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88401U - 辐射换热器及空调系统 - Google Patents

辐射换热器及空调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88401U
CN207688401U CN201721706393.3U CN201721706393U CN207688401U CN 207688401 U CN207688401 U CN 207688401U CN 201721706393 U CN201721706393 U CN 201721706393U CN 207688401 U CN207688401 U CN 2076884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ation recuperator
connecting rod
heat exchanger
installing port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70639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剑云
杜顺开
陈新厂
陈学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70639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884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884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884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辐射换热器及空调系统,其中,辐射换热器嵌装于具有安装口的安装壁内;该辐射换热器包括安装于安装口内的多个换热片及串联连接该换热片的连杆,换热片并排间隔排列,连杆与安装口的侧壁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将多个换热片安装于安装壁的安装口内,并通过连杆串联连接该换热片,实现了辐射换热器中换热组件嵌装于具有安装口的安装壁的效果。同时通过连杆与安装口的侧壁固定连接,实现了换热片与安装口的侧壁的连接作用,从而保证了辐射换热器能够稳定嵌装于安装壁内。

Description

辐射换热器及空调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辐射换热器及具有该辐射换热器的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辐射空调系统,即采用辐射与自然对流来实现室内的冷热平衡,从而达到调节空气的效果。但是目前的辐射空调系统中末端的辐射换热器需要在家装之前预先埋设毛细管,这种通过铺设毛细管进行换热的方案,其换热系统的结构复杂、成本较高,且换热效果也有待改进。另外,还有将辐射换热器置于室内且与墙面平行固定安装的形式,这样必然占据了一部分室内的活动空间,降低了空间利用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辐射换热器,旨在保证换热效果较好且能够适应家庭安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辐射换热器嵌装于具有安装口的安装壁内;所述辐射换热器包括安装于所述安装口内的多个换热片及串联连接所述换热片的连杆,所述换热片并排间隔排列,且所述连杆与所述安装口的侧壁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辐射换热器还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侧板,所述换热片夹设于两个所述侧板之间,且所述侧板连接所述连杆。
优选地,所述连杆连接于两个所述侧板之间,且所述侧板与所述安装口的侧壁贴合固定。
优选地,所述连杆连接于两个所述侧板之间,且所述连杆的端部穿出所述侧板并与所述安装口的侧壁抵接;且/或,所述连杆的端部连接有安装支架,且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安装口的侧壁抵接。
优选地,所述连杆平行设置有多根;且/或,所述连杆为金属连杆。
优选地,所述辐射换热器还包括具有通孔的底盘,且所述底盘与所述侧板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辐射换热器还包括用于承受整机重量的支脚,所述支脚与所述换热片固定连接;或者,所述支脚与所述连杆固定连接;或者,所述支脚与所述侧板固定连接;或者,所述支脚与所述底盘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换热片包括若干用于使工质流通的中空的管道以及于所述管道两侧外表面凸设的侧翼;所述侧翼为波浪形的曲面板;且/或,所述管道与所述侧翼为一体成型结构;且/或,所述管道与所述侧翼均为铝合金材质。
优选地,所述侧翼包括平板部及凸设于所述平板部板面上的多个凸筋;所述凸筋的横截面形状为半圆形,且所述半圆形的直径尺寸为2mm;且/或,在所述平板部的同一板面上,相邻两个所述凸筋之间的间距在0.5mm以内。
