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05851B - 核电系统、汽轮机及其堆机协调控制方法与装置 - Google Patents

核电系统、汽轮机及其堆机协调控制方法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05851B
CN107905851B CN201711127812.2A CN201711127812A CN107905851B CN 107905851 B CN107905851 B CN 107905851B CN 201711127812 A CN201711127812 A CN 201711127812A CN 107905851 B CN107905851 B CN 10790585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am turbine
load
value
power
reference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12781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905851A (zh
Inventor
王旭峰
曾彬
尹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China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China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China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Priority to CN20171112781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905851B/zh
Publication of CN1079058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058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9058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058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D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e.g. STEAM TURBINES
    • F01D15/00Adaptations of machines or engines for special use; Combinations of engines with devices driven thereby
    • F01D15/10Adaptations for driving, or combinations with, electric gener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D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e.g. STEAM TURBINES
    • F01D21/00Shutting-down of machines or engines, e.g. in emergency; Regulating, controlling, or safety mea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D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e.g. STEAM TURBINES
    • F01D21/00Shutting-down of machines or engines, e.g. in emergency; Regulating, controlling, or safety mea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1D21/003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or measu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Turb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电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核电系统、汽轮机及其堆机协调控制方法与装置。在本发明中,通过检测汽轮机的运行模式,若汽轮机的运行模式在并网后由负荷模式切换为转速模式,则获取汽轮机的转速设定值、转速实测值以及额定功率,并根据转速设定值、转速实测值以及额定功率获取汽轮机的负荷参考值,且将负荷参考值反馈至核岛系统,以便于核岛系统根据负荷参考值调节反应堆功率,进而使得反应堆与汽轮机达到功率匹配,解决了现有汽轮机由负荷模式转切换为转速模式且带负荷运行时存在堆机间功率不匹配的问题。

Description

