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45579A - 一种具有气浮支撑功能的卷对卷印刷电子喷墨加工平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气浮支撑功能的卷对卷印刷电子喷墨加工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45579A
CN107745579A CN201711107290.XA CN201711107290A CN107745579A CN 107745579 A CN107745579 A CN 107745579A CN 201711107290 A CN201711107290 A CN 201711107290A CN 107745579 A CN107745579 A CN 1077455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s
air supporting
fixed
array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10729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45579B (zh
Inventor
刘敬猛
陈莎莎
陈伟海
张建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ETC North digital technology (Shandong)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ha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Beihang University
Publication of CN1077455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455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455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455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5/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continuous form, e.g. webs
    • B41J15/04Supporting, feeding, or guiding devices; Mountings for web rolls or spindl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气浮滚筒支撑的卷对卷印刷电子喷墨加工平台。该加工平台从右至左顺次将放卷机构(1)、张力调节机构(2)、静态气浮滚筒(4)、张力检测机构(5)和收卷机构(6)安装在同一底板(7C)上,喷头安装机构固定在静态气浮滚筒的上方。本发明加工平台通过使用静态气浮滚筒代替传统的转动滚筒,在多孔筒体与柔性薄膜间生成一层气膜,将薄膜与多孔筒体分离开来,消除转动滚筒的加工误差和装配误差带来的薄膜位置误差,提升印刷电子喷墨打印的打印精度。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气浮支撑功能的卷对卷印刷电子喷墨加工平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卷对卷印刷电子技术领域,更特别地说,是指一种具有气浮支撑功能的卷对卷印刷电子喷墨加工平台。
背景技术
在卷对卷印刷电子技术领域中,印刷电子技术需要能够印刷具有多层结构特性的功能型器件,对于这类器件而言,层与层之间的套准精度(Overlay Accuracy)至关重要,套准精度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电子器件的性能。要印刷这样的器件,就需要一套精密对准系统来实现层与层间的套准。在现今高端的印刷电子设备中,一套超精密的对准系统不可或缺,且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
在现有的卷对卷印刷电子设备的多层印刷单元中,滚筒对薄膜同时起到支撑和传动两个作用。对于高速转动的滚筒而言,一旦滚筒的加工装配存在偏心、不同轴等问题,薄膜与滚筒之间将产生相对跳动,形成动态误差源。尽管通过误差测量和伺服控制可以对误差进行补偿,但由于滚筒的质量和转动惯量较大,反馈系统的带宽往往受到限制,在快速印刷的情况下,动态误差很难被完全消除,从而限制了套准精度的提升,因此消除动态误差源将是提高套准精度的关键。此外,薄膜与滚筒的接触式传动存在摩擦和振动等问题,这就有可能导致柔性薄膜被刚性滚筒划伤,从而影响印刷质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卷对卷印刷电子设备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具有气浮支撑功能的卷对卷印刷电子喷墨加工平台。本发明平台采用模块化设计各个机构,另一方面应用两个静态气浮支撑滚筒代替传统转动滚筒,解决传统转动滚筒与柔性薄膜相接触时,造成的转动滚筒自身的加工误差和装配误差会对薄膜的位置精度产生负面影响。设计的静态气浮支撑滚筒将外部气源通过进气口进入气浮滚筒本体内部,然后从气浮滚筒本体上的小孔节流器流出,在气浮滚筒本体和柔性薄膜之间形成一层气膜,所述气膜使得柔性薄膜与气浮滚筒本体表面分离开来,从而消除了传统转动滚筒的加工误差和安装误差带来的对薄膜位置套准精度的影响。
本发明是一种具有气浮支撑功能的卷对卷印刷电子喷墨加工平台,该平台包括有放卷机构(1)、张力调节机构(2)、喷头安装机构(3)、静态气浮滚筒组件(4)、张力检测机构(5)、收卷机构(6)、外箱体(7A)、透明罩(7B)和底板(7C)。
放卷机构(1)包括有A伺服电机(10A)、AA支架(1A)、AB支架(1B)、放卷激光测距传感器(1C)、放卷减速器(1D)、放卷套筒(1E)、放卷气涨轴(1F)、放卷卷芯筒(1G)、放卷联轴器(1H)和放卷深沟球轴承(1I)。A伺服电机(10A)的输出轴上安装有放卷减速器(1D),放卷减速器(1D)与放卷气涨轴(1F)的连接端之间安装有放卷联轴器(1H),且放卷气涨轴(1F)的连接端上还套接有放卷深沟球轴承(1I)。
AA支架(1A)的下端固定在底板(7C)上,AA支架(1A)的上端安装有放卷激光测距传感器(1C)。AB支架(1B)的下端固定在底板(7C)上,AB支架(1B)上端的前侧板的通孔中安装有放卷深沟球轴承(1I),AB支架(1B)上端的后侧板上安装有放卷减速器(1D)。放卷套筒(1E)上缠绕有PET柔性薄膜(8)。放卷套筒(1E) 与放卷气涨轴(1F)之间设置有放卷卷芯筒(1G)。
张力调节机构(2)包括有辊轴传输张力调节组件、BA支架(2F)、BB支架(2J)、 BC支架(2G)、BD支架(2M)、BA弹簧(2H)、BB弹簧(2K)、BA弹簧固定滑块(2I)、BB弹簧固定滑块(2L);BA支架(2F)与BB支架(2J)固定在底板(7C) 上,且BA支架(2F)与BB支架(2J)之间固定安装辊轴传输张力调节组件。BC支架(2G)与BD支架(2M)固定在底板(7C)上,且BC支架(2G)位于BA支架 (2F)的外侧,BD支架(2M)位于BB支架(2J)的外侧。
