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64506A - 基于萤火虫算法的Ka多波束卫星通信系统资源分配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萤火虫算法的Ka多波束卫星通信系统资源分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64506A
CN107864506A CN201711008548.0A CN201711008548A CN107864506A CN 107864506 A CN107864506 A CN 107864506A CN 201711008548 A CN201711008548 A CN 201711008548A CN 107864506 A CN107864506 A CN 1078645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refly
carrier wave
link application
gen
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0854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雷
涂亮
潘小飞
张勇
邹刚
王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71100854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864506A/zh
Publication of CN1078645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645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6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transmission rate or quality of service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52/262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transmission rate or quality of service QoS [Quality of Service] taking into account 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 [AMC] sche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04L1/000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6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in the space domain, e.g. bea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73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transmission power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萤火虫算法的Ka多波束卫星通信系统资源分配方法。该方法为:首先确定每个波束内的链接申请的载波分配状态信息;然后采用萤火虫算法动态调整链接申请的载波编码模式:收集链接申请的编码的参数并确定萤火虫的目标函数值;确定群体中萤火虫的相对亮度和吸引度,并确定目标函数值最大的萤火虫位置;更新萤火虫的控件位置向量;检验新产生的萤火虫位置是否满足限制条件,如果满足进入下一步,否则返回上一步;重复多次,得到链接申请编码的最佳编码模式;最后通过时隙封装将链接申请分配到载波上,完成该波束内的链路申请分配。本发明从时隙和载波两个维度,按MF‑TDMA卫星通信系统的约束条件,实现了多波束卫星系统资源高效分配。

