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07965A - 运行控制方法、资源共享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运行控制方法、资源共享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07965A
CN107807965A CN201710945181.9A CN201710945181A CN107807965A CN 107807965 A CN107807965 A CN 107807965A CN 201710945181 A CN201710945181 A CN 201710945181A CN 107807965 A CN107807965 A CN 1078079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me appliance
running space
resource
space
rema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4518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807965B (zh
Inventor
霍伟明
刘景春
张天宇
黄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94518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807965B/zh
Publication of CN1078079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07965A/zh
Priority to PCT/CN2018/080756 priority patent/WO2019062048A1/zh
Priority to US16/831,038 priority patent/US11169851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8079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079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5/00Systems controlled by a computer
    • G05B15/02Systems controlled by a computer electric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04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 G05B19/042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using digital processor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41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5Retrieval from the web
    • G06F16/955Retrieval from the web using information identifiers, e.g. uniform resource locators [URL]
    • G06F16/9566URL specific, e.g. using aliases, detecting broken or misspelled link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5Emulation; Interpretation; Software simulation, e.g. virtualisation or emulation of application or operating system execution engin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50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 G06F9/5005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to service a request
    • G06F9/5011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to service a request the resources being hardware resources other than CPUs, Servers and Terminals
    • G06F9/5016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to service a request the resources being hardware resources other than CPUs, Servers and Terminals the resource being the memor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50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 G06F9/5005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to service a request
    • G06F9/5027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to service a request the resource being a machine, e.g. CPUs, Servers,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12/403Bus networks with centralised control, e.g. po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04L67/125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involving control of end-device applications over a network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20Pc systems
    • G05B2219/25Pc structure of the system
    • G05B2219/25168Domotique, access through internet protocol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20Pc systems
    • G05B2219/26Pc applications
    • G05B2219/2642Domotique, domestic, home control, automation, smart house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Y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 G16Y10/00Economic sectors
