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83614A - 辐射换热片、辐射换热器及空调系统 - Google Patents

辐射换热片、辐射换热器及空调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83614A
CN107883614A CN201711281669.2A CN201711281669A CN107883614A CN 107883614 A CN107883614 A CN 107883614A CN 201711281669 A CN201711281669 A CN 201711281669A CN 107883614 A CN107883614 A CN 1078836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heat transfer
radiation
flank
transfer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28166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剑云
杜顺开
陈学彬
陈新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28166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883614A/zh
Publication of CN1078836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836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9/00Evaporators; Condens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21/00Constructions of heat-exchange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particular materials
    • F28F21/08Constructions of heat-exchange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particular materials of metal
    • F28F21/081Heat exchange elements made from metals or metal alloys
    • F28F21/084Heat exchange elements made from metals or metal alloys from aluminium or aluminium alloy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3/00Plate-like or laminated elements; Assemblies of plate-like or laminated elements
    • F28F3/02Elements or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recesses, with corrug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辐射换热片、辐射换热器及空调系统,其中辐射换热片包括至少一条使工质流通的中空的管道以及于管道外表面凸设的侧翼,侧翼包括平板部及凸设于平板部板面上的多个凸筋;在平板部的同一板面上,相邻两个凸筋的中心线间距L≤2.5mm。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采用中空的管道及于该管道外表面凸设的侧翼,使得当工质在管道内流通时,其物理状态改变使得其周围的管道的温度降低或升高;进而管道与侧翼之间进行热传递,使得侧翼的温度与管道的温度一致;最后一起向周围空气进行辐射换热。同时,侧翼包括平板部及凸设于平板部板面上的多个凸筋,使得侧翼的表面较褶皱,进而增大了侧翼的换热面积,从而提高了换热效率及换热效果。

Description

辐射换热片、辐射换热器及空调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调节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辐射换热片、具有该辐射换热片的辐射换热器及具有该辐射换热器的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辐射空调系统,即采用辐射与自然对流来实现室内的冷热平衡,从而达到调节空气的效果。但是目前的辐射空调系统中末端的辐射换热器需要在家装之前预先埋设毛细管,这种通过铺设毛细管进行换热的方案,其换热系统的结构复杂、成本较高,且换热效果也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辐射换热片,旨在方便家庭安装且能够改善换热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辐射换热片,包括至少一条用于使工质流通的具有中空结构的管道以及于所述管道外表面凸设的侧翼,所述侧翼包括平板部及凸设于所述平板部板面上的多个凸筋;在所述平板部的同一板面上,相邻两个所述凸筋的中心线间距L≤2.5mm。
优选地,所述凸筋的横截面外廓形状为圆弧,且所述圆弧所在圆的直径D为2mm。
