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19923B - 泵头组件及带有该泵头组件的液体分配器 - Google Patents

泵头组件及带有该泵头组件的液体分配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19923B
CN107719923B CN201711080389.5A CN201711080389A CN107719923B CN 107719923 B CN107719923 B CN 107719923B CN 201711080389 A CN201711080389 A CN 201711080389A CN 107719923 B CN107719923 B CN 1077199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outlet
liquid
liquid inlet
rod
concave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8038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19923A (zh
Inventor
邬钦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yao Blooming Commodit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yao Blooming Commodit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yao Blooming Commodit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yao Blooming Commodit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08038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19923B/zh
Publication of CN1077199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199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199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199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11/00Single-unit hand-held apparatus in which flow of contents is produced by the muscular force of the operator at the moment of use
    • B05B11/0005Components or details
    • B05B11/0089Dispensing tubes
    • B05B11/0091Dispensing tubes movable, e.g. articulated on the sprayer
    • B05B11/0094Dispensing tubes movable, e.g. articulated on the sprayer movement of the dispensing tube controlling a valv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11/00Single-unit hand-held apparatus in which flow of contents is produced by the muscular force of the operator at the moment of use
    • B05B11/01Single-unit hand-held apparatus in which flow of contents is produced by the muscular force of the operator at the moment of use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producing the flow
    • B05B11/10Pump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the contents from the container to a pump chamber by a sucking effect and forcing the contents out through the dispensing nozzle
    • B05B11/1042Components or details
