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08856B - 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08856B
CN108008856B CN201711236346.1A CN201711236346A CN108008856B CN 108008856 B CN108008856 B CN 108008856B CN 201711236346 A CN201711236346 A CN 201711236346A CN 108008856 B CN108008856 B CN 1080088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panel
layer
bubble discharge
discharge channel
shielding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23634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008856A (zh
Inventor
叶佳锜
郑雅尹
陈柏林
余政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terface Opto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Interface Technology Chengdu Co Ltd
General Interface Solution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terface Opto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Interface Technology Chengdu Co Ltd
General Interface Solutio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terface Opto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Interface Technology Chengdu Co Ltd, General Interface Solution Ltd filed Critical Interface Opto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23634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008856B/zh
Publication of CN1080088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088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0088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088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控面板和显示装置。触控面板包括保护盖板、遮蔽层、透明绝缘层和触控模组。保护盖板具有第一表面。遮蔽层设于第一表面上,将触控面板划分为可视区及非可视区,可视区具有与非可视区相接的交界面。遮蔽层包括与交界面共面的第一内侧面。透明绝缘层设于第一表面并延伸至遮蔽层上,透明绝缘层开设有排泡通道,排泡通道位于非可视区,能露出遮蔽层的部分结构,且与外界连通。触控模组设于透明绝缘层远离保护盖板的表面上,且包括位于非可视区的、被遮蔽层覆盖的触控引线。上述触控面板可有效地将贴合时遮蔽层与透明绝缘层间的气泡排出,而不影响视觉效果。

Description

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触控面板作为一种简单、便捷的人机交互工具,已经广泛应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比如手机、媒体播放器、导航系统、数码相机、相框、PDA、游戏设备、显示器、电器控制、医疗设备等。触控面板主要包括触控模组与保护盖板,触控模组通过透明绝缘胶与保护盖板贴合,保护盖板上丝印有油墨层,以将触控面板分为可视区域和非可视区域。由于油墨层具有一定的厚度,触控模组与保护盖板贴合时,透明绝缘胶与油墨层之间容易产生气泡,进而影响触控面板的显示质量。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触控面板的透明绝缘胶与油墨层之间容易产生气泡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显示质量的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一种触控面板,包括可视区及围绕所述可视区设置的非可视区,所述可视区具有与所述非可视区相接的交界面,包括:
保护盖板,具有第一表面;
遮蔽层,设于所述第一表面上,且位于所述非可视区,所述遮蔽层包括第一内侧面,所述第一内侧面与所述交界面共面;
透明绝缘层,设于所述第一表面并延伸至所述遮蔽层上,所述透明绝缘层开设有排泡通道,所述排泡通道位于所述非可视区,且用于与外界环境连通,所述排泡通道能露出所述遮蔽层的部分结构;以及
触控模组,设于所述透明绝缘层远离所述保护盖板的表面上,且包括位于所述非可视区的触控引线,所述触控引线由所述遮蔽层覆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遮蔽层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油墨层及第二油墨层,所述第一油墨层位于所述保护盖板与所述第二油墨层之间,所述第一油墨层设于所述第一表面上,且包括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一内侧面及第一外侧面,所述第二油墨层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二内侧面及第二外侧面,所述第二内侧面位于所述第一内侧面与所述第一外侧面之间,所述第二外侧面与所述第一外侧面共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侧面与所述第二内侧面连接形成阶梯面,在所述保护盖