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41802A - 一种圆盘式抓棉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圆盘式抓棉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41802A
CN107841802A CN201711307042.XA CN201711307042A CN107841802A CN 107841802 A CN107841802 A CN 107841802A CN 201711307042 A CN201711307042 A CN 201711307042A CN 107841802 A CN107841802 A CN 1078418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ired roughneck
fixed
gear
bearing
annul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30704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莲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1130704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841802A/zh
Publication of CN1078418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41802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G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RES, e.g. FOR SPINNING
    • D01G7/00Breaking or opening fibre bales
    • D01G7/02Breaking or opening fibre bales by means of beater arm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G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RES, e.g. FOR SPINNING
    • D01G7/00Breaking or opening fibre bales
    • D01G7/06Details of apparatus or machine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G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RES, e.g. FOR SPINNING
    • D01G7/00Breaking or opening fibre bales
    • D01G7/06Details of apparatus or machines
    • D01G7/14Driving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圆盘式抓棉机,包括内圈墙座、外圈墙板、横梁板、纵梁板、吸棉罩、伸缩管、衔接管、吸棉打手和电气控制箱,内圈墙座顶面中部设置有滑环,伸缩管侧面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支架伸缩管顶面连接于衔接管一端,衔接管另一端活动连接有出棉管,吸棉打手固定于吸棉罩内侧底部,吸棉罩侧面设置有传动装置,传动装置与吸棉打手连接,吸棉罩的前、后两端面两端分别设置有固定座,固定座顶面固定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顶端穿过横梁板连接有深度调节装置,深度调节装置固定于横梁板顶面,纵梁板底面设置有滚轮,滚轮的转轴一端连接有减速箱,减速箱侧面顶部连接有驱动电机。有益效果为:大大提高原棉开松质量,进一步提高原棉的混合。

Description

一种圆盘式抓棉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圆盘式抓棉机。
背景技术
