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20944B - 手动提升吊索装置 - Google Patents

手动提升吊索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20944B
CN107920944B CN201780000744.5A CN201780000744A CN107920944B CN 107920944 B CN107920944 B CN 107920944B CN 201780000744 A CN201780000744 A CN 201780000744A CN 107920944 B CN107920944 B CN 10792094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nual lifting
sling device
lifting sling
support
pati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0074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920944A (zh
Inventor
黄祖基
黄杨慧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079209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209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9209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209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1/00Stretchers
    • A61G1/01She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as or with stretch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1/00Stretchers
    • A61G1/013Stretchers foldable or collapsibl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10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e.g. special adaptations of hoists thereto
    • A61G7/1013Lifting of patients by
    • A61G7/1023Slings used manuall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10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e.g. special adaptations of hoists thereto
    • A61G7/1049Attachment, suspending or supporting means for patients
    • A61G7/1051Flexible harnesses or slin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1/00Stretchers
    • A61G1/017Stretchers convertible into chai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1/00Stretchers
    • A61G1/04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e.g. head-, foot-, or like res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retchers
    • A61G1/044Straps, bands or bel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1/00Stretchers
    • A61G1/04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e.g. head-, foot-, or like res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retchers
    • A61G1/048Hand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2200/00Information related to the kind of patient or his position
    • A61G2200/30Specific positions of the patient
    • A61G2200/34Specific positions of the patient sitting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Nursing (AREA)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一种手动提升吊索装置,包括底部支撑部(12),后侧支撑部(11),左侧阻挡部(13)和右侧阻挡部(14),至少两个提升把手(15),左可折迭部分(132)以及右可折迭部分(142);所述手动提升吊索装置配置成可在呈片件形式的备用状态和呈座椅形式的工作状态之间切换。

