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24157B - 钟表的擒纵机构 - Google Patents

钟表的擒纵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24157B
CN107924157B CN201680047287.0A CN201680047287A CN107924157B CN 107924157 B CN107924157 B CN 107924157B CN 201680047287 A CN201680047287 A CN 201680047287A CN 107924157 B CN107924157 B CN 1079241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llet
torque
escape wheel
escapement
sho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4728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924157A (zh
Inventor
福田匡広
深谷新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st Railway Tim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st Railway Tim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st Railway Tim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st Railway Tim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9241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241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9241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241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BMECHANICALLY-DRIVEN CLOCKS OR WATCHES; MECHANICAL PARTS OF CLOCKS OR WATCHES IN GENERAL; TIME PIECES USING THE POSITION OF THE SUN, MOON OR STARS
    • G04B15/00Escapements
    • G04B15/14Component part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struction of the lever or the escape wheel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dornments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Gears, Cams (AREA)
  • Mechanical Operated Clu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钟表的擒纵机构,在钟表的擒纵机构中,为了提高从擒纵轮向擒纵叉的能量传递效率,钟表的擒纵机构(1)具有:擒纵轮(10),其围绕轴心(C1)旋转并具有15个齿部;擒纵叉(50),其摇动并且具有切换所述擒纵轮(10)的旋转和停止并通过与所述齿部(11)接触而从所述擒纵轮(10)接受转矩的出瓦(56)以及进瓦(55),并且仅通过所述擒纵叉(50),使所述擒纵轮(10)和摆轮(圆盘钉60)进行授受转矩,除所述进瓦(55)和所述出瓦(56)外所述擒纵叉(50)还具备第3瓦(58)(转矩接受部件),其从所述擒纵轮(10)的凸部件(13)接受转矩。

Description

钟表的擒纵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钟表的擒纵机构。
背景技术
作为机械表的擒纵机构的一种类型,所谓瑞士杠杆式擒纵机构被公知。该擒纵机构是具备擒纵轮、擒纵叉及设置在与摆轮一体摇动的圆盘(roller)上的圆盘钉(impulsepin)的结构,该结构的安全性高,重启性好。(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第2013-18598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瑞士杠杆式擒纵机构存在着从擒纵轮向擒纵叉能量(转矩)传递效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钟表用擒纵机构,其能够提高从擒纵轮向擒纵叉的能量传递效率。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是钟表的擒纵机构,所述擒纵机构具有:擒纵轮,其围绕轴心旋转并具有多个齿部及施加转矩的转矩施加部件;摇动的擒纵叉,其具有切换所述擒纵轮的旋转和停止并通过与所述齿部接触而从所述擒纵轮接受转矩的出瓦以及至少切换所述擒纵轮的旋转和停止的进瓦,仅通过所述擒纵叉,所述擒纵轮和摆轮进行授受(授予和接受)转矩,除所述进瓦和所述出瓦外,所述擒纵叉还具备转矩接受部件,所述转矩接受部件接触所述转矩施加部件并从所述转矩施加部件接受转矩。
本发明的第1种钟表的擒纵机构具有:擒纵轮,其围绕轴心旋转并具有多个齿部及施加转矩的转矩施加部件;摇动的擒纵叉,其具有切换所述擒纵轮的旋转和停止并通过与所述齿部接触而从所述擒纵轮接受转矩的出瓦以及进瓦,并且仅通过所述擒纵叉,使所述擒纵轮和摆轮进行授受转矩,除所述进瓦和所述出瓦外所述擒纵叉还具备转矩接受部件,其从所述擒纵轮接受转矩。
本发明的第2种钟表的擒纵机构具有:擒纵轮,其围绕轴心旋转并具有多个齿部及转矩施加部件;摇动的擒纵叉,其具有切换所述擒纵轮的旋转和停止的进瓦以及切换所述擒纵轮的旋转和停止的同时通过与所述齿部接触而从所述擒纵轮接受转矩的出瓦,并且仅通过所述擒纵叉,使所述擒纵轮和摆轮进行授受转矩,所述擒纵叉在从所述擒纵叉的动摇的中心的距离长于到所述进瓦的距离的部分具备转矩接受部件,所述转矩接受部件在所述进瓦从所述齿部分离后到所述出瓦接触所述齿部的期间与所述转矩施加部件接触而接受转矩。
(发明的效果)
依据本发明的钟表用擒纵机构,能够提高从擒纵轮向擒纵叉的能量的传递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实施方式1)的携带用钟表(例如手表)的擒纵机构1的斜面图。
图2A是表示擒纵机构1的动作的平面图(第1部分),并表示通过出瓦使擒纵轮停止的状态。
图2B是表示擒纵机构1的动作的平面图(第1部分),并表示解除了由出瓦停止的擒纵轮的施加撞击的前半部分期间的状态。
图3A是表示擒纵机构1的动作的平面图(第2部分),表示从施加撞击的前半部分期间向后半部分期间转换的状态。
图3B是表示擒纵机构1的动作的平面图(第2部分),表示施加撞击的后半部分期间的状态。
图4是表示擒纵机构1的动作的平面图(第3部分),表示施加撞击的结束并通过进瓦55使擒纵轮10停止的状态。
图5是表示擒纵叉50详情的平面图。
图6A示出了关于出瓦相对于摆轮的旋转角度的转矩比的曲线图,并表示实施方式的擒纵机构的曲线图。
图6B示出了关于出瓦针对摆轮的旋转角度的转矩比的曲线图,并表示比较例的擒纵机构的曲线图。
图7A是用于说明从凸部件向第3瓦传递转矩的条件的一例的图,表示凸部件与第3瓦之间开始接触的状态。
图7B是用于说明从凸部件向第3瓦传递转矩的条件的一例的图,表示在凸部件与第3瓦之间的接触结束后,使用进瓦使擒纵轮停止的状态。
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擒纵机构的擒纵叉的具体实例的图。
图9A是表示本发明的擒纵机构中的转矩授受部件的另一示例的凸部件及第3瓦的示意图,并表示圆柱形的凸部件和前端面与倾斜的方向不同的第3瓦组合的形态。
图9B是表示本发明的擒纵机构中的转矩授受部件的另一示例的凸部件及第3瓦的示意图,并表示三角柱形的凸部件和前端面与倾斜的方向不同的第3组合的形态。
图9C是表示本发明的擒纵机构中的转矩授受部件的另一示例的凸部件及第3瓦的示意图,并表示三角柱形的凸部件与图5所示的第3瓦组合的形态。
图10是表示具备代替图1所示的擒纵机构中的擒纵轮的另外的擒纵轮,代替擒纵叉的另外的擒纵叉的擒纵机构的斜面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实施方式2)的便捷式钟表(例如手表)的擒纵机构的斜面图。
图12A是表示擒纵机构的动作的平面图,并表示通过进瓦使擒纵轮停止的状态。
图12B是表示擒纵机构的动作的平面图,并表示进瓦从擒纵轮的齿部分离之前的状态。
