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64350B - 一种硬化涂布液及一种高可靠性高亮度银反射膜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硬化涂布液及一种高可靠性高亮度银反射膜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64350B
CN107964350B CN201711273575.0A CN201711273575A CN107964350B CN 107964350 B CN107964350 B CN 107964350B CN 201711273575 A CN201711273575 A CN 201711273575A CN 107964350 B CN107964350 B CN 1079643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parts
coating liquid
hardened
sil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27357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964350A (zh
Inventor
李刚
周鼎
简伟任
夏寅
薛永富
刘建凯
唐海江
张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Excit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Excit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Excit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Excit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27357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964350B/zh
Publication of CN1079643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643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9643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643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75/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D175/04Polyurethanes
    • C09D175/14Polyurethanes ha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5/00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nature or the effects produced; Filling pastes
    • C09D5/16Antifouling paints; Underwater paints
    • C09D5/1656Antifouling paints; Underwater pai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lm-forming substance
    • C09D5/1662Synthetic film-forming substanc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4Protective coatings, e.g. hard coating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8Mirrors
    • G02B5/0808Mirrors having a single reflecting layer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背光源LCD的反射膜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硬化涂布液及一种高可靠性高亮度的银反射膜。为了解决现有银反射膜易划伤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硬化涂布液及一种高可靠性高亮度的银反射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涂布液包括丙烯酸酯预聚物,丙烯酸酯单体,光引发剂,氟素添加剂,以及有机溶剂。所述反射膜包括高亮银反射层和硬化层。该反射膜的表面具有高硬度、优异的耐磨性、优异的防污性,解决了现有的银反射膜易被导光板划伤,引起银层被氧化,从而造成背光辉度降低甚至全黑的问题,同时提高银反射膜的组装良率。

Description

