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63829B - 一种空调换热结构连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换热结构连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63829B
CN107763829B CN201610668096.8A CN201610668096A CN107763829B CN 107763829 B CN107763829 B CN 107763829B CN 201610668096 A CN201610668096 A CN 201610668096A CN 107763829 B CN107763829 B CN 1077638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enser
connection
connecting block
block
control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66809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63829A (zh
Inventor
莫欣熠
金高芳
范慧
任涛
方志恒
郑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66809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63829B/zh
Publication of CN1077638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638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638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638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3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heat-exchan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9/00Evaporators; Condensers
    • F25B39/04Condens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换热结构连接装置,所述的换热结构包括冷凝器组件,所述的冷凝器组件13包括三排冷凝器,三排冷凝器相互独立的设置在空调外机的风扇配置区,所述的三排冷凝器在靠近左侧板的一侧的U管的连接面呈台阶状布置,在冷凝器组件的U管的连接面上设置有冷凝器连接块,所述的冷凝器连接块上设置有与冷凝器组件的U管插接配合设置的第一插接部,在冷凝器连接块的左侧设置有与左侧板可拆卸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本发明通过将冷凝器组件呈三排台阶状上下层设计,在冷凝器组件的连接面设置冷凝器连接块,从而保证冷凝器以及冷凝器组件和外机壳体连接的稳定性,本发明结构合理,连接稳定,装配效率较高,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空调换热结构连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换热结构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空调设备已经作为一种常用的大家电走进了寻常百姓家,但是随着空调设备的功能需求越来越多,尤其是在某些热带区域或者空间较大的公共场所,大功率空调也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追求,现有的技术中空调的换热结构通常采用多排的冷凝器进行完成,但是大多的冷凝器都是单独设置,相互之间没有连接,在空调外机的运输以及使用过程中,由于晃动或者移动会造成冷凝器相互之间的位置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空调机的使用,并且对空调外机的装配和检修带来较多的不便,效率低下,增加成本。
此外,空调外机内部设置的冷凝器组件为了保证功效效果,冷凝器组件一般占用的空间较大,从而导致空调外机的壳体占用空间较大,从而影响空调外机的装配。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换热结构连接装置,解决了冷凝器组件连接不稳定、占用空间大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空调换热结构连接装置,所述的换热结构包括冷凝器组件,所述冷凝器组件包括不少于两排的冷凝器,冷凝器独立的设置在空调外机的风扇配置区,冷凝器组件设置U管的连接面呈台阶状布置,在冷凝器组件的U管连接面上设置有冷凝器连接块,所述的冷凝器连接块包括冷凝器连接块连接部,在冷凝器连接块连接部上设置有与冷凝器组件的U管插接配合的第一插接部,在冷凝器连接块的左侧设置有与左侧板可拆卸连接的第二连接部。
所述的冷凝器组件包括三排冷凝器,所述的三排冷凝器在靠近左侧板的一侧U管的连接面呈台阶状布置,在冷凝器组件U管的连接面上设置有冷凝器连接块,在冷凝器连接块上设置的冷凝器连接块连接部包括冷凝器连接块第一连接件、冷凝器连接块第二连接件和冷凝器连接块第三连接件,所述的冷凝器连接块连接部设置有与冷凝器组件的U管插接配合的插接部,所述的插接部包括在冷凝器连接块第一连接件上设置的冷凝器连接块第一插接槽、在冷凝器连接块第二连接件上设置的冷凝器连接块第二插接槽和在冷凝器连接块第三连接件上设置的冷凝器连接块第三插接槽。
