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50361A - 冷冻装置 - Google Patents

冷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50361A
CN107850361A CN201680042261.7A CN201680042261A CN107850361A CN 107850361 A CN107850361 A CN 107850361A CN 201680042261 A CN201680042261 A CN 201680042261A CN 107850361 A CN107850361 A CN 1078503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rigerant
recovery
refrigerating plant
main body
contai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4226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平良繁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kin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kin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kin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Daikin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8503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503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5/00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refrigera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007Combined heating, ventilating, or cooling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3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multiple indoor units
    • F25B2313/0233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multiple indoor units in parallel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7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versing means
    • F25B2313/02741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versing means using one four-way valv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31Sensor arrangements
    • F25B2313/0314Temperature sensors near the indoor heat exchang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45/00Detail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refrigerants; Service stations therefor
    • F25B2345/001Charging refrigerant to a cy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45/00Detail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refrigerants; Service stations therefor
    • F25B2345/002Collecting refrigerant from a cy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45/00Detail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refrigerants; Service stations therefor
    • F25B2345/006Detail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refrigerants; Service station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val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 Details Of Measuring And Other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冷冻装置具备供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回路(3)。在该制冷剂回路(3)以能够装卸的方式设置有在冷冻循环运转过程中供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回收用容器(15)。

Description

冷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空调机、冷却器等冷冻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冷冻装置,有日本特开2015-4473号公报(专利文献1)公开的多联型空调机。该多联型空调机具备一台室外单元和多台室内单元,所述多台室内单元经由分支管而与该一台室外单元连接。
所述室外单元具有对制冷剂进行压缩的压缩机。在该压缩机中被压缩的制冷剂流被四路切换阀控制。更具体而言,在制冷运转时,从压缩机被送到室外单元的室外热交换器,该室外热交换器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在制热运转时,从压缩机被送到各室内单元的室内热交换器,该室内热交换器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
这样,所述室外热交换器和室内热交换器分别构成供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回路的一部分。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447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将所述多联型空调机废弃的情况下,为了减少垃圾并有效利用资源,优选的是,将制冷剂回路内的制冷剂回收并再生以进行再利用。这里,为了将所述制冷剂回收,首先,通过制冷剂回收运转将制冷剂回路内的制冷剂收集到室外热交换器中。然后,将制冷剂回收用瓶连接于所述制冷剂回路的室外单元侧的服务端口,将室外热交换器内的制冷剂回收到制冷剂回收用瓶中。因此,回收所述制冷剂的作业人员(下面,简称为“作业人员”)必须将制冷剂回收用瓶运到设置有多联型空调机的场所。
此外,与各具备一台室外单元和室外单元的配对型空调机的制冷剂回路相比,在所述多联型空调机的制冷剂回路中填充有大量的制冷剂。因此,用于所述多联型空调机的制冷剂的回收的制冷剂回收用瓶比用于配对型空调机的制冷剂的回收的制冷剂回收用瓶大且重。具体而言,根据所述多联型空调机的结构,使用超过20kg的制冷剂回收用瓶。
因此,存在所述多联型空调机的制冷剂的回收作业的负荷特别大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减轻制冷剂的回收作业的负荷的冷冻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冷冻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冷冻装置具备供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在所述制冷剂回路以能够装卸的方式设置有制冷剂回收用容器,该制冷剂回收用容器在冷冻循环运转过程中供制冷剂流动。
根据所述结构,在从所述制冷剂回路回收制冷剂的情况下,将制冷剂回路内的制冷剂收集到制冷剂回收用容器中后,从制冷剂回路中将制冷剂回收用容器卸下。因此,作业人员也可以不将例如制冷剂回收用瓶拿到有制冷剂回路的场所。其结果是,能够减轻所述制冷剂的回收作业的负荷。
一个实施方式的冷冻装置具备室外单元,所述室外单元具有被设置于所述制冷剂回路的室外热交换器,所述制冷剂回收用容器被设置在所述室外单元内。
根据所述实施方式,通过将制冷剂回收用容器设置在所述室外单元内,从而能够防止美观度降低,并且还能够保护制冷剂回收用容器免受外部的碰撞。
在一个实施方式的冷冻装置中,在所述制冷剂回路设置有室内热交换器,所述室外热交换器是使用扁平管作为传热管的热交换器。
根据所述实施方式,通过使用扁平管作为所述传热管,从而室外热交换器的容量在室内热交换器的容量以下,能够使室外热交换器小型化。其结果是,能够增加所述室外单元内的空余空间。因此,不使所述室外单元大型化就可实现制冷剂回收用容器的大型化。
一个实施方式的冷冻装置具备所述室外单元,所述室外单元具有被设置于所述制冷剂回路的室外热交换器,所述制冷剂回收用容器被设置在所述室外单元外。
根据所述实施方式,通过将制冷剂回收用容器设置在所述室外单元外,从而作业人员能够容易地进行制冷剂回收用容器的装卸作业。
一个实施方式的冷冻装置具备多台室内单元,所述室内单元具有被设置于所述制冷剂回路的室内热交换器。
根据所述实施方式,由于有多台所述室内单元,因此,被填充于制冷剂回路中的制冷剂的量多。因此,所述制冷剂的回收带来的利益高。
在一个实施方式的冷冻装置中,所述制冷剂回收用容器具有:容器主体,其存积制冷剂;和第一截止阀、第二截止阀,它们以隔着所述容器主体的方式被设置于所述制冷剂回路。
根据所述实施方式,在将制冷剂回收用容器从所述制冷剂回路中卸下后,能够利用第一截止阀、第二截止阀容易且可靠地防止容器主体内的制冷剂漏出。
在一个实施方式的冷冻装置中,所述制冷剂回收用容器是接收器。
根据所述实施方式,由于所述制冷剂回收用容器是接收器,因此,能够抑制制造成本的增加。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冷冻装置能够利用所述制冷剂回收用容器减轻制冷剂的回收作业的负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多联型空调机的回路图。
图2是上述多联型空调机的接收器的构成图。
图3是上述接收器的接收器主体的侧视图。
图4是上述接收器主体的第一标牌的表面图。