Description

基于萤火虫算法的Ka多波束卫星通信系统资源分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卫星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萤火虫算法的Ka多波束卫星通信系统资源分配方法。
背景技术
在MF-TDMA卫星通信系统中,待分配的系统资源是二维的频域和时域资源。NCC 将频域和时域资源以载波和时隙的形式进行划分,把不同的载波上的不同时隙封装给不同的用户以满足其业务需求。与SCPC系统中的一维资源分配问题相比,MF-TDMA二维的资源分配策略更加灵活,但是也正是这种灵活性,增加了其资源分配的难度。此外,与SCPC技术相比,MF-TDMA技术需要多个载波在时间上都实现同步,增加了网络管理的复杂度。
MF-TDMA卫星通信系统中,当地面站所支持的链接有业务需要时,地面站会向 NCC发送链接申请。在一个帧时间内,NCC综合考虑所有接收到的链接申请,根据资源分配算法动态地将不同的链接申请,分配到不同的载波上的不同时隙中,然后将分配结果以突发时间计划(Burst Time Plan,BTP)的形式,周期性的下发给所有的地面站。地面站收到BTP后,对其进行解析,寻找属于自己的载波和时隙,然后在相应的载波和时隙上发送业务数据。与FDMA卫星通信系统不同,在MF-TDMA卫星通信系统中,资源分配的对象不再是每个地面站(用户),而是每个地面站所支持的链接。因为在 MF-TDMA卫星通信系统中,同一个地面站下链接可以在一个帧周期内与不同的地面站的链接进行通信。而FDMA卫星通信系统无法做到这点,只能做到同一个地面站下的链接与另外一个地面站下的链接进行通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萤火虫算法的Ka多波束卫星通信系统资源分配方法,通过固定链接申请编码模式,在充分利用时频资源和满足链接申请业务量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减小链路申请发送端地面站的发射功率。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基于萤火虫算法的Ka多波束卫星通信系统资源分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确定每个波束内的链接申请的载波分配状态信息;
步骤2,采用萤火虫算法,对链接申请的调制编码模式进行动态调整;
步骤3,通过时隙封装将链接申请分配到载波上,完成该波束内的链路申请分配。
进一步地,步骤1所述的确定每个波束内的链接申请的载波分配状态信息,包括:波束载波的总数目N,链接申请的总数目W,载波速率总和Stotal,链接申请的总业务量Dtotal,所有载波的集合Φ,Φ={F1,F2,…,FN},其中Fj为第j条载波,并且按照载波速率的大小升序排列,即S1≤S2≤……SN,Sj为第j条载波的载波速率;X为所有链接申请的集合,X={C1,C2,……,CW},其中Ci为第i个链接申请,并且按照链接申请业务量的大小升序排列,即D1≤D2≤……DW,Di为第i个链接申请的业务量;Yj为第j条载波的时隙数目。
进一步地,步骤2所述的采用萤火虫算法,对链接申请的调制编码模式进行动态调整,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2.1,根据链接申请的载波分配情况,初始化萤火虫算法的参数和种群中每个萤火虫的位置向量,并确定萤火虫的目标函数值;
步骤2.2,计算群体中萤火虫的相对亮度和吸引度,根据相对亮度决定萤火虫的转移方向,确定目标函数最大的萤火虫位置;
步骤2.3,更新萤火虫的空间位置向量;
步骤2.4,检验新产生的萤火虫位置是否满足限制条件,如果满足,进入步骤2.5,否则,返回步骤2.3;
步骤2.5,重复步骤2.2~步骤2.4Ng次,输出目标函数值的最优解,其中Ng为萤火虫方法的最大迭代次数。
进一步地,步骤2.1所述的根据链接申请的载波分配情况,初始化萤火虫算法的参数和种群中每个萤火虫的位置向量,并确定萤火虫的目标函数值,具体为:
(1)初始化萤火虫种群大小NFp、萤火虫算法最大迭代次数NFg、光强吸收系数γ、最大吸引度β0、步长因子ε,其中NFp∈[100,130]、NFg∈[500,600]、γ∈[0.9,1.1]、β0∈[0.9,1.1]、ε∈[0.3,0.4];令gen=0,初始化每个链接申请的最高阶调制编码模式
(2)初始化第gen次迭代时种群中萤火虫位置向量x(gen)=[c(gen),p(gen)],其中c(gen)为第gen次迭代时种群中萤火虫链接申请向量,p(gen)为第gen次迭代时种群中萤火虫编码分配向量,并且K为多波束系统中波束数,N 为多波束卫星通信系统中单个波束内的载波数目,W为多波束卫星通信系统中单个波束内的链接申请的数目,为时刻t波束k中链接申请w在载波n上分配载波指示变量,且满足公式(1):
为时刻t波束k中链接申请w在载波n上调制编码分配指示变量,且满足公式(2):
同时链接申请编码模式的选择必须满足预算方程(3)和(4):
其中,[]表示一种运算,[x]=10lg(x);Mi为第i个链路申请Ci的链路余量,Con 为大于0的常量;Di为第i个链路申请Ci的业务量;b为波尔兹曼常数;
(3)确定第gen次迭代时萤火虫i的目标函数值f(xi(gen)),如公式(5):
其中,为t时刻波束k中链接申请w在载波n上发射功率,JFI(t)为时刻t用户的Jain公平指数,α为罚函数因子且α∈[10,12],令萤火虫的最大荧光亮度 LF0=f(xi(gen))。
进一步地,步骤2.2所述的计算群体中萤火虫的相对亮度和吸引度,根据相对亮度决定萤火虫的转移方向,确定目标函数最大的萤火虫位置计,具体为:
根据公式(6)计算群体中萤火虫的相对亮度LF:
LF=LF0×exp(-γDi,j) (6)
其中,LF0为最大相对亮度;
根据公式(7)计算吸引度β:
其中,β0为最大吸引度
根据相对亮度决定萤火虫的移动方向,确定目标函数值最大的萤火虫位置 xgbest(gen),Di,j为萤火虫i和j的空间距离。
进一步地,步骤2.3所述的更新萤火虫的空间位置向量,具体为:根据公式(8) 更新萤火虫的空间位置,对处于最佳位置的萤火虫进行随机扰动;
设定为第gen+1次迭代时萤火虫i的空间位置,则:
其中,为第gen次迭代时萤火虫i的空间位置;为第gen次迭代时萤火虫j的空间位置;ε为步长因子;ξ为[0,1]上服从均与分布的随机因子。
进一步地,步骤2.4中所述的检验新产生的萤火虫位置是否满足限制条件,具体为:检验新产生的萤火虫位置是否满足公式(1)、(2),如果满足则进入步骤2.5,否则返回步骤2.3。
进一步地,步骤2.5中所述的输出目标函数的最优解,具体为:
令gen←gen+1,重复步骤2.2~步骤2.4NFg次,输出xgbest(gen)作为最优解,并且采用公式(9)确定波束内的链接申请模式F(xgbest(gen))
其中,为t时刻波束k中链接申请w在载波n上分配载波指示变量;为t时刻波束k中链接申请w在载波n上分配发射功率指示变量。
进一步地,步骤3中所述的通过时隙封装将链接申请分配到载波上,具体为:在完成链接申请载波的分配和链接申请的编码模式分配之后,通过给定的启发式算法来实现实时隙封装,步骤如下:
步骤3.1,选择波束内空余时间最大的载波,如果存在空余时间相同的两个载波,则选择速率小的载波,为此载波上未分配时隙的链接申请分配时隙;
步骤3.2,若该载波上没有足够的时隙来容纳待分配的链接申请,则选择待分配队列的下一个链接申请;
步骤3.3,若选择的链接申请与载波上已分配的链接申请没有产生MF-TDMA卫星限制条件冲突,则分配成功,否则分配失败;
步骤3.4,重复步骤3.1-3.3,直至波束内的载波可用时隙均分配完成,结束该波束的时隙封装过程。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在于:(1)在卫星通信系统调制编码开始阶段,将所有链接申请编码模式定为最低阶的调制编码模式,通过动态调整编码,节省了地面站发射功率;(2)选择余量最大的链接申请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时频资源,尽量减小未利用的时频资源‘(3)载波和功率联合分配大大提高了多波束卫星系统的资源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基于萤火虫算法的Ka多波束卫星通信系统资源分配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中基于萤火