BA支架(2F)上设有BA通孔(2F1)和BB通孔;所述BA通孔(2F1)用于放置BA弹簧固定滑块(2I),使BA弹簧固定滑块(2I)在此BA通孔(2F1)内运动不受干涉;所述BB通孔用于安装BA挂勾(2N),BA挂勾(2N)上挂接有BA弹簧 (2H)的上端。
BB支架(2J)上设有BC通孔(2J1)和BD通孔;所述BC通孔(2J1)用于放置BB弹簧固定滑块(2L),使BB弹簧固定滑块(2L)在此BC通孔(2J1)内运动不受干涉;所述BD通孔用于安装BB挂勾(2P),BB挂勾(2P)上挂接有BB弹簧(2K)的上端。
BC支架(2G)上设有BA导轨(2G1)。BA弹簧固定滑块(2I)在所述BA导轨 (2G1)上运动。BA弹簧固定滑块(2I)的上端设有用于BA弹簧(2H)的下端固定用的通孔。BA弹簧固定滑块(2I)的另一面板上固定安装有BF轴支座(2C2)。
BD支架(2M)上设有BB导轨(2M1)。BB弹簧固定滑块(2L)在所述BB导轨(2M1)上运动。BB弹簧固定滑块(2L)的上端设有用于BB弹簧(2K)的下端固定用的通孔。BB弹簧固定滑块(2L)的另一面板上固定安装有BE轴支座(2C1)。
辊轴传输张力调节组件由五个结构相同的辊轴单元组成,每个辊轴单元由辊轴、芯轴、深沟球轴承和轴支座组成,辊轴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深沟球轴承,且深沟球轴承套接在芯轴上,芯轴的两端分别与轴支座固定,两个轴支座分别安装在BA支架(2F)、BB 支架(2J)上。
喷头安装机构(3)包括CA振动测量传感器(3-2)、CB振动测量传感器(3-3)、三轴运动平台(3I)、用于支撑三轴运动平台(3I)的多个支架;
CA支架(3A)的下端固定在底板(7C)上,CA支架(3A)的上端通过铰链与 CA底座(3G)的第二角固定。
CC支架(3C)的下端固定在底板(7C)上,CC支架(3C)的上端通过铰链与 CA底座(3G)的第一角固定。
CD支架(3D)的下端固定在底板(7C)上,CD支架(3D)的上端通过铰链与 CA底座(3G)的第三角固定。
CF支架(3F)的下端固定在底板(7C)上,CF支架(3F)的上端通过铰链与 CA底座(3G)的第四角固定。
CB支架(3B)的下端固定在底板(7C)上,CB支架(3B)的上端与CA横板 (3H)的前端固定;CE支架(3E)的下端固定在底板(7C)上,CE支架(3E)的上端与CA横板(3H)的后端固定;CA横板(3H)上安装有CB二维滑台(3-4); CB二维滑台(3-4)上固定有CB振动测量传感器(3-3)。
三轴运动平台(3I)中的第一Y轴导轨(3I1)与第二Y轴导轨(3I2)平行放置,且固定在CA底座(3G)上方;X轴导轨(3I3)的前端通过第一L形滑块(3I4)与第一Y轴导轨(3I1)活动连接,X轴导轨(3I3)的后端通过第二L形滑块(3I5)与第二Y轴导轨(3I2)活动连接;Z轴导轨(3I6)的下端通过CA滑块(3I7)与X轴导轨(3I3)活动连接;Z轴导轨(3I6)的上端安装有第三L形滑块(3I9),第二L 形滑块(3I9)上固定有CB横板(3I8);CB横板(3I8)上安装有CA二维滑台(3-5); CA二维滑台(3-5)上固定有CA振动测量传感器(3-2)。第三L形滑块(3I9)的下端固定了喷头(3-1)。
静态气浮滚筒组件(4)包括有第一阵列通孔气浮筒(4A)、第二阵列通孔气浮筒(4B)、DA弧形托板(4E)、DB弧形托板(4F)、DA支架(4C)和DB支架(4D);
DA支架(4C)的下端固定在底板(7C)上,DA支架(4C)的上端固定有DA 弧形托板(4E);
DB支架(4D)的下端固定在底板(7C)上,DB支架(4D)的上端固定有DB 弧形托板(4F);
DA弧形托板(4E)的上方固定有第一阵列通孔气浮筒(4A),且DA弧形托板(4E) 的上弧形面与第一阵列通孔气浮筒(4A)的筒体紧贴;
DB弧形托板(4F)的上方固定有第二阵列通孔气浮筒(4B),且DB弧形托板(4F) 的上弧形面与第二阵列通孔气浮筒(4B)的筒体紧贴;
第一阵列通孔气浮筒(4A)内部为DA空腔(4A4),DA空腔(4A4)用于存储经DA进气嘴(4A1)进入第一阵列通孔气浮筒(4A)内部的压缩空气;第一阵列通孔气浮筒(4A)的一端设有DA进气嘴(4A1),第一阵列通孔气浮筒(4A)的另一端连接有用于测量DA空腔(4A4)中气体压力的DA压力表(4A2)。第一阵列通孔气浮筒(4A)的DA多孔筒体(4A3)上设有阵列排布的DA通孔(4A3A);
第二阵列通孔气浮筒(4B)内部为DB空腔(4B4),DB空腔(4B4)用于存储经DB进气嘴(4B1)进入第二阵列通孔气浮筒(4B)内部的压缩空气;第二阵列通孔气浮筒(4B)的一端设有DB进气嘴(4B1),第二阵列通孔气浮筒(4B)的另一端连接有用于测量DB空腔(4B4)中气体压力的DB压力表(4B2)。第二阵列通孔气浮筒(4B)的DB多孔筒体(4B3)上设有阵列排布的DB通孔(4B3A);
张力检测机构(5)包括有EA支架(5A)、EB支架(5B)、EA张力检测传感器 (5C)、EB张力检测传感器(5D)、EA辊轴单元(5-1)、EB辊轴单元(5-2)、EC 辊轴单元(5-3)、ED辊轴单元(5-4)和EE辊轴单元(5-5)。
收卷机构(6)包括有B伺服电机(10B)、FA支架(6A)、FB支架(6B)、收卷激光测距传感器(6C)、收卷减速器(6D)、收卷套筒(6E)、收卷气涨轴(6F)、收卷卷芯筒(6G)、收卷联轴器(6H)和收卷深沟球轴承(6I)。B伺服电机(10B)的输出轴上安装有收卷减速器(6D),收卷减速器(6D)与收卷气涨轴(6F)的连接端之间安装有收卷联轴器(6H),且收卷气涨轴(6F)的连接端上还套接有收卷深沟球轴承(6I)。
FA支架(6A)的下端固定在底板(7C)上,FA支架(6A)的上端安装有收卷激光测距传感器(6C)。FB支架(6B)的下端固定在底板(7C)上,FB支架(6B)上端的前侧板的通孔中安装有收卷深沟球轴承(6I),FB支架(6B)上端的后侧板上安装有收卷减速器(6D)。
收卷套筒(6E)上收回缠绕PET柔性薄膜(8)。在A伺服电机(10A)与B伺服电机(10B)的协作下,使PET柔性薄膜(8)收回在收卷套筒(6E)上。收卷套筒 (6E)与收卷气涨轴(6F)之间设置有收卷卷芯筒(6G)。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有气浮支撑功能的卷对卷印刷电子喷墨加工平台的结构图。
图1A是本发明具有气浮支撑功能的卷对卷印刷电子喷墨加工平台另一视角的结构图。
图1B是本发明具有气浮支撑功能的卷对卷印刷电子喷墨加工平台未装配外部壳体的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中张力调节机构的结构图。
图2A是本发明中张力调节机构另一视角的结构图。
图2B是本发明中张力调节机构中弹性辊部分的正视图。
图2C是本发明中张力调节机构辊部分的结构图。
图2D是本发明中张力调节机构中第一辊轴单元的分解图。
图3是本发明中喷头安装机构的三轴运动平台的结构图。
图3A是本发明中喷头安装机构的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中静态气浮滚筒组件的结构图。
图4A是本发明中静态气浮滚筒组件的多孔筒体剖面图。
图5是本发明中张力检测机构的结构图。
图5A是本发明中张力检测机构的辊轴分解图。
图6是本发明中收卷机构的结构图。
图6A是本发明中收卷机构的运动部分的结构分解图。
图7是本发明中放卷机构的结构图。
图7A是本发明中放卷机构的运动部分的结构分解图。
图8是本发明的PET柔性薄膜的运动方向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见图1、图1A、图1B所示,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具有气浮支撑功能的卷对卷印刷电子喷墨加工平台,该平台包括有放卷机构1、张力调节机构2、喷头安装机构3、静态气浮滚筒组件4、张力检测机构5、收卷机构6、外箱体7A、透明罩7B和底板7C。
