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55767B - 光学模组组装设备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光学模组组装设备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55767B
CN107855767B CN201710964906.9A CN201710964906A CN107855767B CN 107855767 B CN107855767 B CN 107855767B CN 201710964906 A CN201710964906 A CN 201710964906A CN 107855767 B CN107855767 B CN 1078557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igned
assembled
light
optical
color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6490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855767A (zh
Inventor
董南京
孙德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ertek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96490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855767B/zh
Publication of CN1078557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55767A/zh
Priority to US16/753,308 priority patent/US11899221B2/en
Priority to PCT/CN2018/104386 priority patent/WO2019076159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8557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557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模组组装设备及方法,包括:多个固定件、对准机构,电源组件;入光面靠近多个待对准光学模组的分光棱镜、靠近分光棱镜的第一出光面的第一彩色图像采集设备,以及靠近分光棱镜的第二出光面的第二彩色图像采集设备;第一彩色图像采集设备和第二彩色图像采集设备分别用于采集多个待对准光学模组对应的多个成像光斑的位置及大小;控制器用于根据多个成像光斑的位置和/或大小确定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光斑并生成相应的对准指令,以及根据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光斑的颜色确定需调整的待组装镜片,并将对准指令输出至夹持需调整的待组装镜片的对准机构。本发明提供的上述设备,有效提了升光学模组的组装效率。

Description

光学模组组装设备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学模组组装设备及方法。
背景技术
现如今,市场上存在越来越多的具备独立功能的光学模组,以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这些光学模组可以嵌入到其他设备中发挥其功能,例如摄像头模组、微型投影模组、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光学模组以及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AR(Augmented Reality,增强现实)光学模组等。
通常,光学模组由多个光学元件以及其他零件组装得到。例如,摄像头模组可由图像传感器、镜座、多个镜片、线路板等零配件组装得到。其中,镜片的组装精度对光学模组的光学性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在一种光学模组的组装方式中,通过图像采集装置获取组装过程中的光学模组的成像光斑和/或其本身的像,根据采集到的成像结果分析镜片是否均已对准,并在没有对准的情况下不断调整待组装镜片的位置。
但是,上述根据成像结果主动对准光学模组镜片的方式仍然存在不够高效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多个方面提供一种光学模组组装设备及方法,用以解决光学模组镜片的主动对准过程存在的不够高效的缺陷。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模组组装设备,包括:
用于分别固定多个待组装光学件的多个固定件、用于将多个待组装镜片分别放置到所述多个待组装光学件的指定位置处以得到多个待对准光学模组的对准机构,以及用于给所述多个待对准光学模组供电的电源组件;
入光面靠近所述多个待对准光学模组的分光棱镜、靠近所述分光棱镜的第一出光面且与所述第一出光面同轴的第一彩色图像采集设备,以及靠近所述分光棱镜的第二出光面且与所述第二出光面同轴的第二彩色图像采集设备;所述第一彩色图像采集设备和所述第二彩色图像采集设备分别用于采集所述多个待对准光学模组对应的多个成像光斑的位置及大小,并反馈至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多个成像光斑的位置和/或大小确定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光斑并生成相应的对准指令,以及根据所述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光斑的颜色确定需调整的待组装镜片,并将所述对准指令输出至夹持所述需调整的待组装镜片的对准机构,以调整所述需调整的待组装镜片的位置。