核电系统、汽轮机及其堆机协调控制方法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核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核电系统、汽轮机及其堆机协调控制方法与装置。
背景技术
针对二回路核电系统而言,核电设备主要由核岛系统(一回路)、常规岛(二回路)系统主设备和辅助设备构成;其中,核岛系统指的是核反应堆功率控制系统,常规岛系统指的是汽轮机调节系统。由于在核电系统正常运行时,核电厂核岛系统产生的蒸汽,用来驱动常规岛的汽轮机,从而带动发电机转动产生电能,因此核电厂反应堆和汽轮发电机组之间的功率协调控制极为重要,二者涉及核能向电能的转换,也涉及与电能之间的能量平衡,只有安全可靠的堆机匹配才能确保核电厂安全、经济地运行。
目前,现有的核电机组正常运行时采用“堆跟机”的工作模式,即反应堆根据汽轮机状态(负荷)调节核功率,维持一二回路的能量平衡,以确保机组可以参与负荷跟踪和电网的调频运行。例如,相关核电项目堆机之间的功率协调控制采用“堆跟机”运行模式,汽轮机侧采用汽轮机数字电液控制系统(Digital Electric Hydraulic Control System),该系统在机组并网后可采用转速模式(Speed mode)和负荷模式(Load mode)对汽轮机功率进行控制。
如图1所示,在相关系统中,当机组在并网前,切换开关位置为图示状态,此时汽轮机负荷设定值被强制为0,汽轮机转速依靠转速设定值及转速模式进行控制;当机组并网后,切换开关位置自动变为图示位置的相反状态,此时汽轮机负荷设定值由操纵员设定,功率控制由负荷模式进行控制,转速环节根据转速设定值和实际转速的偏差经过死区环节后参与电网调频。此外,在机组并网后操纵员可以将切换开关手动切回图示状态,此时汽轮机功率由转速设定值和实测转速间的偏差经过斜率(不等率)环节生成,单从汽轮机角度考虑汽轮机仍可正常发电运行。
然而,由于图1中所示的72信号(汽轮机负荷参考值信号)为汽轮机负荷参考值取源位置,且在机组正常并网发电后,汽轮机数字电液控制系统可以在负荷模式或转速模式下运行,因此,当汽轮机数字电液控制系统处于负荷模式时,72信号即为汽轮机负荷设定值;当操纵员将汽轮机运行由负荷模式转切换为转速模式且带负荷运行时,将会使72信号突变为0,进而使得核岛系统侧的反应堆功率下降,汽轮机为维持功率的稳定运行将开大汽轮机调阀,而开大汽轮机调阀会引起反应堆过冷,导致堆机间功率不匹配,从而引发核安全事故。
综上所述,现有的汽轮机数字电液控制系统在汽轮机由负荷模式转切换为转速模式且带负荷运行时,存在堆机间功率不匹配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核电系统、汽轮机及其堆机协调控制方法与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汽轮机数字电液控制系统在汽轮机由负荷模式转切换为转速模式且带负荷运行时,存在堆机间功率不匹配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堆机协调控制方法,用于核电站的反应堆与汽轮机之间的协调控制,所述堆机协调控制方法包括:
检测所述汽轮机的运行模式;
若所述汽轮机的运行模式在并网后由负荷模式切换为转速模式,则获取所述汽轮机的转速设定值、转速实测值以及额定功率;
根据所述转速设定值、所述转速实测值以及额定功率获取所述汽轮机的负荷参考值;
将所述负荷参考值反馈至核岛系统,以便于所述核岛系统根据所述负荷参考值调节反应堆功率。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堆机协调控制装置,用于核电站的反应堆与汽轮机之间的协调控制,所述堆机协调控制装置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汽轮机的运行模式;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若所述汽轮机的运行模式在并网后由负荷模式切换为转速模式,则获取所述汽轮机的转速设定值、转速实测值以及额定功率;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转速设定值、所述转速实测值以及额定功率获取所述汽轮机的负荷参考值;
反馈单元,用于将所述负荷参考值反馈至核岛系统,以便于所述核岛系统根据所述负荷参考值调节反应堆功率。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轮机,所述汽轮机包括上述的堆机协调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核电系统,所述核电系统包括上述的汽轮机。
相对于现有技术,在本发明中,通过检测汽轮机的运行模式,若汽轮机的运行模式在并网后由负荷模式切换为转速模式,则获取汽轮机的转速设定值、转速实测值以及额定功率,并根据转速设定值、转速实测值以及额定功率获取汽轮机的负荷参考值,且将负荷参考值反馈至核岛系统,以便于核岛系统根据负荷参考值调节反应堆功率,进而使得反应堆与汽轮机达到功率匹配,解决了现有的汽轮机数字电液控制系统在汽轮机由负荷模式转切换为转速模式且带负荷运行时,存在堆机间功率不匹配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现有的汽轮机数字电液控制系统的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堆机协调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堆机协调控制方法中反应堆功率控制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