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06353A - 机油平衡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机油平衡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06353A
CN107806353A CN201610812448.2A CN201610812448A CN107806353A CN 107806353 A CN107806353 A CN 107806353A CN 201610812448 A CN201610812448 A CN 201610812448A CN 107806353 A CN107806353 A CN 1078063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gear
level
machine oil
oil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1244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Astemo Automotive Systems Suzhou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Suzho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Suzhou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Suzhou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81244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806353A/zh
Publication of CN1078063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06353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00Pressure lubrication
    • F01M1/16Controlling lubricant pressure or quantit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00Pressure lubrication
    • F01M1/02Pressure lubrication using lubricating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00Pressure lubrication
    • F01M1/18Indicating or 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00Pressure lubrication
    • F01M1/02Pressure lubrication using lubricating pumps
    • F01M2001/0253Pressure lubrication using lubricating pump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mp driv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ubric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油平衡系统及其操作方法。该系统包括:油底壳(9);发动机油套(10);经由机油输入管线(12a)与油底壳连通并经由机油输入管线和机油输入总管线(12')与发动机油套连通的常规油泵(5)。该系统还包括:经由辅助机油输入管线(12b)与油底壳连通并经由辅助机油输入管线和机油输入总管线与发动机油套连通的风阻力辅助油泵(4),风阻力辅助油泵中设有其中的齿轮之一与常规油泵(5)啮合作业的齿轮啮合器(8);连接到风阻力辅助油泵,并且利用收集到的空气驱动风阻力辅助油泵的集风罩(6)。该系统不仅能够降低油耗、减少发动机的扭矩损耗并增大发动机的动力输出,而且可以减少发动机的磨损、延长发动机寿命。

Description

机油平衡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机油平衡系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风阻力辅助机油泵的机油平衡系统。另外,本发明还涉及该机油平衡系统的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机动车辆中通常使用齿轮机油泵来泵送机油。众所周知,齿轮机油泵具有吸入侧和排出侧。在一定的压力下,齿轮机油泵借助两个相对转动且局部啮合的齿轮将机油吸入其吸入侧。被吸入的机油在充满齿轮的各个齿之后又被输送到其排出侧,从而实现机油的泵送。在现有技术中,齿轮机油泵的动力通常来自于发动机曲轴。
