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88265A - 信道信息的反馈方法及装置、终端、基站 - Google Patents

信道信息的反馈方法及装置、终端、基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88265A
CN107888265A CN201610879367.4A CN201610879367A CN107888265A CN 107888265 A CN107888265 A CN 107888265A CN 201610879367 A CN201610879367 A CN 201610879367A CN 107888265 A CN107888265 A CN 1078882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edback
coefficient
channel information
phase
r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7936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888265B (zh
Inventor
吴昊
蔡剑兴
李儒岳
陈艺戬
鲁照华
肖华华
李永
王瑜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61087936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888265B/zh
Priority to US16/336,301 priority patent/US10742272B2/en
Priority to EP20203319.7A priority patent/EP3793099A1/en
Priority to PCT/CN2017/093556 priority patent/WO2018059087A1/zh
Priority to EP17854541.4A priority patent/EP3522388A4/en
Publication of CN1078882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882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8882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882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04B7/0478Special codebook structures directed to feedback optim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17Feedback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26Channel coefficients, e.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3Parameters other than those covered in groups H04B7/0623 - H04B7/0634, e.g. channel matrix rank or transmit mode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34Antenna weights or vector/matrix coeffici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36Feedback forma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58Feedback redu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3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pre-detection combining
    • H04B7/0842Weighted combining
    • H04B7/0848Joint weigh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72Error control for data other than payload data, e.g. control data
    • H04L1/0073Special arrangements for feedback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36Feedback format
    • H04B7/0639Using selective indices, e.g. of a codebook, e.g. pre-distortion matrix index [PMI] or for beam sel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信道信息的反馈方法及装置、终端、基站,该方法包括:终端确定信道信息的反馈状态参数,其中,信道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M个预编码矢量v1,v2,…,vM,G个幅度系数A1,A2,…,AG,K个相位系数P1,P2,…,PK,M,G,K均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终端根据确定的反馈状态参数反馈信道信息。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在多径加权或线性组合的反馈中,终端反馈开销过大的问题,使得终端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信道信息的反馈,降低导频开销,提高反馈效率,节省资源。

Description

信道信息的反馈方法及装置、终端、基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信道信息的反馈方法及装置、终端、基站。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端和接收端一般会采用采多根天线发送和接收来获取更高的速率。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简称为MIMO)技术的一个原理是利用信道的一些特征来形成匹配信道特征的多层传输,从而能够有效的提升系统性能,在不增加带宽和功率的基础上就获得显著的性能提升,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技术,在目前的系统中广泛应用。比如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为LTE)和其增强版本Long Term Evolution-Advanced,简称为LTE A)系统中有多种多天线技术传输的模式传输模式2-传输模式10。多天线技术中涉及的概念和技术都比较多,为了帮助理解和便于描述本发明的内容,下面将介绍一些关键技术的概念。
一般而言,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简称为CSI)有两种反馈方式,即周期性反馈和非周期性反馈,例如在LTE/LTE-A系统,利用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Uplink Control Channel,简称为PUCCH)进行周期性反馈,利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简称为PUSCH)进行非周期性反馈。终端CSI的反馈主要存在两种方式:基站可以配置终端对信道信息进行测量和量化,并通过PUCCH对量化的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简称为CSI)信息进行周期性的反馈,其中CSI包括秩指示符(Rank Indicator,简称为RI)/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recoding MatrixIndicator,简称为PMI)/信道质量指示信息(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简称为CQI。基站还可以在需要时,非周期性的突然触发终端进行CSI信息(包括RI/PMI/CQI)的上报,它主要在PUSCH。以克服周期反馈实时性不够高,CSI量化精度受限于控制信道开销的问题。
基于码本的信道信息量化反馈的基本原理简要阐述如下:假设有限反馈信道容量为B bps/Hz,那么可用的码字的个数为N=2B个。信道矩阵的特征矢量空间经过量化构成码本空间发射端与接收端共同保存或实时产生此码本(收发端相同)。根据接收端获得的信道矩阵H,接收端根据一定准则从中选择一个与信道最匹配的码字并将码字序号i(也即PMI)反馈回发射端。发射端根据此序号i找到相应的预编码码字从而获得信道信息,表示了信道的特征矢量信息。
LTE系统中码字构造的原理介绍如下:LTE的码本随着标准版本的演进,也在不断的演进,在版本Release 8和Release 9中4天线的码本和2天线的码本都是单码字的形式,只有一个PMI其值表示为i=1,...,N11,N11为码字的个数。在Release 10的8天线码本和Release 12的4天线码本时,就是双码本反馈的形式了,即码字可以写成W=W1*W2的形式,而W1是长期反馈的码本称为第一码本;W2表示一个短期反馈的码本,称为第二码本,它的作用是在W1码字里选择M1个备选波束里的一个,并为同一个数据层的每个极化方向选择的波束选择极化相位Co-phasing,W2里的每个码字用PMI2量化和反馈,其值为i2=1,...,M1,M1为W2的个数,具体的可以参考LTE Release 10协议。
在Release 12以前的码字都是针对1D天线阵列的,属于1D的码字,在Release 13的码本里设计里,由于使用了更多的天线,码本的维度变得更大了。天线的拓扑一般也是平面阵列的,即有两个维度方向的天线设计了2D的码字。从而第一码本W1里的每个波束具有形式2维的形式其中,vm和un分别为第一维度和第二维度的离散傅里叶矢量(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DFT),表示vm和un的kronecker乘积,m=1,2,…,B1,n=1,2,…,B2。第一维度端口(本发明里,端口包括天线/port/端口/传输单元/阵子/阵元等可以发送信号的装置)数N1个,第二维度端口数N2个,第一维度端口对应的DFT进行了O1倍的过采样,第二维度的端口对应的DFT进行了O2倍的过采样,上述第一维度或者第二维度天线的离散傅里叶矢量的个数是端口数目的过采样因子的倍数,所以有B1=N1*O1,B2=N2*O2,O1为第一维度过采样因子,O2为第二维度过采样因子。第一码本的第一维度码本用PMI11表示,其值为i11=1,...,N11,第一码本的第二维度的码本用PMI12表示,其值为i12=1,...,N12。对于上述的每一个PMI11和PMI12的索引,都有M1个W2码字,每个W2码字就是为了从W1里选择2维波束以及不同极化方向的Co-phasing,对应的码字索引为PMI2,用i2=1,...,M1表示。
不失一般性,把第一维度端口数N11=1或第二维度端口数N12=1的码字成为1D码字,而第一维度端口数N11>1且第二维度端口数N12>1的码字成为2D码字。如果是1D码字且是单码字结构用PMI或者i表示,如果是1D码字且在双码字结构中用PMI1和PMI2共同表示,索引由i1/i2共同表示,如果是2D码字用PMI11,PMI12,PMI2三个码本索引共同表示或者由索引i11,i12,i2共同表示。
当前的系统中,都是基于信道中的最强径信息进行反馈预编码矩阵或者配置波束,而忽略信道的其它径的信息,这样就会导致反馈或者配置的信息与信道不能很好的匹配,从而影响系统的性能。于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LTE-A系统引进了基于多条径信息做线性加权合并的码本,从而能够大幅度提升反馈精度进而提高系统的性能。
虽然基于多条径合并的线性码本能够更好的匹配信道,但是由于在合并的过程中需要反馈或者配置每一条径信息的幅度加权系数和相位加权系数,这样会使得系统的开销非常的大。
针对相关技术中,在多径加权或线性组合的反馈中,终端反馈开销过大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道信息的反馈方法及装置、终端、基站,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在多径加权或线性组合的反馈中,终端反馈开销过大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信道信息的反馈方法,包括:终端确定信道信息的反馈状态参数,其中,所述信道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M个预编码矢量v1,v2,...,vM,G个幅度系数A1,A2,...,AG,K个相位系数P1,P2,...,PK,M,G,K均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确定的反馈状态参数反馈所述信道信息。
优选地,所述终端确定所述反馈状态参数的方式至少包括以下之一:
根据基站发送的配置信令确定,其中,所述配置信令包括以下至少之一:高层信令,物理层信令;
根据用于反馈所述信道信息的物理信道和/或用于反馈所述信道信息的物理信道格式确定;
根据对信道进行测量后获得的所述信道信息确定;
根据天线端口的个数和/或参考信号端口的个数确定。
优选地,当所述终端根据对信道进行测量后获得的所述信道信息确定所述信道信息的反馈状态参数时,所述终端将确定的所述反馈状态参数发送至基站。
优选地,所述反馈状态参数至少包括:反馈模式,所述反馈模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预编码矢量、幅度系数、相位系数分别量化反馈;预编码矢量和幅度系数联合量化反馈;预编码矢量和相位系数联合量化反馈;幅度系数和相位系数联合量化反馈;预编码矢量、幅度系数以及相位系数三者联合量化反馈;幅度系数合信道质量指示联合量化反馈;相位系数和信道质量指示联合量化反馈;幅度系数和信道秩联合量化反馈;不同传输层的幅度系数分别量化反馈;不同传输层的相位系数分别量化反馈;不同天线端口子集对应的幅度系数分别量化反馈;不同天线端口子集对应的相位系数分别量化反馈。
优选地,所述反馈状态参数至少包括以下之一:所述幅度系数的量化状态数,所述相位系数的量化状态数。
优选地,M个所述预编码矢量包括L组,其中,第I组中的所述预编码矢量具有以下至少之一:相同的幅度系数量化状态数,相同的相位系数量化状态数,L和I为正整数,1≤I≤L。
优选地,所述幅度系数的量化状态数的取值和/或所述相位系数的量化状态数的取值通过以下至少之一确定:所述信道信息的反馈模式,用于反馈所述信道信息的物理信道,用于反馈所述信道信息的物理信道格式。
优选地,所述幅度系数的量化状态数为gn个,所述相位系数的量化状态数为rk个,其中,n=1,2,...,G,k=1,2,...,K。
优选地,所述幅度系数的量化状态数g1,g2,...,gG为相同或不同的整数,所述相位系数的量化状态数r1,r2,...,rK为相同或不同的整数。
优选地,所述反馈状态参数至少包括以下之一:是否使能反馈所述幅度系数,是否使能反馈所述相位系数。
优选地,所述反馈状态参数还至少包括以下之一:使能反馈幅度系数,不使能反馈相位系数。
优选地,所述反馈状态参数还包括:使能反馈幅度系数和相位系数。
优选地,是否使能反馈幅度系数和/或相位系数通过以下至少之一来确定:所述信道信息的反馈模式,用于反馈所述信道信息的物理信道,用于反馈所述信道信息的物理信道格式。
优选地,所述反馈状态参数至少包括以下之一:所述幅度系数的反馈周期和所述相位系数的反馈周期,所述幅度系数的反馈周期和所述相位系数的反馈周期之间的关系。
优选地,所述幅度系数的反馈周期为T1,所述相位系数的反馈周期为T2,并且T1与T2满足约束关系T1=c*T2,其中c为正整数。
优选地,c的取值通过以下至少之一的方式确定:基站配置,基站和终端之间约定。
优选地,所述幅度系数的反馈周期T1是信道秩反馈周期的b倍,所述相位系数的反馈周期T2是信道秩反馈周期的d倍,其中,b、d均为正整数,且b>=d。
优选地,b、d的取值通过以下至少之一的方式确定:基站配置,基站和终端之间约定。
优选地,所述反馈状态参数包括:所述信道信息中反馈的所述预编码矢量的个数。
优选地,所述预编码矢量的个数M通过所述基站的参考信号端口的个数R确定,其中,R为正整数。
优选地,当所述参考信号端口的个数小于R0时,所述预编码矢量的个数M=0,终端反馈N个幅度系数和K个相位系数,其中,K、N均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R0为正整数。
优选地,所述终端反馈的所述预编码矢量的个数通过以下至少之一确定:所述信道信息的反馈模式,用于反馈所述信道信息的物理信道,用于反馈所述信道信息的物理信道格式。
