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43355A - 触控装置 - Google Patents

触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43355A
CN107943355A CN201711292809.6A CN201711292809A CN107943355A CN 107943355 A CN107943355 A CN 107943355A CN 201711292809 A CN201711292809 A CN 201711292809A CN 107943355 A CN107943355 A CN 1079433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insulating layer
opening
touch device
conductive patter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29280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943355B (zh
Inventor
袁廖杰
曾繁新
萧良镔
蓝国华
张世承
卢聪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 Op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9433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433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9433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433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Switches That Are Operated By Magnetic Or Electric Field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触控装置,其包括基底、第一绝缘层、导电图案层、第二绝缘层以及油墨层。第一绝缘层位于基底上。导电图案层形成在第一绝缘层上。第二绝缘层形成在导电图案层上。油墨层形成在第二绝缘层上,其中第二绝缘层具有第一开口及/或导电图案层具有第二开口。

Description

触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控装置,且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油墨层的触控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一些电子产品中,厂商会在特定的位置上利用图案化制作工艺形成特定的图案。这些图案例如是厂商自己独有的标记,以让使用者能知道产品是由哪间厂商所生产。这些图案也可以是为了方便使用者理解如何操作产品的标记,例如是可以在产品上具有不同功能的按键上形成不同的图案。
然而,在现有的电子产品中,这些图案很容易损坏及剥落。因此,目前亟需一种可以改善前述问题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至少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装置,可以改善油墨层容易剥落的问题。
本发明的至少一实施例的触控装置包括基底、第一绝缘层、导电图案层、第二绝缘层以及油墨层。第一绝缘层位于基底上。导电图案层形成在第一绝缘层上。第二绝缘层形成在导电图案层上。油墨层形成在第二绝缘层上,其中第二绝缘层具有第一开口及/或导电图案层具有一第二开口。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为改善第二绝缘层上的油墨层容易剥离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为改善位于导电图案层上的第二绝缘层容易剥离的问题。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触控装置的上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触控装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A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触控装置的局部放大上视示意图;
图3B是沿着图3A剖线AA’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触控装置的局部放大上视示意图;
图5A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触控装置的局部放大上视示意图;
图5B是沿着图5A剖线BB’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触控装置的局部放大上视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触控装置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触控装置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遮光层的上视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触控装置
100:基底
110:第一缓冲层
120:遮光层
130:第二缓冲层
140:第一绝缘层
150:导电图案层
150A:第一触控电极
150B:第二触控电极
160:第二绝缘层
170:油墨层
AA:主要触控区
BA:周边区
C1、C2:接触结构
DR:驱动电路
H:透光孔
ICN:触控件
L:导线
m、n:宽度
O1:第一开口
O2:第二开口
PA:触控电极阵列
R1、R2: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触控装置的上视示意图。
请参考图1,触控装置10包括基底100、驱动电路DR、导线L、触控电极阵列PA以及触控件ICN。
基底100具有主要触控区AA以及位于主要触控区AA至少一侧的周边区BA。基底100的材质可为玻璃、石英、有机聚合物或其他可适用的材料。在本实施例中,基底100例如为异形基板,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基底100的形状还可以包括三角形、矩形、椭圆形或其他几何形状或多种几何形状的组合。
触控电极阵列PA位于基底100的主要触控区AA上。触控电极阵列PA举例包括多条彼此相交的横向触控电极串以及纵向触控电极串。
驱动电路DR位于基底100的周边区BA上。基底100的周边区BA上具有多个触控件ICN,导线L电连接驱动电路DR以及触控件ICN之间。
图2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触控装置的局部放大上视示意图,例如是图1的区域R1的部分的上视示意图。在此必须说明的是,为了使图2能清楚的显示触控件ICN中的导电图案层150,图2省略绘示了其他构件。
图3A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触控装置的局部放大上视示意图,例如是对应图2中的区域R2的部分的上视示意图。图3B是沿着图3A剖线AA’的剖面示意图。在此必须说明的是,为了使图3A能清楚的显示触控件ICN中的第二绝缘层160以及油墨层170,图3A省略绘示了其他构件。