例如,中国发明专利CN102121561B公开了一种可变排量的齿轮机油泵。该齿轮机油泵包括泵盖、泵体、主动齿轮传动部件、从动齿轮变量部件、调控阀部件和安全阀部件,泵盖和泵体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主动齿轮传动部件由传动齿轮、主动轴和主动齿轮组成,从动齿轮变量部件由从动轴、从动齿轮、缺圆滑块、全圆滑块和弹簧组成,调控阀部件由调控柱塞阀芯、调控阀弹簧和调控阀螺塞组成,安全阀部件由安全阀钢球和安全阀弹簧组成。可以看到,该发明专利中的齿轮机油泵的动力来源就是发动机曲轴,并没有考虑到节约利用资源的问题。
另外,该发明专利的齿轮机油泵具有纯机械结构,并没有设置对机油泵进行控制调节的发动机控制单元(ECU),因此其控制精度差且机油压力调节能力低。此外,该发明专利仅仅提出了一种机油泵的结构,并没有提出明确的计算实际所需机油量的计算方法。事实上,该机油泵是通过改变从动齿轮啮合度这种单一手段来调节机油量的,其调节效率低且不能有效降低发动机的扭矩损耗。
又比如,中国发明专利CN103423575B公开了一种齿轮式机油泵。该齿轮式机油泵包括泵体、泵盖、主动齿轮、主动轴、从动齿轮、从动轴以及驱动主动齿轮转动的驱动齿轮,泵盖远离泵体的端面上设置有凸缘;还包括盖罩,盖罩扣合于凸缘上,与凸缘形成用于容置驱动齿轮的型腔,凸缘上开设有供驱动齿轮的链条穿过的第一缺口,盖罩上开设有容置驱动齿轮的轮毂的第二缺口。可以看到,该发明专利中的齿轮式机油泵的动力来源依然是发动机曲轴,也没有达到充分利用资源的目的。
另外,该发明专利仅提出了一种齿轮结构的机油泵,其传动比固定且不具备变传动比变扭矩的功能。此外,该发明专利仅仅提出了一种单一的机油泵结构,并没有相对应的逻辑控制系统,因此无法在机油量供求平衡的前提下,达到节省扭矩损耗并降低发动机油耗的作用。
通常来说,发动机在正常工况行驶中机油温度为80~90℃,压力为0.2MPa~0.5MPa。当发动机在高转速、大负荷工况中时,机油温度甚至可达120℃以上。此时,机油消耗量增大、粘度下降,油膜建立会变得十分困难。同样,若机油压力过低,还会造成运动副磨损加速。由此,机油的供给平衡在发动机的实际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急需得到解决。
为此,目前期望设计一种具有新型机油泵的机油平衡系统,该机油平衡系统不仅能够充分节约利用资源,而且能够有效提高机油泵的调节精度,改善发动机的运行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新型机油泵的机油平衡系统,该机油平衡系统能够充分节约利用资源。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油平衡系统,该机油平衡系统能够有效提高机油泵的调节精度,改善发动机的运行效率。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机油平衡系统的操作方法。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涉及一种机油平衡系统,包括:存储机油用的油底壳;发动机油套,发动机油套经由机油返回管线与油底壳连通;以及常规油泵,常规油泵经由机油输入管线与油底壳连通并经由机油输入管线和机油输入总管线与发动机油套连通,其中,机油平衡系统还包括:风阻力辅助油泵,风阻力辅助油泵经由辅助机油输入管线与油底壳连通并经由辅助机油输入管线和机油输入总管线与发动机油套连通,风阻力辅助油泵中设有齿轮啮合器,齿轮啮合器中的齿轮之一与常规油泵啮合作业;以及集风罩,集风罩连接到风阻力辅助油泵,并且利用收集到的空气驱动风阻力辅助油泵。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基础上,机油平衡系统还可以包括:设置在集风罩处的空气流量压力传感器,空气流量压力传感器测量集风罩收集到的空气流量;设置在发动机油套处的机油温度压力传感器,机油温度压力传感器测量机油在发动机油套中的机油温度;以及设置在机油输入总管线处的机油流量传感器,机油流量传感器测量机油在机油输入总管线处的机油流量,空气流量压力传感器、机油温度压力传感器和机油流量传感器与发动机控制单元相关联。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基础上,机油平衡系统还可以包括空气滤清器,空气滤清器设置在集风罩与风阻力辅助油泵之间,以对集风罩收集到的空气进行过滤。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基础上,齿轮啮合器可以与发动机控制单元相关联并且包括多级齿轮,每级齿轮的直径各不相同。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在本发明第四方面的基础上,齿轮啮合器可以包括三级齿轮,其中第一级齿轮的直径大于第二级齿轮,并且第二级齿轮的直径大于第三级齿轮。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在本发明第五方面的基础上,第一级、第二级和第三级齿轮的传动比可以为4:2:1。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基础上,机油输入管线中可以设有单向阀,辅助机油输入管线中可以设有辅助单向阀和开度可调节的阀门。
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涉及一种操作如前所述的机油平衡系统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车辆发动机启动之后,开启常规油泵;
