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26451B - 立式空调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立式空调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26451B
CN107726451B CN201710824283.5A CN201710824283A CN107726451B CN 107726451 B CN107726451 B CN 107726451B CN 201710824283 A CN201710824283 A CN 201710824283A CN 107726451 B CN107726451 B CN 10772645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outlet
indoor unit
guiding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2428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26451A (zh
Inventor
贾淑玲
刘卫兵
耿宝寒
朱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82428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26451B/zh
Publication of CN1077264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26451A/zh
Priority to PCT/CN2018/103999 priority patent/WO2019052375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264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264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8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fans
    • F24F1/0025Cross-flow or tangential f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4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 F24F1/005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mounted on the floor; standing on the flo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0Casings or cov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2Means for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 F24F13/222Means for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f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3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heat-exchang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 Devices For Blowing Cold Air, Devices For Blowing Warm Air, And Means For Preventing Water Condensation In Air 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式空调室内机,包括机壳,机壳具有位于前侧的前面板,前面板上设有至少一个出风口,且每个出风口的至少部分边缘部均设有位于机壳内的至少一个导风部,每个导风部均由后向前地逐渐朝该出风口的中心区域倾斜延伸或弯曲延伸,以使吹向该出风口的气流向该出风口的中心区域集中,从而能够使吹向出风口顶部和底部的气流向出风口的中心区域集中,避免制冷时冷空气吹到出风口边框,从而避免出风口边框因温度过低而产生凝露。

Description

立式空调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立式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在空调运行的过程中,不但其蒸发器表面会产生冷凝水,其出风框、出风口、摆叶等位置也会有冷凝水的出现。当冷凝水积累过多时会从机器内部溢出,流到家具地板上,不仅损害家居装饰,还有可能引发触电事故,造成财产或生命的损失。
目前,家电行业目前处于竞争激烈的局面,各大竞品在功能、外观等方面独具创新,然而产品细节也是影响消费者购买力的重要因素。空调室内机产生冷凝水、冷凝水流到用户家里地面上,是用户经常抱怨和投诉的问题之一。因而对易产生漏水的部件和因素进行改良设计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个缺陷,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避免出风口的边框产生凝露的立式空调室内机。
本发明的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进一步避免出风口边框产生凝露。