优选地,所述管道的外廓直径在4mm~32mm之间;且/或,所述管道的壁厚在0.1mm~3.0mm之间;且/或,所述管道的长度在2500mm以内。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系统,包括主机系统以及上述的辐射换热器,所述辐射换热器与所述主机系统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将多个换热片安装于安装壁的安装口内,并通过连杆串联连接该换热片,实现了辐射换热器中换热组件嵌装于具有安装口的安装壁的效果。同时通过连杆与安装口的侧壁固定连接,实现了换热片与安装口的侧壁的连接作用,从而保证了辐射换热器能够稳定嵌装于安装壁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辐射换热器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辐射换热器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辐射换热器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辐射换热器中换热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 辐射换热器 100 换热片
110 管道 120 侧翼
121 平板部 122 凸筋
200 连杆 300 侧板
400 安装支架 500 底盘
510 通孔 600 支脚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辐射换热器10,用于空调系统。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图3,该辐射换热器10嵌装于具有安装口(图中未标示)的安装壁内;所述辐射换热器10包括安装于所述安装口内的多个换热片100及串联连接所述换热片100的连杆200,所述换热片100并排间隔排列,且所述连杆200与所述安装口的侧壁固定连接。
通过连杆200将多个并排间隔排列的换热片100串联连接,且将该换热片100安装于安装壁的安装口内,使得辐射换热器10中主要与外界进行辐射换热的部件能够嵌装于安装壁内,从而有效地减少室内的占用面积,进而实现更好的空间利用率。同时,通过连杆200与安装口的侧壁固定连接,实现了换热片100与安装壁的固定连接效果,从而更好地保证辐射换热器10的稳固安装效果。
具体地,连杆200在串联连接多个换热片100时,可以采用一根能够串联所有换热片100的连杆200,该连杆200可以与换热片100垂直连接,也可与换热片100之间设置有夹角而实现连接。当然,还可以采用多根连杆200,且每根连杆200都可设置成如上所述的可以串联所有换热片100的结构,也可设置成多根连杆200首尾相接成一条直线,共同串联所有换热片100的结构。另外,连杆200与安装口的侧壁连接时,可以直接连接,也可通过中间连接件将连杆200与安装口的侧壁连接在一起。
另外,两个房间共用一面墙体时,安装口可开设在该墙体上以用来连通这两个房间。这样能够使安装在该安装口内的换热片100同时与两个房间的空气进行辐射换热过程,从而在保证一定换热效果的基础上,还可以大大降低能源消耗。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将多个换热片100安装于安装壁的安装口内,并通过连杆200串联连接该换热片100,实现了辐射换热器10中换热组件嵌装于具有安装口的安装壁的效果。同时通过连杆200与安装口的侧壁固定连接,实现了换热片100与安装口的侧壁的连接作用,从而保证了辐射换热器10能够稳定嵌装于安装壁内。
为了进一步地保护换热片100,请继续参照图1至图3,辐射换热器10还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侧板300,换热片100夹设于两个侧板300之间,且侧板300连接连杆200。
通过将换热片100夹设于两个与连杆200的两端分别连接的侧板300之间,可以进一步保证换热片100的稳固性能,从而有利于该辐射换热器10的运输和安装过程。
在以上辐射换热器10具有两个侧板300的基础上,以下提供本实用新型的三种实施例。其中,请参照图1所示,第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连杆200的两端抵接于两个侧板300相对的侧面上,且侧板300与安装口的侧壁贴合固定。
通过将连杆200的两端抵接于两个侧板300相对的侧面上,使得整个辐射换热器10的外观更加整洁、大方。同时将侧板300与安装口的侧壁贴合固定,保证了连杆200与安装口的侧壁的固定连接效果,进而确保了换热片100与安装口的侧壁的固定连接效果,从而进一步保证了整个辐射换热器10能够嵌合于该安装口内,提高了室内空间的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第二种实施例,请参照图2所示,该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连杆200连接于两个侧板300之间,且连杆200的端部穿出侧板300并与安装口的侧壁抵接。
在本实施例中,连杆200连接在两个侧板300之间且其端部穿出侧板300,使得连杆200的两个端部裸露于侧板300外侧;同时通过连杆200与安装口侧壁的抵接作用,实现辐射换热器10卡合于安装口内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第三种实施例,请参照图3所示,该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连杆200的端部连接有安装支架400,且安装支架400与安装口的侧壁固定连接。
