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75528A - 连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连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75528A
CN107975528A CN201711332900.6A CN201711332900A CN107975528A CN 107975528 A CN107975528 A CN 107975528A CN 201711332900 A CN201711332900 A CN 201711332900A CN 107975528 A CN107975528 A CN 1079755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ortion
closing piece
portion part
movable
attachment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33290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975528B (zh
Inventor
肖森雄
刘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aihui Weik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aihui Weik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aihui Weik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aihui Weik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33290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975528B/zh
Publication of CN1079755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755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9755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755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11/00Pivots; Pivotal connections
    • F16C11/04Pivotal connections
    • F16C11/10Arrangements for locking
    • F16C11/103Arrangements for locking frictionally clamp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ooks, Suction Cups, And Attachment By Adhesive Means (AREA)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装置,其包括:第一连接部件、第一锁块、第一活动部件、第二连接部件、控制部件,第一连接部件内可移动地设置有第一锁块;第一活动部件伸入第一连接部件内,并与第一锁块配合,第一锁块与第一活动部件配合的配合面为斜面,和/或,第一锁块与第一连接部件的配合面为斜面;第二连接部件与第一连接部件连接并可相对第一连接部件运动;控制部件穿设在第二连接部件和第一连接部件内,并穿过第一锁块,控制部件驱动第一锁块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一锁块通过斜面带动第一活动部件抵紧在第一连接部件上,且带动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相互抵紧。

Description

连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连接装置上会存在多个可活动位置,对应的,每个可活动位置上都需要存在固定装置,从而保证可活动位置的锁紧,从而实现连接装置姿态的固定。
以多关节连接装置为例,连接装置包括两个可以相对转动的连接杆,每个连接杆上都可以铰接其他连接杆,从而得到多关节、多自由度的连接装置。对于这种连接装置而言,若想将该连接装置固定在某一姿态,需要对每个可活动位置进行锁定。
由于每个可活动位置均需要一个锁紧部件对其进行锁定,若连接装置的可活动位置数量较多,则会造成锁定步骤繁琐,仅仅靠一人是无法完成一次性锁紧多个锁紧部件的,从而增加了调整连接装置的时间,降低了效率。而多人同时锁紧又会增加劳动成本。例如,头部手术用的机械臂的手臂可以包括三个活动部件,为了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需要一次性锁紧三个锁紧部件来固定调节后的机械臂的姿态,这就需要三个人配合同时操作这三个锁紧部件,以满足一次性锁定机械臂的要求,但这种方式需要多人配合,增加了锁定的困难程度,也增加了准备时间,降低了效率,还提升了手术成本。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连接装置上的多个可活动位置同时锁紧困难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装置,其包括:第一连接部件,第一连接部件内可移动地设置有第一锁块;第一活动部件,第一活动部件伸入第一连接部件内,并与第一锁块配合,第一锁块与第一活动部件配合的配合面为斜面,和/或,第一锁块与第一连接部件的配合面为斜面;第二连接部件,第二连接部件与第一连接部件连接并可相对第一连接部件运动;控制部件,控制部件穿设在第二连接部件和第一连接部件内,并穿过第一锁块,控制部件驱动第一锁块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一锁块通过斜面带动第一活动部件抵紧在第一连接部件上,且带动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相互抵紧。