优选地,所述平板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板面和第二板面,所述凸筋包括凸设于所述第一板面上的第一凸筋以及凸设于所述第二板面上的第二凸筋。
优选地,在所述第一板面上,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凸筋之间形成有第一凹槽,且所述第一凹槽在垂直所述第一板面的方向上与所述第二凸筋对应设置;且/或,
在所述第二板面上,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凸筋之间形成有第二凹槽,且所述第二凹槽在垂直所述第二板面的方向上与所述第一凸筋对应设置。
优选地,所述管道平行设置有多条,相邻两个所述管道之间间隔距离相同。
优选地,所述辐射换热片呈长条状,所述辐射换热片的宽度尺寸范围在30mm~250mm之间。
优选地,所述管道的外廓直径在4mm~32mm之间;且/或,所述管道的壁厚在0.1mm~3.0mm之间;且/或,所述管道的长度在2500mm以内。
优选地,所述管道的内壁凸设有沿所述管道的轴向延伸的内肋,且所述内肋沿所述管道的周向均匀分布。
优选地,所述管道与所述侧翼均为铝合金材料;且/或,所述管道与所述侧翼为一体成型的结构。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辐射换热器,包括若干连杆以及若干上述的辐射换热片,所述连杆与若干上述辐射换热片串联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杆两端分别连接有侧板,所述若干辐射换热片夹设于两个所述侧板之间;且/或,所述辐射换热器还包括具有通孔的底盘,且所述底盘与所述侧板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辐射换热器还包括用于承受整机重量的支脚,所述支脚与所述辐射换热片固定连接;或者,
所述支脚与所述连杆固定连接;或者,
所述支脚与所述侧板固定连接;或者,
所述支脚与所述底盘固定连接。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空调系统,包括主机系统及上述的辐射换热器,所述辐射换热器与所述主机系统相连接。
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通过将辐射换热片设置成包括中空的管道及于该管道外表面凸设的侧翼的结构,使得当工质在管道内流通时,其物理状态改变使得其周围的管道的温度降低或升高;进而管道与侧翼之间进行热传递,使得侧翼的温度与管道的温度一致;最后实现一起向周围空气进行辐射换热的效果。同时,侧翼包括平板部及凸设于平板部板面上的多个凸筋,使得侧翼的表面较褶皱,进而增大了侧翼上的换热面积,从而提高换热效率及换热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辐射换热片中侧翼为平直的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辐射换热片中侧翼为波浪形曲面板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辐射换热片中侧翼为波浪形曲面板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辐射换热片中侧翼为平直的板的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辐射换热片中管道有内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辐射换热片中具有两条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本发明辐射换热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出一种辐射换热片100,用于辐射空调系统。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图5、图7和图8,该辐射换热片100包括至少一条用于使工质流通的具有中空结构的管道110以及于管道110外表面凸设的侧翼120,侧翼120包括平板部121及凸设于平板部121板面上的多个凸筋122;在平板部121的同一板面上,相邻两个凸筋122的中心线间距L≤2.5mm。
辐射换热片100包括用于使工质进行流通的中空的管道110以及于该管道110两侧的外表面凸设的沿管道110的径向对称设置的侧翼120,该结构使得工质在通过中空管道110时,能够通过工质其自身物理状态发生变化的过程中向周围的空气吸热或放热,进而使得管道110的温度相对于外界空气的温度降低或升高;接着,由于管道110外表面凸设有侧翼120,通过管道110的热传导作用,侧翼120的温度也达到与管道110温度一样的温度或者相近的温度;最后,侧翼120和管道110通过自身的辐射作用同时与室内空气进行热量传递,使得室内的空气达到适宜的温度,从而实现比较温和的热交换效果。
侧翼120的形状多种多样。参照图1所示,该侧翼120可以选用平直的板件;参照图2或图3,该侧翼120也可以选择曲面板;参照图4所示,该侧翼120还可以选择多块平直板交错设置的结构以增大换热面积,从而提高换热效率,达到良好的换热效果。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较大的换热面积,侧翼120包括平板部121及凸设于所述平板部121板面上的多个凸筋122,使得侧翼120的表面积大大增加,进而提升换热效率,达到更好的换热效果。同时相邻两个凸筋122的中心线间距设置在2.5mm以内。这样使得平板部121上凸设的凸筋122更加紧凑,从而实现较大的换热面积,取得较好的换热效果。
