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33827A - 一种信号发送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号发送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33827A
CN107733827A CN201610664562.5A CN201610664562A CN107733827A CN 107733827 A CN107733827 A CN 107733827A CN 201610664562 A CN201610664562 A CN 201610664562A CN 107733827 A CN107733827 A CN 1077338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group
resource
subcarrier
resource part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66456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33827B (zh
Inventor
吕永霞
郭志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to CN20201022137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42119B/zh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21080.9A priority patent/CN111541637A/zh
Priority to CN201610664562.5A priority patent/CN107733827B/zh
Priority to JP2019507324A priority patent/JP6783378B2/ja
Priority to BR112019002918-4A priority patent/BR112019002918A2/pt
Priority to PCT/CN2017/096221 priority patent/WO2018028542A1/zh
Priority to EP17838672.8A priority patent/EP3493501B1/en
Publication of CN1077338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33827A/zh
Priority to US16/272,084 priority patent/US10819550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338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33827B/zh
Priority to US17/028,634 priority patent/US11212154B2/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00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02Details
    • H04J1/06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the carrier wave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synchronisation signals
    • H04J1/065Synchronisation of carrier source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with the carrier source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025Numerology, i.e. varying one or more of symbol duration, subcarrier spacing, Fourier transform size, sampling rate or down-cloc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1Details of reference signals
    • H04L27/2613Structure of the reference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L27/2657Carrier synchron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L27/2666Acquisition of further OFDM parameters, e.g. bandwidth, subcarrier spacing, or guard interval l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23Time-frequency-sp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7Inter-user or inter-terminal allocation
    • H04L5/0039Frequency-contiguous, i.e. with no allocation of frequencies for one user or terminal between the frequencies allocated to anoth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11/0069Cell search, i.e. determining cell identity [cell-ID]
    • H04J11/0073Acquisition of primary synchronisation channel, e.g. detection of cell-ID within cell-ID gro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11/0069Cell search, i.e. determining cell identity [cell-ID]
    • H04J11/0076Acquisition of secondary synchronisation channel, e.g. detection of cell-ID gro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3/00Code 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3/0007Code type
    • H04J13/0055ZCZ [zero correlation zone]
    • H04J13/0059CAZAC [constant-amplitude and zero auto-correlation]
    • H04J13/0062Zadoff-Chu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号发送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涉及通信领域,能够解决网络设备如何发送信号以使得终端设备接入支持多种子载波间隔的系统的问题。其方法为:网络设备确定待发送的第一信号的子载波位置和待发送的第二信号的子载波位置,第一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为第一组资源粒子内的连续子载波,第二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为第二组资源粒子内的连续子载波,第一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个数与第二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个数相同,第一组资源粒子内的子载波间隔与第二组资源粒子内的子载波间隔不同;网络设备在确定的第一信号的子载波位置发送第一信号,在确定的第二信号的子载波位置发送第二信号。本发明实施例用于终端设备进行小区搜索以接入小区。

Description

一种信号发送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号发送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的数字信号传输,都是将信息流一次通过一条通道进行传输,属于串行传输的方式。多载波技术采用的是并行传输方式,将串行的高速信息流进行串并变换,分隔成多个并行的低速信息流,再将多个并行的低速信息流叠加进行传输,形成多个载波的传输系统,即多载波技术为用多个载波传输高速数据信息的技术。其中,载波即载有数据的特定频率的无线电波。
多载波传输技术在通信系统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例如4G通信系统以及无线局域网标准802.11系列系统。在当前的通信系统中,各系统支持的业务较为统一,每个通信系统仅支持一种子载波间隔的波形。未来5G通信系统中,网络设备的服务小区可以支持多种子载波间隔,使得服务小区可以在不同的业务、不同的部署场景下使用不同的子载波间隔信号服务不同需求的终端设备。
但是,网络设备如何发送信号以使得终端设备接入支持多种子载波间隔的系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号发送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能够解决网络设备如何发送信号以使得终端设备接入支持多种子载波间隔的系统的问题。
一方面,提供一种信号发送方法,包括:网络设备确定待发送的第一信号的子载波位置和待发送的第二信号的子载波位置,第一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为第一组资源粒子内的连续子载波,第二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为第二组资源粒子内的连续子载波,第一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个数与第二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个数相同,第一组资源粒子内的子载波间隔与第二组资源粒子内的子载波间隔不同;网络设备在确定的第一信号的子载波位置发送第一信号,在确定的第二信号的子载波位置发送第二信号。网络设备可以为基站,终端设备可以为用户设备,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可以为同步信号。这样,当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可用于时频同步或小区搜索时,终端设备可获取用于接入小区的相关信息,以支持终端设备接入子载波间隔不同的小区或使用子载波间隔不同的时频资源与网络设备进行通信,能够解决网络设备如何发送信号以使得终端设备接入支持多种子载波间隔的系统的问题。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为同步信号,连续子载波不包括零子载波,第一组资源组粒子和第二组资源组粒子在时域所占的符号数相同或不同,且在时域上占用一个符号或至少两个连续符号。例如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为主同步信号,当第一组资源组粒子和第二组资源组粒子在时域所占的符号数相同或不同时,由于存在相同的时域资源,网络设备可同时发送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以使得支持不同子载波的终端设备可接收到适合自身的主同步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组资源粒子中子载波的序号与第一信号的调制符号或序列元素对应关系,与第二组资源粒子中子载波的序号与第二信号的调制符号或序列元素的对应关系相同,调制符号为经过调制映射后的复数符号,一个复数符号与一个资源粒子映射,复数符号的顺序与资源粒子对应的子载波序号对应。序列元素可以理解为待发送的信号为未调制的序列信号时,例如为Zadoff-chu序列信号时,序列中的一个元素映射一个资源粒子,序列与资源粒子所在的子载波的序号对应可使得信号与资源粒子的映射更为简便。