    • G16Y10/80Homes; Building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Y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 G16Y20/00Information sensed or collected by the things
    • G16Y20/30Information sensed or collected by the things relating to resources, e.g. consumed power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Y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 G16Y40/00IoT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of th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 G16Y40/30Contr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运行控制方法、资源共享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运行控制方法包括:接收第二家电设备发送的剩余运行空间;确定第一家电设备剩余运行空间;确定第二家电设备和第一家电设备中的剩余运行空间满足预设剩余运行空间条件的家电设备作为控制端家电设备。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降低了物联网的硬件布局成本的同时,实现了物联网内的家电设备之间的资源共享,提升了物联网控制过程的可靠性和用户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运行控制方法、资源共享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运行控制方法、一种家电设备的资源共享装置和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物联网应用于智能家居方面能够有效地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物联网中通常设置一个控制端设备,譬如,路由器、交换机或服务器等通信设备,其中,控制端设备接收物联网中关联的家电设备的运行参数,并根据运行参数调整和控制家电设备的运行状态,而家电设备只能作为受控端设备运行。
例如,某个室内房间设有红外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在检测到人体信号时传送至路由器,继而由路由器生成温控指令并发送至空调器,空调器根据室内环境温度和温控指令自动运行,而不需要用户进行繁琐的操作步骤。
但是,上述物联网的现有控制方案存在诸多技术缺陷如下:
(1)在控制端设备发生故障时,物联网中的家电设备无法实现联动控制。
(2)额外设置控制端设备提高了物联网硬件布局成本。
(3)物联网的家电设备之间不具备资源共享的功能,这严重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行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家电设备的资源共享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运行控制方法,包括:接收第二家电设备发送的剩余运行空间;确定第一家电设备剩余运行空间;确定第二家电设备和第一家电设备中的剩余运行空间满足预设剩余运行空间条件的家电设备作为控制端家电设备。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确定第二家电设备和第一家电设备中的剩余运行空间满足预设剩余运行空间条件的家电设备作为控制端家电设备,控制端家电设备能够替代路由器、交换机或服务器等通信设备,降低了物联网的硬件布局成本。
其中,第二家电设备可以为多个家电设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接收第二家电设备发送的第二资源的统一资源定位符;确定第一家电设备的第一资源的统一资源定位符,其中,第一资源和第二资源为相同的资源,控制端家电设备的剩余运行空间能够根据同一资源定位符访问并加载对应的第一家电设备的第一资源或第二家电设备的第二资源。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接收第二家电设备发送的第二资源的统一资源定位符,确定第一家电设备的第一资源的统一资源定位符,使得控制端家电设备存储有第一家电设备的第一资源的URI(Uniform Resource Identifier,统一资源定位符)和第二家电设备的URI,并且,控制端家电设备能够通过URI访问并加载对应的资源,进而在物联网范围内的家电设备可以共享获得资源,打破了物联网内的家电设备的功能局限性,进而能够极大地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其中,资源的范畴包括设备、信息、设备中的功能部件(如红外传感器)以及运行能力(如图像处理以及人脸识别能力等),控制端家电设备在访问并加载上述资源的时候需要通过URI实现。
譬如,物联网内的家电设备为空调器、冰箱和电饭煲,其中,空调器的资源包括:设置有摄像头,并且通过摄像头采集图像来实现人脸识别能力。如果根据剩余运行空间确定冰箱为物联网内的控制端家电设备,则冰箱存储有空调器的资源的URI,并且通过访问并加载URI,在冰箱控制电饭煲运行过程中,如果通过URI确定用户离开住宅,则在烹饪完成后控制电饭煲停止加热或进入保温状态,以实现物联网内家电设备对人脸识别能力的共享。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第一家电设备和第二家电设备均具备第一资源,控制端家电设备为向物联网内的其他家电设备提供第一资源的设备。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家电设备和第二家电设备均具备第一资源,控制端家电设备为向物联网内的其他家电设备提供第一资源的设备,即控制端家电设备能够通过URI享有第一资源,并且能够为物联网内的其他家电设备共享第一资源,其中,上述物联网内的其他家电设备不限于第一家电设备和第二家电设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确定第二家电设备和第一家电设备中的剩余运行空间满足预设剩余运行空间条件的家电设备作为控制端家电设备,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根据第二家电设备和第一家电设备中的剩余运行空间确定多个目标家电设备,目标家电设备的剩余运行空间满足预设剩余运行空间条件;将目标家电设备的标识信息和第一家电设备的第一资源的占用空间发送至第二家电设备;在接收到目标家电设备的确认响应信令后,确定目标家电设备为控制端家电设备。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根据第二家电设备的剩余运行空间和第一家电设备的剩余运行空间确定一个目标家电设备,目标家电设备能够替代路由器、交换机或服务器等通信设备,降低了物联网的硬件布局成本,进一步地,通过将目标家电设备的标识信息和第一家电设备的进程占用空间发送至第二家电设备,能够进一步地确定控制端家电设备的运行能力是否能够支持物联网的联动控制,最后在接收到目标家电设备的确认响应信令后,确定目标家电设备为控制端家电设备,以根据控制端家电设备的控制指令实现物联网内的联动运行。
