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19560A - 一种摩托车初学者安全把手 - Google Patents

一种摩托车初学者安全把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19560A
CN107719560A CN201710938857.1A CN201710938857A CN107719560A CN 107719560 A CN107719560 A CN 107719560A CN 201710938857 A CN201710938857 A CN 201710938857A CN 107719560 A CN107719560 A CN 1077195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bar
interior
motorcycle
drive block
cor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3885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骆春阳
李理
方振江
梅吟飞
沈悦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EJIN HOLD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EJIN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EJIN HOLD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EJIN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93885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19560A/zh
Publication of CN1077195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195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1/00Steering devices
    • B62K21/26Handlebar gri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3/00Rider-operated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control operations, e.g. levers, grips
    • B62K23/02Rider-operated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control operations, e.g. levers, grips hand actuated
    • B62K23/04Twist gri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eering Devices For Bicycles And Motor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用于摩托车初学者练车或骑行时使用、有利于增强安全性和能够极大程度避免误操作导致加速过快的摩托车初学者安全把手,其有益效果是:在摩托车初学者进行误操作对油门把手进行较大幅度快速转动时,由于外车把需先带动外传动环再通过内传动环带动转动四角转动,转动四角转动需克服摩擦力,因此外车把转动阻力增大,可较少其转动幅度,降低产生的瞬时加速度;通过所述杆传动装置的旋钮可以调节转动四角的初始角度,通过调整转动四角的初始角度可控制其延时效应;内传动块和外传动块可用于紧急状况的加速,避免突发情况造成险情;能够极大程度避免误操作导致加速过快,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摩托车初学者安全把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摩托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用于摩托车初学者练车或骑行时使用、有利于增强安全性和能够极大程度避免误操作导致加速过快的摩托车初学者安全把手。
背景技术
摩托车,是一种由汽油机驱动,靠手把操纵前轮转向的两轮或三轮车,轻便灵活,行驶迅速,广泛用于巡逻、客货运输等,也用作体育运动器械。从大的方向上来说,摩托车分为街车,公路赛摩托车,越野摩托车,巡航车,旅行车等。
由于摩托车相较于汽车更加灵活轻便,且在一定的速度范围内加速度快于汽车,因此摩托车深受一些偏爱刺激和追求速度的年轻人喜爱。同时在偏远的山区没有修建适用汽车开动的宽阔平整的道路,道路环境崎岖,摩托车也是更加优于汽车的选择,可用于载货或作为代步交通工具使用。但是摩托车不同于汽车,汽车无需控制自身骑行时的平衡性,而摩托车骑行时非常需要掌握平衡性,并且摩托车的安全程度要低于汽车,在发生事故时造成驾驶人员受伤的可能性更大、受伤更加严重,而摩托车初学者在刚开始学习、练习驾驶摩托车时往往会由于一些意外状况出现慌乱的情绪,在慌乱中会造成错误的操作。绝大部分摩托车是通过其在摩托车右侧的油门车把对车速进行控制的,在慌乱中初学者容易进行误操作,转动油门车把进行猛烈的加速,造成事故导致车体和驾驶者受伤。
目前市面上虽有各类具有各种极为方便的功能的摩托车把手,但并无可以有效避免初学者在慌乱的情绪中进行误操作导致摩托车猛烈加速的装置。
