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95195A - 门锁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门锁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95195A
CN107795195A CN201710749214.2A CN201710749214A CN107795195A CN 107795195 A CN107795195 A CN 107795195A CN 201710749214 A CN201710749214 A CN 201710749214A CN 107795195 A CN107795195 A CN 1077951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door
relative
track
carrier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4921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古哲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dy Hous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ndy Hous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dy Hous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ndy Hous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7951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951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9/00Lock casings or latch-mechanism casings ; Fastening locks or fasteners or parts thereof to the w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47/00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47/00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E05B2047/0094Mechanical aspects of remotely controlled loc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一种门锁控制装置,包含壳体单元及控制单元。壳体单元包括用以安装在门锁顶面的承载模块,及与承载模块连接并用以抵于门板表面以支撑承载模块的支撑模块,承载模块具有用以面向门锁顶面的内表面,定义一垂直内表面的第一方向及一平行内表面的第二方向。支撑模块可相对于承载模块在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至少其中的一方向上移动。其中通过支撑模块可相对于承载模块在第一方向上移动,以调整支撑模块相对于内表面凸出的长度;通过支撑模块可相对于承载模块在第二方向上移动,以调整支撑模块相对于作动机构之间的距离。

Description

门锁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门锁控制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可遥控的门锁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机械式的门锁都需要使用钥匙才能由屋外控制门锁的开关。为了省去携带钥匙的麻烦,已有人研发可在现有的机械式门锁上外加可遥控的控制模块,以能结合手机来遥控门锁。此种控制模块目前主要是组装在具有旋钮的门锁,利用手机发出的无线讯号来控制旋钮转动,进而控制门锁的开关。
参阅图1,现有的一种门锁91设于一门板92上,包括一基座911、一旋钮912及一挡杆913,从门内旋转旋钮912可以控制挡杆913伸出或内缩以将门上锁或解锁,而从门外需要使用钥匙才能控制上锁或解锁。参阅图2,由于目前的控制模块93需要与旋钮912结合,但是因为门锁91其整体是装设在门板92表面,也就是说其基座911凸出于门板92表面,使得控制模块93与旋钮912组装后有部分会凸出于基座911外而悬空。如此不仅控制模块93不易安装且会影响控制模块93与门锁91结合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其中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一可调整的壳体单元以能稳定安装于一门锁的门锁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门锁控制装置,是适用于与一门锁组装,该门锁包括一设于一门板且凸出于该门板的表面的基座及一设于该基座且凸出该基座的一顶面的旋钮,该门锁控制装置包含一壳体单元及一控制单元。该壳体单元包括一用以安装在该基座顶面的承载模块,及一与该承载模块连接并用以抵于该门板表面以支撑该承载模块的支撑模块,该承载模块具有一用以面向该基座顶面的内表面,定义一垂直该内表面的第一方向及一平行该内表面的第二方向,该支撑模块可相对于该承载模块在该第一方向及该第二方向至少其中的一方向上移动。该控制单元设于该壳体单元,并包括一用以与该门锁的旋钮连接的作动机构、一转动机构及一驱动机构,该作动机构设于该承载模块,该转动机构与该作动机构连接,该驱动机构与该转动机构连接,且可接收一无线讯号并由该无线讯号控制以驱动该转动机构使该作动机构转动,而通过该作动机构带动该旋钮转动。其中通过该支撑模块可相对于该承载模块在该第一方向上移动,以调整该支撑模块相对于该内表面凸出的长度;通过该支撑模块可相对于该承载模块在该第二方向上移动,以调整该支撑模块相对于该作动机构之间的距离。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该支撑模块包括一收容盒,且该收容盒可在该第一方向移动,以调整该支撑模块相对于该内表面凸出的长度。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该支撑模块还包括一固定框座,该固定框座在该第一方向上与该承载模块相对定位且可收容该收容盒,该收容盒可相对于该固定框座在该第一方向上移动。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该固定框座具有彼此相对的两侧壁部,且每一侧壁部的内侧形成至少一沿该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轨道,该收容盒具有一盒体及多个连接于该盒体两侧的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一轨道一对一相配合,每一第一定位部可顺着对应的第一轨道移动。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每一第一轨道由多个卡槽沿该第一方向排列所构成,每一第一定位部为一弹性卡块且可卡置于对应第一轨道的其中一卡槽,借此使该收容盒能相对于该固定框座在该第一方向移动并多段定位。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该收容盒具有一电源容置空间,该控制单元还包括一电源供应模块,该电源供应模块设于该电源容置空间并与该驱动机构电连接,以提供该驱动机构运作所需的电源。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该承载模块包括一壳座及一具有该内表面的盖板,该壳座及该盖板两者共同界定一容室并共同形成一安装部及一连接部,该安装部形成一贯孔以容置该作动机构,该连接部连接该支撑模块。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该支撑模块包括一转接座及一固定框座,该转接座在该第二方向可移动地套接于该连接部,以使该支撑模块可相对于该承载模块在该第二方向上移动,该固定框座与该转接座固定连接,且在该第一方向上较该承载模块的内表面凸出。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该承载模块还包括至少一形成于该壳座的连接部且远离该安装部处的第二定位部,该转接座形成至少一沿该第二方向延伸并对应该第二定位部的第二轨道,该第二定位部可顺着该第二轨道移动。