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35755B - 触摸面板装置 - Google Patents

触摸面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35755B
CN107735755B CN201680037750.3A CN201680037750A CN107735755B CN 107735755 B CN107735755 B CN 107735755B CN 201680037750 A CN201680037750 A CN 201680037750A CN 107735755 B CN107735755 B CN 1077357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panel
period
time
electrode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3775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35755A (zh
Inventor
后藤利充
宫崎伸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7357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357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357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357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6Details of scanning methods, e.g. sampling time, grouping of sub areas or time sharing with display driv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two or more layers of sensing electrodes, e.g. using two layers of electrodes separated by a dielectric lay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7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sets of wires, e.g. crossed wi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3Manufacturing, i.e. details related t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suited for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实现一种触摸面板装置,执行恰当地防止半嵌入触摸面板变色的触摸面板驱动处理。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0具备触摸面板TP及触摸面板控制器1。触摸面板TP是半嵌入触摸面板,且具有隔着彩色滤波片层而设的形成有感应电极Rx11~Rx38的感应电极层及形成有传动电极Tx11~Tx38的传动电极层。触摸面板控制器1以使驱动触摸面板的已定期间内的传动电极与感应电极之间的电位差的积分值小于第1值的方式生成传动驱动信号。

Description

触摸面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搭载触摸面板装置或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等中使用的技术。
背景技术
触摸面板装置能通过使手指或笔触碰触摸面板面而向设备输入信息。近年来,检测灵敏度佳且操作性优良的静电电容式触摸面板装置被用于各种设备。尤其是,多使用能高精度地检测出触摸面板面上手指或笔接触的坐标的投影型静电电容式触摸面板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静电电容式触摸面板装置具有多个传动线与多个感应线。在各传动线上设有多个X轴方向感应电极,在各感应线上设有多个Y轴方向感应电极。静电电容式触摸面板装置中,对传动线依序输出驱动脉冲信号,检测出X轴方向感应电极与Y轴方向感应电极之间的电场变化(电容变化)。即,在感应线上检测出和X轴方向感应电极与Y轴方向感应电极之间的电场变化(电容变化)对应的信号,由此,检测出静电电容式触摸面板装置中,触摸面板面上的手指或笔接触的坐标。
静电电容式触摸面板装置中使用的触摸面板中,X轴方向感应电极与X轴方向感应电极形成在不同的层。并且,静电电容式触摸面板装置中使用的触摸面板中,在形成有X轴方向感应电极的层与形成有Y轴方向感应电极的层之间,设有绝缘层。
静电电容式触摸面板装置中,当驱动触摸面板时,使用传动驱动信号来驱动触摸面板。而且,在已定的时间,以使Y轴方向感应电极达到已定的电位的方式,利用感应线施加已定电压(偏置电压(bias voltage))。
图11中表示传动驱动信号Tx1与感应信号Rx1的信号波形(一例)。
图11中,传动驱动信号Tx1是用以经过第1根传动线对连接于第1根传动线的X轴方向感应电极进行驱动的信号。而且,感应信号Rx1是用以在感应线上对和X轴方向感应电极与Y轴方向感应电极之间的电场变化(电容变化)对应的信号进行检测的信号,在已定的传动线受驱动期间,向已定的电位Vr(例如,Vr=1.65[V])偏置。
触摸面板装置中,根据所述传动驱动信号,使触摸面板面上产生电场,由接收部经过感应线而接收与因触摸到触摸面板面而产生的电场变化对应的接收信号(感应信号)。并且,触摸面板装置中,依据由接收部接收的信号,对触摸面板面上的触摸位置进行特定(检测)。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3/065272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独立于显示面板(例如,液晶显示面板)而设有触摸面板的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中,所述触摸面板装置的驱动方法(现有的触摸面板驱动方法)可恰当地运行。
然而,在显示面板(例如,液晶显示面板)的彩色滤波片上利用氧化铟锡(IndiumTin Oxide,ITO)形成感应电极层(Rx电极层),且在彩色滤波片与显示面板之间,利用金属形成传动电极层(Tx电极层)的触摸面板(以下,称为“半内嵌触摸面板”)中,若利用所述触摸面板装置的驱动方法驱动触摸面板,则由ITO形成的感应电极层(Rx电极层)有时会变色。
一般而言,半内嵌触摸面板中,在形成有感应电极的层(感应电极层(Rx电极层))之上,涂布有用于粘接的膏体。
当为了驱动半内嵌型触摸面板而采用现有的触摸面板驱动方法时,根据图11可知,触摸面板受到驱动时,感应电极上一直施加有正电压(Vr)。因此,感应电极的表面(被氧化还原反应)还原,结果,感应电极部分的折射率发生变化。
对此,使用图12进行说明。
图12是具有半内嵌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的一部分的简略截面图。具体来说,图12中表示有:形成彩色滤波片的层CF(例如玻璃层)、形成在层CF上的由ITO构成的感应电极Rx、隔着层CF而位于与感应电极Rx相反侧的传动电极Tx及用于保护形成有感应电极Rx的层(感应电极层)且将配置在形成有感应电极Rx的层的上部的偏光板与层CF粘接(固定粘接)的膏体GL。
当为了驱动半内嵌触摸面板而采用现有的触摸面板驱动方法的情形,触摸面板受到驱动时,感应电极上一直施加有正电压(Vr)。由此,由ITO形成的触摸面板变色。即,当为了驱动半内嵌触摸面板而采用现有的触摸面板驱动方法时,半内嵌触摸面板有时会变色。
因此,鉴于所述课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实现一种触摸面板装置,执行恰当地防止半内嵌触摸面板变色的触摸面板驱动处理。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所述课题,第1构成是一种触摸面板装置,具备:用于设置彩色滤波片的彩色滤波片用玻璃层、触摸面板及触摸面板控制部。
触摸面板具备:(1)触摸面板用第1层,形成在彩色滤波片用玻璃层之上,感应电极由透明导电膜形成;及(2)触摸面板用第2层,形成有传动电极。
触摸面板控制部是以驱动触摸面板的已定期间内的传动电极与感应电极之间的电位差(产生于传动电极与感应电极之间的电场)的积分值小于已定值的方式,生成传动驱动信号。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实现执行恰当地防止半内嵌触摸面板变色的触摸面板驱动处理的触摸面板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0的概略构成图。
图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0的触摸面板TP的简略平面图(上图)及A-A线上的A-A截面图(简略截面图)的图。
图3是触摸面板TP的概略构成图。
图4是表示第N次扫描(N:整数)区间(时刻t1~t2的区间)内的传动驱动信号Tx1~Tx8及感应信号Rx1~Rx3的信号波形的图(第1实施方式)。
图5是表示第N+1次扫描区间(时刻t2~t3的区间)内的传动驱动信号Tx1~Tx8及感应信号Rx1~Rx3的信号波形的图(第1实施方式)。
图6是表示第N次扫描(N:整数)区间(时刻t1~t2的区间)内的传动驱动信号Tx1~Tx8及感应信号Rx1~Rx3的信号波形的图(第1实施方式的第1变形例)。
图7是表示第N+1次扫描区间(时刻t2~t3的区间)内的传动驱动信号Tx1~Tx8及感应信号Rx1~Rx3的信号波形的图(第1实施方式的第1变形例)。
图8是表示第N次扫描(N:整数)区间(时刻t1~t2的区间)内的传动驱动信号Tx1及感应信号Rx1的信号波形的图(第1实施方式的第2变形例)。
图9是表示第N+1次扫描区间(时刻t2~t3的区间)内的传动驱动信号Tx1~Tx8及感应信号Rx1~Rx3的信号波形的图(第1实施方式的第2变形例)。
图10是表示另一实施方式的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的触摸面板TP的简略平面图(上图)及A-A线上的A-A截面图(简略截面图)的图。
图11是表示传动驱动信号Tx1及感应信号Rx1的信号波形的图(一例)。
图12是具有半内嵌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的一部分的简略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以下,以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作为使用触摸面板装置的装置的一例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触摸面板装置中,为了防止在驱动触摸面板的已定期间中电流在传动电极与感应电极之间偏向一个方向流动,以使驱动触摸面板的已定期间内的传动电极与感应电极之间的电位差(电场)的积分值小于已定值的方式,生成传动驱动信号。
<1.1: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的构成>
图1是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0概略构成图。
