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71390A - 电子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71390A
CN107771390A CN201680034534.3A CN201680034534A CN107771390A CN 107771390 A CN107771390 A CN 107771390A CN 201680034534 A CN201680034534 A CN 201680034534A CN 107771390 A CN107771390 A CN 1077713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ing device
imaging
camera lens
controller
reference lo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3453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镇源
李龙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7713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7139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5Control of camera operation in relation to power supply
    • H04N23/651Control of camera operation in relation to power supply for reducing power consumption by affecting camera operations, e.g. sleep mode, hibernation mode or power off of selective parts of the camer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G06F3/013Eye tracking input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7Gesture based interaction, e.g. based on a set of recognized hand ges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7Interaction techniques to control parameter settings, e.g. interaction with sliders or di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04N23/63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for display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relating to control or operation of the camer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67Camera operation mode switching, e.g. between still and video, sport and normal or high- and low-resolution m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8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8
    • G06F2203/04806Zoom, i.e. interaction techniques or interactors for controlling the zooming operation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成像设备,包括:检测电路,被配置为检测施加到成像设备的握持力;以及控制器,被配置为基于安装在所述成像设备上的镜头的重量信息和基本握持力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来设置参考力,并且当检测到的握持力等于或大于所述参考力时以成像就绪模式进行操作。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成像设备及其操作方法,并且例如涉及一种被配置为基于用户握持成像设备的力来控制操作的成像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当成像设备的功率接通时,当恒定时间或更长时间内没有接收到输入时,成像设备进入睡眠模式。睡眠模式是指为了节省成像设备的功率而停止除了最小功能之外的功能的模式。当用户识别待成像的对象并尝试在睡眠模式状态下对对象进行成像时,成像设备执行引导以准备成像。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执行引导,如果在尝试成像时开始引导,则在用户打算执行成像的时间处不能对对象进行成像。
发明内容
问题的解决方案
各种示例可以提供一种成像设备及其操作方法,能够在成像设备的睡眠模式或引导就绪模式中检测用户握持成像设备的力、并且更加快速且准确地执行切换到成像就绪模式。
有益效果
根据一个示例,可以在睡眠模式或引导就绪模式中检测用户握持成像设备的力,可以快速且准确地执行引导,并且可以在用户打算执行成像的时间对对象进行成像。
根据一个示例,参考力可以基于例如安装在成像设备上的镜头的重量而不同地设置。可以准确地确定引导成像设备的用户意图。
根据一个示例,参考力可以基于例如在睡眠模式中用户握持成像设备的基本握持力而不同地设置。可以准确地确定引导成像设备的用户意图。
附图说明
根据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这些和/或其他方面将变得清楚并更易于理解,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相同的元件,并且其中:
图1是示出使用成像设备拍摄对象时的用户的示例姿势的图;
图2A是示出图1的握持部分110的示例结构的图,而图2B是示出当水平地切割图2A的示例握持部分110时的横截面的图;
图3是示出示例成像设备的示例配置的框图;
图4是示出示例成像设备的示例配置的框图;
图5A和图5B是示出成像设备的示例操作模式的图;
图6A和图6B是示出示例成像就绪模式的图;
图7和图8是示出基于安装在成像设备上的镜头的重量信息来设置参考力的示例方法的图。
图9是示出基于示例成像设备的基本握持力信息来设置参考力的示例方法的图;
图10是示出操作示例成像设备的示例方法的流程图;
图11是示出操作示例成像设备的示例方法的流程图;
图12是示出操作示例成像设备的示例方法的流程图;
图13A是示出操作示例成像设备的示例方法的流程图,而图13B是示出操作图13A的示例成像设备的示例方法的图;
图14A是示出操作示例成像设备的示例方法的流程图,而图14B是示出操作图14A的示例成像设备的示例方法的图;以及
图15A是示出操作示例成像设备的示例方法的流程图,而图15B是示出操作图15A的示例成像设备的示例方法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各种示例可以提供一种成像设备及其操作方法,能够在成像设备的睡眠模式或引导就绪模式中检测用户握持成像设备的力、并且更加快速且准确地执行切换到成像就绪模式。
根据示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成像设备,包括:检测单元(例如检测电路),被配置为检测握持力;以及控制单元(例如,控制器),被配置为基于安装在成像设备上的镜头的重量信息和基本握持力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来设置参考力,并且当检测到的握持力大于或等于所述参考力时,以成像就绪模式操作。