所述的冷凝器在靠近左侧板的一侧设置有弯折结构,所述的弯折结构朝前侧板方向设置,在靠近左侧板的两排泠凝器的前侧面呈第一台阶面,远离左侧板的冷凝器的前侧面呈第二台阶面,所述的冷凝器连接块第一连接件与冷凝器连接块第二连接件的连接面与第一台阶面配合设置,冷凝器连接块第三连接件的连接面与第二台阶面配合设置。
在冷凝器连接块第一插接槽内设置有冷凝器连接块第一凸筋,在冷凝器连接块第三连接件内设置有冷凝器连接块第二凸筋。
所述的冷凝器连接块第一凸筋与冷凝器连接块第二凸筋的前表面垂直设置、主体呈三角形楔体状布置。
所述的第二连接部包括冷凝器左侧板,所述的冷凝器左侧板与冷凝器连接块第一连接件固定连接。
所述的冷凝器组件包括上冷凝器组件、下冷凝器组件。
所述的冷凝器连接块第一连接件、在冷凝器连接块第二连接件和冷凝器连接块第三连接件从左向右在上下方向的长度依次减小。
所述相邻的两个冷凝器连接块第一插接槽之间、相邻的两个冷凝器连接块第二插接槽之间以及相连的两个冷凝器连接块第三插接槽之间通过环形连接柱固定连接。
所述的冷凝器连接块一体成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通过将冷凝器组件的三排冷凝器上下两层设置,保证了空调机的功效需求,通过在冷凝器组件上设置冷凝器连接块,保证了冷凝器组件连接的稳定性,冷凝器组件和冷凝器连接块台阶状的插接式配合设置进一步提高了冷凝器组件整体连接的稳定性,在冷凝器插接槽内设置的凸筋则有效防止冷凝器U管与冷凝器连接块滑脱,从而保证了冷凝器连接块与冷凝器组件连接的稳定性,此外,冷凝器连接块从左向右在上下方向的长度依次减小的设计有效提高了冷凝器连接块的装配效率,而一次成型的技术则有效降低了冷凝器连接块加工的废品率,从而达到缩减成本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所述空调外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所述空调外机风扇配置区和电控配置区结构示意图;
图3为所述空调外机电控配置区结构爆炸图;
图4为空调外机所述的电器架结构示意图;
图5为空调外机所述的电器架结构侧视图;
图6为空调外机所述的电器架以及电控盒、电器件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7为空调外机所述的电器架以及电控盒、电器件安装结构侧视图;
图8为空调外机所述的电控盒装置爆炸图;
图9为电控盒装置所述的电控盒结构示意图;
图10为电控盒装置所述的电控盒结构侧视图;
图11为空调外机所述的冷凝器连接块前视图;
图12为空调外机所述的冷凝器连接块左视图;
图13为空调外机所述的冷凝器连接块侧视图。
其中:1、第一前面板;2、第二前面板;3、左侧板;4、右侧板;41右侧板第一连接板;5、上盖板;6、底盘;7、后面板;8、隔风立板;801、隔风立板第一翻边;802、隔风立板第一连接孔;803、隔风立板第二翻边;804、隔风立板第一连接板;805、隔风立板第二连接板;9、电器架;91、电器架第一连接板;9101、电器架第一扣板;9102、电器架第一扣板连接孔;9103、电器架第一连接板卡件;9104、电器架第一连接板冲裁台阶;9105、电器架第一连接板连接孔;92、电器架第二连接板;9201、电控盒装置安装部;9202、电控盒装置定位件;9203、电器架第二连接板连接孔;9204、电器架第二连接板槽口;93、电器架第三连接板;9301、电器架第三连接板翻边;9302、电器架第三连接板连接孔;9303、电器架第三连接板加劲槽;94、电器架第四连接板;9401、电容装置定位槽;9402、电器架第四连接板连接孔;95、电器架第五连接板;9501、电器架第五连接板第一连接孔;9502、电器架第五连接板第二连接孔;96、电器架第一加强槽;97、电器架第一加劲肋;98、电器架叠边;10、电控盒装置;1001、电控盒固定装置;1001a、电控盒固定装置第一连接板;1001b、电控盒固定装置第二连接板;1002、电控盒;1002a、电控盒底板;1002b、电控盒第一侧板;1002c、电控盒第二侧板;1002d、电控盒第三侧板;1002e、电控盒第四侧板;1002f、电控盒螺钉柱;1002g、电控盒第一弹性卡扣;1002h、PCB板定位柱;1002i、电控盒卡线口;1002j、电控盒第二弹性卡扣;1002k、电控盒第三弹性卡扣;1002l、PCB板限位卡筋;1002m、PCB板顶筋;1002n、电控盒第一密封板;1002o、电控盒第二密封板;1002p、电控盒第三密封板;1002q、电控盒第四密封板;1002r、PCB板支撑件;1003、PCB板;1004、电控盒盖;1004a、电控盒盖滑动键;11、接线端子;12、电容器装置;1201、电容;1202、电容抱攀;1203、电容抱攀连接孔;13、冷凝器组件;1301、上冷凝器组件;1302、下冷凝器组件;1303、冷凝器左侧板;14、冷凝器连接块;141、冷凝器连接块第一连接件;141a、冷凝器连接块第一插接槽;141b、冷凝器连接块第一螺栓孔;141c、冷凝器连接块第一凹槽;141d、冷凝器连接块第一凸筋;142、冷凝器连接块第二连接件;142a、冷凝器连接块第二插接槽;;143、冷凝器连接块第三连接件;143a、冷凝器连接块第三插接槽;143b、冷凝器连接块第二凸筋;144、环形连接柱;145、冷凝器连接块第一加强筋;146、冷凝器连接筋;15、接触器;16、风机电容;17、接线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如图1~3所示,所述的空调外机由前面板、左侧板3、右侧板4、上盖板5、底盘6组成的外部壳体,在空调外机壳体内部设置隔风立板8,将空调外机的腔体分成风扇配置区和电控配置区,所述的风扇配置区设置有冷凝器组件13,所述的冷凝器组件13通过设置冷凝器左侧板1303与左侧板3固定连接,在冷凝器组件13的前侧面固定连接有排风扇,用于将空调机排出的空气排出到环境外部,在隔风立板8上设置过线槽,配置为将排风扇的电线与电控配置区连接起来,在隔风立板8上设置有卡接槽和/连接孔,用于装配隔风立板8的固定或者隔风立板8上零部件的固定,在电控配置区内设置电器架9,所述的电器架9竖向设置,电器架9的一端与隔风立板8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右侧板4固定连接,所述的电器架9设置有弯折结构,将电控盒装置10、电容器装置12、接触器15、风机电容16、接线端子17等电器控制件设置在电器架9两个以上的连接面上,该设置充分利用了空调外机电控配置区的空间,有效缩小了空调外机壳体的占地面积,便于空调外机的安装。