·根据车辆速度判断车辆处于低速状态、中速状态还是高速状态,并且根据车辆所处的状态使常规油泵与风阻力辅助油泵的齿轮啮合器中的齿轮之一啮合作业;
·将机油流量传感器测量到的当前机油量与所需机油量进行比较,并且根据比较的结果切换齿轮啮合器与常规油泵啮合的齿轮并且调整开度可调节的阀门的开度,风阻力辅助油泵与常规油泵共同作用,直至当前机油量等于所需机油量。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在本发明第八方面的基础上,判断步骤包括:
(i)当车辆处于低速状态时,常规油泵与齿轮啮合器中的第一级齿轮啮合作业,辅助机油输入管线中的开度可调节的阀门关闭;
(ii)当车辆处于中速状态时,常规油泵与齿轮啮合器中的第二级齿轮啮合作业,阀门打开且开度可调节;
(iii)当车辆处于高速状态时,常规油泵与齿轮啮合器中的第一级齿轮啮合作业,阀门打开且开度可调节。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面,在本发明第八方面的基础上,所需机油量(V1)根据以下等式计算得到:
V1=K1*T_oil+K2*T_water+K3*HNDATA+K4*LDATAD,
其中:K1为机油温度补正系数,T_oil为机油温度压力传感器测量得到的机油温度,K2为水温补正系数,T_water为水温,K3为转速补正系数,HNDATA为发动机转速,K4为负荷补正系数,并且LDATAD为发动机负荷。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在本发明第八方面的基础上,判断步骤包括:
(i)当所需机油量大于当前机油量时,则根据第三级、第二级和第一级齿轮的顺序调整与常规油泵啮合的齿轮并调整阀门的开度,直至所需机油量等于当前机油量;
(ii)当所需机油量小于当前机油量时,则根据第一级、第二级和第三级齿轮的顺序调整与常规油泵啮合的齿轮并调整阀门的开度,直至所需机油量等于当前机油量。
本发明的机油平衡系统利用风阻力来驱动辅助机油泵,这与现有技术相比是巨大的创新。事实上,在申请人提交本申请之前,现有技术中只有利用风阻力进行发电或是将迎面风吹进进气管进行进气增压,并没有任何有关本申请对于风阻力应用的革新启示。因此,本申请的机油平衡系统充分节约利用资源,一方面能够降低油耗、减少发动机的扭矩损耗并增大发动机的动力输出,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发动机的磨损、延长发动机寿命,其技术效果十分显著。
附图说明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机油平衡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该机油平衡系统的操作方法,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机油平衡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图1中的机油平衡系统的操作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
1 空气流量压力传感器
2 机油温度压力传感器
3 机油流量传感器
4 风阻力辅助油泵
5 常规油泵
6 集风罩
7 空气滤清器
8 齿轮啮合器
9 油底壳
10 发动机油套
11 发动机控制单元(ECU)
12a 机油输入管线
12b 辅助机油输入管线
12' 机油输入总管线
13 机油返回管线
14a 单向阀
14b 辅助单向阀
A 开度可调节的阀门
a 第三级齿轮
b 第二级齿轮
c 第一级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机油平衡系统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如图1所示,本发明公开的机油平衡系统包括存储机油用的油底壳9和发动机油套10。机油经由机油输入管线12a、辅助机油输入管线12b和机油输入总管线12'从油底壳9流动到发动机油套10,并且经由机油返回管线13从发动机油套10流回到油底壳9。从图1中可以看到,机油输入管线12a和辅助机油输入管线12b是两条并行的管线,它们彼此连接后构成机油输入总管线12',并最终到达发动机油套10。
在机油输入管线12a上装配有常规油泵5。该常规油泵5经由机油输入管线12a与油底壳9连通并经由机油输入管线12a和机油输入总管线12'与发动机油套10连通。
在辅助机油输入管线12b上装配有风阻力辅助油泵4。风阻力辅助油泵4经由辅助机油输入管线12b与油底壳9连通并经由辅助机油输入管线12b和机油输入总管线12'与发动机油套10连通。风阻力辅助油泵4中设有齿轮啮合器8,齿轮啮合器8中设置有至少一个齿轮,这些齿轮中的一个在运行时与常规油泵5啮合作业
机油平衡系统还包括集风罩6。如图1所示,集风罩6整体呈漏斗形状,其靠近进气格栅的一侧开口较大,利于增大集气面积。集风罩6的另一侧连接有进气导管。当高速高压的迎面风吹来时,集风罩6收集迎面风并使空气沿进气导管向内流动,并推动涡扇转动做功。