本发明的另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避免出风框组件和换热器上的冷凝水外流至室内地板给客户带来使用困扰或安全隐患。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立式空调室内机,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具有位于前侧的前面板,所述前面板上设有至少一个出风口,且
每个所述出风口的至少部分边缘部均设有位于所述机壳内的至少一个导风部,每个所述导风部均由后向前地逐渐朝该出风口的中心区域倾斜延伸或弯曲延伸,以使吹向该出风口的气流向该出风口的中心区域集中。
可选地,每个所述出风口顶部和底部的边缘部分别设有一所述导风部,处于所述出风口顶部边缘部的导风部由后向前地朝下弯曲延伸,处于所述出风口底部边缘部的导风部由后向前地朝上弯曲延伸。
可选地,所述出风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出风口沿上下方向依次排列,所述机壳内设有位于最上方的所述出风口上方的顶部导风块、位于最下方的所述出风口下方的底部导风块以及位于每相邻两个所述出风口之间的至少一个中间导风块;且
最上方的所述出风口顶部边缘的导风部为所述顶部导风块的下表面,最下方的所述出风口底部边缘的导风部为所述底部导风块的上表面,相邻两个所述出风口中处于上方的所述出风口底部边缘的导风部为处于该两个出风口之间的中间导风块的上表面,处于下方的所述出风口顶部边缘的所述导风部为该中间导风块的下表面。
可选地,所述立式空调室内机还包括:
出风框组件,相邻地设置于所述前面板的后侧,以引导所述机壳内的气流流向所述至少一个出风口,并调节所述至少一个出风口的出风方向,其中
所述顶部导风块、所述底部导风块和所述中间导风块均相邻地设置于所述出风框组件的后侧。
可选地,所述立式空调室内机还包括:
至少一个贯流风扇,沿竖向依次排列在所述机壳内,且所述至少一个贯流风扇的轴线共线,每个所述贯流风扇均配置成促使空气在所述机壳内和所述机壳所处的室内环境之间循环流动;以及
风道组件,竖立在所述至少一个贯流风扇的周向外侧,以用于将空气引流至所述至少一个出风口,其中
所述顶部导风块、所述底部导风块和所述中间导风块均固定在所述风道组件的内侧,并位于所述风道组件所限定的风道内。
可选地,所述出风框组件包括与所述至少一个出风口一一对应设置的多个出风框,每个所述出风框内均设有用于引导和调节相应的一个所述出风口的出风方向的摆叶机构,且
所述摆叶机构包括沿横向依次排列的多个摆叶,其中处于中间的部分摆叶在横向上的宽度大于处于横向两侧的摆叶在横向上的宽度。
可选地,每个所述摆叶均包括:
主体,其具有设有转轴的枢转侧和与所述枢转侧相对设置的摆动侧;以及
弯折部,由所述主体的摆动侧向外弯折延伸,并与所述主体所在平面呈预设夹角;其中
处于中间的部分摆叶的弯折部向外延伸的长度大于横向两侧的摆叶的弯折部向外延伸的长度。
可选地,换热器,设置在所述机壳内,并位于所述出风框组件的后侧,用于与流经其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以及
接水盘,设置于所述机壳内,并位于所述出风框组件和所述换热器的下方,且所述出风框组件和所述换热器在水平面内的投影落入所述接水盘在水平面内的投影内,以通过所述接水盘收集所述出风框组件和所述换热器上产生的冷凝水。
可选地,每个所述出风框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用于与所述摆叶机构的转轴枢接的通孔,每相邻两个所述出风框中处于上方的所述出风框底部的通孔与处于下方的所述出风框顶部的通孔连通,处于最下方的所述出风框底部的通孔与所述接水盘连通,以允许所述摆叶机构上产生的冷凝水顺着所述摆叶机构和所述通孔流入所述接水盘。
可选地,所述机壳还包括处于最下方以提供支撑作用的底座;且
所述底座的前部设有沿横向延伸的凹槽,所述前面板的底部插入所述凹槽中,以通过所述凹槽收集所述前面板上产生的冷凝水。
本发明的立式空调室内机在每个出风口的至少部分边缘部特别设计至少一个导风部,并且每个导风部均由后向前地逐渐朝出风口的中心区域倾斜延伸或弯曲延伸,从而能够使吹向出风口顶部和底部的气流向出风口的中心区域集中,避免制冷时冷空气吹到出风口边框,从而避免出风口边框因温度过低而产生凝露。
进一步地,本发明将摆叶机构的多个摆叶特别设计成使得处于中间的部分摆叶在横向上的宽度大于处于横向两侧的摆叶在横向上的宽度,可使得中间的部分摆叶更加向后延伸,更加靠近风道,从而能够将更多的气流引导至出风口的中心区域,避免制冷时冷空气吹到出风口边框,从而进一步避免出风口边框因温度过低而产生凝露。
进一步地,由于接水盘同时位于出风框组件和换热器的下方,出风框组件和换热器在水平面内的投影落入接水盘在水平面内的投影内,因此,出风框组件和换热器上产生的冷凝水能够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滴入接水盘中,从而通过接水盘收集出风框组件和换热器上产生的冷凝水,避免了冷凝水外流至室内地板给客户带来使用困扰或安全隐患。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通过对出风框的特别设计使得摆叶机构上产生的冷凝水能够流入接水盘中,同时本发明还在其机壳的底座上特别设计凹槽,并使得机壳前面板的底部插入凹槽中,因此能够允许前面板上产生的冷凝水流入凹槽中,有效地避免了冷凝水外流至室内地板给客户带来使用困扰或安全隐患。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立式空调室内机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立式空调室内机的示意性结构分解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立式空调室内机的部分结构示意性图;