圆盘式抓棉机,是开清棉联合机中的第一道工序,从开棉混棉的工艺要求来讲,期望原棉经抓棉机加工后有较好的开松质量,这样将有利于原棉充分混和,也可为开清棉工艺的开松除杂创造有利的条件。现有圆盘式抓棉机的抓面打手,同一转轴上的打手锯齿运动方向一致,原棉的开松质量差,不利于原棉的充分混合。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圆盘式抓棉机,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圆盘式抓棉机,包括内圈墙座、外圈墙板、横梁板、纵梁板、吸棉罩、伸缩管、衔接管、吸棉打手和电气控制箱,所述内圈墙座顶面中部设置有滑环,所述横梁板一端与所述滑环固定连接,所述横梁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纵梁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吸棉罩位于所述横梁板下方,所述吸棉罩顶端穿过所述横梁板连接于所述伸缩管底面,所述伸缩管侧面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底端固定于所述横梁板顶面,所述伸缩管顶面连接于所述衔接管一端,所述衔接管另一端活动连接有出棉管,所述衔接管与所述出棉管连接处位于所述滑环正上方,所述吸棉打手固定于所述吸棉罩内侧底部,所述吸棉罩侧面设置有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与所述吸棉打手连接,所述吸棉罩的前、后两端面两端分别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顶面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顶端穿过所述横梁板连接有深度调节装置,所述深度调节装置固定于所述横梁板顶面,所述外圈墙板穿插于所述纵梁板与所述吸棉罩之间,所述电气控制箱固定于所述纵梁板远离所述吸棉罩的侧面上,所述纵梁板底面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的转轴一端连接有减速箱,所述减速箱侧面顶部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减速箱和所述驱动电机分别固定于所述纵梁板上。
所述吸棉打手由若干打手滚轴组成,相邻两个打手滚轴通过错位相配合,所述打手滚轴包括打手转轴、打手轴承、传动齿轮、传动套筒、打手套筒和环形锯齿,所述打手转轴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吸棉罩上,所述打手轴承等距固定套于所述打手转轴上,所述传动齿轮位于所述打手轴承之间且活动固定于所述打手转轴上,所述打手轴承的外环两侧面分别设置有环形齿牙,所述环形齿牙与所述传动齿轮相啮合,所述传动套筒活动套于所述打手转轴一端,所述传动套筒靠近所述打手轴承的端面设置有环形齿条,所述环形齿条与所述环形齿牙相啮合,所述传动套筒上固定套有固定轴承,所述固定轴承的外环固定于所述吸棉罩上,所述传动套筒远离所述固定轴承一端插入所述传动装置内部,所述打手套筒固定套于所述打手轴承的外环上,相邻两个打手套筒不接触,所述环形锯齿等距固定于所述打手套筒上。
所述传动装置包括变向齿轮、从动齿轮、主动齿轮和传动电机,所述变向齿轮位于传动套筒之间,所述传动套筒靠近所述变向齿轮处设置有传动环形齿,所述传动环形齿与所述变向齿轮相啮合,所述从动齿轮位于最外侧所述传动套筒一侧且与所述传动套筒上所述传动环形齿相啮合,所述主动齿轮固定于所述传动电机的转子上且与所述从动齿轮相啮合,所述变向齿轮、所述从动齿轮和所述传动电机分别固定于所述吸棉罩上。
所述深度调节装置包括调节电机、传动蜗轮蜗杆、传动转轴、两个从动蜗轮蜗杆、两个从动转轴和四个执行蜗杆,所述调节电机固定于所述横梁板顶面,所述调节电机的转子与所述传动蜗轮蜗杆的蜗杆连接,所述传动蜗轮蜗杆的蜗轮固定于所述传动转轴上,两个从动蜗轮蜗杆的蜗杆分别固定于所述传动转轴两端,两个从动蜗轮蜗杆的蜗轮分别固定于两个从动转轴上,所述从动转轴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所述执行蜗杆,所述传动转轴和所述从动转轴分别活动固定于横梁板顶面,所述执行蜗杆上设置有与其相配合的执行蜗轮,所述执行蜗轮中部设置有螺纹孔,所述执行蜗轮顶面设置有固定板,所述执行蜗轮底面设置有固定底座,所述执行蜗轮与所述固定板和所述固定底座之间分别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部设置有与其相符的推力球轴承,所述固定底座与所述固定板之间通过螺栓螺母连接将执行蜗轮固定,所述固定底座固定于所述横梁板上,所述螺纹杆穿过所述螺纹孔,所述螺纹杆与所述螺纹孔相配合,所述驱动电机、所述传动电机和所述调节电机分别与所述电气控制箱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管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内管穿插于所述外管内部,所述内管的外径与所述外管的内径相符,所述外管内环面顶部设置有环形卡销,所述衔接管侧面底端设置有环形卡槽,所述环形卡销与所述环形卡槽相配合,所述内管底端与所述吸棉罩顶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衔接管侧面底部与所述外管内侧面之间设置有密封圈一,所述衔接管侧面与所述密封圈一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环形槽一,所述密封圈一放置于所述环形槽一内。