优选的,所述的隔风立板8包括隔风立板第一连接板804、隔风立板第二连接板805,所述的隔风立板第一连接板804与隔风立板第二连接板805在连接处设置有过渡圆弧。
进一步的,所述的隔风立板第一连接板804与隔风立板第二连接板805之间的夹角呈钝角,所述的钝角设置在120°~150°之间,该设置能够更好的利用空调外机内部的空间,从而减少空调外机过大带来的不利影响。
优选的,所述的隔风立板第一连接板804、隔风立板第二连接板805在上部连接处设置隔风立板第一翻边801,该装置便于电器架9与隔风立板8连接稳定,防止操作人员在双手操作时电器架滑动。
进一步的,在隔风立板第一翻边801上设置隔风立板第一连接孔802,该设置被配置为隔风立板8与电器架9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该设置进一步提高电器架连接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优选的,所述的电器架9的主体结构呈Z字型设置,包括电器架第一连接板91、电器架第二连接板92、电器架第四连接板94,将电控盒装置10设置在电器架第二连接板92上,将电容器装置12设置在电器架第四连接板94上,该设置充分利用了电控配置区的空间,在保证空调功能电路的情况下进一步缩小了空调外机的空间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的前面板包括第一前面板1、第二前面板2,第一前面板1用于风扇配置区的装配,第二前面板2用于电控配置区的装配,该设置便于操作人对空调外机不同区域进行装配和检修,从而提高空调外机的装配效率和检修效率。
优选的,在隔风立板第一连接板804的前侧边设置隔风立板第二翻边803,在隔风立板第二翻边803上设置有扣接槽与连接孔,该设置便于第一前面板1、第二前面板2在隔风立板第二翻边803处进行固定连接,从而保证了外机壳体整体连接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的排风扇上下两层设置,该设置进一步减小了高功效空调外机的宽度,更加有利于空调外机的安装。
优选的,在空调外机的前面板1上设置有百叶窗,该设置能够更加高效的排出空调外机内部的交换气体,进一步优选,所述的百叶窗可以是设置为可调整出风方向的,就可以避免对外界路人的影响。
进一步的,所述的冷凝器组件13包括上冷凝器组件1301和下冷凝器组件1302,所述的冷凝器组件13包含三排冷凝器且呈台阶状布置,该设置有效保证了空调机的功效需求。
优选的,所述的冷凝器组件13通过冷凝器连接块14固定连接,冷凝器连接块14被配置为将三排的泠凝器连接固定,避免冷凝器组件运输或者使用时连接不稳定从而对空调机的使用造成影响。
实施例2,如图3~6所示,在空调外机内部设置的电器架9包括电器架第一连接板91、电器架第二连接板92和电器架第四连接板94,所述的电器架第二连接板92与电器架第一连接板91、电器架第四连接板94都呈弯折状固定连接,在电器架第一连接板91的上部设置有电器架第一扣板9101,所述的电器架第一扣板9101向远离电器架第二连接板92的一侧设置,电器架第一扣板9101被配置为与隔风立板8扣合连接,形成第一连接部,在电器架第一连接板91上设置有电器架第一连接板卡件9103,所述的电器架第一连接板卡件9103呈7字形设置,电器架第一连接板卡件9103的卡接头朝靠近底盘6的方向弯折设置,所述的电器架第一连接板卡件9103与隔风立板8上的卡接槽卡接连接,形成第三连接部,该设置在装配时可以解放操作人员的双手,使得操作人员可以用双手去进行其他操作,提高装配效率以及装配人员的安全性,所述电器架第二连接板92上设置有电控盒装置安装部9201,电控盒装置安装部9201设置在电器架第二连接板92的前侧,用于配置电控盒装置10的安装,在电器架第二连接板92上设置有电器架第二连接板连接孔9203,用于配置电器件的固定,例如接触器15、风机电容16等,所述的电器件与电控盒装置10设置在电器架第二连接板92的同侧,该设置一方面便于电器件与电控盒装置的连接,另一方面也大大利用了电器架的装配面积,从而减小了电器架的体积以及提高空调外机壳体内部的空间的利用率,在电器架第二连接板92的上部设置有电器架第二连接板槽口9204,该设置配置为将电器架两侧的电线连通,电器架第二连接板92的右端与电器架第四连接板94固定连接,在电器架第四连接板94的上端设置有电器架第三连接板93,所述的电器架第三连接板93设置在远离电器架第二连接板92的一侧,在电器架第三连接板93的右侧设置有电器架第三连接板翻边9301,所述的电器架第三连接板翻边9301通过电器架第三连接板连接孔9302与右侧板4固定连接,形成第二连接部,在电器架第四连接板94设置有电容装置定位槽9401、电器架第四连接板连接孔9402,用于定位装配电容器装置12,所述的电容器装置12包括电容1201和电容抱攀1202,所述的电容1201横躺式设置在电器架第四连接板94上远离电器架第二连接板92的一侧,电容抱攀1202通过电容装置定位槽9401、电器架第四连接板连接孔9402将电容1201固定连接,在在电器架第四连接板94的下方设置有电器架第五连接板95,所述的电器架第五连接板95朝靠近右侧板4的方向倾斜设置,在电器架第五连接板95的下部设置有电器架第五连接板第一连接孔9501,用于配置电器架第五连接板95与右侧板4上设置的右侧板第一连接板41固定连接,所述电器架第五连接板95上设置有电器架第五连接板第二连接孔9502,所述的电器架第五连接板第二连接孔9502用于固定在电器架第五连接板95上设置的电器件,例如接线端子11等,该设置进一步利用了电器架9的空间结构,在有限的空间内设置较多的电器件,满足空调机现在越来越多的功能性要求的同时减小了空调外机的体积,另一方面也提高了电器架与外机壳体结构的连接强度,避免了电器架因运输或者晃动造成的连接不稳定。
