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66861A - 液晶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液晶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66861A
CN107966861A CN201711318966.XA CN201711318966A CN107966861A CN 107966861 A CN107966861 A CN 107966861A CN 201711318966 A CN201711318966 A CN 201711318966A CN 107966861 A CN107966861 A CN 1079668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blic electrode
liquid crystal
electrode wire
display device
crystal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31896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966861B (zh
Inventor
廖家德
蒋隽
房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31896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966861B/zh
Publication of CN1079668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668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9668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668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5Conductors connecting electrodes to cell terminals
    • G02F1/13452Conductors connecting driver circuitry and terminals of pane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位于两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和框胶,位于所述彩膜基板上的第二公共电极,围绕部分液晶面板显示区域的第一和第二公共电极线,以及与所述液晶显示装置连接的印刷电路板及柔性电路板,所述印刷电路板包括第一至第二信号源,所述第一公共电极线及所述第二公共电极线分别从所述第一信号源和所述第二信号源开始沿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围绕所述液晶面板显示区域布线;所述第一公共电极线与所述第二公共电极线至少之一与所述第二公共电极导通。该液晶显示装置可以任意搭配信号源以使面板能兼容几种不同的信号输入方式,提高了公共电压的加载速度,节省时间和物力。

Description

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液晶显示领域,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和人们应用需求的提高,液晶显示装置的尺寸越来越大。液晶显示装置利用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之间的电压差改变液晶分子的转动角度,从而改变背光透过时的透光率,实现灰阶显示。
在大尺寸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公共电极的面积大且布线距离延长,公共电极具有较大的电阻,导致公共电压不均匀以及信号在显示面板面内加载慢的问题。在液晶显示装置中,由于公共电压不均匀,输入信号不确定,整个液晶显示装置上显示的图像可能出现亮度不均匀的现象。通过给液晶显示面板搭配印刷电路板,并增加金属线做公共电极线,可以解决显示面板面内加载慢等技术问题。
通常,不同的金属公共电极线对应着不同的信号源,对于混合视角显示面板搭配印刷电路板的不同设计,有的从左端输入信号有最佳显示效果,有的从右端输入信号有最佳显示效果,有的从双端同时输入信号有最佳显示效果,有的从中间输入信号有最佳显示效果。如果换用不同的信号输入方式,常需要修改光罩或者印刷电路板,过程复杂,消耗时间,对于输入信号不确定的混合视角显示面板尤其如此。
液晶显示面板如果可以同时兼容几种不同的信号输入方式,就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和成本。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兼容几种不同信号输入方式的液晶显示面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位于两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和框胶,位于所述彩膜基板上的第二公共电极,围绕部分液晶面板显示区域的第一和第二公共电极线,以及与所述液晶显示装置连接的印刷电路板及柔性电路板,所述印刷电路板包括第一至第二信号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公共电极线及所述第二公共电极线分别从所述第一信号源和所述第二信号源开始沿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围绕所述液晶面板显示区域布线;所述第一公共电极线与所述第二公共电极线至少之一与所述第二公共电极导通。
优选地,还包括:第三公共电极线,从所述印刷电路板的第三信号源开始延伸至所述液晶面板显示区域外围的横向中部。
