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13621B - 一种涂布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涂布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13621B
CN107813621B CN201711015185.3A CN201711015185A CN107813621B CN 107813621 B CN107813621 B CN 107813621B CN 201711015185 A CN201711015185 A CN 201711015185A CN 107813621 B CN107813621 B CN 10781362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chunking
print data
spray printing
group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1518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813621A (zh
Inventor
韩业实
瞿浩正
符永
宋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YUN DIGITAL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uayun Digit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uayun Digit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uayun Digit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01518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813621B/zh
Priority to PCT/CN2017/118075 priority patent/WO2019080336A1/zh
Publication of CN1078136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136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8136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136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38Drives, motors, controls or automatic cut-off devices for the entire printing mechanism
    • B41J29/393Devices for controlling or analysing the entire machine ; Controlling or analysing mechanical parameters involving printing of test pattern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涂布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在涂布模式下获取打印数据,然后,在所述打印数据中提取拼接数据,最后,根据基本参数和所述拼接数据生成喷印数据。实现了一种执行效率高、带宽占用低的涂布数据生成方案,一是,减轻了控制芯片的数据通道压力,二是,减少了数据传输时间,同时,提高了打印效率,降低了打印功耗。

Description

一种涂布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打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涂布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工业喷墨打印设备运行和使用中,非常规印制的应用日渐增多,例如液晶屏幕的生产,薄膜电路的生产。随着石墨烯浆料的批量生产方法日渐成熟,采用喷印方式生产石墨烯薄膜(非单层膜)也成为现实。
石墨烯薄膜具有诸多优点,导热性好、导电性强等,而具有这些优点的重要前提则是薄膜的厚度要薄。工业喷头可以实现高精度、高速度、小剂量的液体浆料喷射(符合喷头要求的类墨水溶液)。将石墨烯浆料配置成类墨水溶液,以涂布的方式用喷头进行有效区域全喷射,就可实现石墨烯薄膜的高速生产。
现有喷码方式的涂布设备,在数据生成上主要靠上位机生成。由于现有的喷码方式是完全移植于普通喷码机的数据生成方式,存在以下技术缺陷:
第一,在高速生产的环境下,其生成的数据量较大,在工作过程中,需要不停地传输打印数据;
第二,由于传输打印数据所需占用的带宽较大,造成设备的功耗较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在高速生产的环境下,其生成的数据量较大,在工作过程中,需要不停地传输打印数据,设备功耗较高的技术缺陷,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涂布数据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
在涂布模式下获取打印数据;
在所述打印数据中提取拼接数据;
根据基本参数和所述拼接数据生成喷印数据。
可选的,在涂布模式下获取打印数据包括:
判断所述打印数据是否大于两组喷嘴间距;
若所述打印数据小于或等于所述两组喷嘴间距,则将所述打印数据依次固定存储于下位机内;
若所述打印数据大于所述两组喷嘴间距,则执行拼接数据提取操作。
可选的,在所述打印数据中提取拼接数据包括:
将所述打印数据分为三组块,分别为第一组块、第二组块以及第三组块,其中,所述第一组块包含第一空白数据帧,所述第二组块包含中间全喷印帧,所述第三组块包含第三空白数据帧。
可选的,根据基本参数和所述拼接数据生成喷印数据包括:
所述中间全喷印帧按以下关系表达式计算得到,
喷印长度=(中间全喷印帧+所述第一组块帧+所述第三组块帧)*所述喷嘴间距。
可选的,还包括在多喷头环境下,对喷嘴的分辨率按纵向映射拼接,其中,
判断所述打印数据是否大于两组喷嘴间距;
若所述打印数据小于或等于所述两组喷嘴间距,则将所述打印数据依次固定存储于下位机内;
若所述打印数据大于所述两组喷嘴间距,则将所述打印数据分为三组块,分别为第一组块、第二组块以及第三组块,其中,所述第一组块包含第一空白数据帧,所述第二组块包含中间全喷印帧,所述第三组块包含第三空白数据帧;
所述中间全喷印帧按以下关系表达式计算得到,
喷印长度=(中间全喷印帧+所述喷头间距+所述第一组块帧+所述第三组块帧)*所述喷嘴间距。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涂布数据处理设备,该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
在涂布模式下获取打印数据;
在所述打印数据中提取拼接数据;
根据基本参数和所述拼接数据生成喷印数据。
可选的,所述计算机程序还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
判断所述打印数据是否大于两组喷嘴间距;
若所述打印数据小于或等于所述两组喷嘴间距,则将所述打印数据依次固定存储于下位机内;
若所述打印数据大于所述两组喷嘴间距,则执行拼接数据提取操作。
可选的,所述计算机程序还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
将所述打印数据分为三组块,分别为第一组块、第二组块以及第三组块,其中,所述第一组块包含第一空白数据帧,所述第二组块包含中间全喷印帧,所述第三组块包含第三空白数据帧;
所述中间全喷印帧按以下关系表达式计算得到,
喷印长度=(中间全喷印帧+所述第一组块帧+所述第三组块帧)*所述喷嘴间距。
可选的,所述计算机程序还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
在多喷头环境下,对喷嘴的分辨率按纵向映射拼接,其中,
判断所述打印数据是否大于两组喷嘴间距;
若所述打印数据小于或等于所述两组喷嘴间距,则将所述打印数据依次固定存储于下位机内;
若所述打印数据大于所述两组喷嘴间距,则将所述打印数据分为三组块,分别为第一组块、第二组块以及第三组块,其中,所述第一组块包含第一空白数据帧,所述第二组块包含中间全喷印帧,所述第三组块包含第三空白数据帧;
所述中间全喷印帧按以下关系表达式计算得到,
喷印长度=(中间全喷印帧+所述喷头间距+所述第一组块帧+所述第三组块帧)*所述喷嘴间距。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涂布数据处理程序,涂布数据处理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涂布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
实施本发明的涂布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在涂布模式下获取打印数据,然后,在所述打印数据中提取拼接数据,最后,根据基本参数和所述拼接数据生成喷印数据。实现了一种执行效率高、带宽占用低的涂布数据生成方案,一是,减轻了控制芯片的数据通道压力,二是,减少了数据传输时间,同时,提高了打印效率,降低了打印功耗。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涂布数据处理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涂布数据处理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涂布数据处理方法的喷嘴排列简化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涂布数据处理方法中的第一组块喷印样图;
图5是本发明涂布数据处理方法中的第二组块喷印样图;
图6是本发明涂布数据处理方法中的第三组块喷印样图;
图7是本发明涂布数据处理方法中的多喷头简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发明的说明,其本身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部件”或“单元”可以混合地使用。
实施例一
图1是本发明涂布数据处理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一种涂布数据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
S1、在涂布模式下获取打印数据;
S2、在所述打印数据中提取拼接数据;
S3、根据基本参数和所述拼接数据生成喷印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首先,在涂布打印模式下,获取待打印的打印数据;打印数据获取后,再按本实施例的打印数据处理方式,在打印数据中提取拼接数据,可以理解的是,该拼接数据的数据量小于原始的打印数据,一是,节省了传输带宽,二是减小了资源消耗;最后,再结合打印设备的基本参数,例如分辨率等信息,生成最终的喷印数据,交由喷头执行打印任务。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涂布模式下获取打印数据,然后,在所述打印数据中提取拼接数据,最后,根据基本参数和所述拼接数据生成喷印数据。实现了一种执行效率高、带宽占用低的涂布数据生成方案,一是,减轻了控制芯片的数据通道压力,二是,减少了数据传输时间,同时,提高了打印效率,降低了打印功耗。
实施例二
图2是本发明涂布数据处理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基于上述实施例,在涂布模式下获取打印数据包括:
S11、判断所述打印数据是否大于两组喷嘴间距;
S12、若所述打印数据小于或等于所述两组喷嘴间距,则将所述打印数据依次固定存储于下位机内;
S12’、若所述打印数据大于所述两组喷嘴间距,则执行拼接数据提取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以单喷头设备为例,在单喷头设备中,以喷头宽度和喷印精度为基础来计算喷印一条横线所需要的帧数。