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该第二轨道由多个卡槽沿该第二方向排列所构成,该第二定位部为一弹性卡块且可卡置于该第二轨道的其中一卡槽,借此使该转接座能相对于该承载模块在该第二方向移动并多段定位。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该转动机构包括一连接该作动机构的从动齿轮、一连接该驱动机构的驱动齿轮,及多个连接于该从动齿轮与该驱动齿轮之间的中间齿轮,所述中间齿轮可随该承载模块与该转接座相对移动的位置调整彼此的相对位置,以保持连接于该从动齿轮与该驱动齿轮之间。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该驱动机构包括一与该驱动齿轮连接的马达,该支撑模块还包括一马达载座,及一可收容于该固定框座的收容盒,该转接座具有一基壁及一与该基壁间隔相对并与该固定框座连接的转接壁,该马达载座具有一位于该盖板与该转接座的转接壁之间的限位板,及一固定连接于该限位板且朝该固定框座凸出的槽体,该马达容置于该槽体内,该收容盒具有一电源容置空间及一用以容置该槽体的避让空间,该槽体穿过该转接壁及该固定框座并可容置于该避让空间,该控制单元还包括一电源供应模块,该电源供应模块设于该电源容置空间并与该驱动机构电连接,以提供该驱动机构运作所需的电源。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该马达载座可在该第二方向移动,且该马达载座还具有两个形成于该限位板的第三定位部,该承载模块还包括两个形成于该盖板的连接部处并沿该第二方向延伸且分别与所述第三定位部相配合的第三轨道,每一第三轨道具有一靠近该安装部的起端,及一远离该安装部的终端,所述第三定位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三轨道的起端时,该马达载座的限位板与该固定框座对齐,所述第三定位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三轨道的终端时,该限位板可被该承载模块带动而部分伸出该转接座,使该承载模块与该转接座可进一步相对伸长。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该固定框座具有彼此相对的两侧壁部,且每一侧壁部的内侧形成至少一沿该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轨道,该收容盒具有一盒体及多个连接于该盒体两侧的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一轨道一对一相配合,每一第一定位部可顺着对应的第一轨道移动。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该固定框座具有彼此相对的两侧壁部,且每一侧壁部的内侧形成至少一沿该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轨道,该收容盒具有一盒体及多个连接于该盒体两侧的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一轨道一对一相配合,每一第一定位部可顺着对应的第一轨道移动。
本发明的门锁控制装置,在一些实施态样中,适用于与一门锁组装,该门锁包括一设于一门板且凸出于该门板的表面的基座及一设于该基座且凸出该基座的一顶面的旋钮,该门锁控制装置包含:一壳体单元及一控制单元。该壳体单元包括一用以安装在该基座顶面的承载模块,及一与该承载模块连接并用以抵于该门板表面以支撑该承载模块的支撑模块,该承载模块具有一用以面向该基座顶面的内表面,定义一垂直该内表面的第一方向及一平行该内表面的第二方向,该支撑模块可相对于该承载模块在该第一方向及该第二方向上移动,该承载模块包括一壳座及一具有该内表面的盖板,该壳座及该盖板两者共同界定一容室并共同形成一安装部及一连接部,该支撑模块包括一转接座、一固定框座及一收容盒,该转接座在该第二方向可移动地套接于该连接部,以使该支撑模块可相对于该承载模块在该第二方向上移动,该固定框座与该转接座固定连接,且在该第一方向上较该承载模块的内表面凸出,该收容盒可收容于该固定框座且可相对于该固定框座在该第一方向上移动,以使该支撑模块可相对于该承载模块在该第一方向上移动。该控制单元设于该壳体单元,并包括一用以与该门锁的旋钮连接的作动机构、一转动机构及一驱动机构,该作动机构设于该承载模块的安装部,该转动机构包括一连接该作动机构的从动齿轮、一连接该驱动机构的驱动齿轮,及多个连接于该从动齿轮与该驱动齿轮之间的中间齿轮,所述中间齿轮可随该承载模块与该转接座相对移动的位置调整彼此的相对位置,以保持连接于该从动齿轮与该驱动齿轮之间,该驱动机构与该转动机构连接,且可接收一无线讯号并由该无线讯号控制以驱动该转动机构使该作动机构转动,而通过该作动机构带动该旋钮转动;其中通过该支撑模块可相对于该承载模块在该第一方向上移动,以调整该支撑模块相对于该内表面凸出的长度;通过该支撑模块可相对于该承载模块在该第二方向上移动,以调整该支撑模块相对于该作动机构之间的距离。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该驱动机构包括一与该驱动齿轮连接的马达,该转接座具有一基壁及一与该基壁间隔相对并与该固定框座连接的转接壁,该支撑模块还包括一马达载座,该马达载座具有一位于该盖板与该转接座的转接壁之间的限位板,及一固定连接于该限位板且朝该固定框座凸出的槽体,该马达容置于该槽体内,该收容盒具有一电源容置空间及一用以容置该槽体的避让空间,该槽体穿过该转接壁及该固定框座并可容置于该避让空间,该控制单元还包括一电源供应模块,该电源供应模块设于该电源容置空间并与该驱动机构电连接,以提供该驱动机构运作所需的电源。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该马达载座可在该第二方向移动,且该马达载座还具有一对形成于该限位板的定位部,该承载模块还包括一对形成于该盖板的连接部处并沿该第二方向延伸且分别与所述定位部相配合的轨道,每一轨道具有一靠近该安装部的起端,及一远离该安装部的终端,所述定位部分别位于所述轨道的起端时,该马达载座的限位板与该固定框座对齐,所述定位部分别位于所述轨道的终端时,该限位板可被该盖板带动而部分伸出该转接座,使该承载模块与该转接座可进一步相对伸长。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该承载模块包括一壳座及一具有该内表面的盖板,该壳座及该盖板两者共同界定一容室并共同形成一安装部及一连接部,该安装部形成一贯孔以容置该作动机构,该连接部连接该支撑模块,且该盖板在该连接部处形成两个各自由多个卡槽沿该第二方向排列所构成的第四轨道,该支撑模块包括一转接座及一固定座,该转接座在该第二方向可移动地套接于该连接部,以使该支撑模块可相对于该承载模块在该第二方向上移动,该固定座与该转接座固定连接,且在该第一方向上较该承载模块的内表面凸出,该壳体单元还包括一设于该固定座的锁扣模块,该锁扣模块具有一露出该固定座以供操作的操控部及两个与该操控部连接且分别对应所述第四轨道的卡掣部,所述卡掣部受该操控部连动能在一分别伸入所述第四轨道的各自其中一卡槽的锁定位置及一分别退出所述第四轨道的释锁位置移动,并受弹性偏压恒回复至该锁定位置,以将该承载模块相对于该支撑模块在该第二方向上定位。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卡掣部各自具有一连接该操控部的连接段、一由该连接段沿该第一方向朝向该盖板延伸的卡止段,及一由该连接段沿该第一方向朝向该固定座延伸的限位段,该固定座具有一座体及两个形成于该座体且分别配合容置所述限位段的凹孔,该锁扣模块还具有两个分别套设于所述限位段的弹性件,且每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于对应的连接段及界定凹孔的孔壁,以提供所述卡掣部弹性偏压。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该转动机构包括一连接该作动机构的从动齿轮、一连接该驱动机构的驱动齿轮,及多个连接于该从动齿轮与该驱动齿轮之间的中间齿轮,所述中间齿轮可随该承载模块与该转接座相对移动的位置调整彼此的相对位置,以保持连接于该从动齿轮与该驱动齿轮之间,该驱动机构包括一与该驱动齿轮连接的马达,该支撑模块还包括一马达载座,该马达载座具有一与该盖板部分叠置的限位板,及一固定连接于该限位板且朝该固定座凸出的槽体,该马达容置于该槽体内,该固定座还具有一贯穿该座体并用以容置该槽体的避让空间。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该固定座还具有一形成于该座体且背向该转接座开口的电源容置空间,该控制单元还包括一电源供应模块,该电源供应模块设于该电源容置空间并与该驱动机构电连接,以提供该驱动机构运作所需的电源,该支撑模块还包括一套盖于该固定座的可动盖,该可动盖具有一本体及一可拆地与该本体结合的侧板,该本体具有两个彼此相对的板壁,且所述板壁的相对内侧各自形成至少一沿该第一方向延伸的定位轨道,每一定位轨道具有一沿该第一方向延伸的连通段,及多个由该连通段的一侧延伸且彼此相间隔地沿该第一方向排列的卡置段,该固定座还具有多个突出于该座体的相反两侧且分别对应所述定位轨道的定位块,在拆离该侧板的状态下,该本体可供一使用者在该第二方向上移动使所述定位块进入对应的定位轨道的连通段,以使该本体可相对于该固定座在该第一方向上移动,当所述定位块与对应的定位轨道的其中一卡置段位置相对应时,再将该本体在该第二方向上反向移动使所述定位块位于对应的卡置段内,而使该本体与该固定座在该第一方向上相对固定,再将该本体与该侧板结合,能使该本体与该固定座在该第二方向上相对固定。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该马达载座的限位板位于该盖板背向该固定座的一侧且可在该第二方向移动,该限位板形成两个各自由多个沿该第二方向排列的卡槽构成的第五轨道,该盖板还形成两个分别对应所述第五轨道的弹性卡勾,所述弹性卡勾分别弹性卡扣于所述第五轨道各自其中一卡槽并能带动该限位板在该第二方向上移动。
