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69821A - 风机和风机中使用的防尘过滤器 - Google Patents

风机和风机中使用的防尘过滤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69821A
CN107869821A CN201710873369.7A CN201710873369A CN107869821A CN 107869821 A CN107869821 A CN 107869821A CN 201710873369 A CN201710873369 A CN 201710873369A CN 107869821 A CN107869821 A CN 1078698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blower fan
air
installing component
cover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7336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869821B (zh
Inventor
饭尾耕次
清本训央
广川雅之
桥本俊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624794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854397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706104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8054283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8698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698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8698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698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7/04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 F24F7/06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e.g. by fan positioning of a ventilator in or against a conduit
    • F24F7/08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e.g. by fan positioning of a ventilator in or against a conduit with separate ducts for supplied and exhausted air with provisions for reversal of the input and output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fil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风机和风机中使用的防尘过滤器。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当从风机拆卸过滤器时能够抑制被过滤器捕集的捕集物落下到过滤器之外的带过滤器的风机。风机具有供气口和排气口,该风机的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风机的内部的鼓风部;和防尘部(2),其设置有鼓风部从供气口吸入的空气通过的开口部,包括沿着开口部的开口面滑动的过滤器遮蔽部件(5)和空气通过的过滤器(4),防尘部(2)可拆卸地卡止于风机,在从风机拆卸防尘部(2)时,过滤器遮蔽部件(5)滑动,过滤器遮蔽部件(5)的一部分覆盖防尘部(2)的开口部。

Description

风机和风机中使用的防尘过滤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机和风机中使用的防尘过滤器。
背景技术
作为热交换设备用的过滤器的现有例,已知有设置在热交换设备的风机的供气口与风机内部的热交换元件之间的过滤器。在该风机内部设置有用于将过滤器安装到风机的安装部。
根据该结构,能够用过滤器捕集从供气口进入(侵入)的异物,防止热交换元件堵塞。另外,通过从安装部拆卸过滤器,能够从过滤器除去被过滤器捕集的捕集物(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4929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这种现有的带过滤器的风机中存在如下课题:由于在从安装部拆卸过滤器时,过滤器开口区域相对供气口打开,因此捕集物或落下到过滤器之外。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的课题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过滤器的风机,在从安装部拆卸过滤器时,能够抑制被过滤器捕集的捕集物落下到过滤器之外。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式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风机(也称为“鼓风机”)是具有供气口和排气口的风机,其中,该风机包括:设置在内部的鼓风部;和防尘部,该防尘部设置有供鼓风部从供气口吸入的空气通过的开口部,包括沿着开口部的开口面滑动的过滤器遮蔽部件和空气通过的过滤器。防尘部可拆卸地卡止于风机,在从风机拆卸防尘部时,过滤器遮蔽部件滑动,过滤器遮蔽部件的一部分覆盖开口部。由此实现所期望的目的。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风机,该风机能够抑制被过滤器捕集的捕集物的落下,同时能够容易地从风机拆卸防尘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风机的整体立体图。
图2是实施方式1的风机的局部截面立体图。
图3是表示从实施方式1的风机拆卸了检查面板后的状态的局部截面立体图。
图4是实施方式1的风机的防尘部的立体图。
