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16998B -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16998B
CN107816998B CN201610822674.9A CN201610822674A CN107816998B CN 107816998 B CN107816998 B CN 107816998B CN 201610822674 A CN201610822674 A CN 201610822674A CN 107816998 B CN107816998 B CN 1078169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t
dispersed parameters
information
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
dispers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2267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816998A (zh
Inventor
李炳国
龙永霞
王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82267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816998B/zh
Publication of CN1078169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169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8169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169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21/00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 G01C21/26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navigation in a road network
    • G01C21/34Route searching; Route guidance
    • G01C21/3407Route searching; Route guidance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G01C21/3415Dynamic re-routing, e.g. recalculating the route when the user deviates from calculated route or after detecting real-time traffic data or accid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4Forecasting or optimis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or management purposes, e.g. linear programming or "cutting stock problem"
    • G06Q10/047Optimisation of routes or paths, e.g. travelling salesman proble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Market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avig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N个第一对象,在预定路口偏航时的第一运动轨迹信息以及第一规划路线信息;其中,所述N为不小于1的整数;结合所述第一运动轨迹信息及所述第一规划路线信息,确定第一偏离参数;基于所述第一偏离参数,确定所述第一运动轨迹信息相对于所述第一规划路线信息的第一偏离权值;根据所述第一偏离权值,确定所述第一偏离参数及偏离阈值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对应关系,用于检测第二对象在所述预定路口的运动轨迹是否出现偏航。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导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车辆或行人的运动轨迹,偏离规划路线的偏航行为;这个时候需要导航能够及时发现,并重新规划录像。但是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发现,现有的导航设备识别出偏航的时间都比较晚,且错误判定偏航的概率也较大。是被出偏离规划录像的时间晚,将会进一步导致重新规划的时间晚,从而导致导航偏航响应时间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至少部分解决上述偏航响应时间长和/或偏离识别正确率低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获取N个第一对象,在预定路口偏航时的第一运动轨迹信息以及第一规划路线信息;其中,所述N为不小于1的整数;
结合所述第一运动轨迹信息及所述第一规划路线信息,确定第一偏离参数;
基于所述第一偏离参数,确定所述第一运动轨迹信息相对于所述第一规划路线信息的第一偏离权值;
根据所述第一偏离权值,确定所述第一偏离参数及偏离阈值的对应关系;
其中,所述对应关系,用于检测第二对象在所述预定路口的运动轨迹是否出现偏航。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N个第一对象,在预定路口偏航时的第一运动轨迹信息以及第一规划路线信息;其中,所述N为不小于1的整数;
偏离参数确定单元,用于结合所述第一运动轨迹信息及所述第一规划路线信息,确定第一偏离参数;
偏离权值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偏离参数,确定所述第一运动轨迹信息相对于所述第一规划路线信息的第一偏离权值;
对应关系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偏离权值,确定所述第一偏离参数及偏离阈值的对应关系;