本发明的门锁控制装置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是适用于与一门锁组装,该门锁包括一设于一门板且凸出于该门板的表面的基座及一设于该基座且凸出该基座的一顶面的旋钮,该门锁控制装置包含一壳体单元及一控制单元。该壳体单元包括一用以安装在该基座顶面的承载模块,及一与该承载模块连接并用以抵于该门板表面以支撑该承载模块的支撑模块,该承载模块具有一用以面向该基座顶面的内表面,定义一垂直该内表面的第一方向及一平行该内表面的第二方向,该支撑模块可相对于该承载模块在该第一方向及该第二方向上移动,该承载模块包括一壳座及一具有该内表面的盖板,该壳座及该盖板两者共同界定一容室并共同形成一安装部及一连接部,该支撑模块包括一转接座、一固定座及一可动盖,该转接座在该第二方向可移动地套接于该连接部,以使该支撑模块可相对于该承载模块在该第二方向上移动,该固定座与该转接座固定连接,且在该第一方向上较该承载模块的内表面凸出,该可动盖套盖于该固定座且可相对于该固定座在该第一方向上移动,以使该支撑模块可相对于该承载模块在该第一方向上移动。该控制单元设于该壳体单元,并包括一用以与该门锁的旋钮连接的作动机构、一转动机构及一驱动机构,该作动机构设于该承载模块的安装部,该转动机构包括一连接该作动机构的从动齿轮、一连接该驱动机构的驱动齿轮,及多个连接于该从动齿轮与该驱动齿轮之间的中间齿轮,所述中间齿轮可随该承载模块与该转接座相对移动的位置调整彼此的相对位置,以保持连接于该从动齿轮与该驱动齿轮之间,该驱动机构与该转动机构连接,且可接收一无线讯号并由该无线讯号控制以驱动该转动机构使该作动机构转动,而通过该作动机构带动该旋钮转动。其中通过该支撑模块可相对于该承载模块在该第一方向上移动,以调整该支撑模块相对于该内表面凸出的长度;通过该支撑模块可相对于该承载模块在该第二方向上移动,以调整该支撑模块相对于该作动机构之间的距离。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该壳体单元还包括一设于该固定座的锁扣模块以可受操作地控制该支撑模块相对于该承载模块在该第二方向上的锁定及释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该支撑模块可相对于该承载模块在该第一方向上移动,以调整该支撑模块相对于该内表面凸出的长度;通过该支撑模块可相对于该承载模块在该第二方向上移动,以调整该支撑模块相对于该作动机构之间的距离,以使该作动机构能对应该旋钮的位置,且该支撑模块能抵靠于门板,以达到支撑该承载模块而使该作动机构能与该旋钮稳定地连接的功能。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它的特征及功效,将于参照图式的实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现,其中:
图1是说明现有的一门锁的示意图;
图2是说明现有的一控制模块与该门锁组装关系的一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门锁控制装置的一第一实施例的一立体图;
图4是对应图3的一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5是该第一实施例的一立体分解图,其中部分元件未示出;
图6是图5进一步的一立体分解图;
图7是图6更进一步的一立体分解图;
图8是类似图7的一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图9是该第一实施例的一立体分解图;
图10是图9进一步的一立体分解图;
图11是图10的一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图12是该第一实施例的一收容盒的一立体分解图;
图13是对应图3的一不完整的剖视图;
图14是说明该第一实施例的一支撑模块在一第一方向完全伸长的状态的一立体图;
图15是对应图14的一不完整的剖视图;
图16是对应图3的一剖视图;
图17是该第一实施例的该支撑模块在一第二方向伸长的状态的一立体图;
图18是对应图17的一剖视图;
图19是对应图17的一前视图,其中部分元件未示出;
图20是类似图19的一前视图,其中部分元件未示出;
图21是说明该第一实施例的该支撑模块在该第二方向完全伸长的状态的一立体图;
图22是对应图21的一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23对应图21的一剖视图;
图24是对应图21的一前视图,其中部分元件未示出;
图25是类似图24的一前视图,其中部分元件未示出;
图26是说明该第一实施例的该支撑模块在该第一方向及该第二方向完全伸长的状态的一立体图;
图27是对应图26的一剖视图;
图28是本发明门锁控制装置的一第二实施例的一立体图;
图29是说明该第二实施例的一支撑模块在一第一方向完全伸长的状态的一立体图;
图30是该第二实施例的一立体分解图;
图31是该第二实施例的一收容盒的一立体图;
图32是本发明门锁控制装置的一第三实施例的一立体图;
图33是该第三实施例的一立体分解图;
图34是该第三实施例的一立体分解图;
图35是对应图34的一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图36是该第三实施例的一立体分解图;
图37是说明该第三实施例的一锁扣模块在一锁定位置的剖视图;
图38是说明该第三实施例的该锁扣模块在一释锁位置的剖视图;
图39是说明该第三实施例的一盖板的一弹性卡勾与一限位板的一第五轨道的作用关系的剖视图;
图40是说明该第三实施例的一支撑模块在该第二方向完全伸长的状态的一立体图;
图41是对应图40的一剖视图;
图42是对应图40的另一剖视图;
图43是该第三实施例的一立体分解图;
图44与图45是说明该第三实施例的一可动盖相对于一固定座在未伸长状态时,该固定座上的多个定位块与该可动盖上的定位轨道的关系的剖视图;
图46是说明该第三实施例的该可动盖位于最大伸长位置的状态的一立体图;
图47与图48是说明该第三实施例的该可动盖位于最大伸长位置的状态时,该固定座上的多个定位块与该可动盖上的定位轨道的关系的剖视图;及
图49是说明该第三实施例的该支撑模块在该第一方向及该第二方向完全伸长的状态的一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被详细描述之前,应当注意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
参阅图1、图3与图4,本发明门锁控制装置的一第一实施例,适用于与一门锁91组装,该门锁91包括一设于一门板92且凸出于该门板92表面的基座911及一设于该基座911且凸出该基座911的一顶面911a的旋钮912,该门锁控制装置包含一壳体单元10及一控制单元20。
该壳体单元10包括一用以安装在该基座911的顶面911a的承载模块1,及一与该承载模块1连接并用以抵于该门板92表面以支撑该承载模块1的支撑模块2。该承载模块1具有一用以面向该基座911的顶面911a安装的内表面121,定义一垂直该内表面121的第一方向D1及一平行该内表面121的第二方向D2。该支撑模块2可相对于该承载模块1在该第一方向D1及该第二方向D2至少其中的一方向上移动。在本实施例中,该支撑模块2相对于该承载模块1在该第一方向D1及该第二方向D2皆可移动。
参阅图5至图7,该承载模块1包括一壳座11及一具有该内表面121的盖板12,两者共同界定一容室13并共同形成一安装部14及一连接部15。该连接部15在宽度方向的两侧较该安装部14内缩。
