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94862A - 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94862A
CN107894862A CN201711226812.8A CN201711226812A CN107894862A CN 107894862 A CN107894862 A CN 107894862A CN 201711226812 A CN201711226812 A CN 201711226812A CN 107894862 A CN107894862 A CN 1078948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control
electrode
compensated
control electrode
display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22681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894862B (zh
Inventor
李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22681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894862B/zh
Publication of CN1078948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948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8948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948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8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for error correction or compensation, e.g. based on parallax, calibration or align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用于改善缺口处的触控性能。显示面板的一侧边设置有缺口,显示面板包括,两个第一显示区域,每个第一显示区域均包括一个第一子显示区域;一个第二显示区域,第二显示区域设置在两个第一显示区域之间且与缺口相邻;每个第一显示区域均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方向排列的N个第一待补偿触控电极,每个第一显示区域均至少存在一个待补偿触控电极位于第一子显示区域;第二显示区域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方向排列的N个第一电阻补偿电极,第二显示区域中的第i个第一电阻补偿电极电连接两个第一显示区域中的第i个第一待补偿触控电极,0<i≤N,i为正整数。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单纯的矩形显示装置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因此,多种形状的显示装置应运而生。并且,显示装置的功能越来越多,显示装置不仅能够实现显示,还能够实现触控等功能。
如何在不为矩形的显示装置中实现触控等功能,是业内当前面临的主要技术难题,例如,显示装置的一侧设置有缺口,该缺口处的触控电极为了与缺口相匹配而被切割,从而影响该触控电极的电阻值,进而影响该触控电极的触控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用于改善缺口处的触控性能。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边设置有缺口,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两个第一显示区域,两个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位于所述缺口相对的两侧,每个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均包括一个第一子显示区域,所述第一子显示区域与所述缺口有公共边;
一个第二显示区域,所述第二显示区域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之间且与所述缺口相邻;
每个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均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方向排列的N个第一待补偿触控电极,每个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均至少存在一个所述第一待补偿触控电极位于所述第一子显示区域;
所述第二显示区域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方向排列的N个第一电阻补偿电极,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中的第i个所述第一电阻补偿电极电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中的第i个所述第一待补偿触控电极,0<i≤N,i为正整数;
