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91104A - 一种模拟轿车侧面碰撞试验用座椅安装基座及试验用台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拟轿车侧面碰撞试验用座椅安装基座及试验用台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91104A
CN107991104A CN201711108342.5A CN201711108342A CN107991104A CN 107991104 A CN107991104 A CN 107991104A CN 201711108342 A CN201711108342 A CN 201711108342A CN 107991104 A CN107991104 A CN 1079911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welded
hole
plate
install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10834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991104B (zh
Inventor
李纯金
张同善
周宏根
李磊
李国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71110834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991104B/zh
Publication of CN1079911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911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9911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911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7/00Testing of vehicles
    • G01M17/007Wheeled or endless-tracked vehicles
    • G01M17/0078Shock-testing of vehicl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轿车侧面碰撞试验用座椅安装基座,基座安装在两根导杆上,包括基座板,座椅安装板,锁紧座,锁紧夹头,锁紧圆螺母,所述基座板和座椅安装板,通过调整基座板通孔和安装板通孔的重合位置,用定位销行定位,座椅可进行角度位置调整;所述锁紧座固定在基座板上,通过锁紧圆螺母调节锁紧夹头,将锁紧座固定在导杆上,座椅可进行任意轴向位置调整。本发明的座椅轴向移动结构及座椅转向结构能够快速有效地对试验座椅进行轴向任意位置调整和多角度调整,满足碰撞试验中座椅的定位要求,提高了试验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模拟轿车侧面碰撞试验用座椅安装基座及试验用台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拟轿车侧面碰撞试验用座椅安装基座及试验用台车,属于汽车被动安全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生命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当今的汽车设计越来越重视汽车的安全技术,“安全、环保、节能”是汽车发展研究的主要方向。在汽车被动安全体系中,座椅与乘员的生命有着最直接的关系,座椅不再是简单的美观和乘坐的需要,而是集人机工程学、舒适性、安全性为一体的系统工程产品,座椅作为汽车被动安全的主要部件,对减少乘员的损伤起到了决定性的保护作用,是汽车安全研究的重要部件。
