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61575A - 一种治疗感冒的中成药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感冒的中成药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61575A
CN103961575A CN201410192000.6A CN201410192000A CN103961575A CN 103961575 A CN103961575 A CN 103961575A CN 201410192000 A CN201410192000 A CN 201410192000A CN 103961575 A CN103961575 A CN 1039615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cold
treatment
chinese patent
radi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9200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1019200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61575A/zh
Publication of CN1039615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615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感冒的中成药及其制备方法,该中成药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药剂:胆木20~50份,板蓝根20~50份,连翘20~50份,芦根15~40份,紫苏叶10~30份,白药子7~15份,苏梗7~15,生石膏5~10。本发明将上述药物采取现代制药技术制备成复方中药胶囊、片剂、颗粒剂、口服液和糖浆剂,其工艺先进,药效发挥充分,使用安全、方便,经过临床使用4万余例病人,疗效显著,未发现明显的副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感冒的中成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感冒的中成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经常引起地方性流行,有时引起世界性大流行。流感带来的损失不容忽视,根据美国科学技术委员会的报告,近年来科技发达的美国每年死于流感的人数为2万~4万,流感成为致死率较高的病毒性传染病;每年用于预防流感的费用和流感引起的劳动力损失超过1.2亿美元。可见流感至今仍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一种传染病。
现代医学在研制抗流感病毒的药物和疫苗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流感病毒具有不断发生抗原性变异的特点,抗流感病毒的药物和疫苗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并具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因此,目前尚无理想的防治流感的药物。
流感属于中医的时行感冒范畴,为外感热病的一种。中医在流感的防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有独特的优势,成为目前防治流感的重要研究方向。在此背景下,研究中药复方感冒颗粒(下称感冒颗粒)综合伤寒论六经辨证理论及温病学卫气营血、三焦辨证理论,采用寒温并用的组方进行研制感冒颗粒,用于治疗流感。感冒是一种最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临床表现以鼻塞、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为特征。中医理论认为:感冒是因外邪侵袭人体所引起的以头痛、鼻塞、鼻涕、喷嚏、恶风寒、发热、脉浮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感冒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节为多。病情轻者称“伤风”;病情重者,且在一个时期内引起广泛流行的,称为“时行感冒”,因此,研究感冒颗粒对于防治流行性感冒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就在于提供一种疗效显著,无明显副作用的治疗感冒的中成药;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治疗感冒的中成药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治疗感冒的中成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药剂:胆木20~50份, 板蓝根20~50份 连翘20~50份,芦根15~40 份,紫苏叶10~30 份,白药子 7~15份, 苏梗7~15,生石膏 5~10。
所述的药剂是任何一种药剂学上所说的剂型。
所述的药剂是胶囊剂、片剂、颗粒剂、口服液或糖浆剂。
一种治疗感冒的中成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工艺步骤为:
1)将紫苏叶粉碎成粗粉后蒸馏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备用;
2)将胆木粉碎成粗粉,用乙醇浸提或加水煎煮提取,滤过,所得滤液浓缩至60℃条件下相对密度为1.18~1.19的清膏,加4倍量的熟石膏粉,混匀,在70~80℃下减压干燥,粉碎成50目粉,加乙醇使含醇量达85%,搅拌提取,冷藏,静置24小时后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加纯化水至60℃条件下相对密度为1.02~1.03,冷却至室温,调节pH值至2.0~3.0,冷藏,再次静置24小时,滤过,调节滤液pH值至7.0,冷藏,三次静置12小时,滤过,所得滤液即为胆木提取液;
3)将上述过程1)和过程2)剩下的药渣与板蓝根、连翘、芦根、白药子、苏梗、生石膏混合后加水煎煮,滤过,所得滤液浓缩至90℃条件下相对密度1.2~1.25,然后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到60%,静置24 小时,分取上清液,加入过程1)所得的胆木提取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并继续浓缩至65℃条件下相对密度为1.33 的稠膏;
4)在过程3)所得稠膏,按照常规制剂方法制成颗粒,干燥后喷挥发油混匀,制成颗粒剂、胶囊剂、片剂;或者将过程3)所得稠膏,按照常规制剂方法加挥发油、糖浆和水适量,搅匀,滤过,灌装,灭菌即得糖浆剂或口服液。
所述过程2)中乙醇浸提是采用6~8倍量85%的乙醇浸提,浸提时间7天。
所述过程2)中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合并煎液。
本发明以胆木、板蓝根、连翘、芦根、紫苏叶、生石膏、苏梗和白药子组方,其中胆木作为组方君药,退热、抗炎、抗病毒作用明显;胆木,又名乌檀,药乌檀 ,黄羊木,为茜草科乌檀属乔木乌 檀(Nauclea Pierrc exPitard),分布广东、广西和海南等。胆木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抗病毒之功效。我国广西、广东和海南民间常用于感冒发热、肺炎、肠炎、痢疾、 湿疹、皮疹、脓疡等病的治疗。白药子又名老虎姜、盘龙七、算盘七、山姜;药材标准收载于《宁夏中药材标准》(宁夏卫生厅编),药材来源宁夏六盘山地道药材,主要功效:润肺养阴,健脾益气,祛痰止血,消肿解毒;治虚痨咳嗽,咽喉肿痛,疮肿,瘰疬等。与紫苏叶相配伍,增强发汗解表力量, 配伍白药子以温化寒饮而止咳;配伍芦根治周身痛等证更有效;配伍板蓝根、连翘增强抗病毒、抗炎作用,二者合用在临床上清热凉血、抗病毒、抗菌作用明显;现代研究结果表明,胆木、板蓝根具有显著的清除体内能引起体温升高的热原作用,退烧作用即是通过杀灭体内的病毒细菌等病原体、清除引起发烧的过氧自由基和热原等因素而实现的。在低烧的情况下,服用感冒颗粒,不但能够有效的退烧,同时,还能够促进身体的康复和免疫力抵抗力的增强。早期应用,同时配合对症处理,可大大提高治疗效果。
本发明将上述药物采取现代制药技术制备成复方中药胶囊、片剂、颗粒剂、口服液和糖浆剂,其工艺先进,药效发挥充分,使用安全、方便,经过临床使用4万余例病人,疗效显著,未发现明显的副作用。
下面提供一些用本发明感冒颗粒治疗住院病人病例,以验证本发明的技术效果:
1. 姓名:丁国栋 性别:男 年龄:26 民族:汉 入院日期:2012年4月2日ID号:T65395。
主诉:咽痛不适伴发热13天。现病史:患者自述于2012年2月20日,在部队无明确诱因出现咽痛不适,发热,自测体温37.5℃,伴头痛、鼻塞、咳嗽、无咳痰。无胸闷气短;无恶心呕吐。
初步诊断:上呼吸道感染。
最后诊断:上呼吸道感染。
治疗经过:给予感冒颗粒每日三次,每次10g,止咳,补液对症支持治疗。
治疗效果判断:治愈。
2. 姓名:刘亦斌 性别:男 年龄:26 民族:汉 入院日期:2012年04月6日 ID号:T63675。
主诉:鼻塞、流涕、咽痛3天。现病史:患者自述于3天前因不慎受凉后出现鼻塞、流涕、咽痛不适症状,并有全身酸困不适,偶有咳嗽、咳痰,痰为白色黏痰,量少,时无高热、寒战、头痛、头晕,无胸痛、咳血、腹痛、腹泻、腹胀,无尿急、尿痛、尿频,自行口服药物治疗(具体不详),上述症状为见明显缓解,今为进一步诊疗,来我院就诊,门诊遂以“上呼吸道感染、扁平疣”收住我科,病程中,患者精神、饮食、睡眠欠佳,无高热、寒战、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无胸痛、咳血、呼吸困难,无腹痛、腹泻、腹胀,无尿急、尿痛、尿频,无抽搐、昏迷,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入院诊断:l.上呼吸道感染,2扁平疵。
出院诊断:1上呼吸道感染2扁平疣。
治疗经过:给予抗病毒,感冒颗粒每日三次,每次10g,止咳、化痰等对症支持治。
治疗效果判断:治愈。
3.姓名:潘学欣 性别:男 年龄:19 入院日期:2012-04-12 民族:汉族 ID号:17097。
主诉:发热4天。 现病史:患者自述于2012年4月8日,在部队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测体温:38.6℃。
即卫生队就诊,诊断为感冒,给予口服药治疗(药名用法用量不详),复测体温:38.9℃,给予柴胡注射液2ML,肌注后测体温38. 5℃,并给予输液治疗。
辅助检查:2012年4月12日我院门诊查血细胞分析:WBC 3. 61 X l09 /L,月干肾功分析:AST 65U/L, ALT 51U/L, CRP 35. 3mg/L, CK 199U/L, LDH 309U/L,血凝常规分析:FIB 4. 41g/L, TT 13秒心电图:大致正常心电图腹部平片:未见明显异常腹部彩超示:肝内钙化斑。胸片示:双肺及心隔未见明显异常。
初步诊断: 1.上呼吸道感染。
最后诊断:(2012-04-13)1.上呼吸道感染 。
主任仔细查阅病历,查看病人后分析病情:1.男19岁。因“发热4”入院。自述于2012年4月8日,在部队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测体温:38.6℃即卫生队就诊,诊断为感冒,给予口服药治疗(药名用法用量不详),复测体温: 38.9℃,给子柴胡注射液,2ML.肌注后测体温38.5℃,并给子输液治疗(药名用法用量不详),测体温最高时为39.9℃,感胸闷、无气短、咳嗽、咳痰;间有头痛、无头晕、全身乏力、无皮疹及出血点;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泄 ;连续治疗4天,反复发热。2查体:咽部轻度充血,扁桃体无肿大,无分泌物。甲状腺不大,胸廓对称无畸形,双肺呼吸动度一致,语颤无增减,叩诊呈清音,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及胸膜摩擦音。各瓣膜听诊区来闻及杂音。腹部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壁静脉无显露外斐氏反应,肥达氏反应结果未回报,综合病例病历特点,可初步排除结核,诊断:上呼吸道感染给子感冒及对症支持治疗。
入院日期:2012-04-12 出院日期:2012-04-14 住院天数:2。
治疗经过:给感冒颗粒每日三次,每次10g及对症支持治疗。
治疗效果判断:好转。
4.姓名:许皓翔 性别:男 年龄:18民族:汉族 入院日期:2012-05-07。
主诉:发热、咳嗽、咳痰5天。现病史:自述2012年5月2日受凉后出现发热,体温最高40.0℃.发热时头晕、头痛明显,以顶部为王,表现为间歇性跳痛。同时感全身乏力、咽痛,伴咳嗽,咳少许黄色粘痰,易咳出,无咯血。无耳鸣、视物模糊、意识障碍。
辅助检查:入院后查血常规、抗核抗体、术前检测均正常;肝肾功:K 3.32mmo1/L, DBTL 6.lmmol/L, CRP 11.2mg/L;血凝:APTT 42. 6秒,FIB 4.27g/L;血沉l7mm/h;结核抗体阳性;抗ENA抗体:抗J0-1弱阳性;尿常规正常;心电图、胸片均正常;彩超腹部:脾大。
初步诊断:1. 上呼吸道感染,2.肺部感染?