优选的,所述的电器架第一连接板91与右侧板4平行设置,电器架第一连接板91与电器架第二连接板92垂直设置,电器架第二连接板92的右侧边与电器架第四连接板94固定连接,电器架第四连接板94向靠近后面板7的方向设置,所述的电器架第二连接板92与电器架第四连接板94垂直设置,并且在所述的连接处设置过度圆弧,该设置一方面避免了电控配置区的空间浪费,另一方面使得电器架上的设置的电器插接线都可以朝着操作人员的方向设置,便于操作人员装配。
优选的,在电器架第一连接板91上设置有电器架第一连接板支撑件9104,所述的电器架第一连接板支撑件9104设置在远离电器架第二连接板92的一侧,用于跟隔风立板8接触,避免电器架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因晃动而对空调机的使用带来不利影响,进一步保证了电器架连接的稳定性。
优选的,在电器架第二连接板92上设置电控盒装置定位件9202,所述的电控盒装置定位件9202设置在电控盒装置安装部9201的下方,在电控盒装置定位件9202上设置插接槽,用于和电控盒1002上设置的电控盒第二弹性卡扣1002j配合连接,该设置用于快速定位安装电控盒装置。
进一步的,在电器架第二连接板92上设置加强筋,所述的加强筋设置在电控盒装置和/或电器件的固定位置,用于提高电器架第二连接板92的整体强度,进一步保证电控盒装置与电器件的连接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的电容1201的插线端口设置在靠近电器架第二连接板92的一侧,该设置使得电容器装置的插线端以及电控盒装置的线路、电器件的连接线路都朝向操作人员方向,方便操作人员进行插接线,并且该设置方式能够使得插接线设置回水弯,所述的回水弯呈倒置的“几”字形布置,该插接线的布置方式有效避免了空调外机内冷凝水沿着插接线流入控制盒倒置空调外机电路遭到破坏,从而影响空调机的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的电器架第四连接板94与电器架第二连接板92的连接处呈弧形过渡连接,在连接处设有电器架第一加强槽96,该设置有效提高了电器架第四连接板94与电器架第二连接板92的整体连接强度。
优选的,在电器架第四连接板94上设置的电容器装置12为多个,相邻的两个电容器装置12平行设置。
进一步的,在电器架第四连接板94和电器架第五连接板95的连接处呈过度弧形设置,该设置保证了电器架第四连接板94与电器架第五连接板95的连接强度。
优选的,在电器架第四连接板94和电器架第五连接板95的连接处设置有电器架第一加劲肋97,所述的电器架第一加劲肋97设置在远离电器架第二连接板92的一侧,该设置一方面提高了电器架第四连接板94和电器架第五连接板95的连接强度,另一方面,也能对在电器架第一加劲肋97上方设置的电容器装置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进一步的,在电器架第三连接板93设置有电器架第三连接板加劲槽9303,所述的电器架第三连接板加劲槽9303顺着电器架第四连接板94延伸至电器架第五连接板95,该设置有效提高了电器架第三连接板93、电器架第四连接板94和电器架第五连接板95的自身的许可应力强度以及相互之间的连接强度。
优选的,在所述电器架9各个连接板的非连接边都设有叠边15,该设置的目的是为了避免电器架固定安装以后,在运输或者使用过程中因晃动使得插接线与电器架边线接触而造成对插接线的切割损坏。
实施例3,如图6~10所示,在电器架9上设置的电控盒装置10包括电控盒1002、PCB板1003、电控盒盖1004,所述的电控盒装置10通过电控盒固定装置1001与电器架9固定连接,电控盒固定装置1001设置在电控盒装置10的上部,所述的电控盒1002包括电控盒底板1002a,在电控盒底板1002a的四周固定连接电控盒第一侧板1002b、电控盒第二侧板1002c、电控盒第三侧板1002d、电控盒第四侧板1002e,形成凹槽空间,所述的电控盒第一侧板1002b与电控盒第三侧板1002d平行设置,电控盒第二侧板1002c与电控盒第四侧板1002e平行设置,在电控盒底板1002a上设置有电控盒螺钉柱1002f,该设置配置为固定PCB板1003,在电控盒第二侧板1002c上设置有电控盒第一弹性卡扣1002g,所述电控盒第一弹性卡扣1002g的卡接头朝靠近电控盒底板1002a的方向设置,在电控盒第四侧板1002e上设置有PCB板限位卡筋1002l、PCB板顶筋1002m,所述的PCB板限位卡筋1002l的卡筋头朝靠近电控盒底板1002a的方向设置,PCB板顶筋1002m设置在电控盒底板1002a与电控盒第四侧板1002e交界处,所述的PCB板限位卡筋1002l、PCB板顶筋1002m与电控盒第一弹性卡扣1002g形成PCB板卡接结构,配合的将PCB板1003进行限位固定,从而保证PCB板1003固定连接的稳定性,在电控盒第三侧板1002d上设置有电控盒卡线口1002i,该设置在于将插接线与电控盒内的PCB连通起来,并且该设置的方式使得插接线是通过下端进入电控盒进行连接,有效避免了插接线上的冷凝水沿着插接线流入电控盒装置,在电控盒第三侧板1002d上设置有电控盒第三弹性卡扣1002k,所述的电控盒第三弹性卡扣1002k设置在远离电控盒底板1002a的一侧,用于装配固定电控盒盖1004,该设置使得电控盒盖1004能够方便快捷的进行安装和拆卸。