图5是实施方式1的风机的防尘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表示过滤器遮蔽部件开口部、框架开口部和过滤器开口部已连通的状态的图。
图7是表示过滤器遮蔽部件开口部、框架开口部和过滤器开口部没有连通的状态的图。
图8是图6的A部分的立体截面图。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风机的侧视概略图。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风机的过滤器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过滤器的侧视截面的结构图。
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风机的过滤器中使第2过滤器框滑动了状态的侧视截面的结构图。
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风机的过滤器结构的立体图。
图14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风机的过滤器的其他结构的立体图。
图15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风机的过滤器的侧视截面的结构图。
图16是表示实施方式5的风机的过滤器结构的立体图。
图17是表示实施方式5的风机的过滤器的侧视截面的结构图。
图18是表示实施方式6的风机的立体截面图。
图19是表示实施方式6的风机的侧视截面的结构图。
图20是表示实施方式6的风机的过滤器的侧视截面的结构图。
图21是表示实施方式6的风机的安装部件的立体图。
图22是表示从另外的角度观看实施方式6的风机的安装部件时的立体图。
图23是表示在实施方式6的风机的过滤器中使滑动部件滑动了状态下的侧视截面的结构图。
图24A是表示使实施方式的风机的滑动部件滑动了的状态下的安装部件的立体图。
图24B是表示从另外的角度观看使实施方式的风机的滑动部件滑动了的状态下的安装部件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200、230 风机
10 供气口
11 排气口
12 供给口
13 排气供气口
14 检查面板
15 管道
16 鼓风部
2 防尘部
3 框架
30 框架开口部
31 框架开口引导件
32 框架内侧引导件
33 框架外侧引导件
34 卡止凹部
35 卡止肋
36 滑动凸肋
4 过滤器
40 过滤器开口部
41 网眼部件
42 框体
43 卡止凸部
44 弹性肋
45 引导槽
5 过滤器遮蔽部件
50 过滤器遮蔽部件开口部
51 遮蔽部
52 侧壁引导件
53 把手
54a 第1滑动凹肋
54b 第2滑动凹肋
6 热交换元件
A 供气流
201 主体
202 吸气口(吸入口)
203 吹气口(吹出口)
204 检查面板
205 鼓风部
206 过滤器
207 网眼部件
207a 网眼部的深度
208 过滤器框
208a 第1过滤器框
208b 第2过滤器框
209 安装部
210 捕集物
211 气流
212 把手
215 安装部件
216 网眼支承部
217 过滤器开口区域
218 滑动方向
220 突起
222 开口部
222a 下端
222b 上端
231 主体
232a 外部空气吸入口
232b 室内空气吸入口
233a 外部空气吹出口
233b 室内空气吹出口
235 鼓风部
235a 供气鼓风部
235b 排气鼓风部
236 过滤器
237 网眼部件
238 过滤器框
238a 爪部
239 安装部
240 安装部件
240a 基部
240b 框部
240b1 凸部
240c 承接部(也称为“承受部”)
241 热交换元件
251 滑动部件
251a 按压部
251a1 端部
251b 滑动部
251c 把手部
260 开口部
261 气流
B 供气鼓风路径
C 排气鼓风路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是,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只是对用于将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具体化的风机进行举例说明的内容,本发明的风机并不限定于以下所述。另外,发明内容的范围所记载的部件并不限定于实施例的部件。特别是实施方式中记载的构成部件的尺寸、材质、形状、其相对配置等,只要没有特定的记载,就没有将本发明的范围仅限定于其的意图,只不过是说明例而已。另外,各附图所示的部件的大小和位置关系等,存在为了使说明清楚而夸张说明的情况。而且,在以下的说明中,相同的名称、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同质的部件,适当省略详细说明。而且,构成本发明的各要素(结构),可以为将多个要素用同一部件构成而用一个部件兼用多个要素的方式,也可以反之用多个部件来分担并实现一个部件的功能。另外,一部分的实施例、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内容,能够用于其他实施例、实施方式等中。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风机是具有供气口和排气口的风机,其中,该风机包括:设置在风机内部的鼓风部;防尘部,其设置有鼓风部从供气口吸入的空气通过的开口部,包括沿着开口部的开口面滑动的过滤器遮蔽部件(也可称为“过滤器遮板”)和空气通过的过滤器,防尘部可拆卸地卡止于风机,在从风机拆卸防尘部时,过滤器遮蔽部件滑动,过滤器遮蔽部件的一部分覆盖开口部。
由此,在将以可拆卸的状态卡止于风机的防尘部从风机拆卸时,使防尘部的过滤器遮蔽部件滑动,过滤器遮蔽部件的一部分覆盖防尘部的开口部。因此,在从风机拆卸防尘部时,能够防止被防尘部的过滤器捕集的捕集物从过滤器的开口部落下。即,能够获得如下效果:能够抑制被过滤器捕集的捕集物的落下,同时能够将防尘部从风机拆卸下来进行维护。
此外,在本发明中,防尘部还包括平板状的框架,过滤器遮蔽部件配置在框架与过滤器之间。采用该结构,能够利用框架、过滤器遮蔽部件和过滤器这3个部件简单地形成堵塞防尘部的开口部的遮蔽结构。
此外,在本发明中,过滤器包括:袋状的网眼部件;和将网眼部件的开口侧与框架连结的框体。过滤器遮蔽部件包括:形成开口部的过滤器遮蔽部件开口部;和从过滤器遮蔽部件开口部的周围竖立设置于过滤器侧的侧壁引导件,框体与侧壁引导件在不同的两个面相抵接。采用该结构,能够防止集尘于网眼部件的内部的尘埃、虫类从过滤器的框体与过滤器遮蔽部件的侧壁引导件之间飞散。
此外,在本发明中,设置于过滤器遮蔽部件的与框架相对的一侧的遮蔽部件滑动肋和设置于框架的与过滤器遮蔽部件相对的一侧的框架滑动肋,以可临时固定的方式卡止。采用该结构,通过使过滤器遮蔽部件的滑动肋和框架的滑动肋卡止,能够将过滤器遮蔽部件的滑动动作临时固定。