最后诊断:1.上呼吸道感染。2.脾大。3.低血钾。
治疗经过:给予感冒颗粒每日三次,每次10g、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粉针静滴及对症支持治疗。
主治医师查房后分析病情如下:1.患者青年男性,因发热、咳嗽、咳痰5天入院。2查体:体温39.9℃。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及出血点,各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及胸膜摩擦音。腹平软,无压痛,未触及包块,莫菲氏征阴性,月交鸣音正常。3平素健康。4辅助检查:血常规、抗核抗体、术前检测均正常,肝肾功:K3.32mmol/L, DBTL 6.1mmol/L, CRP 17.2mg/L;血凝:APTT42. 6秒,FIB4. 27g/L;血沉17mm/h;结核抗体阳性;抗ENA抗体谱:抗Jo-1弱阳性;尿常规正常;心电图、胸片均正常;彩超腹部:脾大。5.综上所述,初步诊断(1)上呼吸道感染,(2)脾大(3)低钾血症。
治疗后患者体温逐渐下降,昨日最高38.6℃,咳嗽、咽痛减轻。现排除肺炎。结核抗体阳性,但患者无结核中毒症状,胸片正常,结核抗菌素我院无药,暂不能做。不考虑结核病。注意复查结核抗体,血钾等。治疗药物不做调整。
2012-05-11 患者入院第2日体温恢复正常,咳嗽、乏力明显好转,无咽痛、鼻塞、流涕,精神、睡眠尚可,饮食一般。大小便正常。查体: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外裴氏、肥达氏反应均阴性。继续治疗,巩固疗效。
2012-05-13 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主任查阅病历并查看病人后指出:1.结合病史,最后诊断:(1)上呼吸道感染,(2)脾大,(3)低钾血症。2现患者无发热、该嗽,一般状况好。大小便正常。查体未见明显阳性体征。复查电解质正常。体温己正常4天,停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粉针。继续治疗,下周安排出院。
2012-05-15患者一般情况好,体温正常,无头晕、头痛,无咳嗽、咳痰、关节疼痛,大小便正常。查体:双肺呼吸音清晰,朱闻及干湿性罗音。请示主任同意办理明日出院。
治疗效果判断:好转。
5. 姓名:吴领 性别:男 民族:汉族 年龄:18 ID号:T67492入院日期2012-05-08 。
主诉:头晕3天,发热2天。现病史:患者自述2012年5月6日,无明显诱困感头晕,就诊于卫生队,测体温37.0℃给予静滴药物(具体药物及剂量不详)治疗,效果不佳。于5月7日测体温最高39.0℃,仍感头晕,伴全身乏为、咽痛,无咳嗽、咳痰。
辅助检查:我院门诊查血常规:WBCl3.3×109/L, N82%, L6.40%;胸片:两肺及心隔未见明显异常。
初步诊断:1.上呼吸道感染。
最后诊断:1.上呼吸道感染。
2012-05-10 主治医师查房后分析病情如下:1患者因“头晕3天,发热2天”入院。伴头晕、全身乏力、咽痛,无咳嗽、咳痰,大小便正常。2查体: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及出血点,各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咽部充血,扁桃体无肿大。心肺腹部未见明显异常。3平素健康。4辅助检查:我院门诊查血常规:WBC13.3×109/L,N82%、L6.4% ;胸片:两肺及心隔未见明显异常。入科后复查血常规WBC8.77×109/L, N79%;肝肾功:K3.47mmol/L, Na134mmol/L, Ca2.86mmoI/L, P0.68mmo1/L, GLU6.79mmol/L、DBJL6.2umol/L, TBA24.7umol/L, CRP69.1g/L;尿常规:尿蛋白+-尿胆原+1;粪常规:阴性;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大致正常心电图;S综上所述,初步诊断:(1)上呼吸道感染。6.治疗后,患者体温逐渐下降,昨日最高38.7℃,咽痛减轻,无咳嗽、咳痰。
2012-05-13 患者一般情况尚可,近2天无发热,诉咽部疼痛,偶有咳嗽,无咳痰,大小便正常。查体: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及出血点,各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咽部略红,扁桃体无肿大。心肺腹部未见明显异常。辅助检查回报:胸部CT:未见明显异常;抗核杭体、结核杭体、杭ENA杭体谱分析、肥达氏反应、外斐氏反应:均阴性;血沉:36mm/h。根据各项检查结果,发热原团仍考虑上呼吸道感染。继续治疗观察病情变化。
2012-05-15 王任查房后分析病情:1、入院后经检查,诊断明确:1上呼吸道感染。经给子感冒颗粒每日三次,每次10g、抗炎、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现患者无发热、咽痛等不适。2、查体: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及出血点,各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咽部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心肺腹部未见明显异常。患者要求办理出院。请主任后同意办理出院。嘱患者院外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入院日期2012-05-08 出院日期:2012-5-16 住院天数:8天。
治疗经过:经给予抗炎、感冒颗粒每日三次,每次10g、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
出院治疗效果: 治愈。
6.姓名:赵新国 ID号:D1212786。
辅助检查: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来回报。胸片及心电检查未回报。肝功能、肾功能未回报。泌尿系彩超检查示:左肾结石、左肾积水。胸片检查提示:支气管炎。
初步诊断:1. 左肾结石。2.上呼吸道感染。
最后诊断(2012-05-23):1.左肾结石。2.上呼吸道感染。
治疗经过:经给予抗炎、感冒颗粒每日三次,每次10g、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
2012-05-15 患者入科后病情较前无明显变化,自述无明显不适。入院查体:双肾区无红肿,无压痛、叩击痛,肾肋下未触及,双侧输尿管走行及膀胧区无压痛。外生殖器未查。入院后行各项常规辅助检查结果回报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不完全性右柬支传导阻滞。彩超提示:左肾结石伴局限性积液,左侧输尿管上段扩张,右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腹部平片提示:左肾区高密影,考虑左肾结石。静脉肾盂造影提示:左肾结石,左肾积水。余辅助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主任查房及阅片后指示:现诊断明确,暂予以治疗上呼吸感染,上感控制良好后,可考虑行经皮肾镜钦激光碎石术。
7. 姓名:段林雄性别:男年龄:24 民族:汉族 ID号:T66480 。
主诉:发热1天。 现病史:患者自诉干2012年5月31日约21:00.受凉后出现发热,体温38.5℃,伴头晕、头痛、乏力咽痛,无寒战、鼻塞、流涕,无咳嗽、咳痰、咯血、盗汗,无胸痛、胸闷、气短及心犀不适。未治疗。今日晨起仍有发热。
初步诊断:1.上呼吸道感染。
最后诊断:1.上呼吸道感染。
2012-06-02主治医师查房后分析:1、患者青年男性,受凉后发热1天入院,伴头晕、头痛、乏力、咽痛。2、查体:咽部充血,胸廓对称无畸形,双侧呼吸动度一致,语颤无增减,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千湿性罗音及胸膜摩擦音。心脏及腹部未见明显异常。3,辅助检查:入科后急查血常规:正常;肝肾功:P0.85mmol/L, GLO 21.2g/L, CRP24.6mg/L;心电图:窦性心律II, III, aVF可见Q波;尿常规:潜血+-,尿蛋白+-;粪常规:阴性;胸部CT:来见异常。综上所述,入院诊断:上呼吸道感染。入院后杭感冒、抗炎、抗病毒、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现患者未再发热,无咳嗽、咳痰继续治疗。
主任查房后分析:入科后经检查,结合症状、体征,最后诊断:上呼吸道感染。经给子抗感冒、抗炎、抗病毒、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现患者一般情况好,无发热、咳嗽、咳痰等不适,余未诉不适,大小便正常。查体:咽部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胸廓对称无畸形,双恻呼吸动度一致,语颤无增减,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及胸膜摩擦音。心脏及腹部未见明显异常。患者要求出院,请示主任后同意办理出院。住院天数:5天。
治疗经过:入院后感冒颗粒每日三次,每次10g、、抗炎、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
治疗效果判断:好转。
7.姓名:陈晓斌 性别:男 年龄23 婚否:未婚 民族:汉族。
