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31599A - 键盘装置 - Google Patents

键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31599A
CN107731599A CN201610651396.5A CN201610651396A CN107731599A CN 107731599 A CN107731599 A CN 107731599A CN 201610651396 A CN201610651396 A CN 201610651396A CN 107731599 A CN107731599 A CN 1077315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board unit
keycap
button
bottom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65139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祖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rimax Electronics Ltd
Original Assignee
Primax Electronic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rimax Electronics Ltd filed Critical Primax Electronics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65139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31599A/zh
Publication of CN1077315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315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12Movable parts;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 H01H13/14Operating parts, e.g. push-butt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7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 H01H13/702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with contacts carried by or formed from layers in a multilayer structure, e.g. membrane switches
    • H01H13/704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with contacts carried by or formed from layers in a multilayer structure, e.g. membrane switches characterised by the layers, e.g. by their material or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7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 H01H13/84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characterised by ergonomic functions, e.g. for miniature keyboards; characterised by operational sensory functions, e.g. sound feedback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15/00Tactile feedback
    • H01H2215/03Sound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键盘装置,其包括按键底板、连接于按键底板的按键以及设置于按键与按键底板之间的薄膜线路板,按键底板包括向上延伸并穿过薄膜线路板的连接结构,且按键包括键帽以及枢接于键帽的平衡杆,而平衡杆的勾部穿过连接结构的勾孔。薄膜线路板的一薄膜包括往连接结构延伸的延伸部,且延伸部上设置有胶体,当键帽相对于按键底板上下移动时,平衡杆的勾部是在延伸部的胶体上活动。

Description

键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入装置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键盘装置。
背景技术
常见的电脑周边的输入装置包括鼠标装置、键盘装置以及轨迹球装置等,其中键盘装置可供使用者直接地将文字以及符号输入至电脑,因此相当受到重视。
首先说明现有键盘装置1的结构以及功能,请参阅图1~图3,图1为现有键盘装置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键盘装置的部分结构于一视角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键盘装置的部分结构于一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示意图。为了更清楚地示意,图2与图3中仅绘出单一按键10’及相关元件结构。现有的键盘装置1包括多个按键10、10’、按键底板11以及薄膜线路板12,且按键10、10’包括键帽101、剪刀式连接元件102以及弹性体103,剪刀式连接元件102则连接于键帽101以及按键底板11之间,并包括第一框架1021以及枢接于第一框架1021的第二框架1022,因此第一框架1021与第二框架1022可彼此相对摆动。此外,弹性体103设置于键帽101与按键底板11之间,并具有抵顶部1031。