板至所述触控模组的方向上,所述排泡通道的截面的轮廓线与所述阶梯面相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泡通道具有朝向所述遮蔽层设置的开口端,所述开口端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轮廓线和第二轮廓线,所述第一轮廓线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内侧面与所述第二内侧面之间,所述第二轮廓线位于所述遮蔽层远离所述保护盖板的一面,且位于所述第二内侧面与所述第二外侧面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泡通道的内壁与所述第一内侧面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等于0.2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泡通道的截面的宽度大于0.02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保护盖板至所述触控模组的方向上,所述排泡通道的截面形状为正圆形、椭圆形和矩形中的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泡通道的轴线为直线、折线和曲线中的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控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非可视区内的保护层,所述保护层设于所述触控模组靠近所述第一表面的一面,且与所述透明绝缘层连接,所述保护层用于保护所述触控引线。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任一种触控面板。
上述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在透明绝缘层上设置了位于非可视区内的排泡通道,排泡通道能露出部分遮蔽层,且与外界环境连通,从而透明绝缘层与遮蔽层之间产生的气泡能通过排泡通道排出至外界环境中,避免了气泡游走至可视区内而对触控面板的视觉效果产生影响,提高了装有该触控面板的显示装置的显示质量。同时,也能增强透明绝缘层与遮蔽层之间的附着力,提高触控面板结构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截面图;
图2为图1所示的触控面板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与另一个元件“连通”或“连接”,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
一实施方式的触控面板可应用于各类显示装置中,比如手机、相机、平板电脑等。请参考图1及图2,触控面板10包括保护盖板100、遮蔽层200、透明绝缘层300及触控模组400,其中,保护盖板100的材料为玻璃,具有第一表面110。在其它实施例中,保护盖板100的材料也可以是透明塑料、亚克力,或者其它任何具有一定透光度的、可以对与其贴合的结构起到保护作用的材料。
遮蔽层200设于第一表面110上,且能遮蔽保护盖板100的部分结构。遮蔽层200可以通过丝印或是转印的方式形成在保护盖板100上。遮蔽层200的透光率较低,从而能将触控面板10划分为可视区12和非可视区14。
具体地,遮蔽层200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油墨层210及第二油墨层220,第一油墨层210位于保护盖板100与第二油墨层220之间。第一油墨层210设于第一表面110上,且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内侧面212及第一外侧面214,第一内侧面212即为可视区12和非可视区14的交界面,第一外侧面214为非可视区14远离可视区12的一面。第二油墨层22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二内侧面222及第二外侧面224,第二内侧面222平行于第一内侧面212,且位于第一内侧面212与第一外侧面214之间,第二外侧面224与第一外侧面214共面。也即,遮蔽层200呈阶梯状,第一内侧面212与第二内侧面222连接形成阶梯面230,第二油墨层220的宽度小于第一油墨层210的宽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遮蔽层200共设有四层油墨层,也即在第一油墨层210与第二油墨层220之间还设有两层油墨层,从第一油墨层210至第二油墨层220,四层油墨层的宽度逐渐减小。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遮蔽层200还可以仅设置一层油墨层或是其他数目的油墨层。
透明绝缘层300设于第一表面110并延伸至遮蔽层200上,透明绝缘胶300为光学胶,粘接强度高,用于粘接保护盖板100及触控模组400。而且,透明绝缘胶300无色透明,透光率90%以上,不会影响触控面板10的显示效果。
透明绝缘层300开设有排泡通道310,排泡通道310位于非可视区14,也即是说,排泡通道310被遮蔽层200覆盖住,从而防止其影响触控面板10的视觉效果。
排泡通道310整体可以沿直线、折线或者曲线路径在透明绝缘层300内延伸,且其至少一端与触控面板10的外界环境连通。在保护盖板100至触控模组400的方向上,排泡通道310的截面可以为正圆形、椭圆形、平行四边形、不规则图形等等,且在排泡通道310沿其轴线的不同位置上,截面的形状和面积也可以不同。
排泡通道310具有朝向遮蔽层200设置的开口端,开口端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轮廓线312和第二轮廓线314,第一轮廓线312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内侧面212与第二内侧面222之间,也即是说,第一轮廓线312可以仅有一部分位于第一内侧面212与第二内侧面222之间,也可以全部位于第一内侧面212与第二内侧面222之间。第二轮廓线314位于遮蔽层200远离保护盖板100的一面,且位于第二内侧面222与第二外侧面224之间。又或者,排泡通道310直接贯穿透明绝缘层300上与第一外侧面214共面的一面,而省略第二轮廓线314。