主诉发热5天.现病史:自述20日年12月24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8.5℃,伴头痛,以枕部明显,表现为持续性闷痛,可忍受,同时感全身酸痛不适,无"咽痛、鼻塞、流涕 ,无咳嗽、咳痰无尿频、尿急、尿痛无皮疹、出血点,无盗汗,到单位卫生队就诊,给予药物<具体不详)静滴治疗3天体温下降后仍有升高。今日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门诊查血常规:WBC3.6×I09/L,CR0.326. W-LCR0.57,PLT75 ×109/L。请主任会诊后,门诊以“上呼吸道感染”收住。病程中,精神、睡眠、饮食尚可,小便正常,大便干燥,2-7天解1次。 辅助检查2011年12月29 我院门诊查血常规:WBC3.6×109/L, W-SCR0.326, W-LCR0.57, PLT75×109/L。
初步诊断:1.上呼吸道感染。
最后诊断:(2011-12-31):1.上呼吸道感染。
洽疗经过:给感冒颗粒每日三次,每次10g及对症支持洽疗。
治疗效果判断:治愈。
8.姓名:张浩 ID号:T66231 性别:男 年龄:17 婚否:未婚 民族:汉族 。
主诉:咳嗽、气短伴全身酸痛5天。现病史:患者自述缘于5天前因受凉后出现咳嗽,呈间断性咳嗽,咳嗽时伴随气短、全身酸痛不适,无发热,寒颤,午后低热盗汗,无发作性心前区疼痛、胸闷、气短,无夜问阵发性呼吸困难及端坐呼吸无流鼻娣,鼻塞、打喷嚏无腹胀、腹泻、腹痛无尿痛、尿急,无双下肢浮肿,偶感咽痛不适,遂就诊我院急诊科,行胸片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未行任何处理。回到单位后仍感咳嗽、气短不适,无咳痰、咯血不适,今为求进一步诊洽遂就诊千我院门诊以“上呼吸道感染”收入我科,病程中患者精神、食欲、唾眠尚可。咽部充血,扁桃体II度肿大。领软无抵杭,领静脉无充盈,甲状腺无肿大,气管居中。胸廓对称无畸形,双侧呼吸动度均等,语颤增减,叩诊呈清音,双肺朱闻及干湿罗音及胸膜摩擦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不弥散,未触及震颤心界不大心音有力心率75次了分,律齐,各瓣膜听诊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辅助检查:血常规:正常;肝肾功:球蛋白:20.3g/L;血凝常规:正常;血清DJJ聚体:正常,甲状腺功能:T3:0.73偏低;心电图: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心脏彩超:未见明显异常;彩超腹部:未见明显异常;胸片示:未见明显异常。
初步诊断:1.上呼吸道感染。
最后诊断:(2012-02-02 1.上呼吸道感染 。
2012-01-29 近两日查房,患者精神、饮食、睡眠可,大小便正常。自诉咳嗽、气短较前好转,无午后低热盗汗,无发作性心前区疼痛、响间、气短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团难及端坐呼吸,无流鼻涕.鼻塞、打喷嚏,无腹胀、腹泻、腹痛等不适。查体:血压120/75mmHg,咽都轻度充血,扁桃体II度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晰双肺未闻及千湿罗音及胸膜摩擦音。心前区无隆起,心界不大,心音有力,心率75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余查体未见明显阳性体征。辅助检查:血常规:正常;肝肾功:球蛋白:20.38/L偏低〔不排除实验室误差》;血凝常规正常;血清DH聚体正常;甲状腺功能T3:0.73偏低;心电图: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心胜彩超:来见明显异常;彩超腹部:未见明显异常;确片示:未见明显异常;目前诊断为:l上呼吸道感染。上级医师查房后示:患者因受凉后出现咳嗽、气短伴全身酸痛5天,查体咽部轻度充血,扁桃体II度肿大双肺叩诊呈清音,双肺来闻及干、湿罗音及胸膜摩擦音胸片未见明显异常,结合临床症状及检查目前诊断上呼吸道感染成立,2患者无明显喘息、气短无过敏史但患者有支气管哮喘的家族史。
2012-02-0近两日查房患者诉偶感咽部痒痛及气短不适,经给予沙丁胺醇气雾剂间断吸入及感冒冲剂每日三次,每次10g,气管炎冲剂口服后症状明显缓解。无咳嗽、咳痰,无发作性心前区疼痛、胸闷、气短,无午后低热、盗汗,无腹胀、恶心、呕吐,无烦渴多饮多食多尿,精神、食欲睡眠可大小便正常。查体:血压120/75mmHg,咽部无充血双侧扁桃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晰,心率75次/分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间及病理性杂音腹部查体同前无明显变化,双下肢无浮肿。目前不排除气道高张力反应,继续给予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经请示主任准许给子办理出院手续。
治疗效果判断: 上呼吸道感染治愈。
9.姓名:王晓强 ID号:T51504 性别:男 年龄:20 婚否:未婚 民族:汉。
主诉:发热、头痛4天。现病史:自述2012年2月18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9.8℃,伴寒战、头痛,以枕部明显表现为持续性胀痛,发热或干咳时明显。时有上腹部饱胀不适、恶心、进食即吐呈非喷射状,为所进食物量少无呕血。到单位卫生队就诊,给予肌肉注射退热药物,并静滴头孢类药物及利巴韦林、口服药物〔具体不详)对症治疗2天后体温最高39.3-39.4℃仍感头痛。今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门诊查拍片:双肺及心膈未见异常;血常规正常。并以“上呼吸道感染”收住。病程中,无头晕、胸闷、气短。精神、睡眠、饮食欠佳。小便量少,色深,大便4天未解。体重无下降。
体格检查:体温37.5℃,脉搏64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20/70mmHg,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神志清晰自动体位,查体合作,无异常。
初步诊断:1.上呼吸道感染。
最后诊断:(2012-02-25)1.上呼吸道感染。
2012-02-25 经用感冒颗粒每日三次,每次10g治疗患者于2月25日体温恢复正常,头痛减轻无头晕、恶心、呕吐,精神、睡眠饮食尚可,大小便正常。监测血压波动于90一130/50-70mmHg。查体:咽部轻度充血。心肺腹部及神经系统均来见明显阳性体征。查外斐氏、肥达氏反应阴性;脑电图:边缘状态脑电图;脑脊液常规:外观无色、清亮、透明,潘氏试验阴性,细胞计数3×106/L,有核细胞计数2×106/L;脑脊液生化氯106mmol/L,腺苷脱氨酶93U/L,余正常;脑脊液墨汁染色:未找见新型隐球菌。
治疗效果判断:治愈。
10.姓名:孙爱芬(急性扁桃体炎)性别:女 职业:其他劳动者 年龄:57婚否:已婚 民族:汉。
主诉:咽痛伴发热2天。现病史患者自述2天前因受凉后出现咽痛,伴发热,在我院急诊科诊断为”急性扁桃体炎,给子静滴抗炎药物治疗后症状无缓解。且疼痛逐渐加重,故干今日就诊我科经门诊检查后以急性扁桃体炎’收入院。病程中无心季,气短及关节肿痛史,精神食欲良好二便均正常。既往史:平素体质良好患有糖尿病5年口服降糖药物治疗,预防接种史不详,否认有肝炎、伤寒、菌痢、SARS等传染病史,青霉素、头袍类大环内酯类药物过敏,无食物过敏史,无外伤史,无手术史无输血史。
体温:37℃脉搏:76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40/10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查体合作自动体位,步入病房。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及出血点。各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大小形态正常。唇无紫绀,齿齐无缺,伸舌居中。颈软无抵杭,气管居中,双甲状腺不大。胸廓对称双侧呼吸动度均等,触诊语颤无增减双肺叩呈清音来及干湿性罗音。心区无隆起,心尖部未扣及震颤心界不大心率:76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坦未见肠型及蠕动波,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无压痛及反跳痛,无移动性浊音,腼鸣音正常存在。脊柱四肢活动自如,双肾区无叩击痛。专科情况:咽部急性充血双侧扁桃体I度肿大,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
辅助检查:血常规:WHC: 12. 30×109/L.尿常规、类常规、胸片、心电图等检查已查,结果待报。
初步诊断:1.急性扁桃体炎。
最后诊断:急性扁桃体炎。
2012-02-24 副主任医师查房患者病情恢复平稳,一般状况好,生命体征平稳。自诉口服感冒颗粒后,咽部疼痛明显减轻,饮食可。查体:咽都无充血。主任查看患者后建议继续都滴抗炎药物对症治疗。遵嘱执行。
治疗效果判断:治愈
11. 姓名:庄岩 性别:男 年龄:20 婚否:未婚 民族:汉。
主诉头痛、发热3天。现病史:患者自述于2012年3月8日,在部队无明确诱因出现头痛表现为失顶部持续性疼痛,伴发热,测体温:38.5℃无咳嗽、咳痰;无胸闷、气短无恶心、呕吐;无头晕、晕厥;无意识障碍。就诊于某部门诊部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给药物(具体药名用法用量不详)口服后,体温降至正常,头痛有所缓解。于2012年3月12日晨起后,再次出现头痛不适,遂来我院就门诊测体温:39℃。查血细胞分析:正常。门诊以“感冒”收入科。自发病以来,精神差,睡眠可,饮食可。大小便正常。