优选的,所述的电控盒固定装置1001包括电控盒固定装置下连接板1001a和电控盒固定装置第二连接板1001b,电控盒固定装置第一连接板1001a设置在电控盒1002的上部,电控盒固定装置第二连接板1001b设置在电控盒盖1004的上部,该设置一方面保证了电控盒1002与电控盒盖1004的稳定连接,另一方面也保证了电控盒装置10与电器架9的稳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电控盒底板1002a上设置PCB板定位柱1002h,该设置便于PCB板1003在电控盒内快速定位安装,提高装配效率,另一方面该设置也起到支撑PCB板1003的作用,保证PCB板1003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连接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的电控盒第一弹性卡扣1002g朝靠近电控盒底板1002a的方向倾斜设置,电控盒第一弹性卡扣1002g的卡接头呈三角形设置,该设置便于操作人员进行快速的安装和拆卸PCB板,从而提高PCB板的装配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的电控盒第一弹性卡扣1002g设置的数量不少于两个,该设置有效保证了PCB板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优选的,所述的PCB板限位卡筋1002l、PCB板顶筋1002m设置的数量不少于两个,并且PCB板限位卡筋1002l、PCB板顶筋1002m在电控盒第四侧板1002e上间隔设置,该设置进一步提高了PCB板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进一步的,所述的电控盒卡线口1002i设置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在电控盒第三侧板1002d的左侧和右侧,该设置的目的在于将电控盒内部的插接线有序的分块接入和接出,便于操作人员或者后续的维修人员进行快捷操作,同时该设置使得从电器元件以及电容装置接入或接出的电线形成回水弯,防止电线的凝露水流入到电控盒中。
优选的,在电控盒盖1004的前表面设置有一个电控盒盖滑动键1004a,所述的电控盒盖滑动键1004a为满足手指滑动需求的箭头形状,在电控盒盖1004的下侧边设置有插接槽,用于配合电控盒第三弹性卡扣1002k的插接连接,形成电控盒第二连接部。
进一步的,在电控盒第三侧板1002d上设置有电控盒第二弹性卡扣1002j,所述的电控盒第二弹性卡扣1002j设置在远离电控盒底板1002a的一侧,该设置与电器架9上设置的电控盒装置定位件9202配合连接,便于快速定位安装电控盒装置10,进一步提高了装配效率。
优选的,在电控盒第二侧板1002c的前侧面设置电控盒第三密封板1002p和电控盒第四密封板1002q,所述的电控盒第三密封板1002p沿着电控盒第二侧板1002c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的电控盒第四密封板1002q与电控盒第三密封板1002p平行设置,在电控盒第四侧板1002e的前侧面设置电控盒第一密封板1002n、电控盒第二密封板1002o,所述的电控盒第一密封板1002n与电控盒第二密封板1002o、电控盒第三密封板1002p与电控盒第四密封板1002q之间留有空间槽,形成电控盒的密封槽,用于配合电控盒盖1004的密封连接,该设置通过单侧面双密封板的设置,一方面有效避免电控盒上的冷凝水流入电控盒内,另一方面即使电控盒内出现少量冷凝水也会在设置在内层的密封板的作用下流出电控盒,从而保证了电控盒的正常使用。
进一步的,在电控盒底板1002a与电控盒第一侧板1002b、电控盒第二侧板1002c、电控盒第三侧板1002d的连接处出都设置有PCB板支撑件1002r,所述的PCB板支撑件1002r的高度与PCB板顶筋1002m的朝前侧高度等高,该设置进一步保证了PCB板连接的稳定性。
所述的PCB板在安装时,首先将靠近电控盒第四侧板1002e的一侧划入设置在电控盒第四侧板1002e上的PCB顶筋1002m与PCB限位卡筋1002l之间,通过PCB板定位柱1002h进行定位,所述的PCB板滑动到位以后,通过手指扣压,将PCB板卡入到电控盒第一弹性卡扣1002g与PCB板支撑件1002r之间进行固定,所述的电控盒第一弹性卡扣1002g的端头位置呈三角形设置,当所述的PCB板卡入所有的电控盒第一弹性卡扣1002g后,PCB板在PCB顶筋1002m、PCB限位卡筋1002l与电控盒第一弹性卡扣1002g的作用下处于平衡放置状态,通过螺钉将PCB板与电控盒底板1002a在电控盒螺钉柱1002f处进行螺栓固定;当所述的PCB板在拆除时,先拆除电控盒螺钉柱1002f处设置的螺钉,然后按压电控盒第一弹性卡扣1002g在端头处设置的三角,可以将PCB板靠近电控盒第二侧板1002c的一侧先取出来,此时,所述的PCB板呈倾斜状放置,因此,可以将PCB板进行向上滑动从而滑出PCB顶筋1002m与PCB限位卡筋1002l的区域或者直接斜向朝电控盒第二侧板1002c的一侧拉出取出,采用该结构的电控盒10进行装置PCB板时,保证了PCB板的连接稳定性,有效提高了PCB板的装配效率,节约了时间,并且当所述的电器架进行运输或者晃动时,避免PCB发生脱落甚至位移导致整个电控系统出现问题,同时,该设置还便于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同时,在电控盒前表面的侧边上设置的密封槽有效避免了空调外机内的冷凝水流入到电控盒内部,保证了空调外机电路的正常使用。
