池组下方、车尾行李舱电池组内部空间或通道、车尾行李舱电池组之间的间隙或通道、车尾行李舱电池组框架、车尾行李舱电池组框架间隙或通道、后副车架、车尾电动机舱表面、车尾电动机舱一侧或两侧、车尾电动机舱下方、车尾电动机舱上方、车尾电动机舱间隙或通道、车尾电动机舱支架、车尾电动机间隙或通道、车尾电动机表面、车尾电动机支架、车尾电动机的控制系统的间隙或通道、车尾电动机与控制系统之间的间隙或通道、车尾车底护板、车尾车底护板上方、车尾车底护板下方、车尾车底护板间隙或通道、车尾车底护管、车尾车底护管上方、车尾车底护管下方、车尾车底护管间隙或通道中的至少一个来安装的空气流道;
前翼子板空气流道为第一前翼子板空气流道至第三前翼子板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或至少两个而且至少两个连通或隔绝;第一前翼子板空气流道为至少两层前翼子板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二前翼子板空气流道为前翼子板与前翼子板内衬、A柱、前围侧板、车前部的外照明和信号信息装置、前翼子板支撑梁、至少一个第十五隔层、前悬架支撑、前保险杠面罩、第一进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的面罩、前车门、前挡泥板中的至少一种共同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三前翼子板空气流道为前翼子板部位单独安装的中空空气流道;
所述前翼子板支撑梁空气流道为前翼子板支撑梁、前指梁、前挡泥板加强撑中的至少两个共同设置成的中空空气流道、前翼子板支撑梁设置成的中空空气流道、前指梁设置成的中空空气流道、前挡泥板加强撑设置成的中空空气流道中的一个;
前保险杠设置的空气流道为第一前保险杠空气流道至第四前保险杠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前保险杠空气流道为前翼子板内衬、车前部的外照明和信号信息装置、至少一个第十六隔层、前挡泥板中的至少一种与前保险杠面罩共同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二前保险杠空气流道为至少两层前保险杠面罩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三前保险杠空气流道为前保险杠部位单独安装的中空空气流道,第四前保险杠空气流道为前保险杠面罩、前保险杠加强横梁、前保险杠面罩和加强横梁之间的能量吸收体中的至少一个设置的中空空气流道;
第一进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的面罩所形成的空气流道为第一种空气流道至第三种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第一种空气流道为前翼子板内衬、车前部的外照明和信号信息装置、至少一个第七十六隔层、前挡泥板中的至少一种与第一进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的面罩共同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二种空气流道为至少两层第一进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的面罩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三种空气流道为第一进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的面罩设置的中空空气流道;
进气舱盖空气流道为第一进气舱盖空气流道至第五进气舱盖空气流道中的一个;第一进气舱盖空气流道为至少两层结构的进气舱盖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第二进气舱盖空气流道为进气舱盖与至少一个第十七隔层、车前部的内照明、车前部的外照明和信号信息装置中的至少一种共同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三进气舱盖空气流道为进气舱盖部位单独安装的中空空气流道;第四进气舱盖空气流道为进气舱盖的外板、内板共同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或车前部的内照明、车前部的外照明和信号信息装置、隔热隔音材料中的至少一种与进气舱盖的外板、内板共同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第五进气舱盖空气流道为进气舱盖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
门槛空气流道为第一门槛空气流道至第三门槛空气流道中的一个;第一门槛空气流道为至少两层结构的门槛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第二门槛空气流道为门槛与至少一个第十八隔层共同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三门槛空气流道为门槛部位单独安装的中空空气流道;
所述后翼子板设置的空气流道为第一后翼子板空气流道至第五后翼子板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后翼子板空气流道为至少两层后翼子板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第二后翼子板空气流道为车身后侧围内板、车后部的外照明和信号信息装置、至少一个第十九隔层、后保险杠面罩、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的面罩、后翼子板内衬中的至少一种与后翼子板共同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第三后翼子板空气流道为后翼子板部位、后侧围内板部位中的至少一个部位单独安装的中空空气流道,第四后翼子板空气流道为至少两层车身后侧围内板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第五后翼子板空气流道为车身后侧围内板与至少一个第二十隔层、车后部的内照明、车后部的外照明和信号装置中的至少一种共同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
车尾行李舱盖空气流道为第一车尾行李舱盖空气流道至第六车尾行李舱盖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第一车尾行李舱盖空气流道为至少两层结构的车尾行李舱盖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二车尾行李舱盖空气流道为至少一个第三十隔层、车后部的内照明、车后部的外照明和信号信息装置中的至少一种与车尾行李舱盖共同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三车尾行李舱盖空气流道为车尾行李舱盖部位单独安装的中空空气流道;第四车尾行李舱盖空气流道为车尾行李舱盖的外板和内板共同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第五车尾行李舱盖空气流道为装饰板、加强板、车后部的内照明、车后部的外照明和信号信息装置中的至少一种与车尾行李舱盖的外板、内板共同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第六车尾行李舱盖空气流道为车尾行李舱盖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
后保险杠设置的空气流道为第一后保险杠空气流道至第四后保险杠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后保险杠空气流道为至少两层后保险杠面罩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第二后保险杠空气流道为车身后侧围内板、后翼子板内衬、至少一个第三十一隔层、车后部的外照明和信号信息装置中的至少一种与后保险杠面罩共同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第三后保险杠空气流道为后保险杠面罩、后保险杠加强横梁、后保险杠面罩和后保险杠加强横梁之间的能量吸收体中的至少一个设置的中空空气流道,第四后保险杠空气流道为后保险杠部位单独安装的中空空气流道;
所述后保险杠面罩、具备空气流道的后保险杠面罩、后保险杠面罩和后保险杠加强横梁之间的能量吸收体、具备空气流道的后保险杠面罩和后保险杠加强横梁之间的能量吸收体中的至少一个的全部或局部设置为均为固定类型、具备可调整功能类型中的一个,具备可调整功能类型的后保险杠面罩、具备空气流道的后保险杠面罩、后保险杠面罩和后保险杠加强横梁之间的能量吸收体、具备空气流道的后保险杠面罩和后保险杠加强横梁之间的能量吸收体中的至少一个的全部或局部通过具备的可调整功能而形成空气流道;
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的面罩所形成的空气流道为第五种空气流道至第七种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第五种空气流道为前翼子板内衬、车前部的外照明和信号信息装置、至少一个第七十七隔层、前挡泥板中的至少一种与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的面罩共同形成的空气流道,第六种空气流道为至少两层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的面罩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七种空气流道为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的面罩设置的中空空气流道;
所述车前部的外照明和信号信息装置为前照灯、雾灯、示宽灯、转向灯、摄像头、雷达、传感器中的至少一个;所述车后部的外照明和信号信息装置为后转向灯、制动灯、尾灯、后雾灯、倒车灯、牌照灯、摄像头、雷达、传感器中的至少一个;
背门空气流道为第一背门空气流道至第五背门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第一背门空气流道为至少两层结构的背门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二背门空气流道为背门与至少一个第三十二隔层、车后部的外照明和信号信息装置中的至少一种或背门与至少一个背门内护板共同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三背门空气流道为背门部位单独安装的中空空气流道;第四背门空气流道为背门内板、背门外板共同设置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或为装饰板、加强板、车后部的内照明、车后部的外照明和信号信息装置中的至少一种与背门内板、背门外板共同设置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第五背门空气流道为背门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
