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19960A - 通讯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通讯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19960A
CN107819960A CN201610827084.5A CN201610827084A CN107819960A CN 107819960 A CN107819960 A CN 107819960A CN 201610827084 A CN201610827084 A CN 201610827084A CN 107819960 A CN107819960 A CN 1078199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itiator
call
group
communication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2708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819960B (zh
Inventor
陈京昌
蒋志刚
陈腾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filed Critical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82708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819960B/zh
Publication of CN1078199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199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8199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199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42008Systems for anonymous communication between parties, e.g. by use of disposal contact identifi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讯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可以包括:接收到发起方针对目标方发起的通话请求;当所述通话请求表明通话类型为公用类型时,确定所述发起方的所属团体对应的预配置公用号码;通过通讯网络向所述发起方和所述目标方的通讯号码分别执行基于所述公用号码的呼叫操作。通过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使同一团体的成员采用统一的公用号码执行呼叫操作,便于对该团体的通讯资源进行统一配置和应用。

Description

通讯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讯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每个用户可以拥有唯一对应的电话号码,使得用户之间可以通过相应的电话号码实现通话。但是,电话号码作为用户的一种身份信息,本身具有一定的私密性,因而在一些场景下并不希望用户之间随意获得电话号码,以避免电话号码外泄而导致过多的骚扰电话。
为了满足对电话号码的私密性需求,相关技术中提出了下述通话模式:第一用户希望与第二用户实现通话时,第一用户可以向服务器发起请求,由该服务器通过通讯网络分别向第一用户、第二用户发起呼叫操作,那么当第一用户、第二用户分别接通呼叫时,即可在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之间实现通话。
然而,相关技术中的通讯网络通常采用随机分配的电话号码,分别向第一用户、第二用户发起呼叫,使得尤其是第二用户无法通过电话号码来分别发起方的身份和呼叫目的,容易被误判断为骚扰电话,造成通话失败。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通讯方法及装置,可使同一团体的成员采用统一的公用号码执行呼叫操作,便于对该团体的通讯资源进行统一配置和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通讯方法,包括:
接收到发起方针对目标方发起的通话请求;
当所述通话请求表明通话类型为公用类型时,确定所述发起方的所属团体对应的预配置公用号码;
通过通讯网络向所述发起方和所述目标方的通讯号码分别执行基于所述公用号码的呼叫操作。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通讯方法,包括:
接收到来自通讯网络的通知消息,所述通知消息表明发起方针对任一团体的公用号码发起呼叫事件;
确定所述团体中与所述发起方相关联的团体成员;
将所述团体成员的信息返回所述通讯网络,以由所述通讯网络将所述团体成员作为所述呼叫事件的呼叫对象。
根据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通讯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接收到发起方针对目标方发起的通话请求;
确定单元,当所述通话请求表明通话类型为公用类型时,确定所述发起方的所属团体对应的预配置公用号码;
呼叫单元,通过通讯网络向所述发起方和所述目标方的通讯号码分别执行基于所述公用号码的呼叫操作。
根据本申请的第四方面,提出了一种通讯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接收到来自通讯网络的通知消息,所述通知消息表明发起方针对任一团体的公用号码发起呼叫事件;
确定单元,确定所述团体中与所述发起方相关联的团体成员;
返回单元,将所述团体成员的信息返回所述通讯网络,以由所述通讯网络将所述团体成员作为所述呼叫事件的呼叫对象。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本申请通过为团体预先配置相应的公用号码,使得团体内的成员作为发起方时,可使通讯网络使用该公用号码向目标方发起呼叫操作,使得目标方可以通过辨识该公用号码,确定出发起方的身份信息和呼叫目的,可以避免被误判为骚扰电话,并提升发起方与目标方之间的通讯效率。同时,通过采用统一的公用号码,使得团体内的成员均可以使用该公用号码进行通话,使得只需对该公用号码对应的通讯资源进行统一配置和应用即可,无需分别对每一团体成员的电话号码进行通讯资源的配置管理,有助于提升对通讯资源的管理便携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相关技术中的一种通讯场景的示意图。
图2是相关技术中的一种目标方的通话界面的示意图。
图3是相关技术中的另一种通讯场景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讯方法的流程图。
图5-10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置公用号码的界面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通讯场景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另一种通讯方法的流程图。
图13-22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讯过程的界面示意图。