    • B05B11/1052Actuation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11/00Single-unit hand-held apparatus in which flow of contents is produced by the muscular force of the operator at the moment of use
    • B05B11/01Single-unit hand-held apparatus in which flow of contents is produced by the muscular force of the operator at the moment of use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producing the flow
    • B05B11/10Pump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the contents from the container to a pump chamber by a sucking effect and forcing the contents out through the dispensing nozzle
    • B05B11/1042Components or details
    • B05B11/1059Means for locking a pump or its actuation means in a fixed position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泵头组件,解决了出液杆突出于头帽的侧面占用空间较大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出液杆的杆身枢接于凹腔内,以使出液杆可转动并收容于凹腔内;当出液杆转动至抵接于凹腔内靠近端盖侧面的位置时,进液口与进液孔相连通;当出液杆转动至收容于凹腔内时,进液口与进液孔相互错开,本发明的泵头组件,当出液杆处于翻开状态时,进液口能够与进液孔相连通,以使从进液孔内排出的液体能够注入至出液杆的出液通道内,并通过出液口排出;当出液杆转动至收容于凹腔内的位置时,进液口与进液孔相互错开,以使两者无法连通,从而隔断液体的传输通道;同时由于出液杆收容于凹腔内,使得出液杆的杆身不会直接突出于头帽的外侧面。

Description

泵头组件及带有该泵头组件的液体分配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泵头组件及带有该泵头组件的液体分配器。
背景技术
目前,液体分配器分为揿压式和扳动式两种,均是借助揿压或扳动的力,使液体瓶内的液体产生压力。当受压的液体运行至有压差的导流口时,液体在自由能的作用下,流出或喷出。
公开号为CN2885827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液体分配器,该分配器包括头帽、钢球,上、下活塞,弹簧、泵体、吸管,要点是泵体下段的内腔与吸管之间设有下阀,在泵体上段的内腔分别设有上活塞和下活塞,上活塞和下活塞是相套的,即下活塞的活塞杆上外套上活塞,呈双活塞结构。当上下往复运行的下活塞运行至连接盖的上部时,上、下活塞接触面封闭,使空气进入,而不使瓶体内的液体溢出。
上述的液体分配器虽然能够有效防止瓶体内的液体溢出,避免液体被污染、变质或稀释,但是该液体分配器的头帽呈“鸭嘴”式设计,即在头帽的外侧壁上一体设置有向外伸出的出液杆,由液体分配器压上来的液体最终通过该出液杆的出液口流出,便于人们接住液体。由于出液杆的突出设置占用了一定空间,使得在对液体分配器进行塑封包装时较为不便;同时出液杆裸露在外部,容易因受到碰撞而造成断裂,或者在儿童不经意间的按压下产生误喷操作,给使用带来不便,因此还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泵头组件,能有效收纳头帽上的出液杆,避免出液杆突出于头帽的外侧面。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泵头组件,包括头帽和出液杆,所述头帽包括端盖以及环设于端盖边缘的围板,所述端盖的内端面垂直延伸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的管壁并于靠近端盖的位置贯穿有出液孔;所述出液杆内沿其长度方向贯穿有出液通道,所述出液通道包括进液口与出液口;所述围板的板面向内凹陷以形成适应于出液杆形状的凹腔,所述凹腔的长度方向平行于进液管,所述凹腔的底面并于靠近端盖的位置贯穿有进液孔,所述进液孔与出液孔通过连接管相连通;所述出液杆的杆身靠近进液口的一端枢接于凹腔内,以使出液杆可转动并收容于凹腔内;
当出液杆的杆身转动至抵接于凹腔内靠近端盖侧面的位置时,所述进液口与进液孔相连通;当出液杆的杆身转动至收容于凹腔内的位置时,所述进液口与进液孔相互错开。
