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68587A - 一种蓄电池连接线桩头保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蓄电池连接线桩头保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68587A
CN107768587A CN201711002531.4A CN201711002531A CN107768587A CN 107768587 A CN107768587 A CN 107768587A CN 201711002531 A CN201711002531 A CN 201711002531A CN 107768587 A CN107768587 A CN 1077685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face arrangment
pile crown
connecting line
protection device
storage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0253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荣侠
王宜海
石志勇
孙永锋
李青龙
赵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171100253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68587A/zh
Publication of CN1077685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6858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蓄电池连接线桩头保护装置,包括上盖和下盖,上盖与下盖通过卡接连接;上盖为盒盖形结构,在上盖的两侧面上各设置有一个卡接结构,分别为左卡接结构与右卡接结构,在上盖的后侧面上设置有连接结构;下盖主体为L形结构,由平面部分与竖直部分组成。本技术方案通过上盖与下盖的结构,对蓄电池正极线桩头进行可靠保护的保护装置,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蓄电池连接线桩头保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蓄电池连接线桩头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蓄电池的作用的是在汽车发动机起动前向车辆上的电器件提供电源,由于从蓄电池连接线桩头出来的电源是没有保护的,直接用与汽车上的电器盒及发电机连接,因此,与汽车上蓄电池正极连接线的桩头如果与其他金属部件接触,则会产生很大的火花,甚至引起火灾,造成损失。
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蓄电池正极连接线示意图,包括蓄电池正极连接线02、桩头保护套01及胶带03。蓄电池正极线桩头与蓄电池正极线连接在一起,桩头保护套罩住蓄电池正极线上的桩头后通过胶带将蓄电池正极线与桩头保护套缠住固定在一起,使桩头保护套起到保护蓄电池正极线桩头的作用。
现有技术中,蓄电池正极线桩头的保护是用一个橡胶的桩头保护套作为蓄电池正极线桩头的保护,该桩头保护套的材料是橡胶,受到外力的作用就会使其变形,失去对正极线桩头的保护,而且桩头保护套与蓄电池正极线是用胶带捆绑,很容易从蓄电池正极线上脱落,造成蓄电池正极线桩头与其它金属部件接触产生火花甚至火灾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蓄电池连接线桩头保护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桩头保护套受外力作用易变形而失去对正极线桩头的保护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蓄电池连接线桩头保护装置,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与所述下盖通过卡接连接;
所述上盖为盒盖形结构,在所述上盖的两侧面上各设置有一个卡接结构,分别为左卡接结构与右卡接结构,在所述上盖的后侧面上设置有连接结构;
所述下盖主体为L形结构,由平面部分与竖直部分组成;
在所述平面部分上设置有圆孔,在所述圆孔的边缘设置有两个第一卡接结构;在所述平面部分上设置有第二卡接结构;在所述平面部分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连接结构,分别为第一连接结构及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与所述左卡接结构卡接配合,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与所述右卡接结构卡接配合;
所述竖直部分包括固定部分与活动部分;所述固定部分与所述平面部分连接为一体结构,所述固定部分与所述活动部分活动式连接;
所述固定部分与所述活动部分围成通过孔。
所述上盖包括左侧面、右侧面、前侧面、后侧面及顶面;所述左侧面与所述右侧面的形状相同,其下底面为L形,上顶面为圆弧形;
所述前侧面为长方体结构,所述后侧面为倒U型;所述顶面为弧形面。
所述左卡接结构与所述右卡接结构相同;
所述左卡接结构包括相互平行的两个挡板及设置于两个所述挡板之间的限位结构;两个所述挡板的侧边与所述左侧面连接为一体结构;
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过渡杆、卡接臂及台阶部;所述过渡杆、所述卡接臂及所述台阶部顺序连接为一体结构,所述过渡杆的下端与所述左侧面固定连接;在所述台阶部与所述卡接臂连接处设置有一长方形孔。
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由所述后侧面向处延伸的三个倒L形结构及限位部组成;
所述倒L形结构的上部的内表面为半圆面,三个所述倒L结构的末端相连接,在连接处向外延伸形成两个所述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的上表面为半圆面;
两个所述限位部的底部均与中间的所述倒L型结构连接;
所述倒L形结构的半圆面与所述限位部的半圆面围成一个开口的圆形结构。
所述平面部分包括前部的长方形结构及后部的梯形结构,所述圆孔设置于所述长方形结构上;
在所述梯形结构上设置有两个限位块。