进一步的,所述内管侧面顶部与所述外管内侧面之间设置有密封圈二,所述内管侧面与所述密封圈二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环形槽二,所述密封圈二放置于所述环形槽二内。
进一步的,所述衔接管底端口径处设置有环形倒角一。
进一步的,所述内管顶端口径处设置有环形倒角二。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套筒与所述打手转轴之间设置有两个辅助轴承,所述辅助轴承的内环固定于所述打手转轴上,所述辅助轴承的外环固定于所述传动套筒上。
进一步的,一个辅助轴承的位置与所述固定轴承的位置相对应,另一个辅助轴承的位置与所述传动环形齿的位置相对应。
进一步的,两个打手轴承之间的传动齿轮的个数为2-4个,所述传动齿轮等距环绕于打手转轴上。
进一步的,所述横梁板顶面固定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顶端固定于所述衔接管的顶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将原棉放置于内圈墙座和外圈墙板之间,通过电气控制箱,控制深度调节装置,使得吸棉罩下降一定的高度,保障吸棉打手的抓取深度,通过传动装置带动吸棉打手运动,配合吸棉罩、衔接管和出棉管的内部气流将开松的原棉吸取传到下一工序;通过打手转轴、打手轴承、传动齿轮、传动套筒、打手套筒和环形锯齿的配合工作,使得单个打手滚轴上相邻两个打手套筒上的环形锯齿运动方向相反,从而使得打手滚轴与原棉接触时,初步将原棉进行开松及抓取,相邻两个打手滚轴通过错位配合,由于传动装置内部变向齿轮的作用使得各个打手滚轴上的相对应的打手套筒转动方向一致,使得相对应的环形锯齿之间产生剪切力,从而将抓取的原棉进一步开松,通过两步对原棉进行开松,大大提高了原棉的开松质量,大大提高了原棉的混合质量;深度提高节装置通过采用蜗杆涡轮出传动与螺纹杆与执行蜗轮之间采用螺纹传动的配合使用,使得调节吸棉打手的抓棉深度时具有锁死性和不可逆性,从而大大提高了吸棉打手抓棉深度的控制精度,进而进一步提高原棉的开松质量和原棉的混合质;通过电气控制箱控制联合控制驱动电机和调节电机,使得驱动电机与调节电机配合工作,使得滚轮走一圈时,自动调节吸棉打手的高度,从而大大提高自动化水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圆盘式抓棉机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圆盘式抓棉机的打手滚轴结构图一;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圆盘式抓棉机的打手滚轴结构图二;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圆盘式抓棉机的传动套筒安装剖面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圆盘式抓棉机的打手滚轴之间配合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圆盘式抓棉机的传动装置结构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圆盘式抓棉机的高度调节装置结构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圆盘式抓棉机的执行蜗杆与执行蜗轮配合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圆盘式抓棉机的执行蜗轮安装剖面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圆盘式抓棉机的伸缩管结构图。
图中:
1、内圈墙座;2、外圈墙板;3、横梁板;4、纵梁板;5、吸棉罩;6、伸缩管;601、外管;602、内管;7、衔接管;8、吸棉打手;9、电气控制箱;10、滑环;11、固定支架;12、出棉管;13、传动装置;1301、变向齿轮;1302、从动齿轮;1303、主动齿轮;1304、传动电机;14、固定座;15、螺纹杆;16、深度调节装置;1601、调节电机;1602、传动蜗轮蜗杆;1603、传动转轴;1604、从动蜗轮蜗杆;1605、从动转轴;1606、执行蜗杆;17、滚轮;18、减速箱;19、驱动电机;20、打手滚轴;2001、打手转轴;2002、打手轴承;2003、传动齿轮;2004、传动套筒;2005、打手套筒;2006、环形锯齿;21、环形齿牙;22、环形齿条;23、固定轴承;24、传动环形齿;25、执行蜗轮;26、螺纹孔;27、固定板;28、固定底座;29、环形凹槽;30、推力球轴承;31、螺栓螺母;32、环形卡销;33、环形卡槽;34、密封圈一;35、环形槽一;36、密封圈二;37、环形槽二;38、环形倒角一;39、环形倒角二;40、辅助轴承;41、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圆盘式抓棉机。
