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16046A - 深基坑狭窄区域回填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深基坑狭窄区域回填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816046A CN107816046A CN201711001224.4A CN201711001224A CN107816046A CN 107816046 A CN107816046 A CN 107816046A CN 201711001224 A CN201711001224 A CN 201711001224A CN 107816046 A CN107816046 A CN 10781604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ckfill
- feed opening
- backfill material
- region
- construction meth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7/00—Excavations; Bordering of excavations; Making embankments
- E02D17/18—Making embankments, e.g. dikes, da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Lining And Supports For Tunn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深基坑狭窄区域回填施工方法,基坑中设有沿基坑的边沿设置的支护结构和地下室外墙,支护结构和地下室外墙之间设有换撑板,换撑板上形成有沿基坑的边沿间隔设置的多个下料口,支护结构、地下室外墙和换撑板的底部之间形成回填区域,该方法通过依次对多个下料口下方的回填区域进行回填和振捣棒振捣,进而连续的、多点式的对回填区域进行回填使得回填区域的回填密实。本发明解决了在基坑支护与建筑物外墙之间操作间距狭窄时,采用传统方法对基坑回填存在的人工夯实、机械碾压不方便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深基坑狭窄区域回填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施工技术发展,超高超深建筑规模基础建设工程的地下建筑施工时,因基坑支护与建筑物外墙之间操作间距较小,基坑深度超常,为基础施工土方回填带来一定难度。传统的大开挖以及基础肥槽回填、分层碾压夯实灰土已不适应,因操作间距小使得人工夯实、机械碾压不方便,操作难度大。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深基坑狭窄区域回填施工方法,以解决在基坑支护与建筑物外墙之间操作间距狭窄时,采用传统方法对基坑回填存在的人工夯实、机械碾压不方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深基坑狭窄区域回填施工方法,基坑中设有沿所述基坑的边沿设置的支护结构和地下室外墙,所述支护结构和所述地下室外墙之间设有换撑板,所述换撑板上形成有沿所述基坑的边沿间隔设置的多个下料口,所述支护结构、所述地下室外墙和所述换撑板的底部之间形成回填区域,所述回填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b、提供回填物料,将所述回填物料通过第一个所述下料口注入所述回填区域;
c、提供振捣棒,将所述振捣棒通过第一个所述下料口插入所述回填区域中的所述回填物料,使得第一个所述下料口的下方的所述回填物料从下至上振捣密实;
d、重复步骤b和c,使得第一个所述下料口的下方的所述回填物料封堵第一个所述下料口;
e、重复步骤b、c和d依次通过其余的所述下料口注入回填物料,使得其余的所述下料口的下方的所述回填物料封堵各自的对应的所述下料口。
进一步的,还包括:
a、提供沉降液,在所述步骤b之前将所述沉降液通过所述下料口注入所述回填区域中。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c包括:将所述振捣棒通过第一个所述下料口插入所述回填区域中的所述回填物料,同时将新的沉降液通过第一个所述下料口注入所述回填物料中。
进一步的,所述沉降液为水。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b包括:
b1、提供所述回填物料,将所述回填物料堆放于第一个所述下料口和第二个所述下料口之间的所述换撑板上;
b2、将堆放于所述换撑板上的回填物料通过第一个所述下料口注入所述回填区域。
进一步的,所述回填物料为粉砂。
进一步的,回填物料为砂夹石。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下料口等间距设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深基坑狭窄区域回填施工方法对于下层的回填区域的回填物料的注入是沿深基坑的边沿依次逐个完成每一个下料口的下方的回填区域的回填物料的注入,以通过多点、连续的回填和振捣从而确保下层的回填区域的回填密实,确保下层的回填区域的回填施工有序进行,不遗漏任何一个下料口下方的回填区域。相邻的下料口的下方的回填区域中的回填物料相互堆积、掺和在一起。另一方面,回填物料通过下料口注入下层的回填区域时形成锥形的回填物料堆,锥形的回填物料堆的底部的回填物料填充密实。通过多次的回填和振捣使得每一个下料口的下方的回填物料填充密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深基坑狭窄区域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处的剖面图。