一种硬化涂布液及一种高可靠性高亮度银反射膜及其制备 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背光源LCD的反射膜材料技术领域,同时也涵盖需要类似反射膜的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硬化涂布液及一种高可靠性高亮度的银反射膜。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本身并不能发光,需要借助于背光源显示影像,因此,背光模组的发展对于液晶显示器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背光模组主要由光源、反射膜、导光板、扩散膜、增亮膜以及外框等组装而成。背光模组的反射膜放置于导光板的底部,将自底部漏出的光反射回导光板中,防止光源外漏,以增加光的使用效率。现有市场高亮的银反射膜主要有双面银(如图2所示),日本丽光75W34产品结构,为目前行业内主要的高亮度银反射膜产品,由于高亮度银反射膜区别于普亮银反射膜,它的银层位于20位置,而10位置的涂层主要起防水防氧化作用,对于硬度方面要求不高。因此,在使用的过程中,整机组装后会进行背光的抗震动等测试,极易造成10层的磨损,从而导致银层被空气和水汽所氧化,直接影响背光的整体辉度甚至全屏黑等严重现象。同时,客户在组装过程中,虽然采用带手套等方式进行操作,但是难免会造成指污遗留在膜表面,从而造成组装良率的下降。
在此之前,已有多项专利公布说明制备高硬度、高耐磨、防污硬化液配方,但是这些配方或只适用在硬化玻璃涂层表面,或适用在平面手机膜表面,适用于高可靠性高亮度银反射膜的未曾报道。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银反射膜易划伤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硬化涂布液及一种高可靠性高亮度的银反射膜及其制备方法。该反射膜的表面具有高硬度、优异的耐磨性、优异的防污性,解决了现有的银反射膜易被导光板划伤,引起银层被氧化,从而造成背光辉度降低甚至全黑的问题,同时提高银反射膜的组装良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硬化涂布液,所述涂布液包括丙烯酸酯预聚物30-48份,丙烯酸酯单体12-30份,光引发剂1-10份,氟素添加剂0.1-0.5份,以及有机溶剂;所述丙烯酸酯预聚物、丙烯酸酯单体和有机溶剂的总份数为100份;所述份数为重量份。
进一步的,所述涂布液包括有机溶剂30-60份。进一步的,所述涂布液包括有机溶剂40-50份。加入有机溶剂是为了调节硬化涂布液的固含量,也能使其适于涂布,并进一步使硬化层具有较好的性能。进一步的,所述硬化液的固含量为38%。
进一步的,所述涂布液包括氟素添加剂0.3份。
进一步的,所述涂布液包括光引发剂3.6份。
进一步的,所述涂布液包括丙烯酸酯预聚物48份,丙烯酸酯单体12份。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硬化涂布液中,所述丙烯酸酯预聚物包括多官丙烯酸树脂预聚物12-30份,低官丙烯酸树脂预聚物18-30份。
进一步的,所述丙烯酸酯预聚物包括多官丙烯酸树脂预聚物25-30份,低官丙烯酸树脂预聚物18-23份。前述技术方案包括实施例14-16提供的技术方案。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硬化涂布液中,所述多官丙烯酸树脂预聚物选自六官聚氨酯丙烯酸树脂预聚物、五官聚氨酯丙烯酸树脂预聚物、或四官聚氨酯丙烯酸树脂预聚物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所述低官丙烯酸树脂预聚物选自三官聚氨酯丙烯酸树脂预聚物或二官聚氨酯丙烯酸树脂预聚物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硬化涂布液中,所述丙烯酸酯单体选自三官丙烯酸酯单体、二官丙烯酸酯单体或单官丙烯酸酯单体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将抗指污硬化液比例限定在上述范围内,对最终硬化层硬度、抗指污具有更优的管控性质,使该银反射产品能够满足高可靠性、高组装良率。
所述丙烯酸酯预聚物为多官能团基体丙烯酸类树脂,以六官能团以内的树脂为主体,可选自环氧丙烯酸树脂,聚氨脂丙烯酸酯,聚酯丙烯酸树脂和聚醚丙烯酸树脂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所述多官能团基体树脂为光固化树脂。
所述丙烯酸酯预聚物选自六官能团以内的丙烯酸酯预聚物。
所述丙烯酸酯单体选自三官能团以内的丙烯酸酯单体。
进一步的,所述光引发剂为裂解型光引发剂或/和光敏型光引发剂。
进一步的,氟素添加剂一般为含氟化合物,优选含氟助剂。
进一步的,所述的有机溶剂可以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丁酮,环己酮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现有技术对基体树脂进行选择,建议采用多官能团基体树脂,上述官能团包括羟基(-OH),羧基(-COOH)等,优选的基体树脂建议为丙烯酸树脂,选择的丙烯酸树脂为环氧丙烯酸树脂、聚氨脂丙烯酸树脂,聚酯丙烯酸树脂和聚醚丙烯酸树脂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并且树脂官能团数量建议在6个以内。上述官能团存在,可以提供表面聚合度,保证材料优良的耐磨性,但如果选择的官能团过多,如大于六官能团,可能会导致硬化层硬度太高,从而磨损导光板,存在一个与导光板之间匹配性的问题。