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的结构相同;
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结构本体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本体上的安装结构;
所述第一连接结构本体为U型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本体的下部通过两个连接块与所述平面部分固定连接。
所述固定部分的主体为U形结构,在所述固定部分的一侧边上设置有第三卡接结构;
所述活动部分的主体为U形结构,在所述活动部分的一侧边上设置有第四卡接结构;
所述第三卡接结构与所述第四卡接结构活动式卡接配合;
所述固定部分的另一边与所述活动部分的另一边活动连接;
在所述活动部的上部两侧向上延伸两个支撑块,固定轴的两端与两个支撑块连接;
所述活动部的下部向下延伸一长方形结构,在所述长方形结构上设置有腰型孔。
所述第三卡接结构包括下限位块、上限位块及限位柱;所述下限位块为沿所述固定部分的下部向外延伸的长方体结构,所述上限位块为沿所述固定部分的上部向外延伸的长方体结构;
所述限位柱为沿所述固定部分的一侧边向外延伸的梯形结构。
所述第四卡接结构包括左挡板及右挡板,所述左挡板为从所述活动部分的内表面延伸的L型结构;所述右挡板为从所述活动部分的外表面延伸的U型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技术方案通过上盖与下盖的结构,对蓄电池正极线桩头进行可靠保护的保护装置,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蓄电池正极连接线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左卡接结构的放大图;
图5为图3的连接结构的放大图;
图6为图5的另一方向示意图;
图7为图6的侧视图;
图8为下盖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部分放大图;
图10为图8的第一连接结构放大图;
图11为竖直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的局部放大图;
图13为图11的第四卡接结构部分的放大图;
图14为第四卡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15为固定部分与活动部分分开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01桩头保护套,02蓄电池正极连接线,03胶带,1上盖,2下盖,11左侧面,12前侧面,13右侧面,14后侧面,15上顶面,111左卡接结构,131右卡接结构,141连接结构,1411倒L形结构,1412限位部,21圆孔,22第一卡接结构,23第二卡接结构,24第一连接结构,24a第二连接结构,25限位块,26固定部分,27活动部分,28固定轴,29通过孔,30腰形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下的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仅能用来解释和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解释为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本申请提供一种蓄电池连接线桩头保护装置,如图2至图15所示,包括上盖和下盖,上盖与下盖通过卡接连接。
上盖为盒盖形结构,上盖包括左侧面、右侧面、前侧面、后侧面及顶面;左侧面与右侧面的形状相同,其下底面为L形,上顶面为圆弧形。
前侧面为长方体结构,后侧面为倒U型;顶面为弧形面。左侧面11和右侧面13主体为L形结构,上边为圆弧边,左侧面11和右侧面13的外面均有一卡接结构,分别为左卡接结构111和右卡接结构131,右卡接结构131与左卡接结构111为对称结构,前侧面12为长方体结构,后侧面14为倒U形结构,后侧面14上有一连接结构141,顶面15为弧形面,上盖1如图3所示。
左卡接结构111由两个档板1111及限位结构1112组成,档板1111是从左侧面11的外面向外延伸的长方体结构,两个档板1111的中间的限位结构1112由过渡杆1112a、卡接臂1112b及台阶部1112c三部分组成,过渡杆1112a与侧面11底面相连,斜向上的卡接臂1112b与过渡杆1112a相连,台阶部1112c与卡接臂1112b相连,卡接臂1112b与台阶部1112c连接处有一长方形孔1112d,如图3和图4所示。
后侧面14上有一连接结构141,连接结构141由后侧面14中间向外延伸的三个倒L形结构1411及限位部1412组成,三个倒L形结构1411上部下方为半圆面1411a,三个倒L形结构1411的末端相连形成两个空间S1和S2,从侧面14上在空间S1和S2内部向外延伸两个限位部1412,限位部1412为L形结构,下部分的上方为半圆面1412a,两个限位部1412的底部都与中间的倒L形结构1411相连,倒L形结构1411的半圆面1411a与限位部1412的半圆面1412a围成一个开口的圆形结构,如图5、图6、图7所示。
下盖2主体为L形结构,由平面部分和竖直部分组成,平面部分前部为长方形结构,后部为梯形结构,前部长方形结构中间有一圆孔21,圆孔的边缘向上延伸两个L形的第一卡接结构22,长方形结构前部有L形第二卡接结构23,长方形结构两侧有两个连接结构,分别为第一连接结构24和第二连接结构24a,梯形结构上有两个限位块25,竖直部分有固定部分26和活动部分27,活动部分27上有固定轴28和腰形安装孔30,固定部分26和活动部分27围成通过孔29,如图8所示。
第一卡接结构22从圆孔21边缘向上延伸的L形结构,头部为三角形结构221,三角形结构221下面为平面2212,上面为斜面2211,如图9所示。
连接结构24主体为从长方形侧面向外延伸的U形结构241,U形结构241的上部中间延伸一同第一卡接结构22相同的安装结构242,下平面为2421,斜面为2422,U形结构下部还通过两个连接块243与长方形相连,如图10所示。
固定部分26的主体为U形结构,在固定部分的一侧边上设置第三卡接结构261,活动部分27的主体为U形结构,在活动部分的一侧边上设置第四卡接结构271,固定部分26与活动部分27通过半圆形连接部件31连接,活动部分27可以通过连接部件31旋转,实现卡接部分261和卡接部分271的结合及分离,活动部分27两侧向上延伸两个支撑块272,与固定轴28相连,27下部为开有腰形孔30的长方体结构,如图11所示。