体格检查: 体温: 39.2℃,脉搏84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 130/7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自动体位步入病房问答切题查体合作。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及出血点,各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头颅五官端正无畸形,双眼睑无浮肿结膜无苍白,无充血水肿,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乳突区无压痛,粗测听力正常。鼻通气畅,无脓性及血性分泌物,各副鼻窦区无压痛,唇无发绀,伸舌居中,咽部较度充血,右兴侧扁桃体II度肿大无淋巴滤泡及脓性分泌物。颈静脉无怒张颈软,无抵抗,气管居中,甲状腺对称无肿大。胸廓对称无畸形双侧呼吸动度一致,听诊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不明显,心浊音界不大,心率84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来闻及杂音。腹软,无腹壁静脉曲张无腼型及蠕动波。全腹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缘下未触及,莫非氏征阴性,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如常。肛门及外生殖器来见异常。脊柱无畸形无纵轴叩击痛,各棘突无压痛及叩痛,右胫骨外侧有一长约13cm的手术瘫痕,愈合好,各关节无红肿,活动灵活,双下肢无浮肿。
神经系统检查:神志清楚,言语流利,远近记忆力、定向力、理解力、判无异常。双侧睑裂大小一致,无眼睑下垂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双侧瞳孔直径3mm,双侧直接、间接对光反射灵敏,调节、辐揍反射正常存在。双眼球无突出及内馅,双眼球各方向运动自如,双眼无眼震及复视。双侧角膜反射灵敏,双侧咀嚼肌有力,张口下领无偏斜,下领反射无无进。双侧面部痛觉对称。双侧额纹对称,闭目有力,双耳粗测听力正常张口发“啊”音悬雍垂居中,双恻软腭上抬有力,双侧咽反射存在。双侧转颈、耸肩有力,伸舌居中,舌肌无萎缩及纤颤。双侧肢体痛觉对称,四肢关节位置觉、振动觉正常存在。四肢肌容积正常对称,四月支肌张力正常,四月支肌力正常。双侧胜二头肌、舷三头肌反射(+-),挠骨膜反射(+-),膝、跟脱反射(++),无髌踝阵挛,右侧日Babinski征(士),左狈Babinski征(一)双侧Hoffmann征(一)。泌汗功能正常,全身皮肤颜色、温度正常。颈软无抵杭Brudzinski征(一)Kernig咙征(一)。
初步诊断:1.上呼吸道感染。
最后诊断: 1.上呼吸道感染。
治疗经过:给子感冒颗粒每日三次,每次10g口服。头孢曲松钠粉针预防感染。
治疗效果判断:治愈。
12.姓名:王向欣 性别:男 年龄:34 患者自述于2012年3月10日,在家中因受凉后感头痛、发热。头痛表现为左侧头部阵发性疼痛,伴发热,未测体温,咳嗽、无咳痰;无胸闷、气短;无恶心、呕吐;无头晕、晕厥;无意识障碍。自购清开灵胶囊、阿莫西林(用法用量不详)口服后上述症状无缓解。于2012年3月11日就诊于东方诊所,测体温:38.5℃,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给予柴胡、安痛定(用量不详〕注射后测体温正常。晚间出现头痛、咽痛、咳嗽,于2012年3月13日就诊于中山医院,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给予输液(具体药名及用法用量不详)后,回家测体温:37.6℃。今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门诊以“发热”收入科。自发病以来,精神差,睡眠可,饮食差。大小便正常。
查体:体温:36℃,脉搏:8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30/7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自动体位,步入病房,问答切题,查体合作。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及出血点,各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头颅五官端正无畸形,双眼睑无浮肿,结膜无苍白,无充血水肿,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乳突区无压痛,粗测听力正常。鼻通气畅,无分泌物,各副鼻窦区无压痛。唇无发绀,伸舌居中,咽部轻度充血,双侧扁桃体无肿大。颈静脉无怒张,颈软无抵抗,气管居中,甲状腺对称无肿大。胸廓对称无畸形,双侧呼吸动度一致,听诊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前区无杂音。腹软,无腹壁静脉曲张,无肠型及蠕动波。全腹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缘下未触及,莫非氏征阴性,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肛门及外生殖器未见异常。脊柱无畸形,无纵轴叩击痛,各棘突无压痛及叩痛,各关节无红肿,活动灵活,双下肢无浮肿,无杵状指趾。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辅助检查:入科后查血细胞分析:WBC 4.19×109/L,HGB 169g/L,血糖(随机):6mmol/L,肝肾功分析:正常。心电图:窦性心律:大致正常心电图。胸片:双肺未见活动性病变。
诊断依据:
1. 患者、男性、74岁。主因咳嗽、发热4天入院。患者自述于2012年3月10日在家中因受凉后感头痛、发热。头痛表现为左侧头部阵发性疼痛,伴发热,未测体温,咳嗽、无咳痰;无胸闷、气短;无恶心、呕吐;无头晕、晕厥;无意识障碍。自购清开灵胶囊、阿莫西林〔用法用量不详)口服后,上述症状无缓解。
2.查体:咽部轻度充血,双侧扁桃体无肿大。胸廓对称无畸形,双侧呼吸动度一致,听诊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罗音。
3.辅助检查:入科后查血细胞分析:WBC 4.19×109/L,L HGB 169g/L,血糖(随机):6mmol/L。肝肾功分析:正常。心电图:窦性心律;大致正常心电图。胸片:双肺未见活动性病变。
初步诊断:上呼吸道感染。
鉴别诊断:
流行性感冒:为流感病毒引起,起病急,呼吸系统症状相对较轻。全身中毒症状重,如高热,头痛,全身痛,进而衰竭,有流行趋势。
肺炎球菌肺炎:发病早期可出现咳嗽、咳痰等。以寒战、高热为首发症状,体温可迅速达40℃以上。重症者可有呼吸困难。可闻及中小湿罗音。血白细胞可显著增高多在10-30×109/L。
脑膜炎:可引起头痛呕吐,脑膜刺激症阳性,发烧明显。可行脑脊液相关检查。
肺炎球菌肺炎:发病早期可出现咳嗽、咳痰等。以寒战、高热为首发症状,体温可迅速达40℃以上。重症者可有呼吸困难。可闻及中小湿罗音。血白细胞可显著增高多在10-30×109/L。
脑膜炎:可引起头痛口区吐,脑膜刺激症阳性,发烧明显。可行脑脊液相关检查。
诊疗计划:
1. 内科护理常规,一级护理。
2.完善入院常规检验及检查。血细胞分析、肝肾功全项分析、术前检测+乙肝五项+血型鉴定、尿液常规分析、粪便常规检测、胸部正位片、彩超腹部。
3.给予感冒颗粒、清热解毒、利巴韦林注射液抗病毒治疗。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氨基酸注射液补液支持治疗。
治疗经过:给予感冒冲剂每日三次,每次10g、利巴韦林注射液抗病毒等治疗。
治疗效果判断:治愈。
13、欧阳志冬,男,27,已婚,汉族。
主诉:发热、头痛3天。 现病史:自述2011年5月27日下午感头顶部闷痛不适,到单位卫生所就诊测体温37.3℃,给予速效感冒胶囊、布洛芬(具体不详)口服后,于次日测体温38.6℃,到区医院查血常规:WBC2.77×109/L, L26.4%, PLT114×109/L。诊断上呼吸道感染,给予利巴韦林颗粒、999感冒灵、重感灵口服后头痛无缓解,体温仍高、最高达39.1℃。5月29日又到中医院查血常规:WBC 2.28X109/L,体温最高达39.1℃。5月29日又到中医院查血常规:WBC 2.28×109/L, L 0.33%, PLT 90× 109/L;尿常规:蛋白质+1尿胆原+1。给予喜炎平氨曲南静滴后头痛缓解,体温恢复正常。今日再次感头痛,体温升高至39.2℃,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门诊以“发热待查”收住。病程中,感乏力、全身酸痛,无头晕、恶心、呕吐,无意识障碍无咽痛、鼻塞、流涕,无咳嗽、咳痰,精神、睡眠尚可饮食一般。小便色深,量正常,大便3天未解。查血WBC 2.77×109/L, L 26.4%;5月29 日外院查血常规:WBC 2, 28×l09/L,L0, 33%, PLT 90×109/L;尿常规:蛋白质+1尿胆原+1。
初步诊断:1 发热 1.1 上呼吸道感染 1.2 其他。
最后诊断:1 上呼吸道感染 2 脾大。
补充诊断:1 慢性胃炎。