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网络设备在发送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之前,方法还包括:网络设备确定待发送的第三信号的子载波位置和待发送的第四信号的子载波位置,第三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为第三组资源粒子内的连续子载波,第四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为第四组资源粒子内的连续子载波,第三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个数与第四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个数相同,第三组资源粒子内的子载波间隔与第一组资源粒子内的子载波间隔相同,第四组资源粒子内的子载波间隔与第二组资源粒子内的子载波间隔相同,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为主同步信号,第三信号和第四信号至少包括辅同步信号。这样,终端设备能准确并快速检测出主同步信号,并在已知主同步信号的前提下检测辅同步信号,从而根据主同步信号和辅同步信号获得小区ID。进一步地,还可以获得完整的或部分的系统帧号。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三组资源粒子中子载波的序号与第三信号的调制符号或序列元素对应关系,与第四组资源粒子中子载波的序号与第四信号的调制符号或序列元素的对应关系相同,使得信号与资源粒子的映射更为简便。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网络设备发送第三信号和第四信号之前,方法还包括:网络设备确定待发送的第五信号的子载波位置和待发送的第六信号的子载波位置,第五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为第五组资源粒子内的连续子载波,第六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为第六组资源粒子内的连续子载波,第五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个数与第六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个数相同,第五组资源粒子的子载波间隔,与第一组资源粒子和/或第三组资源粒子的子载波间隔相同,第六组资源粒子的子载波间隔,与第二组资源粒子和/或第四组资源粒子的子载波间隔相同,第五信号和第六信号为第一广播信道信号或第一系统信息块信号,以便终端设备获取后续接入流程所需的必要信息,例如第一广播信道信号或第一系统信息块信号包括测量导频发送信息、随机接入信号发送序列、随机接入信号发送资源以及系统带宽等参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五组资源粒子中承载第五信号的数据信号的资源粒子的位置与第六组资源粒子中承载第六信号的数据信号的资源粒子的位置相同,第五组资源粒子中承载第五信号的导频信号的资源粒子的位置与第六组资源粒子中承载第六信号的导频信号的资源粒子的位置相同,资源粒子为单位符号上的频域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组资源粒子、第三组资源粒子与第五组资源粒子中的至少两组资源粒子占用相同时域资源上的不同频域资源,第二组资源粒子、第四组资源粒子和第六组资源粒子中的至少两组资源粒子占用相同时域资源上的不同频域资源,这是由于第五信号和第六信号不仅包括序列信号,即数据信号,也包括导频信号,进而使得资源粒子与信号映射更为简便。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七信号占用第一组资源粒子、第三组资源粒子与第五组资源粒子中的至少一组资源粒子占用的时域资源上除第一组资源粒子、第三组资源粒子和第五组资源粒子中的至少一组资源粒子占用的频域资源以外的频域资源中的子载波;第七信号为第二广播信道信号或第二系统信息,第七信号占用的时域资源大于或等于第一信号、第三信号和第五信号中的至少一个所占用的时域资源。即第一信号、第三信号、第五信号和第七信号为同时域资源上的频分信号。第二广播信道信号或第二系统信息块信号可以承载其它的信息,如随机接入配置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组资源粒子、第三组资源粒子与第五组资源粒子中的至少两组资源粒子位于第一载波内,第二组资源粒子、第四组资源粒子和第六组资源粒子中的至少两组资源粒子位于第二载波内,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占用不同的频域资源。这样,可利于支持不同子载波的终端设备可以在相应的载波上接收到所需的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组资源粒子占用第一载波中的至少一个频域资源单位,第二组资源粒子占用第二载波内的至少一个频域资源单位,第一组资源粒子在第一载波占用的频域资源单位的序号与第二组资源粒子在第二载波内占用的频域资源单位的序号相同;第三组资源粒子占用第一载波中的至少一个频域资源单位,第四组资源粒子占用第二载波内的至少一个频域资源单位,第三组资源粒子在第一载波占用的频域资源单位的序号与第四组资源粒子在第二载波内占用的频域资源单位的序号相同;第五组资源粒子占用第一载波中的至少一个频域资源单位,第六组资源粒子占用第二载波内的至少一个频域资源单位,第五组资源粒子在第一载波占用的频域资源单位的序号与第六组资源粒子在第二载波内占用的频域资源单位的序号相同;其中,频域资源单位为一组子载波。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信号发送方法,包括: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第一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为第一组资源粒子内的连续子载波,第二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为第二组资源粒子内的连续子载波,第一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个数与第二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个数相同,第一组资源粒子内的子载波间隔与第二组资源粒子内的子载波间隔不同;终端设备对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进行检测,或终端设备对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进行解调和检测,或终端设备对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进行解调和解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为同步信号,连续子载波不包括零子载波,第一组资源组粒子和第二组资源组粒子在时域所占的符号数相同或不同,且在时域上占用一个符号或至少两个连续符号。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组资源粒子中子载波的序号与第一信号的调制符号或序列元素对应关系,与第二组资源粒子中子载波的序号与第二信号的调制符号或序列元素到的对应关系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方法还包括: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三信号和/或第四信号,第三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为第三组资源粒子内的连续子载波,第三组资源粒子内的子载波间隔与第一组资源粒子内的子载波间隔相同,第四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为第四组资源粒子内的连续子载波,第四组资源粒子内的子载波间隔与第一组资源粒子或第三组资源粒子内的子载波间隔相同,第一信号为主同步信号,第三信号至少包括辅同步信号,第四信号为广播信道信号或系统信息。
再一方面,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包括:方法还包括:处理单元,用于确定待发送的第一信号的子载波位置和待发送的第二信号的子载波位置,第一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为第一组资源粒子内的连续子载波,第二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为第二组资源粒子内的连续子载波,第一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个数与第二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个数相同,第一组资源粒子内的子载波间隔与第二组资源粒子内的子载波间隔不同;发送单元,用于在确定的第一信号的子载波位置发送第一信号,在确定的第二信号的子载波位置发送第二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为同步信号,连续子载波不包括零子载波,第一组资源组粒子和第二组资源组粒子在时域所占的符号数相同或不同,且在时域上占用一个符号或至少两个连续符号。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组资源粒子中子载波的序号与第一信号的调制符号或序列元素对应关系,与第二组资源粒子中子载波的序号与第二信号的调制符号或序列元素的对应关系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单元还用于:确定待发送的第三信号的子载波位置和待发送的第四信号的子载波位置,第三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为第三组资源粒子内的连续子载波,第四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为第四组资源粒子内的连续子载波,第三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个数与第四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个数相同,第三组资源粒子内的子载波间隔与第一组资源粒子内的子载波间隔相同,第四组资源粒子内的子载波间隔与第二组资源粒子内的子载波间隔相同,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为主同步信号,第三信号和第四信号至少包括辅同步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三组资源粒子中子载波的序号与第三信号的调制符号或序列元素对应关系,与第四组资源粒子中子载波的序号与第四信号的调制符号或序列元素的对应关系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单元还用于:确定待发送的第五信号的子载波位置和待发送的第六信号的子载波位置,第五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为第五组资源粒子内的连续子载波,第六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为第六组资源粒子内的连续子载波,第五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个数与第六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个数相同,第五组资源粒子的子载波间隔,与第一组资源粒子和/或第三组资源粒子的子载波间隔相同,第六组资源粒子的子载波间隔,与第二组资源粒子和/或第四组资源粒子的子载波间隔相同,第五信号和第六信号为第一广播信道信号或第一系统信息块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五组资源粒子中承载第五信号的数据信号的资源粒子的位置与第六组资源粒子中承载第六信号的数据信号的资源粒子的位置相同,第五组资源粒子中承载第五信号的导频信号的资源粒子的位置与第六组资源粒子中承载第六信号的导频信号的资源粒子的位置相同,资源粒子为单位符号上的频域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组资源粒子、第三组资源粒子与第五组资源粒子中的至少两组资源粒子占用相同时域资源上的不同频域资源,第二组资源粒子、第四组资源粒子和第六组资源粒子中的至少两组资源粒子占用相同时域资源上的不同频域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七信号占用第一组资源粒子、第三组资源粒子与第五组资源粒子中的至少一组资源粒子占用的时域资源上除第一组资源粒子、第三组资源粒子和第五组资源粒子中的至少一组资源粒子占用的频域资源以外的频域资源中的子载波;第七信号为第二广播信道信号或第二系统信息,第七信号占用的时域资源大于或等于第一信号、第三信号和第五信号中的至少一个所占用的时域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组资源粒子、第三组资源粒子与第五组资源粒子中的至少两组资源粒子位于第一载波内,第二组资源粒子、第四组资源粒子和第六组资源粒子中的至少两组资源粒子位于第二载波内,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占用不同的频域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组资源粒子占用第一载波中的至少一个频域资源单位,第二组资源粒子占用第二载波内的至少一个频域资源单位,第一组资源粒子在第一载波占用的频域资源单位的序号与第二组资源粒子在第二载波内占用的频域资源单位的序号相同;第三组资源粒子占用第一载波中的至少一个频域资源单位,第四组资源粒子占用第二载波内的至少一个频域资源单位,第三组资源粒子在第一载波占用的频域资源单位的序号与第四组资源粒子在第二载波内占用的频域资源单位的序号相同;第五组资源粒子占用第一载波中的至少一个频域资源单位,第六组资源粒子占用第二载波内的至少一个频域资源单位,第五组资源粒子在第一载波占用的频域资源单位的序号与第六组资源粒子在第二载波内占用的频域资源单位的序号相同;其中,频域资源单位为一组子载波。