具体地,第一家电设备和至少一个第二家电设备均可以作为控制端家电设备,因此,在控制端家电设备在运行控制过程中发生故障时,由于发生故障的家电设备不需要上报剩余运行空间,采用上述仲裁逻辑可以重新选定一个新的控制端家电设备,以减少控制端设备故障导致物联网不能使用的技术问题。
其中,本公开技术方案限定的剩余运行空间取决于每个家电设备的运行线程。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剩余运行空间包括内存剩余运行空间和/或CPU剩余运行空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剩余运行空间包括内存剩余运行空间和/或CPU剩余运行空间,可以增加剩余运行空间对于控制端家电设备选取的准确性,尤其是在同时参考内存剩余运行空间和CPU剩余运行空间时,确定的控制端家电设备既能满足CPU资源的使用需求,也能满足内存资源的使用需求,进而提升了物联网的联动控制过程的程序执行速率和系统流畅度。
其中,CPU使用率是运行的程序占用的CPU空间资源,表示家电设备在预设时间段的执行程序的速率,CPU使用率越高,说明家电设备在预设时间段运行了很多程序,反之较少。譬如,A线程(进程)占用10ms,然后B线程(进程)占用30ms,然后空闲60ms,再又是A线程(进程)占10ms,B线程(进程)占30ms,空闲60ms,如果在一段时间内都是如此,那么这段时间内的占用率为40%。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根据第二家电设备的剩余运行空间和第一家电设备的剩余运行空间确定一个目标家电设备,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判断任一家电设备的内存剩余运行空间是否大于预设的内存剩余运行空间阈值;在判定任一家电设备的内存剩余运行空间大于预设的内存剩余运行空间阈值时,将内存剩余运行空间最大的家电设备确定为目标家电设备。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判定任一家电设备的内存剩余运行空间大于预设的内存剩余运行空间阈值时,将内存剩余运行空间最大的家电设备确定为目标家电设备,由于物联网中,每个家电设备的运行进程均占用大量内存空间资源,因此,可以设置一个内存剩余运行空间阈值来确保物联网的运行资源需求,譬如,内存剩余运行空间阈值为1G、2G、4G、8G或16G等。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根据第二家电设备的剩余运行空间和第一家电设备的剩余运行空间确定一个目标家电设备,具体还包括以下步骤:在判定任一家电设备的内存剩余运行空间小于或等于预设的内存剩余运行空间阈值时,将CPU剩余运行空间最大的家电设备确定为目标家电设备。
在该技术方案中,而在判定任一家电设备的内存剩余运行空间小于或等于预设的内存剩余运行空间阈值时,说明物联网内的家电设备的内存占用率均较高,因此,需要进一步地结合CPU剩余运行空间来确定目标家电设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在确定目标家电设备为控制端家电设备后,将本地的硬件运行参数上报至控制端家电设备;接收控制端家电设备响应于硬件运行参数反馈的控制指令;根据控制指令运行一段预设时长。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确定目标家电设备为控制端家电设备后,将本地的硬件运行参数上报至控制端家电设备,控制端家电设备能够根据硬件运行参数确定相应的控制指令,其中,控制端家电设备为第二家电设备中的一个。
其中,硬件运行参数可以是空调器的风机转速、压缩机频率和出风角度等,可以是烹饪器具的烹饪功率、烹饪时长和保温时间等。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运行控制方法,包括:接收第一家电设备发送的目标家电设备的标识信息;判断目标家电设备的标识信息是否与本地存储的标识信息匹配;在判定目标家电设备的标识信息与本地存储的标识信息匹配时,解析任一第一家电设备的第一资源的占用空间;计算第二家电设备的剩余运行空间与全部第一家电设备的第一资源的占用空间之间的差值,并记作第二家电设备的内存剩余空间;计算第二家电设备的内存剩余空间与内存运行预留空间之间的差值,并记作第二家电设备的内存空间差值;判断内存空间差值是否大于或等于内存空间差值阈值;在判定内存空间差值大于或等于内存空间差值阈值时,生成确认响应信令并发送至全部第一家电设备。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判定目标家电设备的标识信息与本地存储的标识信息匹配时,解析任一第一家电设备的第一资源的占用空间,以确定在承担控制端家电设备的作用时,本地的内存资源是否能够支持控制全部第二家电设备,在判定内存空间差值大于或等于内存空间差值阈值时,生成确认响应信令并发送至全部第一家电设备,而在判定内存空间差值小于内存空间差值阈值时,生成并发送拒绝响应信息至全部第一家电设备,以指示物联网内的家电设备重新选择控制端家电设备,重新选择的范围不包括发送拒绝响应信息的家电设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物联网包括蓝牙通信网络、紫蜂通信网络、Wi-Fi通信网络、射频通信网络和移动蜂窝通信网络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家电设备的资源共享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家电设备的资源共享程序,所述家电设备的资源共享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的步骤。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家电设备为电饭煲、豆浆机、电压力锅、电水壶、破壁机、冰箱、空调器、电脑、音响设备、洗衣机和热水器中的一种。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上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运行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运行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物联网的架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如图3所示的物联网内的一个运行控制方案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如图3所示的物联网内的另一个运行控制方案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结合图1至图5对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运行控制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运行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运行控制方法,包括:步骤S102,接收第二家电设备发送的剩余运行空间;步骤S104,确定第一家电设备剩余运行空间;步骤S106,确定第二家电设备和第一家电设备中的剩余运行空间满足预设剩余运行空间条件的家电设备作为控制端家电设备。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确定第二家电设备和第一家电设备中的剩余运行空间满足预设剩余运行空间条件的家电设备作为控制端家电设备,控制端家电设备能够替代路由器、交换机或服务器等通信设备,降低了物联网的硬件布局成本。