所提供的堆机协调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堆机协调控制方法中汽轮机负荷参考值的生成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所提供的堆机协调控制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所提供的堆机协调控制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发明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参见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堆机协调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
如图2所示,该堆机协调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检测所述汽轮机的运行模式。
其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汽轮机的运行模式包括转速模式和负荷模式,当堆机协调控制装置对反应堆与汽轮机两者进行协调控制时,需要实时检测汽轮机的运行模式,以及时获悉汽轮机的工作状态。
S102:若所述汽轮机的运行模式在并网后由负荷模式切换为转速模式,则获取所述汽轮机的转速设定值、转速实测值以及额定功率。
其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堆机协调控制装置检测到汽轮机的运行模式在并网后由负荷模式切换为转速模式,则获取此时汽轮机的转速设定值、转速实测值以及额定功率;需要说明的是,汽轮机并网指的是汽轮机发电机组的输电线路与输电网接通,即汽轮机发电组向外输电。
S103:根据所述转速设定值、所述转速实测值以及额定功率获取所述汽轮机的负荷参考值。
其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现有的核电机组运行时采用的是“堆跟机”运行模式,而“堆跟机”运行模式具体为反应堆的功率整定值由汽轮机给定,也就是说,在机组正常运行工况下,汽轮机可通过自身的负荷参考值信号产生反应堆功率控制所需的功率整定值,即汽轮机的负荷参考值和反应堆的功率整定值成一定的比例关系,如汽轮机的负荷参考值信号大,反应堆的功率整定值也大,反之类同,因此,为保证堆机之间可靠的匹配,汽轮机必须可靠地向反应堆送出负荷参考值信号,如果两者不匹配,会导致反应堆无法送出汽轮机所需的热功率。
进一步地,基于现有的核电机组的“堆跟机”运行模式,当堆机协调控制装置获取了汽轮机在并网后由负荷模式切换为转速模式下的转速设定值、转速实测值以及额定功率后,堆机协调控制装置可根据该转速设定值、转速实测值以及额定功率获取汽轮机的负荷参考值。
S104:将所述负荷参考值反馈至核岛系统,以便于所述核岛系统根据所述负荷参考值调节反应堆功率。
其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针对“堆跟机”运行模式而言,其要求反应堆跟踪汽轮机的负荷变化,即此当汽轮机的功率变化时,机组需首先改变汽轮机目标负荷,而汽轮机目标负荷通过预设的对应关系改变反应堆的功率控制棒的目标棒位,即反应堆的功率调节棒控系统驱动功率控制棒移动,从而改变反应堆功率至新的功率水平,以实现汽轮机与反应堆之间的能量平衡,因此,当堆机协调控制装置获取到汽轮机的负荷参考值后,可将该负荷参考值反馈至核岛系统,以便核岛系统中反应堆的功率调节棒控系统根据该负荷参考值自动驱动功率控制棒移动位置,以此改变反应堆的反应性,进而达到调节反应堆功率的目的,从而使得汽轮机的功率与反应堆的功率匹配。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如图3所示,在汽轮机负荷低于15%Pn时,反应堆的功率调节棒控系统采用手动控制,即棒位整定值2由操纵员提供;当汽轮机负荷高于15%Pn时功率调节棒控系统投入自动,汽轮机负荷参考值信号作反应堆的目标负荷设定值,并经过棒位曲线转换后生成功率控制棒(G棒)棒位整定值1,进而功率调节棒控系统在自动模式下实现对汽轮机的跟踪,实现堆机功率协调控制。
然而,当汽轮机停机时,由于汽轮机送至反应堆的汽轮机负荷参考值信号变为0,此时对应的反应堆将停堆,因此,为避免这种非反应堆原因导致停机从而连锁停堆的情况,可在功率调节棒控系统增加“最终功率整定值”作为基准值,以此确保停机不停堆;同时汽轮机在空载或甩厂用电后也可通过设置最终功率整定值使反应堆停留在一定平台,从而可使汽轮机再次快速升负荷。
具体实施时,“最终功率整定值”的具体设置方式为:如果汽轮机跳机或转为带厂用电运行之前汽轮机负荷大于等于30%Pn,“最终功率整定值”设置为30%Pn;如果汽轮机跳机或转为带厂用电运行之前汽轮机负荷小于30%Pn,“最终功率整定值”设置为当时的汽轮机负荷值;当汽轮机旁路系统置压力模式时,“最终功率整定值”即为压力整定值所对应的功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堆机协调控制装置通过检测汽轮机的运行模式,若汽轮机的运行模式在并网后由负荷模式切换为转速模式,则获取汽轮机的转速设定值、转速实测值以及额定功率,并根据转速设定值、转速实测值以及额定功率获取汽轮机的负荷参考值,且将负荷参考值反馈至核岛系统,以便于核岛系统根据负荷参考值调节反应堆功率,进而使得反应堆与汽轮机达到功率匹配,解决了现有的西门子公司的DEH在汽轮机由负荷模式转切换为转速模式且带负荷运行时,存在堆机间功率不匹配的问题。