图5是上述接收器主体的第二标牌的表面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接收器主体的侧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接收器主体的侧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接收器主体的侧视图。
图9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室外热交换器的外观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利用图示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更详细地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多联型空调机的回路图。
上述空调机具备:一台室外单元1;多台室内单元2A、2B、2C、2D、2E;和制冷剂回路3,其供制冷剂流动。这里,作为上述制冷剂,可使用例如R22制冷剂。另外,作为上述制冷剂的一个示例,也可以使用如R410A制冷剂等那样含有R32的混合制冷剂、R32单一制冷剂、其它低GWP(地球变暖系数)制冷剂等。
所述室外单元1具备:压缩机11;四路切换阀12,其一端与该压缩机11的排出侧连接;室外热交换器13,其一端与该四路切换阀12的另一端连接;膨胀阀14A、14B、14C、14D、14E,其使制冷剂膨胀;作为制冷剂回收用容器的一个示例的接收器15;和控制装置16。此外,在室外单元1内设置有向室外热交换器13送风的室外送风风扇(未图示)。
所述室内单元2A、2B、2C、2D、2E具备室内热交换器21A、21B、21C、21D、21E。该室内热交换器21A、21B、21C、21D、21E被设置在制冷剂回路3,构成制冷剂回路3的室内侧的主要部。此外,在室内单元2A、2B、2C、2D、2E内设置有向室内热交换器21A、21B、21C、21D、21E送风的室内送风风扇(未图示)。另外,室内单元2A、2B、2C、2D、2E既可以是壁挂式、也可以是天花板嵌入式。此外,在室内单元2A、2B、2C、2D、2E是天花板埋入式的情况下,来自室内单元2A、2B、2C、2D、2E的冷风或热风既可以直接被提供到室内、也可以经由管路而被提供到室内。
此外,所述室内热交换器2A、2B、2C、2D、2E分别是交叉翅片型热交换器,虽未图示,但主要具有传热翅片和传热管。
所述传热翅片是薄的铝制平板。在该传热翅片上形成有多个贯通孔。
所述传热管具有:直圆管,其被插入于传热翅片的贯通孔中;和U字管,其将相邻的直圆管的端部彼此连结。
在所述压缩机11的排出侧具备内置马达(未图示)等的压缩机主体111,另一方面,在吸入侧具备气液分离器112。该压缩机11与四路切换阀12、室外热交换器13、膨胀阀14A、14B、14C、14D、14E、接收器15一同构成制冷剂回路3的室外侧的主要部。另外,压缩机主体111也可以是旋转式、摆动式、涡旋式等中的任一种。
如图9所示,所述室外热交换器13是使用扁平管131作为传热管的热交换器。更具体而言,室外热交换器13是层压型热交换器,主要具有扁平管131、波形翅片132和第一集管133A、第二集管133B。
所述扁平管131由铝或铝合金成型,具有成为传热面的平面部131a和供制冷剂流动的多个内部流路(未图示)。扁平管131以平面部131a朝向上下的状态空开间隔(通风空间)而层叠的方式排列多层。
所述波形翅片132是被弯折成波形的铝制或铝合金制的翅片。波形翅片132被配置在通风空间中,所述通风空间被夹在上下相邻的扁平管131之间,谷部和山部与扁平管131的平面部131a接触。另外,谷部、山部和平面部131a通过钎焊等被接合。
所述第一集管133A、第二集管133B被连结于在上下方向上排列多层的扁平管131的两端。该第一集管133A、第二集管133B具有:支承扁平管131的功能;将制冷剂向扁平管131的内部流路引导的功能;和使从该内部流路出来的制冷剂集合的功能。
在这样的室外热交换器13作为制冷剂的冷凝器发挥作用的情况下,从第一集管133A的第一出入口134流入的制冷剂被大致均等地分配向最上层的扁平管131的各内部流路,并朝向第二集管133B流动。进而,到达第二集管133B的制冷剂被均等地分配到第二层的扁平管131的各内部流路,并朝向第一集管133A流动。之后,第奇数层的扁平管131内的制冷剂朝向第二集管133B流动,第偶数层的扁平管131内的制冷剂朝向第一集管133A流动。进而,最下层且第偶数层的扁平管131内的制冷剂朝向第一集管133A流动,并在第一集管133A集合而从第一集管133A的第二出入口135流出。
此外,在所述室外热交换器13作为制冷剂的冷凝器发挥作用的情况下,在扁平管131内流动的制冷剂经由波形翅片132而向在通风空间流动的空气流散热。
另一方面,在所述室外热交换器13作为制冷剂的蒸发器发挥作用的情况下,制冷剂从第一集管133A的第二出入口135流入而向与作为制冷剂的冷凝器发挥作用时相反的方向在扁平管131和第一集管133A、第二集管133B内流动后从第一集管133A的第一出入口134流出。
此外,在所述室外热交换器13作为制冷剂的蒸发器发挥作用的情况下,在扁平管131内流动的制冷剂经由波形翅片132而从在通风空间流动的空气流吸热。
所述气液分离器112的一端经由连接管113而与压缩机主体111连接。即,气液分离器112内经由连接管113而与压缩机主体111内连通。
另一方面,所述气液分离器112的另一端经由四路切换阀12而与室内热交换器21A、21B、21C、21D、21E的一端连接。在该四路切换阀12与室内热交换器21A、21B、21C、21D、21E之间,联络配管L11、L12、L13、L14、L15对制冷剂进行引导。
在所述联络配管L11、L12、L13、L14、L15安装有温度传感器4A、4B、4C、4D、4E。该温度传感器4A、4B、4C、4D、4E对联络配管L11、L12、L13、L14、L15内的制冷剂的温度进行检测,并将表示该温度的信号向控制装置16输出。
