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51945A - 连接器对及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对及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51945A
CN107851945A CN201680045286.2A CN201680045286A CN107851945A CN 107851945 A CN107851945 A CN 107851945A CN 201680045286 A CN201680045286 A CN 201680045286A CN 107851945 A CN107851945 A CN 1078519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short circuit
component
pin
u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4528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那仓裕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8519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519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4Means for preventing access to live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 H01R13/7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switch
    • H01R13/703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switch operated by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dual-continuity coupling part
    • H01R13/7031Shorting, shunting or bussing of different terminals interrupted or effected on 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 e.g. for ESD protection, line continuity
    • H01R13/7032Shorting, shunting or bussing of different terminals interrupted or effected on 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 e.g. for ESD protection, line continuity making use of a separate bridging element directly cooperating with the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05Securing in non-demountable manner, e.g. moulding, rivet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201/0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R2201/26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vehicl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在不使用电力的情况下限制信号的不正当的访问。第二连接器(3)将第一连接器形成为连接的形态。第一连接器(1)具备多个第一引脚(11)和第一短接构件(14)。第一短接构件(14)在第一连接器(1)未与第二连接器(3)连接的非连接状态下使第一引脚(11)短接。第二连接器(3)具备多个第二引脚(31)和短接解除构件(34)。第二引脚(31)在第一连接器(1)与第二连接器(3)连接的连接状态下与第一引脚(11)接触。短接解除构件(34)在连接状态下使第一短接构件(14)变形而解除第一引脚(11)彼此的短接。

Description

连接器对及连接器
技术领域
该发明涉及连接器对及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
(i)使车载的线束终端的连接器与车载ECU的连接器连接而导通线束终端与车载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
(ii)当上述两个连接器从连接状态形成为脱离状态时判断为异常,
(iii)当判断为上述异常时,线束终端侧的连接器中的继电器电路切断通信路径。
出于防止向线束终端的、进而向车载LAN的不正当的访问的观点,期望采用上述技术。