Description

手动提升吊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提升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改进型手动提升吊索装置。
背景技术
医院通常使用提升吊索装置来搬运病人或行动不便的人。在使用提升吊索装置中关键的问题是要防止发生意外和避免病人之间的交叉感染。最早使用的提升吊索装置采用纺织织物制成,且结构较为复杂,设计不够合理,使得产品造价高昂。
为此,由本案发明人提交的CN103083138A揭示了一种手动提升吊索装置,其在此结合作为参考。在实际使用时,该手动提升吊索装置的立体构型会造成若干问题。例如,该手动提升吊索装置采用的呈座椅形式的构型要求病人必须正确地坐入在限位用的左侧阻挡部和右侧阻挡部之间的空间内,否则把手会被病人压歪或压住而不能正常地使用。如病人处于非清醒状态或不能自行移动时,则在病人经由两护理人员来搬抬或坐至该“座椅"上时,可能需要额外人手或第三护理人员预先用手扶好或扶正该 “座椅",以便于病人就座和避免影响整体的使用效率。由此,可见该发明在护理人员不足时会较难使用或需要多次挪动病人,或其使用效率于其时会大大地降低。
发明内容
本公开涉及一种手动提升吊索装置,优选由织物制成,包括用于支撑病人臀部及腿部的底部支撑部;用于支撑所述病人背部的后侧支撑部; 分别在左右两侧的左侧阻挡部和右侧阻挡部,所述左侧阻挡部和右侧阻挡部均同时与所述底部支撑部和后侧支撑部接合;且所述左侧阻挡部和右侧阻挡部上均设有至少两个提升把手;以及在左右两侧的分别与所述左侧阻挡部、所述底部支撑部和所述后侧支撑部接合的左可折迭部分以及与所述右侧阻挡部、所述底部支撑部和所述后侧支撑部接合的右可折迭部分;
其中所述手动提升吊索装置配置成可在备用状态和工作状态之间切换,所述切换优选通过所述左可折迭部分和/或所述右可折迭部分的预定变形和/或优选地通过所述把手的预定操作或运动;
在所述备用状态时,所述手动提升吊索装置处于完全或至少部分地打开的大体呈片件形式的整体或至少一预定的作用部分处于平坦状态的便于卷起操作、堆迭操作、储存操作、运输操作、和/或插置入病人下方的操作的构型,其中优选地,所述左可折迭部分、所述右可折迭部分、所述底部支撑部、所述后侧支撑部、所述左侧阻挡部和/或所述右侧阻挡部共平面;
在所述工作状态时,所述手动提升吊索装置处于部分折迭的大体呈座椅形式的整体处于立体状态的便于病人乘坐和/或搬运操作的构型,其中优选地,所述底部支撑部与所述后侧支撑部以第一预定倾斜角相交、所述底部支撑部和所述后侧支撑部进一步均与所述左侧阻挡部和所述右侧阻挡部以第二预定倾斜角相交, 所述左侧阻挡部和所述右侧阻挡部进一步优选地彼此平行和对置在左右两侧;以及优选地,所述左可折迭部分和所述右可折迭部分分别沿其中轴线对折以及可选择地向进一步向所述左侧阻挡部和所述右侧阻挡部折迭以与之相贴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左可折迭部分和所述右可折迭部分分别设置于所述手动提升吊索装置的横向端或其宽度方向的末端部分和/或设置于所述左侧/或右侧阻挡部的中央部分, 所述左可折迭部分和/或所述右可折迭部分在所述备用状态时处于打开状态和与所述底部支撑部、所述后侧支撑部、所述左侧阻挡部和所述右侧阻挡部共平面,和/或所述左可折迭部分和所述右可折迭部分的轮廓线从所述左侧阻挡部和所述右侧阻挡部的轮廓线横向突伸;在所述工作状态时则处于对折或折迭状态, 处于折迭状态的所述左可折迭部分和所述右可折迭部分然后可与左侧阻挡部和右侧阻挡部优选地通过维可牢而牢固地连接或完全地彼此相贴合或彼此平行,和/或所述左可折迭部分和所述右可折迭部分的轮廓线优选地收纳在所述左侧阻挡部和所述右侧阻挡部的轮廓线之内而在视觉上处于隐藏或收藏状态。
在根据本公开所述的手动提升吊索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织物为纺织织物或者无纺织物。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左可折迭部分、所述右可折迭部分、所述底部支撑部、所述后侧支撑部、所述左侧阻挡部和/或所述右侧阻挡部的边缘被折叠、预折叠、和/或加强;和/或所述左可折迭部分、所述右可折迭部分、所述底部支撑部、所述后侧支撑部、所述左侧阻挡部和所述右侧阻挡部优选地通过缝合成整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部支撑部、后侧支撑部、所述左侧阻挡部、所述右侧阻挡部、所述左可折迭部分、和/或所述右可折迭部分被剪裁成符合人体体型,且设置有褶皱。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织物上包括标识;和/或所述织物包括一层纺织薄膜或无纺薄膜或者由多层纺织薄膜或无纺薄膜层压而成的复合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织物的一侧或两侧或顶面和/或底面上包括透气的不可生物降解或可生物降解的薄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织物包括热粘合的不可生物降解或者可生物降解的无规定向纤维;和/或采用水刺缠结或针刺而成的连续长丝网或者短纤维网。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织物包括采用不可生物降解或者可生物降解的化学物粘接而成的连续长丝网或者短纤维网,所述化学物包括乳胶粘合剂和/或粘接剂。
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用于防止被搬运的病人之间交叉感染的方法,每个病人具有和用专用的如上所述的手动提升吊索装置来搬运。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通过本公开所述的手动提升吊索装置将行动不便之病人搬移至配套的设备,诸如轮椅或担架床上,以便把病人先移动至某一指定地点或中间地点,然后将病人搬离轮椅或担架床作进一步处理,这样做可避免在搬运期间直接移动病人的身体,以免无意中对病人造成伤害,例如扭伤等等;以及减少接触病人身体的时间,从而也可降低被感染的机会。