该控制单元20设于该壳体单元10,并包括一用以与该门锁91的旋钮912(见图1)连接的作动机构3、一转动机构4及一驱动机构5。该作动机构3设于该承载模块1的安装部14,该安装部14形成一贯孔16以容置该作动机构3。该转动机构4包括一连接该作动机构3的从动齿轮41、一连接该驱动机构5的驱动齿轮42,及多个连接于该从动齿轮41与该驱动齿轮42之间的中间齿轮43。所述中间齿轮43可随该承载模块1与该转接座21相对移动的位置调整彼此的相对位置,以保持连接于该从动齿轮41与该驱动齿轮42之间。在本实施例中,以两个中间齿轮43为例说明,每一中间齿轮43的轴心穿设一转轴44,该两转轴44分别穿设于一连接杆45两端,以由该连接杆45固定该两中间齿轮43的轴心之间的距离。该连接杆45的中心位置设有一限位轴46。该盖板12设有三个导引槽122,且该两转轴44及该限位轴46分别穿设于所述导引槽122,并可分别沿对应的导引槽122移动以带动该两中间齿轮43移动。该驱动机构5包括一与该驱动齿轮42连接的马达51。该作动机构3包括两个夹爪31、一载板32、一手动件33及一转动栓34。该两夹爪31彼此相间隔地固定于该载板32,用以将该旋钮912(见图1)容置其间。该载板32与该从动齿轮41可动地连接,且使该两夹爪31凸伸出该盖板12。在该从动齿轮41设有一对横向导槽411,且在该载板32设有一对纵向导槽321,使该载板32可相对于该从动齿轮41在横向及纵向移动,以微调该两夹爪31相对于该承载模块1的位置。该手动件33与该两夹爪31分别位于该从动齿轮41的两侧,该转动栓34连接该手动件33与该从动齿轮41连接。当该控制单元20处于一手动模式时,用户可以操作该手动件33以转动该从动齿轮41,并由该从动齿轮41连动该载板32及该两夹爪31转动。
该驱动机构5还可接收一无线讯号并由该无线讯号控制以驱动该转动机构4使该作动机构3转动,而通过该作动机构3带动该旋钮912转动。
参阅图6、图9至图11,该支撑模块2包括一转接座21、一固定框座22、一收容盒23及一马达载座24。该转接座21在该第二方向D2可移动地套接于该连接部15,以使该支撑模块2可相对于该承载模块1在该第二方向D2上移动调整。该转接座21具有一基壁211、一与该基壁211间隔相对的转接壁212,及一连接该基壁211与该转接壁212的连接壁213,三者共同界定一容置该连接部15的收容空间214,其中该基壁211相邻该壳座11,该转接壁212相邻该盖板12。该固定框座22与该转接座21的转接壁212固定连接,且在该第一方向D1上较该承载模块1的内表面121凸出。该收容盒23可收容于该固定框座22且可相对于该固定框座22在该第一方向D1上移动,以使该支撑模块2可相对于该承载模块1在该第一方向D1上移动调整。该马达载座24具有一位于该盖板12与该转接座21的转接壁212之间的限位板241,及一固定连接于该限位板241且朝该固定框座22凸出的槽体242,该马达51容置于该槽体242内。该转接座21的转接壁212形成一第一避让穿槽212a,以供该槽体242穿置且提供该槽体242在该第二方向D2移动的空间。该固定框座22具有一固定壁221及一连接于该固定壁221周侧的围绕壁222。该固定壁221形成一第二避让穿槽221a,该第二避让穿槽221a与该第一避让穿槽212a对齐,同样供该槽体242穿置且提供该槽体242在该第二方向D2移动的空间。另配合参阅图12,该收容盒23具有一盒体231、一盖体232、一用以容置该槽体242的避让空间233,及一电源容置空间234。该槽体242穿过该转接壁212及该固定框座22并可容置于该避让空间233,同样地,该避让空间233与该第一避让穿槽212a及该第二避让穿槽221a对齐,且提供该槽体242在该第二方向D2移动的空间。该控制单元20还包括一电源供应模块6,该电源供应模块6设于该电源容置空间234并与该驱动机构5电连接,以提供该驱动机构5运作所需的电源。在本实施例中,该电源容置空间234由两腔室234a组成,该两腔室234a分别位于该避让空间233两侧且该两腔室234a的开口朝向相反方向。该电源供应模块6包括两个电池61及两对电极片62,所述电池61分别容置于所述腔室234a,且每对电极片62对应其中一电池61设于对应的腔室234a内。在本实施例中,该避让空间233及该电源容置空间234由该盒体231界定,该盖体232呈U形并可拆地与该盒体231组合以封闭该两腔室234a的开口。使用者欲更换所述电池61时,可将该盖体232自该盒体231拆下,以露出所述腔室234a,即可更换电池61。更换完毕,再将该盖体232与该盒体231组合即可。
参阅图10、图11及图13,该固定框座22的围绕壁222概呈矩形并具有彼此相对的两侧壁部222a,且每一侧壁部222a的内侧形成两个沿该第一方向D1延伸的第一轨道223,所述第一轨道223的位置与位于另一侧壁部222a的所述第一轨道223的位置相对应。该收容盒23还具有一环绕于该盒体231外周的凸缘235及多个连接于该盒体231两侧的第一定位部236。该盒体231具有位于相反两侧的一前侧面231a及一后侧面231b,该凸缘235与该固定框座22的围绕壁222对齐且环绕该盒体231的该前侧面231a。所述第一定位部236与所述第一轨道223一对一相配合,两两位于该后侧面231b的两侧,每一第一定位部236可顺着对应的第一轨道223移动。在本实施例中,每一第一轨道223由多个卡槽223a沿该第一方向D1排列所构成,每一第一定位部236为一弹性卡块且可卡置于对应第一轨道223的其中一卡槽223a,借此使该收容盒23能相对于该固定框座22在该第一方向D1移动并多段定位。如图13所示,当该收容盒23完全收容于该固定框座22时,所述第一定位部236分别位于对应的第一轨道223靠近该固定框座22的该固定壁221的一端。当使用者将该收容盒23相对于该固定框座22往外拉出时,每一第一定位部236可以受推挤而弹性位移以通过对应的第一轨道223中相邻卡槽223a之间的一间隔壁223b,待移动至下一卡槽223a时可复位而卡置于该卡槽223a,而将该收容盒23与该固定框座22相对定位,借此使用者可以微调该收容盒23的凸缘235与该固定框座22之间的距离,也就是说该收容盒23伸出该固定框座22的长度。参阅图14与图15,为该支撑模块2在该第一方向D1伸长至最大长度的状态。在此时,所述第一定位部236分别位于对应的第一轨道223远离该固定框座22的该固定壁221的一端。在本实施例中,该固定框座22的每一侧壁部222a设有两个第一轨道223,但可理解地,每一侧壁部222a只设有一第一轨道223也可实施。
参阅图7、图8与图16,该承载模块1还包括两个形成于该壳座11的连接部15且远离该安装部14处的第二定位部17,该转接座21的基壁211形成两个沿该第二方向D2延伸并分别对应所述第二定位部17的第二轨道215,所述第二定位部17可分别顺着所述第二轨道215移动。每一第二轨道215具有一远离该安装部14的第一端215a,及一靠近该安装部14的第二端215b。此外,该马达载座24还具有两个形成于该限位板241的第三定位部243,如图6所示,该承载模块1还包括两个形成于该盖板12的连接部15处并沿该第二方向D2延伸且分别与所述第三定位部243相配合的第三轨道123。每一第三轨道123具有一靠近该安装部14的起端123a,及一远离该安装部14的终端123b。在本实施例中,每一第二轨道215及每一第三轨道123皆由多个卡槽沿该第二方向D2排列所构成,且每一第二定位部17及每一第三定位部243皆为一弹性卡块。相对应的第二定位部17与第二轨道215的作用关系,以及相对应的第三定位部243与第三轨道123的作用关系,与相对应的第一定位部236与第一轨道223的作用关系相同,于此不再详述。通过每一第二定位部17可卡置于对应的该第二轨道215的其中一卡槽,以及每一第三定位部243可卡置于对应的该第三轨道123的其中一卡槽,使该转接座21能相对于该承载模块1在该第二方向D2移动并多段定位。在本实施例中,该转接座21的基壁211设有两个第二轨道215,但可理解地,于该基壁211的中间位置只设有一第二轨道215也可实施,当然,该承载模块1需对应调整只形成一个第二定位部17。
如图16所示,当该转接座21相对于该承载模块1未移动时,所述第二定位部17分别位于所述第二轨道215的第一端215a,所述第三定位部243分别位于所述第三轨道123的起端123a。且所述第三定位部243分别位于所述第三轨道123的起端123a时,该马达载座24的限位板241与该固定框座22对齐。
参阅图17至图20,当该转接座21与该承载模块1相对拉伸时,所述第二定位部17分别相对于所述第二轨道215由所述第二轨道215的第一端215a往第二端215b的方向移动,同时,所述第三定位部243分别相对于所述第三轨道123由所述第三轨道123的起端123a往终端123b方向移动,直到所述第三定位部243分别位于所述第三轨道123的终端123b。在所述第三定位部243相对于所述第三轨道123由所述第三轨道123的起端123a移动至终端123b的这段距离内,所述第二定位部17及所述第三定位部243是同步移动至对应轨道215、123的下一个卡槽。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轨道215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三轨道123,当所述第三定位部243分别位于所述第三轨道123的终端123b时,所述第二定位部17还未到达对应的第二轨道215的第二端215b。而且,参阅图19与图20,在该承载模块1与该转接座21相对移动的此段距离内,该转动机构4的所述转轴44分别沿对应的导引槽122移动并带动所述所述中间齿轮43相对位移,以配合在该从动齿轮41与该驱动齿轮42之间增加的距离。