其中,所述第一电阻补偿电极用于对电连接的所述第一待补偿触控电极提供电阻补偿。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显示面板。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施例中设置第一电阻补偿电极,对缺口两侧的第一待补偿触控电极进行电阻补偿,使得缺口处的第一待补偿触控电极的电阻值与常规触控电极的电阻值相等、近似相等或者使得两者的电阻差值在预设阈值范围内,从而不会影响对缺口处的触控灵敏性。具体的,设置在缺口两侧的第一待补偿触控电极通过第一电阻补偿电极进行电连接,从而使得缺口两侧的第一待补偿电极不会因缺口而断开,也就是说缺口两侧的第一待补偿触控电极和第一电阻补偿电极由于相互之间电连接,因此还可作为一整体来感应触控。进一步的,通过第一电阻补偿电极对缺口两侧的第一待补偿触控电极进行电阻补偿,补偿电阻值与缺口切除的触控电极的电阻值相同、或者近似相等或者在预设的阈值范围内,进而使得缺口两侧的第一待补偿触控电极的电阻值可匹配正常的未被切割的常规触控电极的电阻值,相比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施例可有效地提高缺口处的触控灵敏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图1中AA’位置的一种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图1中AA’位置的另一种剖面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待补偿触控电极,但这些待补偿触控电极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待补偿触控电极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待补偿触控电极也可以被称为第二待补偿触控电极,类似地,第二待补偿触控电极也可以被称为第一待补偿触控电极。
需要注意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左”、“右”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被形成在另一个元件“上”或“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形成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形成在另一元件“上”或者“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如图1所示,其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该显示面板1的一侧边设置有缺口30,显示面板1包括:两个第一显示区域10,两个第一显示区域10位于缺口30相对的两侧,每个第一显示区域10均包括一个第一子显示区域101,第一子显示区域101与缺口30有公共边31;一个第二显示区域20,第二显示区域20设置在两个第一显示区域10之间且与缺口30相邻。可以理解为第一子显示区域 101为相对于第二显示区域20向远离该第二显示区域20侧的凸出区域,必然的,设置在两个第一子显示区域101之间的缺口30为非显示区域。
继续参见图1,每个第一显示区域10均包括沿第一方向100延伸、第二方向200排列的N个第一待补偿触控电极2,每个第一显示区域10均至少存在一个第一待补偿触控电极2位于第一子显示区域101内;第二显示区域20 包括沿第一方向100延伸、第二方向200排列的N个第一电阻补偿电极3,第二显示区域20中的第i个第一电阻补偿电极3电连接两个第一显示区域10 中的第i个第一待补偿触控电极2,该第一电阻补偿电极3用于对电连接的第一待补偿触控电极2提供电阻补偿,其中,0<i≤N,i为正整数。
现有技术中的显示面板,例如手机,大多数设置有前置摄像头,从而会根据摄像头切割出相应的缺口形状;依然以手机为例,或者会设置听筒等,根据听筒的形状会对显示面板进行切割,切割出相应的缺口形状,进而使得该显示面板的一侧有缺口。随着显示面板的功能越来越多,示例性的,不仅用于显示,还有触控等功能,此时,缺口两侧的触控电极被迫断开,使得该缺口处的触控电极与其他区域正常的常规触控电极电阻值存在差异,进而影响触控灵敏性。
本实施例中设置第一电阻补偿电极3,对缺口30两侧的第一待补偿触控电极2进行电阻补偿,使得缺口30处的第一待补偿触控电极2的电阻值与常规触控电极的电阻值相等、近似相等或者使得两者的电阻差值在预设阈值范围内,从而不会影响对缺口30处的触控灵敏性。具体的,设置在缺口30两侧的第一待补偿触控电极2通过第一电阻补偿电极3进行电连接,从而使得缺口30两侧的第一待补偿电极2不会因缺口30而断开,也就是说,缺口30 两侧的第一待补偿触控电极2和第一电阻补偿电极3由于相互之间电连接,因此还可作为一整体来实现触控功能。进一步的,通过第一电阻补偿电极3 对缺口30两侧的第一待补偿触控电极2进行电阻补偿,补偿电阻值与缺口 30切除部分的触控电极的电阻值相同、或者近似相等或者两者的差值在预设的阈值范围内,进而使得缺口30两侧的第一待补偿触控电极2的电阻值和与之电连接的第一电阻补偿电极3的电阻值之和,可匹配正常的未被切割的常规触控电极的电阻值,相比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施例可有效地提高缺口处的触控灵敏性。
如图2所示,其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图1中AA’位置的一种剖面图,在详细的说明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电阻补偿电极和第一待补偿触控电极的膜层结构之间,先对本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1的膜层结构进行简单介绍,以图2 所示的方位为基准,从下到上,该显示面板1可包括衬底基板11以及薄膜晶体管T,薄膜晶体管T由有源层12,栅极层13,源极层14和/或漏极层15 构成。当然,在衬底基板11和有源层12之间还可设置遮挡层(图中未示出)。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电阻补偿电极3可与第一待补偿触控电极2设置在同一层(图中未示出);亦可如图2所示,第一电阻补偿电极3可与第一待补偿触控电极2不在同一层,通过过孔将两者电连接。另外,有源层12与栅极层13 之间会存在无机膜层,示例性的,例如层间距绝缘层;同理,栅极膜层13与源极层14和/或漏极层15之间也会存在无机膜层,本实例中不对其进行详细介绍。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电阻补偿电极3的材质为金属;第一待补偿触控电极2的材质为半导体氧化物。本实施例中,第一电阻补偿电极3的材质采用金属材质,这是由于金属材质的第一电阻补偿电极3的电阻值相对较小,在将缺口两侧的两个第一待补偿电极2和第一电阻补偿电极3作为一整体触控电极时,便于控制该整体触控电极的电阻值,使其不能够大于未在缺口处的常规触控电极的电阻值,也不能够小于未在缺口处的常规触控电极的电阻值。当然,虽然第一电阻补偿电极3和第一待补偿触控电极2的材质不同,两者亦可设置在同一膜层,本实施例并不对两者所在的膜层进行特别限定,只要两者电连接即可。需要说明的是,虽然第一电阻补偿电极3的材质与第一待补偿触控电极2的材质不同,但第一电阻补偿电极3还是可以为第一待补偿触控电极2提供电阻补偿的,并且不会对之后的触控造成影响,也就是说,若第一电阻补偿电极3和与之电连接的第一待补偿触控电极2作为一个整体的感应电极或者驱动电极时,并不会对感应信号或者驱动信号造成明显的影响。具体的,虽然两者的材质不同,但在触控过程中的触控原理(详见下文)未发生改变,因此不会存在明显的影响。