请同时参考图2、图3A以及图3B,触控装置10包括基底100、第一缓冲层110、遮光层120、第二缓冲层130、第一绝缘层140、导电图案层150、第二绝缘层160、油墨层170、发光元件210以及对向基板200。
第一缓冲层110形成于基底100上。第一缓冲层110的材料例如包括硅的氮氧化物、有机材料或其他适合的材料或前述材料的组合。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缓冲层110具有调整色差的功能。
遮光层120形成于第一缓冲层110上。遮光层120具有透光孔H,透光孔H的形状对应一图案。在一些实施例中,透光孔H对应的图案例如包括文字、数字或其他标记。
请参考图3B,在本实施例中,透光孔H中可填入填充材料(未标示),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在变化例中,形成于遮光层120上的第二缓冲层130可填入透光孔H中,亦即第二缓冲层130位于遮光层120的上表面上且填入透光孔H并与第一缓冲层110接触,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触控装置10选择性的可以包括第二缓冲层130。第二缓冲层130形成于遮光层120上。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缓冲层130的材料例如包括硅的氮氧化物、硅的氧化物、有机材料或其他适合的材料或前述材料的组合。
第一绝缘层140,第一绝缘层140位于基底100上,且形成于第二缓冲层130上。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绝缘层140的材料例如包括硅的氮氧化物、硅的氧化物、有机材料或其他适合的材料或前述材料的组合。
导电图案层150形成在第一绝缘层140上,导电图案层150例如为透明导电材料。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电图案层150的材料例如包括铟锡氧化物、铜、银或其他适合的材料或前述材料的组合。
导电图案层150包括彼此不接触的第一触控电极150A与第二触控电极150B。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触控电极150A为工字形,且第二触控电极150B实质上包围第一触控电极150A,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触控电极150A与第二触控电极150B也可以是其他不同的几何形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触控电极150A具有接触结构C1,接触结构C1与位于其他膜层的导线电连接,例如是与导线L(绘于图1)电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触控电极150B具有接触结构C2,接触结构C2与位于其他膜层的导线电连接,例如是与另一导线L(绘于图1)电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线L例如位于第一绝缘层140以及第二缓冲层130之间,但不以此为限。第一触控电极150A与第二触控电极150B分别电连接至不同的导线L,且第一触控电极150A与第二触控电极150B传递不同的信号。
虽然在本实施例是以导电图案层150包括自容式触控电极为例,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导电图案层150也可以包括互容式触控电极。
第二绝缘层160形成在导电图案层150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缓冲层110、遮光层120、第二缓冲层130、第一绝缘层140以及导电图案层150都位于第二绝缘层160下方。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绝缘层160具有抗水气、高硬度以及高粘着性等特性,且触控装置可以通过第二绝缘层160来调整光学性质。第二绝缘层160的材料例如包括硅的氮氧化物、硅的氧化物、有机材料或其他适合的材料或前述材料的组合。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缓冲层130、第一绝缘层140以及第二绝缘层160具有相同的材料。
第二绝缘层160具有多个第一开口O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开口O1的形状为矩形,第一开口O1在不同方向上分别具有宽度m以及宽度n,第一开口O1的开口大小为m×n,其中m举例为大于0微米(μm)且小于10000μm,n举例为大于0μm且小于10000μm,较佳为24μm≤m≤36μm且24μm≤n≤36μm。第一开口O1的面积举例为大于或等于576μm2且小于或等于1296μm2。虽然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开口O1的形状为矩形,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的形状为三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七边形、圆形、椭圆形或其他几何形状。
油墨层170形成在第二绝缘层160上。在一些实施例中,油墨层170的颜色例如包括黑色、灰色或白色,但不以此为限。在本实施例中,油墨层170通过第一开口O1而与导电图案层150接触。
在一些实施例中,相较于形成于第二绝缘层160上的油墨层170,与导电图案层150接触的油墨层170比较不容易剥离(或脱落),因此,本实施例的第一开口O1可以改善第二绝缘层160上的油墨层170容易剥离的问题。
虽然在本实施例中,仅绘示出周边区BA上的触控件ICN具有导电图案层150、第二绝缘层160以及油墨层170,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在一些实施例中,部分导电图案层150、部分第二绝缘层160以及部分油墨层170还位于主要触控区AA上,且主要触控区AA上的第二绝缘层160也可以具有第一开口O1,使主要触控区AA上的部分油墨层170可以与主要触控区AA上的部分导电图案层150接触。
在油墨层170与导电图案层150接触的一些实施例中,对油墨层170进行百格测试,油墨层170的破损率小于等于百分之五,油墨层170的ASTM等级可以达到1至5B的等级,大部分约为4B的等级。
发光元件210位于油墨层170上方。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光元件210例如是形成于对向基板200上,但不以此为限。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光元件210例如是发光二极管,但不以此为限。在一些实施例中,对向基板200例如为彩色滤光基板、空白基板、电路板或绝缘膜层等等,但不以此为限。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光元件210所射出的光会穿过油墨层170、第二绝缘层160、导电图案层150、第一绝缘层140、第二缓冲层130、遮光层120的透光孔H、第一缓冲层110以及基底100,接着可以抵达使用者的肉眼,让使用者能够得知透光孔H的图案。
图4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触控装置的局部放大上视示意图。在此必须说明的是,图4的实施例沿用图3A、图3B的实施例的元件标号与部分内容,其中采用相同或近似的标号来表示相同或近似的元件,并且省略了相同技术内容的说明。关于省略部分的说明可参考前述实施例,在此不赘述。为了使图4能清楚的显示触控件ICN中的第二绝缘层160以及油墨层170,图4省略绘示了其他构件。