再者,请参阅图4,其为图1所示键盘装置的薄膜线路板的立体分解示意图。薄膜线路板12包括上层薄膜122以及下层薄膜123,上层薄膜122的下表面具有第一电路图案1221,且第一电路图案1221上具有分别对应于多个按键10、10’的多个上接点1222,而下层薄膜123的上表面具有第二电路图案1231,且第二电路图案1231上具有分别对应于多个上接点1222的多个下接点1232;其中,每一上接点1222与其相对应的下接点1232之间具有间隔距离,并与相对应的下接点1232共同形成一薄膜开关121。而为了使每一上接点1222与其相对应的下接点1232之间具有间隔距离,薄膜线路板12还包括中层薄膜124,其设置于上层薄膜122与下层薄膜123之间,且中层薄膜124具有分别对应于多个上接点1222及多个下接点1232的多个接点开孔1241。
其中,当任一按键10、10’的键帽101被触压而相对于按键底板11往下移动时,剪刀式连接元件102的第一框架1021与第二框架1022会由开合状态变更为叠合状态,且往下移动的键帽101会挤压弹性体103,使弹性体103的抵顶部1031抵顶并触发相对应的薄膜开关121,而使键盘装置1产生相对应的按键信号。而当按键10、10’不再被触压时,键帽101会因应弹性体103的弹性力而相对于按键底板11往上移动,此时第一框架1021与第二框架1022会由叠合状态变更为开合状态,且键帽101会恢复原位。
请再度参阅图1~图3,某些长度L1大于宽度W1的按键10’还包括第一平衡杆104以及第二平衡杆105,且第一平衡杆104包括第一横杆部1041以及分别位于第一平衡杆104的两端的两个第一勾部1042,而第二平衡杆105包括第二横杆部1051以及分别位于第二平衡杆105的两端的两个第二勾部1052。另外,按键底板11则包括向上延伸并穿过薄膜线路板12的第一连接结构111以及第二连接结构112,且第一连接结构111具有第一勾孔1111以及第三勾孔1112,而第二连接结构112具有分别相对应于第一勾孔1111以及第三勾孔1112的第二勾孔1121以及第四勾孔1122。
其中,第一平衡杆104的第一横杆部1041以及第二平衡杆105的第二横杆部1051分别枢接于按键10’的键帽101,且第一平衡杆104的两个第一勾部1042分别穿过第一连接结构111的第一勾孔1111以及第二连接结构112的第二勾孔1121,而第二平衡杆105的两个第二勾部1052分别穿过第一连接结构111的第三勾孔1112以及第二连接结构112的第四勾孔1122。
请参阅图5,其为图1所示键盘装置的第一平衡杆与第二平衡杆的作动示意图。当按键10’的键帽101相对于按键底板11往上或往下移动时,第一平衡杆104会朝方向D11或方向D12反复移动,并朝方向D13或方向D14翻转,同理,第二平衡杆105亦会朝方向D11或方向D12反复移动,并朝方向D13或方向D14翻转,如此设计的目的在于,使按键10’于相对于按键底板11往上或往下移动时能保持平衡而不致倾斜,同时还能构增加键帽101的强度。
然而,第一平衡杆104、第二平衡杆105以及按键底板11皆由金属材质所制成,由图5所示可知,按键10’的键帽101相对于按键底板11往上或往下移动而使得第一平衡杆104以及第二平衡杆105进行作动时,第一平衡杆104的两个第一勾部1042以及第二平衡杆105的两个第二勾部1052容易接触且撞击按键底板11并因此产生声响,但这样的声响对使用者而言是不悦耳的噪音。
因此,现已有改良式的键盘装置被提出。请参阅图6~图8,图6为现有改良式键盘装置的薄膜线路板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7为以剖面线A-A对图6所示薄膜线路板进行剖面的的剖面示意图,图8为现有改良式键盘装置的第一平衡杆与第二平衡杆的作动示意图。图6~图8所示现有改良式键盘装置大致类似于图1所示键盘装置,不同之处在于,薄膜线路板12’的下层薄膜123’还包括分别往第一连接结构111的方向以及第二连接结构(图未示)的方向延伸的第一延伸部1233以及第二延伸部1234,且第一延伸部1233以及第二延伸部1234用以分别将第一平衡杆104的两个第一勾部1042与按键底板11间隔开来以及分别将第二平衡杆105的两个第二勾部1052与按键底板11间隔开来,当按键10’的键帽101相对于按键底板11往上或往下移动而使得第一平衡杆104以及第二平衡杆105进行作动时,第一平衡杆104的两个第一勾部1042以及第二平衡杆105的两个第二勾部1052是在第一延伸部1233与第二延伸部1234上活动,故不会直接接触并撞击按键底板11而产生声响。
然而,由于现今的键盘装置越来越朝向轻薄的方向发展,使得薄膜线路板中的每一层薄膜的厚度也越来越小,因此从下层薄膜延伸而出并介于第一平衡杆的两个第一勾部与按键底板之间以及介于第二平衡杆的两个第二勾部与按键底板之间的第一延伸部以及第二延伸部所能提供的降噪效果也大幅降低。因此,现有的键盘装置具有改善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于其薄膜线路板的延伸部上设置胶体而增加平衡杆的勾部与按键底板的距离的键盘装置,由此避免降噪效果因其薄膜线路板随着键盘装置朝着轻薄方向发展而大幅降低。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一种键盘装置,包括:
一按键,包括一键帽以及一平衡杆,且该平衡杆包括枢接于该键帽的一横杆部以及位于该横杆部的一端的一勾部;
一按键底板,用以供该按键连接于该按键底板上,并包括向上延伸且与该平衡杆的该勾部相连接的一连接结构;以及