具体地,用于使工质流通的管道110的横截面可以为圆形、椭圆形、菱形等,该辐射换热片100中管道110的条数至少设置有一条,即在本实施例中,管道110可以设置一条,可以设置两条、三条等以此类推还可设置更多条中空的管道110,每条管道110外表面径向对称凸设有上述的侧翼120。通过设置多个中空的管道110,使得工质在这几个管道110内同时流动。当工质发生物理状态的变化时,这几个管道110的温度因此也会受到改变,并同时对多个侧翼120进行热传导;从而使得多个侧翼120和多个管道110同时对周围的空气进行辐射作用,进而加强了辐射换热片100的换热效率。
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通过将辐射换热片100设置成包括中空的管道110及于该管道110外表面凸设的侧翼120的结构,使得当工质在管道110内流通时,其物理状态改变使得其周围的管道110的温度降低或升高;进而管道110与侧翼120之间进行热传递,使得侧翼120的温度与管道110的温度一致;最后实现一起向周围空气进行辐射换热的效果。同时,侧翼120包括平板部121及凸设于平板部121板面上的多个凸筋122,且相邻两个凸筋122的中心线间距在2.5mm以内,使得侧翼120的表面较褶皱,进而增大了侧翼120上的换热面积,从而提高换热效率及换热效果。
考虑到加工工艺的简便性,参照图5所示,凸筋122的横截面外廓形状为圆弧,且该圆弧所在圆的直径D为2mm。
凸筋122的横截面外廓形状为圆弧,一方面方便凸筋122的加工,另一方面凸筋122外廓为圆弧,使得凸筋122触摸起来较平滑,避免工人在装配或拆卸辐射换热片100时因接触到凸筋122而被凸筋122划伤。圆弧所在圆形的直径尺寸设为2mm,使得凸筋122的横截面积较小,那么在多个凸筋122聚集在一起排列时使得侧翼120的表面较褶皱,进而保证其表面积较大,具有较大的换热面积,从而实现较好的换热效果。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选用横截面为其他形状的凸筋122。例如横截面为三角形的凸筋122、横截面为梯形的凸筋122或者横截面为任意五边形的凸筋122等。
为了达到较高的换热效率,参照图5所示,平板部12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板面121a和第二板面121b,所述凸筋122包括凸设于所述第一板面121a上的第一凸筋122a以及凸设于所述第二板面121b上的第二凸筋122b。
通过在第一板面121a和第二板面121b上分别凸设有第一凸筋122a和第二凸筋122b,使得平板部121的两个板面上同时设有凸筋122,进而使得两个板面的表面积均增大,进一步增加了侧翼120的换热面积,从而实现较佳的换热效果。
为了进一步地增加换热面积,相邻两个凸筋122之间形成有凹槽123,从而使得同一板面上可以形成波浪形的轨迹,增加了换热面积,提升了换热效果。
为了尽可能保证侧翼120各个部位的厚度均匀,在第一板面121a上,相邻两个第一凸筋122a之间形成有第一凹槽123a,且第一凹槽123a在垂直第一板面121a的方向上与第二凸筋122b对应设置。
相邻两个第一凸筋122a之间的部位会形成低洼的第一凹槽123a,该第一凹槽123a在垂直第一板面121a的方向上与第二凸筋122b对应设置,使得本身低洼的第一凹槽123a与第二凸筋122b在垂直第一板面121a的方向上叠合,补偿了第一凹槽123a所在位置的厚度尺寸,从而实现侧翼120各部位尽可能厚度均匀的效果。
当然,在第二板面121b上,相邻两个第二凸筋122b之间同样会形成有第二凹槽123b,且第二凹槽123b在垂直第二板面121b的方向上与第一凸筋122a对应设置。这样与上述原理相同,第二凹槽123b与第一凸筋122a在垂直第二板面121b的方向上叠合,补偿可第二凹槽123b所在位置的厚度尺寸,从而实现侧翼120各部位尽可能厚度均匀的效果。
请参照图7所示,从换热途径的角度,为了提高换热效率,管道110平行设置有多条,相邻两个管道110之间间隔距离相同。
通过设置多条管道110,可以使得工质能够同时经过多条该管道110,并且这些管道110可以同时向两侧与侧翼120进行热传导,从而进行辐射换热。另外,多条管道110之间相互平行且间隔距离相同,使得在保证传热速率相同的条件下,相邻两个管道110之间连接的侧翼120能够在同一时间内达到完全传热的效果。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相邻管道110之间也可呈夹角设置。同时,在以上多条管道110平行设置的基础上,凸筋122的延伸方向可以与管道110的轴向一致,也可与管道110的轴向呈夹角设置。
进一步地,参照图7,当每条管道110的两侧均凸设有侧翼120时,为了保证边缘处的侧翼120与两管道之间的侧翼120能够在同一时间内完成换热过程,相邻两个管道110的轴线之间的距离设置为靠近一边缘的管道110轴线与该边缘之间尺寸的两倍。
相邻两个管道110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为靠近一边缘的管道110的轴线与该边缘之间尺寸的两倍,即,当设靠近一边缘的管道110的轴线与该边缘之间的尺寸为d时,那么相邻两个管道110轴线之间的距离为S=2d。
相邻两个管道110在同时向其之间所连接的侧翼120上进行热交换时,在侧翼120的厚度均匀的前提下,这两个相邻的管道110均传递至该侧翼120的中部时,使得该侧翼120的所有表面都受到与管道110进行的热交换的作用,即每一管道110在垂直管道110轴向的方向上完成传热过程时,其传热路径尺寸为d。这时与靠近一边缘的管道110在完成向该边缘进行传热时的传热路径尺寸相同,从而保证了所有的侧翼120能够在同一时间内完成换热过程。具体地,参照图7所示,例如当d=50mm时,且S=2d=100mm时,能够保证管道110在与侧翼120进热交换时,能在同一时间传至所有侧翼120的末端位置。