图23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又一种通讯方法的流程图。
图24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另一种通讯场景的示意图。
图25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讯方法的流程图。
图26-27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讯过程的界面示意图。
图28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9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讯装置的框图。
图30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1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讯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相关技术中的一种通讯场景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假定用户A在设备1上使用电话号码1、用户B在设备2上使用电话号码2,用户A可以通过设备1向电话号码2发起呼叫,那么通讯网络(如图1所示的运营商网络)可以根据被呼叫的该电话号码2,向用户B使用的设备2发起呼叫,即用户B可以在该设备2上响应于来自设备1的呼叫操作,从而在用户A与用户B之间实现通话。
但是,上述方案能够实现的前提是:用户A必须提前了解用户B的电话号码2;同时,在用户A向用户B发起呼叫后,用户B可以在如图2所示的设备2的通话界面中查看和获取到用户A的电话号码1。
然而,由于电话号码与用户之间的关联性,使得电话号码具备私密信息属性,那么如果随意由其他用户获得,容易造成电话号码的信息泄露,从而造成骚扰电话、诈骗电话等后续问题。并且,在一些场景下,比如用户A为企业AA的企业成员、用户B为企业BB的企业成员,而企业AA与企业BB之间为合作关系,如用户B为用户A的客户,那么如果用户A、用户B相互了解到对方的电话号码后,容易造成用户A、用户B脱离企业AA和企业BB,造成企业AA、企业BB的客户流失。
因此,为了避免对电话号码的信息公开和泄露,相关技术中提出了图3所示的另一种通讯场景,如图3所示,用户A、用户B在实现呼叫时,需要由通讯应用予以协助,该通讯应用可以采用区别于通话类型的通讯方式,实现用户与服务器之间的信息交互;例如,该通讯应用可以为即时通讯应用,使得用户可以预先注册相应的即时通讯账号后,通过在电子设备上的通讯应用客户端上登录该即时通讯账号,即可与该通讯应用对应的服务器之间实现即时通讯。
举例而言,假定通讯应用为企业即时通讯(Enterprise Instant Messaging,EIM)应用“钉钉(DING Talk)”,用户A可以在设备1或其他设备上安装钉钉客户端1,并登录自身的注册账号1,即可通过该钉钉客户端1向钉钉服务器发送针对用户B的通话请求。那么,钉钉服务器可以根据该通话请求,通过运营商网络分别向用户A、用户B对应的电话号码1、电话号码2发起呼叫,使得用户A、用户B可以分别在设备1、设备2上进行接听,从而在用户A与用户B之间实现通话。
当钉钉服务器预先分别获取用户A、用户B的联系人信息后,用户A、用户B无需了解对方的电话号码,只需要知道对方的诸如钉钉账号等信息,即可据此向钉钉服务器发起相应的通话请求,并由钉钉服务器通过运营商网络向双方发起呼叫操作,从而在满足用户之间的通话需求的同时,可以避免用户的电话号码等私密信息被泄露。
但是,钉钉服务器在接收到通话请求后,在运营商网络预先提供的若干电话号码中随机选取,并由运营商网络采用随机选取的电话号码向用户A、用户B发起呼叫,使得用户B无法通过在设备2上查看到的电话号码,确定呼叫发起方的身份信息和呼叫目的,造成用户B可能将该呼叫误判断为骚扰电话、诈骗电话等而拒绝接听,从而导致用户A向用户B的呼叫操作失败。
因此,本申请通过提出新的通讯方案,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上述问题。为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说明,提供下列实施例:
图4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讯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应用于服务器中,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2,接收到发起方针对目标方发起的通话请求。
在本实施例中,当发起方通过通讯应用向服务器发送通话请求时,若该通讯应用为即时通讯应用,比如上述的企业即时通讯应用“钉钉”等,那么通话请求可以包含于发起方发送的即时通讯消息中。当然,发起方还可以采用除了“钉钉”之外的其他通讯应用,以实现对通话请求的发送操作,本申请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其中,通过将通话请求包含于即时通讯消息中,即采用分组交换(Packet Switch)域来传输该通话请求,使其区别于采用电路交换(Circuit Switch)域实现的通话过程;可见,除了即时通讯消息之外,发起方还可以采用其他形式的通讯消息,并通过分组交换域将通话请求发送至服务器,本申请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步骤404,当所述通话请求表明通话类型为公用类型时,确定所述发起方的所属团体对应的预配置公用号码。
在一实施例中,通话类型可以由发起方配置为公用类型;比如,发起方可以单独将某一次通话配置为公用类型,也可以将所有通话均配置为公用类型,这取决于发起方的实际需求,且发起方可以对此进行配置。
在另一实施例中,当发起方与目标方的团体归属信息不一致时,即涉及到跨团体的通讯场景时,服务器可以主动将通话类型配置为公用类型,使得发起方被采用其所属团体的形象而呈现至目标方,并且可以使用发起方所属团体为该公用号码预分配的通讯资源,便于该团体对通讯资源的统一配置和管理。
步骤406,通过通讯网络向所述发起方和所述目标方的通讯号码分别执行基于所述公用号码的呼叫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公用号码是由(钉钉)服务器向运营商网络申请得到的虚拟ID资源,本身并不一定需要与手机、固定电话等进行绑定处理;当某一公用号码被任一团体申请使用后,可以将该公用号码与该任一团体建立对应关系,使得该任一团体中的团体成员可以对该公用号码进行统一使用,从而便于对通讯资源的统一配置和管理。
在本实施例中,服务器可以获取团体的团体名片信息,并将该团体名片信息推送至目标方,以与该目标方响应于呼叫操作时的通话界面进行同步展示。那么,目标方可以通过对团体名片信息的查看,了解到发起方的身份信息和通讯目的,避免误判断为骚扰电话或诈骗电话等,并且可以根据了解到的信息,为通话过程提前做好准备,有助于提升通讯效率。
