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56806A - 润滑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润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56806A
CN107956806A CN201711191764.3A CN201711191764A CN107956806A CN 107956806 A CN107956806 A CN 107956806A CN 201711191764 A CN201711191764 A CN 201711191764A CN 107956806 A CN107956806 A CN 1079568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ring
section
fuel
oil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19176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956806B (zh
Inventor
白尊洋
张亚宾
汪福强
周忺骄
刘小军
潘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Chongd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Sund Industrial and Technolog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Sund Industrial and Technolog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Sund Industrial and Technolog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19176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956806B/zh
Publication of CN1079568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568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9568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568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35/00Rigid support of bearing units; Housings, e.g. caps, covers
    • F16C35/02Rigid support of bearing units; Housings, e.g. caps, covers in the case of sliding-contact bear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33/00Parts of bearings; Special methods for making bearings or parts thereof
    • F16C33/02Parts of sliding-contact bearings
    • F16C33/04Brasses; Bushes; Lin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NLUBRICATING
    • F16N1/00Constructional modifications of parts of 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the purpose of lubr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liding-Contact Bearings (AREA)
  • Rolling Contact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润滑装置。一种润滑装置,包括油环及设置于所述油环上的阻隔件,所述油环面向自身中心的内壁面上沿周向开设有油槽;所述油槽呈开口状且包括输油段及分别设置于所述输油段首尾两端的进油段和出油段,所述进油段相对所述输油段向远离所述油环中心的方向凹陷形成有储油腔,所述阻隔件凸设于所述油环的内壁面上且阻隔于所述进油段和所述出油段之间,所述油环上还开设有与所述储油腔连通的进油孔及与所述出油段连通的出油孔。预先储存于储油腔内的润滑油在轴套转动时可立即自发响应并流经整个油槽,无需布设额外的管道输送,只需轴套旋转就能从出油口向轴承供油,响应时间快且稳定可靠。

Description

润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润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润滑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一些含有轴承的应急系统中,例如核电应急水泵,只会在紧急情况下才使用应急水泵,因此要求应急泵中的轴承要能够保证稳定有效。传统的压力循环供油系统由油箱、油泵、过滤器、冷却器和电控系统等组成,零部件多且管路长,造成响应时间较慢而且可靠性容易受多零部件及电控系统限制。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轴承供油系统响应慢且可靠性不稳定问题,提供一种响应速度快且稳定可靠的润滑装置。
一种润滑装置,包括油环及设置于所述油环上的阻隔件,所述油环面向自身中心的内壁面上沿周向开设有油槽;所述油槽呈开口状且包括输油段及分别设置于所述输油段首尾两端的进油段和出油段,所述进油段相对所述输油段向远离所述油环中心的方向凹陷形成有储油腔,所述阻隔件凸设于所述油环的内壁面上且阻隔于所述进油段和所述出油段之间,所述油环上还开设有与所述储油腔连通的进油孔及与所述出油段连通的出油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油环包括相对设置的环形第一侧壁和环形第二侧壁及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的底壁,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底壁共同围设形成所述油槽;所述底壁包括位于所述输油段的输油底壁,所述输油底壁绕所述油环中心弯曲呈弧形,且所述输油底壁的中心与所述油环中心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壁还包括连接于所述输油底壁一端的储油底壁,所述储油底壁连接于所述输油底壁靠近所述进油段的首端和所述阻隔件之间,且相对所述输油底壁向远离所述油环中心弯曲呈弧形;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所述储油底壁以及所述阻隔件共同围设成位于所述油槽首端的储油腔;所述进油孔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两者中至少一者上,并与所述储油腔相贯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油段向远离所述油环中心的方向凹陷形成有出油腔,所述出油孔与所述出油腔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润滑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设置于所述油环内周面上的承载垫块。