所述成像设备还可以包括接口,所述接口被配置为从安装在成像设备上的镜头接收镜头的重量信息并将所接收的镜头的重量信息发送给所述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可以被配置为基于所述镜头的重量信息,当镜头的重量小于第一值时将第一力设置为所述参考力,并且当所述镜头的重量大于或等于第一值时将大于所述第一力的第二力设置为所述参考力。
所述检测电路可以被配置为在成像设备以睡眠模式操作时检测基本握持力,并且所述控制器可以被配置为基于检测到的基本握持力来设置所述参考力。
所述控制器可以包括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在成像就绪模式中,所述第二控制器可以被配置为将引导信号发送给所述第一控制器,并且已经接收到引导信号的第一控制器可以被配置为唤醒图像信号处理器并打开取景器。
所述成像设备还可以包括目镜传感器,所述目镜传感器被配置成当眼睛在取景器的预定接近度内时产生目镜信号;以及输入端,被配置为接收输入。所述控制器可以被配置为当在成像就绪模式中检测到目镜信号或接收到输入时,保持成像就绪模式。
所述控制器可以被配置为当在成像就绪模式中接收到成像请求信号时,控制成像传感器并对对象进行成像。
所述成像设备还可以包括目镜传感器,所述目镜传感IQ被配置为当眼睛在取景器的预定接近度内时产生目镜信号;以及输入单元,被配置为接收输入。所述控制单元可以被配置为在成像就绪模式中的没有检测到目镜信号并且预设第一时间内没有接收到输入时以引导就绪模式操作。
所述控制器可以被配置为在引导就绪模式中在没有检测到目镜信号并且预设第二时间内没有接收到输入时以睡眠模式操作。
所述第一控制器和所述第二控制器可以被配置为不以睡眠模式中操作,并且所述第一控制器可以被配置为不操作,并且第二控制器可以被配置为在引导就绪模式中以低功率模式操作。
所述控制器可被配置为当在睡眠模式中检测到握持力时,从睡眠模式切换到引导就绪模式。
根据另一示例实施例的方面,提供了一种操作成像设备的方法,包括:基于安装在成像设备上的镜头的重量信息和基本握持力信息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参考力;检测握持力;以及当检测到的握持力大于或等于参考力时,以成像就绪模式操作。
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从安装在成像设备上的镜头接收镜头的重量信息。设置参考力可以包括基于所接收的镜头的重量信息来设置参考力。
设置参考力可以包括基于镜头的重量信息,当镜头的重量小于第一值时将第一力设置为参考力,并且当所述镜头的重量大于或等于第一值时将大于所述第一力的第二力设置为所述参考力。
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当成像设备以睡眠模式操作时检测基本握持力。设置参考力可以包括基于检测到的基本握持力来设置参考力。
以成像就绪模式的操作可以包括:由第二控制器向第一控制器发送引导信号;以及唤醒图像信号处理器,并由接收到所述引导信号的第一控制器打开取景器。
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检测当眼睛在取景器的预定接近度内时产生的目镜信号或者接收输入。以成像就绪模式操作可以包括当在成像就绪模式中检测到目镜信号或接收到输入时保持成像就绪模式。
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在成像就绪模式中接收成像请求信号;以及控制在成像设备中包括的成像传感器并对对象进行成像。
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在成像就绪模式中,如果在预设第一时间内没有检测到当眼睛在取景器的预定接近度内时产生的目镜信号,并且在所述第一时间内没有接收到输入,则以引导就绪模式操作。
所述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在引导就绪模式中,当在预设第二时间内没有检测到目镜信号并且在所述第二时间内没有接收到输入时,以睡眠模式操作。
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在睡眠模式中禁用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的操作,以及在引导就绪模式中禁用第一控制器的操作并且以低功率模式操作第二控制器。
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当在睡眠模式中检测到握持力时从睡眠模式切换到引导就绪模式。
根据又另一示例实施例的方面,提供了一种操作成像设备的方法,包括:基于安装在成像设备上的镜头的重量信息和基本握持力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来设置参考力;以连续成像模式操作;检测握持力;以及当检测到的握持力大于或等于参考力时,改变连续成像的速率。
根据另一示例实施例的方面,提供了一种操作成像设备的方法,包括:基于安装在成像设备上的镜头的重量信息和基本握持力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来设置参考力;以视频成像模式操作;检测握持力;以及当检测到的握持力大于或等于参考力时,以静态图像拍摄模式操作。
具体实施方式
将简要描述本文使用的术语,并且将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
尽管本文使用的术语是从考虑本公开的示例中的功能的一般术语中选择的,但是这些术语可以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的意图、先例或新技术的出现而改变。此外在示例中,一些术语可以由申请人任意选择。例如,在本公开的示例的相应描述中将详细描述其含义。因此,本文使用的术语应基于本公开的术语和内容的含义进行定义,而不是简单的术语本身。
在整个公开中,当部分“包括”元件时,除了另有说明之外,可以进一步包括另一元件,而不排除另一元件的存在。此外,本公开中描述的诸如“...部分”和“模块”的术语是指处理至少一个功能或操作的单元,并且可以由硬件(例如,电路)或软件或其组合来实现。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来更详细地描述示例。然而,本公开的示例可以以几种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且不限于本文描述的示例。此外,为了清楚地解释本公开的示例,附图中可以省略与描述无关的部分。在整个本公开中,类似的部分由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
图1是示出使用示例成像设备拍摄对象时的用户的示例姿势的图。
如图1所示,成像设备100可以是相机。例如,照相机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例如被配置为拍摄静态图像的数字静态照相机或被配置为拍摄视频的数字摄像机等。此外,例如可以包括数字单反(DSLR)相机、无镜面相机或智能电话。然而,成像设备100不限于此,并且成像设备100可以包括具有可以包括镜头和成像元件的相机模块的设备,拍摄对象,并且产生图像。
当成像设备100用于拍摄对象时,用户用他或她的手握持握持部分110以升高成像设备100。因此,向把握持部分110施加力。所述示例成像设备100可以检测在握持部分110中检测到的握持力,并且基于检测到的力来控制成像设备100的操作。
例如,当在引导就绪模式中在握持部分110中检测到握持力并且确定检测到的握持力等于或大于参考力时,成像设备100可以例如以成像就绪模式操作。此外,当在睡眠模式中在握持部分110中检测到握持力时,成像设备100可以例如以引导就绪模式或成像就绪模式操作。