此外,作为介绍作为车载GW(Gate Way)发挥功能的中继装置的技术,列举有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6470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17220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上述技术中,需要用于判断上述异常的脱离判断部、继电器电路以及使该继电器电路形成为切断状态的控制电路。当在连接器内部设置这些脱离判断部、继电器电路以及控制电路时,需要电力。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不使用电力的情况下限制信号的不正当的访问。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连接器对包括第一连接器和将所述第一连接器设为连接对象的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具备:多个第一引脚;以及导电性的第一短接构件,在所述第一连接器未与所述第二连接器连接的非连接状态下使所述第一引脚彼此短接,所述第二连接器具备:第二引脚,在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连接的连接状态下与所述第一引脚接触;以及第一短接解除构件,在所述连接状态下使所述第一短接构件变形而解除基于所述第一短接构件的所述第一引脚彼此的短接。
发明效果
根据连接器对,能够在不使用电力的情况下限制信号的不正当的访问。
附图说明
图1是概略性地表示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连接之前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对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剖视图。
图2是概略性地表示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连接之前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对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剖视图。
图3是概略性地表示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连接时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对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剖视图。
图4是概略性地表示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连接之前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连接器对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5是概略性地表示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连接之前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连接器对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6是概略性地表示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连接时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连接器对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7是概略性地表示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连接之前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连接器对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8是概略性地表示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连接之前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连接器对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9是概略性地表示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连接时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连接器对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图1~图3是概略性地表示连接器对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连接器对具备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3。第一连接器1以及第二连接器3将彼此作为连接对象。由此,第一连接器1是相对于第二连接器3的对象侧连接器,第二连接器3是相对于第一连接器1的对象侧连接器。
图1以及图2是概略性地表示将第一连接器1向第二连接器3连接的形态的一个例子的图,图3是概略性地表示第一连接器1与第二连接器3连接时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在图1~图3中,概略性地示出第一连接器1以及第二连接器3的内部构造的一个例子。此外,在图1以及图2中,通过块箭头表示第一连接器1的连接方向。另外,在图2中,以剖面线示出各结构,但是这是用于易于观察各结构的处理,并不是表示剖面的标记。后述的图5、图7~图9也相同。以下,也将附图的右侧称作第二连接器3侧,也将附图的左侧称作第一连接器1侧。
第一连接器1例如设于电线2的一端。如图2所示,电线2设有多条,各自的一端安装于第一连接器1。电线2的另一端与未图示的第一电子装置连接。作为该第一电子装置,可以采用任意的装置,但是例如能够采用搭载于车辆的车载装置(例如车载ECU等)。