如图1-10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圆盘式抓棉机,包括内圈墙座1、外圈墙板2、横梁板3、纵梁板4、吸棉罩5、伸缩管6、衔接管7、吸棉打手8和电气控制箱9,所述内圈墙座1顶面中部设置有滑环10,所述横梁板3一端与所述滑环10固定连接,所述横梁板3的另一端与所述纵梁板4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吸棉罩5位于所述横梁板3下方,所述吸棉罩5顶端穿过所述横梁板3连接于所述伸缩管6底面,所述伸缩管6侧面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支架11,所述固定支架11底端固定于所述横梁板3顶面,所述伸缩管6顶面连接于所述衔接管7一端,所述衔接管7另一端活动连接有出棉管12,所述衔接管7与所述出棉管12连接处位于所述滑环10正上方,所述吸棉打手8固定于所述吸棉罩5内侧底部,所述吸棉罩5侧面设置有传动装置13,所述传动装置13与所述吸棉打手8连接,所述吸棉罩5的前、后两端面两端分别设置有固定座14,所述固定座14顶面固定连接有螺纹杆15,所述螺纹杆15顶端穿过所述横梁板3连接有深度调节装置16,所述深度调节装置16固定于所述横梁板3顶面,所述外圈墙板2穿插于所述纵梁板4与所述吸棉罩5之间,所述电气控制箱9固定于所述纵梁板4远离所述吸棉罩5的侧面上,所述纵梁板4底面设置有滚轮17,所述滚轮17的转轴一端连接有减速箱18,所述减速箱18侧面顶部连接有驱动电机19,所述减速箱18和所述驱动电机19分别固定于所述纵梁板4上。
所述吸棉打手8由若干打手滚轴20组成,相邻两个打手滚轴20通过错位相配合,所述打手滚轴20包括打手转轴2001、打手轴承2002、传动齿轮2003、传动套筒2004、打手套筒2005和环形锯齿2006,所述打手转轴2001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吸棉罩5上,所述打手轴承2002等距固定套于所述打手转轴2001上,所述传动齿轮2003位于所述打手轴承2002之间且活动固定于所述打手转轴2001上,所述打手轴承2002的外环两侧面分别设置有环形齿牙21,所述环形齿牙21与所述传动齿轮2003相啮合,所述传动套筒2004活动套于所述打手转轴2001一端,所述传动套筒2004靠近所述打手轴承2002的端面设置有环形齿条22,所述环形齿条22与所述环形齿牙21相啮合,所述传动套筒2004上固定套有固定轴承23,所述固定轴承23的外环固定于所述吸棉罩5上,所述传动套筒2004远离所述固定轴承23一端插入所述传动装置13内部,所述打手套筒2005固定套于所述打手轴承2002的外环上,相邻两个打手套筒2005不接触,所述环形锯齿2006等距固定于所述打手套筒2005上。
所述传动装置13包括变向齿轮1301、传动齿轮1302、主动齿轮1303和传动电机1304,所述变向齿轮1301位于传动套筒2004之间,所述传动套筒2004靠近所述变向齿轮1301处设置有传动环形齿24,所述传动环形齿24与所述变向齿轮1301相啮合,所述从动齿轮1302位于最外侧所述传动套筒2004一侧且与所述传动套筒2004上所述传动环形齿24相啮合,所述主动齿轮1303固定于所述传动电机1304的转子上且与所述从动齿轮1302相啮合,所述变向齿轮1301、所述从动齿轮1302和所述传动电机1304分别固定于所述吸棉罩5上。
所述深度调节装置16包括调节电机1601、传动蜗轮蜗杆1602、传动转轴1603、两个从动蜗轮蜗杆1604、两个从动转轴1605和四个执行蜗杆1606,所述调节电机1601固定于所述横梁板3顶面,所述调节电机1601的转子与所述传动蜗轮蜗杆1602的蜗杆连接,所述传动蜗轮蜗杆1602的蜗轮固定于所述传动转轴1603上,两个从动蜗轮蜗杆1604的蜗杆分别固定于所述传动转轴1603两端,两个从动蜗轮蜗杆1604的蜗轮分别固定于两个从动转轴1605上,所述从动转轴1605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所述执行蜗杆1606,所述传动转轴1603和所述从动转轴1605分别活动固定于横梁板3顶面,所述执行蜗杆1606上设置有与其相配合的执行蜗轮25,所述执行蜗轮25中部设置有螺纹孔26,所述执行蜗轮25顶面设置有固定板27,所述执行蜗轮25底面设置有固定底座28,所述执行蜗轮25与所述固定板27和所述固定底座28之间分别设置有环形凹槽29,所述环形凹槽29内部设置有与其相符的推力球轴承30,所述固定底座28与所述固定板27之间通过螺栓螺母31连接将执行蜗轮25固定,所述固定底座28固定于所述横梁板3上,所述螺纹杆15穿过所述螺纹孔26,所述螺纹杆15与所述螺纹孔26相配合,所述驱动电机19、所述传动电机1304和所述调节电机1601分别与所述电气控制箱9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上述的伸缩管6来说,其可通过采用所述伸缩管6包括外管601和内管602,所述内管602穿插于所述外管601内部,所述内管602的外径与所述外管601的内径相符,所述外管601内环面顶部设置有环形卡销32,所述衔接管7侧面底端设置有环形卡槽33,所述环形卡销32与所述环形卡槽33相配合,所述内管602底端与所述吸棉罩5顶端固定连接来实现。