例如,所述参考力可以基于安装在成像设备100上的镜头的重量信息和基于用户的握持的基本握持力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来设置。例如,随着安装在成像设备100上的镜头的重量的增加,可以将所述参考力设置为更大的值。此外,成像设备100可以测量用户在成像设备未被操作(例如,处于睡眠模式)时握持成像设备100的力(基本握持力),并且基于测量的基本握持力来设置参考力。
图2A是示出图1的示例握持部分110的示例结构的图,图2B是示出图2A水平切割的示例握持部分110的横截面的图。
如图2A和图2B所示,握持部分110可以例如包括被配置成检测握持成像设备100的力的力传感器115。例如,力传感器115可以安装在成像设备100的主体112上,并且例如可以包括诸如PZT或力感测电阻器(FSR)等的压电元件。孔113可以形成在围绕主体112的模具114中,并且主体112和模具114可以组合成使得安装力传感器115的部分位于孔113中。因此,在没有由于模具114的干扰的情况下,握持力可以传递给力传感器115。例如,为了平稳地将握持力传递给力传感器115,可以在力传感器115和产生握持力的点之间进一步设置弹簧结构116。
弹簧结构116可以抑制诸如扰动的力被传递,并且防止和/或减少力感测故障的可能性,使得力传感器115仅在特定值或更大的力被施加到弹簧结构116时检测力。
弹簧结构116可以例如由聚氨酯泡沫材料制成。聚氨酯泡沫具有以下特性:压缩并接着缓慢恢复到原始状态。尽管未示出,但是还可以包括在与弹簧结构116接触点中的结构。当调节结构的大小时,可以调节握持力传递的灵敏度。
尽管未示出,但是握持部分110还可以包括覆盖模具114和弹簧结构116的盖。
图2A和图2B所示的握持部分110的所述结构仅是示例,结构不限于此。握持部分110可以具有各种结构。
图3是示出示例成像设备的示例配置的框图。
根据示例的成像设备100可以包括检测单元120和控制单元140。
检测单元120包括可以检测用户握持成像设备100的握持力的检测电路。例如,检测单元120可以包括被配置为检测力的至少一个力传感器。力传感器可以安装在成像设备100的握持部分110上,并且可以例如包括诸如PZT或力感测电阻器(FSR)之类的压电元件。
控制单元140可以包括第一控制单元(例如,控制器)141和第二控制单元(例如,控制器)142。例如可以是成像设备100的主控制器的第一控制单元141通常可以被配置为控制包括在成像设备100中的组件的操作。例如,第一控制器141可以被配置为向光圈驱动单元、镜头驱动单元、成像传感器控制单元、图像信号处理单元等提供控制信号,以便拍摄对象并获得图像。当在预设时间内不执行成像操作时,为了节省功率可以将第一控制器141切换到睡眠状态。
第二控制器142可以例如被配置为用作成像设备100的子控制单元。第二控制器142可以被配置为获得安装在成像设备100上的镜头的重量信息,并且基于镜头的重量来设置参考力的量值。例如,当镜头的重量增加时,参考力的量值可以被设置为更大。此外,第二控制器142可以被配置为获得基本握持力信息,并且基于基本握持力的量值来设置参考电压的量值。例如,当基本握持力的量值增加时,参考力的量值可以被设置为更大。
此外,第二控制器142可以被配置为具有比第一控制器141更低的功率消耗,并且将检测到的握持力与参考力进行比较。当检测到的握持力等于或大于参考力时,第二控制器142可以被配置为将引导信号发送给第一控制器141并且将第一控制器141从睡眠状态唤醒。
图4是示出示例成像设备的示例配置的框图。
如图4所示,成像设备200可以包括成像单元210、图像信号处理单元(例如,图像处理器)222、模拟信号处理单元(例如,模拟信号处理器)221、检测单元220、存储器230、保存/读取控制单元270、存储卡272、程序存储单元250、显示驱动单元262、显示单元264、控制单元240、用户输入单元280、接口单元285、目镜传感器295和通信单元290。
由于图4的检测单元220和控制单元240分别对应于图3的检测单元120和控制单元140,将省略其冗余描述,并且将描述其它组件。
成像设备200的整体操作可以由控制单元240和控制单元240内的控制器来控制。控制单元240提供用于操作例如包括镜头驱动单元212、光圈驱动单元215、成像传感器控制单元219等的每个组件的控制信号。
成像单元210是被配置为将入射光转换成电信号并使用转换的电信号产生图像的组件,并且包括镜头211、镜头驱动单元212、光圈213、光圈驱动单元215、成像传感器218和成像传感器控制单元219。
镜头211可以例如包括多组镜头或多个镜头。镜头211具有由镜头驱动单元212调节的位置。基于从控制单元240提供的控制信号,镜头驱动单元212调节镜头211的位置。
镜头驱动单元212可以例如调节镜头的位置,调节焦距,并执行自动对焦、变焦改变和聚焦改变的操作。
光圈213具有由光圈驱动单元215调节的开度,并且调节入射在成像传感器218上的光量。
穿过镜头211和光圈213的光信号在成像传感器218的光接收表面上形成对象的图像。成像传感器218可以是例如被配置为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电荷耦合器件(CCD)图像传感器或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图像传感器(CIS)等。成像传感器218具有可由成像传感器控制单元219调节的灵敏度等。成像传感器控制单元219可以基于可以由实时输入的图像信号自动产生的控制信号或手动输入的控制信号来控制成像传感器218。
模拟信号处理单元(例如,处理器)221可以例如被配置为对从成像传感器218提供的模拟信号执行降噪处理、增益调整、波形整形、模数转换处理等。
图像信号处理单元(例如,处理器)222可以例如是被配置为对在模拟信号处理单元221中处理的图像数据信号执行特定功能的信号处理器。例如,用于提供诸如降噪、伽马校正、滤色器阵列插值、颜色矩阵、颜色校正、颜色增强白平衡调节、亮度平滑和颜色遮蔽等的特殊效果和图像质量改进的图像信号处理可以对输入图像数据执行。图像信号处理单元222可以被配置为压缩输入图像数据以产生图像文件,或者从图像文件恢复图像数据。图像的压缩类型可以例如是可逆类型或不可逆类型。作为适当类型的示例,静态图像可以被转换为联合摄影专家组(JPEG)类型、JPEG 2000类型等。此外,当记录视频时,可以根据运动图片专家组(MPEG)标准压缩多个帧以产生视频文件。可以根据例如可交换图像文件格式(Exif)标准来产生图像文件。
图像信号处理单元222可以被配置为根据在成像传感器218中产生的成像信号来产生视频文件。成像信号可以是在成像传感器218中产生并被模拟信号处理单元221处理的信号。图像信号处理单元222可以被配置为从成像信号产生要包括在视频文件中的帧,根据标准(例如,运动图片专家组4(MPEG4)、H.264/AVC、或Windows媒体视频(WMV))对帧进行编码,压缩视频,然后使用压缩视频产生视频文件。视频文件例如可以以各种类型(例如,mpg、mp4、3gpp、avi、asf或mov)产生。
从图像信号处理单元222输出的图像数据可以通过存储器230或直接输入到保存/读取控制单元270。保存/读取控制单元(例如,控制器)270可以被配置为基于从用户接收的信号或自动地将图像数据存储在存储卡272中。此外,保存/读取控制单元270可以被配置为从存储在存储卡272中的图像文件中读取关于图像的数据,以通过存储器230或其他路线将数据输入到显示驱动单元,并且使得能够实现要显示在显示单元264上的图像。存储卡272可以是可拆卸地或永久地安装在成像设备200上。例如,存储卡272可以是诸如安全数字(SD)卡之类的闪存卡。
图像信号处理单元222可以被配置为对输入图像数据执行不清晰度处理、颜色处理、模糊处理、边缘增强处理、图像分析处理、图像识别处理、图像效果处理等。还可以执行图像识别处理、人脸识别、场景识别处理等。此外,图像信号处理单元222可以被配置为执行用于在显示单元264上执行显示的显示图像信号处理。例如,可以执行亮度水平调整、颜色校正、对比度调整、边缘增强调整、屏幕分割处理、字符图像的产生等、图像的合成处理等。
已经由图像信号处理单元222处理的信号可以通过存储器230输入到控制单元240,或者在不通过存储器230的情况下输入到控制单元240。例如,存储器230可以用作成像设备200的主存储器,并且临时存储当图像信号处理单元222或控制单元240被操作时必需的信息。程序存储单元250可以存储诸如驱动成像设备200的应用系统或操作系统的程序。