其中,所述对应关系,用于检测第二对象在所述预定路口的运动轨迹是否出现偏航。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会获取经过预定路口的多个第一对象的运动轨迹信息及规划路线信息,通过第一偏离参数的提取及第一偏离权值的确定,进而确定偏离阈值和偏离阈值对应的第一偏离参数,这样所述偏离阈值及所述第一偏离参数都是通过各种设备通过大数据处理等数据处理,动态确定的,而非人工静态指定的,显然利用这样得到的偏离阈值与第一偏离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偏航行为的识别,可以减少因为偏离阈值设置不恰当导致的识别速度慢、进而导致偏航响应时延大,和/或,可以减少偏航识别正确和精确率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图的显示效果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表示偏离参数与规划线路中的备选道路的关系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表示第一偏离参数与第一偏离权值的坐标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表示对应关系的坐标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信息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偏航识别模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信息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步骤S110:获取N个第一对象,在预定路口偏航时的第一运动轨迹信息以及第一规划路线信息;其中,所述N为不小于1的整数;
步骤S120:结合所述第一运动轨迹信息及所述第一规划路线信息,确定第一偏离参数;
步骤S130,基于所述第一偏离参数,确定所述第一运动轨迹信息相对于所述第一规划路线信息的第一偏离权值;
步骤S140:根据所述第一偏离权值,确定所述第一偏离参数及偏离阈值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偏离阈值,用于检测第二对象在所述预定路口的运动轨迹是否出现偏航。
本实施例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可为应用与网络平台中的方法,例如,用导航服务器的方法,或与导航服务器的数据处理设备中的方法。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10将获取N个第一对象第一运动轨迹信息第一规划路线信息。此处所述第一运动轨迹信息和所述路线规划信息均可包括多个离散位置的位置参数等信息。当然所述第一运动轨迹信息具体可包括所述第一对象通过所述预定路口时的经纬度、速率以及角度。这里的角度可为所述第一对象的运动方向相对于正北方向之间的夹角。当所述第一运动轨迹信息还可包括速率、经纬度以及运动方向等。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运动轨迹信息可包括第一对象在多个时间点通过所述预定路口的位置参数、方向参数以及速率。这里的位置参数可为前述经纬度,还可以是其他形式能够确定所述第一对象的位置参数。所述方向参数可为前述角度或直接是第一对象的运动方向。所述规划路线可以为第一对象的导航规划的路线。这里的第一对象可以为行人和/或车辆等信息。所述N个第一对象为泛指经过所述运动路口的人和/或车,没有特指。可选包括N个不同的第一对象。在本实施例中同一个人或车辆不同两次经过所述预定路口,可认为是两个不同的第一对象。在本实施例中所述N的取值最少为1,通常了得到的所述对应关系能够精确进行偏航识别,并减少识别时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N需要大于预设处理阈值,这里的处理阈值可为1000、2000或1万等。所述N可为一个时间周期内,通过所述预定路口的所有所述第一运动轨迹信息及所述第一规划线路信息。所述时间周期可为1个月或2周等。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10可为接收利用第一方式在所述预定路确定出偏航时发送的与偏航相关的第一运动轨迹信息及路线规划信息,这样就实现了信息的筛选,减少了接收的信息的数据量,也减少了需要处理的数据量,简化了处理。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方式可现有技术中任意一种方式,若假定利用本实施例提供的偏航模型检测偏航为检测偏航的第二方式,则所述第一方式为不同于所述第二方式的检测方式。
在步骤S120中将结合所述第一运动轨迹信息规划线路信息,确定出所述第一偏离参数。这里的第一偏离参数可包括偏离角度以及偏离距离等值。这里的偏离角度可为:第一对象的实际运动方向与规划路线规划的方向构成的角度。所述偏离距离可为第一对象的实际所在位置,与规划路线中预定的位置之间的距离。在具体的实现过程中所述第一偏离参数,不局限于所述偏离角度及偏离距离等,还可包括出现偏离状态时的运动速度等参数。
在步骤S130将根据得到的第一偏离参数,确定第一偏离权值。所述第一偏离权值的计算方式有多种,以下提供一种计算所述第一偏离权值的可选方式:
首先,获得全球定位(Global Position System,GPS)信息对应于所述第一运动轨迹信息,提取出第一对象所在位置的经纬度、运动速度及运动角度,这里的运动角度为第一对象的运动方向相对于正北方向之间的夹角。
在图2中,实心点表示第一对对象当前的运动轨迹,从实现点出发的短线表示的所述运动角度。
影响偏离权值计算的因子主要包括:投影距离、当前角度和历史角度。投影距离直观反映了第一对象当前位置与规划路线中候选道路的直线距离;当前角度反映了第一对象的行驶方向与道路方向是否匹配;而历史角度反映了第一对象的运动轨迹形状与所述候选道路的道路形状的吻合程度。基于以上影响因子,例如,可以采用如下公式计算偏离权值W:
W=A*(cos(180-a)+1)+B*d/D+C*(cos(180-c)+1)
其中,A为当前角度权重系数,B为投影距离权值系数,C为历史角度权重系数,D为投影距离偏航阈值,a为当前角度,d为投影距离,c为历史角度。在上述公式中,偏离权值越小可认为偏离度越小,即第一对象的当前运动轨迹与规划路线中的备选道路的重合度越高。
图3所示为当前角度、当前位置、历史角度的示意图;在图3中黑实线表示的为备选道路,箭头分别表示第一对象的当前运动反向以及历史运动方向。这里的当前角度、当前位置及历史角度,即可对应于前述第一偏离参数。所述当前位置对应于前述的经纬度等参数。