所述室内热交换器21A、21B、21C、21D、21E的另一端经由联络配管L21、L22、L23、L24、L25而与膨胀阀14A、14B、14C、14D、14E的一端连接。即,在膨胀阀14A、14B、14C、14D、14E与室内热交换器21A、21B、21C、21D、21E之间,联络配管L21、L22、L23、L24、L25对制冷剂进行引导。
在所述联络配管L21、L22、L23、L24、L25的膨胀阀14A、14B、14C、14D、14E附近的部分安装有温度传感器41A、41B、41C、41D、41E。该温度传感器41A、41B、41C、41D、41E将表示联络配管L21、L22、L23、L24、L25内的制冷剂的温度的信号向控制装置16输出。
另一方面,所述膨胀阀14A、14B、14C、14D、14E的另一端经由接收器15而与室外热交换器13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接收器15以能够装卸的方式被设置在制冷剂回路3,在制冷运转过程中和制热运转过程中供制冷剂流动。此外,接收器15被设置在室外单元1内,未露出到外部。另外,制冷运转和制热运转分别是冷冻循环运转的一个示例。
所述控制装置16由微型计算机和入出回路等构成,对压缩机11、四路切换阀12、膨胀阀14A、14B、14C、14D、14E等进行控制。例如,通过控制装置16对四路切换阀12内的阀芯(未图示)的位置进行控制,从而制冷运转时四路切换阀12内的制冷剂沿着实线流动,制热运转时四路切换阀12内的制冷剂沿着虚线流动。
另外,在图1中,实线箭头表示制冷剂回路3内的制冷剂在制冷运转时流动的方向,另一方面,虚线箭头表示制冷剂回路3内的制冷剂在制热运转时流动的方向。
图2是示出接收器15的结构的图。
所述接收器15具备:接收器主体151,其由例如金属形成以存积制冷剂;室外热交换器侧连接配管152;膨胀阀侧连接配管153;和第一截止阀154A、第二截止阀154B。另外,接收器主体151是容器主体的一个示例。
所述室外热交换器侧连接配管152的一端位于接收器主体151内。另一方面,室外热交换器侧连接配管152的另一端位于接收器主体151外而与第一截止阀154A的一端连接。
所述膨胀阀侧连接配管153的一端位于接收器主体151内,并且,位于与室外热交换器侧连接配管152的一端大致相同的高度。另一方面,膨胀阀侧连接配管153的另一端位于接收器主体151外而与第二截止阀154B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截止阀154A的另一端经由配管L31而与室外热交换器13的另一端连接。该第一截止阀154A与配管L31的连接使用了螺栓(未图示)和螺母(未图示),只要将该螺栓和螺母拧松就能够将第一截止阀154A从配管L31分离。即,第一截止阀154A与配管L31的连接是凸缘连接。
所述第二截止阀154B的另一端经由配管L32而与膨胀阀14A、14B、14C、14D、14E的另一端连接。该第二截止阀154B与配管L32的连接使用了螺栓(未图示)和螺母(未图示),只要将该螺栓和螺母拧松就能够将第二截止阀154B从配管L32分离。即,第二截止阀154B与配管L32的连接是凸缘连接。
另外,在图1中,省略了第一截止阀154A、第二截止阀154B的图示。
图3是从侧方观察接收器主体151的图。
在所述接收器主体151的侧部设置有:第一窗部161、第二窗部171,它们用于判别被存积在接收器主体151中的制冷剂的劣化的程度;和第一标牌164、第二标牌174,它们显示用于判断该制冷剂是否适于再生的标准。该第一标牌、第二标牌164、174位于第一窗部161、第二窗部171附近。此外,在第一标牌164、第二标牌174的表面,如图4、图5所示,设置有成为上述基准的颜色样本164a、174a。另外,第一窗部161、第二窗部171是劣化判别部的一个示例。此外,第一标牌164、第二标牌174是判断基准显示部的一个示例。
所述第一窗部161示出了被存积于接收器主体151中的制冷剂中混入有作为异物的一个示例的水的程度。更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第一窗部161形成在接收器主体151的比高度方向上的中央靠上侧处,具有供作业人员可目视确认接收器主体151内的窗玻璃162。在该窗玻璃162的内表面的中央部涂布有根据混入到制冷剂中的水的量而颜色发生变化的化学物质(例如钴等)163。作业人员通过比较化学物质163的颜色和第一标牌164的颜色样本164a(图4所示)的颜色,从而能够判断制冷剂是否适于再生。对于该颜色样本164a,“可再生”的文字上的一端部的颜色为黄色,“不可再生”的文字上的另一端部的颜色为蓝色。并且,所述一端部与所述另一端部之间的颜色随着从所述一端部靠近所述另一端部而从黄色阶段性地变化成蓝色。并且,颜色样本164a下的文字和箭头示出了:化学物质163的颜色从黄色越靠近蓝色,制冷剂的水混入率越高,制冷剂的劣化越加重。
另一方面,所述第二窗部171示出了被存积于接收器主体151中的制冷剂的氧化的程度。更具体而言,第二窗部171形成在接收器主体151的比高度方向上的中央靠下侧处,具有供作业人员可目视确认接收器主体151内的窗玻璃172。在该窗玻璃172的内表面的中央部涂布有根据制冷剂的氧化的程度而颜色发生变化的pH指示药等的色素173。作业人员通过比较色素173的颜色和第二标牌174的颜色样本174a(图5所示)的颜色,从而能够判断制冷剂是否适于再生。对于该颜色样本174a,“可再生”的文字上的一端部的颜色为透明,“不可再生”的文字上的另一端部的颜色为黑色。并且,所述一端部与所述另一端部之间的颜色随着从所述一端部靠近所述另一端部而从透明阶段性地变化成黑色。并且,颜色样本174a下的文字和箭头示出了:色素173的颜色从透明越靠近黑色,制冷剂的氧化率越高,制冷剂的劣化越加重。
此外,由于所述接收器主体151的内表面容易确认化学物质163和色素173的颜色的变化,因此,被着色成例如白色。