进一步可选地,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彩色图像采集设备与所述分光棱镜之间,且与所述第一彩色图像采集设备同轴的正透镜。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正透镜包括:非球面正透镜。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分光棱镜包括斜棱面胶合的两个直角棱镜,且胶合面上镀有透射率和反射率为1:1的半透半反介质膜。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对准机构包括: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一机械臂,设于所述第一机械臂上的集成机构,所述集成机构上集成有多个对准头。
进一步可选地,还包括点胶机构;所述点胶机构包括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二机械臂以及固定在所述第二机械臂上的UV点胶针筒;所述点胶机构用于根据所述控制器的点胶指令分别向所述多个待组装光学件执行点胶操作。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点胶机构还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二机械臂上的第三图像采集设备。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对准机构上分别设有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UV灯。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多个固定件中的每一固定件上均设有用于检测所述固定件上是否放置待组装光学件的传感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适用于本发明提供的光学模组组装设备的组装方法,包括:
控制对准机构将多个待组装镜片分别放置到多个待组装光学件的指定位置处,以得到多个待对准光学模组;
控制电源组件给所述多个待对准光学模组供电,以使所述多个待对准光学模组成像;
通过第一彩色图像采集设备和所述第二彩色图像采集设备分别采集所述多个待对准光学模组对应的多个成像光斑的位置及大小,并反馈至控制器;
根据所述多个成像光斑的位置和/或大小确定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光斑并生成相应的对准指令,以及根据所述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光斑的颜色确定需调整的待组装镜片;
将所述对准指令输出至夹持所述需调整的待组装镜片的对准机构,以调整所述需调整的待组装镜片的位置。
在本发明中,同时将多组待对准光学模组加入组装进程,在组装的过程中,采用不同颜色的光源设备分别使多组待对准光学模组成像,并采用彩色的图像采集设备在采集光斑位置及大小的同时,采集光斑的颜色信息。进而控制器可根据光斑的位置和/或大小及颜色,区分出哪些待对准光学模组中的待组装镜片需要进一步对准及如何对准,并生成对准指令控制相应的对准机构进行对准运动,极大提升了光学模组的组装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光学模组组装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b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包含光斑以及待对准光学模组的图像的一示意图;
图2a为第一彩色图像采集设备拍摄到的包含成像光斑及待对准光学模组的图像的一示意图;
图2b为第二彩色图像采集设备拍摄到的包含成像光斑的图像的一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光学模组组装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对准机构11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4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对准机构11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5为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点胶机构18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6为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光学模组组装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下述实施例中,光学模组指的是对准完成并固定后的完整产品;待对准光学模组,指的是组装过程中的光学模组,其可能处于未对准状态,也可能处于已对准状态;待组装光学件,指的是光学模组的半成品,需要将待组装光学对准组装在其指定的位置并固定后才能够得到光学模组。以下所提到的上述概念,可参照上述解释进行理解,不再追逐。
在一种光学模组的组装方式中,可根据待对准光学模组的成像效果实时调整待对准光学模组中的待组装镜片的位置。当存在需同时组装的多个待对准光学模组时,需要依次点亮待对准光学模组的物方的光源,并依次对镜片进程对准操作,这样的操作过程效率较低。为解决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如图1a所示的光学模组组装设备。