图3至图14为本发明深基坑狭窄区域回填施工方法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参照图1和图2,本发明的深基坑狭窄区域回填施工方法可应用于深基坑的狭窄区域的回填。深基坑中从外向内依次设有沿深基坑的边沿设置的支护结构1和地下室外墙2。支护结构1和地下室外墙2之间形成狭窄区域。支护结构1和地下室外墙2之间设有换撑板3。换撑板3将狭窄区域分隔成多层。换撑板的数量为一道或多道。在本实施例中,换撑板3的数量为一道。换撑板3上形成有沿深基坑的边沿间隔设置的多个下料口31。支护结构1、地下室外墙2和换撑板3的底部之间形成下层的回填区域。支护结构1、地下室外墙2和换撑板3的顶部之间形成上层的回填区域。深基坑为环形或矩形。
支护结构1可为灌注桩、钢板桩、地下连续墙。在本实施例中,地下室外墙2与支护结构1之间距离为800mm,也是地下室底板悬挑筏板宽度,也是地下室外墙结构模板脚手架施工的操作面。
换撑板3的厚度为300mm,具体设置位置在地下室楼板的位置。换撑板3的下料口31的尺寸为1200mm×800mm。多个下料口31等间距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下料口31之间的间距为6m。下料口31也可以供地下室外墙结构模板、脚手架、外墙防水保温以及操作工人进出。
再结合图1至图14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深基坑狭窄区域回填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提供沉降液,将沉降液通过下料口注入回填区域中。
如图3所示,沉降液6为自来水或再生水。利用注液管8预先沉降液6注入到下层的回填区域中,沉降液6可以防止在后续回填物料注入下层的回填区域中时产生大量的扬尘;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沉降液6可以在回填物料注入后,使得回填物料被沉降液所没入,通过沉降液充分渗透回填物料,使得回填物料处于水饱和状态进而使得回填物料之间的间隙填充更密实。此利用沉降液在回填物料中的润滑作用,减小回填物料颗粒的内摩擦角。
具体的,通过注入管将沉降液6从下料口31注入下层的回填区域中,沉降液6的液位不宜过高,避免影响回填物料的沉降速度。
b、提供回填物料,将回填物料通过第一个下料口注入回填区域。
具体的步骤包括:
b1、提供回填物料4,将回填物料4堆放于第一个下料口31和第二个下料口31之间的换撑板3上。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回填物料4可以是砂、粉砂、细砂、细石、碎石和砂夹石中的任一一种。进一步的,回填物料4的含泥量小于15%。
为了提高回填施工效率,预先将回填物料4从回填物料的装载车7中倾倒并回填物料沿深基坑的边沿堆放于相邻的两个下料口31之间的换撑板上。回填物料堆放于相邻的两个下料口之间的换撑板上。
b2、将堆放于所述换撑板上的回填物料通过第一个所述下料口注入所述回填区域。
如图5所示,将回填物料4从回填物料的装载车7中倾倒并堆放于第一个下料口31和第二个下料口31之间的换撑板3上的回填物料4通过第一个下料口31注入下层的回填区域。保持不小于30分钟时间,让沉降液充分渗透回填物料4,使回填物料4处于沉降液饱和状态。
c、提供振捣棒,将振捣棒通过第一个下料口插入回填区域中的回填物料,使得第一个下料口的下方的回填物料从下至上振捣密实。
如图6所示,振捣棒5通过第一个下料口31插入被沉降液充分浸润的回填物料4,通过振捣棒将回填物料的底部从下至上的振捣,使得第一个下料口31的下方的回填物料4振捣密实。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在回填物料中插入振捣棒的同时也通过注液管将新的沉降液缓慢注入回填物料中。在振捣的同时注入沉降液,提高振捣施工的效率和回填物料的密实。
振捣棒5也采用振动器。进一步的,振捣棒也可以采用平板振动器。
d、重复步骤b和c,使得第一个下料口的下方的回填物料封堵第一个下料口。
具体的,因为步骤c中的振捣棒的振捣使得注入的回填物料下沉密实,如图7所示,再一次将将堆放于第一个下料口31和第二个下料口31之间的换撑板3上的回填物料4通过第一个下料口31注入下层的回填区域。
如图8所示,利用振捣棒5插入下层的回填区域中的回填物料中,同时通过注液管8向新注入的回填物料中缓慢注入沉降液,通过再次振捣使得下层的回填区域中的回填物料振捣密实。在经过一次或多次重复步骤b和c后,使得下层的回填区域中的回填物料4封堵第一下料口31,即使得下层的回填区域中的回填物料4填满第一下料口31下方的下层的回填区域。
e、重复步骤b、c和d依次通过其余的下料口注入回填物料,使得其余的下料口的下方的回填物料封堵各自的对应的下料口。
如图9和图10所示,重复步骤b、c和d依次对第二个下料口、第三下料口,直至最后一个下料口的下方的回填物料封堵最后一个下料口。最后一个下料口下方的回填物料与第一个下料口下方的回填物料交圈。
在本实施例中,对于下层的回填区域的回填物料的注入是沿深基坑的边沿依次逐个完成每一个下料口的下方的回填区域的回填物料的注入,以通过多点、连续的回填、注水和振捣从而确保下层的回填区域的回填密实,确保下层的回填区域的回填施工有序进行,不遗漏任何一个下料口下方的回填区域。相邻的下料口的下方的回填区域中的回填物料相互堆积、掺和(溶接)在一起。
另一方面,回填物料通过下料口注入下层的回填区域时形成锥形的回填物料堆,锥形的回填物料堆的底部的回填物料填充密实。通过多次的回填、注水和振捣使得每一个下料口的下方的回填物料填充密实。