实施例4,如图11~13所示,所述的冷凝器组件13包含三排冷凝器且呈台阶状布置,冷凝器在靠近左侧板3的一侧有向前侧板方向设置的弯折结构,冷凝器组件13在靠近左侧板的一侧设置有冷凝器连接块14,所述的冷凝器连接块14包括冷凝器连接块第一连接件141、冷凝器连接块第二连接件142和冷凝器连接块第三连接件143,在冷凝器连接块第一连接件141上设置有冷凝器连接块第一插接槽141a,在冷凝器连接块第一插接槽141a的内部设置一个冷凝器连接块第一凸筋141d,该设置被配置为对冷凝器组件的防脱设计,防止连接块脱落,在冷凝器连接块第一连接件141的右侧固定连接冷凝器连接块第二连接件142,在冷凝器连接块第二连接件142上设置有冷凝器连接块第二插接槽142a,所述的冷凝器连接块第二插接槽142a与冷凝器连接块第一插接槽141a通过冷凝器连接筋146固定连接,在冷凝器连接块第二连接件142的右侧边与冷凝器连接块第三连接件143固定连接,在冷凝器连接块第三连接件143上设置有冷凝器连接块第三插接槽143a,在冷凝器连接块第三插接槽143a内设置有冷凝器连接块第二凸筋143b,所述的冷凝器连接块第一连接件141与冷凝器连接块第二连接件142前后同排布置,冷凝器连接块第一连接件141与冷凝器连接块第三连接件143前后呈两排布置,该设置与台阶状布置布置的三排冷凝器相适应,在冷凝器连接块第二连接件142与冷凝器连接块第三连接件143的连接处设置有冷凝器连接块第一加强筋145。
优选地,在冷凝器连接块第一连接件141的左侧壁上设置有冷凝器连接块第一螺栓孔141b,形成第二连接部,该设置用于配置将冷凝器连接块14与冷凝器左侧板1303固定。
优选地,在每一块连接件上相邻的插接槽之间设置有环形连接柱144,该设置一方面增强了连接件的整体强度,另一方面也便于连接件的注塑成型,从而提高连接件的可靠性与适用性。
优选的,所述的冷凝器连接块第一连接件141、冷凝器连接块第二连接件142和冷凝器连接块第三连接件143的上下方向的长度从左向右依次减小,在连接件上设置的插接槽与冷凝器的U管对应设置,该设置一方面提高冷凝器连接块的安装和拆卸的效率。
优选的,所述的冷凝器连接块第一凸筋141d与冷凝器连接块第二凸筋143b的前表面垂直设置、主体呈三角形楔体状布置,该设置一方面保证了冷凝器连接块14与冷凝器组件13连接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也便于对冷凝器连接件14安装和拆除,从而提高了冷凝器连接块的装配效率。
优选的,所述的冷凝器连接块第一凸筋141d设置在冷凝器连接块第一连接件141的右侧,冷凝器连接块第二凸筋143b设置在冷凝器连接块第三连接件143的左侧,该设置避免了冷凝器连接块在使用过程中受力不均衡,保证了冷凝器连接件与冷凝器组件连接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冷凝器连接块的可靠性。
优选的,在冷凝器连接块第一连接件141的的左侧壁上和冷凝器连接块第三连接件143的右侧壁上设置有冷凝器连接块第一凹槽141c,该设置一方面增强冷凝器连接件13的抗变形能力,也便于冷凝器连接快的安装,提高装配效率。
优选的,所述的冷凝器组件13可以为包括两排以上的泠凝器,在冷凝器组件13上设置的冷凝器连接块14与冷凝器组件13配合设置,该设置可以根据空调柜机功率的需求选择更加合适的冷凝器配置方式,从而提高本发明的适用性。
优选的,所述的冷凝器连接块14一体成型。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空调换热结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结构包括冷凝器组件(13),所述冷凝器组件(13)包括不少于两排的冷凝器,冷凝器独立的设置在空调外机的风扇配置区,冷凝器组件(13)设置U管的连接面呈台阶状布置,在冷凝器组件(13)的U管连接面上设置有冷凝器连接块(14),所述的冷凝器连接块(14)包括冷凝器连接块连接部,在冷凝器连接块连接部上设置有与冷凝器组件(13)的U管插接配合的第一插接部,在冷凝器连接块(14)的左侧设置有与左侧板(3)可拆卸连接的第二连接部;
其中,所述的冷凝器组件(13)包括三排冷凝器,所述的三排冷凝器在靠近左侧板(3)的一侧U管的连接面呈台阶状布置,在冷凝器组件(13)U管的连接面上设置有冷凝器连接块(14),在冷凝器连接块(14)上设置的冷凝器连接块连接部包括冷凝器连接块第一连接件(141)、冷凝器连接块第二连接件(142)和冷凝器连接块第三连接件(143),所述的冷凝器连接块连接部设置有与冷凝器组件(13)的U管插接配合的插接部,所述的插接部包括在冷凝器连接块第一连接件(141)上设置的冷凝器连接块第一插接槽(141a)、在冷凝器连接块第二连接件(142)上设置的冷凝器连接块第二插接槽(142a)和在冷凝器连接块第三连接件(143)上设置的冷凝器连接块第三插接槽(143a);
所述的冷凝器连接块第一连接件(141)、冷凝器连接块第二连接件(142)和冷凝器连接块第三连接件(143)从左向右在上下方向的长度依次减小;
所述的冷凝器在靠近左侧板(3)的一侧设置有弯折结构,所述的弯折结构朝前侧板方向设置,在靠近左侧板(3)的两排泠凝器的前侧面呈第一台阶面,远离左侧板(3)的冷凝器的前侧面呈第二台阶面,所述的冷凝器连接块第一连接件(141)、冷凝器连接块第二连接件(142)的连接面与第一台阶面配合设置,冷凝器连接块第三连接件(143)的连接面与第二台阶面配合设置;
在冷凝器连接块第一插接槽(141a)内设置有冷凝器连接块第一凸筋(141d),在冷凝器连接块第三连接件(143)内设置有冷凝器连接块第二凸筋(143b),所述的冷凝器连接块第一凸筋(141d)与冷凝器连接块第二凸筋(143b)的前表面垂直设置、主体呈三角形楔体状布置;