当然在步骤S130具体可包括:
利用学习机算法,例如神经网络或线性回归等模型,通过大数据处理确定计算所述第一偏离权值的函数关系;
再利用所述函数关系,计算出所述第一偏离权值。这样的话,在后续进行偏航识别时,步骤S130获得函数关系,可用于后续第二偏离权值的计算。
在步骤S140中将根据所述第一偏离权值,确定出偏离阈值及偏离阈值与第一偏离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偏离阈值可理解为是对应于所述偏离权值的判断阈值。一般情况下若偏离阈值设置的不适当,要不会导致偏航响应时间长,要不会导致误偏航率高。在本实施例中为避免这种不适当的问题,在步骤S110和步骤S130中会对该预定路口的大量出现偏航的第一运动轨迹信息及第一规划线路信息进行大数据处理,得到满足大多数统计概率的第一偏离参数与偏离阈值之间的关系,从而避免人工设定所述偏离阈值不恰当时,出现的偏航响应时间长或误偏航率高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若所述步骤S110中输入的已确定了发生了偏航的第一对象的第一运动轨迹信息及所述第一规划路线信息,则在步骤S140中可以根据第一偏离权值在坐标系中的分布特征,确定出所述偏离阈值,并基于偏离阈值在坐标系的位置,可确定出与偏离阈值对应的第一偏离参数。
当然,若所述步骤S110中输入的是所有的通过预定路可的第一运动轨迹信息及所述第一规划线路信息,则在步骤S140中可为根据偏航行为对应第一偏离权值的分布特征和/或取值等,确定所述偏离阈值及所述第一偏离参数。
当然,在具体实现时,根据所述第一偏离权值确定所述偏离阈值,并确定各个偏离阈值的对应的第一偏离参数的方式有很多种,不局限于上述任意一种。
在一个路口,由于路口的道路铺设状况、道路相撞以及交通状况,车辆或行人等第一对象在直行或拐弯时可能会有相类似的运动特点,故在本实施例中这些特征体现为所述第一偏离参数;所述偏离阈值实质上一个指定的偏离权值,故后续在识别是否出现偏航时,可以通过偏离权值和偏离参数的计算,根据偏离参数确定出偏离阈值,再利用偏离阈值与计算的偏离权值的比较,简便确定出是否出现了偏航现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20可包括:
从所述第一运动轨迹中提取M个时刻的第一偏离参数;
所述步骤S130可包括:根据所述第一偏离参数,确定所述M个时刻对应的第一偏离权值;其中,所述M为不小于1的整数。
所述步骤S120可包括:
利用M个所述第一偏离参数及M个所述第一偏离权值进行数据处理,获得表征所述对应关系的偏离函数关系。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曲线拟合等方式或通过聚类以及线性回归等方式,得到所述阈值曲线。
在图4和图5所示的坐标系中,x轴表示的为偏离距离,y轴表示的为第一偏离权值。随着数据模型中输入的信息越多,得到的在该路口的更多的偏离距离与所述第一偏离权值的对应关系,然后通过线性回归等处理,得到了如图5所示阈值曲线;再提炼出所述阈值曲线对应的函数关系,即得到了所述阈值函数关系。这样后续,可以在确实第二对象是否出现偏航时,则可以通过计算出第二对象的第二偏离权值及第二偏离参数,利用第二偏离参数及所述阈值函数关系计算出对应于当前所述第二偏离参数的偏离阈值,通过比较第二偏离权值和所述偏离阈值,就可以快速简便的确定出所述第二对象是否出现了偏航。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20可包括:
从所述第一运动轨迹信息中提取所述第一对象经过所述路口时,至少所述M个时刻所在的第一位置;所述M为不小于1的整数;
分别确定M个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预定路口的第二位置之间的第一距离。
例如,以所述第一对象当前的运动速度,通过所述预定路口全程仅需M个时间片;在本实施例中提取每一个所述时间片所述第一路线所在的第一位置,从而将得到5个第一位置;再分别计算这M个第一位置,与预定路口中某一个位置(即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的第一距离。这里所述第二位置可为所述预定路口的路口中心的坐标或经纬度或其他表征其所在位置的位置参数。这里一个所述时间片可为1秒或0.5秒等。例如,车辆F通过路口A总共需要5秒中,若一个所述时间片为1秒,则所述M等于5,则在步骤S150中得到5个车辆F所在的位置。总之,所述M等于第一对象经过所述预定路口所需时间与时间片之间的比值。所述时间片可为预先设定的时长。当然,为了不同速率通过预定路,导致不同车辆或同一车辆不同次经过同一路口,提到的第一位置不同,导致的数据结构繁杂的问题,在本实施例中所述M的取值可为预先设定的静态值。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距离可视为前述的偏离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S150:获取所述第二对象在所述预定路口运动时,对应于所述第一偏离参数的第二偏离参数及对应于所述第一偏离权值的第二偏离权值;
步骤S160:根据所述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二偏离参数对应的所述偏离阈值;
步骤S170:根据所述第二偏离权值与确定的所述偏离阈值的比较结果,确定所述第二对象的运动轨迹是否出现偏航。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对象是泛指任何需要导航的路人或车辆,没有一定泛指。
在步骤S150中将获得第二对象经过所述预定路口时,对应的第二偏离参数。这里的第二偏离参数和所述第一偏离参数采用相同的函数关系计算,不同的是所述第二偏离参数是基于第二对象的实际运动轨迹及对应的规划路线计算的偏航参数,可以包括偏航距离及偏航角度等偏离参数。
在步骤S160,基于所述第二偏离参数确定适用于第二对象的当前运动状态的偏离阈值。例如,将所述第二偏离参数作为所述偏离函数关系的输入,计算出所述偏离阈值。再例如,以所述第二偏离参数为查询依据,查询预先存储的与所述第一偏离参数对应的偏离阈值。总之,步骤S160中会获得与适用于所述第二对象当期运动状态的偏离阈值。
在步骤S170会将所述偏离阈值与所述第二偏离权值进行比较,再根据比较的结果,确定出当前第二对象是否有偏离规划路线的偏航行为。当偏离权值越高,表示偏离规划路线越远,则当所述第二偏离权值大于所述偏离阈值时,确定所述第二对象出现了偏航行为。当偏离权值越低,表示偏离规划路线越远,当所述第二偏离权值小于所述偏离阈值时,确定所述第二对象出现了偏航行为。
总之,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上述第二偏离权值和确定的偏离阈值的比较,快速的识别出第二对象的偏航行为,加速偏航响应,且降低误偏航率。