其中,第二家电设备可以为多个家电设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接收第二家电设备发送的第二资源的统一资源定位符;确定第一家电设备的第一资源的统一资源定位符,其中,第一资源和第二资源为相同的资源,控制端家电设备的剩余运行空间能够根据同一资源定位符访问并加载对应的第一家电设备的第一资源或第二家电设备的第二资源。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接收第二家电设备发送的第二资源的统一资源定位符,确定第一家电设备的第一资源的统一资源定位符,使得控制端家电设备存储有第一家电设备的第一资源的URI(Uniform Resource Identifier,统一资源定位符)和第二家电设备的URI,并且,控制端家电设备能够通过URI访问并加载对应的资源,进而在物联网范围内的家电设备可以共享获得资源,打破了物联网内的家电设备的功能局限性,进而能够极大地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其中,资源的范畴包括设备、信息、设备中的功能部件(如红外传感器)以及运行能力(如图像处理以及人脸识别能力等),控制端家电设备在访问并加载上述资源的时候需要通过URI实现。
譬如,物联网内的家电设备为空调器、冰箱和电饭煲,其中,空调器的资源包括:设置有摄像头,并且通过摄像头采集图像来实现人脸识别能力。如果根据剩余运行空间确定冰箱为物联网内的控制端家电设备,则冰箱存储有空调器的资源的URI,并且通过访问并加载URI,在冰箱控制电饭煲运行过程中,如果通过URI确定用户离开住宅,则在烹饪完成后控制电饭煲停止加热或进入保温状态,以实现物联网内家电设备对人脸识别能力的共享。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第一家电设备和第二家电设备均具备第一资源,控制端家电设备为向物联网内的其他家电设备提供第一资源的设备。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家电设备和第二家电设备均具备第一资源,控制端家电设备为向物联网内的其他家电设备提供第一资源的设备,即控制端家电设备能够通过URI享有第一资源,并且能够为物联网内的其他家电设备共享第一资源,其中,上述物联网内的其他家电设备不限于第一家电设备和第二家电设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确定第二家电设备和第一家电设备中的剩余运行空间满足预设剩余运行空间条件的家电设备作为控制端家电设备,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根据第二家电设备和第一家电设备中的剩余运行空间确定多个目标家电设备,目标家电设备的剩余运行空间满足预设剩余运行空间条件;将目标家电设备的标识信息和第一家电设备的第一资源的占用空间发送至第二家电设备;在接收到目标家电设备的确认响应信令后,确定目标家电设备为控制端家电设备。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根据第二家电设备的剩余运行空间和第一家电设备的剩余运行空间确定一个目标家电设备,目标家电设备能够替代路由器、交换机或服务器等通信设备,降低了物联网的硬件布局成本,进一步地,通过将目标家电设备的标识信息和第一家电设备的进程占用空间发送至第二家电设备,能够进一步地确定控制端家电设备的运行能力是否能够支持物联网的联动控制,最后在接收到目标家电设备的确认响应信令后,确定目标家电设备为控制端家电设备,以根据控制端家电设备的控制指令实现物联网内的联动运行。
具体地,第一家电设备和至少一个第二家电设备均可以作为控制端家电设备,因此,在控制端家电设备在运行控制过程中发生故障时,由于发生故障的家电设备不需要上报剩余运行空间,采用上述仲裁逻辑可以重新选定一个新的控制端家电设备,以减少控制端设备故障导致物联网不能使用的技术问题。
其中,本公开技术方案限定的剩余运行空间取决于每个家电设备的运行线程。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剩余运行空间包括内存剩余运行空间和/或CPU剩余运行空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剩余运行空间包括内存剩余运行空间和/或CPU剩余运行空间,可以增加剩余运行空间对于控制端家电设备选取的准确性,尤其是在同时参考内存剩余运行空间和CPU剩余运行空间时,确定的控制端家电设备既能满足CPU资源的使用需求,也能满足内存资源的使用需求,进而提升了物联网的联动控制过程的程序执行速率和系统流畅度。
其中,CPU使用率是运行的程序占用的CPU空间资源,表示家电设备在预设时间段的执行程序的速率,CPU使用率越高,说明家电设备在预设时间段运行了很多程序,反之较少。譬如,A线程(进程)占用10ms,然后B线程(进程)占用30ms,然后空闲60ms,再又是A线程(进程)占10ms,B线程(进程)占30ms,空闲60ms,如果在一段时间内都是如此,那么这段时间内的占用率为40%。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根据第二家电设备的剩余运行空间和第一家电设备的剩余运行空间确定一个目标家电设备,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判断任一家电设备的内存剩余运行空间是否大于预设的内存剩余运行空间阈值;在判定任一家电设备的内存剩余运行空间大于预设的内存剩余运行空间阈值时,将内存剩余运行空间最大的家电设备确定为目标家电设备。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判定任一家电设备的内存剩余运行空间大于预设的内存剩余运行空间阈值时,将内存剩余运行空间最大的家电设备确定为目标家电设备,由于物联网中,每个家电设备的运行进程均占用大量内存空间资源,因此,可以设置一个内存剩余运行空间阈值来确保物联网的运行资源需求,譬如,内存剩余运行空间阈值为1G、2G、4G、8G或16G等。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根据第二家电设备的剩余运行空间和第一家电设备的剩余运行空间确定一个目标家电设备,具体还包括以下步骤:在判定任一家电设备的内存剩余运行空间小于或等于预设的内存剩余运行空间阈值时,将CPU剩余运行空间最大的家电设备确定为目标家电设备。
在该技术方案中,而在判定任一家电设备的内存剩余运行空间小于或等于预设的内存剩余运行空间阈值时,说明物联网内的家电设备的内存占用率均较高,因此,需要进一步地结合CPU剩余运行空间来确定目标家电设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在确定目标家电设备为控制端家电设备后,将本地的硬件运行参数上报至控制端家电设备;接收控制端家电设备响应于硬件运行参数反馈的控制指令;根据控制指令运行一段预设时长。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确定目标家电设备为控制端家电设备后,将本地的硬件运行参数上报至控制端家电设备,控制端家电设备能够根据硬件运行参数确定相应的控制指令,其中,控制端家电设备为第二家电设备中的一个。