图12C是表示擒纵机构的动作的平面图,并表示进瓦从擒纵轮的齿部分离而擒纵轮旋转,并臂部与擒纵轮的凸部件接触的状态。
图12D是表示擒纵机构的动作的平面图,并表示臂部从擒纵轮的凸部件分离之前的状态。
图12E是表示擒纵机构的动作的平面图,并表示通过出瓦使擒纵轮停止的状态。
图13A是表示由臂部接受转矩的本实施方式的擒纵机构的,关于臂部相对于摆轮的旋转角度的转矩比的曲线图。
图13B是比较例,表示由进瓦的撞击面接受转矩的现有的擒纵机构的,关于进瓦相对于摆轮的旋转角度的转矩比的曲线图。
图14A是表示臂部的前端部与凸部件的表面接触并相对移动的部分的详解图。
图14B是比较例,表示由进瓦的撞击面接受转矩的现有的擒纵机构的,撞击面与外周面接触并相对移动的部分的详解图。
图15A是表示由直线状形成的臂部代替图11所示的实施方式的擒纵机构中的臂部的变形例的擒纵机构,相当于图11的斜面图。
图15B是表示变形例的擒纵机构,相当于图15A的斜面图,该擒纵机构由较长的臂部代替图15A所示的变形例的擒纵机构中的臂部,并且由于与该臂部接触的凸部件的变化,使凸部件被不同形状的凸部件所代替,进一步,齿部也被改变形状的齿部所代替。
图16是图11所示的擒纵机构的变形例,相当于代替图12A所示的擒纵机构的擒纵叉而具备另一种擒纵叉结构的擒纵机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钟表擒纵结构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擒纵机构的构成>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便捷式钟表(例如手表)的擒纵机构1的斜面图。图2A是表示擒纵机构1的动作的平面图(第1部分),并表示通过出瓦56使擒纵轮10停止的状态,图2B是表示擒纵机构1的动作的平面图(第1部分),并表示解除了由出瓦56停止的擒纵轮10的施加撞击的前半部分期间的状态。图3A是表示擒纵机构1的动作的平面图(第2部分),表示从施加撞击的前半部分期间向后半部分期间转换的状态,图3B是表示擒纵机构1的动作的平面图(第2部分),表示施加撞击的后半部分期间的状态。图4是表示擒纵机构1的动作的平面图(第3部分),表示施加撞击的结束并通过进瓦55使擒纵轮10停止的状态。
如图1所示,图示的擒纵机构1是具备擒纵轮10、擒纵叉50及振动石60的瑞士杠杆式的擒纵机构。另外,擒纵轮10针对擒纵叉50以外的其他旋转体等不施加转矩。例如,同轴(Co-Axial)擒纵机构那样,擒纵轮针对擒纵叉以外的摆轮等的其他旋转体施加转矩的结构需要将擒纵轮及擒纵叉的尺寸设定的较大,并且需要将每振动一次的旋转角度设定的较大。其结果是,为了将擒纵轮和擒纵叉进行驱动,相比擒纵机构1需要较大的转矩。
(圆盘钉)
圆盘钉60设置在摆轮的圆盘70上。圆盘70与钟表调整装置一体地在轴心C3周围振动。圆盘钉60在该振动的作用下,在轴心C3周围,如图所示以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往返运动。
(擒纵轮)
擒纵轮10通过轮系施加的驱动力(能量,转矩),如图所示在轴心C1的周围向顺时针方向R1旋转。擒纵轮10具备:内轮部10a,其靠近轴心C1侧的中心部;外轮部10b,其远离中心部;4个连接部10c,其以放射状延伸并连接内轮部10a与外轮部10b。
图1中示出的擒纵轮10具备15个齿部11。擒纵轮10的齿部11的数量并不限于本实施方式的15个,其可以多于15个,也可以少于15个。
如图2A、2B、3A、3B和4所示,擒纵轮10的齿部11的朝向外侧的表面12分别与擒纵叉50的进瓦55和出瓦56接触,并通过擒纵轮10的旋转,齿部11推压进瓦55及出瓦56而从擒纵轮10向擒纵叉50施加转矩。
另外,擒纵轮10在各齿部11的根部附近的外轮部10b上作为本发明的转矩施加部件的一例形成有凸部件13。因此,相比齿部11的表面12,凸部件13形成在从轴心C1的半径短的位置。另外,相比齿部11的表面12,凸部件13不仅限于形成在从轴心C1的半径短的位置的构造。
凸部件13形成的数量与齿部11相同。各凸部件13从擒纵轮10的垂直于轴心C1的端面14突起形成。本实施方式中,凸部件13形成短圆柱形,但是,本发明的转矩施加部件不限于短圆柱形的形态。
另外,凸部件13不限于从端面14突出形成的结构,可以是向擒纵轮10的半径方向突起形成的结构。凸部件13是通过与齿部11、进瓦55及出瓦56不同的途径,从擒纵轮10向擒纵叉50施加转矩的结构,细节将在后面介绍。
另外,擒纵轮10可以是通过DeepRIE(深度粒子反应刻蚀)工艺等形成的硅制品。
(擒纵叉)
擒纵叉50使用摆轮振动的时机对应的规定的周期停止擒纵轮10的旋转,或者,从旋转的擒纵轮10接受转矩,并将该转矩向摆轮传递。
图5是表示擒纵叉50详情的平面图。擒纵叉50是如图5所示,在叉身51的一侧端部交叉设置有叉腿52,并在该交叉部设置的擒纵叉轴54的轴心C2周围旋转自如地形成。叉腿52的一侧端上设置有由石材形成的进瓦55,另一侧端上同样设置有由石材形成的出瓦56。
另外,在叉腿52中擒纵叉轴54的附近(离进瓦55和出瓦56较近的位置)且在进瓦55和出瓦56之间的部分设置有第3瓦58(接受转矩部件的一例),如图3A、3B所示,第3瓦58在规定的时机接触擒纵轮10的凸部件13。第3瓦58与进瓦55和出瓦56同样由石材形成。
第3瓦58是本发明的接受转矩部件的一个示例。此外,第3瓦58如后述那样,其以仅接触从擒纵轮10的端面14突起的凸部件13的方式形成,并比进瓦55和出瓦56在轴心C2方向的厚度薄。
另外,第3瓦58上不会施加有如进瓦55和出瓦56那样通过碰撞旋转的擒纵轮10的齿部11来停止擒纵轮10的旋转的撞击力。因此,第3瓦58无需有进瓦55和出瓦56那样的厚度(沿擒纵轮10的旋转方向尺寸),进而比进瓦55和出瓦56较薄地形成。进一步,第3瓦58形成在以从轴心C2至第3瓦58的前端面58a的长度比从轴心C1至凸部件13的外周面的长度短的位置。
在叉身51的与叉腿52相反的一端形成有嵌合圆盘钉60的空间的叉口53。并且,往复运动的圆盘钉60通过进入叉口53并推压形成在叉口53的侧壁,使擒纵叉50沿擒纵叉轴54的轴心C2周围以图示的顺时针方向R1和逆时针方向R2摇动。
为了将擒纵叉50摇动的角度限制在规定的范围内,当擒纵叉50摇动规定的角度时,设置有通过撞击叉身51的侧面来限制擒纵叉50的摇动的两个限位钉81、82。一侧的限位钉82限制擒纵叉50的顺时针方向R1的摇动,另一侧的限位钉81限制擒纵叉50的逆时针方向R2的摇动。
根据擒纵叉50的摇动方向,擒纵叉50通过进瓦55和出瓦56交替齿合在擒纵轮10的齿部11使擒纵轮10的旋转被停止,或者通过从齿部11分离使擒纵轮10的停止状态被解除,并切换擒纵轮10的旋转和停止,使擒纵轮10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向顺时针方向R1旋转。
擒纵叉50的进瓦55,在解除擒纵轮10的旋转的停止之后,其撞击面与擒纵轮10的齿部11的锁定角(擒纵轮10的齿部11通过进瓦55在停止状态中,齿部11的表面12中对应靠近进瓦55的端的角部)接触,并伴随擒纵轮10朝向顺时针方向R1的旋转而从擒纵轮10的齿部11的锁定角接受撞击(转矩)。在此之后,擒纵叉50的进瓦55与齿部11的表面12接触,并伴随从该表面12朝向擒纵轮10的顺时针方向R1的旋转而接受撞击(转矩)。
在解除擒纵轮10的旋转的停止之后,擒纵叉50的出瓦56与擒纵轮10的齿部11的表面12接触,并伴随擒纵轮10朝向顺时针方向R1的旋转而从该表面12接受撞击(转矩)。据此,擒纵叉50通过圆盘钉60向摆轮具备的平衡弹簧施加能量。
另外,在擒纵轮10的齿部11与出瓦56接触的期间(擒纵轮10的齿部11与出瓦56的接触结束之前),第3瓦58开始接触擒纵轮10的凸部件13,并伴随擒纵轮10朝向顺时针方向R1的旋转而从凸部件13接受撞击(转矩)。据此,擒纵叉50通过圆盘钉60向摆轮具备的平衡弹簧施加能量。
出瓦56的从擒纵轮10的齿部11接受撞击的撞击面56a,与现有技术不同,朝向擒纵叉50的外侧的方式倾斜形成。也就是说,如图5所示,出瓦56的撞击面56a的面未朝向作为擒纵叉50的摇动中心的轴心C2侧的状态,即,撞击面56a的法线P朝向远离轴心C2的方向。
此外,在撞击面56a是朝向擒纵叉50的外侧的倾斜面时,出瓦56的内侧(从轴心C2的距离较短的一侧)的面(撞击齿部11而被停止旋转的擒纵轮10的停止面56b(参照图2A))的长度,比外侧(从轴心C2的距离较长的一侧)的面(外侧面56d)的长度长的形成,并经过停止面56b的端部(锁定角56c;连接撞击面56a和停止面56b的角部)和外侧面56d的端部(外侧角56e;连接撞击面56a和外侧面56d的角部)的撞击面56a的法线P朝向远离轴心C2的方向倾斜。
撞击面56a通过这样的倾斜而构成,因此由出瓦56解除擒纵轮10的停止状态时,擒纵轮10的齿部11的表面12与锁定角56c接触,并从齿部11向出瓦56施加转轴。
另一方面,当擒纵轮10的旋转进一步前进,擒纵轮10的凸部件13的外周面开始接触擒纵叉50的第3瓦58的前端面58a时,擒纵轮10的齿部11的表面12与擒纵叉50的出瓦56的锁定角56c的接触将结束。进而,进瓦55撞击擒纵轮10的齿部11并在擒纵轮10的旋转停止前的时机,凸部件13的外周面和第3瓦58的前端面58a的接触将结束。在凸部件13的外周面与第3瓦58的前端面58a接触的期间,从凸部件13向第3瓦58施加转轴。