本公开提供的手动提升吊索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舒适度高,且成本低能够为每位病人配置专用的手动提升吊索装置以供多次的使用。另外,本公开提供的手动提升吊索装置优选地和最适于及最有效地用于急救,尤其是在各种复杂环境中使用,其使伤者可尽快地在最短时间内搬离发生危险情况或事故的现场,如发生火灾、建筑物倒塌的现场;或者在正常情况下救护车之担架床无法进入或施用以搬移病人之场地;在上述情况下,本公开的手动提升吊索装置就可有利地发挥和实现其切实的功能性及用途。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公开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A是现有技术的手动提升吊索装置的透视图;
图1B是根据本公开优选实施例中手动提升吊索装置的提升把手的缝合方式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优选实施例中手动提升吊索装置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A-3B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的手动提升吊索装置的处于不同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图4A-4F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的手动提升吊索装置的使用方式或过程的示意图;
图5A-5I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的手动提升吊索装置的处于不同使用状态或构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公开涉及一种手动提升吊索装置,用于支撑病人身体进行手动搬运。在一些情况下,这种手动提升吊索装置也可以作为担架使用。术语“手动提升吊索装置”、“吊索”、“提升吊索”和“担架”在本公开的描述中可以交换使用,是指一种可供看护人员或者病患搬抬者频繁使用的吊索或者担架。例如,该装置可被用于将受伤病人从事发地点搬运到临近救护车,此时可被称为担架。当随后将病人从床上移动到医院的其它位置时,该装置可被称为提升吊索装置。
本公开也提供了一种防止使用手动提升吊索搬运的病人之间交叉感染的方法,即这些病人由两个人使用不可生物降解或者可生物降解的手动提升吊索搬抬,其中每个病人具有自己专用的手动提升吊索装置。优选地,每个提升吊索装置清楚地进行了标记,以清楚地识别出该吊索是供哪位病人专用。该提升吊索可以采用持久性的墨水进行标记以保障不被其它人使用。进一步地,提升吊索中的织物由环保的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材料制成,人们已经发现可生物降解的无纺吊索的成本仅为纺织吊索成本的几分之一,并在大部分人的承受范围内。因此,可以为每个人配置专用的吊索,能在防止病人之间发生交叉感染的同时,因为该手动提升吊索装置采用的环保的织物材料可生物降解成例如 CO2 和H2O和/或可堆肥,使得使用后丢弃的吊索可大致整体地回归大自然, 由此可减少堆填区之使用空间和不会污染环境。
图1A是现有技术的同时也可是用作为根据本公开优选实施例的手动提升吊索装置的一些基础部分的透视图。如图1A所示,图中示出了手动提升吊索装置10包括由织物制成的:底部支撑部12、后侧支撑部11、左侧阻挡部13和右侧阻挡部14。其中,底部支撑部12位于底部用于支撑病人臀部及腿部。后侧支撑部11与底部支撑部12呈倾斜角,用于支撑该病人背部。后侧支撑部11的下侧边缘与底部支撑部12的后侧边缘接合,且所呈的倾斜角优选为钝角,以便于病人坐在该手动提升吊索装置10中。后侧支撑部11和底部支撑部12优选呈等腰梯形形状,两个较长的底边接合在一起。
左侧阻挡部13和右侧阻挡部14分别在左右两侧对病人进行限位。左侧阻挡部13和右侧阻挡部14均同时与底部支撑部12和后侧支撑部11接合。在一些实施例中,左侧阻挡部13大致呈三角形,其中一个底边与底部支撑部12的左侧腰相接,另一个底边与后侧支撑部11的左侧腰相接。同理,右侧阻挡部14与之相对应。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A中左侧阻挡部13由分别与底部支撑部12或后侧支撑部11接合的两个三角形组成,以便扩大手动提升吊索装置10所围成的空间。该手动提升吊索装置10相对于中轴面对称。
在左侧阻挡部13和右侧阻挡部14上均设置了至少2个提升把手15。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左侧阻挡部13的上侧和下侧分别设置了 1个提升把手15,以分别对病人的背部区域和腿部区域着力。同理,右侧阻挡部14也设置了 2个提升把手15。
优选地,底部支撑部12、后侧支撑部11、左侧阻挡部13和右侧阻挡部14的边缘均被折叠和/或加强,且上述各部优选通过缝合成整体。例如边缘16处采用多次折叠,并通过针线缝合或者超声粘合。优选地,底部支撑部12和后侧支撑部11被剪裁成符合人体体型,例如设置有褶皱18。在设置提升把手15的区域17,对其进行增强,例如进行加厚处理,在织物上额外增设织物薄膜。
此外,可以在该手动提升吊索装置10的织物上设置标识。例如缝上标签或者用持久性墨水笔写上相关文字。例如,可以标签的上部写上病人的名字,或者其它一些通用识别字符,如“请勿清洗” “请勿熨烫” “请勿甩干”等。