其中,硬件运行参数可以是空调器的风机转速、压缩机频率和出风角度等,可以是烹饪器具的烹饪功率、烹饪时长和保温时间等。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运行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运行控制方法,包括:步骤S202,接收第一家电设备发送的目标家电设备的标识信息;步骤S204,判断目标家电设备的标识信息是否与本地存储的标识信息匹配;步骤S206,在判定目标家电设备的标识信息与本地存储的标识信息匹配时,解析任一第一家电设备的第一资源的占用空间;步骤S208,计算第二家电设备的剩余运行空间与全部第一家电设备的第一资源的占用空间之间的差值,并记作第二家电设备的内存剩余空间;步骤S210,计算第二家电设备的内存剩余空间与内存运行预留空间之间的差值,并记作第二家电设备的内存空间差值;步骤S212,判断内存空间差值是否大于或等于内存空间差值阈值,若是,则执行步骤A214,若否,则执行步骤S202;步骤S214,在判定内存空间差值大于或等于内存空间差值阈值时,生成确认响应信令并发送至全部第一家电设备。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判定目标家电设备的标识信息与本地存储的标识信息匹配时,解析任一第一家电设备的第一资源的占用空间,以确定在承担控制端家电设备的作用时,本地的内存资源是否能够支持控制全部第二家电设备,在判定内存空间差值大于或等于内存空间差值阈值时,生成确认响应信令并发送至全部第一家电设备,而在判定内存空间差值小于内存空间差值阈值时,生成并发送拒绝响应信息至全部第一家电设备,以指示物联网内的家电设备重新选择控制端家电设备,重新选择的范围不包括发送拒绝响应信息的家电设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物联网包括蓝牙通信网络、紫蜂通信网络、Wi-Fi通信网络、射频通信网络和移动蜂窝通信网络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家电设备的资源共享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家电设备的资源共享程序,家电设备的资源共享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项实施例的运行控制方法的步骤。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家电设备为电饭煲、豆浆机、电压力锅、电水壶、破壁机、冰箱、空调器、电脑、音响设备、洗衣机和热水器中的一种。
下面结合三个实施例对根据本发明的运行控制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3所示,物联网包括关联连接的电饭煲502、空调器504和冰箱506,假设以电饭煲502为第一家电设备,以空调器504和冰箱506为第二家电设备,物联网中不需要额外设置网关设备,降低了物联网的硬件布局成本,进一步地,电饭煲502接收到空调器504和冰箱506的内存剩余运行空间均为2G,而本地统计的电饭煲502的内存剩余运行空间为800M,则空调器504和冰箱506均可以被确定为目标家电设备,若内存剩余运行空间阈值为4G,进一步地,接收到空调器504的CPU剩余运行空间为80%,冰箱506的CPU剩余运行空间为30%,则物联网内的家电设备相互广播空调器504的标识信息。
其中,空调器504在生成确认响应指令前,仍需要经过以下计算过程:
(1)计算空调器504的剩余运行空间与电饭煲502和冰箱506的本地进程占用空间之间的差值,并记作空调器504的内存剩余空间;
(2)计算空调器504的内存剩余空间与内存运行预留空间之间的差值,并记作空调器504的内存空间差值;
(3)判断内存空间差值是否大于或等于内存空间差值阈值;
(4)在判定内存空间差值大于或等于内存空间差值阈值时,生成确认响应信令并发送至电饭煲502和冰箱506。
实施例二:
如图4所示,在接收到空调器504的确认响应指令后,电饭煲502和冰箱506均确定空调器504为控制端家电设备,其中,电饭煲502向空调器504上报硬件运行参数508A,如烹饪功率和烹饪时长,并接收空调器504发送的反馈控制指令510B,如“在完成烹饪后,进入保温状态”,类似的,冰箱506向空调器504上报硬件运行参数508A,如压缩机运行频率,并接收空调器504发送的反馈控制指令510B,如“降低压缩机运行频率至10Hz”。
实施例三
如图5所示,在空调器504故障时不生成确认响应指令后,电饭煲502根据上述逻辑重新确定冰箱506为控制端家电设备,其中,电饭煲502向冰箱506上报硬件运行参数508A,如烹饪功率和烹饪时长,并接收冰箱506发送的反馈控制指令510A,如“在完成烹饪后,进入保温状态”,也即空调器504的故障并不能影响物联网的联动控制过程。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上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接收第二家电设备发送的剩余运行空间;确定第一家电设备剩余运行空间;根据第二家电设备的剩余运行空间和第一家电设备的剩余运行空间确定一个目标家电设备;将目标家电设备的标识信息和第一家电设备的进程占用空间发送至第二家电设备;在接收到目标家电设备的确认响应信令后,确定目标家电设备为控制端家电设备。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根据第二家电设备的剩余运行空间和第一家电设备的剩余运行空间确定一个目标家电设备,目标家电设备能够替代路由器、交换机或服务器等通信设备,降低了物联网的硬件布局成本,进一步地,通过将目标家电设备的标识信息和第一家电设备的进程占用空间发送至第二家电设备,能够进一步地确定控制端家电设备的运行能力是否能够支持物联网的联动控制,最后在接收到目标家电设备的确认响应信令后,确定目标家电设备为控制端家电设备,以根据控制端家电设备的控制指令实现物联网内的联动运行。
具体地,第一家电设备和至少一个第二家电设备均可以作为控制端家电设备,因此,在控制端家电设备在运行控制过程中发生故障时,由于发生故障的家电设备不需要上报剩余运行空间,采用上述仲裁逻辑可以重新选定一个新的控制端家电设备,以减少控制端设备故障导致物联网不能使用的技术问题。
其中,本公开技术方案限定的剩余运行空间取决于每个家电设备的运行线程。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剩余运行空间包括内存剩余运行空间和/或CPU剩余运行空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剩余运行空间包括内存剩余运行空间和/或CPU剩余运行空间,可以增加剩余运行空间对于控制端家电设备选取的准确性,尤其是在同时参考内存剩余运行空间和CPU剩余运行空间时,确定的控制端家电设备既能满足CPU资源的使用需求,也能满足内存资源的使用需求,进而提升了物联网的联动控制过程的程序执行速率和系统流畅度。