放卷机构1
参见图1、图1B、图7、图7A所示,放卷机构1包括有A伺服电机10A、AA支架1A、AB支架1B、放卷激光测距传感器1C、放卷减速器1D、放卷套筒1E、放卷气涨轴1F、放卷卷芯筒1G、放卷联轴器1H和放卷深沟球轴承1I。A伺服电机10A 的输出轴上安装有放卷减速器1D,放卷减速器1D与放卷气涨轴1F的连接端之间安装有放卷联轴器1H,且放卷气涨轴1F的连接端上还套接有放卷深沟球轴承1I(即放卷深沟球轴承1I的内圈与放卷气涨轴1F的连接端通过键与键槽的配合来达到固定,这是一种常规的轴接方式)。在本发明中,A伺服电机10A工作在力矩模式,用于控制PET 柔性薄膜8的张力;而收卷机构6中的B伺服电机10B工作在速度模式,用于控制PET柔性薄膜8的运动速度。选用可以改变外径的放卷气涨轴1F实现PET柔性薄膜8的柔性传输;而收卷机构6中的可以改变外径的收卷气涨轴6F实现PET柔性薄膜8 的柔性收卷。
AA支架1A的下端固定在底板7C上,AA支架1A的上端安装有放卷激光测距传感器1C。所述放卷激光测距传感器1C与放卷套筒1E的最大距离不得超过30cm。在本发明中,卷对卷印刷电子喷墨加工平台的控制中心通孔放卷激光测距传感器1C获取的距离信息来调节A伺服电机10A的输出速度,从而达到控制PET柔性薄膜8的运动速度。缠绕在放卷套筒1E上的PET柔性薄膜8最初是有一定厚度的,在加工过程中,厚度会变小,因此需要实时调节放卷的速度以达到保持在同一放卷速度下的卷对卷印刷。
AB支架1B的下端固定在底板7C上,AB支架1B上端的前侧板的通孔中安装有放卷深沟球轴承1I(即放卷深沟球轴承1I的外圈与AB支架1B上端的前侧板固定), AB支架1B上端的后侧板上安装有放卷减速器1D。
放卷套筒1E上缠绕有PET柔性薄膜8。在A伺服电机10A与B伺服电机10B 的协作下,PET柔性薄膜8向左运动(如图8所示),沿箭头方向运动。放卷套筒1E 与放卷气涨轴1F之间设置有放卷卷芯筒1G。
在本发明中,在A伺服电机10A的运动下,该运动传递至放卷气涨轴1F上,在放卷气涨轴1F的运动下带去放卷套筒1E作圆周运动,以此实现放出PET柔性薄膜8,且使PET柔性薄膜8如图8所示的箭头方向运动。
张力调节机构2
参见图1、图1B、图2、图2A所示,张力调节机构2包括有辊轴传输张力调节组件、BA支架2F、BB支架2J、BC支架2G、BD支架2M、BA弹簧2H、BB弹簧 2K、BA弹簧固定滑块2I、BB弹簧固定滑块2L;其中,BA支架2F与BB支架2J 的结构相同,BC支架2G与BD支架2M的结构相同。BA支架2F与BC支架2G也构成张力调节前端支撑单元,BB支架2J与BD支架2M也构成张力调节后端支撑单元。BA支架2F与BB支架2J固定在底板7C上,且BA支架2F与BB支架2J之间固定安装辊轴传输张力调节组件。BC支架2G与BD支架2M固定在底板7C上,且BC支架2G位于BA支架2F的外侧,BD支架2M位于BB支架2J的外侧。
BA支架2F上设有BA通孔2F1和BB通孔;所述BA通孔2F1用于放置BA弹簧固定滑块2I,使BA弹簧固定滑块2I在此BA通孔2F1内运动不受干涉;所述BB 通孔用于安装BA挂勾2N,BA挂勾2N上挂接有BA弹簧2H的上端。
BB支架2J上设有BC通孔2J1和BD通孔;所述BC通孔2J1用于放置BB弹簧固定滑块2L,使BB弹簧固定滑块2L在此BC通孔2J1内运动不受干涉;所述BD 通孔用于安装BB挂勾2P,BB挂勾2P上挂接有BB弹簧2K的上端。
如图2B所示,BC支架2G上设有BA导轨2G1。BA弹簧固定滑块2I在所述 BA导轨2G1上运动。BA弹簧固定滑块2I的上端设有用于BA弹簧2H的下端固定用的通孔。BA弹簧固定滑块2I的另一面板上固定安装有BF轴支座2C2(属于第三辊轴单元2-3)。
如图2B所示,BD支架2M上设有BB导轨2M1。BB弹簧固定滑块2L在所述 BB导轨2M1上运动。BB弹簧固定滑块2L的上端设有用于BB弹簧2K的下端固定用的通孔。BB弹簧固定滑块2L的另一面板上固定安装有BE轴支座2C1(属于第三辊轴单元2-3)。
辊轴传输张力调节组件由五个结构相同的辊轴单元组成(如图2C所示),每个辊轴单元(如图2D所示)由辊轴、芯轴、深沟球轴承和轴支座组成,辊轴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深沟球轴承,且深沟球轴承套接在芯轴上,芯轴的两端分别与轴支座固定,两个轴支座分别安装在BA支架2F、BB支架2J上。为了方便区别说明,五个结构相同的辊轴单元分别定义名称为第一辊轴单元2-1(如图2D所示)、第二辊轴单元2-2、第三辊轴单元2-3、第四辊轴单元2-4和第五辊轴单元2-5。
如图2D所示,第一辊轴单元2-1包括有BA辊轴2A、BA芯轴2A5、BA深沟球轴承2A3、BB深沟球轴承2A4、BA轴支座2A1和BB轴支座2A2;BA轴支座2A1 固定在BA支架2F上,BB轴支座2A2固定在BB支架2J上,且BA轴支座2A1与 BB轴支座2A2相对设置;BA辊轴2A的前端设有用于安装BB深沟球轴承2A4的 BB沉头腔2A-1,BA辊轴2A的后端设有用于安装BA深沟球轴承2A3的BA沉头腔; BA芯轴2A5穿过BA辊轴2A的BA中心通孔2A-2后,且BA芯轴2A5的两端分别与BA深沟球轴承2A3、BB深沟球轴承2A4套接,在两端BA深沟球轴承2A3、BB 深沟球轴承2A4的作用下使得BA辊轴2A相对BA芯轴2A5转动;BA芯轴2A5的前端安装在BB轴支座2A2的通孔内,且通过穿过BB轴支座2A2通孔的BB六角螺钉2A7顶紧;BA芯轴2A5的后端安装在BA轴支座2A1的通孔内,且通过穿过BA 轴支座2A1通孔的BA六角螺钉2A6顶紧。
如图2C所示,及参考图2D所示的第一辊轴单元2-1的结构图,同理可得第二辊轴单元2-2包括有BB辊轴2B、BB芯轴、BC深沟球轴承、BD深沟球轴承、BC轴支座2B1和BD轴支座2B2;BC轴支座2B1固定在BA支架2F上,BD轴支座2B2 固定在BB支架2J上,且BB轴支座2B1与BD轴支座2B2相对设置;BB辊轴2B 的前端设有用于安装BD深沟球轴承的BD沉头腔,BB辊轴2B的后端设有用于安装 BC深沟球轴承的BC沉头腔;BB芯轴穿过BB辊轴2B的BB中心通孔后,且BB芯轴的两端分别与BC深沟球轴承、BD深沟球轴承套接,在两端BC深沟球轴承、BD 深沟球轴承的作用下使得BB辊轴2B相对BB芯轴转动;BB芯轴的前端安装在BD 轴支座2B2的通孔内,且通过穿过BD轴支座2B2通孔的BD六角螺钉顶紧;BB芯轴的后端安装在BC轴支座2B1的通孔内,且通过穿过BC轴支座2B1通孔的BC六角螺钉顶紧。
如图2C所示,及参考图2D所示的第一辊轴单元2-1的结构图,同理可得第三辊轴单元2-3包括有BC辊轴2C、BC芯轴、BE深沟球轴承、BF深沟球轴承、BE轴支座2C1和BF轴支座2C2;BE轴支座2C1固定在BA弹簧固定滑动2I上,BF轴支座2C2固定在BB弹簧固定滑块2L上,且BE轴支座2C1与BF轴支座2C2相对设置;BC辊轴2C的前端设有用于安装BF深沟球轴承的BF沉头腔,BC辊轴2C的后端设有用于安装BE深沟球轴承的BE沉头腔;BC芯轴穿过BC辊轴2C的BC中心通孔后,且BC芯轴的两端分别与BE深沟球轴承、BF深沟球轴承套接,在两端BE 深沟球轴承、BF深沟球轴承的作用下使得BC辊轴2C相对BC芯轴转动;BC芯轴的前端安装在BF轴支座2C2的通孔内,且通过穿过BF轴支座2C2通孔的BF六角螺钉顶紧;BC芯轴的后端安装在BE轴支座2C1的通孔内,且通过穿过BE轴支座2C1 通孔的BE六角螺钉顶紧。
