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41635A - 一种实现轴向加载腐蚀疲劳试验周浸环境的系统以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实现轴向加载腐蚀疲劳试验周浸环境的系统以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41635A
CN107941635A CN201710985212.3A CN201710985212A CN107941635A CN 107941635 A CN107941635 A CN 107941635A CN 201710985212 A CN201710985212 A CN 201710985212A CN 107941635 A CN107941635 A CN 1079416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ek
leaching
week leaching
air supply
media sl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8521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941635B (zh
Inventor
查小琴
郑国华
张文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725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Original Assignee
725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725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filed Critical 725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Priority to CN20171098521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941635B/zh
Publication of CN1079416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416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9416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416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3/32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by applying repeated or pulsating forc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0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2203/0001Type of application of the stress
    • G01N2203/0005Repeated or cyclic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0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2203/0058Kind of property studied
    • G01N2203/0069Fatigue, creep, strain-stress relations or elastic constants
    • G01N2203/0073Fatigu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0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2203/02Details not specific for a particular testing method
    • G01N2203/022Environment of the test
    • G01N2203/0236Other environments
    • G01N2203/024Corrosiv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Testing Resistance To Weather, 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Mechanical Methods (AREA)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一种实现轴向加载腐蚀疲劳试验周浸环境的系统以及方法,由控制器、周浸介质槽系统、周浸供液系统和供气系统组成,周浸介质槽系统安装在疲劳试验机上,并分别与周浸供液系统、供气系统连接,周浸供液系统向周浸介质槽系统提供介质或回流介质,控制器与供气系统连接控制供气系统向周浸介质槽系统供气或断气,能够保证轴向加载疲劳试样在试验过程中的周浸环境满足GB/T19746《金属和合金的腐蚀盐溶液周浸试验》中要求,试验中每小时为一个周期,其中试样处于10min的浸渍和50min的干燥环境,浸渍溶液的温度为25℃±2℃,干燥时要求空气流通,空气温度为27℃±1℃,相对湿度应在45%±6%。

Description

一种实现轴向加载腐蚀疲劳试验周浸环境的系统以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腐蚀疲劳性能测试领域,具体说的是一种实现轴向加载腐蚀疲劳试验周浸环境的系统以及方法。
背景技术
腐蚀疲劳试验是在腐蚀环境中进行疲劳试验,考察材料在腐蚀环境和循环载荷共同作用下的服役性能。目前常用的方法是测在腐蚀环境中一定载荷比下的疲劳寿命和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其中轴向加载腐蚀疲劳试验主要是用来测疲劳寿命,常参照的标准为GB/T3075《金属轴向疲劳试验方法》。在试验过程中,轴向疲劳载荷往往通过液压伺服疲劳试验机或电子高频、超声高频疲劳试验机来实现,而腐蚀环境则需要操作者根据试验条件和试样类型自行设计实现方法,在标准中也没有明确说明。对于在周浸环境下进行应力腐蚀试验(静态载荷),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将试样用螺栓加载后放进周浸环境试验箱内进行试验;轴向加载下的周浸环境应力腐蚀(静态载荷)和腐蚀疲劳试验(动态载荷)均没有较成熟的方法,特别是周浸环境腐蚀疲劳试验,目前还未查到相关资料,这是因为轴向加载下的腐蚀疲劳试验的周浸环境较难实现。周浸环境是模拟工业海洋大气腐蚀环境,使测试的试样交替地浸入液态腐蚀介质和暴露在空气中,它可以模拟潮水涨落引起的潮差带腐蚀及波浪冲击,大气中经常遇到间隔降雨、结露和干湿交替出现的状态以及使用过程中因液面升降引起的腐蚀,试验结果与干湿变化的频率、温度和湿度密切相关。目前常用的试验周浸环境参照GB/T19746《金属和合金的腐蚀 盐溶液周浸试验》中执行,要求每小时为一个周期,其中10min的浸渍和50min的干燥,浸渍溶液的温度为25℃±2℃,干燥时要求空气流通,空气温度为27℃±1℃,相对湿度应在45%±6%。对于环境试验箱,以上控制难度不大,但对于加载的疲劳试样,由于受介质槽空间、试样与介质槽连接形式的影响,要保证以上要求,实现难度较大:①介质槽结构设计难度大,特别是介质槽与试样连接方式设计:为防止试样发生电偶腐蚀,试样仅能工作部分在介质槽内,所以试样必须穿过介质槽,如此介质槽的密封就特别困难,应力腐蚀情况下,所加载荷为静态力,胶密封就可以;但对于腐蚀疲劳,所加的载荷为动态载荷,胶密封已达不到使用要求,试验过程中,疲劳循环数周次后,胶与试样的连接或胶与介质槽的连接均容易出现松动,导致出现泄漏,所以必须采用结构密封,故对介质槽的设计要求非常高,特别是试样如何与介质槽连接方式设计;②周期浸渍、有温湿度要求的空气流通控制难度大:由于介质槽仅安装在试样的工作部分,受试样尺寸的限制,介质槽内部尺寸较小,且中间有试样穿过,故周浸试验箱采用的控制方法在疲劳腐蚀试验槽内不适用,不同于周浸环境箱的设计,疲劳腐蚀试验周浸介质槽必须有完全创新的方法才能达到要求。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轴向加载腐蚀疲劳周浸环境实现方法,其可较好地解决以上两方面的难题,且实现简单、控制可靠、成本低廉,易于试验过程中的操作,保证周浸环境下的轴向加载腐蚀疲劳试验正常进行。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现轴向加载腐蚀疲劳试验周浸环境的系统以及方法,能够保证轴向加载疲劳试样在试验过程中的周浸环境满足GB/T19746《金属和合金的腐蚀 盐溶液周浸试验》中要求,试验中每小时为一个周期,其中试样处于10min的浸渍和50min的干燥环境,浸渍溶液的温度为25℃±2℃,干燥时要求空气流通,空气温度为27℃±1℃,相对湿度应在45%±6%。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实现轴向加载腐蚀疲劳试验周浸环境的系统,由控制器、周浸介质槽系统、周浸供液系统和供气系统组成,周浸介质槽系统安装在疲劳试验机上,并分别与周浸供液系统、供气系统连接,控制器与供气系统连接控制供气系统向周浸介质槽系统供气或断气;