在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集风罩6的规格为:广口进气侧直径为30cm,进气面积为0.07m2,出气涡扇侧直径为8cm,出气面积为0.005m2。当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易于理解的是,给出上述尺寸仅仅出于举例目的,而并非是限定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对集风罩6的尺寸、形状和结构进行各种改变,所有的变型均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继续参见图1,集风罩6借助同轴连杆连接到风阻力辅助油泵4,并且借助进气导管将收集到的空气导入风阻力辅助油泵4,从而驱动该风阻力辅助油泵4运行。在集风罩6与风阻力辅助油泵4之间还设有空气滤清器7,该空气滤清器7用于对集风罩6收集到的空气进行过滤。当然,同轴连杆、进气导管和空气滤清器7均为可任选部件,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用其它等同构件来替换上述可任选部件,只要可实现同样技术效果即可。
在集风罩6或其它适当位置处设置空气流量压力传感器1,该空气流量压力传感器1用于测量集风罩6收集到的空气流量。在发动机油套10或其它适当位置处设置机油温度压力传感器2,该机油温度压力传感器2用于测量机油在发动机油套10中的机油温度。在机油输入总管线12'或其它适当位置处设置机油流量传感器3,该机油流量传感器3用于测量机油在机油输入总管线12'处的机油流量。空气流量压力传感器1、机油温度压力传感器2和机油流量传感器3所获得的数据均被发送到发动机控制单元11处进行计算处理。
发动机控制单元11在接收到各种测量数据之后,可以根据内置程序控制齿轮啮合器8的动作,即,控制齿轮啮合器8中哪一个齿轮与常规油泵5相啮合。齿轮啮合器8中设置有多级齿轮、较佳地为三级齿轮,每级齿轮的直径各不相同。
在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三级齿轮包括第一级齿轮c、第二级齿轮b和第三级齿轮a,其中第一级齿轮c的直径大于第二级齿轮b,并且第二级齿轮b的直径大于第三级齿轮a。
本申请的发明人经过实验发现,第一级齿轮c、第二级齿轮b和第三级齿轮a的传动比为4:2:1是最为理想的。
此外,机油输入管线12a中可设有单向阀14a,而辅助机油输入管线12b中可设有辅助单向阀14b和开度可调节的阀门A。单向阀14a、14b的作用是为了防止外加油流向的油路因为压力差而产生逆流。阀门A的作用是改变阀门的开度进而改变不同工况下外加油油路的机油流量,从而实现机油量的精确补正。发动机控制单元11同样可以控制阀门A的开度。
汽车在高速行驶中产生高速、高压的迎面风,其具有巨大的风阻。在进气格栅后用集风罩6进行收集并利用迎面风的风阻力吹动集风罩6后的涡扇叶片。涡扇叶片随之转动并通过与涡扇相连的轴的转动来推动风阻力辅助油泵4运转。
当车辆速度较慢或者怠速时(通常为60Km/hr以下),进气速度与进气压力较低,无法有效地驱动涡扇并产生足够的油压。此时,发动机控制单元11控制常规油泵5与齿轮啮合器8中的第一级齿轮c啮合并将阀门A关闭。因此,在车辆处于低速状态下,只有常规油泵5进行泵油循环。
当车辆速度适中时(通常为60至80Km/hr),进气压力、进气速度均满足风阻力辅助油泵4部分驱动的需要,则发动机控制单元11控制常规油泵5与齿轮啮合器8中的第二级齿轮b啮合,常规油泵5与风阻力辅助油泵4同时进行泵油循环,并且可通过对阀门A的开度进行调整来调节机油的供给平衡。
当车辆速度较高时(通常为80至120Km/hr),进气压力、进气速度完全满足风阻力辅助油泵4的驱动需要,则发动机控制单元11控制常规油泵5与齿轮啮合器8中的第三级齿轮a啮合,常规油泵5与风阻力辅助油泵4同时进行泵油循环,并且可通过对阀门A的开度进行调整来调节机油的供给平衡。
由此可见,可以得出P总油压=P辅助油泵油压+P常规油泵油压,其中P总油压与工况相关,P辅助油泵油压与车辆速度相关,而P常规油泵油压与被啮合的齿轮相关。
下面将结合图2说明图1中的机油平衡系统的具体操作方法。
上述机油平衡系统的操作方法包括以下三个步骤:
·启动步骤:在车辆发动机启动之后,开启常规油泵5;
·判断步骤:根据车辆速度判断车辆处于低速状态、中速状态还是高速状态,并且根据车辆所处的状态使常规油泵5与齿轮啮合器8中的齿轮之一啮合作业。
具体来说,判断步骤包括:
(i)当车辆处于低速状态时,常规油泵5与齿轮啮合器8中的第一级齿轮c啮合作业,辅助机油输入管线12b中的开度可调节的阀门A关闭;
(ii)当车辆处于中速状态时,常规油泵5与齿轮啮合器8中的第二级齿轮b啮合作业,阀门A打开且开度可调节;
(iii)当车辆处于高速状态时,常规油泵5与齿轮啮合器8中的第一级齿轮a啮合作业,阀门A打开且开度可调节。
·比较步骤:将机油流量传感器3测量到的当前机油量V2与所需机油量V1进行比较,并且根据比较的结果切换齿轮啮合器8与常规油泵5啮合的齿轮并且调整开度可调节的阀门A的开度,风阻力辅助油泵4与常规油泵5共同作用,直至当前机油量V2等于所需机油量V1
具体来说,比较步骤包括:
(i)当所需机油量V1大于当前机油量V2时,则根据第三级、第二级和第一级齿轮的顺序调整与常规油泵5啮合的齿轮并调整阀门A的开度,直至所需机油量V1等于当前机油量V2
(ii)当所需机油量V1小于当前机油量V2时,则根据第一级、第二级和第三级齿轮的顺序调整与常规油泵5啮合的齿轮并调整阀门A的开度,直至所需机油量V1等于当前机油量V2
本申请的发明人经过实验发现,所需机油量V1可以根据以下等式计算得到:
V1=K1*T_oil+K2*T_water+K3*HNDATA+K4*LDATAD,
其中:K1为机油温度补正系数,T_oil为机油温度压力传感器测量得到的机油温度,K2为水温补正系数,T_water为水温,K3为转速补正系数,HNDATA为发动机转速,K4为负荷补正系数,并且LDATAD为发动机负荷。