在本发明提供的抗指污硬化涂布液中,优选含氟助剂包含含氟预聚体。含氟助剂控制在上述范围内,可以有效降低涂层表面张力,保证高的水接触角,提供材料防污特性,从而提高银反射膜整体组装的良率。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对含氟助剂进行选择,为了更好的发挥氟助剂在抗指污硬化涂布液的功效,优选的含氟助剂可以是四氟乙烯聚合物、六氟丙烯聚合物、六氟环氧丙烷聚合物或二氟乙烯聚合物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上述硬化涂布液在固化时,可以使多官能团的丙烯酸树脂在UV灯照射下发生快速聚合,使得氟化物浮在基体树脂表面,从而提供硬化涂层表面的光滑度和防污性,树脂官能团含量的控制对涂层表面硬度控制会有重要影响,进而影响膜材的耐磨特性。该种硬化液制备的银反射膜在实际组装过程中能够将产品的良率提升到95%以上。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可靠性高亮度银反射膜,所述反射膜包括高亮银反射层和硬化层。
所述高亮银反射层的光反射率较高。所述高亮银反射层也可称为高亮银反射膜。
所述硬化层也称为抗指污硬化涂层或抗指污硬化层。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高可靠性高亮度银反射膜中,所述硬化层由权利要求1-5之中任一项所述的硬化涂布液固化后形成。
进一步的,所述硬化层厚度为2~6μm,优选4μm。
进一步的,所选的高亮银反射层,如图2所示,其结构主要包括防氧防水层、Ag层、基材层、贴合层胶水和保护层。一般基材层为聚对苯二甲基乙二醇酯(PET),贴合层胶水为热干复合胶水,保护层通常为聚对苯二甲基乙二醇酯(PET)或涂布油墨或蒸镀有金属铝的PET材料,高亮银反射层为半成品,由宁波激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制造,高亮银反射层的厚度一般为85μm。
将抗指污硬化层厚度限定在上述优选参数范围内,不仅能保证抗指污硬化层的优良防污性和耐磨性,还能使得该抗指污硬化层较薄,不影响整体材料的透过率。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高可靠性高亮度银反射膜中,所述高亮银反射层依次包括防氧防水层、Ag层、基材层、贴合层胶水和保护层;所述防氧防水层的表面涂布所述硬化层。
抗指污硬化层的特征是具有高硬度(≥2H),高耐磨性(1kg钢丝绒耐磨10次以上),高防污性(水滴角≥105°),并且基本不影响银层自身的反射率。
所述高亮银反射层结构,区别于市面上普亮的银反射膜,银层在PET的上方,即银层上除了Over coating层之外,无附加PET,材料直接与背光的导光板接触。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高可靠性高亮度银反射膜中,所述反射膜还包括底涂层,所述底涂层置于高亮银反射层和硬化层之间。
为了增加抗指污硬化层和防水防氧层(也称为阻隔层,或Over coating层)之间的附着力,Over coating层和抗指污硬化涂层之间存在底涂层。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高可靠性高亮度银反射膜中,所述底涂层的材料选自聚氨酯、亚克力体系中的任意一种;所述底涂层厚度为0.1μm-1μm。
进一步的,所述底涂层的材料选自聚氨酯。进一步的,所述底涂层的厚度为0.1μm。
上述底涂层是在涂布抗指污硬化层前将水性聚氨酯、聚氨酯、亚克力体系等材料对高亮银反射膜进行底涂预处理而形成的,用于提高Over coating层和抗指污硬化层之间的附着力。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备所述的高可靠性高亮度银反射膜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配制硬化层涂布液;
(2)制备高亮银反射层;
(3)配制底涂层的涂布液;
(4)将底涂层的涂布液涂布在高亮银反射层的防氧防水层(Over coating层)的表面,使底涂层固化;
(5)在底涂层的表面涂布硬化层涂布液,使硬化层固化。
制备本发明的反射膜的方法,还可以包括下述步骤:首先,将抗指污硬化液涂布在高亮银反射膜表面,形成抗指污硬化涂层;然后,对上述涂层进行光固化处理,得到上述高可靠性高亮度银反射膜。上述涂布工艺和光固化处理工艺,可以根据现有技术进行设定。在将抗指污硬化液涂布在高亮度银反射膜之前,上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将硬化液稀释的步骤,稀释后抗指污硬化液固含量在38%。有利于该硬化层均匀的涂布在高亮银反射膜表面。
与现有的高亮度银反射膜相比,本发明提供的高可靠性高亮度的银反射膜的表面具有高硬度、优异的耐磨性、优异的防污性。本发明提供的高可靠性高亮度的银反射膜可以承受跟导光板之间的摩擦,不影响Ag层的使用,同时能够有效抗指污,提高整体组装的良率达到95%以上。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可靠性高亮度银反射膜结构示意图(存在底涂层);