此外,擒纵叉50同擒纵轮10相同,可以是通过DeepRIE工艺等形成的硅制品。
(擒纵机构的作用)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便捷式钟表中的擒纵机构1的作用进行说明。首先,如图2所示,擒纵叉50的出瓦56的停止面56b撞击擒纵轮10的齿部11,使擒纵轮10的旋转停止。从此,通过摆轮的振动圆盘针60以轴心C3周围的顺时针方向R1旋转,并圆盘针60施压擒纵叉50的叉口53的侧壁,如图2B所示,使擒纵叉50向轴心C2周围的逆时针方向R2旋转。据此,出瓦56开始从齿部11脱离,并随着圆盘针60的旋转的进行而擒纵叉50的旋转也进行,如图2B所示,出瓦56的停止面56b脱离齿部11。
然后,因为出瓦56的撞击面56a以朝向擒纵叉50的外侧的方式倾斜,所以,出瓦56的锁定角56c与擒纵轮10的齿部11的表面12接触。并且,通过擒纵轮10的朝向顺时针方向R1的旋转,齿部11向顺时针方向R1进行期间,锁定角56c继续与齿部11的表面12接触,并从擒纵轮10向出瓦56施加使擒纵叉50朝向逆时针方向R2旋转的转矩。另外,将擒纵轮10的齿部11朝向出瓦56施加转矩的期间称之为施压撞击的前半期间。
如图3所示,擒纵轮10继续旋转,擒纵叉50的第3瓦58的前端面58a开始与擒纵轮10的凸部件13的外周面接触时,擒纵轮10的齿部11的表面12从锁定角56c分离。
并且,通过擒纵轮10朝向顺指针方向R1旋转,凸部件13向顺时针方向R1进行的期间,如图3B所示,凸部件13的外周面继续与第3瓦58的前端面58a接触,并从擒纵轮10向出瓦56施加使擒纵叉50向逆时针方向R2旋转的转轴。另外,将擒纵轮10的凸部件13朝向第3瓦58施加转矩的期间称之为施压撞击的后半期间。
擒纵轮10继续旋转,擒纵轮10的凸部件13的外周面从第3瓦58的前端面58a分离时,如图4所示,擒纵轮10的另外齿部11撞击擒纵叉50的进瓦55的停止面55b,使擒纵轮10的旋转停止。
此后,由于摆轮的旋转方向逆转而成逆时针方向R2,朝向逆时针方向R2旋转的圆盘钉60使擒纵叉50以轴心C2周围朝向顺时针方向R1旋转,据此,进瓦55从齿部11脱离,而回复擒纵轮10的旋转,从擒纵轮10的齿部11向进瓦55施加转矩,此后,齿部11撞击出瓦56,并使擒纵轮10处于停止的图2A的状态,以下,反复上述一系列的动作。
根据上述构造的本实施方式的擒纵机构1,除了擒纵轮10的齿部11向擒纵叉50的出瓦56施加的转矩之外,还从凸部件13向第3瓦58施加转矩。因此,本实施方式的擒纵机构1能够提高擒纵轮10向擒纵叉50的转矩的传递量,而且能够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
在此,本实施方式的擒纵机构1在通过出瓦56解除擒纵轮10旋转停止而擒纵轮10开始旋转时,擒纵轮10的齿部11的表面12与擒纵叉50的出瓦56(的锁定角56c)接触并移动。此时,擒纵轮10的齿部11向擒纵叉50的出瓦56作用的负荷在与擒纵轮10的齿部11的表面12正交的方向上。
在未应用于本发明的现有擒纵机构中,擒纵机构的出瓦的撞击面倾斜,其面向擒纵叉的内侧(瓦的内侧(从摇动中心的距离较短的一侧)的长度短于外侧(从摇动中心的距离较长的一侧)的长度,连接内侧的端部和外侧的端部的撞击面的法线方向以靠近动摇中心的方向的方式倾斜)。因此,当擒纵轮开始旋转时,擒纵轮的齿部的角部在接触擒纵叉的出瓦的撞击面的同时移动。据此,从擒纵轮的齿部向擒纵叉的出瓦作用的负荷在与出瓦的撞击面正交的方向上。
对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擒纵机构1中,施加撞击的前半部分期间,从擒纵轮10的齿部11向擒纵叉50的出瓦56作用的负荷在与擒纵轮10的齿部11的表面12正交的方向上。因此,本实施方式的擒纵机构1与现有的由擒纵轮向出瓦的撞击面正交的方向作用的负荷的结构相比,能够增大施加在擒纵叉50的转矩。
在此,现有的擒纵机构中,擒纵轮向出瓦传递转矩的期间摆轮跨越振动中心。然后,在擒纵轮向出瓦开始传递转矩的初始阶段(摆轮靠近振动中心的期间)中,传递到出瓦的转矩朝向摆轮的振动周期缩短(使时钟前进)的方向作用,并且在擒纵轮向出瓦传递转矩的最后阶段(摆轮远离振动中心的期间)中,传递到出瓦的转矩向摆轮的振动周期边长(使时钟延迟)的方向作用。
结果,在现有的擒纵机构中,擒纵轮的齿部针对擒纵叉的出瓦的转矩的传递量,在时钟延迟方向上的转矩的传递量多于在时钟前进方向上的转矩的传递量。
与此相比,本实施方式的擒纵机构1中,将从擒纵轮10向擒纵叉50的转矩的传递期间分为施加撞击的前半部分期间和后半部分期间,前半部分期间是从擒纵轮10的齿部11向擒纵叉50的出瓦56传递转矩的传递期间,后半部分期间是从擒纵轮10的凸部件13向第3瓦58传递转矩的传递期间。
并且,在前半部分期间,如上所述,由于增大了从擒纵轮10的齿部11向擒纵叉50的出瓦56传递转矩,所以能够提高在前半部分期间中的作用于使时钟前进的转矩的传递量。
进而,从擒纵轮10向擒纵叉50传递的转矩当中,能够将朝向时钟前进方向作用的比例靠近于朝向时钟延迟方向作用的比例,并且通过前进和延迟之间的平衡能够降低擒纵机构1的误差。
另外,本发明的钟表用擒纵机构中,不排除将擒纵叉的出瓦的撞击面朝向擒纵叉的内侧的方式进行倾斜的结构。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擒纵机构1中,从擒纵轮10施加转矩的凸部件13形成在从擒纵轮10的轴心C1的半径短于齿部11的表面12的部位。擒纵机构1中,通过将凸部件13和第3瓦58的位置通过上述方式优化,相比现有的擒纵机构的擒纵轮的齿部的锁定角向擒纵叉传递的转矩,能够增大凸部件13向擒纵叉50传递的转矩。
因此,能够容易提高从擒纵轮10施加撞击的整个周期中的转矩的传递效率。另外,本发明的钟表的擒纵机构中,由擒纵轮施加转矩的转矩施加部件不排除形成在从擒纵轮轴心的半径比擒纵轮的齿部的面较长的部位或者同一距离的部位。
此外,因为本实施方式的擒纵机构1中,在擒纵轮10的齿部11与出瓦56之间的接触结束之前,凸部件13与第3瓦58可接触的被设置,所以能够确保擒纵轮10向擒纵叉50的转矩的传递不会中断而长。
本实施方式的擒纵机构1中,设置在擒纵轮10的凸部件13由于从擒纵轮10的端面14凸起形成,所以凸部件13在擒纵轮10的半径方向的外侧凸起的情况时产生,而能够避免与进瓦55或出瓦56的接触。
另外,由于凸部件13在从擒纵轮10的端面14突出形成,所以能够避免为了避免与进瓦55或出瓦56的接触的凸部件13的形状和配置受到较大的制约。
图6A示出了关于出瓦56相对于摆轮的旋转角度的转矩比的曲线图,并表示实施方式的擒纵机构1的曲线图,图6B示出了关于出瓦56针对摆轮的旋转角度的转矩比的曲线图,并表示擒纵机构(现有的)比较例的曲线图。
图6A中,摆轮的旋转角度的θ1[°]是对应图2B所示的施加撞击的前半部分期间的开始的位置,摆轮的旋转角度的θ2[°]是对应图3A所示的施加撞击的前半部分期间和后半部分期间之间切换的位置,摆轮的旋转角度的θ3[°]是对应图3B所示的施加撞击的后半部分期间的最后的位置(凸部件13与第3瓦58分离时机对应的位置)。另外,图6A的摆轮的旋转角度的0[°]的位置是对应摆轮的振动中心。
本实施方式的擒纵机构1表示了图6A的转矩比。在此,摆轮的旋转角度是负的范围,且转矩比是正的范围,也就是说,摆轮的旋转角度的θ3[°]至0[°]的范围是向时钟前进的方向作用的转矩比(标记+)。
另一方面,摆轮的旋转角度为负的范围,且转矩比是负的范围,也就是说,摆轮的旋转角度的-27、-26[°]至θ1[°]的范围是向时钟延迟的方向作用的转矩比(标记-)。另外,摆轮的旋转角度是正的范围,且转矩比是正的范围,也就是说,摆轮的旋转角度的0[°]至θ3[°]的范围是向时钟延迟的方向作用的转矩比(标记-)。
未应用本发明的比较例(现有的)的擒纵机构示出了图6B的转矩比。该比较例的擒纵机构的擒纵轮除不具备凸部件13,不具有第3瓦58,且出瓦56的撞击面56a面朝向擒纵叉50内侧的擒纵叉50的特点以外,同实施方式的擒纵机构1的构造相同。
参照图6A、图6B的实施方式的擒纵机构1的转矩比和比较例的擒纵机构的转矩比进行比较,实施方式的擒纵机构1相比比较例的擒纵机构,其正值的转矩比的面积(图中具有斜线的部分)与负值的转矩比的面积之间的差距较小,因此,提高了从擒纵机构10向擒纵叉50的转矩的传递效率。
此外,实施方式的擒纵机构1相比比较例的擒纵机构,增大了在时钟前进方向作用的转矩比(+标记)相对于在时钟延迟方向作用的转矩比(-标记)的比例,并降低了擒纵机构1的误差。
另外,由于凸部件13形成在靠近轴心C1的位置,所以擒纵轮10的转矩容易向擒纵叉50传递,并且从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的观点出发是优选的。
但是,另一方面,如果凸部件13,在与接触的第3瓦58的前端面58a之间的移动距离比伴随擒纵叉50的摇动而运动的第3瓦58的距离短时,无法向第3瓦58的前端面58a施加转矩。并且,随着凸部件13靠近轴心C1,凸部件13的移动长度变短。
图7A是用于说明从凸部件13向第3瓦58传递转矩的条件的一例的图,表示凸部件13与第3瓦58之间开始接触的状态,图7B是用于说明从凸部件13向第3瓦58传递转矩的条件的一例的图,表示在凸部件13与第3瓦58之间的接触结束后,使用进瓦55使擒纵轮10停止的状态。