请参考图4,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绝缘层160的第一开口O1的形状为十字形。油墨层170通过第一开口O1而与导电图案层150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绝缘层160具有多个形状为十字形的第一开口O1,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绝缘层160包括多个互相分离的十字形岛状结构,而该些十字形岛状结构之间的空间为第一开口。
图5A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触控装置的局部放大上视示意图。图5B是沿着图5A剖线BB’的剖面示意图。在此必须说明的是,图5A、图5B的实施例沿用图3A、图3B的实施例的元件标号与部分内容,其中采用相同或近似的标号来表示相同或近似的元件,并且省略了相同技术内容的说明。关于省略部分的说明可参考前述实施例,在此不赘述。为了使图5A能清楚的显示触控件ICN中的导电图案层150以及第二绝缘层160,图5A省略绘示了其他构件。
请参考图5A与图5B,在本实施例中,导电图案层150具有多个第二开口O2,但第二绝缘层160不具有第一开口O1。第二绝缘层160通过第二开口O2而与第一绝缘层140接触。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绝缘层140与第二绝缘层160具有相似或相同的材料特性,例如第一绝缘层140与第二绝缘层160具有相同的材料,相较于形成于导电图案层150上的第二绝缘层160,通过第二开口O2与第一绝缘层140接触的第二绝缘层160比较不容易剥离(或脱落)。因此,本实施例的第二开口O2可以改善导电图案层150上的第二绝缘层160容易剥离的问题,第二绝缘层160以及位于其上的油墨层170可以比较不容易自导电图案层150上剥离,藉此增加触控装置的品质。
在一些实施例中,部分第一绝缘层140、部分导电图案层150以及部分第二绝缘层160还位于主要触控区AA上,且位于主要触控区AA上的导电图案层150也可以具有第二开口O2,使主要触控区AA上的部分第二绝缘层160可以与主要触控区AA上的部分第一绝缘层140接触。
图6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触控装置的局部放大上视示意图。在此必须说明的是,图6的实施例沿用图5A、图5B的实施例的元件标号与部分内容,其中采用相同或近似的标号来表示相同或近似的元件,并且省略了相同技术内容的说明。关于省略部分的说明可参考前述实施例,在此不赘述。为了使图6能清楚的显示触控件ICN中的导电图案层150以及第二绝缘层160,图6省略绘示了其他构件。
在本实施例中,导电图案层150包含多条导电细线。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第一触控电极150A和第二触控电极150B分别包含一条或多条导电细线,也可以是第一触控电极150A和第二触控电极150B中的其中一者包含一条或多条导电细线。在本实施例中,导电图案层150上的导电细线组成网状结构,导电细线之间的空间即为第二开口O2。第二绝缘层160通过第二开口O2而与第一绝缘层140接触。
图7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触控装置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在此必须说明的是,图7的实施例沿用图5A、图5B的实施例的元件标号与部分内容,其中采用相同或近似的标号来表示相同或近似的元件,并且省略了相同技术内容的说明。关于省略部分的说明可参考前述实施例,在此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绝缘层160具有第一开口O1,且导电图案层150具有第二开口O2,第一开口O1与第二开口O2在基底100的法线方向上重叠而构成共通开口。油墨层170通过第一开口O1以及第二开口O2而与第一绝缘层140接触。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开口O2暴露出部分的第一绝缘层140,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开口O2的深度小于导电图案层150的厚度,第二开口O2不会暴露出第一绝缘层140,且油墨层170不与第一绝缘层140接触。
图8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触控装置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8的实施例沿用图7的实施例的元件标号与部分内容,其中采用相同或近似的标号来表示相同或近似的元件,并且省略了相同技术内容的说明。关于省略部分的说明可参考前述实施例,在此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绝缘层160具有第一开口O1,且导电图案层150具有第二开口O2。第一开口O1与第二开口O2错开,例如第一开口O1与第二开口O2在基底100的法线方向上不重叠。在本实施例中,油墨层170通过第一开口O1而与导电图案层150接触,且第二绝缘层160通过第二开口O2而与第一绝缘层140接触。
图9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遮光层的上视示意图。图9的实施例沿用图3A、图3B的实施例的元件标号与部分内容,其中采用相同或近似的标号来表示相同或近似的元件,并且省略了相同技术内容的说明。关于省略部分的说明可参考前述实施例,在此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遮光层120具有透光孔H,透光孔H的形状对应一图案。在本实施例中,透光孔H对应的图案包括英文字,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透光孔H对应的图案也可以是其他文自、数字、标记或前述图案的组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光元件210所射出的光可以穿过遮光层120上的透光孔H,让使用者可以看到透光孔H所对应的图案。在一些实施例中,不同的触控件ICN中,遮光层120的透光孔H对应不同的图案,让使用者不易搞混不同触控件ICN所对应的功能。
在本发明的至少一实施例中,触控装置可以改善第二绝缘层上的油墨层容易剥离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至少一实施例中,触控装置可以改善位于导电图案层上的第二绝缘层容易剥离的问题。
虽然结合以上实施例公开了本发明,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附上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为准。

Claims (20)

1.一种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触控装置包括:
基底;
第一绝缘层,位于该基底上;
导电图案层,形成在该第一绝缘层上;
第二绝缘层,形成在该导电图案层上;以及
油墨层,形成在该第二绝缘层上,其中