再一方面,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第一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为第一组资源粒子内的连续子载波,第二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为第二组资源粒子内的连续子载波,第一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个数与第二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个数相同,第一组资源粒子内的子载波间隔与第二组资源粒子内的子载波间隔不同;处理单元,用于对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进行检测,或处理单元,用于对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进行解调和检测,或处理单元,用于对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进行解调和解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为同步信号,连续子载波不包括零子载波,第一组资源组粒子和第二组资源组粒子在时域所占的符号数相同或不同,且在时域上占用一个符号或至少两个连续符号。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组资源粒子中子载波的序号与第一信号的调制符号或序列元素对应关系,与第二组资源粒子中子载波的序号与第二信号的调制符号或序列元素到的对应关系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三信号和/或第四信号,第三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为第三组资源粒子内的连续子载波,第三组资源粒子内的子载波间隔与第一组资源粒子内的子载波间隔相同,第四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为第四组资源粒子内的连续子载波,第四组资源粒子内的子载波间隔与第一组资源粒子或第三组资源粒子内的子载波间隔相同,第一信号为主同步信号,第三信号至少包括辅同步信号,第四信号为广播信道信号或系统信息。
再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存储上述网络设备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第五方面所设计的程序。
再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存储上述终端设备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第五方面所设计的程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号发送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网络设备确定待发送的第一信号的子载波位置和待发送的第二信号的子载波位置,第一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为第一组资源粒子内的连续子载波,第二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为第二组资源粒子内的连续子载波,第一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个数与第二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个数相同,第一组资源粒子内的子载波间隔与第二组资源粒子内的子载波间隔不同;网络设备在确定的第一信号的子载波位置发送第一信号,在确定的第二信号的子载波位置发送第二信号,这样,当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可用于时频同步或小区搜索时,终端设备可获取用于接入小区的相关信息,以支持终端设备接入子载波间隔不同的小区或使用子载波间隔不同的时频资源与网络设备进行通信,能够解决网络设备如何发送信号以使得终端设备接入支持多种子载波间隔的系统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发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子载波间隔不同的时频资源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的子载波间隔不同的时频资源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可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例如可适用于5G通信系统,具体可适用于5G通信系统中终端设备接入网络侧的应用场景。5G通信系统可支持不同的业务,不同的部署场景和不同的频谱。其中,该业务例如可以为增强的移动带宽(enhanced MobileBroadband,eMBB)业务、机器类型通信(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MTC)业务、超可靠低延迟通信(Ultra-reliable and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URLLC)业务、多媒体广播多播业务(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MBMS)和定位业务等。该部署场景例如可以为室内热点场景、密集城区场景、郊区场景、城区宏覆盖场景、高铁场景等。该频谱例如可以为100GHz以内的任一的频率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架构,如图1所示,该网络架构包括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例如网络设备可以为基站,终端设备可以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以网络设备为基站为例,基站是一种部署在无线接入网用以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装置。在5G通信系统中,提供网络设备功能的设备包括演进型网络设备(evolved Node B,eNB)、新无线节点B(New Radio NodeB,gNB),集中单元(CentralizedUnit,CU),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和新无线控制器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为以下任意一种,并且终端设备可以是静态的,也可以是移动的。终端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站台(Station)、移动台(Mobile Station)、用户单元(Subscriber Unit)、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膝上型电脑(LaptopComputer)、平板电脑(Tablet Computer)、上网本(Netbook)、终端(Terminal)、蜂窝电话(Cellular Phone)、手持设备(Handheld)、无绳电话(Cordless Phone)、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数据卡(Data Card)、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Serial Bus,USB)插入设备、移动WiFi热点设备(MiFi Devices)、智能手表、智能眼镜、无线调制解调器(Modem)、无线路由器、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台等。
以终端设备为手机为例,图2示出的是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手机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参考图2,手机包括:射频(Radio Frequency,RF)电路210、电源220、处理器230、存储器240、输入单元250、显示单元260、传感器270、音频电路280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2中示出的手机结构并不构成对手机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本发明实施提供一种信号发送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应用于5G通信系统中,网络设备在发送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时,将第一信号映射在第一组资源粒子中,将第二信号映射在第二组资源粒子中,第一信号占用第一组资源粒子中的连续子载波,第二信号占用第二组资源粒子中的连续子载波,第一组资源粒子和第二组资源粒子中的子载波间隔不同,使得5G通信系统可支持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子载波间隔不同的信号,以接入支持多种子载波间隔的系统。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号发送方法,如图3所示,包括:
301、网络设备确定待发送的第一信号的子载波位置和待发送的第二信号的子载波位置,第一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为第一组资源粒子内的连续子载波,第二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为第二组资源粒子内的连续子载波,第一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个数与第二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个数相同,第一组资源粒子内的子载波间隔与第二组资源粒子内的子载波间隔不同,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为主同步信号。
具体的,可以预先将信道资源按照时域和频域进行划分,如图4所示,例如信道资源包括第一资源和第二资源,第一资源中包括至少一组资源粒子,第二资源中包括至少一组资源粒子。每组资源粒子包括多个资源粒子,若时域按照符号长度进行划分,频域按照子载波进行划分,资源粒子可以理解为单位符号长度上的频域资源。当网络设备需发送信号时,可以将信号映射在一组资源粒子上进行发送。
示例性的,当网络设备需发送信号时,网络设备可根据待发送信号以及网络设备支持的终端设备种类确定发送信号的一组资源粒子,即在哪种子载波间隔资源上发送信号。例如待发送的信号为同步信号,网络设备支持的终端设备种类支持第一子载波间隔和第二子载波间隔,第一子载波间隔和第二子载波间隔不同。网络设备可以将待发送的信号中的第一信号的元素映射在第一资源未被占用的第一组资源粒子上,将待发送的信号中的第二信号的元素映射在第二资源未被占用的第二组资源粒子上。若第一信号在第一组资源粒子上占用N个子载波,第二信号在第二组资源粒子上占用N个子载波,如图5所示为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在时域和频域上的资源占用示意图。其中,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的元素可以是未调制的序列信号,也可以是调制符号信号的元素。第一组资源粒子内的子载波间隔为第一子载波间隔,第二资源粒子内的子载波间隔为第二子载波间隔,即第一组资源粒子内的子载波间隔与第二组资源粒子内的子载波间隔不同。第一信号在第一组资源粒子内占用的子载波为连续子载波,第二信号在第二组资源粒子内占用的子载波为也为连续子载波。若第一组资源粒子或第二组资源粒子中包括零子载波,则连续子载波不包括零子载波。由于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均为同步信号,因此,第一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个数与第二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个数相同。