在此,如图7A所示,将凸部件13与第3瓦58开始接触的部位由A表示。另外,如图7B所示,在凸部件13与第3瓦58接触结束后,擒纵轮10被瓦55停止的状态中,第3瓦58的分离角的部位由B表示,并将凸部件13中从轴心C1距离最远的部位由C表示。另外,部位C是,在凸部件13中,与第3瓦58之间的接触结束时的与第3瓦58的前端面58a的接触部位。
在从凸部件13与第3瓦58开始接触至使用进瓦55使擒纵轮10被停止期间的擒纵轮10的旋转角度为α(<AC1C),从凸部件13与第3瓦58开始接触至使用进瓦55使擒纵轮10被停止期间的擒纵叉50的旋转角度为β(<BC2C),开始接触时的轴心C1和部位A之间的长度为γ1,开始接触时的轴心C2和部位B之间的长度为L1,使用进瓦55使擒纵轮10被停止的状态中的轴心C1与部位C之间的长度为γ2,使用进瓦55使擒纵轮10被停止的状态中的轴心C2与部位C之间的长度为L2,长度AC及长度BC分别由如下计算。
AC={(r1)<2>+(r2)<2>-2(r1)(r2)cosα}<1/2>
BC={(L1)<2>+(L2)<2>-2(L1)(L2)cosβ}<1/2>
这样计算的长度AC可以被设计为长于BC的长度。
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擒纵机构1的擒纵叉50的具体实例的图。作为示例,擒纵轮10的轴心C1与擒纵叉50的轴心C2之间的长度C1C2为2800[μm],凸部件13是以从轴心C1的长度为1800[μm]的位置为中心直径100[μm]的具有外周面的圆柱形部件,将第3瓦58以,如图8所示朝进瓦55侧的侧面沿连接轴心C1和轴心C2的y轴,将前端面58a的出瓦56侧的端缘在从轴心C2相对y轴的角度θ(=11.00[°])的位置,从轴心C2的半径为L(=1013[μm])的位置设定时,上述的长度r1、r2、L1、L2,角度α、β由如下计算。另外,第3瓦58的前端面58a相对于与y轴正交的x轴,以向右下降角度γ(=21.6[°])倾斜形成。
r1=1847[μm]
r2=1850[μm]
L1=959[μm]
L2=1013[μm]
α=7.47[°]
β=12.28[°]
因此,长度AC为241μm,长度BC为217μm,满足BC<AC。上述的具体的数值只是一个例子,可以采用除这些数值之外的值,并且以成为BC<AC的方式设定即可。
(变形例)
实施方式的擒纵机构1中,凸部件13形成为短圆柱形,但是,其外周面的轮廓形状不限于圆形。另外,在第3瓦58中,前端面58a也可以向任意方向倾斜。
图9A是表示本发明的擒纵机构中的转矩授受部件的另一示例的凸部件13及第3瓦158的示意图,并且表示圆柱形的凸部件13和前端面158a与第3瓦58相反方向倾斜的第3瓦158组合的形态,图9B是表示本发明的擒纵机构中的转矩授受部件的另一示例的凸部件113及第3瓦158的示意图,并表示三角柱形的凸部件113和前端面158a与第3瓦58相反方向倾斜的第3瓦158组合的形态,图9C是表示本发明的擒纵机构中的转矩授受部件的另一示例的凸部件213及第3瓦58的示意图,并表示三角柱形的凸部件213与图5所示的第3瓦58组合的形态,分别示出。
本发明的擒纵机构中的转矩授受(授予和接受)部件是,例如图9A所示,凸部件13为短圆柱形,前端面158a的倾斜方向适用与图5所示的前端面58a相反方向倾斜形成的第3瓦158,凸部件13的外周面可以是,在第3瓦158中,将连接前端面158a的一侧端部的角部158c沿箭头方向推压构成而从凸部件13向第3瓦158施加转矩的结构。另外,凸部件的外周面的轮廓形状无需是严格的圆形,可以是椭圆形或者是曲率未定义的曲线形状。
本发明的擒纵机构中的转矩授受部件是,例如图9B所示,凸部件113为三角柱形,前端面158a的倾斜方向适用与图5所示的前端面58a相反方向倾斜形成的第3瓦158,凸部件113的外周面的平面部分可以是,在第3瓦158中,将连接前端面158a的一侧端部的角部158c沿箭头方向推压构成而从凸部件113向第3瓦158施加转矩的结构。
本发明的擒纵机构中的转矩授受部件是,例如图9C所示,凸部件213为三角柱形,适用图5所示的第3瓦58,凸部件213的外周面的角部213c可以是,将第3瓦58的前端面58a沿箭头方向推压构成而从凸部件213向第3瓦58施加转矩的结构。
另外,如图1所示,凸部件13、113、213不必以固体物质的形式突出。也就是说,只要存在以推压第3瓦58、158的前端面58a、158a的方式接触的面或者部分即可,可以只有凸部件13、113、213的外周面的部分,也就是说只形成有板状的壁面的结构即可。
实施方式1或者变形例的擒纵机构1中,擒纵叉50上设置的进瓦55、出瓦56及第3瓦58分别由与作为擒纵叉50的主体的叉身51及叉腿52不同的材料石头制成。然而,在本发明的擒纵机构中,也可以是擒纵叉的主体与进瓦、出瓦及第3瓦为相同的材料(例如,硅或者金属),并一体形成的结构。
图10是表示擒纵机构301的斜面图,擒纵机构301具备代替图1所示的擒纵机构1中的擒纵轮10的擒纵轮310,代替擒纵叉50的擒纵叉350。图示的擒纵机构301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擒纵机构301中的擒纵叉350由叉身351、叉腿352、进瓦355、出瓦356及第3瓦358由硅等一体形成。此外,该擒纵机构301的擒纵轮310中,代替短圆柱形的凸部件13具备略三角柱形的凸部件313。即使这样构成的擒纵机构301也能够得到与图1所示的擒纵机构1相同的作用效果。
上述各实施方式和变形例的擒纵机构中,作为转矩授受部件的示例的凸部件及第3瓦在两个相邻的齿部11、11之间及进瓦与出瓦之间分别设置一个,但是,也可以分别设置有两个以上,容易提高传递效率。
另一方面,随着在相邻的两个齿部11、11之间及进瓦与出瓦之间分别设置转矩授受部件的数量的增加,精度准确地调整转矩授受部件接受的时机等变得困难。因此,设置转矩授受部件的数量,可以根据要提高的能量传递效率与调整精度所需的成本与平衡来确定。
(实施方式2)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钟表擒纵结构的第2实施方式(实施方式2)进行说明。
<擒纵机构的构成>
图1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便捷式钟表(例如手表)的擒纵机构501的斜面图。图12A~图12E是表示擒纵机构501的动作的平面图,图12A是表示通过进瓦555使擒纵轮510停止的状态,图12B是表示进瓦555从擒纵轮510的齿部511分离之前的状态,图12C是表示进瓦555从擒纵轮510的齿部511分离并擒纵轮510旋转,臂部557与擒纵轮510的凸部件513(转矩施加部件)接触的状态,图12D是表示臂部557从擒纵轮510的凸部件513分离之前的状态,图12E是表示通过出瓦556使擒纵轮510停止的状态。
如图11所示,图示的擒纵机构501是具备擒纵轮510、擒纵叉550及振动石560的瑞士杠杆式擒纵机构。另外,擒纵轮510针对擒纵叉550以外的其他旋转体等不施加转矩,因此,擒纵机构501与实施方式1的擒纵机构1相同,例如,与同轴(Co-Axial)擒纵机构那样擒纵轮针对擒纵叉以外的摆轮等的其他旋转体施加转矩的结构相比驱动所需的转矩较小。
(圆盘钉)
圆盘钉560与实施方式1的圆盘钉60相同。
(擒纵轮)
擒纵轮510由硅制成,例如,通过DeepRIE(深度粒子反应刻蚀)工艺形成。擒纵轮510由于通过轮系施加的驱动力(能量,转矩),在轴心C1的周围向顺时针方向R旋转。擒纵轮510具备:内轮部510a,其靠近轴心C1侧的中心部;外轮部510b,其远离中心部;4个连接部510c,其以放射状延伸并连接内轮部510a与外轮部510b。此外,擒纵轮510从外轮部510b向外延伸,并将前端向旋转方向(顺时针方向R1)倾斜形成的多个齿部511沿轴心C1周围的圆周方向上具备等同的角度间隔。
图11中示出的擒纵轮510例如具备15个齿部511。擒纵轮510的齿部511的数量并不限于本实施方式的15个,其可以多于15个,也可以少于15个。
擒纵轮510根据擒纵叉550的位置,齿部511的面向顺时针方向R1的表面(以下称旋转表面)512a撞击进瓦555的停止表面555a或者出瓦556的停止表面556a,使该旋转被停止。
另外,擒纵轮510根据擒纵叉550的位置,齿部511的面向擒纵轮510的半径方向的外侧的表面(以下称外周面)512b与出瓦556朝向半径方向的外侧的表面(以下称撞击面)556b接触。并且,通过擒纵轮510的旋转,外周面512b或者该端部的角部推压撞击面556b,并从擒纵轮510通过出瓦556向擒纵叉550施加转矩。
另一方面,齿部511的外周面512b与进瓦555的面向外侧的表面(以下称外周面)555b不接触。因此,擒纵轮510通过进瓦555向擒纵叉550不施加转矩。齿部511的外周面512b与进瓦555的外周面555b不产生接触是因为,如后述那样,外周面555b的倾斜方向与现有的擒纵叉中的进瓦的外周面相比倾斜方向成相反。
现有的擒纵叉中的进瓦的外周面与出瓦556的撞击面556b相同方向倾斜,并且,通过擒纵轮510的旋转,使外周面512b或者其端部的角部施压进瓦的外周面,而从擒纵轮510通过进瓦向擒纵叉550施加转矩。因此,现有的擒纵机构中的进瓦的外周面是,从擒纵轮510接受转矩的撞击面。
另外,擒纵轮510中,在外轮部510b的各齿部511形成有,作为本发明中的转矩施加部的一个示例的凸部件513。凸部件513与齿部511数量同为15个。