采用上述方案,进液管能够用于插接液体分配器上的活塞杆,并与活塞杆的内腔相连通,通过反复按压头帽的端盖,能够驱动活塞杆进行往复直线运动,从而将液体瓶内的液体传送至活塞杆的顶部,进而压入至进液管内,并通过进液管上的出液孔排出,然后液体进入至连接管内,最后通过凹腔底面的进液孔排出;出液杆在凹腔内的枢接配合,能够使出液杆进行上下翻折;当出液杆的杆身转动至抵接于凹腔内靠近端盖侧面的位置时,即出液杆处于翻开状态时,进液口能够与进液孔相连通,以使从进液孔内排出的液体能够注入至出液杆的出液通道内,并通过出液口排出,从而实现液体分配器的正常使用;当出液杆的杆身转动至收容于凹腔内的位置时,进液口与进液孔相互错开,以使两者无法连通,从而隔断液体的传输通道;此时即使按压头帽,液体也无法通过出液杆排出,从而避免产生误喷操作;同时由于出液杆收容于凹腔内,使得出液杆的杆身不会直接突出于头帽的外侧面,从而减少了液体分配器的占用空间,更加便于塑封包装及运输,同时也降低了出液杆受到磕碰的风险,延长了液体分配器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出液杆的两侧并于靠近端盖的位置对称设置有枢接轴,所述凹腔内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并于靠近端盖的位置均开设有分别供两根枢接轴转动穿设的枢接孔。
采用上述方案,枢接轴与枢接孔之间的转动配合结构简单,使得出液杆能够在凹腔内进行稳定顺畅地翻转,增加了使用体验。
作为优选,所述枢接孔远离进液管的一侧设置有供枢接轴滑移的引导槽,所述引导槽的一端连通于枢接孔,另一端延伸至围板的外侧面;所述引导槽的宽度大于等于枢接轴的外径,所述枢接孔的轴向深度大于引导槽的深度;两根枢接轴的端面边缘均开设有位于同侧的引导斜面。
采用上述方案,引导槽为出液杆的枢接端连接至凹腔内提供了通道,即出液杆两侧的枢接轴能分别通过凹腔两侧的引导槽滑移并卡入至枢接孔内,增加了出液杆装配时的便利性,提升了整体的装配效率;引导斜面能够起引导作用,使得出液杆两侧的枢接轴能够更加容易地滑入至两个引导槽内,直至移入至枢接孔内,进一步提升了装配效率;由于枢接孔的轴向深度大于引导槽的深度,使得枢接轴在通过引导槽滑入至枢接孔内后,无法松脱。
作为优选,所述出液杆靠近进液口的一端设置有适应于出液杆转动轨迹的弧形凸面,所述凹腔的底面对应于进液孔的位置向内凹陷以形成与弧形凸面相贴合的弧形凹面。
采用上述方案,弧形凸面与弧形凹面的相互配合,能够使出液杆的枢接端适应自身的翻转轨迹,使得翻转更加顺畅;同时两个面的相互贴合,既能增加出液杆的枢接端与凹腔底面之间的密封性,避免液体从进液孔排出后发生渗漏现象,又能增加出液杆翻转时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凹腔的底面并于进液孔远离端盖的一侧设置有定位卡扣,所述弧形凸面上对应于出液杆盖合面的一侧开设有供定位卡扣卡接的第一定位卡槽与第二定位卡槽;所述第一定位卡槽设置于进液口上靠近出液口的边缘;所述第二定位卡槽设置于弧形凸面上靠近出液口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定位卡槽与第二定位卡槽之间连通有开设于弧形凸面以供定位卡扣滑移的弧形滑槽,所述第一定位卡槽与第二定位卡槽的深度均大于弧形滑槽的深度;
当出液杆的杆身转动至抵接于凹腔内靠近端盖侧面的位置时,所述定位卡扣与第一定位卡槽相互卡接;当出液杆的杆身转动至收容于凹腔内的位置时,所述定位卡扣与第二定位卡槽相互卡接。
采用上述方案,定位卡扣与第一定位卡槽以及第二定位卡槽之间的卡接配合,能够分别限定出液杆翻开以及收纳时的位置,既能避免出液杆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晃动,增加了稳定性,又能在出液杆翻转到位后形成反馈,以告知使用者,更加人性化;弧形滑槽使得出液杆在翻转过程中,弧形凸面不会受到定位卡扣的阻碍,保证了出液杆能够正常翻转,同时定位卡扣与弧形滑槽之间的滑移配合,还能起到限位以及引导作用,使得出液杆在翻转过程中,不会发生左右晃动,更加稳定。
作为优选,所述凹腔上远离端盖的部分贯穿有开孔,所述开孔的孔径大于凹腔的宽度,且所述开孔沿着凹腔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与进液孔以及围板的底部边沿保持有间隔;所述开孔边缘的圆弧部分开设有斜切面;所述出液杆的两侧均开设有握持槽。
采用上述方案,开孔的设置使得出液杆在合上后,能够在出液杆的两侧分别形成两个空腔,当用户需要打开出液杆时,可将食指与拇指分别嵌入到出液杆两侧的空腔内,并捏住出液杆的杆身,使得出液杆能够更加容易地从凹腔内取出,增加了操作便利性;斜切面的设置使得开孔的边缘能够更加平滑,避免边缘的尖锐部分划伤手指,增加操作的舒适性与安全性,同时又能增大手指的操作空间;设置于出液杆两侧的握持槽能够增加手指与出液杆之间的摩擦,以使人们在拿取出液杆的杆身时更加便于着力,进一步提升操作便利性。
作为优选,所述开孔远离进液孔的一侧衔接有挡边,当出液杆的杆身完全收容至凹腔内时,所述出液杆的活动端并于远离凹腔的一侧卡接于挡边的内侧;所述出液杆的活动端并于靠近凹腔的侧面开设有内凹的引导弧面。