如图5所示,当子载波间隔较小时,时域符号长度相对较大,反之,当子载波间隔较大时,时域符号长度相对较小,采用后者可以使得信号更快到达终端设备。因此,第一组资源粒子和第二组资源粒子在时域上所占的符号数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且在时域上占用一个符号或至少两个连续符号。
可选的,网络设备确定以哪种子载波间隔的一组资源粒子发送信号,也可以是由于终端设备与不同子载波间隔资源同步需要对应子载波间隔的同步信号,因此网络设备会在每个子载波间隔对应的资源上发送至少一个相应子载波间隔的同步信号。
进一步的,第一信号在第一组资源粒子内的映射方法可以与第二信号在第二组资源粒子内的映射方法相同。示例性的,第一组资源粒子中子载波的序号与第一信号的调制符号或序列元素对应关系,与第二组资源粒子中子载波的序号与第二信号的调制符号或序列元素的对应关系相同。其中,调制符号为经过调制映射后的复数符号,一个复数符号与一个资源粒子映射,复数符号的顺序与资源粒子对应的子载波序号对应。序列元素可以理解为待发送的信号为未调制的序列信号时,例如为Zadoff-chu序列信号时,序列中的一个元素映射一个资源粒子,序列与资源粒子所在的子载波的序号对应。当第一信号在第一组资源粒子内的映射方法与第二信号在第二组资源粒子内的映射方法相同时,可使得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与资源粒子的映射实现方式更为简便。
302、网络设备确定待发送的第三信号的子载波位置和待发送的第四信号的子载波位置,第三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为第三组资源粒子内的连续子载波,第四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为第四组资源粒子内的连续子载波,第三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个数与第四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个数相同,第三组资源粒子内的子载波间隔与第一组资源粒子内的子载波间隔相同,第四组资源粒子内的子载波间隔与第二组资源粒子内的子载波间隔相同,第三信号和第四信号至少包括辅同步信号。
以网络设备为基站为例,当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为主同步信号(PrimarySynchronization Signal,PSS)时,基站还至少需要发送辅同步信号(SecondarySynchronization Signal,SSS),以使得终端设备能准确并快速检测出主同步信号,并在已知主同步信号的前提下检测辅同步信号,从而根据主同步信号完成与所述基站的时频同步,并且根据主同步信号和/或辅同步信号获得小区ID。进一步地,还可以获得完整的或部分的系统帧号。因此在确定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的子载波位置时,还需要确定至少为辅同步信号的第三信号和第四信号的子载波位置。在一个例子中,基站还可以发送第三种同步信号,该第三种同步信号可以被用于定位子帧或符号序号,或用于定位波瓣序号。
与步骤301类似的,第三信号占用的子载波可以在第三组资源粒子内的连续子载波,第四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为第四组资源粒子内的连续子载波,连续子载波不包括零子载波。第三信号和第四信号至少同为辅同步信号,第三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个数和第四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个数相同。若第一信号和第三信号均针对的是同一种类的终端设备,则第三组资源粒子内的子载波间隔与第一组资源粒子内的子载波间隔相同,若第二信号和第四信号针对的是同一种类的终端设备,则第二组资源粒子内的子载波间隔与第四组资源粒子内的子载波间隔相同,那么第三组资源粒子内的子载波间隔与第四组资源粒子内的子载波间隔不同。对于终端设备来说,接收的主同步信号和至少包括辅同步信号的信号依次为第一信号和第三信号,或者接收的主同步信号和至少包括辅同步信号的信号依次为第二信号和第四信号。
与步骤301类似的,第三组资源粒子和第四组资源粒子在时域上所占的符号数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且在时域上占用一个符号或至少两个连续符号。相应的,第三组资源粒子中子载波的序号与第三信号的调制符号或序列元素对应关系,与第四组资源粒子中子载波的序号与第四信号的调制符号或序列元素的对应关系相同。
303、网络设备确定待发送的第五信号的子载波位置和待发送的第六信号的子载波位置,第五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为第五组资源粒子内的连续子载波,第六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为第六组资源粒子内的连续子载波,第五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个数与第六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个数相同,第五组资源粒子内的子载波间隔,与第一组资源粒子和/或第三组资源粒子内的子载波间隔相同,第六组资源粒子内的子载波间隔,与第二组资源粒子和/或第四组资源粒子内的子载波间隔相同,第五信号和第六信号为第一广播信道信号或第一系统信息块(System Information block,SIB)信号。
以网络设备为基站为例,终端设备接入小区前,基站发送主同步信号和辅同步信号使得终端设备进行小区搜索时,基站还需要发送第一广播信道信号或第一系统信息块信号,记为第一广播信道信号或第一系统信息块信号,以便终端设备获取后续接入流程所需的必要信息,例如第一广播信道信号或第一系统信息块信号包括测量导频发送信息以及随机接入信号发送配置信息等。因此,基站还需要发送占用子载波间隔不同的第五信号和第六信号。第五信号和第六信号为第一广播信道信号或第一系统信息块信号。若第五信号与第一信号和第三信号占用的子载波间隔对应的同一种终端设备,那么当第五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为第五组资源粒子内的连续子载波时,第五组资源粒子的子载波间隔,与第一组资源粒子和第三组资源粒子的子载波间隔相同,若第六信号与第二信号和第四信号占用的子载波间隔对应另一同一种终端设备,那么当第六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为第六组资源粒子内的连续子载波时,第六组资源粒子的子载波间隔,与第二组资源粒子和第四组资源粒子的子载波间隔相同,即第五组资源粒子和第六组资源粒子的子载波间隔不同。
与步骤301和步骤302类似的,第五组资源粒子和第六组资源粒子在时域上所占的符号数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且在时域上占用一个符号或至少两个连续符号。为了便于实现,当第五信号和第六信号为第一广播信道信号或第一系统信息块信号时,由于第五信号和第六信号不仅包括序列信号,即数据信号,也包括导频信号,第五组资源粒子中承载第五信号的数据信号的资源粒子的位置与第六组资源粒子中承载第六信号的数据信号的资源粒子的位置相同,第五组资源粒子中承载第五信号的导频信号的资源粒子的位置与第六组资源粒子中承载第六信号的导频信号的资源粒子的位置相同。
可选的,第一组资源粒子、第三组资源粒子与第五组资源粒子中的至少两组资源粒子占用相同时域资源上的不同频域资源,第二组资源粒子、第四组资源粒子和第六组资源粒子中的至少两组资源粒子占用相同时域资源上的不同频域资源。即第一信号、第三信号与第五信号中的至少两个信号是同时发送的,第二信号、第四信号与第六信号中的至少两个信号是同时发送的。
可选的,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基站通过第五信号发送第一广播信道信号或第一系统信息块信号时,可同时发送第二广播信道信号或第二系统信息块信号,例如第一广播信道信号或第一系统信息块信号承载如小区和/或波瓣测量导频相关信息,第二广播信道信号或第二系统信息块信号承载其它的信息,如随机接入配置信息,因此,基站在发送第一信号、第三信号以及第五信号的同时,基站还需发送第七信号,第七信号为第二广播信道信号或第二系统信息块信号,第七信号占用的时域资源大于或等于第一信号、第三信号和第五信号中的至少一个所占用的时域资源。第七信号占用第一组资源粒子、第三组资源粒子与第五组资源粒子中的至少一组资源粒子占用的时域资源上除第一组资源粒子、第三组资源粒子和第五组资源粒子中的至少一组资源粒子占用的频域资源以外的频域资源中的子载波。也就是说,第七信号占用的是第一子载波间隔的频域资源剩余的频域资源中的子载波。
可选的,以载波为单位来说,一个载波内包括多个子载波,第一组资源粒子、第三组资源粒子与第五组资源粒子中的至少两组资源粒子可以位于第一载波内,第二组资源粒子、第四组资源粒子和第六组资源粒子中的至少两组资源粒子可以位于第二载波内,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占用不同的频域资源。即每个载波内包括多组资源粒子。
可选的,若每个载波内包括多个频域资源单位,每个频域资源单位为一组子载波,一组子载波包括至少两个子载波。第一组资源粒子可以占用第一载波中的至少一个频域资源单位,第二组资源粒子可以占用第二载波内的至少一个频域资源单位,第一组资源粒子在第一载波占用的频域资源单位的序号与第二组资源粒子在第二载波内占用的频域资源单位的序号相同;类似的,第三组资源粒子可以占用第一载波中的至少一个频域资源单位,第四组资源粒子可以占用第二载波内的至少一个频域资源单位,第三组资源粒子在第一载波占用的频域资源单位的序号与第四组资源粒子在第二载波内占用的频域资源单位的序号相同;第五组资源粒子可以占用第一载波中的至少一个频域资源单位,第六组资源粒子可以占用第二载波内的至少一个频域资源单位,第五组资源粒子在第一载波占用的频域资源单位的序号与第六组资源粒子在第二载波内占用的频域资源单位的序号相同。
可选的,第一组资源粒子和第二组资源粒子包括的子载波个数均可以为72,或48,也可以为96或其它值,本申请不做限定;类似的,第三组资源粒子和第四组资源粒子包括的子载波个数均可以为72,或48,也可以为96或其它值,本申请不做限定;类似的,第五组资源粒子和第六组资源粒子包括的子载波个数可以为72,或144,也可以为288或其它值,本申请不做限定。
其中,第一信号占用第一组资源粒子的子载波数小于或等于第一组资源粒子的总子载波数,第二信号占用第二组资源粒子的子载波数据小于或等于第二组资源粒子的总子载波数据。类似的,第三信号占用第三组资源粒子的子载波数小于或等于第三组资源粒子的总子载波数,第四信号占用第四组资源粒子的子载波数据小于或等于第四组资源粒子的总子载波数据;第五信号占用第五组资源粒子的子载波数小于或等于第五组资源粒子的总子载波数,第六信号占用第六组资源粒子的子载波数据小于或等于第六组资源粒子的总子载波数据。
304、网络设备在确定的第一信号的子载波位置发送第一信号,在确定的第二信号的子载波位置发送第二信号,在确定的第三信号的子载波位置发送第三信号,在确定的第四信号的子载波位置发送第四信号,在确定的第五信号的子载波位置发送第五信号,在确定的第六信号的子载波位置发送第六信号。
305、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信号和/或第三信号进行同步或小区搜索,并接收第五信号进行解调和解码;或者终端设备根据第二信号和/或第四信号进行同步或小区搜索,并接收第六信号进行解调和解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由于上述第一信号、第三信号和第五信号的子载波间隔相同,第二信号、第四信号和第六信号的子载波间隔相同,第一信号与第二信号的子载波间隔不同,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均为主同步信号,第三信号和第四信号至少包含辅同步信号,第五信号和第六信号至少包含第一广播信道信号或第一系统信息块信号,若终端设备支持第一信号的子载波间隔,则终端设备可接收第一信号、第三信号和第五信号,若终端设备支持第二信号的子载波间隔,则终端设备可接收第二信号、第四信号和第六信号。
以终端设备接收第一信号、第三信号和第五信号为例,若第一信号为主同步信号,第三信号为辅同步信号,第五信号为第一广播信道信号或第一系统信息块信号为例,若主同步信号和/或辅同步信号为未调制序列,第五信号为编码且调制信号,则终端设备可以对第一信号和/或第三信号进行序列检测,以实现与网络设备的时频同步,或者根据第一信号和/或第三信号获得小区ID,完成小区搜索。进一步地,还可以获得完整的或部分的系统帧号,并对第五信号进行解调和解码,获得后续接入流程所需的必要信息,例如第一广播信道信号或第一系统信息块信号包括测量导频发送信息以及随机接入配置信息等参数,使得终端设备可继续进行后续接入流程以接入基站所在网络。或者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也可能为调制序列,此时,终端设备需对第一信号和第三信号进行解调和序列检测。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终端设备也可以接收第一信号、第二信号、第三信号和第五信号,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可以为主同步信号,第一信号的子载波间隔与第二信号的子载波间隔不同,第三信号至少可以为辅同步信号,第五信号可以为第一广播信道信号或第一系统信息块信号,例如第一广播信道信号或第一系统信息块信号包括测量导频发送信息、随机接入配置信息等参数,此时,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进行时频同步,并根据第一信号和/或第三信号和第五信号进行小区搜索以及获得后续接入小区的相关信息。同理,终端设备也可以接收第一信号、第二信号、第四信号和第六信号,根据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进行时频同步,并根据第二信号和/或第四信号和第六信号进行小区搜索和获取接入小区的相关信息。
