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08702U -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608702U
CN205608702U CN201620189302.2U CN201620189302U CN205608702U CN 205608702 U CN205608702 U CN 205608702U CN 201620189302 U CN201620189302 U CN 201620189302U CN 205608702 U CN205608702 U CN 2056087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electrode
touch
touch control
resistance
wiring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18930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傅晓立
杨康鹏
许育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18930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6087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6087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6087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触摸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设置在第一基板上的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多个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每个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与一个第一触控电极电相连,并且每个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与控制电路电相连;每个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包括一条第一触控电极走线;至少一个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还包括至少一个电阻,电阻与第一触控电极走线并联或者串联。通过在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中串联或者并联电阻,调节各个第一触电极走线结构的等效电阻值,使得各个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的等效电阻值的差异在小范围之内,从而解决了因触控信号线的电阻不同导致的触摸精度下降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触摸屏作为一种输入媒介,是目前最为简单、方便、自然的一种人机交互方式。在显示装置上集成触控功能,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平板显示器厂商的研发热点。
电容式触控是目前应用广泛的一种触控技术,为了减小显示面板的厚度并实现触控功能,通常将触控结构集成在显示面板中,在显示区域形成多个触控电极,在实施触摸动作时,控制电路对多个触控电极进行扫描,获取触控信号,从而确定触摸的发生位置。对于电容式触控,触控信号通常是指触控电极之间,或者触控电极与手指之间的电容值,触摸点位置的电容值与其他位置的电容值会不一样,将触摸点位置的电容值充电到一个固定电压值的充电时间与其他位置也会不一样,从而来判断触摸点的位置。控制电路与多个触控电极之间的触控信号的传输是通过触控信号线来实现的,触控信号线本身通常具有一定的电阻,若各触控信号线的阻值不同,则触控信号传输过程中,触控信号线产生的分压不同,会影响对电容充电的信号电压的大小,影响对电容的充电时间,从而造成触摸精度的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触摸显示面板及触摸显示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触摸显示面板,包括:
第一基板,设置在第一基板上的多个第一触控电极;
多个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每个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与一个第一触控电极电相连,并且每个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与控制电路电相连;
每个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包括一条第一触控电极走线;
至少一个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还包括至少一个电阻,电阻与第一触控电极走线并联或者串联。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上述触控显示面板。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具有下列优点:
通过在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中串联或者并联电阻,调节各个第一触电极走线结构的等效电阻值,使得各个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的等效电阻值的差异在小范围之内,从而解决了因触控信号线的电阻不同导致的触摸精度下降的问题,等效电阻值的调节方法简单,灵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触控电极走线与电阻串联示意图;
图2b是图2a中沿AA’的截面图;
图3a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局部示意图;
图3b为图3a沿AA’的截面图;
图3c为图3a沿AA’的又一种截面图;
图4a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又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4b为图4a沿着AA’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触控显示面板100包括:第一基板101;
设置在第一基板101上的多个第一触控电极105;
多个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103,每个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103与一个第一触控电极电相连105,并且每个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103与控制电路104电相连;
每个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103包括一条第一触控电极走线103a;
至少一个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还包括至少一个电阻103b,电阻103b与第一触控电极走线103a并联或者串联。
本实施例中多个第一触控电极105用于实现触控显示面板100的触控功能,每个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103与一个第一触控电极105电连接,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的另一端与控制电路104相连,控制电路104用于为触控电极105传输触控信号或者接收来自触控电极105的触控信号,从而实现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功能。
本实施例中的每个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都包括一条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第一触控电极走线可以是具有导电功能的金属线,从而实现触控信号的传输功能,至少一个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还包括至少一个电阻,如图1中的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103,还包括电阻103b,图1中示出的结构是第一触控电极走线103a与电阻103b串联的结构,还可以是第一触控电极走线与电阻并联的结构构成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并不限定所有的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都包括第一触控信号线和电阻,如图1中的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102,只包括第一触控电极走线102a,并不包括串联或者并联的电阻。