进一步的,第一电阻补偿电极3材质为钼或者铝,第一电阻补偿电极3 的材质为钼时,如图2所示出的,该第一电阻补偿电极3可与栅极层13同层设置,或者还可设置在衬底基板11与有源层12之间的遮挡层(图中未示出),遮挡层中采用金属钼对栅极层13中的栅极进行遮挡,栅极层13中的栅极同样也会采用金属钼,因此,第一电阻补偿电极3可与栅极层13或者遮挡层同层设置,从而减小膜层设置,一方面减小显示基板1的厚度,另一方面可减少一道膜层制备工序。当第一电阻补偿电极3的材质为铝时,其可与源极层 14和/或漏极层15同层设置。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其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图1中AA’位置的另一种剖面图,垂直于显示面板1所在平面的方向上,垂直与显示面板1所在平面的方向可以理解为剖面之后,从衬底基板11至有源层12的方向300,第一电阻补偿电极3的厚度b大于第一待补偿触控电极2厚度a,第一电阻补偿电极3与第一待补偿触控电极2的材质均为氧化铟锡,例如,第一电阻补偿电极3的厚度b为第一待补偿触控电极2厚度a的两倍,具体的,可根据具体情况设置第一电阻补偿电极3和第一待补偿触控电极2的厚度比值。下面以本实施例为例,简单对第一电阻补偿电极的电阻增大原理进行介绍:
第一电阻补偿电极的厚度与电阻关系符合如下关系式,r=ρ1/b,其中,ρ1表示该第一电阻补偿电极的电阻率,该第一电阻补偿电极的电阻率ρ1只与材质有关,因此当第一电阻补偿电极的材质确定后,该第一电阻补偿电极的电阻率ρ1即为定值,b表示第一电阻补偿电极的膜层厚度。
根据上述公式,厚度b与电阻r成反比,因此当第一电阻补偿电极的厚度b增大后,其电阻值会相应的减小。由于第一待电阻补偿电极是沿着第一方向设置的,与其电连接的第一电阻补偿电极的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与缺口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相当,或者说,第一电阻补偿电极的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与受缺口影响而切割掉的触控电极的长度相当,又由于受到缺口的影响,设置在缺口下方的第一电阻补偿电极的面积势必会相对较小,发明人考虑到第一电阻补偿电极与其电连接的第一待补偿触控电极作为整体的电阻值,需要匹配未受到缺口影响的触控电极的电阻值,因此将第一电阻补偿电极的厚度制备的相对较大,减低其电阻值,从而使得第一电阻补偿电极与其电连接的第一待补偿触控电极作为整体的电阻值不大于未受到缺口影响的触控电极的电阻值。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其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第一待补偿触控电极2沿着第二显示区域20远离缺口 30的方向一侧还设置多个第一常规触控电极4,第一常规触控电极4沿第一方向100延伸横跨两个第一显示区域10和第二显示区域20且沿第二方向200 排列。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常规触控电极4可为图4所示的条状结构,亦可为多个相互电连接的第一常规触控电极块(参考图8)。第一电阻补偿电极3 与对应电连接的第一待补偿触控电极2的电阻阻值之和与一第一常规触控电极4电阻阻值相同。该第一常规触控电极4的电阻值为基准值,两个第一待补偿触控电极2与电连接的第一电阻补偿电极3的电阻值之和,等于或者近似等于第一常规触控电极5的电阻值,从而一方面使得缺口处的触控灵敏度提高,另一方面使得整个显示面板上的触控均一性好,便于识别触控指令。
可以理解的是,继续参见图4,以图4所示方位为基准,第一电阻补偿电极3设置在缺口30下方,为了不对第一常规触控电极4的设置造成影响,可设置该第一电阻补偿电极3在第二方向200上的宽度小于第二常规触控4 的宽度。这样既不会影响正常的第一常规触控电极4的排布,同时也对缺口处的第一待补偿触控电极2进行了电阻补偿,使得整个显示面板上各个位置处的触控性能均匀一致。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其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第二显示区域20沿着第二显示区域20远离缺口30 的方向200上依次设置有第二子区域201和第三子区域202,第二子区域201 设置有沿着第二方向200延伸、第一方向100排列的多个第二电阻补偿电极 6。第三子区域202设置有沿着第二方向200延伸、第一方向100排列的多个第二待补偿触控电极5。多个第二电阻补偿电极6与多个第二待补偿触控电极5一一对应电连接,第二电阻补偿电极6用于为多个第二待补偿触控电极 5提供电阻补偿。
沿着第二方向设置的触控电极由于受到缺口的影响,其长度相对减小,电阻值也相对减小。本实施例中对沿着第二方向200设置且位于缺口30下方的第二待补偿触控电极5进行电阻补偿,具体的,通过与第二待补偿触控电极5一一对应电连接的第二电阻补偿电极6进行电阻补偿,从而使得受到缺口影响的第二待补偿触控电极5的电阻值与未受到缺口影响的常规触控电极的电阻值相同或近似相同,改善了缺口处的触控性能并且使得整个显示面板上的触控性能均衡一致。
继续参见5所示,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该显示面板1还包括第二常规触控电极7,第二常规触控电极7设置在第一显示区域10内,沿第二方向200 延伸设置,且沿第一方向100排列。第二电阻补偿电极6与对应的电连接的第二待补偿触控电极5的电阻阻值之和与一第二常规触控电极7电阻阻值相同或近似相同。本实施例中,可使得整个显示面板上各个位置处的触控性能均匀一致,便于识别触控指令。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其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涉及到的第一待补偿触控电极2为互容式触控电极中的感应电极;第二待补偿触控电极5为互容式触控电极中的驱动电极。同理,第一常规触控电极4也为感应电极,第二常规触控电极 7为驱动电极。下面对互容式触控电极的工作原理进行简单的介绍:
继续参见图6,沿着第一方向100设置的感应电极(第一待补偿触控电极2、第一电阻补偿电极3和第一常规触控电极4)与沿着第二方向200设置的驱动电极(第二待补偿触控电极5、第二电阻补偿电极6和第二常规触控电极7)相互感应,产生感应电容,对用户触摸显示面板1前后,该感应电容的变化进行分析后,可得到相应的触控指令。
下面对感应电极(第一待补偿触控电极2、第一电阻补偿电极3和第一常规触控电极4)和驱动电极(第二待补偿触控电极5、第二电阻补偿电极6 和第二常规触控电极7)的具体结构进行介绍: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继续参见6,第一待补偿触控电极2可为沿第一方向100延伸设置的条状电极,第一电阻补偿电极3也可为沿第一方向 100延伸设置的条状电极,第一常规触控电极4也可为沿第一方向100延伸设置的条状电极。此时,第二待补偿触控电极5为沿着第二方向200设置的条状电极,第二电阻补偿电极6亦可为沿着第二方向200设置的条状电极,同时该第二常规触控电极7也可为沿着第二方向200设置的条状电极。也就是说,本实例中的感应电极和驱动电极均可为条状结构。
在上述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待补偿触控电极5由于在其延伸方向 200的长度小于第二常规触控电极7,对第二待补偿触控电极5进行电阻补偿后,第二待补偿触控电极5在第二方向200上的长度和第二电阻补偿电极6 在第二方向200上的长度之和,依然小于第二常规触控电极7,因此,为了使得第二待补偿触控电极5的电阻值与第二电阻补偿电极6的电阻值之和,等于第二常规触控电极7的电阻值,可对第二电阻补偿电极的结构进行改变,示例性的给出以下改变方式:
如图5所示,第二电阻补偿电极6在第一方向100上的宽度小于第二待补偿触控电极5在第一方向100上的宽度。
由于第二电阻补偿电极6在第一方向100上的宽度小于第二待补偿触控电极5在第一方向100上的宽度,因此可使得第二电阻补偿电极6的阻值相对较大,因此,使得与之电连接的第二待补偿触控电极5的电阻值之和增大,增大到与第二常规触控电极7的电阻值相同、基本相同或者两者的差值在一定的阈值范围内即可。
根据图5示出的实施例,下面对第二电阻补偿电极的电阻值增大的原理进行简单介绍:
第二电阻补偿电极的电阻可由如下公式得出,即R=ρL/S,其中,ρ表示第二电阻补偿电极的电阻率,L表示第二电阻补偿电极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 S表示第二电阻补偿电极在第一方向上的横截面积。
第二电阻补偿电极6在第一方向100上的宽度较小,从而该第二电阻补偿电极6在第一方向100上的横截面积较小,由于第二电阻补偿电极6在第一方向100上的横截面积与第二电阻补偿电极6的电阻值成反比,因此第二电阻补偿电极6的电阻值增大,进而可增大其和与其电连接的第二待补偿触控电极5的电阻值之和。
在另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其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第一电阻补偿电极3为沿第一方向100设置的多个相互电连接的第一电阻补偿电极块;第一待补偿触控电极2为沿第一方向100设置的多个相互电连接的第一待补偿触控电极块;第二待补偿触控电极5为沿着第二方向200设置的多个相互电连接的第二待补偿触控电极块;第二电阻补偿电极6为沿着第二方向200设置的多个相互电连接的第二电阻补偿电极块。也就是说,感应电极(第一常规触控电极4、第一待补偿触控电极2和第一电阻补偿电极3)和驱动电极(第二常规触控电极7、第二待补偿触控电极5和第二电阻补偿电极6)均为块状结构。
第二待补偿触控电极5由于在其延伸方向200的长度小于第二常规触控电极7,对第二待补偿触控电极5进行电阻补偿后,第二待补偿触控电极5 在第二方向200上的长度和第二电阻补偿电极6在第二方向200上的长度之和,依然小于第二常规触控电极7,因此,为了使得第二待补偿触控电极5 的电阻值与第二电阻补偿电极6的电阻值之和,等于第二常规触控电极7的电阻值,可对第二电阻补偿电极的结构进行改变,示例性的给出以下两种方式:
第一种,继续参见图7所示,第二电阻补偿电极6在第一方向100上的宽度小于第二待补偿触控电极5在第一方向100上的宽度。由于第二电阻补偿电极6在第一方向100上的宽度小于第二待补偿触控电极5在第一方向100 上的宽度,因此可使得第二电阻补偿电极6的阻值相对较大,因此,使得与之电连接第二待补偿触控电极5电阻值之和增大,增大到与第二常规触控电极7的电阻值相同、基本相同或者两者的差值在一定的阈值范围内即可。
结合上述图7所示出的显示面板,受该缺口的影响,缺口30下方的区域必须设置第一电阻补偿电极3以及第二电阻补偿电极6,从而使得该区域的空间较为紧张,此时,在该实施方式中,可能会牺牲一部分的第二待补偿触控电极块。在满足一个第一电阻补偿电极3和与之电连接的两个第一待补偿触控电极2的电阻值之和,等于或者近似等于一个第一常规触控电极4之后,可进一步减小第二电阻补偿电极块在第一方向100上的宽度,从而尽可能的增大将第二电阻补偿电极6的电阻,进而使得该第二电阻补偿电极6和与之电连接的第二待补偿触控电极5的总电阻值,与第二常规触控电极7的电阻值相同或者近似相同。
第二种,如图8所示,其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第二显示区域20远离缺口30的方向上,每个第二电阻补偿电极 6在第一方向100上的宽度均逐渐增大。将一个第二电阻补偿电极6和与之电连接的第二待补偿触控电极5看作一个整体,可看作一个驱动电极,在远离缺口30的方向上,第二电阻补偿电极6在第一方向100上的宽度逐渐增大,可以理解的是,相邻的两个触控电极块(两个第二电阻补偿电极6、或者第二电阻补偿电极6与第二待补偿触控电极5)之间的电阻突变较小,从而使得触控稳定性较好。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6、7和8所示,第一待补偿触控电极2、第一电阻补偿电极3、第二待补偿触控电极5和第二电阻补偿电极6同层设置。将感应电极(第一待补偿触控电极2、第一常规触控电极4和第一电阻补偿电极3)和驱动电极(第二待补偿触控电极5、第二常规触控电极7和第二电阻补偿电极6)同层设置,可提供彼此之间的感应电容,从而使得触控性能稳定性好,触控灵敏度高。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示例,图7和8示例性的示出了多个第一常规触控电极、第二常规触控电极、第一待补偿触控电极、第二待补偿触控电极、第一电阻补偿电极和第二电阻补偿电极,事实上本实施例并不对上述结构的具体数量以及大小进行特别限制,上述结构的具体数量以及大小以具体产品为准。另外,在划分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时,是以缺口的大小和形状为基准的,因此,可能会存在如图7和8中,一个沿着第二方向设置的触控电极恰好设置在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的交界处,此时,若该触控电极受缺口的影响,电阻值受到影响,可理解为该触控电极为第二待补偿触控电极;若该触控电极没有受到缺口的影响,电阻值没有变化,可理解为该触控电极为第二常规触控电极。