背门密封条空气流道、背门门框密封条空气流道均为中空空气流道;
后围板空气流道为第一后围板空气流道至第四后围板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后围板空气流道为至少两层后围板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二后围板空气流道为至少一个第三十三隔层、车后部的内照明、车后部的外照明和信号信息装置中的至少一种与后围板共同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三后围板空气流道为后围板部位单独安装的中空空气流道;第四后围板空气流道为后围板设置的中空空气流道;
第二空气流道为第一独立安装空气流道的前端与进气舱内部空间、进气舱的第一进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进气舱的前副车架中空空气流道、进气舱的电池组的空气流道、进气舱的地板的空气流道、进气舱的护板的空气流道、前置电动机支架中空空气流道、前置电动机舱支架中空空气流道、前轮室中的至少一个连通,第一独立安装空气流道的后端满足第十四条件、第十五条件中的至少一个;第十四条件为第一独立安装空气流道的后端与车尾空气排出流道段、后轮室中的至少一个连通而形成的空气流道,第十五条件为第一独立安装空气流道的后端从后保险杠下方、后保险杠与车尾行李舱之间中的至少一个通往车尾的尾流区;
所述第一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为客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客舱和车尾行李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中的一个;客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为在客舱底部的外部空间至客舱内部空间任一范围内安装的空气流道或者客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为沿着客舱地板、客舱地板上方、客舱地板下方、客舱地板间隙或通道、副仪表板、客舱地板纵梁、客舱电池组表面、客舱电池组上方、客舱电池组下方、客舱电池组表面间隙或通道、客舱电池组内部空间或通道、客舱电池组之间的间隙或通道、客舱电池组框架、客舱电池组框架间隙或通道、客舱车底护板、客舱车底护板上方、客舱车底护板下方、客舱车底护板间隙或通道、客舱车底护管、客舱车底护管上方、客舱车底护管下方、客舱车底护管间隙或通道中的至少一个安装的空气流道;
客舱和车尾行李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为第一客舱和车尾行李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至第四客舱和车尾行李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中的一个;
第一客舱和车尾行李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为客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继续沿着车尾行李舱底部的外部空间至车尾行李舱内部空间任一范围内安装的空气流道或者第一客舱和车尾行李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为客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继续沿着车尾行李舱地板、车尾行李舱地板上方、车尾行李舱地板下方、车尾行李舱地板间隙或通道、后地板纵梁、后地板后纵梁、后地板边梁、车尾行李舱电池组表面、车尾行李舱电池组表面间隙或通道、车尾行李舱电池组上方、车尾行李舱电池组下方、车尾行李舱电池组内部空间或通道、车尾行李舱电池组之间的间隙或通道、车尾行李舱电池组框架、车尾行李舱电池组框架间隙或通道、后副车架、车尾电动机舱表面、车尾电动机舱支架、车尾电动机舱和车尾行李舱之间的空间、车尾电动机舱间隙或通道、车尾电动机舱下方、车尾电动机舱上方、车尾电动机舱一侧或两侧、车尾电动机间隙或通道、车尾电动机支架、车尾电动机表面、车尾电动机的控制系统的间隙或通道、车尾电动机与控制系统之间的间隙或通道、车尾的车底护板、车尾的车底护板上方、车尾的车底护板下方、车尾的车底护板间隙或通道、车尾的车底护管、车尾的车底护管上方、车尾的车底护管下方、车尾的车底护管间隙或通道中的至少一个安装的空气流道;
第二客舱和车尾行李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为客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延伸贯穿中地板处的车身之后满足第十六条件、第十七条件、第十八条件、第十九条件、第二十条件、第二十一条件中的至少一个形成的空气流道;第十六条件为客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继续延伸沿着车尾行李舱地板、车尾行李舱地板上方、车尾行李舱地板下方、车尾行李舱地板间隙或通道、后地板纵梁、后地板后纵梁、后地板边梁、车尾行李舱电池组表面、车尾行李舱电池组表面间隙或通道、车尾行李舱电池组上方、车尾行李舱电池组下方、车尾行李舱电池组内部空间或通道、车尾行李舱电池组之间的间隙或通道、车尾行李舱电池组框架、车尾行李舱电池组框架间隙或通道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形成的空气流道;第十七条件为客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继续延伸沿着车尾行李舱下方空间设置形成的空气流道;第十八条件为客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继续延伸沿着车尾电动机舱和车尾行李舱之间空间所设置形成的空气流道;第十九条件为客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继续延伸沿着车尾电动机舱表面、车尾电动机舱支架、车尾电动机舱一侧或两侧、车尾电动机舱下方、车尾电动机舱上方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二十条件为客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继续延伸沿着后副车架、车尾电动机舱间隙或通道、车尾电动机表面、车尾电动机间隙或通道、车尾电动机的控制系统的间隙或通道、车尾电动机与控制系统之间的间隙或通道、车尾电动机支架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二十一条件为客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继续延伸沿着车尾的车底护板、车尾的车底护板上方、车尾的车底护板下方、车尾的车底护板间隙或通道、车尾的车底护管、车尾的车底护管上方、车尾的车底护管下方、车尾的车底护管间隙或通道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形成的空气流道;
第三客舱和车尾行李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为客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延伸贯穿前地板和中地板之间的地板过渡板处的车身之后满足第十六条件、第十七条件、第十八条件、第十九条件、第二十条件、第二十一条件中的至少一个形成的空气流道;
第四客舱和车尾行李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为客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延伸贯穿后地板处的车身之后满足第十六条件、第十七条件、第十八条件、第十九条件、第二十条件、第二十一条件中的至少一个形成的空气流道;
第三空气流道为第二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前端与进气舱内部空间、进气舱的第一进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进气舱的前副车架中空空气流道、进气舱电池组的空气流道、进气舱地板的空气流道、进气舱护板的空气流道、前置电动机支架中空空气流道、前置电动机舱支架中空空气流道、前翼子板支撑梁、A柱、前轮室中的至少一个开设的空气流道连通,沿着A柱再沿着上边梁、B柱、顶盖、天窗中的至少一个再沿着车身后侧围内板、后翼子板中的至少一个设置,第二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后端满足第二十五条件、第二十六条件中的至少一个,第二十五条件为第二独立安装空气流道的后端与车尾空气排出流道段、后轮室中的至少一个连通而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二十六条件为第二独立安装空气流道的后端从后保险杠下方、后保险杠与车尾行李舱之间中的至少一个通往车尾的尾流区;
所述进气舱内部空间、进气舱的第一进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进气舱的前副车架中空空气流道、进气舱电池组的空气流道、进气舱地板的空气流道、进气舱护板的空气流道、前置电动机支架中空空气流道、前置电动机舱支架中空空气流道、前轮室中的至少一个与客舱空气流道段、第一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的连通方式中的依次连通均为通过设置的前围板空气流道连通,所述前围板上设置至少一个空气流道;
第二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与进气舱内部空间、进气舱的第一进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进气舱的前副车架中空空气流道、进气舱电池组的空气流道、进气舱地板的空气流道、进气舱护板的空气流道、前置电动机支架中空空气流道、前置电动机舱支架中空空气流道、前翼子板支撑梁、前轮室中的至少一个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连通方式中的依次连通为通过设置的前围板空气流道连通,所述前围板上设置至少一个空气流道;