图2为现有常见的高亮银反射膜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可靠性高亮度银反射膜结构示意图(无底涂层)。
其中:
10:Over coating层,起阻隔作用,
20:Ag层,
30:PET层,
40:热干复合胶层,
50:保护层,
60:抗指污硬化涂层,
70:底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为了使材料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专利,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术语的“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如图3所示,其结构主要包括抗指污硬化层60、防氧防水层10、Ag层20、基材层30、贴合层胶水40和保护层50。该抗指污硬化层60是由上述抗指污硬化涂布液固化而成。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提供的抗指污硬化涂布液和高可靠性高亮度银反射膜。
实施例1-8中所用的六官聚氨酯丙烯酸树脂预聚物,三官聚氨酯丙烯酸树脂预聚物,三官丙烯酸酯单体均为美源特殊化工株式会社提供,光引发剂为巴斯夫提供的184,氟助剂为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提供。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抗指污涂布液制备方法包括:
将18重量份的六官聚氨酯丙烯酸树脂预聚物,30重量份三官聚氨酯丙烯酸树脂预聚物,12重量份三官丙烯酸酯单体,3.6重量份光引发剂(光引发剂184),0.3重量份氟助剂和40重量份有机溶剂混合。其中,有机溶剂为乙酸乙酯。
实施例2
将12重量份的六官聚氨酯丙烯酸树脂预聚物,30重量份三官聚氨酯丙烯酸树脂预聚物,18重量份三官丙烯酸酯单体,3.6重量份光引发剂(光引发剂184),0.3重量份氟助剂和40重量份有机溶剂混合。其中,有机溶剂为乙酸乙酯。
实施例3
将12重量份的六官聚氨酯丙烯酸树脂预聚物,18重量份三官聚氨酯丙烯酸树脂预聚物,30重量份三官丙烯酸酯单体,3.6重量份光引发剂(光引发剂184),0.3重量份氟助剂和40重量份有机溶剂混合。其中,有机溶剂为乙酸乙酯。
实施例4
将30重量份的六官聚氨酯丙烯酸树脂预聚物,18重量份三官聚氨酯丙烯酸树脂预聚物,12重量份三官丙烯酸酯单体,3.6重量份光引发剂(光引发剂184),0.3重量份氟助剂和40重量份有机溶剂混合。其中,有机溶剂为乙酸乙酯。
实施例5
将25重量份的六官聚氨酯丙烯酸树脂预聚物,23重量份三官聚氨酯丙烯酸树脂预聚物,12重量份三官丙烯酸酯单体,3.6重量份光引发剂(光引发剂184),0.3重量份氟助剂和40重量份有机溶剂混合。其中,有机溶剂为乙酸乙酯。
实施例6
将28重量份的六官聚氨酯丙烯酸树脂预聚物,20重量份三官聚氨酯丙烯酸树脂预聚物,12重量份三官丙烯酸酯单体,3.6重量份光引发剂(光引发剂184),0.3重量份氟助剂和40重量份有机溶剂混合。其中,有机溶剂为乙酸乙酯。
实施例7
将30重量份的六官聚氨酯丙烯酸树脂预聚物,18重量份三官聚氨酯丙烯酸树脂预聚物,12重量份三官丙烯酸酯单体,3.6重量份光引发剂(光引发剂184),0.1重量份氟助剂和40重量份有机溶剂混合。其中,有机溶剂为乙酸乙酯。
实施例8
将30重量份的六官聚氨酯丙烯酸树脂预聚物,18重量份三官聚氨酯丙烯酸树脂预聚物,12重量份三官丙烯酸酯单体,3.6重量份光引发剂(光引发剂184),0.5重量份氟助剂和40重量份有机溶剂混合。其中,有机溶剂为乙酸乙酯。
实施例9
将30重量份的六官聚氨酯丙烯酸树脂预聚物,18重量份三官聚氨酯丙烯酸树脂预聚物,12重量份三官丙烯酸酯单体,1重量份光引发剂(光引发剂184),0.3重量份氟助剂和40重量份有机溶剂混合。其中,有机溶剂为乙酸乙酯。
实施例10
将30重量份的六官聚氨酯丙烯酸树脂预聚物,18重量份三官聚氨酯丙烯酸树脂预聚物,12重量份三官丙烯酸酯单体,10重量份光引发剂(光引发剂184),0.3重量份氟助剂和40重量份有机溶剂混合。其中,有机溶剂为乙酸乙酯。
实施例11
将上述实施例1中的抗指污硬化涂布液稀释到38%固含量,并将抗指污硬化涂布液涂布在涂有底涂层的高亮银反射膜上,底涂层材质为聚氨酯,底涂层的厚度为0.1μm,然后放置在80℃循环烘箱干燥2分钟,之后经过剂量为700mJ/cm2的紫外光辐射,得到抗指污硬化涂层,其中高亮银反射膜85μm,硬化层厚度为4μm。
实施例12
将上述实施例2中的抗指污硬化涂布液稀释到38%固含量,并将抗指污硬化涂布液涂布在涂有底涂层的高亮银反射膜上,底涂层材质为聚氨酯,底涂层厚度为0.1μm,然后放置在80℃循环烘箱干燥2分钟,之后经过剂量为700mJ/cm2的紫外光辐射,得到抗指污硬化涂层,其中高亮银反射膜85μm,硬化层厚度为4μm。
实施例13
将上述实施例3中的抗指污硬化涂布液稀释到38%固含量,并将抗指污硬化涂布液涂布在涂有底涂层的高亮银反射膜上,底涂层材质为聚氨酯,底涂层厚度为0.1μm,然后放置在80℃循环烘箱干燥2分钟,之后经过剂量为700mJ/cm2的紫外光辐射,得到抗指污硬化涂层,其中高亮银反射膜85μm,硬化层厚度为4μm。