如图3所示的喷嘴排列简化示意图,以京瓷喷头(KJ4A系列)为例,在喷嘴的物理尺寸既定的情况下,为了达到高分辨率的喷印效果,喷头厂商利用空间映射的方式对喷嘴进行排列。
同样的,以京瓷喷头(KJ4A系列)为例,最上一排喷嘴和最下一排喷嘴的间距为S;
喷头的最大喷印分辨率为600dpi,即相邻最近的两个喷印点间距为42.333um;
一次喷印的数据量定为一帧的话,形成一条满分辨率横线需要S/42.333um帧数据,即397帧。
一方面,当喷印黑块长度小于等于2S(也即,打印数据小于等于该精度下的预设帧,如上例所述的793帧)时,将打印数据按照帧数差别依次固定存储于下位机的闪存芯片内。
另一方面,当喷印黑块长度大于2S(也即,打印数据大于该精度下的预设帧,如上例所述的793帧)时,按以下实施方式执行拼接数据提取操作。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打印数据的初步判断,选择合适的打印数据量作为本实施例的处理对象,一是在较小的打印数据量的环境下,可以直接按常规方案执行打印任务,二是在较大的打印数据量的环境下,按本实施例的方式执行打印任务,提高了打印效率,增加了可适用范围。
实施例三
基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打印数据中提取拼接数据包括:
将所述打印数据分为三组块,分别为第一组块、第二组块以及第三组块,其中,所述第一组块包含第一空白数据帧,所述第二组块包含中间全喷印帧,所述第三组块包含第三空白数据帧。
同样的,如上例所述,如图3所示的喷嘴排列简化示意图中,喷头区域内含有三排喷嘴,喷嘴横向间距相同,纵向间距不等。
在介质经过喷头下方的时候,假设介质匀速运动,速度为v。
T时刻row1整排喷嘴进行喷射;
T1=T+(Δ1/v)时刻row2整排喷嘴进行喷射;
T2=T1+(Δ2/v)时刻row2整排喷嘴进行喷射。
在T2时刻之后,喷头和介质相对运动了S=Δ1+Δ2的距离,介质上形成了一条满分辨率的横线。
同样的,以京瓷喷头(KJ4A系列)为例,当喷印黑块长度大于2S(打印数据大于793帧)时:将所述打印数据分为三组块,分别为第一组块、第二组块以及第三组块,其中:
第一组块包含第一空白数据帧;
第二组块包含中间全喷印帧;
第三组块包含第三空白数据帧;
结合上述实例,也即,打印数据(黑块)可以分为三组来处理:
前397行“含空白数据帧”的第一组块;
中间全喷印帧的第二组块;
后397行“含空白数据帧”的第三组块。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组和第三组这两组数据固定调用,中间全喷印帧数和黑块长度相关。
以下是对这三组块打印数据的图示说明,同样的,以京瓷喷头(KJ4A系列)为例:
如上例所述,在图3所示的喷嘴排列简化示意图中,最上一排喷嘴和最下一排喷嘴的间距为S;
喷头的最大喷印分辨率为600dpi,即相邻最近的两个喷印点间距为42.333um;
以一次喷印的数据量定为一帧为例,形成一条满分辨率横线需要S/42.333um帧数据,也即397帧。
如图4所示是本发明涂布数据处理方法中的第一组块喷印样图,该图展示了喷印黑块时,前397帧数据的喷印样图,也即,形成了第一条完整分辨率横线时的图样。可以理解的是,在此之后的每一帧全喷数据都会形成一条完整分辨率的横线。
如图5所示是本发明涂布数据处理方法中的第二组块喷印样图,该图展示了黑块图片喷印时,中间区域将不停重复全喷印数据,也即,形成了足够长的黑块。
如图6所示是本发明涂布数据处理方法中的第三组块喷印样图,该图展示了喷印黑块时,后397帧数据的喷印样图,也即,为了收尾,在最后397帧数据中,除了第一帧,其余每帧都要增添空白数据,也即,最后形成了整齐的结尾黑块。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所述打印数据分为三组块,分别为第一组块、第二组块以及第三组块,其中,所述第一组块包含第一空白数据帧,所述第二组块包含中间全喷印帧,所述第三组块包含第三空白数据帧,精简了所需传输的打印数据,提高了打印数据的传输效率,节省了打印数据所需消耗的处理资源。
实施例四
基于上述实施例,根据基本参数和所述拼接数据生成喷印数据包括:
所述中间全喷印帧按以下关系表达式计算得到,
喷印长度=(中间全喷印帧+所述第一组块帧+所述第三组块帧)*所述喷嘴间距。
同样的,以京瓷喷头(KJ4A系列)为例:
前396行数据的喷射中,没有形成一个满分辨率的横线;
从第397帧数据开始,每一次全喷的数据都会形成一条满分辨率的横线并余下396行不满分辨率的横线;
如果满分辨率为600dpi,则每行喷印数据间隔是42.333um,那么按照本实施例的打印数据生成的方法来计算,喷印长度L和中间全喷帧数Δ的数学关系表达式为:
L=(Δ+396+2)*42.333(单位um)
在上述公式中,396+2是第一组块和第三组块的数据总帧数,“396”代表组块1和组块3中的396行不满分辨率的横线,二者可以互补组成396行完整分辨率的横线,“2”是第一组块和第三组块中的满分辨率横线。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喷印长度的算法公式,精确地生成本方案所需的拼接数据。
实施例五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方法还包括在多喷头环境下,对喷嘴的分辨率按纵向映射拼接,其中,如图7所示是本发明涂布数据处理方法中的多喷头简要示意图。
同样的,如上述实施例二所述,首先,判断所述打印数据是否大于两组喷嘴间距;
若所述打印数据小于或等于所述两组喷嘴间距,则将所述打印数据依次固定存储于下位机内;
若所述打印数据大于所述两组喷嘴间距,则将所述打印数据分为三组块,分别为第一组块、第二组块以及第三组块,其中,所述第一组块包含第一空白数据帧,所述第二组块包含中间全喷印帧,所述第三组块包含第三空白数据帧;
所述中间全喷印帧按以下关系表达式计算得到,
喷印长度=(中间全喷印帧+所述喷头间距+所述第一组块帧+所述第三组块帧)*所述喷嘴间距。
在本实施例中,多喷头设备是指为了扩展喷印宽度,专门针对喷嘴的分辨率进行纵向映射拼接。可以将经过拼接的喷头看成是一个整体。
当喷印黑块长度小于纵向两组喷头间距时,每行数据需要特殊生成,依次存储在下位机闪存内;
当喷印黑块大于两组喷头间距时,依然按上述实施例将涂布数据分为三组块来处理,类似单喷头的打印数据生成方案。