当前,在汽车碰撞试验中,试验座椅直接焊接或者通过螺栓固定在座椅基座上,不能快速有效地对汽车座椅进行位置和角度调节,无法达到对各种情况下座椅位置的碰撞要求,既降低了试验效率,也加大了研发成本。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模拟轿车侧面碰撞试验用座椅安装基座及试验用台车,具有轴向位置和角度位置调整的特点,其结构巧妙,可靠性和通用性强,并且安装便利。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模拟轿车侧面碰撞试验用座椅安装基座,包括座椅安装板、基座板、锁紧座、锁紧圆螺母和锁紧夹头,所述基座板上方安装有座椅安装板,下方安装有锁紧座,所述座椅安装板和基座板均设有中心通孔,在座椅安装板的中心通孔的圆周上等间距的设有18个第一圆周通孔,在基座板的中心通孔圆周上等间距的设有16个第二圆周通孔,第二圆周通孔距离中心通孔的距离与第一圆周通孔距离中心通孔的距离相等;所述基座板下固定安装有两对锁紧座,每个锁紧座内套有锁紧夹头,锁紧夹头与锁紧座通过锥面配合,所述锁紧夹头上设有螺纹,一对锁紧夹头的螺纹方向不同,一对锁紧夹头通过锁紧圆螺母连接,在锁紧圆螺母上设有6个均匀分布的通孔,通过旋转锁紧圆螺母,使得一对锁紧夹头同时远离锁紧圆螺母或靠近锁紧圆螺母,从而锁紧座椅安装板或松开座椅安装板。
作为优选,包括底盘,所述底盘的后端焊装有后端框架,底盘上安装有车轮模块,在底盘的前端安装有直线轴承模块,直线轴承模块上安装有四组撞击杆,四组撞击杆的前端安装有第一缓冲装置,上面的三组撞击杆上安装有车门安装工装,最下端的撞击杆上安装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轿车侧面碰撞试验用座椅安装基座,该模拟轿车侧面碰撞试验用座椅安装基座中的锁紧夹头和锁紧座安装在撞击杆上,在后端框架和直线轴承模块上方安装有车顶框架,直线轴承模块上装有气帘安装支架,在直线轴承模块的前端安装有侧缓冲,侧缓冲前端安装有第二缓冲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车门安装工装包含上框架、上铰接座、十字摇块、套筒、下铰接座、销轴和下框架,上框架的上下两端安装有安装板,安装板之间安装有导杆,导杆的一端安装有焊接块,导杆一端设有凸台,另一端设有螺纹,螺纹上安装有螺母,导杆上穿过十字摇块,十字摇块与上铰接座连接,导杆可在十字摇块中上下滑动,十字摇块可绕上铰接座转动;所述焊接块上设有通孔,在通孔中安装有轴,轴安装在安装块上,该轴同时与下框架连接,下框架绕轴转动,下框架的下端同时与下铰接座铰接,车门安装工装通过上铰接座和下铰接座安装在碰撞杆上。
作为优选,所述车门安装工装包含包括侧门框架、摇块铰接座、门框固定铰接座、圆柱座和柱撞安装基座,所述圆柱座安装在柱撞安装基座上,柱撞安装基座的两侧分别设有侧门框架,侧门框架与门框固定铰接座铰接,门框固定铰接座安装在柱撞安装基座上,在侧门框架固定安装有滑杆,滑杆穿过十字摇块,十字摇块铰接在摇块铰接座上,摇块铰接座和门框固定铰接座均安装在撞击杆上。
作为优选,所述底盘由矩形钢管拼焊而成,底盘前后两端设有车轮安装孔,底盘后端焊接有安装板,安装板上装有末端支撑,底盘的上部焊接着一块钢板,方便工作人员站在上面安装相关的设备;所述车轮模块包括车轮、车轮轴、内侧轴套、外侧轴套和轴承,车轮轴是由一根阶梯轴和安装板焊接而成,安装板上设有光孔和螺纹孔,光孔用来安装车轮轴,螺纹孔用来拆卸车轮轴;内侧轴套和外侧轴套分别配焊在底盘的车轮安装孔内。
作为优选,所述直线轴承模块是用矩形钢管拼焊成的主体框架;直线轴承模块中有8个空心钢管,空心钢管的一端焊在前端安装板上,另一端焊在后端安装板上,在空心钢管的两端分别通过焊接工艺孔安装有衬套,直线轴承安装在衬套中,每两个直线轴承就可以形成一条直线导轨,各个直线导轨互相平行,前端安装板和后端安装板分别焊装在主体框架的前侧和后侧;主体框架的下面焊接有加固筋板,体框架的顶端装有两个吊环。
作为优选,所述直线轴承模块的前端设有侧缓冲,侧缓冲的前端设有固定托板和可调托板,可调托板可以通过调节螺栓来调节可调托板的安装高度,两个托板用来安装第二缓冲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后端框架包括后框架体、采集设备安装板、安装座和薄壁缓冲筒,所述后框架体的底部焊接有加强筋板,后框架体安装在底盘上,采集设备安装板上设有若干安装孔,用来安装数据采集设备,采集设备安装板焊装在后框架体上,安装座装在后框架体的后端,薄壁缓冲筒装在安装座中。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缓冲装置和第二缓冲装置均为蜂窝铝。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座椅轴向移动结构及座椅转向结构能够对试验座椅进行任意轴向位置调整和多角度调整,其结构巧妙,可靠性和通用性强,能够满足碰撞试验的要求,提高了试验效率,降低了研发成本。本发明的试验用台车,该试验用台车改善了汽车侧面碰撞试验的模拟效果,可以较准确地模拟出侧面碰撞时假人不同部位的受撞击情况,测得的数据与实车侧面碰撞的数据更加接近。该台车不仅能够进行侧面碰撞试验,而且通过更换车门安装工装还能进行柱撞试验,两种碰撞试验都不会破坏相应的车门工装,可实现车门工装的重复使用。该试验用台车还能实现座椅转动角度的调节,可满足不同的碰撞试验要求。而且,该台车不仅能够进行侧面碰撞试验,而且通过更换车门安装工装还能进行柱撞试验,两种碰撞试验都不会破坏相应的车门工装,可实现车门工装的重复使用。该试验用台车还能实现座椅转动角度的调节,可满足不同的碰撞试验要求。通过移动壁障来撞击台车,比较真实的模拟轿车发生侧面碰撞的工况,可以较准确地模拟出侧面碰撞时假人不同部位的受撞击情况,测得的数据与实车侧面碰撞的数据更加接近。