进一步地,服务器还可以获取发起方的个人名片信息,并将该个人名片信息推送至目标方,以与通话界面进行同步展示。那么,目标方可以更为详细地了解到发起方的身份信息和通讯目的,尤其是当目标方同时与该团体中的多个成员存在协作等关联关系时,可以帮助目标方进一步确定发起方可能的通话目的,有助于进一步提升通讯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团体名片信息、个人名片信息在与通话界面进行同步展示时,一种情况下可以将团体名片信息、个人名片信息直接展示于该通话界面中;另一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弹窗等形式,将团体名片信息、个人名片信息独立于通话界面,并同时展示于目标方所使用的电子设备的屏幕上。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展示方式,本申请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当通话请求表明通话类型为公用类型时,服务器可以将发起方标记为团体中与目标方相关联的团体成员;那么,当接收到通讯网络发送的通知消息,且该通知消息表明目标方针对该公用号码发起呼叫事件时,服务器可以将发起方的信息返回通讯网络,以由该通讯网络将该发起方作为该呼叫事件的呼叫对象,从而实现对该呼叫事件的智能路由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团体可以为公用号码预配置相应的通讯资源,使得团体内具有应用权限的团体成员,均可以使用该公用号码及其通讯资源,以实现对团体内部或外部的通话操作。那么,服务器可以确定该公用号码对应的预配置通讯资源的剩余量,并当剩余量降至预设阈值时,主动向该团体的管理成员发送提醒消息,以便于管理成员对通讯资源进行补充配置,避免通讯资源耗尽而影响对该公用号码的应用。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本申请通过为团体预先配置相应的公用号码,使得团体内的成员作为发起方时,可使通讯网络使用该公用号码向目标方发起呼叫操作,使得目标方可以通过辨识该公用号码,确定出发起方的身份信息和呼叫目的,可以避免被误判为骚扰电话,并提升发起方与目标方之间的通讯效率。同时,通过采用统一的公用号码,使得团体内的成员均可以使用该公用号码进行通话,使得只需对该公用号码对应的通讯资源进行统一配置和应用即可,无需分别对每一团体成员的电话号码进行通讯资源的配置管理,有助于提升对通讯资源的管理便携性。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以企业即时通讯应用“钉钉”为例,对本申请提出的与公用号码相关的通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其中,为了实现本申请的通讯方案,需要首先配置公用号码,然后基于该公用号码执行呼叫操作。下面分别进行介绍:
1)配置公用号码
如图5所示,在钉钉客户端中可以包含“消息”、“DING”、“工作”、“联系人”、“我的”等标签页。其中,在诸如“工作”标签页中,可以提供“企业电话”选项,以用于配置本申请的公用号码。每一团体可以配置一个或多个公用号码。通常情况下,由团体中具有管理权限的企业成员,对该团体相关联的公用号码进行配置,例如该企业成员可以为该团体的管理成员或者其他具有管理权限的企业成员等。
通过该图5所示的“企业电话”图标,管理成员可以转入图6所示的号码选择页面,以选取希望绑定至相应团体的电话号码,以作为该团体的公用号码,例如可以选取图6所示的“0571-88886666”等。
在选取公用号码后,管理成员可以通过图7所示的企业电话配置页面,对该公用号码的通讯资源、使用范围(即确定团体中可使用该公用号码的成员)等进行配置。例如,管理成员可以在图7所示的企业电话配置页面中,查看到关于该公用号码“0571-88886666”的“当前余额”、“本月已用话费”、“本月剩余时长”、“本月已用时长”、“员工已用分钟数”等进行查看,并通过触发“充值”按键,为该公用号码绑定更多话费,以使得该公用号码可以被分配相应的通讯资源,以用于通过该公用号码实现通话。
同时,管理成员可以通过触发图7顶部的“设置企业电话的使用人员”进入图8所示的企业电话使用范围配置页面,并通过该图8所示的页面完成对使用人员(即使用范围)的配置。如图8所示,可以根据该该管理成员所属团体的组织架构,示出该团体中的A部门、B部门、C部门等各个部门,使得管理成员可以直接选择各个部门,那么被选中的部门中的所有团体成员,均被视为被选中;或者,管理成员还可以触发查看每个部门下包含的团体成员,比如可以查看到部门C中包含的用户A、用户X、用户Y等,以便于对同一部门中的不同团体成员进行独立的权限配置。
当管理成员选取了希望赋予对公用号码的应用权限的团体成员后,可以通过触发图8所示的“确定”按钮,使得钉钉服务器可以向相关的所有团体成员分别发送提示信息;比如,当用户A被确定赋予应用权限时,可以通过如图9所示的消息列表页面,接收到来自“企业电话”的会话窗口发送的提示消息,告知该用户A“管理员已为你开通企业总机……”的提醒信息。那么,用户A可以通过触发图9所示的上述提示信息而转入图10所示的提示页面,该页面中可以通过“企业AA的管理员陈小鱼已为你开通企业总机的使用权限……”等信息,向该用户A告知更为具体的消息,比如该应用权限适用于“企业AA”、应用权限由“管理员陈小鱼”赋予等,那么尤其是当该用户A同时属于多个团体时,可以据此确定出自身的权限状况。
进一步地,用户A可以通过如图10所示的提示页面中的“立即进入”,使用本申请中基于公用号码的“企业电话”功能;当然,用户A还可以通过其他入口使用该功能,本申请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2)执行呼叫操作
其中,图11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通讯场景的示意图;图12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另一种通讯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1所示,假定用户A使用设备1,该设备1采用该用户A对应的电话号码1,且该设备1上安装有钉钉客户端1,该钉钉客户端1登录有用户A注册的钉钉账号1,而用户B使用设备2,该设备2采用该用户B对应的电话号码2,且该设备2上安装有钉钉客户端2,该钉钉客户端2登录有用户B注册的钉钉账号2;那么,通过设备1、设备2与钉钉服务器之间的交互,以及钉钉服务器与运营商网络之间的交互等,可以实现本申请的通讯方案;如图12所示,该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202,用户A通过设备1选取目标方。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A通过设备1上安装的钉钉客户端1,对目标方进行选取;以及,通过该钉钉客户端1,向钉钉服务器发起针对目标方的通话请求。
举例而言,图13示出了钉钉提供的企业电话功能页面的示意图,用户A可以据此选取目标方。其中,企业电话功能页面的顶部(或其他位置)可以示出诸如“︾”等标识信息,当用户A等不具有管理权限的团体成员对该标识进行触发时,比如在页面上执行向下滑动的触摸手势时,可以唤出图14所示的下拉窗口,该下拉窗口中可以示出“企业电话”的“员工免费”提醒信息,以及“电话会议”的剩余分钟数、“为企业节省”的话费数额、“已为你节省”的话费数额等信息;而管理成员、团体的管理层成员等可以唤出图15所示的下拉窗口,该下拉窗口可以示出“企业电话”的剩余分钟数,以及公用号码在整个团体的“已用话费”数额、“共节省”数额等。同时,钉钉服务器可以对公用号码的预配置通讯资源的剩余量进行监测,并当该剩余量降至预设阈值时,向管理成员发送提醒消息,比如该提醒消息可以采用图16所示的“企业电话即将耗尽,请尽快充值”等形式,那么管理成员可以通过触发图16所示下拉菜单中的“充值”按钮,快速为公用号码配置更多的通讯资源,即完成“充值”操作。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企业电话功能页面上可以示出历史通讯记录,使得用户A可以通过触发历史通讯记录,将被触发的历史通讯记录对应的通讯方选取为上述的目标方。
在另一实施例中,用户A可以通过触发图13所示的企业电话功能页面中的“联系人”图标,从而通过转入相应的通讯录页面,选取作为目标方的联系人信息,此处不再赘述。