基于以上侧翼120与管道110能够实现良好的热传导作用的条件下,为了使得辐射换热片100的整体结构尺寸能够适应普通家庭室内的大小尺寸,该辐射换热片100呈长条状,辐射换热片100的宽度尺寸范围在30mm~250mm之间,且管道110的轴向延伸方向与该辐射换热片100的长度延伸方向一致。
将辐射换热片100设置成长条状,且辐射换热片100的宽度尺寸范围在30mm~250mm之间,使得该辐射换热片100在满足换热效果的前提下,还可使得辐射换热片100的宽度能够与室内面积有比较合适的比例尺寸,从而使得该辐射换热片100满足家用的目的。若辐射换热片100的宽度尺寸小于30mm,那么该辐射换热片100的换热效果难以实现较佳的辐射范围,进而影响换热效果;若辐射换热片100的尺寸大于250mm,那么该辐射换热片100的整体尺寸由于过大,将难以保证一般家庭室内的安装。
在满足一般家庭的安装条件下,为了使换热效率尽可能高,管道110的外廓直径在4mm~32mm之间;
管道110的壁厚在0.1mm~3.0mm之间;
管道110的长度在2500mm以内。
管道110外廓直径过大,会导致辐射换热片100的整体尺寸过大,难以满足室内安装场景;管道110外廓直径过小,可能难以保证较好的换热效果。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管道110外廓直径采用在4mm~32mm之间,使得管道110一方面保证能够使足够量的工质在其内壁中流动,进而保证工质与管道110之间的换热效果;另一方面还可以保证家庭室内安装的情况。同时,管道110的壁厚也会影响换热效果,管道110的壁厚尺寸过小难以保证管道110的强度,管道110的壁厚尺寸过大会影响换热的速率;因此在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管道110的壁厚在0.1mm~3.0mm之间,一方面在有工质流动时能够使得管道110具有一定强度,保证换热的可靠性,另一方面避免管道110的壁厚不会太厚而影响换热速率;管道110的长度在2500mm以内,使得管道110在保证能够达到一定换热要求的前提下,还能够适应一般家庭的室内房间的尺寸,从而避免辐射换热片100的尺寸过大而不宜在室内安装的情况。
为了进一步增强换热效果,请参照图5或图6所示,管道110的内壁凸设有沿管道110的周向均匀分布的内肋111。
通过在管道110的内壁凸设有沿管道110的周向均匀分布的内肋111,使得管道110内壁的表面积大大增加,进而增大了工质与管道110换热时的换热面积,从而达到较佳的换热效果。
具体地,内肋111的形状不作具体限定,例如可以采用长方形、半圆形、锯齿形等形状。同时,为了进一步地增大换热面积,管道110的外壁上也可凸设沿其周向均匀分布的肋板,从而使得管道110得到更佳的换热效果。
从选材方面,为了保证良好的换热效果,管道110和侧翼120为铝合金材料。
由于辐射换热片100的作用是进行热传递,因此辐射换热片100的材料首选导热性能良好的一些金属材料,例如铜、钢铁、铝等。进一步地,综合考虑导热性能及成本问题,本实施例中优选铝合金材料为辐射换热片100的首选材料。
进一步地,为了简化加工工艺,管道110和侧翼120为一体成型的结构。
将辐射换热片100设置成一体成型的结构,一方面简化了该辐射换热片100加工时的加工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另一方面辐射换热片100上的管道110与侧翼120采用一体成型的工艺方法,使得管道110与侧翼120的连接紧密牢固,连接处的密封性较好,进而使管道110与侧翼120之间的换热效率更高,从而达到较佳的换热效果。
在以上辐射换热片100具有良好辐射换热效果的基础上,请参照图8,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辐射换热器10,包括若干连杆200以及若干上述的辐射换热片100,连杆200与若干上述辐射换热片100串联连接。
由于本空调系统采用了上述辐射换热片100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该辐射换热片100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在若干个辐射换热片100之间串联连接有若干连杆200,可以通过该连杆200起到支撑若干个辐射换热片100重量的效果,同时还可以通过连杆200实现换热片与安装面的连接作用。具体地,连杆200的材质可优选金属材质,一方面金属材质的连杆200可以提升整个辐射换热器10的导热效率,另一方面金属材质的连杆200可以保证连接辐射换热片100的连接强度。
为了进一步保证辐射换热器10的稳固性,请继续参照图8所示,连杆200两端分别连接有侧板300,若干辐射换热片100夹设于两个侧板300之间。
通过将辐射换热片100夹设于两个与连杆200的两端分别连接的侧板300之间,可以进一步保证辐射换热片100的稳固性能,从而有利于该辐射换热器10的运输和安装过程。
仍参照图8所示,本发明技术方案优选将辐射换热片100呈竖直方向放置,即辐射换热片100的长边沿竖直方向延伸;相邻两个辐射换热片100之间间隔排列时,其排列方向沿水平方向间隔排列。这样可以使辐射换热片100上产生的冷凝水在重力作用下沿该辐射换热片100的板面垂落,进而避免冷凝水再次落入其他辐射换热片100而使排水路径延长,甚至影响排水效果。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辐射换热片100的长边也可以与竖直方向呈一定夹角设置。进一步地,该夹角优选小于45°,以便冷凝水沿自身所在的辐射换热片100的板面顺利滴落下来。