实施例14
将上述实施例4中的抗指污硬化涂布液稀释到38%固含量,并将抗指污硬化涂布液涂布在涂有底涂层的高亮银反射膜上,底涂层材质为聚氨酯,底涂层厚度为0.1μm,然后放置在80℃循环烘箱干燥2分钟,之后经过剂量为700mJ/cm2的紫外光辐射,得到抗指污硬化涂层,其中高亮银反射膜85μm,硬化层厚度为4μm。
实施例15
将上述实施例5中的抗指污硬化涂布液稀释到38%固含量,并将抗指污硬化涂布液涂布在涂有底涂层的高亮银反射膜上,硬化层厚度为4μm,底涂层材质为聚氨酯,底涂层厚度为0.1μm,然后放置在80℃循环烘箱干燥2分钟,之后经过剂量为700mJ/cm2的紫外光辐射,得到抗指污硬化涂层,其中高亮银反射膜的厚度为85μm。
实施例16
将上述实施例6中的抗指污硬化涂布液稀释到38%固含量,并将抗指污硬化涂布液涂布在涂有底涂层的高亮银反射膜上,硬化层厚度为4μm,底涂层材质为聚氨酯,底涂层厚度为0.1μm,然后放置在80℃循环烘箱干燥2分钟,之后经过剂量为700mJ/cm2的紫外光辐射,得到抗指污硬化涂层,其中高亮银反射膜85μm。
实施例17
将上述实施例4中的抗指污硬化涂布液稀释到38%固含量,并将抗指污硬化涂布液涂布在涂有底涂层的高亮银反射膜上,底涂层材质为聚氨酯,底涂层厚度为0.1μm,然后放置在80℃循环烘箱干燥2分钟,之后经过剂量为700mJ/cm2的紫外光辐射,得到抗指污硬化涂层,其中高亮银反射膜85μm,硬化层厚度为2μm。
实施例18
将上述实施例4中的抗指污硬化涂布液稀释到38%固含量,并将抗指污硬化涂布液涂布在涂有底涂层的高亮银反射膜上,底涂层材质为聚氨酯,厚度为0.1μm,然后放置在80℃循环烘箱干燥2分钟,之后经过剂量为700mJ/cm2的紫外光辐射,得到抗指污硬化涂层,其中高亮银反射膜85μm,硬化层厚度为6μm。
实施例19
将上述实施例7中的抗指污硬化涂布液稀释到38%固含量,并将抗指污硬化涂布液涂布在涂有底涂层的高亮银反射膜上,底涂层材质为聚氨酯,底涂层厚度为0.1μm,然后放置在80℃循环烘箱干燥2分钟,之后经过剂量为700mJ/cm2的紫外光辐射,得到抗指污硬化涂层,其中高亮银反射膜85μm,硬化层厚度为4μm。
实施例20
将上述实施例8中的抗指污硬化涂布液稀释到38%固含量,并将抗指污硬化涂布液涂布在涂有底涂层的高亮银反射膜上,底涂层材质为聚氨酯,底涂层厚度为0.1μm,然后放置在80℃循环烘箱干燥2分钟,之后经过剂量为700mJ/cm2的紫外光辐射,得到抗指污硬化涂层,其中高亮银反射膜85μm,硬化层厚度为4μm。
实施例21
将上述实施例9中的抗指污硬化涂布液稀释到38%固含量,并将抗指污硬化涂布液涂布在涂有底涂层的高亮银反射膜上,底涂层材质为聚氨酯,底涂层厚度为0.1μm,然后放置在80℃循环烘箱干燥2分钟,之后经过剂量为700mJ/cm2的紫外光辐射,得到抗指污硬化涂层,其中高亮银反射膜85μm,硬化层厚度为4μm。
实施例22
将上述实施例10中的抗指污硬化涂布液稀释到38%固含量,并将抗指污硬化涂布液涂布在涂有底涂层的高亮银反射膜上,底涂层材质为聚氨酯,底涂层厚度为0.1μm,然后放置在80℃循环烘箱干燥2分钟,之后经过剂量为700mJ/cm2的紫外光辐射,得到抗指污硬化涂层,其中高亮银反射膜85μm,硬化层厚度为4μm。
实施例23
将上述实施例4中的抗指污硬化涂布液稀释到38%固含量,并将抗指污硬化涂布液涂布在涂有底涂层的高亮银反射膜上,底涂层材质为聚氨酯,厚度为1μm,然后放置在80℃循环烘箱干燥2分钟,之后经过剂量为700mJ/cm2的紫外光辐射,得到抗指污硬化涂层,其中高亮银反射膜85μm,硬化层厚度为4μm。
对比例1-4中所用的九官聚氨酯丙烯酸树脂聚合物、六官聚氨酯丙烯酸树脂预聚物,三官聚氨酯丙烯酸树脂预聚物,三官丙烯酸酯单体均为美源特殊化工株式会社提供,光引发剂为巴斯夫提供的184,氟助剂为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提供。
对比例1
将42重量份的六官聚氨酯丙烯酸树脂预聚物,18重量份三官聚氨酯丙烯酸树脂预聚物,6重量份三官丙烯酸酯单体,3.6重量份光引发剂(光引发剂184),0.3重量份氟助剂和40重量份有机溶剂混合。其中,有机溶剂为乙酸乙酯。
对比例2
将30重量份的九官聚氨酯丙烯酸树脂预聚物,18重量份三官聚氨酯丙烯酸树脂预聚物,12重量份三官丙烯酸酯单体,3.6重量份光引发剂(光引发剂184),0.3重量份氟助剂和40重量份有机溶剂混合。
对比例3
将30重量份的六官聚氨酯丙烯酸树脂预聚物,18重量份三官聚氨酯丙烯酸树脂预聚物,12重量份三官丙烯酸酯单体,3.6重量份光引发剂(光引发剂184)和40重量份有机溶剂混合。其中,有机溶剂为乙酸乙酯。
对比例4
将上述对比例1中的抗指污硬化涂布液稀释到38%固含量,并将抗指污硬化涂布液涂布在涂有底涂层的高亮银反射膜上,底涂层材质为聚氨酯,底涂层厚度为0.1μm,然后放置在80℃循环烘箱干燥2分钟,之后经过剂量为700mJ/cm2的紫外光辐射,得到抗指污硬化涂层,其中高亮银反射膜85μm,硬化层厚度为4μm。
对比例5
将上述对比例2中的抗指污硬化涂布液稀释到38%固含量,并将抗指污硬化涂布液涂布在涂有底涂层的高亮银反射膜上,底涂层材质为聚氨酯,底涂层厚度为0.1μm,然后放置在80℃循环烘箱干燥2分钟,之后经过剂量为700mJ/cm2的紫外光辐射,得到抗指污硬化涂层,其中高亮银反射膜85μm,硬化层厚度为4μm。
对比例6
