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47840A - 空气过滤器滤材、过滤包以及空气过滤器单元 - Google Patents

空气过滤器滤材、过滤包以及空气过滤器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47840A
CN107847840A CN201680046525.6A CN201680046525A CN107847840A CN 107847840 A CN107847840 A CN 107847840A CN 201680046525 A CN201680046525 A CN 201680046525A CN 107847840 A CN107847840 A CN 1078478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ber
diameter
trapping layer
filter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4652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847840B (zh
Inventor
村上千鹤
�原聪
阪野竜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kin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kin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kin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Daikin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8478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478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8478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478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6/00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 B01D46/52Particle separators, e.g. dust precipitators, using filters embodying folded corrugated or wound sheet material
    • B01D46/521Particle separators, e.g. dust precipitators, using filters embodying folded corrugated or wound sheet material using folded, pleated material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1/0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 D04H1/4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 D04H1/42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ertain kinds of fibres insofar as this use has no preponderant influence on the consolidation of the fleece
    • D04H1/4382Stretched reticular film fibres; Composite fibres; Mixed fibres; Ultrafine fibres; Fibres for artificial leather
    • D04H1/43835Mixed fibres, e.g. at least two chemically different fibres or fibre blen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39/00Filtering material for liquid or gaseous fluids
    • B01D39/14Other self-supporting filtering material ; Other filtering material
    • B01D39/16Other self-supporting filtering material ; Other filtering material of organic material, e.g. synthetic fib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39/00Filtering material for liquid or gaseous fluids
    • B01D39/14Other self-supporting filtering material ; Other filtering material
    • B01D39/16Other self-supporting filtering material ; Other filtering material of organic material, e.g. synthetic fibres
    • B01D39/1607Other self-supporting filtering material ; Other filtering material of organic material, e.g. synthetic fibres the material being fibrous
    • B01D39/1623Other self-supporting filtering material ; Other filtering material of organic material, e.g. synthetic fibres the material being fibrous of synthetic orig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6/00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 B01D46/0002Casings; Housings; Frame constructions
    • B01D46/0005Mounting of filtering elements within casings, housings or fram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6/00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 B01D46/52Particle separators, e.g. dust precipitators, using filters embodying folded corrugated or wound sheet material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1/0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 D04H1/4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 D04H1/42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ertain kinds of fibres insofar as this use has no preponderant influence on the consolidation of the fleece
    • D04H1/4382Stretched reticular film fibres; Composite fibres; Mixed fibres; Ultrafine fibres; Fibres for artificial leather
    • D04H1/43825Composite fibres
    • D04H1/4383Composite fibres sea-island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1/0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 D04H1/4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 D04H1/42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ertain kinds of fibres insofar as this use has no preponderant influence on the consolidation of the fleece
    • D04H1/4382Stretched reticular film fibres; Composite fibres; Mixed fibres; Ultrafine fibres; Fibres for artificial leather
    • D04H1/43838Ultrafine fibres, e.g. microfibre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3/0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yarns or like filamentary material of substantial length