图1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光学模组组装设备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a,该设备包括:
用于分别固定多个待组装光学件的多个固定件10、用于将多个待组装镜片分别放置到多个待组装光学件的指定位置处以得到多个待对准光学模组的对准机构11,以及用于给多个待对准光学模组供电的电源组件12;以及,入光面Si靠近多个待对准光学模组的分光棱镜13、靠近分光棱镜13的第一出光面So1且与第一出光面So1同轴的第一彩色图像采集设备14,以及靠近分光棱镜13的第二出光面So2且与第二出光面So2同轴的第二彩色图像采集设备15。
其中,第一彩色图像采集设备14和第二彩色图像采集设备15分别用于采集多个待对准光学模组对应的多个成像光斑的位置及大小,并反馈至控制器16;控制器16用于根据多个成像光斑的位置和/或大小确定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光斑并生成相应的对准指令,以及根据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光斑的颜色确定需调整的待组装镜片,并将对准指令输出至夹持需调整的待组装镜片的对准机构,以调整需调整的待组装镜片的位置。
其中,成像光斑的位置,是指在第一彩色图像采集设备14拍摄到的包含待对准光学模组及其成像光斑的图像中,成像光斑相对于待对准光学模组的像的中心点的上下左右位置,如图1b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a的虚线框内,除所标注的固定件10、对准机构11以及电源组件12之外,A1-A3是待组装镜片的一种示意,B1-B3是待组装光学件所包含的反射镜的一种示意,C1-C3是待组装光学件内部的光源设备或外部光源设备的一种示意,D是用于改变光路方向的反射镜的一种示意。第i组待对准光学模组主要可由Ai与Bi组成,其中,i为整数,且i大于零。当然,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包括Ai、Bi、Ci、D的光路结构示意仅仅是为了便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其对本发明的本质不构成限制。当光学模组内部结构或功能产生变化时,此部分光路结构应随之变化,不再赘述。除此之外,图1a中以三组待对准光学模组为例对本发明进行图示,但本发明提供的设备并包括但不仅限于三组待对准光学模组的同时组装。
针对每一组待对准光学模组而言,物方光源点亮时,物方光源可经待对准光学模组透出。透出的光,经分光棱镜13后,被分光棱镜13的分光面分成两束,且这两束光分别朝着不同方向传播。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分光棱镜13可由两个直角棱镜的斜棱面胶合而成,且胶合面上镀有透射率和反射率为1:1的半透半反介质膜。进而,从分光棱镜13的入光面Si入射的光线,可经半透半反介质膜分成两束光强接近、方向垂直的光束。其中,经半透半反介质膜反射的光束可从第一出光面So1透出,经半透半反介质膜透射的光束可经第二出光面So2透出。进而,第一彩色图像采集设备14和第二彩色图像采集设备15可分别拍摄到其视角范围内的图像。
应当理解的是,为保证光学模组的光学性能,在每一组光学模组的组装过程中,待组装镜片的对准包括待组装镜片针对待组装光学件在XYZ三个轴向上分别对准。其中,Z轴坐标可表示待组装镜片和待组装光学件的中心点之间的距离,X、Y轴坐标表示待组装镜片相对于待组装光学件的上下左右偏移量。
以一组待对准光学模组为例,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控制器16可根据第一彩色图像采集设备14拍摄到的包含该待对准光学模组的成像光斑以及该待对准光学模组的图像,分析该待对准光学模组中的待组装镜片相对于待对准光学模组的上下左右位置。图1b示意了第一彩色图像采集设备14拍摄到的包含有待对准光学模组及其成像光斑的图像,在图1b所示的XY平面中,光斑在待对准光学模组的像的右下方。若以待对准光学模组的像的中心为对准参考点,则光斑的位置可表征待组装镜片并未对准。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控制器16可根据第二彩色图像采集设备15拍摄到的包含该待对准光学模组的成像光斑的图像中所展示的光斑的大小,分析该待对准光学模组中的待组装镜片的中心点相对于待组装光学件的中心点的距离。
在确定待组装镜片相对于待组装光学件的上下左右位置及其中心点之间的距离后,控制器16可生成相应的对准指令,并将该对准指令发送至夹持该待组装镜片的对准机构,以使对准机构11进行三轴或六轴运动以调整待组装镜片的位置。
可选的,当待组装镜片相对于待组装光学件的上下左右位置不满足预设要求时,控制器16可控制相应的对准机构11在X或Y方向上运动,以不断调整待组装镜片的位置直至满足要求。当待组装镜片与待组装光学件的中心点之间的距离不满足预设要求时,控制器16可控制相应的对准机构11在Z方向上运动,以不断调整待组装镜片的位置直至满足要求。
可选的,当同时执行多组待组装学模组的组装操作时,为保证控制器16能够识别出每一组待对准光学模组对应的光斑并进行正确的对准控制,本实施例中,可采用不同颜色的光源分别使待对准光学模组成像。进而,第一彩色图像采集设备14和第二彩色图像采集设备15可拍摄到具有不同颜色的多组光学模组的成像光斑。控制器16接收到第一彩色图像采集设备14以及第二彩色图像采集设备15反馈的图像后,可首先根据图像中的光斑的颜色确定这些光斑分别是哪一组待对准光学模组成像得到的,以建立光斑和待对准光学模组的对应关系。
针对每种颜色的光斑,控制器16可进一步根据该光斑的位置和/或大小,分析与该光斑对应的待对准光学模组中的待组装镜片是否已对准,若没有对准,则生成相应的对准指令,并将该对准指令发送至夹持该待组装镜片的对准机构。进而,该对准机构可进行运动以调整该待组装镜片的位置直至光斑的位置和大小均满足设定要求。