采用上述方案,使得出液杆在收纳至凹腔内以后,其活动端能够卡接于挡边内,以限定挡边的位置,避免出液杆自行翻开,增加了收纳时的稳定性;引导弧面能够起引导作用,使得出液杆在合上过程中,能够更加容易地转动并卡接至挡边内,进一步提升操作便利性。
作为优选,所述进液管的外周面环设有若干与端盖的内端面相衔接的加强筋;所述进液管的外周面对应于凹腔的位置向外延伸有挡板,所述挡板的板面沿着进液管的径向设置,且所述挡板的边沿与凹腔的底面相平齐。
采用上述方案,加强筋能够增加进液管与端盖之间的连接强度,避免其因为应力集中而发生断裂;挡板能够增加凹腔底面的整体强度,同时其边沿与凹腔的底面相平齐,能够增加凹腔底面与出液杆杆身之间的支撑面积,使得出液杆在收起后能够在挡板支撑下被限位,而不会发生压进或者移位的现象。
作为优选,所述进液管的内腔设置有垂直固定于端盖的隔挡柱,所述隔挡柱的端部超过出液孔远离端盖的一侧,且所述隔挡柱的外周面径向延伸有衔接于端盖的加固板。
采用上述方案,由于活塞杆上段的内腔中设有凹台,且凹台的上方放置有玻珠,活塞杆在反复运行过程中,玻珠也会在活塞杆的内腔中进行相对移动,若玻珠进入到进液管的内腔当中,容易造成出液孔堵塞,严重影响液体分配器的正常出液;通过设置隔挡柱,能够将玻珠隔挡于出液孔的下方,避免其堵住出液孔,同时由于隔挡柱的外径小于进液管的内腔直径,使得隔挡柱的外周面能够与进液管的内壁形成间隙,从而使液体能够顺利通过进液管,并从出液孔排出;加固板的设置能够增加隔挡柱与端盖之间的连接强度。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液体分配器,能够在闲置时将头帽上的出液杆进行收纳并关闭,避免出液杆突出于头帽的外侧面,增加了实用性与耐用性。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液体分配器,包括所述的泵头组件。
采用上述方案,当出液杆处于翻开状态时,液体分配器能够正常使用;通过将出液杆收容至凹腔内,能够有效避免出液杆的杆身直接突出于头帽的外侧面,进而减小占用空间,便于进行塑封包装及运输,同时还能降低受到磕碰以及发生误喷操作的风险,增加了实用性,并延长了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出液杆在凹腔内的枢接配合,能够使出液杆进行上下翻折;当出液杆的杆身处于翻开状态时,进液口能够与进液孔相连通,以使从进液孔内排出的液体能够注入至出液杆的出液通道内,并通过出液口排出,从而实现液体分配器的正常使用;当出液杆的杆身转动至收容于凹腔内的位置时,进液口与进液孔相互错开,以使两者无法连通,从而隔断液体的传输通道;此时即使按压头帽,液体也无法通过出液杆排出,从而避免产生误喷操作;同时由于出液杆收容于凹腔内,使得出液杆的杆身不会直接突出于头帽的外侧面,从而减少了液体分配器的占用空间,更加便于塑封包装及运输,同时也降低了出液杆受到磕碰的风险,延长了液体分配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一中泵头组件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一中出液杆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一中头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一中泵头组件的出液杆完全翻开时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施例一中泵头组件的出液杆收容于凹腔内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施例一中出液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A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8为图4所示B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9为图5所示C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10为本实施例二中液体分配器的爆炸图。
图中:1、头帽;2、出液杆;3、端盖;4、围板;5、进液管;6、出液孔;7、出液通道;8、进液口;9、出液口;10、凹腔;11、进液孔;12、连接管;13、枢接轴;14、枢接孔;15、引导槽;16、引导斜面;17、弧形凸面;18、弧形凹面;19、定位卡扣;20、第一定位卡槽;21、第二定位卡槽;22、弧形滑槽;23、开孔;24、斜切面;25、握持槽;26、挡边;27、引导弧面;28、加强筋;29、挡板;30、隔挡柱;31、加固板;32、活塞杆;33、第一止转齿;34、第二止转齿;35、大圈;36、连接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泵头组件,如图1所示,包括头帽1和出液杆2。其中,头帽1包括端盖3以及环设于端盖3边缘的围板4,其中端盖3优选呈圆片状,围板4的板面垂直于端盖3的端面并围绕成封闭的圆环状,以与端盖3共同构成圆柱状的容腔。端盖3与围板4的材料均优选为PP,两者呈一体设置,该材料具有较佳的弹性。如图2所示,出液杆2内沿其长度方向贯穿有出液通道7,出液通道7包括进液口8与出液口9,进液口8与出液口9分别位于出液通道7的两端。