本实施例中,该显示面板可为液晶显示面板或者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示例性的,当该显示面板为液晶显示面板时,该液晶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彩膜基板以及设置在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的液晶层,上述感应电极(第一待补偿触控电极2、第一常规触控电极4和第一电阻补偿电极3)和驱动电极(第二待补偿触控电极5、第二常规触控电极7和第二电阻补偿电极6)可设置在阵列基板朝向彩膜基板的一侧,也可设置在彩膜基板朝向阵列基板的一侧,也就是in-cell结构;或者,还可在彩膜基板远离阵列基板一侧设置触控板,将上述感应电极(第一待补偿触控电极2、第一常规触控电极4和第一电阻补偿电极3)和驱动电极(第二待补偿触控电极5、第二常规触控电极 7和第二电阻补偿电极6)设置在触控板上,也就是on-cell结构。当该显示面板为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时,该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可包括盖板,上述感应电极(第一待补偿触控电极2和第一电阻补偿电极3)和驱动电极(第二待补偿触控电极5和第二电阻补偿电极6)可设置在盖板上,当然该盖板的一侧边也会设置缺口。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如图9所示,其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所涉及到的显示面板。需要说明的是,图9以手机作为显示装置为例进行示例,但显示装置并不限制为手机,具体的,该显示装置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PDA)、无线手持设备、平板电脑(Tablet Computer)、MP4播放器或电视机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电子设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4)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边设置有缺口,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两个第一显示区域,两个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位于所述缺口相对的两侧,每个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均包括一个第一子显示区域,所述第一子显示区域与所述缺口有公共边;
一个第二显示区域,所述第二显示区域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之间且与所述缺口相邻;
每个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均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方向排列的N个第一待补偿触控电极,每个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均至少存在一个所述第一待补偿触控电极位于所述第一子显示区域;
所述第二显示区域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方向排列的N个第一电阻补偿电极,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中的第i个所述第一电阻补偿电极电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中的第i个所述第一待补偿触控电极,0<i≤N,i为正整数;
其中,所述第一电阻补偿电极用于对电连接的所述第一待补偿触控电极提供电阻补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阻补偿电极的材质为金属;
所述第一待补偿触控电极的材质为半导体氧化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阻补偿电极材质为钼或者铝;
所述第一待补偿触控电极的材质为氧化铟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
所述第一电阻补偿电极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待补偿触控电极的厚度;
所述第一电阻补偿电极与所述第一待补偿触控电极的材质均为氧化铟锡。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第一待补偿触控电极沿着所述第二显示区域远离所述缺口的方向一侧还设置多个第一常规触控电极,所述第一常规触控电极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横跨两个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和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且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