图4是在图3的基础上隐去贯流风扇之后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出风框组件的示意性结构分解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出风框组件的一个出风框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7是图6中所示出风框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立式空调室内机的部分结构分解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立式空调室内机的部分结构的另一分解图;
图10是图9中部分A的示意性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立式空调室内机,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立式空调室内机的示意性结构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立式空调室内机的示意性结构分解图。参见图1和图2,本发明实施例的立式空调室内机1一般性地可包括机壳10。机壳10具有位于前侧的前面板110和位于后侧的进风格栅120,前面板110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出风口,进风格栅120上开设有进风口121。立式空调室内机1还包括换热器20和至少一个贯流风扇30,换热器20和至少一个贯流风扇30设置于机壳10内,换热器20与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连接管路以及其他配件共同构成蒸汽压缩制冷循环系统,实现空调的制冷/制热,具体原理和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立式空调室内机的部分结构示意性图,图4是在图3的基础上隐去贯流风扇之后的示意性结构图。特别地,每个出风口的至少部分边缘部均设有位于机壳10内的至少一个导风部,每个导风部均由后向前地逐渐朝该出风口的中心区域倾斜延伸或弯曲延伸,即每个出风口边缘部的所有导风部所围成的空间均由后向前地逐渐向该出风口的中心区域收缩,以使吹向该出风口的气流向该出风口的中心区域集中,避免制冷时冷空气吹到出风口边框,从而避免出风口边框因温度过低而产生凝露。当导风部弯曲延伸时,导风部的导风表面为曲面;当导风部倾斜延伸时,导风部的导风表面为平面。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出风口顶部和底部的边缘部分别设有一导风部,处于出风口顶部边缘部的导风部由后向前地朝下弯曲延伸,处于出风口底部边缘部的导风部由后向前地朝上弯曲延伸。由此,可将出风口顶部和底部的气流尽可能地引导至出风口的中心区域,避免出风口的顶部边框和底部边框产生凝露。
在一些替代性实施例中,每个出风口的其他侧部,例如横向两侧的边缘部也分别设有导风部,处于左侧的导风部由后向前地朝右弯曲延伸或倾斜延伸,处于右侧的导风部由后向前地朝左弯曲延伸或倾斜延伸。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出风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出风口沿上下方向依次排列。机壳10内设有位于最上方的出风口上方的顶部导风块140、位于最下方的出风口下方的底部导风块150以及位于每相邻两个出风口之间的至少一个中间导风块。最上方的出风口顶部边缘的导风部为顶部导风块140的下表面141,最下方的出风口底部边缘的导风部为底部导风块的上表面151,相邻两个出风口中处于上方的出风口底部边缘的导风部为处于该两个出风口之间的中间导风块的上表面,处于下方的出风口顶部边缘的导风部为该中间导风块的下表面。本发明将相邻两个出风口边缘部的导风部集中设置在一个导风块上,可简化导风部的结构和安装操作。
具体地,在图1至图4所示实施例中,出风口的数量为三个,分部为位于最上方的出风口111、位于最下方的出风口113以及处于中间的出风口112。中间导风块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处于出风口111和出风口112之间的中间导风块160和处于出风口112和出风口113之间的中间导风块170。出风口111的顶部边缘和底部边缘的导风部分别为顶部导风块140的下表面141和中间导风块160的上表面161,出风口112的顶部边缘和底部边缘的导风部分别为中间导风块160的下表面162和中间导风块170的上表面171,出风口113的顶部边缘和底部边缘的导风部分别为中间导风块170的下表面172和底部导风块150的上表面151。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导风块的用于形成导风部的导风表面均为曲面。在一些替代性实施例中,导风块的用于形成导风部的导风表面也可以为倾斜的平面。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立式空调室内机1还包括出风框组件40,其相邻地设置于前面板110的后侧,以引导机壳10内的气流流向上述至少一个出风口,并调节上述至少一个出风口的出风方向。其中,顶部导风块140、底部导风块150和中间导风块160、170均相邻地设置于出风框组件40的后侧。
具体地,出风框组件40包括框架41和与出风口一一对应设置的至少一个出风框。每个出风框均设置于框架41的前侧内部,用于引导和调节相应的一个出风口的出风方向。顶部导风块140、底部导风块150和中间导风块160、170均可贴设于框架41的后向表面。框架41上设有分别与出风口一一对应的缺口,缺口的至少部分边缘的形状与出风口的边缘形状相匹配,例如缺口顶部边缘和底部边缘的形状与出风口顶部边缘和底部边缘的形状相匹配,均为圆弧形。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贯流风扇30沿竖向依次排列在机壳10内,并处于出风框组件40的后侧,且该至少一个贯流风扇30的轴线共线,每个贯流风扇30均配置成促使空气在机壳10内和机壳10所处的室内环境之间循环流动。