如图2C所示,及参考图2D所示的第一辊轴单元2-1的结构图,同理可得第四辊轴单元2-4包括有BD辊轴2D、BD芯轴、BG深沟球轴承、BH深沟球轴承、BG轴支座2D1和BH轴支座2D2;BG轴支座2D1固定在BA支架2F上,BH轴支座2C2 固定在BB支架2J上,且BG轴支座2D1与BH轴支座2D2相对设置;BD辊轴2D 的前端设有用于安装BH深沟球轴承的BH沉头腔,BD辊轴2D的后端设有用于安装 BG深沟球轴承的BG沉头腔;BD芯轴穿过BD辊轴2D的BD中心通孔后,且BD 芯轴的两端分别与BG深沟球轴承、BH深沟球轴承套接,在两端BG深沟球轴承、BH 深沟球轴承的作用下使得BD辊轴2D相对BD芯轴转动;BD芯轴的前端安装在BH 轴支座2D2的通孔内,且通过穿过BH轴支座2D2通孔的BH六角螺钉顶紧;BD芯轴的后端安装在BG轴支座2D1的通孔内,且通过穿过BG轴支座2D1通孔的BG六角螺钉顶紧。
如图2C所示,及参考图2D所示的第一辊轴单元2-1的结构图,同理可得第五辊轴单元2-5包括有BE辊轴2E、BE芯轴、BI深沟球轴承、BJ深沟球轴承、BI轴支座2E1和BJ轴支座2E2;BI轴支座2D1固定在BA支架2F上,BJ轴支座2E2固定在BB支架2J上,且BI轴支座2E1与BJ轴支座2E2相对设置;BE辊轴2E的前端设有用于安装BJ深沟球轴承的BJ沉头腔,BE辊轴2E的后端设有用于安装BI 深沟球轴承的BI沉头腔;BE芯轴穿过BE辊轴2E的BE中心通孔后,且BE芯轴的两端分别与BI深沟球轴承、BJ深沟球轴承套接,在两端BI深沟球轴承、BJ深沟球轴承的作用下使得BE辊轴2E相对BE芯轴转动;BE芯轴的前端安装在BJ轴支座 2E2的通孔内,且通过穿过BJ轴支座2E2通孔的BJ六角螺钉顶紧;BE芯轴的后端安装在BI轴支座2E1的通孔内,且通过穿过BI轴支座2E1通孔的BI六角螺钉顶紧。
在本发明中,通过弹簧(2H、2K)连接的第三辊轴单元2-3,在收卷机构5拉动 PET柔性薄膜8运动的拉力下,能够对PET柔性薄膜8的张力波动进行被动调节。
喷头安装机构3
参见图1、图1B、图3、图3A所示,喷墨系统的喷头3-1固定在喷头安装机构3 上。喷头安装机构3包括CA振动测量传感器3-2、CB振动测量传感器3-3、三轴运动平台3I、用于支撑三轴运动平台3I的多个支架;CA支架3A、CC支架3C、CD支架3D和CF支架3F的结构相同;CB支架3B和CE支架3E的结构相同。
CA支架3A的下端固定在底板7C上,CA支架3A的上端通过铰链与CA底座3G 的第二角固定。
CC支架3C的下端固定在底板7C上,CC支架3C的上端通过铰链与CA底座 3G的第一角固定。
CD支架3D的下端固定在底板7C上,CD支架3D的上端通过铰链与CA底座 3G的第三角固定。
CF支架3F的下端固定在底板7C上,CF支架3F的上端通过铰链与CA底座3G 的第四角固定。
CB支架3B的下端固定在底板7C上,CB支架3B的上端与CA横板3H的前端固定;CE支架3E的下端固定在底板7C上,CE支架3E的上端与CA横板3H的后端固定;CA横板3H上安装有CB二维滑台3-4;CB二维滑台3-4上固定有CB振动测量传感器3-3。
三轴运动平台3I中的第一Y轴导轨3I1与第二Y轴导轨3I2平行放置,且固定在CA底座3G上方;X轴导轨3I3的前端通过第一L形滑块3I4与第一Y轴导轨3I1活动连接,X轴导轨3I3的后端通过第二L形滑块3I5与第二Y轴导轨3I2活动连接;Z 轴导轨3I6的下端通过CA滑块3I7与X轴导轨3I3活动连接;Z轴导轨3I6的上端安装有第三L形滑块3I9,第二L形滑块3I9上固定有CB横板3I8;CB横板3I8上安装有CA二维滑台3-5;CA二维滑台3-5上固定有CA振动测量传感器3-2。第三L 形滑块3I9的下端固定了喷头3-1。
在本发明中,喷头3-1的运动通过三轴运动平台3I调节,而三轴运动平台3I的运动受控于卷对卷印刷电子设备的中心控制单元。
静态气浮滚筒组件4
参见图1、图1B、图4、图4A所示,静态气浮滚筒组件4包括有第一阵列通孔气浮筒4A、第二阵列通孔气浮筒4B、DA弧形托板4E、DB弧形托板4F、DA支架4C 和DB支架4D;
DA支架4C的下端固定在底板7C上,DA支架4C的上端固定有DA弧形托板 4E;
DB支架4D的下端固定在底板7C上,DB支架4D的上端固定有DB弧形托板 4F;
DA弧形托板4E的上方固定有第一阵列通孔气浮筒4A,且DA弧形托板4E的上弧形面与第一阵列通孔气浮筒4A的筒体紧贴,以保证第一阵列通孔气浮筒4A在充入气体后,运行工作时的稳定性;
DB弧形托板4F的上方固定有第二阵列通孔气浮筒4B,且DB弧形托板4F的上弧形面与第二阵列通孔气浮筒4B的筒体紧贴,以保证第二阵列通孔气浮筒4B在充入气体后,运行工作时的稳定性。
如图4A所示,第一阵列通孔气浮筒4A内部为DA空腔4A4,DA空腔4A4用于存储经DA进气嘴4A1进入第一阵列通孔气浮筒4A内部的压缩空气;第一阵列通孔气浮筒4A的一端设有DA进气嘴4A1,第一阵列通孔气浮筒4A的另一端连接有用于测量DA空腔4A4中气体压力的DA压力表4A2。第一阵列通孔气浮筒4A的DA多孔筒体4A3上设有阵列排布的DA通孔4A3A,所述DA通孔4A3A可以是四分之三、四分之二或者四分之一布满DA多孔筒体4A3,阵列排布的DA多孔通孔4A3用于将经DA进气嘴4A1充入到DA空腔4A4中的压缩空气排放出来,在排放恒压空气的条件下,前行着的PET柔性薄膜8被迫与第一阵列通孔气浮筒4A的DA多孔筒体4A3 之间形成一层间隙非常小的气膜层,即PET柔性薄膜8不贴敷在DA多也筒体4A3表面,而达到气膜分离效果,真正实现静态滚筒的传输来提高卷对卷印刷电子设备的套准精度。
如图4A所示,第二阵列通孔气浮筒4B内部为DB空腔4B4,DB空腔4B4用于存储经DB进气嘴4B1进入第二阵列通孔气浮筒4B内部的压缩空气;第二阵列通孔气浮筒4B的一端设有DB进气嘴4B1,第二阵列通孔气浮筒4B的另一端连接有用于测量DB空腔4B4中气体压力的DB压力表4B2。第二阵列通孔气浮筒4B的DB多孔筒体4B3上设有阵列排布的DB通孔4B3A,所述DB通孔4B3A可以是四分之三、四分之二或者四分之一布满DB多孔筒体4B3,阵列排布的DB多孔通孔4B3用于将经DB进气嘴4B1充入到DB空腔4B4中的压缩空气排放出来,在排放恒压空气的条件下,前行着的PET柔性薄膜8被迫与第二阵列通孔气浮筒4B的DB多孔筒体4B3 之间形成一层间隙非常小的气膜层,即PET柔性薄膜8不贴敷在DB多也筒体4B3表面,而达到气膜分离效果,真正实现静态滚筒的传输来提高卷对卷印刷电子设备的套准精度。
在本发明中,筒体上设置阵列排布的通孔,使外部气源通过气浮滚筒上的进气口进入滚筒内部,从滚筒表面的小孔(DA通孔、DB通孔)节流流出,在滚筒和PET柔性薄膜8之间形成一层气膜,将滚筒与PET柔性薄膜8分离开来,从而消除了传统转动滚筒的加工误差和安装误差带对PET柔性薄膜8位置精度的影响。
在本发明中,通过使用静止的气浮滚筒代替传统的转动滚筒,在滚筒与PET柔性薄膜8间生成一层气膜,将PET柔性薄膜8与滚筒分离开来,消除转动滚筒的加工误差和装配误差带来的薄膜位置误差,提升印刷电子喷墨打印的打印精度。利用一层气膜将滚筒与PET柔性薄膜8隔开,使滚筒对PET柔性薄膜8只起静态支撑作用,而不起传动作用。这是一种“化动为静”的控制思想。如果仅让滚筒起支撑作用,那么一方面会使得整个控制过程从原来复杂的动态控制变为相对简单的静态控制,提高了控制精度;另一方面还可以消除滚筒加工、装配误差对套准精度的影响。
张力检测机构5
参见图1、图1B、图5、图5A所示,张力检测机构5包括有EA支架5A、EB 支架5B、EA张力检测传感器5C、EB张力检测传感器5D、EA辊轴单元5-1、EB 辊轴单元5-2、EC辊轴单元5-3、ED辊轴单元5-4和EE辊轴单元5-5。