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衔接管7与伸缩管6连接处的密封性,可通过采用所述衔接管7侧面底部与所述外管601内侧面之间设置有密封圈一34,所述衔接管7侧面与所述密封圈一34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环形槽一35,所述密封圈一34放置于所述环形槽一35内来实现,通过设置密封圈一34,从而进一步提高外管601与衔接管7连接处的密封性,进一步保障伸缩管6的气密性,环形槽一35的设置限定了密封圈一34的位置,进而保障了密封圈一34的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调高内管602与外管601之间的密封性,可通过采用所述内管602侧面顶部与所述外管601内侧面之间设置有密封圈二36,所述内管602侧面与所述密封圈二36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环形槽二37,所述密封圈二36放置于所述环形槽二37内来实现,通过设置密封圈二36,从而进一步提高内管602与外管601之间的密封性,进一步保障伸缩管6的气密性,环形槽二37的设置限定了密封圈二36的位置,进而保障了密封圈二36的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防止伸缩管6内部堆积棉,可通过采用所述衔接管7底端口径处设置有环形倒角一38,所述内管602顶端口径处设置有环形倒角二39来实现,通过设置环形倒角一38和环形倒角二39,从而消除了伸缩管6内部可放置物体的平台,进而阻止了防止棉的堆积,保障伸缩管6的正常工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为进一步提高传动套筒2004的使用寿命,可通过采用所述传动套筒2004与所述打手转轴2001之间设置有两个辅助轴承40,所述辅助轴承40的内环固定于所述打手转轴2001上,所述辅助轴承40的外环固定于所述传动套筒2004上来实现,通过设置辅助轴承40,从而大大减少了传动套筒2004与打手转轴2001之间的摩擦力,减少了传动套筒2004的磨损,进而提高了传动套筒2004的使用寿命。
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调高传动套筒2004的稳定性,可通过采用一个辅助轴承40的位置与所述固定轴承23的位置相对应,另一个辅助轴承40的位置与所述传动环形齿24的位置相对应来实现,通过设置一个辅助轴承40的位置与固定轴承23的位置相对应,另一个辅助轴承40的位置与传动环形齿24的位置相对应,从而使得传动套筒2004受力处内部有支撑作用,进而防止了传动套筒2004发生形变,保障传动套筒2004的稳定性,保障打手滚轴20的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调高打手轴承2002与传动齿轮2003之间传动的稳定性,可通过采用两个打手轴承2002之间的传动齿轮2003的个数为2-4个,所述传动齿轮2003等距环绕于打手转轴2001上来实现,通过设置传动齿轮2003的个数为2-4个,一方面可以保障打手轴承2002的受力均匀,保障打手轴承2002转动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进一步提高打手轴承2002之间的传动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衔接管7与出棉管12之间活动连接的稳定性,可通过采用所述横梁板3顶面固定设置有支撑柱41,所述支撑柱41顶端固定于所述衔接管7的顶端来实现,通过设置支撑柱41,从而将衔接管7顶管固定,使得衔接管7沿着衔接管7顶端中心旋转,保障活动连接处的稳定性,保障活动连接处的密封性。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将原棉放置于内圈墙座1和外圈墙板2之间,通过电气控制箱9,控制深度调节装置16,使得吸棉罩5下降一定的高度,保障吸棉打手8的抓取深度,通过传动装置13带动吸棉打手8运动,配合吸棉罩5、衔接管7和出棉管12的内部气流将开松的原棉吸取传到下一工序;通过打手转轴2001、打手轴承2002、传动齿轮2003、传动套筒2004、打手套筒2005和环形锯齿2006的配合工作,使得单个打手滚轴20上相邻两个打手套筒2005上的环形锯齿2006运动方向相反,从而使得打手滚轴20与原棉接触时,初步将原棉进行开松及抓取,相邻两个打手滚轴20通过错位配合,由于传动装置13内部变向齿轮1301的作用使得各个打手滚轴20上的相对应的打手套筒2005转动方向一致,使得相对应的环形锯齿2006之间产生剪切力,从而将抓取的原棉进一步开松,通过两步对原棉进行开松,大大提高了原棉的开松质量,大大提高了原棉的混合质量;深度提高节装置通过采用蜗杆涡轮出传动与螺纹杆15与执行蜗轮25之间采用螺纹传动的配合使用,使得调节吸棉打手8的抓棉深度时具有锁死性和不可逆性,从而大大提高了吸棉打手8抓棉深度的控制精度,进而进一步提高原棉的开松质量和原棉的混合质;通过电气控制箱9控制联合控制驱动电机19和调节电机1601,使得驱动电机19与调节电机1601配合工作,使得滚轮17走一圈时,自动调节吸棉打手8的高度,从而大大提高自动化水平。