    • D04H3/005Synthetic yarns or filaments
    • D04H3/007Addition polymer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3/0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yarns or like filamentary material of substantial length
    • D04H3/016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yarns or like filamentary material of substantial length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enes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3/0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yarns or like filamentary material of substantial length
    • D04H3/02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yarns or like filamentary material of substantial length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forming fleeces or layers, e.g. reorientation of yarns or filaments
    • D04H3/05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yarns or like filamentary material of substantial length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forming fleeces or layers, e.g. reorientation of yarns or filaments in another pattern, e.g. zig-zag, sinusoid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39/00Aspects relating to filtering material for liquid or gaseous fluids
    • B01D2239/06Filter cloth, e.g. knitted, woven non-woven; self-supported material
    • B01D2239/0604Arrangement of the fibres in the filtering material
    • B01D2239/0622Melt-blow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39/00Aspects relating to filtering material for liquid or gaseous fluids
    • B01D2239/06Filter cloth, e.g. knitted, woven non-woven; self-supported material
    • B01D2239/065More than one layer present in the filtering material
    • B01D2239/0654Support lay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39/00Aspects relating to filtering material for liquid or gaseous fluids
    • B01D2239/12Special parameters characterising the filtering material
    • B01D2239/1233Fibre diame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39/00Aspects relating to filtering material for liquid or gaseous fluids
    • B01D2239/12Special parameters characterising the filtering material
    • B01D2239/125Size distribu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39/00Aspects relating to filtering material for liquid or gaseous fluids
    • B01D2239/12Special parameters characterising the filtering material
    • B01D2239/1291Other parame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Filtering Materials (AREA)
  • Nonwoven Fabrics (AREA)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即使在由能够进行压花加工的材质构成的情况下也能够长寿命化的空气过滤器滤材、过滤包以及空气过滤器单元。在拉伸伸长度为10%以上的空气过滤器滤材(1)中,主捕集层(30)的填充率为5%以上15%以下,其厚度为0.35mm以上0.70mm以下,在其纤维直径分布中分别具有小于1.0μm的峰值和1.0μm以上的峰值,直径小于1.0μm的小纤维直径的平均纤维直径为0.1μm以上并且小于0.8μm,直径为1.0μm以上的大纤维直径的平均纤维直径为1.2μm以上并且小于3.0μm,小纤维直径的纤维和大纤维直径的纤维的体积比为30:70~80:20。

Description

空气过滤器滤材、过滤包以及空气过滤器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过滤器滤材、过滤包以及空气过滤器单元。
背景技术
目前,例如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8-049333号公报)所记载的那样,提出了一种由玻璃纤维构成的玻璃滤材,即所谓的中等性能的空气过滤器滤材。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确保较大的滤材面积,通过交替进行外折和内折的压褶加工来将空气过滤器滤材加工为锯齿形状,并且将该空气过滤器滤材保持于框体以使之能够作为空气过滤器单元使用。
此处,从确保空气的流路的观点出发,较为理想的是,即使在承受使用时的风压的状态下,组装于空气过滤器单元的滤材也要尽可能地保持相邻的外折部分或内折部分的间隔(压褶间隔)。
对于这点,可以认为的是,例如通过压花加工分别在由于外折或内折而相对的两个相对面形成凸部,并且通过使上述凸部彼此抵接,从而保持压褶间隔。
此外,通过上述压花加工而成的凸部例如是利用一对表面形成有多个凹凸的模具以从两侧夹住滤材的方式对滤材进行冲压而形成的。因此,对于例如由现有的玻璃纤维构成的玻璃滤材这样的具有硬而脆的材质的滤材而言,由于进行压花加工会破坏膜结构,容易被压坏,因而进行压花加工较困难。
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形成的,即提供一种即使在由能够进行压花加工的材质构成的情况下也能够长寿命化的空气过滤器滤材、过滤包以及空气过滤器单元。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的空气过滤器滤材具有主捕集层。主捕集层的填充率为5%以上15%以下。主捕集层的厚度为0.35mm以上0.70mm以下。在主捕集层的纤维直径分布中分别具有小于1.0μm的峰值和1.0μm以上的峰值。主捕集层的直径小于1.0μm的小纤维直径的纤维的平均纤维直径为0.1μm以上并且小于0.8μm。主捕集层的直径为1.0μm以上的大纤维直径的纤维的平均纤维直径为1.2μm以上并且小于3.0μm。小纤维直径的纤维和大纤维直径的纤维的体积比(小纤维直径的纤维:大纤维直径的纤维)为30:70~80:20(包括边界值)。空气过滤器滤材的拉伸伸长度为10%以上。
此处,关于小纤维直径的纤维和大纤维直径的纤维的体积比,使从主捕集层的气流的流过方向中的上游侧到下游侧之间的任意位置的体积比处于上述体积比的数值范围内。
在上述空气过滤器滤材中,由于拉伸伸长度为10%以上,因而即使在进行形成凸部的压花加工的情况下,也不容易发生纤维的破坏。此外,由于空气过滤器滤材的主捕集层的填充率为5%以上15%以下,并且其厚度为0.35mm以上0.70mm以下,因而能够实现所谓中等性能程度的捕集效率(70%以上)。此外,由于上述空气过滤器滤材的主捕集层的厚度为0.35mm以上0.70mm以下,形成得足够薄,因而容易进行基于外折和内折的压褶加工(即使在假设使用了通气性支承件的情况下,也容易进行压褶加工)。
在上述前提下,上述空气过滤器滤材的主捕集层在纤维直径分布中具有小于1.0μm的峰值和1.0μm以上的峰值,通过使小纤维直径和大纤维直径分别具有特定的几何平均并且将小纤维直径的纤维和大纤维直径的纤维的体积比的比例设置为具有特定的平衡,从而使滤材不容易发生孔眼堵塞,进而能够使上述空气过滤器滤材长寿命化(将灰尘储存量增大)。