在以上辐射换热片100的长边沿竖直方向延伸,且相邻两个辐射换热片100之间沿水平方向间隔排列的基础上,辐射换热器10还包括具有通孔410的底盘400,且底盘400与侧板300固定连接。通过设置与侧板300进行固定连接的底盘400,可以进一步实现保护辐射换热片100的作用;同时在底盘400上开具有通孔410,使得当辐射换热片100上积聚冷凝水时,在重力作用下,冷凝水可通过底盘400上的通孔410流至外部的接水槽或接水管内,从而避免辐射换热片100上产生的冷凝水直接流到地面而影响用户的生活环境。
在以上辐射换热器10具有多个辐射换热片100、连杆200、侧板300和底盘400的前提下,辐射换热器10还包括用于承受整机重量的支脚500,从而提高整个辐射换热器10的稳固性。
具体地,该支脚500与辐射换热片100固定连接。这样支脚500一方面可以支撑整个辐射换热器10的重量,从而保证辐射换热器10安放的稳固性;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与辐射换热片100直接接触受到热传递作用,进而增加换热途径。
当然,支脚500还可以通过与连杆200、侧板300或底盘400进行固定连接,均可起到支撑整个辐射换热器10的作用,从而提高辐射换热器10安放的稳固性。
在保证辐射换热器10正常工作的前提下,为了避免在制冷模式下换热片100上出现冷凝水时会导致安装壁的安装面受潮,在本发明技术方案中,辐射换热器10还设置有夹设于换热片100与安装壁之间的背板600,该背板600可以与侧板400固定连接,也可与连杆200固定连接,从而实现背板700与换热片100的固定连接作用,保证整个辐射换热器10各部件的固定连接。具体地,换热片100与背板600之间可以平行设置,也可呈夹角设置。本发明技术方案考虑到辐射换热器10的整体尺寸不宜过大,则优选换热片100与背板600呈夹角设置。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空调系统,包括主机系统及上述的辐射换热器10,且上述辐射换热器10与主机系统相连接。
由于本空调系统采用了上述辐射换热器10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该辐射换热器10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本空调系统中主机系统由压缩机、热交换器及控制组件等组成,安装在室外,上述辐射换热器10安装在室内。
上述的工质包括用于制冷的冷媒介质,例如液氨、液氮或者水等;以及用于制热的媒介,例如热水或导热油等。当空调系统制冷时,主机系统中的压缩机、热交换器和室内机的辐射换热器10通过有冷媒介质(以下简称为“冷媒”)流通的输送通道而连接成循环回路。冷媒被压缩机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接着进入热交换器变成低温的液体;此时呈液态的冷媒经节流装置减压进入室外的热交换器与室内辐射换热器10中的管道110相连接的输送通道,接着经该输送通道输送至辐射换热器10的管道110内,冷媒在该管道110内蒸发吸热,使得管道110表面的温度降低。从而通过管道110及与管道110连接的侧翼120一起与外界环境进行辐射热交换,从而实现室内空气达到较适宜的温度。
当空调系统制热时,仍可以采用同制冷时一样的媒介,还可以采用热水、导热油等可以传递热量的热媒来实现管道110与外界空气的换热过程。当采用同制冷时一样的媒介时,制热过程相比制冷过程不同之处在于:冷媒被压缩机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后,此时先进入室内辐射换热器10的管道110内,再进入室外机的热交换器中。冷媒进入室内辐射换热器10的管道110内时冷凝放热形成液态,从而使得管道110的表面温度升高,最后通过管道110及与管道110连接的侧翼120一起与外界环境进行热交换,从而实现向外界辐射散热的效果。当采用热水、导热油等热媒时,主机系统可以采用水泵将热媒输送至管道110内,进而通过管道110及与该管道110连接的侧翼120向外辐射散热。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辐射换热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管道,至少设置有一条,且所述管道具有用于使工质流通的中空结构;
侧翼,凸设于所述管道外表面;且所述侧翼包括平板部及凸设于所述平板部板面上的多个凸筋;在所述平板部的同一板面上,相邻两个所述凸筋的中心线间距在L≤2.5m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辐射换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筋的横截面外廓形状为圆弧,且所述圆弧所在圆的直径D为2mm。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辐射换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板面和第二板面,所述凸筋包括凸设于所述第一板面上的第一凸筋以及凸设于所述第二板面上的第二凸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辐射换热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板面上,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凸筋之间形成有第一凹槽,且所述第一凹槽在垂直所述第一板面的方向上与所述第二凸筋对应设置;且/或,