图2是表示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0的触摸面板TP的简略平面图(上图)、及A-A线上的A-A截面图(简略截面图)的图。
图3是触摸面板TP的概略构成图。另外,图3中,为了能区分感应电极与传动电极,使感应电极Rx11~Rx18、Rx21~Rx28、Rx31~Rx38相对于传动电极Tx11~Tx18、Tx21~Tx28、Tx31~Tx38向斜向错开描绘。
如图1所示,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0具备显示面板(例如,液晶显示器、有机EL显示器等)LCD、触摸面板TP、触摸面板控制器1、显示面板控制部2及显示面板驱动部3。
如图1所示,触摸面板控制器1具备控制部11、驱动控制部12、发送部13、接收部14及触摸位置获取部15。
如图2所示,触摸面板TP由感应电极层(Rx电极层)L_Rx及传动电极层(Tx电极层)L_Tx构成,该感应电极层(Rx电极层)L_Rx于显示面板LCD的彩色滤波片CF上包含由ITO(Indium Tin Oxide)形成的感应电极(图2的感应电极Rx11~Rx18、Rx21~Rx28、Rx31~Rx38),该传动电极层(Tx电极层)L_Tx于彩色滤光片CF与显示面板LCD之间包含由金属形成的传动电极(图2的传动电极Tx11~Tx18、Tx21~Tx28、Tx31~Tx38)(具有由铜等金属细线形成的网格图案结构的传动电极)。触摸面板TP是半内嵌触摸面板。如图2所示,在感应电极层L_Rx的未形成感应电极的区域及感应电极层L_Rx的上部,填充有用以使配置在感应电极层L_Rx的上部的偏光板与彩色滤波片层CF粘接(固定粘接)的膏体GL。
触摸面板TP是以覆盖显示面板LCD的显示面(未图示)的方式配置,将触摸面板面上的因手指或笔(触摸笔)等触摸而产生的电场等的变化量作为已定的物理量(例如,根据电场变化而产生的电流量或电压量)输出到触摸面板控制器1。
如图1~图3所示,触摸面板TP具备形成于传动电极层L_Tx的传动电极Tx11~Tx38及形成于感应电极层L_Rx的感应电极Rx11~Rx38。而且,如图1~图3所示,触摸面板TP具有连接于各个传动电极Tx11~Tx38的传动线(例如,形成于传动电极层L_Tx的传动线)及连接于各个感应电极Rx11~Rx38的感应线(例如,形成于感应电极层L_Rx的感应线)。图1~图3中,为求方便,将多个传动线统整地表示为传动线G1gr~G3gr,将多个感应线统整地表示为感应线S1gr~S3gr。
具体来说,
(1)传动线G1gr统整地表示连接于各个传动电极Tx11~Tx18的传动线,
(2)传动线G2gr统整地表示连接于各个传动电极Tx21~Tx28的传动线,
(3)传动线G3gr统整地表示连接于各个传动电极Tx31~Tx38的传动线。
而且,
(1)感应线S1gr统整地表示连接于各个感应电极Rx11~Rx18的传动线,
(2)感应线S2gr统整地表示连接于各个感应电极Rx21~Rx28的传动线,
(3)感应线S3gr统整地表示连接于各个感应电极Rx31~Rx38的传动线。
触摸面板TP中,传动电极Tx11~Tx38与传动线G1gr~G3gr形成于传动电极层L_Tx,感应电极Rx11~Rx38与多个传动线形成于感应电极层L_Rx。
如图1所示,触摸面板控制器1具备控制部11、驱动控制部12、发送部13、接收部14及触摸位置获取部15。
控制部11控制触摸面板控制器1的各功能部。
控制部11相对于驱动控制部12输出用于驱动触摸面板TP的控制信号。
而且,控制部11输入与从触摸位置获取部15输出的触摸位置相关的信息。
而且,控制部11将与从触摸位置获取部15输出的触摸位置相关的信息输出到显示面板控制部2。
而且,控制部11相对于接收部14输出用于驱动触摸面板TP的控制信号或是用于在接收部14已定的时刻接收来自触摸面板TP的感应电极的信号的控制信号。
驱动控制部12依据从控制部11输出的控制信号,向发送部13输出控制信号,该控制信号指示从发送部13经由各传动线向触摸面板TP输出传动驱动信号。
发送部13依据从驱动控制部12输出的控制信号,从各传动线输出传动驱动信号(传动驱动脉冲信号)。
接收部14依据来自控制部11的控制信号,以使触摸面板TP的各感应电极在已定时刻成为已定电位(施加已定的偏置电压)的方式进行控制。
而且,接收部14从感应线S1gr~S3gr检测出因物体接触于触摸面板TP的触摸面板面而产生的电场的变化。具体来说,根据从发送部13输出到各传动线的传动驱动信号(传动驱动脉冲信号),在传动电极与感应电极之间(例如,传动电极Tx11与感应电极Rx11之间)产生电场。当物体接触到触摸面板TP的触摸面板面时,配置在该物体所接触的位置附近的传动电极与感应电极之间的电场发生变化。并且,与该电场变化对应的信号经由感应线输入到接收部14。即,接收部14经由感应线S1gr~S2gr而接收与因物体接触触摸面板TP的触摸面板面而产生的电场变化对应的信号(感应信号)。并且,接收部14将所接收的感应信号输出到触摸位置获取部15。
触摸位置获取部15会输入从接收部14输出的感应信号。触摸位置获取部15根据该感应信号而在触摸面板TP的触摸面板面上确定物体接触(触摸)的位置(位置坐标)。并且,触摸位置获取部15将与确定后的位置相关的信息(触摸位置的相关信息)输出到控制部11。
显示面板控制部2会输入从控制部11输出的关于触摸位置的信息。显示面板控制部2依据与所输入的触摸位置相关的信息,确定显示面板LCD上显示的数据(显示数据)。并且,显示面板控制部2将指令信号输出到显示面板驱动部3,该指令信号用于使所确定后的显示数据显示于显示面板LCD。
显示面板驱动部3会输入从显示面板控制部2输出的指令信号,且依据该指令信号驱动控制显示面板LCD,以使显示数据显示于显示面板LCD。
<1.2: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的动作>
以下,对于以上述方式构成的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0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4是表示第N次扫描(N:整数)区间(时刻t1~t2的区间)内的传动驱动信号Tx1~Tx8及感应信号Rx1~Rx3的信号波形的图。
图5是表示第N+1次扫描区间(时刻t2~t3的区间)内的传动驱动信号Tx1~Tx8及感应信号Rx1~Rx3的信号波形的图。
(A1)传动驱动信号Tx1是用于对传动电极Tx11、Tx21、Tx31进行驱动的信号。
(A2)传动驱动信号Tx2是用于对传动电极Tx12、Tx22、Tx32进行驱动的信号。
(A3)传动驱动信号Tx3是用于对传动电极Tx13、Tx23、Tx33进行驱动的信号。
(A4)传动驱动信号Tx4是用于对传动电极Tx14、Tx24、Tx34进行驱动的信号。
(A5)传动驱动信号Tx5是用于对传动电极Tx15、Tx25、Tx35进行驱动的信号。
(A6)传动驱动信号Tx6是用于对传动电极Tx16、Tx26、Tx36进行驱动的信号。
(A7)传动驱动信号Tx7是用于对传动电极Tx17、Tx27、Tx37进行驱动的信号。
(A8)传动驱动信号Tx8是用于对传动电极Tx18、Tx28、Tx38进行驱动的信号。
(B1)感应信号Rx1是来自感应电极Rx11~Rx18的接收信号。
(B2)感应信号Rx2是来自感应电极Rx21~Rx28的接收信号。
(B3)感应信号Rx3是来自感应电极Rx31~Rx38的接收信号。
以下,使用图4、图5的时序图,对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0的动作进行说明。
(期间t1~t11):
在时刻t1~t11的期间,驱动控制部12依据来自控制部11的控制信号控制发送部13。即,驱动控制部12是以发送部13经由传动线G1gr~G3gr向传动电极Tx11、Tx21、Tx31输出图4所示的脉冲信号的方式进行控制。如图4所示,在时刻t1~t11的期间,从发送部13经由传动线G1gr~G3gr输出到传动电极Tx11、Tx21、Tx31的传动驱动信号Tx1是信号值(电压值)交替地变化为+Vt(Vt>0、例如Vt=5[V])与-Vt的脉冲信号。
而且,在时刻t1~t2的期间,接收部14不对感应电极施加偏置电压,以使所有感应电极Rx11~Rx38的电位成为0[V]。
另外,在时刻t1~t11的期间,接收部14可(1)以使感应电极Rx11、Rx21、Rx31的电位成为Vr(Vr≥0,例如,Vr=1.65[V])的方式,经由感应线施加偏置电压;也可(2)以使感应电极Rx11、Rx21、Rx31以外的感应电极的电位成为-Vr(Vr≥0,例如,Vr=1.65[V])的方式,经由感应线施加偏置电压。
通过这样进行控制,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0中,在传动电极Tx11、Tx21、Tx31的驱动期间,反复呈现如下两种状态:(1)传动电极的电位高于感应电极的电位,且传动电极处于正电位+Vt(例如,5[V])的状态;(2)传动电极的电位低于感应电极的电位,且传动电极处于负电位-Vt(例如,-5[V])。
即,在(1)传动电极的电位高于感应电极的电位且传动电极为正电位+Vt(例如,5[V])的状态下,感应电极层L_Rx上的膏体中所含的电子向为正电位的传动电极的方向(感应电极的方向)被吸引(移动)。另一方面,在(2)传动电极的电位低于感应电极的电位且传动电极为负电位-Vt(例如,-5[V])的状态下,感应电极层L_Rx上的膏体中所含的电子与为负电位的传动电极之间产生斥力,感应电极层L_Rx上的膏体中所含的电子向远离为负电位的传动电极(感应电极)的方向移动。
因此,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0中,通过以所述方式进行控制,能恰当地防止涂布在感应电极层L_Rx上的膏体中所含的电子偏向一个方向(朝向感应电极的方向)移动。由此,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0中,能恰当地防止由ITO形成的感应电极的表面(被氧化还原反应)还原而导致感应电极部分的折射率变化。
在时刻t1~t11的期间,传动电极Tx11、Tx21、Tx31以外的传动电极未被传动驱动,因此,发送部13成为如下状态,即,不向传动电极Tx11、Tx21、Tx31以外的传动电极输出传动驱动信号,以使传动电极Tx11、Tx21、Tx31以外的传动电极的电位成为0[V]。
(期间t11~t12):
在时刻t11~t12的期间,驱动控制部12依据来自控制部11的控制信号而控制发送部13。即,驱动控制部12以使发送部13经由传动线G1gr~G3gr向传动电极Tx12、Tx22、Tx32输出图4所示的脉冲信号的方式进行控制。如图4所示,在时刻t11~t12的期间,从发送部13经由传动线G1gr~G3gr输出到传动电极Tx12、Tx22、Tx32的传动驱动信号Tx2是信号值(电压值)交替地变化为+Vt(Vt>0,例如,Vt=5[V])与-Vt的脉冲信号。
而且,在时刻t11~t12的期间,接收部14不对感应电极施加偏置电压,以使所有感应电极Rx11~Rx38的电位成为0[V]。
另外,在时刻t11~t12的期间,接收部14可(1)经由感应线施加偏置电压,以使感应电极Rx12、Rx22、Rx32的电位成为Vr(Vr≥0,例如,Vr=1.65[V]),也可(2)经由感应线施加偏置电压,以使感应电极Rx12、Rx22、Rx32以外的感应电极的电位成为-Vr(Vr≥0,例如,Vr=1.65[V])。
通过这样进行控制,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0中,在传动电极Tx12、Tx22、Tx32的驱动期间,反复呈现如下两种状态:(1)传动电极的电位高于感应电极的电位,且传动电极为正电位+Vt(例如,5[V])的状态;及(2)传动电极的电位低于感应电极的电位,且传动电极为负电位-Vt(例如,-5[V])的状态。
即,在(1)传动电极的电位高于感应电极的电位且传动电极为正电位+Vt(例如,5[V])的状态下,感应电极层L_Rx上的膏体中所含的电子向为正电位的传动电极的方向(感应电极的方向)被吸引(移动)。另一方面,在(2)传动电极的电位低于感应电极的电位且传动电极为负电位-Vt(例如,-5[V])的状态下,感应电极层L_Rx上的膏体中所含的电子与为负电位的传动电极之间产生斥力,感应电极层L_Rx上的膏体中所含的电子向远离为负电位的传动电极(感应电极)的方向移动。