优选地,所述反馈状态参数至少包括以下之一:所述信道信息中的幅度系数与天线端口的关系;所述信道信息中的幅度系数与传输层的关系;所述信道信息中的相位系数与天线端口的关系;所述信道信息中的相位系数与传输层的关系。
优选地,所述天线端口包括T0,T1,......,TB-1,其中,端口T0到端口TB/2-1关联的所述幅度系数和/或所述相位系数,与端口TB/2到端口TB-1关联的所述幅度系数和/或所述相位系数一致,B为正整数。
优选地,所述传输层的个数为L时,不同层的所述幅度系数一致,其中,L为正整数。
优选地,所述传输层的个数为L时,不同层的所述相位系数一致,其中,L为正整数。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信道信息的反馈方法,包括:基站发送配置信令至终端,其中,所述配置信令用于携带信道信息的反馈状态参数,所述信道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M个预编码矢量v1,v2,...,vM,G个幅度系数A1,A2,...,AG,K个相位系数P1,P2,...,PK,M,G,K均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接收所述终端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反馈状态参数反馈的信道信息。
优选地,配置信令包括以下至少之一:高层信令、物理层信令。
优选地,基站发送配置信令至终端之前,基站通过以下至少之一的方式确定配置信令携带的反馈状态参数:
根据用于反馈所述信道信息的物理信道和/或用于反馈所述信道信息的物理信道格式确定;
根据所述终端上的所述信道信息的反馈状态参数确定;
根据天线端口的个数和/或参考信号端口的个数确定。
优选地,所述反馈状态参数至少包括:反馈模式,所述反馈模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预编码矢量、幅度系数、相位系数分别量化反馈;预编码矢量和幅度系数联合量化反馈;预编码矢量和相位系数联合量化反馈;幅度系数和相位系数联合量化反馈;预编码矢量、幅度系数以及相位系数三者联合量化反馈;幅度系数合信道质量指示联合量化反馈;相位系数和信道质量指示联合量化反馈;幅度系数和信道秩联合量化反馈;不同传输层的幅度系数分别量化反馈;不同传输层的相位系数分别量化反馈;不同天线端口子集对应的幅度系数分别量化反馈;不同天线端口子集对应的相位系数分别量化反馈。
优选地,所述反馈模式的选择至少通过以下之一确定:用于反馈所述信道信息的物理信道,用于反馈所述信道信息的物理信道格式。
优选地,所述反馈状态参数至少包括以下之一:所述幅度系数的量化状态数,所述相位系数的量化状态数。
优选地,M个所述预编码矢量包括L组,其中,第I组中的所述预编码矢量具有以下至少之一:相同的幅度系数量化状态数,相同的相位系数量化状态数,L和I为正整数,1≤I≤L。
优选地,所述幅度系数的量化状态数的取值和/或所述相位系数的量化状态数的取值通过以下至少之一确定:所述信道信息的反馈模式,用于反馈所述信道信息的物理信道,用于反馈所述信道信息的物理信道格式。
优选地,所述幅度系数的量化状态数为gn个,所述相位系数的量化状态数为rk个,其中,n=1,2,...,G,k=1,2,...,K。
优选地,所述幅度系数的量化状态数g1,g2,...,gG为相同或不同的整数,所述相位系数的量化状态数r1,r2,...,rK为相同或不同的整数。
优选地,所述反馈状态参数至少包括以下之一:是否使能反馈所述幅度系数,是否使能反馈所述相位系数。
优选地,所述反馈状态参数还至少包括以下之一:使能反馈幅度系数,不使能反馈相位系数。
优选地,所述反馈状态参数还包括:使能反馈幅度系数和相位系数。
优选地,是否使能反馈幅度系数和/或相位系数通过以下至少之一来确定:所述信道信息的反馈模式,用于反馈所述信道信息的物理信道,用于反馈所述信道信息的物理信道格式。
优选地,所述反馈状态参数至少包括以下之一:所述幅度系数的反馈周期和所述相位系数的反馈周期,所述幅度系数的反馈周期和所述相位系数的反馈周期之间的关系。
优选地,所述幅度系数的反馈周期为T1,所述相位系数的反馈周期为T2,并且T1与T2满足约束关系T1=c*T2,其中c为正整数。
优选地,c的取值通过以下至少之一的方式确定:基站配置,基站和终端之间约定。
优选地,所述幅度系数的反馈周期T1是信道秩反馈周期的b倍,所述相位系数的反馈周期T2是信道秩反馈周期的d倍,其中,b、d均为正整数,且b≥d。
优选地,b、d的取值通过以下至少之一的方式确定:基站配置,基站和终端之间约定。
优选地,所述反馈状态参数包括:所述信道信息中反馈的所述预编码矢量的个数。
优选地,所述预编码矢量的个数M通过所述基站的参考信号端口的个数R确定,其中,R为正整数。
优选地,当所述参考信号端口的个数小于R0时,所述预编码矢量的个数M=0,终端反馈N个幅度系数和K个相位系数,其中,K、N均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R0为正整数。
优选地,所述终端反馈的所述预编码矢量的个数通过以下至少之一确定:所述信道信息的反馈模式,用于反馈所述信道信息的物理信道,用于反馈所述信道信息的物理信道格式。
优选地,所述反馈状态参数至少包括以下之一:所述信道信息中的幅度系数与天线端口的关系;所述信道信息中的幅度系数与传输层的关系;所述信道信息中的相位系数与天线端口的关系;所述信道信息中的相位系数与传输层的关系。
优选地,所述天线端口包括T0T1,......,TB-1,其中,端口T0到端口TB/2-1关联的所述幅度系数和/或所述相位系数,与端口TB/2到端口TB-1关联的所述幅度系数和/或所述相位系数一致,B为正整数。
优选地,所述传输层的个数为L时,不同层的所述幅度系数一致,其中,L为正整数。
优选地,所述传输层的个数为L时,不同层的所述相位系数一致,其中,L为正整数。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信道信息的反馈装置,应用于终端,包括: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信道信息的反馈状态参数,其中,所述信道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M个预编码矢量v1,v2,...,vM,G个幅度系数A1,A2,...,AG,K个相位系数P1,P2,...,PK,M,G,K均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第一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确定的反馈状态参数反馈所述信道信息。
优选地,所述反馈状态参数至少包括:反馈模式,所述反馈模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预编码矢量、幅度系数、相位系数分别量化反馈;预编码矢量和幅度系数联合量化反馈;预编码矢量和相位系数联合量化反馈;幅度系数和相位系数联合量化反馈;预编码矢量、幅度系数以及相位系数三者联合量化反馈;幅度系数合信道质量指示联合量化反馈;相位系数和信道质量指示联合量化反馈;幅度系数和信道秩联合量化反馈;不同传输层的幅度系数分别量化反馈;不同传输层的相位系数分别量化反馈;不同天线端口子集对应的幅度系数分别量化反馈;不同天线端口子集对应的相位系数分别量化反馈。
优选地,所述反馈状态参数至少包括以下之一:幅度系数的量化状态数,相位系数的量化状态数。
优选地,所述反馈状态参数至少包括以下之一:是否使能反馈所述幅度系数,是否使能反馈所述相位系数。
优选地,所述反馈状态参数至少包括以下之一:所述幅度系数的反馈周期和所述相位系数的反馈周期,所述幅度系数的反馈周期和所述相位系数的反馈周期之间的关系。
优选地,所述反馈状态参数包括:所述信道信息中反馈的所述预编码矢量的个数。
优选地,所述反馈状态参数至少包括以下之一:所述信道信息中的幅度系数与天线端口的关系;所述信道信息中的幅度系数与传输层的关系;所述信道信息中的相位系数与天线端口的关系;所述信道信息中的相位系数与传输层的关系。
优选地,所述第一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以下至少之一的方式确定所述信道信息的反馈状态参数:
根据基站发送的高层信令和/或物理层信令配置信令确定所;
根据用于反馈所述信道信息的物理信道和/或用于反馈所述信道信息的物理信道格式确定;
根据对信道进行测量后获得的所述信道信息确定;
根据天线端口的个数和/或参考信号端口的个数确定。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信道信息的反馈装置,应用于基站,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发送配置信令至终端,其中,所述配置信令用于携带信道信息的反馈状态参数,所述信道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M个预编码矢量v1,v2,...,vM,G个幅度系数A1,A2,...,AG,K个相位系数P1,P2,...,PK,M,G,K均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终端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反馈状态参数反馈的信道信息。
优选地,所述反馈状态参数至少包括:反馈模式,所述反馈模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预编码矢量、幅度系数、相位系数分别量化反馈;预编码矢量和幅度系数联合量化反馈;预编码矢量和相位系数联合量化反馈;幅度系数和相位系数联合量化反馈;预编码矢量、幅度系数以及相位系数三者联合量化反馈;幅度系数合信道质量指示联合量化反馈;相位系数和信道质量指示联合量化反馈;幅度系数和信道秩联合量化反馈;不同传输层的幅度系数分别量化反馈;不同传输层的相位系数分别量化反馈;不同天线端口子集对应的幅度系数分别量化反馈;不同天线端口子集对应的相位系数分别量化反馈。
优选地,所述反馈状态参数至少包括以下之一:幅度系数的量化状态数,相位系数的量化状态数。
优选地,所述反馈状态参数至少包括以下之一:是否使能反馈所述幅度系数,是否使能反馈所述相位系数。
优选地,所述反馈状态参数至少包括以下之一:所述幅度系数的反馈周期和所述相位系数的反馈周期,所述幅度系数的反馈周期和所述相位系数的反馈周期之间的关系。
优选地,所述反馈状态参数包括:所述信道信息中反馈的所述预编码矢量的个数。
优选地,所述反馈状态参数至少包括以下之一:所述信道信息中的幅度系数与天线端口的关系;所述信道信息中的幅度系数与传输层的关系;所述信道信息中的相位系数与天线端口的关系;所述信道信息中的相位系数与传输层的关系。
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以下至少之一的方式确定所述信道信息的反馈状态参数:
根据用于反馈所述信道信息的物理信道和/或用于反馈所述信道信息的物理信道格式确定;
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所述信道信息的反馈状态参数确定;
根据天线端口的个数和/或参考信号端口的个数确定。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第一处理器;第一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第一处理器可执行的指令;所述第一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执行以下操作:
确定信道信息的反馈状态参数,其中,所述信道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M个预编码矢量v1,v2,...,vM,G个幅度系数A1,A2,...,AG,K个相位系数P1,P2,...,PK,M,G,K均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
根据所述确定的反馈状态参数反馈所述信道信息。
优选地,所述反馈状态参数至少包括:反馈模式,所述反馈模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预编码矢量、幅度系数、相位系数分别量化反馈;预编码矢量和幅度系数联合量化反馈;预编码矢量和相位系数联合量化反馈;幅度系数和相位系数联合量化反馈;预编码矢量、幅度系数以及相位系数三者联合量化反馈;幅度系数合信道质量指示联合量化反馈;相位系数和信道质量指示联合量化反馈;幅度系数和信道秩联合量化反馈;不同传输层的幅度系数分别量化反馈;不同传输层的相位系数分别量化反馈;不同天线端口子集对应的幅度系数分别量化反馈;不同天线端口子集对应的相位系数分别量化反馈。
优选地,所述反馈状态参数至少包括以下之一:幅度系数的量化状态数,相位系数的量化状态数。
优选地,所述反馈状态参数至少包括以下之一:是否使能反馈所述幅度系数,是否使能反馈所述相位系数。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第二处理器;第二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第二处理器可执行的指令;所述第二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执行以下操作:
发送配置信令至终端,其中,所述配置信令用于携带信道信息的反馈状态参数,所述信道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M个预编码矢量v1,v2,...,vM,G个幅度系数A1,A2,...,AG,K个相位系数P1,P2,...,PK,M,G,K均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
接收所述终端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反馈状态参数反馈的信道信息。
优选地,所述反馈状态参数至少包括:反馈模式,所述反馈模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预编码矢量、幅度系数、相位系数分别量化反馈;预编码矢量和幅度系数联合量化反馈;预编码矢量和相位系数联合量化反馈;幅度系数和相位系数联合量化反馈;预编码矢量、幅度系数以及相位系数三者联合量化反馈;幅度系数合信道质量指示联合量化反馈;相位系数和信道质量指示联合量化反馈;幅度系数和信道秩联合量化反馈;不同传输层的幅度系数分别量化反馈;不同传输层的相位系数分别量化反馈;不同天线端口子集对应的幅度系数分别量化反馈;不同天线端口子集对应的相位系数分别量化反馈。
优选地,所述反馈状态参数至少包括以下之一:幅度系数的量化状态数,相位系数的量化状态数。
优选地,所述反馈状态参数至少包括以下之一:是否使能反馈所述幅度系数,是否使能反馈所述相位系数。
根据本方方面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信道信息的反馈系统,包括:基站,用于发送配置信令至终端,其中,所述配置信令用于携带信道信息的反馈状态参数,所述信道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M个预编码矢量v1,v2,...,vM,G个幅度系数A1,A2,...,AG,K个相位系数P1,P2,...,PK,M,G,K均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
至少一个终端,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配置信令,并根据所述配置信令中携带的信道信息反馈状态参数向所述基站反馈信道信息。
优选地,所述反馈状态参数至少包括:反馈模式,所述反馈模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预编码矢量、幅度系数、相位系数分别量化反馈;预编码矢量和幅度系数联合量化反馈;预编码矢量和相位系数联合量化反馈;幅度系数和相位系数联合量化反馈;预编码矢量、幅度系数以及相位系数三者联合量化反馈;幅度系数合信道质量指示联合量化反馈;相位系数和信道质量指示联合量化反馈;幅度系数和信道秩联合量化反馈;不同传输层的幅度系数分别量化反馈;不同传输层的相位系数分别量化反馈;不同天线端口子集对应的幅度系数分别量化反馈;不同天线端口子集对应的相位系数分别量化反馈。
优选地,所述反馈状态参数至少包括以下之一:幅度系数的量化状态数,相位系数的量化状态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存储有执行指令,该执行指令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信道信息的反馈方法的实现。