优选地,还包括:导通点,所述导通点位于并贯穿所述第一至第三公共电极线与所述第二公共电极之间的框胶,且连通所述第二公共电极与所述第一至第三公共电极线;所述第一至第三公共电极线均位于所述阵列基板上。
优选地,所述导通点位于所述第一至第三公共电极线上,所述每条公共电极线上的所述导通点至少为一个。
优选地,所述导通点位于所述第一至第三公共电极线中任意两条所述公共电极线中间。
优选地,所述导通点的导通材料为银胶或金球。
优选地,所述所述第一至第三公共电极线上还设有第五绝缘层,所述第五绝缘层在所述导通点位置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上设有导电层,所述导电层导通所述导通点与所述公共电极线。
优选地,所述第一至第三公共电极线均位于所述彩膜基板上,与所述第二公共电极直接连接导通。
优选地,所述阵列基板上还设有第一公共电极,所述第一公共电极与像素电极位于不同层且二者之间夹设有第二绝缘层使第一公共电极与像素电极相互绝缘。
优选地,所述第一至第三信号源中的任意一个或三者任意搭配通过对应的所述公共电极线从不同方向单独或同时给所述第二公共电极信号。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液晶显示装置,采用在不同金属公共电极线上的不同位置增加多个导通点或者直接将公共电极线与公共电极导通,通过选择不同的公共电极线或配合导通点位可以任意搭配输入信号源输入面板的方法,使面板可以兼容几种不同的信号输入方式,提高了公共电压的加载速度,节省时间和物力。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3a-图3c分别示出沿图2中的A-A’线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不同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5示出沿图4中的B-B’线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6a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6b示出沿图6a中的A-A’线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在各个附图中,相同的元件采用类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为了清楚起见,附图中的各个部分没有按比例绘制。此外,在图中可能未示出某些公知的部分。
在下文中描述了本发明的许多特定的细节,例如部件的结构、材料、尺寸、处理工艺和技术,以便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但正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那样,可以不按照这些特定的细节来实现本发明。
应当理解,在描述部件的结构时,当将一层、一个区域称为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上面”或“上方”时,可以指直接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上面,或者在其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之间还包含其它的层或区域。并且,如果将部件翻转,该一层、一个区域将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下面”或“下方”。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液晶显示装置100包括:阵列基板110、与阵列基板110相对设置的彩膜基板130、位于阵列基板110和彩膜基板130之间的液晶层120。
阵列基板110包括第一玻璃基底111;覆盖在第一玻璃基底111表面的有源元件阵列112,关于有源元件阵列112的结构为本领域所熟知的,例如有源元件阵列112括扫描线、数据线和薄膜晶体管(TFT),多条扫描线与多条数据线相互绝缘交叉限定形成呈阵列排布的多个子像素(sub-pixel),每个子像素内设有TFT和像素电极114。每个TFT包括栅极、有源层、源极及漏极,其中栅极电连接对应的扫描线,源极电连接对应的数据线,漏极电连接对应的像素电极114。像素电极114通过第一绝缘层113与有源元件阵列112相互绝缘。同时阵列基板110还设有第一公共电极116,第一公共电极116与像素电极114位于不同层且二者之间夹设有第二绝缘层115使第一公共电极116与像素电极114相互绝缘。在第一公共电极116朝向液晶层120的表面上还设有第三绝缘层117,第三绝缘层117通常选择有机绝缘材料OC等形成,一方面起绝缘作用,另一方面使得阵列基板110朝向液晶层120的表面平坦化。
优选地,第一绝缘层113、第二绝缘层115可由无机绝缘材料形成,如氮化硅等,也可以由有机绝缘材料,如OC等形成;像素电极114、第一公共电极116由透明导电材料(ITO、IZO等)制成;本实施例中,第一公共电极116为狭缝电极,像素电极114为面状电极,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公共电极116为面状电极,像素电极114为狭缝电极。多个第一公共电极116的末端位于显示区的外围且彼此之间电连接(图中未示出)。
彩膜基板130包括第二玻璃基底131;设置在第二玻璃基底131朝向阵列基板110一侧的表面上的黑矩阵132与色阻层133、第四绝缘层134及第二公共电极135。色阻层133例如为R、G、B色阻,色阻层133和黑矩阵132相互错开设置。第四绝缘层134设置在第二公共电极135与黑矩阵132和色阻层133之间。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还可在第二公共电极135朝向液晶层120的表面上设置平坦层(overcoat,OC)136。
优选的,黑矩阵132可由树脂材料形成,第四绝缘层134可由无机绝缘材料形成,如氮化硅等,也可以由有机绝缘材料,如OC等形成。第二公共电极135由透明导电材料(ITO、IZO等)制成。