第二连接器3例如搭载于未图示的第二电子装置。作为该第二电子装置,可以采用任意的装置,但是例如能够采用搭载于车载的车载装置。作为更加具体的一个例子,在多个车载ECU搭载于车辆的情况下,能够采用对该多个车载ECU之间的信号进行中继的中继装置(例如车载GW等)。
第一电子装置与第二电子装置经由电线2、第一连接器1以及第二连接器3相互电导通。由此,第一电子装置能够发挥来自第二电子装置的受电、向第二电子装置的供电、或者与第二电子装置之间的信号的交换这样的导通功能。
第一连接器1具备主体构件10、多个引脚11以及短接构件14。主体构件10固定多个引脚11,并且固定短接构件14。在图1的示例中,主体构件10收纳多个引脚11和短接构件14。该主体构件10也作为保护引脚11以及短接构件14的连接器壳体发挥功能。主体构件10例如由树脂等形成。
例如,引脚11为压接端子,具备均具有导电性的接触部111、电线固定部112以及连结部113。引脚11将第二连接器3所具备的引脚31(后述)作为接触对象,例如由金属形成。
电线2的一端部贯通主体构件10,在主体构件10的内部固定于引脚11。例如,电线固定部112通过从外周侧紧固电线2的一端部而固定电线2。另外,在电线2的该一端部,芯线露出,且该芯线与电线固定部112接触。由此,电线固定部112与电线2形成为电导通。
接触部111是与第二连接器3的引脚31(后述)接触的部分。主体构件10以使接触部111能够与引脚31接触的方式在第二连接器3侧开口而使接触部111露出。连结部113连结接触部111与电线固定部112。由此,接触部111经由连结部113以及电线固定部112与电线2电导通。换言之,引脚11与电线2电导通。在该构造中,接触部111与引脚31接触,从而电线2经由引脚11与引脚31电导通。
短接构件14具有导电性,能够变形。该短接构件14在第一连接器1与第二连接器3未连接的非连接状态(图1以及图2)下使多个引脚11短接。在图2的示例中,作为两个短接构件14,示出短接构件14a、14b,作为4个引脚11,示出引脚11a~11d。4个引脚11a~11d分别与电线2接触,并沿规定方向(例如与连接方向正交的方向)并排配置。另外,引脚11a~11d依次并排配置。短接构件14a在非连接状态下使引脚11a、11b短接,短接构件14b在非连接状态下使与短接构件14a所短接的引脚11a、11b不同的引脚11c、11d短接。以下,在无需区别引脚11a~11d的情况下,将它们简称为引脚11,在无需区别短接构件14a、14b的情况下,将它们简称为短接构件14。
在图1的示例中,短接构件14为金属板,其一端固定于主体构件10的内周侧面10a。内周侧面10a是主体构件10的内周侧面中的、与多个引脚11相对的内周侧面。该内周侧面10a隔着空隙与多个引脚11相对。短接构件14从该一端朝向引脚11延伸,并与多个引脚11(在此为相邻的两个引脚11,也参照图2)接触。在图1的示例中,短接构件14以随着从主体构件10的内周侧面10a向引脚11靠近而远离第二连接器3的方式(即靠近电线2的方式)延伸。
短接构件14在该示例中具有弹性,通过外力而进行变形。更加具体地说,例如短接构件14将一端(内周侧面10a侧的一端)作为固定端,将另一端(引脚11侧的一端)作为自由端而进行变形。例如,通过将该短接构件14(特别是与引脚11的接触部)向内周侧面10a侧按压,短接构件14将一端作为固定端而进行变形,并与引脚11分离。由此,引脚11的短接被解除。另外,例如,短接构件14具有在该外力被除去时再次与引脚11接触的程度的弹性。
另一方面,第二连接器3具备主体构件30、多个引脚31以及短接解除构件34。该主体构件30具有在第一连接器1侧开口的凹形状,第一连接器1插入该主体构件30。主体构件30例如由树脂等形成。
在主体构件30固定有引脚31。引脚31具有导电性,与第一连接器1的引脚11(更加具体地说为接触部111)接触。引脚31例如由金属形成。例如,引脚31为凸型的引脚,引脚11为凹型的引脚。引脚31贯通主体构件30,在主体构件30的外部与第二电子装置内的电气元件(例如印刷电路基板,未图示)连接。
短接解除构件34在连接状态下按压第一连接器1的短接构件14而使其变形,从而解除引脚11的短接(也参照图3)。在图2的示例中,短接解除构件34是与短接构件14的个数(2个)相对应地设置的。例如,与两个短接构件14a、14b相对应地设有两个短接解除构件34a、34b。短接解除构件34a在连接状态下按压短接构件14a而使其变形,从而解除引脚11a、11b的短接。短接解除构件34b在连接状态下按压短接构件14b而使其变形,从而解除引脚11c、11d的短接。此外,以下,在无需区别短接解除构件34a、34b的情况下,简称为短接解除构件34。
例如,短接解除构件34从主体构件30的内周面30a向第一连接器1侧突出。在图1的示例中,该内周面30a是在连接方向上与第一连接器1相对的面。例如,短接解除构件34具有板状形状,且呈大致长方形的形状。短接解除构件34例如是绝缘构件,由树脂等形成。该短接解除构件34例如也可以与主体构件30一体地制成。由此,能够容易地制造。短接解除构件34设于在连接方向上与短接构件14相对的位置,该连接方向上的长度被较长地设定为在连接状态下能够按压短接构件14的程度(也参照图3)。
在该连接器对中,当将第一连接器1向第二连接器3插入时,短接解除构件34与短接构件14抵接。进而,当将第一连接器1向第二连接器3插入时,短接构件14从短接解除构件34受到外力而被向内周侧面10a侧上推。由此,短接构件14从引脚11分离,引脚11的短接被解除。
此外,在图1的示例中,短接构件14以随着从主体构件10的内周侧面10a向引脚11靠近而远离第二连接器3的方式延伸,在非连接状态下与引脚11接触。由此,相互接触的短接构件14以及引脚11呈在第二连接器3侧开口的大致V字形状。这样,由于短接构件14以远离第二连接器3的方式延伸,因此与向与所述延伸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的情况下相比,短接解除构件34易于将短接构件14向内周侧面10a侧按压。换言之,短接解除构件34易于进入短接构件14与引脚11之间。然后,通过将第一连接器1向第二连接器3插入至规定的位置,第一连接器1与第二连接器3恰当地连接,引脚11与引脚31恰当地接触。