附图说明
图1是试验用台车配上车门安装工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底盘结构示意图和车轮爆炸示意图;
图3是直线轴承模块爆炸示意图;
图4是侧缓冲结构示意图;
图5是气帘安装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6是车门安装工装结构示意图;
图7是车门安装工装上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8是车门安装工装上框架的焊接导杆结构示意图;
图9是车门安装工装下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10是车门安装工装下框架的摆动导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车门安装工装下框架的铰接头结构示意图;
图12是车门安装工装的上铰接座结构示意图;
图13是车门安装工装的十字摇块结构示意图;
图14是车门安装工装的下铰接座结构示意图;
图15是车门安装工装的撞击前后状态示意图;
图16是后端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17是三种撞击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第一撞击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9是座椅安装基座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0是座椅安装基座的座椅安装板结构示意图;
图21是座椅安装基座的基座板结构示意图;
图22是座椅安装基座的仰视图;
图23是座椅安装基座的锁紧机构剖视图;
图24是座椅安装基座的锁紧机构爆炸示意图;
图25试验用台车配上侧面柱撞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6是侧面柱撞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7是侧面柱撞装置侧门框结构示意图;
图28是侧面柱撞装置的摇块铰接座爆炸示意图;
图29是侧面柱撞装置的门框固定铰接座爆炸示意图;
图30是侧面柱撞装置的柱撞安装基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30所示,一种试验用台车,包括底盘1,底盘1上装有车轮模块2,底盘1的后端焊装有后端框架9,底盘1前端焊装有直线轴承模块3,直线轴承模块3中装有4个撞击杆(自上而下依次为:第一撞击杆14,第二撞击杆13,第三撞击杆12,第四撞击杆11),撞击杆1、2和3号的后端装有车门安装工装8,第四撞击杆上装有座椅模块10,4个撞击杆的前端都装有蜂窝铝5。后端框架9和直线轴承模块3的上端设有车顶框架7,车顶框架7与直线轴承模块3之间装有气帘安装支架6。底盘1、直线轴承模块3、后端框架9和车顶框架7焊接成一个整体,形成台车的车体。直线轴承模块3前侧装有侧缓冲4,侧缓冲4的前端装有蜂窝铝5。
在本发明中,底盘1主要由矩形钢管101拼焊而成,底盘1前后两端上设有车轮安装孔103,用来焊装车轮模块的内侧轴套204和外侧轴套202。底盘后端焊接有安装板104,其上装有末端轴承座105。底盘的上部焊接着一块波纹板102,方便工作人员站在上面安装相关的设备。
在本发明中,车轮模块2包括车轮201、车轮轴203、内侧轴套204、外侧轴套202和轴承205。车轮轴203是由一根阶梯轴20302和法兰板20301焊接而成,法兰板20301上设有光孔和螺纹孔,光孔用来安装车轮轴,螺纹孔用来拆卸车轮轴;内侧轴套204和外侧轴套202分别配焊在底盘的车轮安装孔103内,焊接时需要把整个车轮模块2装配好之后配焊在底盘1上,这样可以降低焊接变形对车轮模块2的装配精度的影响。
在本发明中,直线轴承模块3是用矩形钢管拼焊成主体框架303;直线轴承模块3中有8个空心钢管306,既可以起到加固直线轴承模块3的作用,又可以起到防尘作用;这8个空心钢管306的一端焊在前端安装板305上,另一端焊在后端安装板308上,由于空心钢管306壁厚太小,所以通过焊接工艺孔309把空心钢管306和装入其中的衬套301焊在一起,增加其强度,直线轴承307安装在衬套301中,每两个直线轴承307就可以形成一条直线导轨,各个直线导轨互相平行。前端安装板305和后端安装板308分别焊装在主体框架303的前侧和后侧;主体框架303的下面焊接有加固筋板302,使得直线轴承模块3更加稳固。主体框架303的顶端装有两个吊环304,方便台车的吊装。