因此,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0中,通过以所述方式进行控制,能恰当地防止涂布在感应电极层L_Rx上的膏体中所含的电子偏向一个方向(朝向感应电极的方向)移动。由此,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0中,能恰当地防止由ITO形成的感应电极的表面(被氧化还原反应)还原而导致感应电极部分的折射率发生变化。
在时刻t11~t12的期间,传动电极Tx12、Tx22、Tx32以外的传动电极未被传动驱动,因此,发送部13成为如下状态,即,不向传动电极Tx12、Tx22、Tx32以外的传动电极输出传动驱动信号,以使传动电极Tx12、Tx22、Tx32以外的传动电极的电位成为0[V]。
(期间t12~t13):
在时刻t12~t13的期间,驱动控制部12依据来自控制部11的控制信号而控制发送部13。即,驱动控制部12以使发送部13经由传动线G1gr~G3gr向传动电极Tx13、Tx23、Tx33输出图4所示的脉冲信号的方式进行控制。如图4所示,在时刻t12~t13的期间,从发送部13经由传动线G1gr~G3gr输出到传动电极Tx13、Tx23、Tx33的传动驱动信号Tx3是信号值(电压值)交替地变化为+Vt(Vt>0,例如,Vt=5[V])与-Vt的脉冲信号。
而且,在时刻t12~t13的期间,接收部14不对感应电极施加偏置电压,以使所有感应电极Rx11~Rx38的电位成为0[V]。
另外,在时刻t12~t13的期间,接收部14可(1)以使感应电极Rx13、Rx23、Rx33的电位成为Vr(Vr≥0,例如,Vr=1.65[V])的方式,经由感应线施加偏置电压;也可(2)以使感应电极Rx13、Rx23、Rx33以外的感应电极的电位成为-Vr(Vr≥0,例如,Vr=1.65[V])的方式,经由感应线施加偏置电压。
通过这样进行控制,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0中,在传动电极Tx13、Tx23、Tx33的驱动期间,反复呈现如下两种状态:(1)传动电极的电位高于感应电极的电位,且传动电极为正电位+Vt(例如,5[V])的状态;及(2)传动电极的电位低于感应电极的电位,且传动电极为负电位-Vt(例如,-5[V])的状态。
即,在(1)传动电极的电位高于感应电极的电位且传动电极为正电位+Vt(例如,5[V])的状态下,感应电极层L_Rx上的膏体中所含的电子向为正电位的传动电极的方向(感应电极的方向)被吸引(移动)。另一方面,在(2)传动电极的电位低于感应电极的电位且传动电极为负电位-Vt(例如,-5[V])的状态下,感应电极层L_Rx上的膏体中所含的电子与为负电位的传动电极之间产生斥力,感应电极层L_Rx上的膏体中所含的电子向远离为负电位的传动电极(感应电极)的方向移动。
因此,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0中,通过以所述方式进行控制,能恰当地防止涂布在感应电极层L_Rx上的膏体中所含的电子偏向一个方向(朝向感应电极的方向)移动。由此,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0中,能恰当地防止由ITO形成的感应电极的表面(被氧化还原反应)还原而导致感应电极部分的折射率发生变化。
在时刻t12~t13的期间,传动电极Tx13、Tx23、Tx33以外的传动电极未被传动驱动,因此,发送部13成为如下状态,即,不向传动电极Tx13、Tx23、Tx33以外的传动电极输出传动驱动信号,以使传动电极Tx13、Tx23、Tx33以外的传动电极的电位成为0[V]。
(期间t13~t14):
在时刻t13~t14的期间,驱动控制部12依据来自控制部11的控制信号而控制发送部13。即,驱动控制部12以使发送部13经由传动线G1gr~G3gr而向传动电极Tx14、Tx24、Tx34输出图4所示的脉冲信号的方式进行控制。如图4所示,在时刻t13~t14的期间,从发送部13经由传动线G1gr~G3gr输出到传动电极Tx14、Tx24、Tx34的传动驱动信号Tx4是信号值(电压值)交替地变化为+Vt(Vt>0,例如,Vt=5[V])与-Vt的脉冲信号。
而且,在时刻t13~t14的期间,接收部14不对感应电极施加偏置电压,以使所有感应电极Rx11~Rx38的电位成为0[V]。
另外,在时刻t13~t14的期间,接收部14可(1)以使感应电极Rx14、Rx24、Rx34的电位成为Vr(Vr≥0,例如,Vr=1.65[V])的方式,经由感应线施加偏置电压;也可(2)以使感应电极Rx14、Rx24、Rx34以外的感应电极的电位成为-Vr(Vr≥0,例如,Vr=1.65[V])的方式,经由感应线施加偏置电压。
通过这样进行控制,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0中,在传动电极Tx14、Tx24、Tx34的驱动期间,反复呈现如下两种状态:(1)传动电极的电位高于感应电极的电位,且传动电极为正电位+Vt(例如,5[V])的状态;及(2)传动电极的电位低于感应电极的电位,且传动电极为负电位-Vt(例如,-5[V])的状态。
即,在(1)传动电极的电位高于感应电极的电位且传动电极为正电位+Vt(例如,5[V])的状态下,感应电极层L_Rx上的膏体中所含的电子向为正电位的传动电极的方向(感应电极的方向)被吸引(移动)。另一方面,在(2)传动电极的电位低于感应电极的电位且传动电极为负电位-Vt(例如,-5[V])的状态下,感应电极层L_Rx上的膏体中所含的电子与为负电位的传动电极之间产生斥力,感应电极层L_Rx上的膏体中所含的电子向远离为负电位的传动电极(感应电极)的方向移动。
因此,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0中,通过以所述方式进行控制,能恰当地防止涂布在感应电极层L_Rx上的膏体中所含的电子偏向一个方向(朝向感应电极的方向)移动。由此,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0中,能恰当地防止由ITO形成的感应电极的表面(被氧化还原反应)还原而导致感应电极部分的折射率发生变化。
在时刻t13~t14的期间,传动电极Tx14、Tx24、Tx34以外的传动电极未被传动驱动,因此,发送部13成为如下状态,即,不向传动电极Tx14、Tx24、Tx34以外的传动电极输出传动驱动信号,以使传动电极Tx14、Tx24、Tx34以外的传动电极的电位成为0[V]。
(期间t14~t15):
在时刻t14~t15的期间,驱动控制部12依据来自控制部11的控制信号而控制发送部13。即,驱动控制部12以使发送部13经由传动线G1gr~G3gr而向传动电极Tx15、Tx25、Tx35输出图4所示的脉冲信号的方式进行控制。如图4所示,在时刻t14~t15的期间,从发送部13经由传动线G1gr~G3gr输出到传动电极Tx15、Tx25、Tx35的传动驱动信号Tx5是信号值(电压值)交替地变化为+Vt(Vt>0,例如,Vt=5[V])与-Vt的脉冲信号。
而且,在时刻t14~t15的期间,接收部14不对感应电极施加偏置电压,以使所有感应电极Rx11~Rx38的电位成为0[V]。
另外,在时刻t14~t15的期间,接收部14可(1)以使感应电极Rx15、Rx25、Rx35的电位成为Vr(Vr≥0,例如,Vr=1.65[V])的方式,经由感应线施加偏置电压;也可(2)以使感应电极Rx15、Rx25、Rx35以外的感应电极的电位成为-Vr(Vr≥0,例如,Vr=1.65[V])的方式,经由感应线施加偏置电压。
通过这样进行控制,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0中,在传动电极Tx15、Tx25、Tx35的驱动期间,反复出现如下两种状态:(1)传动电极的电位高于感应电极的电位,且传动电极为正电位+Vt(例如,5[V])的状态;及(2)传动电极的电位低于感应电极的电位,且传动电极为负电位-Vt(例如,-5[V])的状态。
即,在(1)传动电极的电位高于感应电极的电位且传动电极为正电位+Vt(例如,5[V])的状态下,感应电极层L_Rx上的膏体中所含的电子向为正电位的传动电极的方向(感应电极的方向)被吸引(移动)。另一方面,在(2)传动电极的电位低于感应电极的电位且传动电极为负电位-Vt(例如,-5[V])的状态下,感应电极层L_Rx上的膏体中所含的电子与为负电位的传动电极之间产生斥力,感应电极层L_Rx上的膏体中所含的电子向远离为负电位的传动电极(感应电极)的方向移动。
因此,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0中,通过以所述方式进行控制,能恰当地防止涂布在感应电极层L_Rx上的膏体中所含的电子偏向一个方向(朝向感应电极的方向)移动。由此,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0中,能恰当地防止由ITO形成的感应电极的表面(被氧化还原反应)还原而导致感应电极部分的折射率发生变化。
在时刻t14~t15的期间,传动电极Tx15、Tx25、Tx35以外的传动电极未被传动驱动,因此,发送部13成为如下状态,即,不向传动电极Tx15、Tx25、Tx35以外的传动电极输出传动驱动信号,以使传动电极Tx15、Tx25、Tx35以外的传动电极的电位成为0[V]。
(期间t15~t16):
在时刻t15~t16的期间,驱动控制部12依据来自控制部11的控制信号而控制发送部13。即,驱动控制部12以使发送部13经由传动线G1gr~G3gr向传动电极Tx16、Tx26、Tx36输出图4所示的脉冲信号的方式进行控制。如图4所示,在时刻t15~t16的期间,从发送部13经由传动线G1gr~G3gr输出到传动电极Tx16、Tx26、Tx36的传动驱动信号Tx6是信号值(电压值)交替地变化为+Vt(Vt>0,例如,Vt=5[V])与-Vt的脉冲信号。
而且,在时刻t15~t16的期间,接收部14不对感应电极施加偏置电压,以使所有感应电极Rx11~Rx38的电位成为0[V]。
另外,在时刻t15~t16的期间,接收部14可(1)以使感应电极Rx16、Rx26、Rx36的电位成为Vr(Vr≥0,例如,Vr=1.65[V])的方式,经由感应线施加偏置电压;也可(2)以使感应电极Rx16、Rx26、Rx36以外的感应电极的电位成为-Vr(Vr≥0,例如,Vr=1.65[V])的方式,经由感应线施加偏置电压。
通过这样进行控制,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0中,在传动电极Tx16、Tx26、Tx36的驱动期间,反复呈现如下两种状态:(1)传动电极的电位高于感应电极的电位,且传动电极为正电位+Vt(例如,5[V])的状态;及(2)传动电极的电位低于感应电极的电位,且传动电极为负电位-Vt(例如,-5[V])的状态。
即,在(1)传动电极的电位高于感应电极的电位且传动电极为正电位+Vt(例如,5[V])的状态下,感应电极层L_Rx上的膏体中所含的电子向为正电位的传动电极的方向(感应电极的方向)被吸引(移动)。另一方面,在(2)传动电极的电位低于感应电极的电位且传动电极为负电位-Vt(例如,-5[V])的状态下,感应电极层L_Rx上的膏体中所含的电子与为负电位的传动电极之间产生斥力,感应电极层L_Rx上的膏体中所含的电子向远离为负电位的传动电极(感应电极)的方向移动。
因此,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0中,通过以所述方式进行控制,能恰当地防止涂布在感应电极层L_Rx上的膏体中所含的电子偏向一个方向(朝向感应电极的方向)移动。由此,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0中,能恰当地防止由ITO形成的感应电极的表面(被氧化还原反应)还原而导致感应电极部分的折射率发生变化。