参见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堆机协调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
如图4所示,该堆机协调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01:检测所述汽轮机的运行模式。
其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汽轮机的运行模式包括转速模式和负荷模式,当堆机协调控制装置对反应堆与汽轮机两者进行协调控制时,需要实时检测汽轮机的运行模式,以及时获悉汽轮机的工作状态。
S202:若所述汽轮机并网并采用负荷模式运行时,则获取所述汽轮机的负荷设定值,并将所述负荷设定值设定为所述汽轮机的负荷参考值。
其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若堆机协调控制装置检测到汽轮机并网并采用负荷模式运行时,则获取汽轮机此时的负荷设定值,并将该负荷设定值设定为汽轮机的负荷参考值,即此时汽轮机的负荷参考值可直接由汽轮的负荷设定值产生。
S203:若所述汽轮机的运行模式在并网后由负荷模式切换为转速模式,则获取所述汽轮机的转速设定值、转速实测值以及额定功率。
其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堆机协调控制装置检测到汽轮机的运行模式在并网后由负荷模式切换为转速模式,则获取此时汽轮机的转速设定值、转速实测值以及额定功率;需要说明的是,汽轮机并网指的是汽轮机发电机组的输电线路与输电网接通,即汽轮机发电组向外输电。
S204:根据所述转速设定值、所述转速实测值以及额定功率获取所述汽轮机的负荷参考值。
其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现有的核电机组运行时采用的是“堆跟机”运行模式,而“堆跟机”运行模式具体为反应堆的功率整定值由汽轮机给定,也就是说,在机组正常运行工况下,汽轮机可通过自身的负荷参考值信号产生反应堆功率控制所需的功率整定值,即汽轮机的负荷参考值和反应堆的功率整定值成一定的比例关系,如汽轮机的负荷参考值信号大,反应堆的功率整定值也大,反之类同,因此,为保证堆机之间可靠的匹配,汽轮机必须可靠地向反应堆送出负荷参考值信号,如果两者不匹配,会导致反应堆无法送出汽轮机所需的热功率。
进一步地,基于现有的核电机组的“堆跟机”运行模式,当堆机协调控制装置获取了汽轮机在并网后由负荷模式切换为转速模式下的转速设定值、转速实测值以及额定功率后,堆机协调控制装置可根据该转速设定值、转速实测值以及额定功率获取汽轮机的负荷参考值。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转速设定值、所述转速实测值以及额定功率获取所述汽轮机的负荷参考值具体为:
根据所述转速设定值、所述转速实测值以及所述额定功率按照预设计算公式获取所述汽轮机的负荷参考值。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转速设定值、所述转速实测值以及所述额定功率按照预设计算公式获取所述汽轮机的负荷参考值具体为:
根据公式获取所述汽轮机的负荷参考值。
其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计算公式是由工频一致原理得到的,在该公式中,转速实测值为1500rpm(转/分钟),转速不等率为5%,额定功率为1086MW,值得注意的是,并网后汽轮机的转速实测值与汽轮机的额定转速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在并网后汽轮机的转速设定值自动设定为1500rpm,但当操纵员将汽轮机由负载模式切换为转速模式的一瞬间,即当堆机协调控制装置检测到汽轮机在并网后由负载模式切换为转速模式的瞬间,汽轮机的转速设定值必须大于1500rpm,否则机组将自动停机,因此,在切换瞬间的转速设定值由功频一致原则基于切换前的功率实测值进行反算得出,以确保无扰切换。
进一步地,堆机协调控制装置在对切换瞬间的转速设定值进行反算时可由公式计算得到,例如假设切换前汽轮机功率为108.6MW,转速实测值为1500rpm,转速不等率为5%,额定功率为1086MW,则值得注意的是,在切换后,如果要提升功率则增加转速设定值即可,反之则减少转速设定值;由于转速不等率为5%,所以当汽轮机满功率时转速设定值需增加至1575rpm,零功率时转速减少至1500rpm。
进一步地,请同时参考图5,图5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堆机协调控制方法中汽轮机负荷参考值的生成示意,即具体实施时,汽轮机的负荷参考值获取方式可参考图5,图中所示的25Hz代表汽轮机的转速实测值,1086MW代表汽轮机的额定功率,5%代表转速不等率。
值得说明的是,图5中明确表明了本发明提供的堆机协调控制方法中汽轮机的负荷参考值取源位置,其与现有技术中西门子公司的DEH提供的汽轮机负荷参考值取源位置不同,而如此设计可有效消除西门子公司的DEH在汽轮机由负荷模式转切换为转速模式且带负荷运行时,存在堆机间功率不匹配的问题;此外,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主要针对的是汽轮机的负荷参考值的获取,因此,图5中所示的汽轮机调阀过程与现有技术相同,具体可参考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S205:将所述负荷参考值反馈至核岛系统,以便于所述核岛系统根据所述负荷参考值调节反应堆功率。
