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98144A - 臭氧化维生素 - Google Patents

臭氧化维生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98144A
CN107998144A CN201610924793.5A CN201610924793A CN107998144A CN 107998144 A CN107998144 A CN 107998144A CN 201610924793 A CN201610924793 A CN 201610924793A CN 107998144 A CN107998144 A CN 1079981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tamin
disease
ozonating
treatment
caps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92479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新平
侯建生
周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61092479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998144A/zh
Publication of CN1079981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9814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3/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in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臭氧化维生素。具体涉及对生素A、维生素D和维生素K进行臭氧加成,得到的臭氧化维生素通过口服途径预防和治疗治疗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缺血性疾病、视网膜退行性疾病、皮肤病、肺部疾病、肾脏疾病、血液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癌症、矫形性外科疾病和背痛、慢性疲乏综合征、创伤/烧伤和急救外科、外科手术和器官移植、椎间盘突出。

Description

臭氧化维生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对维生素A、维生素D和维生素K进行臭氧加成,得到的臭氧化维生素通过口服途径预防和治疗各种疾病。
背景技术
Velio Bocci在《臭氧治疗学》一书中概述了使用低剂量的臭氧气体能够发挥许多有益功能,且无副作用,即臭氧疗法(见Velio Bocci撰写的《Oxygen-Ozone Therapy》,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4)。臭氧疗法可以通过多种给药途径来实现,并针对不同疾病产生不同的功效。臭氧化油外用作为抗菌剂、除臭剂用于褥疮和溃疡等皮肤病的治疗药物。因此,现已知臭氧具有氧化和抗菌作用。将臭氧化油直接灌胃用于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胃炎的治疗。肌肉或皮下注射臭氧气体来治疗慢性病毒肝炎和血管性疾病。阴道直接通入臭氧气体能够治愈炎症和细菌感染。将臭氧气体直接与一定体积的血液在体外混合,再回输给患者被称为自体血疗法,能够调理人体内环境,降低机体的敏感性和增强机体免疫力。直肠直接吹臭氧气体能够改善帕金森病的症状(见Lamberto Re,Mohamed N. Mawsouf,SilviaMenendez,Olga S. Leon,Gregorio M. Sanchez,Frank Hernandez 撰写的《OzoneTherapy: Clinical and Basic Evidence of Its Therapeutic Potential》,Archivesof Medical Research,2008,39:17-26)。腹腔给臭氧气体能够保护心脏免受急性心肌梗塞的损伤(Clara Di Filippo,Margherita Luongo,Raffaele Marfella,FrancaFerraraccio,Biagio Lettieri, Annalisa Capuano,Francesco Rossi, Michele D'Amico撰写的《Oxygen/ozone protects the heart from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through local increase of eNOS activity and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recruitment》,Naunyn-Schmied Arch Pharmacol,2010,382:287–291)。以上各种给药途径均表明臭氧能够以气体的方式直接被机体吸收并发挥功能。臭氧气体的功能可能通过以下三个途径来实现:(1)、臭氧在体内通过生物化学反应,生成类似活性氧的物质(羟基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O2 -等),广泛影响着机体氧化还原系统;(2)、臭氧能够引起内皮祖细胞聚集和促进一氧化氮(NO)的生成,起到舒张血管的作用;(3)、臭氧能够诱导骨髓干细胞到血管损伤部位,促进损伤血管修复重建,但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上述给药途径存在诸多缺陷:沿途与太多物质接触,难以保证气体进入机体的有效浓度。