在又一实施例中,在图13所示的企业电话功能页面中,还通过提供“拨号盘”图标,使得在用户B的联系人信息既不存在于历史通讯记录又未记录于通讯录页面的情况下,或者在用户A暂时没有查找到该用户B的联系人信息等情况下,可以手动输入该用户B的电话号码等联系方式。例如图17所示,用户A可以通过拨号盘输入该用户B的电话号码,例如该电话号码可以为“13999999999”。同时,钉钉客户端1可以对用户A输入的该电话号码,与所属团体(如企业AA)的通讯录进行比对,以查看其是否属于该通讯录中的内部通讯录(用于记录该企业AA的内部团体成员的联系人信息)或外部通讯录(用于记录该企业AA的关联外部联系人的信息);其中,当匹配到通讯录中的任一联系人信息时,可以示出该联系人信息,当未匹配到任何联系人信息时,可以提供如图17所示的“添加到企业外部通讯录”入口,使得用户A可以利用输入的该电话号码“13999999999”,新建相应的外部联系人信息。
步骤1204,设备1向钉钉服务器发送通话请求。
在本实施例中,设备1可以通过钉钉提供的即时通讯功能,采用基于分组交换域的即时通讯等消息形式,将通话请求发送至钉钉服务器;当然,本申请并不对该通话请求的消息类型进行限制。
如图18所示,假定用户A选择用户B为目标方,并触发基于“企业电话”的通话操作时,设备1即可向钉钉服务器发送相应的通话请求。那么,假定用户A所属的企业AA采用公用号码为“0571-88886666”时,可以在发起该通话请求时,在设备1上示出如图19所示的通话发起页面,并在该通话发起页面中示出作为发起方的用户A(即“我”)的信息、作为目标方的用户B的信息、被使用的公用号码及其所属团体(“0571-88886666”属于企业AA)等信息,以便于作为发起方的用户A进行查看和检查。
其中,如图19所示,通话发起页面中可以示出关于目标方的描述信息,比如对于用户B,可以示出其所属的团体为企业BB、与企业AA的关系为“外部联系人”、对该用户B添加的标签为“重要”和“供应商”等,以便于作为发起方的用户A进行查看,从而快速了解该用户B的相关情况。
步骤1206,钉钉服务器识别通话类型。
在一实施例中,通话类型由发起方配置为公用类型。例如,一种情况下,如图18所示,当用户A选取用户B为目标方后,钉钉可以提供“企业电话”、“语音通话”、“视频通话”、“普通电话”等多种通话类型,以供该用户A进行选择;那么,当用户A选择触发“企业电话”时,钉钉服务器可以据此确定通话类型为“企业电话”对应的公用类型,即通过企业AA对应的公用号码来完成通话。而另一种情况下,用户A可以配置为所有通话均采用公用类型,而无需每次都手动选择。
在另一实施例中,钉钉服务器可以对发起方与目标方的团体归属信息进行比较,当两者的团体归属不一致时,即本次通话为跨团体通话时,可以主动将通话类型配置为公用类型。
当然,钉钉服务器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确定通话类型,本申请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步骤1208,钉钉服务器确定用户A采用的公用号码和名片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用户A所属的团体,可以将该团体关联的公用号码,作当前通话使用的电话号码。例如,当用户A属于企业AA时,可以将该企业AA的公用号码“0571-88886666”应用于此。当然,用户A可能属于多个团体,那么可以由用户A在发起通话请求时确定采用的团体,那么钉钉服务器可以由此确定通话使用的公用号码,即确定被采用的该团体对应的公用号码。
步骤1210,钉钉服务器通过运营商网络分别向作为发起方的用户A、向作为目标方的用户B发起呼叫操作,且钉钉服务器还向用户B的设备2发送名片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钉钉服务器可以将公用号码的信息告知运营商网络,使得运营商网络据此分别向作为发起方的用户A、向作为目标方的用户B发起呼叫操作,而非采用随机确定的号码发起呼叫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运营商网络在确定公用号码后,通过电路交换域发起呼叫操作,而通过分组交换域向作为目标方的用户B发送名片信息,比如该名片信息可以采用即时通讯消息的形式,使得名片信息被发送至用户B所使用的设备2上安装的钉钉客户端2,以由该钉钉客户端2对该名片信息进行获取和处理。
步骤1212A,设备1向用户A执行呼叫提示。
步骤1214A,设备1根据用户A的响应操作,响应于上述的呼叫操作。
步骤1212B,设备2向用户B执行呼叫提示,并且将接收到的名片信息与呼叫提示时的通话界面进行同步展示。
在本实施例中,名片信息可以包括公用号码对应团体的团体名片信息,比如团体名称、团体LOGO、团体状况简介等,本申请并不对此进行限制。以图20所示的设备2的通话界面为例,假定团体名片信息包括团体名称时,可以在该通话界面中示出“……正在通过企业AA总机呼叫你”,以表明当前通话的发起方来自该企业AA。
进一步地,名片信息还可以包括发起方的个人名片信息,比如该发起方的姓名、所属部门、职位等,本申请并不对此进行限制。以图20所示的通话界面为例,假定个人名片信息包括发起方的姓名时,可以在该通话界面展示出“A正在通过……”,以表明当前通话的发起方为该用户A。
可见,通过将名片信息与通话界面进行同步展示,使得作为目标方的用户B可以快速了解该发起方及其所属团体的状况,避免将该通话误判断为骚扰电话、诈骗电话等,并且用户B可以通过该名片信息,初步猜测到发起方的通话目的,从而提前做好至少一部分准备工作,有助于提升用户A与用户B的通话效率。
通过将名片信息与通话界面进行同步展示,使得目标方在查看的过程中,可以自然地确认两者之间的关联关系,从而确定该名片信息即为发起方相关的信息。那么,除了采用图20所示的同步展示方式,即名片信息被直接展示在该通话界面中,还可以采用其他同步展示方式,例如:
一种情况下,如图21所示,可以通过在设备2的顶部(或其他边缘位置,或者其他非边缘位置)示出一弹窗,并在该弹窗中显示上述的个人名片信息(如“A正在通过企业电话呼叫你”),而在通话界面中示出上述的团体名片信息(如“企业AA”),并将该弹窗与通话界面进行同步展示于设备2的屏幕上。
另一种情况下,如图22所示,可以在上述的弹窗中同时展示所有的名片信息,比如通过“A正通过企业AA总机呼叫你”来表达上述的个人名片信息和团体名片信息,而在通话界面中展示出公用号码本身,并将该弹窗与通话界面进行同步展示于设备2的屏幕上。
步骤1214B,设备2根据用户B的响应操作,响应于上述的呼叫操作。
步骤1216,用户A与用户B通过设备1、设备2建立通话。
综上所述,通过为企业预先配置相应的公用号码,使得企业内的成员作为发起方时,可使通讯网络使用该公用号码向目标方发起呼叫操作,使得目标方可以通过辨识该公用号码,确定出发起方的身份信息和呼叫目的,可以避免被误判为骚扰电话,并帮助目标方提前对通话内容做好准备工作,从而提升发起方与目标方之间的通讯效率。同时,通过采用统一的公用号码,使得企业内的成员均可以使用该公用号码进行通话,使得只需对该公用号码对应的通讯资源进行统一配置和应用即可,无需分别对每一企业成员的电话号码进行通讯资源的配置管理,有助于提升对通讯资源的管理便携性。
图23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又一种通讯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3所示,该方法应用于服务器上,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302,接收到来自通讯网络的通知消息,所述通知消息表明发起方针对任一团体的公用号码发起呼叫事件。
在本实施例中,公用号码被绑定至相应的团体,而非某个具体用户,因而当发起方直接向该公用号码发起呼叫事件时,并不存在类似于手机或固定电话等通讯设备对该呼叫事件进行直接响应,可能导致通话失败。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服务器可以通过确定出该团体内与该发起方相关联的团体成员,使得该团体成员使用的通讯设备对该发起方发起的呼叫事件进行响应,从而避免通话失败的状况发生。