如图5、图5A所示,EA辊轴单元5-1包括有EA辊轴5E、EA芯轴5E5、EA 深沟球轴承5E3、EB深沟球轴承5E4、EA轴支座5E1和EB轴支座5E2;EA轴支座5E1固定在EA张力检测传感器5C上,EA张力检测传感器5C固定在EA支架5A 上,EB轴支座5E2固定在EB张力检测传感器5D上,EB张力检测传感器5D固定在EB支架5B上,且EA支架5A与EB支架5B相对设置固定在底板7C上;EA辊轴5E的前端设有用于安装EA深沟球轴承5E3的EA沉头腔5E-1,EA辊轴5E的后端设有用于安装EB深沟球轴承5E4的EB沉头腔;EA芯轴5E5穿过EA辊轴5E的 EA中心通孔5E-2后,且EA芯轴5E5的两端分别与EA深沟球轴承5E3、EB深沟球轴承5E4套接,在两端EA深沟球轴承5E3、EB深沟球轴承5E4的作用下使得EA 辊轴5E相对EA芯轴5E5转动;EA芯轴5E5的前端安装在EB轴支座5E2的通孔内,EA芯轴5E5的后端安装在EA轴支座5E1的通孔内。
如图5、图5A所示,EB辊轴单元5-2包括有EB辊轴5F、EB芯轴5F5、EC 深沟球轴承5F3、ED深沟球轴承5F4、EC轴支座5F1和ED轴支座5F2;EC轴支座5F1固定在EA支架5A上,ED轴支座5F2固定在EB支架5B上;EB辊轴5F 的前端设有用于安装EC深沟球轴承5F3的EC沉头腔5F-1,EB辊轴5F的后端设有用于安装ED深沟球轴承5F4的ED沉头腔;EB芯轴5F5穿过EB辊轴5F的EB 中心通孔5F-2后,且EB芯轴5F5的两端分别与EC深沟球轴承5F3、ED深沟球轴承5F4套接,在两端EC深沟球轴承5F3、ED深沟球轴承5F4的作用下使得EB辊轴5F相对EB芯轴5F5转动;EB芯轴5F5的前端安装在EC轴支座5F1的通孔内,且通过穿过EC轴支座5F1通孔的EA六角螺钉5F6顶紧;EB芯轴5F5的后端安装在ED轴支座5F2的通孔内,且通过穿过ED轴支座5F2通孔的EB六角螺钉5F7顶紧。
如图5、图5A所示,EC辊轴单元5-3包括有EC辊轴5G、EC芯轴5G5、EE 深沟球轴承5G3、EF深沟球轴承5G4、EE轴支座5G1和EF轴支座5G2;EE轴支座5G1固定在EA支架5A上,EF轴支座5G2固定在EB支架5B上;EA辊轴5G 的前端设有用于安装EE深沟球轴承5G3的EE沉头腔5G-1,EC辊轴5G的后端设有用于安装EF深沟球轴承5G4的EF沉头腔;EC芯轴5G5穿过EC辊轴5G的EC 中心通孔5G-2后,且EC芯轴5G5的两端分别与EE深沟球轴承5G3、EF深沟球轴承5G4套接,在两端EE深沟球轴承5G3、EF深沟球轴承5G4的作用下使得EC辊轴5G相对EC芯轴5G5转动;EC芯轴5G5的前端安装在EE轴支座5G1的通孔内,且通过穿过EE轴支座5G1通孔的EC六角螺钉5G6顶紧;EC芯轴5G5的后端安装在EF轴支座5G2的通孔内,且通过穿过EF轴支座5G2通孔的ED六角螺钉5G7 顶紧。
如图5、图5A所示,ED辊轴单元5-4包括有ED辊轴5H、ED芯轴5H5、EG 深沟球轴承5H3、EH深沟球轴承5H4、EG轴支座5H1和EH轴支座5H2;EG轴支座5H1固定在EA支架5A上,EH轴支座5H2固定在EB支架5B上;ED辊轴 5H的前端设有用于安装EG深沟球轴承5H3的EG沉头腔5H-1,ED辊轴5H的后端设有用于安装EH深沟球轴承5H4的EH沉头腔;ED芯轴5H5穿过ED辊轴5H 的ED中心通孔5H-2后,且ED芯轴5H5的两端分别与EG深沟球轴承5H3、EH 深沟球轴承5H4套接,在两端EG深沟球轴承5H3、EH深沟球轴承5H4的作用下使得ED辊轴5H相对ED芯轴5H5转动;ED芯轴5H5的前端安装在EG轴支座5H1 的通孔内,且通过穿过EG轴支座5H1通孔的EE六角螺钉5H6顶紧;ED芯轴5H5 的后端安装在EH轴支座5H2的通孔内,且通过穿过EH轴支座5H2通孔的EB六角螺钉5H7顶紧。
如图5、图5A所示,EE辊轴单元5-5包括有EE辊轴5I、EE芯轴5I5、EI深沟球轴承5I3、EJ深沟球轴承5I4、EI轴支座5I1和EJ轴支座5I2;EI轴支座5I1 固定在EA支架5A上,EJ轴支座5I2固定在EB支架5B上;EE辊轴5I的前端设有用于安装EI深沟球轴承5I3的EI沉头腔5I-1,EE辊轴5I的后端设有用于安装EJ 深沟球轴承5I4的EJ沉头腔;EE芯轴5I5穿过EE辊轴5I的EE中心通孔5I-2后,且EE芯轴5I5的两端分别与EI深沟球轴承5I3、EJ深沟球轴承5I4套接,在两端 EI深沟球轴承5I3、EJ深沟球轴承5I4的作用下使得EE辊轴5I相对EE芯轴5I5转动;EE芯轴5I5的前端安装在EI轴支座5I1的通孔内,且通过穿过EI轴支座5I1通孔的EG六角螺钉5I6顶紧;EE芯轴5I5的后端安装在EJ轴支座5I2的通孔内,且通过穿过EJ轴支座5I2通孔的EH六角螺钉5I7顶紧。
收卷机构6
参见图1、图1B、图6、图6A所示,收卷机构6包括有B伺服电机10B、FA 支架6A、FB支架6B、收卷激光测距传感器6C、收卷减速器6D、收卷套筒6E、收卷气涨轴6F、收卷卷芯筒6G、收卷联轴器6H和收卷深沟球轴承6I。B伺服电机10B 的输出轴上安装有收卷减速器6D,收卷减速器6D与收卷气涨轴6F的连接端之间安装有收卷联轴器6H,且收卷气涨轴6F的连接端上还套接有收卷深沟球轴承6I(即收卷深沟球轴承6I的内圈与收卷气涨轴6F的连接端通过键与键槽的配合来达到固定,这是一种常规的轴接方式)。
FA支架6A的下端固定在底板7C上,FA支架6A的上端安装有收卷激光测距传感器6C。所述收卷激光测距传感器6C与收卷套筒6E的最大距离不得超过30cm。在本发明中,卷对卷印刷电子喷墨加工平台的控制中心通孔收卷激光测距传感器6C获取的距离信息来调节B伺服电机10B的输出速度,从而达到控制PET柔性薄膜8的运动速度。收回缠绕在收卷套筒6E上的PET柔性薄膜8最初是没有厚度的,在加工过程中,厚度会增大,因此需要实时调节收卷的速度以达到保持在同一收卷速度下的卷对卷印刷。
FB支架6B的下端固定在底板7C上,FB支架6B上端的前侧板的通孔中安装有收卷深沟球轴承6I(即收卷深沟球轴承6I的外圈与FB支架6B上端的前侧板固定), FB支架6B上端的后侧板上安装有收卷减速器6D。
收卷套筒6E上收回缠绕PET柔性薄膜8。在A伺服电机10A与B伺服电机10B 的协作下,使PET柔性薄膜8收回在收卷套筒6E上。收卷套筒6E与收卷气涨轴6F 之间设置有收卷卷芯筒6G。
在本发明中,在B伺服电机10B的运动下,该运动传递至收卷气涨轴6F上,在收卷气涨轴6F的运动下带去收卷套筒6E作圆周运动,以此实现收回PET柔性薄膜8。
在本发明中,放卷机构1和收卷机构6中的辊轴单元结构是相同的,即芯轴通过两端的深沟球轴承与辊轴连接,辊轴相对芯轴转动,芯轴的两端端部分别安装轴支座。
外箱体7A
参见图1、图1A所示,外箱体7A为金属材料加工制得。外箱体7A设有后背支撑板7A1、左侧支撑板7A2和右侧支撑板7A3;后背支撑板7A1上设有用于放卷机构1 的A伺服电机10A的电机轴伸出的GA通孔7A1A,后背支撑板7A1上设有用于收卷机构6的B伺服电机10B的电机轴伸出的GB通孔7A1B。
透明罩7B
参见图1所示,透明罩7B可以是透明材料加工,如玻璃材质。透明罩7B为L形状,透明罩7B盖在外箱体7A上部。透明罩7B的设计能够观察到内部各个机构单元的运动,同时也是用于观察PET柔性薄膜8运动。
底板7C
参见图1、图1A所示,底板7C置于外箱体7A下方,一方面起到支撑外箱体7A,另一方面用于方便固定放卷机构1、张力调节机构2、喷墨机构3、静态气浮滚筒组件 4、张力检测机构5和收卷机构6。由于底板7C上设计了横纵平均排布的多个GA安装孔7C1,这有利于调整各个机构的安装位置,减少机械结构方面的加工误差,保障PET柔性薄膜8的正常运动,达到提升印刷电子喷墨打印的打印精度。多个GA安装孔7C1的设计也使得安装与拆卸方便,便于模块化的装配。
本发明是一种具有气浮支撑功能的卷对卷印刷电子喷墨加工平台,使用静止的气浮滚筒代替传统的转动滚筒,在多孔筒体与柔性薄膜间生成一层气膜,将薄膜与多孔筒体分离开来,消除转动滚筒的加工误差和装配误差带来的薄膜位置误差,提升印刷电子喷墨打印的打印精度。

Claims (7)

1.一种具有气浮支撑功能的卷对卷印刷电子喷墨加工平台,其特征在于:该平台包括有放卷机构(1)、张力调节机构(2)、喷头安装机构(3)、静态气浮滚筒组件(4)、张力检测机构(5)、收卷机构(6)、外箱体(7A)、透明罩(7B)和底板(7C);