也就是说,发动机控制单元11读取位于进气导管内的空气流量压力传感器1的信号与CAN线中的车速信号来判断车辆的运行工况,并根据发动机转速、机油温度、水温、发动机负荷来计算所需机油量V1,并与当前机油量V2进行对比,通过控制齿轮a、b、c中的一个与常规油泵5的啮合作业以及阀门A的开度来调节机油量的供给,从而达到供油的平衡。在机油的供给达到平衡的同时,尽可能将齿轮啮合器8按照c、b、a的顺序啮合,从而达到降低扭矩损耗,减小油耗的目的。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发动机实际所需要的机油量跟发动机的转速、水温、油温、负荷呈一定的正比例关系。发动机转速、负荷越高,缸体温度越高,机油温度和水温也就较高。此时,需要多泵油来进行更多次的机油冷却循环,从而降低缸体温度并对作功的发动机缸体内部进行摩擦润滑。在车速较低时,所需机油量少,则仅需要用常规油泵就可以进行泵油。在车速高时,进气量大,则风阻力辅助油泵4有足够的风阻力来辅助常规油泵5的运行。
虽然以上结合了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了说明,但是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上述示例仅是用来说明的,而不能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因此,可以在权利要求书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本发明进行修改和变型,这些修改和变型都将落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所要求的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机油平衡系统,包括:
存储机油用的油底壳(9);
发动机油套(10),所述发动机油套(10)经由机油返回管线(13)与所述油底壳(9)连通;以及
常规油泵(5),所述常规油泵(5)经由机油输入管线(12a)与所述油底壳(9)连通并经由所述机油输入管线(12a)和机油输入总管线(12')与所述发动机油套(10)连通,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油平衡系统还包括:
风阻力辅助油泵(4),所述风阻力辅助油泵(4)经由辅助机油输入管线(12b)与所述油底壳(9)连通并经由所述辅助机油输入管线(12b)和所述机油输入总管线(12')与所述发动机油套(10)连通,所述风阻力辅助油泵(4)中设有齿轮啮合器(8),所述齿轮啮合器(8)中的齿轮之一与所述常规油泵(5)啮合作业;以及
集风罩(6),所述集风罩(6)连接到所述风阻力辅助油泵(4),并且利用收集到的空气驱动所述风阻力辅助油泵(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油平衡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集风罩(6)处的空气流量压力传感器(1),所述空气流量压力传感器(1)测量所述集风罩(6)收集到的空气流量;
设置在所述发动机油套(10)处的机油温度压力传感器(2),所述机油温度压力传感器(2)测量机油在所述发动机油套(10)中的机油温度;以及
设置在所述机油输入总管线(12')处的机油流量传感器(3),所述机油流量传感器(3)测量机油在所述机油输入总管线(12')处的机油流量,所述空气流量压力传感器(1)、所述机油温度压力传感器(2)和所述机油流量传感器(3)与发动机控制单元(11)相关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油平衡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空气滤清器(7),所述空气滤清器(7)设置在所述集风罩(6)与所述风阻力辅助油泵(4)之间,以对所述集风罩(6)收集到的空气进行过滤。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油平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啮合器(8)与发动机控制单元(11)相关联并且包括多级齿轮,每级齿轮的直径各不相同。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油平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啮合器(8)包括三级齿轮(c、b、a),其中第一级齿轮(c)的直径大于第二级齿轮(b),并且所述第二级齿轮(b)的直径大于第三级齿轮(a)。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油平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第二级和第三级齿轮(c、b、a)的传动比为4:2:1。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油平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油输入管线(12a)中设有单向阀(14a),所述辅助机油输入管线(12b)中设有辅助单向阀(14b)和开度可调节的阀门(A)。