获取所述第二偏离参数及所述第二偏离权值的方式有多种,以下提供两种可选方式:
可选方式一:
所述步骤S150可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对象携带的移动终端发送的所述第二偏离参数和所述第二偏离权值。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偏离参数及所述第二偏离权值,都是第二对象携带的移动终端发送的。通常此时所述,第二偏离参数及所述第二偏离权值均可为移动终端自身计算的。这里的移动终端可为各种能够进行导航的导航设备,例如车载导航,手机或平板等便携式导航。这样的导航服务器,就不用自行计算所述第二偏离参数或第二偏离权值,简化了导航服务器的处理负荷。
可选方式二:
例所述步骤S150可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对象携带的移动终端发送的第二运动轨迹信息及第二规划路线信息;
结合所述第二运动轨迹信息及所述第二规划路线信息,确定与所述第一偏离参数对应的第二偏离参数及对应于所述第一偏离权值的第二偏离权值。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并不会自行计算所述第二偏离参数及所述第二偏离权值,而是将所述第二运动轨迹信息及所述第二规划路线信息,由导航服务器来计算,这样可以减少移动终端的计算量,降低对移动终端的计算资源的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S210:将所述对应关系发送给用于导航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对应关系,用于所述移动终端自行检测所述第二对象是否出现偏航。
在本实施例中服务器或网络平台,在确定出所述第一偏离参数与偏离阈值的对应关系之后,直接将所述对应关系发送给用于导航的移动终端,这样移动终端在导航过程中,在确定第二对象经过所述预定路口时,将利用所述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二对象当前是否出现了偏航现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应关系与第二对象的运动特点,结合用于检测第二对象在所述预定路口是否出现偏航。不同的第二对象会有不同的运动特点。例如,用户E开车时,习惯性贴着路边形式,这样的话,直接利用所述对应关系进行偏航识别,可能也会出现识别精确度不够的问题,在本实施例中,将会对应关系及所述运动特点,来共同识别所述第二对象的偏航行为。
例如,所述步骤S210可包括:利用所述运动特点,修正所述对应关系,例如,修改所述第一偏离参数和偏离阈值其中的一个或多个,得到适宜该用户的修正后的对应关系,再利用修正后的对应关系,识别该用户的偏航行为。
又例如,所述步骤S210可包括:确定出第二对象的第二偏离参数之后,根据所述运动特点修正所述第二偏离参数,得到修正偏离参数;将修正偏离参数与所述对应关系中的第一偏离参数进行比较,从而确定出与修正偏离参数对应的偏离阈值;在利用偏离权值计算函数关系及第二偏离参数计算出,对应的偏离权值;再结合偏离权值进行所述偏航的识别。
在本实施例中引如了不同对象的运动特点,并结合运动特点与所述对应关系,能够精确的识别所述第二对象是否有偏航行为出现。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110,用于获取N个第一对象,在预定路口偏航时的第一运动轨迹信息以及第一规划路线信息;其中,所述N为不小于1的整数;
偏离参数确定单元120,用于结合所述第一运动轨迹信息及所述第一规划路线信息,确定第一偏离参数;
偏离权值确定单元130,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偏离参数,确定所述第一运动轨迹信息相对于所述第一规划路线信息的第一偏离权值;
对应关系确定单元140,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偏离权值,确定所述第一偏离参数及偏离阈值的对应关系;
其中,所述对应关系,用于检测第二对象在所述预定路口的运动轨迹是否出现偏航。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可为应用于导航设备或导航服务器或导航网络服务平台中的信息处理结构。
所述获取单元110可对应于通信接口,可用于从导航设备获得所述第一运动轨迹及所述第一规划路线信息,
所述偏离参数确定单元120、偏离权值确定单元130及对应关系确定单元140可对应于服务器中的处理器或处理电路;所述处理器可包括中央处理器CPU、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微处理器MCU、应用处理器AP或可编程阵列等。所述处理电路可包括专用集成电路,所述处理器或处理电路可通过特定指令的执行,实现上述各个单元的功能。
所述偏离参数确定单元120、偏离权值确定单元130及对应关系确定单元140可同时对应于相同的处理器,也可以对应于不同的处理器。当对应于相同的处理器时,所述处理器可以采用时分复用或并发线程分别完成上述各个单元的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上述信息处理,可以获得可用于精确快速识别出在该预定路苦口的偏航行为的对应关系,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偏航识别慢、偏航响应时间慢和/或偏航识别正确率低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偏离参数确定单元120,具体用于从所述第一运动轨迹中提取M个时刻的第一偏离参数;
所述偏离权值确定单元130,具体用于根据M个时刻的所述第一偏离参数,确定所述M个时刻对应的第一偏离权值;其中,所述M为不小于1的整数;
所述对应关系确定单元140,具体用于利用M个所述第一偏离参数及M个所述第一偏离权值进行数据处理,获得表征所述对应关系的偏离函数关系。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本实施例中会从所述第一运动轨迹信息表征的一条运动轨迹中,提取M个时刻的M个第一偏离参数;再得到M个偏离权值,通过线性回归,聚类、决策树、随机森林等数据处理模型,进行大数据处理,从而将获得偏离函数关系。后续就可以简便的利用所述偏离函数关系,来继续该路口的车辆或行人的偏航行为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偏离参数确定单元120,具体用于结合所述第一运动轨迹信息及所述第一规划路线信息,确定至少所述M个时刻所在的第一位置;所述M为不小于1的整数;分别确定M个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预定路口的第二位置之间的第一距离。这里的第一距离即为所述第一偏离参数中的一种偏离参数,在具体实现中还可包括偏离角度等其他偏离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获取单元110,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二对象在所述预定路口运动时,对应于所述第一偏离参数的第二偏离参数及对应于所述第一偏离权值的第二偏离权值;