所述的周浸介质槽系统由上盖板、下底板、玻璃圆筒、密封锥体、热电偶、加热棒、温湿度计和三通组成,玻璃圆筒的两端分别密封连接有上盖板和下底板,上盖板、下底板和玻璃圆筒围成用于放置试样的周浸介质槽,在上盖板和下底板的中心均设有与密封锥体形状一致的通孔,在两个通孔内分别过盈设置一个密封锥体,在每个密封锥体的中心设有使试样的一端过盈穿过的开口,下底板上开设有用于安装热电偶和加热棒的盲孔,热电偶的输出端与控制器连接,加热棒的输入端与控制器连接,三通的一端与周浸介质槽连通,另外两端分别与周浸供液系统和供气系统连接,温湿度计的探测头伸入周浸介质槽内,温湿度计的输出端与控制器连接;
所述的周浸供液系统由补液槽、导管、提升机构组成,与提升机构连接的补液槽通过导管与三通的一端连通,控制器与提升机构连接,控制器控制提升机构上下周期往复运动,使补液槽的高度高于或低于周浸补液槽系统;
本发明所述的供气系统由小型空气压缩机、控制开关和供气管组成,小型空气压缩机通过供气管与三通的一端连接,在供气管上设有由控制器控制闭合或断开的控制开关。
本发明所述的下底板上开设有一个与周浸介质槽相连通的斜通孔,在周浸介质槽内的斜通孔的一端孔口对应周浸介质槽中心设置,斜通孔的另一端孔口内安装有三通的一端。
本发明所述的三通朝上的一端连接供气系统,另外两个为直通口,分别连通导管和周浸介质槽。
本发明所述的三通的一端与周浸介质槽的底部连通。
一种实现轴向加载腐蚀疲劳试验周浸环境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周浸介质槽内安装试样,再将周浸介质槽系统安装在疲劳试验机上,将周浸介质槽系统和周浸供液系统、供气系统相连,供气系统通过电线与控制器相连,所有连接结束后,向补充槽内添加腐蚀介质,打开程序控制器,观察介质管路是否渗漏,出风是否正常,确保介质供应和风供应正常,控制器控制加热棒加热,当温度达到25℃±2℃时,打开疲劳试验机,周浸疲劳试验开始;
步骤二、控制器控制提升机构提升,使补液槽的高度高于周浸介质槽系统,介质流入周浸介质槽,根据热电偶反馈的周浸介质槽内的介质温度,通过打开或关闭加热棒使周浸介质槽内的温度保持在25℃±2℃,10min后控制器控制提升机构下降,使补液槽的高度低于周浸介质槽系统,介质流回补液槽内,此时控制器根据周浸介质槽内的温湿度计检测的湿度和热电偶反馈的温度,打开或关闭供气系统和热电偶,使周浸介质槽内的空气温度保持在27℃±1℃、相对湿度保持在45%±6%,使周浸介质槽内的试样暴露50min;
步骤三、重复步骤二直至试样断裂,完成轴向加载腐蚀疲劳试验。
本发明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可以保证腐蚀疲劳试验过程中腐蚀介质周期性浸泡(每周期10min浸泡和50min空气暴露)循环加载试样,且50min空气暴露时,槽内有空气流通问题,空气温度为27℃±1℃,相对湿度应在45%±6%。整个试验过程中,不会因介质槽的泄漏而暂停试验,保证周浸环境下的腐蚀疲劳试验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周浸介质槽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周浸介质槽系统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供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螺栓,2、上盖板,3、下底板,4、密封圈,5、玻璃圆筒,6、试样,7、密封锥体,8、垫圈,9、螺纹盖,10、加热棒,11、热电偶,12、三通,13、温湿度计,14、提升杆,15、连接杆,16、铁架台,17、补液槽,18、载物台,19、导管,20、控制器,21、小型空气压缩机,22、气流量气压表,23、供气管,24、控制开关,25、斜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实现轴向加载腐蚀疲劳试验周浸环境的系统,一方面是解决轴向加载腐蚀疲劳试验周浸介质槽设计问题,另一方面是解决介质槽内周期浸渍、有温湿度要求的空气流通控制问题。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实现轴向加载腐蚀疲劳试验周浸环境的系统由控制器、周浸介质槽系统、周浸供液系统和供气系统组成,周浸介质槽系统安装在疲劳试验机上,并分别与周浸供液系统、供气系统连接,控制器与供气系统连接控制供气系统向周浸介质槽系统供气或断气。