其中,CPU使用率是运行的程序占用的CPU空间资源,表示家电设备在预设时间段的执行程序的速率,CPU使用率越高,说明家电设备在预设时间段运行了很多程序,反之较少。譬如,A线程(进程)占用10ms,然后B线程(进程)占用30ms,然后空闲60ms,再又是A线程(进程)占10ms,B线程(进程)占30ms,空闲60ms,如果在一段时间内都是如此,那么这段时间内的占用率为40%。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根据第二家电设备的剩余运行空间和第一家电设备的剩余运行空间确定一个目标家电设备,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判断任一家电设备的内存剩余运行空间是否大于预设的内存剩余运行空间阈值;在判定任一家电设备的内存剩余运行空间大于预设的内存剩余运行空间阈值时,将内存剩余运行空间最大的家电设备确定为目标家电设备。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判定任一家电设备的内存剩余运行空间大于预设的内存剩余运行空间阈值时,将内存剩余运行空间最大的家电设备确定为目标家电设备,由于物联网中,每个家电设备的运行进程均占用大量内存空间资源,因此,可以设置一个内存剩余运行空间阈值来确保物联网的运行资源需求,譬如,内存剩余运行空间阈值为1G、2G、4G、8G或16G等。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根据第二家电设备的剩余运行空间和第一家电设备的剩余运行空间确定一个目标家电设备,具体还包括以下步骤:在判定任一家电设备的内存剩余运行空间小于或等于预设的内存剩余运行空间阈值时,将CPU剩余运行空间最大的家电设备确定为目标家电设备。
在该技术方案中,而在判定任一家电设备的内存剩余运行空间小于或等于预设的内存剩余运行空间阈值时,说明物联网内的家电设备的内存占用率均较高,因此,需要进一步地结合CPU剩余运行空间来确定目标家电设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在确定目标家电设备为控制端家电设备后,将本地的硬件运行参数上报至控制端家电设备;接收控制端家电设备响应于硬件运行参数反馈的控制指令;根据控制指令运行一段预设时长。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确定目标家电设备为控制端家电设备后,将本地的硬件运行参数上报至控制端家电设备,控制端家电设备能够根据硬件运行参数确定相应的控制指令,其中,控制端家电设备为第二家电设备中的一个。
其中,硬件运行参数可以是空调器的风机转速、压缩机频率和出风角度等,可以是烹饪器具的烹饪功率、烹饪时长和保温时间等。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接收第一家电设备发送的目标家电设备的标识信息;判断目标家电设备的标识信息是否与本地存储的标识信息匹配;在判定目标家电设备的标识信息与本地存储的标识信息匹配时,解析任一第一家电设备的第一资源的占用空间;计算第二家电设备的剩余运行空间与全部第一家电设备的本地进程占用空间之间的差值,并记作第二家电设备的内存剩余空间;计算第二家电设备的内存剩余空间与内存运行预留空间之间的差值,并记作第二家电设备的内存空间差值;判断内存空间差值是否大于或等于内存空间差值阈值;在判定内存空间差值大于或等于内存空间差值阈值时,生成确认响应信令并发送至全部第一家电设备。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判定目标家电设备的标识信息与本地存储的标识信息匹配时,解析任一第一家电设备的第一资源的占用空间,以确定在承担控制端家电设备的作用时,本地的内存资源是否能够支持控制全部第二家电设备,在判定内存空间差值大于或等于内存空间差值阈值时,生成确认响应信令并发送至全部第一家电设备,而在判定内存空间差值小于内存空间差值阈值时,生成并发送拒绝响应信息至全部第一家电设备,以指示物联网内的家电设备重新选择控制端家电设备,重新选择的范围不包括发送拒绝响应信息的家电设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物联网包括蓝牙通信网络、紫蜂通信网络、Wi-Fi通信网络、射频通信网络和移动蜂窝通信网络中的至少一种。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运行控制方法、资源共享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确定所述第二家电设备和所述第一家电设备中的剩余运行空间满足预设剩余运行空间条件的家电设备作为控制端家电设备,控制端家电设备能够替代路由器、交换机或服务器等通信设备,降低了物联网的硬件布局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运行控制方法,适用于物联网中的第一家电设备,所述第一家电设备与所述物联网中的至少一个第二家电设备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控制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家电设备发送的剩余运行空间;
确定所述第一家电设备剩余运行空间;
确定所述第二家电设备和所述第一家电设备中的剩余运行空间满足预设剩余运行空间条件的家电设备作为控制端家电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家电设备发送的第二资源的统一资源定位符;
确定所述第一家电设备的第一资源的统一资源定位符,
其中,所述第一资源和所述第二资源为相同的资源,所述控制端家电设备的剩余运行空间能够根据所述同一资源定位符访问并加载对应的所述第一家电设备的第一资源或第二家电设备的第二资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第一家电设备和所述第二家电设备均具备所述第一资源,所述控制端家电设备为向所述物联网内的其他家电设备提供所述第一资源的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第二家电设备和所述第一家电设备中的剩余运行空间满足预设剩余运行空间条件的家电设备作为控制端家电设备,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第二家电设备和所述第一家电设备中的剩余运行空间确定多个目标家电设备,所述目标家电设备的剩余运行空间满足所述预设剩余运行空间条件;
将所述目标家电设备的标识信息和第一家电设备的第一资源的占用空间发送至所述第二家电设备;
在接收到所述目标家电设备的确认响应信令后,确定所述目标家电设备为控制端家电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剩余运行空间包括内存剩余运行空间和/或CPU剩余运行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家电设备的剩余运行空间和所述第一家电设备的剩余运行空间确定一个目标家电设备,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判断任一家电设备的内存剩余运行空间是否大于预设的内存剩余运行空间阈值;
在判定任一所述家电设备的内存剩余运行空间大于所述预设的内存剩余运行空间阈值时,将内存剩余运行空间最大的家电设备确定为所述目标家电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家电设备的剩余运行空间和所述第一家电设备的剩余运行空间确定一个目标家电设备,具体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判定任一所述家电设备的内存剩余运行空间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的内存剩余运行空间阈值时,将CPU剩余运行空间最大的家电设备确定为所述目标家电设备。
8.一种运行控制方法,适用于物联网中的第二家电设备,所述第二家电设备与所述物联网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家电设备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控制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家电设备发送的目标家电设备的标识信息;
判断所述目标家电设备的标识信息是否与本地存储的标识信息匹配;