若给予过量极易诱发机体产生不适反应,且操作过程繁琐,再加上疗程较长,患者难以接受。尤其是自体血疗法,每周2~3次,连续10周为一疗程。本发明以含烯烃双键的维生素进行臭氧加成的方式,得到臭氧化维生素,再将此臭氧化维生素以口服途径给予,能够克服直接使用臭氧气体的诸多缺点。维生素A、维生素D和维生素K中含有烯烃双键,能够形成臭氧化物,可保证在常态下长期稳定保存;还能定量控制臭氧进入机体,从而避免通过其它给药方式给药,人为造成药量不当。通过口服的给药途径直接口服,对机体伤害最小,操作简单易行,方便携带,为其推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臭氧化油产品中,臭氧化橄榄油、葵花油、大豆油作为抗菌剂、除臭剂用于褥疮和溃疡等皮肤病的治疗的外用药品已经上市。但将维生素A、维生素D和维生素K进行臭氧加成通过直接口服的方式进入机体而产生功效,目前尚无报道。在本发明中,对维生素A、维生素D和维生素K臭氧化,通过灌肠、灌胃、静脉注射和栓剂的方式,也能够产生药物作用。
臭氧由于它广泛地存在于常见的大气中,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心血管保护作用、抗氧化作用、抗紫外及抗辐射作用、抗诱变及抗癌作用、抗菌作用、抗病毒作用、降脂降糖作用、免疫调节作用等。在医药化工和食品等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
发明内容
发明的目的是对维生素A、维生素D和维生素K进行臭氧化,通过口服途径预防和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缺血性疾病 、视网膜退行性疾病 、皮肤病 、肺部疾病、肾脏疾病、血液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癌症、矫形性外科疾病和背痛、慢性疲乏综合征、创伤/烧伤和急救外科、外科手术和器官移植、椎间盘突出。制备简便、成本低廉。经临床应用验证,本发明具有疗效显著,口服剂量低,无毒副作用,有效率高等优点。
在本发明中,之所以选择维生素A、维生素D和维生素K,是因为这些维生素结构中至少有一个烯烃类双键,能与臭氧发生加成反应。可见只要加成物的结构中存在烯烃不饱和键即可与臭氧发生加成反应,不饱和键数目越多,反应越容易发生,且与臭氧加成的量越多,加成物能够携带臭氧分子的数目也越多。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将结合下面的制作流程和实施方式进行简单的说明。
1、制备臭氧气体。
2、制备臭氧化维生素A、D、K肠溶胶囊。
3、臭氧化维生素D2胶囊治疗乙型肝炎的试验。
4、臭氧化维生素D2胶囊治疗红斑狼疮的试验。
5、臭氧化维生素D2胶囊治疗心绞痛的试验。
6、臭氧化维生素D2胶囊治疗牛皮癣临床试验。
7、臭氧化维生素D2胶囊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试验。
8、臭氧化维生素D2胶囊治疗慢性肾炎临床试验。
9、臭氧化维生素D2胶囊治疗老年痴呆临床试验。
10、臭氧化维生素D2胶囊治疗椎间盘突出临床试验。
具体实施方式
下列非限制性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臭氧化维生素A肠溶胶囊制备
1、制备臭氧气体。本发明采用医用氧气通过臭氧发生器来制备臭氧气体。
选自西安德润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设计生产的DRO3-A型臭氧机(功率≦55W)。
2、制备臭氧化维生素A肠溶胶囊整个过程须要在20~25℃进行,确保臭氧不会发生热解反应。
3、维生素A 3kg置入反应釜中;臭氧以150m3/h流速加入,总反应时间为20小时。反应结束后,余气灭活。
4、得到臭氧化维生素A浓度为30 mg/L,25℃可稳定保存十个月。
5、制备臭氧化维生素A肠溶胶囊。
(1)、囊材的制备:按重量比3:3:1:1的比例称取水、明胶、甘油和糯米粉或淀粉倒入胶罐中,溶胶时温度先设置成75℃,在温度到达60℃的时候开始加水,加水10分钟,用手触有微烫的感觉,开始加入甘油,搅拌2分钟,从胶罐底部取2次,倒回胶罐中,迅速加明胶,搅拌时间为2小时,搅拌后温度设定为60℃,静置脱气泡8小时。
(2)、采用压制法制备臭氧化维生素A肠溶胶囊,容量0.25mL。
室温22℃制胶囊,胶皮厚度为0.7mm,容量为0.25mL,制得的软胶囊在转笼里冷却8小时,出笼,干燥即得臭氧化维生素A肠溶胶囊,于4℃避光冷藏备用。
实施例2臭氧化维生素D2肠溶胶囊制备
1、制备臭氧气体。本发明采用医用氧气通过臭氧发生器来制备臭氧气体。
选自西安德润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设计生产的DRO3-A型臭氧机(功率≦55W)。
2、制备臭氧化维生素D2肠溶胶囊整个过程须要在20~25℃进行,确保臭氧不会发生热解反应。
3、维生素D2 3kg置入反应釜中;臭氧以150m3/h流速加入,总反应时间为20小时。反应结束后,余气灭活。
4、得到臭氧化维生素D2浓度为40 mg/L,25℃可稳定保存十个月。
5、制备臭氧化维生素D2肠溶胶囊。
(1)、囊材的制备:按重量比3:3:1:1的比例称取水、明胶、甘油和糯米粉或淀粉倒入胶罐中,溶胶时温度先设置成75℃,在温度到达60℃的时候开始加水,加水10分钟,用手触有微烫的感觉,开始加入甘油,搅拌2分钟,从胶罐底部取2次,倒回胶罐中,迅速加明胶,搅拌时间为2小时,搅拌后温度设定为60℃,静置脱气泡8小时。
(2)、采用压制法制备臭氧化维生素D2肠溶胶囊,容量0.25mL。
室温22℃制胶囊,胶皮厚度为0.7mm,容量为0.25mL,制得的软胶囊在转笼里冷却8小时,出笼,干燥即得臭氧化维生素D2肠溶胶囊,于4℃避光冷藏备用。
实施例3臭氧化维生素K2肠溶胶囊制备
1、制备臭氧气体。本发明采用医用氧气通过臭氧发生器来制备臭氧气体。