进一步地,立式空调室内机1还包括风道组件50,其竖立在上述至少一个贯流风扇30的周向外侧,以用于将空气引流至上述至少一个出风口。顶部导风块140、底部导风块150和中间导风块160、170均固定在风道组件50的内侧,并位于风道组件50所限定的风道内。具体地,顶部导风块140、底部导风块150和中间导风块160、170可通过螺钉连接或其他合适的方式与风道组件50紧固连接。顶部导风块140、底部导风块150和中间导风块160、170均与风道组件50内侧的结构形状相匹配,从而将相邻两个出风口上游的气流分隔开,以防止相邻两个出风口上游的气流相互干扰。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出风框组件的示意性结构分解图,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出风框组件的一个出风框的示意性结构图,图7是图6中所示出风框的示意性剖视图。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出风框组件40包括与上述至少一个出风口一一对应设置的多个出风框。每个出风框内均设有用于引导和调节相应的一个出风口的出风方向的摆叶机构。摆叶机构包括沿横向依次排列的多个摆叶,其中处于中间的部分摆叶在横向上的宽度大于处于横向两侧的摆叶在横向上的宽度。由此,中间的部分摆叶更加向后延伸,更加靠近风道,从而能够将横向上的更多的气流引导至出风口的中心区域,避免制冷时冷空气吹到出风口的横向两侧边框,从而避免出风口横向两侧的边框因温度过低而产生凝露。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设置在出风口顶部边缘和底部边缘的导风部以及中部摆叶的特别设计能够在不同方向上引导气流流向出风口的中心区域,导风部与摆叶相结合能够有效地防止出风口的整个边框产生凝露。
具体地,出风框组件40包括沿上下方向依次排列的三个出风框,分别为与出风口111相对应的出风框42、与出风口112相对应的出风框43和与出风口113相对应的出风框44。以出风框42为例,其摆叶机构包括沿横向排列的8个摆叶421,每个摆叶421均沿竖向延伸。其中处于中间的四个摆叶421在横向上的宽度大于处于横向两侧的四个摆叶421在横向上的宽度。中间的四个摆叶421的后端相比于横向两侧的四个摆叶421的后端更加靠近风道组件50,从而能够引导更多的气流流向出风口111的中心区域,避免了出风口111周围的边框产生凝露。
进一步地,每个摆叶421均包括主体4211和弯折部4212,主体4211具有设有转轴的枢转侧和与枢转侧相对设置的摆动侧,弯折部主体4211的摆动侧向外弯折延伸,并与主体4211所在平面呈预设夹角,该预设夹角通常为钝角。处于中间的部分摆叶421的弯折部向外延伸的长度大于横向两侧的摆叶421的弯折部向外延伸的长度。
图8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立式空调室内机的部分结构分解图。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换热器20设置在机壳10内,并位于出风框组件40的后侧,用于与流经其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立式空调室内机1还包括接水盘60。接水盘60设置于机壳10内,并位于出风框组件40和换热器20的下方,且出风框组件40和换热器20在水平面内的投影落入接水盘60在水平面内的投影内,以通过接水盘60收集出风框组件40和换热器20上产生的冷凝水。也就是说,接水盘60的前部可向前延伸至出风框组件40的正下方,接水盘60的后部可向后延伸至换热器20的正下方,从而使得出风框组件40和换热器20上的冷凝水可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滴入接水盘60中,即可通过接水盘60收集出风框组件40和换热器20上产生的冷凝水,避免了冷凝水外流至室内地板对客户造成使用困扰,也避免了因冷凝水所产生的一系列的安全隐患,提高了立式空调室内机1的使用安全性。
同时,由于本发明的接水盘60相比于现有技术整体向前延伸,因此能够使空调底部的支撑立柱同时向前延伸,能够增加了底盘的稳定性,有效防止立式空调室内机1倾倒。
另外,在组装出风框组件40时,可以将其预先竖立在接水盘60上,不会因操作人员意外脱手而掉落,砸伤操作人员,提高了出风框组件40组装的安全性。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至少一个贯流风扇30处于出风框组件40和换热器20之间,因此,接水盘60的底壁上还开设有缺口61,以用于安装处于下方的贯流风扇30的电机31,接水盘60具有由其底壁的周向边缘向上延伸的周壁63和由缺口61的边缘向上延伸的环形凸沿62,以在周壁63和环形凸沿62之间形成用于容装冷凝水的环形槽64。
进一步地,接水盘60的环形槽64包括相连通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处于前侧,第二区域处于后侧,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形状分别与出风框组件40的底部形状和换热器20的底部形状相匹配。具体地,第一区域可以呈沿横向延伸的长条状。换热器20优选为竖向延伸且开口朝前的“U”型换热器,贯流风扇30位于换热器20的前方内侧,或者说贯流风扇30被“U”型换热器三面包围,以在贯流风扇30运行时,使其三面吸风均经过换热器20,提升了换热器20的空气流通量,进而提升了其换热效率。相应地,环形槽64的第二区域可以呈开口朝前的U形状。