在判定所述目标家电设备的标识信息与所述本地存储的标识信息匹配时,解析任一所述第一家电设备的第一资源的占用空间;
计算所述第二家电设备的剩余运行空间与全部所述第一家电设备的第一资源的占用空间之间的差值,并记作所述第二家电设备的内存剩余空间;
计算所述第二家电设备的内存剩余空间与内存运行预留空间之间的差值,并记作第二家电设备的内存空间差值;
判断所述内存空间差值是否大于或等于内存空间差值阈值;
在判定所述内存空间差值大于或等于内存空间差值阈值时,生成确认响应信令并发送至全部所述第一家电设备。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物联网包括蓝牙通信网络、紫蜂通信网络、Wi-Fi通信网络、射频通信网络和移动蜂窝通信网络中的至少一种。
10.一种家电设备的资源共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家电设备的资源共享装置包括:
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家电设备的资源共享程序,所述家电设备的资源共享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的步骤。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家电设备的资源共享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家电设备为电饭煲、豆浆机、电压力锅、电水壶、破壁机、冰箱、空调器、电脑、音响设备、洗衣机和热水器中的一种。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1710945181.9A 2017-09-30 2017-09-30 运行控制方法、资源共享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078079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45181.9A CN107807965B (zh) 2017-09-30 2017-09-30 运行控制方法、资源共享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CT/CN2018/080756 WO2019062048A1 (zh) 2017-09-30 2018-03-28 运行控制方法、资源共享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6/831,038 US11169851B2 (en) 2017-09-30 2020-03-26 Running control method, resource sharing apparatus,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45181.9A CN107807965B (zh) 2017-09-30 2017-09-30 运行控制方法、资源共享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07965A true CN107807965A (zh) 2018-03-16
CN107807965B CN107807965B (zh) 2020-09-01

Family

ID=615921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45181.9A Active CN107807965B (zh) 2017-09-30 2017-09-30 运行控制方法、资源共享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169851B2 (zh)
CN (1) CN107807965B (zh)
WO (1) WO2019062048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29514A (zh) * 2018-05-28 2018-11-1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内存分配方法及平台
CN109067762A (zh) * 2018-08-29 2018-12-21 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设备的识别方法、装置及设备
WO2019062048A1 (zh) * 2017-09-30 2019-04-0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运行控制方法、资源共享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96440A (zh) * 2020-12-17 2021-04-02 广东顺联动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物体运动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936489B2 (en) 2021-02-02 2024-03-19 True Manufacturing Co., Inc. Systems, methods, and appliances that enable regional control of refrigeration appliances
CN113219916B (zh) * 2021-04-14 2022-04-12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基于5g的网控动态协同优化方法与架构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01570A (zh) * 2003-06-02 2005-11-2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执行主/从切换处理的设备,方法及程序
CN103997441A (zh) * 2013-02-17 2014-08-20 海尔集团公司 数据共享方法、装置和系统及家居设备
CN105791065A (zh) * 2016-04-25 2016-07-20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资源模型的异构家电控制系统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TO980134A1 (it) * 1998-02-20 1999-08-20 Merloni Elettrodomestici Spa Sistema, dispositivo e metodo per il monitoraggio di una pluralita' di utenze elettriche, in particolare elettrodomestici, connesse in rete
CN101441470A (zh) * 2008-12-26 2009-05-27 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设备自我描述实现设备互控的方法
US20150095789A1 (en) * 2013-09-30 2015-04-02 Elwha Llc User interface to residence related information center associated with communication and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electric vehicle electrical energy transfer