另外,在一个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中,第一触控信号线可以串联一个或者多个电阻,也可以并联一个或者多个电阻,同样还可以同时串联若干电阻并且并联若干电阻,还可以是部分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中第一触控电极走线与电阻串联,部分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中第一触控电极与电阻并联。
本实施例通过使用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将第一触控电极与控制电路实现电连接,每一个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的等效电阻值在设计时都是可以调节的,从而使得各条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在传输触控信号的过程中产生的分压值可调,从而能够确保触控检测的精度。这里每一个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的等效电阻值是指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中,第一触控电极走线与电 阻串联或者并联之后的总阻值,对于没有串联或者并联电阻的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等效电阻值是指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的阻值。
可选的,任意两个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的等效电阻值的比值在0.9~1.1的范围之内。
当任意两个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的等效电阻值的比值在0.9~1.1的范围之内时,各个第一触控走线结构的等效电阻值差异较小,从而能够保证在触控信号的传输过程中,各个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的分压值差异较小,从而能够保证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精度。
可选的,串联或者并联的电阻为氧化铟、氧化锡以及氧化铟和氧化锡的混合物中的任意一种。氧化铟、氧化锡以及氧化铟和氧化锡的混合物为透明导电金属氧化物,上述透明导电金属氧化物氧化物的电阻值调节简单,在触控显示面板的制作过程中,可以通过激光照射的强度和照射时间改变透明导电金属氧化物的横截面积,从而进行电阻值的调节,另一方面,第一触控电极所采用的材料通常也为上述透明导电金属氧化物,第一触控电极走线所串联或者并联的电阻可以与第一触控电极同层采用一道工艺工序制作,降低了工艺难度。
下面将针对本实施例中,电阻与第一触控走线串联的情况进行具体的说明。图2a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触控电极走线与电阻串联示意图,图2b是图2a中沿AA’的截面图,图2a中只示出了触控显示面板的局部结构,以清楚的对第一触控电极走线与电阻串联方式进行说明。如图2a所示,电阻203b与第一触控电极走线203a串联,对于任意一个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203所串联的电阻的阻值大小满足如下公式(1):
0.9 R e a - R a l n S a l a S n ≤ R s n ≤ 1.1 R e a - R a l n S a l a S n ; - - - ( 1 )
1≤n≤N;1≤a≤N
其中,N为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的数目,N为大于1的正整数,Rsn表示第n个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需要并联的电阻的阻值大小,ln表示第n个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中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的长度,Sn表示第n个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的截面面积;
Rea表示任意一个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的等效电阻值,Ra表示等效电阻值为Rea的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中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的电阻值,Sa表示 电阻值为Ra的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的截面面积,la表示电阻值为Ra的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的长度。
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一端与触控电极205电连接,另一端连接到控制电路,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的数目设定为N个,N为大于1的正整数,图2中的203表示第n个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图2中的203’表示任意一个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并且,对于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203’的等效电阻值Rea,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203’中的第一触控电极走线203’a的电阻值Ra,第一触控电极走线203’a的长度la=La1+La2,第一触控电极走线203’a的横截面积为Sa均是已知量。并且,对于需要串联电阻的第n个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203,第一触控电极走线203a的长度ln=Ln1+Ln2,以及第一触控电极走线203a的横截面积Sn同样为已知量,则可以知道任意一个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203所串联的电阻的阻值大小。
可选的,可以设置任意两个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中的第一触控电极走线具有相等或者差异较小的横截面积值,即Sa≈Sn,此时,对于任意一个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所串联的电阻的阻值大小满足:
0.9 R e a - R a l n l a ≤ R s n ≤ 1.1 R e a - R a l n l a ; - - - ( 2 )
1≤n≤N;1≤a≤N
公式(2)中的各个参量所代表的意义与上述公式(1)中的相同,当任意两个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中的第一触控电极走线具有相等或者差异较小的横截面积值,即Sa≈Sn时,可以简化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的生产工艺,对于任意一个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需要串联的电阻的阻值大小的计算更为简单。
可选的,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203’的第一触控电极走线203’a可以是全部第一触控电极走线中长度最长的一条,此时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203’中可以没有串入的电阻,即Rea=Ra,此时,对于任意一个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需要串联的电阻的阻值大小满足:
0.9 R a ( 1 - l n l a ) ≤ R s n ≤ 1.1 R a ( 1 - l n l a ) ; - - - ( 3 )
1≤n≤N;1≤a≤N
根据公式(3)可知,如果已知最长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的长度和电阻值,那么对于任意一个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所需要串入的电阻的阻值大小就只和其自身的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的长度直接相关,而与其他参量无关。从而降低了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的设计难度。图2b示出了第一触控电极走线203a和电阻203b之间的串联方式,第一触控电极走线203a在任意一处断开,将电阻203b接入,为了使第一触控电极走线203a与电阻203b电连接,第一触控电极走线203a与电阻203b的连接处设有一连接垫206,连接垫206可以与第一触控电极走线203a一体形成。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通过在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中串联电阻,实现各个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的等效电阻值可以灵活调节,使得各个第一触控走线结构的等效电阻值差异较小,从而能够保证在触控信号的传输过程中,各个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的分压值差异较小,从而能够保证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精度。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又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中,第一触控电极走线可以与电阻采用并联的方式进行连接。图3a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局部示意图,图3b为图3a沿AA’的截面图,图3c为图3a沿AA’的又一种截面图,如图3a、图3b和图3c所示,本实施方式中,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此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第一触控电极走线303a与电阻303b并联,对于任意一个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所并联的电阻的阻值大小满足如下公式(4):