凸部件513是从垂直于擒纵轮510的轴心C1的端面514向轴心C1方向突出的三角柱形,并形成至齿部511的外周面512b的位置。另外,凸部件513可以是相比齿部511的外周面512b沿半径方向向外突出,也可以是相比外周面512b沿半径方向向内缩回。凸部件513使用与从齿部511向出瓦556不同的途径,从擒纵轮510向擒纵叉550施加转矩,详情后述。
(擒纵叉)
擒纵叉550与擒纵轮510相同的由硅制成,例如,使用DeepRIE工艺形成。擒纵叉550使擒纵轮510的旋转在摆轮振动的时机所对应的规定的周期上停止,或者,从旋转的擒纵轮510接受转矩,并将该转矩传递给摆轮。
如图11所示,擒纵叉550以叉身551的一侧端部与叉腿552相交并形成大致T字形。并在叉身551的一侧端部与叉腿552相交的部分设置有擒纵叉轴554,并且擒纵叉550以擒纵叉轴554的轴心C2为中心旋转自如地形成。
在叉身551的与叉腿552相反的一端形成有嵌合圆盘钉560的空间的叉口553。并且,往复运动的圆盘钉560通过进入叉口553并推压形成在叉口553的侧壁而向擒纵叉550传递转矩,使擒纵叉550在轴心C2周围以图示的顺时针方向R1和逆时针方向R2摇动。
为了将擒纵叉550摇动的角度限制在规定的范围内,当擒纵叉550摇动规定的角度时,设置有通过撞击叉身551的侧面来限制擒纵叉550的摇动的两个限位钉581、582。一侧的限位钉582限制擒纵叉550的顺时针方向R1的摇动,另一侧的限位钉581限制擒纵叉550的逆时针方向R2的摇动。
在叉腿552中形成有出瓦556、进瓦555及第3瓦557(接受转矩部件的一示例,以下称臂部557)。进瓦555及臂部557与出瓦556夹持轴心C2形成在出瓦556的相反侧。出瓦556、进瓦555、臂部557、叉腿552及叉身551一体形成。
臂部557从轴心C2观察形成在进瓦555的外侧。臂部557为圆弧状弯曲的形状,并且其前端部557a比从轴心C2至进瓦555的外周面555b的距离延伸到更长的位置。臂部557与进瓦555或出瓦556的轴心C2方向的厚度相比形成的较薄,与擒纵轮510的齿部511没有接触,只是与凸部件513接触。
前端部557a与擒纵轮510的凸部件513接触,并通过擒纵轮510的旋转被凸部件513推压,而擒纵叉550接受向顺时针方向R1旋转的转矩。臂部557是本发明中的转矩接受部件的一个示例。
擒纵叉550根据轴心C2周围的摇动方向,通过进瓦555和出瓦556交替齿合在擒纵轮510的齿部511使擒纵轮510的旋转停止,此外,通过进瓦555和出瓦556从齿部511分离而使擒纵轮510的停止状态被解除并重新开始旋转。也就是说,擒纵叉550通过切换擒纵轮510的旋转和停止,使擒纵轮510在规定的时间间隔继续旋转。
在进瓦555使擒纵轮510的旋转停止时,擒纵叉550朝向逆时针方向R2旋转,并进瓦555的停止面555a撞击擒纵轮510的齿部511的旋转表面512a。从该状态,擒纵叉550向顺时针方向R1旋转,而进瓦555从擒纵轮510的齿部511脱离时,擒纵轮510的停止被解除而擒纵轮510重新开始旋转。
一方面,出瓦556使擒纵轮510的旋转停止时,擒纵叉550向顺时针方向R1旋转,并出瓦556的停止面556a撞击擒纵轮510的齿部511的旋转表面512a。从该状态,擒纵叉550向逆时针方向R2旋转,而出瓦556从擒纵轮510的齿部511脱离时,擒纵轮510的停止被解除而擒纵轮510重新开始旋转。
另外,出瓦556从擒纵轮510的齿部511脱离而擒纵轮510重新开始旋转时,如上所述,齿部511的外周面512a推压出瓦556的撞击面556b,从而从擒纵轮510通过出瓦556向擒纵叉550施加摇动的转矩。通过向擒纵叉550施加转矩,使叉口553形成的侧壁推压圆盘钉560而向摆轮施压转矩。
进瓦555从擒纵轮510的齿部511脱离而擒纵轮510重新开始旋转时,因为齿部511的外周面512a不与进瓦555的外周面555b接触,所以从擒纵轮510通过进瓦555向擒纵叉550没有施加转矩。
也就是说,出瓦556切换擒纵轮510的旋转的停止和旋转停止的解除(旋转),并且,从擒纵轮510接受转矩,但是,进瓦555只是切换擒纵轮510的旋转的停止和旋转停止的解除(旋转),而从擒纵轮510不接受转矩。此外,进瓦555及出瓦556与擒纵轮510的齿部511接触,但是不与凸部件513接触。
臂部557在进瓦555从齿部511分离而使擒纵轮510重新旋转开始至出瓦556接触齿部511而擒纵轮510停止为止的期间,臂部557的前端部557a接触擒纵轮510的凸部件513。据此,擒纵叉550从伴随擒纵轮510的旋转而运动的凸部件513接受朝向顺时针方向R1推压的转矩。臂部557接受的转矩,使擒纵叉550的叉口553形成的侧壁推压圆盘钉560而向摆轮施压转矩。
另外,臂部557的前端部557a接触的凸部件513相对于用于使擒纵轮510停止的进瓦555接触过的齿部511,是在沿擒纵轮510的顺时针方向R1上的在向后侧的第2个齿部511上形成的凸部件513。但是,臂部557的前端部557a接触的凸部件513相对于进瓦555接触过的齿部511,不仅限在沿擒纵轮510的顺时针方向R1上的在向后侧的第2个齿部511上形成的凸部件513,可以是在向后侧的第1个齿部511上形成的结构,或者也可以是在向后侧的第3个以后的齿部511上形成的结构。
将前端部557a接触的凸部件513设定在从轴心C2的距离较长的凸部件513上,从而增加了向擒纵叉550传递转矩的转矩比,并能够提高转矩的传递效率,但是,随着从轴心C2的距离的增加,为了确保较长的接触时间而需要加长凸部件513的接触面(后述的表面513a)。
臂部557中不存在,如进瓦555或出瓦556那样的与旋转的擒纵轮510的齿部511碰撞而施加使擒纵轮510的旋转被停止的撞击力。因此,臂部557不需要有进瓦555或者出瓦556那样的厚度(沿着擒纵轮510的顺时针方向R1的尺寸),相比进瓦555或者出瓦556形成的较薄。另外,臂部557在出瓦556接触齿部511而使擒纵轮510停止之后,到进瓦555从齿部511分离而擒纵轮510的旋转重新开始为止的期间,与凸部件513完全没有接触的形状而形成。
(擒纵机构的作用)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便捷式钟表中的擒纵机构501的作用进行说明。首先,如图12A所示,擒纵机构501中,擒纵叉550的进瓦555的停止面555a撞击擒纵轮510的齿部511的旋转表面512a,使擒纵轮510的旋转停止。
此后,由于摆轮的振动,圆盘针560朝向轴心C3周围的逆时针方向R2旋转,并圆盘针560推压擒纵叉550的叉口553的侧壁,如图12B所示,使擒纵叉550朝向轴心C2周围的顺时针方向R1旋转。据此,进瓦555开始从齿部511脱离,并随着圆盘针560的旋转的进行而擒纵叉550的旋转也进行。另外,进瓦555接触齿部511而使擒纵轮510的旋转停止的期间(参照图12A、12B),臂部557的前端部557a与擒纵轮510的凸部件513不接触。
然后,如图12C所示,当进瓦555从齿部511分离时,擒纵轮510的旋转停止被解除,并向顺时针方向R1重新开始旋转,但是,擒纵轮510在旋转期间,进瓦555的外周面555b(相当于现有的擒纵叉中的进瓦的撞击面)完全不与齿部511的外周面512b接触。
当擒纵轮510旋转时,从旋转开始起,与接触过进瓦555的齿部511相比顺时针方向R1上的在后侧的第2个齿部511上形成的凸部件513与臂部557的前端部557a接触。具体而言,凸部件513的三角柱的周面中的朝向顺时针方向R1的表面513a与臂部557的前端部557a接触。
然后,如图12D所示,擒纵轮510朝向顺时针方向R1的旋转进行期间,表面513a将臂部557的前端部557a朝向进瓦555从齿部511脱离时的擒纵叉550的顺时针方向R1以旋转的方式推压擒纵叉550。擒纵叉550推压从擒纵轮510接受转矩的圆盘针560,并施加摆轮朝向逆时针方向R2旋转的转矩,并且向摆轮具备的细弹簧施加能量。
如图12E所示,擒纵轮510朝向顺时针方向R1的旋转进一步进行时,表面513a从臂部557的前端部557a脱离,从擒纵轮510通过臂部557向擒纵叉550的转矩的施加结束。此后,如图12E所示,出瓦556的停止面556a接触齿部511的旋转表面512a而擒纵轮510的旋转被停止,并且擒纵叉550在叉身551撞击限制擒纵叉550朝向顺时针方向R1的旋转的限位钉582,而停止旋转。
以下,通过摆轮的振动而圆盘针560的旋转方向切换为朝向顺时针方向R1,擒纵叉550在轴心C2周围朝向逆时针方向R2旋转,而出瓦556的停止面556a从齿部511的旋转表面512a分离,而擒纵轮510的旋转停止被解除并擒纵轮510朝向顺时针方向R1的旋转重新开始。
当擒纵轮510的旋转重新开始时,由于通过出瓦556被停止的齿部511的外周面512b与出瓦556的撞击面556b接触并旋转,使擒纵叉550朝向逆时针方向R2旋转的转矩施加在出瓦556上。擒纵叉550这样从擒纵轮510接受转矩并推压圆盘钉560,并施加摆轮朝向顺时针方向R1旋转的转矩,并且向摆轮具备的细弹簧施加能量。
当擒纵轮510向顺时针方向R1的旋转进一步进行时,齿部511的外周面512b从出瓦556的撞击面556b分离,并从擒纵轮510通过出瓦556向擒纵叉550的转矩的施加结束。