第三卡接结构261由下限位块2611、上限位块2612及限位柱263组成,下限位块2611是从固定部分26的下部向外延伸的长方体结构,上限位块2612是从固定部分26的上部向内延伸的长方体结构,限位柱263是从下限位块261的上平面沿着固定结构26向上延伸的梯形结构,限位柱263具有斜面2631、平面2632、平面2633组成,如图12所示。
第四卡接结构271由左档板2711及右档板2712组成,2711是从活动部分27的内面延伸的L形结构,2711的底面2711a高于活动部分27的底面,右档板2712是从活动部分27的外面延伸的U形结构,右档板2712的底面2712a高于活动部分27的底面,2712的末端为斜面2712b、平面3712c及平面3712d,如图13、图14所示。
固定部分26和活动部分27在蓄电池连接线桩头装配前为图15所示的分开状态,如图15所示。
当装配蓄电池连接线桩头时,将蓄电池连接线桩头卡入下盖2上的第一卡接结构22和第二卡接结构23中,限位块25起到辅助装配的作用,蓄电池连接线从固定部分26与27围成的空间中通过,蓄电池连接线桩头固定完成后将活动部分27旋转,使卡接结构26与卡接结构27卡接,卡接过程中卡接结构271的斜面2712b通过卡接结构261a的斜面2631向固定部件26运动,右档板2712在运动过程中会稍微向外偏离,当卡接结构271的面2712d通过卡接结构261a的面2633时右档板2712恢复原始状态,使面2712d与面2633相抵,限制活动部分27与固定部分26分离,限制活动部分27与固定部分26装配完成的状态如图11所示。
蓄电池连接线桩头装配完成后,将上盖1的连接结构141通过结构1411与限位部1412围成一个开口圆形结构与下盖2的固定轴28连接起来,使上盖1可以通过下盖2的固定轴28旋转,将上盖1向下压,限位结构1112通过下盖2的第一连接结构24及第二连接结构时会向内运动,当长方形孔1112d的下平面越过第一连接结构24的下平面2421时,限位结构1112恢复到初始位置,使上盖1和下盖2装配完成,起到保护的作用,上盖1和下盖2装配完成的状态如图2所示。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形,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极其等同限定。

Claims (9)

1.一种蓄电池连接线桩头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与所述下盖通过卡接连接;
所述上盖为盒盖形结构,在所述上盖的两侧面上各设置有一个卡接结构,分别为左卡接结构与右卡接结构,在所述上盖的后侧面上设置有连接结构;
所述下盖主体为L形结构,由平面部分与竖直部分组成;
在所述平面部分上设置有圆孔,在所述圆孔的边缘设置有两个第一卡接结构;在所述平面部分上设置有第二卡接结构;在所述平面部分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连接结构,分别为第一连接结构及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与所述左卡接结构卡接配合,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与所述右卡接结构卡接配合;
所述竖直部分包括固定部分与活动部分;所述固定部分与所述平面部分连接为一体结构,所述固定部分与所述活动部分活动式连接;
所述固定部分与所述活动部分围成通过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连接线桩头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包括左侧面、右侧面、前侧面、后侧面及顶面;所述左侧面与所述右侧面的形状相同,其下底面为L形,上顶面为圆弧形;
所述前侧面为长方体结构,所述后侧面为倒U型;所述顶面为弧形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连接线桩头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卡接结构与所述右卡接结构相同;
所述左卡接结构包括相互平行的两个挡板及设置于两个所述挡板之间的限位结构;两个所述挡板的侧边与所述左侧面连接为一体结构;
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过渡杆、卡接臂及台阶部;所述过渡杆、所述卡接臂及所述台阶部顺序连接为一体结构,所述过渡杆的下端与所述左侧面固定连接;在所述台阶部与所述卡接臂连接处设置有一长方形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连接线桩头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由所述后侧面向处延伸的三个倒L形结构及限位部组成;
所述倒L形结构的上部的内表面为半圆面,三个所述倒L结构的末端相连接,在连接处向外延伸形成两个所述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的上表面为半圆面;
两个所述限位部的底部均与中间的所述倒L型结构连接;
所述倒L形结构的半圆面与所述限位部的半圆面围成一个开口的圆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连接线桩头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部分包括前部的长方形结构及后部的梯形结构,所述圆孔设置于所述长方形结构上;
在所述梯形结构上设置有两个限位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连接线桩头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的结构相同;
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结构本体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本体上的安装结构;
所述第一连接结构本体为U型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本体的下部通过两个连接块与所述平面部分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连接线桩头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分的主体为U形结构,在所述固定部分的一侧边上设置有第三卡接结构;
所述活动部分的主体为U形结构,在所述活动部分的一侧边上设置有第四卡接结构;