此外,本发明的防尘过滤器安装于具有供气口和排气口的风路中,该防尘过滤器包括:以从供气口吸入的空气通过开口部,并通过过滤器的方式设置的防尘部;和以沿着开口部的开口面滑动的方式安装于防尘部的过滤器遮蔽部件,防尘部可拆卸地固定于上述风路,在将防尘部从风路拆卸时,过滤器遮蔽部件滑动,过滤器遮蔽部件的一部分覆盖开口部。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在从风机等拆卸防尘部时,能够防止被防尘部的过滤器捕集的捕集物从过滤器开口部落下。
此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风机包括:具有吸气口和吹气口的箱状的主体;设置在主体内的鼓风部;鼓风部从吸气口吸入的空气通过的过滤器;在吸气口的下游侧固定在主体内的安装部;和将过滤器安装在安装部的安装部件。过滤器包括网眼部件和过滤器框。过滤器框包括:将网眼部件的下部固定的第1过滤器框;和将网眼部件的上部固定的第2过滤器框。过滤器框与安装部件可拆装,安装部件与安装部可拆装。安装部件在吸气口与网眼部件之间具有空气通过的开口部,在借助安装部件将过滤器安装于安装部的状态下,第1过滤器框相对于安装部件不滑动,第2过滤器框在安装部件的表面朝向第1过滤器框的方向滑动。在第2过滤器框滑动的情况下,第2过滤器框的上端滑动到比开口部的下端靠下方的位置。
采用该结构,在借助安装部件将过滤器安装于安装部的状态下,能够使由过滤器框形成的过滤器开口区域相对于安装部件的开口部关闭。因此,在将过滤器和安装部件从主体的安装部拆卸下来进行维护时,能够抑制被过滤器捕集的捕集物的落下。即,能够抑制被过滤器捕集的捕集物的落下,同时能够将过滤器和安装部件从主体的安装部拆卸下来进行维护。
此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风机包括:具有吸气口和吹气口的箱状的主体;设置在主体内的鼓风部;鼓风部从吸气口吸入的空气通过的过滤器;在吸气口的下游侧固定在主体内的安装部;将过滤器安装于安装部的安装部件;和与安装部件连接的滑动部件。过滤器包括网眼部件和过滤器框。安装部件具有框部,该框部形成空气通过的开口部。过滤器框与框部可拆装,安装部件与安装部可拆装。滑动部件具有按压部。在借助安装部件将过滤器安装于安装部的状态下,滑动部件相对于安装部件滑动,在滑动部件滑动的情况下,按压部的端部按压住网眼部件的一部分。
由此,在将过滤器和安装部件从主体的安装部拆卸下来进行维护时,能够抑制被过滤器捕集的捕集物的落下。即,能够抑制被过滤器捕集的捕集物的落下,同时能够将过滤器和安装部件从主体的安装部拆卸下来进行维护。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风机的整体立体图。图2是实施方式1的风机的部分截面立体图。图3是表示从实施方式1的风机拆卸了检查面板的状态的局部截面立体图。
如图1、2所示,风机1是箱型风机,以从风机1的一个侧面突出的方式设置有供气口(进气口)10和排气口11。另外,在与一个侧面相对的另一个侧面,设置有供给口12和供气口13,该供给口12供给从供气口10被吸引(吸气)并通过排气进行了热交换后的空气,该排气供气口13将排气吸引到风机1。
在图1的风机1的底面设置有可拆装的检查面板14。如图3所示,检查面板14能够从风机1的底面拆卸。
鼓风部16包扩风扇和电动机。鼓风部16与热交换元件6相邻设置,具有供气用鼓风部和排气用鼓风部。其中,省略了风扇、电动机、供气用鼓风部和排气用鼓风部的图示。
该风机1例如设置于建筑物的天花板内等。
利用图2所示的风机1从供气口10吸入到风机1中的空气,被从供给口12(参照图1)吹出(即,排出)。图2的供气流A表示从供气口10吸入到风机1中的空气通过风机1的内部的一部分的状态。其中,从供气口10供给的空气,一般是室外空气,但也可以是室内空气,由风机1供给的空气一般是向室内去的空气。另外,也可以在供气口10、排气口11、供给口12、排气供气口13(参照图1)连接风路管道。
如图2所示,风机1在供气口10的气流方向的下游附近设置有用于保护风机1内部的鼓风部16和净化要供给的空气的防尘部2。防尘部2设置于供气口10与鼓风部16之间。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风机的防尘部的图。图5是实施方式1的风机的防尘部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防尘部2包括框架3、过滤器4和过滤器遮蔽部件5。另外,从供气口10侧起依次配置有框架3、过滤器遮蔽部件5和过滤器4。以下,对框架3、过滤器4、过滤器遮蔽部件5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4所示,框架3是四边形的薄板状,在中央设置有框架开口部30。
在框架3的靠供气口10一侧的一个面,以包围在框架开口部30的周围的方式形成有从框架3竖立设置的框架开口引导件31。通过该框架开口引导件31与从供气口10向防尘部2方向突出的管道15(参照图2、图3)卡止,防尘部2被卡止在风机1内。
在框架3的靠过滤器4一侧的一个面,如图5所示,以沿着框架开口部30的两侧在铅垂方向上延伸的方式设置有竖立设置于过滤器4一侧的一对框架内侧引导件32。而且,以将一对框架内侧引导件32的铅垂方向的上端连结的方式设置有框架内侧引导件连结片32a。一对框架内侧引导件32和框架内侧引导件连结片32a在从过滤器4一侧观看时呈U字形状。另外,框架内侧引导件32在铅垂方向上的长度比框架开口部30在铅垂方向上的长度大(长)。在框架3的靠过滤器4一侧的一个面,形成有从框架3的两侧面檐状地竖立设置的框架外侧引导件33。在框架内侧引导件32的侧壁设置有卡止凹部34。另外,在框架外侧引导件33设置有卡止肋35。卡止凹部34和卡止肋35用于与过滤器4的卡止,详情后述。而且,在框架3的靠过滤器4一侧的一个面,在框架开口部30的下部设置有滑动凸肋36。滑动凸肋36用于与过滤器遮蔽部件5的卡止,详情后述。
接着,对过滤器4进行说明。
过滤器4,如图5所示,由网眼部件41和框体42构成。网眼部件41呈袋状,具有过滤器开口部40。框体42与网眼部件41的靠过滤器开口部40一侧的侧缘接合。为了捕集粉尘和虫类,网眼部件41的网眼间隔优例如选为0.01mm~1.00mm。另外,在框体42设置有卡止凸部43和弹性肋44。卡止凸部43和弹性肋44用于与框架3的卡止,详情后述。
接着,对过滤器遮蔽部件5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过滤器遮蔽部件5是四边形状的平板状。在过滤器遮蔽部件5的上部设置有遮蔽部51,在遮蔽部51的下部设置有过滤器遮蔽部件开口部50。另外,在过滤器遮蔽部件5的下部,设置有把手53。在过滤器遮蔽部件5的靠过滤器4一侧的一个面,沿过滤器遮蔽部件5的周缘、以及过滤器遮蔽部件开口部50的上边和下边,形成有竖立设置于过滤器4一侧的侧壁引导件52。另外,在过滤器遮蔽部件开口部50内的上部,以从侧壁引导件52延伸设置的方式设置有一对第1滑动凹肋54a。而且,在过滤器遮蔽部件开口部50的下部也以从侧壁引导件52延伸设置的方式设置有一对第2滑动凹肋54b。第1滑动凹肋54a和第2滑动凹肋54b用于与框架3的卡止,详情后述。