参阅图21至图23,所述第三定位部243分别位于所述第三轨道123的终端123b时,通过所述第三定位部243分别卡置于所述第三轨道123,该限位板241可被该承载模块1带动而部分伸出该转接座21,使该承载模块1与该转接座21可进一步相对伸长。因此,当该转接座21与该承载模块1进一步相对拉伸时,所述第二定位部17分别相对于所述第二轨道215再往第二端215b的方向移动,直到所述第二定位部17分别位于所述第二轨道215的第二端215b时,即为该承载模块1与该转接座21可相对拉伸的最大长度。参阅图24与图25,在该承载模块1与该转接座21进一步相对伸长的这段距离,该限位板241移动伸出该转接座21并连动该槽体242、该马达51及该驱动齿轮42,以保持该驱动齿轮42与该从动齿轮41之间的距离。
参阅图26与图27,本实施例可同时在该第一方向D1及该第二方向D2调整该支撑模块2。如图26及图27所示,为该支撑模块2相对于该承载模块1在该第一方向D1及该第二方向D2完全伸长的状态。
参阅图16、图18、图23及图27,使用者可以依据待安装门锁91的厚度T调整该支撑模块2相对于该内表面121凸出的长度,使该支撑模块2能扺靠于门板92。也可依据待安装门锁91的旋钮912与基座911边缘的距离L调整该支撑模块2相对于该作动机构3之间的距离,也就是说调整该作动机构3与该固定框座22之间的距离,以使该作动机构3能对应该旋钮912的位置,且该支撑模块2能扺靠于门板92,以达到支撑该承载模块1而使该作动机构3能与该旋钮912稳定地连接的功能。
参阅图1、图28至图31,为本发明门锁控制装置的一第二实施例,也适用于与一门锁91组装,该门锁91包括一设于一门板92且凸出于该门板92表面的基座911及一设于该基座911且凸出该基座911的一顶面911a的旋钮912,该门锁控制装置包含一壳体单元10及一控制单元20。该壳体单元10包括一用以安装在该基座911顶面911a的承载模块1,及一与该承载模块1连接并用以抵于该门板92表面以支撑该承载模块1的支撑模块2。该承载模块1具有一用以面向该基座911顶面911a安装的内表面121。该支撑模块2包括一固定框座22及一收容盒23,该固定框座22与该承载模块1一体连接,且该收容盒23可收容于该固定框座22。定义一垂直该内表面121的第一方向D1,该支撑模块2可相对于该承载模块1在该第一方向D1上移动以调整该支撑模块2相对于该内表面121凸出的长度。在本实施例中,该收容盒23设有一轨道25,且该固定框座22设有一定位部26。该轨道25由多个卡槽沿该第一方向D1排列所构成,该定位部26为一弹性卡块且可卡置于该轨道25的其中一卡槽,借此使该收容盒23能相对于该固定框座22在该第一方向D1移动并多段定位。
在该第二实施例中,该控制单元20与该第一实施例中的控制单元20大致相同,在该第二实施例仅图示一作动机构3,该控制单元20的作动原理与该第一实施例相同,于此不再详述。在本实施例中,该收容盒23具有一用以容置两个电池61的电源容置空间234,及一用以容置一马达51(参考图7)的马达容置空间237。
该第一实施例也可调整为该支撑模块2仅能在该第一方向D1或该第二方向D2移动的实施态样。使用者可以依据使用需求,选择该支撑模块2可在单一方向调整或两个方向皆可调整的实施态样来使用。
参阅图32至图34,本发明门锁控制装置的一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惟,在第三实施例中,该壳体单元10还包括一锁扣模块7,该支撑模块2包括一转接座21、一固定座27及一可动盖28,且该盖板12在该连接部15处形成两个各自由多个卡槽沿该第二方向D2排列所构成的第四轨道124(见图40)。另配合参阅图35与图36,具体而言,该固定座27与该转接座21固定连接,且在该第一方向D1上较该承载模块1的内表面121凸出,该锁扣模块7设于该固定座27,并具有一露出该固定座27以供操作的操控部711及两个与该操控部711连接且分别对应所述第四轨道124的卡掣部712。所述卡掣部712各自具有一连接该操控部711的连接段712a、一由该连接段712a沿该第一方向D1朝向该盖板12延伸的卡止段712b,及一由该连接段712a沿该第一方向D1朝向该固定座27延伸的限位段712c。该固定座27具有一座体271及两个形成于该座体271且分别配合容置所述限位段712c的凹孔272。该锁扣模块7还具有两个弹性件713,所述弹性件713分别套设于所述限位段712c,且每一弹性件713的两端分别抵于对应的连接段712a及界定凹孔272的孔壁,以提供所述卡掣部712弹性偏压。所述卡掣部712受该操控部711连动能在一分别伸入所述第四轨道124的各自其中一卡槽的锁定位置(见图37)及一分别退出所述第四轨道124的释锁位置(见图38)移动,并受弹性偏压恒回复至该锁定位置,以将该承载模块1相对于该支撑模块2在该第二方向D2上定位。也就是说,当使用者欲调整该支撑模块2相对于该作动机构3之间的距离时,可施力于该操控部711将所述卡掣部712移动至该释锁位置后再将该支撑模块2相对于该承载模块1在该第二方向D2上移动,待移动至适当位置后再放开该操控部711而使所述卡掣部712回复至该锁定位置以伸入所述第四轨道124的另一卡槽(见图41),即可使该支撑模块2与该承载模块1在该第二方向D2上相对固定,如图40所示为该支撑模块2在该第二方向D2上相对于该承载模块1的最大伸长状态,当所述卡掣部712位于所述第四轨道124的不同卡槽,即可调整该支撑模块2在该第二方向D2上相对于该承载模块1的不同伸长量。此外,另配合参阅图39与图42,在第三实施例中,该马达载座24的限位板241位于该盖板12背向该固定座27的一侧且与该盖板12部分叠置,该限位板241形成两个各自由多个沿该第二方向D2排列的卡槽构成的第五轨道241a,该盖板12还形成两个分别对应所述第五轨道241a的弹性卡勾125,所述弹性卡勾125分别弹性卡扣于所述第五轨道241a各自其中一卡槽并能带动该限位板241在该第二方向D2上移动。第五轨道241a的卡槽在第二方向D2上的间距与第四轨道124的卡槽在第二方向D2上的间距相同,而能对应该承载模块1相对于该支撑模块2在该第二方向D2位移的调整幅度。第五轨道241a与弹性卡勾125之间的作用原理与第一实施例中设在盖板12的第三轨道123及设在限位板241的第三定位部243之间的作用原理相同,于此不再重述。通过所述弹性卡勾125能带动该马达载座24在该第二方向D2移动,而使该承载模块1相对于该支撑模块2在该第二方向D2上进一步伸长。而在第三实施例中该限位板241还形成两排分别对应所述第四轨道124的卡槽的让位孔241b(见图37),以容置所述卡掣部712的卡止段712b末端。也就是说,所述卡掣部712的卡止段712b也伸入该限位板241的让位孔241b内,而使该限位板241的定位较为稳固。
再参阅图33至图36,在第三实施例中,该固定座27还具有一贯穿该座体271并用以容置该槽体242的避让空间273,及一形成于该座体271且背向该转接座21开口的电源容置空间274。第三实施例的电源容置空间274与第一实施例的电源容置空间234同样用以设置电源供应模块6(见图12),其设置方式可参考第一实施例,于此不再重述。另配合参阅图43,该可动盖28具有一本体281及一可拆地与该本体281结合的侧板282。该本体281具有两个彼此相对的板壁281a,且所述板壁281a的相对内侧各自形成至少一沿该第一方向D1延伸的定位轨道281b,每一定位轨道281b具有一沿该第一方向D1延伸的连通段2811,及多个由该连通段2811的一侧延伸且彼此相间隔地沿该第一方向D1排列的卡置段2812,该固定座27还具有多个突出于该座体271的相反两侧且分别对应所述定位轨道281b的定位块275。如图44与图45所示为该可动盖28相对于该固定座27在未伸长位置时,所述定位块275位于对应定位轨道281b最远离该固定座27的卡置段2812。如图46所示为该可动盖28在该第一方向D1上相对于该固定座27位于最大伸长位置的状态,而图47及图48所示为该可动盖28位于最大伸长位置的状态时,所述定位块275位于对应定位轨道281b最靠近该固定座27的卡置段2812。具体而言,在第三实施例中,该侧板282的相反两端分别与所述板壁281a可拆地连接,各板壁281a形成两个定位轨道281b且其中一个定位轨道281b相邻该侧板282而使该定位轨道281b的连通段2811位于在拆离该侧板282后所空出的板壁281a边缘的空间。在拆离该侧板282的状态下,该本体281可供一使用者在该第二方向D2上移动使所述定位块275进入对应的定位轨道281b的连通段2811,以使该本体281可相对于该固定座27在该第一方向D1上移动,当所述定位块275与对应的定位轨道281b的其中一卡置段2812位置相对应时,再将该本体281在该第二方向D2上反向移动使所述定位块275位于对应的卡置段2812内,而使该本体281与该固定座27在该第一方向D1上相对固定,再将该本体281与该侧板282结合,能使该本体281与该固定座27在该第二方向D2上相对固定。也就是说,当使用者欲调整该支撑模块2相对于该内表面121凸出的长度时,可先将该侧板282拆下,如此可以解除该本体281相对于该固定座27在该第二方向D2上的锁定,而能将该本体281在该第二方向D2上移动,使所述定位轨道281b的连通段2811移动至在第一方向D1上与对应的定位块275相对齐的位置,如此所述定位轨道281b的连通段2811可相对于对应的定位块275在该第一方向D1上滑移,也就是说该本体281可相对于该固定座27在该第一方向D1上移动,当使用者将该本体281移动至适当位置时,使所述定位轨道281b的其中一卡置段2812在该第二方向D2上对齐对应的定位块275,再将该本体281在该第二方向D2上反向移动使所述定位块275位于对应的卡置段2812内,即可使该本体281与该固定座27在该第一方向D1上相对固定,然后再将该侧板282与该本体281结合,即可使该本体281与该固定座27在该第二方向D2上相对固定。换言之,使所述定位块275位于不同的卡置段2812内,即可调整该可动盖28在该第一方向D1上相对于该固定座27的位置。