通过本发明,终端确定信道信息的反馈状态参数,其中,信道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M个预编码矢量v1,v2,...,vM,G个幅度系数A1,A2,...,AG,K个相位系数P1,P2,...,PK,M,G,K均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终端根据确定的反馈状态参数反馈信道信息。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在多径加权或线性组合的反馈中,终端反馈开销过大的问题,使得终端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信道信息的反馈,降低导频开销,提高反馈效率,节省资源。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信道信息的反馈方法的计算机终端的硬件结构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信道信息的反馈方法的流程图(一);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信道信息的反馈方法的流程图(二);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2的信道信息的反馈装置的结构框图(一);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2的信道信息的反馈装置的结构框图(二);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3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3的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3的反馈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实施例1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道信息的反馈方法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1所提供的方法实施例可以在移动终端、计算机终端或者类似的运算装置中执行。以运行在计算机终端上为例,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方法的计算机终端的硬件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计算机终端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图中仅示出一个)处理器102(处理器10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微处理器MCU或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等的处理装置)、用于存储数据的存储器104、以及用于通信功能的传输模块106。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其并不对上述电子装置的结构造成限定。例如,计算机终端10还可包括比图1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1所示不同的配置。
存储器104可用于存储应用软件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信道信息的反馈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处理器102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04内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应用程序的漏洞检测方法。存储器104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还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如一个或者多个磁性存储装置、闪存、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104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102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计算机终端10。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传输装置106用于经由一个网络接收或者发送数据。上述的网络具体实例可包括计算机终端10的通信供应商提供的无线网络。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106包括一个网络适配器(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NIC),其可通过基站与其他网络设备相连从而可与互联网进行通讯。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106可以为射频(Radio Frequency,RF)模块,其用于通过无线方式与互联网进行通讯。
在上述运行环境下,本申请提供了如图2所示的信道信息的反馈方法。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信道信息的反馈方法的流程图(一),如图2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2,终端确定信道信息的反馈状态参数,其中,信道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M个预编码矢量v1,v2,...,vM,G个幅度系数A1,A2,...,AG,K个相位系数P1,P2,...,PK,M,G,K均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
步骤S204,终端根据确定的反馈状态参数反馈信道信息。
通过上述步骤,终端确定信道信息的反馈状态参数,其中,信道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M个预编码矢量v1,v2,...,vM,G个幅度系数A1,A2,...,AG,K个相位系数P1,P2,...,PK,M,G,K均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终端根据确定的反馈状态参数反馈信道信息。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在多径加权或线性组合的反馈中,终端反馈开销过大的问题,使得终端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信道信息的反馈,降低导频开销,提高反馈效率,节省资源。
优选地,终端确定反馈状态参数的方式至少包括以下之一:
根据基站发送的配置信令确定,其中,配置信令包括以下至少之一:高层信令,物理层信令;根据用于反馈信道信息的物理信道和/或用于反馈信道信息的物理信道格式确定;根据对信道进行测量后获得的信道信息确定;根据天线端口的个数和/或参考信号端口的个数确定。
优选地,当所述终端根据对信道进行测量后获得的所述信道信息确定所述信道信息的反馈状态参数时,所述终端将确定的所述反馈状态参数发送至基站。
优选地,所述反馈状态参数至少包括:反馈模式,所述反馈模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预编码矢量、幅度系数、相位系数分别量化反馈;预编码矢量和幅度系数联合量化反馈;预编码矢量和相位系数联合量化反馈;幅度系数和相位系数联合量化反馈;预编码矢量、幅度系数以及相位系数三者联合量化反馈;幅度系数合信道质量指示联合量化反馈;相位系数和信道质量指示联合量化反馈;幅度系数和信道秩联合量化反馈;不同传输层的幅度系数分别量化反馈;不同传输层的相位系数分别量化反馈;不同天线端口子集对应的幅度系数分别量化反馈;不同天线端口子集对应的相位系数分别量化反馈。
优选地,所述反馈状态参数至少包括以下之一:所述幅度系数的量化状态数,所述相位系数的量化状态数。
优选地,M个所述预编码矢量包括L组,其中,第I组中的所述预编码矢量具有以下至少之一:相同的幅度系数量化状态数,相同的相位系数量化状态数,L和I为正整数,1≤I≤L。
优选地,所述幅度系数的量化状态数的取值和/或所述相位系数的量化状态数的取值通过以下至少之一确定:所述信道信息的反馈模式,用于反馈所述信道信息的物理信道,用于反馈所述信道信息的物理信道格式。
优选地,所述幅度系数的量化状态数为gn个,所述相位系数的量化状态数为rk个,其中,n=1,2,...,G,k=1,2,...,K。
优选地,所述幅度系数的量化状态数g1,g2,...,gG为相同或不同的整数,所述相位系数的量化状态数r1,r2,...,rK为相同或不同的整数。
优选地,所述反馈状态参数至少包括以下之一:是否使能反馈所述幅度系数,是否使能反馈所述相位系数。
优选地,所述反馈状态参数还至少包括以下之一:使能反馈幅度系数,不使能反馈相位系数。
优选地,所述反馈状态参数还包括:使能反馈幅度系数和相位系数。
优选地,是否使能反馈幅度系数和/或相位系数通过以下至少之一来确定:所述信道信息的反馈模式,用于反馈所述信道信息的物理信道,用于反馈所述信道信息的物理信道格式。
优选地,所述反馈状态参数至少包括以下之一:所述幅度系数的反馈周期和所述相位系数的反馈周期,所述幅度系数的反馈周期和所述相位系数的反馈周期之间的关系。
优选地,所述幅度系数的反馈周期为T1,所述相位系数的反馈周期为T2,并且T1与T2满足约束关系T1=c*T2,其中c为正整数。
优选地,c的取值通过以下至少之一的方式确定:基站配置,基站和终端之间约定。
优选地,所述幅度系数的反馈周期T1是信道秩反馈周期的b倍,所述相位系数的反馈周期T2是信道秩反馈周期的d倍,其中,b、d均为正整数,且b>=d。
优选地,b、d的取值通过以下至少之一的方式确定:基站配置,基站和终端之间约定。
优选地,所述反馈状态参数包括:所述信道信息中反馈的所述预编码矢量的个数。
优选地,所述预编码矢量的个数M通过所述基站的参考信号端口的个数R确定,其中,R为正整数。
优选地,当所述参考信号端口的个数小于R0时,所述预编码矢量的个数M=0,终端反馈N个幅度系数和K个相位系数,其中,K、N均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R0为正整数。
优选地,所述终端反馈的所述预编码矢量的个数通过以下至少之一确定:所述信道信息的反馈模式,用于反馈所述信道信息的物理信道,用于反馈所述信道信息的物理信道格式。
优选地,所述反馈状态参数至少包括以下之一:所述信道信息中的幅度系数与天线端口的关系;所述信道信息中的幅度系数与传输层的关系;所述信道信息中的相位系数与天线端口的关系;所述信道信息中的相位系数与传输层的关系。
优选地,所述天线端口包括T0,T1,......,TB-1,其中,端口T0到端口TB/2-1关联的所述幅度系数和/或所述相位系数,与端口TB/2到端口TB-1关联的所述幅度系数和/或所述相位系数一致,B为正整数。
优选地,所述传输层的个数为L时,不同层的所述幅度系数一致,其中,L为正整数。
优选地,所述传输层的个数为L时,不同层的所述相位系数一致,其中,L为正整数。
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本实施还提供了一种信道信息的反馈方法。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信道信息的反馈方法的流程图(二)。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302,基站发送配置信令至终端,其中,配置信令用于携带信道信息的反馈状态参数,信道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M个预编码矢量v1,v2,...,vM,G个幅度系数A1,A2,...,AG,K个相位系数P1,P2,...,PK,M,G,K均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
步骤S304,接收终端根据接收到的反馈状态参数反馈的信道信息。
通过上述步骤,基站发送配置信令至终端,其中,配置信令用于携带信道信息的反馈状态参数,信道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M个预编码矢量v1,v2,...,vM,G个幅度系数A1,A2,...,AG,K个相位系数P1,P2,...,PK,M,G,K均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基站接收终端根据接收到的反馈状态参数反馈的信道信息。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在多径加权或线性组合的反馈中,终端反馈开销过大的问题,使得终端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信道信息的反馈,降低导频开销,提高反馈效率,节省资源。
优选地,所述配置信令包括以下至少之一:高层信令、物理层信令。
优选地,基站发送配置信令至终端之前,所述基站通过以下至少之一的方式确定所述配置信令携带的反馈状态参数:
根据用于反馈所述信道信息的物理信道和/或用于反馈所述信道信息的物理信道格式确定;
根据所述终端上的所述信道信息的反馈状态参数确定;
根据天线端口的个数和/或参考信号端口的个数确定。
优选地,所述反馈状态参数至少包括:反馈模式,所述反馈模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预编码矢量、幅度系数、相位系数分别量化反馈;预编码矢量和幅度系数联合量化反馈;预编码矢量和相位系数联合量化反馈;幅度系数和相位系数联合量化反馈;预编码矢量、幅度系数以及相位系数三者联合量化反馈;幅度系数合信道质量指示联合量化反馈;相位系数和信道质量指示联合量化反馈;幅度系数和信道秩联合量化反馈;不同传输层的幅度系数分别量化反馈;不同传输层的相位系数分别量化反馈;不同天线端口子集对应的幅度系数分别量化反馈;不同天线端口子集对应的相位系数分别量化反馈。
优选地,所述反馈模式的选择至少通过以下之一确定:用于反馈所述信道信息的物理信道,用于反馈所述信道信息的物理信道格式。
优选地,所述反馈状态参数至少包括以下之一:所述幅度系数的量化状态数,所述相位系数的量化状态数。
优选地,M个所述预编码矢量包括L组,其中,第I组中的所述预编码矢量具有以下至少之一:相同的幅度系数量化状态数,相同的相位系数量化状态数,L和I为正整数,1≤I≤L。
优选地,所述幅度系数的量化状态数的取值和/或所述相位系数的量化状态数的取值通过以下至少之一确定:所述信道信息的反馈模式,用于反馈所述信道信息的物理信道,用于反馈所述信道信息的物理信道格式。
优选地,所述幅度系数的量化状态数为gn个,所述相位系数的量化状态数为rk个,其中,n=1,2,...,G,k=1,2,...,K。
优选地,所述幅度系数的量化状态数g1,g2,...,gG为相同或不同的整数,所述相位系数的量化状态数r1,r2,...,rK为相同或不同的整数。
优选地,所述反馈状态参数至少包括以下之一:是否使能反馈所述幅度系数,是否使能反馈所述相位系数。
优选地,所述反馈状态参数还至少包括以下之一:使能反馈幅度系数,不使能反馈相位系数。
优选地,所述反馈状态参数还包括:使能反馈幅度系数和相位系数。
优选地,是否使能反馈幅度系数和/或相位系数通过以下至少之一来确定:所述信道信息的反馈模式,用于反馈所述信道信息的物理信道,用于反馈所述信道信息的物理信道格式。
优选地,所述反馈状态参数至少包括以下之一:所述幅度系数的反馈周期和所述相位系数的反馈周期,所述幅度系数的反馈周期和所述相位系数的反馈周期之间的关系。
优选地,所述幅度系数的反馈周期为T1,所述相位系数的反馈周期为T2,并且T1与T2满足约束关系T1=c*T2,其中c为正整数。
优选地,c的取值通过以下至少之一的方式确定:基站配置,基站和终端之间约定。
优选地,所述幅度系数的反馈周期T1是信道秩反馈周期的b倍,所述相位系数的反馈周期T2是信道秩反馈周期的d倍,其中,b、d均为正整数,且b≥d。
优选地,b、d的取值通过以下至少之一的方式确定:基站配置,基站和终端之间约定。
优选地,所述反馈状态参数包括:所述信道信息中反馈的所述预编码矢量的个数。
优选地,所述预编码矢量的个数M通过所述基站的参考信号端口的个数R确定,其中,R为正整数。
优选地,当所述参考信号端口的个数小于R0时,所述预编码矢量的个数M=0,终端反馈N个幅度系数和K个相位系数,其中,K、N均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R0为正整数。
优选地,所述终端反馈的所述预编码矢量的个数通过以下至少之一确定:所述信道信息的反馈模式,用于反馈所述信道信息的物理信道,用于反馈所述信道信息的物理信道格式。
优选地,所述反馈状态参数至少包括以下之一:所述信道信息中的幅度系数与天线端口的关系;所述信道信息中的幅度系数与传输层的关系;所述信道信息中的相位系数与天线端口的关系;所述信道信息中的相位系数与传输层的关系。
优选地,所述天线端口包括T0T1,......,TB-1,其中,端口T0到端口TB/2-1关联的所述幅度系数和/或所述相位系数,与端口TB/2到端口TB-1关联的所述幅度系数和/或所述相位系数一致,B为正整数。
优选地,所述传输层的个数为L时,不同层的所述幅度系数一致,其中,L为正整数。