其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针对“堆跟机”运行模式而言,其要求反应堆跟踪汽轮机的负荷变化,即此当汽轮机的功率变化时,机组需首先改变汽轮机目标负荷,而汽轮机目标负荷通过预设的对应关系改变反应堆的功率控制棒的目标棒位,即反应堆的功率调节棒控系统驱动功率控制棒移动,从而改变反应堆功率至新的功率水平,以实现汽轮机与反应堆之间的能量平衡,因此,当堆机协调控制装置获取到汽轮机的负荷参考值后,可将该负荷参考值反馈至核岛系统,以便核岛系统中反应堆的功率调节棒控系统根据该负荷参考值自动驱动功率控制棒移动位置,以此改变反应堆的反应性,进而达到调节反应堆功率的目的,从而使得汽轮机的功率与反应堆的功率匹配。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如图3所示,在汽轮机负荷低于15%Pn时,反应堆的功率调节棒控系统采用手动控制,即棒位整定值2由操纵员提供;当汽轮机负荷高于15%Pn时功率调节棒控系统投入自动,汽轮机负荷参考值信号作反应堆的目标负荷设定值,并经过棒位曲线转换后生成功率控制棒(G棒)棒位整定值1,进而功率调节棒控系统在自动模式下实现对汽轮机的跟踪,实现堆机功率协调控制。
然而,当汽轮机停机时,由于汽轮机送至反应堆的汽轮机负荷参考值信号变为0,此时对应的反应堆将停堆,因此,为避免这种非反应堆原因导致停机从而连锁停堆的情况,可在功率调节棒控系统增加“最终功率整定值”作为基准值,以此确保停机不停堆;同时汽轮机在空载或甩厂用电后也可通过设置最终功率整定值使反应堆停留在一定平台,从而可使汽轮机再次快速升负荷。
具体实施时,“最终功率整定值”的具体设置方式为:如果汽轮机跳机或转为带厂用电运行之前汽轮机负荷大于等于30%Pn,“最终功率整定值”设置为30%Pn;如果汽轮机跳机或转为带厂用电运行之前汽轮机负荷小于30%Pn,“最终功率整定值”设置为当时的汽轮机负荷值;当汽轮机旁路系统置压力模式时,“最终功率整定值”即为压力整定值所对应的功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堆机协调控制装置通过检测汽轮机的运行模式,若汽轮机的运行模式在并网后由负荷模式切换为转速模式,则获取汽轮机的转速设定值、转速实测值以及额定功率,并根据转速设定值、转速实测值以及额定功率获取汽轮机的负荷参考值,且将负荷参考值反馈至核岛系统,以便于核岛系统根据负荷参考值调节反应堆功率,进而使得反应堆与汽轮机达到功率匹配,解决了现有的西门子公司的DEH在汽轮机由负荷模式转切换为转速模式且带负荷运行时,存在堆机间功率不匹配的问题。
此外,堆机协调控制装置还可在汽轮机并网并采用负荷模式运行时,则获取汽轮机的负荷设定值,并将负荷设定值设定为所述汽轮机的负荷参考值,以将该负荷参考值反馈至核岛系统,从而便于核岛系统根据负荷参考值调节反应堆功率,进而使得反应堆与汽轮机达到功率匹配。
参见图6,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堆机协调控制装置6的示意性框图。本实施例的堆机协调控制装置6包括的各单元用于执行图2对应的实施例中的各步骤,具体请参阅图2以及图2对应的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赘述。本实施例的堆机协调控制装置6包括:检测单元610、第一获取单元620、第二获取单元630以及反馈单元640。
其中,检测单元610,用于检测汽轮机的运行模式。
第一获取单元620,用于若汽轮机的运行模式在并网后由负荷模式切换为转速模式,则获取汽轮机的转速设定值、转速实测值以及额定功率。
第二获取单元630,用于根据转速设定值、转速实测值以及额定功率获取汽轮机的负荷参考值。
反馈单元640,用于将负荷参考值反馈至核岛系统,以便于核岛系统根据负荷参考值调节反应堆功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堆机协调控制装置6通过检测汽轮机的运行模式,若汽轮机的运行模式在并网后由负荷模式切换为转速模式,则获取汽轮机的转速设定值、转速实测值以及额定功率,并根据转速设定值、转速实测值以及额定功率获取汽轮机的负荷参考值,且将负荷参考值反馈至核岛系统,以便于核岛系统根据负荷参考值调节反应堆功率,进而使得反应堆与汽轮机达到功率匹配,解决了现有的西门子公司的DEH在汽轮机由负荷模式转切换为转速模式且带负荷运行时,存在堆机间功率不匹配的问题。
参见图7,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堆机协调控制装置7的示意性框图。本实施例的堆机协调控制装置7包括的各单元用于执行图4对应的实施例中的各步骤,具体请参阅图4以及图4对应的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赘述。本实施例的堆机协调控制装置7包括:检测单元710、设定单元720、第一获取单元730、第二获取单元740以及反馈单元750。
其中,检测单元710,用于检测汽轮机的运行模式。
设定单元720,用于若汽轮机并网并采用负荷模式运行时,则获取汽轮机的负荷设定值,并将负荷设定值设定为汽轮机的负荷参考值。
第一获取单元730,用于若汽轮机的运行模式在并网后由负荷模式切换为转速模式,则获取汽轮机的转速设定值、转速实测值以及额定功率。
第二获取单元740,用于根据转速设定值、转速实测值以及额定功率获取汽轮机的负荷参考值。