将实施例4中的抗指污硬化涂布液稀释到38%固含量,并将抗指污硬化涂布液涂布在没有底涂层的高亮银反射膜上,然后放置在80℃循环烘箱干燥2分钟,之后经过剂量为700mJ/cm2的紫外光辐射,得到抗指污硬化涂层,其中高亮银反射膜85μm,硬化层厚度为4μm。
对比例7
将上述对比例3中的硬化涂布液稀释到38%固含量,并将抗指污硬化涂布液涂布在涂有底涂层的高亮银反射膜上,底涂层材质为聚氨酯,底涂层厚度为0.1μm,然后放置在80℃循环烘箱干燥2分钟,之后经过剂量为700mJ/cm2的紫外光辐射,得到抗指污硬化涂层,其中高亮银反射膜85μm,硬化层厚度为4μm。
将实施例11至23中的高可靠性高亮度银反射膜和对比例4-7中的银反射膜进行下述测试:按照NIST 2054的标准,利用安捷伦Cary5000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测试各银反射膜在550nm处的反射率;按照JISK5400-1990《粉末涂料涂膜附着性能的测定》的标准,测试各抗指污硬化层的铅笔硬度;按照GB 1720-1979《漆膜附着力测定法》的标准,测试抗指污硬化层的附着力,其中100/100代表不脱膜,90/100代表脱落10%;按照HG/T 4303-2012《表面硬化聚酯薄膜耐磨性测定方法》测试各硬化层的耐磨耗损性,采用0000#钢丝绒,1000gf/cm2负重,通过检测膜片表面无划伤的耐磨次数极限,来判断薄膜的耐磨效果;按照GB/T 30693-2014《塑料薄膜与水接触角的测量》的标准,测试抗指污硬化膜的表面水接触角。水接触角越大,抗指污能力越强。
表1实施例11-16提供的高可靠性高亮度银反射膜的主要性能检测结果
项目 反射率 铅笔硬度 附着力 耐磨性 水接触角
实施例11 96.45% 2H 100/100 500次无划伤 107.81°
实施例12 96.42% H 100/100 400次无划伤 107.93°
实施例13 96.40% H 100/100 200次无划伤 107.45°
实施例14 96.38% 2H 100/100 1000次无划伤 108.12°
实施例15 96.41% 2H 100/100 1000次无划伤 108.09°
实施例16 96.37% 2H 100/100 1000次无划伤 108.14°
从表1中对比结果可以发现,抗指污硬化层的铅笔硬度与配方中多官能团比例有关,官能团含量越高,硬度也高;氟素助剂存在条件下,材料的表面水接触角都大于107°;材料的耐磨特性与抗指污硬化层涂布液配方的官能团特性也有关系,当多官能团含量高了以后,耐磨性会有明显增加。
表2实施例14,17-18提供的高可靠性高亮度银反射膜的主要性能检测结果
项目 反射率 铅笔硬度 附着力 耐磨性 水接触角
实施例14 96.38% 2H 100/100 1000次无划伤 108.12°
实施例17 96.56% H 100/100 1000次无划伤 108.08°
实施例18 96.21% 3H 100/100 1000次无划伤 108.14°
从表2中对比结果可以发现,抗指污硬化层的铅笔硬度与涂布的厚度有关,厚度越厚,硬度越大。
表3实施例14、实施例19,20和对比例7提供的银反射膜的主要性能检测结果
Figure BDA0001496048640000151
Figure BDA0001496048640000161
从表3中对比结果可以发现,氟素助剂存在条件下,材料的表面水接触角有所增大,当氟素助剂含量为0.3质量份时,基本达到一个最佳值,继续增加含量到0.5质量份,对于材料表面水接触角影响不大,但是如果去掉该助剂,就可以明显看到,水接触角会变小,从而失去抗指污能力。
表4实施例14、实施例21和实施例22固化程度结果
项目 固化程度 铅笔硬度
实施例14 2H
实施例21 H,材质偏软
实施例22 3H,且局部裂缝
从表4中对比结果可以发现,光引发剂的使用量,很大程度上影响材料的固化程度,实施例21,光引发剂用量较少,导致反应不彻底,铅笔硬度不达标,材质偏软,实施例22,光引发剂用量过大,导致反应局部剧烈,整体铅笔硬度提升,但是由于局部反应剧烈,存在局部裂缝问题,且材料易脆。
表5实施例14,23和对比例4,5,6提供的银反射膜的主要性能检测结果
Figure BDA0001496048640000162
Figure BDA0001496048640000171
从表5中对比结果可以发现,抗指污硬化层的铅笔硬度与配方中多官能团比例有关,官能团含量越高,硬度越高;同时,多官能团含量越高,硬度也越高,然而3H的硬度极易划伤导光板,因此在这里并不合适。材料的耐磨特性与抗指污硬化层涂布液配方的官能团特性也有关系,当多官能团含量高了以后,耐磨性会有明显增加。抗指污硬化层的附着力,与是否涂布底涂层也有很大关系,当没有底涂层的时候,该层附着力相对较差,而当底涂层的厚度增加到1μm时,材料的反射率会有所影响,厚度为0.1μm处于最优选。
实施例14-16提供的高可靠性高亮度银反射膜的综合性能更好。
利用实施例14,15,16的高可靠性高亮度银反射膜,各实组1000片背光模组的材料,相比于正常的高亮银反射膜,采用本专利方案提供的高可靠性高亮度银反射膜实组良率分别达到95.8%及以上,高于正常高亮银反射膜的90%。
从以上描述中,可以得出,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1、将上述抗指纹硬化涂布液固化成硬化层后,可以实现高耐磨性、高硬度的特点,能够避免导光板对反射片表面的划伤、刮伤,起到保护银反射膜的作用,同时也不划伤、刮伤导光板,具有高可靠性;