步骤2304,确定所述团体中与所述发起方相关联的团体成员。
在本实施例中,服务器可以根据与发起方相关的历史通讯记录,确定该团体中与发起方存在历史通讯行为的团体成员,以作为与该发起方相关联的团体成员。例如,当用户A历史上曾经与该发起方存在过通讯行为时,可以由该用户A对本次的呼叫事件进行响应。
其中,当多个团体成员均与该发起方存在历史通讯行为时,被作为与该发起方相关联的团体成员可以满足下述条件中至少之一:通过公用号码与发起方实现历史通讯行为;在预设时间段(比如全量历史过程,或者最近一个月或其他时长,或者其他时间段)内,与发起方的历史通讯次数最多;在预设时间段内,与发起方的历史通讯频率最高;在多个团体成员中,最近一个与发起方完成历史通讯行为等。那么,通过上述的条件筛选,可以选择出最可能满足该发起方的通讯需求的团体成员,以确保对呼叫事件的响应能够得到该发起方的通话目标。
在本实施例中,当通知消息中包含发起方在呼叫事件的过程中上传的音频消息时,服务器可以解析该音频消息的消息内容,并确定团体中与该消息内容相匹配的团体成员,以作为与发起方相关联的团体成员。那么,在发起方发起呼叫事件后,可以在确定的时间窗口内,通过该发起方使用的通讯设备,对该发起方进行音频采集,以得到上述的音频消息;其中,可以通过向该发起方返回语音播报等提示信息,以帮助发起方完成上述音频消息的输入和采集操作。
步骤2306,将所述团体成员的信息返回所述通讯网络,以由所述通讯网络将所述团体成员作为所述呼叫事件的呼叫对象。
在本实施例中,当发起方针对任一团体的公用号码发起呼叫事件时,通过对团体成员与该发起方之间的关联关系进行分析,可以智能地选取与该发起方相关联的团体成员,并通过由该团体成员对发起方的呼叫事件进行响应,从而在发起方未指定目标方的情况下,也可以对呼叫事件进行正确响应,避免通话失败。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针对企业即时通讯应用钉钉,对图23所示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图24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另一种通讯场景的示意图;图25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又一种通讯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4所示,假定用户A使用设备1,该设备1采用该用户A对应的电话号码1,且该设备1上安装有钉钉客户端1,该钉钉客户端1登录有用户A注册的钉钉账号1,而用户B使用设备2,该设备2采用该用户B对应的电话号码2,且该设备2上安装有钉钉客户端2,该钉钉客户端2登录有用户B注册的钉钉账号2;那么,通过设备1、设备2与钉钉服务器之间的交互,以及钉钉服务器与运营商网络之间的交互等,可以实现本申请的通讯方案;如图25所示,该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502,用户B通过设备2呼叫企业AA的公用号码。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B通常应当通过基于如图12所示的实施例,对基于企业AA的公用号码的呼叫操作进行响应之后,记录下与该公用号码相关的历史通讯记录或者记载下该公用号码后,通过触发该历史通讯记录或该公用号码,发起对该公用号码的呼叫事件。
而基于诸如图12所示的实施例,设备2可以通过步骤1210获得该企业AA的名片信息,因而在执行上述的呼叫事件时,可以在图26所示的通话界面中,通过“B正在拨打企业AA总机”示出该企业AA的团体名片信息。当然,图26中将团体名片信息展示于通话界面中,以实现该团体名片信息与通话界面的同步展示,而还可以通过图27所示的方式,通过将团体名片信息显示在与该通话界面同步展示的弹窗中,本申请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步骤2504,运营商网络检测到来自设备2的呼叫事件,并向钉钉服务器发送相应的通知消息。
步骤2506,钉钉服务器通过对用户B与企业AA中的企业成员进行分析,确定出该呼叫事件的呼叫对象。
在一实施例中,钉钉服务器可以根据与用户B相关的历史通讯记录,确定企业AA中与用户B存在历史通讯行为的团体成员,以作为与该用户B相关联的团体成员。例如,当钉钉服务器检测到用户A通过图12所示的实施例,与该用户B执行了历史通讯行为时,可以将该用户A作为与该用户B相关联的团体成员。
当然,在企业AA中可能同时存在多个企业成员均与用户B存在历史通讯行为,那么被作为与该发起方相关联的企业成员可以满足下述条件中至少之一:
1)通过公用号码与发起方实现历史通讯行为。例如,当企业AA中的用户A、用户D1、用户D2等,均与该用户B存在历史通讯行为,但是只有用户A通过用户B当前拨打的公用号码实现了与该用户B之间的历史通讯行为,而用户D1、用户D2均采用自己的电话号码或随机号码与该用户B实现相应的历史通讯行为,那么可以优先选择用户A为与该用户B相关联的企业成员。
2)在预设时间段内,与发起方的历史通讯次数最多。其中,预设时间段可以为历史全量时间段,即对应于历史全量的历史通讯行为;或者,该预设时间段可以为指定的时间段,比如最近一个月、2016年3月1日至2016年6月30日等。当历史通讯次数越多时,表明与作为发起方的用户B之间的关系越紧密,因而可以将其选取为相关联的企业成员。
3)在预设时间段内,与所述发起方的历史通讯频率最高。与2)相类似,当历史通讯频率越多时,表明与作为发起方的用户B之间的关系越紧密,因而可以将其选取为相关联的企业成员,此处不再赘述。
4)在多个团体成员中,最近一个与发起方完成历史通讯行为。例如,当企业AA中的用户A、用户D1、用户D2等,均与该用户B存在历史通讯行为,但是用户D1与该用户B的最后通讯时间为1年前、用户D2与该用户B的最后通讯时间为1个月前,而用户A与该用户B的最后通讯时间为1天前,那么由于用户A是所有团体成员中最近一个与用户B完成历史通讯行为,表明用户A与作为发起方的用户B之间的关系更紧密,因而可以将其选取为相关联的企业成员。
在另一实施例中,在用户B发起对公用号码的呼叫事件后,运营商网络可以向该用户B采用诸如语音提示等方式,向该用户B提供一时间窗口,使得用户B可以发出音频,并通过该音频指示在企业AA中希望作为呼叫对象的企业用户。例如,运营商网络可以向用户B播放语音:“请在嘟声后告知呼叫对象的姓名”,并在继续播放“嘟”声后,利用该用户B的设备2采集该用户B发出的语音,从而形成相应的音频消息并上传。
那么,运营商网络可以将该音频消息包含于通知消息中,使得钉钉服务器可以通过解析该音频消息的消息内容,确定出企业AA中与该消息内容相匹配的企业成员,以作为与用户B相关联的企业成员。
步骤2508,钉钉服务器将呼叫对象的信息告知运营商网络。
步骤2510,运营商网络根据呼叫对象的信息,向该呼叫对象发起对应于上述的呼叫事件的呼叫操作。
步骤2512,当用户A为呼叫对象时,用户A使用的设备1对呼叫操作进行呼叫提示。
步骤2514,设备1根据用户A的响应操作,响应于来自用户B的呼叫。
步骤2516,用户A与用户B通过设备1、设备2建立通话。
综上所述,当发起方针对任一企业的公用号码发起呼叫事件时,通过对企业成员与该发起方之间的关联关系进行分析,可以智能地选取与该发起方相关联的企业成员,并通过由该企业成员对发起方的呼叫事件进行响应,从而在发起方未指定目标方的情况下,也可以对呼叫事件进行正确响应,避免通话失败。
图28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示意结构图。请参考图28,在硬件层面,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2802、内部总线2804、网络接口2806、内存2808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2810,当然还可能包括其他业务所需要的硬件。处理器2802从非易失性存储器2810中读取对应的计算机程序到内存2802中然后运行,在逻辑层面上形成通讯装置。当然,除了软件实现方式之外,本申请并不排除其他实现方式,比如逻辑器件抑或软硬件结合的方式等等,也就是说以下处理流程的执行主体并不限定于各个逻辑单元,也可以是硬件或逻辑器件。