如图3所示,端盖3的内端面垂直延伸有进液管5,该进液管5优选设置于端盖3的中心位置,其用于插接液体分配器的活塞杆32,以与活塞杆32的内腔相连通。进液管5的管壁并于靠近端盖3的位置贯穿有出液孔6,围板4的板面向内凹陷以形成适应于出液杆2形状的凹腔10,该凹腔10的位置优选与出液孔6的位置相对应,并且凹腔10的长度方向平行于进液管5。如图4和图7所示,凹腔10的底面并于靠近端盖3的位置贯穿有进液孔11,该进液孔11优选与出液孔6的位置相对,且进液孔11与出液孔6通过连接管12相连通,该连接管12的管壁固定于端盖3的内端面。出液杆2的杆身靠近进液口8的一端枢接于凹腔10内,以使出液杆2可转动并收容于凹腔10内,更具体地,如图1和图7所示,出液杆2的两侧并于靠近端盖3的位置对称设置有枢接轴13,凹腔10内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并于靠近端盖3的位置均开设有分别供两根枢接轴13转动穿设的枢接孔14,两个枢接孔14呈对称设置,并位于进液孔11的中间位置,以使出液杆2能够以枢接轴13为中心,进行上下翻转。当出液杆2完全翻开后,其杆身能够抵接于凹腔10内靠近端盖3的内侧壁上;当出液杆2完全收拢后,其能容置于凹腔10内,由于凹腔10的深度等于出液杆2的厚度,因此出液杆2不会突出于围板4的外周面,从而减小了出液杆2的占用空间。
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当出液杆2的杆身转动至抵接于凹腔10内靠近端盖3侧面的位置时,进液口8与进液孔11相连通,以打开出液杆2的出液通道7;当出液杆2的杆身转动至收容于凹腔10内的位置时,进液口8与进液孔11相互错开,以关闭出液杆2的出液通道7。
如图6和图7所示,枢接孔14远离进液管5的一侧设置有供枢接轴13滑移的引导槽15,引导槽15的一端连通于枢接孔14,另一端延伸至围板4的外侧面,并且引导槽15的长度方向垂直于凹腔10的底面。更进一步的,引导槽15的宽度大于等于枢接轴13的外径,以使枢接轴13能够在引导槽15内顺畅地滑移。同时两个引导槽15相对的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应略小于两根枢接轴13端部之间的距离,且枢接孔14的轴向深度大于引导槽15的深度,以使枢接轴13在经过对应的引导槽15以后,能够扣入至对应的枢接孔14内而无法再通过引导槽15松脱。两根枢接轴13的端面边缘均开设有位于同侧的引导斜面16,以便引导枢接轴13的端部滑入至引导槽15内。
在安装出液杆2时,先将出液杆2两侧的枢接轴13分别对准凹腔10两侧的引导槽15的开口,并使枢接轴13上的引导斜面16朝向引导槽15,然后用力将枢接轴13往引导槽15内推。由于围板4由PP制成,其具有一定弹性,因此在引导斜面16的挤压下,凹腔10的两个侧壁被撑开,以发生弹性形变,使得枢接轴13能够顺利滑入至引导槽15内并向内推进,直至两根枢接轴13分别插入至对应的枢接孔14内,凹腔10的两个侧壁自动复位,以锁死枢接轴13,使其无法脱离枢接孔14,只能在枢接孔14内进行周向转动,从而完成了出液杆2的安装。
如图6和图7所示,出液杆2靠近进液口8的一端设置有适应于出液杆2转动轨迹的弧形凸面17,凹腔10的底面对应于进液孔11的位置向内凹陷以形成与弧形凸面17相贴合的弧形凹面18,其中弧形凸面17与弧形凹面18所对应的圆弧均与枢接孔14呈同心设置。
如图6和图7所示,凹腔10的底面并于进液孔11远离端盖3的一侧设置有定位卡扣19,弧形凸面17上对应于出液杆2盖合面的一侧开设有供定位卡扣19卡接的第一定位卡槽20与第二定位卡槽21;第一定位卡槽20设置于进液口8上靠近出液口9的边缘;第二定位卡槽21设置于弧形凸面17上靠近出液口9的一侧,且第一定位卡槽20与第二定位卡槽21之间连通有开设于弧形凸面17以供定位卡扣19滑移的弧形滑槽22,该弧形滑槽22的深度略小于定位卡扣19突出的尺寸,且第一定位卡槽20与第二定位卡槽21的深度均大于弧形滑槽22的深度,以使定位卡扣19能够更好地卡入。
如图8和图9所示,当出液杆2的杆身转动至抵接于凹腔10内靠近端盖3侧面的位置时,定位卡扣19与第一定位卡槽20相互卡接,以限定出液杆2翻开时的位置;当出液杆2的杆身转动至收容于凹腔10内的位置时,定位卡扣19与第二定位卡槽21相互卡接,以限定出液杆2收拢时的位置。
如图1所示,凹腔10上远离端盖3的部分贯穿有开孔23,开孔23的孔径大于凹腔10的宽度,且开孔23沿着凹腔10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与进液孔11以及围板4的底部边沿保持有间隔;开孔23边缘的圆弧部分开设有斜切面24,即该斜切面24沿着开孔23的圆弧边缘设置。同时出液杆2的两侧均开设有握持槽25,两个握持槽25呈对称设置,并优选设置于靠近凹腔10的一侧。