再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终端设备也可以接收第一信号、第二信号、第三信号、第四信号、第五信号和第六信号,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为主同步信号,第三信号和第四信号至少为辅同步信号,第五信号和第六信号为第一广播信道信号或第一系统信息块信号,第一信号、第三信号和第五信号的子载波间隔相同,第二信号、第四信号和第六信号的子载波间隔相同,第一信号与第二信号的子载波间隔不同,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信号和/或第三信号以及第二信号和/或第四信号进行时频同步和/或小区搜索,并根据第五信号和第六信号获取后续接入小区的信息,使得终端设备可继续进行后续接入流程以接入小区。
此外,在上述三种可能的设计中,终端还可以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七信号,第七信号包括第二广播信道信号或第二系统信息块信号,第二广播信道信号或第二系统信息块信号承载其它的信息,如随机接入配置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号发送方法,网络设备确定待发送的第一信号的子载波位置和待发送的第二信号的子载波位置,第一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为第一组资源粒子内的连续子载波,第二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为第二组资源粒子内的连续子载波,第一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个数与第二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个数相同,第一组资源粒子内的子载波间隔与第二组资源粒子内的子载波间隔不同;网络设备在确定的第一信号的子载波位置发送第一信号,在确定的第二信号的子载波位置发送第二信号,这样,当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可用于时频同步和或小区搜索时,终端设备可获取用于接入小区所在网络的相关信息,以支持终端设备接入子载波间隔不同的小区或使用子载波间隔不同的时频资源与网络设备进行通信,能够解决网络设备如何发送信号以使得终端设备接入支持多种子载波间隔的系统的问题。
上述主要从各个网元之间交互的角度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各个网元,例如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等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发明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等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在采用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图6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网络设备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单元601和发送单元602。处理单元601用于支持网络设备执行图3中的过程301~303,发送单元602用于支持网络设备执行图3中的过程304。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采用集成的单元的情况下,图7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网络设备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网络设备包括:处理模块702和通信模块703。处理模块302用于对网络设备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例如,处理模块702用于支持网络设备执行图3中的过程301、302和303,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通信模块703用于支持网络设备与其他网络实体的通信,例如与图1和图2中示出的功能模块或网络实体之间的通信。网络设备还可以包括存储模块701,用于存储网络设备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其中,处理模块702可以是处理器或控制器,例如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发明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所述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通信模块703可以是收发器、收发电路或通信接口等。存储模块701可以是存储器。
当处理模块702为处理器,通信模块703为收发器,存储模块701为存储器时,本发明实施例所涉及的网络设备可以为图8所示的网络设备。
参阅图8所示,该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802、收发器803、存储器801以及总线804。其中,收发器803、处理器802以及存储器801通过总线804相互连接;总线804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8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在采用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图9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终端设备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终端设备包括:接收单元901和处理单元902。处理单元902用于支持终端设备执行图3中的过程305,接收单元901用于支持终端设备执行图3中的过程304。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采用集成的单元的情况下,图10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终端设备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终端设备包括:处理模块102和通信模块103。处理模块102用于对终端设备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例如,处理模块102用于支持终端设备执行图3中的过程305,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通信模块103用于支持终端设备与其他网络实体的通信,例如与图1中示出的功能模块或网络实体之间的通信。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存储模块101,用于存储终端设备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其中,处理模块102可以是处理器或控制器,例如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发明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所述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通信模块103可以是收发器、收发电路或通信接口等。存储模块101可以是存储器。
当处理模块102为处理器,通信模块103为收发器,存储模块101为存储器时,本发明实施例所涉及的终端设备可以为图11所示的终端设备。
参阅图11所示,该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112、收发器113、存储器111以及总线114。其中,收发器113、处理器112以及存储器111通过总线114相互连接;总线114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ISA总线等。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11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结合本发明公开内容所描述的方法或者算法的步骤可以硬件的方式来实现,也可以是由处理器执行软件指令的方式来实现。软件指令可以由相应的软件模块组成,软件模块可以被存放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闪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EPROM)、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寄存器、硬盘、移动硬盘、只读光盘(CD-ROM)或者本领域熟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ASIC中。另外,该ASIC可以位于核心网接口设备中。当然,处理器和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核心网接口设备中。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意识到,在上述一个或多个示例中,本发明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这些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0)

1.一种信号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设备确定待发送的第一信号的子载波位置和待发送的第二信号的子载波位置,所述第一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为第一组资源粒子内的连续子载波,所述第二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为第二组资源粒子内的连续子载波,所述第一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个数与所述第二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个数相同,所述第一组资源粒子内的子载波间隔与所述第二组资源粒子内的子载波间隔不同;