虫方法动态调整分配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中链路申请的调制编码模式分配算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中链路申请的时隙封装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结合图1,本发明基于基于萤火虫算法的Ka多波束卫星通信资源分配方法,在充分利用在Ka频段下的多波束卫星通信系统时隙资源和满足链接申请业务申请量的基础上,在最开始将每个波束内的所有链接申请的编码模式设置为最低阶,为了尽可能的减少链路申请发送端地面站的发射功率,通过采用萤火虫算法通过动态调整链接申请的载波编码模式:收集链接申请的编码的参数并确定萤火虫的目标函数值;确定群体中萤火虫的相对亮度和吸引度,并确定目标函数值最大的萤火虫位置;更新萤火虫的控件位置向量;检验新产生的萤火虫位置是否满足限制条件,如果满足进入下一步,否则返回上一步;重复多次,得到链接申请编码的最佳编码模式;最后通过时隙封装将链接申请分配到载波上,完成该波束内的链接申请分配。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确定每个波束内的链接申请的载波分配状态信息;
所述的确定每个波束内的链接申请的载波分配状态信息,包括:波束载波的总数目 N,链接申请的总数目W,载波速率总和Stotal,链接申请的总业务量Dtotal,所有载波的集合Φ,Φ={F1,F2,…,FN},其中Fj为第j条载波,并且按照载波速率的大小升序排列,即S1≤S2≤……SN,Sj为第j条载波的载波速率;X为所有链接申请的集合,X={C1,C2,……,CW},其中Ci为第i个链接申请,并且按照链接申请业务量的大小升序排列,即D1≤D2≤……DW,Di为第i个链接申请的业务量;Yj为第j条载波的时隙数目。
步骤2,采用萤火虫算法,对链接申请的调制编码模式进行动态调整;
步骤2.1,根据链接申请的载波分配情况,初始化萤火虫算法的参数和种群中每个萤火虫的位置向量,并确定萤火虫的目标函数值,算法流程如图3所示;
(1)初始化萤火虫种群大小NFp、萤火虫算法最大迭代次数NFg、光强吸收系数γ、最大吸引度β0、步长因子ε,其中NFp∈[100,130]、NFg∈[500,600]、γ∈[0.9,1.1]、β0∈[0.9,1.1]、ε∈[0.3,0.4];令gen=0,初始化每个链接申请的最高阶调制编码模式
(2)结合图2,初始化第gen次迭代时种群中萤火虫位置向量 x(gen)=[c(gen),p(gen)],其中c(gen)为第gen次迭代时种群中萤火虫链接申请向量, p(gen)为第gen次迭代时种群中萤火虫编码分配向量,并且 K为多波束系统中波束数,N为多波束卫星通信系统中单个波束内的载波数目,W为多波束卫星通信系统中单个波束内的链接申请的数目,为时刻t波束k中链接申请 w在载波n上分配载波指示变量,且满足公式(1):
为时刻t波束k中链接申请w在载波n上调制编码分配指示变量,且满足公式(2):
同时链接申请编码模式的选择必须满足预算方程(3)和(4):
其中,[]表示一种运算,[x]=10lg(x);Mi为第i个链路申请Ci的链路余量,Con 为大于0的常量;Di为第i个链路申请Ci的业务量;b为波尔兹曼常数;
(3)确定第gen次迭代时萤火虫i的目标函数值f(xi(gen)),如公式(5):
其中,为t时刻波束k中链接申请w在载波n上发射功率,JFI(t)为时刻t用户的Jain公平指数,α为罚函数因子且α∈[10,12],令萤火虫的最大荧光亮度 LF0=f(xi(gen))。
步骤2.2,计算群体中萤火虫的相对亮度和吸引度,根据相对亮度决定萤火虫的转移方向,确定目标函数最大的萤火虫位置;
根据公式(6)计算群体中萤火虫的相对亮度LF:
LF=LF0×exp(-γDi,j) (6)
其中,LF0为最大相对亮度;
根据公式(7)计算吸引度β:
其中,β0为最大吸引度
根据相对亮度LF决定萤火虫的移动方向,确定目标函数值最大的萤火虫位置xgbest(gen),Di,j为萤火虫i和萤火虫j的空间距离;
步骤2.3,更新萤火虫的空间位置向量,具体为:根据公式(8)更新萤火虫的空间位置,对处于最佳位置的萤火虫进行随机扰动;
设定为第gen+1次迭代时萤火虫i的空间位置,则:
其中,为第gen次迭代时萤火虫i的空间位置;为第gen次迭代时萤火虫j的空间位置;ε为步长因子;ξ为[0,1]上服从均与分布的随机因子;
步骤2.4,检验新产生的萤火虫位置是否满足限制条件,如果满足,进入步骤2.5,否则,返回步骤2.3;
所述检验新产生的萤火虫位置是否满足限制条件,包括检验新产生的萤火虫位置是否满足公式(10)~(11),如果满足,进入步骤2.5,否则,返回步骤2.3;
步骤2.5,重复步骤2.2~步骤2.4Ng次,输出编码模式和地面站发射功率即目标函数值的最优解,Ng为返回萤火虫方法的最大迭代次数;具体为:
令gen←gen+1,重复步骤2.2~步骤2.4NFg次,输出xgbest(gen)作为最优解,并且采用公式(9)确定波束内的链接申请最佳编码模式F(xgbest(gen)):
其中,为t时刻波束k中链接申请w在载波n上分配载波指示变量;为t时刻波束k中链接申请w在载波n上分配发射功率指示变量。
步骤3,通过时隙封装将链接申请分配到载波上,完成该波束内的链路申请分配。
如图4所示,所述的通过时隙封装将链接申请分配到载波上,具体为:在完成链接申请载波的分配和链接申请的编码模式分配之后,通过给定的启发式算法来实现实时隙封装,步骤如下:
步骤3.1,选择波束内空余时间最大的载波,如果存在空余时间相同的两个载波,则选择速率小的载波,为此载波上未分配时隙的链接申请分配时隙;
步骤3.2,若该载波上没有足够的时隙来容纳待分配的链接申请,则选择待分配队列的下一个链接申请;
步骤3.3,若选择的链接申请与载波上已分配的链接申请没有产生MF-TDMA卫星限制条件冲突,则分配成功,否则分配失败;
步骤3.4,重复步骤3.1-3.3,直至波束内的载波可用时隙均分配完成,结束该波束的时隙封装过程。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实例1
结合图1,本发明基于萤火虫算法的Ka多波束卫星通信系统资源分配优化方法,各步骤中参数如下:
步骤1,确定每个波束内的链接申请的载波分配状态信息。
帧长Tframe为110ms,载波数目N为4,载波符号速率Sn为 64K,2×64K,4×64K,8×128K,每个载波时隙长度Ln为10,7,5.5,3,时隙头长度Hn为 128符号,时隙尾长度Tn为0.1,系统支持的调制编码模式为系统允许的最大误码率为e-6,调制编码模式的解调时的门限比特信噪比为3,4.2,5.4,6.5,7.8,9.8,每种地面站的EIRP值为 76,68,64,60,48,43,链接申请的业务量服从均值为60K的指数分布,系统总带宽W=500 MHz,波束数K=10。
步骤2,采用萤火虫算法,对链接申请的调制编码模式进行动态调整。
基于萤火虫算法的Ka多波束系统中有K个波束,W个链接申请,N=4个载波;结合图2中基于萤火虫方法的动态调整分配流程:首先,系统初始化萤火虫方法的参数、初始化种群中的每个萤火虫位置向量和确定萤火虫的目标函数值,NFp=110、 NFg=560、γ=1、β0=1和ε=0.35,令gen=1,初始化初始化 x(gen)=[c(gen),p(gen)],满足公式(1),满足公式(2),采用公式(5)确定 f(xi(gen)),令LF0=f(xi(gen)),α=11,萤火虫的最大荧光亮度LF0=1。然后,确定群体中萤火虫的相对亮度和吸引度,根据相对亮度决定萤火虫的移动方向,确定目标函数值最大的萤火虫位置,用公式(6)和公式(7)确定群体中萤火虫的相对亮度LF和吸引度β;根据相对亮度决定萤火虫的移动方向,确定目标函数值最大的萤火虫位置xgbest(gen);其次,更新萤火虫的空间位置向量,根据公式(8)更新萤火虫的空间位置。对处于最佳位置的萤火虫进行随机扰动;再次,检验新产生的萤火虫位置是否满足公式(1)、公式(2)和公式(5),如果满足,进入下一步,否则返回上一步重新更新萤火虫的空间位置向量;最后令gen←gen+1,重复上述步骤NFg次,输出xgbest(gen)作为最优解,并且采用公式(9)确定基于编码调整Ka多波束系统中波束内的链接申请最佳编码和发射功率。
步骤3,通过时隙封装将链接申请分配到载波上,完成该波束内的链路申请分配。
综上所述,本发明基于萤火虫算法的Ka多波束卫星通信系统资源分配方法,充分利用了载波的时隙资源,优化了链接申请的编码模式,使链接申请占用更少的时隙,可以容纳更多的链接申请。