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圆盘式抓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圈墙座(1)、外圈墙板(2)、横梁板(3)、纵梁板(4)、吸棉罩(5)、伸缩管(6)、衔接管(7)、吸棉打手(8)和电气控制箱(9),所述内圈墙座(1)顶面中部设置有滑环(10),所述横梁板(3)一端与所述滑环(10)固定连接,所述横梁板(3)的另一端与所述纵梁板(4)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吸棉罩(5)位于所述横梁板(3)下方,所述吸棉罩(5)顶端穿过所述横梁板(3)连接于所述伸缩管(6)底面,所述伸缩管(6)侧面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支架(11),所述固定支架(11)底端固定于所述横梁板(3)顶面,所述伸缩管(6)顶面连接于所述衔接管(7)一端,所述衔接管(7)另一端活动连接有出棉管(12),所述衔接管(7)与所述出棉管(12)连接处位于所述滑环(10)正上方,所述吸棉打手(8)固定于所述吸棉罩(5)内侧底部,所述吸棉罩(5)侧面设置有传动装置(13),所述传动装置(13)与所述吸棉打手(8)连接,所述吸棉罩(5)的前、后两端面两端分别设置有固定座(14),所述固定座(14)顶面固定连接有螺纹杆(15),所述螺纹杆(15)顶端穿过所述横梁板(3)连接有深度调节装置(16),所述深度调节装置(16)固定于所述横梁板(3)顶面,所述外圈墙板(2)穿插于所述纵梁板(4)与所述吸棉罩(5)之间,所述电气控制箱(9)固定于所述纵梁板(4)远离所述吸棉罩(5)的侧面上,所述纵梁板(4)底面设置有滚轮(17),所述滚轮(17)的转轴一端连接有减速箱(18),所述减速箱(18)侧面顶部连接有驱动电机(19),所述减速箱(18)和所述驱动电机(19)分别固定于所述纵梁板(4)上;
所述吸棉打手(8)由若干打手滚轴(20)组成,相邻两个打手滚轴(20)通过错位相配合,所述打手滚轴(20)包括打手转轴(2001)、打手轴承(2002)、传动齿轮(2003)、传动套筒(2004)、打手套筒(2005)和环形锯齿(2006),所述打手转轴(2001)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吸棉罩(5)上,所述打手轴承(2002)等距固定套于所述打手转轴(2001)上,所述传动齿轮(2003)位于所述打手轴承(2002)之间且活动固定于所述打手转轴(2001)上,所述打手轴承(2002)的外环两侧面分别设置有环形齿牙(21),所述环形齿牙(21)与所述传动齿轮(2003)相啮合,所述传动套筒(2004)活动套于所述打手转轴(2001)一端,所述传动套筒(2004)靠近所述打手轴承(2002)的端面设置有环形齿条(22),所述环形齿条(22)与所述环形齿牙(21)相啮合,所述传动套筒(2004)上固定套有固定轴承(23),所述固定轴承(23)的外环固定于所述吸棉罩(5)上,所述传动套筒(2004)远离所述固定轴承(23)一端插入所述传动装置(13)内部,所述打手套筒(2005)固定套于所述打手轴承(2002)的外环上,相邻两个打手套筒(2005)不接触,所述环形锯齿(2006)等距固定于所述打手套筒(2005)上;
所述传动装置(13)包括变向齿轮(1301)、从动齿轮(1302)、主动齿轮(1303)和传动电机(1304),所述变向齿轮(1301)位于传动套筒(2004)之间,所述传动套筒(2004)靠近所述变向齿轮(1301)处设置有传动环形齿(24),所述传动环形齿(24)与所述变向齿轮(1301)相啮合,所述从动齿轮(1302)位于最外侧所述传动套筒(2004)一侧且与所述传动套筒(2004)上所述传动环形齿(24)相啮合,所述主动齿轮(1303)固定于所述传动电机(1304)的转子上且与所述从动齿轮(1302)相啮合,所述变向齿轮(1301)、所述从动齿轮(1302)和所述传动电机(1304)分别固定于所述吸棉罩(5)上;
所述深度调节装置(16)包括调节电机(1601)、传动蜗轮蜗杆(1602)、传动转轴(1603)、两个从动蜗轮蜗杆(1604)、两个从动转轴(1605)和四个执行蜗杆(1606),所述调节电机(1601)固定于所述横梁板(3)顶面,所述调节电机(1601)的转子与所述传动蜗轮蜗杆(1602)的蜗杆连接,所述传动蜗轮蜗杆(1602)的蜗轮固定于所述传动转轴(1603)上,两个从动蜗轮蜗杆(1604)的蜗杆分别固定于所述传动转轴(1603)两端,两个从动蜗轮蜗杆(1604)的蜗轮分别固定于两个从动转轴(1605)上,所述从动转轴(1605)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所述执行蜗杆(1606),所述传动转轴(1603)和所述从动转轴(1605)分别活动固定于横梁板(3)顶面,所述执行蜗杆(1606)上设置有与其相配合的执行蜗轮(25),所