选自西安德润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设计生产的DRO3-A型臭氧机(功率≦55W)。
2、制备臭氧化维生素K2肠溶胶囊整个过程须要在20~25℃进行,确保臭氧不会发生热解反应。
3、维生素K2 3kg置入反应釜中;臭氧以150m3/h流速加入,总反应时间为20小时。反应结束后,余气灭活。
4、得到臭氧化维生素K2浓度为40 mg/L,25℃可稳定保存十个月。
5、制备臭氧化维生素K2肠溶胶囊。
(1)、囊材的制备:按重量比3:3:1:1的比例称取水、明胶、甘油和糯米粉或淀粉倒入胶罐中,溶胶时温度先设置成75℃,在温度到达60℃的时候开始加水,加水10分钟,用手触有微烫的感觉,开始加入甘油,搅拌2分钟,从胶罐底部取2次,倒回胶罐中,迅速加明胶,搅拌时间为2小时,搅拌后温度设定为60℃,静置脱气泡8小时。
(2)、采用压制法制备臭氧化维生素K2肠溶胶囊,容量0.25mL。
室温22℃制胶囊,胶皮厚度为0.7mm,容量为0.25mL,制得的软胶囊在转笼里冷却8小时,出笼,干燥即得臭氧化维生素K2肠溶胶囊,于4℃避光冷藏备用。
本发明以臭氧化维生素D2胶囊为例来证明臭氧化维生素能够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缺血性疾病 、视网膜退行性疾病 、皮肤病 、肺部疾病、肾脏疾病、血液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癌症、矫形性外科疾病和背痛、慢性疲乏综合征、创伤/烧伤和急救外科、外科手术和器官移植、椎间盘突出,并借以说明臭氧化维生素A、臭氧化维生素K也具有同样的作用。
实施例4臭氧化维生素D2胶囊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临床试验
一、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95年北京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有关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的诊断标准。
二、病例纳入标准:
(1)临床试验用药前2周内诊查符合上述“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
(2) ALT, AST>正常3倍以上,17.1μmol/L<TBIL<51.3μmol/L。(3)年龄31~65岁。
三、试验方法与分组:
1、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案。
2、病例来源及分组:
其中试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
四、试验用药:
1、观察药物:本发明臭氧化维生素D2胶囊。本发明臭氧化维生素D2胶囊1粒/次,每日1次空腹服用,1个疗程3个月,治疗12个月。
2、对照药物:清肝胶囊,长春海外制药集团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220050091,规格:0.25g/粒。对照组: 4粒/次,每日两次,疗程:12个月。
五、观察项目及指标
1、安个性指标:治疗前及治疗结束时各查一次肾功(BUN, Cr) , ECG及血、尿、便常规。
2、肝功(ALT,AST,TBIL,DBIL,A/G,PT/PA),肝炎病原学等实验室指标于治疗前及结束时至少各查一次,但肝功在治疗过程中可根据病情定期复查。
六、疗效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新药治疗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疗效判定标准,分痊愈,显效,有效,无效。
1、痊愈:症状消失,皮肤、巩膜黄染及体征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血清总胆红素降至17μmol/L以下。
2、显效:症状明显改善,皮肤、巩膜黄染及体征大有好转,血清总胆红素降至17~25.6μmol/L。
3、有效:症状有所改善,皮肤、巩膜黄染及体征好转,血清总胆红素降至25.6~34μmol/L。
4、无效:症状无改善,体征、血清胆红素无变化,甚或加重。
七、结果:
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对照组男性28例,女22例。经治疗观察,患者连用12个月。27例治愈,18例显效,3例有效,2例无效,有效率96%。没有任何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对照组只有6例治愈,17例无效,对比有显著差异。
典型病例:
病例1:潘某,男,48岁,患者于4年前始患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肝功能明显损害,住院近两年,出院后肝功能时常波动,肝功能明显异常,来诊前检查:谷丙转氨酶301U,服用臭氧化维生素D2胶囊制剂,1粒/次,每日1次空腹服用,1个疗程3个月。3个月后,两胁胀痛大为减轻,自觉良好,饮食正常,能坚持工作,又服本发明臭氧化维生素D2胶囊制剂9月余,症状全部消失,肝功能化验:谷丙转氨酶正常。
病例2:和某,女,36岁。2年前入职健康检查时发现谷丙转氨酶175U,诊断为肝炎,经“保肝”治疗一直未愈,来诊前查:谷丙转氨酶204U,患者服用本发明臭氧化维生素D2胶囊3个月,1粒/次,每日1次空腹服用,肋痛日渐缓解,精神渐振,续服本发明胶囊制剂3个月,小便正常,复查:谷丙转氨酶51U;又服本发明胶囊制剂3月余,复查肝功能已完全恢复正常。
病例3:余某,男,55岁,自述肝区疼痛、院胀腹满、恶心1个月。查肝功能异常:麝香草酚浊度试验18U,HBsAg202U,其面暗萎黄,确诊慢性乙型肝炎。服用本发明臭氧化维生素D2胶囊制剂1粒/次,每日1次空腹服用,3个月,肋痛日渐缓解;继续服本发明臭氧化维生素D2胶囊制剂3个月,小便正常,复查:谷丙转氨酶71U;又服本发明臭氧化维生素D2胶囊制剂6月余,复查肝功能已完全恢复正常。