此外,参阅图33与图43,在第三实施例中,该可动盖28能遮盖该固定座27的避让空间273及电源容置空间274,当使用者欲更换电源供应模块6(见图12)的电池61时,可如前述方式先将该侧板282拆下后,使该本体281在该第一方向D1往相对远离该固定座27的方向移动,而且在第三实施例中相对远离该侧板282的所述定位轨道281b还各自具有一由其连通段2811的相对远离该固定座27的末端往该侧板282方向延伸的退出段2813,当该本体281在该第一方向D1移动至最远离该固定座27的位置后,再将该本体281在该第二方向D2朝相反于该侧板282的方向移动而通过所述退出段2813脱离所述定位块275,即可将该本体281自该固定座27拆离以更换电池61,然后再反向操作将该本体281及该侧板282组装回该固定座27。图49所示为该支撑模块2相对于该承载模块1在该第一方向D1及该第二方向D2都位于最大伸长状态。
综上所述,通过该支撑模块2可相对于该承载模块1在该第一方向D1上移动,以调整该支撑模块2相对于该内表面121凸出的长度;通过该支撑模块2可相对于该承载模块1在该第二方向D2上移动,以调整该支撑模块2相对于该作动机构3之间的距离,以使该作动机构3能对应该旋钮912的位置,且该支撑模块2能扺靠于门板92,以达到支撑该承载模块1而使该作动机构3能与该旋钮912稳定地连接的功能。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25)

1.一种门锁控制装置,适用于与一门锁组装,该门锁包括一设于一门板且凸出于该门板的表面的基座及一设于该基座且凸出该基座的一顶面的旋钮,其特征在于:该门锁控制装置包含:
一壳体单元,包括一用以安装在该基座顶面的承载模块,及一与该承载模块连接并用以抵于该门板表面以支撑该承载模块的支撑模块,该承载模块具有一用以面向该基座顶面的内表面,定义一垂直该内表面的第一方向及一平行该内表面的第二方向,该支撑模块可相对于该承载模块在该第一方向及该第二方向至少其中的一方向上移动;及
一控制单元,设于该壳体单元,并包括一用以与该门锁的旋钮连接的作动机构、一转动机构及一驱动机构,该作动机构设于该承载模块,该转动机构与该作动机构连接,该驱动机构与该转动机构连接,且可接收一无线讯号并由该无线讯号控制以驱动该转动机构使该作动机构转动,而通过该作动机构带动该旋钮转动;
其中通过该支撑模块可相对于该承载模块在该第一方向上移动,以调整该支撑模块相对于该内表面凸出的长度;通过该支撑模块可相对于该承载模块在该第二方向上移动,以调整该支撑模块相对于该作动机构之间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门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支撑模块包括一收容盒,且该收容盒可在该第一方向移动,以调整该支撑模块相对于该内表面凸出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门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支撑模块还包括一固定框座,该固定框座在该第一方向上与该承载模块相对定位且可收容该收容盒,该收容盒可相对于该固定框座在该第一方向上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门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框座具有彼此相对的两侧壁部,且每一侧壁部的内侧形成至少一沿该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轨道,该收容盒具有一盒体及多个连接于该盒体两侧的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一轨道一对一相配合,每一第一定位部可顺着对应的第一轨道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门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第一轨道由多个卡槽沿该第一方向排列所构成,每一第一定位部为一弹性卡块且可卡置于对应第一轨道的其中一卡槽,借此使该收容盒能相对于该固定框座在该第一方向移动并多段定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门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收容盒具有一电源容置空间,该控制单元还包括一电源供应模块,该电源供应模块设于该电源容置空间并与该驱动机构电连接,以提供该驱动机构运作所需的电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门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承载模块包括一壳座及一具有该内表面的盖板,该壳座及该盖板两者共同界定一容室并共同形成一安装部及一连接部,该安装部形成一贯孔以容置该作动机构,该连接部连接该支撑模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门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支撑模块包括一转接座及一固定框座,该转接座在该第二方向可移动地套接于该连接部,以使该支撑模块可相对于该承载模块在该第二方向上移动,该固定框座与该转接座固定连接,且在该第一方向上较该承载模块的内表面凸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门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承载模块还包括至少一形成于该壳座的连接部且远离该安装部处的第二定位部,该转接座形成至少一沿该第二方向延伸并对应该第二定位部的第二轨道,该第二定位部可顺着该第二轨道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门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轨道由多个卡槽沿该第二方向排列所构成,该第二定位部为一弹性卡块且可卡置于该第二轨道的其中一卡槽,借此使该转接座能相对于该承载模块在该第二方向移动并多段定位。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门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转动机构包括一连接该作动机构的从动齿轮、一连接该驱动机构的驱动齿轮,及多个连接于该从动齿轮与该驱动齿轮之间的中间齿轮,所述中间齿轮可随该承载模块与该转接座相对移动的位置调整彼此的相对位置,以保持连接于该从动齿轮与该驱动齿轮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门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驱动机构包括一与该驱动齿轮连接的马达,该支撑模块还包括一马达载座,及一可收容于该固定框座的收容盒,该转接座具有一基壁及一与该基壁间隔相对并与该固定框座连接的转接壁,该马达载座具有一位于该盖板与该转接座的转接壁之间的限位板,及一固定连接于该限位板且朝该固定框座凸出的槽体,该马达容置于该槽体内,该收容盒具有一电源容置空间及一用以容置该槽体的避让空间,该槽体穿过该转接壁及该固定框座并可容置于该避让空间,该控制单元还包括一电源供应模块,该电源供应模块设于该电源容置空间并与该驱动机构电连接,以提供该驱动机构运作所需的电源。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门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马达载座可在该第二方向移动,且该马达载座还具有两个形成于该限位板的第三定位部,该承载模块还包括两个形成于该盖板的连接部处并沿该第二方向延伸且分别与所述第三定位部相配合的第三轨道,每一第三轨道具有一靠近该安装部的起端,及一远离该安装部的终端,所述第三定位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三轨道的起端时,该马达载座的限位板与该固定框座对齐,所述第三定位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三轨道的终端时,该限位板可被该承载模块带动而部分伸出该转接座,使该承载模块与该转接座可进一步相对伸长。