图2所示为根据本公开优选实施例中手动提升吊索装置使用状态示意图。病人坐入该手动提升吊索装置围成的空间内,由该吊索支撑背部、臀部和腿部。由两个人来搬抬该手动提升吊索装置。其中每个人抓住吊索每侧的2个把手,其中一个把手支撑病人的背部,另一个把手支撑坐下的病人的臀部和腿部。
不过,如病人处于非清醒状态或不能自行移动时,要使病人坐入该手动提升吊索装置围成的空间内就不太容昜。例如,视乎病人的重量或病情,病人可经由一至两位护理人员来搬抬至该空间上方,再相对于该空间而慢慢地小心地将病人定位和放置于该空间内,期间可能需要额外人手或第三护理人员用手扶好或扶正该呈 “座椅"形式的吊索装置,以避免把手或该空间被病人压歪压扁或压住而不能正常地使用而需要多次挪动病人身体,从而提高整体的使用效率。由此,可见该吊索装置在护理人员不足时会较难使用,或其使用效率于其时会大大地降低。
图3A-3B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的手动提升吊索装置的处于不同使用状态的示意图。类似于图1A所示,该手动提升吊索装置100也包括用于支撑病人臀部及腿部的底部支撑部120;用于支撑所述病人背部的后侧支撑部110; 分别在左右两侧的左侧阻挡部130和右侧阻挡部140,所述左侧阻挡部和右侧阻挡部均同时与所述底部支撑部和后侧支撑部接合;且所述左侧阻挡部和右侧阻挡部上均设有至少两个提升把手150。
该手动提升吊索装置100还包括在左右两侧的分别与所述左侧阻挡部、所述底部支撑部和所述后侧支撑部接合的左可折迭部分132以及与所述右侧阻挡部、所述底部支撑部和所述后侧支撑部接合的右可折迭部分142;其中所述手动提升吊索装置配置成可以通过所述左可折迭部分和/或所述右可折迭部分的以预定模式的变形,并优选地通过预定操作或以预定模式运动(例如提升把手和使之复位)所述把手,在配置成呈大体二维的片件的形式的备用状态、中间状态和配置成呈大体三维的座椅的形式的工作状态之间切换。
在所述备用状态时,所述手动提升吊索装置配置成处于完全或至少部分地打开的大体呈片件形式的整体或至少一预定的作用部分(即进行特定操作所涉及的部分)处于平坦状态的便于卷起、堆迭、储存、运输、和/或插置入病人下方或从之移离等操作的构型(例如所述左侧阻挡部、所述右侧阻挡部、所述底部支撑部、所述后侧支撑部、所述左可折迭部分、和/或所述右可折迭部分可处于平坦状态而便于插入病人的特定部位的下方或从之移离;如在插入病人腰部下方时,作为作用部分的所述左可折迭部分和所述右可折迭部分可相互平行或垂直),其中所述左可折迭部分、所述右可折迭部分、所述底部支撑部、所述后侧支撑部、所述左侧阻挡部和所述右侧阻挡部优选地配置成共平面,这可确保在将吊索装置整体或部分地插入病人下方或从病人下方移离吊索装置时不会有任何突起部份不必要地或意外地扯动病人身体或其上的医疗器件,以避免造成病人不适或医疗器件的移位,从而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在所述工作状态时,所述手动提升吊索装置配置成处于部分折迭的大体呈座椅形式的整体处于立体状态的便于病人乘坐和/或搬运操作的构型,其中优选地,所述底部支撑部与所述后侧支撑部转换成以第一预定倾斜角相交、所述底部支撑部和所述后侧支撑部均进一步与所述左侧阻挡部和所述右侧阻挡部以第二预定倾斜角相交, 所述左侧阻挡部和所述右侧阻挡部可进一步优选地彼此平行和对置在左右两侧;以及优选地,所述左可折迭部分和所述右可折迭部分分别倾向于沿其中轴线、导向缝线、预折线、和/或加强条自动地对折以及可选择地向进一步向所述左侧阻挡部和所述右侧阻挡部折迭以与之相贴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左可折迭部分和所述右可折迭部分 132,142 配置成分别设置于所述手动提升吊索装置100的横向端或其宽度方向的末端部分和/或设置于所述左侧/或右侧阻挡部的中央部分, 所述左可折迭部分和/或所述右可折迭部分在所述备用状态时处于打开状态和与所述底部支撑部、所述后侧支撑部、所述左侧阻挡部和所述右侧阻挡部转换成共平面;以及所述左可折迭部分和所述右可折迭部分的轮廓线从所述左侧阻挡部和所述右侧阻挡部的轮廓线横向突伸;在所述工作状态时则处于对折或折迭状态, 处于折迭状态的所述左可折迭部分和所述右可折迭部分然后可与左侧阻挡部130和右侧阻挡部140优选地通过紧固件和/或接合件(诸如维可牢)而自动地牢固地连接或完全地彼此相贴合或彼此平行以及所述左可折迭部分和所述右可折迭部分的轮廓线收纳在所述左侧阻挡部和所述右侧阻挡部的轮廓线之内而在视觉上处于隐藏或收藏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左可折迭部分和所述右可折迭部分整体或其在对折时的面积和大小分别约为所述左侧阻挡部和所述右侧阻挡部的1/4至1/2且它们在工作状态时具有相类似或相合的轮廓线,以便在视觉上易于融合在一起,从而产生上述的隐藏效果。
如图3A所示,手动提升吊索装置100处于完全打开的整体处于平坦状态或备用状态,图3B所示的手动提升吊索装置100则处于部分折迭的半工作状态,图3A中示出了手动提升吊索装置100包括优选由织物制成的处于平坦状态或备用状态的各个部分,包括:底部支撑部120、后侧支撑部110、左侧阻挡部130和右侧阻挡部140。其中在工作状态时,底部支撑部120位于底部用于支撑病人臀部及腿部。后侧支撑部110与底部支撑部120呈倾斜角,用于支撑该病人背部。后侧支撑部110的下侧边缘与底部支撑部120的后侧边缘接合,且所呈的倾斜角优选为钝角,以便于病人坐在该手动提升吊索装置100中。后侧支撑部110和底部支撑部120在手动提升吊索装置100的其中一个构型或使用状态中可优选呈等腰梯形形状,两个较长的底边接合在一起。
在一些实施例中,底部支撑部120、后侧支撑部110的大小相同。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后侧支撑部110可比底部支撑部120大、长、宽和/或高,例如后侧支撑部可具有额外的头颈支撑部或其它延伸支撑部(图中未示),以较好地承托头颈部位或便于/有助于其它的特定应用。