如图2a以及图2b所示,其中,格纹标识的光斑1为红色光斑,竖条纹标识的光斑2为绿色光斑,斜条纹标识的光斑3位黄色光斑。在图2a中,第一彩色图像采集设备14拍摄到了三个不同颜色的光斑以及待对准光学模组的像,从图2a中,可以分析出三个不同颜色的光斑分别与待对准光学模组的像的中心点的位置关系。在图2b中,第二彩色图像采集设备15拍摄到了三个不同颜色的光斑,从图2b中可以分析出三个不同颜色的光斑各自的大小。
以下部分将以一个实际的例子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进一步阐述。例如,假设在图1a中,由待组装镜片A1与待对准光学模组B1组成第1组待对准光学模组的物方光源为红色光源,由待组装镜片A2与待对准光学模组B2组成第2组待对准光学模组的物方光源为绿色光源,由待组装镜片A3与待对准光学模组B3组成第3组待对准光学模组的物方光源为黄色光源。三组待对准光学模组同时成像时,第一彩色图像采集设备14和第二彩色图像采集设备15可分别采集到三种颜色光斑的位置及大小,并反馈至控制器16。假设控制器16根据光斑的位置和/或大小确定绿色的光斑不符合质量要求,则可根据绿色光斑的位置和/或大小生成对准指令,并将该对准指令输出至夹持待组装镜片A2的对准机构以调整待组装镜片A2的位置。
可选的,为确保第一图像采集设备14不仅能够拍摄到待对准光学模组的成像光斑,还能够拍摄到待对准光学模组,可在设置第一图像采集设备14与分光棱镜13之间的距离时,适当增大该距离以使该距离满足第一图像采集设备14拍摄待对准光学模组的需求。
可选的,为缩小设备体积并保证第一彩色图像采集设备14对待对准光学模组的拍摄质量,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可在第一彩色图像采集设备14与分光棱镜13之间设置正透镜17,其中,正透镜17与第一彩色图像采集设备14同轴。进而,具有正光焦度的正透镜17可以辅助扩大第一彩色图像采集设备14的视场角。可选的,正透镜17可以是一个单透镜,也可以是透镜组。
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正透镜17可以包括一非球面透镜,非球面透镜可以使得第一彩色图像采集设备14拍摄到的光斑具有更小的球差,进而更精确地分析光斑与待对准光学模组的相对位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多个固定件10可以是真空吸持件或可尺寸调节的夹具。多个固定件10中的每个固定件可分别固定放置于其上的待组装光学件,确保待组装光学组件精确地放置在转盘上的指定的位置处。
可选的,每一固定件上均可设有用于检测其上是否放置待组装光学件的传感器。例如,可在固定件的底部设压力传感器,若固定件上已放置待组装光学件,则压力传感器可检测到压力变化并将该压力变化发送至控制器16。例如,可在固定件上设红外或超声波传感器,若固定件上已放置待组装光学件,则红外或超声波传感器可检测到收发信号的时间差的改变,并将该改变发送至控制器16。控制16可根据上述传感器发送的信号判断固定件上是否有待组装光学件,进而可生成相应的作业指令,避免对准机构11、点胶机构18或其他机构产生空操作。
可选的,对准机构11可以包括与多个独立的对准机构,以满足同时组装多组光学模组的需求。可选的,对准机构11也可包括多个集成的对准头。当包括多个集成的对准头时,对准机构11包括:与控制器16电连接的第一机械臂,设于第一机械臂上的集成机构,集成机构上集成有多个对准头。如图4a以及图4b所示,第一机械臂可根据控制器16的控制指令进行X、Y、Z方向上的三轴运动,集成机构上的多个对准头也可独立进行X、Y、Z方向上的三轴运动。第一机械臂可将待组装镜片从上料架搬移至对准机构11的作业位置,集成机构上的多个对准头可分别将所抓取的待组装镜片放置到其理论位置。当然,第一机械臂以及集成机构上的多个对准头也可以在控制器16的控制指令下进行六轴运动(X,Y,Z,θX,θY,及θZ)甚至所需的其他多轴向运动,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如图1a以及图3所示,本实施例还包括点胶机构18。点胶机构18可向待组装光学件执行点胶操作。在点胶操作中,点胶机构18可将特定的胶水通过涂抹、灌封或点滴的方式滴到待组装光学件上,使得点胶处具有一定粘性,进而在待组装镜片对准后,固定该待组装镜片,最终得到光学模组成品。点胶机构18可以在待组装镜片对准之前或对准之后执行点胶操作,本实施例对其顺序不做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点胶机构18包括:与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二机械臂,以及固定在第二机械臂上的UV点胶针筒。第二机械臂可在控制器16的控制下,带动UV点胶针筒至指定的点胶位置,并由UV点胶针筒执行点胶操作。其中,UV点胶针筒中存放有UV(Ultraviolet Rays)胶,即无影胶,又称光敏胶或紫外光固化胶,其粘结度高,固化迅速,可间接提升光学模组的组装效率。
可选的,如图5所示,为确保点胶机构18能够在正确的位置点胶,第二机械臂上还固设有第三图像采集设备。第三图像采集设备可在点胶之前拍摄待组装光学件的实际图像,并将拍摄到的图像发送至控制器16。控制器16根据接收到的图像进行识别,确定点胶处并发送具体的点胶指令至点胶机构18。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还可在对准机构11上设一UV灯,该UV灯与控制器16电连接,并且可接收控制器16的固化指令,在待组装镜片对准后点亮,以加速UV胶的固化,提升光学模组的组装效率。
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电源组件12,可向待对准光学模组供电,以使待对准光学模组成像。可选的,根据光学模组的性能不同,在一些待对准光学模组中设有光源设备,例如微投影模组的半成品。光源设备点亮后,可在待对准光学模组的像方成像。
应当理解的是,针对不设有光源设备的待对准光学模组,例如摄像头模组的半成品,为使这类待对准光学模组成像,本实施例提供的光学模组组装设备还包括一光源设备。可选的,针对待对准光学模组,光源设备位于该待对准光学模组的物方,可产生平行光使得待对准光学模组成像。该光源设备可与电源组件连接,其开关状态可由控制器16进行控制。