在时刻t15~t16的期间,传动电极Tx16、Tx26、Tx36以外的传动电极未被传动驱动,因此,发送部13成为如下状态,即,不向传动电极Tx16、Tx26、Tx36以外的传动电极输出传动驱动信号,以使传动电极Tx16、Tx26、Tx36以外的传动电极的电位成为0[V]。
(期间t16~t17):
在时刻t16~t17的期间,驱动控制部12依据来自控制部11的控制信号而控制发送部13。即,驱动控制部12以使发送部13经由传动线G1gr~G3gr向传动电极Tx17、Tx27、Tx37输出图4所示的脉冲信号的方式进行控制。如图4所示,在时刻t16~t17的期间,从发送部13经由传动线G1gr~G3gr输出到传动电极Tx17、Tx27、Tx37的传动驱动信号Tx7是信号值(电压值)交替地变化为+Vt(Vt>0,例如,Vt=5[V])与-Vt的脉冲信号。
而且,在时刻t16~t17的期间,接收部14不对感应电极施加偏置电压,以使所有感应电极Rx11~Rx38的电位成为0[V]。
另外,在时刻t16~t17的期间,接收部14可(1)以使感应电极Rx17、Rx27、Rx37的电位成为Vr(Vr≥0,例如,Vr=1.65[V])的方式,经由感应线施加偏置电压;也可(2)以使感应电极Rx17、Rx27、Rx37以外的感应电极的电位成为-Vr(Vr≥0,例如,Vr=1.65[V])的方式,经由感应线施加偏置电压。
通过这样进行控制,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0中,在传动电极Tx17、Tx27、Tx37的驱动期间,反复呈现如下两种状态:(1)传动电极的电位高于感应电极的电位,且传动电极为正电位+Vt(例如,5[V])的状态;及(2)传动电极的电位低于感应电极的电位,且传动电极为负电位-Vt(例如,-5[V])的状态。
即,在(1)传动电极的电位高于感应电极的电位且传动电极为正电位+Vt(例如,5[V])的状态下,感应电极层L_Rx上的膏体中所含的电子向为正电位的传动电极的方向(感应电极的方向)被吸引(移动)。另一方面,在(2)传动电极的电位低于感应电极的电位且传动电极为负电位-Vt(例如,-5[V])的状态下,感应电极层L_Rx上的膏体中所含的电子与为负电位的传动电极之间产生斥力,感应电极层L_Rx上的膏体中所含的电子向远离为负电位的传动电极(感应电极)的方向移动。
因此,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0中,通过以所述方式进行控制,能恰当地防止涂布在感应电极层L_Rx上的膏体中所含的电子偏向一个方向(朝向感应电极的方向)移动。由此,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0中,能恰当地防止由ITO形成的感应电极的表面(被氧化还原反应)还原而导致感应电极部分的折射率发生变化。
在时刻t16~t17的期间,传动电极Tx17、Tx27、Tx37以外的传动电极未被传动驱动,因此,发送部13成为如下状态,即,不向传动电极Tx17、Tx27、Tx37以外的传动电极输出传动驱动信号,以使传动电极Tx17、Tx27、Tx37以外的传动电极的电位成为0[V]。
(期间t17~t18):
在时刻t17~t18的期间,驱动控制部12依据来自控制部11的控制信号而控制发送部13。即,驱动控制部12以使发送部13经由传动线G1gr~G3gr向传动电极Tx18、Tx28、Tx38输出图4所示的脉冲信号的方式进行控制。如图4所示,在时刻t17~t18的期间,从发送部13经由传动线G1gr~G3gr输出到传动电极Tx18、Tx28、Tx38的传动驱动信号Tx8是信号值(电压值)交替地变化为+Vt(Vt>0,例如,Vt=5[V])与-Vt的脉冲信号。
而且,在时刻t17~t18的期间,接收部14不对感应电极施加偏置电压,以使所有感应电极Rx11~Rx38的电位成为0[V]。
另外,在时刻t17~t18的期间,接收部14可(1)以使感应电极Rx18、Rx28、Rx38的电位成为Vr(Vr≥0,例如,Vr=1.65[V])的方式,经由感应线施加偏置电压;也可(2)以使感应电极Rx18、Rx28、Rx38以外的感应电极的电位成为-Vr(Vr≥0,例如,Vr=1.65[V])的方式,经由感应线施加偏置电压。
通过这样进行控制,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0中,在传动电极Tx18、Tx28、Tx38的驱动期间,反复出现如下两种状态:(1)传动电极的电位高于感应电极的电位,且传动电极为正电位+Vt(例如,5[V])的状态;及(2)传动电极的电位低于感应电极的电位,且传动电极为负电位-Vt(例如,-5[V])的状态。
即,在(1)传动电极的电位高于感应电极的电位且传动电极为正电位+Vt(例如,5[V])的状态下,感应电极层L_Rx上的膏体中所含的电子向为正电位的传动电极的方向(感应电极的方向)被吸引(移动)。另一方面,在(2)传动电极的电位低于感应电极的电位且传动电极为负电位-Vt(例如,-5[V])的状态下,感应电极层L_Rx上的膏体中所含的电子与为负电位的传动电极之间产生斥力,感应电极层L_Rx上的膏体中所含的电子向远离为负电位的传动电极(感应电极)的方向移动。
因此,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0中,通过以所述方式进行控制,能恰当地防止涂布在感应电极层L_Rx上的膏体中所含的电子偏向一个方向(朝向感应电极的方向)移动。由此,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0中,能恰当地防止由ITO形成的感应电极的表面(被氧化还原反应)还原而导致感应电极部分的折射率发生变化。
在时刻t17~t18的期间,传动电极Tx18、Tx28、Tx38以外的传动电极未被传动驱动,因此,发送部13成为如下状态,即,不向传动电极Tx18、Tx28、Tx38以外的传动电极输出传动驱动信号,以使传动电极Tx18、Tx28、Tx38以外的传动电极的电位成为0[V]。
(期间t18~t2):
在时刻t18~t2的期间,驱动控制部12以不对所有传动电极Tx11~Tx38进行传动驱动的方式进行控制。即,驱动控制部12成为如下状态:不输出传动驱动信号,以使所有传动电极的电位成为0[V]。
而且,在时刻t18~t2的期间,如图4所示,所有感应电极Rx11~Rx38的电位为0[V],但接收部14也可以使所有感应电极Rx11~Rx38的电位成为-Vr(Vr≥0,例如,Vr=1.65[V])的方式,经由感应线施加偏置电压。
通过如以上方式进行处理,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0中,执行第N次(N:整数)扫描处理。并且,下一个第N+1次扫描(相当于图5的时刻t2~t3)的扫描处理也以与第N次扫描处理同样的方式执行。而且,第N+2次之后的处理也以同样的方式执行。
另外,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0中,根据图4所示的传动驱动信号,在传动电极与感应电极之间产生电场。当触摸到触摸面板面时,该电场发生变化,与该电场变化相应的电流经由感应线S1gr~S3gr流向接收部14。即,与电场变化对应的感应信号被接收部14接收。并且,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0中,通过利用触摸位置获取部15来检测与当触摸到触摸面板面时产生的电场变化对应的感应信号的变化,能检测到触摸位置。
并且,检测到的关于触摸位置的信息经由控制部11被输出到显示面板控制部2。显示面板控制部2中,根据需要,将用于进行与触摸位置对应的显示变更等的控制信号输出到显示面板驱动部3。并且,显示面板驱动部3依据来自显示面板控制部2的控制信号进行显示面板LCD的显示控制。
如以上方式,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0中,以使涂布在感应电极层L_Rx上的膏体中所含的电子不偏向一个方向(朝向感应电极的方向)移动的方式,生成传动驱动信号,且通过生成的传动驱动信号驱动触摸面板TP。由此,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0中,能恰当地防止由ITO形成的感应电极的表面(被氧化还原反应)还原而导致感应电极部分的折射率发生变化,能恰当地防止半内嵌触摸面板变色。
《第1变形例》
接着,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第1变形例。
另外,以下,对于本变形例特有的部分进行说明,而对于与所述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省略其详细说明。
本变形例的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具有与第1实施方式的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0相同的构成。
本变形例的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中,根据与第1实施方式的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0中使用的传动驱动信号、感应信号不同的传动驱动信号、感应信号,执行触摸面板TP的驱动控制。
以下,说明本变形例的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的动作。
图6中表示第N次扫描(N:整数)区间(时刻t1~t2的区间)内的本变形例的传动驱动信号Tx1~Tx8及感应信号Rx1~Rx3的信号波形。
图7中表示第N+1次扫描区间(时刻t2~t3的区间)内的传动驱动信号Tx1~Tx8及感应信号Rx1~Rx3的信号波形。
首先,说明第N次扫描区间内的处理。
(期间t1~t11):
在时刻t1~t11的期间,驱动控制部12依据来自控制部11的控制信号而控制发送部13。即,驱动控制部12以使发送部13经由传动线G1gr~G3gr输出图6所示的脉冲信号的方式进行控制。如图6所示,在时刻t1~t11的期间,从发送部13经由传动线G1gr~G3gr输出到传动电极Tx11、Tx21、Tx31的传动驱动信号Tx1是信号值(电压值)交替地变化为+Vt1(Vt1>0,例如,Vt1=10[V])与0[V]的脉冲信号。
而且,在时刻t1~t2的期间,接收部14不对感应电极施加偏置电压,以使所有感应电极Rx11~Rx38的电位成为0[V]。
另外,在时刻t1~t11的期间,接收部14可(1)以使感应电极Rx11、Rx21、Rx31的电位成为Vr(Vr≥0,例如,Vr=1.65[V])的方式,经由感应线施加偏置电压;也可(2)不施加偏置电压,以使感应电极Rx11、Rx21、Rx31以外的感应电极的电位成为0[V]。
(期间t11~t12):
在时刻t11~t12的期间,驱动控制部12依据来自控制部11的控制信号而控制发送部13。即,驱动控制部12以使发送部13经由传动线G1gr~G3gr输出图6所示的脉冲信号的方式进行控制。如图6所示,在时刻t11~t12的期间,从发送部13经由传动线G1gr~G3gr输出到传动电极Tx12、Tx22、Tx32的传动驱动信号Tx2是信号值(电压值)交替地变化为+Vt1(Vt1>0,例如,Vt1=10[V])与0[V]的脉冲信号。
另外,在时刻t11~t12的期间,接收部14可(1)以感应电极Rx12、Rx22、Rx32的电位成为Vr(Vr≥0,例如,Vr=1.65[V])的方式,经由感应线施加偏置电压;也可(2)不施加偏置电压,以使感应电极Rx12、Rx22、Rx32以外的感应电极的电位成为0[V]。
(期间t12~t13):
在时刻t12~t13的期间,驱动控制部12依据来自控制部11的控制信号而控制发送部13。即,驱动控制部12以使发送部13经由传动线G1gr~G3gr输出图6所示的脉冲信号的方式进行控制。如图6所示,在时刻t12~t13的期间,从发送部13经由传动线G1gr~G3gr输出到传动电极Tx13、Tx23、Tx33的传动驱动信号Tx3是信号值(电压值)交替地变化为+Vt1(Vt1>0,例如,Vt1=10[V])与0[V]的脉冲信号。