进一步地,第二获取单元740用于根据所述转速设定值、所述转速实测值以及所述额定功率按照预设计算公式获取所述汽轮机的负荷参考值。
进一步地,第二获取单元740具体用于根据公式获取所述汽轮机的负荷参考值。
反馈单元750,用于将负荷参考值反馈至核岛系统,以便于核岛系统根据负荷参考值调节反应堆功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堆机协调控制装置7通过检测汽轮机的运行模式,若汽轮机的运行模式在并网后由负荷模式切换为转速模式,则获取汽轮机的转速设定值、转速实测值以及额定功率,并根据转速设定值、转速实测值以及额定功率获取汽轮机的负荷参考值,且将负荷参考值反馈至核岛系统,以便于核岛系统根据负荷参考值调节反应堆功率,进而使得反应堆与汽轮机达到功率匹配,解决了现有的西门子公司的DEH在汽轮机由负荷模式转切换为转速模式且带负荷运行时,存在堆机间功率不匹配的问题。
此外,堆机协调控制装置7还可在汽轮机并网并采用负荷模式运行时,则获取汽轮机的负荷设定值,并将负荷设定值设定为所述汽轮机的负荷参考值,以将该负荷参考值反馈至核岛系统,从而便于核岛系统根据负荷参考值调节反应堆功率,进而使得反应堆与汽轮机达到功率匹配。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轮机,该汽轮机包括堆机协调控制装置6或7。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汽轮机中的堆机协调控制装置6和7分别与图6和图7所示的堆机协调控制装置6和7相同,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汽轮机中的堆机协调控制装置6或7的具体工作原理,可参考前述关于图6和图7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的一种核电系统,该核电系统包括上述的汽轮机。
在本发明中,通过检测汽轮机的运行模式,若汽轮机的运行模式在并网后由负荷模式切换为转速模式,则获取汽轮机的转速设定值、转速实测值以及额定功率,并根据转速设定值、转速实测值以及额定功率获取汽轮机的负荷参考值,且将负荷参考值反馈至核岛系统,以便于核岛系统根据负荷参考值调节反应堆功率,进而使得反应堆与汽轮机达到功率匹配,解决了现有的西门子公司的DEH在汽轮机由负荷模式转切换为转速模式且带负荷运行时,存在堆机间功率不匹配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堆机协调控制方法,用于核电站的反应堆与汽轮机之间的协调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堆机协调控制方法包括:
检测所述汽轮机的运行模式;
若所述汽轮机的运行模式在并网后由负荷模式切换为转速模式,则获取所述汽轮机的转速设定值、转速实测值以及额定功率;
根据所述转速设定值、所述转速实测值以及额定功率获取所述汽轮机的负荷参考值;
将所述负荷参考值反馈至核岛系统,以便于所述核岛系统根据所述负荷参考值调节反应堆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机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转速设定值、所述转速实测值以及额定功率获取所述汽轮机的负荷参考值具体为:
根据所述转速设定值、所述转速实测值以及所述额定功率,按照预设计算公式获取所述汽轮机的负荷参考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机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所述汽轮机的运行模式之后,所述堆机协调控制方法包括:
若所述汽轮机并网并采用负荷模式运行时,则获取所述汽轮机的负荷设定值,并将所述负荷设定值设定为所述汽轮机的负荷参考值。
4.一种堆机协调控制装置,用于核电站的反应堆与汽轮机之间的协调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堆机协调控制装置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汽轮机的运行模式;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若所述汽轮机的运行模式在并网后由负荷模式切换为转速模式,则获取所述汽轮机的转速设定值、转速实测值以及额定功率;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转速设定值、所述转速实测值以及额定功率获取所述汽轮机的负荷参考值;
反馈单元,用于将所述负荷参考值反馈至核岛系统,以便于所述核岛系统根据所述负荷参考值调节反应堆功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堆机协调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获取单元用于:
根据所述转速设定值、所述转速实测值以及所述额定功率,按照预设计算公式获取所述汽轮机的负荷参考值。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堆机协调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堆机协调控制装置还包括:
设定单元,用于若所述汽轮机并网并采用负荷模式运行时,则获取所述汽轮机的负荷设定值,并将所述负荷设定值设定为所述汽轮机的负荷参考值。