以上对框架3、过滤器4和过滤器遮蔽部件5的结构进行了说明。如上所述,在框架3、过滤器遮蔽部件5和过滤器4都设置有开口部。而且,从供气口10吸入的供气流(进气流)A,依次通过框架开口部30、过滤器遮蔽部件开口部50和过滤器开口部40,通过过滤器4的网眼部件41。即,防尘部具有开口部,从供气口吸入的供气流A通过开口部,通过网眼部件41。能够以框架3、过滤器遮蔽部件5、过滤器4这3个简单的结构将过滤器遮蔽部件5配置在框架3与过滤器4之间。另外,如图2所示,防尘部2从供气口10一侧起依次配置有平板状的框架3、过滤器遮蔽部件5、过滤器4。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从风机1的供气口10吸入的空气通过防尘部2的网眼部件41,由此能够利用网眼部件41捕集从供气口10吸入的空气中浮游的尘埃和虫类。另外,虽然未图示,作为另一防尘部的实施方式,也可以从供气口10侧起依次配置过滤器遮蔽部件5、框架3、过滤器。
如图4和图5所示,过滤器遮蔽部件5与框架3的靠过滤器4一侧的一个面相对配置。过滤器遮蔽部件5的侧壁引导件52以与框架3的框架内侧引导件32的内周侧抵接的方式配置。而且,过滤器遮蔽部件5能够沿着框架内侧引导件32的内周侧在铅垂方向上滑动。即,框架内侧引导件32作为过滤器遮蔽部件5在铅垂方向上滑动时的引导件起作用。
以下,用图6、图7对过滤器遮蔽部件5的滑动动作进行说明。图6是表示过滤器遮蔽部件开口部、框架开口部和过滤器开口部连通的状态的图。图7是表示过滤器遮蔽部件开口部、框架开口部和过滤器开口部没有连通的状态的图。即,图7表示如下状态,即,过滤器遮蔽部件5以在铅垂方向上垂下的方式滑动,过滤器遮蔽部件5的遮蔽部51将框架开口部30和过滤器开口部40遮蔽的状态。
过滤器遮蔽部件5以可滑动的结构安装于框架3,通过过滤器遮蔽部件5的第1滑动凹肋54a以及第2滑动凹肋54b与框架3的滑动凸肋36卡止,能够将过滤器遮蔽部件5临时固定于框架3。另外,过滤器遮蔽部件5的第1滑动凹肋54a和第2滑动凹肋54b分开设置在铅垂方向的不同的位置。因此,能够将过滤器遮蔽部件5临时固定成图6所示的过滤器遮蔽部件开口部50、框架开口部30和过滤器开口部40连通(了)的状态、和图7所示的遮蔽部51覆盖过滤器开口部40的状态。其中,过滤器遮蔽部件开口部50、框架开口部30和过滤器开口部40连通的状态,是第2滑动凹肋54b和滑动凸肋36卡止的状态。另外,遮蔽部51覆盖过滤器开口部40的状态,是第1滑动凹肋54a和滑动凸肋36卡止的状态。采用这样的结构,通过将过滤器遮蔽部件5临时固定于框架3,具有能够防止过滤器遮蔽部件5自然滑动的效果。即,由于将过滤器遮蔽部件5临时固定于框架3,所以在风机1工作期间,能够防止遮蔽部51从框架开口部30和过滤器开口部40连通的状态在铅垂方向上向下滑动而覆盖过滤器开口部40。由此,能够防止风机1的压损(压力损失)。
另外,滑动凸肋36由于设置在框架3上,因此能够说是框架滑动肋。另外,第1滑动凹肋54a和第2滑动凹肋54b由于设置在过滤器遮蔽部件5上,因此能够说是遮蔽部件滑动肋。
接着,对从风机1拆卸防尘部2的结构进行说明。首先,拆卸图1和图2中记载的风机1的检查面板14。然后,使防尘部2的过滤器遮蔽部件5的把手53在图6的箭头所示方向即铅垂方向向下移动。由此,能够将防尘部2从风机1拆卸。另外,在将拆卸的防尘部2安装到风机1上的情况下,进行与上述的操作相反的操作即可。即,在拆卸了图1和图2中记载的风机1的检查面板14的状态下,使防尘部2的过滤器遮蔽部件5的把手53在图7的箭头所示的方向即铅垂方向向上移动。由此,能够将防尘部2安装在风机1上。
采用这样的结构,在将以可拆卸的状态固定于风机1的防尘部2从风机1拆卸时,首先,使防尘部2的过滤器遮蔽部件5在铅垂方向向下滑动。即,成为过滤器遮蔽部件5的遮蔽部51覆盖过滤器开口部40的图7所示的结构。通过采用该结构,从风机1拆卸防尘部2时,能够防止防尘部2的过滤器4所捕集的捕集物从过滤器开口部40落下。
在本实施方式中,过滤器遮蔽部件5临时固定于框架3。因此,当操作者从风机1拆卸防尘部2时,不会发生过滤器遮蔽部件5滑动,遮蔽部51从过滤器开口部40错位的情况。因此,能够防止捕集在过滤器4内的尘埃和虫类变得散乱。即,具有如下效果,即,能够抑制被过滤器4捕集的捕集物的落下,同时能够将防尘部2从风机1拆卸下来进行维护的效果。
如图6、7所示,过滤器4的框体42和框架3利用卡止结构被固定。第一个卡止结构为,在框架内侧引导件32的侧壁设置的卡止凹部34和设置于框体42的卡止凸部43。另外,第二个卡止结构为,在框架3的框架外侧引导件33设置的卡止肋35和设置于框体42的弹性肋44。卡止凹部34与卡止凸部43嵌合而固定。卡止肋35与弹性肋44抵接而固定,由此,框体42和框架3被固定。即,框体42在网眼部件41的开口侧与框架3连结。
图8是图6的A部分的立体截面图。图8表示如下结构,即,在过滤器遮蔽部件5的过滤器遮蔽部件开口部50与框架开口部30连通的状态下,过滤器4的框体42与过滤器遮蔽部件5的侧壁引导件52卡合的结构。在框体42的靠过滤器遮蔽部件5一侧的端面中的上边和下边,设置有引导槽45。在过滤器遮蔽部件5的侧壁引导件52的端面和侧面这不同的2面与该框体42的引导槽45抵接。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减小过滤器遮蔽部件5与过滤器4的框体42的间隙,具有防止捕集到过滤器4的网眼部件41的内部的尘埃和虫类的扩散的效果。
如图3所示,风机1的供气口10的管道15和防尘部2的框架开口引导件31以可拆装的结构卡止在一起。在维护时将图2中记载的检查面板14拆卸后,通过将与供气口10的管道15卡止的防尘部2的框架开口引导件31拆卸,按下防尘部2的过滤器遮蔽部件5的把手53,使遮蔽部件关闭,操作者能够容易地将防尘部2从风机1拆卸。
根据本实施方式,操作者通过按下防尘部2的把手53,能够容易地从风机1拆卸防尘部2,进而通过防尘部2的过滤器遮蔽部件5在铅垂方向向下滑动,遮蔽部51覆盖过滤器开口部40,能够防止被过滤器4捕集的捕集物从过滤器开口部40落下。
(实施方式2)
接着,对实施方式2的风机进行说明。
图9是实施方式2的风机的侧视概略图。
如图9所示,风机200包括:箱状的主体201、鼓风部205、过滤器206、安装部209和安装部件215。
在主体201的第1面设置有吸气口(吸入口)202,在第2面设置有吹气口(吹出口)203,在第3面设置有可拆装的检查面板204。
鼓风部205包含风扇和电动机,设置于主体201内部。
风机200例如设置于建筑物的天花板内等。
由鼓风部205从吸气口202吸入到主体201内的空气,被从吹气口203吹出。该空气流用气流211表示。吸入的空气可以为室外空气,也可以为室内空气。被吹出的空气可以为向室内去的空气,也可以为向室外去的空气。另外,也可以在吸气口202和吹气口203连接管道(duct)。
在吸气口202的下游附近设置有用于保护主体201内部的鼓风部205和净化从吹气口203吹出的空气等的过滤器206和安装部件215。过滤器206包括网眼部件207和过滤器框208。从吸气口202吸入的空气,通过网眼部件207。过滤器206设置于吸气口202与鼓风部205之间。