实施例5臭氧化维生素D2胶囊治疗红斑狼疮的试验
临床资料:
一、患者一般资料
患者均来自医院2010年2月一2014年1月收治红斑狼疮患者,共100例。均符合红斑狼疮诊断标准。随机将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
二、诊断标准:
1、蝶形红斑:颧部或隆或平的固定红斑可及鼻梁眉毛,状如蝴蝶,鼻唇沟部无皮损;
2、盘状红斑:红色隆起斑片,表面附有鳞屑,病程久者可见瘫痕;
3、有光敏史或检查发现对光异常反应所致皮疹;
4、口腔或鼻咽部有溃疡,常无痛感;
5、可累及两个或更多的周围关节触痛、肿胀或积液;
6、免疫学检查:红斑狼疮细胞阳性,或抗双链DNA抗体(ds-DNA)滴度异常,或有抗Sm抗体,或梅毒血清学反应假阳性。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①抗疟药②沙利度胺③泛发病例可口服小剂量激素等红斑狼疮常规西医治疗作为对照组治疗方案。
治疗组: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臭氧化维生素D2胶囊,每日1次,空腹服用,每个疗程共90日。
三、观察指标
每日观察患者体温,呼吸频率,心率及其他症状和体征的变化;第90天,检查血常规、尿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心电图,血浆CRP与PCT。 CRP采用速率散射浊度法测定,正常值0-8mg/L; PCT采用免疫荧光分析法测定,正常值<0.5ng/ml。同时可根据病情变化的需要随时增加复查以上理化检查。
四、疗效标准:
1、治愈:症状及体征消失,实验室检查恢复正常;
2、好转:症状及体征大部消失或减轻,实验室指标有所恢复;
3、未愈:症状及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无改善。
治疗效果:该临床观察病例中,服药1-4个疗程,治疗组治愈30例,好转20例,未愈0例。对照组好转35例,未愈10例。治疗期间未发生毒副作用。
五、典型病例:
病例1:隋某某,男,48岁。自述无明显诱因出现面部红斑,无痉痒及疼痛,伴有全身多关节疼痛及活动受限,四肢皮肤散在红色皮损,局部破溃。诊断为:红斑狼疮。曾予地塞米松及吸氧治疗后症状稍有缓解,但停药后反复发作。服用本发明的臭氧化维生素D2胶囊药剂每日1次,空腹服用,每个疗程共90日。2个疗程后,自觉皮疹逐渐消退,关节疼痛感减轻,活动后好转。继续服用2个疗程,皮疹症状消失,关节活动自如,治愈。
病例2:路某某,女,52岁。自述初起时面部出现红斑,经日晒后加重,伴发热、关节疼痛两年。日晒后症状较前加重,直至面部红斑呈现蝶状、红褐色,全身关节疼痛明显加重,且乏力。诊断为:红斑狼疮。服用本发明的臭氧化维生素D2胶囊药剂每日1次,空腹服用,每个疗程共90日。2个疗程,疼痛感显著减轻,精神、睡眠好,饮食及二便正常;续服1个疗程后,各症状消失,治愈。
从此处可以看出,本发明臭氧化维生素D2胶囊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治疗红斑狼疮的有效率。
实施例6臭氧化维生素D2胶囊治疗心绞痛的功效研究
临床资料:
1、病例选择:
选择医院确诊的心绞痛患者300例临床观察,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150例,其中男性75例,女性75例,年龄40~70岁,平均年龄54岁,病程12个月~3.5年,平均2.5年。对照组150例,其中男性71例,女性79例,年龄38~68岁,平均年龄55岁,病程6个月~5年,平均3年。两组病例的病程、症状轻重程度基本一致,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2、药物选择:
治疗组患者服用本发明臭氧化维生素D2胶囊,每次1粒,每日1次,早上空腹口服,20天为1个疗程,通常2~3个疗程治愈,顽症需5~6个疗程。
对照组服用速效救心丸,含服,一次4-6粒,一日3次,急性发作时,一次10~15粒。
3、疗效判定:
(1)治愈:胸骨压痛,心慌冷汗,血流迟缓等症状消失;心音图检查正常,呼吸顺畅,身体恢复健康。
(2)有效:上述症状有所缓解,心音图检查正常,呼吸顺畅,身体恢复健康。
(3)无效:病症无变化。
4、结果:
服用本发明药物的治疗组中,治愈128例,有效17例,无效5例,治愈率85.3%
总有效率96.7%。对照组中治愈105例,有效20例,无效25例,治愈率70%,总有效率83.3%。以上结果显示,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典型病例举例:
1、封某,男,65岁。患者心前区疼痛已有半年,伴随胸闷、气短、冷汗等症状,体力活动时疼痛加重,胸骨压痛。被确诊为心绞痛。曾服用消心痛等多种药物,无明显效果。服用本发明臭氧化维生素D2胶囊2个疗程后,胸部疼痛、心慌气短等症状明显缓解,继续服用2个疗程,心肌功能恢复,化验指标均正常。随访至今未复发。
2、凡某,男,55岁。患者左胸刺痛,有时胸部压痛,并伴有冷汗,近半年来疼痛加重且发作频繁,夜间尤甚,心慌,无法平卧等症状,服用硝酸甘油效果不明显等。服用本发明臭氧化维生素D2胶囊1个疗程后,症状明显缓解,继续服用1个疗程,临床症状全部消失。随访至今未复发。
3、国某,女,51岁。患者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导致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暂时缺血与缺氧所引起心前区疼痛。被确诊为心绞痛。曾使用过其他药物,效果不佳。服用本发明臭氧化维生素D2胶囊2个疗程后,症状明显好转,继续服用1个疗程后,以上症状消失,恢复健康,没有复发。
实施例7臭氧化维生素D2胶囊对牛皮癣的治疗实验
下面是患者使用本发明药物的临床统计资料:
实施例2制得的臭氧化维生素D2胶囊可以直接使用,也可以制成其他外用剂型使用。本实验例中,是将臭氧化维生素D2胶囊作为药剂直接使用和制成外用剂型使用。经400名牛皮癣患者进行试用,共分为4组,外用每天使用6次,2小时左右抹一次;然后每日空腹服臭氧化维生素D2胶囊一次,1次1粒,效果分为有效、无效、治愈。有效:牛皮癣症状明显好转;无效:无明显效果;治愈:牛皮癣症状消失。分别以5,10,15天统计临床试用有效效果人数,和15,20,30天统计治愈的人数。结果如表1所示。
表1不同时间的使用有效人数
从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治疗牛皮癣的药剂,在短时间内便可治愈牛皮癣,治愈率达95%以上,有效率达100,具有非常好的效果;另外,据试用中观察发现,治愈的患者的皮肤在90天内即可恢复原状,并且未见复发。可见,本发明提供的治疗牛皮癣的药剂与现有的其他药品相比,具有快速有效治疗牛皮癣,并且无毒副作用,不易复发、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等优点。
典型病例:
临床例1:卞某,男,39岁,杨陵人,患牛皮癣病5余年,全身遍布鳞屑性牛皮癣,虽经西安、北京等地医院治疗,一直未见好转。自2014年5月开始,使用本发明实施例2制得的药剂,3天见效,皮肤瘙痒消失,5天牛皮癣的鳞屑症状消失,用药90天,皮肤恢复光泽,消除了10余年牛皮癣的痛苦。
临床例2:江某,男,41岁,杨陵人,患皮癣牛病3年,头部、手臂等多处患牛皮癣。自2013年6月开始,使用本发明实施例制得的药剂,7天皮肤瘙痒消失,30天见效,90天牛皮癣症状消失,用药180天皮肤恢复原状,一年来未见牛皮癣复发。
实施例8臭氧化维生素D2胶囊对慢性肾炎的治疗实验
临床实验:
1、一般资料
发明人2010年1月~2015年1月间共收集100例慢性肾炎患者,年龄35-55岁。治疗组100例。
2、试验方法
治疗组口服本发明按照具体实施例2制得的臭氧化维生素D2胶囊,早一次,1次1粒空腹服用,疗程12周。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尿蛋白阴性,血尿消失,血生化正常;
显效: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血生化检查正常,尿蛋白或红细胞在±-+之间;
有效:临床症状、体征,血生化,尿常规有改善;
无效:不适症状无变化,甚至加重。
临床疗效的比较结果见表1。
表1臭氧化维生素D2胶囊治疗慢性肾炎的效果
可见,本发明制得的药物能够安全有效治疗慢性肾炎,具有推广价值。
实施例9臭氧化维生素D2胶囊对支气管哮喘的防治实验
临床资料:
1、病例选择
选择医院确诊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00例临床观察,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0例,年龄20-60岁,病程最短者6个月,最长者3年,平均1.8年。对照组50例,年龄25-65岁,病程最短者3个月,最长者5年,平均3.3年。
2、治疗组患者服用臭氧化维生素D2胶囊,3个月为一个疗程,每日一粒,空腹服用,服用2个疗程。对照组根据诊断出的支气管哮喘的病况,服用西医扩张支气管类药物如β2受体激动剂、茶碱等,及抗炎类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白三烯调节剂等。
3、疗效判定:
(1)治愈:临床症状缓解或消失,3个月内病情没有急性复发。
(2)好转: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
(3)无效:临床症状同施治前无明显差异。
4、结果
治疗组中治愈37例,好转12例,无效1例,治愈率74%,总有效率98%。对照组中治愈24例,好转16例,无效10例,治愈率48%,总有效率80%。以上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典型病例:
病例1:南某某,女,36岁,患者有支气管哮喘3年,反复发作,遇冷则加剧,发作时咳嗽,胸闷,咳白色粘痰,多方治疗都未见疗效,后服用本发明的臭氧化维生素D2胶囊,每日一粒,空腹服用,连服3个月后,咳嗽、咳痰减轻,继续治疗3个月后,所有症状消失,至今未复发。
病例2:班某某,男,35岁,患支气管哮喘1年,常伴有咳嗽、咳痰和气喘等症状,服用本发明的臭氧化维生素D2胶囊,每日一粒,空腹服用,连服3个月后,咳嗽、气喘症状明显好转,后继续服用1个疗程3个月以巩固疗效,所有不良的症状消失,随访一年未见复发。
病例3:高某某,女,28岁,患有支气管哮喘2余年,中西药治疗多年,一直未治愈,病情却一直反反复复,服用本发明的臭氧化维生素D2胶囊,每日一粒,空腹服用,连服3个月后,哮喘症状得到缓解,巩固治疗了一个疗程3个月后,各种症状基本消失,痊愈。
实施例10臭氧化维生素D2胶囊对老年痴呆的防治实验
有关临床实验资料如下:
1、临床资料
1.1资料选取自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患者50例,以1:l的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诊断标准
美国神经病学会第四版《精神病的诊断和统计手册(DSM-IV)》中老年性痴呆的诊断标准。
(1)发生多方面认知缺陷、变为以下两者:
A.记忆缺损(学习新信息的能力受损或不能回忆以前的所学到的信息);
B.至少有下列认知障碍之一:(1)失语(2)失认(3)失用(4)执行管理能力的障碍;
(2)上述表现导致社交或职业功能的缺损,并可发现这些功能明显不如以前;
(3)病程的起病特点是逐渐起病,持续衰退;
(4)上述认知缺陷并非由下列原因引起;
A其他导致记忆或认知进行性缺陷的中枢神经系统情况,如:脑血管病等
B原因已明的导致痴呆的全身疾病;
(5)并非由于谵妄所致;
(6)并非由于重症抑郁和精神分裂所致;
3、纳入标准:
(1)符合美国精神障碍对痴呆临床诊断标准,MMSE评分均在10-24分之间,文化程度均在初中以上,属于轻中度老年痴呆,将伴有严重性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严重性心肺,肝肾疾病均排除;(2)均伴有记忆障碍,失用及判断力障碍等症状;(3)年龄在62-80岁;(4)同意参加实验,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年龄在60周岁以下或80周岁以上者;②合并有心血管、肺、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③精神病患者;④凡未按规定用药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判断者。
4、治疗方案
4.1对照组患者均予盐酸多奈哌齐(天津力生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每片5mg) 5mg,睡前10min口服。
4.2治疗组服用本发明臭氧化维生素D2胶囊,空腹,每次1粒,每天1次,90天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后统计两组疗效。
4.3疗效判定标准依据《老年痴呆病的诊断、辨证分型及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主要症状基本恢复,神志清楚,定位准确,回答问题正确,反应灵敏,生活自理,能进行一般社会活动;
有效:主要精神症状有所减轻或部分消失,生活基本自理,回答问题基本正确,但反应迟钝,智力、人格仍有障碍;控制:主要精神状态无加重,生活自理情况变化不明显,反应迟钝,智力、人格仍有障碍但无加重;
无效:主要症状无改变,病情有发展生活不能自理,回答问题不正确,神志痴呆。
治疗总有效=(显效+有效)/总人数。
5、统计学处理
5.1疗效评定:采用智能综合评分法,(1)记忆力(6分);(2)定向力(4分);(3)思维能力(4分);(4)计算力(4分);(5)情感活动(3分);(6)二便功能(3分)(7)日常生活能力(4分)。
5.2疗效评定标准:根据患者治疗前治疗后MMSE评分增减情况进行疗效评定。疗效指数:(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治疗前积分X 100%。
显效治疗指数≥20%
有效治疗指数≥12%
无效治疗指数<12%
恶化治疗指数<-12%
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积分增加>8分或达28分;
有效积分增加4-7分;
无效积分增加<3分。
全部病例经本发明臭氧化维生素D2胶囊治疗一个疗程,按上述标准进行治疗前后的对照比较,以判定疗效。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6、结论
本发明原料丰富,价格低廉,有效用于治疗老年痴呆症,疗效好,用药安全,具有临床意义。
实施例11臭氧化维生素D2胶囊对肝癌的治疗实验
下面通过临床资料来说明臭氧化维生素D2胶囊治疗肝癌的疗效:
1、临床观察:自2009年至2014年共收治经医院确诊肝癌的患者100人。
2、服用方法:臭氧化维生素D2胶囊,患者一般每日空腹服用1次,1粒,需服用四个疗程,每个疗程为3个月。患者在治疗前后做相关的检查并详细记录。
3、饮食禁忌:服用时不可以与其他中西药同时服。
4、疗效标准:
显著:服用药物后,身体恢复;经过B超、CT检查:肿瘤明显缩小或消失,并且化验指标明显下降。
有效:服用药物后,症状改善,肿瘤检查未发展。
无效:服用药物后较服用前无改善。
5、疗效结果:
治疗效果:显著79例,约占79%;有效13例,约占13%;无效8例,约占8%。
6、部分病例资料:
病例1,沈某某,女,56岁,医院诊断为肝癌。患者服用臭氧化维生素D2胶囊,每日空腹服用1次,每次1粒,每天1次,90天为一个疗程,连续服用12个月后,回到医院复查,结果正常,未见肿块。患者停药至今身体良好。
病例2,申某某,男,58岁,医院诊断为肝癌,于2013年5月开始服用臭氧化维生素D2胶囊,每日空腹服用1次,每次1粒,每天1次,90天为一个疗程,连续服用10个月后,去医院复查未发现异常;之后去医院复查一次未见异常,至今身体良好。
病例3,温某某,男,55岁,医院诊断为肝癌。于2012年8月开始服用臭氧化维生素D2胶囊,每日空腹服用1次,每次1粒,90天为一个疗程,连续服用12个月后,到医院进行复查,检查结果正常,至今身体良好。
用臭氧化维生素D2胶囊治疗肝癌,感觉良好,能够恢复精力体力,作用明显。无毒,具有制备临床上抗肝癌药物的应用价值,如果在制备抗肝癌药物中进行应用,是治疗肝癌药物上的一大创新,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实施例12臭氧化维生素D2胶囊对椎间盘突出的治疗实验
临床试验:本发明对500例椎间盘突出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治疗,其中男性350例,女性150例,年龄38至75岁。治疗组患者服用本发明臭氧化维生素D2胶囊,每日空腹服用1次,每次1粒,90天为一个疗程。显效较快的10天后症状改善,巩固80天,症状消失,未复发;显效较慢的,使用30天后症状减轻,巩固1~3个疗程,症状消失,未复发。治愈率达90%,有效率达98%,且未出现过敏或副反应。
典型病例:
病例一:修某某,男,69岁,于2011年3月因腰部疼痛经医院诊断,结果是腰3-5椎间盘脱出,5椎后侧轻微腰椎管狭窄。经朋友介绍服用本发明臭氧化维生素D2胶囊,每日1次,每次空腹服1粒,90天为一个疗程。经连续使用3个月后,腰椎盘脱出症状消失。
病例二:祝某某,男,65岁,经医院诊断为腰4椎间盘突出,经朋友介绍服用本发明臭氧化维生素D2胶囊,每日1次,每次空腹服1粒,90天为一个疗程。服用本发明臭氧化维生素D2胶囊2个月后,腰椎盘脱出症状减轻,继续服用本发明臭氧化维生素D2胶囊4个月后,腰椎盘脱出症状消失。