本实施例中,同时将多组待对准光学模组加入组装进程,在组装的过程中,采用不同颜色的光源设备分别使多组待对准光学模组成像,并采用彩色的图像采集设备在采集光斑位置及大小的同时,采集光斑的颜色信息。进而控制器可根据光斑的位置和/或大小及颜色,区分出哪些待对准光学模组中的待组装镜片需要进一步对准及如何对准,并生成对准指令控制相应的对准机构进行对准运动,极大提升了光学模组的组装效率。
除此之外,在本实例中,针对每一组待对准光学模组,通过使未组装完成的光学模组成像,并采用分光棱镜以及两组图像采集设备分别在两个不同方向获取其所成的像以和/或光学模组的像,进而控制器可以根据两组图像采集设备采集到的成像结果确定待组装镜片在三个轴向上是否均已对准,并在没有对准的情况下不断控制对准机构带动待组装镜片进行位置调整。上述三轴向同时反馈的对准过程,有效地减小整个光学模组的装配公差,提升了光学模组的组装精度,有效确保了光学模组的光学性能。
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光学模组组装方法的方法流程图,结合图6,该方法包括:
步骤601、控制对准机构将多个待组装镜片分别放置到多个待组装光学件的指定位置处,以得到多个待对准光学模组。
步骤602、控制电源组件给所述多个待对准光学模组供电,以使所述多个待对准光学模组成像。
步骤603、通过第一彩色图像采集设备和所述第二彩色图像采集设备分别采集所述多个待对准光学模组对应的多个成像光斑的位置及大小,并反馈至控制器。
步骤604、根据所述多个成像光斑的位置和/或大小确定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光斑并生成相应的对准指令,以及根据所述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光斑的颜色确定需调整的待组装镜片。
步骤605、将所述对准指令输出至夹持所述需调整的待组装镜片的对准机构,以调整所述需调整的待组装镜片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在待组装镜片的对准之前或对准之后,控制器可控制点胶机构可以在待对准光学模组的指定位置处点UV胶。在对准完成之后,控制器可控制对准机构上的UV灯点亮以对点胶处进行照射,进而加速UV胶的固化,提升组装效率。
在实施例中,同时将多组待对准光学模组加入组装进程,在组装的过程中,采用不同颜色的光源设备分别使多组待对准光学模组成像,并采用彩色的图像采集设备在采集光斑位置及大小的同时,采集光斑的颜色信息。进而控制器可根据光斑的位置和/或大小及颜色,区分出哪些待对准光学模组中的待组装镜片需要进一步对准及如何对准,并生成对准指令控制相应的对准机构进行对准运动,极大提升了光学模组的组装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的“第一”、“第二”等描述,是用于区分不同的消息、设备、模块等,不代表先后顺序,也不限定“第一”和“第二”是不同的类型。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光学模组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分别固定多个待组装光学件的多个固定件、用于同时组装多个待对准光学模组的对准机构,以及用于给所述多个待对准光学模组供电的电源组件;所述对准机构包括:与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一机械臂,设于所述第一机械臂上的集成机构,所述集成机构上集成有多个对准头,所述多个对准头将多个待组装镜片分别放置到所述多个待组装光学件的指定位置处,以得到多个待对准光学模组;
入光面靠近所述多个待对准光学模组的分光棱镜、靠近所述分光棱镜的第一出光面且与所述第一出光面同轴的第一彩色图像采集设备,以及靠近所述分光棱镜的第二出光面且与所述第二出光面同轴的第二彩色图像采集设备;所述分光棱镜用于将入光分成两束方向垂直的光束并将两束光束分别从所述第一出光面和第二出光面透出;所述第一彩色图像采集设备用于采集包含有待对准光学模组和所述多个待对准光学模组对应的多个成像光斑的图像,并反馈至控制器,以根据所述多个成像光斑相对于所述待对准光学模组的像的中心点的上下左右位置确定所述多个成像光斑的位置;所述第二彩色图像采集设备用于采集多个待对准光学模组的成像光斑的图像中所展示的光斑的大小,并反馈至控制器,以用于分析所述待对准光学模组中的待组装镜片的中心点相对于待组装光学件的中心点的距离;
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彩色图像采集设备反馈的所述多个成像光斑的位置和/或第二彩色图像采集设备采集到的多个成像光斑的大小确定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光斑并生成相应的对准指令,以及根据所述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光斑的颜色确定需调整的待组装镜片,并将所述对准指令输出至夹持所述需调整的待组装镜片的对准机构,以调整所述需调整的待组装镜片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彩色图像采集设备与所述分光棱镜之间,且与所述第一彩色图像采集设备同轴的正透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透镜包括:非球面正透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棱镜包括斜棱面胶合的两个直角棱镜,且胶合面上镀有透射率和反射率为1:1的半透半反介质膜。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点胶机构;
所述点胶机构包括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二机械臂以及固定在所述第二机械臂上的UV点胶针筒;