入院时病情:因发热、头痛3天入院。自述2011年5月27日下午感头顶部闷痛不适,到单位卫生所就诊测体温37.3℃,给予速效感冒胶囊、布洛芬(具体不详)口服后,于次日测体温37.3℃,到区医院查血常规:WBC 2.77×109/L, L 26.4%,PLT 114× 109/L诊断上呼吸道感染,给予利巴韦林颗粒、999感冒灵、重感灵口服后头痛无缓解,体温仍高、最高达39.1℃。5月29 日又到中医院查血常规:WBC 2.28×109/L, L0.33%, PLT90×109/L;尿常规:蛋白质+l,尿胆原+1。给予喜炎平、氨曲南静滴后头痛缓解,体温恢复正常。今日再次感头痛,体温升高至39.2℃,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门诊以“发热待查”收住。病程中感乏力、全身酸痛,无头晕、恶心、呕吐无意识障碍无咽痛、鼻塞、流涕,无咳嗽、咳痰,精神、睡眠尚可,饮食一般。小便色深量正常,大便3天未解。查体:体温38.6℃,脉搏82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20/60 mmHg。咽部充血,右侧扁桃体I度肿大,无脓性分泌物。心肺腹部及神经系统未见明显异常。
治疗经过:给感冒冲剂每日三次,每次10g,升白细胞、保护胃粘膜、抑酸、止痛、退热对症支持治疗并行腰椎穿刺术。
出院情况:
1症状体征转归:现无发热、头痛等不适,精神、唾眠、饮食尚可,大小便正常。查体:咽部无充血,心肺腹部未见明显异常。请示主任同意办理出院。
治疗效果判断:上呼吸道感染好转。
14、姓名:袁轶萍 性别:女 年龄:婚否:未婚 民族:汉族。
主诉:咽痛伴咳嗽、咳痰1周,加重2天。现病史:患者自诉缘于1周前不慎受凉后出现咽痛伴咳嗽,呈阵发性刺激性,以晨起、夜间及活动后明显,偶有白色粘液痰,量少,易咳出,无黄色粘液痰、痰液分离、脓臭痰;无高热、畏寒、盗汗、午后潮热;无皮疹、黄疸;无腹痛、腹泻,尿频、尿急等不适,时未引起重视。病情呈进行性加重,予今日为进一步诊治急来我院,门诊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收入我科。病程中患者精神、睡眠食欲尚可,无抽搐,无呼吸困难及口唇发绀,无恶心、呕吐、腹泻,尿量及尿色无明显改变,二便如常。体重无明显减轻。
治疗经过:口服感冒冲剂,每日三次,每次10g,复方甘草口服液每次10ml,每日三次。
初步诊断:上呼吸道感染。
最后诊断:上呼吸道感染。
洽疗效果判断:治愈。
15、姓名: 盛磊 性别:男 年龄: 28 婚否:已婚 民族: 汉族 主诉:全身酸困不适、咳嗽、咳痰6天。 现病史:患者自述缘于6天前因不慎受凉后出现全身酸困不适、咳嗽、咳痰,不适症状,痰为白色粘痰夹杂少量黄痰,量少,并有咽痛、头痛、头晕不适症状,头痛呈胀痛,以枕部为著,无天旋地转感,无高热、寒战、恶心、呕吐、无咯血、呼吸困难、腹痛、腹泻,无尿急、尿痛、尿频,遂就诊于卫生队,给予药物治疗(具体不详),上述症状未见明显好转,今为进一步诊疗,来我院就诊,门诊遂以“上呼吸道感染”收住我科,病程中,患者精神、食欲、睡眠尚可,偶有胸痛、胸闷不适,无高热、寒战、恶心、呕吐,双肺未闻及干湿罗音及脑膜摩擦音。
初步诊断:上呼吸道感染。
最后诊断:上呼吸道感染。
治疗经过:口服感冒冲剂,每日三次,每次10g,抗炎对症支持治疗。
洽疗效果判断:治愈。
16、姓名:张斌 性别:男 年龄:20 入院日期:2011-07-21。
婚否:未婚 民族:汉族。
主诉:发热2天。 现病史:患者自述于2011年7月20日中午,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发热,伴轻度头痛,无咽痛、咳嗽、咳痰,无寒战、大汗淋漓、胸闷、气短等不适,无腹痛、腹胀、腹泻、呕血、黑便等。当时测体温38.0℃,就诊于卫生队给予柴胡退烧。今日测体温39.8℃,为求进一步诊治,就诊于我院门诊,查血常规:WBC13.3×109/L、N86.8%、L72%;胸片:未见明显异常。门诊以发热待查收入院。既往史:平素体质良好,否认有结核、肝炎、伤寒、菌痢、SARS等传染病。
辅助检查:2011年7月21日来我院门诊查血常规:WBC13.2×109/L,N86.8%. L7.2%。
治疗经过:口服感冒颗粒,每日三次,每次10g。
初步诊断:1.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最后诊断:1.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治疗效果判断:好转。
17、姓名:郑伟国 性别:男 年龄:21 未婚 民族:汉族 住址:宁夏贺兰县 入院日期:2011-07-25。
主诉:鼻塞、流涕、咽痛3天。现病史:患者自述于2011年7月22日因受凉后出现鼻塞、流涕、咽痛,偶有咳嗽、咯痰痰液呈黄色。同时伴两侧颈部搏动性疼痛,每次持续半小时左右可白行缓解。无发热、恶心、呕吐;无胸痛、喘息、呼吸困难。感双膝关节酸困不适,无全身肌肉疼痛。自服“999感冒灵颗粒”等药物治疗,咽痛较前好转,但仍感咽部不适鼻塞流涕。现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门诊以 1、上呼吸道感染 2、关节炎收入我科。自发病以来,无脑闷、气短;无腹痛、腹胀。精神、食欲、睡眠尚可,大小便如常。
初步诊断:1.上呼吸道感染 2.高血压病。
最后诊断:1、上呼吸道感染2、左膝关节腔积液,3、乙型病毒性肝炎携带者。
治疗经过:口服感冒颗粒每日三次,每次10g,乙肝免疫治疗,降压治疗。
治疗效果判断:上呼吸道感染治愈。
18、姓名:赵振 性别:男 年龄:19 未婚 民族:汉族 入院日期:2011-07-25。
主诉:咽痛、畏寒、发热2天。现病史:患者自述缘于2011年7月24日因不慎受凉后出现咽痛、畏寒、寒战、发热不适症状,并有咳嗽、咳痰、头痛不适症状,痰为白色粘痰,夹杂受凉黄色粘痰,无昏迷、抽搐、大小便失禁,无脑痛、咯血、呼吸困难,无腹痛、腹泻、腹胀,无尿急、尿痛、尿颇遂就诊于当地部队卫生队测体温:39.7℃,给予药物治疗(具体不详),上述症状未见明显缓解今为进一步诊疗,来我院就诊门诊测体温:39.7℃。急查血常规:WBC:11.2×109/L, RBC: 4.69×/1012/L, HGB: 139g/L,PLT: 169×109/L,N:64. 8%. L: 24.7%,肝肾功:K:4.2mmol/L。
治疗经过:口服感冒颗粒每日三次,每次10g,抗感染治疗。
初步诊断:1上呼吸道感染 2急性化腋性扁桃体炎。
最后诊断:1上呼吸道感染 2急性化腋性扁桃体炎。
治疗效果判断:治愈。
19、姓名:武博 性别:男 年龄:17 未婚 民族:汉族 籍贯:安徽 入院日期:2011-07-26。
主诉:咳嗽、咳痰、胸闷、咽部不适3天。现病史:患者自述缘于3天前因不慎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胸闷、咽部不适症状,痰为白色粘痰,疚中无血丝,偶感胸痛不适,无高热、寒战、抽搐、昏迷,无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腹胀无尿急尿痛、尿频,遂就诊于当地部队卫生队,给予药物治疗(具体不详),上述症状未见明显缓解,今为进一步诊疗,来我院就诊门诊遂以“支气管哮喘,”收住我病程中,患者精神、饮食、睡眠尚可,无高热、寒战、抽搐、昏迷、咯血、呼吸困难,无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腹胀,无尿急。
初步诊断:1上呼吸道感染 2支气管哮喘。
最后诊断:1上呼吸道感染。
治疗经过:给予口服感冒颗粒每日三次,每次10g,止咳、化痰等对症支持治疗。
出院情况:
治疗效果判断:治愈。
20、姓名: 郑文斌 性别: 男 年龄:20 入院日期:2011-7-27 婚否: 未婚 民族: 汉族 。
主诉:发热4天。 现病史:患者自述于2011年7月23日晚间疑因受凉后突然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9℃,伴轻度头痛、四肢关节痛,无寒战、大汗淋漓,无咳嗽、咳痰,无呼吸困难等其他不适。至团卫生队就诊,予以静滴“头抱”等治疗(具体不详),效果欠佳,仍间断发热,以下午为重。今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医,门诊查血常规、抗0、类风湿因子、血沉均正常,胸透:心影增大;心电图:窦性心动过缓伴律不齐,左室高电压,RY5+SV1>4.OmV;心脏彩超:左心室略大,主动脉瓣返流(少量),三尖瓣返流(少量),心功能正常。门诊拟发热诊断收入。彩超(2011-7-27,我院):左心室略大,主动脉瓣返流(少量),三尖瓣返流(少量),心功能正常。
初步诊断:1 发热 1.1上呼吸道感染?2 病毒性心肌炎?
最后诊断:1 上呼吸道感染 2 病毒性心肌炎?
补充诊断:1 肝功能异常。
治疗经过:入院后予以口服感冒颗粒每日三次,每次10g,抗病毒、抗感染、保肝及对症治疗。
出院情况:
1 患者目前一般情况良好,无发热、头痛、关节痛,无胸闷、心慌等不适。查体未见明显异常。
2 辅助检查结果:2011-8-1复查血常规、肌钙蛋白未见明显异常;肝肾功:AST 73U/L, ALT 110U/L, LDH 313U/L。
21、姓名:王东 性别:男 年龄:27婚否:已婚 民族:汉族。
入院日期:2011-O8-04 。
主诉:发热4天。现病史:患者自述况2011年7月31日晚9时在部队无明显诱因自感发热、前额疼痛,测体温38.8℃,伴全身乏力、恶心、欲吐、咳嗽,非刺激性该嗽,无痰、就诊于部队卫生所,给予退烧药物(具体不详)及藿香正气水,恶心、欲吐好转。8月1日晚再次出现发热,测体温39.6℃,给予静滴液体治疗:双黄连、激素、维生素C.体温未见明显下降。8月3日开始静滴:双黄连、青霉素(上述药品用量不详),2天后仍发热、咳嗽、头痛,但无寒战、咽痛、咳痰、腹痛、腹泻、尿频、尿急、尿痛、四肤关节肿痛及意识障碍。2011年6月3日我院查血常规:WBC 5.4×109/L;胸透未见明显异常。
治疗经过:入院后予以口服感冒颗粒每日三次,每次10g及对症治疗。
初步诊断: 1 发热原因待查 1.1 上呼吸道感染。
最后诊断: 1 上呼吸道感染。
住院天数:8天。
治疗效果判断:治愈。
22、姓名:袁德 性别:男 年龄:26 婚否:未婚 民族:汉族 入院日期: 2011-O8-10 。
主诉:发热5天。 现病史:患者于2011年8月100下午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40℃,伴头痛、乏力全身关节痛、咳嗽,少量清涕,无咳痰,无胸闷、呼吸团难等其他不适。当地卫生队予以口服抗炎及对症药物(具体不详),效果欠佳,仍持续发热。今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医,在急诊查血常规、胸片未见明显异常,拟发热诊断为收入院。患者自患病以来,精神状态较差,体力情况较差,食欲食量较差,睡眠情况较差,体重无明显变化,大便正常,小便正常。