优选地,所述传输层的个数为L时,不同层的所述相位系数一致,其中,L为正整数。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方法。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信道信息的反馈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终端侧的方法实施例及优选示例,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2的信道信息的反馈装置的结构框图(一),如图4所示,该装置应用于终端,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40,用于确定信道信息的反馈状态参数,其中,信道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M个预编码矢量v1,v2,...,vM,G个幅度系数A1,A2,...,AG,K个相位系数P1,P2,...,PK,M,G,K均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
第一发送模块42,用于根据确定的反馈状态参数反馈信道信息。
通过上述装置,第一确定模块40确定信道信息的反馈状态参数,其中,信道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M个预编码矢量v1,v2,...,vM,G个幅度系数A1,A2,...,AG,K个相位系数P1,P2,...,PK,M,G,K均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第一发送模块42根据确定的反馈状态参数反馈信道信息。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在多径加权或线性组合的反馈系统中,终端反馈开销过大的问题,使得终端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信道信息的反馈,降低导频开销,提高反馈效率,节省资源。
优选地,所述反馈状态参数至少包括:反馈模式,所述反馈模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预编码矢量、幅度系数、相位系数分别量化反馈;预编码矢量和幅度系数联合量化反馈;预编码矢量和相位系数联合量化反馈;幅度系数和相位系数联合量化反馈;预编码矢量、幅度系数以及相位系数三者联合量化反馈;幅度系数合信道质量指示联合量化反馈;相位系数和信道质量指示联合量化反馈;幅度系数和信道秩联合量化反馈;不同传输层的幅度系数分别量化反馈;不同传输层的相位系数分别量化反馈;不同天线端口子集对应的幅度系数分别量化反馈;不同天线端口子集对应的相位系数分别量化反馈。
优选地,所述反馈状态参数至少包括以下之一:幅度系数的量化状态数,相位系数的量化状态数。
优选地,所述反馈状态参数至少包括以下之一:是否使能反馈所述幅度系数,是否使能反馈所述相位系数。
优选地,所述反馈状态参数至少包括以下之一:所述幅度系数的反馈周期和所述相位系数的反馈周期,所述幅度系数的反馈周期和所述相位系数的反馈周期之间的关系。
优选地,所述反馈状态参数包括:所述信道信息中反馈的所述预编码矢量的个数。
优选地,所述反馈状态参数至少包括以下之一:所述信道信息中的幅度系数与天线端口的关系;所述信道信息中的幅度系数与传输层的关系;所述信道信息中的相位系数与天线端口的关系;所述信道信息中的相位系数与传输层的关系。
优选地,所述第一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以下至少之一的方式确定所述信道信息的反馈状态参数:
根据基站发送的高层信令和/或物理层信令配置信令确定所;
根据用于反馈所述信道信息的物理信道和/或用于反馈所述信道信息的物理信道格式确定;
根据对信道进行测量后获得的所述信道信息确定;
根据天线端口的个数和/或参考信号端口的个数确定。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信道信息的反馈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基站侧的方法实施例及优选示例,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2的信道信息的反馈装置的结构框图(二),如图5所示,该装置应用于基站,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50,用于发送配置信令至终端,其中,配置信令用于携带信道信息的反馈状态参数,信道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M个预编码矢量v1,v2,...,vM,G个幅度系数A1,A2,...,AG,K个相位系数P1,P2,...,PK,M,G,K均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
接收模块52,用于接收终端根据接收到的反馈状态参数反馈的信道信息。
通过上述装置,第二发送模块50发送配置信令至终端,其中,配置信令用于携带信道信息的反馈状态参数,信道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M个预编码矢量v1,v2,...,vM,G个幅度系数A1,A2,...,AG,K个相位系数P1,P2,...,PK,M,G,K均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接收模块52接收终端根据接收到的反馈状态参数反馈的信道信息。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在多径加权或线性组合的反馈中,终端反馈开销过大的问题,使得终端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信道信息的反馈,降低导频开销,提高反馈效率,节省资源。
优选地,所述反馈状态参数至少包括:反馈模式,所述反馈模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预编码矢量、幅度系数、相位系数分别量化反馈;预编码矢量和幅度系数联合量化反馈;预编码矢量和相位系数联合量化反馈;幅度系数和相位系数联合量化反馈;预编码矢量、幅度系数以及相位系数三者联合量化反馈;幅度系数合信道质量指示联合量化反馈;相位系数和信道质量指示联合量化反馈;幅度系数和信道秩联合量化反馈;不同传输层的幅度系数分别量化反馈;不同传输层的相位系数分别量化反馈;不同天线端口子集对应的幅度系数分别量化反馈;不同天线端口子集对应的相位系数分别量化反馈。
优选地,所述反馈状态参数至少包括以下之一:幅度系数的量化状态数,相位系数的量化状态数。
优选地,所述反馈状态参数至少包括以下之一:是否使能反馈所述幅度系数,是否使能反馈所述相位系数。
优选地,所述反馈状态参数至少包括以下之一:所述幅度系数的反馈周期和所述相位系数的反馈周期,所述幅度系数的反馈周期和所述相位系数的反馈周期之间的关系。
优选地,所述反馈状态参数包括:所述信道信息中反馈的所述预编码矢量的个数。
优选地,所述反馈状态参数至少包括以下之一:所述信道信息中的幅度系数与天线端口的关系;所述信道信息中的幅度系数与传输层的关系;所述信道信息中的相位系数与天线端口的关系;所述信道信息中的相位系数与传输层的关系。
优选地,如图5所示,上述装置还包括第二确定模块54,用于根据以下至少之一的方式确定信道信息的反馈状态参数:根据用于反馈所述信道信息的物理信道和/或用于反馈所述信道信息的物理信道格式确定;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所述信道信息的反馈状态参数确定;根据天线端口的个数和/或参考信号端口的个数确定。
实施例3
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3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终端包括:第一处理器60;第一存储器62,用于存储第一处理器60可执行的指令;第一处理器60用于根据第一存储器62中存储的指令执行以下操作:
确定信道信息的反馈状态参数,其中,信道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M个预编码矢量v1,v2,...,vM,G个幅度系数A1,A2,...,AG,K个相位系数P1,P2,...,PK,M,G,K均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
根据确定的反馈状态参数反馈信道信息。
通过上述终端,第一处理器60确定信道信息的反馈状态参数,其中,信道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M个预编码矢量v1,v2,...,vM,G个幅度系数A1,A2,...,AG,K个相位系数P1,P2,...,PK,M,G,K均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根据确定的反馈状态参数反馈信道信息。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在多径加权或线性组合的反馈系统中,终端反馈开销过大的问题,使得终端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信道信息的反馈,降低导频开销,提高反馈效率,节省资源。
优选地,终端确定反馈状态参数的方式至少包括以下之一:
根据基站发送的配置信令确定,其中,配置信令包括以下至少之一:高层信令,物理层信令;根据用于反馈信道信息的物理信道和/或用于反馈信道信息的物理信道格式确定;根据对信道进行测量后获得的所述信道信息确定;根据天线端口的个数和/或参考信号端口的个数确定。
优选地,当所述终端根据对信道进行测量后获得的所述信道信息确定所述信道信息的反馈状态参数时,所述终端将确定的所述反馈状态参数发送至基站。
优选地,所述反馈状态参数至少包括:反馈模式,所述反馈模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预编码矢量、幅度系数、相位系数分别量化反馈;预编码矢量和幅度系数联合量化反馈;预编码矢量和相位系数联合量化反馈;幅度系数和相位系数联合量化反馈;预编码矢量、幅度系数以及相位系数三者联合量化反馈;幅度系数合信道质量指示联合量化反馈;相位系数和信道质量指示联合量化反馈;幅度系数和信道秩联合量化反馈;不同传输层的幅度系数分别量化反馈;不同传输层的相位系数分别量化反馈;不同天线端口子集对应的幅度系数分别量化反馈;不同天线端口子集对应的相位系数分别量化反馈。
优选地,所述反馈状态参数至少包括以下之一:所述幅度系数的量化状态数,所述相位系数的量化状态数。
优选地,M个所述预编码矢量包括L组,其中,第I组中的所述预编码矢量具有以下至少之一:相同的幅度系数量化状态数,相同的相位系数量化状态数,L和I为正整数,1≤I≤L。
优选地,所述幅度系数的量化状态数的取值和/或所述相位系数的量化状态数的取值通过以下至少之一确定:所述信道信息的反馈模式,用于反馈所述信道信息的物理信道,用于反馈所述信道信息的物理信道格式。
优选地,所述幅度系数的量化状态数为gn个,所述相位系数的量化状态数为rk个,其中,n=1,2,...,G,k=1,2,...,K。
优选地,所述幅度系数的量化状态数g1,g2,...,gG为相同或不同的整数,所述相位系数的量化状态数r1,r2,...,rK为相同或不同的整数。
优选地,所述反馈状态参数至少包括以下之一:是否使能反馈所述幅度系数,是否使能反馈所述相位系数。
优选地,所述反馈状态参数还至少包括以下之一:使能反馈幅度系数,不使能反馈相位系数。
优选地,所述反馈状态参数还包括:使能反馈幅度系数和相位系数。
优选地,是否使能反馈幅度系数和/或相位系数通过以下至少之一来确定:所述信道信息的反馈模式,用于反馈所述信道信息的物理信道,用于反馈所述信道信息的物理信道格式。
优选地,所述反馈状态参数至少包括以下之一:所述幅度系数的反馈周期和所述相位系数的反馈周期,所述幅度系数的反馈周期和所述相位系数的反馈周期之间的关系。
优选地,所述幅度系数的反馈周期为T1,所述相位系数的反馈周期为T2,并且T1与T2满足约束关系T1=c*T2,其中c为正整数。
优选地,c的取值通过以下至少之一的方式确定:基站配置,基站和终端之间约定。
优选地,所述幅度系数的反馈周期T1是信道秩反馈周期的b倍,所述相位系数的反馈周期T2是信道秩反馈周期的d倍,其中,b、d均为正整数,且b>=d。
优选地,b、d的取值通过以下至少之一的方式确定:基站配置,基站和终端之间约定。
优选地,所述反馈状态参数包括:所述信道信息中反馈的所述预编码矢量的个数。
优选地,所述预编码矢量的个数M通过所述基站的参考信号端口的个数R确定,其中,R为正整数。
优选地,当所述参考信号端口的个数小于R0时,所述预编码矢量的个数M=0,终端反馈N个幅度系数和K个相位系数,其中,K、N均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R0为正整数。
优选地,所述终端反馈的所述预编码矢量的个数通过以下至少之一确定:所述信道信息的反馈模式,用于反馈所述信道信息的物理信道,用于反馈所述信道信息的物理信道格式。
优选地,所述反馈状态参数至少包括以下之一:所述信道信息中的幅度系数与天线端口的关系;所述信道信息中的幅度系数与传输层的关系;所述信道信息中的相位系数与天线端口的关系;所述信道信息中的相位系数与传输层的关系。
优选地,所述天线端口包括T0,T1,......,TB-1,其中,端口T0到端口TB/2-1关联的所述幅度系数和/或所述相位系数,与端口TB/2到端口TB-1关联的所述幅度系数和/或所述相位系数一致,B为正整数。
优选地,所述传输层的个数为L时,不同层的所述幅度系数一致,其中,L为正整数。
优选地,所述传输层的个数为L时,不同层的所述相位系数一致,其中,L为正整数。
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3的基站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基站包括:第二处理器70;第二存储器72,用于存储第二处理器70可执行的指令;第二处理器70用于根据第二存储器72中存储的指令执行以下操作:
发送配置信令至终端,其中,配置信令用于携带信道信息的反馈状态参数,信道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M个预编码矢量v1,v2,...,vM,G个幅度系数A1,A2,...,AG,K个相位系数P1,P2,...,PK,M,G,K均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
接收终端根据接收到的反馈状态参数反馈的信道信息。
通过上述基站,第二处理器72发送配置信令至终端,其中,配置信令用于携带信道信息的反馈状态参数,信道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M个预编码矢量v1,v2,...,vM,G个幅度系数A1,A2,...,AG,K个相位系数P1,P2,...,PK,M,G,K均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接收终端根据接收到的反馈状态参数反馈的信道信息。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在多径加权或线性组合的反馈系统中,终端反馈开销过大的问题,使得终端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信道信息的反馈,降低导频开销,提高反馈效率,节省资源。
优选地,所述配置信令包括以下至少之一:高层信令、物理层信令。
优选地,基站发送配置信令至终端之前,所述基站通过以下至少之一的方式确定所述配置信令携带的反馈状态参数:
根据用于反馈所述信道信息的物理信道和/或用于反馈所述信道信息的物理信道格式确定;
根据所述终端上的所述信道信息的反馈状态参数确定;
根据天线端口的个数和/或参考信号端口的个数确定。
优选地,所述反馈状态参数至少包括:反馈模式,所述反馈模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预编码矢量、幅度系数、相位系数分别量化反馈;预编码矢量和幅度系数联合量化反馈;预编码矢量和相位系数联合量化反馈;幅度系数和相位系数联合量化反馈;预编码矢量、幅度系数以及相位系数三者联合量化反馈;幅度系数合信道质量指示联合量化反馈;相位系数和信道质量指示联合量化反馈;幅度系数和信道秩联合量化反馈;不同传输层的幅度系数分别量化反馈;不同传输层的相位系数分别量化反馈;不同天线端口子集对应的幅度系数分别量化反馈;不同天线端口子集对应的相位系数分别量化反馈。
优选地,所述反馈模式的选择至少通过以下之一确定:用于反馈所述信道信息的物理信道,用于反馈所述信道信息的物理信道格式。
优选地,所述反馈状态参数至少包括以下之一:所述幅度系数的量化状态数,所述相位系数的量化状态数。
优选地,M个所述预编码矢量包括L组,其中,第I组中的所述预编码矢量具有以下至少之一:相同的幅度系数量化状态数,相同的相位系数量化状态数,L和I为正整数,1≤I≤L。
优选地,所述幅度系数的量化状态数的取值和/或所述相位系数的量化状态数的取值通过以下至少之一确定:所述信道信息的反馈模式,用于反馈所述信道信息的物理信道,用于反馈所述信道信息的物理信道格式。
优选地,所述幅度系数的量化状态数为gn个,所述相位系数的量化状态数为rk个,其中,n=1,2,...,G,k=1,2,...,K。
优选地,所述幅度系数的量化状态数g1,g2,...,gG为相同或不同的整数,所述相位系数的量化状态数r1,r2,...,rK为相同或不同的整数。
优选地,所述反馈状态参数至少包括以下之一:是否使能反馈所述幅度系数,是否使能反馈所述相位系数。
优选地,所述反馈状态参数还至少包括以下之一:使能反馈幅度系数,不使能反馈相位系数。
优选地,所述反馈状态参数还包括:使能反馈幅度系数和相位系数。