另外,在时刻t12~t13的期间,接收部14可(1)以使感应电极Rx13、Rx23、Rx33的电位成为Vr(Vr≥0,例如,Vr=1.65[V])的方式,经由感应线施加偏置电压;也可(2)不施加偏置电压,以使感应电极Rx13、Rx23、Rx33以外的感应电极的电位成为0[V]。
(期间t13~t14):
在时刻t13~t14的期间,驱动控制部12依据来自控制部11的控制信号而控制发送部13。即,驱动控制部12以使发送部13经由传动线G1gr~G3gr输出图6所示的脉冲信号的方式进行控制。如图6所示,在时刻t13~t14的期间,从发送部13经由传动线G1gr~G3gr输出到传动电极Tx14、Tx24、Tx34的传动驱动信号Tx4是信号值(电压值)交替地变化为+Vt1(Vt1>0,例如,Vt1=10[V])与0[V]的脉冲信号。
另外,在时刻t13~t14的期间,接收部14可(1)以使感应电极Rx14、Rx24、Rx34的电位成为Vr(Vr≥0,例如,Vr=1.65[V])的方式,经由感应线施加偏置电压;也可(2)不施加偏置电压,以使感应电极Rx14、Rx24、Rx34以外的感应电极的电位成为0[V]。
(期间t14~t15):
在时刻t14~t15的期间,驱动控制部12依据来自控制部11的控制信号而控制发送部13。即,驱动控制部12以使发送部13经由传动线G1gr~G3gr输出图6所示的脉冲信号的方式进行控制。如图6所示,在时刻t14~t15的期间,从发送部13经由传动线G1gr~G3gr输出到传动电极Tx15、Tx25、Tx35的传动驱动信号Tx5是信号值(电压值)交替地变化为+Vt1(Vt1>0,例如,Vt1=10[V])与0[V]的脉冲信号。
另外,在时刻t14~t15的期间,接收部14可(1)以使感应电极Rx15、Rx25、Rx35的电位成为Vr(Vr≥0,例如,Vr=1.65[V])的方式,经由感应线施加偏置电压;也可(2)不施加偏置电压,以使感应电极Rx15、Rx25、Rx35以外的感应电极的电位成为0[V]。
(期间t15~t16):
在时刻t15~t16的期间,驱动控制部12依据来自控制部11的控制信号而控制发送部13。即,驱动控制部12以使发送部13经由传动线G1gr~G3gr输出图6所示的脉冲信号的方式进行控制。如图6所示,在时刻t15~t16的期间,从发送部13经由传动线G1gr~G3gr输出到传动电极Tx16、Tx26、Tx36的传动驱动信号Tx6是信号值(电压值)交替地变化为+Vt1(Vt1>0,例如,Vt1=10[V])与0[V]的脉冲信号。
另外,在时刻t15~t16的期间,接收部14可(1)以使感应电极Rx16、Rx26、Rx36的电位成为Vr(Vr≥0,例如,Vr=1.65[V])的方式,经由感应线施加偏置电压;也可(2)不经由感应线施加偏置电压,以使感应电极Rx16、Rx26、Rx36以外的感应电极的电位成为0[V]。
(期间t16~t17):
在时刻t16~t17的期间,驱动控制部12依据来自控制部11的控制信号而控制发送部13。即,驱动控制部12以使发送部13经由传动线G1gr~G3gr输出图6所示的脉冲信号的方式进行控制。如图6所示,在时刻t16~t17的期间,从发送部13经由传动线G1gr~G3gr输出到传动电极Tx17、Tx27、Tx37的传动驱动信号Tx7是信号值(电压值)交替地变化为+Vt1(Vt1>0,例如,Vt1=10[V])与0[V]的脉冲信号。
另外,在时刻t16~t17的期间,接收部14可(1)以使感应电极Rx17、Rx27、Rx37的电位成为Vr(Vr≥0,例如,Vr=1.65[V])的方式,经由感应线施加偏置电压;也可(2)不施加偏置电压,以使感应电极Rx17、Rx27、Rx37以外的感应电极的电位成为0[V]。
(期间t17~t18):
在时刻t17~t18的期间,驱动控制部12依据来自控制部11的控制信号而控制发送部13。即,驱动控制部12以使发送部13经由传动线G1gr~G3gr输出图6所示的脉冲信号的方式进行控制。如图6所示,在时刻t17~t18的期间,从发送部13经由传动线G1gr~G3gr输出到传动电极Tx18、Tx28、Tx38的传动驱动信号Tx8是信号值(电压值)交替地变化为+Vt1(Vt1>0,例如,Vt1=10[V])与0[V]的脉冲信号。
另外,在时刻t17~t18的期间,接收部14以(1)以使感应电极Rx18、Rx28、Rx38的电位成为Vr(Vr≥0,例如,Vr=1.65[V])的方式,经由感应线施加偏置电压;也可(2)不施加偏置电压,以使感应电极Rx18、Rx28、Rx38以外的感应电极的电位成为0[V]。
(期间t18~t2):
在时刻t18~t2的期间,驱动控制部12以不对所有传动电极Tx11~Tx38进行传动驱动的方式进行控制。即,驱动控制部12成为如下状态:不输出传动驱动信号,以使所有传动电极的电位成为0[V]。
而且,在时刻t18~t2的期间,如图6所示,不对感应电极施加偏置电压,以使所有感应电极Rx11~Rx38的电位成为0[V]。
接着,说明第N+1次扫描区间内的处理。
(期间t2~t21):
在时刻t2~t21的期间,驱动控制部12依据来自控制部11的控制信号而控制发送部13。即,驱动控制部12以使发送部13经由传动线G1gr~G3gr输出图7所示的脉冲信号的方式进行控制。如图7所示,在时刻t2~t21的期间,从发送部13经由传动线G1gr~G3gr输出到传动电极Tx11、Tx21、Tx31的传动驱动信号Tx1是信号值(电压值)交替地变化为-Vt1(Vt1>0,例如,Vt1=10[V])与0[V]的脉冲信号。
而且,在时刻t2~t3的期间,接收部14不对感应电极施加偏置电压,以使所有感应电极Rx11~Rx38的电位成为0[V]。
另外,在时刻t2~t21的期间,接收部14可(1)以使感应电极Rx11、Rx21、Rx31的电位成为-Vr(Vr≥0,例如,Vr=1.65[V])的方式,经由感应线施加偏置电压;也可(2)以使感应电极Rx11、Rx21、Rx31以外的感应电极的电位成为0[V],经由感应线施加偏置电压。
(期间t21~t22):
在时刻t21~t22的期间,驱动控制部12依据来自控制部11的控制信号而控制发送部13。即,驱动控制部12以使发送部13经由传动线G1gr~G3gr输出图7所示的脉冲信号的方式进行控制。如图7所示,在时刻t21~t22的期间,从发送部13经由传动线G1gr~G3gr输出到传动电极Tx12、Tx22、Tx32的传动驱动信号Tx2是信号值(电压值)交替地变化为-Vt1(Vt1>0,例如,Vt1=10[V])与0[V]的脉冲信号。
而且,在时刻t2~t3的期间,接收部14不对感应电极施加偏置电压,以使所有感应电极Rx11~Rx38的电位成为0[V]。
另外,在时刻t21~t22的期间,接收部14可(1)以使感应电极Rx12、Rx22、Rx32的电位成为-Vr(Vr≥0,例如,Vr=1.65[V])的方式,经由感应线施加偏置电压;也可(2)以使感应电极Rx12、Rx22、Rx32以外的感应电极的电位成为0[V]的方式,经由感应线施加偏置电压。
(期间t22~t23):
在时刻t21~t23的期间,驱动控制部12依据来自控制部11的控制信号而控制发送部13。即,驱动控制部12以使发送部13经由传动线G1gr~G3gr输出图7所示的脉冲信号的方式进行控制。如图7所示,在时刻t22~t23的期间,从发送部13经由传动线G1gr~G3gr输出到传动电极Tx13、Tx23、Tx33的传动驱动信号Tx2是信号值(电压值)交替地变化为-Vt1(Vt1>0,例如,Vt1=10[V])与0[V]的脉冲信号。
而且,在时刻t2~t3的期间,接收部14不对感应电极施加偏置电压,以使所有感应电极Rx11~Rx38的电位成为0[V]。
另外,在时刻t22~t23的期间,接收部14可(1)以使感应电极Rx13、Rx23、Rx33的电位成为-Vr(Vr≥0,例如,Vr=1.65[V])的方式,经由感应线施加偏置电压;也可(2)以使感应电极Rx13、Rx23、Rx33以外的感应电极的电位成为0[V]的方式,经由感应线施加偏置电压。
(期间t23~t24):
在时刻t23~t24的期间,驱动控制部12依据来自控制部11的控制信号而控制发送部13。即,驱动控制部12以使发送部13经由传动线G1gr~G3gr输出图7所示的脉冲信号的方式进行控制。如图7所示,在时刻t23~t24的期间,从发送部13经由传动线G1gr~G3gr输出到传动电极Tx14、Tx24、Tx34的传动驱动信号Tx4是信号值(电压值)交替地变化为-Vt1(Vt1>0,例如,Vt1=10[V])与0[V]的脉冲信号。
而且,在时刻t2~t3的期间,接收部14不对感应电极施加偏置电压,以使所有感应电极Rx11~Rx38的电位成为0[V]。
另外,在时刻t23~t24的期间,接收部14可(1)以使感应电极Rx14、Rx24、Rx34的电位成为-Vr(Vr≥0,例如,Vr=1.65[V])的方式,经由感应线施加偏置电压;也可(2)以使感应电极Rx14、Rx24、Rx34以外的感应电极的电位成为0[V]的方式,经由感应线施加偏置电压。
(期间t24~t25):
在时刻t24~t25的期间,驱动控制部12依据来自控制部11的控制信号而控制发送部13。即,驱动控制部12以使发送部13经由传动线G1gr~G3gr输出图7所示的脉冲信号的方式进行控制。如图7所示,在时刻t24~t25的期间,从发送部13经由传动线G1gr~G3gr输出到传动电极Tx15、Tx25、Tx35的传动驱动信号Tx5是信号值(电压值)交替地变化为-Vt1(Vt1>0,例如,Vt1=10[V])与0[V]的脉冲信号。
而且,在时刻t2~t3的期间,接收部14不对感应电极施加偏置电压,以使所有感应电极Rx11~Rx38的电位成为0[V]。
另外,在时刻t24~t25的期间,接收部14可(1)以使感应电极Rx15、Rx25、Rx35的电位成为-Vr(Vr≥0,例如,Vr=1.65[V])的方式,经由感应线施加偏置电压;也可(2)以使感应电极Rx15、Rx25、Rx35以外的感应电极的电位成为0[V]的方式,经由感应线施加偏置电压。
(期间t25~t26):
在时刻t25~t26的期间,驱动控制部12依据来自控制部11的控制信号而控制发送部13。即,驱动控制部12以使发送部13经由传动线G1gr~G3gr输出图7所示的脉冲信号的方式进行控制。如图7所示,在时刻t25~t26的期间,从发送部13经由传动线G1gr~G3gr输出到传动电极Tx16、Tx26、Tx36的传动驱动信号Tx6是信号值(电压值)交替地变化为-Vt1(Vt1>0,例如,Vt1=10[V])与0[V]的脉冲信号。
而且,在时刻t2~t3的期间,接收部14不对感应电极施加偏置电压,以使所有感应电极Rx11~Rx38的电位成为0[V]。
另外,在时刻t25~t26的期间,接收部14可(1)以使感应电极Rx16、Rx26、Rx36的电位成为-Vr(Vr≥0,例如,Vr=1.65[V])的方式,经由感应线施加偏置电压;也可(2)以使感应电极Rx16、Rx26、Rx36以外的感应电极的电位成为0[V]的方式,经由感应线施加偏置电压。
(期间t26~t27):
在时刻t26~t27的期间,驱动控制部12依据来自控制部11的控制信号而控制发送部13。即,驱动控制部12以使发送部13经由传动线G1gr~G3gr输出图7所示的脉冲信号的方式进行控制。如图7所示,在时刻t26~t27的期间,从发送部13经由传动线G1gr~G3gr输出到传动电极Tx17、Tx27、Tx37的传动驱动信号Tx7是信号值(电压值)交替地变化为-Vt1(Vt1>0,例如,Vt1=10[V])与0[V]的脉冲信号。
而且,在时刻t2~t3的期间,接收部14不对感应电极施加偏置电压,以使所有感应电极Rx11~Rx38的电位成为0[V]。
另外,在时刻t26~t27的期间,接收部14可(1)以使感应电极Rx17、Rx27、Rx37的电位成为-Vr(Vr≥0,例如,Vr=1.65[V])的方式,经由感应线施加偏置电压;也可(2)以使感应电极Rx17、Rx27、Rx37以外的感应电极的电位成为0[V]的方式,经由感应线施加偏置电压。
(期间t27~t28):
在时刻t27~t28的期间,驱动控制部12依据来自控制部11的控制信号而控制发送部13。即,驱动控制部12以使发送部13经由传动线G1gr~G3gr输出图7所示的脉冲信号的方式进行控制。如图7所示,在时刻t27~t28的期间,从发送部13经由传动线G1gr~G3gr输出到传动电极Tx18、Tx28、Tx38的传动驱动信号Tx8是信号值(电压值)交替地变化为-Vt1(Vt1>0,例如,Vt1=10[V])与0[V]的脉冲信号。