在主体201内部设置有用于将过滤器206和安装部件215安装于主体201的安装部209。安装部209固定于主体201的内壁。
利用网眼部件207捕集与从吸气口202吸入的空气一起流入的虫和尘埃等。虫和尘埃等作为捕集物210存积于网眼部件207。
网眼部件207的网眼间隔,为了捕集尘埃,例如优选为0.01mm以上或0.1mm以上。另外,为了捕集虫,网眼部件207的网眼间隔例如优选为10mm以下或1mm以下。
安装部件215和安装部209可拆装。即,安装部件215可安装到安装部209,并可从安装部209拆卸。而且,在维护时拆卸检查面板204之后,能够将过滤器206和安装部件215从安装部209拆卸下来,除去捕集物210。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风机的过滤器的结构的立体图。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风机的过滤器的侧视截面的结构图。
在此,如图10和图11所示,过滤器框208包括:将网眼部件207的下部固定的第1过滤器框208a和将网眼部件207的上部固定的第2过滤器框208b。
过滤器框208与安装部件215可拆装。即,过滤器框208可安装到安装部件215,并可从安装部件215拆卸。
安装部件215在吸气口202与网眼部件207之间具有空气通过的开口部222。
在将过滤器206和安装部件215安装于安装部209、且过滤器框208与安装部件215卡合的状态下,第1过滤器框208a相对于安装部件215不滑动,第2过滤器框208b在安装部件215的表面在朝向第1过滤器框208a的方向(滑动方向218)滑动。
图12是表示在实施方式2的风机的过滤器中使第2过滤器框滑动后的状态的侧视截面的结构图。
在第2过滤器框208b滑动的情况下,如图12所示,第2过滤器框208b的上端滑动到比开口部222的下端222a靠下方的位置。
采用上述结构,在进行维护时,通过使第2过滤器框208b滑动到比开口部222的下端222a靠下方的位置,能够缩窄过滤器开口区域217。因此,在将过滤器206和安装部件215从安装部209拆卸而进行维护时,能够抑制由过滤器206捕集的捕集物210的落下。
另外,也可以使第2过滤器框208b滑动至第2过滤器框208b的下端与第1过滤器框208a的上端接触的位置。由此,能够更可靠地抑制捕集物210的落下。
(实施方式3)
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风机的过滤器的结构的立体图。图14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风机的过滤器的其他结构的立体图。
如图13所示,实施方式3的风机包括设置于第2过滤器框208b的把手212,通过对把手212施力,第2过滤器框208b在安装部件215的表面滑动。
采用上述结构,具有能够简便地进行第2过滤器框208b的滑动操作的作用,因此发挥能够提高维护性的效果。
另外,把手212在图13中虽然设置于第2过滤器框208b的上部,但只要与第2过滤器框208b连接,例如也可以如图14所示那样设置于比第1过滤器框208a靠下方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使位于下方的把手212向下方下降,能够使第2过滤器框208b向下滑动,因此能够更容易进行滑动操作。
另外,在图14中,网眼部件207的下部与第1过滤器框208a连接,上部与第2过滤器框208b连接,而网眼部件207的侧部没有与过滤器框208连接(固定)。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抑制第2过滤器框208b的滑动动作被网眼部件207妨碍的情况。其结果是,能够使第2过滤器框208b顺畅地滑动。图14的网眼部件207的侧部的结构,也能够应用于其他实施方式。但是,该结构只是一例,并不限定本发明。
(实施方式4)
图15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风机的过滤器的侧视截面的结构图。
如图15所示,实施方式4的风机在安装部件215设置有与第2过滤器框208b卡合的突起220。在突起220与第2过滤器框208b卡合的状态下,第2过滤器框208b的上端位于比开口部222的上端222b靠上方的位置。
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抑制第2过滤器框208b在维护时间以外的时间滑动,因此能够抑制过滤器206的设置发生错位。在此,突起220的高度(从安装部件215突出的长度),从拆装便利性和保持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0.5mm~5mm左右。另外,突起220的形状除了可以是沿着第2过滤器框208b的肋形状以外,还可以为圆形,还可以设置多个。
(实施方式5)
图16是表示实施方式5的风机的过滤器的结构的立体图。图17是表示实施方式5的风机的过滤器的侧视截面的结构图。
如图16和图17所示,实施方式5的风机在安装部件215的下部设置有网眼支承部216,该网眼支承部216向从吸气口202吸入的空气的下游方向(气流211方向)延伸。网眼支承部216支承捕集了捕集物210的网眼部件207。
采用上述结构,能够用网眼支承部216抑制因捕集物210的重量导致的网眼部件207的松垮,因此能够提高维护性。在此,网眼支承部216的长度优选为网眼部的深度207a的0.1~2倍左右,更优选为0.5~1.5倍。
以下对实施方式2~5进行补充说明。
风机200也可以为具备热交换设备用的过滤器的带过滤器的热交换设备。在这种情况下,过滤器206设置于热交换设备的主体的吸气口与主体内部的热交换元件之间。而且,在主体内部设置有用于将过滤器206安装于主体的安装部。
另外,风机200不仅可以为设置于建筑物的天花板内等空间、经由管道对室内的空气进行换气的风机,也可以为设置在室内的其他风机。在设置于室内的情况下,风机200将从吸气口202吸入的室内空气经由吹气口203向室内吹出,使室内空气进行循环。
另外,也可以利用细的框架形状构成安装部件215,将安装部件215的开口部222做成尽可能大的形状。开口部222的形状也可以为椭圆、圆角的方形等。
对实施方式2~5进一步补充说明。
实施方式2~5的一个方式的风机200包括:具有吸气口202和吹气口203的箱状的主体201;设置在主体201内的鼓风部205;鼓风部205从吸气口202吸入的空气通过的过滤器206;在吸气口202的下游侧被固定在主体201内的安装部209;和将过滤器206安装于安装部209的安装部件215。过滤器206包括网眼部件207和过滤器框208,过滤器框208包括:将网眼部件207的下部固定的第1过滤器框208a;和将网眼部件207的上部固定的第2过滤器框208b。过滤器框208与安装部件215可拆装,安装部件215与安装部209可拆装。安装部件215在吸气口202与网眼部件207之间具有供空气通过的开口部222。在借助安装部件215将过滤器206安装于安装部209状态下,第1过滤器框208a相对于安装部件215不滑动,第2过滤器框208b在安装部件215的表面在朝向第1过滤器框208a的方向滑动。而且,在第2过滤器框208b滑动的情况下,第2过滤器框208b滑动至夹着开口部222与第2过滤器框208b相对的位置。