7.一种汽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轮机包括如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堆机协调控制装置。
8.一种核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核电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轮机。
CN201711127812.2A 2017-11-15 2017-11-15 核电系统、汽轮机及其堆机协调控制方法与装置 Active CN1079058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27812.2A CN107905851B (zh) 2017-11-15 2017-11-15 核电系统、汽轮机及其堆机协调控制方法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27812.2A CN107905851B (zh) 2017-11-15 2017-11-15 核电系统、汽轮机及其堆机协调控制方法与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05851A CN107905851A (zh) 2018-04-13
CN107905851B true CN107905851B (zh) 2019-12-03

Family

ID=618455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127812.2A Active CN107905851B (zh) 2017-11-15 2017-11-15 核电系统、汽轮机及其堆机协调控制方法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90585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25314B (zh) * 2018-05-30 2021-01-19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核电厂汽轮机控制平台及其控制方法
CN109488394A (zh) * 2018-10-19 2019-03-19 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百万核电汽轮机控制系统机堆协调的控制方法
CN113803121B (zh) * 2021-10-29 2023-12-22 国能龙源蓝天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低压汽轮机的自动控制方法及系统、发电系统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26094A (en) * 1971-10-14 1974-07-30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steam turbine with independent overspeed protection especially adapted for a nuclear reactor powered steam turbine
CN102080579A (zh) * 2010-12-10 2011-06-01 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核电站汽轮发电机组启停控制方法、装置和dcs控制系统
CN102157208A (zh) * 2010-11-12 2011-08-17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核电站反应堆保护系统
JP2012090422A (ja) * 2010-10-19 2012-05-10 Toshiba Corp 発電プラント及びその運転方法
CN103036253A (zh) * 2012-12-06 2013-04-10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核电厂机组频率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4100307A (zh) * 2014-07-02 2014-10-15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核电站汽轮机调节系统调试方法及系统
CN104500151A (zh) * 2014-12-08 2015-04-08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核电站汽轮机调节中负荷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6640229A (zh) * 2016-12-16 2017-05-10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对核电厂半速汽轮机保护系统进行调试的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26094A (en) * 1971-10-14 1974-07-30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steam turbine with independent overspeed protection especially adapted for a nuclear reactor powered steam turbine