如图2、3所示,周浸介质槽系统包括上盖板2、下底板3、玻璃圆筒5、密封锥体7、热电偶11、加热棒10、温湿度计13和三通12组成,主要用来解决介质槽的渗漏问题及流通空气的温湿度控制问题。其中周浸介质槽介质槽由玻璃圆筒5、上盖板2、下底板3、四根固定螺栓1、两个密封锥体、两个垫圈、两个螺纹盖和两个密封圈构成;
玻璃圆筒5所用玻璃为耐高温玻璃,壁厚为2.0~2.5mm,高度约为50mm,直径与高度尺寸相当。
上盖板2在离边缘约15mm处的圆周上均匀开了四个螺栓孔,用来穿过固定螺栓1;在螺栓孔所处圆周内侧有一圆周槽,直径与玻璃圆筒5直径相同,宽度比玻璃圆筒5的厚度稍宽,深度约为板厚的1/4,槽内安置密封圈4后将圆柱桶插入;上盖板的中心开有开有一变径通孔,用来安装密封锥体7,内径形状与尺寸与密封锥体外径一致。在中心孔的一侧开一个小孔,其保证温湿度计的探测头穿过,通过穿入周浸介质槽内的温湿度计检测其内的湿度,并将该湿度信息实时传输给控制器。
下底板3在离边缘约15mm处的圆周上也均匀开了四个螺栓孔,其与上盖板2的四个螺栓孔位置完全对应,尺寸相同;下底 板3的螺栓孔所处圆周内侧也有一圆周槽,尺寸和位置与上盖板2的圆周槽完全相同;下底板3的中心开有一变径通孔,与上盖板2变径通孔一致,用来安装密封锥体7;下底板3的厚度截面上平行开两个盲孔,一个用来插加热棒10,一个用来插热电偶11,加热棒与热电偶均与控制器相连,控制器控制加热棒的加热或停止加热,控制器收集热电偶的温度信息,通过温度信息进一部控制加热棒,改变周浸介质槽内的温度;在插加热棒的另一侧,对称插热电偶盲孔开一斜通孔25,斜通孔25的一头在圆周截面上,另一头在周浸介质槽内,在周浸介质槽内的通口正对槽中央,在圆周上的口连接三通12,三通12的另两头,一个直出,一个口朝上。
密封锥体7用聚四氟塑料加工而成,中心开一开口(圆形或矩形),用来通过试样的两端夹持部分,其尺寸比试样夹持部分尺寸稍小,保证过盈穿过,确保密封性;密封锥体外形尺寸与上盖板2和下底板3变径通孔的锥形相当,密封锥体7将试样6两端的夹持部分固定,使试样6的工作部分处于周浸介质槽内。
用四个固定螺栓1将上盖板2、下底板3、两个密封圈和玻璃圆筒固定构成周浸介质槽。玻璃圆筒放在上盖板2和下底板3中间,两头分别插入上盖板2和下底板3的圆周槽内,圆周槽内之前已经垫好密封圈4,用四个固定螺栓1分别穿过上盖板2、下底板3近圆周上四个螺纹孔并固定拧紧。
将试样穿过周浸介质槽,两个橡胶密封锥体7小头相对对称穿在试样6上并固定在周浸介质槽的变径通孔上,依次在两个密封锥体7上放置一个垫圈8,并将螺纹盖9拧在周浸介质槽两端的上盖板2和下底板3上。
安装好试样后,周浸介质槽系统夹在疲劳试验机的夹头上。下底板3的盲孔上分别插入加热棒10和热电偶11,其中加热棒10插在离斜通孔较近的盲孔内,热电偶11插入另一盲孔,三通12插入下底板3的斜通孔25内。上盖板2上插入温湿度计13,温湿度计13的探测头伸入周浸介质槽内,温湿度计13的输出端与控制器连接,构成周浸介质槽系统。
如图1所示,周浸供液系统由补液槽17、提升机构及导管19构成,主要用来解决介质槽内周期浸渍问题。补液槽17采用有机玻璃制成,侧面底部开一孔,与导管19相连,导管19的另一头连着周浸介质槽的下底板3上三通12的直出口。补液槽17安装在提升机构上,随着提升机构的上下运动,当补液槽的高度高于周浸介质槽系统时,向周浸介质槽内补液,试样16浸泡在介质中,介质的温度为25℃±2℃;当补液槽17的高度低于周浸介质槽系统时,介质槽内的液体流回补液槽17内,试样16裸露在空气中,周浸介质槽内有空气流通,空气温度为27℃±1℃,相对湿度应在45%±6%,如此提升机构每完成一个来回运动,试样实现一个周期的浸渍;提升机构来回运动,试样实现周期浸渍。
提升机构包括铁架台16、连接杆15、提升杆14和载物台18。根据试验周浸供液系统的位置,确定铁架台16、连接杆15、提升杆14及载物台18的位置,利用螺丝将提升杆14通过连接杆15固定在铁架台16上,载物台18固定在铁架台16上。补液槽17放置在提升杆底端的载物台18上,随载物台18一起上下往复运动,提升杆14由控制器控制提升的时间和下落的时间,使补液槽的高度高于周浸介质槽系统的时间为10min,补液槽的高度低于周浸介质槽系统的时间为50min。
供气系统主要解决每周期50min空气暴露时,周浸介质槽内有空气流通时,空气温度应保持为27℃±1℃,相对湿度应在45%±6%。供气系统由控制开关24、小型空气压缩机21、气流量气压表22及供气管23构成。控制开关24控制小型空气压缩机21工作,控制开关24闭合时,小型空气压缩机21工作,控制开关24断开时,小型空气压缩机21停止工作;小型空气压缩机21出气口通过供气管23与周浸介质槽的下底板3上的三通12朝上出口相连。当提升机构下降到底部,控制器控制控制开关闭合,小型空气压缩机工作,产生压缩空气通过供气管、下底板斜通孔进入周浸介质槽内,因为下底板3采用加热棒加热,故空气的温度可以保证,空气的相对湿度在试验前通过调整气流量来保证,湿度大时,减小气量;湿度小时,增大气量,当湿度符合要求时,记下气流量气压表值,并用着试验过程中的控制参量。试验过程中通过温湿度计对空气的温湿度进行监测,标准要求空气流通50min后,试样干燥。