此后,如图12A所示,进瓦555的停止面555a接触齿部511的旋转表面512a并使擒纵轮510的旋转停止,并且擒纵叉550在叉身551撞击限制擒纵叉550朝向逆时针方向R2的旋转的限位钉581而停止旋转。以下,擒纵机构501反复上述一连串的动作。
如此,根据本实施方式擒纵机构501,擒纵叉550中,从轴心C2的距离,比进瓦555与擒纵轮510接触的部分为止的距离长的臂部557的前端部557a上,为了从擒纵轮510接受转矩,能够增加从擒纵轮510在擒纵叉550上接受转矩的转矩比,并能够提高从擒纵轮510向擒纵叉550的转矩的传递效率。也就是说,擒纵机构501与一般的瑞士杠杆式擒纵机构相比,能够提高转矩传递效率。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擒纵机构501中,代替进瓦555的从擒纵轮510接受转矩的臂部557的前端部557a使擒纵叉550与进瓦555从擒纵轮510的齿部511脱离时的擒纵叉550的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接受旋转的转矩的方式,在与出瓦556比更靠近进瓦555侧配置,因此,不阻止进瓦555从齿部511脱离时的擒纵叉550的旋转,并能够从擒纵轮510向臂部557施加转矩。
图13A是表示在臂部557上接受转矩的擒纵机构501的擒纵叉550的顺时针方向R1上相对于摆轮的旋转角度的转矩比(摆轮的转矩/擒纵轮的转矩)的曲线图,图13B为比较例,示出了在进瓦的撞击面上接受转矩的现有的擒纵机构的相对于摆轮的旋转角度的转矩比的曲线图。另外,图13A及图13B中的摆轮的旋转角度的0[°]的位置是对应摆轮的振动中心。
如图13A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擒纵机构501,在摆轮的旋转角度是负的范围,且转矩比是正的范围,也就是说,摆轮的旋转角度的θ2[°]至0[°]的范围是向时钟前进的方向作用的转矩比(标记+)。
另一方面,摆轮的旋转角度为负的范围,且转矩比是负的范围,也就是说,摆轮的旋转角度的θ1[°]至θ2[°]的范围是向时钟延迟的方向作用的转矩比(标记-)。另外,摆轮的旋转角度是正的范围,且转矩比是正的范围,也就是说,摆轮的旋转角度的0[°]至θ3[°]的范围是向时钟延迟的方向作用的转矩比(标记-)。
实施方式的擒纵机构501的转矩比(参照图13A)和比较例的擒纵机构的转矩比(参照图13B)进行比较,实施方式的擒纵机构501与比较例的擒纵机构相比较,正值的转矩比的面积(图中具有斜线的部分)增大,并验证了从擒纵轮510向擒纵叉550的转矩的传递效率的提高。
另外,实施方式的擒纵机构501与比较例的擒纵机构相比较,相对向时钟延迟的方向作用的转矩比(-标记的面积),向时钟前进方向作用的转矩比(+标记的面积)的比例增大,并靠近正负的面积均等的方向,能够降低擒纵机构1的误差。
另外,使用进瓦接受转矩的比较例的情况下,由于从擒纵轮510的齿部511使用撞击面接受转矩的期间,改变为与齿部511的接触形式(从面接触改变为使用角的线接触),所以,如图13B所示,在旋转角度θ4[°]时,接受转矩突然变动并产生不连续,但是,在接受转矩的期间,擒纵轮510的凸部件513与臂部557的前端部557a的接触形式无变化的本实施方式的擒纵机构501中,擒纵叉550接受的转矩是连续的,并能够防止转矩值的突然变动。
图14A是表示臂部557的前端部557a与凸部件513的表面513a接触的同时相对移动的部分的详解图。图14B是比较例的图,示出了进瓦555的撞击面555b上接受转矩的现有的擒纵机构的撞击面555b与外周面512b接触的同时相对移动的部分的详解图。
如图14A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擒纵机构501中,臂部557的前端部557a与凸部件513的表面513a接触的同时相对移动的部位中的朝向顺时针方向R1旋转的擒纵轮510的移动方向V1(顺时针方向R1的切线方向)与朝向顺时针方向R1旋转的擒纵叉550的移动方向V2(顺时针方向R1的切线方向)交叉的角度α为约60[°]。臂部557不具有将擒纵轮510的齿部511的旋转停止的功能,所以,无需在使旋转的擒纵轮510确切地停止为目的而针对擒纵轮510的顺时针方向R1略垂直的方向上移动。
另一方面,如图14B所示,在比较例的擒纵机构中,进瓦555的撞击面555b'与齿部511的外周面512b接触的同时相对移动的部分中的,朝向顺时针方向R1旋转的擒纵轮510的移动方向V3(顺时针方向R1的切线方向)与朝向顺时针方向R1旋转的擒纵叉550的移动方向V4(顺时针方向R1的切线方向)交叉的角度β为约90[°]。
也就是说,臂部557的前端部557a与凸部件513的表面513a相互接触的部位中的擒纵轮510的移动方向V1与擒纵叉550的移动方向V2交叉的角度α比比较例的进瓦555的撞击面555b'与齿部511的外周面512b相互接触的部位中的擒纵轮510的移动方向V3与擒纵叉550的移动方向V4交叉的角度β小。
通常,当两个接触部件相对移动时,随着交叉角度的变小,在接触部分上接受转矩的摩擦力的影响降低。此外,摩擦力取决于接触部件的表面的状态(摩擦系数),并且表面状态通常经年而劣化,因此摩擦系数经年而趋于增加。
也就是说,当由于经年引起的表面状态的变化而摩擦力的增加时,在比比较例的角度β小的角度α交叉的本实施方式的擒纵机构501与比较例相比,很难受到摩擦力的增加的影响,并且能够减少转矩传递效率的降低程度。
本实施方式的擒纵机构501中,角度α为约60[°],但是在本发明的擒纵机构中的上述角度α不仅限于约60[°],只要是比不适用本发明的现有的擒纵机构中的擒纵轮的齿部的外周面与擒纵叉的进瓦的撞击面接触的部位上的擒纵轮的旋转方向与擒纵叉的旋转(摇动)的方向交叉的角度小即可,例如可以是60[°]以下的角度,也可以是超过60[°]的角度。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擒纵机构501中,擒纵轮501上设置的凸部件513是从擒纵轮510的端面514朝向轴心C1方向突出形成,因此能够回避凸部件513与进瓦555或者出瓦556接触。
进一步,由于凸部件513从擒纵轮510的端面514朝向轴心C1方向突出形成,所以能够避免为了回避与进瓦555或者出瓦556接触的凸部件513的形状或者配置受到大的制约。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擒纵机构501中,由于进瓦555仅以停止面555a与擒纵轮510接触,并朝向外侧的外周面555b不与擒纵轮510接触,即,进瓦555仅以使擒纵轮510停止的面(停止面555a)与擒纵轮510接触,因此,进瓦555仅有发挥切换擒纵轮510的旋转停止和解除旋转停止(旋转)的功能即可。
另一方面,臂部557不具有切换擒纵轮510的旋转停止和解除旋转停止的功能,仅有发挥接受来自擒纵轮510的转矩的功能即可。据此,本实施方式的擒纵机构501在进瓦555和臂部557上分开功能,并分别能够形成最佳的形状。
(变形例)
实施方式的擒纵机构501中,例如擒纵叉550由硅一体形成,但是不限于硅,可以由金属等形成。此外,本发明的擒纵机构中,进瓦555、出瓦556及臂部557等可以由与擒纵叉550的本体的叉身551及叉腿557不同材料的石材等形成。
实施方式的擒纵机构501中的凸部件513由三角柱形形成,但是,本发明的擒纵机构中的凸部件不限于三角柱形的形状,可以是四角柱形的结构,或者其他的形状的结构。另外,凸部件513也可以不是角柱形等的块状部件。也就是说,至少与臂部557的前端部557a接触,并只要具备向臂部557能够施加转矩的面(表面513a)即可,并且只要对强度没有限制,其可以是具有能够施加该转矩的面的薄板状的结构。
实施方式的擒纵机构501中,臂部557由圆弧状弯曲的形状形成,但是臂部557也可以由直线状形成。
图15A表示由直线状形成的臂部657代替图11所示的实施方式的擒纵机构501中的臂部557的变形例的擒纵机构601,相当于图11的斜面图。该擒纵机构601也是本发明的擒纵机构的一种实施方式。
图11所示的擒纵机构501中,臂部557同凸部件513形成在相同的位置(沿轴心C1方向的位置),但是在图15A的擒纵机构601中,臂部657比由擒纵叉650的叉身551、叉腿552、进瓦555及出瓦556形成的擒纵叉主体,在高度方向(轴心C1方向)上突出形成。而且,臂部657的主体部657b在比擒纵轮510的凸部件513高的位置,因此主体部657b与凸部件513不接触。
主体部657b的前端上形成有,在高度方向向下侧突出,例如,圆柱形的突出部657a。而且,该突出部657a的周面,与擒纵机构501的臂部557中的前端部557a相同,进瓦555从齿部511分离之后到出瓦556接触齿部511为止期间与擒纵轮510的凸部件513的表面513a接触,并从擒纵轮510接受转矩。
据此,通过变形例的擒纵机构601也能够得到与图11所示的擒纵机构501相同的作用效果。
此外,臂部657的主体部657b配置在比凸部件513高的位置上,因此,相比图11所示擒纵机构501的臂部557,选择的与凸部件513或者齿部511不接触的主体部657b的形状的自由度较高,而能够提高设计的自由度。
图15B是表示变形例的擒纵机构701,相当于图15A的斜面图,擒纵机构701由较长的臂部757代替图15A示出的变形例的擒纵机构601中的臂部657,并通过与该臂部757的突出部757a的周面接触的凸部件的改变,使凸部件513被代替为不同形状的凸部件813,进一步,齿部511也被改变形状的齿部811代替。该擒纵机构701也是本发明的擒纵机构的一种实施方式。