在冷凝器连接块第一连接件(141)的的左侧壁上和冷凝器连接块第三连接件(143)的右侧壁上设置有冷凝器连接块第一凹槽(141c),所述的冷凝器连接块第一凸筋(141d)设置在冷凝器连接块第一连接件(141)的右侧,冷凝器连接块第二凸筋(143b)设置在冷凝器连接块第三连接件(143)的左侧;
所述的冷凝器连接块(14)一体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换热结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连接部包括冷凝器左侧板(1303),所述的冷凝器左侧板(1303)与冷凝器连接块第一连接件(14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换热结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凝器组件(13)包括上冷凝器组件(1301)、下冷凝器组件(1302)。
4.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一种空调换热结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冷凝器连接块第一插接槽(141a)之间、相邻的两个冷凝器连接块第二插接槽(142a)之间以及相连的两个冷凝器连接块第三插接槽(143a)之间通过环形连接柱(144)固定连接。
CN201610668096.8A 2016-08-15 2016-08-15 一种空调换热结构连接装置 Active CN1077638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68096.8A CN107763829B (zh) 2016-08-15 2016-08-15 一种空调换热结构连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68096.8A CN107763829B (zh) 2016-08-15 2016-08-15 一种空调换热结构连接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63829A CN107763829A (zh) 2018-03-06
CN107763829B true CN107763829B (zh) 2023-06-23

Family

ID=612607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68096.8A Active CN107763829B (zh) 2016-08-15 2016-08-15 一种空调换热结构连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63829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60182A (ja) * 1994-03-18 1995-10-13 Toshiba Corp 空気調和機
KR20030053861A (ko) * 2001-12-24 2003-07-02 위니아만도 주식회사 에어컨 실외기의 응축기 고정구조
CN1428577A (zh) * 2001-12-25 2003-07-09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空调机热交换器的连接装置
EP2189746A1 (de) * 2008-11-24 2010-05-26 Behr GmbH & Co. KG Halteteil zur Befestigung eines Wärmeübertragers
JP2010169357A (ja) * 2009-01-26 2010-08-0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フィンチューブ式熱交換器の保持装置
CN201724364U (zh) * 2010-05-26 2011-01-26 宁波奥克斯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室外机的冷凝器连接结构
CN202507041U (zh) * 2011-11-22 2012-10-31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空调冷凝器减振支架安装装置
CN203010792U (zh) * 2012-12-19 2013-06-19 广州松下空调器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205316514U (zh) * 2015-12-23 2016-06-15 中山长虹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冷凝器用的塑料件
JP2016109382A (ja) * 2014-12-09 2016-06-2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熱交換器及び室外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127530A (ja) * 2008-11-27 2010-06-10 Daikin Ind Ltd 空調ユニットの熱交換器、空調ユニット、および空調ユニットの熱交換器の製造方法
JP5634808B2 (ja) * 2010-09-28 2014-12-03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外ユニット
CN202254012U (zh) * 2011-09-29 2012-05-30 Tcl空调器(武汉)有限公司 一种冷凝器固定卡夹