第二方面的空气过滤器滤材包括上游捕集层和主捕集层。主捕集层相对于上游捕集层配置于气流的下游侧。空气过滤器滤材的拉伸伸长度为10%以上。使包括粒子直径为0.4μm的NaCl粒子的空气以5.3cm/秒的流速流过上游捕集层时的粒子的捕集效率为5%以上50%以下。上游捕集层的厚度为0.15mm以上0.45mm以下。上游捕集层的纤维直径分布的峰值为一个。上游捕集层的平均纤维直径为1.0μm以上2.0μm以下。主捕集层的填充率为5%以上15%以下。主捕集层的厚度为0.26mm以上0.56mm以下。在主捕集层的纤维直径分布中分别具有小于1.0μm的峰值和1.0μm以上的峰值。主捕集层的直径小于1.0μm的小纤维直径的纤维的平均纤维直径为0.1μm以上并且小于0.8μm。主捕集层的直径为1.0μm以上的大纤维直径的纤维的平均纤维直径为1.2μm以上3.0μm以下。小纤维直径的纤维和大纤维直径的纤维的体积比(小纤维直径的纤维:大纤维直径的纤维)为30:70~80:20(包括边界值)。
此处,关于小纤维直径的纤维和大纤维直径的纤维的体积比,使从主捕集层的气流的流过方向中的上游侧到下游侧之间的任意位置的体积比处于上述体积比的数值范围内。
在上述空气过滤器滤材中,由于拉伸伸长度为10%以上,因而即使在进行形成凸部的压花加工的情况下,也不容易发生纤维的破坏。此外,在上述空气过滤器滤材中,通过将特定的上游捕集层与主捕集层组合使用,能够实现所谓中等性能程度的捕集效率(70%以上),其中,上述特定的上游捕集层的捕集效率为5%以上50%以下,其厚度为0.15mm以上0.45mm以下,其平均纤维直径为1.0μm以上2.0μm以下,上述主捕集层的填充率为5%以上15%以下,其厚度为0.15mm以上0.45mm以下。此外,由于上述空气过滤器滤材的上游捕集层的厚度为0.15mm以上0.45mm以下,主捕集层的厚度为0.26mm以上0.56mm以下,形成得足够薄,因而容易进行基于外折和内折的压褶加工(即使在假设使用了通气性支承件的情况下,也容易进行压褶加工)。
在上述前提下,上述空气过滤器滤材在纤维直径分布中具有小于1.0μm的峰值和1.0μm以上的峰值,通过使小纤维直径和大纤维直径分别具有特定的几何平均并且将小纤维直径的纤维和大纤维直径的纤维的体积比的比例设置为具有特定的平衡,从而使滤材不容易发生孔眼堵塞,进而能够使上述空气过滤器滤材长寿命化(将灰尘储存量增大)。
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空气过滤器滤材的基础上,第三方面的空气过滤器滤材的小纤维直径的纤维的直径的几何标准偏差为3.0以下,大纤维直径的纤维的直径的几何标准偏差为3.0以下。
在上述空气过滤器滤材中,能够使该空气过滤器滤材更加长寿命化。
在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空气过滤器滤材的基础上,在第四方面的空气过滤器滤材中,使空气以5.3cm/秒的流速流过空气过滤器用滤材时的压力损失为30Pa以上55Pa以下。此外,使包括粒子直径为0.4μm的NaCl粒子的空气以5.3cm/秒的流速流过空气过滤器用滤材时的粒子的捕集效率为75%以上。此外,在空气过滤器用滤材中,使包括个数中位直径为0.25μm的聚α烯烃粒子的空气以5.3cm/秒的流速连续通风,压力损失上升250Pa时的聚α烯烃粒子的灰尘储存量为5g/m2以上。
在上述空气过滤器滤材中,能够使中等性能的空气过滤器滤材长寿命化。
在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空气过滤器滤材的基础上,第五方面的空气过滤器滤材由从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酰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以及聚乙烯构成的组中选出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构成。
在上述空气过滤器滤材中,能够采用常用的材料来实现该空气过滤器滤材的长寿命化。
在第一方面至第五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空气过滤器滤材的基础上,在第六方面的空气过滤器滤材的主捕集层中,气流流过的方向上的下游侧半部分的小纤维直径的纤维比上游侧半部分的小纤维直径的纤维多。
此处,气流流过的方向上的下游侧半部分的小纤维直径的纤维是否比上游侧半部分的小纤维直径的纤维多,能够在使用电子显微镜对主捕集层的上游侧半部分和下游侧半部分的任意部位进行观察的情况下,通过单位体积中存在的小纤维直径的纤维(直径小于1.0μm的纤维)的根数的大小来把握。
在上述空气过滤器滤材中,由于不容易在气流的上游侧发生孔眼堵塞,因而能够实现进一步的长寿命化。
第七方面的过滤包包括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空气过滤器滤材。空气过滤器滤材形成有多个在厚度方向上突出的凸部。在过滤包中,空气过滤器滤材被加工为外折和内折交替反复而形成的锯齿形状。
此外,“过滤包”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可以不是平坦的片状,而是整形为通过交替进行外折和内折而折叠出的锯齿形状,并且能够收容于任意的框体。
由于在上述过滤包的空气过滤器滤材中形成有多个在厚度方向上突出的凸部,因而在被加工为外折和内折交替反复而形成的锯齿形状的状态下,容易确保相邻表面彼此的间隔。藉此,能够抑制由于使用时的风压而引起的变形,从而充分发挥性能。
第八方面的空气过滤器单元包括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空气过滤器滤材或第七方面的过滤包,以及对空气过滤器滤材或过滤包进行保持的框体。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空气过滤器滤材、过滤包或空气过滤器单元,即使在由能够进行压花加工的材质构成的情况下也能够长寿命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过滤器滤材的层结构的示意剖视图。
图2是表示变形例的空气过滤器滤材的层结构的示意剖视图。
图3是本实施方式的过滤包的外观立体图。
图4是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过滤器单元的外观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以一实施方式为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
以下,以实施方式为例对空气过滤器滤材(以下简称为滤材)、过滤包、空调过滤器单元以及空调过滤器滤材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1)空气过滤器滤材
图1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过滤器滤材1的示意剖视图。
空气过滤器滤材1是对气体中的灰尘进行捕集的空气过滤器滤材,具有主捕集层30。
为了对主捕集层30进行支承以使之能够自主站立,空气过滤器滤材1也可包括通气性支承件10。此处,通气性支承件10可以相对于主捕集层30设置于气流的上游侧,也可设置于下游侧。在图1所示的例中,通气性支承件10相对于主捕集层30设置于气流的上游侧。此外,通气性支承件10可以不仅相对于主捕集层30设置于气流的上游侧,而且在气流的下游侧也设置通气性支承件10。
以下,对各层以及各层间的关系进行具体的说明。
(2)主捕集层
主捕集层30是在空气过滤器滤材中对捕集效率贡献最大的层,其填充率为5%以上15%以下,厚度为0.35mm以上0.70mm以下,并且在其纤维直径分布中分别具有小于1.0μm和1.0μm以上的峰值。此处,在主捕集层30的纤维直径分布中,将具有小于1.0μm的纤维直径的纤维设为小纤维直径的纤维,将具有1.0μm以上的纤维直径的纤维设为大纤维直径的纤维。对于直径小于1.0μm的小纤维直径的纤维,在主捕集层30中的平均纤维直径为0.1μm以上并且小于0.8μm,更为理想的是,上述平均纤维直径为0.3μm以上并且小于0.7μm。此外,对于直径为1.0μm以上的大纤维直径的纤维,在主捕集层30中的平均纤维直径为1.2μm以上并且小于3.0μm,更为理想的是,上述平均纤维直径为1.3μm以上并且小于2.9μm。此外,主捕集层30的小纤维直径的纤维和大纤维直径的纤维的体积比(小纤维直径的纤维:大纤维直径的纤维)为30:70~80:20(包括边界值)。
由于主捕集层30的填充率为5%以上15%以下,并且其厚度为0.35mm以上0.70mm以下,因而能够实现所谓中等性能程度的捕集效率(70%以上)。此外,更为理想的是,主捕集层30的填充率为5%以上10%以下。
主捕集层30的厚度为0.35mm以上0.70mm以下,形成得足够薄。因而,即使在采用通气性支承件10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空气过滤器滤材1整体的厚度足够薄,从而容易进行基于外折(日语:山折り)和内折(日语:谷折り)的压褶加工(日语:プリーツ加工)。
在主捕集层30的纤维直径分布中具有直径小于1.0μm的峰值和直径为1.0μm以上的峰值。
主捕集层30同时具有:具有小于1.0μm的纤维直径的小纤维直径的纤维;以及具有1.0μm以上的纤维直径的大纤维直径的纤维,小纤维直径的纤维的平均纤维直径为0.1μm以上并且小于0.8μm,由于上述小纤维直径的纤维非常细,因而容易捕捉粒子,大纤维直径的纤维的平均纤维直径为1.2μm以上并且小于3.0μm,由于上述大纤维直径的纤维非常粗,因而将大纤维直径的纤维夹设在小纤维直径的纤维彼此之间以确保小纤维直径的纤维的间隔,从而容易确保用于捕捉粒子的空间,因此能够抑制空气过滤器滤材1的孔眼堵塞,并且增大灰尘储存量。
特别地,在主捕集层30中,较为理想的是,具有0.1μm以上并且小于0.8μm的平均纤维直径的小纤维直径的纤维的几何标准偏差为3.0以下,具有1.2μm以上并且小于3.0μm的平均纤维直径的大纤维直径的纤维的几何标准偏差为3.0以下。此外,由于上述小纤维直径的纤维和大纤维直径的纤维的体积比(小纤维直径的纤维:大纤维直径的纤维)为30:70~80:20,因而能够同时适度地获得通过小纤维直径的纤维对粒子进行捕捉的功能和通过大纤维直径的纤维来确保空间的功能,从而能够实现中等性能的空气过滤器的捕集效率并且实现长寿命化(灰尘储存量的增大)。
此外,主捕集层30可构成为小纤维直径的纤维和大纤维直径的纤维的体积比从气流的上游侧到下游侧是均匀的,但从进一步地延长寿命的观点出发,主捕集层30也可以下述方式构成:在“小纤维直径的纤维:大纤维直径的纤维”之比为30:70~80:20的范围内,在气流的上游侧,小纤维直径的纤维较疏,在气流的下游侧,小纤维直径的纤维较密。藉此,能够使主捕集层30的气流的上游侧不容易发生孔眼堵塞(对上游侧处的初期的孔眼堵塞进行抑制),能够在气流的方向的全部区域内充分地利用大纤维直径的纤维所确保的空间,因而能够进一步地延长寿命。虽然没有特别的限定,但主捕集层30例如也可构成为主捕集层30的气流方向中的下游侧半部分的小纤维直径的纤维比上游侧半部分的小纤维直径的纤维多。此处,关于小纤维直径的纤维是否较多,可以在使用显微镜对上游侧半部分和下游侧半部分的任意的多个部位进行观察的情况下,通过单位体积中存在的小纤维直径的根数来把握。