客舱电池组处的空气流道、客舱地板处的空气流道、客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客舱和车尾行李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中的每个空气流道组成数目均为至少一个或均为至少两个而且彼此隔绝或均为至少两个而且至少两个连通;
客舱电池组处的空气流道、客舱地板处的空气流道、客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客舱和车尾行李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彼此隔绝或至少两个连通;
车尾行李舱电池组处的空气流道、车尾行李舱地板处的空气流道、车尾电动机舱处的空气流道、车尾电动机处的空气流道、车尾行李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后副车架空气流道、客舱和车尾行李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中的每个空气流道组成数目均为至少一个或均为至少两个而且彼此隔绝或均为至少两个而且至少两个连通;
车尾行李舱电池组处的空气流道、车尾行李舱地板处的空气流道、车尾电动机舱处的空气流道、车尾电动机处的空气流道、车尾副车架空气流道、车尾行李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客舱和车尾行李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彼此隔绝或至少两个连通;
第一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第二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车尾行李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车尾电动机舱内部单独安装的空气流道、车尾电动机间隙或通道单独安装的空气流道、车尾电动机的控制系统的间隙或通道单独安装的空气流道、车尾电动机与控制系统之间的间隙或通道单独安装的空气流道均为中空导气管、中空导气板中的至少一种,设置数目均为至少一个;
所述客舱车底护管设置为普通的客舱车底护管或特殊的客舱车底护管,普通的客舱车底护管具备防护作用,特殊的客舱车底护管为客舱车底护管具备防护作用而且设置有至少一个前后贯通的中空空气流道;所述车尾的车底护管设置为普通的车尾的车底护管或特殊的车尾的车底护管,普通的车尾的车底护管具备防护作用,特殊的车尾的车底护管为车尾的车底护管具备防护作用而且设置有至少一个前后贯通的中空空气流道;
所述客舱电池组处的空气流道、客舱地板处的空气流道、车尾行李舱电池组处的空气流道、车尾行李舱地板处的空气流道、车尾行李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第一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第二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的全部或局部设置为固定类型、具备可调整功能类型中的至少一个;
客舱电池组处的空气流道具备可调整功能的方式为组成客舱电池组处的空气流道的第一至第四组成部分中的至少一个设置为具备可调整功能的;第一组成部分为至少一层电池组表面,第二组成部分为至少一个第四隔层,第三组成部分为电池组至少一个中空框架流道,第四组成部分为客舱至少一个电池组;
客舱地板处的空气流道具备可调整功能的方式为组成客舱地板处的空气流道的第六至第八组成部分中的至少一个设置为具备可调整功能的;第六组成部分为至少一层客舱地板,第七组成部分为至少一个第五隔层,第八组成部分为至少一层客舱地板隔层;
车尾行李舱电池组处的空气流道具备可调整功能的方式为组成车尾行李舱电池组处的空气流道的第十至第十三组成部分中的至少一个设置为具备可调整功能的;第十组成部分为至少一层电池组表面,第十一组成部分为至少一个第七隔层,第十二组成部分为电池组至少一个中空框架流道,第十三组成部分为车尾行李舱至少一个电池组;
车尾行李舱地板处的空气流道具备可调整功能的方式为组成车尾行李舱地板处的空气流道的第十六至第十八组成部分中的至少一个设置为具备可调整功能的;第十六组成部分为至少一层车尾行李舱地板,第十七组成部分为至少一个第八隔层,第十八组成部分为至少一层车尾行李舱地板隔层;
第四空气流道为第十分项空气流道至第十三分项空气流道中的一个;
第十分项空气流道为所述前保险杠、进气舱盖中的至少一个设置空气流道;
第十一分项空气流道为前保险杠、前翼子板、进气舱盖中的至少两个设置空气流道,所设置的空气流道中至少两个空气流道连通或隔绝;
第十二分项空气流道为所述前保险杠、前翼子板、进气舱盖中的至少一个设置与进气舱内部空间连通的空气流道;
第十三分项空气流道为前保险杠、前翼子板、进气舱盖中的至少两个设置空气流道,所设置的空气流道中至少两个空气流道连通或隔绝,所设置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与进气舱内部空间连通;
第五空气流道为进气舱盖与前围上盖板之间的空间形成的空气流道,使进气舱内的空气通往斜后方;第六空气流道为前围上盖板设置的空气流道与进气舱内部空间连通;第七空气流道为前挡风玻璃与前围上盖板之间的空间设置空气流道并与进气舱内部空间连通,使进气舱内的空气通往斜后方;
第八空气流道为前轮室、前挡泥板、前翼子板内衬中的至少一个设置的空气流道与前保险杠、前翼子板、进气舱内部空间、进气舱盖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成的空气流道连通;
第九空气流道为前保险杠、前翼子板、进气舱内部空间、进气舱盖中的至少两个设置成空气流道,所设置的空气流道中至少两个空气流道连通或隔绝,所设置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空气流道与前轮室、前挡泥板、前翼子板内衬中的至少一个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
第一子项空气流道为第二子项空气流道、第三子项空气流道中的一个,第三子项空气流道为第二子项空气流道与客舱空气流道段、第一独立安装空气流道、第二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连通;
第二子项空气流道为电动乘用车的第二组成部分中的至少一个单元设置成的空气流道或者为至少两个单元设置成的空气流道而且至少两个空气流道彼此隔绝或者为至少两个单元设置成的空气流道而且至少两个空气流道连通;
电动乘用车的第二组成部分的每个单元为前挡风玻璃、前挡风玻璃密封装置、前挡风玻璃密封条、前挡风玻璃密封粘合剂、前挡风玻璃框、前挡风玻璃框密封装置、前挡风玻璃框密封条、前挡风玻璃框密封粘合剂、前围上盖板、车顶盖、车顶盖前横梁、车顶盖后横梁、天窗盖、天窗盖密封条、天窗盖密封粘合剂、天窗盖密封装置、天窗框密封条、天窗框密封粘合剂、天窗框密封装置、后挡风玻璃、后挡风玻璃密封装置、后挡风玻璃密封条、后挡风玻璃密封粘合剂、后挡风玻璃框、后挡风玻璃框密封装置、后挡风玻璃框密封条、后挡风玻璃框密封粘合剂、上边梁、前车门玻璃、前车门玻璃密封条、前车门玻璃密封粘合剂、前车门玻璃密封装置、前车门窗框、前车门窗框密封装置、前车门窗框密封条、前车门窗框密封粘合剂、前车门、前车门密封装置、前车门密封条、前车门框密封装置、前车门框密封条、外后视镜、车外摄像头、后车门玻璃、后车门玻璃密封条、后车门玻璃密封粘合剂、后车门玻璃密封装置、后车门窗框、后车门窗框密封装置、后车门窗框密封条、后车门窗框密封粘合剂、后车门、后车门密封装置、后车门密封条、后车门框密封装置、后车门框密封条、车门拉手、前三角窗玻璃、前三角窗玻璃密封装置、前三角窗玻璃密封条、前三角窗玻璃密封粘合剂、前三角窗框、前三角窗框密封装置、前三角窗框密封条、前三角窗框密封粘合剂、后三角窗玻璃、后三角窗玻璃密封装置、后三角窗玻璃密封条、后三角窗玻璃密封粘合剂、后三角窗框、后三角窗框密封装置、后三角窗框密封条、后三角窗框密封粘合剂、后固定窗玻璃、后固定窗玻璃密封装置、后固定窗玻璃密封条、后固定窗玻璃密封粘合剂、后固定窗框、后固定窗框密封装置、后固定窗框密封条、后固定窗框密封粘合剂、门槛、电池组框架、电池组框架与门槛之间的空间、A柱、B柱、C柱、后轮室的后轮罩、后翼子板内衬、车顶盖后缘导流板、车顶部的行李架、车尾空气排出段;
电动乘用车的第二组成部分除了车尾空气排出段、车顶盖、门槛、前车门、后车门剩余的为电动乘用车的第三组成部分的每个单元,电动乘用车的第三组成部分的每个单元设置成的空气流道形成方式均为电动乘用车第三组成部分的每个单元为至少两层结构形成的空气流道、电动乘用车第三组成部分的每个单元与各自相匹配的至少一个隔层共同形成的空气流道、电动乘用车第三组成部分的每个单元部位单独安装的中空空气流道、电动乘用车第三组成部分的每个单元设置的中空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
前车门空气流道为第一前车门空气流道至第四前车门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前车门空气流道为至少两层结构的前车门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二前车门空气流道为前车门与至少一个第四十一隔层或前车门与至少一个前车门内护板共同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三前车门空气流道为前车门部位单独安装的中空空气流道,第四前车门空气流道为前车门外板、前车门内板共同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
后车门空气流道为第一后车门空气流道至第四后车门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后车门空气流道为至少两层结构的后车门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二后车门空气流道为后车门与至少一个第四十二隔层共同形成的空气流道或后车门与至少一个后车门内护板共同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三后车门空气流道为后车门部位单独安装的中空空气流道,第四后车门空气流道为后车门外板、后车门内板共同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
车顶盖空气流道为第一车顶盖空气流道至第六车顶盖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第一车顶盖空气流道为至少两层结构的车顶盖所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二车顶盖空气流道为至少一个第四十三隔层、至少一个车顶盖内护板中的至少一种与车顶盖共同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三车顶盖空气流道为车顶盖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第四车顶盖空气流道为车顶盖部位单独安装的空气流道,第五车顶盖空气流道为车顶盖内的至少两层隔层形成的空气流道;第六车顶盖空气流道为至少两层结构的车顶盖内护板形成的空气流道;