述执行蜗轮(25)中部设置有螺纹孔(26),所述执行蜗轮(25)顶面设置有固定板(27),所述执行蜗轮(25)底面设置有固定底座(28),所述执行蜗轮(25)与所述固定板(27)和所述固定底座(28)之间分别设置有环形凹槽(29),所述环形凹槽(29)内部设置有与其相符的推力球轴承(30),所述固定底座(28)与所述固定板(27)之间通过螺栓螺母(31)连接将执行蜗轮(25)固定,所述固定底座(28)固定于所述横梁板(3)上,所述螺纹杆(15)穿过所述螺纹孔(26),所述螺纹杆(15)与所述螺纹孔(26)相配合,所述驱动电机(19)、所述传动电机(1304)和所述调节电机(1601)分别与所述电气控制箱(9)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盘式抓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管(6)包括外管(601)和内管(602),所述内管(602)穿插于所述外管(601)内部,所述内管(602)的外径与所述外管(601)的内径相符,所述外管(601)内环面顶部设置有环形卡销(32),所述衔接管(7)侧面底端设置有环形卡槽(33),所述环形卡销(32)与所述环形卡槽(33)相配合,所述内管(602)底端与所述吸棉罩(5)顶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盘式抓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管(7)侧面底部与所述外管(601)内侧面之间设置有密封圈一(34),所述衔接管(7)侧面与所述密封圈一(34)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环形槽一(35),所述密封圈一(34)放置于所述环形槽一(35)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盘式抓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602)侧面顶部与所述外管(601)内侧面之间设置有密封圈二(36),所述内管(602)侧面与所述密封圈二(36)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环形槽二(37),所述密封圈二(36)放置于所述环形槽二(37)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盘式抓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管(7)底端口径处设置有环形倒角一(38)。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盘式抓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602)顶端口径处设置有环形倒角二(3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盘式抓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套筒(2004)与所述打手转轴(2001)之间设置有两个辅助轴承(40),所述辅助轴承(40)的内环固定于所述打手转轴(2001)上,所述辅助轴承(40)的外环固定于所述传动套筒(2004)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圆盘式抓棉机,其特征在于,一个辅助轴承(40)的位置与所述固定轴承(23)的位置相对应,另一个辅助轴承(40)的位置与所述传动环形齿(24)的位置相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盘式抓棉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打手轴承(2002)之间的传动齿轮(2003)的个数为2-4个,所述传动齿轮(2003)等距环绕于打手转轴(2001)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盘式抓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板(3)顶面固定设置有支撑柱(41),所述支撑柱(41)顶端固定于所述衔接管(7)的顶端。
CN201711307042.XA 2017-12-11 2017-12-11 一种圆盘式抓棉机 Withdrawn CN10784180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07042.XA CN107841802A (zh) 2017-12-11 2017-12-11 一种圆盘式抓棉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07042.XA CN107841802A (zh) 2017-12-11 2017-12-11 一种圆盘式抓棉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41802A true CN107841802A (zh) 2018-03-27