请参考图29,在软件实施方式中,该通讯装置可以包括接收单元2902、确定单元2904和呼叫单元2906。其中:
接收单元2902,接收到发起方针对目标方发起的通话请求;
确定单元2904,当所述通话请求表明通话类型为公用类型时,确定所述发起方的所属团体对应的预配置公用号码;
呼叫单元2906,通过通讯网络向所述发起方和所述目标方的通讯号码分别执行基于所述公用号码的呼叫操作。
可选的,所述通话请求包含于所述发起方发送的即时通讯消息中。
可选的,还包括:
获取单元2908,获取所述团体的团体名片信息;
推送单元2910,将所述团体名片信息推送至所述目标方,以与所述目标方响应于所述呼叫操作时的通话界面进行同步展示。
可选的,
所述获取单元2908还用于:获取所述发起方的个人名片信息;
所述推送单元2910还用于:将所述个人名片信息推送至所述目标方,以与所述通话界面进行同步展示。
可选的,还包括:
标记单元2912,当所述通话请求表明通话类型为公用类型时,将所述发起方标记为所述团体中与所述目标方相关联的团体成员;
返回单元2914,当接收到所述通讯网络发送的通知消息,且所述通知消息表明所述目标方针对所述公用号码发起呼叫事件时,将所述发起方的信息返回所述通讯网络,以由所述通讯网络将所述发起方作为所述呼叫事件的呼叫对象。
可选的,
所述通话类型由所述发起方配置为所述公用类型;
或者,所述装置还包括:配置单元2916,当所述发起方与所述目标方的团体归属信息不一致时,将所述通话类型配置为所述公用类型。
可选的,还包括:
资源确定单元2918,确定所述公用号码对应的预配置通讯资源的剩余量;
提醒单元2920,当所述剩余量降至预设阈值时,向所述团体的管理成员发送提醒消息。
可选的,还包括:
号码获取单元2922,当用于发起所述通话请求的功能页面中包含拨号盘窗口时,获取所述发起方通过所述拨号盘窗口输入的所述目标方的电话号码;
创建单元2924,当所述团体对应的内部通讯录和外部通讯录中均未包含匹配于所述电话号码的联系人信息时,向所述发起方提供对所述外部通讯录的功能入口,以由所述发起方在所述外部通讯录中创建所述目标方的联系人信息。
图30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示意结构图。请参考图30,在硬件层面,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3002、内部总线3004、网络接口3006、内存3008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3010,当然还可能包括其他业务所需要的硬件。处理器3002从非易失性存储器3010中读取对应的计算机程序到内存3002中然后运行,在逻辑层面上形成通讯装置。当然,除了软件实现方式之外,本申请并不排除其他实现方式,比如逻辑器件抑或软硬件结合的方式等等,也就是说以下处理流程的执行主体并不限定于各个逻辑单元,也可以是硬件或逻辑器件。
请参考图31,在软件实施方式中,该通讯装置可以包括接收单元3102、确定单元3104和返回单元3106。其中:
接收单元3102,接收到来自通讯网络的通知消息,所述通知消息表明发起方针对任一团体的公用号码发起呼叫事件;
确定单元3104,确定所述团体中与所述发起方相关联的团体成员;
返回单元3106,将所述团体成员的信息返回所述通讯网络,以由所述通讯网络将所述团体成员作为所述呼叫事件的呼叫对象。
可选的,所述确定单元3104具体用于:
根据与所述发起方相关的历史通讯记录,确定所述团体中与所述发起方存在历史通讯行为的团体成员,以作为与所述发起方相关联的团体成员。
可选的,当多个团体成员均与所述发起方存在历史通讯行为时,被作为与所述发起方相关联的团体成员满足下述条件中至少之一:
通过所述公用号码与所述发起方实现所述历史通讯行为;
在预设时间段内,与所述发起方的历史通讯次数最多;
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与所述发起方的历史通讯频率最高;
在所述多个团体成员中,最近一个与所述发起方完成所述历史通讯行为。
可选的,所述确定单元3104具体用于:
当所述通知消息中包含所述发起方在所述呼叫事件的过程中上传的音频消息时,解析所述音频消息的消息内容;
确定所述团体中与所述消息内容相匹配的团体成员,以作为与所述发起方相关联的团体成员。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到发起方针对目标方发起的通话请求;
当所述通话请求表明通话类型为公用类型时,确定所述发起方的所属团体对应的预配置公用号码;
通过通讯网络向所述发起方和所述目标方的通讯号码分别执行基于所述公用号码的呼叫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话请求包含于所述发起方发送的即时通讯消息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所述团体的团体名片信息;
将所述团体名片信息推送至所述目标方,以与所述目标方响应于所述呼叫操作时的通话界面进行同步展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所述发起方的个人名片信息;
将所述个人名片信息推送至所述目标方,以与所述通话界面进行同步展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通话请求表明通话类型为公用类型时,将所述发起方标记为所述团体中与所述目标方相关联的团体成员;
当接收到所述通讯网络发送的通知消息,且所述通知消息表明所述目标方针对所述公用号码发起呼叫事件时,将所述发起方的信息返回所述通讯网络,以由所述通讯网络将所述发起方作为所述呼叫事件的呼叫对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话类型由所述发起方配置为所述公用类型;
或者,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发起方与所述目标方的团体归属信息不一致时,将所述通话类型配置为所述公用类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确定所述公用号码对应的预配置通讯资源的剩余量;
当所述剩余量降至预设阈值时,向所述团体的管理成员发送提醒消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用于发起所述通话请求的功能页面中包含拨号盘窗口时,获取所述发起方通过所述拨号盘窗口输入的所述目标方的电话号码;
当所述团体对应的内部通讯录和外部通讯录中均未包含匹配于所述电话号码的联系人信息时,向所述发起方提供对所述外部通讯录的功能入口,以由所述发起方在所述外部通讯录中创建所述目标方的联系人信息。
9.一种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到来自通讯网络的通知消息,所述通知消息表明发起方针对任一团体的公用号码发起呼叫事件;
确定所述团体中与所述发起方相关联的团体成员;
将所述团体成员的信息返回所述通讯网络,以由所述通讯网络将所述团体成员作为所述呼叫事件的呼叫对象。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团体中与所述发起方相关联的团体成员,包括:
根据与所述发起方相关的历史通讯记录,确定所述团体中与所述发起方存在历史通讯行为的团体成员,以作为与所述发起方相关联的团体成员。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多个团体成员均与所述发起方存在历史通讯行为时,被作为与所述发起方相关联的团体成员满足下述条件中至少之一:
通过所述公用号码与所述发起方实现所述历史通讯行为;