图9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立式空调室内机的部分结构的另一分解图,图10是图9中部分A的示意性放大图。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接水盘60的缺口61中设有用于安装电机31的电机安装座32,电机安装座32具有形成在其周向边缘内侧的环形狭槽321和均匀分布在其周向边缘的多个搭接部322,多个搭接部322搭接在接水盘60的环形凸沿62上。
进一步地,在制冷运行时,风道组件50上也有可能会产生冷凝水,该冷凝水容易滴落至电机安装座32或从接水盘60的缺口61中滴入室内。为此,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至少部分搭接部322的上部特别形成有通槽323,通槽323的一端与环形狭槽321连通,另一端处于接水盘环形槽64的正上方,以允许环形狭槽321内的冷凝水通过通槽323流向接水盘60的环形槽64,从而避免环形狭槽321内的冷凝水过满溢出。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出风框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用于与摆叶机构的转轴枢接的通孔,每相邻两个出风框中处于上方的出风框底部的通孔与处于下方的出风框顶部的通孔连通,处于最下方的出风框底部的通孔与接水盘60连通,以允许摆叶机构上产生的冷凝水顺着摆叶机构和通孔流入接水盘60。也就是说,每个出风框内的摆叶上的冷凝水均能够在自身重力作用下顺着摆叶和出风框的通孔流入接水盘60,因此摆叶上的冷凝水能够快速有效地排出,同时还避免了冷凝水外流至室内地板给客户带来使用困扰或安全隐患。
具体地,出风框42底部的通孔423与出风框43顶部的通孔432相通,出风框43底部的通孔433与出风框44顶部442的通孔相通,出风框44底部的通孔443直接与接水盘60相通。出风框42底部的通孔423与出风框43顶部的通孔432一一对应设置,出风框43底部的通孔433与出风框44顶部的通孔442一一对应设置。由此,出风框42的摆叶421上产生的冷凝水可依次顺着其底部通孔421、出风框43顶部的通孔432、出风框43的摆叶431、出风框43底部的通孔433、出风框44顶部的通孔442、出风框44的摆叶441和出风框44底部的通孔443落入接水盘60中。出风框43的摆叶431上产生的冷凝水可依次顺着其底部通孔433、出风框44顶部的通孔442、出风框44的摆叶441和出风框44底部的通孔443落入接水盘60中。出风框44的摆叶441上产生的冷凝水可依次顺着该摆叶441和出风框44底部的通孔443落入接水盘60中。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机壳10还包括位于最下方以提供支撑作用的底座130。底座130的前部设有沿横向延伸的凹槽131,前面板110的底部插入凹槽131中,以通过凹槽131收集前面板110上产生的冷凝水。也就是说,前面板110上的冷凝水可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沿着前面板110顺流至凹槽131中,从而避免了前面板110上的冷凝水外流至室内地板给客户带来使用困扰或安全隐患。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凹槽131的形状与前面板110底部的形状相匹配。具体地,前面板110大致呈形状规则的薄板状,其横截面形状与其底部形状相同,大致呈朝前稍微凸出弯曲的弧形。相应地,凹槽131也为朝前稍微凸出弯曲的弧形槽。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底座130的中部区域限定有凹腔132,凹槽131与凹腔132相连通,以允许凹槽131内收集的冷凝水流入凹腔132中,从而使得冷凝水在凹腔132中吸收热量后蒸发,避免凹槽131中的冷凝水积累过多而溢出。
进一步地,接水盘60与底座130之间设有排水管70,排水管70的上端与接水盘60的排水孔连通,排水管70的下端与底座130的凹腔132连通,以通过排水管70将接水盘60中的水排入底座130的凹腔132中,进而在吸收热量后蒸发。具体地,接水盘60的底壁上可开设有通孔,排水管70的上端插入该通孔中,并与该通孔密封地连通。排水管70的下端处于底座凹腔132的正上方,或者排水管70的下端抵接于底座凹腔132的底壁。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所称的“上”、“下”、“底”、“顶”、“横”、“前”、“后”等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用语是以立式空调室内机1的实际使用状态为基准而言的,这些用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发明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7)

1.一种立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具有位于前侧的前面板,所述前面板上设有至少一个出风口,所述出风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出风口沿上下方向依次排列,且
每个所述出风口的至少部分边缘部均设有位于所述机壳内的至少一个导风部,每个所述导风部均由后向前地逐渐朝该出风口的中心区域倾斜延伸或弯曲延伸,以使吹向该出风口的气流向该出风口的中心区域集中;
每个所述出风口顶部和底部的边缘部分别设有一所述导风部,处于所述出风口顶部边缘部的导风部由后向前地朝下弯曲延伸,处于所述出风口底部边缘部的导风部由后向前地朝上弯曲延伸;
所述立式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出风框组件,其相邻地设置于所述前面板的后侧,以引导所述机壳内的气流流向所述至少一个出风口,并调节所述至少一个出风口的出风方向,其中