优选地,是否使能反馈幅度系数和/或相位系数通过以下至少之一来确定:所述信道信息的反馈模式,用于反馈所述信道信息的物理信道,用于反馈所述信道信息的物理信道格式。
优选地,所述反馈状态参数至少包括以下之一:所述幅度系数的反馈周期和所述相位系数的反馈周期,所述幅度系数的反馈周期和所述相位系数的反馈周期之间的关系。
优选地,所述幅度系数的反馈周期为T1,所述相位系数的反馈周期为T2,并且T1与T2满足约束关系T1=c*T2,其中c为正整数。
优选地,c的取值通过以下至少之一的方式确定:基站配置,基站和终端之间约定。
优选地,所述幅度系数的反馈周期T1是信道秩反馈周期的b倍,所述相位系数的反馈周期T2是信道秩反馈周期的d倍,其中,b、d均为正整数,且b≥d。
优选地,b、d的取值通过以下至少之一的方式确定:基站配置,基站和终端之间约定。
优选地,所述反馈状态参数包括:所述信道信息中反馈的所述预编码矢量的个数。
优选地,所述预编码矢量的个数M通过所述基站的参考信号端口的个数R确定,其中,R为正整数。
优选地,当所述参考信号端口的个数小于R0时,所述预编码矢量的个数M=0,终端反馈N个幅度系数和K个相位系数,其中,K、N均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R0为正整数。
优选地,所述终端反馈的所述预编码矢量的个数通过以下至少之一确定:所述信道信息的反馈模式,用于反馈所述信道信息的物理信道,用于反馈所述信道信息的物理信道格式。
优选地,所述反馈状态参数至少包括以下之一:所述信道信息中的幅度系数与天线端口的关系;所述信道信息中的幅度系数与传输层的关系;所述信道信息中的相位系数与天线端口的关系;所述信道信息中的相位系数与传输层的关系。
优选地,所述天线端口包括T0T1,......,TB-1,其中,端口T0到端口TB/2-1关联的所述幅度系数和/或所述相位系数,与端口TB/2到端口TB-1关联的所述幅度系数和/或所述相位系数一致,B为正整数。
优选地,所述传输层的个数为L时,不同层的所述幅度系数一致,其中,L为正整数。
优选地,所述传输层的个数为L时,不同层的所述相位系数一致,其中,L为正整数。
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道信息的反馈系统。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3的反馈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8所示,该系统包括:基站80,用于发送配置信令至终端,其中,配置信令用于携带信道信息的反馈状态参数,信道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M个预编码矢量v1,v2,...,vM,G个幅度系数A1,A2,...,AG,K个相位系数P1,P2,...,PK,M,G,K均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
至少一个终端81,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配置信令,并根据配置信令中携带的信道信息反馈状态参数向基站反馈信道信息。
通过上述系统,基站和终端之间定向地进行信道信息的反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在多径加权或线性组合的反馈系统中,终端反馈开销过大的问题,使得终端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信道信息的反馈,降低导频开销,提高反馈效率,节省资源。
优选地,所述反馈状态参数至少包括:反馈模式,所述反馈模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预编码矢量、幅度系数、相位系数分别量化反馈;预编码矢量和幅度系数联合量化反馈;预编码矢量和相位系数联合量化反馈;幅度系数和相位系数联合量化反馈;预编码矢量、幅度系数以及相位系数三者联合量化反馈;幅度系数合信道质量指示联合量化反馈;相位系数和信道质量指示联合量化反馈;幅度系数和信道秩联合量化反馈;不同传输层的幅度系数分别量化反馈;不同传输层的相位系数分别量化反馈;不同天线端口子集对应的幅度系数分别量化反馈;不同天线端口子集对应的相位系数分别量化反馈。
优选地,所述反馈状态参数至少包括以下之一:幅度系数的量化状态数,相位系数的量化状态数。
优选地,所述反馈状态参数至少包括以下之一:是否使能反馈所述幅度系数,是否使能反馈所述相位系数。
优选地,所述反馈状态参数至少包括以下之一:所述幅度系数的反馈周期和所述相位系数的反馈周期,所述幅度系数的反馈周期和所述相位系数的反馈周期之间的关系。
优选地,所述反馈状态参数包括:所述信道信息中反馈的所述预编码矢量的个数。
优选地,所述反馈状态参数至少包括以下之一:所述信道信息中的幅度系数与天线端口的关系;所述信道信息中的幅度系数与传输层的关系;所述信道信息中的相位系数与天线端口的关系;所述信道信息中的相位系数与传输层的关系。
优选地,终端根据以下至少之一的方式确定所述信道信息的反馈状态参数:根据基站发送的高层信令和/或物理层信令配置信令确定所;根据用于反馈所述信道信息的物理信道和/或用于反馈所述信道信息的物理信道格式确定;根据对信道进行测量后获得的所述信道信息确定;根据天线端口的个数和/或参考信号端口的个数确定。
实施例4
为使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基站包括但不限于:宏基站、微基站、无线接入点等各种无线通信设备。所述的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数据卡、手机、笔记本电脑、个人电脑、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蓝牙等各种终端以及中继、拉远设备、无线接入点等各种无线通信设备。
具体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给出了信道信息量化反馈配置的一种实现方式。在基于线性组合的信道信息反馈方式中,终端反馈的内容包括M个预编码矢量信息{v1,v2,...,vM},N个加权系数幅度信息{a1,a2,...,aN},以及K个加权系数相位信息{p1,p2,...,pK},M,N,K均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特别的,当N=K=M-1时,基站可以根据反馈系数构造如下的预编码:
具体的实施方法可分为以下步骤:
步骤A1:终端根据基站的配置信息以及信道测量从预编码码本中选出一组波束{v1,v2,...,vM};
步骤A2:终端根据信道测量结果计算出量化后的加权系数幅度和相位{a1,a2,...,aM-1}和{p1,p2,...,pM-1};
步骤A3:终端将量化结果和波束选择的结果反馈给基站。
在实际进行量化反馈时,如果不对量化反馈的比特数进行优化,会带来较大的反馈开销。而对量化反馈的比特数进行优化的方式即对不同参数的反馈状态进行优化配置,具体来说,有以下的方式。
方式一:对是否使能加权系数的幅度反馈进行配置。
在上述基于线性组合的CSI反馈方式中,加权系数的幅度和相位有着不同的原理和重要程度。加权系数的相位来自多径的延时和多径的随机相位,而幅度主要来自多径的功率增益等。事实上,对于多径的功率增益是变化较为缓慢的信道信息,且用户每个码字的功率还可以通过CQI或MCS进行整体的调整。因此,对于某些反馈开销受限的用户或场景,可以基站可以配置不反馈加权系数的幅度信息,这样虽然会对实际性能有一定影响,但是可以减小反馈开销;而对于某些反馈开销不受限的场景或用户,基站可以配置其使能加权幅度的反馈,通过精细反馈各条径的幅度获取更大的预编码增益。
方式二:对是否使能加权系数的相位反馈进行配置。
在某些场景下,信道的多径延时并不显著,而多径的幅度信息影响较大,例如,室内微小区场景,多个传输节点和用户之间都存在直射径,但工作频率较高时直射径的功率增益受距离影响较大。此时,反馈多径幅度信息会带来较大的增益,而反馈相位的增益并不明显。因此,在此场景中,可以配置不反馈加权系数的相位信息,以减小反馈开销。
方式三:对幅度和相位的反馈状态进行优化配置。
相比方式一和方式二,方式三的方法是更加反馈参数状态配置。该方式包含多种子方式。
子方式3-1
配置加权系数幅度和相位的整体参数状态。例如,配置每个加权系数的幅度为A个状态,配置每个加权系数的相位为B个状态。这样的配置可以使得基站根据不同终端所处的位置、方向、场景等信息,灵活地为其配置加权系数的幅度和相位反馈的开销和精确程度。除了配置状态数外,还可以通过配置状态取值进行优化,例如,为某一场景下的终端配置幅度量化的取值范围为相位量化的取值范围为而为另一场景下或另一终端配置幅度量化取值范围相位量化取值范围通过这样的配置方式,可以在有限的状态数下获取更精确的信道信息,配合上述对状态数的优化,可以获得开销和CSI精确程度的联合优化。
子方式3-2
除了整体地对加权系数的幅度和相位状态进行配置外,还可以配置每条径的加权系数状态,即对于不同的m,配置预编码码字vm的加权系数幅度和相位状态。特别地,对于较弱的径,其预编码码字对应的幅度和相位加权系数可用较少的状态数进行量化,减少这部分的量化反馈开销并不会带来较大的性能损失。此外,另一种更为高效的配置方式是将步骤A1选出的M个码字分为L组,第1组的码字使用相同状态个数的加权系数量化,其中,1<=1<=L。这样,可以使得强弱程度相近的码字使用相同的幅度和相位量化状态个数,在达到反馈开销优化配置的同时,减少信令开销。
子方式3-3
优化配置预编码码字个数M、量化幅度个数N以及量化相位个数K。在不同的场景下,选取不同数目的码字构成线性组合CSI能带来不同的预编码增益,而不同数目的码字也会带来不同的反馈量化比特数。一种极端的情况是M为0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不用反馈选取的预编码码字,此时N和K的值不为0,即只反馈量化幅度和量化相位,此时对应于完全显式反馈的方式,即将信道矩阵,或信道协方差阵,或信道特征矢量的各个元素进行量化反馈,在天线端口数较少的时候,该方法对应的反馈开销较小,因此,可以考虑在天线端口数小于某一值时,使用完全显式反馈。
子方式3-4
优化不同极化方向的参数反馈状态。当发端天线存在双极化时,不同极化方向的幅度和相位参数可能会存在不同的信道特性。由于受极化泄露、随机相位等因素的影响,不同极化方向的相位参数一般不同,而幅度系数受极化投影的影响,也会有一定的不同,但极化投影的配置时和整体场景和天线配置相关的,不会有动态的变化,因此,基站可以通过信令配置不同极化方向是否使用相同的幅度参数,以达到性能和开销联合优化的目的。
子方式3-5
优化不同传输层的参数反馈状态。由于基站会根据当前信道状态动态的调整每个UE的传输层的数目,对于在小区边缘用户而言,基站更有可能使用传输层数目为1的传输以保证传输正确率,而对于小区中心用户而言,基站一般会使用多个传输层进行数据传输以提升系统的吞吐量。因此,基站可以通过信令配置UE是反馈一个传输层的加权幅度系数还是多个传输层的加权幅度系数。另外,对于某些场景而言,用户的不同传输层的信道之间的相关性比较强,在这种情况下基站可以通过信令通知UE只需要反馈第一传输层的加权系数,而基站可以通过第一传输层加权系数来构造其余传输层的加权系数,这样也可以实现节省开销的目的。
具体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给出了配置信道信息反馈状态的具体方式。实施例一给出了信道信息反馈状态包含的内容,包括:
幅度/相位系数反馈是否使能
幅度/相位系数状态数
预编码码字个数、幅度/相位系数码字个数
幅度/相位状态取值集合
幅度/相位系数和极化方向的关系
幅度/相位系数和传输层的关系
对上述可以优化的状态参数,一种比较直接的方法是通过基站信令进行配置,可以利用高层信令进行半静态配置,或使用物理层信令进行动态配置。
此外,终端还可以根据信道测量结果自行决定反馈状态。终端在进行信道测量之后,可以较为准确的了解到幅度系数、相位系数和码字的状态数,以及这些系数和极化方向以及传输层之间的关系。因此,终端可以经过测量之后,通知基站相应的反馈状态,而这些状态可以较长时间更新一次。
上述两种方式都需要一定的反馈或信令开销。另一种较为有效的方式是通过基站和终端通过约定的方式确定。有以下几种约定的方式可以使用。
方式1:和天线端口数绑定。在天线端口数较多时,使用带有预编码码字和幅度/相位系数的反馈可以有效减少反馈开销,这是因为通过预编码码字的选取,可以将较多的天线端口数降维到较少的多径上去。但在天线端口数较少时,信道矩阵本身的维度就不大,因此,并不一定能带来较大的开销减小。因此,可以通过天线端口数确定是否反馈预编码码字,即M是否为0,在天线端口数较多时,反馈预编码码字,而在天线端口数较少时,不反馈预编码码字。
方式2:和反馈所使用的物理信道或反馈所使用的物理信道格式绑定。在LTE中,可以使用PUCCH或PUSCH进行反馈,对于PUCCH,可用于CSI反馈的有PUCCH格式2和PUCCH格式3,PUCCH格式2容量较小,而PUCCH格式3容量较大。如果使用PUCCH格式2反馈,反馈比特限制较大,因此,适合使用状态数较少的反馈,比如减小M、N、K的取值,或减小每个幅度/相位系数的状态个数,不同极化方向使用相同的幅度/相位系数,或不同层使用相同的幅度/相位系数等。此外,在PUCCH中,由于每个子帧上的容量有限,可以将整个信道参数分成多个反馈事件进行反馈,将性质类似的信道参数放在一起联合编码反馈,例如:预编码矢量、幅度系数、相位系数分别量化反馈;预编码矢量、幅度系数联合量化反馈;预编码矢量、相位系数联合量化反馈;幅度系数、相位系数联合量化反馈;预编码矢量、幅度系数、相位系数联合量化反馈;幅度系数、信道质量指示联合量化反馈;相位系数、信道质量指示联合量化反馈;幅度系数、信道秩联合量化反馈。
如果使用PUSCH或PUCCH格式3进行反馈,可以进行较大开销的反馈,此时可以增大M、N、K的取值,或增大每个幅度/相位系数的状态个数,不同极化方向使用相不同的幅度/相位系数,或不同层使用不同的幅度/相位系数等。
具体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给出了信道信息量化反馈配置的一种实现方式,该方式通过配置幅度系数的反馈周期和相位系数的反馈周期来达到节省开销的目的。在基于线性组合的信道信息反馈方式中,终端反馈的内容包括M个预编码矢量信息{v1,v2,...,vM},N个加权系数幅度信息{a1,a2,...,aN},以及K个加权系数相位信息{p1,p2,...,pK}。特别的,当N=K=M-1时,基站可以根据反馈系数构造如下的预编码
为了方便描述,设相位系数的反馈周期为Tp,幅度系数的反馈周期为Ta。由于幅度比相位信息变化更为缓慢,因此可以定义Ta=c*Tp,其中c为正整数。具体的实施方法可按时序分为以下步骤:
在TTI=T0时:
终端侧:
步骤B1:终端根据基站的配置信息以及信道测量从预编码码本中选出一组波束{v1,v2,...,vM};
步骤B2:终端根据信道测量结果计算出量化后的加权系数幅度和相位{a1,a2,...,aM-1}和{p1,p2,...,pM-1};
步骤B3:终端将量化后的幅度系数、相位系数和波束选择的结果反馈给基站。
基站侧:
步骤C1:基站接收到终端的反馈,确定终端选择的一组波束为
{v1,v2,...,vM};
步骤C2:基站同时接收到终端反馈的加权系数幅度和相位
{a1,a2,...,aM-1}和{p1,p2,...,pM-1};
步骤C3:基站按照如下方式构造预编码矩阵:
在TTI=T0+k*Tp,其中k为整数并且1<=k<=c-1时:
终端侧:
步骤D1:终端根据基站的配置信息以及信道测量从预编码码本中选出一组波束{v1,v2,...,vM};
步骤D2:终端根据信道测量结果以及TTI=T0时刻的幅度系数{a1,a2,...,aM-1},计算量化后的加权系数相位{p1,p2,...,pM-1};
步骤D3:终端将量化后的相位系数和波束选择的结果反馈给基站。
基站侧:
步骤E1:基站接收到终端的反馈,确定终端选择的一组波束为{v1,v2,...,vM};
步骤E2:基站接收到终端反馈的加权相位系数{p1,p2,...,pM-1};
步骤E3:基站利用接收到的相位系数和在TTI=T0时刻的幅度系数{a1,a2,...,aM-1},按照如下方式构造预编码矩阵:
在TTI=T0+c*Tp时,终端侧与基站侧的执行在TTI=T0时一样的操作。
此外,另一种反馈周期的配置方式是以信道秩的反馈周期为参考周期,由于信道秩的变化较为缓慢,可以定义相位系数的反馈周期为Tp是信道秩反馈周期的d倍,幅度系数的反馈周期为Ta是信道秩反馈周期的b倍,其中b、d是正整数,且b>=d。
实施例5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用于保存上述实施例一所提供的信道信息的反馈方法所执行的程序代码。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位于计算机网络中计算机终端群中的任意一个计算机终端中,或者位于移动终端群中的任意一个移动终端中。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存储介质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1,确定信道信息的反馈状态参数,其中,信道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M个预编码矢量v1,v2,...,vM,G个幅度系数A1,A2,...,AG,K个相位系数P1,P2,...,PK,M,G,K均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