第十空气流道为第十六分项空气流道至第二十五分项空气流道中的一个;
第十六分项空气流道为前翼子板、前翼子板支撑梁、进气舱内部空间、进气舱盖中的至少一个设置的空气流道与A柱上部的前风窗柱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
第十七分项空气流道为前翼子板、前翼子板支撑梁、进气舱内部空间、进气舱盖中的至少一个设置的空气流道与A柱上部的前风窗柱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而且A柱上部的前风窗柱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第一子项空气流道所形成的空气流道;
第十八分项空气流道为前翼子板、前翼子板支撑梁、进气舱内部空间、进气舱盖中的至少两个共同形成的空气流道与A柱上部的前风窗柱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
第十九分项空气流道为前翼子板、前翼子板支撑梁、进气舱内部空间、进气舱盖中的至少两个共同形成的空气流道与A柱上部的前风窗柱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而且A柱上部的前风窗柱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第一子项空气流道所形成的空气流道;
第二十分项空气流道为前翼子板、前翼子板支撑梁、进气舱内部空间、进气舱盖、前轮室、前挡泥板、前翼子板内衬中的至少两个设置空气流道,所形成的空气流道中至少两个空气流道连通或隔绝,所形成的至少一个空气流道与A柱上部的前风窗柱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
第二十一分项空气流道为前翼子板、前翼子板支撑梁、进气舱内部空间、进气舱盖、前轮室、前挡泥板、前翼子板内衬中的至少两个设置空气流道,所形成的空气流道中至少两个空气流道连通或隔绝,所形成的至少一个空气流道与A柱上部的前风窗柱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而且A柱上部的前风窗柱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第一子项空气流道所形成的空气流道;
第二十二分项空气流道为前保险杠设置空气流道并与前翼子板、前翼子板支撑梁、进气舱内部空间、进气舱盖、前轮室、前挡泥板、前翼子板内衬中的至少一个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而且前翼子板、前翼子板支撑梁、进气舱内部空间、进气舱盖、前挡泥板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形成的空气流道再与A柱上部的前风窗柱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
第二十三分项空气流道为前保险杠设置空气流道并与前翼子板、前翼子板支撑梁、进气舱内部空间、进气舱盖、前轮室、前挡泥板、前翼子板内衬中的至少一个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而且前翼子板、前翼子板支撑梁、进气舱内部空间、进气舱盖、前挡泥板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形成的空气流道再与A柱上部的前风窗柱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A柱上部的前风窗柱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第一子项空气流道所形成的空气流道;
第二十四分项空气流道为前保险杠、前翼子板、前翼子板支撑梁、进气舱内部空间、进气舱盖、前轮室、前挡泥板、前翼子板内衬中的至少两个设置成空气流道,所形成的空气流道中至少两个空气流道连通或隔绝而且前翼子板、前翼子板支撑梁、进气舱内部空间、进气舱盖设置形成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与A柱上部的前风窗柱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
所述第二十五分项空气流道为前保险杠、前翼子板、前翼子板支撑梁、进气舱内部空间、进气舱盖、前轮室、前挡泥板、前翼子板内衬中的至少两个设置成空气流道,所形成的空气流道中至少两个空气流道连通或隔绝而且前翼子板、前翼子板支撑梁、进气舱内部空间、进气舱盖设置形成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与A柱上部的前风窗柱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A柱上部的前风窗柱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第一子项空气流道所形成的空气流道;
第十一空气流道为第三十分项空气流道至第三十四分项空气流道中的一个;
第三十分项空气流道为前翼子板设置空气流道并连通第一子项空气流道所形成的空气流道;
第三十一分项空气流道为前保险杠、前翼子板支撑梁、前轮室、前挡泥板、前翼子板内衬、进气舱内部空间、进气舱盖中的至少一个设置的空气流道与前翼子板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
第三十二分项空气流道为前保险杠、前翼子板支撑梁、前轮室、前挡泥板、前翼子板内衬、进气舱内部空间、进气舱盖中的至少一个设置的空气流道与前翼子板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而且前翼子板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第一子项空气流道所形成的空气流道;
第三十三分项空气流道为前保险杠、前翼子板支撑梁、前轮室、前挡泥板、前翼子板内衬、进气舱内部空间、进气舱盖中的至少两个设置空气流道,所设置的空气流道中至少两个空气流道连通或隔绝而且所设置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与前翼子板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
所述第三十四分项空气流道为前保险杠、前翼子板支撑梁、前轮室、前挡泥板、前翼子板内衬、进气舱内部空间、进气舱盖中的至少两个设置空气流道,所设置的空气流道中至少两个空气流道连通或隔绝而且所设置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与前翼子板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前翼子板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第一子项空气流道所形成的空气流道;
第十二空气流道为第三十五分项空气流道至第三十七分项空气流道中的一个;第三十五分项空气流道为前翼子板支撑梁设置空气流道用来流入空气并连通第一子项空气流道所形成的空气流道;
第三十六分项空气流道为前保险杠、前翼子板、前纵梁、进气舱内部空间、进气舱盖、前悬架支撑、前轮室、前挡泥板、前翼子板内衬中的至少一个设置的空气流道与前翼子板支撑梁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前翼子板支撑梁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第一子项空气流道所形成的空气流道;
所述第三十七分项空气流道为前保险杠、前翼子板、前纵梁、进气舱内部空间、进气舱盖、前悬架支撑、前轮室、前挡泥板、前翼子板内衬中的至少两个设置空气流道,所设置的空气流道中至少两个空气流道连通或隔绝,所设置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与前翼子板支撑梁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前翼子板支撑梁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第一子项空气流道所形成的空气流道;
第十三空气流道为第四十分项空气流道至第四十二分项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第四十分项空气流道为前轮室、前挡泥板、前翼子板内衬中的至少一个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第一子项空气流道所形成的空气流道;
第四十一分项空气流道为前轮室、前挡泥板、前翼子板内衬中的至少一个设置的空气流道与前保险杠、前翼子板、进气舱内部空间、进气舱盖中的至少一个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前轮室、前挡泥板、前翼子板内衬中的至少一个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第一子项空气流道所形成的空气流道;
第四十二分项空气流道为前保险杠、前翼子板、进气舱内部空间、进气舱盖中的至少两个设置空气流道,所设置的空气流道中至少两个空气流道连通或隔绝,所设置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空气流道与前轮室、前挡泥板、前翼子板内衬中的至少一个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前轮室、前挡泥板、前翼子板内衬中的至少一个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第一子项空气流道所形成的空气流道;
第十四空气流道为第四十四分项空气流道至第四十五分项空气流道中的一个;
第四十四分项空气流道为进气舱内部空间与所述第一子项空气流道连通;
所述第四十五分项空气流道为进气舱内部空间与前围上盖板设置的中空空气流道连通,前围上盖板设置的中空空气流道与所述第一子项空气流道连通;
第十五空气流道为第四十八分项空气流道至第四十九分项空气流道中的一个,第四十八分项空气流道为进气舱内部空间与A柱下部的前围支柱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A柱下部的前围支柱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与第一子项空气流道连通;
所述第四十九分项空气流道为进气舱内部空间与前围板、A柱下部的前围支柱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前围板、A柱下部的前围支柱设置的空气流道与第一子项空气流道连通;
第十六空气流道为第五十一分项空气流道至第六十六分项空气流道中的一个;