左侧阻挡部130和右侧阻挡部140在工作状态或构型时(如图3B所示)对置地分别位于左右两侧对病人进行限位。左侧阻挡部130和右侧阻挡部140均同时与底部支撑部120和后侧支撑部110接合。在一些实施例中,左侧阻挡部130大致呈三角形,其中一个底边与底部支撑部120的左侧腰相接,另一个底边与后侧支撑部110的左侧腰相接。同理,右侧阻挡部140与之相对应。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A中所示,左侧阻挡部130由分别与底部支撑部120或后侧支撑部110接合的两个三角形组成,以便扩大手动提升吊索装置100所围成的空间。该手动提升吊索装置100相对于中轴面/中轴线对称。
在一些实施例中, 左侧阻挡部130和/或右侧阻挡部140包括左/右可折迭部分132,142,所述可折迭部分设置于手动提升吊索装置100的横向端或其宽度方向的末端部分, 所述可折迭部分在手动提升吊索装置100处于工作状态时优选地通过导向缝线和/或加强条138,148而自动地倾向于处于对折或折迭状态, 处于对折或折迭状态的所述可折迭部分然后可与左侧阻挡部130和右侧阻挡部140通过紧固件和/或接合件而牢固地连接或完全地相贴合而处于隐藏状态。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折迭部分相对于导向缝线和/或加强条138而对称。
在左侧阻挡部130和右侧阻挡部140上均设置了至少2个提升把手150。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左侧阻挡部130的上侧和下侧分别设置了 1个提升把手150,以分别对病人的背部区域和腿部区域着力。同理,右侧阻挡部140也设置了 2个提升把手150。
在一些实施例中, 左侧阻挡部130和右侧阻挡部140上设有维可牢134,136, 144,146。所述维可牢134,136,144,146优选地设置在可折迭部分132,142,的边侧部分和在把手150中间的相应部分,以便在手动提升吊索装置100处于工作状态时, 处于折迭状态的所述可折迭部分可通过维可牢而附于所述左侧阻挡部130和右侧阻挡部140之上。设有维可牢136,146的把手150优选为用于底部支撑部120的把手150。
优选地,所述左可折迭部分、所述右可折迭部分、底部支撑部120、后侧支撑部110、左侧阻挡部130和右侧阻挡部140的边缘均被折叠和/或加强,且上述各项可通过缝合成整体。例如边缘处采用多次折叠,并通过针线缝合或者超声粘合。优选地,底部支撑部120和后侧支撑部110被剪裁成符合人体体型,例如设置有褶皱。在设置提升把手150的区域,对其进行增强,例如进行加厚处理,在织物上额外增设织物薄膜。
参照图4A-4F,所示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的手动提升吊索装置的使用方式或过程的示意图。如图4A所示,病人躺在完全打开的手动提升吊索装置之上,只要提升把手, 手动提升吊索装置的结构就可转变成工作状态,并形成具有单开口的由底部支撑部120、后侧支撑部110、左侧阻挡部130和右侧阻挡部140所围成的空间内,使病人自动地处于坐姿而便于搬运,在将病人搬运上床或其它特定位置而完成搬运后,就可回收手动提升吊索装置。首先,可放下把手使手动提升吊索装置转变成平坦的备用状态,再使病人处于如图4B所示的向右侧躺的状态,然后如图4C-4D所示,将平坦的部分的手动提升吊索装置卷起和贴近病人,提升病人身体和使病人处于如图4E所示的向左侧躺的状态, 如图4E所示,在提升病人身体时将卷起的手动提升吊索装置的部分从病人的左侧移动到病人的右侧,然后就可移走手动提升吊索装置,使其重新处于如图4F所示的完全平坦的备用状态。尚然,在人手充裕的情况下,也可先将病人稍微提升,再将平面型的吊索装置具接从病人下方移离而无需将吊索装置切换至卷起状态,其中平面型的构型不但有利于上述操作,还可继而用作为盖件或披搭件而为病人保䁔。
如图4F所示,在所述备用状态时,由于所述手动提升吊索装置处于完全打开的大体呈片件形式的整体处于平坦状态的构型,这种平坦构型的片状件不但便于堆迭、储存和运输作业,还便于进行相应的卷起和展开操作以及便于插置入病人下方或从病人下方移离,使病人相对于吊索装置的定位的操作简单化,而且所述定位操作可以较少的人员来进行,例如图4A-4E所示的操作皆可由单人完成,而图1A所示的现有技术的立体构型的吊索装置则需要至少两人才能进行较有效的吊索定位操作和病人转移操作。
参照图5A-5I,所示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的手动提升吊索装置的处于不同使用状态或构型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手动提升吊索装置可折迭成不同的构型而处于不同使用状态或中间状态以方便后续的或特定的工作。例如,图5C所示的中间状态或构型便于搬运处于躺卧状态的病人。在需要时,两如图5C所示的吊索装置甚至可并排使用以用4人来搬运较高或较重的病人。其中图5G所示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的手动提升吊索装置的处于完全工作状态或构型的示意图。其大体成座椅形。处于折迭状态的所述可折迭部分通过维可牢或其它功能上等同的构件(诸如钮扣,拉链等等)而附于所述左侧阻挡部130和右侧阻挡部140之上而处于隐藏状态。
现参照图1B,所示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的手动提升吊索装置的提升把手150的缝合方式的示意图。如图1B所示,提升把手150与其它部份通合特定的方式来连接,以使所述连接增强和更耐用。例如可缝合成特定的图案,诸如图中的多个相连的M形或齿形和其外围的曲形,所述图案和缝合方式相比传统的线性图案或缝合方式而言,可为把手150与其相连的织物部份之间提供增强和较耐久的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向缝线、预折线、和/或加强条可采用上述的特定的图案来进行缝制以提供增强和较耐久的连接。