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连接装置还包括:第二锁块,第二锁块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二连接部件内;第二活动部件,第二活动部件伸入第二连接部件内,并与第二锁块配合,第二锁块与第二活动部件配合的配合面为斜面;控制部件穿过第一锁块与第二锁块连接,控制部件还驱动第二锁块沿第二方向运动,第二锁块通过斜面带动第二活动部件抵紧在第二连接部件上。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活动部件包括第一活动子部件和第一压紧子部件,第一活动子部件伸入第一连接部件内;第一压紧子部件设置在第一活动子部件以及第一锁块之间,第一锁块与第一压紧部件配合的配合面为斜面;
和/或,第二活动部件包括第二活动子部件和第二压紧子部件,第二活动子部件伸入第二连接部件内,第二压紧子部件设置在第二活动子部件以及第二锁块之间,第二锁块与第二压紧部件的配合面为斜面。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控制部件包括螺杆,螺杆具有螺纹,螺杆通过螺纹与第二锁块上的螺孔配合,螺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抵接部,螺杆通过第一抵接部与第一锁块配合,螺杆正向转动通过第一抵接部带动第一锁块沿第一方向移动,以及通过螺纹带动第二锁块沿第二方向移动。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螺杆反向转动通过螺纹带动第一锁块沿第二方向移动,并带动第二锁块沿第一方向移动,解除第一连接部件与第二连接部件的锁紧、解除第一活动部件的锁紧和第二活动部件的锁紧。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螺杆包括间隔于第一抵接部设置的第二抵接部,第一锁块位于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之间。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抵接部包括卡簧。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连接装置还包括限位环,限位环位于第一锁块和第二锁块之间,且限位环的部分伸入第一连接部件内,限位环的部分伸入第二连接部件内。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件以及第二连接部件上均设置有第一限位部,限位环上设置有第二限位部,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配合,并限制第一连接部件、第二连接部件间的距离。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件以及第二连接部件之间设置有弹簧,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抵紧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连接装置,由于第一锁块与第一活动部件之间采用斜面配合,使得当第一锁块受控制部件的驱动而沿第一方向移动时,会推动第一活动部件向第一连接部件外移动,从而与第一连接部件抵紧,实现对第一活动部件的锁定。当然,通过第一锁块与第一连接部件之间斜面配合也可以实现此效果。由于控制部件在驱动第一锁块移动的同时会使第一连接部件与第二连接部件相互抵紧,因此使得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之间不能相对转动,由此实现了通过一个控制部件对连接装置的多个自由度进行锁定,使得该连接装置的锁定更加简单方便,且单人即可操作,降低了劳动强度和人工成本,减少了连接装置调整时间,提高了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装置的第一锁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第一连接部件;12、第一锁块;13、第一活动部件;131、第一活动子部件;132、第一压紧子部件;14、第二连接部件;15、控制部件;151、螺杆;152、第一抵接部;153、第二抵接部;16、第二锁块;17、第二活动部件;171、第二活动子部件;172、第二压紧子部件;18、限位环;181、第一限位部;182、第二限位部;19、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当然,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任一技术方案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的所有优点。
为了使本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实施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实施例具体实现。
如图1-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装置,其包括:第一连接部件11、第一锁块12、第一活动部件13、第二连接部件14、控制部件15。
其中,第一连接部件11内可移动地设置有第一锁块12;第一活动部件13伸入第一连接部件11内,并与第一锁块12配合,第一锁块12与第一活动部件13配合的配合面为斜面,和/或,第一锁块12与第一连接部件11的配合面为斜面;第二连接部件14与第一连接部件11连接并可相对第一连接部件11运动。