所述点胶机构用于根据所述控制器的点胶指令分别向所述多个待组装光学件执行点胶操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点胶机构还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二机械臂上的第三图像采集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准机构上分别设有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UV灯。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固定件中的每一固定件上均设有用于检测所述固定件上是否放置待组装光学件的传感器。
9.一种适用于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模组组装设备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对准机构上设置的多个对准头将多个待组装镜片分别放置到多个待组装光学件的指定位置处,以得到多个待对准光学模组;
控制电源组件给所述多个待对准光学模组供电,以使所述多个待对准光学模组成像;
接收第一彩色图像采集设备采集的包含有待对准光学模组和所述多个待对准光学模组对应的多个成像光斑的图像,以根据所述多个成像光斑相对于所述待对准光学模组的像的中心点的上下左右位置确定所述多个成像光斑的位置;
接收第二彩色图像采集设备采集的多个待对准光学模组的成像光斑的图像中所展示的光斑的大小,以用于分析所述待对准光学模组中的待组装镜片的中心点相对于待组装光学件的中心点的距离;
根据所述第一彩色图像采集设备反馈的所述多个成像光斑的位置和/或第二彩色图像采集设备采集到的多个成像光斑的大小确定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光斑并生成相应的对准指令,以及根据所述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光斑的颜色确定需调整的待组装镜片;
将所述对准指令输出至夹持所述需调整的待组装镜片的对准机构,以调整所述需调整的待组装镜片的位置;
其中,所述第一彩色图像采集设备靠近分光棱镜的第一出光面且与所述第一出光面同轴,所述第二彩色图像采集设备靠近所述分光棱镜的第二出光面且与所述第二出光面同轴,所述分光棱镜的入光面靠近所述多个待对准光学模组,以用于将入光分成两束方向垂直的光束并将两束光束分别从所述第一出光面和第二出光面透出。
CN201710964906.9A 2017-10-17 2017-10-17 光学模组组装设备及方法 Active CN1078557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64906.9A CN107855767B (zh) 2017-10-17 光学模组组装设备及方法
US16/753,308 US11899221B2 (en) 2017-10-17 2018-09-06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optical module
PCT/CN2018/104386 WO2019076159A1 (zh) 2017-10-17 2018-09-06 光学模组组装设备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64906.9A CN107855767B (zh) 2017-10-17 光学模组组装设备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55767A CN107855767A (zh) 2018-03-30
CN107855767B true CN107855767B (zh) 2024-06-07

Family

ID=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95624A (ja) * 1998-04-07 1999-10-29 Canon Inc 光ビーム走査装置
CN101651496A (zh) * 2009-09-08 2010-02-17 长春理工大学 大气激光通信系统中信标光轴精密定位系统
CN102944171A (zh) * 2012-10-22 2013-02-27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芯片位置和倾角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05191280A (zh) * 2012-12-13 2015-12-23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在多透镜相机中的成像器上移动图像
CN205325158U (zh) * 2016-01-27 2016-06-22 富士胶片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镜头自动组装装置
CN105721859A (zh) * 2014-12-03 2016-06-29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一种影像模组的调芯设备及其应用方法
CN105721753A (zh) * 2016-03-29 2016-06-2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镜头组装方法和镜头组装装置
CN106488223A (zh) * 2016-10-20 2017-03-08 苏州艾微视图像科技有限公司 摄像头主动光轴的调整方法
CN206551631U (zh) * 2016-11-03 2017-10-13 深圳市伟鸿科科技有限公司 背光源ccd贴膜机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95624A (ja) * 1998-04-07 1999-10-29 Canon Inc 光ビーム走査装置