排泡通道310内能露出遮蔽层200的部分结构,从而在贴合时透明绝缘层300与遮蔽层200之间产生的气泡能游走至排气通道310,并通过排泡通道310排出至外界环境中,避免了气泡游走至可视区12内而对触控面板10的视觉效果产生影响,提高了装有该触控面板10的显示装置的显示质量。同时,也能增强透明绝缘层300与遮蔽层200之间的附着力,提高触控面板10的结构的稳定性。
具体到本实施方式中,排泡通道310整体沿折线路径延伸,其轴线为一平行于第一表面110的折线。如图1所示,在保护盖板100至触控模组400的方向上,排泡通道310的截面形状为矩形,且这一矩形的轮廓线与阶梯面230相交。
如图2所示,第一轮廓线312与第二轮廓线314平行设置,第一轮廓线312与第一内侧面212平行的部分位于第一内侧面212与第二内侧面222之间,第二轮廓线314位于第二内侧面222与第二外侧面224之间。
如图1及图2所示,无论排泡通道310呈何种形状、延伸方向如何,排泡通道310的内壁与第一内侧面212之间的最小距离D大于等于0.2mm。具体到本实施方式中,即为第一轮廓线312与第一内侧面212之间的最小距离D大于等于0.2mm,以弥补网印工艺和贴合工艺可能产生的误差。
另外,排泡通道310通常由刀具按照预先设定好的路径加工形成,排泡通道310的截面的宽度大于刀刃的宽度,一般大于0.02mm,而具体到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轮廓线312与第二轮廓线314之间的距离W大于0.02mm。
触控模组400设于透明绝缘层300远离保护盖板100的表面上,且包括位于非可视区14的触控引线410,触控引线410由遮蔽层200覆盖,以避免影响触控面板10的显示效果。本实施方式中,触控引线410由具有导电性能的金属材料经过曝光-显影-蚀刻的黄光工艺制造形成。
触控面板10还包括位于非可视区14内的保护层500,保护层设于触控模组400靠近第一表面110的一面,且与透明绝缘层300连接。保护层500的材料为具有一定韧性的绝缘材料,以对触控引线410起到保护作用。在其它实施例中,保护层500也可以省略。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触控面板,包括可视区及围绕所述可视区设置的非可视区,所述可视区具有与所述非可视区相接的交界面,其特征在于,包括:
保护盖板,具有第一表面;
遮蔽层,设于所述第一表面上,且位于所述非可视区,所述遮蔽层包括第一内侧面,所述第一内侧面与所述交界面共面;
透明绝缘层,设于所述第一表面并延伸至所述遮蔽层上,所述透明绝缘层开设有排泡通道,所述排泡通道位于所述非可视区,且用于与外界环境连通,所述排泡通道能露出所述遮蔽层的部分结构,所述排泡通道的轴线为直线、折线和曲线中的一种,且所述排泡通道的至少一端与外界环境连通;以及
触控模组,设于所述透明绝缘层远离所述保护盖板的表面上,且包括位于所述非可视区的触控引线,所述触控引线由所述遮蔽层覆盖;
所述遮蔽层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油墨层及第二油墨层,所述第一油墨层位于所述保护盖板与所述第二油墨层之间,所述第一油墨层设于所述第一表面上,且包括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一内侧面及第一外侧面,所述第二油墨层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二内侧面及第二外侧面,所述第二内侧面位于所述第一内侧面与所述第一外侧面之间,所述第二外侧面与所述第一外侧面共面;
所述第一内侧面与所述第二内侧面连接形成阶梯面,在所述保护盖板至所述触控模组的方向上,所述排泡通道的截面的轮廓线与所述阶梯面相交;
所述排泡通道具有朝向所述遮蔽层设置的开口端,所述开口端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轮廓线和第二轮廓线,所述第一轮廓线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内侧面与所述第二内侧面之间,所述第二轮廓线位于所述遮蔽层远离所述保护盖板的一面,且位于所述第二内侧面与所述第二外侧面之间;
所述排泡通道贯穿所述透明绝缘层上与所述第一外侧面共面的一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轮廓线与所述第二轮廓线平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层还包括两层油墨层,两层所述油墨层设置于所述第一油墨层及第二油墨层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层通过丝印或转印的方式形成于所述保护盖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盖板的材料为玻璃、透明塑料或亚克力。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泡通道的内壁与所述第一内侧面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等于0.2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泡通道的截面的宽度大于0.02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保护盖板至所述触控模组的方向上,所述排泡通道的截面形状为正圆形、椭圆形和矩形中的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非可视区内的保护层,所述保护层设于所述触控模组靠近所述第一表面的一面,且与所述透明绝缘层连接,所述保护层用于保护所述触控引线。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触控面板。
CN201711236346.1A 2017-11-30 2017-11-30 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080088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36346.1A CN108008856B (zh) 2017-11-30 2017-11-30 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36346.1A CN108008856B (zh) 2017-11-30 2017-11-30 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08856A CN108008856A (zh) 2018-05-08