成像设备200包括被配置为显示其操作状态或由成像设备200拍摄的图像信息的显示单元(例如,包括显示器)264。显示单元264可以被配置为为用户提供视觉信息。为了提供视觉信息,显示单元264可以包括例如液晶显示面板(LCD)或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等。此外,显示单元264可以例如是能够识别触摸输入的触摸屏。
显示驱动单元262向显示单元264提供驱动信号。
控制单元240可以被配置为处理输入图像信号,并且相应地或基于外部输入信号来控制组件。控制单元240可以对应于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处理器可以以若干个逻辑门的阵列来实现,或者可以以通用微处理器和其中存储可以在微处理器中执行的程序的存储器的组合来实现。而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处理器可以以其他硬件类型来实现。
控制单元240可以被配置为通过执行在程序存储单元250中存储的程序或通过单独的模块来产生用于控制自动对焦、变焦改变、聚焦改变、自动曝光校正等的控制信号,以将信号提供给光圈驱动单元215、镜头驱动单元212和成像传感器控制单元219,并且通常控制诸如快门和闪光灯之类的成像设备200的组件的操作。
此外,控制单元240可以连接到外部监视器,并且可以被配置为对从图像信号处理单元222输入的图像信号执行预定的图像信号处理,使得在外部监视器上显示结果,以发送以这种方式处理的图像数据,并使图像能够显示在外部监视器上。
用户输入单元280是被配置为使得用户能够输入控制信号的单元。用户输入单元280可以例如包括诸如快门释放按钮、电源按钮、变焦按钮、模式选择按钮和和其他成像设置值控制之类的各种功能按钮,所述快门释放按钮被配置为输入快门释放信号,使得成像传感器218在确定的时间内暴露于光以拍摄图片,所述电源按钮被配置为输入用于控制电源接通和关断的控制信号,所述变焦按钮被配置为根据输入来增大或减小视角。用户输入单元280可以按照诸如按钮、键盘、触摸板、触摸屏或遥控器之类的用户能够输入控制信号的任何形式来实现。
接口单元285可以向连接到成像设备200的外部设备发送数据或者从所述外部设备接收数据。根据该示例的接口单元285可以从安装在成像设备200上的镜头接收镜头的重量信息。
目镜传感器295可以设置在成像设备200的取景器附近。目镜传感器295可以检测用户或用户的眼睛的接近或接近度并产生目镜信号。
通信单元(例如,通信电路)290可以包括网络接口卡(NIC)或调制解调器,并使成像设备200能够以无线和有线的方式经由网络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根据该示例的通信单元290可以从安装在成像设备100上的镜头接收镜头的重量信息。
图5A和图5B是示出成像设备的示例操作模式的图。
如图5A所示,当用户握持成像设备100时,可以在成像设备100的握持部分中产生握持力(S310)。成像设备100可以检测在握持部分中产生的握持力。当在睡眠模式中检测到握持力时,成像设备100可以按照引导就绪模式操作(S320)。
睡眠模式例如指的是其中成像设备100的控制单元140中包括的第一控制器141和第二控制器142都不操作的睡眠状态。当成像设备100中在预设时间内没有执行成像操作时,可以将第一控制器141和第二控制器142切换到睡眠状态。第二控制器142可以被配置为检测在睡眠模式中是否产生握持力。当产生握持力时,第二控制器142可以被配置为按照引导就绪模式操作。
在引导就绪模式中,第一控制器141处于睡眠状态,第二控制器142处于以低功率模式操作的状态(就绪状态)。第二控制器142可以被配置为将握持力的量值与引导就绪模式中的参考力的量值进行比较。
例如,当确定握持力等于或大于参考力时(S330),成像设备100可以被配置为按照成像就绪模式操作(S340)。
在成像就绪模式中,第二控制器142可以被配置为将引导信号发送给第一控制器141并且将第一控制器141从睡眠状态唤醒。已经接收到引导信号的第一控制器141可以被配置为打开电子取景器(EVF),以操作光圈驱动单元、镜头驱动单元、成像传感器控制单元等,并且完成用于对对象进行成像的准备。
成像设备100可以检测设置在取景器附近的目镜传感器中产生的目镜信号。例如,当用户的眼睛靠近取景器附近以检查取景器图像时,目镜传感器可以检测用户或用户的眼睛的接近或接近度并产生目镜信号。在成像就绪模式中,当检测到目镜信号时,成像设备100可以连续地保持在成像就绪模式(S360)。
当接收用户输入以执行成像时,成像设备100可以连续地保持在成像就绪模式(S360)。例如,当用户按下各种功能按钮(诸如被配置为拍摄图片的快门释放按钮、被配置为基于输入增大或减小视角的变焦按钮、模式选择按钮或其它成像设置值控制按钮)时,成像设备100可以连续地保持在成像就绪模式。除了按下各种功能按钮之外,用户输入可以包括使用诸如键盘、触摸板、触摸屏或遥控器等的各种类型的输入设备来输入控制信号。
如图5B所示,当用户握持成像设备100时,可以在成像设备100的握持部分中产生握持力(S410)。成像设备100可以检测在握持部分中产生的握持力。当在睡眠模式中检测到握持力时,成像设备100可以按照引导就绪模式操作(S420)。
第二控制器142可以被配置为将握持力的量值与引导就绪模式中的参考力的量值进行比较。例如,当确定握持力等于或大于参考力(S430)时,成像设备100可以按照成像就绪模式操作(S440)。
当在成像就绪模式中没有检测到目镜信号并且在预设第一时间内没有接收到输入时(S450),成像设备100可以按照引导就绪模式操作(S460)。
尽管未示出,但是在引导就绪模式中,当没有检测到目镜信号并且在预设第二时间内没有接收到输入时,成像设备100可以按照睡眠模式操作。
图6A和图6B是示出示例成像就绪模式的图。
图6A是示出成像设备100按照睡眠模式或引导就绪模式操作的示例的图。如图6A所示,当成像设备100按照睡眠模式或引导就绪模式操作时,例如可以关断电子取景器165和显示单元264。
电子取景器165和显示单元264不显示取景器图像。显示单元264可以处于非活动状态。
图6B是示出成像设备100以成像就绪模式操作的示例的图。如图6B所示,当成像设备100以成像就绪模式操作时,可以接通电子取景器165或显示单元264。电子取景器165可以显示取景器图像,并且显示单元264可以显示拍摄的图像或与成像条件有关的信息。用户可以通过电子取景器165检查取景器图像,并通过显示单元264检查拍摄的图像或与成像条件有关的信息。
此外,当根据示例的成像设备100按照成像就绪模式操作时,可以操作图像信号处理器,并且可以完成用于对对象成像的准备。
图7和图8是示出基于安装在成像设备上的镜头的重量信息来设置参考力的示例方法的图。
如图7所示,成像设备100可以获得在成像设备100上安装的镜头的重量信息(S510)。
例如,成像设备100可以通过接口单元接收安装在成像设备100上安装的镜头的重量信息。可以通过通信单元接收镜头的重量信息。可以基于用户输入获得镜头的重量信息。
成像设备100可以基于获得的镜头的重量信息来确定在成像设备100上安装的镜头是轻量级镜头、中等重量级镜头或重量级镜头(S520)。
例如,当镜头的重量小于第一值时,可以将镜头确定为轻量级镜头。当镜头的重量等于或大于第一值并且比大于第一值的第二值小时,可以将镜头确定为中等重量级镜头。当镜头的重量等于或大于第二值时,镜头可以被确定为重量级镜头。然而,本公开的示例不限于此。
当在成像设备100上安装的镜头是轻量级镜头时,成像设备100可以将第一力设置为参考力(S530)。类似地,当在成像设备100上安装的镜头是中等重量级镜头时,成像设备100可以将第二力设置为参考力(S540),并且当在成像设备100上安装的镜头是重量级镜头时,成像设备100可以将第三力设置为参考力(S550)。
配置为检测用户握持成像设备100的力的力传感器可以产生与检测到的力的强度成正比的电压(传感器信号),如图8所示。例如,第一电压可以指当成像设备100被简单地握持时产生的信号。第二电压可以指当力传感器检测到最大可检测力时产生的信号。例如,第二电压可以指相对于所检测的力的强度饱和的信号。成像设备100可以例如将参考力设置为与大于第一电压并小于第二电压的电压相对应的力。
例如,当在成像设备100上安装的镜头是轻量级镜头时,可以将产生大于第一电压并小于第二电压的第三电压的第一力设置为参考力。
此外,当在成像设备100上安装的镜头是中等重量级镜头时,成像设备100可以例如将大于第一力的第二力设置为参考力。例如,基于第二力产生的第四电压可以大于第三电压。第四电压可以例如是大于第一电压并小于第二电压的电压。