第一进气分支空气流道为至少一个车架纵梁空气流道前端具备的与车架纵梁空气流道连通的进气分支空气流道,第二排气分支空气流道为至少一个车架纵梁空气流道后端具备的与车架纵梁空气流道连通的排气分支空气流道,第三进气分支空气流道为至少一个前纵梁空气流道上具备的与前纵梁空气流道连通的进气分支空气流道;第四排气分支空气流道为至少一个后纵梁空气流道上具备的与后纵梁空气流道连通的排气分支空气流道;
前防护空气流道为第一前防护空气流道至第五前防护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前防护空气流道为进气舱内部空间,第二前防护空气流道为连接板空气流道、吸能器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第三前防护空气流道为前保险杠空气流道;第四前防护空气流道为代替前保险杠面罩空气流道的进气舱盖空气流道、前翼子板空气流道、第一进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的面罩形成的空气流道、散热器面罩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第五前防护空气流道为第一进气和防护装置;
车架纵梁、连接板、吸能碰撞盒、波纹管、前纵梁、后纵梁、客舱地板纵梁、客舱地板横梁、车尾行李舱的地板横梁、客舱电池组框架、车尾行李舱的地板纵梁、车尾行李舱电池组框架、客舱电池组框架与门槛之间的空间、第一斜梁、第二斜梁中的每个设置成的空气流道均为至少一个而且均为中空空气流道;第一进气分支空气流道、第二排气分支空气流道、第三进气分支空气流道、第四排气分支空气流道中的每种设置数目均为至少一个而且均为中空空气流道;前纵梁空气流道与门槛空气流道的连通方式中的依次连通为通过至少一个第一斜梁设置的空气流道来连通;后纵梁空气流道与门槛空气流道的连通方式中的依次连通为通过至少一个第二斜梁设置的空气流道来连通;所述吸能器为吸能碰撞盒、波纹管中的一个;
第五十一分项空气流道为设置的车架纵梁贯穿车身前后,车架纵梁设置贯通的空气流道,车架纵梁空气流道前端与前防护空气流道连通,车架纵梁空气流道后端与车尾空气排出流道段、连接板空气流道、吸能器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连通或车架纵梁空气流道后端直接排出气体,排出的气体补充车尾尾流区或车身后部;
第五十二分项空气流道为设置的车架纵梁贯穿车身前后,车架纵梁设置空气流道,车架纵梁空气流道前端、第一进气分支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与前防护空气流道连通,车架纵梁空气流道后端与车尾空气排出流道段、连接板空气流道、吸能器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连通或车架纵梁空气流道后端直接排出气体来补充车尾尾流区或车身后部;
第五十三分项空气流道为设置的车架纵梁贯穿车身前后,车架纵梁设置空气流道,车架纵梁空气流道前端、第一进气分支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与前防护空气流道连通,车架纵梁空气流道后端、第二排气分支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与车尾空气排出流道段、连接板空气流道、吸能器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连通或车架纵梁空气流道后端、第二排气分支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直接排出气体,排出的气体补充车尾尾流区或车身后部;
第五十四分项空气流道为设置的车架纵梁贯穿车身前后,车架纵梁设置空气流道,车架纵梁空气流道前端与前防护空气流道连通,车架纵梁空气流道后端、第二排气分支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与车尾空气排出流道段、连接板空气流道、吸能器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连通或车架纵梁空气流道后端、第二排气分支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直接排出气体,排出的气体补充车尾尾流区或车身后部;
第五十五分项空气流道为第五十一分项空气流道至第五十四分项空气流道中的一个分项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车架纵梁空气流道与客舱空气流道段连通形成的空气流道;
第五十六分项空气流道为第五十一分项空气流道至第五十五分项空气流道中的一个分项空气流道具备前副车架空气流道、后副车架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形成的空气流道,前副车架空气流道安装方案为第十一安装方案、第十二安装方案中的一个,第十一安装方案为前副车架空气流道一端连通有前防护空气流道、车底空间中的至少一个,前副车架空气流道再与中间空气流道、车架纵梁空气流道前端、车底空间中的至少一个相连;第十二安装方案为前副车架空气流道一端连通有前防护空气流道、车底空间中的至少一个,前副车架空气流道再与中间空气流道、第一进气分支空气流道、车架纵梁空气流道前端、车底空间中的至少一个相连;
后副车架空气流道的安装方案为第十三安装方案、第十四安装方案中的一个,第十三安装方案为后副车架空气流道一端与中间空气流道、车架纵梁空气流道后端、车尾空间中的至少一个相连,后副车架空气流道另一端连通有车尾空气排出流道段、连接板空气流道、吸能器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或后副车架空气流道另一端直接排出气体补充车尾尾流区或车身后部;第十四安装方案为后副车架空气流道一端与中间空气流道、第二排气分支空气流道、车架纵梁空气流道后端、车尾空间中的至少一个相连,后副车架空气流道另一端连通有车尾空气排出流道段、连接板空气流道、吸能器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或后副车架空气流道另一端直接排出气体补充车尾尾流区或车身后部;
第五十七分项空气流道为前纵梁空气流道与后纵梁空气流道直接连通或二者设置为整体结构的中空空气流道,前纵梁空气流道前端与前防护空气流道连通,后纵梁空气流道与车尾空气排出流道段、连接板空气流道、吸能器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连通或后纵梁空气流道后端直接排出气体,排出的气体补充车尾尾流区或车身后部;
第五十八分项空气流道为前纵梁空气流道与后纵梁空气流道直接连通或二者设置为整体结构的中空空气流道,前纵梁空气流道前端、第三进气分支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与前防护空气流道连通,后纵梁与车尾空气排出流道段、连接板空气流道、吸能器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连通或后纵梁空气流道后端直接排出气体来补充车尾尾流区或车身后部;
第五十九分项空气流道为前纵梁空气流道与后纵梁空气流道直接连通或二者设置为整体结构的中空空气流道,前纵梁空气流道前端、第三进气分支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与前防护空气流道连通,后纵梁、第四排气分支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与车尾空气排出流道段、连接板空气流道、吸能器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连通或后纵梁空气流道后端、第四排气分支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直接排出气体,排出的气体补充车尾尾流区或车身后部;
第六十分项空气流道为前纵梁空气流道与后纵梁空气流道直接连通或二者设置为整体结构的中空空气流道,前纵梁空气流道前端与前防护空气流道连通,后纵梁、第四排气分支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与车尾空气排出流道段、连接板空气流道、吸能器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连通或后纵梁、第四排气分支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直接排出气体补充车尾尾流区或车身后部;
第五十七分项空气流道至第六十分项空气流道中的每个分项空气流道中的前纵梁空气流道与后纵梁空气流道直接连通形成的空气流道或前纵梁空气流道与后纵梁空气流道二者设置为整体结构的中空空气流道均为至少一个;
第六十一分项空气流道为第五十七分项空气流道至第六十分项空气流道中的一个分项空气流道中的前纵梁空气流道与后纵梁空气流道与客舱空气流道段连通形成的空气流道;
第六十二分项空气流道为前防护空气流道与前纵梁空气流道连通,前纵梁空气流道再与中间空气流道连通,中间空气流道再与后纵梁空气流道连通,后纵梁空气流道后端再与车尾空气排出流道段、连接板空气流道、吸能器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连通形成的空气流道或者后纵梁空气流道后端直接排出气体,排出的气体补充车尾尾流区或车身后部;
第六十三分项空气流道为前防护空气流道与前纵梁空气流道、第三进气分支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连通,前纵梁空气流道、第三进气分支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再与中间空气流道连通,中间空气流道再与后纵梁空气流道连通,后纵梁空气流道后端再与车尾空气排出流道段、连接板空气流道、吸能器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连通形成的空气流道或者后纵梁空气流道后端直接排出气体,排出的气体补充车尾尾流区或车身后部;
第六十四分项空气流道为前防护空气流道与前纵梁空气流道、第三进气分支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连通,前纵梁空气流道、第三进气分支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再与中间空气流道连通,中间空气流道再与后纵梁空气流道、第四排气分支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连通,后纵梁空气流道后端、第四排气分支空气流道后端中的至少一个再与车尾空气排出流道段、连接板空气流道、吸能器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连通形成的空气流道或者后纵梁空气流道后端、第四排气分支空气流道后端中的至少一个直接排出气体来补充车尾尾流区或车身后部;