所述装置还包括:
当前阈值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二偏离参数对应的所述偏离阈值;
偏航识别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偏离权值与确定的所述偏离阈值的比较结果,确定所述第二对象的运动轨迹是否出现偏航。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装置的获取单元110还会获取所述第二偏离参数及所述第二偏离权值,再有所述装置中的当前阈值单元及偏航识别单元,基于所述第二偏离参数及第二偏离权值,结合对应关系识别出所述第二对象是否有出现偏航行为。
在当前阈值确定单元及偏离识别单元的具体结构,可同样对应处理器或处理电路,同样地,所述处理器或处理电路通过可执行代码的执行,可以快速准确的识别出所述第二对象是否出现偏航行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获取单元110,具体用于获取所述第二对象携带的移动终端发送的所述第二偏离参数和所述第二偏离权值。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对象的第二偏离参数和所述第二偏离权值是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这里的移动终端为对所述第二对象进行导航的导航设备。所述第二偏离参数和所述第二偏离权值是所述第二对象通过所述预定路口时,结合第二对象的实际运动的第二运动轨迹信息及移动终端为第二对象规划的第二规划线路信息,确定的对应于第一偏离参数和第一偏离权值的第二偏离参数和第二偏离权值。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偏离参数和第二偏离参数为采用同样的函数关系等确定方式确定的;所述第一偏离权值和所述第二偏离权值也是为采用同样的确定方式确定,以确保偏航的识别精确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获取单元110,具体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对象携带的移动终端发送的第二运动轨迹信息及第二规划路线信息;结合所述第二运动轨迹信息及所述第二规划路线信息,确定与所述第一偏离参数对应的第二偏离参数及对应于所述第一偏离权值的第二偏离权值。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获取单元110可对应于通信接口,可以从移动终端接收所述第二运动轨迹信息及第二规划线路信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通信接口可为无线接口或有线接口等。所述无线接口可包括各种能够通信的天线;所述有线接口可对应于电缆接口或光缆接口等可进行数据交互的通信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获取单元110同时还包括与所述通信接口连接的处理器或处理电路,能够通过对所述第二运动轨迹信息及所述第二规划线路信息的处理,可以简便快速获取所述第二偏离参数及所述第二偏离权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对应关系发送给用于导航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对应关系,用于所述移动终端自行检测所述第二对象是否出现偏航。
所述发送单元可对应于前述通信接口,能够向移动终端发送数据,在本实施例中会将所述对应关系发送给所述移动终端。在具体应用时,所述对应关系将作为所述预定路口的地图信息,作为地图数据一同发送给移动终端,方便移动终端通过在线或离线方式,利用所述地图数据导航的同时,利用所述对应关系进行偏航行为的识别和确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应关系与第二对象的运动特点,结合用于检测第二对象在所述预定路口是否出现偏航。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不同对象的偏航行为的精确度,在本实施例会将所述对应关系与第二对象的运动特点结合使用,以精确检测出所述第二对象是否在所述预定路口出现偏航行为,采用本实施例所述的装置进行偏航识别或协助偏航识别,可以提升偏航行为的识别效率,减少偏航响应时延,同时还可提升识别精确度。
以下结合上述任意实施例提供一个具体示例:
示例一:
本示例首先提供一种偏航识别模型,所述偏航识别模型的模型惨可包括:由权重系数(A、B、C)和偏航阈值T等。如图9所示,所述偏航识别模型的输入包括第一对象的实际运动参数(a、d、c),输出是偏离权值W,及根据所述偏离权值确定的是否偏航的偏航结果。
在识别是否出现偏航时,会采用到偏航阈值;但是目前大都采用人为设置的静态值,这样的静态值的缺点显然会导致偏航识别不精确、识别时间长等问题。
上述偏航识别模型对应的模型参数需要通过样本训练和验证而得出,随着样本规模增大,模型参数趋于稳定,最终可以得出模型相对最优解。机器学习算法在大数据处理上有着成熟的应用,能帮助我们模型训练问题。所以,基于大规模样本数据的机器学习算法训练模型是我们的终极解决方案。
在各种数据处理设备中或数据处理平台上进行数据处理,所述偏航识别模型训练流程如图10所示,包括:
数据预处理,可包括从轨迹库提取数据,以提供所述偏航识别模型训练信息,这些信息可为满足特定信息格式或信息结构的数据。
模型训练,包括:利用机器学习算法(譬如,线性回归、聚类、决策树、随机森林等),通过数据挖掘和处理,训练出所述偏航识别模型;最终,输出稳定的模型参数。这里输出的模型参数至少包括前述的对应关系。所述对应关系中包括不同偏航参数对应的偏航阈值,以下详细介绍以下偏航阈值的训练。
偏航阈值T将决定检测在路口是否偏航的偏航灵敏度,偏航阈值的不合理将会影响用户导航体验。每个偏航路口都有对应的权值曲线,当权值曲线大于偏航阈值T。若偏离权值越大表示偏航程度越高。就说明该用户满足偏航条件。所以,我们需要训练出相应的阈值公式,这里的阈值曲线公式即对应于前述的阈值函数关系。