结合图1对本专利周浸供液系统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提升机构包括提升杆14、连接杆15、铁架台16和载物台18,将提升杆14通过连接杆15固定在铁架台16上,将补液槽17放置在提升杆底端的载物台18上,使用橡胶导管19连通周浸介质槽系统的三通12的直管上和补液槽17,通过程序控制器20调节升降杆14的高度,这样利用连通器原理就可以实现试验介质槽1每周期10min浸泡和50min空气暴露的循环加载环境,介质槽内25℃±2℃的液体温度通过介质槽系统下底板上的加热棒10和热电偶11来保证。
结合图4对本专利供气系统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小型空气压缩机21出口通过气流量气压表22与供气管23相连,供气管23的另一头连在周浸介质槽系统中下底板3的三通12的上通口上,小型空气压缩机21工作由控制开关24控制,控制开关24由通过控制器20控制,但提升杆运行到最底部时,控制器20控制开关24闭合,小型空气压缩机21开始工作,向周浸介质槽供气,气体通过下底板3时,由于底板加热,气体被加热,但气体流量与加热功率达到平衡时,能保证从下底板3的斜通孔上的气体温度为27℃±1℃,满足标准中50min暴露空气的温度要求。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进一步解释说明。但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不限于具体的实施方式。
一种用于腐蚀疲劳试验的周浸环境实现方法如下:为保证介质槽内温度和湿度的控制,建议在试验前将试验室空调打开,温度控制在25℃,除湿状态。待试验室温湿度控制好后,将周浸介质槽系统安装在疲劳试验机上,周浸供液系统放置在疲劳试验机附近,将周浸介质槽系统和周浸供液系统用导管相连;同样,将供气系统也放于疲劳试验机附近,将周浸介质槽系统和供气系统用供气管相连;供气系统通过电线与周浸供液系统的程序控制器相连。所有连接结束后,向补液槽内添加腐蚀介质,打开程序控制器,观察介质管路是否渗漏,出风是否正常,确保介质供应和风供应正常,控制器控制加热棒加热,当温度达到25℃±2℃时,打开疲劳试验机,周浸疲劳试验开始。控制器控制提升机构提升,使补液槽的高度高于周浸介质槽系统,介质流入周浸介质槽,根据热电偶反馈的周浸介质槽内的介质温度,通过打开或关闭加热棒使周浸介质槽内的温度保持在25℃±2℃,10min后控制器控制提升机构下降,使补液槽的高度低于周浸介质槽系统,介质流回补液槽内,此时控制器根据周浸介质槽内的温湿度计检测的湿度和热电偶反馈的温度,打开或关闭供气系统和热电偶,使周浸介质槽内的空气温度保持在27℃±1℃、相对湿度保持在45%±6%,使周浸介质槽内的试样暴露50min;试验过程中定期观察试验情况,直至试验到达预定周次或试样断裂。试验结束,关掉加热棒和控制器开关,拔掉供气管与周浸介质槽系统的连接,取下周浸介质槽,卸下试样,对试样进行清洗保存。再按照以上程序进行下一根试验。
实施例:A7B05-T5铝合金型材周浸环境下腐蚀疲劳试验
以A7B05-T5铝合金型材进行周浸环境下腐蚀疲劳试验为例,腐蚀溶液依据GB/T 6892-2006《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挤压型材》附录C中C.3和C.4配制,周浸条件为每小时10min浸泡和50min空气暴露的循环,试验频率为5Hz,试验应力为160MPa,应力比为0.1,要求考核是否能通过5×104cycle疲劳寿命。
开始试验前,测量试样工作部分的直径(圆形试样)或宽×厚(矩形试样),计算试样工作部分的截面积及所加疲劳载荷的最大值、最小值及平均值;按照标准的要求配制好腐蚀介质并倒入补液槽内,将试样安装在周浸介质槽系统,用高纯水测试试样和试验介质槽之间是否密封完好,若密封较好,将试样安装在试验机上。调节周浸供液系统升降杆的高度,保证试验介质槽的溶液在浸泡时能完全浸泡试样的工作部分,液面高度在试样的圆弧过度区且不会从试验介质槽中溢出;设定程序控制器,保证提升杆每1小时10min在上端,50min在下端,不考虑提升杆上下运动的时间,且保证提升杆在下端时,供气系统开关闭合;打开周浸介质槽系统的温度控制开关,调节供气系统的流量阀,保证介质槽内的温湿度满足标准要求;按疲劳试验参数要求设定疲劳试验参数,待介质槽内条件完全符合标准周浸要求,启动疲劳试验机。试验过程中,如试样断裂,记录试验周次,如试样未断,5×104cycle停止试验,取下试样。