CN103375852B (zh) * 2012-04-23 2015-09-1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室外机热交换器、空调器和除湿机
CN102692103B (zh) * 2012-05-31 2015-07-01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冷凝器及空调器
WO2014199490A1 (ja) * 2013-06-13 2014-12-1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熱交換器ユニット及び空気調和機
CN205957348U (zh) * 2015-01-23 2017-02-1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热交换器固定板以及空调机
CN205897495U (zh) * 2016-08-15 2017-01-18 宁波奥克斯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换热结构连接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60182A (ja) * 1994-03-18 1995-10-13 Toshiba Corp 空気調和機
KR20030053861A (ko) * 2001-12-24 2003-07-02 위니아만도 주식회사 에어컨 실외기의 응축기 고정구조
CN1428577A (zh) * 2001-12-25 2003-07-09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空调机热交换器的连接装置
EP2189746A1 (de) * 2008-11-24 2010-05-26 Behr GmbH & Co. KG Halteteil zur Befestigung eines Wärmeübertragers
JP2010169357A (ja) * 2009-01-26 2010-08-0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フィンチューブ式熱交換器の保持装置
CN201724364U (zh) * 2010-05-26 2011-01-26 宁波奥克斯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室外机的冷凝器连接结构
CN202507041U (zh) * 2011-11-22 2012-10-31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空调冷凝器减振支架安装装置
CN203010792U (zh) * 2012-12-19 2013-06-19 广州松下空调器有限公司 空调器
JP2016109382A (ja) * 2014-12-09 2016-06-2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熱交換器及び室外機
CN205316514U (zh) * 2015-12-23 2016-06-15 中山长虹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冷凝器用的塑料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63829A (zh) 2018-03-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007807B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03683845B (zh) 散热型功率变换器装置
US20080261508A1 (en) Exhaust system with easy installation
US20110126567A1 (en) Fixing structure for indoor/outdoor communication line of air conditioner
CN108448265B (zh) 集线装置及空调器
CN112894068A (zh) 一种具有保护作用的氩弧焊机
CN107763829B (zh) 一种空调换热结构连接装置
CN202652079U (zh) 一种可进行前检修的逆变装置
CN205792184U (zh) 实用便捷的变频器
CN203279384U (zh) 一种电器盒及具有该电器盒的空调器
CN112820593A (zh) 一种断路器的接线装置
CN112595143A (zh) 一种清洁能源设备用的高效散热装置及方法
CN112086923A (zh) 一种新型母线系统
CN208508000U (zh) 一种带插接口密集母线槽接头器的弹夹结构
CN217182694U (zh) 一种组装式户内照明配电箱
CN104377557A (zh) 一种微型断路器安装座
CN215070447U (zh) 空调室外机接地结构及空调
CN210980099U (zh) 一种空调器
CN208459963U (zh) 一种热插拔风扇模组
CN2425441Y (zh) 电池电缆走线灵活的直流配电柜
CN205792185U (zh) 性能可靠的变频器
CN205897495U (zh) 一种空调换热结构连接装置
CN214867903U (zh) 一种具有保护作用的氩弧焊机
CN204315925U (zh) 一种微型断路器安装座
CN220355586U (zh) 一种窗式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