另外,在图3中,由于化学物质163和色素173容易与其它部分识别,因此涂抹成黑色。
根据上述结构,在将制冷剂从所述制冷剂回路3中回收的情况下,关闭膨胀阀14A、14B、14C、14D、14E,驱动压缩机11。进而,从压缩机11的驱动起规定时间后,通过将第一截止阀154A、第二截止阀152B关闭,从而能够将制冷剂回路3内的制冷剂收集到接收器15中,因此,作业人员只要将配管L31、L32与第一截止阀154A、第二截止阀的连接解除,就能够从制冷剂回路3将接收器15卸下。其结果是,作业人员不必将例如超过20kg的制冷剂回收用瓶拿到制冷剂回路3的设置场所。
此外,在将制冷剂回收到所述制冷剂回收用瓶中前,需要通过将制冷剂回收用瓶抽真空而将残留在制冷剂回收用瓶内的空气等排出,但不需要这样的抽真空作业。
这样,与利用所述制冷剂回收用瓶将制冷剂回收的情况相比,能够大幅地减少制冷剂的回收作业的负荷。
此外,由于所述接收器15被设置在室外单元1内,因此,能够防止美观度降低,并且还能够保护接收器15免受外部的碰撞。
此外,由于所述室外热交换器13使用扁平管131作为传热管,因而室外热交换器13的容量在室内热交换器2A、2B、2C、2D、2E的各自的容量以下,因此,能够使室外热交换器13小型化。其结果是,能够增加室外单元1内的空余空间。因此,不使室外单元1大型化就能够使接收器15大型化。
此外,由于有所述室内单元2A、2B、2C、2D、2E,因此,大量的制冷剂被填充到制冷剂回路3中。因此,通过所述制冷剂的回收而可得到较大的利益。
此外,即使将接收器15从所述制冷剂回路3处卸下,也能够利用第一截止阀154A、第二截止阀152B容易且可靠地防止制冷剂从接收器主体151漏出。
此外,由于利用被设置于所述制冷剂回路3的接收器15回收制冷剂,因此,能够抑制制造成本的增加。
此外,通过在所述接收器主体151设置第一窗部161、第二窗部171,从而能够在接收器15的设置场所简单地判别被存积在接收器主体151中的制冷剂的劣化的程度。因此,不必为了判别所述制冷剂的劣化的程度而去到远离接收器15的设置场所的地方,能够减少该判别所花费的工夫。
此外,只要观看所述第一窗部161、第二窗部171就能够可靠地掌握制冷剂的水混入率和制冷剂的氧化率。
此外,由于所述第二窗部171被设置在接收器主体151的下部,因此,能够使制冷剂高概率地接触色素173。因此,在根据色素173来判别制冷剂的氧化率时能够提高该判别的可靠性。
此外,通过比较所述化学物质163、色素173的颜色和第一标牌164、第二标牌174的颜色样本164a、174a的颜色,从而能够容易地判断制冷剂是否适于再生。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对将本发明应用于多联型空调机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例如配对型空调机。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作为制冷剂回收用容器的一个示例而使用了接收器15,但也可以使用气液分离器作为制冷剂回收用容器的一个示例。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可以在例如四路切换阀12的另一端与气液分离器112之间设置作为制冷剂回收用容器的一个示例的气液分离器。
此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作为制冷剂回收用容器的一个示例而使用了接收器15,但也可以使用储气瓶作为制冷剂回收用容器的一个示例。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使用了室外热交换器13,所述室外热交换器13使用了扁平管作为传热管,但也可以使用作为传热管而使用了例如直圆管的室外热交换器。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截止阀154A与配管L31的连接是凸缘连接,但也可以是其它连接(例如拧入连接)。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二截止阀154B与配管L32的连接是凸缘连接,但也可以是其它连接(例如拧入连接)。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窗部161、第二窗部171被设置在接收器主体151的侧部,但也可以设置在接收器主体151的侧部以外的部分(例如上部或底部)。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在窗玻璃162的内表面涂布了化学物质163,但也可以代替化学物质163而涂布色素173。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在窗玻璃172的内表面涂布了色素173,但也可以代替色素173而涂布化学物质163。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在窗玻璃162的内表面涂布了化学物质163,在窗玻璃172的内表面涂布了色素173,但也可以在窗玻璃162或窗玻璃172的内表面贴附透明的磁性薄膜。在这样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磁性薄膜的颜色的变化而得知作为异物的一个示例的金属粉在制冷剂中混入的程度。具体而言,随着金属粉向制冷剂中的混入量增加,磁性薄膜的颜色向黑色接近。进而,可认为所述磁性薄膜的颜色越接近黑色、制冷剂的劣化越加重。
或者,也可以在所述接收器主体151的侧部设置第一窗部161、第二窗部171和具有内表面贴附有所述磁性薄膜的窗玻璃的窗部。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接收器15被设置在室外单元1内,但也可以设置在室外单元1外。在这样的情况下,接收器15的装卸作业变得简单。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代替室外热交换器13而使用交叉翅片型热交换器。在该情况下,交叉翅片型热交换器的制冷剂配管的直径也可以为例如5mm。