本申请还提供另一种润滑装置,包括油环、轴向套设于所述油环内并能够相对所述油环旋转的轴套以及设置于所述油环上的阻隔件,所述油环面向自身中心的内壁面上沿周向开设有油槽;所述油槽呈开口状且包括输油段及分别设置于所述输油段首尾两端的进油段和出油段,所述进油段相对所述输油段向远离所述油环中心的方向凹陷形成有储油腔,所述阻隔件凸设于所述油环的内壁面上且阻隔于所述进油段和所述出油段之间,所述油环上还开设有与所述储油腔连通的进油孔及与所述出油段连通的出油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油段向远离所述油环中心的方向凹陷形成有出油腔,所述出油孔与所述出油腔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轴套的外周面上具有限位凹槽,所述油环相对所述轴套非转动地限位收容于所述限位凹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包括挡油环、垫圈以及连接件,所述轴套的外周面上沿周向凸出形成有限位凸起,所述挡油环通过所述连接件固定于所述轴套的外周并与所述限位凸起界定形成所述限位凹槽,所述垫圈垫设在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挡油环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油环外周面上还设置有用于固定的定位凸台。
上述润滑装置,套设在轴承的轴套或推力盘外时,由于储油腔内预先存储有润滑油,使得当轴套随主轴转动时,轴套带动储油腔内的润滑油经输油段首端的进油段输入到输油段,并沿周向输送至位于尾端的出油孔输出。上述整个过程中,预先储存于储油腔内的润滑油在轴套转动时可立即自发响应并流经整个油槽,无需布设额外的管道输送,只需轴套旋转就能从出油孔给轴承提供一定流量与压力的润滑油,响应时间快且稳定可靠,进一步的使轴承的可靠性提高的同时,也降低了产品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润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润滑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图2所示润滑装置沿A-A线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润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润滑轴承的正视图;
图6为图5所示润滑轴承沿B-B线的剖视图;
图7为润滑装置在主轴3000转每分钟时的压力流量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两者之间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两者之间的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见图1,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自润滑装置100包括油环10及设置于油环10上的阻隔件20。其中,油环10面向自身中心的内壁面上沿周向开设有油槽110,油槽110呈开口状且包括输油段111及分别设置于输油段111首尾两端的进油段113和出油段115,进油段113相对输油段111向远离油环10中心的方向凹陷形成有储油腔1130。阻隔件20凸设于油环10的内壁面上且阻隔于进油段113和出油段115之间。同时,油环10上还开设有与储油腔1130连通的进油孔1131及与出油段115连通的出油孔1151。
其中,进油段113和出油段115是根据主轴的旋转方向确定的,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为方便描述,图1中选定主轴是顺时针旋转,进油段113位于阻隔件20左侧,出油段115位于阻隔件20右侧。可以理解地,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若图1中选定主轴为逆时针旋转时,则进油段113和出油段115的位置互换即可。
本发明中润滑装置100在套设于轴承的轴套或推力盘外时,由于储油腔1130内预先存储有润滑油,使得当轴套随主轴转动时,轴套带动储油腔1130内的润滑油经输油段111首端的进油段113输入到输油段111,并沿周向输送至位于尾端的出油孔1151输出。从出油孔1151输出的润滑油经油管就能给轴承提供一定流量与压力的润滑油。也就是说,上述整个过程中,预先储存于储油腔1130内的润滑油在轴套转动时可立即自发响应并流经整个油槽110,无需布设额外的管道输送,只需轴套旋转就能从出油孔1151流出一定压力和流量的润滑油,带有压力的润滑油经油管就能给轴承提供一定流量与压力的润滑油,响应时间快且稳定可靠。
可以理解的是,润滑装置100不仅可以对轴承进行自润滑,而且可以用于其它需要润滑的旋转机械,在此不作限定。
请继续参见图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油环10包括相对设置的环形第一侧壁120和环形第二侧壁130及连接于第一侧壁120和第二侧壁130之间的底壁140。其中,第一侧壁120、第二侧壁130和底壁140共同围设形成开口朝向油环10中心的油槽110。底壁140包括输油底壁141,输油底壁141(即输油段111的底壁)绕油环110中心弯曲呈弧形,且弧形输油底壁141的中心与油环110中心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底壁140还包括连接于输油底壁141一端的储油底壁143(参见图3),储油底壁143(即储油腔1130的底壁)连接于输油底壁141靠近进油段113的首端和阻隔件20之间,且相对输油底壁141向远离油环110中心弯曲呈弧形。此时,第一侧壁120、第二侧壁130、储油底壁143以及阻隔件20共同围设成位于油槽110首端的储油腔1130。
进油孔1131设置于第一侧壁120和第二侧壁130两者中至少一者上,并与储油腔1130相贯通,使得外部供油系统可经过进油孔1131向储油腔1130内输油。
在其中另一个实施例中,出油段115亦向远离油环10中心方向凹陷形成与储油腔1130类似的出油腔1150,出油孔1151开设在第一侧壁120和第二侧壁130两者中至少一者上,并与出油腔1150连通。此时,由输油段111输出的润滑油可暂存于出油腔1150内,以为润滑油在输出过程中提供缓冲空间,避免因润滑油无法及时输出而导致溢油等问题。