本公开可以包括、采用、或基于由本案发明人提交和在此并入作为参考的CN103083138A中揭示的各种材料来制成。优选采用无纺织物制成,可以在无纺织物上设置有通过滚压(压延)形成的凸起图案,以使其具有纺织织物的外观。可通过附件织物层加固吊索装置。本公开提供的手动提升吊索装置尽管推荐的安全重量为120kg,但是已经试验证明能经受50次提升190kg的重物且无任何磨损的迹象。
此外,织物可以为一层纺织薄膜或无纺薄膜,或者由多层纺织薄膜或无纺薄膜层压而成。还可将透气的和/或非透气的薄膜层压到吊索的生物降解无纺织物的顶面和/或底面侧之上,以能在提升和搬运过程中吸附病人的任何体液和/或防止体液渗漏。
为了使不再使用的丢弃的手动提升吊索装置不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手动提升吊索装置中的织物优选采用可生物降解的和/或可堆肥的织物(可参见CN103083138A)。本公开中所采用的可生物降解的材料既能确保吊索装置具有相应的承载能力,防止在提升中出现意外;同时也不会增加吊索装置的制造成本,从而使得病人可以承担得起专人专用的提升吊索装置,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本公开是根据特定实施例进行描述的,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明白在不脱离本公开范围时,可进行各种变化和等同替换。此外,为适应本公开技术的特定场合或材料,可对本公开进行诸多修改而不脱离其保护范围。因此,本公开并不限于在此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包括所有落入到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实施例。

Claims (12)

1.一种手动提升吊索装置,包括用于支撑病人臀部及腿部的底部支撑部;用于支撑所述病人背部的后侧支撑部; 分别在左右两侧的左侧阻挡部和右侧阻挡部,所述左侧阻挡部和右侧阻挡部均同时与所述底部支撑部和后侧支撑部接合;且所述左侧阻挡部和右侧阻挡部上均设有至少两个提升把手;以及
在左右两侧的分别与所述左侧阻挡部、所述底部支撑部和所述后侧支撑部接合的左可折迭部分以及与所述右侧阻挡部、所述底部支撑部和所述后侧支撑部接合的右可折迭部分;
其中所述手动提升吊索装置配置成可在备用状态和工作状态之间切换;
在所述备用状态时,所述手动提升吊索装置处于完全或至少部分地打开的大体呈二维的片件形式的整体或至少一预定的作用部分处于平坦状态的便于卷起操作、堆迭操作、储存操作、运输操作、和/或插置入病人下方的操作的构型;
在所述工作状态时,所述手动提升吊索装置处于部分折迭的大体呈三维的座椅形式的整体处于立体状态的便于病人乘坐和/或搬运操作的构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提升吊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通过所述左可折迭部分和/或所述右可折迭部分的预定变形和/或通过所述把手的预定操作或运动來完成;和/或
所述左可折迭部分、所述右可折迭部分、所述底部支撑部、所述后侧支撑部、所述左侧阻挡部和/或所述右侧阻挡部共平面;和/或
所述底部支撑部与所述后侧支撑部以第一预定倾斜角相交、所述底部支撑部和所述后侧支撑部进一步均与所述左侧阻挡部和所述右侧阻挡部以第二预定倾斜角相交;和/或
所述左侧阻挡部和所述右侧阻挡部彼此平行和对置在左右两侧;和/或
所述左可折迭部分和所述右可折迭部分分别沿其中轴线对折和/或可进一步向所述左侧阻挡部和所述右侧阻挡部折迭以与之相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提升吊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可折迭部分和所述右可折迭部分 (132,142) 分别设置于所述手动提升吊索装置(100)的横向端或其宽度方向的末端部分和/或设置于所述左侧/或右侧阻挡部的中央部分, 所述左可折迭部分和/或所述右可折迭部分在所述备用状态时处于打开状态和与所述底部支撑部、所述后侧支撑部、所述左侧阻挡部和所述右侧阻挡部共平面,和/或所述左可折迭部分和所述右可折迭部分的轮廓线从所述左侧阻挡部和所述右侧阻挡部的轮廓线横向突伸;在所述工作状态时则处于对折或折迭状态, 处于折迭状态的所述左可折迭部分和所述右可折迭部分然后可与左侧阻挡部(130)和右侧阻挡部(140)连接或完全地彼此相贴合或彼此平行,和/或所述左可折迭部分和所述右可折迭部分的轮廓线在视觉上处于隐藏或收藏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动提升吊索装置,其特征在于,处于折迭状态的所述左可折迭部分和所述右可折迭部分然后可与左侧阻挡部(130)和右侧阻挡部(140)通过维可牢(134, 136, 144, 146)而牢固地连接或完全地彼此相贴合或彼此平行;和/或所述左可折迭部分和所述右可折迭部分的轮廓线收纳在所述左侧阻挡部和所述右侧阻挡部的轮廓线之内而在视觉上处于隐藏或收藏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提升吊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可折迭部分(132)和/或所述右可折迭部分(142)具有导向缝线、预折线、和/或加强条(138, 148), 以在所述工作状态时倾向于自动地转换成处于对折或折迭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提升吊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可折迭部分、所述右可折迭部分、所述底部支撑部、所述后侧支撑部、所述左侧阻挡部和/或所述右侧阻挡部的边缘被折叠、预折叠、和/或加强;和/或所述左可折迭部分、所述右可折迭部分、所述底部支撑部、所述后侧支撑部、所述左侧阻挡部和所述右侧阻挡部成整体;和/或所述左可折迭部分、所述右可折迭部分、所述底部支撑部、所述后侧支撑部、所述左侧阻挡部和所述右侧阻挡部通过缝合成整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提升吊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撑部、后侧支撑部、所述左侧阻挡部、所述右侧阻挡部、所述左可折迭部分、和/或所述右可折迭部分被剪裁成符合人体体型,且设置有褶皱。