而且,在时刻t2~t3的期间,接收部14不对感应电极施加偏置电压,以使所有感应电极Rx11~Rx38的电位成为0[V]。
另外,在时刻t27~t28的期间,接收部14可(1)以使感应电极Rx18、Rx28、Rx38的电位成为-Vr(Vr≥0,例如,Vr=1.65[V])的方式,经由感应线施加偏置电压;也可(2)以使感应电极Rx18、Rx28、Rx38以外的感应电极的电位成为0[V]的方式,经由感应线施加偏置电压。
(期间t28~t3):
在时刻t28~t3的期间,驱动控制部12以不对所有传动电极Tx11~Tx38进行传动驱动的方式进行控制。即,驱动控制部12成为如下状态:不输出传动驱动信号,以使所有传动电极的电位成为0[V]。
而且,在时刻t28~t3的期间,如图7所示,不对感应电极施加偏置电压,以使所有感应电极Rx11~Rx38的电位成为0[V]。
按以上方式,执行第N+1次扫描处理。并且,之后,在本变形例的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中,反复进行与第N次扫描处理相同的处理及与第N+1次的扫描处理相同的处理。
如以上方式,本变形例的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中,在触摸面板TP的2次扫描处理的期间(例如,图6、图7的时刻t1~t3的期间),以使传动电极与感应电极之间的电位差(传动电极与感应电极之间产生的电场)的积分值大致为零(积分值为小于已定值的值)的方式,生成传动驱动信号。即,本变形例的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中,在触摸面板TP的2次扫描处理的期间(例如,图6、图7的时刻t1~t3的期间),以涂布在感应电极层L_Rx上的膏体中所含的电子不偏向一个方向(朝向感应电极的方向)移动的方式,生成传动驱动信号,且根据生成的传动驱动信号驱动触摸面板TP。由此,本变形例的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中,能恰当地防止由ITO形成的感应电极的表面(被氧化还原反应)还原而导致感应电极部分的折射率发生变化,从而能恰当地防止半内嵌触摸面板变色。
《第2变形例》
接着,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第2变形例。
另外,以下,对于本变形例特有的部分进行说明,而对于与所述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省略其详细说明。
本变形例的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具有与第1实施方式的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0相同的构成。
本变形例的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中,根据与第1实施方式的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000中使用的传动驱动信号、感应信号不同的传动驱动信号、感应信号,执行触摸面板TP的驱动控制。
以下,说明本变形例的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的动作。
图8是表示第N次扫描(N:整数)区间(时刻t1~t2的区间)内的本变形例的传动驱动信号Tx1与感应信号Rx1的信号波形的图。
图9是表示第N+1次扫描区间(时刻t2~t3的区间)内的传动驱动信号Tx1~Tx8与感应信号Rx1~Rx3的信号波形。
(期间t1~t11):
在时刻t1~t11的期间,驱动控制部12依据来自控制部11的控制信号而控制发送部13。即,驱动控制部12以使发送部13经由传动线G1gr~G3gr输出图8所示的脉冲信号的方式进行控制。如图8所示,在时刻t1~t11的期间,从发送部13经由传动线G1gr~G3gr输出到传动电极Tx11、Tx21、Tx31的传动驱动信号Tx1是信号值(电压值)交替地变化为+Vt1(Vt1>0,例如,Vt1=10[V])与0[V]的脉冲信号。
而且,在时刻t1~t2的期间,接收部14不对感应电极施加偏置电压,以使所有感应电极Rx11~Rx38的电位成为0[V]。
另外,在时刻t1~t11的期间,接收部14可(1)以使感应电极Rx11、Rx21、Rx31的电位成为Vr(Vr≥0,例如,Vr=1.65[V])的方式,经由感应线施加偏置电压;也可(2)不施加偏置电压,以使感应电极Rx11、Rx21、Rx31以外的感应电极的电位成为0[V]。
(期间t11~t12):
在时刻t11~t12的期间,驱动控制部12依据来自控制部11的控制信号而控制发送部13。即,驱动控制部12以使发送部13经由传动线G1gr~G3gr输出图8所示的脉冲信号的方式进行控制。如图8所示,在时刻t11~t12的期间,从发送部13经由传动线G1gr~G3gr输出到传动电极Tx12、Tx22、Tx32的传动驱动信号Tx2是信号值(电压值)交替地变化为+Vt1(Vt1>0,例如,Vt1=10[V])与0[V]的脉冲信号。
另外,在时刻t11~t12的期间,接收部14可(1)以感应电极Rx12、Rx22、Rx32的电位成为Vr(Vr≥0,例如,Vr=1.65[V])的方式,经由感应线施加偏置电压;也可(2)不施加偏置电压,以使感应电极Rx12、Rx22、Rx32以外的感应电极的电位成为0[V]。
(期间t12~t13):
在时刻t12~t13的期间,驱动控制部12依据来自控制部11的控制信号而控制发送部13。即,驱动控制部12以使发送部13经由传动线G1gr~G3gr输出图8所示的脉冲信号的方式进行控制。如图8所示,在时刻t12~t13的期间,从发送部13经由传动线G1gr~G3gr输出到传动电极Tx13、Tx23、Tx33的传动驱动信号Tx3是信号值(电压值)交替地变化为+Vt1(Vt1>0,例如,Vt1=10[V])与0[V]的脉冲信号。
另外,在时刻t12~t13的期间,接收部14可(1)以使感应电极Rx13、Rx23、Rx33的电位成为Vr(Vr≥0,例如,Vr=1.65[V])的方式,经由感应线施加偏置电压;也可(2)不施加偏置电压,以使感应电极Rx13、Rx23、Rx33以外的感应电极的电位成为0[V]。
(期间t13~t14):
在时刻t13~t14的期间,驱动控制部12依据来自控制部11的控制信号而控制发送部13。即,驱动控制部12以使发送部13经由传动线G1gr~G3gr输出图8所示的脉冲信号的方式进行控制。如图8所示,在时刻t13~t14的期间,从发送部13经由传动线G1gr~G3gr输出到传动电极Tx14、Tx24、Tx34的传动驱动信号Tx4是信号值(电压值)交替地变化为+Vt1(Vt1>0,例如,Vt1=10[V])与0[V]的脉冲信号。
另外,在时刻t13~t14的期间,接收部14可(1)以使感应电极Rx14、Rx24、Rx34的电位成为Vr(Vr≥0,例如,Vr=1.65[V])的方式经由感应线施加偏置电压;也可(2)不施加偏置电压,以使感应电极Rx14、Rx24、Rx34以外的感应电极的电位成为0[V]。
(期间t14~t15):
在时刻t14~t15的期间,驱动控制部12依据来自控制部11的控制信号而控制发送部13。即,驱动控制部12以使发送部13经由传动线G1gr~G3gr输出图8所示的脉冲信号的方式进行控制。如图8所示,在时刻t14~t15的期间,从发送部13经由传动线G1gr~G3gr输出到传动电极Tx15、Tx25、Tx35的传动驱动信号Tx5是信号值(电压值)交替地变化为+Vt1(Vt1>0,例如,Vt1=10[V])与0[V]的脉冲信号。
另外,在时刻t14~t15的期间,接收部14可(1)以使感应电极Rx15、Rx25、Rx35的电位成为Vr(Vr≥0,例如,Vr=1.65[V])的方式,经由感应线施加偏置电压;也可(2)不施加偏置电压,以使感应电极Rx15、Rx25、Rx35以外的感应电极的电位成为0[V]。
(期间t15~t16):
在时刻t15~t16的期间,驱动控制部12依据来自控制部11的控制信号而控制发送部13。即,驱动控制部12以使发送部13经由传动线G1gr~G3gr输出图8所示的脉冲信号的方式进行控制。如图8所示,在时刻t15~t16的期间,从发送部13经由传动线G1gr~G3gr输出到传动电极Tx16、Tx26、Tx36的传动驱动信号Tx6是信号值(电压值)交替地变化为+Vt1(Vt1>0,例如,Vt1=10[V])与0[V]的脉冲信号。
另外,在时刻t15~t16的期间,接收部14可(1)以使感应电极Rx16、Rx26、Rx36的电位成为Vr(Vr≥0,例如,Vr=1.65[V])的方式,经由感应线施加偏置电压;也可(2)不经由感应线施加偏置电压,以使感应电极Rx16、Rx26、Rx36以外的感应电极的电位成为0[V]。
(期间t16~t17):
在时刻t16~t17的期间,驱动控制部12依据来自控制部11的控制信号而控制发送部13。即,驱动控制部12以使发送部13经由传动线G1gr~G3gr输出图8所示的脉冲信号的方式进行控制。如图8所示,在时刻t16~t17的期间,从发送部13经由传动线G1gr~G3gr输出到传动电极Tx17、Tx27、Tx37的传动驱动信号Tx7是信号值(电压值)交替地变化为+Vt1(Vt1>0,例如,Vt1=10[V])与0[V]的脉冲信号。
另外,在时刻t16~t17的期间,接收部14可(1)以使感应电极Rx17、Rx27、Rx37的电位成为Vr(Vr≥0,例如,Vr=1.65[V])的方式,经由感应线施加偏置电压;也可(2)不施加偏置电压,以使感应电极Rx17、Rx27、Rx37以外的感应电极的电位成为0[V]。
(期间t17~t18):
在时刻t17~t18的期间,驱动控制部12依据来自控制部11的控制信号而控制发送部13。即,驱动控制部12以使发送部13经由传动线G1gr~G3gr输出图8所示的脉冲信号的方式进行控制。如图8所示,在时刻t17~t18的期间,从发送部13经由传动线G1gr~G3gr输出到传动电极Tx18、Tx28、Tx38的传动驱动信号Tx8是信号值(电压值)交替地变化为+Vt1(Vt1>0,例如,Vt1=10[V])与0[V]的脉冲信号。
另外,在时刻t17~t18的期间,接收部14可(1)以使感应电极Rx18、Rx28、Rx38的电位成为Vr(Vr≥0,例如,Vr=1.65[V])的方式,经由感应线施加偏置电压;也可(2)不施加偏置电压,以使感应电极Rx18、Rx28、Rx38以外的感应电极的电位成为0[V]。
(期间t18~t1a):
在时刻t18~t1a的期间,驱动控制部12以不对所有传动电极Tx11~Tx38进行传动驱动的方式进行控制。即,驱动控制部12成为如下状态:不输出传动驱动信号,以使所有传动电极的电位成为0[V]。
而且,在时刻t18~t1a的期间,如图8所示,不对感应电极施加偏置电压,以使所有感应电极Rx11~Rx38的电位成为0[V]。
另外,时刻t18~t1a的期间可为任意期间,也可省略时刻t18~t1a的期间(也可将时刻t18~t1a的期间设为0[s])。
(期间t1a~t1b):
在时刻t1a~t1b的期间,驱动控制部12以不对所有传动电极Tx11~Tx38进行传动驱动的方式进行控制。即,驱动控制部12成为如下状态:不输出传动驱动信号,以使所有传动电极的电位成为0[V]。
而且,在时刻t1a~t1b的期间,如图8所示,以使所有感应电极Rx11~Rx38的电位成为Vr1(Vr1>0,例如,Vr1=10[V])的方式,对感应线S1gr施加偏置电压。
(期间t1b~t2):
在时刻t1b~t2的期间,驱动控制部12以不对所有传动电极Tx11~Tx38进行传动驱动的方式进行控制。即,驱动控制部12成为如下状态:不输出传动驱动信号,以使所有传动电极的电位成为0[V]。
而且,在时刻t1b~t2的期间,如图8所示,不对感应电极施加偏置电压,以使所有感应电极Rx11~Rx38的电位成为0[V]。