通过在穿出侧板300的连杆200的端部处连接安装支架400,并且该安装支架400与安装口的侧壁固定连接,使得安装支架400实现了中间连接件的作用。通过安装支架400与连杆200及安装口的侧壁的固定连接,保证了整个辐射换热器10与安装口的侧壁的连接作用,从而实现辐射换热器10的稳固安装效果。
为了进一步提高承受换热片100重量的强度,连杆200平行设置有多根,且每根连杆200串联连接所有换热片100。
进一步地,从连杆200的选材方面,连杆200优选为金属材质。一方面金属材质的连杆200可以提升整个辐射换热器10的导热效率,另一方面金属材质的连杆200可以保证连接换热片100的连接强度。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杆200的材质也可选用强度较高的高分子材料。
在保证辐射换热器10正常工作的后,请参照图2或图3所示,辐射换热器10还包括具有通孔510的底盘500,且底盘500与侧板300固定连接。
通过设置与侧板300进行固定连接的底盘500,可以进一步实现保护辐射换热片100的作用;同时在底盘500上开具有通孔510,使得当辐射换热片100上积聚冷凝水时,在重力作用下,冷凝水可通过底盘500上的通孔510流至外部的接水槽或接水管内,从而避免辐射换热片100上产生的冷凝水直接流到地面而影响用户的生活环境。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每一换热片100上的冷凝水能够沿自身所在的换热片100的板面直接滴落至指定的接水槽或接水管中,本实施例优选将每一换热片100的延伸方向设置为竖直方向或与竖直方向呈小角度的夹角,该夹角优选小于45°,且相邻两个换热片100之间沿水平方向间隔排列。这样能够避免不同换热片100在竖直方向上的堆叠而影响冷凝水的排水效果。
请继续参照图1至图3,在将整个辐射换热器10与安装壁固定连接的前提下,为了防止因疲劳强度不足而导致辐射换热器10从安装壁上掉落,辐射换热器10还包括用于承受整机重量的支脚600,从而提高整个辐射换热器10的稳固性。
具体地,该支脚600与辐射换热片100固定连接。这样支脚600一方面可以支撑整个辐射换热器10的重量,从而保证辐射换热器10安放的稳固性;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与辐射换热片100直接接触受到热传递作用,进而增加换热途径。
当然,支脚600还可以通过与连杆200、侧板300或底盘500进行固定连接,均可起到支撑整个辐射换热器10的作用,从而提高辐射换热器10安放的稳固性。
请结合图4所示,换热片100包括若干用于使工质流通的中空的管道110以及于管道110两侧外表面凸设的侧翼120。
该结构使得工质在通过中空管道110时,能够通过工质其自身物理状态发生变化的过程中向周围的空气吸热或放热,进而使得管道110的温度相对于外界空气的温度降低或升高;接着,由于管道110外表面凸设有侧翼120,通过管道110的热传导作用,侧翼120的温度也达到与管道110温度一样的温度或者相近的温度;最后,侧翼120和管道110均通过自身的辐射作用,使得室内的空气达到适宜的温度,从而实现比较温和的热交换效果。
具体地,侧翼120为波浪形的曲面板。侧翼120通过采用波浪形的曲面板,使得侧翼120与外界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从而增强了侧翼120的换热效果及换热效率。另外,管道110可以设置有多个。通过设置多个管道110,可以使同一时间内工质流过管道110的体积加倍,从而提高了该辐射换热器10的换热效率。
在以上侧翼120为曲面板的前提下,进一步地,侧翼120包括平板部121及凸设于平板部121板面上的多个凸筋122;在平板部121的同一板面上,相邻两个凸筋122之间的间距在0.5mm以内。
侧翼120包括平板部121及凸设于所述平板部121板面上的多个凸筋122,使得侧翼120的表面积大大增加,进而提升换热效率,达到更好的换热效果。同时相邻两个凸筋122之间的间距设置在0.5mm以内。这样使得平板部121上凸设的凸筋122更加紧凑,从而实现较大的换热面积,取得较好的换热效果。
进一步地,凸筋122的横截面形状为半圆形,且半圆形的直径尺寸为2mm。通过将凸筋122的横截面为半圆形,使得凸筋122的背离平板部121的一侧具有圆弧,一方面方便凸筋122的加工,另一方面凸筋122上具有圆弧,使得凸筋122触摸起来较平滑,避免工人在装配或拆卸辐射换热片100时因接触到凸筋122而被凸筋122划伤。半圆形的直径尺寸设为2mm,使得凸筋122的横截面积较小,那么在多个凸筋122聚集在一起排列时使得侧翼120的表面较褶皱,进而保证其表面积较大,具有较大的换热面积,从而实现较好的换热效果。
在满足一般家庭的安装条件下,为了使换热效率尽可能高,管道110的外廓直径在4mm~32mm之间;
管道110的壁厚在0.1mm~3.0mm之间;
管道110的长度在2500mm以内。