在所述第二板面上,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凸筋之间形成有第二凹槽,且所述第二凹槽在垂直所述第二板面的方向上与所述第一凸筋对应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辐射换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平行设置有多条,相邻两个所述管道之间间隔距离相同。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辐射换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换热片呈长条状,所述辐射换热片的宽度尺寸范围在30mm~250mm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辐射换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的外廓直径在4mm~32mm之间;且/或,所述管道的壁厚在0.1mm~3.0mm之间;且/或,所述管道的长度在2500mm以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辐射换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的内壁凸设有沿所述管道的轴向延伸的内肋,且所述内肋沿所述管道的周向均匀分布。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辐射换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和所述侧翼均为铝合金材料;且/或,所述管道与所述侧翼为一体成型的结构。
10.一种辐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连杆以及若干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辐射换热片,所述连杆与若干所述辐射换热片串联连接。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辐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两端分别连接有侧板,所述若干辐射换热片夹设于两个所述侧板之间。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辐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换热器还包括具有通孔的底盘,且所述底盘与所述侧板固定连接;且/或,
所述辐射换热器还包括背板,所述背板夹设于所述辐射换热片与安装面之间,且所述背板与所述侧板固定连接。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辐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换热器还包括用于承受整机重量的支脚,所述支脚与所述辐射换热片固定连接;或者,
所述支脚与所述连杆固定连接;或者,
所述支脚与所述侧板固定连接;或者,
所述支脚与所述底盘固定连接。
14.一种空调系统,包括主机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0至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辐射换热器,所述辐射换热器与所述主机系统相连接。
CN201711281669.2A 2017-12-06 2017-12-06 辐射换热片、辐射换热器及空调系统 Pending CN10788361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81669.2A CN107883614A (zh) 2017-12-06 2017-12-06 辐射换热片、辐射换热器及空调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81669.2A CN107883614A (zh) 2017-12-06 2017-12-06 辐射换热片、辐射换热器及空调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83614A true CN107883614A (zh) 2018-04-06

Family

ID=617733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281669.2A Pending CN107883614A (zh) 2017-12-06 2017-12-06 辐射换热片、辐射换热器及空调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883614A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59935A (ja) * 1982-03-17 1983-09-22 Kajima Corp 集放熱パネルの製作法
CN2161898Y (zh) * 1993-07-29 1994-04-13 王明安 连片管型材
JPH07119999A (ja) * 1993-10-29 1995-05-12 Tokyo Gas Co Ltd 輻射パネル型冷暖房放熱器
CN1210241A (zh) * 1997-08-30 1999-03-1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鳍型冷凝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01449199U (zh) * 2009-06-10 2010-05-05 查正发 一种强换热星型管装置
CN201983679U (zh) * 2011-01-25 2011-09-21 段继东 铝排管