控制部件15穿设在第二连接部件14和第一连接部件11内,并穿过第一锁块12,控制部件15驱动第一锁块12沿第一方向(即图1中向下的方向)移动时,第一锁块12通过斜面带动第一活动部件13抵紧在第一连接部件11上,且带动第一连接部件11和第二连接部件14相互抵紧。
该连接装置由于第一锁块12与第一活动部件13之间采用斜面配合,使得当第一锁块12受控制部件15的驱动而沿第一方向移动时,会推动第一活动部件13向第一连接部件11外移动,从而与第一连接部件11抵紧,实现对第一活动部件13的锁定。当然,通过第一锁块12与第一连接部件11之间斜面配合也可以实现此效果。由于控制部件15在驱动第一锁块12移动的同时会使第一连接部件11与第二连接部件14相互抵紧,因此使得第一连接部件11和第二连接部件14之间不能相对转动,由此实现了通过一个控制部件15对连接装置的多个自由度进行锁定,使得该连接装置的锁定更加简单方便,且单人即可操作,降低了劳动强度和人工成本,减少了连接装置调整时间,提高了效率。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连接装置包括第一活动关节、第二活动关节和控制部件15。其中,第一活动关节和第二活动关节能够绕控制部件15转动,从而实现两者的相对转动。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活动关节包括第一连接部件11、第一锁块12和第一活动部件13。其中,第一连接部件11具有承载作用,第一锁块12和第一活动部件13均设置在第一连接部件11内。
具体地,第一连接部件11上可以包括圆形通孔,第一锁块12可以设置在圆形通孔内,并可以在圆形通孔内上下移动,此处的上下是以图1为参考,指示的是图1中的上下方向,并不应理解为对第一锁块12的移动方向的具体限定。
在本发明的一种可行实现方式中,第一锁块12与第一连接部件11配合的配合面可以为斜面,这样当第一锁块12相对第一连接部件11上下移动时,由于两者之间的斜面配合,使得第一锁块12还会相对于第一连接部件11在左右方向产生位移(将第一锁块12上用于控制部件15穿过的孔设置为椭圆形孔或U型孔等即可实现),从而带动与第一锁块12连接的第一活动部件13向第一连接部件11外移动。
第一锁块12可以通过凹槽型结构与第一连接部件11配合,实现与第一连接部件11的可靠配合。
如图2所示,第一锁块12的一侧设置有凹槽型结构,凹槽型结构的底面为斜面,第一锁块12通过该斜面与第一活动部件13配合。通过设置凹槽型结构,使得第一活动部件13与第一锁块12配合时能够得到凹槽型结构的限位,从而避免第一锁块12移动过程中与第一活动部件13脱离,确保两者能够可靠配合。
可选地,如图2所示,凹槽型结构的横截面可以为T型。从而使第一锁块12可以与第一活动部件13稳定地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活动部件13包括第一活动子部件131和第一压紧子部件132。为了容纳第一活动子部件131和第一压紧子部件132,第一连接部件11上可以设置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与前述的第一连接部件11的圆形通孔连通,且第二通孔的延伸方向(即轴线方向)可以与上述圆形通孔的延伸方向(即轴线方向)垂直。
第一活动部件13的第一压紧子部件132设置在第二通孔内,第一活动子部件131的一端伸入第一连接部件11的第二通孔内。第一压紧子部件132设置在第一活动子部件131以及第一锁块12之间,第一锁块12与第一压紧子部件132配合的配合面为斜面。具体地,第一压紧子部件132的第一端的端面为斜面,第一压紧子部件132的第一端伸入上述第一锁块12上的凹槽型结构内,且与该凹槽型结构底部斜面配合。
第一压紧子部件132的第二端为弧形面,第一活动子部件131与第一压紧子部件132配合的一端为球形,第一活动子部件131与第一压紧子部件132球面配合,第一活动子部件131以及第一压紧子部件132之间的接触面上可以设置有增大摩擦力的结构,从而更好地锁紧第一活动子部件131,第一活动部件13处于未锁紧的状态时,第一活动子部件131可以相对第一压紧子部件132转动。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活动关节包括第二连接部件14、第二锁块16、第二活动部件17,使得连接装置具有多个自由度。其中,第二连接部件14具有承载作用,第二锁块16和第二活动部件17均设置在第二连接部件14内。
与第一活动关节的结构类似,第二活动关节的第二锁块16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二连接部件14内;第二活动部件17伸入第二连接部件14内,并与第二锁块16配合,第二锁块16与第二活动部件17配合的配合面为斜面。
本实施例中,第二锁块16与第二活动部件17配合的配合面为斜面,与上述第一锁块12与第一活动部件13的配合面为斜面类似,在此不再赘述。第二锁块16的具体结构可以与第一锁块12的结构相同或类似。
同理,第二活动部件17包括第二活动子部件171和第二压紧子部件172,第二活动子部件171伸入第二连接部件14内,第二压紧子部件172设置在第二活动子部件171以及第二锁块16之间,第二锁块16与第二压紧子部件172的配合面为斜面。
第二压紧子部件172的设置方式以及作用与第一压紧子部件132的作用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活动子部件131和/或第二活动子部件171可以为球关节活动部件、滑块活动部件等,本发明在此不进行限定;以及,上述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件11以及第二连接部件之间的接触面上可以设置有增大摩擦力的结构,如相互配合的锯齿结构,从而更好地锁紧第一连接部件11以及第二连接部件14。
当然,在本实施例的其他实现方式中,第二活动关节可以仅包括第二连接部件14,使得连接装置同样具有多个自由度,本实施例在此不进行限定。