进一步的,由于喷头纵向距离增加,则前后两个数据块的长度要增加,而中间的数据块依然是所有喷头的全喷印;
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后数据块(也即,第三组块)的喷印效果图:
在多喷头的情况下,前396+r(r为相邻两喷头之间的间距)行数据的喷射中,没有形成一个满分辨率的横线;
从第397+r帧数据开始,每一次全喷的数据都会形成一条满分辨率的横线并余下396+r行不满分辨率的横线;
因此,如果满分辨率为600dpi,则每行喷印数据间隔是42.333um,那么按照本实施例的打印数据生成的方案进行计算,喷印长度L和中间全喷帧数Δ的数学关系表达式为:
L=(Δ+r+396+2)*42.333(单位um)
在上述公式中,r为相邻两喷头之间的间距,396+2是第一组块和第三组块的数据总帧数,“396”代表组块1和组块3中的396行不满分辨率的横线,二者可以互补组成396行完整分辨率的横线,“2”是第一组块和第三组块中的满分辨率横线。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多喷头环境下,结合上述单喷头实施例,实现了一种执行效率高、带宽占用低的多喷头涂布数据生成方案,一是,减轻了控制芯片的数据通道压力,二是,减少了数据传输时间,同时,提高了打印效率,降低了打印功耗。
实施例六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涂布数据处理设备,该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
在涂布模式下获取打印数据;
在所述打印数据中提取拼接数据;
根据基本参数和所述拼接数据生成喷印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首先,在涂布打印模式下,获取待打印的打印数据;打印数据获取后,再按本实施例的打印数据处理方式,在打印数据中提取拼接数据,可以理解的是,该拼接数据的数据量小于原始的打印数据,一是,节省了传输带宽,二是减小了资源消耗;最后,再结合打印设备的基本参数,例如分辨率等信息,生成最终的喷印数据,交由喷头执行打印任务。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涂布模式下获取打印数据,然后,在所述打印数据中提取拼接数据,最后,根据基本参数和所述拼接数据生成喷印数据。实现了一种执行效率高、带宽占用低的涂布数据生成方案,一是,减轻了控制芯片的数据通道压力,二是,减少了数据传输时间,同时,提高了打印效率,降低了打印功耗。
实施例七
基于上述实施例,所述计算机程序还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
判断所述打印数据是否大于两组喷嘴间距;
若所述打印数据小于或等于所述两组喷嘴间距,则将所述打印数据依次固定存储于下位机内;
若所述打印数据大于所述两组喷嘴间距,则执行拼接数据提取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以单喷头设备为例,在单喷头设备中,以喷头宽度和喷印精度为基础来计算喷印一条横线所需要的帧数。
如图3所示的喷嘴排列简化示意图,以京瓷喷头(KJ4A系列)为例,在喷嘴的物理尺寸既定的情况下,为了达到高分辨率的喷印效果,喷头厂商利用空间映射的方式对喷嘴进行排列。
同样的,以京瓷喷头(KJ4A系列)为例,最上一排喷嘴和最下一排喷嘴的间距为S;
喷头的最大喷印分辨率为600dpi,即相邻最近的两个喷印点间距为42.333um;
一次喷印的数据量定为一帧的话,形成一条满分辨率横线需要S/42.333um帧数据,即397帧。
一方面,当喷印黑块长度小于等于2S(也即,打印数据小于等于该精度下的预设帧,如上例所述的793帧)时,将打印数据按照帧数差别依次固定存储于下位机的闪存芯片内。
另一方面,当喷印黑块长度大于2S(也即,打印数据大于该精度下的预设帧,如上例所述的793帧)时,按以下实施方式执行拼接数据提取操作。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打印数据的初步判断,选择合适的打印数据量作为本实施例的处理对象,一是在较小的打印数据量的环境下,可以直接按常规方案执行打印任务,二是在较大的打印数据量的环境下,按本实施例的方式执行打印任务,提高了打印效率,增加了可适用范围。
实施例八
基于上述实施例,所述计算机程序还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
将所述打印数据分为三组块,分别为第一组块、第二组块以及第三组块,其中,所述第一组块包含第一空白数据帧,所述第二组块包含中间全喷印帧,所述第三组块包含第三空白数据帧;
所述中间全喷印帧按以下关系表达式计算得到,
喷印长度=(中间全喷印帧+所述第一组块帧+所述第三组块帧)*所述喷嘴间距。
同样的,如上例所述,如图3所示的喷嘴排列简化示意图中,喷头区域内含有三排喷嘴,喷嘴横向间距相同,纵向间距不等。
在介质经过喷头下方的时候,假设介质匀速运动,速度为v。
T时刻row1整排喷嘴进行喷射;
T1=T+(Δ1/v)时刻row2整排喷嘴进行喷射;
T2=T1+(Δ2/v)时刻row2整排喷嘴进行喷射。
在T2时刻之后,喷头和介质相对运动了S=Δ1+Δ2的距离,介质上形成了一条满分辨率的横线。
同样的,以京瓷喷头(KJ4A系列)为例,当喷印黑块长度大于2S(打印数据大于793帧)时:将所述打印数据分为三组块,分别为第一组块、第二组块以及第三组块,其中:
第一组块包含第一空白数据帧;
第二组块包含中间全喷印帧;
第三组块包含第三空白数据帧;
结合上述实例,也即,打印数据(黑块)可以分为三组来处理:
前397行“含空白数据帧”的第一组块;
中间全喷印帧的第二组块;
后397行“含空白数据帧”的第三组块。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组和第三组这两组数据固定调用,中间全喷印帧数和黑块长度相关。
以下是对这三组块打印数据的图示说明,同样的,以京瓷喷头(KJ4A系列)为例:
如上例所述,在图2所示的喷嘴排列简化示意图中,最上一排喷嘴和最下一排喷嘴的间距为S;
喷头的最大喷印分辨率为600dpi,即相邻最近的两个喷印点间距为42.333um;
以一次喷印的数据量定为一帧为例,形成一条满分辨率横线需要S/42.333um帧数据,也即397帧。