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门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框座具有彼此相对的两侧壁部,且每一侧壁部的内侧形成至少一沿该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轨道,该收容盒具有一盒体及多个连接于该盒体两侧的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一轨道一对一相配合,每一第一定位部可顺着对应的第一轨道移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门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框座具有彼此相对的两侧壁部,且每一侧壁部的内侧形成至少一沿该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轨道,该收容盒具有一盒体及多个连接于该盒体两侧的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一轨道一对一相配合,每一第一定位部可顺着对应的第一轨道移动。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门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承载模块包括一壳座及一具有该内表面的盖板,该壳座及该盖板两者共同界定一容室并共同形成一安装部及一连接部,该安装部形成一贯孔以容置该作动机构,该连接部连接该支撑模块,且该盖板在该连接部处形成两个各自由多个卡槽沿该第二方向排列所构成的第四轨道,该支撑模块包括一转接座及一固定座,该转接座在该第二方向可移动地套接于该连接部,以使该支撑模块可相对于该承载模块在该第二方向上移动,该固定座与该转接座固定连接,且在该第一方向上较该承载模块的内表面凸出,该壳体单元还包括一设于该固定座的锁扣模块,该锁扣模块具有一露出该固定座以供操作的操控部及两个与该操控部连接且分别对应所述第四轨道的卡掣部,所述卡掣部受该操控部连动能在一分别伸入所述第四轨道的各自其中一卡槽的锁定位置及一分别退出所述第四轨道的释锁位置移动,并受弹性偏压恒回复至该锁定位置,以将该承载模块相对于该支撑模块在该第二方向上定位。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门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掣部各自具有一连接该操控部的连接段、一由该连接段沿该第一方向朝向该盖板延伸的卡止段,及一由该连接段沿该第一方向朝向该固定座延伸的限位段,该固定座具有一座体及两个形成于该座体且分别配合容置所述限位段的凹孔,该锁扣模块还具有两个分别套设于所述限位段的弹性件,且每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于对应的连接段及界定凹孔的孔壁,以提供所述卡掣部弹性偏压。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门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转动机构包括一连接该作动机构的从动齿轮、一连接该驱动机构的驱动齿轮,及多个连接于该从动齿轮与该驱动齿轮之间的中间齿轮,所述中间齿轮可随该承载模块与该转接座相对移动的位置调整彼此的相对位置,以保持连接于该从动齿轮与该驱动齿轮之间,该驱动机构包括一与该驱动齿轮连接的马达,该支撑模块还包括一马达载座,该马达载座具有一与该盖板部分叠置的限位板,及一固定连接于该限位板且朝该固定座凸出的槽体,该马达容置于该槽体内,该固定座还具有一贯穿该座体并用以容置该槽体的避让空间。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门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座还具有一形成于该座体且背向该转接座开口的电源容置空间,该控制单元还包括一电源供应模块,该电源供应模块设于该电源容置空间并与该驱动机构电连接,以提供该驱动机构运作所需的电源,该支撑模块还包括一套盖于该固定座的可动盖,该可动盖具有一本体及一可拆地与该本体结合的侧板,该本体具有两个彼此相对的板壁,且所述板壁的相对内侧各自形成至少一沿该第一方向延伸的定位轨道,每一定位轨道具有一沿该第一方向延伸的连通段,及多个由该连通段的一侧延伸且彼此相间隔地沿该第一方向排列的卡置段,该固定座还具有多个突出于该座体的相反两侧且分别对应所述定位轨道的定位块,在拆离该侧板的状态下,该本体可供一使用者在该第二方向上移动使所述定位块进入对应的定位轨道的连通段,以使该本体可相对于该固定座在该第一方向上移动,当所述定位块与对应的定位轨道的其中一卡置段位置相对应时,再将该本体在该第二方向上反向移动使所述定位块位于对应的卡置段内,而使该本体与该固定座在该第一方向上相对固定,再将该本体与该侧板结合,能使该本体与该固定座在该第二方向上相对固定。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门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马达载座的限位板位于该盖板背向该固定座的一侧且可在该第二方向移动,该限位板形成两个各自由多个沿该第二方向排列的卡槽构成的第五轨道,该盖板还形成两个分别对应所述第五轨道的弹性卡勾,所述弹性卡勾分别弹性卡扣于所述第五轨道各自其中一卡槽并能带动该限位板在该第二方向上移动。
21.一种门锁控制装置,适用于与一门锁组装,该门锁包括一设于一门板且凸出于该门板的表面的基座及一设于该基座且凸出该基座的一顶面的旋钮,其特征在于:该门锁控制装置包含:
一壳体单元,包括一用以安装在该基座顶面的承载模块,及一与该承载模块连接并用以抵于该门板表面以支撑该承载模块的支撑模块,该承载模块具有一用以面向该基座顶面的内表面,定义一垂直该内表面的第一方向及一平行该内表面的第二方向,该支撑模块可相对于该承载模块在该第一方向及该第二方向上移动,该承载模块包括一壳座及一具有该内表面的盖板,该壳座及该盖板两者共同界定一容室并共同形成一安装部及一连接部,该支撑模块包括一转接座、一固定框座及一收容盒,该转接座在该第二方向可移动地套接于该连接部,以使该支撑模块可相对于该承载模块在该第二方向上移动,该固定框座与该转接座固定连接,且在该第一方向上较该承载模块的内表面凸出,该收容盒可收容于该固定框座且可相对于该固定框座在该第一方向上移动,以使该支撑模块可相对于该承载模块在该第一方向上移动;及
一控制单元,设于该壳体单元,并包括一用以与该门锁的旋钮连接的作动机构、一转动机构及一驱动机构,该作动机构设于该承载模块的安装部,该转动机构包括一连接该作动机构的从动齿轮、一连接该驱动机构的驱动齿轮,及多个连接于该从动齿轮与该驱动齿轮之间的中间齿轮,所述中间齿轮可随该承载模块与该转接座相对移动的位置调整彼此的相对位置,以保持连接于该从动齿轮与该驱动齿轮之间,该驱动机构与该转动机构连接,且可接收一无线讯号并由该无线讯号控制以驱动该转动机构使该作动机构转动,而通过该作动机构带动该旋钮转动;
其中通过该支撑模块可相对于该承载模块在该第一方向上移动,以调整该支撑模块相对于该内表面凸出的长度;通过该支撑模块可相对于该承载模块在该第二方向上移动,以调整该支撑模块相对于该作动机构之间的距离。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门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驱动机构包括一与该驱动齿轮连接的马达,该转接座具有一基壁及一与该基壁间隔相对并与该固定框座连接的转接壁,该支撑模块还包括一马达载座,该马达载座具有一位于该盖板与该转接座的转接壁之间的限位板,及一固定连接于该限位板且朝该固定框座凸出的槽体,该马达容置于该槽体内,该收容盒具有一电源容置空间及一用以容置该槽体的避让空间,该槽体穿过该转接壁及该固定框座并可容置于该避让空间,该控制单元还包括一电源供应模块,该电源供应模块设于该电源容置空间并与该驱动机构电连接,以提供该驱动机构运作所需的电源。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门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马达载座可在该第二方向移动,且该马达载座还具有一对形成于该限位板的定位部,该承载模块还包括一对形成于该盖板的连接部处并沿该第二方向延伸且分别与所述定位部相配合的轨道,每一轨道具有一靠近该安装部的起端,及一远离该安装部的终端,所述定位部分别位于所述轨道的起端时,该马达载座的限位板与该固定框座对齐,所述定位部分别位于所述轨道的终端时,该限位板可被该盖板带动而部分伸出该转接座,使该承载模块与该转接座可进一步相对伸长。