可以理解地,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出油段115上省略出油腔1150,出油孔1151直接开设在出油段115底壁上亦可,只需要能够实现润滑油从油槽110中流出即可。
参见图1-图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润滑装置100还包括至少一个设置于油环10内周面上的承载垫块150,用于承载主轴施加给润滑装置100的径向力。其中,承载垫块150、阻隔件20,油环10都采用耐磨铜合金材料,以提高润滑装置100的强度且延长使用寿命。且承载垫块150、阻隔件20可以焊接在油环10上,也可以与油环10一体成型。
再参见图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润滑装置100还包括用于固定的定位凸台160,定位凸台160设置在油环10的外周面上,油箱(图未示)定位凸台160对应位置设置有与定位凸台160配合的定位凹槽,定位凸台160被静止的油箱挡住,防止润滑装置100跟随主轴一起旋转,对润滑装置100起到限位的作用。
请参见图4-图6,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润滑装置100装配到轴套210上,轴套210套设在主轴上,当主轴旋转时会带动轴套210相对润滑装置100旋转。
请参见图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轴套210的外周面上具有限位凹槽211,润滑装置100限位收容于限位凹槽211。具体到本实施例中,润滑装置100通过限位件220使润滑装置100限位收容于限位凹槽211。限位件220包括挡油环221以及连接件222,轴套210的外表面沿周向凸出形成有限位凸起213。挡油环221通过连接件222固定于轴套210的外周并与限位凸起213界定形成限位凹槽211。润滑装置100置于限位凹槽211中,当主轴带动轴套210旋转时,轴套210带动储油腔1130内的润滑油经输油段111首端的进油段113输入到输油段111,并沿周向输送至位于尾端的出油孔1151输出。从出油孔1151输出的润滑油供给给轴承,从而使得轴承得到润滑。具体从出油孔1151输出的润滑油压力及流量变化请参见图7,实验测得的主轴转速为3000转每分钟润滑装置100能够给轴承提供的的压力流量曲线图。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连接件222为连接螺钉,限位件220还包括垫圈223,垫圈223垫设在连接件222与挡油环221之间,以增大连接件222与挡油环之间的摩擦力,使挡油环221更好的与轴套210连接。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环及设置于所述油环上的阻隔件,所述油环面向自身中心的内壁面上沿周向开设有油槽;所述油槽呈开口状且包括输油段及分别设置于所述输油段首尾两端的进油段和出油段,所述进油段相对所述输油段向远离所述油环中心的方向凹陷形成有储油腔,所述阻隔件凸设于所述油环的内壁面上且阻隔于所述进油段和所述出油段之间,所述油环上还开设有与所述储油腔连通的进油孔及与所述出油段连通的出油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环包括相对设置的环形第一侧壁和环形第二侧壁及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的底壁,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底壁共同围设形成所述油槽;所述底壁包括位于所述输油段的输油底壁,所述输油底壁绕所述油环中心弯曲呈弧形,且所述输油底壁的中心与所述油环中心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还包括连接于所述输油底壁一端的储油底壁,所述储油底壁连接于所述输油底壁靠近所述进油段的首端和所述阻隔件之间,且相对所述输油底壁向远离所述油环中心弯曲呈弧形;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所述储油底壁以及所述阻隔件共同围设成位于所述油槽首端的储油腔;所述进油孔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两者中至少一者上,并与所述储油腔相贯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段向远离所述油环中心的方向凹陷形成有出油腔,所述出油孔与所述出油腔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设置于所述油环内周面上的承载垫块。
6.一种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环、轴向套设于所述油环内并能够相对所述油环旋转的轴套以及设置于所述油环上的阻隔件,所述油环面向自身中心的内壁面上沿周向开设有油槽;所述油槽呈开口状且包括输油段及分别设置于所述输油段首尾两端的进油段和出油段,所述进油段相对所述输油段向远离所述油环中心的方向凹陷形成有储油腔,所述阻隔件凸设于所述油环的内壁面上且阻隔于所述进油段和所述出油段之间,所述油环上还开设有与所述储油腔连通的进油孔及与所述出油段连通的出油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段向远离所述油环中心的方向凹陷形成有出油腔,所述出油孔与所述出油腔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的外周面上具有限位凹槽,所述油环相对所述轴套非转动地限位收容于所述限位凹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包括挡油环、垫圈以及连接件,所述轴套的外周面上沿周向凸出形成有限位凸起,所述挡油环通过所述连接件固定于所述轴套的外周并与所述限位凸起界定形成所述限位凹槽,所述垫圈垫设在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挡油环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环外周面上还设置有用于固定的定位凸台。
CN201711191764.3A 2017-11-24 2017-11-24 润滑装置 Active CN1079568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91764.3A CN107956806B (zh) 2017-11-24 2017-11-24 润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91764.3A CN107956806B (zh) 2017-11-24 2017-11-24 润滑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56806A true CN107956806A (zh) 2018-04-24