管道110外廓直径过大,会导致换热片100的整体尺寸过大,难以满足室内安装场景;管道110外廓直径过小,可能难以保证较好的换热效果。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管道110外廓直径采用在4mm~32mm之间,使得管道110一方面保证能够使足够量的工质在其内壁中流动,进而保证工质与管道110之间的换热效果;另一方面还可以保证家庭室内安装的情况。同时,管道110的壁厚也会影响换热效果,管道110的壁厚尺寸过小难以保证管道110的强度,管道110的壁厚尺寸过大会影响换热的速率;因此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管道110的壁厚在0.1mm~3.0mm之间,一方面在有工质流动时能够使得管道110具有一定强度,保证换热的可靠性,另一方面避免管道110的壁厚不会太厚而影响换热速率;管道110的长度在2500mm以内,使得管道110在保证能够达到一定换热要求的前提下,还能够适应一般家庭的室内房间的尺寸,从而避免辐射换热片100的尺寸过大而不宜在室内安装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系统(图中未标示),该空调系统包括主机系统(图中未标示)和上述的辐射换热器10,且该辐射换热器10与所述主机系统相连接。该辐射换热器1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空调系统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本空调系统中主机系统由压缩机、热交换器及控制组件等组成,安装在室外,上述辐射换热器10安装在室内。
上述的工质包括用于制冷的冷媒介质,例如液氨、液氮或者水等;以及用于制热的媒介,例如热水或导热油等。当空调系统制冷时,主机系统中的压缩机、热交换器和室内机的辐射换热器10通过有冷媒介质(以下简称为“冷媒”)流通的输送通道而连接成循环回路。冷媒被压缩机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接着进入热交换器变成低温的液体;此时呈液态的冷媒经节流装置减压进入室外的热交换器与室内辐射换热器10中的管道110相连接的输送通道,接着经该输送通道输送至辐射换热器10的管道110内,冷媒在该管道110内蒸发吸热,使得管道110表面的温度降低。从而通过管道110及与管道110连接的侧翼120一起与外界环境进行辐射热交换,从而实现室内空气达到较适宜的温度。
当空调系统制热时,仍可以采用同制冷时一样的媒介,还可以采用热水、导热油等可以传递热量的热媒来实现管道110与外界空气的换热过程。当采用同制冷时一样的媒介时,制热过程相比制冷过程不同之处在于:冷媒被压缩机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后,此时先进入室内辐射换热器10的管道110内,再进入室外机的热交换器中。冷媒进入室内辐射换热器10的管道110内时冷凝放热形成液态,从而使得管道110的表面温度升高,最后通过管道110及与管道110连接的侧翼120一起与外界环境进行热交换,从而实现向外界辐射散热的效果。当采用热水、导热油等热媒时,主机系统可以采用水泵将热媒输送至管道110内,进而通过管道110及与该管道110连接的侧翼120向外辐射散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辐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嵌装于具有安装口的安装壁内,所述辐射换热器包括:
安装于所述安装口内的多个换热片,所述换热片并排间隔排列;
连杆,串联连接多个所述换热片,所述连杆与所述安装口的侧壁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辐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换热器还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侧板,所述换热片夹设于两个所述侧板之间,且所述侧板连接所述连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辐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连接于两个所述侧板之间,且所述侧板与所述安装口的侧壁贴合固定。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辐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连接于两个所述侧板之间,且所述连杆的端部穿出所述侧板并与所述安装口的侧壁抵接;且/或,
所述连杆的端部连接有安装支架,且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安装口的侧壁抵接。
5.如权利要求2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辐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平行设置有多根;且/或,所述连杆为金属连杆。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辐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换热器还包括具有通孔的底盘,且所述底盘与所述侧板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辐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换热器还包括用于承受整机重量的支脚,所述支脚与所述换热片固定连接;或者,
所述支脚与所述连杆固定连接;或者,
所述支脚与所述侧板固定连接;或者,