0.9lnRa(Rea-R1)Sa/(lnRaSa-0.9la(Rea-R1)Sn)≤Rsn≤1.1lnRa(Rea-R1)Sa/(lnRaSa-1.1la(Rea-R1)Sn); (4)
其中,1≤n≤N;1≤a≤N
其中,N为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的数目,N为大于1的正整数,Rsn表示第n个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需要并联的电阻的阻值大小,ln表示第n个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中与电阻并联部分的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的长度,R1表示第n个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中未与电阻并联部分的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的电阻值,Sn表示第n个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的截面面积;
Rea表示任意一个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的等效电阻值,Ra表示等效电阻值为Rea的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中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的电阻值,Sa表示电阻值为Ra的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的截面面积,la表示电阻值为Ra的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的长度。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一端与触控电极305电连接,另一端连接到控制电路304,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的数目设定为N个,N为大于1的正整数,图3中的303表示第n个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图3中的303’表示任意一个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并且,对于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303’的等效电阻值Rea,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303’中的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的电阻值Ra,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的长度la=La,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的横截面积为Sa均是已知量。并且,对于需要并联电阻的第n个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303,第一触控电极走线303a与电阻(图3a中并未示出)并联的部分的长度ln,第一触控电极走线303a未与电阻并联的部分的阻值R1以及第一触控电极走线303a的横截面积Sn同样为已知量,则可以知道任意一个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303所并联的电阻的阻值大小。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触控电极走线303a与电阻并联的部分的长度ln小于等于第一触控电极走线303a的总长度Ln。
图3b示出了第一触控电极走线303a和电阻303b之间的并联方式,如图3b所示,第一触控电极走线303a与电阻303b之间还具有绝缘层307,在第一触控电极走线303a的两个端部,第一端部d1和第二端部d2将第一触控电极走线303a与电阻303b并联在一起,连接垫可以与第一触控电极走线303a一体形成。可选的,如图3c所示,第一触控电极走线303a与电阻303b之间还可以通过过孔308连接。
可选的,第一触控电极走线303a与电阻303b并联的部分的长度可以与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的总长度相等,即ln=Ln,此时电阻值R1=0,第一触控电极走线303a的两个端部,第一端部d1即为第一触控电极走线303a与控制电路的连接端,第二端部d2即为第一触控电极走线303a与触控电极的连接端。此时,对于任意一个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所并联的电阻的阻值大小满足如下公式(5):
0.9LnRaReaSa/(LnRaSa-0.9laReaSn)≤Rsn≤1.1LnRaReaSa/(LnRaSa-1.1laReaSn); (5)
其中,1≤n≤N;1≤a≤N
公式(5)中的各个参量所代表的意义与上述公式(4)中的相同,这样的并联方式,不需要对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的各段电阻进行分段计算,降低了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的设计难度。
可选的,可以设置任意两个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中的第一触控电极走线具有相等或者差异较小的横截面积值,即Sa≈Sn,此时,对于任意一个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所串联的电阻的阻值大小满足:
0.9LnRaRea/(LnRa-0.9laRea)≤Rsn≤1.1LnRaRea/(LnRa-1.1laRea); (6)
其中,1≤n≤N;1≤a≤N
公式(6)中的各个参量所代表的意义与上述公式(4)中的相同,当任意两个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中的第一触控电极走线具有相等或者差异较小的横截面积值,即Sa≈Sn时,可以简化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的生产工艺,对于任意一个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需要并联的电阻的阻值大小的计算更为简单。
可选的,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303’的第一触控电极走线可以是全部第一触控电极走线中长度最短的一条,此时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303’中可以没有并入的电阻,即Rea=Ra,此时,对于任意一个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需要并联的电阻的阻值大小满足:
0.9LnRa/(Ln-0.9la)≤Rsn≤1.1LnRa/(Ln-1.1la); (7)
其中,1≤n≤N;1≤a≤N
根据公式(3)可知,如果已知最短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的长度和电阻值,那么对于任意一个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所需要并联的电阻的阻值大小就只和其自身的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的长度直接相关,而与其他参量无关。从而降低了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的设计难度。
本实施例通过在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中并联电阻,实现各个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的等效电阻值可以灵活调节,使得各个第一触控走线结构的等 效电阻值差异较小,并且,并联了电阻之后,每一个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的电阻变小,使得第一触控信号走线的分压较小,并且在触控信号的传输过程中,各个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的分压值差异较小,从而能够保证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精度。