放卷机构(1)包括有A伺服电机(10A)、AA支架(1A)、AB支架(1B)、放卷激光测距传感器(1C)、放卷减速器(1D)、放卷套筒(1E)、放卷气涨轴(1F)、放卷卷芯筒(1G)、放卷联轴器(1H)和放卷深沟球轴承(1I);A伺服电机(10A)的输出轴上安装有放卷减速器(1D),放卷减速器(1D)与放卷气涨轴(1F)的连接端之间安装有放卷联轴器(1H),且放卷气涨轴(1F)的连接端上还套接有放卷深沟球轴承(1I);
AA支架(1A)的下端固定在底板(7C)上,AA支架(1A)的上端安装有放卷激光测距传感器(1C);AB支架(1B)的下端固定在底板(7C)上,AB支架(1B)上端的前侧板的通孔中安装有放卷深沟球轴承(1I),AB支架(1B)上端的后侧板上安装有放卷减速器(1D);放卷套筒(1E)上缠绕有PET柔性薄膜(8);放卷套筒(1E)与放卷气涨轴(1F)之间设置有放卷卷芯筒(1G);
张力调节机构(2)包括有辊轴传输张力调节组件、BA支架(2F)、BB支架(2J)、BC支架(2G)、BD支架(2M)、BA弹簧(2H)、BB弹簧(2K)、BA弹簧固定滑块(2I)、BB弹簧固定滑块(2L);BA支架(2F)与BB支架(2J)固定在底板(7C)上,且BA支架(2F)与BB支架(2J)之间固定安装辊轴传输张力调节组件;BC支架(2G)与BD支架(2M)固定在底板(7C)上,且BC支架(2G)位于BA支架(2F)的外侧,BD支架(2M)位于BB支架(2J)的外侧;
BA支架(2F)上设有BA通孔(2F1)和BB通孔;所述BA通孔(2F1)用于放置BA弹簧固定滑块(2I),使BA弹簧固定滑块(2I)在此BA通孔(2F1)内运动不受干涉;所述BB通孔用于安装BA挂勾(2N),BA挂勾(2N)上挂接有BA弹簧(2H)的上端;
BB支架(2J)上设有BC通孔(2J1)和BD通孔;所述BC通孔(2J1)用于放置BB弹簧固定滑块(2L),使BB弹簧固定滑块(2L)在此BC通孔(2J1)内运动不受干涉;所述BD通孔用于安装BB挂勾(2P),BB挂勾(2P)上挂接有BB弹簧(2K)的上端;
BC支架(2G)上设有BA导轨(2G1);BA弹簧固定滑块(2I)在所述BA导轨(2G1)上运动;BA弹簧固定滑块(2I)的上端设有用于BA弹簧(2H)的下端固定用的通孔;BA弹簧固定滑块(2I)的另一面板上固定安装有BF轴支座(2C2);
BD支架(2M)上设有BB导轨(2M1);BB弹簧固定滑块(2L)在所述BB导轨(2M1)上运动;BB弹簧固定滑块(2L)的上端设有用于BB弹簧(2K)的下端固定用的通孔;BB弹簧固定滑块(2L)的另一面板上固定安装有BE轴支座(2C1);
辊轴传输张力调节组件由五个结构相同的辊轴单元组成,每个辊轴单元由辊轴、芯轴、深沟球轴承和轴支座组成,辊轴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深沟球轴承,且深沟球轴承套接在芯轴上,芯轴的两端分别与轴支座固定,两个轴支座分别安装在BA支架(2F)、BB支架(2J)上;
喷头安装机构(3)包括CA振动测量传感器(3-2)、CB振动测量传感器(3-3)、三轴运动平台(3I)、用于支撑三轴运动平台(3I)的多个支架;
CA支架(3A)的下端固定在底板(7C)上,CA支架(3A)的上端通过铰链与CA底座(3G)的第二角固定;
CC支架(3C)的下端固定在底板(7C)上,CC支架(3C)的上端通过铰链与CA底座(3G)的第一角固定;
CD支架(3D)的下端固定在底板(7C)上,CD支架(3D)的上端通过铰链与CA底座(3G)的第三角固定;
CF支架(3F)的下端固定在底板(7C)上,CF支架(3F)的上端通过铰链与CA底座(3G)的第四角固定;
CB支架(3B)的下端固定在底板(7C)上,CB支架(3B)的上端与CA横板(3H)的前端固定;CE支架(3E)的下端固定在底板(7C)上,CE支架(3E)的上端与CA横板(3H)的后端固定;CA横板(3H)上安装有CB二维滑台(3-4);CB二维滑台(3-4)上固定有CB振动测量传感器(3-3);
三轴运动平台(3I)中的第一Y轴导轨(3I1)与第二Y轴导轨(3I2)平行放置,且固定在CA底座(3G)上方;X轴导轨(3I3)的前端通过第一L形滑块(3I4)与第一Y轴导轨(3I1)活动连接,X轴导轨(3I3)的后端通过第二L形滑块(3I5)与第二Y轴导轨(3I2)活动连接;Z轴导轨(3I6)的下端通过CA滑块(3I7)与X轴导轨(3I3)活动连接;Z轴导轨(3I6)的上端安装有第三L形滑块(3I9),第二L形滑块(3I9)上固定有CB横板(3I8);CB横板(3I8)上安装有CA二维滑台(3-5);CA二维滑台(3-5)上固定有CA振动测量传感器(3-2);第三L形滑块(3I9)的下端固定了喷头(3-1);
静态气浮滚筒组件(4)包括有第一阵列通孔气浮筒(4A)、第二阵列通孔气浮筒(4B)、DA弧形托板(4E)、DB弧形托板(4F)、DA支架(4C)和DB支架(4D);
DA支架(4C)的下端固定在底板(7C)上,DA支架(4C)的上端固定有DA弧形托板(4E);
DB支架(4D)的下端固定在底板(7C)上,DB支架(4D)的上端固定有DB弧形托板(4F);
DA弧形托板(4E)的上方固定有第一阵列通孔气浮筒(4A),且DA弧形托板(4E)的上弧形面与第一阵列通孔气浮筒(4A)的筒体紧贴;
DB弧形托板(4F)的上方固定有第二阵列通孔气浮筒(4B),且DB弧形托板(4F)的上弧形面与第二阵列通孔气浮筒(4B)的筒体紧贴;
第一阵列通孔气浮筒(4A)内部为DA空腔(4A4),DA空腔(4A4)用于存储经DA进气嘴(4A1)进入第一阵列通孔气浮筒(4A)内部的压缩空气;第一阵列通孔气浮筒(4A)的一端设有DA进气嘴(4A1),第一阵列通孔气浮筒(4A)的另一端连接有用于测量DA空腔(4A4)中气体压力的DA压力表(4A2);第一阵列通孔气浮筒(4A)的DA多孔筒体(4A3)上设有阵列排布的DA通孔(4A3A);
第二阵列通孔气浮筒(4B)内部为DB空腔(4B4),DB空腔(4B4)用于存储经DB进气嘴(4B1)进入第二阵列通孔气浮筒(4B)内部的压缩空气;第二阵列通孔气浮筒(4B)的一端设有DB进气嘴(4B1),第二阵列通孔气浮筒(4B)的另一端连接有用于测量DB空腔(4B4)中气体压力的DB压力表(4B2);第二阵列通孔气浮筒(4B)的DB多孔筒体(4B3)上设有阵列排布的DB通孔(4B3A);
张力检测机构(5)包括有EA支架(5A)、EB支架(5B)、EA张力检测传感器(5C)、EB张力检测传感器(5D)、EA辊轴单元(5-1)、EB辊轴单元(5-2)、EC辊轴单元(5-3)、ED辊轴单元(5-4)和EE辊轴单元(5-5);
收卷机构(6)包括有B伺服电机(10B)、FA支架(6A)、FB支架(6B)、收卷激光测距传感器(6C)、收卷减速器(6D)、收卷套筒(6E)、收卷气涨轴(6F)、收卷卷芯筒(6G)、收卷联轴器(6H)和收卷深沟球轴承(6I);B伺服电机(10B)的输出轴上安装有收卷减速器(6D),收卷减速器(6D)与收卷气涨轴(6F)的连接端之间安装有收卷联轴器(6H),且收卷气涨轴(6F)的连接端上还套接有收卷深沟球轴承(6I);
FA支架(6A)的下端固定在底板(7C)上,FA支架(6A)的上端安装有收卷激光测距传感器(6C);FB支架(6B)的下端固定在底板(7C)上,FB支架(6B)上端的前侧板的通孔中安装有收卷深沟球轴承(6I),FB支架(6B)上端的后侧板上安装有收卷减速器(6D);
收卷套筒(6E)上收回缠绕PET柔性薄膜(8);在A伺服电机(10A)与B伺服电机(10B)的协作下,使PET柔性薄膜(8)收回在收卷套筒(6E)上;收卷套筒(6E)与收卷气涨轴(6F)之间设置有收卷卷芯筒(6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气浮支撑功能的卷对卷印刷电子喷墨加工平台,其特征在于:第一阵列通孔气浮筒(4A)的DA多孔筒体(4A3)上设有阵列排布的DA通孔(4A3A),所述DA通孔(4A3A)是四分之三布满DA多孔筒体(4A3);