当连接装置仅包括第二连接部件14时,控制部件15穿设在第一连接部件11以及第二连接部件14内,具体可以为穿过第一连接部件11但没有穿过第二连接部件14,或者穿过第二连接部件14但没有穿过第一连接部件11。
控制部件15可以竖直设置,第一连接部件11上设置有通孔,控制部件15穿过通孔、第一锁块12,与第二连接部件14螺纹连接,从而可以通过控制部件15带动第一锁块12沿第一方向移动。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控制部件15穿过第一锁块12,并与第二锁块16连接,控制部件15还可以驱动第二锁块16沿第二方向(即图1中向上的方向)运动,从而使第二锁块16通过斜面带动第二活动部件17抵紧在第二连接部件14上,实现对第二活动部件17的锁紧。其中,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反。
通过控制部件15,可以同时控制第一锁块12以及第二锁块16移动,使得第一活动部件13抵紧在第一连接部件11上,第二活动部件17抵紧在第二连接部件14上,以及带动第一连接部件11、第二连接部件14的相互抵紧,实现对连接装置的一次性锁紧,提高了锁紧效率。
另外,本实施例中,第二锁块16向第二方向上移动时,还可以向第二连接部件14施加向上的作用力,从而辅助实现了第一连接部件11以及第二连接部件14相互抵紧。
本实施例中,控制部件15包括螺杆151,螺杆151穿设在第一连接部件11以及第二连接部件14内,具体可以为穿过第一连接部件11但没有穿过第二连接部件14。
螺杆151具有螺纹,螺杆151通过螺纹与第二锁块16上的螺孔配合,螺杆15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抵接部152,螺杆151通过第一抵接部152与第一锁块12配合,螺杆151正向转动通过第一抵接部152带动第一锁块12沿第一方向移动,以及通过螺纹带动第二锁块16沿第二方向移动。
本实施例中,第一抵接部152可以设置在螺杆151上与第一连接部件11配合的一侧,也可以设置在螺杆151上的其他位置,本发明在此不进行限定,只要其能够与第一锁块12抵接并带动第一锁块12沿第一方向运动即可。当然,在本实施例的其他实现方式中,控制部件15只要可以带动第一锁块12向第一方向移动、带动第二锁块16向第二方向移动即可,本发明在此也不进行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反向转动螺杆151,可以使得第一锁块12以及第二锁块16的位置不再被维持,进而可以带动第一锁块12沿第二方向移动,以及带动第二锁块16沿第一方向移动,解锁第一关节、第二关节以及解锁第一连接部件11与第二连接部件14。
但是当螺杆151反向旋转时,由于第一锁块12与第一连接部件11、第一压紧子部件132之间存在摩擦力,使得第一锁块12可能并未与第一连接部件11发生相对运动,进而使得第一活动部件13可能仍然处于锁紧状态;同理,第二活动部件17也可能处于锁紧状态。
为了避免上述问题,螺杆151可以包括间隔于第一抵接部152设置的第二抵接部153,第一锁块12位于第一抵接部152和第二抵接部153之间。第二抵接部153在螺杆151反向旋转时与第一锁块12抵紧,从而带动第一锁块12沿第二方向移动,从而确保解锁。
具体地,第二抵接部153包括卡簧。卡簧可以通过卡簧槽设置在螺杆151上,卡簧的外径大于第一锁块12上被螺杆151穿过的孔的直径,从而使卡簧可以与第一锁块12抵接。
另外,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件11以及第二连接部件14之间设置有弹簧19,第一连接部件11和第二连接部件14抵紧时,弹簧19处于压缩状态,从而通过弹簧19的弹力辅助解锁。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连接装置还包括限位环18,限位环18位于第一锁块12和第二锁块16之间,且限位环18的部分伸入第一连接部件11内,限位环18的部分伸入第二连接部件14内,从而可以通过限位环18限制第一连接部件11以及第二连接部件14的同轴旋转。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实现中,第一连接部件11以及第二连接部件14也可以通过其他活动连接方式连接,只要能够通过控制部件15控制第一锁块12沿第一方向移动时,可以使第一连接部件11以及第二连接部件14相互抵紧即可,本实施例在此不进行限定。
具体的,第一连接部件11以及第二连接部件14上均设置有第一限位部181,限位环18上设置有第二限位部182,第一限位部181与第二限位部182配合,限制第一连接部件11、第二连接部件14间的距离。第一连接部件11以及第二连接部件14上可以均设置限位螺孔,第一限位部181即穿过限位螺孔的螺钉,第二限位部182可以包括两组限位凹槽,两组限位凹槽可以分别与第一连接部件11以及第二连接部件14对应,限位凹槽具体可以为限位环槽,两组限位凹槽可以均为限位环槽,当然也可以只有一组限位凹槽为限位环槽。通过限位环槽与限位螺钉配合,使得限位环18既不会与第一连接部件11分离,也不会与第二连接部件14分离,并限制第一连接部件11、第二连接部件14间的距离,同时不影响第一连接部件11以及第二连接部件14之间的相互转动。
限位环18伸入第一连接部件11的部分与限位环18伸入第二连接部件14的直径可能存在不同,因此,当两组限位凹槽均为限位环槽时,两个限位环槽的直径也可以不同,只要两个限位环槽与螺杆151同轴设置即可。
如图2所示,当连接装置包括限位环18时,上述的螺杆151穿过限位环18,且螺杆151与限位环18同轴设置,上述的卡簧、弹簧19可以设置在限位环18内。
如图1所示,该连接装置锁紧的过程如下:
正向旋转螺杆151,从而通过第一抵接部152带动第一锁块12沿第一方向移动,以及通过螺纹配合带动第二锁块16沿第二方向移动。