在本发明中,侧缓冲4安装在直线轴承模块3的前端,侧缓冲4的前端设有固定托板403和可调托板405,可调托板405可以随意调节其安装高度,并通过锁紧螺栓404来固定,两个托板用来安装蜂窝铝5,在试验时装在上面的蜂窝铝5起到缓冲吸能的作用。
在本发明中,气帘安装支架6包括支架安装板601、支架主筋板602、支架副筋板603和气帘安装板604,气帘安装板604上设有通孔用于安装气帘。
在本发明中,车顶框架7由方形管焊接而成,起到稳固车体的作用,其和直线轴承模块3之间装有气帘安装支架6。
在本发明中,车门安装工装8包括上框架801、上铰接座802、十字摇块803、套筒804、下铰接座805、销轴806和下框架807。上框架801、下框架807和下铰接座805三者铰接在一起,并使用套筒804来对下框架807进行限位,防止其左右窜动。上铰接座802中包括螺纹套筒80204,螺纹销80203和铰接基座80201。螺纹套筒80204焊装在铰接基座80201上,螺纹销80203装入螺纹套筒80204中并插入铰接孔80202中,十字摇块803通过其安装孔80301装在螺纹销80203上,穿出的部分装入装十字摇块803的安装孔80301中,十字摇块803可绕其转动。上框架801的上下两端焊接有加固焊板80102,用于安装焊接导杆80104,焊接导杆80104由导杆8010401和铰接头8010404焊接而成,焊接导杆80104一端设有凸台8010402便于安装时的定位,另一端设有螺纹配合螺母80105使用,既可以起到安装固定的作用,又可以对上框架801进行微调,便于上框架801的安装。上框架801的焊接导杆80104上套装着十字摇块803,焊接导杆80104可在十字摇块803中上下滑动,这样与十字摇块803配合使用可以实现焊接导杆80104的滑动和转动两个自由度。在上框架801上还设有6个安装孔80103用来安装车门。下框架807上端焊装有铰接柱80706,下端焊接有封口导向板80705,中部设有焊接工艺孔80703用于焊接管内导向板80707,焊接摇杆80701装在两个导向板中,并可以在其中滑动。焊接摇杆80701由导杆8070101和铰接头8070102焊接而成,焊接摇杆80701通过铰接孔8070103与下铰接座805的铰接孔80501铰接在一起,为防止出现过度约束下框架,所以此处不用装套筒804。下框架807上设有4个安装孔80103用来安装车门。试验时,在车门安装工装8上安装好车门(车门要分割成上下两部分对应车门安装基座8的上框架801和下框架807来安装)和内饰,车门安装工装8通过上铰接座802和下铰接座805安装在相应的碰撞试验工装上即可。
在本发明中,后端框架9包括后框架体906、采集设备安装板905、安装座902和薄壁缓冲筒901。后框架体906的底部焊接有加强筋板904,采集设备安装板905上设有若干安装孔903,用来安装数据采集设备,采集设备安装板905焊装在后框架体906上;安装座902装在后框架体906的后端,薄壁缓冲筒901装在安装座902中,在试验时薄壁缓冲筒901会被压缩,吸收能量,降低撞击对台车的损伤。
在本发明中,如图19-24所示,所述碰撞车座椅安装基座,安装在导杆1101上,包括座椅安装板1001,座椅安装基板1002,锁紧座1003,锁紧圆螺母1004,锁紧夹头1005。通过调整座椅安装基板1002通孔和座椅安装板1001通孔的位置,座椅可进行多角度位置调整;所述锁紧座1003固定在座椅安装基板1002上,通过锁紧圆螺母1004调节锁紧夹头1005进行轴向固定。如图19所示,所述座椅安装板1001上,设有18个通孔1008,相邻通孔间隔角度为20°,呈圆形分布,在圆心处设有1个通孔1007,并对所设通孔倒角,在座椅安装板1001的两端设有若干座椅安装孔1011。如图20所示,所述座椅安装基板1002上,设有16个通孔1010,相邻通孔间隔角度为22°30′,呈圆形分布,在圆心处设有1个通孔1009,并对所设通孔倒角,在其周围设置6个减重孔,座椅安装基板1002的两端设有U形缺口,既可以减重,又便于对锁紧圆螺母1004进行操作。如图19-22所示,所述试验用碰撞车座椅固定在座椅安装板1001上,并将剪切销1014插到通孔1007和通孔1009中,并用螺母1016锁紧,保证座椅安装板1001和座椅安装基板1002的连接稳固。调整座椅安装基板1002通孔1010和座椅安装板1001通孔1008重合的位置,用定位销1015定位,座椅每次可调整2.5°*n的角度。如图23-24所示,所述锁紧圆螺母上1004设有6个均匀分布的通孔1012,用扳手插入到通孔中,可调节锁紧圆螺母1004,锁紧圆螺母1004内部设有旋向相反的内螺纹与锁紧夹头1005相配合,用于调节锁紧夹头1005的进给。锁紧座1003和锁紧夹头1005呈锥度配合,并且开设有若干槽口1013,通过调节锁紧夹头1005的松紧,座椅在导杆1101上可进行任意轴向位置调整。如图23-24所示,所述所述锁紧座底部1003设有导向销1006,导向销1006插入到槽口1013中,限制锁紧夹头的转动,使锁紧夹头1005做轴向运动。