首先,数据预处理环节。每个路口的偏离权值变化大概可如4图所示,x轴为偏离路口距离,y轴为偏离权值。通过跑轨迹方式,提取出每个路口的偏离权值变化曲线数据。这个是模型训练的输入数据源。
其次,模型训练环节。我们采用线性回归机器学习算法去训练阈值曲线,通过权值点拟合出满足用户最佳偏航灵敏度的阈值公式。如5图所示,随着样本规模增加,路口的偏离权值数据增多,线性回归算法将趋于稳定,从而得出稳定的阈值公式。
利用这种大数据处理得到的阈值公式,进行用户的偏航的识别,具有识别效率高及识别精确度高的特点。
示例二:
如图11所示,本示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处理器202、存储介质204以及至少一个外部通信接口201;所述处理器202、存储介质204以及外部通信接口201均通过总线203连接。所述处理器202可为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可编程逻辑阵列等具有处理功能的电子元器件。
所述存储介质204上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202执行所述存储介质204中存储的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至少实现前述任意技术方案所提到的信息处理方法,例如,如图1及图6所示的信息处理方法,至少可实现以下方案:
获取N个第一对象,在预定路口偏航时的第一运动轨迹信息以及第一规划路线信息;其中,所述N为不小于1的整数;
结合所述第一运动轨迹信息及所述第一规划路线信息,确定第一偏离参数;
基于所述第一偏离参数,确定所述第一运动轨迹信息相对于所述第一规划路线信息的第一偏离权值;
根据所述第一偏离权值,确定所述第一偏离参数及偏离阈值的对应关系;
其中,所述对应关系,用于检测第二对象在所述预定路口的运动轨迹是否出现偏航。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6)

1.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N个第一对象,在预定路口偏航时的第一运动轨迹信息以及第一规划路线信息;其中,所述N为不小于1的整数;
结合所述第一运动轨迹信息及所述第一规划路线信息,确定第一偏离参数;
基于所述第一偏离参数,确定所述第一运动轨迹信息相对于所述第一规划路线信息的第一偏离权值;
根据所述第一偏离权值,确定所述第一偏离参数及偏离阈值的对应关系;
其中,所述对应关系,用于检测第二对象在所述预定路口的运动轨迹是否出现偏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结合所述第一运动轨迹信息及所述第一规划路线信息,确定第一偏离参数,包括:
从所述第一运动轨迹中提取M个时刻的第一偏离参数;
根据M个时刻的所述第一偏离参数,确定所述M个时刻对应的第一偏离权值;其中,所述M为不小于1的整数;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偏离权值,确定所述第一偏离参数及偏离阈值的对应关系,包括:
利用M个所述第一偏离参数及M个所述第一偏离权值进行数据处理,获得表征所述对应关系的偏离函数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结合所述第一运动轨迹信息及所述第一规划路线信息,确定第一偏离参数,包括:
结合所述第一运动轨迹信息及所述第一规划路线信息,确定至少所述M个时刻所在的第一位置;所述M为不小于1的整数;
分别确定M个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预定路口的第二位置之间的第一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对象在所述预定路口运动时,对应于所述第一偏离参数的第二偏离参数及对应于所述第一偏离权值的第二偏离权值;
根据所述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二偏离参数对应的所述偏离阈值;
根据所述第二偏离权值与确定的所述偏离阈值的比较结果,确定所述第二对象的运动轨迹是否出现偏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所述第二对象在所述预定路口运动时,对应于所述第一偏离参数的第二偏离参数及对应于所述第一偏离权值的第二偏离权值,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对象携带的移动终端发送的所述第二偏离参数和所述第二偏离权值。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所述第二对象使用的移动终端发送的所述第二偏离参数和所述第二偏离权值,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对象携带的移动终端发送的第二运动轨迹信息及第二规划路线信息;
结合所述第二运动轨迹信息及所述第二规划路线信息,确定与所述第一偏离参数对应的第二偏离参数及对应于所述第一偏离权值的第二偏离权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对应关系发送给用于导航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对应关系,用于所述移动终端自行检测所述第二对象是否出现偏航。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应关系与第二对象的运动特点,结合用于检测第二对象在所述预定路口是否出现偏航。
9.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N个第一对象,在预定路口偏航时的第一运动轨迹信息以及第一规划路线信息;其中,所述N为不小于1的整数;
偏离参数确定单元,用于结合所述第一运动轨迹信息及所述第一规划路线信息,确定第一偏离参数;
偏离权值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偏离参数,确定所述第一运动轨迹信息相对于所述第一规划路线信息的第一偏离权值;
对应关系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偏离权值,确定所述第一偏离参数及偏离阈值的对应关系;
其中,所述对应关系,用于检测第二对象在所述预定路口的运动轨迹是否出现偏航。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偏离参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从所述第一运动轨迹中提取M个时刻的第一偏离参数;