该第二绝缘层具有一第一开口及/或该导电图案层具有一第二开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中该第二绝缘层具有该第一开口,该油墨层通过该第一开口而与该导电图案层接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装置,其中该第一开口的开口大小为m×n,其中24μm≤m≤36μm且24μm≤n≤36μm。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装置,其中该第一开口的形状为十字形。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装置,其中该第一开口的面积为大于或等于576μm2且小于或等于1296μm2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中该第二绝缘层具有该第一开口,且该导电图案层具有该第二开口,该油墨层通过该第一开口以及该第二开口而与该第一绝缘层接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中该第二绝缘层具有该第一开口,且该导电图案层具有该第二开口,该第一开口与该第二开口错开。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中该导电图案层具有该第二开口,该第二绝缘层通过该第二开口而与该第一绝缘层接触。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中该导电图案层包括彼此不接触的一第一触控电极与一第二触控电极。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装置,其中该第一触控电极为工字形,且该第二触控电极实质上包围该第一触控电极。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装置,其中该第一触控电极和该第二触控电极分别包含多条导电细线。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还包括:
遮光层,位于该第二绝缘层下方,且该遮光层具有一透光孔,该透光孔的形状对应一图案。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触控装置,其中该图案包括文字及/或数字。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触控装置,还包括:
第一缓冲层,形成于该基底上,其中该遮光层形成于该第一缓冲层上;以及
第二缓冲层,形成于该遮光层上,其中该第一绝缘层形成于该第二缓冲层上。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还包括:
发光元件,位于该油墨层上方。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中
该第一绝缘层的材料为硅的氮氧化物、硅的氧化物或有机材料,该第二绝缘层的材料为硅的氮氧化物、硅的氧化物或有机材料,且该导电图案层的材料为铟锡氧化物、铜或银。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中该油墨层的颜色为白色、灰色或黑色。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还包括:
触控电极阵列,位于该基底上,其中该导电图案层位于该触控电极阵列的一侧。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中该第一开口及/或该第二开口的数量为多个。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中该第一绝缘层以及该第二绝缘层具有相同的材料。
CN201711292809.6A 2017-09-29 2017-12-08 触控装置 Active CN10794335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33595 2017-09-29
TW106133595A TWI622917B (zh) 2017-09-29 2017-09-29 觸控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43355A true CN107943355A (zh) 2018-04-20
CN107943355B CN107943355B (zh) 2021-02-19

Family

ID=619452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292809.6A Active CN107943355B (zh) 2017-09-29 2017-12-08 触控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7943355B (zh)
TW (1) TWI622917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99110A (zh) * 2018-06-30 2018-11-27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导电层叠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
TWI664566B (zh) * 2018-06-06 2019-07-01 大陸商業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金屬網格觸控模組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83380A (zh) * 2008-10-27 2009-03-11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薄膜二极管、双重扫描二极管阵列基板以及液晶显示面板
US20120255167A1 (en) * 2011-02-24 2012-10-11 Cypress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Single layer touch sensor
TW201316215A (zh) * 2011-10-14 2013-04-16 Wintek Corp 觸控面板結構及其製造方法
CN103150075A (zh) * 2013-03-19 2013-06-12 宏科有限公司 带有立体导通孔的电容式控制屏及其制造方法
KR20140003046A (ko) * 2012-06-29 2014-01-09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터치윈도우 및 그 제조방법,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US20140098035A1 (en) * 2012-10-09 2014-04-10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Touch display module and assembly method thereof
CN103941902A (zh) * 2013-01-22 2014-07-23 联胜(中国)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CN203746049U (zh) * 2014-01-26 2014-07-30 深圳市瑞森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容屏的电连接结构
CN104201152A (zh) * 2014-06-17 2014-12-10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制作显示面板的方法