主捕集层30例如可以由从聚丙烯(PP)、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酰胺(PA)、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以及聚乙烯(PE)构成的组中选出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构成90质量%以上,也可构成100质量%。在主要由上述聚合物构成的情况下,由于能够确保拉伸伸长度足够大,因而即使在对空气过滤器滤材1进行压花加工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滤材结构的破坏,并且能够通过压花加工形成凸部。
较为理想的是,使空气以5.3cm/秒的流速流过主捕集层30时的压力损失为25Pa以上55Pa以下,更为理想的是,其下限值可以为30Pa以上,上限值为42Pa以下。
此外,较为理想的是,使包括粒子直径为0.4μm的NaCl粒子的空气以5.3cm/秒的流速流过主捕集层30时的上述粒子的捕集效率是70%以上,更为理想的是,上述捕集效率是75%以上。虽然主捕集层30的捕集效率的上限值没有特别的限定,但可以是例如85%。
此外,较为理想的是,使包括个数中位直径为0.25μm的聚α烯烃(日文:ポリアルファオレフィン)粒子的空气以5.3cm/秒的流速连续通风于主捕集层30,压力损失上升250Pa时的上述聚α烯烃粒子的灰尘储存量为5.0g/m2以上,更为理想的是,上述灰尘储存量为6.0g/m2以上。
具有上述小纤维直径的纤维和大纤维直径的纤维的主捕集层30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能够采用公知的熔喷法进行制造。
关于基于熔喷法的无纺布的制造方法的原理,例如在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U.SNAVAL RESEARCH LABORATORY)(第5265号报告,1959年02月11日(Report No.5265,February,11,1959))有所报告,并且在日本专利特开昭50-46972号公报和报文“熔喷法-一种新型无纺布产品的一步化织物工艺”(Melt Blowing-A One-Step Web Process forNew Nonwoven Products)(第56卷,1973年4月4日,TAPPI杂志(Vol 56,No.4April 1973,Tappi Journal杂志))中也有详细的说明。由此,在模具(dies)前端以隔着一定的间距的方式设置多个具有一定的孔径的喷嘴,并且将从上述喷嘴排出的熔融聚合物在高温的喷射气流中纺丝,从而能够形成由具有较均匀的直径的极细纤维构成的无纺布。能够通过改变熔喷法的制造条件,例如通过改变作为主导因素的聚合物排出温度、排出量和空气量等来任意地改变上述无纺布的构成纤维直径。此外,能够使上述无纺布的纤维直径较均匀,并且使纤维直径的分布变窄。此外,也可通过热压延辊将无纺布压紧从而减小无纺布的有效直径。此外,例如可以如日本专利特许第3753522号中所记载的那样,通过采用配置了具有在特定范围内的不同孔径的喷嘴孔的喷嘴件,从而在改变熔喷时的纺丝纤维直径分布的情况下,能够在熔喷时同时并一体地形成由直径不同的纤维适当地混合和分散而成的无纺布。在上述主捕集层30的制造中,例如,通过采用具有产生小纤维直径的纤维的较小孔的喷嘴和具有产生大纤维直径的纤维的较大孔的喷嘴,对从喷嘴排出的单位时间的聚合物的排出量、聚合物的排出温度(与聚合物的熔融粘度对应)以及加热后的空气的吹出速度等进行调节,从而能够调节纤维直径,进而得到具有特定的几何平均、几何标准偏差以及体积比的无纺布。此外,在气流的上游侧和下游侧设置疏密梯度的情况下,例如,可以如日本专利特许第5362561号公报记载的那样,在熔喷时,采用独立的两个系统的喷嘴(小纤维直径用和大纤维直径用)来使从具有较小孔的喷嘴排出的小纤维直径的纤维量和从具有较大孔的喷嘴排出的大纤维直径的纤维量的比例变化。
(3)通气性支承件
在仅靠主捕集层30难以自主站立的情况下,将通气性支承件10和主捕集层30一起使用以使之能够作为空气过滤器滤材1自主站立。
相对于主捕集层30,通气性支承件10例如能够配置于气流的上游侧。
通气性支承件10的材质和结构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能够列举无纺布、织布、金属网、树脂网等。其中,从强度、捕集性、柔软性和作业性的观点出发,优选具有热封性的无纺布。较为理想的是,无纺布是构成纤维的局部或全部具有芯/鞘结构的无纺布、通过由低熔点材料构成的纤维层和由高熔点材料构成的纤维层这两层构成的双层无纺布、在表面涂敷有热封性树脂的无纺布。作为上述无纺布,例如能够列举纺粘无纺布。此外,较为理想的是,在具有芯/鞘结构的无纺布中,芯成分的熔点比鞘成分的熔点高。例如,作为芯/鞘的各材料的组合,例如能够列举PET/PE、高熔点聚酯/低熔点聚酯。作为双层无纺布的低熔点材料/高熔点材料的组合,例如能够列举PE/PET、PP/PET、PBT/PET、低熔点PET/高熔点PET。作为在表面涂敷有热封性树脂的无纺布,例如能够列举在PET无纺布涂敷有EVA(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在PET无纺布涂敷有烯烃树脂。
无纺布的材质没有特别的限定,能够采用聚烯烃(PE、PP等)、聚酰胺、聚酯(PET等)、芳香族聚酰胺或上述材料的复合材料等。
通过使通气性支承件10的一部分通过加热熔融或通过使热熔树脂熔融,利用锚效应或利用反应性粘接剂等的粘接,能够使上述通气性支承件10与主捕集层30接合。
较为理想的是,通气性支承件10的单位面积质量例如为50g/m2以上150g/m2以下,更为理想的是,上述通气性支承件10的单位面积质量为50g/m2以上100g/m2以下。
较为理想的是,通气性支承件10的厚度例如为0.6mm以下,更为理想的是,上述通气性支承件10的厚度为0.5mm以下,上述通气性支承件10的厚度可以为0.2mm以上。
与上述主捕集层30相比,通气性支承件10的压力损失、捕集效率以及灰尘储存量均非常低,能够基本上视为零。
使空气以5.3cm/秒的流速流过通气性支承件10时的压力损失优选为例如10Pa以下,更为优选的是5Pa以下,进一步优选的是1Pa以下。
使包括粒子直径为0.4μm的NaCl粒子的空气以5.3cm/秒的流速流过通气性支承件10时的粒子的捕集效率例如可以基本上视为零或近似视为零。
(4)滤材整体
空气过滤器滤材1整体的拉伸伸长度为10%以上。由于与拉伸伸长度为1%左右的玻璃纤维相比,上述空气过滤器滤材1的拉伸伸长度较大,因而即使在进行形成凸部的压花加工的情况下,也不容易发生纤维的破坏。
空气过滤器滤材1整体的厚度优选为例如1.5mm以下,更为优选的是1.2mm以下,进一步优选的是1.1mm以下,进一步更为优选的是1.0mm以下,上述空气过滤器滤材1整体的厚度可以为0.3mm以上。通过使空气过滤器滤材1整体的厚度形成得较薄,从而容易进行基于外折和内折的压褶加工。
此外,由通气性支承件10和主捕集层30层叠而成的空气过滤器滤材1整体的压力损失以及捕集效率基本上与主捕集层30的压力损失和捕集效率相等。这是因为通气性支承件10基本上没有对压力损失和捕集效率做出贡献。
使空气以5.3cm/秒的流速流过空气过滤器滤材1整体时的压力损失优选为30Pa以上55Pa以下,下限也可以为35Pa以上。
此外,较为理想的是,使包括粒子直径为0.4μm的NaCl粒子的空气以5.3cm/秒的流速流过空气过滤器滤材1整体时的上述粒子的捕集效率为70%以上,更为理想的是,上述捕集效率是75%以上。虽然空气过滤器滤材1整体的捕集效率的上限值没有特别的限定,但可以是例如85%。
较为理想的是,空气过滤器滤材1整体的PF值为12以下18以上,更为理想的是14以上18以下。
此外,使包括个数中位直径为0.25μm的聚α烯烃粒子的空气以5.3cm/秒的流速连续通风于空气过滤器滤材1整体,从能够实现使上述空气过滤器滤材1具有与由通常的玻璃纤维构成的玻璃滤材的灰尘储存量相同程度或以上的灰尘储存量并且使上述空气过滤器滤材1长寿命化的观点出发,较为理想的是,压力损失上升250Pa时的上述聚α烯烃粒子的灰尘储存量为5.0g/m2以上,更为理想的是,上述灰尘储存量为6.0g/m2以上。特别地,从下述观点出发,更为理想的是,空气过滤器滤材1整体的灰尘储存量为6.6g/m2以上:并非确保上述空气过滤器滤材1与通常的玻璃滤材具有相同程度的灰尘储存量,而是能够确保上述空气过滤器滤材1与具有玻璃纤维的纤维直径中的几何平均为0.5μm左右的小纤维直径和几何平均为1.1左右的大纤维直径这两种纤维直径的峰值的玻璃滤材具有相同程度的灰尘储存量(参照玻璃滤材的比较例)。虽然空气过滤器滤材1整体的灰尘储存量的上限值没有特别的限定,但可以是例如15.0g/m2
(5)变形例
参照图2对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过滤器滤材1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在上述空气过滤器滤材1中,主要以从气流的上游侧依次包括任意的通气性支承件10、主捕集层30的具有双层结构的滤材为例进行了说明。
与此相对的是,例如,也可以是如图2所示的具有三层结构的空气过滤器滤材2。
空气过滤器滤材2包括与空气过滤器滤材1类似的主捕集层30以及配置于比主捕集层30靠气流的上游侧的位置的上游捕集层20。与上述空气过滤器滤材1相同的是,空调过滤器滤材2还可以包括任意的通气性支承件10,通气性支承件10可以配置于气流的最上游侧、主捕集层30和上游捕集层20之间、气流的最下游侧中的任意一处。在图2所示的空气过滤器滤材2中,上述通气性支承件10配置于气流的最上游侧。
与上述空气过滤器滤材1的主捕集层30的不同点在于,空气过滤器滤材2的主捕集层30的厚度为0.26mm以上0.56mm以下,至于其它的物理特性,与上述空气过滤器滤材1的主捕集层30相同。在空气过滤器滤材2中,由于能够在主捕集层30的上游侧的上游捕集层20中对粒子的一部分进行捕捉,因而能够将用于实现中等性能程度的捕集效率的主捕集层30侧所要求的负荷减小,并且能够将主捕集层30的厚度减小。此外,在与上游捕集层20层叠的状态下,即使在假设使用了通气性支承件10的情况下,空气过滤器滤材2的主捕集层30也能形成得足够薄以达到容易进行基于外折和内折的压褶加工的程度。