液晶层120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配向层118和第二配向层137,第一配向层118设置在阵列基板110上且靠近液晶层120,第二配向层137设置在彩膜基板130上且靠近液晶层120。第一配向层118和第二配向层137用于对液晶层120进行初始配向,共同限定液晶层120的初始配向方向,其中第一配向层118的配向方向与第二配向层137的配向方向可以是平行或者反向平行。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公共电极135为视角控制电极,在需要私密环境时,通过给第二公共电极135施加用于切换宽窄视角的视角控制电压使得第二公共电极135与像素电极114间形成垂直电场,而使得液晶显示装置视角变小,实现窄视角切换。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阵列基板110不设置第一公共电极116,仅设置像素电极113,第一配向层118的配向方向与第二配向层137的配向方向互相。此设置为传统的TN(Twisted Nematic扭曲向列型)。即通过给位于阵列基板110上的像素电极113与位于彩膜基板130上的第二公共电极135施加电压使得像素电极113与第二公共电极135形成垂直的液晶驱动电场而实现液晶显示装置驱动。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2示出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示意图(由于不是必要的结构,在示意图中彩膜基板结构未示出),结合图1,除图1提到结构外还包括:位于液晶面板非显示区且围绕部分液晶面板显示区域101的第一公共电极线140和第二公共电极线150;设置在彩膜基板与阵列基板之间的围绕液晶显示面板显示区域101的框胶160,框胶160用于连接并支撑彩膜基板130与阵列基板110以及密封液晶层120,框胶160覆盖第一公共电极线140和第二公共电极线150;以及与阵列基板相连的印刷电路板170,他们之间通过柔性电路板190连接,该印刷电路板170包括第一信号源171和第二信号源172。公共电极线与信号源的数量均不限于两个,其他实施例中可能有其他数量,但信号源与公共电极线的数量匹配,本实施例以两个为例说明。
第一公共电极线140与第一信号源171相连接,从第一信号源171开始沿顺时针方向围绕液晶面板显示区域101布线;第二公共电极线150与第二信号源172相连接,从第二信号源172开始沿逆时针方向围绕液晶面板显示区域101布线;第一公共电极线140和第二公共电极线150均位于阵列基板上,与第二公共电极135相隔离。优选地,第一公共电极线140和第二公共电极线150为金属导线。
本实施例所示的第一公共电极线111和第二公共电极线112分别围绕液晶面板显示区域101的相邻两边,即第一公共电极线111和第二公共电极线112均是部分围绕整个液晶面板显示区域101,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换用其他围绕方式。
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在第一公共电极线140和第二公共电极线150与第二公共电极135之间设有多个导通点,通常导通点位于框胶160内,贯穿框胶160并导通连接公共电极线与第二公共电极135。第一导通点141连通第二公共电极135与第一公共电极线140,第二导通点151连通第二公共电极135与第二公共电极线150。第一导通点141位于第一公共电极线140上,第二导通点151位于第二公共电极线150上,每条公共电极线上的导通点至少为一个。
本实施例中,沿着第一公共电极线140和第二公共电极线150,分别不定距离地间隔设有一个导通点。本实施例中,第一公共电极线140和第二公共电极线150的导通点分别优选5个,即在第一公共电极线140上共设有a1至a5共5个第一导通点141,在第二公共电极线150上设有b1至b5共5个第二导通点151,每个导通点的功能相同,材料相同。任意一个导通点接通,都可以将对应信号源的电压经公共电极线传输至第二公共电极135。
图3a-图3c分别示出沿图2中的A-A’线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不同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如图所示,是选取了图2中第一公共电极线140上的名为a1的第一导通点141来说明导通点和两基板之间的关系。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110的层结构同图1描述相同,这里不再赘述,这里仅选取一部分主要结构为例说明。
图3a为导通点的第一种设置方式,第一导通点141位于显示区域101外侧,彩膜基板包括第二玻璃基底131、设置在第二玻璃基底131表面的黑矩阵132,以及黑矩阵132朝向液晶分子一侧设置的第二公共电极135,此时没有在第二公共电极135表面设置绝缘层。第一公共电极线140位于阵列基板110上,在第一公共电极线140上方以及未被第一公共电极线140覆盖的部分阵列基板110上设有一层第五绝缘层142,在第五绝缘层142上另设有一层导电层143。在导电层143及第五绝缘层142未被导电层143覆盖的部分与第二公共电极135之间设有框胶160,在框胶160内部设有第一导通点141。第五绝缘层142在第一导通点141处有开口,使得第一公共电极线140部分裸露,导电层143与第一公共电极线140相接触,二者之间电连接。
在设计时,先在两基板之间涂布一层框胶160,再在需要导通的位置设置导通点,在设置导通点时,需要在导通点位置对应的框胶160处加入导电材料,优选银胶。由于框胶160材质较软,在注入银胶的过程中会将部分框胶160压挤到导通点周围,然后才将阵列基板与彩膜基板通过框胶160压合,待框胶160固化后粘接在一起。将第一导通点141的材质选为银胶时,不同的第一导通点141可以施加不同的电压。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五绝缘层142上另设有一层导电层143,优选地,导电层143可以为氧化铟锡材料(ITO),而第一导通点141位于框胶160中间,框胶160位于第二公共电极135与导电层143之间,导电层143与第一公共电极线140之间电连接,若要使第二公共电极135与第一公共电极线140导通,则第一导通点114直接与第二公共电极135和导电层143直接连接,通过导电层143连通第二公共电极135与第一公共电极线140。本实施例中选用导电层143连接导通,抗氧化性能及导电性更强。