病例三:兰某某,男,58岁,2015年1月经医院诊断为颈椎4椎外膨出,服用本发明臭氧化维生素D2胶囊3个月后,腰椎盘脱出症状减轻,继续服用本发明臭氧化维生素D2胶囊4个月后,腰椎盘脱出症状消失。

Claims (3)

1.一种臭氧化维生素,通过对具有至少一个烯烃类双健的维生素加成臭氧来得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化维生素,其中,所述具有至少一个烯烃类双键的维生素为选自维生素A、维生素D和维生素K。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臭氧化维生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臭氧化维生素制成容量为0.1~0.75mL的糯米或淀粉材质肠溶胶囊、用2~100mL玻璃瓶盛装, 以0.1~100mL的剂量,经口服途径给药和采用腹腔注射、灌肠、灌胃、静脉注射、皮下注射、肌肉注射和栓剂的方式给予,能够用于制备预防和治疗某种疾病选自感染性疾病(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缺血性疾病 、视网膜退行性疾病 、皮肤病 、肺部疾病、肾脏疾病、血液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癌症、矫形性外科疾病和背痛、慢性疲乏综合征、创伤/烧伤和急救外科、外科手术和器官移植、椎间盘突出。
CN201610924793.5A 2016-10-30 2016-10-30 臭氧化维生素 Pending CN10799814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24793.5A CN107998144A (zh) 2016-10-30 2016-10-30 臭氧化维生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24793.5A CN107998144A (zh) 2016-10-30 2016-10-30 臭氧化维生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98144A true CN107998144A (zh) 2018-05-08

Family

ID=620477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24793.5A Pending CN107998144A (zh) 2016-10-30 2016-10-30 臭氧化维生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998144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33960A (zh) * 2016-11-01 2017-01-18 侯建生 臭氧化油在肝病防治中的应用
CN106389463A (zh) * 2016-11-01 2017-02-15 侯建生 臭氧化油在自身免疫疾病和肠易激综合征防治中的应用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35879A (zh) * 2001-03-30 2005-07-06 罗伯特·F·霍夫曼 靶向的氧化治疗制剂在动脉硬化中的应用
CN1671393A (zh) * 2001-03-30 2005-09-21 罗伯特·F·霍夫曼 靶向氧化性治疗制剂
CN1946385A (zh) * 2004-02-20 2007-04-11 罗伯特·F·霍夫曼 靶向氧化治疗制剂在治疗病毒性疾病中的用途
CN101010077A (zh) * 2004-06-23 2007-08-01 罗伯特·F·霍夫曼 靶向的氧化性治疗制剂在烧伤治疗中的用途
CN101014336A (zh) * 2004-06-23 2007-08-08 罗伯特·F·霍夫曼 靶向氧化治疗剂在牙髓治疗中的应用
CN101027087A (zh) * 2004-05-06 2007-08-29 罗伯特·F·霍夫曼 靶向氧化治疗剂在治疗糖尿病和肥胖症中的应用
CN101027086A (zh) * 2004-05-10 2007-08-29 罗伯特·F·霍夫曼 靶向氧化治疗剂在骨再生中的应用
CN101083980A (zh) * 2004-05-10 2007-12-05 罗伯特·F·霍夫曼 靶向的氧化性治疗制剂在癌症治疗中的用途
CN101473009A (zh) * 2006-06-28 2009-07-01 株式会社Erc科技 臭氧化表面活性剂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35879A (zh) * 2001-03-30 2005-07-06 罗伯特·F·霍夫曼 靶向的氧化治疗制剂在动脉硬化中的应用
CN1671393A (zh) * 2001-03-30 2005-09-21 罗伯特·F·霍夫曼 靶向氧化性治疗制剂
CN1946385A (zh) * 2004-02-20 2007-04-11 罗伯特·F·霍夫曼 靶向氧化治疗制剂在治疗病毒性疾病中的用途
CN101027087A (zh) * 2004-05-06 2007-08-29 罗伯特·F·霍夫曼 靶向氧化治疗剂在治疗糖尿病和肥胖症中的应用
CN101027086A (zh) * 2004-05-10 2007-08-29 罗伯特·F·霍夫曼 靶向氧化治疗剂在骨再生中的应用
CN101083980A (zh) * 2004-05-10 2007-12-05 罗伯特·F·霍夫曼 靶向的氧化性治疗制剂在癌症治疗中的用途
CN101010077A (zh) * 2004-06-23 2007-08-01 罗伯特·F·霍夫曼 靶向的氧化性治疗制剂在烧伤治疗中的用途
CN101014336A (zh) * 2004-06-23 2007-08-08 罗伯特·F·霍夫曼 靶向氧化治疗剂在牙髓治疗中的应用