由此,在借助(即,通过)安装部件215将过滤器206安装于安装部209的状态下,能够使由过滤器框208形成的过滤器开口区域217相对于安装部件215的开口部222关闭。因此,在将过滤器206和安装部件215从主体201的安装部209拆卸下来进行维护时,能够抑制被过滤器206捕集的捕集物210的落下。即,能够抑制被过滤器206捕集的捕集物210的落下,同时能够将过滤器206和安装部件215从主体201的安装部209拆卸下来进行维护。
另外,也可以为如下结构:风机200包括设置于第2过滤器框208b的把手212,通过对把手212施力(即,施加力),使得第2过滤器框208b在安装部件215的表面滑动。
由此,因为能够简便地进行第2过滤器框208b的滑动操作,所以能够提高维护性。即,通过对把手212施力,能够使第2过滤器框208b顺畅地滑动,因此能够提高维护性。
另外,可以为如下结构:安装部件215包括与第2过滤器框208b卡合的突起220,在突起220与第2过滤器框208b卡合的状态下,第2过滤器框208b的上端位于比开口部222的上端靠上方的位置。
由此,能够抑制第2过滤器框208b在维护时间以外的时间滑动,因此能够抑制过滤器206的设置发生错位。其结果是,能够稳定地设置过滤器206。
另外,也可以为如下结构:在安装部件215的下部设置有网眼支承部216,该网眼支承部216在从吸气口202吸入的空气的下游方向上延伸,利用网眼支承部216支承捕集了捕集物210的网眼部件207。
由此,能够抑制因捕集物210的重量导致的网眼部件207的松垮(下坠)。由于能够使网眼部件207不松垮地增加可捕集的捕集物210的量,所以能够减少维护的频度。
(实施方式6)
图18是表示实施方式6的风机的立体截面图。
如图18所示,风机230(热交换式换气装置)具有箱形的主体231。在主体231的例如侧面设置有外部空气吸入口232a、室内空气吹出口233b和外部空气吹出口233a。在主体的例如下表面设置有室内空气吸入口232b。
外部空气吹出口233a设置在与设置有外部空气吸入口232a或室内空气吹出口233b的侧面相对的侧面。
此外,成为如下形状,即,能够在外部空气吸入口232a、室内空气吹出口233b和外部空气吹出口233a分别连接管道(未图示)的形状。与外部空气吸入口232a和室内空气吹出口233b连接的管道,引绕至建筑物外壁面,与建筑物外的屋外空气连通。与外部空气吹出口233a连接的管道,与起居室的天花板面或墙壁面连通进而与室内空气连通。
鼓风部235设置在主体231内。
鼓风部235从吸气口(外部空气吸入口232a)吸入的空气通过过滤器236。
安装部239在吸气口(外部空气吸入口232a)的下游侧被固定于主体231内。
安装部件240将过滤器236安装于安装部239。安装部件240与安装部239可拆装。
图19是表示实施方式6的风机的侧视截面的结构图。
如图19所示,在主体231的内部设置有供气鼓风部235a、排气鼓风部235b和热交换元件241。鼓风部235包括供气鼓风部235a和排气鼓风部235b。
风机230(热交换式换气装置)具有供气鼓风路径B和排气鼓风路径C。
供气鼓风路径B,是从吸气口(外部空气吸入口232a)吸入屋外的新鲜空气(供给空气),通过主体231的内部的热交换元件241后从吹出口(外部空气吹出口233a)供给到室内的路径。
排气鼓风路径C,是从室内空气吸入口232b吸入已被污染的室内空气(排出空气),通过热交换元件241后从室内空气吹出口233b排气到室外的路径。
热交换元件241具有热回收的功能,将所排出的空气的热量供给到所供给的空气,或者将所供给的空气的热量供给至所排出的空气的热量。热交换元件241配置在供气鼓风路径B与排气鼓风路径C交叉的位置。
另外,在图18和图19中,过滤器236用与实际形状不同的长方体表示。
图20是表示实施方式6的风机的过滤器的侧视截面的结构图。
如图20所示,过滤器236包括网眼部237和过滤器框238。网眼部237安装于过滤器框238。空气流用气流261表示。
图21是表示实施方式6的风机的安装部件的立体图。图22是表示从别的角度观看实施方式6的风机的安装部件时的立体图。其中,图21和图22省略了网眼部237。
如图21所示,安装部件240包括基部240a和框部240b。
框部240b形成空气通过的开口部260。由框部240b包围的区域成为开口部260。过滤器框238包含向外侧延长的爪部238a。框部240b在外表面包含凸部240b1
通过将爪部238a钩挂固定于凸部240b1,过滤器框238被安装于框部240b。另外,通过从凸部240b1拆卸爪部238a,能够将过滤器框238从框部240b拆卸。这样,过滤器框238与框部240b可拆装。
如图22所示,在安装部件240连接有滑动部件251。滑动部件251包含按压部251a。
图23是表示在实施方式6的风机的过滤器中使滑动部件滑动后的状态的侧视截面的结构图。
如图23所示,在借助安装部件240将过滤器236安装于安装部239(参照图18)的状态下,滑动部件251相对于安装部件240滑动。在滑动部件251滑动的情况下,按压部251a的端部251a1按压网眼部237的一部分。
采用这样的结构,在将过滤器236和安装部件240从主体231的安装部239拆卸下来进行维护时,能够抑制被过滤器236捕集的捕集物210的落下。即,能够抑制被过滤器236捕集的捕集物210的落下,同时能够将过滤器236和安装部件240从主体231的安装部239拆卸下来进行维护。
另外,图23中,网眼部237的形状与实际形状不同,用类似长方体的形状表示。网眼部237由于由纤维构成,因此本来的形状不是长方体形状,这里示意性地表示了网眼部237的一部分被按压的状态。
另外,安装部件240在框部240b的附近且开口部260的下游侧具有承接部240c,在滑动部件251滑动的情况下,网眼部237的一部分被夹在端部251a1与承接部240c之间。
采用这样的结构,在将过滤器236和安装部件240从主体231的安装部239拆卸下来进行维护时,能够进一步抑制被过滤器236捕集的捕集物210的落下。
另外,也可以为如下结构:滑动部件251还包括滑动部251b和把手部251c,通过对把手部251c施力,滑动部251b在安装部件240的表面滑动,使得滑动部件251在安装部件240上滑动。
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简便地进行滑动部件251的滑动操作,因此能够提高维护性。即,通过对把手部251c施加力,能够使滑动部件251顺畅地滑动,因此能够提高维护性。
其中,滑动部件251在安装部件240上滑动后的状态的立体图也用图24A、图24B表示。图24A是表示使实施方式6的风机的滑动部件滑动后的状态下的安装部件的立体图。图24B是表示从另一角度观看使实施方式6的风机的滑动部件滑动后的状态下的安装部件时的立体图。图24A、图24B中省略了网眼部件237。