US10965733B2 (en) * 2016-08-28 2021-03-30 Vmware, Inc. Efficient, automated distributed-search methods and systems
CN106369752B (zh) * 2016-09-12 2020-09-1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室外机及空调器
CN106524403A (zh) * 2016-10-26 2017-03-2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控制器及空调器
CN107807965B (zh) * 2017-09-30 2020-09-0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运行控制方法、资源共享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01570A (zh) * 2003-06-02 2005-11-2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执行主/从切换处理的设备,方法及程序
US20050262216A1 (en) * 2003-06-02 2005-11-24 Kazuyuki Kashiwabara Device, method, and program for performing master/slave switching process
CN103997441A (zh) * 2013-02-17 2014-08-20 海尔集团公司 数据共享方法、装置和系统及家居设备
CN105791065A (zh) * 2016-04-25 2016-07-20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资源模型的异构家电控制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62048A1 (zh) * 2017-09-30 2019-04-0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运行控制方法、资源共享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1169851B2 (en) 2017-09-30 2021-11-09 Gd Midea Air-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Running control method, resource sharing apparatus,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08829514A (zh) * 2018-05-28 2018-11-1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内存分配方法及平台
CN108829514B (zh) * 2018-05-28 2020-11-10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内存分配方法及平台
CN109067762A (zh) * 2018-08-29 2018-12-21 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设备的识别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9067762B (zh) * 2018-08-29 2020-10-27 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设备的识别方法、装置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169851B2 (en) 2021-11-09
US20200225626A1 (en) 2020-07-16
WO2019062048A1 (zh) 2019-04-04
CN107807965B (zh) 2020-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07965A (zh) 运行控制方法、资源共享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3945494B (zh) 控制智能家电设备接入无线路由器的用户终端及方法
CN107797461A (zh) 运行控制方法、资源共享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4880956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第一智能家居设备
CN104009898B (zh) 家用电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6931700A (zh) 推荐菜谱及推荐烹饪的方法、系统及冰箱
CN204764953U (zh) 烹饪器具、智能终端、烹饪预约控制系统
CN108873765A (zh) 烹饪设备及烹饪方法
CN107991891B (zh) 环境参数的调整方法、系统和用户设备
CN104248331A (zh) 烹饪器具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104898447A (zh) 一种智能家居设备控制方法和智能家居设备
CN107095120A (zh) 烹饪方法及装置
CN108415272A (zh) 一种烹饪电器的联动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880954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智能家居控制器
CN107450628A (zh) 电子烟加热温度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8206584B (zh) 家电设备的工作监控方法和装置
CN109725662A (zh) 一种烹饪方法及烹饪控制装置
CN105240880B (zh) 一种控制微波炉的方法、控制器和微波炉
CN106155001B (zh) 家电设备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2178890A (zh) 厨房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5852622A (zh) 烹饪电器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及烹饪电器
CN107942696A (zh) 家电运行方法、系统、家电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4317205B (zh) 终端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4566832B (zh) 空气处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和空气处理系统
CN107942735A (zh) 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