CN101651496A (zh) * 2009-09-08 2010-02-17 长春理工大学 大气激光通信系统中信标光轴精密定位系统
CN102944171A (zh) * 2012-10-22 2013-02-27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芯片位置和倾角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05191280A (zh) * 2012-12-13 2015-12-23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在多透镜相机中的成像器上移动图像
CN105721859A (zh) * 2014-12-03 2016-06-29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一种影像模组的调芯设备及其应用方法
CN205325158U (zh) * 2016-01-27 2016-06-22 富士胶片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镜头自动组装装置
CN105721753A (zh) * 2016-03-29 2016-06-2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镜头组装方法和镜头组装装置
CN106488223A (zh) * 2016-10-20 2017-03-08 苏州艾微视图像科技有限公司 摄像头主动光轴的调整方法
CN206551631U (zh) * 2016-11-03 2017-10-13 深圳市伟鸿科科技有限公司 背光源ccd贴膜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49875B (zh) 光学模组组装设备及方法
US11077530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optical module
US11899221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optical module
CN107589552B (zh) 光学模组组装设备
CN110061415B (zh) 透镜耦合定位装置及其耦合定位方法
US1141541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optical module assembly
US11612971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optical module
JP6417540B2 (ja) 部品実装装置
US9332230B2 (en) Electronic component mounting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component mounting method
US1107922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optical module assembly
CN207663157U (zh) 光学模组组装设备
CN207663158U (zh) 光学模组组装设备
CN107855767B (zh) 光学模组组装设备及方法
CN207833129U (zh) 光学模组组装设备
US20150029330A1 (en) Electronic component mounting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component mounting method
CN108055446B (zh) 可移动传感器补偿后焦的光学系统
CN208872245U (zh) 成像光斑检测装置
CN106454048B (zh) 伪同轴ccd拍摄系统及采用该系统的激光加工装置
US9015928B2 (en) Electronic component mounting apparatus
JP6421326B2 (ja) 部品実装装置
US9491411B2 (en) Electronic component mounting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component mounting method
CN115712201B (zh) 一种无源耦合系统及耦合方法
CN106932917A (zh) 一种光学显示模组图像生成单元旋转调整方法及系统
EP4080868A1 (en) Work machine
JP2016092092A (ja) 部品実装装置及び部品実装装置における部品位置補正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030

Address after: 261061 north of Yuqing East Street, east of Dongming Road, Weifang High tech Zone, Weifa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Room 502, Geer electronic office building)

Applicant after: GoerTek Opt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61031 No. 268 Dongfang Road, Weifang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Weifang

Applicant before: GOERTEK Inc.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