表1为8件试样的试验结果,可以看出,所有试样均通过了5×104cycle疲劳试验。在整个试验过程中试验控制稳定,周浸时间可靠且操作简单。
表1为腐蚀疲劳试验结果

Claims (6)

1.一种实现轴向加载腐蚀疲劳试验周浸环境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由控制器、周浸介质槽系统、周浸供液系统和供气系统组成,周浸介质槽系统安装在疲劳试验机上,并分别与周浸供液系统、供气系统连接,控制器与供气系统连接控制供气系统向周浸介质槽系统供气或断气;
所述的周浸介质槽系统由上盖板(2)、下底板(3)、玻璃圆筒(5)、密封锥体(7)、热电偶(11)、加热棒(10)、温湿度计(13)和三通(12)组成,玻璃圆筒(5)的两端分别密封连接有上盖板(2)和下底板(3),上盖板(2)、下底板(3)和玻璃圆筒(5)围成用于放置试样(6)的周浸介质槽,在上盖板(2)和下底板(3)的中心均设有与密封锥体(7)形状一致的通孔,在两个通孔内分别过盈设置一个密封锥体,在每个密封锥体(7)的中心设有使试样(6)的一端过盈穿过的开口,下底板(3)上开设有用于安装热电偶(11)和加热棒(10)的盲孔,热电偶(11)的输出端与控制器连接,加热棒(10)的输入端与控制器连接,三通(12)的一端与周浸介质槽连通,另外两端分别与周浸供液系统和供气系统连接,温湿度计(13)的探测头伸入周浸介质槽内,温湿度计(13)的输出端与控制器连接;
所述的周浸供液系统由补液槽(17)、导管(19)、提升机构组成,与提升机构连接的补液槽(17)通过导管(19)与三通(12)的一端连通,控制器与提升机构连接,控制器(20)控制提升机构上下周期往复运动,使补液槽(17)的高度高于或低于周浸补液槽系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轴向加载腐蚀疲劳试验周浸环境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气系统由小型空气压缩机(21)、控制开关(24)和供气管(23)组成,小型空气压缩机(21)通过供气管(23)与三通(12)的一端连接,在供气管(23)上设有由控制器控制闭合或断开的控制开关(2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轴向加载腐蚀疲劳试验周浸环境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底板(3)上开设有一个与周浸介质槽相连通的斜通孔(25),在周浸介质槽内的斜通孔(25)的一端孔口对应周浸介质槽中心设置,斜通孔(25)的另一端孔口内安装有三通(12)的一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轴向加载腐蚀疲劳试验周浸环境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通(12)朝上的一端连接供气系统,另外两个为直通口,分别连通导管(19)和周浸介质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轴向加载腐蚀疲劳试验周浸环境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通(12)的一端与周浸介质槽的底部连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实现轴向加载腐蚀疲劳试验周浸环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周浸介质槽内安装试样,再将周浸介质槽系统安装在疲劳试验机上,将周浸介质槽系统和周浸供液系统、供气系统相连,供气系统通过电线与控制器相连,所有连接结束后,向补充槽内添加腐蚀介质,打开程序控制器,观察介质管路是否渗漏,出风是否正常,确保介质供应和风供应正常,控制器控制加热棒加热,当温度达到25℃±2℃时,打开疲劳试验机,周浸疲劳试验开始;
步骤二、控制器控制提升机构提升,使补液槽的高度高于周浸介质槽系统,介质流入周浸介质槽,根据热电偶反馈的周浸介质槽内的介质温度,通过打开或关闭加热棒使周浸介质槽内的温度保持在25℃±2℃,10min后控制器控制提升机构下降,使补液槽的高度低于周浸介质槽系统,介质流回补液槽内,此时控制器根据周浸介质槽内的温湿度计检测的湿度和热电偶反馈的温度,打开或关闭供气系统和热电偶,使周浸介质槽内的空气温度保持在27℃±1℃、相对湿度保持在45%±6%,使周浸介质槽内的试样暴露50min;
步骤三、重复步骤二直至试样断裂,完成轴向加载腐蚀疲劳试验。