2、将上述抗指纹硬化涂布液固化成硬化层后,具有高防污性的特点,能降低组装过程中手指污染等对于材料良率的影响。
以上仅为本发明专利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硬化涂布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布液包括丙烯酸酯预聚物48份,丙烯酸酯单体12份,光引发剂1-10份,氟素添加剂0.1-0.5份,以及有机溶剂;所述丙烯酸酯预聚物、丙烯酸酯单体和有机溶剂的总份数为100份;所述份数为重量份;
所述48份丙烯酸酯预聚物包括多官丙烯酸树脂预聚物25-30份,低官丙烯酸树脂预聚物18-23份;所述多官丙烯酸树脂预聚物选自六官聚氨酯丙烯酸树脂预聚物,所述低官丙烯酸树脂预聚物选自三官聚氨酯丙烯酸树脂预聚物;所述丙烯酸酯单体选自三官丙烯酸酯单体。
2.一种高可靠性高亮度银反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膜包括高亮银反射层和硬化层,所述硬化层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化涂布液固化后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可靠性高亮度银反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高亮银反射层依次包括防氧防水层、Ag层、基材层、贴合层胶水和保护层;所述防氧防水层的表面涂布所述硬化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可靠性高亮度银反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膜还包括底涂层,所述底涂层置于高亮银反射层和硬化层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可靠性高亮度银反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涂层的材料选自聚氨酯、亚克力体系中的任意一种;所述底涂层厚度为0.1μm-1μm。
6.一种制备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可靠性高亮度银反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配制硬化层涂布液;
(2)制备高亮银反射层;
(3)配制底涂层的涂布液;
(4)将底涂层的涂布液涂布在高亮银反射层的防氧防水层的表面,使底涂层固化;
(5)在底涂层的表面涂布硬化层涂布液,使硬化层固化。
CN201711273575.0A 2017-12-06 2017-12-06 一种硬化涂布液及一种高可靠性高亮度银反射膜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79643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73575.0A CN107964350B (zh) 2017-12-06 2017-12-06 一种硬化涂布液及一种高可靠性高亮度银反射膜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73575.0A CN107964350B (zh) 2017-12-06 2017-12-06 一种硬化涂布液及一种高可靠性高亮度银反射膜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64350A CN107964350A (zh) 2018-04-27
CN107964350B true CN107964350B (zh) 2020-06-16

Family

ID=619994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273575.0A Active CN107964350B (zh) 2017-12-06 2017-12-06 一种硬化涂布液及一种高可靠性高亮度银反射膜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96435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55950A (zh) * 2018-12-17 2019-04-19 宁波激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可靠性薄型抗指污高亮银反射膜
CN109870753A (zh) * 2018-12-21 2019-06-11 宁波激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高亮高可靠性抗指污银反射膜
CN111312069A (zh) * 2020-04-03 2020-06-19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板、其制备方法以及背光模组