图15A所示的擒纵机构601中,臂部657的突出部657a相对出瓦555接触过的齿部511,与沿擒纵轮510的顺时针方向R1上的在向后侧的第2个齿部511上形成的凸部件513的表面513a接触,并且擒纵叉650接受转矩的结构,但是,图15B所示的擒纵机构701中,臂部757的突出部757a相对出瓦555接触过的齿部811,与沿擒纵轮810的顺时针方向R1上的向后侧的第3个齿部811上形成的凸部件813的表面813a接触,并且擒纵叉750接受转矩的结构。
这样构成的变形例的擒纵机构701也能够得到与图15A所示的擒纵机构601相同的作用效果。另外,擒纵机构701中的凸部件813的形状与擒纵机构601中的凸部件513的形状的不同是因为擒纵叉750的臂部757的突出部757a所接触的对象凸部件的位置不同。另外,擒纵机构701中的擒纵轮810的齿部811的形状与擒纵机构601中的擒纵轮510的齿部511的形状的不同是因为凸部件813的形状与凸部件513的形状不同。
实施方式及各变形例中的凸部件513、813形成在齿部511或者齿部811,但是凸部件513、813也可以形成在两个齿部511、511或者两个齿部811、811之间。此外,凸部件513、813也可以与齿部511或者齿部811一体形成。
凸部件513、813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或者各变形例中所示的三角柱形的形状,可以采用适宜的形状。也就是说,凸部件513、813只要确保有与臂部557、657、757的前端部557a或者突出部657a、757a接触的表面513a、813a即可,并只要有接触的强度,也可以形成具有表面513a、813a的薄板状。
图16是图11所示的擒纵机构501的变形例,相当于代替图12A所示的擒纵机构501的擒纵叉550而具备另一种擒纵叉550′结构的擒纵机构501′的图。在此,如图12A所示,擒纵叉550是,其叉腿552相对叉身551以正交的程度交叉的形状。也就是说,叉身551的中心线La与叉腿552的中心线Lb交叉的角度θa为靠近90[°]的角度。
另一方面,如图16所示,擒纵机构501′的擒纵叉550′中,叉腿552′相对于叉身551′是小于90[°]的角度交叉的形状。也就是说,叉身551′的中心线La′与叉腿552′的中心线Lb′交叉的角度θa为靠近90[°]的一半的45[°]左右。而且,擒纵叉550′中,叉腿552′的出瓦556′侧为向叉身551′靠近的方式倾斜的形状。即,擒纵叉550′中,叉腿552′的与出瓦556′相反侧形成的臂部557′是朝向远离叉身551′的方向倾斜的形状。
由于擒纵叉550的叉腿552中形成有比进瓦555在外侧的尺寸长的臂部557,相对于作为擒纵叉550的旋转中心的擒纵叉轴554的轴心C2,重量平衡偏向进瓦555侧。因此,擒纵叉550在整体上,重心位置从擒纵叉轴554的轴心C2向进瓦555侧偏离。
在此,擒纵叉550′中,叉腿552′的重心也偏向进瓦555′侧,但是,擒纵叉550′在整体上,由于偏向进瓦555′侧的叉腿552′的重心位于与夹持擒纵叉轴554的轴心C2形成在相反侧的叉身551′的重量相抵消的方向上,因此能够将擒纵叉550′的整体重心向擒纵叉轴554的轴心C2靠近。据此,擒纵机构501′相比擒纵机构501,能够抑制擒纵叉550′的轴心C2周围的摇动(振动)的衰减。
上述的实施方式1的擒纵机构1以,擒纵轮10具备作为转矩施加部件的一例的凸部件13,擒纵叉50具备作为转矩接受部件的一例的第3瓦58而构成,实施方式2的擒纵机构501以,擒纵轮510具备作为转矩施加部件的一例的凸部件513,擒纵叉550具备作为转矩接受部件的一例的臂部557而构成,但是,本发明的钟表的擒纵机构也能够将擒纵机构1和擒纵机构501组合构成。
也就是说,擒纵叉中,在进瓦和出瓦之间具备作为第1转矩接受部件的第3瓦,并且在相比进瓦靠外侧具备作为第2转矩接受部件的臂部,擒纵轮中,在一个表面侧具备向第3瓦施加转矩的作为第1转矩施加部件的第1凸部件,并且在其他表面侧具备向臂部施加转矩的作为第2转矩施加部件的第2凸部件,具备这些擒纵叉和擒纵轮的构成的擒纵机构是擒纵机构1和擒纵机构501相结合的擒纵机构,并且是本发明的钟表的擒纵机构的一个示例。
(相关申请的相互参照)
本发明基于2015年8月25日向日本特许厅申请的特愿2015-165649及2015年11月26日向日本特许厅申请的特愿2015-230669主张优先权,其公开内容全部通过引用而并入本说明书。

Claims (10)

1.一种钟表的擒纵机构,
所述擒纵机构具有:擒纵轮,其围绕轴心旋转并具有多个齿部及施加转矩的转矩施加部件;以及
摇动的擒纵叉,其具有切换所述擒纵轮的旋转和停止并通过与所述齿部接触而从所述擒纵轮接受转矩的出瓦以及至少切换所述擒纵轮的旋转和停止的进瓦,
仅通过所述擒纵叉,所述擒纵轮和摆轮进行授受转矩,
除所述进瓦和所述出瓦外,所述擒纵叉还具备转矩接受部件,所述转矩接受部件与所述转矩施加部件接触而从所述转矩施加部件接受转矩,
所述转矩接收部件的擒纵叉轴的轴心方向的厚度比所述进瓦的厚度及出瓦的厚度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钟表的擒纵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瓦通过与所述齿部的接触而从所述擒纵轮接受转矩。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钟表的擒纵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瓦的撞击面以朝向所述擒纵叉的外侧的方式倾斜形成,
将所述撞击面与用于使所述擒纵轮停止的所述出瓦的停止面相连的锁定角,与所述擒纵轮的齿部的表面接触,并从所述齿部向所述出瓦施加转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钟表的擒纵机构,其特征在于:
在从所述轴心的半径短于所述齿部的向所述出瓦施加转矩的表面的部位形成有所述转矩施加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钟表的擒纵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矩施加部件与所述转矩接受部件,在所述齿部的表面与所述出瓦的接触结束之前,形成为相接触的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钟表的擒纵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擒纵叉,在距所述擒纵叉的摇动的中心的距离比到所述进瓦的距离长的部分,具备自所述进瓦从所述齿部分离之后到所述出瓦接触所述齿部为止的期间接触所述转矩施加部件并接受转矩的转矩接受部件,
所述转矩接受部件为臂部,从擒纵叉轴的轴心观察时所述臂部形成在所述进瓦的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6所述的钟表的擒纵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矩接受部件配置在接受转矩的位置,该转矩使所述擒纵叉以与所述进瓦从所述擒纵轮的齿部分离时的所述擒纵叉的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旋转。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钟表的擒纵机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转矩施加部件与所述转矩接受部件相互接触的部分中所述擒纵轮旋转的方向与所述擒纵叉摇动的方向相交叉的角度,比所述齿部与所述进瓦相互接触的部位中所述擒纵轮旋转的方向与所述擒纵叉摇动的方向相交叉的角度小的位置,所述转矩施加部件与所述转矩接受部件相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钟表的擒纵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瓦仅以使所述擒纵轮停止的表面与所述擒纵轮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钟表的擒纵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矩施加部件是从所述擒纵轮的与所述轴心正交的端面突出形成的凸部件。
CN201680047287.0A 2015-08-25 2016-08-02 钟表的擒纵机构 Active CN10792415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65649 2015-08-25
JP2015-165649 2015-08-25
JP2015-230669 2015-11-26
JP2015230669 2015-11-26