一薄膜线路板,设置于该按键以及该按键底板之间,且该薄膜线路板至少包括相对应于该按键的一薄膜开关以及通过一第一胶体而相互层叠胶合的一第一薄膜与一第二薄膜,而该第二薄膜包括往该连接结构延伸并暴露在该第一薄膜外的一延伸部;
其中,该延伸部上设置有一第二胶体,且于该键帽相对于该按键底板上下移动时,该平衡杆的该勾部在该延伸部的该第二胶体上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键盘装置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键盘装置1的部分结构于一视角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键盘装置的部分结构于一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键盘装置的薄膜线路板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键盘装置的第一平衡杆与第二平衡杆的作动示意图。
图6为现有改良式键盘装置的薄膜线路板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为以剖面线AA对图6所示薄膜线路板进行剖面的的剖面示意图。
图8为现有改良式键盘装置的第一平衡杆与第二平衡杆的作动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键盘装置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所示键盘装置的部分结构于一视角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1为图9所示键盘装置的部分结构于一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2为图9所示键盘装置的薄膜线路板的部分结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3为以剖面线B-B对图9所示键盘装置的薄膜线路板进行剖视的剖面示意图。
图14为图10所示键盘装置的按键底板与薄膜线路板于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0所示键盘装置的第一平衡杆与第二平衡杆的作动示意图。
【符号说明】
1键盘装置 2键盘装置
10按键 10’按键
11按键底板 12薄膜线路板
12’薄膜线路板 20按键
20’按键 21按键底板
22薄膜线路板 101键帽
102剪刀式连接元件 103弹性体
104第一平衡杆 105第二平衡杆
111第一连接结构 112第二连接结构
121薄膜开关 122上层薄膜
123下层薄膜 123’下层薄膜
124中层薄膜 201键帽
202连接元件 203弹性体
204第一平衡杆 205第二平衡杆
211第一连接结构 212第二连接结构
213第一卡勾 214第二卡勾
221薄膜开关 222上层薄膜
223下层薄膜 224中层薄膜
227第一胶体 228第二胶体
1021第一框架 1022第二框架
1031抵顶部 1041第一横杆部
1042第一勾部 1051第二横杆部
1052第二勾部 1111第一勾孔
1121第二勾孔 1112第三勾孔
1122第四勾孔 1221第一电路图案
1222上接点 1231第二电路图案
1232下接点 1233第一延伸部
1234第二延伸部 1241接点开孔
2011连接元件卡扣部 2012连接元件卡勾部
2013第一平衡杆卡扣部 2014第二平衡杆卡扣部
2021第一框架 2022第二框架
2031抵顶部 2041第一横杆部
2042第一勾部 2051第二横杆部
2052第二勾部 2111第一勾孔
2112第三勾孔 2121第二勾孔
2122第四勾孔 2221第一电路图案
2231第二电路图案 2222上接点
2232下接点 2233第一延伸部
2234第二延伸部 2241接点开孔
A-A剖面线 B-B剖面线
D11方向 D12方向
D13方向 D14方向
D21方向 D22方向
D23方向 D24方向
L1长度 L2长度
W1宽度 W2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9~图11,图9为本发明键盘装置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所示键盘装置的部分结构于一视角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11为图9所示键盘装置的部分结构于一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示意图。为了更清楚地示意,图10与图11中仅绘出单一按键20’及相关元件结构。键盘装置2包括多个按键20、20’、按键底板21以及设置于按键20、20’与按键底板21之间的薄膜线路板22,多个所述按键20、20’可被分类为一般键、数字键以及功能键等,其分别供使用者以手指触压而使键盘装置2产生相对应的按键20、20’信号予电脑,进而使电脑执行相对应的功能,例如一般键用以输入英文字母等符号,数字键用以输入数字,而功能键则用以提供各种快捷功能,例如F1~F12等。
再者,请同步参阅图12与图13,图12为图9所示键盘装置的薄膜线路板的部分结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13为以剖面线B-B对图9所示键盘装置的薄膜线路板进行剖视的剖面示意图。薄膜线路板22包括第一薄膜、第三薄膜以及第二薄膜;于本较佳实施例中,第一薄膜、第三薄膜以及第二薄膜分别为上层薄膜222、中层薄膜224以及下层薄膜223,中层薄膜224设置于上层薄膜222以及下层薄膜223之间,且上层薄膜222与中层薄膜224之间通过第一胶体227而相互层叠胶合,而中层薄膜224以及下层薄膜223之间亦通过第一胶体227而相互层叠胶合;其中,第一胶体227可为紫外线(UV)胶、水胶或硅胶(silica gel),但不以此为限。