CN101473009A (zh) * 2006-06-28 2009-07-01 株式会社Erc科技 臭氧化表面活性剂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33960A (zh) * 2016-11-01 2017-01-18 侯建生 臭氧化油在肝病防治中的应用
CN106389463A (zh) * 2016-11-01 2017-02-15 侯建生 臭氧化油在自身免疫疾病和肠易激综合征防治中的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98145A (zh) 臭氧化含烯烃双键化合物
CN108014123A (zh) 臭氧化中草药、中药制剂提取物
CN107998144A (zh) 臭氧化维生素
CN100381143C (zh) 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巴布剂及其制备方法
Nambison et al. Pandemic COVID-19: Homeopathic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experiences
CN107041898B (zh) 一种用于骨关节炎的中药制剂以及该制剂的制备方法
Ellenberg Diabetic neuropathy: pitfalls in diagnosis
Nguyen Essential 18000 Medical Words Dictionary In English-Thai
CN103961575A (zh) 一种治疗感冒的中成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16077574A (zh) 一种用于治疗风湿骨病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CN113750090A (zh) 青霉素g钠盐的新用途
Schamberg A Compend of Diseases of the Skin
Antigens—Vaisman laryngeal intubation, and (3) precordial massage
Friedenwald from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for building hemoglobin. After
Keng et al. Poster board 55: ethnic differences in FIM gain for indigent patients undergoing stroke inpatient rehabilitation
Burke et al. POSTER BOARD 75: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 TUBE PLACEMENT THROUGH THE TRANSVERSE COLON OF STOMACH CAUSING INTRACTABLE DIARRHEA: A CASE REPORT
Mukand et al. POSTER BOARD 76: FEASIBILITY STUDY OF THE BRAINGATET NEURAL INTERFACE SYSTEM FOR INDIVIDUALS WITH QUADRIPLEGIA
MANVENE et al. MEDICAL NEWS in Brief
Septum et al. Johns Hopkins Hospital Bulletin, Baltimore
Margolin et al. B-ABEX: ASSESSMENT OF THE ANTIMICROBIAL PROPERTIES OF MAGGOTS
Gay et al. Poster Board 80: Comparative responsiveness of the neck disability index, the neck Bournemouth Questionnaire and the pain visual analog scal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uncomplicated neck pain
PATIENT d, operating wire;, e, lateral exhaust tube; f, steel cylinder; g, cylindrical knife; h, hole; j, terminal screw; k, fixation screw; m, handle. A knuckle of mucosa is sucked into the hole and cut with the knife. the Schindler flexible gastroscope. We thought that it would be of value to design a simple flexible biopsy tube
Brown et al. POSTER BOARD 58: THE PM&R WARDEN: ONE YEAR EXPERIENCE WITH A COMPUTERIZED PATIENT SIGN-OUT SYSTEM
Buttaci et al. POSTER BOARD 59: LOW BACK PAIN WITH RETAINED BULLET FRAGMENTS AMENABLE TO ZYGOAPOPHYSEAL JOINT INJECTIONS: A CASE REPORT
Abrol et al. POSTER BOARD 66: FUNCTIONAL AND NEUROMUSCULAR RECOVERY FOLLOWING LUMBOSACRAL PLEXOPATHY FROM AN ILIOPSOAS HEMATOM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