f、上层的回填区域的回填施工。
如图11至图14所示,当下层的回填区域的回填施工完成后,预先于上层的回填区域中注入沉降液。
注入回填物料4于换撑板3上,并通过振捣棒5从上至下再从下至上的振捣密实。
沿深基坑的边沿依次连续完成上层的回填区域的回填物料的回填施工。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发明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本发明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深基坑狭窄区域回填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基坑中设有沿所述基坑的边沿设置的支护结构和地下室外墙,所述支护结构和所述地下室外墙之间设有换撑板,所述换撑板上形成有沿所述基坑的边沿间隔设置的多个下料口,所述支护结构、所述地下室外墙和所述换撑板的底部之间形成回填区域,所述回填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b、提供回填物料,将所述回填物料通过第一个所述下料口注入所述回填区域;
c、提供振捣棒,将所述振捣棒通过第一个所述下料口插入所述回填区域中的所述回填物料,使得第一个所述下料口的下方的所述回填物料从下至上振捣密实;
d、重复步骤b和c,使得第一个所述下料口的下方的所述回填物料封堵第一个所述下料口;
e、重复步骤b、c和d依次通过其余的所述下料口注入回填物料,使得其余的所述下料口的下方的所述回填物料封堵各自的对应的所述下料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基坑狭窄区域回填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a、提供沉降液,在所述步骤b之前将所述沉降液通过所述下料口注入所述回填区域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深基坑狭窄区域回填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包括:将所述振捣棒通过第一个所述下料口插入所述回填区域中的所述回填物料,同时将新的沉降液通过第一个所述下料口注入所述回填物料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基坑狭窄区域回填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液为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基坑狭窄区域回填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包括:
b1、提供所述回填物料,将所述回填物料堆放于第一个所述下料口和第二个所述下料口之间的所述换撑板上;
b2、将堆放于所述换撑板上的回填物料通过第一个所述下料口注入所述回填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深基坑狭窄区域回填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填物料为粉砂。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深基坑狭窄区域回填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填物料为砂夹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基坑狭窄区域回填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下料口等间距设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001224.4A CN107816046B (zh) | 2017-10-24 | 2017-10-24 | 深基坑狭窄区域回填施工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001224.4A CN107816046B (zh) | 2017-10-24 | 2017-10-24 | 深基坑狭窄区域回填施工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816046A true CN107816046A (zh) | 2018-03-20 |
CN107816046B CN107816046B (zh) | 2019-09-06 |
Family
ID=616074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1001224.4A Active CN107816046B (zh) | 2017-10-24 | 2017-10-24 | 深基坑狭窄区域回填施工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816046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469073A (zh) * | 2018-11-13 | 2019-03-15 | 上海建工五建集团有限公司 | 滑槽设备及其施工方法、回填工程的施工方法 |