8.一种操作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油平衡系统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车辆发动机启动之后,开启所述常规油泵(5);
·根据车辆速度判断所述车辆处于低速状态、中速状态还是高速状态,并且根据所述车辆所处的状态使所述常规油泵(5)与所述风阻力辅助油泵(4)的所述齿轮啮合器(8)中的齿轮之一啮合作业;
·将机油流量传感器(3)测量到的当前机油量(V2)与所需机油量(V1)进行比较,并且根据比较的结果切换所述齿轮啮合器(8)与所述常规油泵(5)啮合的齿轮并且调整开度可调节的阀门(A)的开度,所述风阻力辅助油泵(4)与所述常规油泵(5)共同作用,直至当前机油量(V2)等于所需机油量(V1)。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步骤包括:
(i)当所述车辆处于低速状态时,所述常规油泵(5)与所述齿轮啮合器(8)中的第一级齿轮(c)啮合作业,所述辅助机油输入管线(12b)中的开度可调节的阀门(A)关闭;
(ii)当所述车辆处于中速状态时,所述常规油泵(5)与所述齿轮啮合器(8)中的第二级齿轮(b)啮合作业,所述阀门(A)打开且开度可调节;
(iii)当所述车辆处于高速状态时,所述常规油泵(5)与所述齿轮啮合器(8)中的第一级齿轮(a)啮合作业,所述阀门(A)打开且开度可调节。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需机油量(V1)根据以下等式计算得到:
V1=K1*T_oil+K2*T_water+K3*HNDATA+K4*LDATAD,
其中:K1为机油温度补正系数,T_oil为机油温度压力传感器(2)测量得到的机油温度,K2为水温补正系数,T_water为水温,K3为转速补正系数,HNDATA为发动机转速,K4为负荷补正系数,并且LDATAD为发动机负荷。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比较步骤包括:
(i)当所需机油量(V1)大于当前机油量(V2)时,则根据第三级、第二级和第一级齿轮的顺序调整与所述常规油泵(5)啮合的齿轮并调整所述阀门(A)的开度,直至所需机油量(V1)等于当前机油量(V2);
(ii)当所需机油量(V1)小于当前机油量(V2)时,则根据第一级、第二级和第三级齿轮的顺序调整与所述常规油泵(5)啮合的齿轮并调整所述阀门(A)的开度,直至所需机油量(V1)等于当前机油量(V2)。
CN201610812448.2A 2016-09-09 2016-09-09 机油平衡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Withdrawn CN10780635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12448.2A CN107806353A (zh) 2016-09-09 2016-09-09 机油平衡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12448.2A CN107806353A (zh) 2016-09-09 2016-09-09 机油平衡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06353A true CN107806353A (zh) 2018-03-16

Family

ID=615763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12448.2A Withdrawn CN107806353A (zh) 2016-09-09 2016-09-09 机油平衡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806353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101729A (en) * 1979-01-25 1980-08-04 Nissan Motor Co Ltd Lubricating system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equipped with exhaust turbocharger
JPH0828232A (ja) * 1994-07-14 1996-01-30 Konan Denki Kk エンジンの潤滑装置
CN101290064A (zh) * 2007-04-20 2008-10-22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供油系统
CN202810990U (zh) * 2012-06-15 2013-03-20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发动机预润滑装置
WO2015047577A1 (en) * 2013-09-26 2015-04-02 United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Gas turbine engine with split lubrication system