S2,根据所述确定的反馈状态参数反馈所述信道信息。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用于保存上述实施例一所提供的信道信息的反馈方法所执行的程序代码。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存储介质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1,发送配置信令至终端,其中,配置信令用于携带信道信息的反馈状态参数,信道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M个预编码矢量v1,v2,...,vM,G个幅度系数A1,A2,...,AG,K个相位系数P1,P2,...,PK,M,G,K均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
S2,接收终端根据接收到的反馈状态参数反馈的信道信息。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技术内容,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其中,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单元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0)

1.一种信道信息的反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确定信道信息的反馈状态参数,其中,所述信道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M个预编码矢量v1,v2,…,vM,G个幅度系数A1,A2,…,AG,K个相位系数P1,P2,…,PK,M,G,K均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确定的反馈状态参数反馈所述信道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确定所述反馈状态参数的方式至少包括以下之一:
根据基站发送的配置信令确定,其中,所述配置信令包括以下至少之一:高层信令,物理层信令;
根据用于反馈所述信道信息的物理信道和/或用于反馈所述信道信息的物理信道格式确定;
根据对信道进行测量后获得的所述信道信息确定;
根据天线端口的个数和/或参考信号端口的个数确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终端根据对信道进行测量后获得的所述信道信息确定所述信道信息的反馈状态参数时,所述终端将确定的所述反馈状态参数发送至基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状态参数至少包括:反馈模式,所述反馈模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预编码矢量、幅度系数、相位系数分别量化反馈;
预编码矢量和幅度系数联合量化反馈;
预编码矢量和相位系数联合量化反馈;
幅度系数和相位系数联合量化反馈;
预编码矢量、幅度系数以及相位系数三者联合量化反馈;
幅度系数合信道质量指示联合量化反馈;
相位系数和信道质量指示联合量化反馈;
幅度系数和信道秩联合量化反馈;
不同传输层的幅度系数分别量化反馈;
不同传输层的相位系数分别量化反馈;
不同天线端口子集对应的幅度系数分别量化反馈;
不同天线端口子集对应的相位系数分别量化反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状态参数至少包括以下之一:所述幅度系数的量化状态数,所述相位系数的量化状态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M个所述预编码矢量包括L组,其中,第I组中的所述预编码矢量具有以下至少之一:相同的幅度系数量化状态数,相同的相位系数量化状态数,L和I为正整数,1≤I≤L。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幅度系数的量化状态数的取值和/或所述相位系数的量化状态数的取值通过以下至少之一确定:所述信道信息的反馈模式,用于反馈所述信道信息的物理信道,用于反馈所述信道信息的物理信道格式。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幅度系数的量化状态数为gn个,所述相位系数的量化状态数为rk个,其中,n=1,2,…,G,k=1,2,…,K。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幅度系数的量化状态数g1,g2,…,gG为相同或不同的整数,所述相位系数的量化状态数r1,r2,…,rK为相同或不同的整数。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状态参数至少包括以下之一:是否使能反馈所述幅度系数,是否使能反馈所述相位系数。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状态参数还至少包括以下之一:使能反馈幅度系数,不使能反馈相位系数。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状态参数还包括:使能反馈幅度系数和相位系数。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否使能反馈幅度系数和/或相位系数通过以下至少之一来确定:所述信道信息的反馈模式,用于反馈所述信道信息的物理信道,用于反馈所述信道信息的物理信道格式。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状态参数至少包括以下之一:所述幅度系数的反馈周期和所述相位系数的反馈周期,所述幅度系数的反馈周期和所述相位系数的反馈周期之间的关系。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幅度系数的反馈周期为T1,所述相位系数的反馈周期为T2,并且T1与T2满足约束关系T1=c*T2,其中c为正整数。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c的取值通过以下至少之一的方式确定:基站配置,基站和终端之间约定。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幅度系数的反馈周期T1是信道秩反馈周期的b倍,所述相位系数的反馈周期T2是信道秩反馈周期的d倍,其中,b、d均为正整数,且b>=d。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b、d的取值通过以下至少之一的方式确定:基站配置,基站和终端之间约定。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状态参数包括:所述信道信息中反馈的所述预编码矢量的个数。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编码矢量的个数M通过所述基站的参考信号端口的个数R确定,其中,R为正整数。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参考信号端口的个数小于R0时,所述预编码矢量的个数M=0,终端反馈N个幅度系数和K个相位系数,其中,K、N均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R0为正整数。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反馈的所述预编码矢量的个数通过以下至少之一确定:所述信道信息的反馈模式,用于反馈所述信道信息的物理信道,用于反馈所述信道信息的物理信道格式。
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状态参数至少包括以下之一:
所述信道信息中的幅度系数与天线端口的关系;
所述信道信息中的幅度系数与传输层的关系;
所述信道信息中的相位系数与天线端口的关系;
所述信道信息中的相位系数与传输层的关系。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端口包括T0,T1,……,TB-1,其中,端口T0到端口TB/2-1关联的所述幅度系数和/或所述相位系数,与端口TB/2到端口TB-1关联的所述幅度系数和/或所述相位系数一致,B为正整数。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层的个数为L时,不同层的所述幅度系数一致,其中,L为正整数。
26.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层的个数为L时,不同层的所述相位系数一致,其中,L为正整数。
27.一种信道信息的反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站发送配置信令至终端,其中,所述配置信令用于携带信道信息的反馈状态参数,所述信道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M个预编码矢量v1,v2,…,vM,G个幅度系数A1,A2,…,AG,K个相位系数P1,P2,…,PK,M,G,K均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
接收所述终端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反馈状态参数反馈的信道信息。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信令包括以下至少之一:高层信令、物理层信令。
2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站发送配置信令至终端之前,所述基站通过以下至少之一的方式确定所述配置信令携带的反馈状态参数:
根据用于反馈所述信道信息的物理信道和/或用于反馈所述信道信息的物理信道格式确定;
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所述信道信息的反馈状态参数确定;
根据天线端口的个数和/或参考信号端口的个数确定。
30.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状态参数至少包括:反馈模式,所述反馈模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预编码矢量、幅度系数、相位系数分别量化反馈;
预编码矢量和幅度系数联合量化反馈;
预编码矢量和相位系数联合量化反馈;
幅度系数和相位系数联合量化反馈;
预编码矢量、幅度系数以及相位系数三者联合量化反馈;
幅度系数合信道质量指示联合量化反馈;
相位系数和信道质量指示联合量化反馈;
幅度系数和信道秩联合量化反馈;
不同传输层的幅度系数分别量化反馈;
不同传输层的相位系数分别量化反馈;
不同天线端口子集对应的幅度系数分别量化反馈;
不同天线端口子集对应的相位系数分别量化反馈。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模式的选择至少通过以下之一确定:用于反馈所述信道信息的物理信道,用于反馈所述信道信息的物理信道格式。
32.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状态参数至少包括以下之一:所述幅度系数的量化状态数,所述相位系数的量化状态数。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M个所述预编码矢量包括L组,其中,第I组中的所述预编码矢量具有以下至少之一:相同的幅度系数量化状态数,相同的相位系数量化状态数,L和I为正整数,1≤I≤L。
34.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幅度系数的量化状态数的取值和/或所述相位系数的量化状态数的取值通过以下至少之一确定:所述信道信息的反馈模式,用于反馈所述信道信息的物理信道,用于反馈所述信道信息的物理信道格式。
35.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幅度系数的量化状态数为gn个,所述相位系数的量化状态数为rk个,其中,n=1,2,…,G,k=1,2,…,K。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幅度系数的量化状态数g1,g2,…,gG为相同或不同的整数,所述相位系数的量化状态数r1,r2,…,rK为相同或不同的整数。
37.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状态参数至少包括以下之一:是否使能反馈所述幅度系数,是否使能反馈所述相位系数。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状态参数还至少包括以下之一:使能反馈幅度系数,不使能反馈相位系数。
39.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状态参数还包括:使能反馈幅度系数和相位系数。
40.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否使能反馈幅度系数和/或相位系数通过以下至少之一来确定:所述信道信息的反馈模式,用于反馈所述信道信息的物理信道,用于反馈所述信道信息的物理信道格式。
41.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状态参数至少包括以下之一:所述幅度系数的反馈周期和所述相位系数的反馈周期,所述幅度系数的反馈周期和所述相位系数的反馈周期之间的关系。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幅度系数的反馈周期为T1,所述相位系数的反馈周期为T2,并且T1与T2满足约束关系T1=c*T2,其中c为正整数。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c的取值通过以下至少之一的方式确定:基站配置,基站和终端之间约定。
44.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幅度系数的反馈周期T1是信道秩反馈周期的b倍,所述相位系数的反馈周期T2是信道秩反馈周期的d倍,其中,b、d均为正整数,且b≥d。
45.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b、d的取值通过以下至少之一的方式确定:基站配置,基站和终端之间约定。
46.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状态参数包括:所述信道信息中反馈的所述预编码矢量的个数。
47.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编码矢量的个数M通过所述基站的参考信号端口的个数R确定,其中,R为正整数。
48.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参考信号端口的个数小于R0时,所述预编码矢量的个数M=0,终端反馈N个幅度系数和K个相位系数,其中,K、N均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R0为正整数。
49.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反馈的所述预编码矢量的个数通过以下至少之一确定:所述信道信息的反馈模式,用于反馈所述信道信息的物理信道,用于反馈所述信道信息的物理信道格式。
50.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状态参数至少包括以下之一:
所述信道信息中的幅度系数与天线端口的关系;
所述信道信息中的幅度系数与传输层的关系;
所述信道信息中的相位系数与天线端口的关系;
所述信道信息中的相位系数与传输层的关系。
51.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端口包括T0,T1,……,TB-1,其中,端口T0到端口TB/2-1关联的所述幅度系数和/或所述相位系数,与端口TB/2到端口TB-1关联的所述幅度系数和/或所述相位系数一致,B为正整数。
52.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层的个数为L时,不同层的所述幅度系数一致,其中,L为正整数。
53.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层的个数为L时,不同层的所述相位系数一致,其中,L为正整数。
54.一种信道信息的反馈装置,应用于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信道信息的反馈状态参数,其中,所述信道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M个预编码矢量v1,v2,…,vM,G个幅度系数A1,A2,…,AG,K个相位系数P1,P2,…,PK,M,G,K均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确定的反馈状态参数反馈所述信道信息。