通过如上方式进行处理,本变形例的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中,执行第N次(N:整数)的扫描处理。并且,下一个第N+1次扫描(相当于图9的时刻t2~t3)的扫描处理也以与第N次扫描处理相同的方式执行。而且,第N+2次之后的处理也以同样的方式执行。
如以上方式,本变形例的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中,在触摸面板TP的1次扫描处理的期间(例如,图8的时刻t1~t2的期间),以所述方式执行触摸面板驱动控制,由此,(1)在传动电极被驱动的期间(例如,图8的期间t1~t18),传动电极的电位高于感应电极的电位的状态变多;(2)在传动电极未被驱动的期间(例如,图8的期间t18~t2),传动电极的电位低于感应电极的电位的状态变多。
即,本变形例的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中,在触摸面板TP的1次扫描处理的期间(例如,图8的时刻t1~t2的期间),以使涂布在感应电极层L_Rx上的膏体中所含的电子不偏向一个方向(朝向感应电极的方向)移动的方式,生成传动驱动信号,且根据生成的传动驱动信号执行触摸面板驱动控制。由此,本变形例的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中,能恰当地防止由ITO形成的感应电极的表面(被氧化还原反应)还原而导致感应电极部分的折射率发生变化,从而能恰当地防止半内嵌触摸面板变色。
[其他实施方式]
所述实施方式(包括变形例)中,如图2所示,是对于在彩色滤波片层CF与显示面板LCD之间设有传动电极层L_Tx的示例进行说明,但并不限于此。触摸面板TP也可例如,如图10所示,将显示面板LCD设置在彩色滤光片层CF下方,将传动电极层L_Tx设置在显示面板LCD下方。
而且,也可将所述实施方式、所述变形例的一部分或全部加以组合而实现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或触摸面板装置。
而且,所述实施方式(包括变形例)中,对于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的触摸面板TP,是以图1所示的具有传动电极、感应电极的构成进行说明,但并不限于此。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的触摸面板TP中的传动电极、感应电极的配置、数量、形状等也可为其他情况。而且,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的触摸面板TP的传动线、感应线的配置等也并不限于所述实施方式(包括变形例)。
而且,所述实施方式(包括变形例)中,关于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是针对以传动电极依次被驱动的方式生成并输出传动驱动信号的情况进行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能够以传动电极同时并行地被驱动的方式生成并输出传动驱动信号。
例如,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中,传动驱动信号Tx2~Tx8各自也可以与传动驱动信号Tx1相同的时刻输出。即,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中,传动驱动信号Tx1~Tx8的脉冲波形部分也可在时刻t1~t11的期间内输出。
而且,也可使所述实施方式的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或触摸面板装置的一部分或全部作为集成电路(例如,LSI(large scale integration,大规模集成电路)、系统LSI等)实现。
所述实施方式的各功能块的处理的一部分或全部也可由程序实现。并且,所述实施方式的各功能块的处理的一部分或全部也可在计算机中由中央运算装置(CPU)执行。而且,用于进行各个处理的程序也可保存在硬盘、ROM等存储装置中,由中央运算装置(CPU)从ROM或RAM中读出并执行该程序。
而且,所述实施方式的各处理既可由硬件实现,也可由软件(包括与OS(操作系统)、中间件(middleware)或已定的库(library)一同实现的情况)实现。进而,也可由软件与硬件的混合处理实现。进而,也可由软件与硬件的混合处理实现。另外,当利用硬件实现所述实施方式的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触摸面板装置时,当然需要进行时刻调整以进行各处理。所述实施方式中,为便于说明,省略了实际的硬件设计中产生的各种信号的时刻调整的详情。
而且,所述实施方式中的处理方法的执行顺序未必限于所述实施方式的记载,可在不脱离发明宗旨的范围内调换执行顺序。
使计算机执行所述方法的计算机程序及记录有该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媒体属于本发明的范围。这里,作为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媒体,可列举例如软盘、硬盘、CD-ROM、MO、DVD、大电容DVD、新一代DVD、半导体存储器。
所述计算机程序并不限于记录在所述记录媒体中,也可通过电通信线路、无线或有线通信线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网络等进行传输。
而且,所述实施方式中,对于构成部件,有时为求简化而仅表示出所述实施方式中所需的主要部件。因此,可具备所述实施方式中未明示的任意构成部件。而且,所述实施方式及附图中,各部件的尺寸有时并非以实际尺寸及尺寸比率等进行表示。
另外,本发明的具体构成并不限于所述实施方式,可在不脱离发明宗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及修正。
[附记]
另外,本发明可表现为以下内容。
第1发明是一种触摸面板装置,具备:彩色滤波片用玻璃层,用于设置彩色滤波片;触摸面板;及触摸面板控制部。
触摸面板具备:(1)触摸面板用第1层,形成于彩色滤波片用玻璃层之上,且感应电极由透明导电膜形成;及(2)触摸面板用第2层,形成有传动电极。
触摸面板控制部是以驱动触摸面板的已定期间内的传动电极与感应电极之间的电位差(传动电极与感应电极之间产生的电场)的积分值小于已定值(例如,大致为0)的方式,生成传动驱动信号。
该触摸面板装置中,以涂布在触摸面板用第1层(感应电极层)上的膏体中所含的电子不偏向一个方向(朝向感应电极的方向)移动的方式,生成传动驱动信号,且根据生成的传动驱动信号驱动触摸面板。由此,该触摸面板装置中,能恰当地防止由透明导电膜(例如,ITO)形成的感应电极的表面(被氧化还原反应)还原而导致感应电极部分的折射率发生变化。即,通过使用该触摸面板装置,能恰当地防止半内嵌触摸面板变色。
另外,关于用于判断已定期间内的传动电极与感应电极之间的电位差(传动电极与感应电极之间产生的电场)的积分值的大小关系的“已定值”,优选为,以在已定期间内能抑制从传动电极流向感应电极的微弱电流的偏置以使触摸面板不会变色的基准而决定。而且,所述“已定值”也可依据触摸面板的光的透射率而决定。
而且,“透明导电膜”的概念是指光的透射率为一定以上且导电率为一定以上的膜,例如是包含由ITO形成的导电膜。而且,“透明”的概念包含无色透明。
根据第1发明,第2发明中,触摸面板用第2层的传动电极是由金属细线形成的网格图案电极,或由氧化铟锡(ITO(Indium Tin Oxide))形成的电极。
由此,触摸面板用第2层能以金属层实现。而且,通过将触摸面板用第2层的传动电极作为由金属细线形成的网格图案电极,能确保光的透射率达到已定值以上。
而且,由此,触摸面板用第2层能以氧化铟锡(ITO(IndiumTinOxide))的层(ITO层)实现。通过将触摸面板用第2层的传动电极作为由ITO形成的电极,能确保光的透射率达到已定值以上。
根据第1或第2发明,第3发明中,触摸面板用第2层隔着彩色滤波片用玻璃层而配置在与触摸面板用第1层的相反侧。
由此,该触摸面板装置中,能隔着彩色滤波片用玻璃层而在其两侧设置感应电极层与传动电极层。
根据第1至第3发明中的任一发明,第4发明中,触摸面板控制部以在传动电极的驱动期间,包含信号电压为正电压的第1期间及信号电压为负电压的第2期间的方式,生成传动驱动信号。
由此,该触摸面板装置中,在传动电极的驱动期间,能恰当地防止传动电极与感应电极之间的电场偏向一个方向而产生。即,该触摸面板装置中,通过以所述方式生成传动驱动信号,能使形成有感应电极的触摸面板用第1层(感应电极层)上所涂布的膏体中所含的电子不偏向一个方向(朝向感应电极的方向)移动。因此,该触摸面板装置中,能恰当地防止由透明导电膜(例如,ITO)形成的感应电极的表面(被氧化还原反应)还原而导致感应电极部分的折射率发生变化,从而能恰当地防止触摸面板(例如,半内嵌触摸面板)变色。
根据第1至第3发明中的任一发明,第5发明中,触摸面板控制部以如下方式生成传动驱动信号:
(1)在对触摸面板进行1次扫描的期间T1内的传动电极的驱动期间,包含信号电压为正电压的第3期间及信号电压的绝对值为第1阈值以下的第4期间;且,
(2)在期间T1之后对触摸面板进行1次扫描的期间T2内的传动电极的驱动期间,包含信号电压为负电压的第5期间及信号电压的绝对值为第2阈值以下的第6期间。
由此,该触摸面板装置中,在对触摸面板进行2次扫描的期间,能恰当地防止传动电极与感应电极之间的电场偏向一个方向而产生。即,该触摸面板装置中,通过以所述方式生成传动驱动信号,能使形成有感应电极的触摸面板用第1层(感应电极层)上所涂布的膏体中所含的电子不偏向一个方向(朝向感应电极的方向)移动。因此,该触摸面板装置中,能恰当地防止由透明导电膜(例如,ITO)形成的感应电极的表面(被氧化还原反应)还原而导致感应电极部分的折射率发生变化,从而能恰当地防止触摸面板(例如,半内嵌触摸面板)变色。
另外,“第1阈值”优选设定为小于第3期间内的传动驱动信号的正电压值的绝对值的值。
而且,触摸面板控制部也可为,在第4期间,以信号电压成为0[V]的方式生成传动驱动信号。
而且,“第2阈值”优选设定为小于第5期间内的传动驱动信号的负电压值的绝对值的值。
而且,触摸面板控制部也可为,在第6期间,以信号电压成为0[V]的方式生成传动驱动信号。
根据第1至第3发明中的任一发明,第6发明中,触摸面板控制部以如下方式生成传动驱动信号:
(1)在对触摸面板进行1次扫描的期间T1内的传动电极的驱动期间T10,包含信号电压为正电压的第3期间及信号电压的绝对值为第3阈值以下的第4期间;且
(2)在对触摸面板进行1次扫描的期间T1内的未对传动电极进行驱动的期间T11,信号电压的绝对值为第4阈值以下。
而且,触摸面板控制部是以如下方式进行控制,即,在对触摸面板进行1次扫描的期间T1内的未对传动电极进行驱动的期间T11,感应电极的电位为正电位。
由此,该触摸面板装置中,在对触摸面板进行1次扫描的期间,能恰当地防止传动电极与感应电极之间的电场偏向一个方向而产生。即,该触摸面板装置中,通过以所述方式生成传动驱动信号,能使形成有感应电极的触摸面板用第1层(感应电极层)上所涂布的膏体中所含的电子不偏向一个方向(朝向感应电极的方向)移动。因此,该触摸面板装置中,能恰当地防止由透明导电膜(例如,ITO)形成的感应电极的表面(被氧化还原反应)还原而导致感应电极部分的折射率发生变化,从而能恰当地防止触摸面板(例如,半内嵌触摸面板)变色。
另外,“第3阈值”优选设定为小于第3期间内的传动驱动信号的正电压值的绝对值的值。
而且,触摸面板控制部也可为,在第4期间,以信号电压成为0[V]的方式生成传动驱动信号。
而且,“第4阈值”优选设定为,小于第3期间内的传动驱动信号的正电压值的绝对值的值,且为小于期间T11内的感应电极的正电位的绝对值的值。
而且,触摸面板控制部也可为,在期间T11,以信号电压成为0[V]的方式生成传动驱动信号。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能实现执行触摸面板驱动处理以恰当地防止半内嵌触摸面板变色的触摸面板装置,因此,本发明在触摸面板装置的相关产业领域中有用,且可在该领域中实施。