使包括粒子直径为0.4μm的NaCl粒子的空气以5.3cm/秒的流速流过上游捕集层20时的粒子的捕集效率是5%以上50%以下,更为理想的是,上述捕集效率是10%以上50%以下。若上游捕集层20的捕集效率过低,则主捕集层30的捕集负荷变高,从而会在初期发生由灰尘引起的孔眼堵塞。此外,若上游捕集层20的捕集效率过高,则无法忽略上游捕集层20自身的孔眼堵塞,依然会在初期发生孔眼堵塞。
上游捕集层20的厚度为0.15mm以上0.45mm以下。在上游捕集层20的厚度超过0.45mm的情况下,由于空气过滤器单元60的结构而引起的压力损失(结构阻力)会变大。
上游捕集层20的平均纤维直径为1.0μm以上2.0μm以下。在平均纤维直径比1.0μm小的情况下,虽然捕集效率有所上升,但由于纤维配置较密,因此上游捕集层20中的压力损失上升较大。另一方面,在平均纤维直径为2.0μm以上的情况下,若为了维持捕集效率而增大单位面积质量,则上游捕集层20的厚度变厚,上游捕集层20中的压力损失上升。此外,较为理想的是,在上述情况下的上游捕集层20的单位面积质量例如为5g/m2以上50g/m2以下。若纤维直径过小,则纤维间隔变密,从而也无法忽略上游捕集层20自身的孔眼堵塞,此外,若纤维直径较大,则单位纤维的捕集效率降低,因而,为了获得上游捕集层20所需的捕集效率,单位面积质量和厚度会增大,使结构阻力变大,这是不理想的。
较为理想的是,上游捕集层20的纤维直径的几何标准偏差为2.5以下,更为理想的是,上述几何标准偏差为2.0以下。这是因为,若几何标准偏差过大,则单位纤维的捕集效率较低的纤维的比例增加,为了获得上游捕集层20所需的捕集效率,需要增大单位面积质量和厚度。
较为理想的是,使空气以5.3cm/秒的流速流过上游捕集层20时的压力损失为10Pa以上20Pa以下。
上游捕集层20没有特别的限定,但较为理想的是,上述上游捕集层20是由熔喷法、静电纺丝法、海岛法以及上述方法的混合方法中的一种方法制造出的纤维材料构成的无纺布或纤维层结构体。在混合方法中例如包括熔融纺丝法或驻极体吹制法。海岛法是指下述方法:例如,在通过从多个排出口排出的方式来形成纤维的情况下,根据排出路径设置不同的原料,使一部分的原料构成海部分,使其它的不同原料构成岛部分,从而使纤维的截面具有海岛结构。此处,能够通过对海岛的两个成分或多个成分的聚合物进行纺丝并且在后续加工中使海部分熔融,从而使岛部分残留而成为纤维。此外,能够通过排出路径的原料的组合来对堆积密度和伸展性等进行调节。
上游捕集层20的纤维材料的材质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能够列举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酰胺(PA)、聚丙烯腈(PAN)、聚偏氟乙烯(PVdF)、聚乙烯醇(PVA)、聚氨酯(PU)以及上述材质的混合物等。
(6)用途的实例
空气过滤器滤材例如用于下述用途:
圆柱筒式过滤器(工业用)、过滤器(工业用)、吸尘器用过滤器(吸尘器用)、燃气轮机用筒式过滤器(面向燃气轮机的兼容产品用)、冷却过滤器(电子设备箱体用)等领域;
普通空调用(大楼、商业设施、学校用等)、空气净化器用过滤器等领域。
(7)过滤包
接着,参照图3对本实施方式的过滤包进行说明。
图3是本实施方式的过滤包40的外观立体图。
过滤包40包括上述说明的空气过滤器滤材(例如,空气过滤器滤材1和空气过滤器滤材2等)。过滤包40的空气过滤器滤材是被加工为具有外折和内折交替反复的锯齿形状(压褶加工)的加工完毕的滤材。例如能够通过旋转式折叠机来进行压褶加工。滤材的折叠宽度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可以是25mm以上280mm以下。由于对过滤包40进行了压褶加工,因而能够使将过滤包40用于空气过滤器单元的情况下的滤材的折入面积增大,藉此,能够获得捕集效率较高的空气过滤器单元。
此外,对压褶加工前的空气过滤器滤材1和空气过滤器滤材2进行压花加工,该压花加工用于使突起(凸部)分别形成于由于压褶加工时的外折或内折而相对的两个邻接相对面。此外,在压花加工时也可使突起仅形成于相对的两个相对面中的一方。藉此,能够通过将在施加了压褶加工的状态下相对的两个邻接相对面的间隔设为使各突起彼此抵接或使一个突起与另一方的相对面的表面抵接来保持压褶间隔。此外,压花加工的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可以通过利用一对表面形成有多个凹凸的模具以从两侧夹住滤材的方式对滤材进行冲压来进行。
此外,除了滤材,过滤包40还可以包括隔板(未图示),上述隔板用于对在将上述过滤包40用于空气过滤器单元的情况下的压褶间隔进行保持。隔板的材质没有特别的限定,较为理想的是,能够采用热熔树脂。
(8)空气过滤器单元
接着,参照图4对空气过滤器单元60进行说明。
图4是本实施方式的过滤包60的外观立体图。
空气过滤器单元60包括上述说明的空气过滤器滤材或过滤包以及对空气过滤器滤材或过滤包进行保持的框体50。换言之,空气过滤器单元可以以滤材保持于框体的方式进行制作,也可以过滤包40保持于框体50的方式进行制作。图4所示的空气过滤器单元60是采用过滤包40和框体50制作而成的。
框体50例如通过将板材组合或将树脂成形而制成,较为理想的是,过滤包40和框体50之间通过密封剂密封。密封剂用于防止过滤包40和框体50之间的泄漏,能够采用例如环氧、丙烯酸、聚氨酯类等树脂制的材料。
包括过滤包40和框体50的空气过滤器单元60可以是使呈平板状延伸的一个过滤包40以收纳于框体50的内侧的方式保持的迷你压褶型的空气过滤器单元,也可以是使呈平板状延伸的多个过滤包并排地保持于框体的V-bank型(日文:Vバンク型)空气过滤器单元或单头型空气过滤器单元。
另一方面,包括滤材和框体的空气过滤器单元可以是使滤材具有交替折返的波形形状、并且在交替折返所形成的滤材的谷部配置有例如经过波纹加工(日文:コルゲート加工)的分离器的分离器型(日文:セパレータ型)的空气过滤器单元。
(9)空气过滤器滤材的制造方法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过滤器滤材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图1所示的具有双层结构的空气过滤器滤材1中各层的层叠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能够利用加热引起的主捕集层30的局部熔融或热熔树脂的熔融所产生的锚效应,或利用采用了反应性粘接剂等的粘接来使主捕集层30和通气性支承件10一体化。
图2所示的具有三层结构的空气过滤器滤材2中各层的层叠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能够利用加热引起的主捕集层30和上游捕集层20的局部熔融或热熔树脂的熔融所产生的锚效应,或利用采用了反应性粘接剂等的粘接来使主捕集层30、上游捕集层20和通气性支承件10一体化。
(10)各参数的定义以及测定方法
以下,对各参数的定义以及测定方法进行说明。
(单位面积质量)
单位面积质量被设为将切割成4.0cm×12.0cm的长方形的试样在精密天平所测定出的质量(g)除以面积(0.0048m2)所得到的值。
(纤维填充率)
根据下式求出滤材的纤维填充率。
纤维填充率(%)=(滤材的单位面积质量)/(滤材的厚度)/(原料的比重)×100
(平均纤维直径以及纤维直径的几何标准偏差)
在采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商品名:SU8020、日立株式会社(HITACHI社)制)以5000倍的倍率所拍摄到的电子显微镜照片中,对任意的25μm×20μm的区域进行观察,画出纵横正交的直线,并用直尺对所有与各直线交叉的纤维的直径进行测定,并通过比例换算求出纤维直径(nm)。接着,在对数概率纸上,将横轴设为纤维直径,将纵轴设为累计频率,并且将求出的纤维直径的累计频率分布绘制成对数正态图,将累计频率为50%的值作为平均纤维直径(中位直径)。表示纤维直径的分布的几何标准偏差是从上述对数正态图的结果中读取累计频率为50%的纤维直径和累计频率为84%的纤维直径并根据下式计算而得到的值。几何标准偏差[-]=累计频率为84%的纤维直径/累计频率为50%的纤维直径
(纤维间间隙)
通过下式计算出纤维间间隙以作为表示空气过滤器发生孔眼阻塞的难易度的参数。
纤维间间隙(μm)=d50(√(π/4α)-1)
d50=平均纤维直径(μm)
α=填充率(-)
π=圆周率
(压力损失)
将滤材的测定样品设置于直内径为113mm(有效滤材面积为100cm2)的过滤器保持件,并且利用流量计将流过滤材的风速调节为5.3cm/秒。接着,通过压力计测出此时在样品滤材的上下游所产生的压力损失。
(粒子直径为0.4μm的NaCl粒子的捕集效率)
根据JIS B9928附件5(规定)NaCl气溶胶的产生方法(加压喷雾法)中所记载的方法,利用静电分级器(TSI制3071A)将由喷雾器产生的NaCl粒子分级为直径0.4μm的单分散粒子后,使上述单分散粒子穿过作为α射线放射源的镅241上从而使粒子的带电状态成为与大气灰尘的带电状态相同的平衡带电状态。将作为测定试样的滤材设置于与测定压力损失时相同的过滤器保持件后,在滤材的上游侧导入直径为0.4μm的NaCl粒子,并且通过凝聚粒子计数器(TSI制3022A)测出使包括上述粒子直径为0.4μm的NaCl粒子的空气以5.3cm/秒的流速流过上述滤材时的上下游的粒子数。根据下式计算出捕集效率。
捕集效率(%)=(1-(CO/CI))×100
CO=下游侧的直径为0.4μm的NaCl粒子的粒子数
CI=上游侧的直径为0.4μm的NaCl粒子的粒子数
(PF值)
通过滤材的压力损失以及捕集效率(粒子直径为0.4μm的NaCl粒子的捕集效率),并根据下式求出PF值。PF值是过往作为表示空气过滤器滤材的捕集性能的大小的指标而使用的值,性能越好,则PF值越大。
PF值={-log((100-捕集效率(%))/100)}/(压力损失(Pa)/1000)
此外,100-捕集效率(%)的值是作为透过率(%)而公知的值。
(灰尘储存量)