55.根据权利要求5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状态参数至少包括:反馈模式,所述反馈模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预编码矢量、幅度系数、相位系数分别量化反馈;
预编码矢量和幅度系数联合量化反馈;
预编码矢量和相位系数联合量化反馈;
幅度系数和相位系数联合量化反馈;
预编码矢量、幅度系数以及相位系数三者联合量化反馈;
幅度系数合信道质量指示联合量化反馈;
相位系数和信道质量指示联合量化反馈;
幅度系数和信道秩联合量化反馈;
不同传输层的幅度系数分别量化反馈;
不同传输层的相位系数分别量化反馈;
不同天线端口子集对应的幅度系数分别量化反馈;
不同天线端口子集对应的相位系数分别量化反馈。
56.根据权利要求5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状态参数至少包括以下之一:幅度系数的量化状态数,相位系数的量化状态数。
57.根据权利要求5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状态参数至少包括以下之一:是否使能反馈所述幅度系数,是否使能反馈所述相位系数。
58.根据权利要求5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状态参数至少包括以下之一:所述幅度系数的反馈周期和所述相位系数的反馈周期,所述幅度系数的反馈周期和所述相位系数的反馈周期之间的关系。
59.根据权利要求5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状态参数包括:所述信道信息中反馈的所述预编码矢量的个数。
60.根据权利要求5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状态参数至少包括以下之一:
所述信道信息中的幅度系数与天线端口的关系;
所述信道信息中的幅度系数与传输层的关系;
所述信道信息中的相位系数与天线端口的关系;
所述信道信息中的相位系数与传输层的关系。
61.根据权利要求54-60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以下至少之一的方式确定所述信道信息的反馈状态参数:
根据基站发送的高层信令和/或物理层信令配置信令确定所;
根据用于反馈所述信道信息的物理信道和/或用于反馈所述信道信息的物理信道格式确定;
根据对信道进行测量后获得的所述信道信息确定;
根据天线端口的个数和/或参考信号端口的个数确定。
62.一种信道信息的反馈装置,应用于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发送配置信令至终端,其中,所述配置信令用于携带信道信息的反馈状态参数,所述信道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M个预编码矢量v1,v2,…,vM,G个幅度系数A1,A2,…,AG,K个相位系数P1,P2,…,PK,M,G,K均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终端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反馈状态参数反馈的信道信息。
63.根据权利要求6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状态参数至少包括:反馈模式,所述反馈模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预编码矢量、幅度系数、相位系数分别量化反馈;
预编码矢量和幅度系数联合量化反馈;
预编码矢量和相位系数联合量化反馈;
幅度系数和相位系数联合量化反馈;
预编码矢量、幅度系数以及相位系数三者联合量化反馈;
幅度系数合信道质量指示联合量化反馈;
相位系数和信道质量指示联合量化反馈;
幅度系数和信道秩联合量化反馈;
不同传输层的幅度系数分别量化反馈;
不同传输层的相位系数分别量化反馈;
不同天线端口子集对应的幅度系数分别量化反馈;
不同天线端口子集对应的相位系数分别量化反馈。
64.根据权利要求6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状态参数至少包括以下之一:幅度系数的量化状态数,相位系数的量化状态数。
65.根据权利要求6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状态参数至少包括以下之一:是否使能反馈所述幅度系数,是否使能反馈所述相位系数。
66.根据权利要求6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状态参数至少包括以下之一:所述幅度系数的反馈周期和所述相位系数的反馈周期,所述幅度系数的反馈周期和所述相位系数的反馈周期之间的关系。
67.根据权利要求6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状态参数包括:所述信道信息中反馈的所述预编码矢量的个数。
68.根据权利要求6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状态参数至少包括以下之一:
所述信道信息中的幅度系数与天线端口的关系;
所述信道信息中的幅度系数与传输层的关系;
所述信道信息中的相位系数与天线端口的关系;
所述信道信息中的相位系数与传输层的关系。
69.根据权利要求62-68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以下至少之一的方式确定所述信道信息的反馈状态参数:
根据用于反馈所述信道信息的物理信道和/或用于反馈所述信道信息的物理信道格式确定;
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所述信道信息的反馈状态参数确定;
根据天线端口的个数和/或参考信号端口的个数确定。
70.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处理器;
第一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第一处理器可执行的指令;
所述第一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执行以下操作:
确定信道信息的反馈状态参数,其中,所述信道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M个预编码矢量v1,v2,…,vM,G个幅度系数A1,A2,…,AG,K个相位系数P1,P2,…,PK,M,G,K均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
根据所述确定的反馈状态参数反馈所述信道信息。
7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状态参数至少包括:反馈模式,所述反馈模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预编码矢量、幅度系数、相位系数分别量化反馈;
预编码矢量和幅度系数联合量化反馈;
预编码矢量和相位系数联合量化反馈;
幅度系数和相位系数联合量化反馈;
预编码矢量、幅度系数以及相位系数三者联合量化反馈;
幅度系数合信道质量指示联合量化反馈;
相位系数和信道质量指示联合量化反馈;
幅度系数和信道秩联合量化反馈;
不同传输层的幅度系数分别量化反馈;
不同传输层的相位系数分别量化反馈;
不同天线端口子集对应的幅度系数分别量化反馈;
不同天线端口子集对应的相位系数分别量化反馈。
72.根据权利要求70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状态参数至少包括以下之一:幅度系数的量化状态数,相位系数的量化状态数。
73.根据权利要求70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状态参数至少包括以下之一:是否使能反馈所述幅度系数,是否使能反馈所述相位系数。
74.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处理器;
第二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第二处理器可执行的指令;
所述第二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执行以下操作:
发送配置信令至终端,其中,所述配置信令用于携带信道信息的反馈状态参数,所述信道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M个预编码矢量v1,v2,…,vM,G个幅度系数A1,A2,…,AG,K个相位系数P1,P2,…,PK,M,G,K均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
接收所述终端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反馈状态参数反馈的信道信息。
75.根据权利要求74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状态参数至少包括:反馈模式,所述反馈模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预编码矢量、幅度系数、相位系数分别量化反馈;
预编码矢量和幅度系数联合量化反馈;
预编码矢量和相位系数联合量化反馈;
幅度系数和相位系数联合量化反馈;
预编码矢量、幅度系数以及相位系数三者联合量化反馈;
幅度系数合信道质量指示联合量化反馈;
相位系数和信道质量指示联合量化反馈;
幅度系数和信道秩联合量化反馈;
不同传输层的幅度系数分别量化反馈;
不同传输层的相位系数分别量化反馈;
不同天线端口子集对应的幅度系数分别量化反馈;
不同天线端口子集对应的相位系数分别量化反馈。
76.根据权利要求74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状态参数至少包括以下之一:幅度系数的量化状态数,相位系数的量化状态数。
77.根据权利要求74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状态参数至少包括以下之一:是否使能反馈所述幅度系数,是否使能反馈所述相位系数。
78.一种信道信息的反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站,用于发送配置信令至终端,其中,所述配置信令用于携带信道信息的反馈状态参数,所述信道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M个预编码矢量v1,v2,…,vM,G个幅度系数A1,A2,…,AG,K个相位系数P1,P2,…,PK,M,G,K均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
至少一个终端,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配置信令,并根据所述配置信令中携带的信道信息反馈状态参数向所述基站反馈信道信息。
79.根据权利要求7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状态参数至少包括:反馈模式,所述反馈模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预编码矢量、幅度系数、相位系数分别量化反馈;
预编码矢量和幅度系数联合量化反馈;
预编码矢量和相位系数联合量化反馈;
幅度系数和相位系数联合量化反馈;
预编码矢量、幅度系数以及相位系数三者联合量化反馈;
幅度系数合信道质量指示联合量化反馈;
相位系数和信道质量指示联合量化反馈;
幅度系数和信道秩联合量化反馈;
不同传输层的幅度系数分别量化反馈;
不同传输层的相位系数分别量化反馈;
不同天线端口子集对应的幅度系数分别量化反馈;
不同天线端口子集对应的相位系数分别量化反馈。
80.根据权利要求79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状态参数至少包括以下之一:幅度系数的量化状态数,相位系数的量化状态数。
CN201610879367.4A 2016-09-30 2016-09-30 信道信息的反馈方法及装置、终端、基站 Active CN1078882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79367.4A CN107888265B (zh) 2016-09-30 2016-09-30 信道信息的反馈方法及装置、终端、基站
US16/336,301 US10742272B2 (en) 2016-09-30 2017-07-19 Channel information feedback method and apparatus,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EP20203319.7A EP3793099A1 (en) 2016-09-30 2017-07-19 Channel information feedback method and apparatus,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PCT/CN2017/093556 WO2018059087A1 (zh) 2016-09-30 2017-07-19 信道信息的反馈方法及装置、终端、基站
EP17854541.4A EP3522388A4 (en) 2016-09-30 2017-07-19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EEDBACK OF CHANNEL INFORMATION,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79367.4A CN107888265B (zh) 2016-09-30 2016-09-30 信道信息的反馈方法及装置、终端、基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88265A true CN107888265A (zh) 2018-04-06
CN107888265B CN107888265B (zh) 2019-08-23

Family

ID=617637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79367.4A Active CN107888265B (zh) 2016-09-30 2016-09-30 信道信息的反馈方法及装置、终端、基站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742272B2 (zh)
EP (2) EP3793099A1 (zh)
CN (1) CN107888265B (zh)
WO (1) WO2018059087A1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35498A (zh) * 2018-12-28 2019-12-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道状态信息csi反馈方法及设备
CN110768702A (zh) * 2018-07-25 2020-02-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768701A (zh) * 2018-07-27 2020-02-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道状态处理方法及装置、系统、终端、基站、存储介质
WO2020088307A1 (zh) * 2018-10-31 2020-05-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报告和获取天线端口加权矢量的方法、装置、处理装置和存储介质
WO2020125511A1 (zh) * 2018-12-18 2020-06-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测量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1342912A (zh) * 2018-12-18 2020-06-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测量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1436075A (zh) * 2019-01-11 2020-07-2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信道状态信息的上报方法、解码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14070374A (zh) * 2018-11-02 2022-02-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csi反馈及接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