CN201710985212.3A 2017-10-20 2017-10-20 一种实现轴向加载腐蚀疲劳试验周浸环境的系统以及方法 Active CN1079416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85212.3A CN107941635B (zh) 2017-10-20 2017-10-20 一种实现轴向加载腐蚀疲劳试验周浸环境的系统以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85212.3A CN107941635B (zh) 2017-10-20 2017-10-20 一种实现轴向加载腐蚀疲劳试验周浸环境的系统以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41635A true CN107941635A (zh) 2018-04-20
CN107941635B CN107941635B (zh) 2020-05-26

Family

ID=619354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85212.3A Active CN107941635B (zh) 2017-10-20 2017-10-20 一种实现轴向加载腐蚀疲劳试验周浸环境的系统以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94163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77014A (zh) * 2021-08-16 2021-12-10 中国航发贵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高低温热暴露及周期浸润腐蚀测试联用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063413A (ja) * 2007-09-06 2009-03-26 Toppan Printing Co Ltd サイクル試験装置及びサイクル試験方法
CN102998250A (zh) * 2012-11-22 2013-03-27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 一种用于金属材料轴向加载高温应力腐蚀试验的环境装置
CN103616327A (zh) * 2013-12-16 2014-03-05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恒拉力条件下的间浸腐蚀试验方法及其设备
US9134222B1 (en) * 2013-03-25 2015-09-15 The Boeing Company System and method for stress corrosion testing
CN106323784A (zh) * 2016-08-05 2017-01-11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 基于慢拉伸应力腐蚀试验机的间浸腐蚀试验方法及装置
CN106546529A (zh) * 2016-10-14 2017-03-29 天津大学 干湿交替下的海洋结构物应力腐蚀试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063413A (ja) * 2007-09-06 2009-03-26 Toppan Printing Co Ltd サイクル試験装置及びサイクル試験方法
CN102998250A (zh) * 2012-11-22 2013-03-27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 一种用于金属材料轴向加载高温应力腐蚀试验的环境装置
CN102998250B (zh) * 2012-11-22 2015-02-11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 一种用于金属材料轴向加载高温应力腐蚀试验的环境装置
US9134222B1 (en) * 2013-03-25 2015-09-15 The Boeing Company System and method for stress corrosion testing
CN103616327A (zh) * 2013-12-16 2014-03-05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恒拉力条件下的间浸腐蚀试验方法及其设备