CN113585290A (zh) * | 2021-07-29 | 2021-11-02 | 中建八局南方建设有限公司 | 基于预拌流态固化土的深基坑狭窄肥槽回填施工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754365A (ja) * | 1993-08-19 | 1995-02-28 | Tokyo Gas Co Ltd | 大深度埋め戻し工事における埋め戻し材の投入方法及び その装置 |
CN103410139A (zh) * | 2013-08-20 | 2013-11-27 | 深圳市市政工程总公司 | 基坑狭窄区域回填密实方法 |
CN206090581U (zh) * | 2016-08-31 | 2017-04-12 | 杭州天和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狭小空间内的土方回填结构 |
-
2017
- 2017-10-24 CN CN201711001224.4A patent/CN10781604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754365A (ja) * | 1993-08-19 | 1995-02-28 | Tokyo Gas Co Ltd | 大深度埋め戻し工事における埋め戻し材の投入方法及び その装置 |
CN103410139A (zh) * | 2013-08-20 | 2013-11-27 | 深圳市市政工程总公司 | 基坑狭窄区域回填密实方法 |
CN206090581U (zh) * | 2016-08-31 | 2017-04-12 | 杭州天和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狭小空间内的土方回填结构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469073A (zh) * | 2018-11-13 | 2019-03-15 | 上海建工五建集团有限公司 | 滑槽设备及其施工方法、回填工程的施工方法 |
CN109469073B (zh) * | 2018-11-13 | 2024-01-05 | 上海建工五建集团有限公司 | 滑槽设备及其施工方法、回填工程的施工方法 |
CN113585290A (zh) * | 2021-07-29 | 2021-11-02 | 中建八局南方建设有限公司 | 基于预拌流态固化土的深基坑狭窄肥槽回填施工方法 |
CN113585290B (zh) * | 2021-07-29 | 2022-11-11 | 中建八局南方建设有限公司 | 基于预拌流态固化土的深基坑狭窄肥槽回填施工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816046B (zh) | 2019-09-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034494U (zh) | 地下室底板后浇带疏水结构 | |
CN102653945A (zh) | 基础托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7816046B (zh) | 深基坑狭窄区域回填施工方法 | |
CN109057861A (zh) | 一种露天煤矿地下水库、水库储水体及水库库容计算方法 | |
CN108252290A (zh) | 高强透水纤维混凝土管碎石芯桩软厚土基处理结构和方法 | |
CN114319472A (zh) | 一种住宅楼基础沉降加固抬升的工程方法 | |
CN106759265A (zh) | 一种填充混凝土的地下连续墙、其钢制结构以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8396761A (zh) | 一种基坑内部非完全降水状态下的桩基础承台及制作方法 | |
CN108360559A (zh) | 高层建筑地下车库汽车坡道一次性整体浇筑施工工艺方法 | |
CN106592569A (zh) | 一种加固客运专线粉细砂地基的设备及加固方法 | |
CN212742020U (zh) | 一种架空式桩板结构与路堤的过渡段结构 | |
CN206529712U (zh) |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八字墙型涵洞洞口 | |
CN205669211U (zh) | 一种预制重力式挡墙 | |
CN110172979B (zh) | 一种碾压混凝土筑坝方法 | |
CN208395855U (zh) | 一种装配式挡土墙 | |
CN101718093A (zh) | 水泥土地下截水帷幕静压式成型装置及方法 | |
CN203334319U (zh) | 地下连续墙新型接头装置 | |
CN106120853B (zh) | 一种框架桥的逆序施工方法 | |
CN209398450U (zh) | 一种露天煤矿地下水库及其储水体 | |
CN113789753A (zh) | 水库型多层滑带滑坡抗滑桩模型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 |
CN208280156U (zh) | 一种基坑内部非完全降水状态下的桩基础承台 | |
CN103966997B (zh) | 利用带钢套筒的灌注工程桩进行地基处理的施工方法 | |
CN206829185U (zh) | 一种混凝土薄壁墙与底板一体浇筑装置 | |
CN206768890U (zh) | 一种河岸边的建筑基础的加固作业平台 | |
CN111519477A (zh) | 一种架空式桩板结构与路堤的过渡段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