在预设时间段内,与所述发起方的历史通讯次数最多;
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与所述发起方的历史通讯频率最高;
在所述多个团体成员中,最近一个与所述发起方完成所述历史通讯行为。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团体中与所述发起方相关联的团体成员,包括:
当所述通知消息中包含所述发起方在所述呼叫事件的过程中上传的音频消息时,解析所述音频消息的消息内容;
确定所述团体中与所述消息内容相匹配的团体成员,以作为与所述发起方相关联的团体成员。
13.一种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接收到发起方针对目标方发起的通话请求;
确定单元,当所述通话请求表明通话类型为公用类型时,确定所述发起方的所属团体对应的预配置公用号码;
呼叫单元,通过通讯网络向所述发起方和所述目标方的通讯号码分别执行基于所述公用号码的呼叫操作。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单元,获取所述团体的团体名片信息;
推送单元,将所述团体名片信息推送至所述目标方,以与所述目标方响应于所述呼叫操作时的通话界面进行同步展示。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获取所述发起方的个人名片信息;
所述推送单元还用于:将所述个人名片信息推送至所述目标方,以与所述通话界面进行同步展示。
16.一种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接收到来自通讯网络的通知消息,所述通知消息表明发起方针对任一团体的公用号码发起呼叫事件;
确定单元,确定所述团体中与所述发起方相关联的团体成员;
返回单元,将所述团体成员的信息返回所述通讯网络,以由所述通讯网络将所述团体成员作为所述呼叫事件的呼叫对象。
CN201610827084.5A 2016-09-14 2016-09-14 通讯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78199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27084.5A CN107819960B (zh) 2016-09-14 2016-09-14 通讯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27084.5A CN107819960B (zh) 2016-09-14 2016-09-14 通讯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19960A true CN107819960A (zh) 2018-03-20
CN107819960B CN107819960B (zh) 2020-10-30

Family

ID=616008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27084.5A Active CN107819960B (zh) 2016-09-14 2016-09-14 通讯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81996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95283A (zh) * 2018-12-29 2019-03-19 论客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标注即时通讯讨论组联系人的方法及装置
CN111163208A (zh) * 2018-11-07 2020-05-15 钉钉控股(开曼)有限公司 通话事件的漏接提示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571A (zh) * 1995-01-10 1998-02-04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团体通信系统
CN101039364A (zh) * 2007-03-01 2007-09-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集团总机业务计费方法、系统及设备
US20080043957A1 (en) * 2006-07-07 2008-02-21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llowing a communication device to have multiple, hierarchically prioritized numbers
CN101494619A (zh) * 2008-12-30 2009-07-2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即时通信系统中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02014217A (zh) * 2009-09-08 2011-04-13 上海曲亦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在通话中选用多种电信功能的处理方法
CN102394988A (zh) * 2011-11-16 2012-03-28 任峰 一种预通话信令
CN103581129A (zh) * 2012-07-30 2014-02-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通话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3957329A (zh) * 2014-05-19 2014-07-30 携程计算机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企业电话线路管理方法、管理系统和服务器
CN104717613A (zh) * 2013-12-13 2015-06-17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集群呼叫的方法和系统
CN104796414A (zh) * 2015-04-03 2015-07-22 陕西天隆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互联通话系统及其通话方法
CN104902103A (zh) * 2015-04-03 2015-09-09 陕西天隆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接入有移动终端的集团电话系统及其通讯方法
CN105282721A (zh) * 2014-07-18 2016-01-27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机多号业务中主叫号码的显示处理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5577921A (zh) * 2015-12-17 2016-05-11 魅族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控制的方法以及移动终端
CN105657681A (zh) * 2014-12-02 2016-06-08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呼叫业务的处理方法和系统、呼叫平台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571A (zh) * 1995-01-10 1998-02-04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团体通信系统