既往史:既往体健,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特殊病史。
初步诊断:1 上呼吸道感染。
最后诊断: 1 上呼吸道感染。
住院天数:14天。
治疗经过:给予口服感冒颗粒每日三次,每次10g及对症支持治疗。
治疗效果判断:治愈。
23、姓名:史清华 性别:女 年龄:37 已婚 民族:汉族 入院日期:2011-09-21。
主诉:头痛、发热、咽痛1周。现病史:患者自述缘于1周前不慎受凉后出现问歇头痛,以前额略明显,发热,体温最高38.9℃,并伴有明显咽痛头晕,自行口服“头孢氨苄、抗病毒胶囊”治疗,体温有所下降,感咽痛明显,偶伴有刺激性干咳,无咳痰,无高热、寒战,无喘息、呼吸困难等不适。今为求进一步诊治,门诊遂以 1上呼吸道感染收住我科。病程中患者精神、饮食及睡眠可,无寒战、无喘息、呼吸困难,无恶心、呕吐,无心慌,无手抖,无胸闷、气短,无全身乏力,无腹痛、腹泻,无尿急、尿痛及肉眼血尿。
初步诊断:上呼吸道感染。
最后诊断:上呼吸道感染。
出院日期:2011-09-26 住院天数:5天。
治疗经过:给予口服感冒颗粒每日三次,每次10g清热解毒、止咳对症治疗。
治疗效果判断:治愈。
24、姓名:梁大涛 性别:男 年龄:19 未婚 民族:汉族 籍贯:河南许昌市 入院日期:2011-09-30。
主诉:发作性头痛、头晕3头。现病史:患者自诉于2011年9月28日感冒后出现头痛、头晕,呈右侧颈部间断性胀痛,头晕,视物模糊,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干咳,无痰。自行口服“吲哚美辛、复合维生素B片”等药物治疗,症状无改善。为进一步诊治今特来我院就医,在门诊拟“脑炎”收入院。病程中患者无高热、寒战,无鼻塞、流清涕,无咽痛,无胸闷、气短,无饮水呛咳、吞咽困难,无复视,无肢体麻木、无力、抽搐,无大小便障碍等不适,精神一般食欲、睡眠好,二便正常。
初步诊断:脑炎。
最后诊断:上呼吸道感染。
治疗经过:给予口服感冒颗粒每日三次,每次10g。
出院情况:目前患者头痛、头晕已好转,头昏症状较改善,视物模糊基本好转,精神、食欲、睡眠好,二便正常。查体为双侧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反射(++),桡骨膜反射(++),膝、跟腱反射(+++),左侧Babinski征。
25、姓名:陈珂 性别:男 年龄:32 已婚 民族:汉族 入院日期:2011-10-21。
主诉:发热6天。现病史:自述2011年10月I5日晚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高39.3℃,伴双侧颈部跳痛、头晕、全身关节疼痛,无咽痛、鼻塞、流涕,无咳嗽、咳痰,无腹痛、腹泻。自服白+黑2片后无效。10月16日到中医院就诊查血常规正常给予四季抗病毒颗粒、双黄连、金莲清热解毒颗粒口服,静滴利巴韦林对症治疗3天后体温逐渐下降但仍未恢复正常,头痛、头晕、全身夫节疼痛明显缓解。10月18日到市医院就诊,查胸片正常。诊断上呼吸道感染给予阿奇霉素静滴治疗后仍有发热。10月19日到宁医附院查血常规正常;胸部CT:双肺颈部无抵杭克氏征阴性。
初步诊断:1发热 1.1上呼吸道感染。
最后诊断:上呼吸道感染。
治疗经过:给口服感冒颗粒每日三次,每次10g及对症治疗。
出院情况
治疗效果判断:治愈。
26、姓名:李健 性别:男 年龄:13 未婚 民族:汉族 籍贯:内蒙左旗 入院日期:2011-10-24。
主诉:发热1天。现病史:自述2011年10月23日受凉后于早9:00左右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9℃,伴咽痛、鼻塞、头痛、头晕、全身酸痛,咳嗽、咳少许黄色粘液痰,不易咳出,无腹痛、腹泻。自服安乃近1片、严迪2片后无效。遂到左旗医院就诊。诊断:上呼吸道感染,给予病毒灵、川琥宁、菌必治静滴及退热对症治疗后体温仍未恢复正常。今日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门诊以“发热1.1上呼吸道感染 1.2肺炎待排”收住。病程中无皮疹、意识障碍,无胸闷、气短精神、睡眠、饮食尚可,大小便正常。
初步诊断:1发热 1.1上呼吸道感染 1.2肺部感染。
最后诊断:上呼吸道感染。
治疗经过:给口服感冒颗粒每日三次,每次10g及对症治疗。
治疗效果判断:治愈。
27、姓名:张涛 性别:男 年龄:26 未婚 民族:汉族 籍贯:辽宁沈阳市 入院日期:2011-10-28。
主诉:鼻塞、流涕、咽部不适3天。现病史:患者自述缘于3天前团不慎受凉后出现鼻塞、流涕、咽部不适症状,鼻涕呈清水样,偶有咳嗽、该痰,无高热、寒战、抽搐,无头痛、头晕、胸痛、咯血、呼吸困难,无腹痛、腹泻、恶心、呕吐,无尿急、尿痛、尿频,自行口服药物治疗(具体不详),上述症状稍有缓解,今为进一步诊疗,来我院就诊,门诊遂以“上呼吸道感染”收住我科,病程中,患者精神、食欲、睡眠尚可,无高热、寒战、抽搐,无头痛、头晕、胸痛、咯血、呼吸困难,无腹痛、腹泻、恶心、呕吐,无尿急、尿痛、尿频大小便正常。
初步诊断:1上呼吸道感染。
最后诊断:1上呼吸道感染。
治疗经过:给口服感冒颗粒每日三次,每次10g及对症治疗。
治疗效果判断:治愈。
28、姓名:许博 性别:男 年龄:22 未婚 民族:汉族 籍贯:陕西商洛地区 入院日期:2011-11-03。
主诉:发作性眩晕3天。现病史:患者于3天前“感冒后出现眩晕,自觉天旋地转、躯体倾倒感眩晕呈发作性,眩晕持续时问短伴有面色苍白、大汗。于昨日下午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头痛为双侧额部胀痛,呕吐为非喷射状,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寒战、发热,无肤体活动障碍及肤体麻木,无意识障碍及抽搐发作,无二便障碍。昨日晚就诊我院急诊科,头颅CT检查未见异常;肝肾功、电解质均正常;血常规WBC14.7×109/L, N 80%,RBC 5.67×1012/L,PLT207×lO9/L。急诊以“眩晕”收住。病后精神欠佳,食欲不振,二便正常。
治疗经过:给予口服感冒颗粒每日三次,每次10g及丹七片口服,每日5次每次4片。
初步诊断:1眩晕。
最后诊断:1眩晕症 2上呼吸道感染。
2辅助检查结果:血常规正常;头颅CT检查来见异常;脑电图结果正常;颈部血管彩超检查结果正常。
3治疗效果判断: 1眩晕症好转,2、上呼吸道感染治愈。
29、姓名:蒋浩 性别:男 年龄:21 未婚 民族:汉族 籍贯:浙江杭州市 入院日期:2011-12-16。
主诉:咳嗽、咳痰1天余。现病史:患者自述2011年12月14日晚在本部宿舍,因受凉感冒,第二日晨起出现咳嗽、咳痰,咳白色粘痰不易咳出,伴鼻塞,无头晕、头痛无发热、寒战,无喷嚏、流涕。今为诊治来我院门诊以“上呼吸道感染”收入我科。自发病以来,自诉偶感上腹部疼痛不适,进食后偶感腹胀、恶心无呕吐,无心慌、胸闷、气短,,无腹痛服、嗳气、反酸等不适。精神、食欲尚可,唾眠欠佳。大小便如常。
初步诊断:1上呼吸道感染 2慢性浅表性胃炎。
最后诊断:1上呼吸道感染 2慢性浅表性胃炎。
治疗经过:给予口服感冒颗粒每日三次,每次10g;胃舒乐每日三次,每次10g。
治疗效果判断:1、痊愈;2、好转。
30、姓名:陈晓斌 性别:男 年龄:23 未婚 民族:汉族 籍贯:甘肃秦安县 入院日期:2011-12-29。
主诉:发热5天。现病史:自述2011年l2月24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8.50℃,伴头痛,以枕部明显,表现为持续性闷痛,可忍受,同时感全身酸痛不适,无咽痛、鼻塞、流涕,无咳嗽、咳痰,无尿频、尿急、尿痛,无皮疹、出血点,无盗汗,到单位卫生队就诊,给予药物(具体不详)静滴治疗3天体温下降后仍有反复。
初步诊断:1上呼吸道感染。
最后诊断:1上呼吸道感染。
给予口服感冒颗粒每日三次,每次10g。
治疗效果判断:治愈。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按重量比取:胆木40 份、板蓝根40 份、连翘40 份、芦根30 份、 紫苏叶15 份、 白药子15份、 苏梗15份、生石膏15份、阿斯巴甜1~ 10 份、麦芽糊精20 ~ 40 份。
取处方量紫苏叶粉碎成粗粉后蒸馏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含挥发油)另器收集。
取胆木处方量粗粉,加乙醇浸提(采用8倍量85%的乙醇浸提,浸提时间7天。),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8~1.19(60℃测)的清膏,加4倍量的石膏粉,混匀,70~80℃减压干燥,粉碎成50目粉,加乙醇使含醇量达85%,搅拌提取三次,冷藏,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加纯化水至相对密度为1.02~1.03(60℃),冷至室温,用10%盐酸溶液调节pH值至2.0~3.0,冷藏,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用2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0,冷藏,静置12小时,滤过,得滤液,另器收集。
将上述提取紫苏叶剩下的药渣及提取胆木剩下的药渣与板蓝根、连翘、芦根、白药子、苏梗、生石膏共同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5 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 ~ 1.25(90℃),加乙醇使含醇量达到60%,静置24 小时,分取上清液,加胆木回流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并继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3(65℃)的稠膏,加麦芽糊精适量,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喷加挥发油(紫苏叶水溶液),混匀,分装即得颗粒剂。