当在成像设备100上安装的镜头是重量级镜头时,成像设备100可以例如将大于第二力的第三力设置为参考力。例如,根据第三力产生的第五电压大于第四电压。此外,第五电压可以例如是大于第一电压并小于第二电压的电压。
根据该示例的成像设备100可以将参考力设置为更大的值,因为随着在成像设备100上安装的镜头的重量增加,用户握持成像设备100的力增加以便将成像设备100升高。
图9是示出基于成像设备的基本握持力信息设置参考力的示例方法的图。
如图9所示,成像设备100可以在成像设备100按照睡眠模式操作时测量检测到的握持力。睡眠模式是指因为在成像设备100中在预设时间内没有执行成像操作,第一控制器141和第二控制器142切换到睡眠状态的状态,并且可以是例如用户简单地握持成像设备100并且不执行成像的状态。
在睡眠模式中,成像设备100可以以规则的间隔测量握持力并确定所测量的握持力的平均值和偏差。此外,所确定的平均值可以被存储为基本握持力。然而,本公开的示例不限于此。
成像设备100可以存储针对每个用户的基本握持力。例如,由于用户握持成像设备100的力的程度对于每个用户可能是不同的,所以针对每个用户的基本握持力可能不同。
成像设备100可以基于用户的基本握持力来设置参考力。例如,成像设备100可以将比基本握持力大一预设值的值设置为参考力。
如图9所示,例如,当第一用户的基本握持力被测量为与第一电压相对应的第一力时,与比第一电压大一预设值的第四电压相对应的第四力可以被设置为针对第一用户的参考力。
当第二用户的基本握持力被测量为与第二电压相对应的第二力时,与比第二电压大一预设值的第五电压相对应的第五力可以被设置为针对第二用户的参考力。
当第三用户的基本握持力被测量为与第三电压相对应的第三力时,与比第三电压大一预设值的第六电压相对应的第六力可以被设置为针对第三用户的参考力。
图10是示出操作示例成像设备的示例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10所示,成像设备100可以按照引导就绪模式操作(S610)。
在引导就绪模式中,第一控制器141处于睡眠状态,第二控制器142处于以低功率模式操作的状态(就绪状态)。
成像设备100可以检测用户握持成像设备100的力并将检测到的力与参考力进行比较。例如,第二控制器可以被配置为将用户握持成像设备的握持力的量值与引导就绪模式中的参考力的量值进行比较。
当检测到的握持力等于或大于参考力时(S620),成像设备100可以按照成像就绪模式操作(S630)。
在成像就绪模式中,第二控制器可以被配置为将引导信号发送给第一控制器并且将睡眠状态中的第一控制器唤醒。已经接收到引导信号的第一控制器可以被配置为打开电子取景器(EVF),以操作光圈驱动单元、镜头驱动单元、成像传感器控制单元等,并且完成用于对对象成像的准备。
图11是示出操作示例成像设备的示例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11所示,成像设备100可以按照睡眠模式操作(S710)。
睡眠模式可以指的是其中在成像设备100中包括的第一控制器141和第二控制器142都不操作的睡眠状态。当成像设备100中在预设时间内没有执行成像操作时,可以将第一控制器141和第二控制器142切换到睡眠状态。
成像设备100可以在睡眠模式中检测用户握持成像设备100的力(S720)。
例如,第二控制单元142可以检测在睡眠模式中是否产生用户握持成像设备的握持力。
当检测到握持力时,成像设备100可以按照引导就绪模式操作(S730)。
如图10所述,在引导就绪模式中,第一控制器141处于睡眠状态,第二控制器142处于以低功率模式操作的状态(就绪状态)。
在引导就绪模式中,成像设备100可以检测用户握持成像设备100的力,将检测到的力与参考力进行比较,以及当检测到的握持力等于或大于参考力(S740)时可以按照成像就绪模式操作(S750)。
由于图11的S730至S750的操作类似于图10的S610至S630的操作,省略其冗余描述。
当在睡眠模式中检测到握持力时,根据示例的成像设备100可以切换到成像就绪模式而不切换到引导就绪模式。当用户握持睡眠模式中的成像设备时,他或她打算执行成像的可能性很高。因此,成像设备100例如可以按照成像就绪模式操作,而不将检测到的力与参考力进行比较。
图12是示出操作示例成像设备的示例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12所示,成像设备可以按照成像就绪模式操作(S810)。例如,如图10和图11所述,当检测到的握持力等于或大于引导就绪模式中的参考力时,成像设备100可以按照成像就绪模式操作。此外,当在睡眠模式中检测到握持力时,成像设备100可以按照成像就绪模式操作。
在成像就绪模式中,第二控制器142可以被配置为将引导信号发送给第一控制器141并且将睡眠状态中的第一控制器142唤醒。已经接收到引导信号的第一控制器141可以被配置为打开电子取景器(EVF),以操作光圈驱动单元、镜头驱动单元、成像传感器控制单元等,并且完成用于对对象进行成像的准备。
当在成像就绪模式中检测到目镜信号或者接收到用户输入(S820)时,成像设备100可以保持在成像就绪模式(S830)。
例如,用户可以使成像设备100的取景器靠近他或她的眼睛,以便检查取景器图像。例如,设置在取景器附近的目镜传感器可以检测用户或用户的眼睛的接近或接近度并产生目镜信号。成像设备100可以检测目镜信号。
当用户按下各种功能按钮(诸如被配置为拍摄图片的快门释放按钮、被配置为基于输入增大或减小视角的变焦按钮、模式选择按钮或其它成像设置值控制按钮)时,成像设备100可以保持在成像就绪模式。
当在成像就绪模式中输入成像请求信号时(例如,当接收到能够拍摄图像的快门释放输入时)(S840),成像设备100可以将成像传感器曝光一确定时间,对对象进行成像,处理成像信号,从而获得图像(S850)。
当在成像就绪模式中没有检测到目标信号并且在预设第一时间内没有接收到用户输入时,成像设备100可以按照引导就绪模式或睡眠模式操作。
例如,当没有检测到目镜信号并且在比预设时间短的时间内没有接收到用户输入时,成像设备100可以按照引导就绪模式操作(S845)。此外,当没有检测到目镜信号并且在比预设时间长的时间内没有接收到用户输入时,成像设备100可以按照睡眠模式操作(S855)。
图13A是示出操作示例成像设备的示例方法的流程图,而图13B是示出操作图13A的示例成像设备的示例方法的图。
如图13A所示,成像设备100可以按照连续成像模式操作(S910)。连续成像模式是指对象被连续成像的模式。当成像设备100按照连续成像模式操作时,成像设备100可以连续地对对象进行成像并获得每秒预设数量的图像帧。因此,连续成像的成像速率可以由每秒帧(FPS)表示。
成像设备100可以检测用户按照连续成像模式握持成像设备100的力(S920)。
成像设备100确定检测到的握持力是否等于或大于参考力(S930),并且当检测到的握持力等于或大于参考力时,可以改变连续成像的成像速率(S940)。
图13B示出了基于握持力的量值改变连续成像的成像速率的示例中的情况。如图13B所示,当检测到的握持力小于参考力时,成像设备100可以将连续成像速率设置为默认设置成像速率。
例如,根据该示例的成像设备100可以将连续成像模式中的默认成像速率设置为5fps。当检测到的握持力是第一力并且小于参考力时,成像设备100可以对对象进行每秒五次成像,并获得五个图像帧。
当检测到的握持力大于参考力时,成像设备100可以将连续成像的成像速率与检测到的握持力的量值成正比地增大。
例如,当检测到的握持力是第二力并且大于参考力时,成像设备100可以对对象进行每秒七次成像,并获得七个图像帧。当检测到的握持力是第三力并且第三力大于参考力和第二力时,成像设备100可以对对象进行每秒九次成像,并获得九个图像帧。
配置为检测用户握持成像设备100的力的力传感器可以具有作为最大可检测力的第三力。因此,即使当用户以大于第三力的第四力握持成像设备100时,成像设备100也可以基于第三力执行操作。因此,当用户以等于或大于第三力的力握持成像设备时,在成像设备100中检测到的握持力是第三力,并且成像设备100可以对对象进行每秒九次成像,并获得九个图像帧。
图14A是示出操作示例成像设备的示例方法的流程图,图14B是示出操作图14A的示例成像设备的示例方法的图。
如图14A所示,成像设备100可以按照视频成像模式操作(S1010)。
在视频成像模式中,成像设备100可以从成像传感器中产生的成像信号产生连续的帧,使用所产生的帧,并产生视频文件。