Claims (9)

1.一种基于萤火虫算法的Ka多波束卫星通信系统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确定每个波束内的链接申请的载波分配状态信息;
步骤2,采用萤火虫算法,对链接申请的调制编码模式进行动态调整;
步骤3,通过时隙封装将链接申请分配到载波上,完成该波束内的链路申请分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萤火虫算法的Ka多波束卫星通信系统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确定每个波束内的链接申请的载波分配状态信息,包括:波束载波的总数目N,链接申请的总数目W,载波速率总和Stotal,链接申请的总业务量Dtotal,所有载波的集合Φ,Φ={F1,F2,…,FN},其中Fj为第j条载波,并且按照载波速率的大小升序排列,即S1≤S2≤……SN,Sj为第j条载波的载波速率;X为所有链接申请的集合,X={C1,C2,……,CW},其中Ci为第i个链接申请,并且按照链接申请业务量的大小升序排列,即D1≤D2≤……DW,Di为第i个链接申请的业务量;Yj为第j条载波的时隙数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萤火虫算法的Ka多波束卫星通信系统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采用萤火虫算法,对链接申请的调制编码模式进行动态调整,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2.1,根据链接申请的载波分配情况,初始化萤火虫算法的参数和种群中每个萤火虫的位置向量,并确定萤火虫的目标函数值;
步骤2.2,计算群体中萤火虫的相对亮度和吸引度,根据相对亮度决定萤火虫的转移方向,确定目标函数最大的萤火虫位置;
步骤2.3,更新萤火虫的空间位置向量;
步骤2.4,检验新产生的萤火虫位置是否满足限制条件,如果满足,进入步骤2.5,否则,返回步骤2.3;
步骤2.5,重复步骤2.2~步骤2.4Ng次,输出目标函数值的最优解,其中Ng为萤火虫方法的最大迭代次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萤火虫算法的Ka多波束卫星通信系统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1所述的根据链接申请的载波分配情况,初始化萤火虫算法的参数和种群中每个萤火虫的位置向量,并确定萤火虫的目标函数值,具体为:
(1)初始化萤火虫种群大小NFp、萤火虫算法最大迭代次数NFg、光强吸收系数γ、最大吸引度β0、步长因子ε,其中NFp∈[100,130]、NFg∈[500,600]、γ∈[0.9,1.1]、β0∈[0.9,1.1]、ε∈[0.3,0.4];令gen=0,初始化每个链接申请的最高阶调制编码模式
(2)初始化第gen次迭代时种群中萤火虫位置向量x(gen)=[c(gen),p(gen)],其中c(gen)为第gen次迭代时种群中萤火虫链接申请向量,p(gen)为第gen次迭代时种群中萤火虫编码分配向量,并且K为多波束系统中波束数,N为多波束卫星通信系统中单个波束内的载波数目,W为多波束卫星通信系统中单个波束内的链接申请的数目,为时刻t波束k中链接申请w在载波n上分配载波指示变量,且满足公式(1):
为时刻t波束k中链接申请w在载波n上调制编码分配指示变量,且满足公式(2):
同时链接申请编码模式的选择必须满足预算方程(3)和(4):
其中,[]表示一种运算,[x]=10lg(x);Mi为第i个链路申请Ci的链路余量,Con为大于0的常量;Di为第i个链路申请Ci的业务量;b为波尔兹曼常数;
(3)确定第gen次迭代时萤火虫i的目标函数值f(xi(gen)),如公式(5):
其中,为t时刻波束k中链接申请w在载波n上发射功率,JFI(t)为时刻t用户的Jain公平指数,α为罚函数因子且α∈[10,12],令萤火虫的最大荧光亮度LF0=f(xi(gen))。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萤火虫算法的Ka多波束卫星通信系统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2所述的计算群体中萤火虫的相对亮度和吸引度,根据相对亮度决定萤火虫的转移方向,确定目标函数最大的萤火虫位置计,具体为:
根据公式(6)计算群体中萤火虫的相对亮度LF:
LF=LF0×exp(-γDi,j) (6)
其中,LF0为最大相对亮度;
根据公式(7)计算吸引度β:
其中,β0为最大吸引度
根据相对亮度决定萤火虫的移动方向,确定目标函数值最大的萤火虫位置xgbest(gen),Di,j为萤火虫i和j的空间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萤火虫算法的Ka多波束卫星通信系统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3所述的更新萤火虫的空间位置向量,具体为:根据公式(8)更新萤火虫的空间位置,对处于最佳位置的萤火虫进行随机扰动;
设定为第gen+1次迭代时萤火虫i的空间位置,则:
其中,为第gen次迭代时萤火虫i的空间位置;为第gen次迭代时萤火虫j的空间位置;ε为步长因子;ξ为[0,1]上服从均与分布的随机因子。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萤火虫算法的Ka多波束卫星通信系统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4中所述的检验新产生的萤火虫位置是否满足限制条件,具体为:检验新产生的萤火虫位置是否满足公式(1)、(2),如果满足则进入步骤2.5,否则返回步骤2.3。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萤火虫算法的Ka多波束卫星通信系统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5中所述的输出目标函数的最优解,具体为:
令gen←gen+1,重复步骤2.2~步骤2.4NFg次,输出xgbest(gen)作为最优解,并且采用公式(9)确定波束内的链接申请模式F(xgbest(gen))
其中,为t时刻波束k中链接申请w在载波n上分配载波指示变量;为t时刻波束k中链接申请w在载波n上分配发射功率指示变量。
9.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基于萤火虫算法的Ka多波束卫星通信系统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通过时隙封装将链接申请分配到载波上,具体为:在完成链接申请载波的分配和链接申请的编码模式分配之后,通过给定的启发式算法来实现实时隙封装,步骤如下:
步骤3.1,选择波束内空余时间最大的载波,如果存在空余时间相同的两个载波,则选择速率小的载波,为此载波上未分配时隙的链接申请分配时隙;
步骤3.2,若该载波上没有足够的时隙来容纳待分配的链接申请,则选择待分配队列的下一个链接申请;
步骤3.3,若选择的链接申请与载波上已分配的链接申请没有产生MF-TDMA卫星限制条件冲突,则分配成功,否则分配失败;
步骤3.4,重复步骤3.1-3.3,直至波束内的载波可用时隙均分配完成,结束该波束的时隙封装过程。
CN201711008548.0A 2017-10-25 2017-10-25 基于萤火虫算法的Ka多波束卫星通信系统资源分配方法 Pending CN10786450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08548.0A CN107864506A (zh) 2017-10-25 2017-10-25 基于萤火虫算法的Ka多波束卫星通信系统资源分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08548.0A CN107864506A (zh) 2017-10-25 2017-10-25 基于萤火虫算法的Ka多波束卫星通信系统资源分配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64506A true CN107864506A (zh) 2018-03-30