第六十五分项空气流道为前防护空气流道与前纵梁空气流道连通,前纵梁空气流道再与中间空气流道连通,中间空气流道再与后纵梁空气流道、第四排气分支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连通,后纵梁空气流道后端、第四排气分支空气流道后端中的至少一个再与车尾空气排出流道段、连接板空气流道、吸能器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连通形成的空气流道或者后纵梁空气流道后端、第四排气分支空气流道后端中的至少一个直接排出气体,排出的气体补充车尾尾流区或车身后部;
第六十六分项空气流道为第五十七分项空气流道至第六十五分项空气流道中的一个分项空气流道具备前副车架空气流道、后副车架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形成的空气流道,前副车架空气流道安装方案为第十六安装方案、第十七安装方案中的一个,第十六安装方案为前副车架空气流道一端连通有前防护空气流道、车底空间中的至少一个,前副车架空气流道再与中间空气流道、前纵梁空气流道、车底空间中的至少一个相连;第十七安装方案为前副车架空气流道一端连通有前防护空气流道、车底空间中的至少一个,前副车架空气流道再与中间空气流道、第三进气分支空气流道、前纵梁空气流道、车底空间中的至少一个相连;
后副车架空气流道的安装方案为第十八安装方案、第十九安装方案中的一个,第十八安装方案为后副车架空气流道一端与中间空气流道、后纵梁空气流道后端、车尾空间中的至少一个相连,后副车架空气流道另一端连通有车尾空气排出流道段、连接板空气流道、吸能器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或后副车架空气流道另一端直接排出气体补充车尾尾流区或车身后部;第十九安装方案为后副车架空气流道一端与中间空气流道、第四排气分支空气流道、后纵梁空气流道、车尾空间中的至少一个相连,后副车架空气流道另一端连通有车尾空气排出流道段、连接板空气流道、吸能器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或后副车架空气流道另一端直接排出气体补充车尾尾流区或车身后部;
电动乘用车的第六组成部分中的每个单元为客舱地板纵梁、客舱地板横梁、门槛、客舱电池组框架、客舱电池组框架与门槛之间的空间、车尾行李舱的地板纵梁、车尾行李舱的地板横梁、车尾行李舱电池组框架;
中间空气流道为第二中间空气流道至第四中间空气流道中的一个,电动乘用车的第六组成部分中的至少一个单元设置成的空气流道为第二中间空气流道;电动乘用车的第六组成部分中的至少两个单元设置空气流道而且至少两个单元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或者至少两个单元设置的空气流道彼此隔绝,所设置的空气流道为第三中间空气流道;第四中间空气流道为第二中间空气流道、第三中间空气流道中的一个与客舱空气流道段、第一独立安装空气流道、第二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第二子项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连通;电动乘用车的第六组成部分中的每个单元设置的空气流道数目均为至少一个或均为至少两个而且至少两个彼此隔绝或均为至少两个而且至少两个连通;
第十七空气流道为第一空气流道至第十六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空气流道满足第八十条件、第八十一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条件,第八十条件为流体机械放置在空气流道内部,第八十一条件为流体机械与空气流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流体设备降低升力和阻力并增程的电动乘用车,其特征在于:第十八空气流道为第七十五分项空气流道至第八十三分项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
第七十五分项空气流道为后保险杠的全部或局部、后副车架、车架纵梁或后纵梁、第二排气和防护装置、车尾行李舱电池组、车尾行李舱电池组空气流道、车尾行李舱地板、车尾行李舱地板空气流道、车尾护板、车尾护板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设置从车身底部至车身后方的空气导流板并设置为固定类型的空气导流板或具备可调整功能类型的空气导流板,所述空气导流板设置为直板或弯板,固定类型的空气导流板通过与车身保持的固定角度、距离构成车身底部至车身后方的空气流道,空气流道里的空气从后保险杠下方、后保险杠的空气排气口中的至少一个通往车尾的尾流区;所述具备可调整功能类型的空气导流板通过具备的可调整功能构成车身底部至车身后方的空气流道,空气流道里的空气从后保险杠下方、后保险杠的空气排气口中的至少一个通往车尾的尾流区;
第七十六分项空气流道为后保险杠空气流道、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的面罩所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所属的能量吸收体的中空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与车身保持的固定角度、固定距离构成车身底部至车身后方的空气流道或者具备可调整功能类型的后保险杠面罩、后保险杠面罩空气流道、后保险杠面罩和后保险杠加强横梁之间的能量吸收体、后保险杠面罩和后保险杠加强横梁之间的能量吸收体中空空气流道、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的面罩、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的面罩所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所属的能量吸收体、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所属的能量吸收体的中空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的全部或局部通过具备的可调整功能而形成车身底部至车身后方的空气流道;
第七十七分项空气流道为局部的后保险杠、局部的第二排气和防护装置中的至少一种设置为第一空气导流装置,所述第一空气导流装置为空气导流板、空气导流体形式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空气导流装置与车身之间形成空气流道,空气流道里的空气通往车尾的尾流区,第一空气导流装置通过第一空气导流装置与车身保持的固定角度、固定距离构成车身底部至车身后方的空气流道或者所述具备可调整功能类型的第一空气导流装置通过具备的可调整功能构成车身底部至车身后方的空气流道;
第七十八分项空气流道为所述车底全部或局部或车尾全部或局部设置中空导气板、导气管、空气导流板、车底护板中的至少一个并均设置为固定类型的或均为具备可调整功能类型的,所述空气导流板设置为直板或弯板;均为固定类型的中空导气板、导气管、空气导流板、车底护板通过与车身保持的固定角度、距离构成车身底部至车身后方的空气流道,空气流道通往车尾的尾流区的方式为空气流道与所述车尾空气流道排出段连通、空气流道从后保险杠下方通往车尾的尾流区中的至少一个;均为具备可调整功能的中空导气板、导气管、空气导流板、车底护板通过具备的可调整功能构成车身底部至车身后方的空气流道,空气流道通往车尾的尾流区的方式为空气流道与所述车尾空气流道排出段连通、空气流道从后保险杠下方通往车尾的尾流区中的至少一个;
第七十九分项空气流道为设置中空导气板、导气管中的至少一个,其前端直接贯穿客舱底部、车尾行李舱底部中的至少一个并在车底设置进气口,所述设置的中空导气板、导气管中的至少一个的后端与所述车尾空气流道排出段连通;进气口前缘、后缘距地面距离相同或设置为特殊的进气口,特殊的进气口具备第五特征、第六特征、第七特征、第八特征中的至少一个,以便空气顺畅流入进气口,第五特征为进气口后缘凸出于车底,第六特征为进气口后缘设置固定类型空气导流板或可调整功能类型的空气导流板,第七特征为进气口后设置有车底护管作为导气装置,所述车底护管也作为电池组的防护装置,第八特征为进气口后缘的车身距地面高度低于进气口前缘的车身距地面高度;
第八十分项空气流道为在客舱、车尾行李箱、后保险杠所围成的空间或在客舱、车尾行李箱、电动机舱、后保险杠所围成的空间设置中空导气板、导气管中的至少一个,其前端直接在车底设置进气口,进气口前缘、后缘距地面距离相同或设置为特殊的进气口,特殊的进气口具备第五特征、第六特征、第七特征中的至少一个,所述设置的中空导气板、导气管中的至少一个的后端与所述车尾空气流道排出段连通;
第八十一分项空气流道为客舱空气流道、车尾行李舱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直接在车底设置进气口,进气口前缘、后缘距地面距离相同或设置为特殊的进气口,特殊的进气口具备第五特征至第八特征中的至少一个,空气流道后端与所述车尾空气流道排出段连通;
第八十二分项空气流道为后轮室与所述车尾空气流道排出段、车尾空间中的至少一个连通;
第八十三分项空气流道为第七十五分项空气流道至第八十二分项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分项空气流道满足第八十条件、第八十一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条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流体设备降低升力和阻力并增程的电动乘用车,其特征在于:
第十九空气流道为第八十八分项空气流道至第九十三分项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第八十八分项空气流道为至少一个A柱上部的前风窗柱设置的空气流道;第八十九分项空气流道为A柱上部的前风窗柱设置空气流道并连通第一子项空气流道所形成的空气流道;
第九十分项空气流道为所述电动乘用车的车顶盖、天窗、上边梁、后挡风玻璃、车后行李箱盖、背门、后翼子板、车顶部的行李架、车顶盖后缘导流板中的至少一个的全部或局部上设置空气导流板,所述空气导流板设置为直板或弯板并设置为固定类型的空气导流板或具备可调整功能类型的空气导流板;所述固定类型的空气导流板通过与车身保持的固定角度、固定距离构成车身上方空气流向车身后方的空气流道;所述具备可调整功能的空气导流板通过具备的可调整功能构成车身上方流向车身后方的空气流道;
第九十一分项空气流道为所述后翼子板的局部、车顶盖后缘导流板的全部或局部、背门的局部、车后行李箱盖的局部中的至少一个设置为第二空气导流装置,所述第二空气导流装置为导流板、导流体形式中的至少一个,第二空气导流装置与车身形成空气流道并设置为固定类型的空气流道或具备可调整功能类型的空气流道;所述固定类型的空气流道通过与车身保持的固定角度、固定距离构成车身上方流向车身后方的空气流道;所述具备可调整功能类型的空气流道为第二空气导流装置通过具备的可调整功能构成车身上方流向车身后方的空气流道;