在本发明中,4个撞击杆分别装在直线轴承模块3的直线导轨中,从上到下依次为第一撞击杆14、第二撞击杆13、第三撞击杆12和第四撞击杆11。每个撞击杆包含两个导杆,第一撞击杆14的导杆1402两端焊接有法兰头1403,法兰头1403一端设有定位凸台140301,便于对中安装,另一端设有焊接工艺孔140302用来焊接导杆1402。第一撞击杆14的两个导杆1402互相平行,并分别装入到直线轴承模块3中处在同一水平高度的两个直线导轨中,保证第一撞击杆14可以在直线导轨中自由滑动。第一撞击杆14的前端设有撞击横梁1405,撞击横梁1405内部焊接有横梁筋板1408,用来增加撞击横梁1405的强度,撞击横梁1405前后两端设有蜂窝铝夹持板1404,蜂窝铝夹持板1404用于装夹蜂窝铝5,蜂窝铝5在撞击过程中起到缓冲吸能的作用。撞击横梁1405前后两端还设有若干排气孔1407,这些排气孔1407在装配时可当做焊接工艺孔使用,用于焊接撞击横梁1405中的横梁筋板1408;在试验时排气孔1407与蜂窝铝夹持板1404上开设的若干排气槽1406相通,用于排出蜂窝铝5受撞击后排出的空气。第一撞击杆14的后端设有安装横梁1401,安装横梁1401内部焊有横梁筋板1408,用来增加安装横梁1401的强度,其前后两侧设有若干工艺焊接孔1410用于焊接其中的横梁筋板1408,在安装横梁1401后侧焊装有3支座安装板1409,便于安装其他工装。
在本发明中,第二撞击杆13和第三撞击杆12结构完全相同,二者与第一撞击杆14原理结构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撞击杆14的撞击横梁1405和安装横梁1401比二者长;第四撞击杆11中没有安装横梁,其导杆1101比其他三个撞击杆长,导杆1101的末端装在末端轴承座105中,而且在导杆1101的末端设有轴端挡盖1102,用来防止导杆1101从末端轴承座105中滑脱。
在本发明中,在进行碰撞试验之前,在4个撞击杆的前端和侧缓冲4的相关位置上装上蜂窝铝5;在车门安装工装8上安装好进行碰撞试验时要用到的车门(车门要分割成上下两部分对应车门安装基座8的上框架801和下框架807来安装,车门在撞击试验时不会被破坏)和内饰(内饰在试验时会被破坏);在座椅安装基座10上装好座椅和假人,安装好气帘和数据采集设备。在试验时,使用移动壁障来撞击试验用台车的前面,台车前面的蜂窝铝5会起到缓冲作用,吸收一部分能量;撞击杆受到撞击后会带动台车也向后运动,由于撞击杆的运动速度大于台车,所以撞击杆也会相对于台车向后运动,会使车门安装工装8形成一个角度,同时会破坏内饰,对座椅和假人产生相应的冲击,以此来模拟侧面碰撞工况下假人的受冲击过程,数据采集设备会采集到这一过程中假人不同部位的冲击数据,这样不会破坏车门,仅破坏内饰,可实现车门重复使用,既能达到试验目的,又能降低试验成本。台车后侧的薄壁缓冲管901会起到缓冲作用,降低撞击对台车的损伤。
在本发明中,侧面柱撞装置15固定在试验用台车上,包括侧门框架1501,摇块铰接座1502,门框固定铰接座1503,圆柱座1504,柱撞安装基座1505。所述柱撞安装基座1505固定在试验用台车上,侧门框架1501安装在门框固定铰接座1503上;所述侧门框滑杆150103固定在门框上,并穿过摇块铰接座1502的十字滑块150203,通过摇块铰接座1502的前后移动,带动门框绕轴旋转;所述圆柱座1504安装在柱撞安装基座1505上。
在本发明中,所述侧门框架1501上设置车门安装孔150105及滑杆安装孔150106,并在矩形管两侧焊接加固板150102,滑杆150103固定在门框架上,框架上焊接两个铰接头150104。所述摇块铰接座1502包括铰接座150201、螺纹铰接销150202、十字摇块150203,十字摇块150203轴向通孔通过螺纹铰接销150202固定,径向通孔穿过滑杆150103。所述门框固定铰接座1503包括铰接座150301、铰链销150302、隔套150303,铰接座150301安装在柱状安装基座1505上,侧门框架上端的铰接头150104穿过铰链销150302用隔套150303定位,在铰链销150302上设置限位孔,防止铰链销脱落。
在本发明中,所述柱撞安装基座1505包括台车安装座150501、圆柱工装安装板150502、圆柱工装安装板150503、门框铰接座安装板150504,在柱撞安装基座1505上加工安装孔,为了弥补焊接变形带来的安装误差,台车安装座上的孔加工成长孔。