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提升吊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提升吊索装置上包括标识;和/或所述手动提升吊索装置包括一层纺织薄膜或无纺薄膜或者由多层纺织薄膜或无纺薄膜层压而成的复合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提升吊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提升吊索装置的一侧或两侧或顶面和/或底面上包括透气的不可生物降解或可生物降解的薄膜。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手动提升吊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提升吊索装置由织物制成,所述织物包括热粘合的不可生物降解或者可生物降解的无规定向纤维;和/或采用水刺缠结或针刺而成的连续长丝网或者短纤维网。
11.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手动提升吊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提升吊索装置由织物制成,所述织物包括采用不可生物降解或者可生物降解的化学物粘接而成的连续长丝网或者短纤维网,所述化学物包括乳胶粘合剂。
12.一种用于防止被搬运的病人之间交叉感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病人具有和用专用的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手动提升吊索装置来搬运。
CN201780000744.5A 2016-06-30 2017-06-25 手动提升吊索装置 Active CN10792094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HK16107664 2016-06-30
HK161076642 2016-06-30
PCT/IB2017/053789 WO2018002804A1 (zh) 2016-06-30 2017-06-25 手動提升吊索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20944A CN107920944A (zh) 2018-04-17
CN107920944B true CN107920944B (zh) 2021-03-02

Family

ID=605821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00744.5A Active CN107920944B (zh) 2016-06-30 2017-06-25 手动提升吊索装置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10639218B2 (zh)
EP (1) EP3479805A4 (zh)
JP (1) JP6510061B2 (zh)
CN (1) CN107920944B (zh)
AU (1) AU2017210618B1 (zh)
CA (1) CA2975565C (zh)
TW (1) TWI649075B (zh)
WO (1) WO201800280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316842B1 (en) * 2015-06-30 2020-01-29 ArjoHuntleigh AB Configurable patient sling
US11730982B2 (en) * 2016-09-19 2023-08-22 Cleveland Reclaim Industries Rescue tube
CN110063851A (zh) * 2019-05-06 2019-07-30 南京康尼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轮椅的多功能座椅装置
CN110074929A (zh) * 2019-05-31 2019-08-02 江苏永发医用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减少护工劳动强度的医疗床
USD979851S1 (en) 2020-04-28 2023-02-28 Cleveland Reclaim Industries Rescue tube
KR102553689B1 (ko) * 2021-06-25 2023-07-12 대한민국 리프트 슬링으로 변형 가능한 침대커버

Family Cites Families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91424505A (en) * 1914-12-22 1915-11-18 Arthur James & Company Ltd A New or Improved Combined Invalid Carrying Chair and Bed Rest.