由于第一锁块12与第一压紧子部件132之间通过斜面配合,或者第一锁块12通过斜面与第一连接部件11配合,使得第一锁块12沿第一方向移动时,第一锁块12的作用力通过斜面转化为作用在第一压紧子部件132上的向外的作用力以及作用在第一连接部件11上向下的作用力,使得第一压紧子部件132和与其连接的第一活动子部件131移动,从而抵紧在第一连接部件11上,实现对第一活动部件13的锁紧;同理,第二锁块16的作用力通过斜面转化为作用在第二压紧子部件172上向外的作用力以及作用在第二连接部件14上向上的作用力,使得第二压紧子部件172和与其连接的第二活动子部件171移动,从而抵紧在第二连接部件14上,实现对第二活动部件17的锁紧;同时,通过上述作用在第一连接部件11上向下的作用力以及作用在第二连接部件14上向上的作用力,实现第一连接部件11以及第二连接部件14之间的锁紧。这样通过正向旋转螺杆一次性对连接装置上的多个自由度进行锁定,并可以通过螺杆151维持锁紧,操作简单方便。
当连接装置处于锁紧状态,需要解锁时,反向旋转螺杆151,第一连接部件11以及第二连接部件14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上述处于压紧状态的弹簧19的弹力辅助增大第一连接部件11以及第二连接部件14之间的距离,使得第一连接部件11与第二连接部件14之间可以相互旋转,从而解锁。
继续旋转螺栓,由于第一限位部181与限位环18上的第二限位部182的配合,使得第一连接部件11与第二连接部件14之间的距离不再增大,进而反向旋转螺杆151时,可以通过螺纹为第二锁块16施加向下的作用力,同时通过卡簧向第一锁块12施加向上的作用力,进而使得第一锁块12克服与第一活动部件13之间的摩擦力、与第一连接部件11的摩擦力沿第二方向移动,从而解锁第一活动部件13;使得第二锁块16克服与第二活动部件17的摩擦力、与第二连接部件14的摩擦力沿第一方向移动,从而解锁第二活动部件17。
本发明的连接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正向旋转连接装置上的螺杆151,可以一次性对连接装置上的多个自由度进行锁定,并可以通过螺杆151维持锁紧,操作简单方便;
2)反向旋转螺杆151时,可以通过处于压紧状态的弹簧19的弹力辅助增大第一连接部件11以及第二连接部件14之间的距离,使得第一连接部件11与第二连接部件14之间可以相互旋转;
3)通过限位环18,可以使得第一连接部件11与第二连接部件14之间同轴旋转;
4)通过第一限位部181与限位环18上的第二限位部182的配合,可以限制解锁后第一连接部件11与第二连接部件14之间的距离;
5)第二抵接部153在螺杆151反向旋转时与第一锁块12抵紧,带动第一锁块12沿第二方向移动,从而确保解锁。
当然,上述实施例中的上、下、左、右等描述,仅仅是为了参照附图清楚地对本发明进行清楚地说明,并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定。此外,本发明提供的连接装置可以单独作为整个连接装置使用,也可以作为一个连接系统的一小部分,与其他装置配合使用,本发明在此不进行限定。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连接部件(11),所述第一连接部件(11)内可移动地设置有第一锁块(12);
第一活动部件(13),所述第一活动部件(13)伸入所述第一连接部件(11)内,并与所述第一锁块(12)配合,所述第一锁块(12)与所述第一活动部件(13)配合的配合面为斜面,和/或,所述第一锁块(12)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11)的配合面为斜面;
第二连接部件(14),所述第二连接部件(14)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11)连接并可相对所述第一连接部件(11)运动;
控制部件(15),所述控制部件(15)穿设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件(14)和所述第一连接部件(11)内,并穿过所述第一锁块(12),所述控制部件(15)驱动所述第一锁块(12)沿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一锁块(12)通过所述斜面带动所述第一活动部件(13)抵紧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件(11)上,且带动所述第一连接部件(1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件(14)相互抵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
第二锁块(16),所述第二锁块(16)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件(14)内;
第二活动部件(17),所述第二活动部件(17)伸入所述第二连接部件(14)内,并与所述第二锁块(16)配合,所述第二锁块(16)与所述第二活动部件(17)配合的配合面为斜面;
所述控制部件(15)穿过所述第一锁块(12)与所述第二锁块(16)连接,所述控制部件(15)还驱动所述第二锁块(16)沿第二方向运动,所述第二锁块(16)通过所述斜面带动所述第二活动部件(17)抵紧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件(14)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活动部件(13)包括第一活动子部件(131)和第一压紧子部件(132),所述第一活动子部件(131)伸入所述第一连接部件(11)内;所述第一压紧子部件(132)设置在所述第一活动子部件(131)以及所述第一锁块(12)之间,所述第一锁块(12)与所述第一压紧部件配合的配合面为斜面;