如图4所示是本发明涂布数据处理方法中的第一组块喷印样图,该图展示了喷印黑块时,前397帧数据的喷印样图,也即,形成了第一条完整分辨率横线时的图样。可以理解的是,在此之后的每一帧全喷数据都会形成一条完整分辨率的横线。
如图5所示是本发明涂布数据处理方法中的第二组块喷印样图,该图展示了黑块图片喷印时,中间区域将不停重复全喷印数据,也即,形成了足够长的黑块。
如图6所示是本发明涂布数据处理方法中的第三组块喷印样图,该图展示了喷印黑块时,后397帧数据的喷印样图,也即,为了收尾,在最后397帧数据中,除了第一帧,其余每帧都要增添空白数据,也即,最后形成了整齐的结尾黑块。
进一步的,根据基本参数和所述拼接数据生成喷印数据包括:
所述中间全喷印帧按以下关系表达式计算得到,
喷印长度=(中间全喷印帧+所述第一组块帧+所述第三组块帧)*所述喷嘴间距。
同样的,以京瓷喷头(KJ4A系列)为例:
前396行数据的喷射中,没有形成一个满分辨率的横线;
从第397帧数据开始,每一次全喷的数据都会形成一条满分辨率的横线并余下396行不满分辨率的横线;
如果满分辨率为600dpi,则每行喷印数据间隔是42.333um,那么按照本实施例的打印数据生成的方法来计算,喷印长度L和中间全喷帧数Δ的数学关系表达式为:
L=(Δ+396+2)*42.333(单位um)
在上述公式中,396+2是第一组块和第三组块的数据总帧数,“396”代表组块1和组块3中的396行不满分辨率的横线,二者可以互补组成396行完整分辨率的横线,“2”是第一组块和第三组块中的满分辨率横线。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所述打印数据分为三组块,分别为第一组块、第二组块以及第三组块,其中,所述第一组块包含第一空白数据帧,所述第二组块包含中间全喷印帧,所述第三组块包含第三空白数据帧,精简了所需传输的打印数据,提高了打印数据的传输效率,节省了打印数据所需消耗的处理资源。
实施例九
基于上述实施例,所述计算机程序还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
在多喷头环境下,对喷嘴的分辨率按纵向映射拼接,其中,
判断所述打印数据是否大于两组喷嘴间距;
若所述打印数据小于或等于所述两组喷嘴间距,则将所述打印数据依次固定存储于下位机内;
若所述打印数据大于所述两组喷嘴间距,则将所述打印数据分为三组块,分别为第一组块、第二组块以及第三组块,其中,所述第一组块包含第一空白数据帧,所述第二组块包含中间全喷印帧,所述第三组块包含第三空白数据帧;
所述中间全喷印帧按以下关系表达式计算得到,
喷印长度=(中间全喷印帧+所述喷头间距+所述第一组块帧+所述第三组块帧)*所述喷嘴间距。
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后数据块(也即,第三组块)的喷印效果图:
在多喷头的情况下,前396+r(r为相邻两喷头之间的间距)行数据的喷射中,没有形成一个满分辨率的横线;
从第397+r帧数据开始,每一次全喷的数据都会形成一条满分辨率的横线并余下396+r行不满分辨率的横线;
因此,如果满分辨率为600dpi,则每行喷印数据间隔是42.333um,那么按照本实施例的打印数据生成的方案进行计算,喷印长度L和中间全喷帧数Δ的数学关系表达式为:
L=(Δ+r+396+2)*42.333(单位um)
在上述公式中,r为相邻两喷头之间的间距,396+2是第一组块和第三组块的数据总帧数,“396”代表组块1和组块3中的396行不满分辨率的横线,二者可以互补组成396行完整分辨率的横线,“2”是第一组块和第三组块中的满分辨率横线。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多喷头环境下,结合上述单喷头实施例,实现了一种执行效率高、带宽占用低的多喷头涂布数据生成方案,一是,减轻了控制芯片的数据通道压力,二是,减少了数据传输时间,同时,提高了打印效率,降低了打印功耗。
实施例十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涂布数据处理程序,涂布数据处理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涂布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
实施本发明的涂布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在涂布模式下获取打印数据,然后,在所述打印数据中提取拼接数据,最后,根据基本参数和所述拼接数据生成喷印数据。实现了一种执行效率高、带宽占用低的涂布数据生成方案,一是,减轻了控制芯片的数据通道压力,二是,减少了数据传输时间,同时,提高了打印效率,降低了打印功耗。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Claims (7)

1.一种涂布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涂布模式下获取打印数据;
在所述打印数据中提取拼接数据;
根据基本参数和所述拼接数据生成喷印数据;
所述在涂布模式下获取打印数据包括:
判断所述打印数据是否大于两组喷嘴间距;
若所述打印数据小于或等于所述两组喷嘴间距,则将所述打印数据依次固定存储于下位机内;
若所述打印数据大于所述两组喷嘴间距,则执行拼接数据提取操作;
所述在所述打印数据中提取拼接数据包括:
若所述打印数据大于所述两组喷嘴间距,则将所述打印数据分为三组块,执行拼接数据提取操作;
所述三组块分别为第一组块、第二组块以及第三组块,其中,所述第一组块包含第一空白数据帧,所述第二组块包含中间全喷印帧,所述第三组块包含第三空白数据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布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基本参数和所述拼接数据生成喷印数据包括:
所述中间全喷印帧按以下关系表达式计算得到,
喷印长度=(中间全喷印帧+所述第一空白数据帧+所述第三空白数据帧)*所述喷嘴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布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多喷头环境下,对喷嘴的分辨率按纵向映射拼接,其中,