图3b为导通点的第二种设置方式,与第一种方式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方式在彩膜基板的第二公共电极135表面还设有一层绝缘层136,即图1中描述的第四绝缘层136;且本实施例中第一公共电极线140朝向框胶的表面上未设置导电层,本实施方式中框胶160位于第四绝缘层136与第五绝缘层142之间,第一导通点141位于框胶160内部,材质可以与第一种实施方式相同,此时,第一导通点141不能将第二公共电极135与第一公共电极线140直接导通,所以需要在第一导通点141对应的第四绝缘层136与第五绝缘层142的相应位置挖槽,使第一公共电极线140通过第一导通点141与第二公共电极135导通。
图3c为导通点的第三种设置方式,阵列基板及彩膜基板的设置与图3a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方式为在框胶160中加入金球161,金球161分布在导通点120及框胶160的任意位置,这样设置使得第二公共电极层135的任意部位的电压均相同,同时工艺简单易操作,适用于需要所有第二公共电极层135给相同电压。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只选取了第一公共电极线140上的一点为例说明导通点的设置情况,但第一公共电极线140上的其他导通点与a1点位置关系以及作用都相同;同理的,图2中第二公共电极线150上的第二导通点151与本实施例中描述的第一导通点141结构,设置方式等也均相同,可以将第二公共电极线150上的电压传导至第二公共电极135。而且导通点的设置方式,这里只是给出几种实施方式,还有其他以此为基础的实施方式也可以采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导通点的设置方式,导通点的位置及个数。
结合图2与图3a-图3c,当第一信号源171上发出输入信号时,第一公共电极线140内部有电流导通,当电流流经第一导通点141位置时,电流经第一导通点141传导至第二公共电极135,所以第一信号源171发出的输入信号通过第一导通点141接入到第二公共电极135上;同理,第二信号源172发出的输入信号也可以沿着第二公共电极线150,通过第二导通点151接入到第二公共电极135上。当接入第一信号源171时,输入信号从显示面板左侧输入,当接入第二信号源172时,输入信号从显示面板右侧输入。
当需要哪一个信号源的信号输入至液晶显示装置时,便在对应的公共电极线上设置导通点,每个导通点功能相同,在公共电极线上的不同位置设置导通点,可以使信号从不同的位置接入第二公共电极135;也可以设置多个导通点,同时导通。
优选地,第一信号源171和第二信号源172中的任一个可以通过对应的公共电极线及导通点从不同方向单独接入至第二公共电极135;也可以两个信号源搭配通过对应的公共电极线及导通点从不同方向同时接入至第二公共电极135。
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如图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由于不是必要的结构,在示意图中彩膜基板结构未示出),结合图1,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与实施例一大致相同,在液晶面板显示区域201外围铺设有第一及第二公共电极线240和250,印刷电路板270通过柔性电路板290与显示装置连接,印刷电路板270上设有信号源271和272,在彩膜基板与阵列基板之间设有框胶260,覆盖两公共电极线。
实施例一以两条公共电极线为例说明,本实施例以三条公共电极线为例说明。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三公共电极线280以及第三信号源273,第三公共电极线280位于液晶面板非显示区,且从印刷电路板270的第三信号源273开始延伸至液晶面板显示区域201外围的横向中部。第三公共电极线280也位于阵列基板上,与第二公共电极相隔离,同实施例一,在第三公共电极线280与第二公共电极135之间设置有第三导通点281,第三导通点281位于框胶260内并贯穿框胶260,与实施例一描述的第一和第二导通点相同,也可以将第三公共电极线280与第二公共电极135导通。且本实施例的第一公共电极线240与第二公共电极线250都围绕液晶面板显示区域201的三边设置。
第一公共电极线240上的第一导通点241有6个,分别为a1至a6,第二公共电极线250上的第二导通点251有6个,分别为b1至b6,第三公共电极线280上设有1个第三导通点281,为c1,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导通点241至第三导通点281与实施例一的第一导通点结构相同;均位于框胶260中间,且位于第一至第三公共电极线上,连通第二公共电极135与第一至第三公共电极线,第一至第三公共电极线均为金属线。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还包括第四导通点245,即图中d1点和d2点,它们不像其他导通点一样位于各自对应的公共电极线上,第四导通点245位于第一公共电极线240和第二公共电极线250中间。如图中d1点既与第一公共电极线211相连接,又与第二公共电极线212相连接,通过第四导通点245同时将第一公共电极线240和第二公共电极线250与第二公共电极135导通。这样设置,当需要两个信号源同时接入时,可以只开启一个第四导通点245,节省资源。
优选地,任意两条相邻的公共电极线之间都可以设置第四导通点245,将对应的两条公共电极线上的电压信号传导至第二公共电极。