本发明在使用时,在模拟侧面壁障碰撞或模拟侧面圆柱碰撞时,按照主机厂提供的车门规格,设计车门工装(模拟侧面壁障碰撞试验时,车门工装分为上车门和下车门,分别固定在上框架和下框架;模拟侧面圆柱碰撞时,车门工装分为左车门和右车门,分别固定在左框架和右框架),在车门工装上安装内饰及气囊,在撞击杆前端安装蜂窝铝,在座椅安装基座上安装座椅,调整好座椅位置后,摆放假人和传感器等测试仪器,在后端框架上安装并接通数据采集设备。试验准备完毕后,将移动壁障车以一定速度撞击到蜂窝铝上,蜂窝铝会起到缓冲和模拟车门刚度的作用,车门安装工装或柱撞工装会起到模拟车门变形的作用。试验完成后,检查车门工装变形及试验采集的数据,对标实车试验数据进行优化和改进。

Claims (9)

1.一种模拟轿车侧面碰撞试验用座椅安装基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椅安装板、基座板、锁紧座、锁紧圆螺母和锁紧夹头,所述基座板上方安装有座椅安装板,下方安装有锁紧座,所述座椅安装板和基座板均设有中心通孔,在座椅安装板的中心通孔的圆周上等间距的设有18个第一圆周通孔,在基座板的中心通孔圆周上等间距的设有16个第二圆周通孔,第二圆周通孔距离中心通孔的距离与第一圆周通孔距离中心通孔的距离相等;所述基座板下固定安装有两对锁紧座,每个锁紧座内套有锁紧夹头,锁紧夹头与锁紧座通过锥面配合,锁紧夹头和锁紧座均套在最下方的撞击杆上,所述锁紧夹头上设有螺纹,一对锁紧夹头的螺纹方向不同,一对锁紧夹头通过锁紧圆螺母连接,通过旋转锁紧圆螺母,使得一对锁紧夹头同时远离锁紧圆螺母或靠近锁紧圆螺母,从而锁紧座椅安装基座或松开座椅安装基座。
2.一种试验用台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所述底盘的后端焊装有后端框架,底盘上安装有车轮模块,在底盘的前端安装有直线轴承模块,直线轴承模块上安装有四组撞击杆,四组撞击杆的前端安装有第一缓冲装置,上面的三组撞击杆上安装有车门安装工装,最下端的撞击杆上安装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轿车侧面碰撞试验用座椅安装基座,该模拟轿车侧面碰撞试验用座椅安装基座中的锁紧夹头和锁紧座安装在撞击杆上,在后端框架和直线轴承模块上方安装有车顶框架,直线轴承模块上装有气帘安装支架,在直线轴承模块的前端安装有侧缓冲,侧缓冲前端安装有第二缓冲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试验用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安装工装包含上框架、上铰接座、十字摇块、套筒、下铰接座、销轴和下框架,上框架的上下两端安装有加固焊板,加固焊板之间安装有焊接导杆,焊接导杆一端设有铰接头,另一端设有螺纹,螺纹上安装有螺母,焊接导杆上穿过十字摇块,十字摇块与上铰接座连接,导杆可在十字摇块中上下滑动,十字摇块可绕上铰接座转动;所述铰接头上设有通孔,在通孔中安装有轴,轴安装在安装块上,该轴同时与下框架连接,下框架绕轴转动,下框架的下端同时与下铰接座铰接,车门安装工装通过上铰接座和下铰接座安装在撞击杆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试验用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安装工装包含侧门框架、摇块铰接座、门框固定铰接座、圆柱座和柱撞安装基座,所述圆柱座安装在柱撞安装基座上,柱撞安装基座的两侧分别设有侧门框架,侧门框架与门框固定铰接座铰接,门框固定铰接座安装在柱撞安装基座上,在侧门框架固定安装有滑杆,滑杆穿过十字摇块,十字摇块铰接在摇块铰接座上,摇块铰接座和门框固定铰接座均安装在撞击杆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试验用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由矩形钢管拼焊而成,底盘前后两端设有车轮安装孔,底盘后端焊接有安装板,安装板上装有末端轴承座,底盘的上部焊接着一块波纹板,方便工作人员站在上面安装相关的设备;所述车轮模块包括车轮、车轮轴、内侧轴套、外侧轴套和轴承,车轮轴是由一根阶梯轴和法兰板焊接而成,法兰板上设有光孔和螺纹孔,光孔用来安装车轮轴,螺纹孔用来拆卸车轮轴;内侧轴套和外侧轴套分别配焊在底盘的车轮安装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试验用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轴承模块是用矩形钢管拼焊成的主体框架;直线轴承模块中有8个空心钢管,空心钢管的一端焊在前端安装板上,另一端焊在后端安装板上,在空心钢管的两端分别通过焊接工艺孔安装有衬套,直线轴承安装在衬套中,每两个直线轴承就可以形成一条直线导轨,各个直线导轨互相平行,前端安装板和后端安装板分别焊装在主体框架的前侧和后侧;主体框架的下面焊接有加固筋板,主体框架的顶端装有两个吊环。