根据JIS B9928附件5(规定)NaCl气溶胶的产生方法(加压喷雾法)中所记载的方法,使由喷雾器产生的NaCl粒子穿过作为α射线放射源的镅241从而使粒子的带电状态成为与大气灰尘的带电状态相同的平衡带电状态。将作为测定试样的滤材设置于与测定压力损失时相同的过滤器保持件后,在滤材的上游侧导入NaCl粒子,继续增加NaCl粒子的负荷直至过滤器的压力损失从初始值上升+250Pa为止。通过对增加NaCl粒子的负荷前后的滤材的重量进行测定,并且根据下式计算出灰尘储存量。
灰尘储存量(g/m2)=(MI-MO)/A
MO=增加NaCl粒子负荷前的试验滤材重量(g)
MI=增加NaCl粒子负荷后的试验滤材重量(g)
A=有效滤材面积(100cm2=0.01m2)
(厚度)
将ABS数显千分表(日文:ABSデジマチックインジケータ)(三丰株式会社(日文:ミツトヨ社)制,ID-C112CX)固定于仪表支架,并读取对测定对象施加0.3N的载荷时的厚度值。
由于对通气性支承件10、主捕集层30、上游捕集层20施加压力,因而通过贴合获得的空气过滤器滤材的厚度不是各厚度的单纯总和,而是落在各厚度的单纯总和的85%以上100%以下的范围内,更加具体而言,是落在87%以上95%以下的范围内。
(拉伸伸长度)
根据JIS L 1913(2010)所记载的伸长率(ISO法)的试验方法求出拉伸伸长度。此处,本试验方法基于ISO 9073-3。此外,装置是配置有能够对载荷和夹持间隔进行自动记录的装置的恒速伸长型拉伸试验机,并且使用了具有JIS B 7721规定的精度的装置。首先,从距离试样的端部100mm以上的位置并且从距离均等的位置在纵向和横向上从试样中分别采集五枚试验片,上述试验片的宽度为50±0.5mm,并且具有能够将夹持间隔设为200mm的长度(例如300mm)。接着,在初始载荷的作用下,将试验片以夹持间隔为200±1mm的方式安装于拉伸试验机。其中,初始载荷使试验片处于用手不会使之产生松弛的拉伸状态。以100±10mm/min的拉伸速度向上述试验片施加载荷直至试验片被切断为止。对载荷施加至0.1N为止时的、试验片的最大载荷时的强度进行测定,并且对被拉伸至1mm为止时的、试验片的最大载荷时的伸长量进行测定,从而通过上述伸长量来求出伸长率。分别求出纵向和横向上的上述伸长率的平均值,并且将上述平均值四舍五入至以0.5%为单位的值而设为拉伸伸长度。
实施例
以下,通过示出实施例、比较例和参考例来对本发明进行具体的说明。
此外,在实施例、比较例和参考例中所示的例子均表示空气过滤器滤材1的例子和其物理特性,并非表示由外折和内折所得到的过滤包40和空气过滤器单元60,也并非表示上述过滤包40和空气过滤器单元60的物理特性(压力损失)。
(实施例1、3、4、7-10、比较例1、2、4-12)
关于图1所示的具有双层结构的空气过滤器滤材1,通过采用层叠装置并通过热粘接的方式将具有表1所示的物理特性的通气性支承件10和主捕集层30接合,从而得到实施例1、3、4、7-10的各空气过滤器滤材。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实施例3、4的主捕集层是主要将小纤维直径的纤维和大纤维直径的纤维的体积比改变后的例子。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实施例7的主捕集层是主要将填充率变小后的例子。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实施例8的主捕集层是主要将填充率变大后的例子。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实施例9的主捕集层是主要将小纤维直径的纤维的平均纤维直径变大后的例子。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实施例10的主捕集层是主要将大纤维直径的纤维的平均纤维直径变大后的例子。
比较例1采用不具有大纤维直径的纤维而仅由小纤维直径的纤维构成的主捕集层。
比较例2是纤维直径的峰值仅有一个的例子,采用由具有在大纤维直径和小纤维直径之间的平均纤维直径的纤维构成的主捕集层。
比较例3是由具有小纤维直径的纤维和大纤维直径的纤维的玻璃纤维构成的玻璃滤材的例子。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比较例4、5的主捕集层是主要将小纤维直径的纤维的几何平均改变后的例子。此外,在比较例4、5中,对主捕集层的厚度进行调节以确保将中等性能程度的捕集效率作为空气过滤器滤材整体的捕集效率。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比较例6的主捕集层是主要将小纤维直径的纤维的几何平均改变后的例子。此外,在比较例6中,采用小纤维直径的纤维的几何平均与比较例4相同的主捕集层,并且没有对用于确保中等性能程度的捕集效率的主捕集层的厚度进行调节(与实施例1相同)。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比较例7的主捕集层是主要将小纤维直径的纤维的几何平均、以及小纤维直径的纤维和大纤维直径的纤维的体积比改变后的例子。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比较例8的主捕集层是主要将小纤维直径的纤维的几何平均以及大纤维直径的纤维的几何平均都变大后的例子。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比较例9的主捕集层是主要将小纤维直径的纤维的几何平均以及大纤维直径的纤维的几何平均都变小后的例子。
相对于比较例9的例子,为了降低压力损失,比较例10的主捕集层将大纤维直径的纤维的体积比增大。
相对于比较例10的例子,为了进一步降低压力损失,比较例11的主捕集层降低了填充率并且减小了厚度。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比较例12的主捕集层是主要将填充率变小后的例子。
(实施例2、5、6、11、比较例13)
关于图2所示的具有三层结构的空气过滤器滤材2,通过采用层叠装置并通过热粘接的方式将具有表1所示的物理特性的通气性支承件10、主捕集层30和上游捕集层20接合,从而得到实施例2、5、6、11以及比较例13的各空气过滤器滤材。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实施例5的主捕集层是主要将上游捕集层的捕集效率变小后的例子。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实施例6的主捕集层是主要将上游捕集层的捕集效率变大后的例子。
相比实施例5,实施例11的主捕集层将上游捕集层的捕集效率进一步减小。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比较例13的主捕集层是主要将上游捕集层的捕集效率大幅变大后的例子。
此外,关于上述实施例和比较例中所设置的“通气性支承件”,采用由聚酯100%构成的、通过热粘合法获得的市售的无纺布作为通气性支承件。
此外,关于实施例和比较例中所设置的“上游捕集层”,采用由聚丙烯100%构成的、MFR为800g/10分的材质作为上游捕集层。
此外,关于“主捕集层”,采用由聚丙烯100%构成的材质。关于主捕集层中的小纤维直径,采用流动性较高的材质(MFR为1800g/10分)。此外,关于主捕集层中的大纤维直径,采用流动性较低的材质(MFR为800g/10分)。此外,能够通过改变树脂的排出量、空气的速度以及空气的温度来对纤维直径的粗细进行调节。
此外,根据ASTM D-1238,聚丙烯的MFR(熔体流动速率)是在温度为230℃、载荷为2.16kg的条件下测定得到的值。
下述的表1~表6表示各实施例、各比较例的空气过滤器滤材(处于形成为过滤包和空气过滤器单元前的状态的空气过滤器滤材)以及用于制作各空气过滤器滤材的各材质的物理特性。
(表1)
(表2)
(表3)
(表4)
(表5)
(表6)
由表可知,在主捕集层仅由小纤维直径的纤维构成的比较例1以及纤维直径的峰值仅有一个的比较例1、2中,在初期发生孔眼堵塞,并且灰尘储存量较少,与之相对的是,在将主捕集层中的小纤维直径的纤维和大纤维直径的纤维以适度平衡的方式设置的实施例1-11中,能够使灰尘储存量变大。
特别地,在实施例1-11中可知,即使在构成为能够进行压花加工的情况下(即使在以拉伸伸长度为10%以上的方式构成的情况下),也能够确保具有与比较例3所示的玻璃滤材的灰尘储存量相同程度或以上的灰尘储存量,上述玻璃滤材由具有小纤维直径的纤维和大纤维直径的纤维的玻璃纤维构成。
根据实施例3、4可知,即使在大纤维直径和小纤维直径的混合体积比例与实施例1等相比较小或较大的情况下,只要小纤维直径的纤维:大纤维直径的纤维在30:70~80:20的范围内,就不会产生性能问题。
根据实施例7、8可知,即使在主捕集层的填充率与实施例1等相比较小或较大的情况下,只要主捕集层的填充率在5%~15%的范围内,就不会产生性能问题。
此外,将实施例9与比较例4和比较例6相比可知,虽然在小纤维直径的纤维的几何平均的大小适当的情况下没有问题,但若小纤维直径的纤维的几何平均过大,则会产生为了确保中等性能程度的捕集效率而使主捕集层的厚度变得过大(比较例4),或者无法确保中等性能程度的捕集效率(比较例6)中的任意一种问题。
此外,根据实施例10可知,即使在大纤维直径的纤维的几何平均与实施例1等相比较大的情况下,只要大纤维直径的纤维的几何平均为3.0μm以下,就不会发生性能问题。
此外,根据比较例5可知,若小纤维直径的纤维的几何平均过小,则依然会在初期发生孔眼堵塞,并且灰尘储存量变少。
此外,根据比较例7可知,在小纤维直径的纤维的几何平均过大的情况下,即使上述小纤维直径的纤维的混合体积比例较大,也无法确保中等性能程度的捕集效率。
此外,根据比较例8可知,在小纤维直径的纤维的几何平均和大纤维直径的纤维的几何平均都过大的情况下,依然无法确保中等性能程度的捕集效率。
此外,根据比较例9可知,在小纤维直径的纤维的几何平均和大纤维直径的纤维的几何平均都过小的情况下,虽然能够确保中等性能程度的捕集效率,但压力损失过大,并且在初期发生孔眼堵塞,因此无法确保足够的灰尘储存量。
此外,在比较例10中可知,由于小纤维直径的纤维的混合体积比例与比较例9相比较低,因而与比较例9相比能够将压力损失减小,但压力损失依然过大,并且在初期发生孔眼堵塞,从而无法确保足够的灰尘储存量。
此外,在比较例11中可知,由于与比较例10相比主捕集层的填充率较低、厚度较薄,因而虽然与比较例10相比能够进一步将压力损失减小,但依然无法确保足够的灰尘储存量。
此外,可知比较例12是主捕集层中的填充率最小的情况,尽管主捕集层的厚度足够,但也无法充分地确保捕集效率。
