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61617A - 一种智能机器人交互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机器人交互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61617A
CN107861617A CN201711091929.XA CN201711091929A CN107861617A CN 107861617 A CN107861617 A CN 107861617A CN 201711091929 A CN201711091929 A CN 201711091929A CN 107861617 A CN107861617 A CN 1078616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input
interactive
central processing
processing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9192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蒙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1109192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861617A/zh
Publication of CN1078616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616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03Querying
    • G06F16/9032Query formulation
    • G06F16/90332Natural language query formulation or dialogue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0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 H04M1/72415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for remote control of applianc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机器人交互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文字交互模块、语音交互模块、体感交互模块和人脸交互模块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文字交互模块包括文字输入模块和文字识别模块,所述语音交互模块包括语言选择模块、语音输入模块、语音识别模块和语音输出模块,所述体感交互模块包括骨骼节点数据传感器、重力加速传感器和红外温度传感器。本发明通过中央处理器、文字交互模块、语音交互模块、体感交互模块、人脸交互模块和大数据存储库的配合使用,能够提供更多的交互方式,而且通过设置语言选择模块能够更好的提高语音设备的理解力和正确率,使的交互机器人的实用性进一步的提升。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机器人交互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机器人交互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机器人已逐渐走入千家万户,市场上也出现了不少智能机器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和乐趣,其中,交互机器人作为智能机器人的一种,能够和人们互动,给人们的生活,尤其是给老人或孩子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市面上现有的交互机器人以自然语言处理和语义理解为核心,整合语音识别等技术,实现和各种设备的拟人化交互,但这些现有交互机器人交互方式单一,只有语音交互功能,交互理解力差,交互信息被理解时的正确率低,使得交互机器人实用性大打折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机器人交互系统,具备多样交互的优点,解决了现有交互机器人交互方式单一,只有语音交互功能,交互理解力差,交互信息被理解时的正确率低,使得交互机器人实用性大打折扣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机器人交互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文字交互模块、语音交互模块、体感交互模块和人脸交互模块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文字交互模块包括文字输入模块和文字识别模块,所述语音交互模块包括语言选择模块、语音输入模块、语音识别模块和语音输出模块,所述体感交互模块包括骨骼节点数据传感器、重力加速传感器和红外温度传感器,所述人脸交互模块包括摄像头、虹膜识别模块和人脸识别模块,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大数据存储库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无线模块单向电性连接,所述无线模块的输出端与移动设备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显示模块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掌纹识别模块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与蓄电池的输出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端与电量检测模块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中央处理器、文字交互模块、语音交互模块、体感交互模块、人脸交互模块和大数据存储库的配合使用,能够提供更多的交互方式,给人们提供了更多的乐趣,而且通过设置语言选择模块能够更好的提高语音设备的理解力和正确率,使的交互机器人的实用性进一步的提升。
2、本发明通过设置无线模块,能够使机器人的联网更加的方便,更好的提升了机器人的实用性,通过设置移动设备,能够远程的遥控智能机器人,更好的提升了机器人的娱乐性,通过设置显示模块,能够显示信息,更好的提升了机器人的实用性,通过设置掌纹模块,能够根据用户的掌纹提供趣味性的掌纹解读,更好的提升了智能机器人的娱乐性,通过设置电量检测模块,能够检测电池的电量,更方便用户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系统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中央处理器、2文字交互模块、201文字输入模块、202文字识别模块、3语音交互模块、301语言选择模块、302语音输入模块、303语音识别模块、304语音输出模块、4体感交互模块、401骨骼节点数据传感器、402重力加速传感、403红外温度传感器、5人脸交互模块、501摄像头、502虹膜识别模块、503人脸识别模块、6大数据存储库、7无线模块、8移动设备、9显示模块、10掌纹识别模块、11蓄电池、12电量检测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一种智能机器人交互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1,中央处理器1的输出端分别与文字交互模块2、语音交互模块3、体感交互模块4和人脸交互模块5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文字交互模块2包括文字输入模块201和文字识别模块202,语音交互模块3包括语言选择模块301、语音输入模块302、语音识别模块303和语音输出模块304,体感交互模块4包括骨骼节点数据传感器401、重力加速传感器402和红外温度传感器403,人脸交互模块5包括摄像头501、虹膜识别模块502和人脸识别模块503,中央处理器1的输出端与大数据存储库6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中央处理器1的输出端与无线模块7单向电性连接,通过设置无线模块7,能够使机器人的联网更加的方便,更好的提升了机器人的实用性,无线模块7的输出端与移动设备8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通过设置移动设备8,能够远程的遥控智能机器人,更好的提升了机器人的娱乐性,中央处理器1的输出端与显示模块9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通过设置显示模块9,能够显示信息,更好的提升了机器人的实用性,中央处理器1的输出端与掌纹识别模块10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通过设置掌纹模块,能够根据用户的掌纹提供趣味性的掌纹解读,更好的提升了智能机器人的娱乐性,中央处理器1的输入端与蓄电池11的输出端单向电性连接,蓄电池11的输入端与电量检测模块12的输出端单向电性连接,通过设置电量检测模块12,能够检测电池的电量,更方便用户的使用,通过中央处理器1、文字交互模块2、语音交互模块3、体感交互模块4、人脸交互模块5和大数据存储库6的配合使用,能够提供更多的交互方式,给人们提供了更多的乐趣,而且通过设置语言选择模块301能够更好的提高语音设备的理解力和正确率,使的交互机器人的实用性进一步的提升。