US1971294A (en) * 1932-09-12 1934-08-21 Wilfred E Bunker Invalid handling device
CH380296A (de) * 1960-06-29 1964-07-31 Mordasini Zahn Karl Tragsitz für Invalide oder Kranke
GB940004A (en) * 1961-05-05 1963-10-23 Nat Res Dev A support for an injured limb
CA1260892A (en) * 1985-09-04 1989-09-26 Larry W. Elliott Rescue seat
DK162371C (da) * 1985-12-21 1992-03-23 Impro Ltd Loefteindretning til handikappede
GB2195978B (en) * 1986-08-15 1990-01-10 James Ind Ltd Lifting sling
JPH01126225U (zh) * 1988-02-19 1989-08-29
US5442821A (en) * 1993-09-03 1995-08-22 Weeks; Carole G. Patient transfer sling
US5615426A (en) * 1995-06-13 1997-04-01 Hokett; Margaret D. Patient lift sheet
US5579546A (en) * 1995-10-02 1996-12-03 Griskauskas; Margaret Device for moving a disabled person
GB2316933B (en) 1996-09-05 2000-04-26 Arjo Ltd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lifting slings
AT405131B (de) * 1997-02-17 1999-05-25 Johanniter Unfall Hilfe In Oes Bergetuch
FR2806620B1 (fr) 2000-03-24 2002-12-27 Prim Sec Matelas immobilisateur antiretraction
AU7165800A (en) * 2000-11-20 2002-05-23 Daryl Geoffrey Watson Seat
GB0312164D0 (en) * 2003-05-28 2003-07-02 Arjo Med Aktiebolag Ltd Lifting slings
CN2649055Y (zh) * 2003-08-21 2004-10-20 李颉 便携式担架
CA2454139C (fr) * 2003-12-16 2011-12-06 Sylvie Charette Alaise, harnais et methode de transfert paramedicale
US7904979B2 (en) * 2006-02-06 2011-03-15 Hill-Rom Services, Inc. Mattress with patient transport apparatus incorporated therein
US20090199335A1 (en) * 2006-05-05 2009-08-13 V. Guldmann A/S Ceiling mounted hoist system
JP2009011779A (ja) * 2007-07-03 2009-01-22 Shizue Sano 搬送用具
EP2675417B1 (en) 2011-02-17 2017-04-12 Woodlark Circle, Inc. Inflatable sling and method for positioning a patient
US20130227789A1 (en) * 2011-09-02 2013-09-05 Jill Reid Ols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he Transfer and Movement of Objects
CN103083138B (zh) 2011-10-28 2017-04-12 美亚无纺布工业有限公司 手动提升吊索装置
WO2013067155A1 (en) * 2011-11-04 2013-05-10 Ronner David E Fabric material
EP2641578B1 (en) 2012-03-22 2016-01-20 Arjo Hospital Equipment AB Patient sling
RU2640243C2 (ru) * 2013-02-18 2017-12-27 Ю.С. Пасифик Нонвоувенс Индастри Лимитед Биоразлагаемая пленка и ламинат
WO2014124565A1 (zh) * 2013-02-18 2014-08-21 美亚无纺布工业有限公司 手动提升吊索装置
WO2014124564A1 (zh) * 2013-02-18 2014-08-21 美亚无纺布工业有限公司 提升吊索装置
BR112015017612A2 (pt) * 2013-02-18 2017-07-11 Us Pacific Nonwovens Industry Ltd material de reciclagem degradável
CA2943094A1 (en) * 2014-03-17 2015-09-24 Strong Arm Technologies, Inc. Medical lifting device
DE102015211097A1 (de) * 2014-07-08 2016-01-14 Stollenwerk und Cie. GmbH Fabrik für Sanitätsausrüstungen Polsterauflage für Sitz- und/oder Liegemöbel wie z.B. eine Krankentrage oder einen Krankenstuhl
US9867452B1 (en) * 2016-08-03 2018-01-16 Gilbert Alan Martinez Outdoor lounge sling sea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20944A (zh) 2018-04-17
EP3479805A4 (en) 2020-03-18
TW201801701A (zh) 2018-01-16
CA2975565A1 (en) 2017-12-30
JP6510061B2 (ja) 2019-05-08
CA2975565C (en) 2019-08-06
JP2018529390A (ja) 2018-10-11
TWI649075B (zh) 2019-02-01
WO2018002804A1 (zh) 2018-01-04
EP3479805A1 (en) 2019-05-08
AU2017210618B1 (en) 2017-12-14
US20180235821A1 (en) 2018-08-23
US10639218B2 (en) 2020-05-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20944B (zh) 手动提升吊索装置
US8850634B2 (en)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turning and positioning a patient
US11642267B2 (en) Patient positioning and support system
EP3454810B1 (en) Patient transport apparatus
CA3045317C (e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turning and positioning a patient
US20220265497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lifting and positioning a patient
US7103929B2 (en) Disposable bedding with absorbent region
US20220323283A1 (en) Patient positioning systems and methods
US9795529B2 (en) Transfer cover
JPH0710745Y2 (ja) 介護用シーツ
JP3108190U (ja) 簡易担架
CN214855819U (zh) 一种医用被套
US20230248582A1 (en) Transfer Pad with Moisture Control
KR20130000445U (ko) 재난 재해용 들것
JP2015047243A (ja) 寝具用シーツ
CN216318602U (zh) 一种方便操作的病人转移垫
JP2001245931A (ja) 介護用補助バンド
JP2004344599A (ja) キャリングシーツ
CN115462581A (zh) 多功能搬运背心
JP2005065901A (ja) 移動用シー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