可选的,图4a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又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示意图,图4b为图4a沿着AA’的截面图,如图4a和图4b所示,触控显示面板400包括第一基板401,设置在第一基板上的多个第一触控电极405,第一触控电极405为条状电极,条状电极沿第一方向延伸,沿第二方向并列排布。第一触控电极405用于提供触控检测信号。
本实施例中触控功能的实现可以通过互容式触控,对于互容式触控,包括触控驱动电极和触控检测电极,触控驱动电极被依次输入触控驱动信号,触控检测电极输出检测信号,触控驱动电极和触控检测电极形成电容,当触控显示面板上发生触控时,会影响触摸点附近触控驱动电极和触控检测电极之间的耦合,从而改变触控驱动电极和触控检测电极之间的电容量。检测触摸点位置的方法为,对触控驱动电极依次输入触控驱动信号,触控检测电极同时输出触控检测信号,这样可以得到所有触控驱动电极和触控检测电极交汇点的电容值大小,即整个集成触控显示面板的二维平面的电容大小,根据触控显示面板二维电容变化量数据,可以计算出触摸点的坐标。第一触控电极405可以作为触控检测电极,在发生触控操作后,将触控检测信号通过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传输给控制电路。
可选的,如图4b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基板409,第二基板409与第一基板401相对贴合设置;
多个第二触控电极408,第二触控电极呈条状,多个第二触控电极408依次并列排布,多个第二触控电极408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第二触控电极408在触摸感应阶段用作触控驱动电极,接收触控驱动信号,在显示阶段用作公共电极。
具体的,继续参考图4a和图4b,触控显示面板包括多个显示像素PX,每个显示像素PX包括薄膜晶体管、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薄膜晶体管的漏极与像素电极电相连,薄膜晶体管的源极与数据线D电相连,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栅极线G电相连,栅极线G的另一端连接入栅极驱动电路,在进行 一幅画面的显示时,栅极驱动电路能够发出驱动扫描信号,通过栅极线G控制薄膜晶体管的导通和断开,当薄膜晶体管被导通,显示信号通过数据线D输入显示像素中,由像素电极接收,与此同时,公共电极接收公共信号,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之间形成电场,从而控制显示面板进行画面显示。本实施例中,第二触控电极408在显示阶段即作为公共电极。
在触控阶段,第二触控电极408接收触控信号,用作触控电极,第一触控电极405发射触控信号,作为触控检测电极。本实施例通过将公共电极和触控电极的复用,能够减少集成触控显示面板的制程工序,节约制造时间和制造成本。
可选的,第一方向与触控显示面板的栅极线G的延伸方向相同,第二方向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数据线D的延伸方向相同。
本实施例中,第一触控电极的延伸方向为第一方向,第一方向与触控显示面板的栅极线D的方向相同,第二触控电极的延伸方向为第二方向,第二方向与数据线的延伸方向相同,因而可以将为第二触控电极传输触控信号的触控控制电路与为显示像素提供显示信号的数据驱动电路设置在同一侧,有利于窄边框的设计。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可以包括上述任意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触控显示装置包含了如上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因此,也相应地具有上述触控显示面板的相关优势。触控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台式电脑、笔记本、平板电脑、电子相册等,触控显示面板通过将第一触控电极走线串联或者并联电阻,使得各个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具有较小的等效电阻值的差异,从而提高触控显示装装置的触摸精度。

Claims (20)

1.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基板;
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多个第一触控电极;
多个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每个所述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与一个第一触控电极电相连,并且每个所述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与控制电路电相连;
每个所述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包括一条第一触控电极走线;
至少一个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还包括至少一个电阻,所述电阻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走线并联或者串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任意两个所述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的等效电阻值的比值在0.9~1.1的范围之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阻为氧化铟、氧化锡以及氧化铟和氧化锡的混合物中的任意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阻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走线串联;
对于任意一个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所串联的电阻的阻值大小满足如下公式:
1≤n≤N;1≤a≤N
其中,N为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的数目,N为大于1的正整数,Rsn表示第n个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需要并联的电阻的阻值大小,ln表示第n个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中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的长度,Sn表示第n个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的截面面积;
Rea表示任意一个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的等效电阻值,Ra表示等效电阻值为Rea的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中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的电阻值,Sa表示 电阻值为Ra的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的截面面积,la表示电阻值为Ra的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任意两个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的横截面积相等;
任意一个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所串联的电阻的阻值大小满足:
1≤n≤N;1≤a≤N
其中,N为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的数目,N为大于1的正整数,Rsn表示第n个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需要并联的电阻的阻值大小,ln表示第n个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中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的长度;
Rea表示任意一个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的等效电阻值,Ra表示等效电阻值为Rea的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中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的电阻值,la表示电阻值为Ra的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任意一个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所串联的电阻的阻值大小满足公式:
1≤n≤N;1≤a≤N