如图1和图5所示,开孔23远离进液孔11的一侧衔接有挡边26,当出液杆2的杆身完全收容至凹腔10内时,出液杆2的活动端并于远离凹腔10的一侧卡接于挡边26的内侧,从而对出液杆2的杆身进行锁定,避免其自行打开,提升了安全性。出液杆2的活动端并于靠近凹腔10的侧面开设有内凹的引导弧面27,便于出液杆2的活动端卡入至挡边26内。
如图3所示,进液管5的外周面环设有若干与端盖3的内端面相衔接的加强筋28;进液管5的外周面对应于凹腔10的位置向外延伸有挡板29,挡板29的板面沿着进液管5的径向设置,且挡板29的边沿与凹腔10的底面相平齐,当出液杆2收拢至凹腔10内时,其杆身能够抵压于挡板29的边沿,以起到支撑作用,还能避免出液杆2过度压进,以方便出液杆2的拿取。
如图3和图4所示,进液管5的内腔设置有垂直固定于端盖3的隔挡柱30,隔挡柱30的端部超过出液孔6远离端盖3的一侧,且隔挡柱30的外周面径向延伸有衔接于端盖3的加固板31。
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实际使用过程中,液体分配器的活塞杆32已经插接至进液管5内,并与进液管5的内腔相连通,同时两者呈过盈配合状态,使得活塞杆32能够与进液管5呈密封设置。
当需要使用时,先将挡边26向下按压,以解除出液杆2的锁定,同时出液杆2能够弹出一段距离,然后将食指与拇指分别伸入至出液杆2两侧由开孔23所形成的空腔内,并捏住出液杆2两侧的握持槽25,同时将出液杆2的杆身向外拉,以使出液杆2的活动端能够脱离挡边26,从而解除锁定;然后继续将其向上翻开,使得出液杆2的杆身能够以枢接轴13为中心进行翻转,直至出液杆2的杆身抵接于凹腔10内靠近端盖3的侧壁上,此时第一定位卡槽20和位于进液孔11下方的定位卡扣19相互卡接,以限定出液杆2完全翻开时的位置。与此同时,出液杆2上的进液口8与进液孔11相连通,便完成了出液杆2的开启。
在开启出液杆2后,通过反复按压头帽1的端盖3,能够驱动活塞杆32进行往复直线运动,从而将液体瓶内的液体传送至活塞杆32的上段部分,进而压入至进液管5内,并通过进液管5上的出液孔6排出,然后液体进入至连接管12内,最后通过凹腔10底面的进液孔11排出。由于出液杆2上的进液口8已经与进液孔11相连通,因而从进液孔11内排出的液体能够注入至出液杆2的出液通道7内,并通过出液口9排出,供人们使用。
在使用完液体分配器后,需要将出液杆2收纳起来。需要将出液杆2的杆身向下压,以使定位卡扣19脱离第一定位卡槽20,从而进入到弧形滑槽22内,并随着出液杆2的翻转与弧形滑槽22之间发生相对滑移,直至出液杆2的杆身完全收纳至凹腔10内;此时用力按压出液杆2的杆身,便能将出液杆2的活动端重新卡入至挡边26内,从而完成出液杆2的锁定;同时定位卡扣19卡接至第二定位卡槽21内,从而完成出液杆2的收纳。当出液杆2完成收纳后,进液口8与进液孔11相互错开,以使两者无法连通,从而隔断液体的传输通道;此时即使按压头帽1,液体也无法通过出液杆2排出,从而避免产生误喷操作;同时由于出液杆2收容于凹腔10内,使得出液杆2的杆身不会直接突出于头帽1的外侧面,从而减少液体分配器的占用空间,更加便于塑封包装及运输,同时也降低了出液杆2受到磕碰的风险,延长了液体分配器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液体分配器,如图10所示,包括实施例一中的泵头组件,还包括活塞杆32,活塞杆32插接于进液管5内,即活塞杆32的外周面抵接于进液管5的内周面,并且两者呈过盈配合状态,以使活塞杆32能够与进液管5相互连通,并形成密闭空腔,避免使用过程中,液体从两者的接缝中渗出。
围板4的内周面设置有第一止转齿33,与头帽1相配合的大圈35的外周面设置有与第一止转齿33相互卡接配合的第二止转齿34,当头帽1与连接盖36处于相互拧紧的状态时,第一止转齿33与第二止转齿34能够增加两个配件之间的旋合阻力。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8)

1.一种泵头组件,包括头帽(1)和出液杆(2),其特征是:所述头帽(1)包括端盖(3)以及环设于端盖(3)边缘的围板(4),所述端盖(3)的内端面垂直延伸有进液管(5),所述进液管(5)的管壁并于靠近端盖(3)的位置贯穿有出液孔(6);所述出液杆(2)内沿其长度方向贯穿有出液通道(7),所述出液通道(7)包括进液口(8)与出液口(9);所述围板(4)的板面向内凹陷以形成适应于出液杆(2)形状的凹腔(10),所述凹腔(10)的长度方向平行于进液管(5),所述凹腔(10)的底面并于靠近端盖(3)的位置贯穿有进液孔(11),所述进液孔(11)与出液孔(6)通过连接管(12)相连通;所述出液杆(2)的杆身靠近进液口(8)的一端枢接于凹腔(10)内,以使出液杆(2)可转动并收容于凹腔(10)内;
当出液杆(2)的杆身转动至抵接于凹腔(10)内靠近端盖(3)侧面的位置时,所述进液口(8)与进液孔(11)相连通;当出液杆(2)的杆身转动至收容于凹腔(10)内的位置时,所述进液口(8)与进液孔(11)相互错开;
所述出液杆(2)的两侧并于靠近端盖(3)的位置对称设置有枢接轴(13),所述凹腔(10)内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并于靠近端盖(3)的位置均开设有分别供两根枢接轴(13)转动穿设的枢接孔(14);