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试验用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轴承模块的前端设有侧缓冲,侧缓冲的前端设有固定托板和可调托板,可调托板可以随意调节其安装高度,并通过锁紧螺栓来锁紧固定,两个托板用来安装第二缓冲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试验用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框架包括后框架体、采集设备安装板、安装座和薄壁缓冲筒,所述后框架体的底部焊接有加强筋板,后框架体安装在底盘上,采集设备安装板上设有若干安装孔,用来安装数据采集设备,采集设备安装板焊装在后框架体上,安装座装在后框架体的后端,薄壁缓冲筒装在安装座中。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试验用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装置和第二缓冲装置均为蜂窝铝。
CN201711108342.5A 2017-11-09 2017-11-09 一种模拟轿车侧面碰撞试验用座椅安装基座及试验用台车 Active CN1079911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08342.5A CN107991104B (zh) 2017-11-09 2017-11-09 一种模拟轿车侧面碰撞试验用座椅安装基座及试验用台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08342.5A CN107991104B (zh) 2017-11-09 2017-11-09 一种模拟轿车侧面碰撞试验用座椅安装基座及试验用台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91104A true CN107991104A (zh) 2018-05-04
CN107991104B CN107991104B (zh) 2020-03-31

Family

ID=620312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108342.5A Active CN107991104B (zh) 2017-11-09 2017-11-09 一种模拟轿车侧面碰撞试验用座椅安装基座及试验用台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99110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23587A (zh) * 2018-08-08 2020-02-21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侧面碰撞的台车试验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660097A2 (en) * 1993-12-27 1995-06-28 Trw Vehicle Safety System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mulating vehicle side impacts
KR20010059102A (ko) * 1999-12-30 2001-07-06 이계안 차량의 측면 충돌 시험용 슬래드 장치
CN103299172A (zh) * 2011-01-12 2013-09-1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碰撞测试设备、车辆设计方法和车辆
CN204128771U (zh) * 2014-10-15 2015-01-28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一种多功能碰撞试验台车
CN104792488A (zh) * 2015-04-23 2015-07-22 清华大学 碰撞台车模拟试验装置及方法
KR20170013758A (ko) * 2015-07-28 2017-02-07 주식회사 엠에스 오토텍 측면 충돌 시험차량
CN106441931A (zh) * 2016-09-09 2017-02-22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后排约束系统试验台