第九十二分项空气流道为所述电动乘用车的车顶盖、天窗、上边梁、前挡风玻璃、后挡风玻璃、车后行李箱盖、背门、后翼子板、车顶盖后缘导流板、车顶部的行李架中的至少一个设置至车后的空气流道或者至少两个设置至车尾的空气流道而且至少两个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或隔绝,设置的空气流道流入的空气流向车尾的尾流区、车后中的一个,设置的空气流道为固定类型的空气流道或为具备可调整功能类型的空气流道;固定类型的空气流道通过与车身保持的固定角度、固定距离构成车身上方和车身后方的空气流道,所述具备可调整功能类型的空气流道通过具备的可调整功能构成车身上方和车身后方的空气流道;车顶部的行李架设置的空气流道为中空空气流道;
第九十三分项空气流道为第八十八分项空气流道至第九十二分项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分项空气流道满足第八十条件、第八十一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条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流体设备降低升力和阻力并增程的电动乘用车,其特征在于:第二十空气流道为第九十九分项空气流道至第一百零三分项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使流经车身左、右侧的空气流向车尾尾流区、车尾中的一个;
第九十九分项空气流道为车身左、右侧的至少一个车门外拉手、至少一个车外后视镜、至少一个车外摄像头、至少一个雷达、至少一个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设置的空气流道;
第一百分项空气流道为所述后保险杠、后翼子板、后挡风玻璃、车后行李箱盖、车顶盖后缘导流板、背门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空气导流板并设置为固定类型的空气导流板或具备可调整功能类型的空气导流板,所述空气导流板设置为直板或弯板;固定类型的空气导流板通过与车身保持的固定角度、距离构成车身左、右侧和车身后方的空气流道;所述具备可调整功能类型的空气导流板通过具备的可调整功能构成车身左、右侧和车身后方的空气流道;
第一百零一分项空气流道为空气流道为所述后保险杠、后翼子板、车后行李箱盖、车顶盖后缘导流板、背门中的至少一个的全部或局部设置为空气流道或者所述后保险杠、后翼子板、车后行李箱盖、车顶盖后缘导流板、背门中的至少两个设置空气流道,所设置的空气流道中至少两个空气流道连通或隔绝,设置的空气流道为固定类型的空气流道或为具备可调整功能类型的空气流道;所述固定类型的空气流道通过与车身保持的固定角度、固定距离构成车身左、右侧和车身后方的空气流道;所述具备可调整功能类型的空气流道通过具备的可调整功能构成车身左、右侧和车身后方的空气流道;
第一百零二分项空气流道为空气流道为所述后翼子板的全部或局部、车顶盖后缘导流板的全部或局部、后保险杠的局部、背门的局部、车后行李箱盖的局部中的至少一个设置为第三空气导流装置,所述第三空气导流装置为导流板、导流体形式中的至少一个,第三空气导流装置与车身形成空气流道并设置为固定类型的空气流道或为具备可调整功能类型的空气流道;所述固定类型的空气流道通过与车身保持的固定角度、固定距离构成车身左、右侧和车身后方的空气流道;所述具备可调整功能类型的空气流道为所述第三空气导流装置通过具备的可调整功能构成车身左、右侧和车身后方的空气流道;
第一百零三分项空气流道为空气流道为第九十九分项空气流道至第一百零二分项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分项空气流道满足第八十条件、第八十一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条件。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流体设备降低升力和阻力并增程的电动乘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舱为第一进气舱至第六进气舱中的一种;所述第一进气舱为前保险杠面罩、前保险杠的加强横梁、前保险杠面罩与前保险杠加强横梁之间的能量吸收体、前副车架、散热器面罩、散热器、散热器支架、进气舱盖、前翼子板、前翼子板支撑梁、前悬架支撑、前挡泥板、进气舱电池组、前置电动机、前置电动机支架、前置电动机舱支架、进气舱地板、进气舱护板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与第一进气舱内部空间连通的空气流道用于气体流通;
第二进气舱为进气舱内设置至少一个导气内腔,前保险杠面罩、前保险杠的加强横梁、前保险杠面罩与前保险杠加强横梁之间的能量吸收体、前副车架、散热器面罩、散热器、散热器支架、进气舱盖、前翼子板、前翼子板支撑梁、前悬架支撑、前挡泥板、进气舱电池组、前置电动机、前置电动机支架、前置电动机舱支架、进气舱地板、进气舱护板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与第二进气舱内部空间、导气内腔中的至少一个连通的空气流道用于气体流通;第二进气舱、导气内腔中的至少一个与客舱空气流道段连通,空气流道的连通方式中的依次连通为通过设置的前围板空气流道连通,所述前围板上设置至少一个空气流道;
第三进气舱为第一进气舱或第二进气舱设置为具有压溃吸能碰撞盒结构或波纹管结构而形成,进气舱盖、前保险杠面罩、前保险杠的加强横梁、前保险杠面罩与前保险杠加强横梁之间的能量吸收体、散热器面罩、散热器、散热器支架、前翼子板、前翼子板支撑梁、前悬架支撑、散热器支架、前挡泥板、前轮罩、前置电动机支架、前置电动机舱支架、进气舱地板、进气舱护板中的至少一个设置为具有压溃吸能碰撞盒结构或波纹管结构;
第四进气舱为第一进气舱或第二进气舱或第三进气舱取消散热器面罩、前保险杠面罩、进气舱盖、前翼子板中的一个或两个或三个,由剩下的至少一个代替散热器面罩、前保险杠面罩、进气舱盖、前翼子板中的被取消的一个或两个或三个而形成;
第五进气舱为第一进气舱或第二进气舱或第三进气舱设置第一进气和防护装置形成的进气舱;
第六进气舱为第五进气舱取消散热器面罩、前保险杠面罩、第一进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的面罩、进气舱盖、前翼子板中的一个或两个或三个或四个,由剩下的至少一个代替散热器面罩、前保险杠面罩、第一进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的面罩、进气舱盖、前翼子板中的被取消的一个或两个或三个或四个而形成;
所述散热器面罩、前保险杠面罩、前保险杠面罩与前保险杠加强横梁之间的能量吸收体、第一进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的面罩、第一进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所属的能量吸收体、进气舱盖、散热器、散热器支架、前翼子板、前悬架支撑的局部、前挡泥板、进气舱地板、进气舱护板、设置空气流道的散热器面罩、设置空气流道的前保险杠面罩、设置空气流道的前保险杠面罩与前保险杠加强横梁之间的能量吸收体、设置空气流道的进气舱盖、设置空气流道的前翼子板、设置空气流道的局部前悬架支撑、设置空气流道的前挡泥板、设置空气流道的第一进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的面罩、设置空气流道的第一进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所属的能量吸收体、设置空气流道的进气舱地板、设置空气流道的进气舱护板、设置空气流道的散热器支架中的至少一个的全部或局部为电动乘用车的第九组成部分,电动乘用车的第九组成部分具备固定类型、可调整功能类型的中的一个,具备可调整功能类型的电动乘用车的第九组成部分通过可调整功能形成与进气舱连通或关闭的空气流道;
进气舱内部迎风梁、迎风柱、辅助横梁、散热器支架、前悬架支撑、两个前悬架支撑的连接加强横梁、前置电动机舱支架、前置电动机支架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减小迎风面积的空气流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流体设备降低升力和阻力并增程的电动乘用车,其特征在于:第一进气舱或第二进气舱或第三进气舱设置第一进气和防护装置的方案为第一方案、第二方案中的一个,起到空气流道和加强防护的作用;第一方案为第一进气舱或第二进气舱或第三进气舱设置第一进气和防护装置,第二方案为第一进气舱或第二进气舱或第三进气舱取消前保险杠面罩、前保险杠的加强横梁、前保险杠面罩与前保险杠加强横梁之间的能量吸收体中的至少一个,设置第一进气和防护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流体设备降低升力和阻力并增程的电动乘用车,其特征在于:第二排气和防护装置的设置方案为第六方案、第七方案中的一个,起到空气流道和加强防护的作用;第六方案为车尾设置第二排气和防护装置,第七方案为取消后保险杠面罩、后保险杠的加强横梁、后保险杠面罩与后保险杠加强横梁之间的能量吸收体中的至少一个,车尾设置第二排气和防护装置,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的面罩、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所属的能量吸收体均具备固定类型、可调整功能类型的中的一个,具备可调整功能类型的通过可调整功能形成连通或关闭的空气流道。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流体设备降低升力和阻力并增程的电动乘用车,其特征在于:进气舱的导气内腔、客舱电池组的至少一个中空框架空气流道、车尾行李舱电池组的至少一个中空框架空气流道、车尾行李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第一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第一进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第一进气分支空气流道、第二排气分支空气流道、第三进气分支空气流道、第四排气分支空气流道、间接连通方式中的连通空气流道均设置为常规中空结构或压溃吸能碰撞盒结构或波纹管结构;
导气内腔、第一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第一进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均依靠自身结构吸能或分别与气体弹簧、橡胶弹簧、钢板弹簧、螺旋弹簧、扭杆弹簧、减振器、液压式吸能器、发泡树脂能量吸收体、蜂窝状结构树脂能量吸收体、泡沫状金属材料能量吸收体、波纹管能量吸收体、吸能碰撞盒中的至少一个组合安装增加吸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流体设备降低升力和阻力并增程的电动乘用车,其特征在于:电动乘用车的第十组成部分中的至少一个单元与流体机械和散热系统的安装方式为第二十安装方式、第二十一安装方式中的一种;所述流体机械和散热系统为电池组散热器系统的全部或局部、电池组散热器的支架、空调散热器系统的全部或局部、流体机械中的至少一种;