此外,在图1、图3的示例中,在第一连接器1设有卡定部16,在第二连接器3设有卡定部36。由于卡定部16、36与本实施方式的本质性的部分不同,因此在此仅进行概述。卡定部16、36在连接状态下相互卡定,抑制第一连接器1被从第二连接器3拔出的情况。在将第一连接器1从第二连接器3取下的情况下,用户一边下压卡定部16而解除卡定,一边将第一连接器1从第二连接器3拔出。
如以上那样,根据本连接器对,在连接状态下,第一连接器1的引脚11与第二连接器3的引脚31相互接触,并且基于短接构件14的引脚11的短接被解除。由此,引脚11与引脚31被恰当地一对一地电导通。由此,能够发挥第一连接器1以及第二连接器3的导通功能。具体地说,能够将从电线2赋予引脚11的信号恰当地向引脚31传递,相反地,能够将赋予引脚31的信号恰当地向引脚11传递。
另一方面,在第一连接器1与第二连接器3连接之前的非连接状态下,如上述那样,多个引脚11通过短接构件14短接。由此,即使不正当的第三者将不具有短接解除构件的不正当的装置向第一连接器1连接,也不能经由短接的引脚11从第一电子装置恰当地接收信号,另外,也不能经由短接的引脚11向第一电子装置恰当地发送信号。由此,能够限制不正当的第三者向信号访问。
另外,例如,短接构件14通过将第一连接器1从第二连接器3拔出而弹性复原,再次使引脚11短接。由此,在将第一连接器1向第二连接器3连接之后,即使将第一连接器1从第二连接器3拔出,也能够限制向信号的不正当的访问。而且,在专利文献1中,相对于需要用于限制向信号的不正当的访问的电力,在本实施方式中,不需要这样的电力。
<引脚11与短接构件14之间的绝缘>
此外,在图3的示例中,具有绝缘性的短接解除构件34在连接状态下进入短接构件14与引脚11之间(夹设)。根据这一点,能够提高短接构件14与引脚11之间的绝缘距离。该技术与接下来说明的构造相比,有利于第一连接器1的尺寸(特别是短接构件14与引脚11的相对方向上的尺寸,即在图3中为纸面上下方向上的尺寸)的减少。例如,在以导电性的材料形成短接解除构件34的情况下,需要在短接解除构件34与引脚11之间夹设空隙。与采用了绝缘性的短接解除构件34的情况相同,为了实现绝缘距离,需要增大该导电性的短接解除构件34与引脚11之间的距离,这使第一连接器1的尺寸增大。此外,在图3的示例中,在短接解除构件34与引脚11之间夹设有空隙,但是在短接解除构件34具有绝缘性的情况下,短接解除构件34也可以与引脚11接触。
出于绝缘距离这样的观点,至少在引脚11与短接构件14的相对区域上存在有绝缘性的短接解除构件34即可。例如,如图3所示,短接解除构件34的顶端在连接状态下位于比短接构件14的顶端靠电线2侧即可。这能够通过恰当地设定短接构件14的位置以及连接方向上的长度、以及短接解除构件34的连接方向上的长度来实现。由此,短接构件14在连接方向上的整个区域内,隔着绝缘性的短接解除构件34与引脚11相对。
另外,参照图2,例如,将短接解除构件34的宽度(引脚11并列的并列方向上的宽度)设定为与作为短接对象的一组引脚11的宽度相同的程度或比其宽。由此,各引脚11在其并列方向上的整个区域内,隔着短接解除构件34与短接构件14相对。
<短接对象>
此外,在上述的例子中,4个引脚11a~11d中的任一者均为短接的对象。然而,未被短接构件14短接的引脚11也可以设于第一连接器1。换言之,短接构件14将多个引脚11中的至少两个引脚11短接即可。这是因为,由此,能够限制经由被短接的引脚11的向信号的访问。
{第二实施方式}
图4~图6是概略性地表示第一连接器1以及第二连接器3的一个例子的图。图4以及图5是概略性地表示将第一连接器1向第二连接器3连接的形态的一个例子的图。图6是概略性地表示将第一连接器1向第二连接器3连接时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多个短接构件14设于第一连接器1。在图5的示例中,设有两个短接构件14a、14b。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短接构件14a、14b的连接方向上的位置彼此不同。例如,短接构件14b相比短接构件14a位于与第二连接器3相反的一侧。
在第二连接器3,与多个短接构件14相对应地设有多个短接解除构件34。在图5的示例中,与两个短接构件14a、14b相对应地设有两个短接解除构件34a、34b。
在图5的示例中,短接构件14a、14b的连接方向上的位置关系与短接解除构件34a、34b的连接方向上的长度的大小关系相互对应。具体地说,与相比短接构件14a距离第二连接器3更远的短接构件14b相对应地将短接解除构件34b的长度设定为比短接解除构件34a的长度长。即,由于按压短接构件14b所需的短接解除构件34b的长度比按压短接构件14a所需的短接解除构件34a的长度长,因此如上述那样地设定短接解除构件34a、34b的长度。
而且,在第一连接器1,与多个短接构件14以及多个短接解除构件34相对应地设有多个阻壁。在图4的示例中,作为与两个短接构件14a、14b以及两个短接解除构件34a、34b相对应的阻壁,设有两个壁部15a、15b。壁部15a与短接构件14a以及短接解除构件34a相对应地设置,壁部15b与短接构件14b以及短接解除构件34b相对应地设置。以下,在无需区别壁部15a、15b的情况下,将它们称作壁部15。
参照图6,壁部15相对于与自身相对应的短接构件14,位于与第二连接器3相反的一侧。例如,壁部15a相对于短接构件14a位于与第二连接器3相反的一侧,壁部15b相对于短接构件14b位于与第二连接器3相反的一侧。另外,在连接状态下,壁部15在连接方向上同与自身相对应的短接解除构件34相对。例如,壁部15a与短接解除构件34a相对,壁部15b与短接解除构件34b相对。该壁部15例如形成为主体构件10的内周侧面10a上的台阶。