所述网络设备在确定的所述第一信号的子载波位置发送所述第一信号,在确定的所述第二信号的子载波位置发送所述第二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为同步信号,所述连续子载波不包括零子载波,所述第一组资源组粒子和所述第二组资源组粒子在时域所占的符号数相同或不同,且在时域上占用一个符号或至少两个连续符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资源粒子中子载波的序号与所述第一信号的调制符号或序列元素对应关系,与所述第二组资源粒子中子载波的序号与所述第二信号的调制符号或序列元素的对应关系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在发送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确定待发送的第三信号的子载波位置和待发送的第四信号的子载波位置,所述第三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为第三组资源粒子内的连续子载波,所述第四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为第四组资源粒子内的连续子载波,所述第三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个数与所述第四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个数相同,所述第三组资源粒子内的子载波间隔与所述第一组资源粒子内的子载波间隔相同,所述第四组资源粒子内的子载波间隔与所述第二组资源粒子内的子载波间隔相同,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为主同步信号,所述第三信号和第四信号至少包括辅同步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组资源粒子中子载波的序号与所述第三信号的调制符号或序列元素对应关系,与所述第四组资源粒子中子载波的序号与所述第四信号的调制符号或序列元素的对应关系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三信号和所述第四信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确定待发送的第五信号的子载波位置和待发送的第六信号的子载波位置,所述第五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为第五组资源粒子内的连续子载波,所述第六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为第六组资源粒子内的连续子载波,所述第五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个数与所述第六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个数相同,所述第五组资源粒子的子载波间隔,与所述第一组资源粒子和/或所述第三组资源粒子的子载波间隔相同,所述第六组资源粒子的子载波间隔,与所述第二组资源粒子和/或所述第四组资源粒子的子载波间隔相同,所述第五信号和所述第六信号为第一广播信道信号或第一系统信息块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组资源粒子中承载所述第五信号的数据信号的资源粒子的位置与所述第六组资源粒子中承载所述第六信号的数据信号的资源粒子的位置相同,所述第五组资源粒子中承载所述第五信号的导频信号的资源粒子的位置与所述第六组资源粒子中承载所述第六信号的导频信号的资源粒子的位置相同,所述资源粒子为单位符号上的频域资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资源粒子、所述第三组资源粒子与所述第五组资源粒子中的至少两组资源粒子占用相同时域资源上的不同频域资源,所述第二组资源粒子、所述第四组资源粒子和所述第六组资源粒子中的至少两组资源粒子占用相同时域资源上的不同频域资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七信号占用所述第一组资源粒子、所述第三组资源粒子与所述第五组资源粒子中的至少一组资源粒子占用的时域资源上除所述第一组资源粒子、第三组资源粒子和第五组资源粒子中的至少一组资源粒子占用的频域资源以外的频域资源中的子载波;
所述第七信号为第二广播信道信号或第二系统信息,所述第七信号占用的时域资源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信号、所述第三信号和所述第五信号中的至少一个所占用的时域资源。
10.根据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资源粒子、所述第三组资源粒子与所述第五组资源粒子中的至少两组资源粒子位于第一载波内,所述第二组资源粒子、所述第四组资源粒子和所述第六组 资源粒子中的至少两组资源粒子位于第二载波内,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占用不同的频域资源。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资源粒子占用所述第一载波中的至少一个频域资源单位,所述第二组资源粒子占用所述第二载波内的至少一个频域资源单位,所述第一组资源粒子在所述第一载波占用的频域资源单位的序号与所述第二组资源粒子在第二载波内占用的频域资源单位的序号相同;
所述第三组资源粒子占用所述第一载波中的至少一个频域资源单位,所述第四组资源粒子占用所述第二载波内的至少一个频域资源单位,所述第三组资源粒子在所述第一载波占用的频域资源单位的序号与所述第四组资源粒子在第二载波内占用的频域资源单位的序号相同;
所述第五组资源粒子占用所述第一载波中的至少一个频域资源单位,所述第六组资源粒子占用所述第二载波内的至少一个频域资源单位,所述第五组资源粒子在所述第一载波占用的频域资源单位的序号与所述第六组资源粒子在第二载波内占用的频域资源单位的序号相同;
其中,所述频域资源单位为一组子载波。
12.一种信号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所述第一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为第一组资源粒子内的连续子载波,所述第二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为第二组资源粒子内的连续子载波,所述第一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个数与所述第二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个数相同,所述第一组资源粒子内的子载波间隔与所述第二组资源粒子内的子载波间隔不同;
所述终端设备对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进行检测,或所述终端设备对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进行解调和检测,或所述终端设备对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进行解调和解码。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为同步信号,所述连续子载波不包括零子载波,所述第一组资源组粒子和所述第二组资源组粒子在时域所占的符号数相同或不同,且在时域上占用一个符号或至少两个连续符号。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资源粒子中子载波的序号与所述第一信号的调制符号或序列元素对应关系,与 所述第二组资源粒子中子载波的序号与所述第二信号的调制符号或序列元素到的对应关系相同。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三信号和/或第四信号,所述第三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为第三组资源粒子内的连续子载波,所述第三组资源粒子内的子载波间隔与所述第一组资源粒子内的子载波间隔相同,所述第四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为第四组资源粒子内的连续子载波,所述第四组资源粒子内的子载波间隔与所述第一组资源粒子或所述第三组资源粒子内的子载波间隔相同,所述第一信号为主同步信号,所述第三信号至少包括辅同步信号,所述第四信号为广播信道信号或系统信息。
16.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确定待发送的第一信号的子载波位置和待发送的第二信号的子载波位置,所述第一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为第一组资源粒子内的连续子载波,所述第二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为第二组资源粒子内的连续子载波,所述第一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个数与所述第二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个数相同,所述第一组资源粒子内的子载波间隔与所述第二组资源粒子内的子载波间隔不同;
发送单元,用于在确定的所述第一信号的子载波位置发送所述第一信号,在确定的所述第二信号的子载波位置发送所述第二信号。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为同步信号,所述连续子载波不包括零子载波,所述第一组资源组粒子和所述第二组资源组粒子在时域所占的符号数相同或不同,且在时域上占用一个符号或至少两个连续符号。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资源粒子中子载波的序号与所述第一信号的调制符号或序列元素对应关系,与所述第二组资源粒子中子载波的序号与所述第二信号的调制符号或序列元素的对应关系相同。
19.根据权利要求16-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确定待发送的第三信号的子载波位置和待发送的第四信号的子载波位置,所述第三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为第三组资源粒子内的连续子载波,所述第四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为第四组资源粒子内的连续子载波,所述第三信号占用 的子载波个数与所述第四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个数相同,所述第三组资源粒子内的子载波间隔与所述第一组资源粒子内的子载波间隔相同,所述第四组资源粒子内的子载波间隔与所述第二组资源粒子内的子载波间隔相同,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为主同步信号,所述第三信号和第四信号至少包括辅同步信号。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组资源粒子中子载波的序号与所述第三信号的调制符号或序列元素对应关系,与所述第四组资源粒子中子载波的序号与所述第四信号的调制符号或序列元素的对应关系相同。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确定待发送的第五信号的子载波位置和待发送的第六信号的子载波位置,所述第五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为第五组资源粒子内的连续子载波,所述第六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为第六组资源粒子内的连续子载波,所述第五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个数与所述第六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个数相同,所述第五组资源粒子的子载波间隔,与所述第一组资源粒子和/或所述第三组资源粒子的子载波间隔相同,所述第六组资源粒子的子载波间隔,与所述第二组资源粒子和/或所述第四组资源粒子的子载波间隔相同,所述第五信号和所述第六信号为第一广播信道信号或第一系统信息块信号。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组资源粒子中承载所述第五信号的数据信号的资源粒子的位置与所述第六组资源粒子中承载所述第六信号的数据信号的资源粒子的位置相同,所述第五组资源粒子中承载所述第五信号的导频信号的资源粒子的位置与所述第六组资源粒子中承载所述第六信号的导频信号的资源粒子的位置相同,所述资源粒子为单位符号上的频域资源。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资源粒子、所述第三组资源粒子与所述第五组资源粒子中的至少两组资源粒子占用相同时域资源上的不同频域资源,所述第二组资源粒子、所述第四组资源粒子和所述第六组资源粒子中的至少两组资源粒子占用相同时域资源上的不同频域资源。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七信号占用所 述第一组资源粒子、所述第三组资源粒子与所述第五组资源粒子中的至少一组资源粒子占用的时域资源上除所述第一组资源粒子、第三组资源粒子和第五组资源粒子中的至少一组资源粒子占用的频域资源以外的频域资源中的子载波;
所述第七信号为第二广播信道信号或第二系统信息,所述第七信号占用的时域资源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信号、所述第三信号和所述第五信号中的至少一个所占用的时域资源。
25.根据权利要求21-24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资源粒子、所述第三组资源粒子与所述第五组资源粒子中的至少两组资源粒子位于第一载波内,所述第二组资源粒子、所述第四组资源粒子和所述第六组资源粒子中的至少两组资源粒子位于第二载波内,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占用不同的频域资源。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资源粒子占用所述第一载波中的至少一个频域资源单位,所述第二组资源粒子占用所述第二载波内的至少一个频域资源单位,所述第一组资源粒子在所述第一载波占用的频域资源单位的序号与所述第二组资源粒子在第二载波内占用的频域资源单位的序号相同;
所述第三组资源粒子占用所述第一载波中的至少一个频域资源单位,所述第四组资源粒子占用所述第二载波内的至少一个频域资源单位,所述第三组资源粒子在所述第一载波占用的频域资源单位的序号与所述第四组资源粒子在第二载波内占用的频域资源单位的序号相同;