再者,上层薄膜222的下表面具有第一电路图案2221,且第一电路图案2221上具有分别对应于多个按键20、20’的多个上接点2222,而下层薄膜223的上表面具有第二电路图案2231,且第二电路图案2231上具有分别对应于多个上接点2222的多个下接点2232;其中,每一上接点2222与其相对应的下接点2232之间具有间隔距离,并与相对应的下接点2232共同形成一薄膜开关221。此外,设置于上层薄膜222以及下层薄膜223之间的中层薄膜224主要是用来使每一上接点2222与其相对应的下接点2232之间具有间隔距离,且中层薄膜224具有分别对应于多个上接点2222及多个下接点2232的多个接点开孔2241。较佳者,但不以此为限,上层薄膜222、下层薄膜223以及中层薄膜224中的任一者皆可由聚碳酸酯(PC)材质、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PET)材质、压克力塑胶(PMMA)材质、聚氨酯(Polyurethane,PU)材质或聚酰亚胺(Polyimide,PI)材质所制成。
另外,每一按键20、20’包括键帽201、连接元件202以及弹性体203,且连接元件202连接于键帽201以及按键底板21之间,用以使键帽201可相对于按键底板21上下移动,而弹性体203则设置于键帽201与按键底板21之间,并具有一抵顶部2031。于本较佳实施例中,连接元件202为剪刀式连接元件,并包括第一框架2021以及枢接于第一框架2021的第二框架2022,因此第一框架2021与第二框架2022可彼此相对摆动,而每一键帽201包括连接元件卡扣部2011以及连接元件卡勾部2012,且按键底板21包括向上延伸并穿过薄膜线路板22的第一卡勾213以及第二卡勾214;其中,第一框架2021的一端连接于键帽201的连接元件卡扣部2011,且其另一端则连接于按键底板21的第二卡勾214,而第二框架2022的一端则连接于键帽201的连接元件卡勾部2012,且其另一端则连接于按键底板21的第一卡勾213。当然,上述仅为一实施方式,并不以此限定本案连接元件202、按键底板21以及键帽201间的连接关系。
当任一按键20、20’的键帽201被触压而相对于按键底板21往下移动时,连接元件202的第一框架2021与第二框架2022会由开合状态变更为叠合状态,且往下移动的键帽201会挤压弹性体203,使弹性体203的抵顶部2031抵顶并触发相对应的的上接点2222,进而使其相对应的上接点2222经由相对应的接点开孔2241而接触相对应的下接点2232,由此令相对应的薄膜开关221达成电性导通,以使键盘装置2产生相对应的按键信号。而当按键20、20’的键帽201不再被触压时,键帽201会因应弹性体203的弹性力而相对于按键底板21往上移动,此时第一框架2021与第二框架2022会由叠合状态变更为开合状态,且键帽201会恢复原位。
请再度参阅图9~图11,某些长度L2大于宽度W2的按键20’还包括第一平衡杆204以及第二平衡杆205,且第一平衡杆204包括第一横杆部2041以及分别位于第一平衡杆204的两端的两个第一勾部2042,而第二平衡杆205包括第二横杆部2051以及分别位于第二平衡杆205的两端的两个第二勾部2052。另外,多个所述长度L2大于宽度W2的按键20’的键帽201还包括用以供第一横杆部2041穿过而与第一横杆部2041相枢接的多个第一平衡杆卡扣部2013以及用以供第二横杆部2051穿过而与第二横杆部2051相枢接的的多个第二平衡杆卡扣部2014。此外,按键底板21还包括向上延伸并穿过薄膜线路板22的第一连接结构211以及第二连接结构212,且第一连接结构211具有第一勾孔2111以及第三勾孔2112,而第二连接结构212具有分别相对应于第一勾孔2111以及第三勾孔2112的第二勾孔2121以及第四勾孔2122,其中,第一平衡杆204的两个第一勾部2042分别穿过第一连接结构211的第一勾孔2111以及第二连接结构212的第二勾孔2121,而第二平衡杆205的两个第二勾部2052分别穿过第一连接结构211的第三勾孔2112以及第二连接结构212的第四勾孔2122。
请同步参阅图12~图15,图14为图10所示键盘装置的按键底板与薄膜线路板于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图10所示键盘装置的第一平衡杆与第二平衡杆的作动示意图。当按键20’的键帽201相对于按键底板21往上或往下移动时,第一平衡杆204会朝方向D21或方向D22反复移动,并朝方向D23或方向D24翻转,而其第一横杆部2041也会相对于键帽201的多个第一平衡杆卡扣部2013转动,同理,第二平衡杆205亦会朝方向D21或方向D22反复移动,并朝方向D23或方向D24翻转,而其第二横杆部2051也会相对于键帽201的多个第二平衡杆卡扣部2014转动,如此设计的目的在于,使按键20’相对于按键底板21往上或往下移动时能保持平衡而不致倾斜,同时还能构增加键帽201的强度。
其中,键盘装置2的薄膜线路板22的下层薄膜223还包括分别往第一连接结构211的方向以及第二连接结构212的方向延伸并超出上层薄膜222以及中层薄膜224而暴露于外的第一延伸部2233以及第二延伸部2234,且第一延伸部2233以及第二延伸部2234用以分别将第一平衡杆204的两个第一勾部2042与按键底板21间隔开来以及分别将第二平衡杆205的两个第二勾部2052与按键底板21间隔开来,如此一来,当按键20’的键帽201相对于按键底板21往上或往下移动而使得第一平衡杆204以及第二平衡杆205进行作动时,第一平衡杆104的两个第一勾部2042以及第二平衡杆205的两个第二勾部2052不会直接接触并撞击按键底板21而产生声响。
特别说明的是,本发明键盘装置2的第一延伸部2233与第二延伸部2234上皆设置有第二胶体228,因此当按键20’的键帽201相对于按键底板21往上或往下移动而使得第一平衡杆204以及第二平衡杆205进行作动时,第一平衡杆204的两个第一勾部2042以及第二平衡杆205的两个第二勾部2052是在第一延伸部2233与第二延伸部2234的第二胶体228(此处指的是经固化处理后的第二胶体228,将于稍后详述)上活动,而由于第二胶体228具有厚度,因此更能增加键盘装置2的减噪效果。