此外,根据实施例2可知,即使在使上游捕集层承担集尘负荷的一部分而将主捕集层的厚度设计得较薄的情况下,也能够充分地提高灰尘储存量。
此外,根据实施例3、4、11可知,即使在上游捕集层的捕集效率与实施例2相比较小或较大的情况下,只要上游捕集层的捕集效率在5%~50%的范围内,就不会产生性能问题。
此外,根据比较例13可知,在上游捕集层的捕集效率与实施例2相比过大的情况下,滤材整体的压力损失过大。
符号说明
1 空气过滤器滤材;
2 空气过滤器滤材;
10 通气性支承件;
20 上游捕集层;
30 主捕集层;
40 过滤包;
50 框体;
60 空气过滤器单元。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8-049333号公报。

Claims (8)

1.一种空气过滤器滤材,其特征在于,具有主捕集层,在所述主捕集层中,
所述主捕集层的填充率为5%以上15%以下,
所述主捕集层的厚度为0.35mm以上0.70mm以下,
在所述主捕集层的纤维直径分布中分别具有小于1.0μm的峰值和1.0μm以上的峰值,
所述主捕集层的直径小于1.0μm的小纤维直径的纤维的平均纤维直径为0.1μm以上并且小于0.8μm,
所述主捕集层的直径为1.0μm以上的大纤维直径的纤维的平均纤维直径为1.2μm以上并且小于3.0μm,
所述小纤维直径的纤维和所述大纤维直径的纤维的体积比即所述小纤维直径的纤维:所述大纤维直径的纤维为30:70~80:20,
所述空气过滤器滤材的拉伸伸长度为10%以上。
2.一种空气过滤器滤材,包括上游捕集层以及相对于所述上游捕集层配置于气流的下游侧的主捕集层,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过滤器滤材的拉伸伸长度为10%以上,
在所述上游捕集层中,
使包括粒子直径为0.4μm的NaCl粒子的空气以5.3cm/秒的流速流过所述上游捕集层时的所述粒子的捕集效率为5%以上50%以下,
所述上游捕集层的厚度为0.15mm以上0.45mm以下,
所述上游捕集层的纤维直径分布的峰值为一个,所述上游捕集层的平均纤维直径为1.0μm以上2.0μm以下,
在所述主捕集层中,
所述主捕集层的填充率为5%以上15%以下,
所述主捕集层的厚度为0.26mm以上0.56mm以下,
在所述主捕集层的纤维直径分布中分别具有小于1.0μm的峰值和1.0μm以上的峰值,
所述主捕集层的直径小于1.0μm的小纤维直径的纤维的平均纤维直径为0.1μm以上并且小于0.8μm,
所述主捕集层的直径为1.0μm以上的大纤维直径的纤维的平均纤维直径为1.2μm以上3.0μm以下,
所述小纤维直径的纤维和所述大纤维直径的纤维的体积比即所述小纤维直径的纤维:所述大纤维直径的纤维为30:70~80:20。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过滤器滤材,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纤维直径的纤维的直径的几何标准偏差为3.0以下,
所述大纤维直径的纤维的直径的几何标准偏差为3.0以下。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过滤器滤材,其特征在于,
在空气过滤器用滤材中,
使空气以5.3cm/秒的流速流过所述空气过滤器用滤材时的压力损失为30Pa以上55Pa以下,
使包括粒子直径为0.4μm的NaCl粒子的空气以5.3cm/秒的流速流过所述空气过滤器用滤材时的所述粒子的捕集效率为75%以上,
使包括个数中位直径为0.25μm的聚α烯烃粒子的空气以5.3cm/秒的流速连续通风,压力损失上升250Pa时的所述聚α烯烃粒子的灰尘储存量为5.0g/m2以上。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过滤器滤材,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捕集层由从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酰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以及聚乙烯构成的组中选出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构成。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过滤器滤材,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主捕集层中,气流流过的方向上的下游侧半部分的所述小纤维直径的纤维比上游侧半部分的所述小纤维直径的纤维多。
7.一种过滤包,其特征在于,
包括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过滤器滤材,
所述空气过滤器滤材形成有多个在厚度方向上突出的凸部,
所述空气过滤器滤材被加工为外折和内折交替反复而形成的锯齿形状。
8.一种空气过滤器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过滤器滤材或权利要求7所述的过滤包;以及
对所述空气过滤器滤材或所述过滤包进行保持的框体。
CN201680046525.6A 2015-08-07 2016-07-27 空气过滤器滤材、过滤包以及空气过滤器单元 Active CN10784784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57738 2015-08-07
JP2015157738 2015-08-07
PCT/JP2016/072089 WO2017026289A1 (ja) 2015-08-07 2016-07-27 エアフィルタ濾材、フィルタパック、およびエアフィルタユニッ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47840A true CN107847840A (zh) 2018-03-27
CN107847840B CN107847840B (zh) 2019-03-22

Family

ID=579843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46525.6A Active CN107847840B (zh) 2015-08-07 2016-07-27 空气过滤器滤材、过滤包以及空气过滤器单元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335728B2 (zh)
EP (1) EP3332857B1 (zh)
JP (3) JP6094715B2 (zh)
CN (1) CN107847840B (zh)
WO (1) WO2017026289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05437A (zh) * 2018-05-03 2020-12-18 康明斯过滤Ip公司 具有包括纳米纤维的多种纤维结构的复合过滤器介质
CN112261980A (zh) * 2018-06-01 2021-01-22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过滤器滤材和具备该过滤器滤材的过滤器单元
CN112805078A (zh) * 2018-09-28 2021-05-14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气过滤器滤材、过滤包、空气过滤器单元以及制造方法
CN114340760A (zh) * 2019-08-30 2022-04-12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气过滤器滤材以及空气过滤器产品
CN114340760B (zh) * 2019-08-30 2024-06-11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气过滤器滤材以及空气过滤器产品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94715B2 (ja) 2015-08-07 2017-03-15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エアフィルタ濾材、フィルタパック、およびエアフィルタユニット
JP6572072B2 (ja) * 2015-09-15 2019-09-04 Jxtgエネルギー株式会社 不織布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エアフィルター
EP3474965A4 (en) * 2016-06-24 2020-02-05 K & N Engineering, Inc. COMPOSED AIR FILTER AND METHOD THEREFOR
JP6399069B2 (ja) * 2016-09-30 2018-10-03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エアフィルタ濾材、エアフィルタパック、およびエアフィルタユニット
JP7304138B2 (ja) * 2018-07-06 2023-07-06 日本無機株式会社 エアフィルタ用濾材、及びエアフィルタ
JP6795235B1 (ja) * 2020-04-08 2020-12-02 ヤマシンフィルタ株式会社 マスク用濾材及びマスク
WO2021262974A1 (en) * 2020-06-26 2021-12-30 Jabil Inc. Polyester/poly(methyl methacrylate) article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m
WO2022250057A1 (ja) * 2021-05-26 2022-12-01 タピルス株式会社 メルトブロー不織布及びこれを備えたフィルタ
JP7241222B1 (ja) 2022-07-06 2023-03-16 何乃繊維株式会社 繊維構造体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185154A (ja) * 2009-02-13 2010-08-26 Japan Vilene Co Ltd 極細繊維不織布