以上,基于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风机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实施方式。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本领域技术人员想到的各种变形应用于本实施方式中而得到的技术方案、以及将不同的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组合而构建的技术方案(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畴之内。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风机,能够应用于装载过滤器的换气扇和热交换设备等各种换气鼓风装置。另外,本发明的防尘过滤器能够用于取入外部空气的风机等。

Claims (13)

1.一种风机,其具有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风机的特征在于,包括:
鼓风部,其设置在所述风机的内部;和
防尘部,其设置有所述鼓风部从所述供气口吸入的空气通过的开口部,包括沿着所述开口部的开口面滑动的过滤器遮蔽部件和所述空气通过的过滤器,其中,
所述防尘部可拆卸地卡止于所述风机,
在从所述风机拆卸所述防尘部时,所述过滤器遮蔽部件滑动,所述过滤器遮蔽部件的一部分覆盖所述开口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尘部还包括平板状的框架,所述过滤器遮蔽部件配置在所述框架与所述过滤器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器包括:袋状的网眼部件;和将所述网眼部件的开口侧与所述框架连结的框体,
所述过滤器遮蔽部件包括:形成所述开口部的过滤器遮蔽部件开口部;和从所述过滤器遮蔽部件开口部的周围竖立设置于所述过滤器侧的侧壁引导件,所述框体与所述侧壁引导件在不同的两个面相抵接。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
设置于所述过滤器遮蔽部件的与所述框架相对的一侧的遮蔽部件滑动肋和设置于所述框架的与所述过滤器遮蔽部件相对的一侧的框架滑动肋,以可临时固定的方式卡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遮蔽部件滑动肋在铅垂方向上设置有多个。
6.一种防尘过滤器,其安装于具有供气口和排气口的风路中,所述防尘过滤器的特征在于,包括:
框架,其设置有从所述供气口吸入的空气通过的开口部;
过滤器遮蔽部件,其以沿着所述开口部的开口面滑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框架;和
所述空气通过的过滤器,其中,
所述框架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风路,
在从所述风路拆卸所述框架时,所述过滤器遮蔽部件滑动,所述过滤器遮蔽部件的一部分覆盖所述开口部。
7.一种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吸气口和吹气口的箱状的主体;
设置在所述主体内的鼓风部;
所述鼓风部从所述吸气口吸入的空气通过的过滤器;
在所述吸气口的下游侧固定在所述主体内的安装部;和
将所述过滤器安装在所述安装部的安装部件,其中,
所述过滤器包括网眼部件和过滤器框,
所述过滤器框包括:将所述网眼部件的下部固定的第1过滤器框;和将所述网眼部件的上部固定的第2过滤器框,
所述过滤器框与所述安装部件可拆装,
所述安装部件与所述安装部可拆装,
所述安装部件在所述吸气口与所述网眼部件之间具有空气通过的开口部,
在借助所述安装部件将所述过滤器安装于所述安装部的状态下,所述第1过滤器框相对于所述安装部件不滑动,所述第2过滤器框在所述安装部件的表面朝向所述第1过滤器框的方向滑动,
在所述第2过滤器框滑动的情况下,所述第2过滤器框的上端滑动到比所述开口部的下端靠下方的位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置于所述第2过滤器框的把手,
通过对所述把手施力,所述第2过滤器框在所述安装部件的表面滑动。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安装部件设置有与所述第2过滤器框卡合的突起,
在所述突起与所述第2过滤器框卡合的状态下,所述第2过滤器框的上端位于比所述开口部的上端靠上方的位置。
10.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安装部件的下部设置有网眼支承部,该网眼支承部向从所述吸气口吸入的空气的下游方向延伸,
所述网眼支承部支承捕集了捕集物的所述网眼部件。
11.一种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吸气口和吹气口的箱状的主体;
设置在所述主体内的鼓风部;
所述鼓风部从所述吸气口吸入的空气通过的过滤器;
在所述吸气口的下游侧固定在所述主体内的安装部;
将所述过滤器安装于所述安装部的安装部件;和
与所述安装部件连接的滑动部件,其中,
所述过滤器包括网眼部件和过滤器框,
所述安装部件具有框部,该框部形成空气通过的开口部,
所述过滤器框与所述框部可拆装,
所述安装部件与所述安装部可拆装,
所述滑动部件具有按压部,
在借助所述安装部件将所述过滤器安装于所述安装部的状态下,所述滑动部件相对于所述安装部件滑动,
在所述滑动部件滑动的情况下,所述按压部的端部按压住所述网眼部件的一部分。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部件在所述框部的附近且所述开口部的下游侧具有承接部,
在所述滑动部件滑动的情况下,所述网眼部的一部分夹在所述端部与所述承接部之间。
13.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动部件还包括滑动部和把手部,
通过对所述把手部施力,使所述滑动部在所述安装部件的表面滑动,从而使所述滑动部件相对于所述安装部件滑动。
CN201710873369.7A 2016-09-27 2017-09-25 风机和风机中使用的防尘过滤器 Active CN10786982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87652 2016-09-27
JP2016-187652 2016-09-27
JP2016247944A JP6854397B2 (ja) 2016-12-21 2016-12-21 送風機及び送風機に用いられる防塵フィルター
JP2016-247944 2016-12-21