壁部15a、15b的连接方向上的位置关系被设定为与短接构件14a、14b的位置关系以及短接解除构件34a、34b的长度的大小关系相对应。具体地说,与短接构件14a、14b的位置关系相同地,壁部15b相对于壁部15a位于与第二连接器3相反的一侧。在图5的示例中,以虚线示出连接方向上的壁部15a、15b的位置。另外,比短接解除构件34a长的短接解除构件34b在连接状态下相比壁部15a向壁部15b侧延伸,并与壁部15b相对(图6)。
在该连接器对中,当将第一连接器1向第二连接器3插入并连接两者时,短接解除构件34a、34b分别按压短接构件14a、14b,一边解除引脚11的短接,一边分别隔着空隙与壁部15a、15b相对。通过该连接,引脚11、31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地被恰当地一对一地电导通。
此外,壁部15a、15b的位置关系、短接构件14a、14b的位置关系以及短接解除构件34a、34b的长度的大小关系作为决定第一连接器1与第二连接器3的连接合适与否的关键(称作连接关键)发挥功能。以下进行详述。
例如,在图7的示例中,作为第一连接器1的连接对象,示出有第二连接器3’。该第二连接器3’在分别取代短接解除构件34a、34b而设置短接解除构件34a’、34b’这一点上与第二连接器3不同。短接解除构件34a’与短接构件14a相对应地设置,短接解除构件34b’与短接构件14b相对应地设置。短接解除构件34a’、34b’的长度被设定为与第二连接器3中的短接解除构件34a、34b的长度相反。即,短接解除构件34a’的连接方向上的长度与短接解除构件34b相同,短接解除构件34b’的连接方向上的长度与短接解除构件34a相同。
当将第一连接器1向该第二连接器3’插入时,短接解除构件34a’与壁部15a碰撞而阻碍连接。即,相对于壁部15a的位置,短接解除构件34a’被设定为比所需的长度长。该第二连接器3’并不适合于第一连接器1。
另外,即使短接解除构件34a’的长度被相对于壁部15a恰当地设定,由于短接解除构件34b’较短,因此也存在无法恰当地按压短接构件14b而无法解除引脚11c、11d的短接的情况。此时,虽然第一连接器1与第二连接器3’在物理上能够连接,但是无法将引脚11c、11d在电气上分离,因此第一连接器1无法恰当地与第二连接器3’导通。即,相对于短接构件14b的位置,短接解除构件34b’被设定为比所需的长度短,该第二连接器3’并不适合于第一连接器1。
如以上那样,多个短接构件14以及多个壁部15的连接方向上的位置关系与多个短接解除构件34的长度的大小关系作为决定第一连接器1以及第二连接器3的组合合适与否的连接关键发挥功能。
因此,若使用不与第一连接器1相对应的不正当的第二连接器3’,则无法恰当地连接第一连接器1以及第二连接器3’。由此,能够限制不正当的第三者使用不正当的连接器向信号访问。
此外,鉴于作为连接关键的功能,期望壁部15a、15b之间的连接方向上的间隔较长。这是因为,壁部15a、15b越是相互分离,越是需要短接解除构件34a、34b的长度不同,能够排除向具有相同程度的长度的短接解除构件34a、34b的连接器的连接。
因此,如图5所示例的那样,壁部15b、短接构件14b(更加具体地说为与引脚11c、11d接触的接触部)、壁部15a以及短接构件14a(更加具体地说为与引脚11a、11b接触的接触部)在从第一连接器1向第二连接器3的方向上依次配置即可。这是因为,与壁部15a位于壁部15b与短接构件14b之间的情况相比,能够增长壁部15a、15b之间的间隔。
另外,相互对应的壁部15与短接构件14(更加具体地说为与引脚11接触的接触部)之间的距离也可以较短。由此,关于短接解除构件34a、34b的长度,要求较大的间隙。这是因为,由此,能够排除与不满足该要求的连接器的连接。
{第三实施方式}
图8是概略性地表示连接器对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在图8的示例中,短接构件14具备导电性的第一构件141以及导电性的第二构件142。第一构件141与相邻的引脚11的一方接触并固定,第二构件142与相邻的引脚11的另一方接触并固定。例如,短接构件14a的第一构件141的一端与引脚11b接触并固定,短接构件14a的第二构件142的一端与引脚11a接触并固定。
另外,第一构件141以及第二构件142在非连接状态下相互接触。例如,短接构件14a的第一构件141以及第二构件142以相互靠近的方式延伸,其各自的顶端部彼此在未被固定的情况下彼此相对并接触。由此,相邻的引脚11a、11b经由短接构件14a短接。在图8的示例中,第一构件141相比第二构件142位于与第二连接器3相反的一侧。
第一构件141具有弹性,通过朝向与第二连接器3相反的一侧的力而变形。具体地说,第一构件141将与引脚11的固定部作为支点,向与第二连接器3相反的一侧挠曲而与第二构件142分离。由此,引脚11的短接被解除。另外,例如,第一构件141具有当将第一连接器1从第二连接器3拔出时再次与第二构件142接触的程度的弹性。
第二连接器3的短接解除构件34向第一连接器1侧延伸,并设于与第一构件141相对的位置。短接解除构件34例如也可以具有绝缘性。
在该连接器对中,当将第一连接器1向第二连接器3插入时,短接解除构件34的顶端与第一构件141抵接。进而,通过将第一连接器1向第二连接器3插入,短接解除构件34向与第二连接器3相反的一侧按压第一构件141。由此,第一构件141变形而从第二构件142分离(参照图9)。由此,引脚11的短接被解除。
如以上那样,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当将第一连接器1向第二连接器3连接时,也一边解除引脚11的短接,一边使引脚11、31相互接触。由此,能够使引脚11、31恰当地电连接,能够恰当地连接第一连接器1以及第二连接器3。
另外,在连接之前的非连接状态下,引脚11通过短接构件14而短接。由此,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能够限制不正当的第三者的向信号的访问。另外,例如,第一构件141通过将第一连接器1从第二连接器3拔出而再次与第二构件142接触,从而使引脚11短接。由此,暂时将第一连接器1向第二连接器3嵌合之后,即使将第一连接器1从第二连接器3拔出,也能够限制向信号的不正当的访问。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以及各变形例中说明的各结构只要不相互矛盾,就能够适当地进行组合。例如,即使是第三实施方式,也能够应用第二实施方式。