第二十安装方式为电动乘用车的第十组成部分中的至少一个单元设置空气流道或者电动乘用车的第十组成部分中的至少两个单元设置空气流道,所设置的空气流道中至少两个空气流道连通或隔绝,所述流体机械和散热系统为放置在设置的至少一个空气流道内部、与设置的至少一个空气流道连通中的至少一种;第二十一安装方式为电动乘用车的第十组成部分中的至少一个单元上直接设置流体机械和散热系统,使空气流向车尾尾流区或空气流道末端;
所述电动乘用车的第十组成部分中的每个单元为进气舱盖、进气舱、前保险杠、散热器支架、进气舱地板、进气舱护板、车架、前副车架、后副车架、客舱地板、客舱护板、前车门、后车门、背门、车顶盖、天窗、上边梁、车顶盖后缘导流板、后围板、前挡风玻璃、后挡风玻璃、车尾行李舱、车尾行李舱地板、车尾行李舱护板、车尾行李舱盖、车顶行李架、前翼子板、后翼子板、后保险杠、前纵梁、后纵梁、第一进气和防护装置、第二排气和防护装置;
所述第二十安装方式、第二十一安装方式形成的空气流道均为由前至后的空气流道、由前至斜后方的空气流道、由上至下的空气流道、由下至上的空气流道、由上至后的空气流道、由下至后的空气流道、由上至斜后方的空气流道、由下至斜后方的空气流道、由左至右的空气流道、由右至左的空气流道、由左至后的空气流道、由右至后的空气流道、由左至斜后方的空气流道、由右至斜后方的空气流道中的一个或多个;
放置在车尾行李舱空气流道的所述流体机械和散热系统为车尾行李舱空气流道正放、车尾行李舱空气流道侧放、车尾行李舱空气流道斜放、车尾行李舱空气流道平放中的至少一种。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402241X | 2016-12-20 | ||
CN201611185303 | 2016-12-20 | ||
CN201621402241 | 2016-12-20 | ||
CN2016111853030 | 2016-12-20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016516A CN108016516A (zh) | 2018-05-11 |
CN108016516B true CN108016516B (zh) | 2024-03-26 |
Family
ID=6207379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1356759.3A Active CN108016516B (zh) | 2016-12-20 | 2017-12-16 | 一种用流体设备降低升力和阻力并增程的电动乘用车 |
CN201721759909.0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8134457U (zh) | 2016-12-20 | 2017-12-16 | 一种用流体设备降低升力和阻力并增程的电动乘用车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759909.0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8134457U (zh) | 2016-12-20 | 2017-12-16 | 一种用流体设备降低升力和阻力并增程的电动乘用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2) | CN108016516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016516B (zh) * | 2016-12-20 | 2024-03-26 | 徐丹 | 一种用流体设备降低升力和阻力并增程的电动乘用车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772062A (en) * | 1986-07-30 | 1988-09-20 |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 Motor vehicle, especially passenger motor vehicle |
JP2005170304A (ja) * | 2003-12-12 | 2005-06-30 | Toyota Motor Corp | 車輌の空力特性向上装置 |
JP2010254023A (ja) * | 2009-04-22 | 2010-11-11 | Honda Motor Co Ltd | 車両の空気抵抗低減構造 |
CN102470897A (zh) * | 2009-08-28 | 2012-05-23 | 宝马股份公司 | 具有挡风玻璃和车身支柱的汽车 |
CN104149863A (zh) * | 2014-08-25 | 2014-11-19 | 朱晓义 | 节能汽车 |
CN204415546U (zh) * | 2013-06-06 | 2015-06-24 | DrIngh.cF保时捷股份公司 | 带有可调节的气流导向元件的机动车辆 |
CN105438280A (zh) * | 2015-12-07 | 2016-03-30 | 重庆翼耀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 一种车尾稳定方法 |
CN105923056A (zh) * | 2015-02-26 | 2016-09-07 | 保时捷股份公司 | 空气引导装置以及运行此装置的方法 |
CN208134457U (zh) * | 2016-12-20 | 2018-11-23 | 徐丹 | 一种用流体设备降低升力和阻力并增程的电动乘用车 |
-
2017
- 2017-12-16 CN CN201711356759.3A patent/CN108016516B/zh active Active
- 2017-12-16 CN CN201721759909.0U patent/CN208134457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772062A (en) * | 1986-07-30 | 1988-09-20 |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 Motor vehicle, especially passenger motor vehicle |
JP2005170304A (ja) * | 2003-12-12 | 2005-06-30 | Toyota Motor Corp | 車輌の空力特性向上装置 |
JP2010254023A (ja) * | 2009-04-22 | 2010-11-11 | Honda Motor Co Ltd | 車両の空気抵抗低減構造 |
CN102470897A (zh) * | 2009-08-28 | 2012-05-23 | 宝马股份公司 | 具有挡风玻璃和车身支柱的汽车 |
CN204415546U (zh) * | 2013-06-06 | 2015-06-24 | DrIngh.cF保时捷股份公司 | 带有可调节的气流导向元件的机动车辆 |
CN104149863A (zh) * | 2014-08-25 | 2014-11-19 | 朱晓义 | 节能汽车 |
CN105923056A (zh) * | 2015-02-26 | 2016-09-07 | 保时捷股份公司 | 空气引导装置以及运行此装置的方法 |
CN105438280A (zh) * | 2015-12-07 | 2016-03-30 | 重庆翼耀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 一种车尾稳定方法 |
CN208134457U (zh) * | 2016-12-20 | 2018-11-23 | 徐丹 | 一种用流体设备降低升力和阻力并增程的电动乘用车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134457U (zh) | 2018-11-23 |
CN108016516A (zh) | 2018-05-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3176038B1 (en) | Recess steps for cab access | |
EP3177513B1 (en) | Vehicle aerodynamic apparatus | |
EP3177511B1 (en) | Vehicle aerodynamic apparatus | |
EP3177509B1 (en) | Vehicle aerodynamic apparatus | |
US20120319428A1 (en) | Segmented Skirt Aerodynamic Fairing Device for Reducing the Aerodynamic Drag of Ground Vehicles | |
CN106184381B (zh) | 电动汽车的车身结构 | |
RU2308394C1 (ru) | Кузов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и способ его сборки | |
CN102307775A (zh) | 特别是陆地车辆车身的车身 | |
CN108016516B (zh) | 一种用流体设备降低升力和阻力并增程的电动乘用车 | |
CN110758054B (zh) | 一种汽车中空调进风口用的防护结构 | |
US20070145783A1 (en) | Vehicle door sill | |
EP3795459B1 (en) | Vehicle structure, and vehicle | |
CN218907422U (zh) | 一种用于车辆的风道系统及其车辆 | |
CN218316988U (zh) | 一种用于车辆的风道系统及其车辆 | |
CN110525182A (zh) | 一种后侧门c柱防水组件 | |
EP3590747B1 (en) | Roof cover ducts | |
CN109847244B (zh) | 车厢及消防车 | |
CN218112783U (zh) | 一种降低汽车风阻的舱盖 | |
CN110816670B (zh) | 一种汽车车身构造和具有其的汽车 | |
WO2023185583A1 (zh) | 一种用于车辆的风道系统及其车辆 | |
GB2541683A (en) | Door for an automobile and to a window system therefor | |
CN115540691A (zh) | 一种高强度车身结构部件 | |
CN117262029A (zh) | 一种前机舱加强结构和车辆 | |
CN101181908A (zh) | 汽车侧围密封方式 | |
Zörner et al. | The aerodynamics and aeroacoustics of the new Audi A8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