PCT/JP2016/072686 WO2017033688A1 (ja) 2015-08-25 2016-08-02 時計の脱進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24157A CN107924157A (zh) 2018-04-17
CN107924157B true CN107924157B (zh) 2019-12-13

Family

ID=581000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47287.0A Active CN107924157B (zh) 2015-08-25 2016-08-02 钟表的擒纵机构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534319B2 (zh)
EP (1) EP3321747B1 (zh)
JP (1) JP6783773B2 (zh)
CN (1) CN107924157B (zh)
HK (1) HK1249778A1 (zh)
WO (1) WO201703368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881058S1 (en) * 2018-03-05 2020-04-14 Montres Breguet S.A. Escapement wheel
EP3557335A1 (fr) * 2018-04-17 2019-10-23 Dominique Renaud SA Mécanisme d'échappement direct libre pour pièce d horlogerie
CH715023A1 (fr) * 2018-05-25 2019-11-29 Sa De La Manufacture Dhorlogerie Audemars Piguet & Cie Échappement à détente auto-démarrant et sécurisé pour pièce d'horlogerie
JP7103041B2 (ja) * 2018-08-03 2022-07-2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アンクル、ムーブメント、時計
CN108953896B (zh) * 2018-08-06 2020-10-09 广州市纳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微转动全方位无死角监控支架
JP6748318B1 (ja) * 2020-01-29 2020-08-26 セイコーウオッチ株式会社 脱進調速機、時計用ムーブメントおよび時計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06876A (zh) * 1890-07-08 1890-10-30 Marc Kwald
CN1270331A (zh) * 1999-04-12 2000-10-18 奥米加股份有限公司 同轴控制杆擒纵机构
CN101091141A (zh) * 2004-10-26 2007-12-19 豪雅公司 用于手表的调节元件以及包括这种调节元件的机械机芯
EP2400351A1 (fr) * 2010-06-22 2011-12-28 Omega SA Mobile monobloc pour une pièce d'horlogerie
CN104345627A (zh) * 2013-07-25 2015-02-11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擒纵器、钟表用机芯以及钟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61865B (zh) * 2006-06-23 2014-11-21 Omega Sa 用於機械式時計機心之擺輪游絲調節系統及具有此系統之時計
ATE475913T1 (de) * 2007-05-30 2010-08-15 Omega Sa Ankerhemmung für uhren
JP5882089B2 (ja) 2012-03-08 2016-03-09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株式会社 温度補償型てんぷ、時計用ムーブメント及び時計
JP5891076B2 (ja) 2012-03-09 2016-03-22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株式会社 がんぎ歯、該がんぎ歯を備えたがんぎ車、アンクル脱進器、ムーブメント、並びに機械式時計及びトルク伝達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06876A (zh) * 1890-07-08 1890-10-30 Marc Kwald
CN1270331A (zh) * 1999-04-12 2000-10-18 奥米加股份有限公司 同轴控制杆擒纵机构
EP1045297A1 (fr) * 1999-04-12 2000-10-18 Omega SA Echappement coaxial à ancre
CN101091141A (zh) * 2004-10-26 2007-12-19 豪雅公司 用于手表的调节元件以及包括这种调节元件的机械机芯
EP2400351A1 (fr) * 2010-06-22 2011-12-28 Omega SA Mobile monobloc pour une pièce d'horlogerie
CN102368148A (zh) * 2010-06-22 2012-03-07 奥米加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钟表的单件式轮副
CN104345627A (zh) * 2013-07-25 2015-02-11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擒纵器、钟表用机芯以及钟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783773B2 (ja) 2020-11-11
US10534319B2 (en) 2020-01-14
EP3321747A1 (en) 2018-05-16
EP3321747B1 (en) 2020-09-30
EP3321747A4 (en) 2019-03-20
US20180231936A1 (en) 2018-08-16
HK1249778A1 (zh) 2018-11-09
CN107924157A (zh) 2018-04-17
WO2017033688A1 (ja) 2017-03-02
JPWO2017033688A1 (ja) 2018-06-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24157B (zh) 钟表的擒纵机构
CN105911845B (zh) 具有制动式擒纵机构的振荡器
JP5351237B2 (ja) 時計機構用の同期脱進機
CN106557009B (zh) 具有旋转制动器的振荡器
JP6210535B2 (ja) 脱進機、時計用ムーブメントおよび時計
EP1965449B1 (en) Piezoelectric drive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1750953A (zh) 天文钟擒纵机构
JP2000304873A (ja) 時計の脱進機
CN104220941A (zh) 具有无圆盘的摆轮的柔性擒纵机构
US9052694B2 (en) Escapement device for timepiece
US20040013046A1 (en) Escapement for timekeeper
CN104011608B (zh) 擒纵机构
CN106537264B (zh) 钟表调节机构、钟表机芯以及钟表
CN105093896A (zh) 用于机械振荡器的钟表棘爪叉和钟表时延释放机构
RU2688847C2 (ru) Спусковой механизм постоянного усилия
JP2013186078A (ja) がんぎ歯、該がんぎ歯を備えたがんぎ車、アンクル脱進器、ムーブメント、並びに機械式時計及びトルク伝達方法
JP2019138654A (ja) 時計の脱進機
US11934150B2 (en) Horological movement comprising an escapement provided with a toothed wheel and a stopper
CN113495473B (zh) 包括配备有磁性系统的擒纵机构的钟表机芯
RU2765767C1 (ru) Спусковой механизм часов
CN113495474B (zh) 设有包括锚状件的擒纵机构的机械钟表机芯
CN110794663B (zh) 擒纵叉、机芯、钟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4977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