第二阵列通孔气浮筒(4B)的DB多孔筒体(4B3)上设有阵列排布的DB通孔(4B3A),所述DB通孔(4B3A)是四分之三布满DB多孔筒体(4B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气浮支撑功能的卷对卷印刷电子喷墨加工平台,其特征在于:第一阵列通孔气浮筒(4A)的DA多孔筒体(4A3)上设有阵列排布的DA通孔(4A3A),所述DA通孔(4A3A)是四分之二布满DA多孔筒体(4A3);
第二阵列通孔气浮筒(4B)的DB多孔筒体(4B3)上设有阵列排布的DB通孔(4B3A),所述DB通孔(4B3A)是四分之二布满DB多孔筒体(4B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气浮支撑功能的卷对卷印刷电子喷墨加工平台,其特征在于:第一阵列通孔气浮筒(4A)的DA多孔筒体(4A3)上设有阵列排布的DA通孔(4A3A),所述DA通孔(4A3A)是四分之一布满DA多孔筒体(4A3);
第二阵列通孔气浮筒(4B)的DB多孔筒体(4B3)上设有阵列排布的DB通孔(4B3A),所述DB通孔(4B3A)是四分之一布满DB多孔筒体(4B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气浮支撑功能的卷对卷印刷电子喷墨加工平台,其特征在于:第一阵列通孔气浮筒(4A)与第二阵列通孔气浮筒(4B)相向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气浮支撑功能的卷对卷印刷电子喷墨加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放卷机构(1)中的A伺服电机(10A)工作在力矩模式,用于控制PET柔性薄膜(8)的张力;而收卷机构(6)中的B伺服电机(10B)工作在速度模式,用于控制PET柔性薄膜(8)的运动速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气浮支撑功能的卷对卷印刷电子喷墨加工平台,其特征在于:弹簧(2H、2K)连接的第三辊轴单元(2-3),在收卷机构(5)拉动PET柔性薄膜(8)运动的拉力下,能够对PET柔性薄膜(8)的张力波动进行被动调节。
CN201711107290.XA 2016-11-10 2017-11-10 一种具有气浮支撑功能的卷对卷印刷电子喷墨加工平台 Active CN1077455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89991 2016-11-10
CN201610989991X 2016-11-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45579A true CN107745579A (zh) 2018-03-02
CN107745579B CN107745579B (zh) 2019-05-28

Family

ID=612521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107290.XA Active CN107745579B (zh) 2016-11-10 2017-11-10 一种具有气浮支撑功能的卷对卷印刷电子喷墨加工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45579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26763A (zh) * 2018-11-14 2019-01-18 吉林大学 一种电子束金属3d打印装置及打印方法
CN109932637A (zh) * 2019-03-26 2019-06-25 凯吉凯精密电子技术开发(苏州)有限公司 柔性电路板用笼式检测机构及其检测方法
CN113720157A (zh) * 2021-09-15 2021-11-30 洛阳北玻硅巢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微晶石加热炉的浮动式高温非金属辊道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225881A (ja) * 1990-12-27 1992-08-14 Ishikawajima Kensa Keisoku Kk ベローズ清掃装置の倣い機構
JP2005146353A (ja) * 2003-11-14 2005-06-09 Nippon Steel Corp 帯状体搬送ロール、帯状体の搬送方法及び連続式熱処理炉
JP2005335852A (ja) * 2004-05-25 2005-12-08 Sanki Eng Co Ltd ホイールコンベヤ
CN201511596U (zh) * 2009-09-07 2010-06-23 南京德众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数码喷射印花机
CN101836303A (zh) * 2007-10-25 2010-09-15 应用材料公司 在片材涂覆处理中用于片材的悬浮垫传输
CN201989423U (zh) * 2010-12-24 2011-09-28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纸卷支撑机构及使用该机构的打印装置
CN202123805U (zh) * 2011-07-01 2012-01-25 杭州印象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经纱片均匀排列装置的数码直接印经机
CN102452567A (zh) * 2010-10-20 2012-05-16 富葵精密组件(深圳)有限公司 柔性电路板传输装置
CN102471001A (zh) * 2009-07-15 2012-05-23 东洋钢钣株式会社 膜漂浮搬送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JP2012210997A (ja) * 2011-03-31 2012-11-01 Tdk Corp シート体支持装置、シート体加工装置、シート体支持方法およびシート体加工方法
CN102825892A (zh) * 2012-09-17 2012-12-19 上海袭麟光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气浮式洁净光学薄膜涂布机
CN104768885A (zh) * 2012-09-26 2015-07-08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柔性玻璃带的边缘修剪管理
US20150239700A1 (en) * 2014-02-26 2015-08-27 David James Cornell Air shoe with integrated roller
CN204996665U (zh) * 2015-10-07 2016-01-27 杭州翔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薄膜双面涂覆的立式涂布机
CN105366402A (zh) * 2012-09-26 2016-03-02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操纵柔性玻璃卷材的方法和设备