判断所述打印数据是否大于两组喷嘴间距;
若所述打印数据小于或等于所述两组喷嘴间距,则将所述打印数据依次固定存储于下位机内;
若所述打印数据大于所述两组喷嘴间距,则将所述打印数据分为三组块,分别为第一组块、第二组块以及第三组块,其中,所述第一组块包含第一空白数据帧,所述第二组块包含中间全喷印帧,所述第三组块包含第三空白数据帧;
所述中间全喷印帧按以下关系表达式计算得到,
喷印长度=(中间全喷印帧+喷头间距+所述第一空白数据帧+所述第三空白数据帧)*所述喷嘴间距。
4.一种涂布数据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
在涂布模式下获取打印数据;判断所述打印数据是否大于两组喷嘴间距;
若所述打印数据小于或等于所述两组喷嘴间距,则将所述打印数据依次固定存储于下位机内;
若所述打印数据大于所述两组喷嘴间距,则执行拼接数据提取操作;
在所述打印数据中提取拼接数据;
将所述打印数据分为三组块,分别为第一组块、第二组块以及第三组块,其中,所述第一组块包含第一空白数据帧,所述第二组块包含中间全喷印帧,所述第三组块包含第三空白数据帧;根据基本参数和所述拼接数据生成喷印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涂布数据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全喷印帧按以下关系表达式计算得到:
喷印长度=(中间全喷印帧+所述第一空白数据帧+所述第三空白数据帧)*所述喷嘴间距。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涂布数据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还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
在多喷头环境下,对喷嘴的分辨率按纵向映射拼接,其中,
判断所述打印数据是否大于两组喷嘴间距;
若所述打印数据小于或等于所述两组喷嘴间距,则将所述打印数据依次固定存储于下位机内;
若所述打印数据大于所述两组喷嘴间距,则将所述打印数据分为三组块,分别为第一组块、第二组块以及第三组块,其中,所述第一组块包含第一空白数据帧,所述第二组块包含中间全喷印帧,所述第三组块包含第三空白数据帧;
所述中间全喷印帧按以下关系表达式计算得到,
喷印长度=(中间全喷印帧+喷头间距+所述第一空白数据帧+所述第三空白数据帧)*所述喷嘴间距。
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涂布数据处理程序,所述涂布数据处理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涂布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
CN201711015185.3A 2017-10-26 2017-10-26 一种涂布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078136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15185.3A CN107813621B (zh) 2017-10-26 2017-10-26 一种涂布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CT/CN2017/118075 WO2019080336A1 (zh) 2017-10-26 2017-12-22 一种涂布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15185.3A CN107813621B (zh) 2017-10-26 2017-10-26 一种涂布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13621A CN107813621A (zh) 2018-03-20
CN107813621B true CN107813621B (zh) 2019-08-13

Family

ID=616043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15185.3A Active CN107813621B (zh) 2017-10-26 2017-10-26 一种涂布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7813621B (zh)
WO (1) WO2019080336A1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53496A (en) * 1996-09-02 1999-09-14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tilizing uni-and bidirectional printing on the same print medium
CN1622125A (zh) * 2005-01-07 2005-06-01 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减少打印内存需求的打印控制方法
CN101204891A (zh) * 2006-12-20 2008-06-2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成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1354750A (zh) * 2008-08-21 2009-01-28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数码印刷的数据处理方法、印刷设备、装置及系统