JP2013245829A (ja) * 2012-05-23 2013-12-09 Sharp Corp 輻射式空気調和機
CN204006343U (zh) * 2014-07-25 2014-12-10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辐射式空调系统
CN205980094U (zh) * 2016-05-30 2017-02-22 江苏二十六度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吹风机的辐射板及使用该辐射板的辐射空调系统
CN106662344A (zh) * 2015-07-14 2017-05-10 生态工厂有限公司 空调装置以及空调系统
CN107013972A (zh) * 2017-04-18 2017-08-04 天津大学 带有辐射供暖炕的双末端空气源热泵系统
CN207501492U (zh) * 2017-12-06 2018-06-1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辐射换热片、辐射换热器及空调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59935A (ja) * 1982-03-17 1983-09-22 Kajima Corp 集放熱パネルの製作法
CN2161898Y (zh) * 1993-07-29 1994-04-13 王明安 连片管型材
JPH07119999A (ja) * 1993-10-29 1995-05-12 Tokyo Gas Co Ltd 輻射パネル型冷暖房放熱器
CN1210241A (zh) * 1997-08-30 1999-03-1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鳍型冷凝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01449199U (zh) * 2009-06-10 2010-05-05 查正发 一种强换热星型管装置
CN201983679U (zh) * 2011-01-25 2011-09-21 段继东 铝排管
JP2013245829A (ja) * 2012-05-23 2013-12-09 Sharp Corp 輻射式空気調和機
CN204006343U (zh) * 2014-07-25 2014-12-10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辐射式空调系统
CN106662344A (zh) * 2015-07-14 2017-05-10 生态工厂有限公司 空调装置以及空调系统
CN205980094U (zh) * 2016-05-30 2017-02-22 江苏二十六度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吹风机的辐射板及使用该辐射板的辐射空调系统
CN107013972A (zh) * 2017-04-18 2017-08-04 天津大学 带有辐射供暖炕的双末端空气源热泵系统
CN207501492U (zh) * 2017-12-06 2018-06-1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辐射换热片、辐射换热器及空调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783408U (zh) 基于热超导散热板的电控器及空调室外机
CN106016507A (zh) 一种空调变频器用散热器及变频空调
CN106855741A (zh) 一种用于刀片服务器芯片的散热装置和系统
CN205957548U (zh) 一种蒸发式冷凝器上的新型管排
CN206176683U (zh) 出风装置及吊顶辐射空调
CN108240719A (zh) 网式换热器
CN103968607A (zh) 一种用于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地埋管换热器
CN207501492U (zh) 辐射换热片、辐射换热器及空调系统
CN104197498B (zh) 制冷设备的换热器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CN107883614A (zh) 辐射换热片、辐射换热器及空调系统
CN202675721U (zh) 一种带填料耦合盘管蒸发式冷凝器的冷水机组
CN205537254U (zh) 换热装置及具有该换热装置的半导体制冷冰箱
CN207688681U (zh) 辐射换热器及空调系统
CN204630438U (zh) 一种外部自然对流式相变热交换器
CN207688401U (zh) 辐射换热器及空调系统
CN204790831U (zh) 一种自动散热的整机柜热管换热器背板
CN207501427U (zh) 辐射换热器及空调系统
CN109425038A (zh) 一种散热器、室外机以及空调器
CN107883786A (zh) 辐射换热器及空调系统
CN208205201U (zh) 柜式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7262766U (zh) 一种吹胀换热管式表冷器
CN207706621U (zh) 低能耗高可靠性室外通信机柜自然散热器
CN107883565A (zh) 辐射换热器及空调系统
CN205537253U (zh) 换热装置及具有该换热装置的半导体制冷冰箱
CN107883564A (zh) 辐射换热器及空调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