使用时,通过文字输入模块201输入问题,通过文字识别模块202识别后处理器会给出相应的答案显示在显示模块9上呈现给用户,通过语音输入模块302和语音识别模块303中央处理器1接受信息后会通过语音输出模块304与用户进行交流,通过骨骼节点数据传感器401、重力加速传感器402和红外温度传感器403使智能机器人能够根据用户的动作也跟着做相应的动作,通过摄像头501、虹膜识别模块502和人脸识别模块503,能够对智能机器人提供更好的安全保证和趣味性。
综上所述:该智能机器人交互系统,通过中央处理器1、文字交互模块2、语音交互模块3、体感交互模块4、人脸交互模块5和大数据存储库6的配合,解决了现有交互机器人交互方式单一,只有语音交互功能,交互理解力差,交互信息被理解时的正确率低,使得交互机器人实用性大打折扣的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智能机器人交互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处理器(1)的输出端分别与文字交互模块(2)、语音交互模块(3)、体感交互模块(4)和人脸交互模块(5)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文字交互模块(2)包括文字输入模块(201)和文字识别模块(202),所述语音交互模块(3)包括语言选择模块(301)、语音输入模块(302)、语音识别模块(303)和语音输出模块(304),所述体感交互模块(4)包括骨骼节点数据传感器(401)、重力加速传感器(402)和红外温度传感器(403),所述人脸交互模块(5)包括摄像头(501)、虹膜识别模块(502)和人脸识别模块(503),所述中央处理器(1)的输出端与大数据存储库(6)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机器人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处理器(1)的输出端与无线模块(7)单向电性连接,所述无线模块(7)的输出端与移动设备(8)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机器人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处理器(1)的输出端与显示模块(9)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机器人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处理器(1)的输出端与掌纹识别模块(10)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机器人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处理器(1)的输入端与蓄电池(11)的输出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蓄电池(11)的输入端与电量检测模块(12)的输出端单向电性连接。
CN201711091929.XA 2017-11-08 2017-11-08 一种智能机器人交互系统 Pending CN10786161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91929.XA CN107861617A (zh) 2017-11-08 2017-11-08 一种智能机器人交互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91929.XA CN107861617A (zh) 2017-11-08 2017-11-08 一种智能机器人交互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61617A true CN107861617A (zh) 2018-03-30

Family

ID=617011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91929.XA Pending CN107861617A (zh) 2017-11-08 2017-11-08 一种智能机器人交互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86161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90479A (zh) * 2019-03-29 2020-05-22 码赫镭(上海)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终端设备的嵌入式应用系统
CN112394814A (zh) * 2020-11-18 2021-02-23 苏州兆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Ai智能机器人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42019A (zh) * 2013-01-21 2014-07-23 索尼公司 图像显示装置和图像显示方法
CN105721259A (zh) * 2016-01-29 2016-06-29 江西智能无限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交互机器人
CN206115270U (zh) * 2016-08-31 2017-04-19 厦门轻游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交互感应式具有导航和讲解功能的导游机器人
CN106695835A (zh) * 2017-02-24 2017-05-24 昆山库尔卡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温控陪伴服务机器人
CN106920552A (zh) * 2017-03-30 2017-07-04 天津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云端交互功能的智能机器人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42019A (zh) * 2013-01-21 2014-07-23 索尼公司 图像显示装置和图像显示方法
CN105721259A (zh) * 2016-01-29 2016-06-29 江西智能无限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交互机器人
CN206115270U (zh) * 2016-08-31 2017-04-19 厦门轻游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交互感应式具有导航和讲解功能的导游机器人
CN106695835A (zh) * 2017-02-24 2017-05-24 昆山库尔卡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温控陪伴服务机器人
CN106920552A (zh) * 2017-03-30 2017-07-04 天津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云端交互功能的智能机器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90479A (zh) * 2019-03-29 2020-05-22 码赫镭(上海)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终端设备的嵌入式应用系统
CN112394814A (zh) * 2020-11-18 2021-02-23 苏州兆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Ai智能机器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00526A (zh) 用于智能机器人的对话交互方法及系统
CN104983511A (zh) 针对全盲视觉障碍者的语音帮助智能眼镜系统
CN202315292U (zh) 一种基于智能手机交互的综合型迎宾机器人
CN104102346A (zh) 一种家用信息采集和用户情感识别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CN102500113A (zh) 基于智能手机交互的综合型迎宾机器人
CN105139450B (zh) 一种基于人脸模拟的三维虚拟人物构建方法及系统
CN107357292A (zh) 一种儿童室内智能看护系统及其看护方法
CN207139820U (zh) 一种智能机器人
CN110286763A (zh) 一种具有认知功能的导航式实验交互装置
CN107861617A (zh) 一种智能机器人交互系统
CN1969781A (zh) 导盲器
CN108081288A (zh) 一种智能机器人
CN206003392U (zh) 一种聋哑人社交手套
CN106139610A (zh) 一种采用手势控制的玩具遥控装置
CN108227905A (zh) 一种基于表面肌电信号的游戏控制系统
CN109419609A (zh) 一种盲人导航的智能眼镜
CN208681619U (zh) 一种可陪伴独居老人生活的机器人
CN106422320A (zh) 一种游戏遥控器
CN106714018A (zh) 一种耳机电路、耳机的控制方法及耳机的使用方法
CN206322115U (zh) 一种基于表面肌电信号的游戏控制系统
CN107292221A (zh) 一种轨迹处理方法和装置、一种用于轨迹处理的装置
CN210256151U (zh) 儿童教育智能对话陪伴机器人
CN107692669A (zh) 一种人工智能婴儿陪护机器人及其陪护方法
CN107643908A (zh) 语音应用触发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CN207301977U (zh) 一种虚拟现实手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