如以上那样,详细说明了本发明,但上述发明整体均为示例,本发明并未被其所限定。可以理解,未示例的无数的变形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是能够想到的。
标号说明
1、第一连接器;2、电线;3、第二连接器;10、主体构件;10a、内周侧面;11、31、引脚;14、短接构件;15、壁部;34、短接解除构件。

Claims (6)

1.一种连接器对,包括第一连接器和将所述第一连接器作为连接对象的第二连接器,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器具备:
多个第一引脚;以及
导电性的第一短接构件,在所述第一连接器未与所述第二连接器连接的非连接状态下使所述第一引脚彼此短接,
所述第二连接器具备:
第二引脚,在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连接的连接状态下与所述第一引脚接触;以及
第一短接解除构件,在所述连接状态下使所述第一短接构件变形而解除基于所述第一短接构件的所述第一引脚彼此的短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对,其中,
所述第一短接构件在所述非连接状态下与所述第一引脚接触,
所述第一短接解除构件具有绝缘性,在所述连接状态下进入所述第一短接构件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引脚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对,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器还具备主体构件,该主体构件固定所述第一引脚以及所述第一短接构件,
所述主体构件具有隔着空隙与所述第一引脚相对的内周侧面,
所述第一短接构件具有固定于所述内周侧面的一端,随着从所述一端向所述第一引脚靠近而向与所述第二连接器相反的一侧延伸,并在所述非连接状态下与所述第一引脚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对,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器还具备:
第二短接构件,相比所述第一短接构件位于与所述第二连接器相反的一侧,在所述非连接状态下使与通过所述第一短接构件短接的所述第一引脚不同的所述第一引脚彼此短接;
第一壁部,在所述连接状态下,相对于所述第一短接解除构件在所述第一连接器以及所述第二连接器的连接方向上相对;以及
第二壁部,相比所述第一壁部位于与所述第二连接器相反的一侧,
所述第二连接器具备第二短接解除构件,该第二短接解除构件在所述连接状态下使所述第二短接构件变形而解除基于所述第二短接构件的所述第一引脚彼此的短接,并在所述连接方向上与所述第二壁部相对。
5.一种连接器,其中,
所述连接器还具备:
多个引脚;以及
短接构件,使所述引脚彼此短接,并通过与作为所述连接器的连接对象的对象侧连接器的连接而变形,从而解除所述引脚彼此的短接。
6.一种连接器,将具备多个第一引脚和使所述第一引脚彼此短接的短接构件的对象侧连接器作为连接对象,其中,
所述连接器具备:
第二引脚,在所述对象侧连接器与所述连接器连接的连接状态下与所述第一引脚接触;以及
短接解除构件,在所述连接状态下使所述短接构件变形而解除所述第一引脚彼此的短接。
CN201680045286.2A 2015-08-19 2016-07-29 连接器对及连接器 Pending CN10785194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61867A JP2017041348A (ja) 2015-08-19 2015-08-19 コネクタ対およびコネクタ
JP2015-161867 2015-08-19
PCT/JP2016/072248 WO2017029964A1 (ja) 2015-08-19 2016-07-29 コネクタ対および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51945A true CN107851945A (zh) 2018-03-27

Family

ID=580507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45286.2A Pending CN107851945A (zh) 2015-08-19 2016-07-29 连接器对及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90067865A1 (zh)
JP (1) JP2017041348A (zh)
CN (1) CN107851945A (zh)
WO (1) WO2017029964A1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29896Y2 (zh) * 1987-07-17 1991-06-25
JP2006164706A (ja) * 2004-12-06 2006-06-22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コネクタおよび車載用コネクタシステム