和/或,所述第二活动部件(17)包括第二活动子部件(171)和第二压紧子部件(172),所述第二活动子部件(171)伸入所述第二连接部件(14)内,所述第二压紧子部件(172)设置在所述第二活动子部件(171)以及所述第二锁块(16)之间,所述第二锁块(16)与所述第二压紧部件的配合面为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件(15)包括螺杆(151),所述螺杆(151)具有螺纹,所述螺杆(151)通过螺纹与所述第二锁块(16)上的螺孔配合,所述螺杆(15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抵接部(152),所述螺杆(151)通过所述第一抵接部(152)与所述第一锁块(12)配合,所述螺杆(151)正向转动通过所述第一抵接部(152)带动所述第一锁块(12)沿第一方向移动,以及通过所述螺纹带动所述第二锁块(16)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151)反向转动通过螺纹带动所述第一锁块(12)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并带动所述第二锁块(16)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解除所述第一连接部件(11)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件(14)的锁紧、解除所述第一活动部件(13)的锁紧和所述第二活动部件(17)的锁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151)包括间隔于所述第一抵接部(152)设置的第二抵接部(153),所述第一锁块(12)位于所述第一抵接部(152)和所述第二抵接部(153)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抵接部(153)包括卡簧。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限位环(18),所述限位环(18)位于所述第一锁块(12)和所述第二锁块(16)之间,且所述限位环(18)的部分伸入所述第一连接部件(11)内,所述限位环(18)的部分伸入所述第二连接部件(14)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11)以及第二连接部件(14)上均设置有第一限位部(181),所述限位环(18)上设置有第二限位部(182),所述第一限位部(181)与所述第二限位部(182)配合,并限制所述第一连接部件(11)、第二连接部件(14)间的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11)以及所述第二连接部件(14)之间设置有弹簧(19),所述第一连接部件(1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件(14)抵紧时,所述弹簧(19)处于压缩状态。
CN201711332900.6A 2017-12-13 2017-12-13 连接装置 Active CN1079755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32900.6A CN107975528B (zh) 2017-12-13 2017-12-13 连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32900.6A CN107975528B (zh) 2017-12-13 2017-12-13 连接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75528A true CN107975528A (zh) 2018-05-01
CN107975528B CN107975528B (zh) 2023-12-05

Family

ID=620102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332900.6A Active CN107975528B (zh) 2017-12-13 2017-12-13 连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97552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02494A (zh) * 2018-12-19 2019-04-12 浙江伏尔特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多自由度自锁机械臂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58874B1 (en) * 2003-05-09 2004-07-06 John P. Hunter, Jr. Rotating filter feature for wet/dry vacuum cleaner
CN201421535Y (zh) * 2009-05-13 2010-03-10 宁波意美捷影视设备有限公司 摄影机连接杆
CN201681248U (zh) * 2010-05-14 2010-12-22 杰欧比摄影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云台锁紧装置
DE102014101245B3 (de) * 2014-01-31 2015-02-26 Hiwin Technologies Corp. Mit mehrfach freigängiger Verriegelung versehener Tragarm
CN104728568A (zh) * 2013-12-19 2015-06-24 上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支撑臂的多自由度锁固装置
CN205371989U (zh) * 2015-11-16 2016-07-06 唐扬模具股份有限公司 角度调整结构及具有该角度调整结构的车用固定架
CN205745915U (zh) * 2016-06-07 2016-11-30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固定支撑装置