较佳者,但不以此为限,第二胶体228相同于第一胶体227,因此于薄膜线路板22的制造过程中,第二胶体228与第一胶体227可通过单一工艺而设置在下层薄膜223上,例如印刷工艺或涂布工艺,且当下层薄膜223上已具有第一胶体227时,中层薄膜224就可被摆置于下层薄膜223上以与下层薄膜223初步胶合,而当上层薄膜222与中层薄膜224之间以及中层薄膜224与下层薄膜223之间皆已完成初步的胶合后,薄膜线路板22会进行固化处理(如热烘处理),而使得上层薄膜222与中层薄膜224的结合以及中层薄膜224与下层薄膜223的结合更为牢固。其中,在薄膜线路板22进行固化处理时,由于暴露于外的第二胶体228亦会固化而消失黏性,因此第一平衡杆204的两个第一勾部2042以及第二平衡杆205的两个第二勾部2052就可在第一延伸部2233与第二延伸部2234的第二胶体228上活动。
综合以上的说明,本发明键盘装置2的优势在于,于薄膜线路板22的制造过程中,在下层薄膜223上涂布或印刷胶体就可顺势地增加第一延伸部2233以及第二延伸部2234的厚度,无需经由后加工处理的程序。此外,根据以上的说明可知,本发明键盘装置的降噪效果不会因键盘装置变得轻薄而大打折扣,故极具产业利用价值。
但是,上述仅为一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皆可依据实际应用需求而进行任何均等的变更设计。举例来说,可变更设计为,下层薄膜不包括第一延伸部以及第二延伸部,而是中层薄膜包括分别往第一连接结构的方向以及第二连接结构的方向延伸并超出中层薄膜以及下层薄膜而暴露于外的第一延伸部以及第二延伸部,而第一延伸部以及第二延伸部上同样是设置有胶体以增加厚度。再举例来说,可变更设计为,下层薄膜与中层薄膜皆不包括第一延伸部以及第二延伸部,而是上层薄膜包括分别往第一连接结构的方向以及第二连接结构的方向延伸并超出下层薄膜以及中层薄膜而暴露于外的第一延伸部以及第二延伸部,而第一延伸部以及第二延伸部上同样是设置有胶体以增加厚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因此凡其它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下所完成的等效改变或修饰,均应包含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内。

Claims (15)

1.一种键盘装置,包括:
一按键,包括一键帽以及一平衡杆,且该平衡杆包括枢接于该键帽的一横杆部以及位于该横杆部的一端的一勾部;
一按键底板,用以供该按键连接于该按键底板上,并包括向上延伸且与该平衡杆的该勾部相连接的一连接结构;以及
一薄膜线路板,设置于该按键以及该按键底板之间,且该薄膜线路板至少包括相对应于该按键的一薄膜开关以及通过一第一胶体而相互层叠胶合的一第一薄膜与一第二薄膜,而该第二薄膜包括往该连接结构延伸并暴露在该第一薄膜外的一延伸部;
其中,该延伸部上设置有一第二胶体,且于该键帽相对于该按键底板上下移动时,该平衡杆的该勾部在该延伸部的该第二胶体上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装置,其中该第一胶体相同于该第二胶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键盘装置,其中该第一胶体以及该第二胶体通过单一工艺而设置在该第二薄膜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键盘装置,其中该单一工艺为一印刷工艺或一涂布工艺。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键盘装置,其中该第二胶体为一紫外线胶、一水胶或一硅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装置,其中该第一薄膜为一上层薄膜、一中层薄膜以及一下层薄膜其中之一者,而该第二薄膜为该上层薄膜、该中层薄膜以及该下层薄膜中与该第一薄膜相邻者,且该上层薄膜上设置有一第一电路图案,而该下层薄膜上设置有一第二电路图案;其中,第一电路图案以及第二电路图案分别具有一上接点以及一下接点,且该上接点以及该下接点之间具有一间隔距离并共同形成该薄膜开关。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装置,其中该第一薄膜以及该第二薄膜中的至少一者由聚碳酸酯材质、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材质、压克力塑胶材质、聚氨酯材质或聚酰亚胺材质所制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装置,其中该连接结构具有一勾孔,以供该平衡杆的该勾部穿过其中。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键盘装置,其中该按键底板还包括向上延伸的一另一连接结构,且该另一连接结构具有一另一勾孔,而该平衡杆还包括位于该横杆部的一另一端并用以穿过该另一勾孔的一另一勾部;其中,该第二薄膜还包括往该另一连接结构延伸并暴露在该第一薄膜外的一另一延伸部,且该另一延伸部上设置有该第二胶体,于该键帽相对于该按键底板上下移动时,该平衡杆的该另一勾部在该另一延伸部的该第二胶体上活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装置,其中该键帽包括一平衡杆卡扣部,其供该平衡杆的该横杆部穿过而与该横杆部相枢接;其中,于该键帽相对于该按键底板上下移动时,该横杆部相对于该平衡杆卡扣部转动。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装置,其中该按键还包括一连接元件,且该连接元件连接于该按键底板以及该键帽之间,而使该键帽相对于该按键底板上下移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键盘装置,其中该连接元件为一剪刀式连接元件,并包括一第一框架以及枢接于该第一框架的一第二框架。