所述支脚与所述底盘固定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辐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片包括若干用于使工质流通的中空的管道以及于所述管道两侧外表面凸设的侧翼;所述侧翼为波浪形的曲面板;且/或,
所述管道与所述侧翼为一体成型结构;且/或,
所述管道与所述侧翼均为铝合金材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辐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翼包括平板部及凸设于所述平板部板面上的多个凸筋;所述凸筋的横截面形状为半圆形,且所述半圆形的直径尺寸为2mm;且/或,
在所述平板部的同一板面上,相邻两个所述凸筋之间的间距在0.5mm以内。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辐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的外廓直径在4mm~32mm之间;且/或,
所述管道的壁厚在0.1mm~3.0mm之间;且/或,
所述管道的长度在2500mm以内。
11.一种空调系统,包括主机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辐射换热器,所述辐射换热器与所述主机系统相连接。
CN201721706393.3U 2017-12-06 2017-12-06 辐射换热器及空调系统 Active CN2076884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06393.3U CN207688401U (zh) 2017-12-06 2017-12-06 辐射换热器及空调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06393.3U CN207688401U (zh) 2017-12-06 2017-12-06 辐射换热器及空调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88401U true CN207688401U (zh) 2018-08-03

Family

ID=629968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706393.3U Active CN207688401U (zh) 2017-12-06 2017-12-06 辐射换热器及空调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8840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83565A (zh) * 2017-12-06 2018-04-0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辐射换热器及空调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83565A (zh) * 2017-12-06 2018-04-0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辐射换热器及空调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68700B (zh) 一种高效换热水管以及热管辐射采暖/制冷系统
CN207635505U (zh) 一种金属辐射板及辐射空调系统
CN206176683U (zh) 出风装置及吊顶辐射空调
US11441789B2 (en) Convection/radiation air conditioning terminal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N103940147B (zh) 热管辐射式顶板采暖/制冷系统和方法
CN104613531B (zh) 分离式热管平板太阳能室内供热系统
CN207688401U (zh) 辐射换热器及空调系统
CN101093122A (zh) 毛细管网式空调热交换器及其加工工艺
CN103912928A (zh) 温控系统
CN203824159U (zh) 热管辐射式顶板采暖/制冷系统
CN203797826U (zh) 温控系统
CN204301560U (zh) 一种换热组件、辐射空调换热板及辐射空调
CN207501492U (zh) 辐射换热片、辐射换热器及空调系统
CN207501427U (zh) 辐射换热器及空调系统
CN207688681U (zh) 辐射换热器及空调系统
CN107883565A (zh) 辐射换热器及空调系统
CN209960681U (zh) 对流辐射空调末端以及空调系统
CN107525308A (zh) 换热器
CN203893729U (zh) 一种高效换热水管以及热管辐射采暖/制冷系统
CN105485813A (zh) 空调热传导避污循环式冷暖空调节能热水器及其工作方法
CN207455957U (zh) 换热器
CN202195547U (zh) 毛细吸液芯板低压蒸发地源热泵系统
CN207280034U (zh) 应用多通路微细管平行分流热交换器的空调器
CN210624795U (zh) 空调系统
CN205438483U (zh) 一种空调用散热管组装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