图5示出沿图4中的B-B’线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如图5所示,选取了图4中第一公共电极线240和第二公共电极线250之间的名为d1的第四导通点245来说明导通点和两基板之间的关系。第四导通点245与其他导通点作用大致相同,彩膜基板120与阵列基板110的设置也与实施例一中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相同,这里不再赘述。当然也可以选用实施例一中的第二种设置方式,第三种设置方式,或其他以此为基础但不限于此的设置方式。
本实施例中,阵列基板上设置有第一公共电极线240和第二公共电极线250,在两公共电极线表面以及在它们二者中间相邻的部位还设置有第五绝缘层242,第一公共电极线240和第二公共电极线250靠近中间的第五绝缘层242的位置均部分裸露,每条公共电极线对应的第五绝缘层242表面上还设有导电层243,两导电层243之间也由绝缘层242隔开,防止信号串扰,但两导电层243与第一公共电极线240和第二公共电极线250裸露的部分之间分别互相接触,形成电连接。在彩膜基板的第二公共电极135与阵列基板110之间设有框胶260,第四导通点245位于框胶260中,第四导通点245直接同时连通第二公共电极135与第一和第二公共电极线。
在两条公共电极线与第四导通点245对应位置的绝缘层242上设有开口,使公共电极线部分裸露,直接与导电层243接触,虽然两公共电极线与透明导电层243之间的接触面可以导电,但两根公共电极线之间被绝缘层242隔开,电流不能互相导通,只能由对应的公共电极线将电压信号通过导通点传导至第二公共电极135。框胶260以及导通点245的选材同实施例一一样可以有多种方式。
结合图4,与两条公共电极线相连接的两个信号源发出的输入信号都可以同时经由公共电极线和第四导通点245接入到第二公共电极135上,这样可以节省导通点的制作原料,节省空间,还可以实现信号的同时输入。其他导通点与信号源之间的匹配关系与图3所述相同,不再赘述。阵列基板上公共电极线的数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增加或减少,而任意两条公共电极线之间都可以设置第四导通点245,通过选择不同的导通点位可以从任意位置将信号源的输入信号以任意搭配方式输入面板,即面板可以同时兼容多种信号的输入。
图6a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6b示出沿图6a中的A-A’线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结合图6a与图6b,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和二具有形同之处,例如,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区域301外围也部分围绕着第一至第三公共电极线340,350及380,印刷电路板370通过柔性电路板390与显示装置连接,印刷电路板370上设有与公共电极线对应的第一至第三信号源371-373,框胶360覆盖公共电极线。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第一公共电极线至第三公共电极线340,350及380均设置在彩膜基板上,直接与第二公共电极线135接触,公共电极线与第二公共电极之间直接连接导通,不需要额外设置导通点。
如图6b所示,选择了图6a中第一公共电极线340沿A-A’线的截面示意图。阵列基板110与彩膜基板相对设置,两基板之间设置有框胶360,起到支撑连接作用,第一公共电极线340直接设置在彩膜基板上的第二公共电极135的表面上,第一公共电极线340与第二公共电极135直接接触,信号源也接在彩膜基板上,当有信号接入时,直接从第一公共电极线340传导至第二公共电极135。
第二公共电极线350以及第三公共电极线380与第一公共电极线340相同设置。也可以实现信号从不同方向接入。
以上所有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至第三信号源中的任一个可以通过对应的公共电极线从不同方向单独接入至第二公共电极,给第二公共电极信号;也可以三者任意搭配通过对应的公共电极线从不同方向同时接入至第二公共电极,给第二公共电极信号;还可以通过设置第四导通点,将需要的两个信号源的信号同时接入第二公共电极。
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采用在不同金属公共电极线上的不同位置增加多个导通点,通过选择不同的导通点位可以从任意位置将信号源的输入信号输入面板,或者直接使公共电极线与第二公共电极导通,使面板可以兼容几种不同的信号输入方式,解决了液晶显示装置由于输入信号不确定带来的问题,提高了公共电压的加载速度,节省时间和物力。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在第一公共电极线和第二公共电极线之间设置导通点,可以使第一信号源和第二信号源的信号同时输入面板,在不同地方设置导通点可以使信号源任意搭配输入信号,解决了更换信号源就要同时更换印刷电路板的问题,而且节省原料和空间。
应当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如上文所述,这些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例。显然,根据以上描述,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利用本发明以及在本发明基础上的修改使用。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位于两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和框胶,位于所述彩膜基板上的第二公共电极,围绕部分液晶面板显示区域的第一和第二公共电极线,以及与所述液晶显示装置连接的印刷电路板及柔性电路板,所述印刷电路板包括第一至第二信号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公共电极线及所述第二公共电极线分别从所述第一信号源和所述第二信号源开始沿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围绕所述液晶面板显示区域布线;