实施例2
按重量比取:胆木40 份、板蓝根40 份、连翘40 份、芦根30 份、 紫苏叶15 份、 白药子15份、 苏梗15份、生石膏15份、糊精20 ~ 40 份。
取处方量紫苏叶粉碎成粗粉后蒸馏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含挥发油)另器收集。
取胆木粗粉,加乙醇浸提(采用6倍量85%的乙醇浸提,浸提时间7天。),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8~1.19(60℃测)的清膏,加4倍量的石膏粉,混匀,70~80℃减压干燥,粉碎成50目粉,加乙醇使含醇量达85%,搅拌提取三次,冷藏,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加纯化水至相对密度为1.02~1.03(60℃),冷至室温,用10%盐酸溶液调节pH值至2.0~3.0,冷藏,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用2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0,冷藏,静置12小时,滤过,得滤液,另器收集。
将上述提取紫苏叶剩下的药渣及提取胆木剩下的药渣与板蓝根、连翘、芦根、白药子、苏梗、生石膏共同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5 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 ~ 1.25(90℃),加乙醇使含醇量达到60%,静置24 小时,分取上清液,加胆木回流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并继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3(65℃)的稠膏,加淀粉、糊精适量,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喷加挥发油,干燥,混匀,过筛,装胶囊即得胶囊剂。
实施例3
按重量比取:胆木40 份、板蓝根40 份、连翘40 份、芦根30 份、 紫苏叶15 份、 白药子15份、 苏梗15份、生石膏15份、糊精10 ~ 30 份、硬脂酸镁15 ~ 30 份。
取处方量紫苏叶粉碎成粗粉后蒸馏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含挥发油)另器收集。
取胆木粗粉,加乙醇浸提(采用8倍量85%的乙醇浸提,浸提时间7天。),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8~1.19(60℃测)的清膏,加4倍量的石膏粉,混匀,70~80℃减压干燥,粉碎成50目粉,加乙醇使含醇量达85%,搅拌提取三次,冷藏,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加纯化水至相对密度为1.02~1.03(60℃),冷至室温,用10%盐酸溶液调节pH值至2.0~3.0,冷藏,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用2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0,冷藏,静置12小时,滤过,得滤液,另器收集。
将上述提取紫苏叶剩下的药渣及提取胆木剩下的药渣与连翘、胆木、芦根、白药子共同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5 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 ~ 1.25(90℃),加乙醇使含醇量达到60%,静置24 小时,分取上清液,加胆木回流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并继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3(65℃)的稠膏,加糖粉、糊精、硬脂酸镁适量,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喷加挥发油,混匀,压片即得片剂。
实施例4
按重量比取:胆木50 份、板蓝根30 份、连翘30 份、芦根30 份、 紫苏叶10 份、白药子10份、糖浆10 ~ 20 份、纯化水30 ~ 60 份。
取处方量紫苏叶粉碎成粗粉后蒸馏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含挥发油)另器收集。
取胆木粗粉,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8~1.19(60℃测)的清膏,加4倍量的熟石膏粉,混匀,70~80℃减压干燥,粉碎成50目粉,加乙醇使含醇量达85%,搅拌提取二次,冷藏,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加纯化水至相对密度为1.02~1.03(60℃),冷至室温,用10%盐酸溶液调节pH值至2.0~3.0,冷藏,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用2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0,冷藏,静置12小时,滤过,得滤液,另器收集。
将上述提取紫苏叶剩下的药渣及提取胆木剩下的药渣与板蓝根、连翘、芦根、白药子、苏梗、生石膏共同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5 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 ~ 1.25(90℃),加乙醇使含醇量达到60%,静置24 小时,分取上清液,加胆木回流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阿斯巴甜和紫苏叶挥发油,加纯化水适量,溶解,混匀,调节pH5.6 ~ 6.8,滤过,灌装,灭菌,包装即得口服液。
实施例5
按重量比取:胆木40 份、板蓝根40 份、连翘50 份、芦根20 份、 紫苏叶10 份、 白药子15份、生石膏10份、糖浆20-40 份、纯化水40-70 份。
取处方量紫苏叶粉碎成粗粉后蒸馏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含挥发油)另器收集。
取胆木粗粉,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8~1.19(60℃测)的清膏,加4倍量的熟石膏粉,混匀,70~80℃减压干燥,粉碎成50目粉,加乙醇使含醇量达85%,搅拌提取二次,冷藏,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加纯化水至相对密度为1.02~1.03(60℃),冷至室温,用10%盐酸溶液调节pH值至2.0~3.0,冷藏,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用2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0,冷藏,静置12小时,滤过,得滤液,另器收集。
将上述提取紫苏叶剩下的药渣及提取胆木剩下的药渣与板蓝根、连翘、芦根、白药子、苏梗、生石膏共同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5 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 ~ 1.25(90℃),加乙醇使含醇量达到60%,静置24 小时,分取上清液,加胆木回流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糖浆和紫苏叶挥发油,混匀,加水适量,搅拌混匀,调节pH5.6 ~ 6.8,滤过,灭菌,灌装,包装即得糖浆剂。

Claims (6)

1.一种治疗感冒的中成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药剂:胆木20~50份, 板蓝根20~50份 连翘20~50份,芦根15~40 份,紫苏叶10~30 份,白药子 7~15份, 苏梗7~15,生石膏 5~10。
2.按照权利要求1 所述的治疗感冒的中成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剂是任何一种药剂学上所说的剂型。
3.按照权利要求2 所述的治疗感冒的中成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剂是胶囊剂、片剂、颗粒剂、口服液或糖浆剂。
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感冒的中成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工艺步骤为:
1)将紫苏叶粉碎成粗粉后蒸馏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挥发油另器收集备用;