US20080043957A1 (en) * 2006-07-07 2008-02-21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llowing a communication device to have multiple, hierarchically prioritized numbers
CN101039364A (zh) * 2007-03-01 2007-09-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集团总机业务计费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1494619A (zh) * 2008-12-30 2009-07-2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即时通信系统中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02014217A (zh) * 2009-09-08 2011-04-13 上海曲亦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在通话中选用多种电信功能的处理方法
CN102394988A (zh) * 2011-11-16 2012-03-28 任峰 一种预通话信令
CN103581129A (zh) * 2012-07-30 2014-02-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通话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4717613A (zh) * 2013-12-13 2015-06-17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集群呼叫的方法和系统
CN103957329A (zh) * 2014-05-19 2014-07-30 携程计算机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企业电话线路管理方法、管理系统和服务器
CN105282721A (zh) * 2014-07-18 2016-01-27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机多号业务中主叫号码的显示处理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5657681A (zh) * 2014-12-02 2016-06-08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呼叫业务的处理方法和系统、呼叫平台
CN104796414A (zh) * 2015-04-03 2015-07-22 陕西天隆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互联通话系统及其通话方法
CN104902103A (zh) * 2015-04-03 2015-09-09 陕西天隆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接入有移动终端的集团电话系统及其通讯方法
CN105577921A (zh) * 2015-12-17 2016-05-11 魅族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控制的方法以及移动终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63208A (zh) * 2018-11-07 2020-05-15 钉钉控股(开曼)有限公司 通话事件的漏接提示方法及装置
CN109495283A (zh) * 2018-12-29 2019-03-19 论客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标注即时通讯讨论组联系人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19960B (zh) 2020-10-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14815B (zh) 联系人信息的显示方法和终端
US9451082B2 (en) Social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518511B1 (en) Divided call history user interface
EP2602976A1 (en) System facilitating meeting device interactions and methods thereof
CN105119799A (zh) 即时通讯消息处理方法及客户端
WO2014201647A1 (zh) 一种数据和消息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US20130252588A1 (en) Computerized System and Method of Recording Communications Between Parties Using Telecommunications Devices
CN105516296B (zh) 群组标识图像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7733663A (zh) 跨团体的通讯方法及装置
CN107809517A (zh) 事件展示方法及装置
CN102572105B (zh) 一种处理联系人信息的方法及终端
CN109314947A (zh) 设备和/或线路事件感知和智能同步
CN109543405A (zh) 一种隐私调用行为识别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7819960A (zh) 通讯方法及装置
CN108011990A (zh) 联系人管理方法及装置
US9812131B2 (en) Identifying and displaying call participants using voice sample
CN112242948B (zh) 群会话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6162586A (zh) 呼入限制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CN104796885A (zh) 一种在通话过程中实现私密通话的方法及系统
CN105988795B (zh) 一种消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472162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7819665B (zh) 通讯提醒方法及装置
CN107968893A (zh) 一种通讯方法及装置
CN107846494A (zh) 通讯方法及装置
CN115623430B (zh) 电话号码标注的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服务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5257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