CN108008856B true CN108008856B (zh) 2021-03-23

Family

ID=620553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236346.1A Active CN108008856B (zh) 2017-11-30 2017-11-30 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00885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44324B (zh) * 2018-09-04 2022-02-11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保护盖板组件、触摸屏及保护盖板组件的制作方法
CN112462976A (zh) * 2020-12-09 2021-03-09 业成光电(无锡)有限公司 触控膜及其制作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15214A (zh) * 2008-02-21 2009-08-26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输入装置
CN103365465A (zh) * 2013-06-04 2013-10-23 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用于触控面板的保护基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14811B2 (ja) * 2007-02-13 2011-11-16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CN103488320B (zh) * 2012-06-13 2016-08-17 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小视窗孔的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203786691U (zh) * 2014-02-13 2014-08-20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及其显示设备
CN107340943B (zh) * 2017-09-14 2020-03-06 长沙市宇顺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容式触摸屏及其贴合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15214A (zh) * 2008-02-21 2009-08-26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输入装置
CN103365465A (zh) * 2013-06-04 2013-10-23 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用于触控面板的保护基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08856A (zh) 2018-05-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276672A1 (en) Electronic devices with structural glass members
JP5906572B2 (ja) 表示用前面板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TWI594679B (zh) 電子面板及其製造方法與電子裝置
JP5938858B2 (ja) 表示装置
KR20220066231A (ko) 표시 장치
EP2597551B1 (en) Touch panel having border without color differen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WO2016169393A1 (zh) 显示屏组件及终端
US20170276979A1 (en) Display Device
KR20140076245A (ko) 디스플레이용 커버 시트
KR20150039292A (ko) 모바일 기기용 화면 보호판
KR20150001663U (ko) 모바일 기기용 화면 보호판
KR20140136596A (ko) 모바일 기기용 케이스
KR20100107904A (ko) 보호창을 갖는 터치 스크린 모듈
KR20190028617A (ko) 보호 필름, 표시 모듈, 표시 장치, 표시 모듈 제조 방법 및 표시 장치 제조 방법
CN108008856B (zh) 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10378174U (zh) 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08269500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KR102529031B1 (ko) 커버 글라스, 이의 제조 방법, 및 커버 글라스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JP2019086564A (ja) パネルモジュール及び表示装置
US20160231774A1 (en) Display module
JP2016027382A (ja) カバーガラス、カバーガラス付き表示装置およびカバーガラスの製造方法
KR20120006175A (ko) 윈도우 패널 및 윈도우 패널의 디자인층 형성 방법
KR102443605B1 (ko) 표시 장치용 커버 윈도우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2015209349A (ja) フィルム一体ガラス、フィルム材、及びフィルム材の製造方法
JP2014021768A (ja) 遮光装置、入力装置、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