CN106323784A (zh) * 2016-08-05 2017-01-11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 基于慢拉伸应力腐蚀试验机的间浸腐蚀试验方法及装置
CN106546529A (zh) * 2016-10-14 2017-03-29 天津大学 干湿交替下的海洋结构物应力腐蚀试验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W. H. HANIFFAH等: "Kenaf Fibre Reinforced Polypropylene Composites: Effect of Cyclic Immersion on Tensile Propert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
WON-JIN BEOM等: "Comparison of influences of NaCl and CaCl2 on the corrosion of 11% and 17% Cr ferritic stainless steels during cyclic corrosion test", 《CORROSION SCIENCE》 *
查小琴等: "10NiCrMo 钢在室内模拟海洋环境试验中的腐蚀行为", 《钢铁》 *
邱碧涛等: "一种新璎周浸循环腐蚀试验箱的研制", 《环境实验设备》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77014A (zh) * 2021-08-16 2021-12-10 中国航发贵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高低温热暴露及周期浸润腐蚀测试联用装置
CN113777014B (zh) * 2021-08-16 2024-03-26 中国航发贵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高低温热暴露及周期浸润腐蚀测试联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41635B (zh) 2020-05-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90649B2 (en) Supercritical CO2 reactor and test system of creepage, diffusion and erosion of rock mass
CN105699286A (zh) 一种湿气环路顶部腐蚀测试装置
CN106525358B (zh) 阀门压力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07063990B (zh) 一种模拟缝隙腐蚀的电化学试验装置
CN207248709U (zh) 一种腐蚀液参数可调的金属原位腐蚀疲劳试验装置
CN104931373A (zh) 一种腐蚀疲劳裂纹扩展试验装置
CN107941635A (zh) 一种实现轴向加载腐蚀疲劳试验周浸环境的系统以及方法
CN111397816A (zh) 一种pe阀门气密性试验装置
CN205656106U (zh) 一种湿气环路顶部腐蚀测试装置
CN208872474U (zh) 一种全自动管材气密性检测机
CN209215191U (zh) 高温缓蚀实验装置
RU2261422C2 (ru) Способ контроля герметичности изделий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го реализации (варианты)
CN200996928Y (zh) 高温动态腐蚀检测仪
CN212693564U (zh) 模拟海洋大气环境中的腐蚀疲劳试验装置
CN110017948B (zh) 冷却器检测用测试台
CN205826238U (zh) 一种腔体零件高温测漏系统
CN112957774A (zh) 一种绝缘油脱气装置
CN215574174U (zh) 慢应变拉伸测试的试验介质加载装置及慢应变拉伸测试设备
CN110961035A (zh) 一种耐化学试剂实验系统
CN216207317U (zh) 一种气密性测试装置
CN219608724U (zh) 一种检测耐腐蚀焊材腐蚀性能的周期浸润试验装置
CN217561278U (zh) 一种混凝土透气性测试装置
CN219369051U (zh) 一种阀门气密性检测工装
CN212007700U (zh) 一种pe阀门气密性试验装置
CN210721180U (zh) 一种应用于废水检测的恒温恒湿实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