CN102117416A (zh) * 2009-12-31 2011-07-06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点阵数据的打印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3009823A (zh) * 2011-09-20 2013-04-03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在打印带上进行打印的打印装置、打印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CN103182863A (zh) * 2011-12-30 2013-07-03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的支持可变数据的喷墨数字印刷方法及系统
CN106155597A (zh) * 2015-03-25 2016-11-23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高速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45078A (ja) * 1986-02-19 1988-02-26 Fuji Xerox Co Ltd デ−タ選択転送装置
JP3453864B2 (ja) * 1994-08-19 2003-10-06 ソニー株式会社 画像データ転送制御装置
JP2002044461A (ja) * 2000-07-24 2002-02-0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画像処理装置
US7028867B2 (en) * 2003-10-30 2006-04-18 Nordson Corporation Conformal coating applicator and method
JP4402540B2 (ja) * 2004-08-06 2010-01-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TWI287828B (en) * 2005-12-30 2007-10-01 Ind Tech Res Inst Method for printing a pattern and data processing method thereof
JP5183587B2 (ja) * 2009-07-10 2013-04-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画像処理方法を実行させるためのプログラム
JP6421511B2 (ja) * 2014-09-18 2018-11-1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WO2016128068A1 (en) * 2015-02-13 2016-08-18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rinter and computer-implemented process for controlling a printer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53496A (en) * 1996-09-02 1999-09-14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tilizing uni-and bidirectional printing on the same print medium
CN1622125A (zh) * 2005-01-07 2005-06-01 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减少打印内存需求的打印控制方法
CN101204891A (zh) * 2006-12-20 2008-06-2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成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1354750A (zh) * 2008-08-21 2009-01-28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数码印刷的数据处理方法、印刷设备、装置及系统
CN102117416A (zh) * 2009-12-31 2011-07-06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点阵数据的打印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3009823A (zh) * 2011-09-20 2013-04-03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在打印带上进行打印的打印装置、打印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CN103182863A (zh) * 2011-12-30 2013-07-03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的支持可变数据的喷墨数字印刷方法及系统
CN106155597A (zh) * 2015-03-25 2016-11-23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高速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080336A1 (zh) 2019-05-02
CN107813621A (zh) 2018-03-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24077B (zh) 浮雕图案的数码打印处理方法、装置以及数码打印设备
EP2597858A3 (en) Ink use amount evaluation apparatus, method and program, and inkjet apparatus
JP2014100797A5 (ja)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JP2002307671A5 (zh)
JP2013220640A5 (zh)