Family

ID=616977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08548.0A Pending CN107864506A (zh) 2017-10-25 2017-10-25 基于萤火虫算法的Ka多波束卫星通信系统资源分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864506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47075A (zh) * 2018-12-21 2019-03-29 东南大学 一种多波束卫星通信系统用户分组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10224738A (zh) * 2019-05-23 2019-09-10 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网络信息研究所 基于动态调整mf-tdma单波束卫星通信系统资源分配优化方法
CN111431601A (zh) * 2020-05-12 2020-07-17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提高系统信道利用率的方法
CN115189721A (zh) * 2022-04-29 2022-10-14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一种多波束卫星带宽功率表联合优化分配方法及应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95515B2 (en) * 2006-10-03 2011-08-09 Viasat, Inc. Upstream resource optimization
CN102904836A (zh) * 2012-10-18 2013-01-30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 多频时分多址接入系统实时业务时隙封装方法
CN103117830A (zh) * 2013-01-28 2013-05-22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 多频时分多址接入系统非实时业务时隙封装方法
CN103402207A (zh) * 2013-08-01 2013-11-20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 动态可变的mf-tdma卫星通信系统资源分配方法
CN103856948A (zh) * 2014-03-06 2014-06-11 南京理工大学 基于频谱衬垫的认知ofdm系统比例公平资源分配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95515B2 (en) * 2006-10-03 2011-08-09 Viasat, Inc. Upstream resource optimization
CN102904836A (zh) * 2012-10-18 2013-01-30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 多频时分多址接入系统实时业务时隙封装方法
CN103117830A (zh) * 2013-01-28 2013-05-22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 多频时分多址接入系统非实时业务时隙封装方法
CN103402207A (zh) * 2013-08-01 2013-11-20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 动态可变的mf-tdma卫星通信系统资源分配方法
CN103856948A (zh) * 2014-03-06 2014-06-11 南京理工大学 基于频谱衬垫的认知ofdm系统比例公平资源分配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XIAOFEI PAN ET AL: "Resource Allocation in Variable Bandwidth MF-TDMA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2006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IGNAL PROCESSING》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47075A (zh) * 2018-12-21 2019-03-29 东南大学 一种多波束卫星通信系统用户分组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9547075B (zh) * 2018-12-21 2021-09-07 东南大学 一种多波束卫星通信系统用户分组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10224738A (zh) * 2019-05-23 2019-09-10 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网络信息研究所 基于动态调整mf-tdma单波束卫星通信系统资源分配优化方法
CN110224738B (zh) * 2019-05-23 2022-02-22 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网络信息研究所 一种动态调整的mf-tdma单波束卫星通信系统资源分配优化方法
CN111431601A (zh) * 2020-05-12 2020-07-17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提高系统信道利用率的方法
CN111431601B (zh) * 2020-05-12 2021-04-06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提高系统信道利用率的方法
CN115189721A (zh) * 2022-04-29 2022-10-14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一种多波束卫星带宽功率表联合优化分配方法及应用
CN115189721B (zh) * 2022-04-29 2023-12-19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一种多波束卫星带宽功率表联合优化分配方法及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64506A (zh) 基于萤火虫算法的Ka多波束卫星通信系统资源分配方法
CN103402207B (zh) 动态可变的mf-tdma卫星通信系统资源分配方法
CN108924935A (zh) 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算法功率域的noma中的功率分配方法
CN105262521A (zh) 一种多波束卫星通信系统中的功率分配算法
Pachler et al. Allocating power and bandwidth in multibeam satellite systems using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CN113904947B (zh) 车路协同分布式边缘计算任务卸载与资源分配方法和系统
CN108900237A (zh) 一种多波束卫星通信系统资源分配方法
CN112583453A (zh) 多波束leo卫星通信系统下行noma功率分配方法
CN104660394A (zh) 一种基于效用函数和价格机制的频谱资源分配方法
CN105873219A (zh) 基于GASE的TDMA无线Mesh网络资源分配方法
CN108123828A (zh) 一种基于接入用户移动性预测的超密集网络资源分配方法
CN103857027B (zh) 卫星通信系统中的功率分配方法
CN101207601A (zh) 基于博弈论的ofdm比特功率分配方法与系统
CN109120552A (zh) 一种aos中面向qos的带宽和功率多目标跨层优化方法
CN112583468B (zh) 一种基于mf-tdma体制的多波束卫星上行时隙、带宽、功率三维联合分配的方法
CN108990067B (zh) 一种应用于超密集异构网络的能效控制方法
CN113596785A (zh) 基于深度q网络的d2d-noma通信系统资源分配方法
CN114071528A (zh) 基于业务需求预测的多波束卫星波束资源适配方法
CN103856948A (zh) 基于频谱衬垫的认知ofdm系统比例公平资源分配方法
CN110224738B (zh) 一种动态调整的mf-tdma单波束卫星通信系统资源分配优化方法
CN111447620B (zh) 一种毫米波异构网络资源分配联合优化方法
CN100581291C (zh) 一种无线接入系统下行链路资源调度的方法和装置
CN103401670B (zh) Lte下行系统中一种两步式资源块分配方法
CN107947910A (zh) 基于人工鱼群算法的Ka多波束卫星通信资源分配方法
CN115665775A (zh) 一种基于多时间尺度的空地一体化通信网络覆盖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Xu Lei

Inventor after: Tu Liang

Inventor after: Zhang Yong

Inventor after: Zou Gang

Inventor before: Xu Lei

Inventor before: Tu Liang

Inventor before: Pan Xiaofei

Inventor before: Zhang Yong

Inventor before: Zou Gang

Inventor before: Wang Heng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