JP2017061047A JP2018054283A (ja) 2016-09-27 2017-03-27 フィルター付送風機
JP2017-061047 2017-03-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69821A true CN107869821A (zh) 2018-04-03
CN107869821B CN107869821B (zh) 2021-04-27

Family

ID=617524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73369.7A Active CN107869821B (zh) 2016-09-27 2017-09-25 风机和风机中使用的防尘过滤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86982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88908A (zh) * 2018-10-19 2021-06-0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浴室干燥机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290510A (ja) * 1991-01-25 1992-10-15 Fuji Electric Co Ltd フィルタ装置
JPH09201509A (ja) * 1996-01-29 1997-08-05 Tenetsukusu:Kk フイルタ部材の取付装置
JP2000350844A (ja) * 1999-06-10 2000-12-19 Takasago Electric Ind Co Ltd 遊技機の基板ボックスの取付構造
US6808547B2 (en) * 2002-07-31 2004-10-26 Toyo Roki Seizo Kabushiki Kaisha Air cleaner
CN204563789U (zh) * 2014-03-13 2015-08-19 新东工业株式会社 过滤装置
CN205493706U (zh) * 2016-02-05 2016-08-24 宁波海际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旋风分离式吸尘装置
CN105900960A (zh) * 2015-02-23 2016-08-31 猫友有限公司 卫生捕虫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90510B2 (ja) * 2003-08-22 2009-07-08 太陽インキ製造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用光硬化性・熱硬化性組成物とそれを用いたプリント配線板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290510A (ja) * 1991-01-25 1992-10-15 Fuji Electric Co Ltd フィルタ装置
JPH09201509A (ja) * 1996-01-29 1997-08-05 Tenetsukusu:Kk フイルタ部材の取付装置
JP2000350844A (ja) * 1999-06-10 2000-12-19 Takasago Electric Ind Co Ltd 遊技機の基板ボックスの取付構造
US6808547B2 (en) * 2002-07-31 2004-10-26 Toyo Roki Seizo Kabushiki Kaisha Air cleaner
CN204563789U (zh) * 2014-03-13 2015-08-19 新东工业株式会社 过滤装置
CN105900960A (zh) * 2015-02-23 2016-08-31 猫友有限公司 卫生捕虫器
CN205493706U (zh) * 2016-02-05 2016-08-24 宁波海际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旋风分离式吸尘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88908A (zh) * 2018-10-19 2021-06-0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浴室干燥机
CN112888908B (zh) * 2018-10-19 2023-02-1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浴室干燥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69821B (zh) 2021-04-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124225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JP4124226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KR102065296B1 (ko) 방충망프레임에 착탈되는 필터방충망
KR20090101972A (ko) 공기조화장치의 실내유닛
JP2007212073A (ja) 換気装置
KR101398037B1 (ko) 환기 시스템
CN107869821A (zh) 风机和风机中使用的防尘过滤器
KR101783547B1 (ko) 흡입 또는 배기용으로 사용 가능한 후드캡
JP2616269B2 (ja) 換気装置
KR100315800B1 (ko) 공기 조화기의 흡입 장치
TWI670452B (zh) 空氣清淨裝置
JP5169592B2 (ja) 換気装置
JPH11325535A (ja) 室内換気ユニットの防虫構造
JP4747643B2 (ja) 手乾燥装置
JP2012163234A (ja) 換気装置
CN107850330A (zh) 空气净化装置
JP6854397B2 (ja) 送風機及び送風機に用いられる防塵フィルター
KR101634720B1 (ko) 차량용 송풍장치
JP4129792B2 (ja) 空調装置
KR101939625B1 (ko) 조립이 용이한 흄후드
KR101664813B1 (ko) 빌트인 공기청정기
CN220119519U (zh) 一种空气净化用过滤机构
JP2005048971A (ja) クリーンベンチ
JP2015205224A (ja) 空気清浄機
TW201932185A (zh) 浴室乾燥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