2)将胆木粉碎成粗粉,用乙醇浸提或加水煎煮提取,滤过,所得滤液浓缩至60℃条件下相对密度为1.18~1.19的清膏,加4倍量的熟石膏粉,混匀,在70~80℃下减压干燥,粉碎成50目粉,加乙醇使含醇量达85%,搅拌提取,冷藏,静置24小时后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加纯化水至60℃条件下相对密度为1.02~1.03,冷却至室温,调节pH值至2.0~3.0,冷藏,再次静置24小时,滤过,调节滤液pH值至7.0,冷藏,三次静置12小时,滤过,所得滤液即为胆木提取液;
3)将上述过程1)和过程2)剩下的药渣与板蓝根、连翘、芦根、白药子、苏梗、生石膏混合后加水煎煮,滤过,所得滤液浓缩至90℃条件下相对密度1.2~1.25,然后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到60%,静置24 小时,分取上清液,加入过程1)所得的胆木提取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并继续浓缩至65℃条件下相对密度为1.33 的稠膏;
4)在过程3)所得稠膏,按照常规制剂方法制粒,制成的颗粒干燥后喷入紫苏叶挥发油,制成颗粒剂、胶囊剂或片剂;或者将过程3)所得稠膏,按照常规制剂方法加挥发油、糖浆和水适量,搅匀,滤过,灌装,灭菌即得糖浆剂或口服液。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感冒的中成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程2)中乙醇浸提是采用6~8量85%的乙醇浸提,浸提时间7天。
6.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感冒的中成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程2)中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合并煎液。
CN201410192000.6A 2014-05-08 2014-05-08 一种治疗感冒的中成药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396157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92000.6A CN103961575A (zh) 2014-05-08 2014-05-08 一种治疗感冒的中成药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92000.6A CN103961575A (zh) 2014-05-08 2014-05-08 一种治疗感冒的中成药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61575A true CN103961575A (zh) 2014-08-06

Family

ID=512318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92000.6A Pending CN103961575A (zh) 2014-05-08 2014-05-08 一种治疗感冒的中成药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6157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24080A (zh) * 2014-11-18 2015-02-04 郝建友 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注射液及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64405A (zh) * 2011-04-30 2012-11-07 顾建光 抗病毒口服液的制备方法
CN103211997A (zh) * 2013-05-13 2013-07-24 刘健享 一种抗菌抗病毒的中药组合物法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23345A (zh) * 2013-11-27 2014-03-12 郑州大明药物科技有限公司 抗病毒口服液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64405A (zh) * 2011-04-30 2012-11-07 顾建光 抗病毒口服液的制备方法
CN103211997A (zh) * 2013-05-13 2013-07-24 刘健享 一种抗菌抗病毒的中药组合物法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23345A (zh) * 2013-11-27 2014-03-12 郑州大明药物科技有限公司 抗病毒口服液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姜燕等: "胆木及其制剂的研究现状", 《中国药师》, vol. 15, no. 8, 31 December 2012 (2012-12-31), pages 1196 - 1198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24080A (zh) * 2014-11-18 2015-02-04 郝建友 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注射液及制备方法
CN104324080B (zh) * 2014-11-18 2016-11-23 王述明 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注射液及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eleased by National Health Commission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 National Administ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n January 5, 2023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rotocol for COVID‐19 patients (Tentative 10th Version)
CN101843840B (zh) 一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中药复方颗粒
CN113827657A (zh) 一种治疗时疫感冒(气阴两虚证)的中药组合物制剂与应用
CN105999049A (zh) 一种治疗慢性肾衰竭及其引发症的中药组合物
CN103961575A (zh) 一种治疗感冒的中成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37384A (zh) 一种治疗手足口病的中药组合物
CN104189363A (zh) 一种预防根治肾病的中草药
CN103751679A (zh) 一种治疗肝肾阴虚型高脂血症的中药制备方法
CN102908607B (zh) 用于治疗慢性单纯性鼻炎的外用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93870A (zh) 一种治疗肾结石的中草药
CN102552715B (zh) 中药组合物、含有该组合物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WO2020233459A1 (zh) 一种改善记忆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Li et al. Study on the Effect of Self-Made Lifei Dingchuan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on Cough Variant Asthma
CN104906207B (zh) 一种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作的外治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25699A (zh) 小柴胡汤在制备治疗肝性脑病药物中的应用
CN104474173B (zh) 一种治疗面神经麻痹的药物
CN105816599A (zh) 一种治疗肝肾阳虚型发作性睡病的药物组合物
CN102793903B (zh) 一种治疗肾阳虚型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中药制备方法
CN102940671B (zh) 治疗糖尿病足的药物组合物
Khobarkar et al. Acute exacerbation of bronchial asthma with infective focus treated with holistic Ayurveda approach: A case report
CN105727122A (zh) 一种治疗发作性睡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7503898A (zh) 一种治疗哮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5106884B (zh) 益气活血泄浊方
Yin et al.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CN104398827A (zh) 一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药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