CN107956806B CN107956806B (zh) 2019-08-20

Family

ID=619624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191764.3A Active CN107956806B (zh) 2017-11-24 2017-11-24 润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956806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41753A (zh) * 2020-11-23 2021-06-11 苏州惠锋化纤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上油环
CN113857258A (zh) * 2021-11-02 2021-12-31 江苏共昌轧辊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粗轧机架工具钢轧辊及其制备方法
WO2024099279A1 (zh) * 2022-11-07 2024-05-16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挡油罩及电驱桥高速轴承润滑结构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89089U (zh) * 1991-05-03 1991-11-20 上海开源电器厂 油环
CN101421525A (zh) * 2006-06-30 2009-04-29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具有润滑油过滤器的轴承
KR20140124966A (ko) * 2013-04-17 2014-10-28 현대중공업 주식회사 파이프 가이드용 부시구조
CN205226116U (zh) * 2015-11-30 2016-05-11 泰尔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剖分式进油环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89089U (zh) * 1991-05-03 1991-11-20 上海开源电器厂 油环
CN101421525A (zh) * 2006-06-30 2009-04-29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具有润滑油过滤器的轴承
KR20140124966A (ko) * 2013-04-17 2014-10-28 현대중공업 주식회사 파이프 가이드용 부시구조
CN205226116U (zh) * 2015-11-30 2016-05-11 泰尔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剖分式进油环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41753A (zh) * 2020-11-23 2021-06-11 苏州惠锋化纤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上油环
CN113857258A (zh) * 2021-11-02 2021-12-31 江苏共昌轧辊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粗轧机架工具钢轧辊及其制备方法
WO2024099279A1 (zh) * 2022-11-07 2024-05-16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挡油罩及电驱桥高速轴承润滑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56806B (zh) 2019-08-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56806A (zh) 润滑装置
US10352195B2 (en) Non-contacting seals for geared gas turbine engine bearing compartments
US8836181B2 (en) Vehicle drive device
US9790855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damper liquid in a gas turbine engine
US4947974A (en) Fast fill hydraulic clutch
CN202926870U (zh) 动压轴承装置
CN101403435B (zh) 自动变速器
CN105579744A (zh) 行星齿轮装置
CN103459853A (zh) 海底增压器
US20090159370A1 (en) Dual splined shaft
CN105888738A (zh) 采用滚珠轴承涡轮增压器降低气动间隙的方法
CN106233041B (zh) 动力传递装置
JPWO2019044671A1 (ja) 摺動部品
US10920615B2 (en) Self pressurizing squeeze film damper
CN105705828B (zh) 多挡变速器
CN104976340A (zh) 用于变速器的二元泵
WO2016031013A1 (ja) 軸受装置、及び回転機械
CN102606623B (zh) 具有压力加载通道的润滑油隔离轴承
JP2017194157A (ja) 固定部品と回転部品との間で油を移送するための油移送ユニット
US20160319699A1 (en) Transfer couplings
CN106104000A (zh) 真空泵,以及真空泵和发动机的系统
CN105683583B (zh) 具有冷却系统的离心压缩机和冷却系统
JP2007024234A (ja) 変速機の潤滑装置
JP6734967B1 (ja) 湿式多板クラッチの給油構造およびアジマススラスタ
US20180223690A1 (en) Non-contacting seals for geared gas turbine engine bearing compartmen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9 Chayuan Road, high tech Zone, Xiangtan Ci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nan Chongde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411100 span industry park, xiangtan, hunan province city

Patentee before: HUNAN SUND INDUSTRIAL AND TECHNOLOGICAL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