所述第五组资源粒子占用所述第一载波中的至少一个频域资源单位,所述第六组资源粒子占用所述第二载波内的至少一个频域资源单位,所述第五组资源粒子在所述第一载波占用的频域资源单位的序号与所述第六组资源粒子在第二载波内占用的频域资源单位的序号相同;
其中,所述频域资源单位为一组子载波。
27.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所述第一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为第一组资源粒子内的连续子载波,所述第二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为第二组资源粒子内的连续子载波,所述第一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个数与所述第二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个数相同,所述第一组资源粒子内的子载波间隔 与所述第二组资源粒子内的子载波间隔不同;
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进行检测,或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进行解调和检测,或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进行解调和解码。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为同步信号,所述连续子载波不包括零子载波,所述第一组资源组粒子和所述第二组资源组粒子在时域所占的符号数相同或不同,且在时域上占用一个符号或至少两个连续符号。
29.根据权利要求27或28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资源粒子中子载波的序号与所述第一信号的调制符号或序列元素对应关系,与所述第二组资源粒子中子载波的序号与所述第二信号的调制符号或序列元素到的对应关系相同。
30.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三信号和/或第四信号,所述第三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为第三组资源粒子内的连续子载波,所述第三组资源粒子内的子载波间隔与所述第一组资源粒子内的子载波间隔相同,所述第四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为第四组资源粒子内的连续子载波,所述第四组资源粒子内的子载波间隔与所述第一组资源粒子或所述第三组资源粒子内的子载波间隔相同,所述第一信号为主同步信号,所述第三信号至少包括辅同步信号,所述第四信号为广播信道信号或系统信息。
CN201610664562.5A 2016-08-12 2016-08-12 一种信号发送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Active CN1077338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21080.9A CN111541637A (zh) 2016-08-12 2016-08-12 一种信号发送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201610664562.5A CN107733827B (zh) 2016-08-12 2016-08-12 一种信号发送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202010221379.4A CN111542119B (zh) 2016-08-12 2016-08-12 一种信号发送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BR112019002918-4A BR112019002918A2 (pt) 2016-08-12 2017-08-07 método de envio de sinal, método de recebimento de sinal, aparelho e meio de armazenamento legível
JP2019507324A JP6783378B2 (ja) 2016-08-12 2017-08-07 信号送信方法、ネットワークデバイス、及び端末デバイス
PCT/CN2017/096221 WO2018028542A1 (zh) 2016-08-12 2017-08-07 一种信号发送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EP17838672.8A EP3493501B1 (en) 2016-08-12 2017-08-07 Signal sending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US16/272,084 US10819550B2 (en) 2016-08-12 2019-02-11 Signal sending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US17/028,634 US11212154B2 (en) 2016-08-12 2020-09-22 Signal sending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64562.5A CN107733827B (zh) 2016-08-12 2016-08-12 一种信号发送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21379.4A Division CN111542119B (zh) 2016-08-12 2016-08-12 一种信号发送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202010221080.9A Division CN111541637A (zh) 2016-08-12 2016-08-12 一种信号发送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33827A true CN107733827A (zh) 2018-02-23
CN107733827B CN107733827B (zh) 2020-04-14

Family

ID=61161623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21080.9A Pending CN111541637A (zh) 2016-08-12 2016-08-12 一种信号发送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202010221379.4A Active CN111542119B (zh) 2016-08-12 2016-08-12 一种信号发送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201610664562.5A Active CN107733827B (zh) 2016-08-12 2016-08-12 一种信号发送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21080.9A Pending CN111541637A (zh) 2016-08-12 2016-08-12 一种信号发送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202010221379.4A Active CN111542119B (zh) 2016-08-12 2016-08-12 一种信号发送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10819550B2 (zh)
EP (1) EP3493501B1 (zh)
JP (1) JP6783378B2 (zh)
CN (3) CN111541637A (zh)
BR (1) BR112019002918A2 (zh)
WO (1) WO2018028542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41590A (zh) * 2018-04-03 2020-01-3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免授权频谱的信道传输方法及网络设备、终端
WO2020156011A1 (zh) * 2019-02-03 2020-08-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同步信号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2514497A (zh) * 2020-05-27 2021-03-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设备
CN113875208A (zh) * 2020-04-29 2021-12-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通信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165550B2 (en) * 2016-12-16 2021-11-02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Resource mapping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8282289B (zh) * 2017-01-06 2022-10-04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接收方法和设备
US10582356B2 (en) 2018-04-20 2020-03-03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Dynamic management of default subcarrier spacing for 5G or other next generation network
CN111464478B (zh) * 2019-01-21 2023-04-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发送、接收方法及设备
WO2022047797A1 (zh) * 2020-09-07 2022-03-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参考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31692A (zh) * 2006-03-17 2008-12-24 株式会社东芝 发射ofdm信号的方法及其发射机和接收机
US20130315324A1 (en) * 2012-05-25 2013-11-28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Apparatus for Cooperative MIMO OFDM Using Non-Data-Aided Timing Synchroniz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80089728A (ko) 2007-04-02 2008-10-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부 반송파 시스템에서의 부 반송파 간격 적용 방법 및이를 지원하는 이동 단말
US9137075B2 (en) * 2007-02-23 2015-09-1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ubcarrier spacing identification
JP2009005156A (ja) * 2007-06-22 2009-01-08 Nec Corp 通信システム、受信装置及び同期検出方法
CN101568128B (zh) * 2008-04-22 2011-07-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子载波映射方法
CN101577857A (zh) * 2008-05-10 2009-11-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媒体广播多播业务的配置方法、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KR101595676B1 (ko) * 2011-08-12 2016-02-18 인터디지탈 패튼 홀딩스, 인크 무선 시스템에서의 융통성있는 대역폭 동작을 위한 다운링크 리소스 할당
WO2014139562A1 (en) * 2013-03-13 2014-09-18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Scalable bandwidth design for ofdm