所述第三卡接结构与所述第四卡接结构活动式卡接配合;
所述固定部分的另一边与所述活动部分的另一边活动连接;
在所述活动部的上部两侧向上延伸两个支撑块,固定轴的两端与两个支撑块连接;
所述活动部的下部向下延伸一长方形结构,在所述长方形结构上设置有腰型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蓄电池连接线桩头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卡接结构包括下限位块、上限位块及限位柱;所述下限位块为沿所述固定部分的下部向外延伸的长方体结构,所述上限位块为沿所述固定部分的上部向外延伸的长方体结构;
所述限位柱为沿所述固定部分的一侧边向外延伸的梯形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蓄电池连接线桩头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卡接结构包括左挡板及右挡板,所述左挡板为从所述活动部分的内表面延伸的L型结构;所述右挡板为从所述活动部分的外表面延伸的U型结构。
CN201711002531.4A 2017-10-24 2017-10-24 一种蓄电池连接线桩头保护装置 Pending CN10776858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02531.4A CN107768587A (zh) 2017-10-24 2017-10-24 一种蓄电池连接线桩头保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02531.4A CN107768587A (zh) 2017-10-24 2017-10-24 一种蓄电池连接线桩头保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68587A true CN107768587A (zh) 2018-03-06

Family

ID=612701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02531.4A Pending CN107768587A (zh) 2017-10-24 2017-10-24 一种蓄电池连接线桩头保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6858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39910A (zh) * 2022-03-18 2022-06-17 苏州勤德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控制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90119304A (ko) * 2008-05-16 2009-11-19 주식회사 인팩 자동차의 배터리 단자 보호용 캡
CN101847705A (zh) * 2010-05-31 2010-09-29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蓄电池正极桩头
KR20120126383A (ko) * 2011-05-11 2012-11-21 주식회사 인팩 배터리 터미널 보호용 캡
CN203812961U (zh) * 2014-05-12 2014-09-03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蓄电池正极接头总成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90119304A (ko) * 2008-05-16 2009-11-19 주식회사 인팩 자동차의 배터리 단자 보호용 캡
CN101847705A (zh) * 2010-05-31 2010-09-29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蓄电池正极桩头
KR20120126383A (ko) * 2011-05-11 2012-11-21 주식회사 인팩 배터리 터미널 보호용 캡
CN203812961U (zh) * 2014-05-12 2014-09-03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蓄电池正极接头总成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39910A (zh) * 2022-03-18 2022-06-17 苏州勤德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控制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679913B1 (ko) 배터리 모듈
WO2017047258A1 (ja) 組電池
CN107768587A (zh) 一种蓄电池连接线桩头保护装置
JP3151960U (ja) 交換可能な多機能密閉形鉛蓄電池
KR20160041942A (ko) 전지모듈 및 전지셀
CN105702906B (zh) 电化学储能装置
CN203103421U (zh) 锂离子电池
CN205069745U (zh) 汽车锂离子启动电池的极柱连接结构
CN205900674U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用锂电池结构
CN210040374U (zh) 电池模组
JP2010529624A5 (zh)
CN205828508U (zh) 一种方便拆卸的电池组
WO2018030131A1 (ja) 配線モジュール
CN201657833U (zh) 太阳能安全帽
CN209401722U (zh) 二次电池
CN105161668A (zh) 安全蓄电池
JP7039776B2 (ja) バッテリーパック
CN203039038U (zh) 一种铅酸蓄电池
CN206947285U (zh) 一种多保险的蓄电池正极保护盒
CN215418389U (zh) 一种锂电池组结构
CN205122686U (zh) 带保险装置的汽车蓄电池连接线
CN219998450U (zh) 电池装置
CN209357818U (zh) 电池模组
CN203503750U (zh) 一种锂电池pack组装结构
CN101969137A (zh) 电动车用磷酸铁锂电池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