所述凹腔(10)上远离端盖(3)的部分贯穿有开孔(23),所述开孔(23)的孔径大于凹腔(10)的宽度,且所述开孔(23)沿着凹腔(10)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与进液孔(11)以及围板(4)的底部边沿保持有间隔;所述开孔(23)边缘的圆弧部分开设有斜切面(24);所述出液杆(2)的两侧均开设有握持槽(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头组件,其特征是:所述枢接孔(14)远离进液管(5)的一侧设置有供枢接轴(13)滑移的引导槽(15),所述引导槽(15)的一端连通于枢接孔(14),另一端延伸至围板(4)的外侧面;所述引导槽(15)的宽度大于等于枢接轴(13)的外径,所述枢接孔(14)的轴向深度大于引导槽(15)的深度;两根枢接轴(13)的端面边缘均开设有位于同侧的引导斜面(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头组件,其特征是:所述出液杆(2)靠近进液口(8)的一端设置有适应于出液杆(2)转动轨迹的弧形凸面(17),所述凹腔(10)的底面对应于进液孔(11)的位置向内凹陷以形成与弧形凸面(17)相贴合的弧形凹面(1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泵头组件,其特征是:所述凹腔(10)的底面并于进液孔(11)远离端盖(3)的一侧设置有定位卡扣(19),所述弧形凸面(17)上对应于出液杆(2)盖合面的一侧开设有供定位卡扣(19)卡接的第一定位卡槽(20)与第二定位卡槽(21);所述第一定位卡槽(20)设置于进液口(8)上靠近出液口(9)的边缘;所述第二定位卡槽(21)设置于弧形凸面(17)上靠近出液口(9)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定位卡槽(20)与第二定位卡槽(21)之间连通有开设于弧形凸面(17)以供定位卡扣(19)滑移的弧形滑槽(22),所述第一定位卡槽(20)与第二定位卡槽(21)的深度均大于弧形滑槽(22)的深度;
当出液杆(2)的杆身转动至抵接于凹腔(10)内靠近端盖(3)侧面的位置时,所述定位卡扣(19)与第一定位卡槽(20)相互卡接;当出液杆(2)的杆身转动至收容于凹腔(10)内的位置时,所述定位卡扣(19)与第二定位卡槽(21)相互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头组件,其特征是:所述开孔(23)远离进液孔(11)的一侧衔接有挡边(26),当出液杆(2)的杆身完全收容至凹腔(10)内时,所述出液杆(2)的活动端并于远离凹腔(10)的一侧卡接于挡边(26)的内侧;所述出液杆(2)的活动端并于靠近凹腔(10)的侧面开设有内凹的引导弧面(2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头组件,其特征是:所述进液管(5)的外周面环设有若干与端盖(3)的内端面相衔接的加强筋(28);所述进液管(5)的外周面对应于凹腔(10)的位置向外延伸有挡板(29),所述挡板(29)的板面沿着进液管(5)的径向设置,且所述挡板(29)的边沿与凹腔(10)的底面相平齐。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泵头组件,其特征是:所述进液管(5)的内腔设置有垂直固定于端盖(3)的隔挡柱(30),所述隔挡柱(30)的端部超过出液孔(6)远离端盖(3)的一侧,且所述隔挡柱(30)的外周面径向延伸有衔接于端盖(3)的加固板(31)。
8.一种液体分配器,其特征是: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泵头组件。
CN201711080389.5A 2017-11-06 2017-11-06 泵头组件及带有该泵头组件的液体分配器 Active CN1077199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80389.5A CN107719923B (zh) 2017-11-06 2017-11-06 泵头组件及带有该泵头组件的液体分配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80389.5A CN107719923B (zh) 2017-11-06 2017-11-06 泵头组件及带有该泵头组件的液体分配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19923A CN107719923A (zh) 2018-02-23
CN107719923B true CN107719923B (zh) 2024-01-02

Family