WO2023011088A1 (zh) * 2021-07-31 2023-02-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24026797A1 (zh) * 2022-08-04 2024-02-0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上行mimo传输的预编码矩阵确定方法及其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625896B1 (en) * 2017-05-23 2021-09-0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lated feedback reporting an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CN109150256B (zh) * 2017-06-16 2022-01-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和系统
US11223407B2 (en) * 2018-11-13 2022-01-11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o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Method and apparatuses for reducing feedback overhead
US11115846B2 (en) * 2019-04-05 2021-09-07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a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port using an oversampling factor for a subset of the set of beams
CN112583501B (zh) * 2019-09-30 2023-09-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测量方法和通信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47535A (zh) * 2010-09-30 2012-05-09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信道信息反馈方法及其设备
CN102739344A (zh) * 2011-04-12 2012-10-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上报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及装置、系统
CN103458433A (zh) * 2012-05-29 2013-12-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测量的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73069B2 (en) * 2007-01-05 2011-12-06 Apple Inc. Multi-user MIMO-SDMA for finite rate feedback systems
CN101527622A (zh) * 2008-03-07 2009-09-09 富士通株式会社 Mimo-harq通信系统和通信方法
ATE511737T1 (de) * 2008-09-19 2011-06-15 Alcatel Lucent Verfahren zur satzbildung von mobilen stationen in mimo-systemen, entsprechende mobilstation, basisstation, betrieb und wartungszentrum und funkkommunikationsnetzwerk
US8675762B2 (en) * 2011-05-02 2014-03-18 Alcatel Lucent Method of transforming pre-coded signals for multiple-in-multiple-out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03095427B (zh) * 2011-10-28 2017-07-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节点间校正信息的反馈方法
CN103095419B (zh) * 2011-10-28 2017-09-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反馈配置方法、装置及系统
ES2730298T3 (es) * 2014-01-09 2019-11-11 Huawei Tech Co Ltd Método de determinación de conjunto de matriz de precodificación, método y aparato de envío de información de indicación de parámetro.
US9825742B2 (en) * 2014-10-03 2017-11-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odebook design and structure for advanc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KR102398220B1 (ko) * 2014-10-31 2022-05-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개선된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을 위한 코드북 디자인 및 구조
US9654195B2 (en) * 2014-11-17 2017-05-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to calculate linear combination pre-coders for MIMO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47535A (zh) * 2010-09-30 2012-05-09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信道信息反馈方法及其设备
CN102739344A (zh) * 2011-04-12 2012-10-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上报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及装置、系统
CN103458433A (zh) * 2012-05-29 2013-12-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测量的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68702A (zh) * 2018-07-25 2020-02-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768702B (zh) * 2018-07-25 2023-01-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768701A (zh) * 2018-07-27 2020-02-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道状态处理方法及装置、系统、终端、基站、存储介质
WO2020088307A1 (zh) * 2018-10-31 2020-05-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报告和获取天线端口加权矢量的方法、装置、处理装置和存储介质
US11387885B2 (en) 2018-10-31 2022-07-12 Zt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porting antenna port weighting vector, method and device for acquiring antenna port weighting vector,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CN114070374A (zh) * 2018-11-02 2022-02-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csi反馈及接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
CN114070374B (zh) * 2018-11-02 2024-04-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csi反馈及接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
US11588524B2 (en) 2018-12-18 2023-02-2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hannel measurement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CN111342913B (zh) * 2018-12-18 2021-06-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测量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1342912A (zh) * 2018-12-18 2020-06-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测量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1342913A (zh) * 2018-12-18 2020-06-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测量方法和通信装置
US11689256B2 (en) 2018-12-18 2023-06-2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hannel measurement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US11811471B2 (en) 2018-12-18 2023-11-0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hannel measurement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WO2020125511A1 (zh) * 2018-12-18 2020-06-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测量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0535498B (zh) * 2018-12-28 2022-10-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道状态信息csi反馈方法及设备
CN110535498A (zh) * 2018-12-28 2019-12-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道状态信息csi反馈方法及设备
CN111436075A (zh) * 2019-01-11 2020-07-2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信道状态信息的上报方法、解码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11436075B (zh) * 2019-01-11 2022-04-0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信道状态信息的上报方法、解码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WO2023011088A1 (zh) * 2021-07-31 2023-02-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24026797A1 (zh) * 2022-08-04 2024-02-0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上行mimo传输的预编码矩阵确定方法及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522388A4 (en) 2020-04-15
US20190312615A1 (en) 2019-10-10
CN107888265B (zh) 2019-08-23
US10742272B2 (en) 2020-08-11
EP3522388A1 (en) 2019-08-07
WO2018059087A1 (zh) 2018-04-05
EP3793099A1 (en) 2021-03-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88265B (zh) 信道信息的反馈方法及装置、终端、基站
CN108288983A (zh) 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确定方法及装置
KR101317136B1 (ko) 프리코딩 방법, 시스템 및 프리코딩 코드북 구성 방법
US9178591B2 (en) Codebook subsampling for PUCCH feedback
KR102300532B1 (ko) 빔 포밍 시스템에서 채널 정보 피드백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01917365B (zh) 一种码本的配置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8847875B (zh)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发送、接收方法及设备
CN101635612B (zh) 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预编码码本构造方法和装置
CN106464334B (zh) 在多天线无线通信系统中改进的波束成形方法和用于其的装置
CN101958773B (zh) 反馈信道信息的方法及终端
CN101944985B (zh)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
CN107733476A (zh) 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及装置
CN102823154A (zh) 与预编码mimo传送一起使用的参数化码本子集
CN107113643B (zh) 一种资源选择的方法及装置和一种电子设备
CN107888264A (zh) 信道信息的反馈方法及装置
CN108023621A (zh) 一种信道信息量化反馈的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
CN101807981B (zh) 码本使用的预处理方法及通讯系统
JP2013502111A5 (zh)
CN106685582A (zh) Csi的反馈、码本配置信令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8352938B (zh)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测量与反馈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CN107925449A (zh) 对从包括在阵列的唯一空间维度中对齐的共极化天线单元的一维天线阵列的传输进行预编码
CN108111211A (zh) 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装置及管理设备
CN106559232A (zh) 信息通知方法及信道状态信息csi进程的执行方法
CN101969367A (zh) 信道信息反馈方法及终端
CN107294682A (zh) Dmrs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