[第二实施方式]
图6是从侧方观察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接收器主体251的图。另外,在图6中,对与图3的构成部相同的构成部标注与图3的构成部的参照号码相同的参照号码。
在所述接收器主体251的侧部设置有用于判别被存积在接收器主体251中的制冷剂的劣化的程度的窗部261。另外,接收器主体251是容器主体的一个示例。此外,窗部261是劣化判别部的一个示例。
所述窗部261显示在被存积在接收器主体151中的制冷剂中混入作为异物的一个示例的水的程度,并且显示被存积在接收器主体151中的制冷剂的氧化的程度。更具体而言,窗部261被设置在接收器主体251的下部,具有供作业人员可目视确认接收器主体251内的窗玻璃262。化学物质163与色素173以彼此相邻的方式被涂布在该窗玻璃162的内表面。这里,优选的是,在设接收器主体251的高度为H时,接收器主体251的下部是从接收器主体251的下端朝向接收器主体251的上端而到H/3的部分,更优选的是,从接收器主体251的下端朝向接收器主体251的上端而到H/4的部分。
此外,由于所述接收器主体251的内表面容易确认化学物质163和色素173的颜色的变化,因此,被着色成例如白色。
[第三实施方式]
图7是从侧方观察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接收器主体351的图。另外,在图7中,对与图3的构成部相同的构成部标注与图3的构成部的参照号码相同的参照号码。
在所述接收器主体351的下部安装有例如四个(在图7中仅图示了两个)车轮381A、381B。由此,在制冷剂回收后,能够使接收器主体351容易地移动,因此,与上述第一、第二实施方式相比,制冷剂的回收作业的负荷变轻。
在上述第四实施方式中,安装于接收器主体351的下部的车轮的数量是四个,但也可以是一个、两个或者三个,也可以是五个以上。
[第四实施方式]
图8是从侧方观察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接收器主体451的图。另外,在图8中,对与图3的构成部相同的构成部标注与图3的构成部的参照号码相同的参照号码。
在所述接收器主体451的侧部设置有作为再生信息显示部的一个示例的标牌490。在将制冷剂回收到该接收器主体451内以将该制冷剂再生而填充到接收器主体451内的情况下,在标牌490上记载有将制冷剂再生的年月日、将制冷剂再生的公司的名字、从再生前的制冷剂中除去的特定物质(例如胺类物质)等。由此,使用者只要观看标牌490就能够容易地掌握与制冷剂的再生相关的上述那样的信息。
此外,只要在标牌490上记载将所述制冷剂再生的年月日,就容易预想制冷剂的下一再生期。
此外,只要在标牌490上记载将所述制冷剂再生的公司的名字,就能够向使用者宣扬该公司的可信力。
对本发明的具体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而实施。例如,也可以将适当地组合了上述第一至第四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内容得到的方式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
标号说明
2 室外单元
2A、2B、2C、2D、2E 室内单元
4 制冷剂回路
12 压缩机
12 四路切换阀
13 室外热交换器
14A、14B、14C、14D、14E 膨胀阀
16 接收器
16 控制装置
21A、21B、21C、21D、21E 室内热交换器
132 扁平管
132 波形翅片
133A 第一集管
133B 第二集管
135 第一出入口
135 第二出入口
151 接收器主体
154A 第一截止阀
154B 第二截止阀
151、251、351、451 接收器主体
162 第一窗部
162、172 窗玻璃
164 化学物质
164 第一标牌
164a 颜色样本
172 第二窗部
172 窗玻璃
173 色素
174 第二标牌
174a 颜色样本
262 窗部
381A、381B 车轮
490 标牌

Claims (7)

1.一种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冻装置具备供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回路(3),
在所述制冷剂回路(3)以能够装卸的方式设置有制冷剂回收用容器(15),该制冷剂回收用容器在冷冻循环运转过程中供制冷剂流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冻装置具备室外单元(1),所述室外单元具有被设置于所述制冷剂回路(3)的室外热交换器(13),
所述制冷剂回收用容器(15)被设置在所述室外单元(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制冷剂回路(3)设置有室内热交换器(21A、21B、21C、21D、21E),
所述室外热交换器(13)是使用扁平管(131)作为传热管的热交换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冻装置具备室外单元(1),所述室外单元具有被设置于所述制冷剂回路(3)的室外热交换器(13),
所述制冷剂回收用容器(15)被设置在所述室外单元(1)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冻装置具备多台室内单元(2A、2B、2C、2D、2E),所述室内单元具有被设置于所述制冷剂回路(3)的室内热交换器(21A、21B、21C、21D、21E)。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剂回收用容器(15)具有:
容器主体(151、251、351、451),其存积制冷剂;和
第一截止阀、第二截止阀(154A、154B),它们以隔着所述容器主体(151、251、351、451)的方式被设置于所述制冷剂回路(3)。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剂回收用容器(15)是接收器(15)。
CN201680042261.7A 2015-07-30 2016-07-28 冷冻装置 Pending CN10785036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50707A JP6944236B2 (ja) 2015-07-30 2015-07-30 冷凍装置
JP2015-150707 2015-07-30
PCT/JP2016/072230 WO2017018494A1 (ja) 2015-07-30 2016-07-28 冷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50361A true CN107850361A (zh) 2018-03-27

Family

ID=578844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42261.7A Pending CN107850361A (zh) 2015-07-30 2016-07-28 冷冻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060773B2 (zh)
EP (1) EP3330639A4 (zh)
JP (1) JP6944236B2 (zh)
CN (1) CN107850361A (zh)
WO (1) WO201701849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80168A (zh) * 2021-04-30 2023-12-22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冷冻循环系统以及制冷剂回收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690151B2 (ja) * 2015-08-03 2020-04-28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判定装置
JP7164823B2 (ja) 2018-09-28 2022-11-02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冷媒充填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64437A (ja) * 1991-12-12 1993-06-29 Hitachi Ltd 空気調和機
CN2410600Y (zh) * 2000-02-23 2000-12-13 续克宁 带视镜的储液器
CN1401068A (zh) * 2000-02-14 2003-03-05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制冷装置和摩擦损耗粉判断装置及制冷剂氧化判断装置
CN201653013U (zh) * 2010-01-13 2010-11-24 斗山工程机械(山东)有限公司 储液罐
CN201706816U (zh) * 2010-05-26 2011-01-12 广东欧科空调制冷有限公司 带有视液管的储液罐
JP2013217594A (ja) * 2012-04-10 2013-10-24 Daikin Industries Ltd 感温素子の固定構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80446A (en) * 1981-07-08 1984-11-06 Margulefsky Allen 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habilitating refrigerant
US4528826A (en) * 1982-09-23 1985-07-16 Avery Jr Richard J Refrigerant accumulator and charg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vapor-compression refrigeration system
US4803843A (en) * 1988-02-12 1989-02-14 Carrier Corporation Low pressure refrigerant contaminant tester
JPH07146037A (ja) * 1993-05-10 1995-06-06 Tsuneo Arii 冷媒回収法
US5377496A (en) * 1993-10-05 1995-01-03 Carrier Corporation Refrigeration system with installed acid contamination indicator
JPH07310962A (ja) * 1994-05-17 1995-11-28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ヒートポンプ式マルチタイプ空気調和機