成像设备100可以检测用户按照连续成像模式握持成像设备100的力(S1020)。
成像设备100确定检测到的握持力是否等于或大于参考力(S1030),并且当检测到的握持力等于或大于参考力时,成像设备100可以以静态图像拍摄模式操作(S1040)。
如图14B所示,在静态图像拍摄模式中,成像设备100可以仅当成像请求信号被输入时(例如,当接收到使图片能够被拍摄的快门释放输入时)使成像传感器曝光,从而获得静态图像1060。
当检测到的握持力小于静态图像拍摄模式中的参考力时,成像设备100可以再次以视频成像模式操作。当成像设备100按照静态图像拍摄模式操作时,成像设备100可能不能获得视频帧。
成像设备100可以基于视频文件中包括的其他帧的分辨率来缩放按照静态图像拍摄模式获得的静态图像1060,并将结果插入到其中未获得缩放后的静态图像的视频帧1070中。
图15A是示出操作示例成像设备的示例方法的流程图,图15B是示出操作图15A的示例成像设备的示例方法的图。
如图15A所示,成像设备100可以在取景器上显示取景器图像(S1110)。
例如,成像设备100可以显示取景器图像,以便用户检查要成像的对象的组成和成像条件。
成像设备100可以检测用户握持成像设备100的力(S1120)。
成像设备100确定检测到的握持力是否等于或大于参考力(S1130),并且当检测到的握持力等于或大于参考力时,成像设备100可以以变焦调节模式操作(S1140)。
例如,如图15B所示,成像设备100可以与检测到的握持力的量值成正比地放大或缩小包括在取景器图像1150中的对象1160。在检测到的握持力增加时,例如,可以放大取景器图像中包括的对象。在检测到的握持力减小时,可以缩小取景器图像中包括的对象。当包括在取景器图像中的对象被放大时,对象1160的大小增加。当包括在取景器图像1150中的对象1160被缩小时,对象1160的大小减小。
例如,成像设备100基于检测到的握持力向镜头驱动单元提供控制信号,并且镜头驱动单元基于所提供的控制信号来调节变焦镜头的位置。因此,取景器图像1150中包括的对象1160可以被放大或缩小。
如图15B所示,被配置为检测用户握持成像设备100的力的力传感器可以具有作为最大可检测力的第五力。因此,当用户握持成像设备100的力等于或大于第五力时,成像设备100可以最大程度地放大取景器图像1150中包括的对象1160。
操作成像设备的示例方法可以例如以可通过各种计算机(例如,处理)单元执行并记录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程序指令的形式来实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程序指令、数据文件、数据结构或其组合。记录在介质中的程序指令可以被专门设计且被配置用于本公开的示例,或者可以是对于计算机软件领域的技术人员的可用公知指令。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包括诸如硬盘、软盘和磁带之类的磁介质、诸如CD-ROM和DVD之类的光学介质、诸如光读软盘之类的磁光介质和诸如ROM、RAM或闪存之类的硬件设备,其可以专门用于存储和执行程序指令。程序指令的示例可以包括由编译器产生的机器代码以及可由计算机使用解释器执行的高级语言代码。
根据一个示例,可以在睡眠模式或引导就绪模式中检测用户握持成像设备的力,可以快速且准确地执行引导,并且可以在用户打算执行成像的时间对对象进行成像。
根据一个示例,参考力可以基于例如安装在成像设备上的镜头的重量而被不同地设置。可以准确地确定引导成像设备的用户意图。
根据一个示例,参考力可以基于例如在睡眠模式中用户握持成像设备的基本握持力而不同地设置。可以准确地确定引导成像设备的用户意图。
尽管上面已经详细描述了示例,但是本公开的示例的范围不限于此,而是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使用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公开的示例的基本构思的若干修改和改进。

Claims (15)

1.一种成像设备,包括:
检测电路,被配置为检测握持力;以及
控制器,被配置为基于安装在成像设备上的镜头的重量信息和基本握持力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来设置参考力,并且当检测到的握持力等于或大于所述参考力时以成像就绪模式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还包括:
接口,被配置为从安装在所述成像设备上的镜头接收镜头的重量信息,
其中所述接口被配置为将所接收的所述镜头的重量信息发送给所述控制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
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基于所述镜头的重量信息,当所述镜头的重量小于第一值时将第一力设置为所述参考力,并且当所述镜头的重量等于或大于所述第一值时将大于所述第一力的第二力设置为所述参考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
其中所述检测电路被配置为在所述成像设备以睡眠模式操作时检测所述基本握持力,以及
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成基于检测到的基本握持力来设置所述参考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
其中所述控制器包括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以及
在所述成像就绪模式中,所述第二控制器被配置为将引导信号发送给所述第一控制器,并且已经接收到所述引导信号的第一控制器被配置为唤醒图像信号处理器并打开取景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还包括:
目镜传感器,被配置为基于用户的眼睛与取景器的接近度产生目镜信号;以及
输入端,被配置为接收用户输入;
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当在所述成像就绪模式中检测到所述目镜信号或者接收到所述用户输入时,保持所述成像就绪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
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当在所述成像就绪模式中接收到成像请求信号时,控制成像传感器并对对象进行成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还包括:
目镜传感器,被配置为基于用户的眼睛与取景器的接近度产生目镜信号;以及
输入端,被配置为接收用户输入;
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在所述成像就绪模式中没有检测到目镜信号并且在预设第一时间内没有接收到用户输入时,以引导就绪模式操作。
9.一种操作成像设备的方法,包括:
基于安装在成像设备上的镜头的重量信息和基本握持力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来设置参考力;
检测施加到所述成像设备的握持力;以及
当检测到的握持力等于或大于参考力时,以成像就绪模式操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从安装在所述成像设备上的镜头接收镜头的重量信息,
其中设置所述参考力包括:
基于所接收的镜头的重量信息来设置所述参考力。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
其中设置所述参考力包括:
基于所述镜头的重量信息,当所述镜头的重量小于第一值时将第一力设置为所述参考力,并且当所述镜头的重量等于或大于第一值时,将大于所述第一力的第二力设置为所述参考力。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成像设备以睡眠模式操作时检测基本握持力,