所述偏离权值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根据M个时刻的所述第一偏离参数,确定所述M个时刻对应的第一偏离权值;其中,所述M为不小于1的整数;
所述对应关系确定单元,具体用于利用M个所述第一偏离参数及M个所述第一偏离权值进行数据处理,获得表征所述对应关系的偏离函数关系。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偏离参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结合所述第一运动轨迹信息及所述第一规划路线信息,确定至少所述M个时刻所在的第一位置;所述M为不小于1的整数;分别确定M个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预定路口的第二位置之间的第一距离。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二对象在所述预定路口运动时,对应于所述第一偏离参数的第二偏离参数及对应于所述第一偏离权值的第二偏离权值;
所述装置还包括:
当前阈值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二偏离参数对应的所述偏离阈值;
偏航识别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偏离权值与确定的所述偏离阈值的比较结果,确定所述第二对象的运动轨迹是否出现偏航。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获取所述第二对象携带的移动终端发送的所述第二偏离参数和所述第二偏离权值。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对象携带的移动终端发送的第二运动轨迹信息及第二规划路线信息;结合所述第二运动轨迹信息及所述第二规划路线信息,确定与所述第一偏离参数对应的第二偏离参数及对应于所述第一偏离权值的第二偏离权值。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还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对应关系发送给用于导航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对应关系,用于所述移动终端自行检测所述第二对象是否出现偏航。
16.根据权利要求9至15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应关系与第二对象的运动特点,结合用于检测第二对象在所述预定路口是否出现偏航。
CN201610822674.9A 2016-09-13 2016-09-13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78169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22674.9A CN107816998B (zh) 2016-09-13 2016-09-13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22674.9A CN107816998B (zh) 2016-09-13 2016-09-13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16998A CN107816998A (zh) 2018-03-20
CN107816998B true CN107816998B (zh) 2019-02-22

Family

ID=616005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22674.9A Active CN107816998B (zh) 2016-09-13 2016-09-13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81699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86980B (zh) * 2019-11-28 2022-01-28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驾驶规划路线检测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1735457B (zh) * 2020-06-30 2022-06-17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室内导航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739304B (zh) * 2020-08-24 2020-12-04 深圳市都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车辆轨迹和线路线形数据的班次认定方法及系统
CN114543820B (zh) * 2020-11-24 2023-09-22 博泰车联网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道路匹配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3532462A (zh) * 2021-07-16 2021-10-22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运钞车监控系统、方法及装置
CN115755910B (zh) * 2022-11-17 2023-07-25 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家庭服务机器人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6698075B (zh) * 2023-08-07 2023-10-2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路网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57782A1 (en) * 2013-10-16 2015-04-23 Mapquest,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itiating mapping exit routines and rating highway exits