所述第一电阻补偿电极与对应电连接的所述第一待补偿触控电极的电阻阻值之和与一所述第一常规触控电极电阻阻值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显示区域沿着所述第二显示区域远离所述缺口的方向上依次设置有第二子区域和所述第三子区域,所述第二子区域设置有沿着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二电阻补偿电极,
所述第三子区域设置有沿着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二待补偿触控电极,
多个所述第二电阻补偿电极与多个所述第二待补偿触控电极一一对应电连接,所述第二电阻补偿电极用于为所述多个第二待补偿触控电极提供电阻补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待补偿触控电极为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设置的条状电极;
所述第一电阻补偿电极为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设置的条状电极;
所述第二待补偿触控电极为沿着所述第二方向设置的条状电极;
所述第二电阻补偿电极为沿着所述第二方向设置的条状电极;
所述第二电阻补偿电极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待补偿触控电极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阻补偿电极为沿第一方向设置的多个相互电连接的第一电阻补偿电极块;所述第一待补偿触控电极为沿第一方向设置的多个相互电连接的第一待补偿触控电极块;所述第二待补偿触控电极为沿着所述第二方向设置的多个相互电连接的第二待补偿触控电极块;所述第二电阻补偿电极为沿着所述第二方向设置的多个相互电连接的第二电阻补偿电极块;
所述第二电阻补偿电极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待补偿触控电极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待补偿触控电极、所述第一电阻补偿电极、所述第二待补偿触控电极和所述第二电阻补偿电极同层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第二常规触控电极,所述第二常规触控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内,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设置,且沿第一方向排列;
所述第二电阻补偿电极与对应的电连接的所述第二待补偿触控电极的电阻阻值之和与一所述第二常规触控电极电阻阻值相同。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待补偿触控电极为互容式触控电极中的感应电极;
所述第二待补偿触控电极为互容式触控电极中的驱动电极。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远离所述缺口的方向上,每个所述第二电阻补偿电极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宽度均逐渐增大。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为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或液晶显示面板。
14.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1711226812.8A 2017-11-29 2017-11-29 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 Active CN1078948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26812.8A CN107894862B (zh) 2017-11-29 2017-11-29 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26812.8A CN107894862B (zh) 2017-11-29 2017-11-29 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94862A true CN107894862A (zh) 2018-04-10
CN107894862B CN107894862B (zh) 2021-01-08

Family

ID=618066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226812.8A Active CN107894862B (zh) 2017-11-29 2017-11-29 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894862B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77114A (zh) * 2017-11-30 2018-05-01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
CN108646945A (zh) * 2018-05-10 2018-10-12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814759A (zh) * 2019-01-31 2019-05-28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860261A (zh) * 2019-02-28 2019-06-07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9917964A (zh) * 2019-03-07 2019-06-21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US10649601B1 (en) 2018-10-28 2020-05-12 Himax Technologies Limited Method for improving touch performance of capacitive touch screen with non-rectangular shape