24.一种门锁控制装置,适用于与一门锁组装,该门锁包括一设于一门板且凸出于该门板的表面的基座及一设于该基座且凸出该基座的一顶面的旋钮,其特征在于:该门锁控制装置包含:
一壳体单元,包括一用以安装在该基座顶面的承载模块,及一与该承载模块连接并用以抵于该门板表面以支撑该承载模块的支撑模块,该承载模块具有一用以面向该基座顶面的内表面,定义一垂直该内表面的第一方向及一平行该内表面的第二方向,该支撑模块可相对于该承载模块在该第一方向及该第二方向上移动,该承载模块包括一壳座及一具有该内表面的盖板,该壳座及该盖板两者共同界定一容室并共同形成一安装部及一连接部,该支撑模块包括一转接座、一固定座及一可动盖,该转接座在该第二方向可移动地套接于该连接部,以使该支撑模块可相对于该承载模块在该第二方向上移动,该固定座与该转接座固定连接,且在该第一方向上较该承载模块的内表面凸出,该可动盖套盖于该固定座且可相对于该固定座在该第一方向上移动,以使该支撑模块可相对于该承载模块在该第一方向上移动;及
一控制单元,设于该壳体单元,并包括一用以与该门锁的旋钮连接的作动机构、一转动机构及一驱动机构,该作动机构设于该承载模块的安装部,该转动机构包括一连接该作动机构的从动齿轮、一连接该驱动机构的驱动齿轮,及多个连接于该从动齿轮与该驱动齿轮之间的中间齿轮,所述中间齿轮可随该承载模块与该转接座相对移动的位置调整彼此的相对位置,以保持连接于该从动齿轮与该驱动齿轮之间,该驱动机构与该转动机构连接,且可接收一无线讯号并由该无线讯号控制以驱动该转动机构使该作动机构转动,而通过该作动机构带动该旋钮转动;
其中通过该支撑模块可相对于该承载模块在该第一方向上移动,以调整该支撑模块相对于该内表面凸出的长度;通过该支撑模块可相对于该承载模块在该第二方向上移动,以调整该支撑模块相对于该作动机构之间的距离。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门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壳体单元还包括一设于该固定座的锁扣模块以可受操作地控制该支撑模块相对于该承载模块在该第二方向上的锁定及释锁。
CN201710749214.2A 2016-08-30 2017-08-28 门锁控制装置 Pending CN10779519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705252 2016-08-30
CN201610770525 2016-08-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95195A true CN107795195A (zh) 2018-03-13

Family

ID=615316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49214.2A Pending CN107795195A (zh) 2016-08-30 2017-08-28 门锁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9519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933092B2 (en) 2019-08-13 2024-03-19 SimpliSafe, Inc. Mounting assembly for door lock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23688A (ja) * 2003-07-04 2005-01-27 Miwa Lock Co Ltd 機械式錠前に対する電気錠の制御箱の取付構造
TWM297998U (en) * 2006-04-25 2006-09-21 Sheng-Je Shiu Rapid opening structure for door lock
TW200912110A (en) * 2007-09-14 2009-03-16 Univ Nat Pingtung Sci & Tech Electrical driven apparatus for a door lock
CN204703623U (zh) * 2015-04-14 2015-10-14 北京初创未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门锁的智能反锁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23688A (ja) * 2003-07-04 2005-01-27 Miwa Lock Co Ltd 機械式錠前に対する電気錠の制御箱の取付構造
TWM297998U (en) * 2006-04-25 2006-09-21 Sheng-Je Shiu Rapid opening structure for door lock
TW200912110A (en) * 2007-09-14 2009-03-16 Univ Nat Pingtung Sci & Tech Electrical driven apparatus for a door lock
CN204703623U (zh) * 2015-04-14 2015-10-14 北京初创未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门锁的智能反锁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933092B2 (en) 2019-08-13 2024-03-19 SimpliSafe, Inc. Mounting assembly for door lock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24906B (zh) 一种电池的固持组件、无人机及充电器
CN101922829B (zh) 冰箱制冰系统
US7909191B2 (en) Connectable instrument trays for creating a modular case
DE60003499T2 (de) Lösbare Verbindung zwischen Batteriemodulen und elektrischen Geräten
CN108878726A (zh) 用于背包能源的载体系统、能源以及背包能源组件
CN107795195A (zh) 门锁控制装置
WO2013075955A2 (de) Handwerkzeugkoffer
CN112006485A (zh) 一种用于建筑教学的模型多角度展示装置
CN106907066B (zh) 一种相互制约式抽屉锁紧机构
TWI670408B (zh) 門鎖控制裝置
CN102779958B (zh) 具有自顶出功能的电池包锁定结构
CN107937634B (zh) 一种箱包制造用皮革裁切设备
DE202012013284U1 (de) Tragesystem für eine Rucksack-Energiequelle, Energiequelle und Einheit mit Rucksack-Energiequelle
CN106450998B (zh) 一种插头结构及包括该插头结构的多国转换器
WO2012134473A1 (en) Handheld power tools with triggers and methods for assembling same
JP3236492U (ja) ロックタング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モジュラーロックセット
CN213815926U (zh) 安全锁止器
CN216268326U (zh) 伸缩式档案收纳盒
US6489744B2 (en) Battery charger with movable battery fitting
CN210493323U (zh) 一种用于家具的位置调节结构
EP3233389A1 (de) Haltevorrichtung
CN201967973U (zh) 变电站便携式巡视钥匙包
CN217153676U (zh) 电气设备的高度升降调节装置
CN221060049U (zh) 一种推拉式凸凹连接扣
US20180197703A1 (en) Flip switch timer decorator switch clip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31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