EP2093658A3 (en) Printing control system, printing request terminal, printer, printing control program, and printing control method
WO2018218630A1 (zh) 一种喷墨打印方法
CN100475534C (zh) 一种多灰度级打印方法
CN104972743B (zh) 喷墨印刷方法和装置
EP2809523B1 (en) Peak energy reduction printhead system
CN107813621B (zh) 一种涂布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10141699A3 (en) Multicolor electronic devices and processes of forming the same by printing
CN101518982B (zh) 一种图像打印的方法和设备
CN104936787A (zh) 用于利用打印头打印的方法
CN110091635B (zh) 一种打印控制方法、装置,打印机及存储介质
CN107521226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喷墨印刷机
CN104417062B (zh) 一种控制打印套齐的方法及装置
CN103182852A (zh) 一种数字喷墨印刷设备的充墨方法及装置
CN104786630B (zh) 一种凹印版、其制作方法及应用
CN113478823A (zh) 一种3d打印方法、打印机、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2582247B (zh) 用于在基板上印刷期望图案的方法和系统
CN111347777B (zh) 打印控制方法、装置、打印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339110B (zh) 防断裂3d打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033328B (zh) 适用于印刷套印的打印控制方法及装置
EP3162574A1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210

Address after: 518000 Fulda Industrial Zone, No. 30 Fuyuan Road, Heping Community, Fuhai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2 301 buildings

Applicant after: HUAYUN DIGITAL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22 room 6201, ground business center, Xinxing Plaza, 5002 Shennan East Road, Luohu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Applicant before: HUAYUN SCIENCE &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118

Address after: 518000 office building two and 3 of Fu Da factory area, Chongqing Road, Baoan District Fuyong stree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DONGGUAN PACKAGING PRINTING PAPER PRODUCTS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Fulda Industrial Zone, No. 30 Fuyuan Road, Heping Community, Fuhai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2 301 buildings

Patentee before: HUAYUN DIGITAL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000 office buildings 2 and 3 of Fuerda factory building, Chongqing Road, Fuyo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Dongguan packaging and Printi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office buildings 2 and 3 of Fuerda factory building, Chongqing Road, Fuyo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DONGGUAN PACKAGING PRINTING PAPER PRODUCTS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708

Address after: 518000 303, building 2, Fulda factory building, Chongqing Road, Zhancheng community, Fuhai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AYUN DIGITAL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office buildings 2 and 3 of Fuerda factory building, Chongqing Road, Fuyo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Dongguan packaging and Printing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