ID=612218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80389.5A Active CN107719923B (zh) 2017-11-06 2017-11-06 泵头组件及带有该泵头组件的液体分配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1992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493478B2 (en) * 2017-07-14 2019-12-03 Armin Arminak Hand pump with folding nozzle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23202A (ja) * 2002-10-04 2004-04-22 Yoshimasa Miyasaka 液体収容缶用液体吐出具
CN105292728A (zh) * 2015-11-20 2016-02-03 余姚晟祺塑业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乳液泵
CN206262736U (zh) * 2016-11-29 2017-06-20 余姚市翔盛塑业有限公司 一种喷雾器
CN206345203U (zh) * 2016-11-29 2017-07-21 余姚市翔盛塑业有限公司 一种手扣式喷头
CN107051774A (zh) * 2017-06-06 2017-08-18 余姚晟祺塑业有限公司 用于乳液泵的自锁喷头
CN207644963U (zh) * 2017-11-06 2018-07-24 余姚市宝明日用品有限公司 泵头组件及带有该泵头组件的液体分配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23202A (ja) * 2002-10-04 2004-04-22 Yoshimasa Miyasaka 液体収容缶用液体吐出具
CN105292728A (zh) * 2015-11-20 2016-02-03 余姚晟祺塑业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乳液泵
CN206262736U (zh) * 2016-11-29 2017-06-20 余姚市翔盛塑业有限公司 一种喷雾器
CN206345203U (zh) * 2016-11-29 2017-07-21 余姚市翔盛塑业有限公司 一种手扣式喷头
CN107051774A (zh) * 2017-06-06 2017-08-18 余姚晟祺塑业有限公司 用于乳液泵的自锁喷头
CN207644963U (zh) * 2017-11-06 2018-07-24 余姚市宝明日用品有限公司 泵头组件及带有该泵头组件的液体分配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19923A (zh) 2018-0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00070B (zh) 具有可扭转喷嘴单元的盖子及包括该盖子的容器组件
US7874461B2 (en) Cosmetic receptacle
KR101223352B1 (ko) 펌프 주출용기
CN109071096B (zh) 盖帽组件
US4620646A (en) Pump button and overcap assembly, and method of assembly of the overcap and pump button on a pump dispenser container
KR101192211B1 (ko) 회전개폐형 브러시 튜브형 화장품용기
US10946574B2 (en) Discharge container for discharging contents onto discharge surface
KR101631827B1 (ko) 펌프 타입 컴팩트 용기
KR20120040814A (ko) 회전 토출식 화장품 용기
KR101219009B1 (ko) 회전 토출식 화장품 용기
KR101966154B1 (ko) 노즐 출몰식 디스펜서 용기
CN107719923B (zh) 泵头组件及带有该泵头组件的液体分配器
KR200442431Y1 (ko) 분사식 화장품용기
CN110171635B (zh) 一种上下伸缩可左右旋转开关乳液泵
CN207644963U (zh) 泵头组件及带有该泵头组件的液体分配器
EP3575649B1 (en) Straight-through switching valve
CN115535470A (zh) 一种便携式液体分配装置、使用方法及安装方法
KR200470852Y1 (ko) 텀블러 뚜껑
CN210823534U (zh) 一种上下伸缩可左右旋转开关乳液泵
CN210133511U (zh) 一种旋转自锁喷盖促动器
KR101663206B1 (ko) 디스펜서
JP4098161B2 (ja) 液体噴出ポンプ
KR102080707B1 (ko) 회전형 화장품 용기
KR20210116206A (ko) 손세정기의 조립구조 및 저장병
JP6554425B2 (ja) 吐出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