EP2224042A2 (en) * 2009-02-27 2010-09-01 Johns Manville Met blown polymeric filtration medium for high efficiency fluid filtr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046972A (zh) 1972-02-22 1975-04-26
US5582907A (en) * 1994-07-28 1996-12-10 Pall Corporation Melt-blown fibrous web
JP3753522B2 (ja) 1997-10-29 2006-03-08 タピルス株式会社 メルトブロー不織布およびメルトブロー不織布用ノズルピース
DE102006014236A1 (de) * 2006-03-28 2007-10-04 Irema-Filter Gmbh Plissierbares Vliesmaterial und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derselben
US7807591B2 (en) * 2006-07-31 2010-10-05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Fibrous web comprising microfibers dispersed among bonded meltspun fibers
JP2008049333A (ja) 2006-07-27 2008-03-06 Mitsubishi Paper Mills Ltd 複合濾材及び複合濾材の製造方法
US7754041B2 (en) * 2006-07-31 2010-07-13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Pleated filter with bimodal monolayer monocomponent media
US7989371B2 (en) * 2007-06-22 2011-08-02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Meltblown fiber web with staple fibers
JP5009100B2 (ja) * 2007-08-31 2012-08-22 日本バイリーン株式会社 極細繊維不織布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その製造装置
JP5654356B2 (ja) 2007-12-28 2015-01-14 スリーエム イノベイティブ プロパティズ カンパニー 複合不織布ウェブ並びにこれの製造及び使用方法
JP5075679B2 (ja) 2008-02-29 2012-11-21 呉羽テック株式会社 フィルタ不織布
JP5012990B2 (ja) 2010-06-17 2012-08-29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多孔膜を備える濾材、その製造方法、フィルタパック、ならびにフィルタユニット
JP5489084B2 (ja) * 2011-08-12 2014-05-14 Jnc株式会社 混繊長繊維不織布
JP5966282B2 (ja) 2011-08-31 2016-08-10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エアフィルタ用濾材及びエアフィルタユニット
JP2014184360A (ja) * 2013-03-22 2014-10-02 Japan Vilene Co Ltd プリーツ型エアフィルタ用濾材及びプリーツ型エアフィルタユニット
CN105828905A (zh) * 2013-12-18 2016-08-03 曼·胡默尔有限公司 过滤介质和带有过滤介质的过滤元件
CN106661789B (zh) * 2014-09-02 2019-02-15 康明斯滤清系统知识产权公司 具有双峰纤维分布的非织造网
JP6115596B2 (ja) 2014-12-26 2017-04-19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エアフィルタ用濾材、フィルタパック、エアフィルタユニット、およびエアフィルタ用濾材の製造方法
JP6551771B2 (ja) * 2015-01-09 2019-07-3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積層不織布および空気清浄機
JP6094715B2 (ja) 2015-08-07 2017-03-15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エアフィルタ濾材、フィルタパック、およびエアフィルタユニット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185154A (ja) * 2009-02-13 2010-08-26 Japan Vilene Co Ltd 極細繊維不織布
EP2224042A2 (en) * 2009-02-27 2010-09-01 Johns Manville Met blown polymeric filtration medium for high efficiency fluid filtration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05437A (zh) * 2018-05-03 2020-12-18 康明斯过滤Ip公司 具有包括纳米纤维的多种纤维结构的复合过滤器介质
CN112261980A (zh) * 2018-06-01 2021-01-22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过滤器滤材和具备该过滤器滤材的过滤器单元
CN112805078A (zh) * 2018-09-28 2021-05-14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气过滤器滤材、过滤包、空气过滤器单元以及制造方法
CN114340760A (zh) * 2019-08-30 2022-04-12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气过滤器滤材以及空气过滤器产品
CN114340760B (zh) * 2019-08-30 2024-06-11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气过滤器滤材以及空气过滤器产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47840B (zh) 2019-03-22
JP2017035684A (ja) 2017-02-16
JP6094715B2 (ja) 2017-03-15
US20180236392A1 (en) 2018-08-23
EP3332857A1 (en) 2018-06-13
EP3332857B1 (en) 2019-06-19
WO2017026289A1 (ja) 2017-02-16
EP3332857A4 (en) 2018-06-13
JP6264438B2 (ja) 2018-01-24
US10335728B2 (en) 2019-07-02
JP2017051953A (ja) 2017-03-16
JP2018043242A (ja) 2018-03-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47840B (zh) 空气过滤器滤材、过滤包以及空气过滤器单元
US7989371B2 (en) Meltblown fiber web with staple fibers
US7989372B2 (en) Molded respirator comprising meltblown fiber web with staple fibers
CN101983097B (zh) 具有改善的容尘量和改善的高湿度环境抗性的空气过滤介质
JP5021740B2 (ja) 単一成分の濾過/補強単一層を有する折り畳み式マスク
US20080315454A1 (en) Method of making meltblown fiber web with staple fibers
CN109843410B (zh) 空气过滤器滤材、空气过滤器组件及空气过滤器单元
WO2013089213A1 (ja) 混繊不織布と積層シート及びフィルター並びに混繊不織布の製造方法
CN107208336A (zh) 用于呼吸装置和面罩的熔纺过滤介质
CN105934266A (zh) 过滤器用多层过滤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及空气过滤器
CN101495690A (zh) 制备成形过滤制品的方法
KR102477321B1 (ko) 섬유 적층체
TWI750230B (zh) 空氣過濾器濾材、空氣過濾器組及空氣過濾器單元
WO2016148174A1 (ja) 不織布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918641B2 (ja) プリーツ型エアフィルタ用濾材及びプリーツ型エアフィルタユニット
JP5159529B2 (ja) エアフィルタ用濾材
JP4900675B2 (ja) エアフィルター用複合不織布
JP2014184360A (ja) プリーツ型エアフィルタ用濾材及びプリーツ型エアフィルタユニット
JP2020196974A (ja) メルトブロー不織布製造用口金ならびにメルトブロー不織布の製造装置および製造方法
JP2014030785A (ja) フィルタ
JP2015000378A (ja) エアフィルタ濾材、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エアフィル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