JP2012090422A (ja) * 2010-10-19 2012-05-10 Toshiba Corp 発電プラント及びその運転方法
CN102157208A (zh) * 2010-11-12 2011-08-17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核电站反应堆保护系统
CN102080579A (zh) * 2010-12-10 2011-06-01 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核电站汽轮发电机组启停控制方法、装置和dcs控制系统
CN103036253A (zh) * 2012-12-06 2013-04-10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核电厂机组频率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4100307A (zh) * 2014-07-02 2014-10-15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核电站汽轮机调节系统调试方法及系统
CN104500151A (zh) * 2014-12-08 2015-04-08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核电站汽轮机调节中负荷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6640229A (zh) * 2016-12-16 2017-05-10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对核电厂半速汽轮机保护系统进行调试的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05851A (zh) 2018-04-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69180B (zh) 一种双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控制方法及其系统
CN107905851B (zh) 核电系统、汽轮机及其堆机协调控制方法与装置
CN104022522B (zh) 一种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协调控制方法
US10153719B2 (en) Method and control arrangement for controlling a reactive power source
CN102646980B (zh) 单元火力发电机组一次调频补偿控制方法
CN103036253B (zh) 一种核电厂机组频率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5826936B (zh) 一种针对电网大频差的火电机组智能一次调频控制方法
CN103701155B (zh) 一种光伏并网逆变器有功调度控制方法
US20120283888A1 (en) Seamless Transi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icro-grid Connect/Disconnect from Grid
CN103791485B (zh) 一种火电机组给水系统优化控制方法
CN106953595A (zh) 控制光伏电站运行的方法和设备
CN109921438B (zh) 计及agc反向调节的一次调频动态调整装置
CN104810851B (zh) 火电机组agc方式下负荷调节速率动态调整的方法及装置
CN105135409B (zh) 基于一次调频动作幅值的超临界机组锅炉主控控制方法
JP2008278700A (ja) 分散型発電装置及び電力品質維持制御方法
CN104847427A (zh) 二拖一重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agc控制方法
CN103618308B (zh) 一种交流与柔性直流并联输电系统的交流线路潮流自动控制方法
CN101789608A (zh) 孤立电网多机组并行负荷分配控制系统
CN105896616A (zh) 考虑新能源接纳最大化的火电机组实时调度需求判定方法
CN105262142A (zh) 一种岸电变频电源自动并车控制方法
CN108521130A (zh) 一种基于虚拟同步机理的逆变器无功控制方法
CN103354365B (zh) 光伏电站智能功率调节方法
CN105183999A (zh) 含光伏电站的电力系统最大短路电流计算方法
CN109327045A (zh) 经柔性直流并网的大型风电场频率控制方法及装置
Almeida et al. Phasor-domain dynamic model of asymmetric current injection controller for converter-interfaced genera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