JP2004136851A (ja) * 2002-10-21 2004-05-13 Denso Corp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2005221231A (ja) * 2005-04-26 2005-08-18 Daikin Ind Ltd 冷凍装置および冷凍機油の劣化判断方法
JP4860668B2 (ja) * 2008-06-19 2012-01-2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並びに冷凍サイクル装置の冷媒充填方法及び冷媒回収方法
US9404681B2 (en) * 2011-03-07 2016-08-0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WO2012137260A1 (ja) * 2011-04-08 2012-10-1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の冷媒回収方法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6440930B2 (ja) 2013-06-20 2018-12-19 三菱重工サーマ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及び空気調和機の制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64437A (ja) * 1991-12-12 1993-06-29 Hitachi Ltd 空気調和機
CN1401068A (zh) * 2000-02-14 2003-03-05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制冷装置和摩擦损耗粉判断装置及制冷剂氧化判断装置
CN2410600Y (zh) * 2000-02-23 2000-12-13 续克宁 带视镜的储液器
CN201653013U (zh) * 2010-01-13 2010-11-24 斗山工程机械(山东)有限公司 储液罐
CN201706816U (zh) * 2010-05-26 2011-01-12 广东欧科空调制冷有限公司 带有视液管的储液罐
JP2013217594A (ja) * 2012-04-10 2013-10-24 Daikin Industries Ltd 感温素子の固定構造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80168A (zh) * 2021-04-30 2023-12-22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冷冻循环系统以及制冷剂回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330639A4 (en) 2019-04-17
EP3330639A1 (en) 2018-06-06
US20180172329A1 (en) 2018-06-21
JP2017032185A (ja) 2017-02-09
WO2017018494A1 (ja) 2017-02-02
BR112017026846A2 (pt) 2018-08-14
JP6944236B2 (ja) 2021-10-06
US11060773B2 (en) 2021-07-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20960B2 (en) Heat pump system having a pre-processing module
CN1430030A (zh) 热泵型空调
CN103988032B (zh) 制冷装置
CN103062851A (zh) 空调系统及其除湿方法
CN101223837B (zh) 用于通讯设备的空调系统
CN107850361A (zh) 冷冻装置
CN105352225B (zh) 空调器
CN104236155B (zh) 具有冷媒过冷、除霜制热功能的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4236177B (zh) 一种相变蓄热、冷媒过冷热交换装置及采用其的空调系统
CN102297480B (zh) 空调的室内单元
CN109751796A (zh) 具有自然冷却功能的风冷冷水机组
CN209390598U (zh) 集装箱数据中心
CN104896808B (zh) 多联机系统
CN106813326A (zh) 溶液除湿机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8671233U (zh) 分布式空气源热泵空调机
CN209165864U (zh) 一种冷冻除湿机在0℃时的防结霜系统
CN203869359U (zh) 热气化霜型数码涡旋并联机组
JP7303172B2 (ja) 冷凍装置
CN1337552A (zh) 风冷热泵式空调器的防结冰装置
CN109442793A (zh) 一种空调融霜系统及空调系统
CN110748983A (zh) 冷凝换热器及具有其的室外机
CN202254011U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换热器及空调机
CN210463633U (zh) 一种采用热管换热器作为室内换热器的特种空调
CN105865225B (zh)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及空调器
CN108224841A (zh) 一种带接水盘融冰管路的热泵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32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