其中,其中,N为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的数目,N为大于1的正整数,Rsn表示第n个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需要串联的电阻的阻值大小,ln表示第n个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中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的长度;
Ra表示全部所述第一触控电极走线中长度最长的一条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的电阻值,la表示电阻值为Ra的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的长度;
其中,所述全部所述全部所述第一触控电极走线中长度最长的一条第一触控电极走线未与任何电阻串联。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触控电极走线与所述电阻的连接处设有连接垫,所述连接垫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走线一体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阻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走线并联;
对于任意一个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所并联的电阻的阻值大小满足如下公式:
0.9lnRa(Rea-R1)Sa/(lnRaSa-0.9la(Rea-R1)Sn)≤Rsn
≤1.1lnRa(Rea-R1)Sa/(lnRaSa-1.1la(Rea-R1)Sn);
1≤n≤N;1≤a≤N
其中,N为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的数目,N为大于1的正整数,Rsn表示第n个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需要并联的电阻的阻值大小,ln表示第n个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中与电阻并联部分的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的长度,R1表示第n个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中未与电阻并联部分的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的电阻值,Sn表示第n个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的截面面积;
Rea表示任意一个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的等效电阻值,Ra表示等效电阻值为Rea的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中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的电阻值,Sa表示电阻值为Ra的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的截面面积,la表示电阻值为Ra的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的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任意所述第一触控电极走线与所述电阻并联部分的长度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的总长度相等;
对于任意所述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所并联的电阻的阻值大小满足公式:
0.9LnRaReaSa/(LnRaSa-0.9laReaSn)≤Rsn
1.1LnRaReaSa/(LnRaSa-1.1laReaSn);(5)
1≤n≤N;1≤a≤N
其中,N为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的数目,N为大于1的正整数,Rsn表示第n个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需要并联的电阻的阻值大小,Ln表示第n个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中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的长度,Sn表示第n个第 一触控电极走线的截面面积;
Rea表示任意一个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的等效电阻值,Ra表示等效电阻值为Rea的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中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的电阻值,Sa表示电阻值为Ra的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的截面面积,la表示电阻值为Ra的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的长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任意两个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的横截面积相等;
任意一个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所并联的电阻的阻值大小满足:
0.9LnRaRea/(LnRa-0.9laRea)≤Rsn≤1.1LnRaRea/(LnRa-1.1laRea);
1≤n≤N;1≤a≤N
其中,N为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的数目,N为大于1的正整数,Rsn表示第n个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需要并联的电阻的阻值大小,Ln表示第n个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中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的长度;
Rea表示任意一个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的等效电阻值,Ra表示等效电阻值为Rea的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中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的电阻值,la表示电阻值为Ra的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的长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任意一个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所串联的电阻的阻值大小满足公式:
0.9LnRa/(Ln-0.9la)≤Rsn≤1.1LnRa/(Ln-1.1la);(7)
其中,1≤n≤N;1≤a≤N
其中,其中,N为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的数目,N为大于1的正整数,Rsn表示第n个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需要并联的电阻的阻值大小,ln表示第n个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结构中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的长度;
Ra表示全部所述第一触控电极走线中长度最短的一条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的电阻值,la表示电阻值为Ra的第一触控电极走线的长度;
其中,全部所述第一触控电极走线中长度最短的一条第一触控电极走线未与任何电阻并联。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触控电极走线和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走线并联的电阻之间具有绝缘层。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触控电极走线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
所述第一触控电极走线通过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电阻并联。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层具有过孔,所述第一触控电极走线通过所述过孔与所述电阻并联。