其中,设置所述参考力包括基于检测到的基本握持力来设置所述参考力。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
其中以所述成像就绪模式操作包括:
由第二控制器向第一控制器发送引导信号;以及
唤醒图像信号处理器,并由已经接收到所述引导信号的第一控制器打开取景器。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检测基于用户眼睛与取景器的接近度而产生的目镜信号或者接收用户输入,
其中以成像就绪模式操作包括当在成像就绪模式中检测到目镜信号或接收到用户输入时保持所述成像就绪模式。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如果在成像就绪模式中在预设第一时间内没有检测到基于用户眼睛与取景器的接近度产生的目镜信号,并且在所述预设第一时间内没有接收到用户输入,则以引导就绪模式操作。
CN201680034534.3A 2015-07-09 2016-01-19 电子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Pending CN10777139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5-0097865 2015-07-09
KR1020150097865A KR102429426B1 (ko) 2015-07-09 2015-07-09 촬영 장치 및 그 동작 방법
PCT/KR2016/000520 WO2017007102A1 (en) 2015-07-09 2016-01-19 Imag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71390A true CN107771390A (zh) 2018-03-06

Family

ID=576855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34534.3A Pending CN107771390A (zh) 2015-07-09 2016-01-19 电子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382682B2 (zh)
EP (1) EP3320679A1 (zh)
KR (1) KR102429426B1 (zh)
CN (1) CN107771390A (zh)
WO (1) WO201700710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89625B2 (ja) * 2017-06-29 2021-06-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を備える電子機器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ならびに記憶媒体
US10986287B2 (en) 2019-02-19 2021-04-2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apturing a photo using a signature motion of a mobile device
JP2021182692A (ja) * 2020-05-19 2021-11-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10043271A1 (en) * 1994-11-10 2001-11-22 Kenji Kawano Image input apparatus having interchangeable image pickup device and pan head
JP2004117845A (ja) * 2002-09-26 2004-04-15 Fuji Photo Film Co Ltd 撮像装置
CN101790046A (zh) * 2009-01-22 2010-07-28 三星数码影像株式会社 数字拍摄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2223476A (zh) * 2010-04-13 2011-10-19 索尼公司 图像拍摄设备,检测框调整方法和程序
WO2012001749A1 (ja) * 2010-06-28 2012-01-0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方法に用いられるプログラム
US20120229661A1 (en) * 2009-12-28 2012-09-13 Nikon Corporation Photography lens, photographing apparatus, photographing system,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and personal apparatus
US20140032880A1 (en) * 2012-07-26 2014-01-30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terminal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3870328A (zh) * 2012-12-13 2014-06-1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休眠模式下驱动相机模块的电子装置和方法
CN104660911A (zh) * 2015-03-16 2015-05-2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拍照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839218C2 (de) * 1997-08-29 2000-02-24 Fuji Photo Optical Co Ltd Froschperspektiven-Griffvorrichtung für eine elektronische Nachrichten-Aufnahme-Kamera
JP2005086499A (ja) * 2003-09-09 2005-03-31 Minolta Co Ltd 撮像装置
JP4505740B2 (ja) 2005-05-16 2010-07-21 ソニー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起動方法
TWM309689U (en) * 2006-09-15 2007-04-11 Altek Corp Digital camera structure
WO2010036050A2 (en) * 2008-09-26 2010-04-01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terminal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EP2315101B1 (en) * 2009-10-02 2014-01-29 BlackBerry Limited A method of waking up and a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onfigured to perform the same
US9604142B2 (en) * 2010-08-26 2017-03-28 Blast Motion Inc. Portable wireless mobile device motion capture data mining system and method
US8903521B2 (en) * 2010-08-26 2014-12-02 Blast Motion Inc. Motion capture element
US20120105572A1 (en) * 2010-10-28 2012-05-03 Sammon Russell P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a video-capture device