CN107013793A (zh) * 2017-05-15 2017-08-04 宁波市镇海文鑫视听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多臂组合万向支架
CN207701590U (zh) * 2017-12-13 2018-08-07 北京柏惠维康科技有限公司 连接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58874B1 (en) * 2003-05-09 2004-07-06 John P. Hunter, Jr. Rotating filter feature for wet/dry vacuum cleaner
CN201421535Y (zh) * 2009-05-13 2010-03-10 宁波意美捷影视设备有限公司 摄影机连接杆
CN201681248U (zh) * 2010-05-14 2010-12-22 杰欧比摄影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云台锁紧装置
CN104728568A (zh) * 2013-12-19 2015-06-24 上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支撑臂的多自由度锁固装置
DE102014101245B3 (de) * 2014-01-31 2015-02-26 Hiwin Technologies Corp. Mit mehrfach freigängiger Verriegelung versehener Tragarm
CN205371989U (zh) * 2015-11-16 2016-07-06 唐扬模具股份有限公司 角度调整结构及具有该角度调整结构的车用固定架
CN205745915U (zh) * 2016-06-07 2016-11-30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固定支撑装置
CN107013793A (zh) * 2017-05-15 2017-08-04 宁波市镇海文鑫视听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多臂组合万向支架
CN207701590U (zh) * 2017-12-13 2018-08-07 北京柏惠维康科技有限公司 连接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02494A (zh) * 2018-12-19 2019-04-12 浙江伏尔特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多自由度自锁机械臂
CN109602494B (zh) * 2018-12-19 2023-10-31 浙江伏尔特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多自由度自锁机械臂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75528B (zh) 2023-1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21352B (zh) 一种用于夹取不规则零件的夹具
CN107975528A (zh) 连接装置
CN104526691A (zh) 一种自动包装生产线用的取料放料机械手
CN107916862B (zh) 能预设自定位时间长短点使合页能自闭结构
CN207701590U (zh) 连接装置
CN102837202B (zh) 一种增力可锁紧装置
CN204713234U (zh) 可重构多足机器人
CN107717775A (zh) 双向复合式夹紧夹具
CN203919064U (zh) 针形夹持器
CN105643455B (zh) 一种联动式机器人夹紧装置
CN104453595B (zh) 一种轨道车辆侧窗玻璃粘接压紧装置
CN108177158A (zh) 一种基于记忆合金的可重构机械臂的快换接口
CN105799804B (zh) 一种基于曲柄滑块增速增距式爬梯机器人
CN110757445B (zh) 一种平面型超冗余度机械臂及其使用方法
CN107571192A (zh) 一种半导体元件高效率装配设备
CN216344964U (zh) 支架
CN109434414A (zh) 一种机器人组装示范系统的活动工装
CN208556619U (zh) 一种锁紧装置及扭转装置
CN108612967A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智能电视机
CN209063092U (zh) 工业机器人底座结构
CN106247102B (zh) 一种多位置悬停装置
CN208929388U (zh) 一种组合式振子安装装置
CN206175962U (zh) 一种多位置悬停装置
CN214320860U (zh) 一种活性炭磨粉机
CN208976925U (zh) 锚板铣孔用生产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100191 Room 501, floor 5, building 9, No. 35 Huayuan North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Baihui Weika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502, Building No. 3, Garden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191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Baihui Wei Kang Technology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