所述出风框组件包括与所述至少一个出风口一一对应设置的多个出风框,每个所述出风框内均设有用于引导和调节相应的一个所述出风口的出风方向的摆叶机构,且所述摆叶机构包括沿横向依次排列的多个摆叶,其中处于中间的部分摆叶在横向上的宽度大于处于横向两侧的摆叶在横向上的宽度;
所述机壳内设有位于最上方的所述出风口上方的顶部导风块、位于最下方的所述出风口下方的底部导风块以及位于每相邻两个所述出风口之间的至少一个中间导风块;且
最上方的所述出风口顶部边缘的导风部为所述顶部导风块的下表面,最下方的所述出风口底部边缘的导风部为所述底部导风块的上表面,相邻两个所述出风口中处于上方的所述出风口底部边缘的导风部为处于该两个出风口之间的中间导风块的上表面,处于下方的所述出风口顶部边缘的所述导风部为该中间导风块的下表面;所述立式空调室内机还包括:
接水盘,设置于所述机壳内,并位于所述出风框组件的下方,且所述出风框组件在水平面内的投影落入所述接水盘在水平面内的投影内,以通过所述接水盘收集所述出风框组件上产生的冷凝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部导风块、所述底部导风块和所述中间导风块均相邻地设置于所述出风框组件的后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至少一个贯流风扇,沿竖向依次排列在所述机壳内,且所述至少一个贯流风扇的轴线共线,每个所述贯流风扇均配置成促使空气在所述机壳内和所述机壳所处的室内环境之间循环流动;以及
风道组件,竖立在所述至少一个贯流风扇的周向外侧,以用于将空气引流至所述至少一个出风口,其中
所述顶部导风块、所述底部导风块和所述中间导风块均固定在所述风道组件的内侧,并位于所述风道组件所限定的风道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摆叶均包括:
主体,其具有设有转轴的枢转侧和与所述枢转侧相对设置的摆动侧;以及
弯折部,由所述主体的摆动侧向外弯折延伸,并与所述主体所在平面呈预设夹角;其中
处于中间的部分摆叶的弯折部向外延伸的长度大于横向两侧的摆叶的弯折部向外延伸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换热器,设置在所述机壳内,并位于所述出风框组件的后侧,用于与流经其的空气进行热交换;所述换热器位于所述接水盘的上方,且所述换热器在水平面内的投影落入所述接水盘在水平面内的投影内,以通过所述接水盘收集所述换热器上产生的冷凝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立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出风框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用于与所述摆叶机构的转轴枢接的通孔,每相邻两个所述出风框中处于上方的所述出风框底部的通孔与处于下方的所述出风框顶部的通孔连通,处于最下方的所述出风框底部的通孔与所述接水盘连通,以允许所述摆叶机构上产生的冷凝水顺着所述摆叶机构和所述通孔流入所述接水盘。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壳还包括处于最下方以提供支撑作用的底座;且
所述底座的前部设有沿横向延伸的凹槽,所述前面板的底部插入所述凹槽中,以通过所述凹槽收集所述前面板上产生的冷凝水。
CN201710824283.5A 2017-09-13 2017-09-13 立式空调室内机 Active CN1077264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24283.5A CN107726451B (zh) 2017-09-13 2017-09-13 立式空调室内机
PCT/CN2018/103999 WO2019052375A1 (zh) 2017-09-13 2018-09-04 立式空调室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24283.5A CN107726451B (zh) 2017-09-13 2017-09-13 立式空调室内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26451A CN107726451A (zh) 2018-02-23
CN107726451B true CN107726451B (zh) 2020-03-31

Family

ID=612046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24283.5A Active CN107726451B (zh) 2017-09-13 2017-09-13 立式空调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26451B (zh)
WO (1) WO201905237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26451B (zh) * 2017-09-13 2020-03-31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立式空调室内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1318Y2 (ja) * 1980-08-14 1984-04-07 木村工機株式会社 天吊型冷房吹出口における結露防止装置
JP2511985B2 (ja) * 1987-07-03 1996-07-03 松下冷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JP5911318B2 (ja) * 2012-02-01 2016-04-2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天井吊り下げ型空気調和機