所述第一公共电极线与所述第二公共电极线至少之一与所述第二公共电极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公共电极线,从所述印刷电路板的第三信号源开始延伸至所述液晶面板显示区域外围的横向中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导通点,所述导通点位于并贯穿所述第一至第三公共电极线与所述第二公共电极之间的框胶,且连通所述第二公共电极与所述第一至第三公共电极线;所述第一至第三公共电极线均位于所述阵列基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通点位于所述第一至第三公共电极线上,所述每条公共电极线上的所述导通点至少为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通点位于所述第一至第三公共电极线中任意两条所述公共电极线中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通点的导通材料为银胶或金球。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第一至第三公共电极线上还设有第五绝缘层,所述第五绝缘层在所述导通点位置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上设有导电层,所述导电层导通所述导通点与所述公共电极线。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至第三公共电极线均位于所述彩膜基板上,与所述第二公共电极直接连接导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基板上还设有第一公共电极,所述第一公共电极与像素电极位于不同层且二者之间夹设有第二绝缘层使第一公共电极与像素电极相互绝缘。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至第三信号源中的任意一个或三者任意搭配通过对应的所述公共电极线从不同方向单独或同时给所述第二公共电极信号。
CN201711318966.XA 2017-12-12 2017-12-12 液晶显示装置 Active CN1079668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18966.XA CN107966861B (zh) 2017-12-12 2017-12-12 液晶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18966.XA CN107966861B (zh) 2017-12-12 2017-12-12 液晶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66861A true CN107966861A (zh) 2018-04-27
CN107966861B CN107966861B (zh) 2020-09-04

Family

ID=619951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318966.XA Active CN107966861B (zh) 2017-12-12 2017-12-12 液晶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966861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01337A (zh) * 2019-04-12 2019-06-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0073446A1 (zh) * 2018-10-10 2020-04-16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308820A (zh) * 2020-03-11 2020-06-1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WO2021003908A1 (zh) * 2019-07-10 2021-01-14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信号hva模式液晶显示面板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60075054A (ko) * 2004-12-28 2006-07-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
CN1881058A (zh) * 2001-09-28 2006-12-20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显示装置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3608856A (zh) * 2011-07-19 2014-02-26 夏普株式会社 元件基板的制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81058A (zh) * 2001-09-28 2006-12-20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显示装置及液晶显示装置
KR20060075054A (ko) * 2004-12-28 2006-07-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