CN105849020A (zh) * 2014-05-28 2016-08-10 株式会社Ihi 张力控制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225881A (ja) * 1990-12-27 1992-08-14 Ishikawajima Kensa Keisoku Kk ベローズ清掃装置の倣い機構
JP2005146353A (ja) * 2003-11-14 2005-06-09 Nippon Steel Corp 帯状体搬送ロール、帯状体の搬送方法及び連続式熱処理炉
JP2005335852A (ja) * 2004-05-25 2005-12-08 Sanki Eng Co Ltd ホイールコンベヤ
CN101836303A (zh) * 2007-10-25 2010-09-15 应用材料公司 在片材涂覆处理中用于片材的悬浮垫传输
CN102471001A (zh) * 2009-07-15 2012-05-23 东洋钢钣株式会社 膜漂浮搬送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201511596U (zh) * 2009-09-07 2010-06-23 南京德众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数码喷射印花机
CN102452567A (zh) * 2010-10-20 2012-05-16 富葵精密组件(深圳)有限公司 柔性电路板传输装置
CN201989423U (zh) * 2010-12-24 2011-09-28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纸卷支撑机构及使用该机构的打印装置
JP2012210997A (ja) * 2011-03-31 2012-11-01 Tdk Corp シート体支持装置、シート体加工装置、シート体支持方法およびシート体加工方法
CN202123805U (zh) * 2011-07-01 2012-01-25 杭州印象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经纱片均匀排列装置的数码直接印经机
CN102825892A (zh) * 2012-09-17 2012-12-19 上海袭麟光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气浮式洁净光学薄膜涂布机
CN104768885A (zh) * 2012-09-26 2015-07-08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柔性玻璃带的边缘修剪管理
CN105366402A (zh) * 2012-09-26 2016-03-02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操纵柔性玻璃卷材的方法和设备
US20150239700A1 (en) * 2014-02-26 2015-08-27 David James Cornell Air shoe with integrated roller
CN105849020A (zh) * 2014-05-28 2016-08-10 株式会社Ihi 张力控制装置
CN204996665U (zh) * 2015-10-07 2016-01-27 杭州翔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薄膜双面涂覆的立式涂布机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26763A (zh) * 2018-11-14 2019-01-18 吉林大学 一种电子束金属3d打印装置及打印方法
CN109932637A (zh) * 2019-03-26 2019-06-25 凯吉凯精密电子技术开发(苏州)有限公司 柔性电路板用笼式检测机构及其检测方法
CN113720157A (zh) * 2021-09-15 2021-11-30 洛阳北玻硅巢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微晶石加热炉的浮动式高温非金属辊道
CN113720157B (zh) * 2021-09-15 2024-04-26 洛阳北玻轻晶石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微晶石加热炉的浮动式高温非金属辊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45579B (zh) 2019-05-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45579A (zh) 一种具有气浮支撑功能的卷对卷印刷电子喷墨加工平台
CN102101599B (zh) 料带卷转动机构及其料带卷导正装置
WO2015058461A1 (zh) 纸箱印刷机的印刷单元
CN206427778U (zh) 一种应用于胶印机的送纸辊
CN106005327A (zh) 一种rov调平辅助装置及rov
CN101683936B (zh) 吸附式滚轮及其输送装置
CN106404346A (zh) 大口径相机重力变形对像质影响测试设备
KR20130134531A (ko) 직접 제어 방식 텐션 조절 장치
CN202193310U (zh) 大型圆柱形工件输送装置的支承机构
CN108819460A (zh) 一种成像清晰的曲面丝网印刷设备
CN103620670A (zh) 在支点上具有壳体的钢琴类乐器、特别是钢琴
TWM624303U (zh) Fpc烘烤箱用轉向調節裝置
JP2005057241A (ja) 重い機械のアライメントを補助する位置決め補助具および方法
CN204085520U (zh) 基坑放线水平仪
CN219789698U (zh) 滚轴支架
CN205739661U (zh) 一种卷纸机的牵引收卷系统
CN208880927U (zh) 烧结砖滚花/字装置
CN213595537U (zh) 一种张力隔离辊
CN202480529U (zh) 台式丝网印刷机
CN207643692U (zh) 透气膜拉伸装置
CN206511824U (zh) 一种龙门起重机小车
CN116901507A (zh) 一种带有定位功能的多片压辊机构
TW201302349A (zh) 粉末軋延裝置
CN215444754U (zh) 用于轮转印刷机的偏心轴承模组
CN108675111A (zh) 一种发动机缸体吊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02

Address after: 255086 room 1206, block a, advanced ceramic Innovation Park, No. 125, Liuquan Road, high tech Zone, Zib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ETC North digital technology (Shandong)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37,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BEIHANG Universit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