CN112661998A (zh) * 2020-12-21 2021-04-16 四川东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耐磨防污抗静电硬化膜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33411A (zh) * 2016-09-19 2017-02-22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防指纹涂布液及防指纹硬化膜
CN106680919A (zh) * 2015-11-06 2017-05-17 宁波长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亮度扩散型镀银反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33799A (zh) * 2017-03-03 2017-08-11 东莞市纳利光学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多功能层的曲面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80919A (zh) * 2015-11-06 2017-05-17 宁波长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亮度扩散型镀银反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33411A (zh) * 2016-09-19 2017-02-22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防指纹涂布液及防指纹硬化膜
CN107033799A (zh) * 2017-03-03 2017-08-11 东莞市纳利光学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多功能层的曲面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64350A (zh) 2018-04-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64350B (zh) 一种硬化涂布液及一种高可靠性高亮度银反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7987717B (zh) 一种硬化层涂布液及一种硬化膜
TWI274662B (en) Laminated film, filter for display and display
JP4783547B2 (ja) プラスチックフイルム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3679976B2 (ja) ディスプレイ用貼着フィルム
US10308831B2 (en) Photocurable composition
KR101983925B1 (ko) 눈부심 방지 터치 스크린 디스플레이 및 다른 코팅 제품 및 그들의 형성 방법
CN108192520A (zh) 一种2.5d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
KR102608557B1 (ko) 하드 코트 필름
JP2006058574A (ja) 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
KR102066759B1 (ko) 하드 코팅 조성물 및 고굴절률 안티블로킹층 형성 조성물
JP3694153B2 (ja) 防眩性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
KR20100112740A (ko) 저반사 필름
KR101664735B1 (ko) 지문방지 하드코팅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지문방지 하드코팅 필름
CN104918780A (zh) 透明树脂层叠体及包含其的触摸屏面板
WO2008082168A1 (en) Coating composition for antireflection and antireflection film prepared by using the same
TW200839282A (en) Optical laminated film
JP4266623B2 (ja) 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
CN110506091A (zh) 耐久的低辐射率窗膜构造
JPH1140833A (ja) 太陽電池カバー用積層フィルム
TW201936395A (zh) 防眩性硬質塗層積層膜及包括該積層膜的物品
KR100994051B1 (ko) 반사외관이 우수하고 오염방지 기능을 가진 하드코팅필름
JP2023089976A (ja) 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
KR20160013406A (ko) 투명 도전성 필름 및 이를 이용한 투명 전극 부재
CN108178839B (zh) 一种反射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