CN101212104A (zh) * 2006-12-26 2008-07-02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JP2009037836A (ja) * 2007-08-01 2009-02-19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コネク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27178B2 (ja) * 1997-08-26 2002-09-24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3508015B2 (ja) * 1999-12-03 2004-03-22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2001297827A (ja) * 2000-04-12 2001-10-26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コネクタ
JP3862147B2 (ja) * 2001-04-04 2006-12-2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の結合検知装置
JP2004327321A (ja) * 2003-04-25 2004-11-18 Jst Mfg Co Ltd コネクタ
JP4876985B2 (ja) * 2007-03-09 2012-02-15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EP2020706B1 (en) * 2007-08-01 2011-10-26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 connector, connector assembly and connection method
JP5614317B2 (ja) * 2011-02-10 2014-10-29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6427145B2 (ja) * 2016-07-29 2018-11-2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6492042B2 (ja) * 2016-09-13 2019-03-2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29896Y2 (zh) * 1987-07-17 1991-06-25
JP2006164706A (ja) * 2004-12-06 2006-06-22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コネクタおよび車載用コネクタシステム
CN101212104A (zh) * 2006-12-26 2008-07-02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JP2009037836A (ja) * 2007-08-01 2009-02-19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コネク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7041348A (ja) 2017-02-23
WO2017029964A1 (ja) 2017-02-23
US20190067865A1 (en) 2019-0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75946B2 (en) Electric connector for wiring harness having a short circuit terminal
US9054457B2 (en) Connector for a safety restraint system
US9048554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use with a circuit board
TWI403032B (zh) 彈簧外露型母端子
US7985106B2 (en) Female type terminal pin
CN103843208B (zh) 接头连接器
CN103109421B (zh) 母电端子
US7654874B2 (en) Electrical connecting device for inserting a male plug connector of an electronic component such as a fuse or relay
CN209592398U (zh) 电端子组件
CN107437680A (zh) 用于连接两个电气平面触头的连接笼
CN104103925A (zh) 电触头和包括其的电连接器组件
CN106972301A (zh) 用于电力连接器的具有顺应销的电力端子
CN203119137U (zh) 电连接器、电连接器组件和端子
US6835080B1 (en) Sound source connector with cutover switch
US9537267B2 (en) Connector for a safety restraint system
CN107851945A (zh) 连接器对及连接器
CN105247741B (zh) 连接器
KR102088888B1 (ko) 조인트 커넥터
CN200986997Y (zh) 电连接器端子
CN210806119U (zh) 一种usb高频传输连接器
CN107848472A (zh) 车载用连接器对
KR100715533B1 (ko) 파티션용 멀티탭
CN106549277A (zh) 板对板连接器
CN102983466A (zh) 卡片连接器
KR102123383B1 (ko) 조인트 커넥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327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