US10782841B2 (en) 2019-06-05 2020-09-22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2578940A (zh) * 2020-12-18 2021-03-30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12750878A (zh) * 2019-10-29 2021-05-04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
CN114089872A (zh) * 2021-11-11 2022-02-2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和移动终端
CN114115570A (zh) * 2020-08-26 2022-03-01 深圳柔宇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触控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868071U (zh) * 2010-11-04 2011-06-15 华映视讯(吴江)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US20130021552A1 (en) * 2011-07-21 2013-01-24 Japan Display East Inc.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205158325U (zh) * 2015-09-23 2016-04-13 深圳信炜科技有限公司 电容式传感装置、封装结构、感测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CN105513528A (zh) * 2016-02-04 2016-04-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容补偿电路、显示基板、显示装置及电容补偿方法
CN205608702U (zh) * 2016-03-11 2016-09-28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06448587A (zh) * 2016-10-08 2017-02-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07219961A (zh) * 2017-07-17 2017-09-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容补偿模组、方法、自容式触控显示面板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868071U (zh) * 2010-11-04 2011-06-15 华映视讯(吴江)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US20130021552A1 (en) * 2011-07-21 2013-01-24 Japan Display East Inc.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205158325U (zh) * 2015-09-23 2016-04-13 深圳信炜科技有限公司 电容式传感装置、封装结构、感测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CN105513528A (zh) * 2016-02-04 2016-04-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容补偿电路、显示基板、显示装置及电容补偿方法
CN205608702U (zh) * 2016-03-11 2016-09-28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06448587A (zh) * 2016-10-08 2017-02-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07219961A (zh) * 2017-07-17 2017-09-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容补偿模组、方法、自容式触控显示面板和装置

Cited B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77114A (zh) * 2017-11-30 2018-05-01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
CN107977114B (zh) * 2017-11-30 2021-02-05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
CN108646945A (zh) * 2018-05-10 2018-10-12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8646945B (zh) * 2018-05-10 2021-10-22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TWI734071B (zh) * 2018-10-28 2021-07-21 奇景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用以改善具有非矩形形狀的電容式觸控螢幕之觸控性能的方法
US10649601B1 (en) 2018-10-28 2020-05-12 Himax Technologies Limited Method for improving touch performance of capacitive touch screen with non-rectangular shape