CN204203920U (zh) * 2014-10-09 2015-03-11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025672U (zh) * 2012-12-20 2013-06-26 瑞世达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盖板结构
TWM478868U (zh) * 2013-09-14 2014-05-21 Wintek Corp 觸控面板
CN105573532B (zh) * 2014-10-09 2019-09-03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83380A (zh) * 2008-10-27 2009-03-11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薄膜二极管、双重扫描二极管阵列基板以及液晶显示面板
US20120255167A1 (en) * 2011-02-24 2012-10-11 Cypress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Single layer touch sensor
TW201316215A (zh) * 2011-10-14 2013-04-16 Wintek Corp 觸控面板結構及其製造方法
KR20140003046A (ko) * 2012-06-29 2014-01-09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터치윈도우 및 그 제조방법,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US20140098035A1 (en) * 2012-10-09 2014-04-10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Touch display module and assembly method thereof
CN103941902A (zh) * 2013-01-22 2014-07-23 联胜(中国)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CN103150075A (zh) * 2013-03-19 2013-06-12 宏科有限公司 带有立体导通孔的电容式控制屏及其制造方法
CN203746049U (zh) * 2014-01-26 2014-07-30 深圳市瑞森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容屏的电连接结构
CN104201152A (zh) * 2014-06-17 2014-12-10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制作显示面板的方法
CN204203920U (zh) * 2014-10-09 2015-03-11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结构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TAEHWA YUN,SEUNGHYUN EOM,SUNGJOON LIM: "Paper-Based Capacitive Touchpad Using Home Inkjet Printer", 《JOURNAL OF DISPLAY TECHNOLOGY》 *
张仁英: "丝网与丝网的正确选择", 《丝网印刷》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64566B (zh) * 2018-06-06 2019-07-01 大陸商業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金屬網格觸控模組
CN108899110A (zh) * 2018-06-30 2018-11-27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导电层叠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
US11510323B2 (en) 2018-06-30 2022-11-22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Conductive laminated structure, a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a display pane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22917B (zh) 2018-05-01
TW201915679A (zh) 2019-04-16
CN107943355B (zh) 2021-0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651930B1 (ko)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US9229555B2 (en) Touch screen pane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102211863B1 (ko) 터치 패널 및 터치 패널의 제조 방법
US9638948B2 (en) Touch pane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101081110B1 (ko) 터치 패널
KR102322228B1 (ko) 터치스크린 패널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JP6002047B2 (ja) 入力装置
JP2013077555A (ja) タッチスイッチ
KR102649257B1 (ko)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7579075A (zh) 显示装置
KR20140009805A (ko) 터치 패널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KR20230149786A (ko) 플렉서블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7943355A (zh) 触控装置
KR102264259B1 (ko) 터치 스크린 패널의 제조방법
JP6110459B2 (ja) タッチセンシティブデバイス及びそれを製造するための製造方法
CN106068491A (zh) 触摸窗口
KR20130128036A (ko) 터치 패널용 패드 및 제조 방법
KR20230167003A (ko) 플렉서블 표시장치
TWI521575B (zh) 觸控電極結構及其制程工藝
WO2016095609A1 (zh)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KR20150134010A (ko) 터치윈도우
KR20160050554A (ko) 터치 디바이스
KR102602681B1 (ko) 플렉서블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20130139038A (ko) 터치 패널 및 제조 방법
TWI622922B (zh) 觸控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