WO2015076903A2 (en) * 2013-09-13 2015-05-28 United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Fan drive gear system auxiliary pump monitoring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101729A (en) * 1979-01-25 1980-08-04 Nissan Motor Co Ltd Lubricating system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equipped with exhaust turbocharger
JPH0828232A (ja) * 1994-07-14 1996-01-30 Konan Denki Kk エンジンの潤滑装置
CN101290064A (zh) * 2007-04-20 2008-10-22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供油系统
CN202810990U (zh) * 2012-06-15 2013-03-20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发动机预润滑装置
WO2015076903A2 (en) * 2013-09-13 2015-05-28 United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Fan drive gear system auxiliary pump monitoring system
WO2015047577A1 (en) * 2013-09-26 2015-04-02 United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Gas turbine engine with split lubrication system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57218C (zh) 用于确定涡轮增压器速度的方法、系统、设备
US10677095B2 (en) Lubrication device for a turbine engine
CN203868190U (zh) 一种带空转自润滑系统的液力缓速器
CN205639582U (zh) 一种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供油系统
CN203114404U (zh) 静液压驱动风扇的叉车发动机冷却系统
EP3470637A1 (e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and method of cleaning of crankcase gas
CN101298851B (zh) 运行一个内燃机的方法
EP2573356B1 (en) Supercharg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eration
CN105909696A (zh) 一种花键轴及基于该花键轴的缓速器油路结构及润滑方法
CN207701324U (zh) 一种大型压缩机润滑系统
US11959542B2 (en) Oil supply system with vacuum pump for transmission of drive system
CN104214091B (zh) 车辆的吸油装置
CN107806353A (zh) 机油平衡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CN205806277U (zh) 一种花键轴及基于该花键轴的缓速器油路结构
CN100501137C (zh) 一种立式单缸柴油机
Inaguma et al. Mathematical analysis of influence of oil temperature on efficiencies in hydraulic pumps for automatic transmissions
CN202065030U (zh) 一种发动机的润滑装置
CN102979613A (zh) 控制内燃机的增压空气冷却器的风扇驱动装置的装置和方法
CN103115129B (zh) 大功率齿轮调速装置
CN103047033B (zh) 发动机的起动控制装置
CN105756715B (zh) 高能空气动力转子发动机总成
CN115467960A (zh) 一种电驱桥润滑装置及方法
RU2576102C1 (ru) Способ автоматического управления дизеля с турбонаддувом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CN203082160U (zh) 大功率齿轮调速装置
Hamamoto et al. Development of the 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hydraulic cooling fan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