CN109814759A (zh) * 2019-01-31 2019-05-28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814759B (zh) * 2019-01-31 2022-04-12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860261A (zh) * 2019-02-28 2019-06-07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9860261B (zh) * 2019-02-28 2021-09-07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9917964A (zh) * 2019-03-07 2019-06-21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US10782841B2 (en) 2019-06-05 2020-09-22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EP3817060A1 (en) * 2019-10-29 2021-05-05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CN112750878A (zh) * 2019-10-29 2021-05-04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
US11552154B2 (en) 2019-10-29 2023-01-10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with reduced area of dead space at periphery of a light transmissive area disposed in a display area
CN114115570A (zh) * 2020-08-26 2022-03-01 深圳柔宇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触控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CN112578940A (zh) * 2020-12-18 2021-03-30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12578940B (zh) * 2020-12-18 2022-06-10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14089872A (zh) * 2021-11-11 2022-02-2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和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94862B (zh) 2021-0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94862A (zh) 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
CN104199586B (zh) 一种阵列基板、内嵌式触摸屏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04571715B (zh) 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和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US8471828B2 (en) Touch sensitive IPS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N104730782B (zh)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4020893B (zh) 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4035640B (zh) 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3995617B (zh) 内嵌式触控显示面板、其操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4793386B (zh) 触控阵列基板、液晶显示面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05093725B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04571765A (zh) 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KR101875020B1 (ko) 정전용량 방식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CN105446029A (zh) 一种阵列基板、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3164058B (zh) 触摸屏、彩色滤光片基板、液晶显示器
CN107193422A (zh)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EP3270271B1 (en) In-cell touch screen and display device
CN103472951A (zh) 一种触摸屏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3135292A (zh) 具有触摸面板的液晶显示器装置
CN105739739A (zh) 内嵌触摸液晶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CN105278730A (zh) 触控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8052229A (zh) 一种触控面板及其装置
DE102014226616A1 (de) Anzeigeschaltung mit verringertem Metallleitwiderstand
CN107977114A (zh) 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
CN108227326A (zh) 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触控显示面板
CN110349976A (zh) 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