CN104613972A (zh) * 2014-04-30 2015-05-1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导航时识别偏航的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N105352520A (zh) * 2015-09-29 2016-02-24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导航路线修正方法和装置
CN105628035A (zh) * 2014-10-30 2016-06-01 高德软件有限公司 步行导航方法和装置
CN105758413A (zh) * 2016-05-04 2016-07-1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导航引擎中自动化评估偏航的方法和装置
CN105890606A (zh) * 2016-03-31 2016-08-24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导航路线的识别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57782A1 (en) * 2013-10-16 2015-04-23 Mapquest,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itiating mapping exit routines and rating highway exits
CN104613972A (zh) * 2014-04-30 2015-05-1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导航时识别偏航的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N105628035A (zh) * 2014-10-30 2016-06-01 高德软件有限公司 步行导航方法和装置
CN105352520A (zh) * 2015-09-29 2016-02-24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导航路线修正方法和装置
CN105890606A (zh) * 2016-03-31 2016-08-24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导航路线的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5758413A (zh) * 2016-05-04 2016-07-1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导航引擎中自动化评估偏航的方法和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车道线图像检测与车辆偏航预警模型构建;魏庆媛等;《西安工业大学学报》;20150630;第35卷(第6期);全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16998A (zh) 2018-03-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16998B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RU2693400C2 (ru) Виртуальная карта транспортных средств
CN110146097B (zh) 自动驾驶导航地图的生成方法、系统、车载终端及服务器
CN110753892A (zh) 在自动驾驶车辆中用于经由交叉模态验证的即时物体标记的方法和系统
CN104819726A (zh) 导航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导航终端
CN101952688A (zh) 用于与传感器检测到的对象进行地图匹配的方法
CN102208013A (zh) 风景匹配参考数据生成系统和位置测量系统
CN111275997B (zh) 用于提供地图数据的方法、机动车和中央数据处理设备
KR20220004203A (ko) 기기 포지셔닝을 위한 방법, 장치 및 기기
CN112069279B (zh) 地图数据更新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8663065A (zh) 一种道路类型的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12650772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CN113819910A (zh) 车辆导航中高架桥区识别方法及其装置
WO2022083487A1 (zh) 生成高精度地图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033463A (zh) 减速带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30159052A1 (en) Method for processing behavior data,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utonomous vehicle, and autonomous vehicle
US20230400859A1 (en) Predicting Jaywaking Behaviors of Vulnerable Road Users
CN110830915B (zh) 一种确定起点位置的方法及装置
CN108286973B (zh) 一种行驶数据校验方法及装置、及混合导航系统
CN113837268B (zh) 确定轨迹点状态的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5158309A (zh) 使用上下文敏感融合的因素轨迹预测
CN110793531B (zh) 道路匹配的方法、装置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127511A (zh) 用于辅助至少部分自动的车辆控制的方法和通信系统
CN112651991A (zh) 视觉定位方法、装置及计算机系统
CN116972860A (zh) 偏航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