CN107305160A (zh) * 2016-04-17 2017-10-31 湖南大学 一种台车碰撞减速度调节试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660097A2 (en) * 1993-12-27 1995-06-28 Trw Vehicle Safety System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mulating vehicle side impacts
KR20010059102A (ko) * 1999-12-30 2001-07-06 이계안 차량의 측면 충돌 시험용 슬래드 장치
CN103299172A (zh) * 2011-01-12 2013-09-1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碰撞测试设备、车辆设计方法和车辆
CN204128771U (zh) * 2014-10-15 2015-01-28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一种多功能碰撞试验台车
CN104792488A (zh) * 2015-04-23 2015-07-22 清华大学 碰撞台车模拟试验装置及方法
KR20170013758A (ko) * 2015-07-28 2017-02-07 주식회사 엠에스 오토텍 측면 충돌 시험차량
CN107305160A (zh) * 2016-04-17 2017-10-31 湖南大学 一种台车碰撞减速度调节试验装置
CN106441931A (zh) * 2016-09-09 2017-02-22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后排约束系统试验台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23587A (zh) * 2018-08-08 2020-02-21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侧面碰撞的台车试验方法
CN110823587B (zh) * 2018-08-08 2021-04-06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侧面碰撞的台车试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91104B (zh) 2020-03-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91105B (zh) 一种模拟轿车侧面碰撞试验用柱撞工装及试验用台车
CN105403416B (zh) 汽车悬架强度试验台架
WO2017088602A1 (zh) 一种制动梁疲劳试验台
US20160313214A1 (en) Vehicle restraining device
CN205719581U (zh) 一种摆臂多轴疲劳试验台架
CN105312812B (zh) 一种新能源客车车架焊接夹具
CN103394933A (zh) 一种机械加工设备
CN105953992A (zh) 动力机械闭环面对面双齿轮箱侧倾式激振试验台
CN201900941U (zh) 一种工艺车万向轮装置
CN107957337A (zh) 一种模拟轿车侧面碰撞试验用台车
CN104849067B (zh) 一种车身试验台车及调试方法
US10732076B2 (en) Vehicle restraint device
CN107991104A (zh) 一种模拟轿车侧面碰撞试验用座椅安装基座及试验用台车
CN107655706B (zh) 一种模拟轿车侧面碰撞试验用车门安装工装及试验用台车
CN210774721U (zh) 碰撞试验台车
CN104776967B (zh) 一种汽车前纵梁总成冲击抗弯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CN207248545U (zh) 一种移动式轨道车辆碰撞测力墙
CN112710475A (zh) 碰撞试验台车
CN213121049U (zh) 汽车悬架系统冲击试验装置
CN205310115U (zh) 一种用于汽车转向管柱总成动态冲击试验的定位工装
CN215065293U (zh) 试验设备和试验系统
CN201751822U (zh) 一种碰撞试验模块架
CN213599949U (zh) 检测火箭弹动不平衡参数主体组件
CN213599950U (zh) 检测火箭弹动不平衡参数的智能中心
CN113649778A (zh) 一种转向架抗侧滚扭杆组装装置、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