US9575557B2 (en) * 2013-04-19 2017-02-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Grip force sensor array for one-handed and multimodal interaction on handheld devices and methods
KR20140142862A (ko) * 2013-06-05 2014-12-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그립 센서 장치 및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10043271A1 (en) * 1994-11-10 2001-11-22 Kenji Kawano Image input apparatus having interchangeable image pickup device and pan head
JP2004117845A (ja) * 2002-09-26 2004-04-15 Fuji Photo Film Co Ltd 撮像装置
CN101790046A (zh) * 2009-01-22 2010-07-28 三星数码影像株式会社 数字拍摄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120229661A1 (en) * 2009-12-28 2012-09-13 Nikon Corporation Photography lens, photographing apparatus, photographing system,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and personal apparatus
CN102223476A (zh) * 2010-04-13 2011-10-19 索尼公司 图像拍摄设备,检测框调整方法和程序
WO2012001749A1 (ja) * 2010-06-28 2012-01-0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方法に用いられるプログラム
US20140032880A1 (en) * 2012-07-26 2014-01-30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terminal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3870328A (zh) * 2012-12-13 2014-06-1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休眠模式下驱动相机模块的电子装置和方法
CN104660911A (zh) * 2015-03-16 2015-05-2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拍照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382682B2 (en) 2019-08-13
EP3320679A4 (en) 2018-05-16
WO2017007102A1 (en) 2017-01-12
KR102429426B1 (ko) 2022-08-04
US20170013194A1 (en) 2017-01-12
KR20170006748A (ko) 2017-01-18
EP3320679A1 (en) 2018-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53822B (zh) 摄像装置和摄像装置中的图像处理方法
KR101795601B1 (ko) 영상 처리 장치, 영상 처리 방법, 및 컴퓨터 판독가능 저장매체
CN101325658B (zh) 成像设备和成像方法
JP4254873B2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撮像装置、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8350918B2 (en)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US8831282B2 (en) Imaging device including a face detector
US8319851B2 (en)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face area detecting method and program recording medium
US9172878B2 (en)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image capturing control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for capturing a subject to be recorded with intended timing
US7961228B2 (en) Imag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exposure by determining backlight situations and detecting a face
US8477207B2 (en)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image capturing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US8605190B2 (en) Image sens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KR20090022392A (ko) 얼굴인식 기능을 이용한 영상 촬영 장치 및 방법
JP2006201531A (ja) 撮像装置
KR20100138141A (ko) 구도 가이드 방법 및 장치, 및 디지털 촬영 장치
CN103379279A (zh) 被摄体区域检测装置及其方法、图像摄取装置及显示装置
CN107771390A (zh) 电子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CN103369242A (zh) 数字图像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US20210152736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nstant capture of content
JP2008172732A (ja)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JP2008005253A (ja) 撮影装置、撮影装置の制御方法、撮影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撮影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JP4891163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JP5075288B2 (ja)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5938269B2 (ja) 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9267824A (ja) 撮影装置
JP2014097196A (ja) 撮像装置、撮像システム、画像判定方法、および、画像判定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