JP6066783B2 (ja) * 2013-03-07 2017-01-2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空気調和機
CN104236043B (zh) * 2014-08-27 2017-02-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扫风叶片及扫风机构、空调器
CN104595976B (zh) * 2015-01-04 2017-11-2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分体落地式空调器
CN204880587U (zh) * 2015-07-31 2015-12-1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风道组件及立式空调器
CN106016464A (zh) * 2016-06-30 2016-10-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风管式室内机及其出风风道结构
CN106594868B (zh) * 2016-11-23 2023-01-2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107726451B (zh) * 2017-09-13 2020-03-31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立式空调室内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052375A1 (zh) 2019-03-21
CN107726451A (zh) 2018-0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41722B2 (en) Air conditioner having a cooling unit adjacent the blower and the discharge
US8092156B2 (en) Out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er
EP2056029A2 (en) Air conditioner
CN105992917A (zh) 空调的室外单元
KR101852800B1 (ko) 공기 조화기의 실내기
CN207702616U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106765591B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US20200263882A1 (en) Air conditioner
WO2007086641A2 (en) In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er
CN107726451B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212227212U (zh) 空调室内机
CN207422397U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106765593B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7422399U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110986184A (zh)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以及空调器
CN207422398U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JP2015059704A (ja) 空気調和機
CN210141642U (zh) 一种空调柜机及空调器
CN101086353B (zh) 窗式空调器的前面格栅装配结构
CN212179029U (zh) 空调室内机
CN207584896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3747039U (zh) 壁挂机及空调器
KR101911954B1 (ko) 공기 조화기의 실내기 및 그의 조립방법
CN219036832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KR101742878B1 (ko)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103

Address after: 266101 Haier Industrial Park, Haier Road, Laoshan District, Shandong, Qingdao, China

Patentee after: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ERAL Corp.,Ltd.

Patentee after: Haier Zhijia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101 Haier Industrial Park, Haier Road, Laoshan District, Shandong, Qingdao, China

Patentee befor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ERAL Corp.,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