15.根据权利要求1-14任意一项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为条状电极,所述条状电极沿第一方向延伸,沿第二方向并列排布。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用于提供触控检测信号。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栅极线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数据线的延伸方向相同。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基板,所述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贴合设置;
多个第二触控电极,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呈条状,所述多个第二触控电极依次并列排布,所述多个第二触控电极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在触摸感应阶段用作触控驱动电极,接收触控驱动信号,在显示阶段用作公共电极。
20.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9任意一项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
CN201620189302.2U 2016-03-11 2016-03-11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Active CN2056087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89302.2U CN205608702U (zh) 2016-03-11 2016-03-11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89302.2U CN205608702U (zh) 2016-03-11 2016-03-11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608702U true CN205608702U (zh) 2016-09-28

Family

ID=569630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89302.2U Active CN205608702U (zh) 2016-03-11 2016-03-11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608702U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39134A (zh) * 2016-11-25 2017-01-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基板、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6959787A (zh) * 2017-04-25 2017-07-18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894862A (zh) * 2017-11-29 2018-04-10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
CN107977114A (zh) * 2017-11-30 2018-05-01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
CN108744508A (zh) * 2018-05-18 2018-11-06 北京硬壳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事件响应方法及装置
CN110262689A (zh) * 2019-06-10 2019-09-20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内嵌式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阵列基板
CN113809100A (zh) * 2021-09-17 2021-12-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控制方法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39134A (zh) * 2016-11-25 2017-01-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基板、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6959787A (zh) * 2017-04-25 2017-07-18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6959787B (zh) * 2017-04-25 2020-04-03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894862A (zh) * 2017-11-29 2018-04-10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
CN107977114A (zh) * 2017-11-30 2018-05-01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
CN107977114B (zh) * 2017-11-30 2021-02-05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
CN108744508A (zh) * 2018-05-18 2018-11-06 北京硬壳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事件响应方法及装置
CN110262689A (zh) * 2019-06-10 2019-09-20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内嵌式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阵列基板
CN110262689B (zh) * 2019-06-10 2021-01-01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内嵌式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阵列基板
CN113809100A (zh) * 2021-09-17 2021-12-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控制方法
CN113809100B (zh) * 2021-09-17 2024-03-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608702U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TWI449990B (zh) 整合型觸控螢幕
CN104020595B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3809316B (zh) 集成有触摸屏的显示设备
CN104007869B (zh) 具有集成式触摸屏的显示装置
CN102841718B (zh) 一种电容式内嵌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US8730196B2 (en) Integrated touch screen
CN103164076B (zh) 具有集成式触摸屏的显示装置
KR101683435B1 (ko) 일체형 터치 스크린
CN104698666B (zh) 阵列基板、触控面板、触控装置、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05843433A (zh) 触摸显示设备
CN105720037A (zh) 半导体装置和显示装置
CN104793817A (zh) 显示装置
CN104680999B (zh) 一种具有触控功能的显示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06293206A (zh) 一种集成触控显示面板及其触控显示设备
WO2015085689A1 (zh) 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及其驱动方法
CN106526997A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3280448B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9753952A (zh) 一种具有全屏识别和检测功能电路及其设备
CN106708325A (zh)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05786263A (zh) 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07678590A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CN109828694A (zh) 一种具有识别和检测功能的显示设备
TW201714067A (zh) 具有分段式共同電極層之整合型電容式觸控顯示器
CN106873225A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阵列基板驱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