CN103608856A (zh) * 2011-07-19 2014-02-26 夏普株式会社 元件基板的制造方法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73446A1 (zh) * 2018-10-10 2020-04-16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1150528B1 (en) 2018-10-10 2021-10-19 HKC Corporation Limited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09901337A (zh) * 2019-04-12 2019-06-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0964726B2 (en) * 2019-04-12 2021-03-30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Arr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09901337B (zh) * 2019-04-12 2022-04-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1003908A1 (zh) * 2019-07-10 2021-01-14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信号hva模式液晶显示面板
CN111308820A (zh) * 2020-03-11 2020-06-1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US11984094B2 (en) 2020-03-11 2024-05-14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Array substrate having at least one feedback signal line display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66861B (zh) 2020-09-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31405B (zh) 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US8982064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provided with a sensing electrode for sending a touch of a user
CN106501981B (zh) 复合型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KR101407011B1 (ko) 전자 잉크 디스플레이 패널
US8878814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provided with a sensing electrode for sensing a touch of a user
CN105739155B (zh) 触控基板和触控液晶显示面板
CN107966861A (zh) 液晶显示装置
US20100197189A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3294273A (zh) 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6873226A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
KR102552594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US6839117B1 (en) Compensating electrode structure of a display device
KR20080009796A (ko) 어레이 기판 및 이를 갖는 표시패널
US10622384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N107491213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204302636U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101398576B (zh) 液晶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US20150187318A1 (en) Display device
CN106501982A (zh) 复合型液晶显示装置
CN105629605B (zh) 阵列基板、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TWI631402B (zh) 陣列基板與顯示面板
CN103792737B (zh) 显示面板
CN108874201A (zh) 一种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
CN102902119A (zh) 液晶显示面板
CN110007806A (zh) 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15301, 1, Longteng Road, Kunshan, Jiangsu, Suzhou

Applicant after: Kunshan Longteng Au Optronics Co

Address before: 215301, 1, Longteng Road, Kunshan, Jiangsu, Suzhou

Applicant before: Kunshan Longteng Optronics Co., 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