符号说明
1000 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触摸面板装置)
TP 触摸面板
1 触摸面板控制器(触摸面板控制部)
Tx11~Tx38 传动电极
Rx11~Rx38 感应电极

Claims (4)

1.一种触摸面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彩色滤波片用玻璃层,用于设置彩色滤波片;
触摸面板,包含:一:触摸面板用第1层,形成于所述彩色滤波片用玻璃层之上,且感应电极由透明导电膜形成;及二:触摸面板用第2层,形成有传动电极;及
触摸面板控制部,以在驱动所述触摸面板的已定期间内的所述传动电极与所述感应电极之间的电位差的积分值小于已定值的方式,生成传动驱动信号,
所述触摸面板控制部以如下方式生成所述传动驱动信号:
一:在对所述触摸面板进行1次扫描的期间T1内的驱动所述传动电极的期间,包含信号电压为正电压的第3期间与信号电压的绝对值为第1阈值以下的第4期间,且
二:在所述期间T1之后对所述触摸面板进行1次扫描的期间T2内的驱动所述传动电极的期间,包含信号电压为负电压的第5期间与信号电压的绝对值为第2阈值以下的第6期间。
2.一种触摸面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彩色滤波片用玻璃层,用于设置彩色滤波片;
触摸面板,包含:一:触摸面板用第1层,形成于所述彩色滤波片用玻璃层之上,且感应电极由透明导电膜形成;及二:触摸面板用第2层,形成有传动电极;及
触摸面板控制部,以在驱动所述触摸面板的已定期间内的所述传动电极与所述感应电极之间的电位差的积分值小于已定值的方式,生成传动驱动信号,
所述触摸面板控制部是以如下方式生成所述传动驱动信号:
一:在对所述触摸面板进行1次扫描的期间T1内的驱动所述传动电极的期间T10,包含信号电压为正电压的第3期间与信号电压的绝对值为第3阈值以下的第4期间,且
二:在对所述触摸面板进行1次扫描的期间T1内的未驱动所述传动电极的期间T11,信号电压的绝对值为第4阈值以下;并且,
以如下方式进行控制,即,使在对所述触摸面板进行1次扫描的期间T1内的未驱动所述传动电极的所述期间T11,所述感应电极的电位为正电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触摸面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面板用第2层的所述传动电极是由金属细线形成的网格图案电极或由氧化铟锡形成的电极。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触摸面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面板用第2层隔着所述彩色滤波片用玻璃层而配置在与所述触摸面板用第1层的相反侧。
CN201680037750.3A 2015-07-08 2016-07-06 触摸面板装置 Active CN10773575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36853 2015-07-08
JP2015-136853 2015-07-08
PCT/JP2016/069966 WO2017006952A1 (ja) 2015-07-08 2016-07-06 タッチパネル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35755A CN107735755A (zh) 2018-02-23
CN107735755B true CN107735755B (zh) 2020-08-25

Family

ID=576856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37750.3A Active CN107735755B (zh) 2015-07-08 2016-07-06 触摸面板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222920B2 (zh)
JP (1) JP6498766B2 (zh)
CN (1) CN107735755B (zh)
WO (1) WO201700695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35755B (zh) * 2015-07-08 2020-08-25 夏普株式会社 触摸面板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49127A (zh) * 2011-10-14 2013-04-17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西 显示装置、触摸检测装置和电子设备
US20130120312A1 (en) * 2011-11-14 2013-05-16 Japan Display East Inc. Touch panel
CN104854541A (zh) * 2013-09-17 2015-08-19 Avc技术株式会社 触摸面板装置和触摸面板的驱动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46230B (zh) * 2010-03-01 2014-07-21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感測驅動裝置、觸控感測系統及感測驅動方法
JP5734805B2 (ja) * 2011-10-12 2015-06-17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駆動回路、駆動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
WO2013065272A1 (ja) 2011-11-02 2013-05-1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及びタッチパネル付き表示装置
KR101356968B1 (ko) * 2012-06-14 2014-02-0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 일체형 표시장치
WO2014024683A1 (ja) * 2012-08-06 2014-02-1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および表示装置
KR101487700B1 (ko) * 2013-06-28 2015-01-2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방법
CN105453001B (zh) * 2013-07-31 2018-10-16 3M创新有限公司 将电子部件粘结到图案化纳米线透明导体
US20170262124A1 (en) * 2014-09-16 2017-09-14 Sharp Kabushiki Kaisha Touch panel device
CN107735755B (zh) * 2015-07-08 2020-08-25 夏普株式会社 触摸面板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49127A (zh) * 2011-10-14 2013-04-17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西 显示装置、触摸检测装置和电子设备
US20130120312A1 (en) * 2011-11-14 2013-05-16 Japan Display East Inc. Touch panel
CN104854541A (zh) * 2013-09-17 2015-08-19 Avc技术株式会社 触摸面板装置和触摸面板的驱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498766B2 (ja) 2019-04-10
WO2017006952A1 (ja) 2017-01-12
US20180196547A1 (en) 2018-07-12
CN107735755A (zh) 2018-02-23
US10222920B2 (en) 2019-03-05
JPWO2017006952A1 (ja) 2018-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990673B2 (ja) 静電容量感知デバイスのための多重センサタッチ統合表示ドライバ構成
US10095365B2 (en) Position detecting method for touchscreen panel, touchscreen panel,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KR101572866B1 (ko) 터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450301B1 (ko) 중간 차폐 전극층을 채용한 포스 및 근접 센싱을 위한 디바이스 및 방법
JP5995922B2 (ja) タッチ及びホバー感知
KR102172819B1 (ko) 국부적인 힘 및 근접 센싱을 위한 디바이스 및 방법
CN203149513U (zh) 触摸屏面板
KR101471845B1 (ko) 입력 시스템을 구비한 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CN104020904B (zh) 一种电容式内嵌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US8547360B2 (en) Capacitive touch screen sensing and electric field sensing for mobile devices and other devices
US10175833B2 (en) Adaptive force sensing
US10379686B2 (en)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JP2015532744A (ja) 迅速なセンサセトリングを行うためのタッチセンサ駆動方法
JP2019101713A (ja) タッチセンサ内蔵型の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
CN110515495B (zh) 触控显示面板、触控显示装置及触控检测方法
WO2017139175A1 (en) Piecewise estimation for display noise compensation
KR101729197B1 (ko) 터치표시장치
US20150370386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07735755B (zh) 触摸面板装置
CN107272971B (zh) 抓握管理
WO2016018530A1 (en) Improved stackup for touch and force sensing
WO2016043035A1 (ja) タッチパネル装置
KR102320767B1 (ko) 터치 센싱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US20150309622A1 (en) Active one-layer multi-touch sensor panel device
CN106227376B (zh) 一种压力触控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