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键盘装置,其中该键帽包括一连接元件卡扣部以及一连接元件卡勾部,且该连接元件卡扣部用以与该第一框架的一端相连接,而该连接元件卡勾部用以与该第二框架的一端相连接。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键盘装置,其中该按键底板还包括相对设置并向上延伸的一第一卡勾以及一第二卡勾,且该第一卡勾用以与该第二框架的一端相连接,而该第二卡勾用以与该第一框架的一端相连接。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装置,其中该按键还包括一弹性体,其设置于该键帽与该薄膜线路板之间并具有一抵顶部,且于该键帽被触压时,该弹性体被压缩而使该抵顶部抵顶该薄膜开关,而于该键帽不再被触压时,该弹性体提供一弹性力予该键帽以使该键帽恢复原位。
CN201610651396.5A 2016-08-10 2016-08-10 键盘装置 Pending CN10773159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51396.5A CN107731599A (zh) 2016-08-10 2016-08-10 键盘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51396.5A CN107731599A (zh) 2016-08-10 2016-08-10 键盘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31599A true CN107731599A (zh) 2018-02-23

Family

ID=612001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51396.5A Pending CN107731599A (zh) 2016-08-10 2016-08-10 键盘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31599A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65155A (zh) * 2018-06-14 2018-09-21 昆山百希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键盘薄膜的自动贴合机
CN108962657A (zh) * 2018-06-13 2018-12-07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键盘
CN110391097A (zh) * 2018-04-20 2019-10-29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键盘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10391104A (zh) * 2018-04-20 2019-10-29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键盘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10581038A (zh) * 2018-06-08 2019-12-17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键盘装置
CN110716649A (zh) * 2018-07-13 2020-01-21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键盘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11584276A (zh) * 2019-06-17 2020-08-25 光宝电子(广州)有限公司 按键组件及包括此按键组件的键盘
CN112582195A (zh) * 2019-09-30 2021-03-30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键盘装置
CN113921315A (zh) * 2020-07-10 2022-01-11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键盘装置及其按键结构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503516U (zh) * 2013-08-22 2014-03-26 上海阳明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天窗控制开关降噪结构
TWM507011U (zh) * 2014-12-10 2015-08-11 Chicony Electronics Co Ltd 按鍵結構
CN105070564A (zh) * 2015-07-29 2015-11-18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按键及其键盘
TWI512774B (zh) * 2014-10-06 2015-12-11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鍵盤裝置及其按鍵
TWM517403U (zh) * 2015-09-11 2016-02-11 群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按鍵模組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503516U (zh) * 2013-08-22 2014-03-26 上海阳明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天窗控制开关降噪结构