WO2015080649A1 (en) * 2013-11-27 2015-06-04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Sending and detecting synchronization signals and an associated information message
CN104885539B (zh) * 2013-12-27 2019-10-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窄带系统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4796242B (zh) * 2014-01-22 2018-01-1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发送和接收同步信号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6797657B (zh) * 2014-11-25 2020-01-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信号的方法及装置
WO2017043820A1 (ko) * 2015-09-09 2017-03-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랜 시스템에서 빔포밍 전송을 위한 사운딩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WO2017188664A1 (ko) 2016-04-25 2017-11-02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디스커버리 신호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그리고 디스커버리 신호를 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EP3466010B1 (en) * 2016-05-22 2021-09-0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frame structure for new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212679B1 (en) * 2016-07-22 2019-02-19 Mbit Wireles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lay spread estimation
CN108141302A (zh) * 2016-08-02 2018-06-08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用于参数配置复用的方法和装置
US10142073B2 (en) * 2016-08-05 2018-11-27 Panasonic Corporation Terminal apparatus,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WO2018030617A1 (ko) * 2016-08-10 2018-02-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방송채널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US10419171B2 (en) * 2016-08-11 2019-09-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Flexible guard band for heterogeneous symbol lengths/subcarrier spacing
CN107733826B (zh) * 2016-08-11 2020-07-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下行信号的发送、接收方法以及发送端设备、接收端设备
US10841052B2 (en) * 2017-03-21 2020-11-1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ulti-numerology based data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apable of frequency hopping in OFDM system
US11751204B2 (en) * 2017-10-27 2023-09-05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Group common DCI for wireless resource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31692A (zh) * 2006-03-17 2008-12-24 株式会社东芝 发射ofdm信号的方法及其发射机和接收机
US20130315324A1 (en) * 2012-05-25 2013-11-28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Apparatus for Cooperative MIMO OFDM Using Non-Data-Aided Timing Synchronization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UAWEI等: ""Scenario & design criteria on flexible numerologies"",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4BIS R1-162156》 *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41590A (zh) * 2018-04-03 2020-01-3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免授权频谱的信道传输方法及网络设备、终端
CN110741590B (zh) * 2018-04-03 2020-10-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免授权频谱的信道传输方法及网络设备、终端
WO2020156011A1 (zh) * 2019-02-03 2020-08-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同步信号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1526578A (zh) * 2019-02-03 2020-08-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同步信号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1526578B (zh) * 2019-02-03 2021-06-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同步信号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US11889444B2 (en) 2019-02-03 2024-01-3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nchronization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CN113875208A (zh) * 2020-04-29 2021-12-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2514497A (zh) * 2020-05-27 2021-03-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设备
CN112514497B (zh) * 2020-05-27 2021-11-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设备
WO2021237523A1 (zh) * 2020-05-27 2021-12-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526966A (ja) 2019-09-19
BR112019002918A2 (pt) 2019-05-21
EP3493501A1 (en) 2019-06-05
US11212154B2 (en) 2021-12-28
US20210067398A1 (en) 2021-03-04
CN107733827B (zh) 2020-04-14
CN111541637A (zh) 2020-08-14
EP3493501A4 (en) 2019-07-31
CN111542119A (zh) 2020-08-14
US10819550B2 (en) 2020-10-27
EP3493501B1 (en) 2021-05-05
CN111542119B (zh) 2023-05-12
US20190173716A1 (en) 2019-06-06
JP6783378B2 (ja) 2020-11-11
WO2018028542A1 (zh) 2018-0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33827A (zh) 一种信号发送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08347776A (zh) 一种通信系统中资源分配的方法及设备
CN107846373A (zh) 发送或接收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方法和设备
CN102843162B (zh) 一种蜂窝网络中采用d2d技术的扩频通信方法
CN110351848A (zh) 一种时域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9391431A (zh) 一种获取参考信号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889238A (zh) 资源配置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09194455B (zh) 一种控制信息传输方法、相关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1406430A (zh) 一种物理资源块prb网格的指示方法及设备
CN110460418A (zh) 同步信号的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04812053B (zh) D2d通信同步信道的传输方法及系统、发送端及接收端
CN109151978A (zh) 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
CN103716776B (zh) 一种d2d的通信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06162888A (zh) 载波聚合中的pucch资源配置方法及其设备
CN103002547A (zh) 一种接入接入点的方法、终端及接入点设备
CN106877984A (zh) 一种窄带无线传输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07295652A (zh) 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03580834A (zh) ePDCCH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基站、用户设备
CN109219948A (zh)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889251A (zh) 一种时域资源单元集合结构的确定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
CN105991274A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反馈信息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7888351A (zh) 参考信号发送方法、参考信号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08633002A (zh) 一种资源指示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CN106686741A (zh) 传输调度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4066122A (zh) 一种蜂窝与d2d混合网络中的拥塞控制和传输调度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