Family

ID=616636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307042.XA Withdrawn CN107841802A (zh) 2017-12-11 2017-12-11 一种圆盘式抓棉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841802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14258A (zh) * 2018-09-05 2018-11-30 佛山市特丝纳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纺织生产用往复式圆盘抓棉装置
CN109338524A (zh) * 2018-10-26 2019-02-15 杭州永信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粘胶纱用清花处理系统
CN110004524A (zh) * 2019-04-29 2019-07-12 圣华盾防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抓棉机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14258A (zh) * 2018-09-05 2018-11-30 佛山市特丝纳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纺织生产用往复式圆盘抓棉装置
CN108914258B (zh) * 2018-09-05 2021-01-29 杭州萧山汇隆经编有限公司 一种纺织生产用往复式圆盘抓棉装置
CN109338524A (zh) * 2018-10-26 2019-02-15 杭州永信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粘胶纱用清花处理系统
CN110004524A (zh) * 2019-04-29 2019-07-12 圣华盾防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抓棉机
CN110004524B (zh) * 2019-04-29 2020-09-29 东阳市俊华电器销售有限公司 一种抓棉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41802A (zh) 一种圆盘式抓棉机
CN101595299B (zh) 风轮机,用于维修风轮机的主轴承单元的方法及其使用
EP1356204A1 (de) Windenergieanlage mit einer hohlwelle für rotornabe und generator
CN103649526A (zh) 风力涡轮机转子
CN106584320A (zh) 一种便于轴承外圈侧面进行表面处理的固定装置
CN109877605A (zh) 一种用于轴系镗孔的中间支撑工装及同轴调整方法
EP2886894A1 (en) Mechanical device comprising a bearing and a lubrication system, implementing machine and method
CN107816533A (zh) 带防脱槽装置的滑轮装置
CN105822365A (zh) 两转子三支撑找中心使用的可调整式假瓦
CN207673823U (zh) 带防脱槽装置的滑轮装置
CN211680398U (zh) 一种螺杆外螺纹自动回丝设备
CN105386228B (zh) 一种针织大圆机主传动结构
CN208749642U (zh) 一种用于核电站主冷却剂泵机械密封装配的提升装置
CN207746992U (zh) 锥轴承外圈专用拆卸工具
WO2019231240A1 (ko) 예압조정이 가능한 캠 팔로워 및 이를 이용한 간헐운동기구
CN213712608U (zh) 一种回转窑托轮润滑装置
CN105583627A (zh) 一种旋转式轴承内圈螺纹孔快速加工设备
CN207757572U (zh) 用于减速机翻转检修的工装架
CN106270616A (zh) 一种永磁钻床
CN205967684U (zh) 阀体上盖加工线的螺纹加工装置
CN104308290B (zh) 加工多线螺纹的装置
CN207480221U (zh) 一种机床的排屑结构
CN212329140U (zh) 一种船舶专用串油清洗设备
CN204582629U (zh) 一种浓密机的提耙驱动装置
CN109940448A (zh) 一种具备废屑清理功能的大型工件钻攻一体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327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