TWI512774B (zh) * 2014-10-06 2015-12-11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鍵盤裝置及其按鍵
TWM507011U (zh) * 2014-12-10 2015-08-11 Chicony Electronics Co Ltd 按鍵結構
CN105070564A (zh) * 2015-07-29 2015-11-18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按键及其键盘
TWM517403U (zh) * 2015-09-11 2016-02-11 群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按鍵模組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91097A (zh) * 2018-04-20 2019-10-29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键盘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10391104A (zh) * 2018-04-20 2019-10-29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键盘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10581038A (zh) * 2018-06-08 2019-12-17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键盘装置
CN110581038B (zh) * 2018-06-08 2021-08-31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键盘装置
CN108962657A (zh) * 2018-06-13 2018-12-07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键盘
CN108565155A (zh) * 2018-06-14 2018-09-21 昆山百希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键盘薄膜的自动贴合机
CN110716649A (zh) * 2018-07-13 2020-01-21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键盘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11584276A (zh) * 2019-06-17 2020-08-25 光宝电子(广州)有限公司 按键组件及包括此按键组件的键盘
CN112582195A (zh) * 2019-09-30 2021-03-30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键盘装置
CN113921315A (zh) * 2020-07-10 2022-01-11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键盘装置及其按键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31599A (zh) 键盘装置
CN107644767A (zh) 键盘装置
JP6218149B2 (ja) 入力装置アセンブリ
US10649603B2 (en) Pattern recognition with a non-detectable stencil on the touch-sensitive surface
TWI624850B (zh) 鍵盤裝置
TWI653547B (zh) 鍵盤裝置
US20150227212A1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n Input Device
JP2015517209A (ja) 変形可能な装置および方法
TWI615871B (zh) 鍵盤裝置
CN102099885A (zh) 按键开关结构
US9229537B2 (en) Covering structure, input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covering structure
CN101504581B (zh) 输入装置
CN107768166A (zh) 键盘
CN103197786A (zh) 薄型触控板模块及其组装方法
CN209859039U (zh) 键盘
CN107643830A (zh) 键盘装置
JP5997623B2 (ja) キーボード装置
TWI653650B (zh) 鍵盤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US8274003B2 (en) Button structure
WO2013173385A2 (en) Input device manufacture
TWI774471B (zh) 鍵盤裝置
CN108206114A (zh) 键盘装置
CN108511244A (zh) 键盘
CN110391104A (zh) 键盘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6155334A (zh) 键盘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22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