如中国专利局于2009年7月22日公开了一个摩托车方向把手的实用新型专利,专利授权公开号CN201276186Y,该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可以方便拆卸、安装对车把及时进行新旧更换、好坏更换,方便实用,但仍然无法有效避免初学者在慌乱的情绪中进行误操作导致摩托车猛烈加速造成事故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绝大部分摩托车是通过其在摩托车右侧的油门车把对车速进行控制的,在慌乱中初学者容易进行误操作,转动油门车把进行猛烈的加速,造成事故导致车体和驾驶者受伤,而目前市面上虽有各类具有各种极为方便的功能的摩托车把手,但并无可以有效避免初学者在慌乱的情绪中进行误操作导致摩托车猛烈加速的装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可用于摩托车初学者练车或骑行时使用、有利于增强安全性和能够极大程度避免误操作导致加速过快的摩托车初学者安全把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摩托车初学者安全把手,包括车把部分和控速部分,所述车把部分分为内车把和外车把,内车把和外车把装套在一同心轴上,均可相对同心轴转动,控速部分设置在内车把的端部,内车把的另一端与外车把之间设有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外设有一保护壳,保护壳通过内车把上的内凹槽和外车把上的外凹槽固定。内车把和外车把装套在同心轴上,具备一定的安装稳定性,在受内凹槽、外凹槽和保护壳固定后连接性加强;保护壳相对内车把和外车把可转动,即外车把转动的同时将不会通过保护壳的固定方式来带动内车把转动,外车把带动内车把转动的方式仅为通过传动机构带动转动,即内车把和外车把首先是相互不相干的分体式设计,在传动机构的作用下才产生带动转动的关联关系;内车把连接控速部分,外车把即为车把的握部,通常摩托车车把无内车把、外车把之分,握部即车把转动便带动控速部分,对摩托车进行加速,然而本发明提供的摩托车初学者安全把手需通过传动机构将外车把握部的转动传导到内车把再影响到控速部分,存在一定延时性,这样一来便能够有效避免初学者在慌乱的情绪中进行误操作导致摩托车猛烈加速造成事故的问题。
作为优选,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内传动环、外传动环、内传动块、外传动块和杆传动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杆传动装置包括旋钮、联动杆和和转动四角。
作为优选,所述旋钮设置在保护壳外侧,联动杆一端连接旋钮,另一端与转动四角转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转动四角设有相互垂直四根圆杆,内传动环与外传动环上同样各设有在相互垂直的四根圆杆,转动四角的圆杆与传动环的圆杆一直保持接触关系,在任意接触角度时,接触部分距圆杆端部0-2cm。
作为优选,所述内传动环固定设置在内车把接近端部的位置,内传动块设置在内车把端部,所述外传动环固定设置在外车把接近端部的位置,外传动块设置在外车把端部。
作为优选,所述内传动块和外传动块齿接,内传动块和外传动块的齿间存在平均5-15mm的缝隙。
所述传动机构的工作机制是:驾驶者握住外车把,转动外车把,固定设置在外车把接近端部位置的外传动环随外车把转动而转动,外传动环转动时外传动环上的圆杆带动杆传动装置的转动四角转动,而转动四角转动进一步带动内车把接近端部位置上所设置的内传动环的转动,因而带动内车把转动,控制控速部分,由此来对摩托车加速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延时操作;通过调整联动杆和转动四角的紧固程度增大或减小联动杆与转动四角间的摩擦力可调整其延时效应。
在摩托车初学者进行误操作对油门把手进行较大幅度快速转动时,由于外车把需先带动外传动环再通过内传动环带动转动四角转动,转动四角转动需克服摩擦力,因此外车把转动阻力增大,可较少其转动幅度,降低产生的瞬时加速度。
通过所述杆传动装置的旋钮可以调节转动四角的初始角度,即若转动四角在初始状态时若未与内传动环、外传动环接触,在外车把转动带动外传动环转动时,无法及时带动内传动环和内车把转动,即加速具备一定延时性,通过调整转动四角的初始角度可控制其延时效应,转动四角圆杆偏离内传动环、外传动环越多则延时效应越明显。
但若在行驶过程中某些紧急情况下需要一定加速保持摩托车车身稳定性或需加快通过某些地方,而转动四角由于不慎操作与内传动环、外传动环相互处于不接触状态,并需转动较大角度才能接触,存在较大的延时效应时,此时内传动块和外传动块便可起到一定作用。在外车把转过一定角度后,与外车把固定连接的外传动块必定随之转动,通过外传动块的卡齿可带动内传动块和内车把转动,以提供较小程度的加速来保持车身平衡或加速通过某些环境,以便解决一些紧急状况和突发情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摩托车初学者进行误操作对油门把手进行较大幅度快速转动时,由于外车把需先带动外传动环再通过内传动环带动转动四角转动,转动四角转动需克服摩擦力,因此外车把转动阻力增大,可较少其转动幅度,降低产生的瞬时加速度;通过所述杆传动装置的旋钮可以调节转动四角的初始角度,通过调整转动四角的初始角度可控制其延时效应;内传动块和外传动块可用于紧急状况的加速,避免突发情况造成险情;能够极大程度避免误操作导致加速过快,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内传动环和外传动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杆传动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中,1内车把,101内传动环,102内传动块,103内凹槽,2外车把,201外传动环,202外传动块,203外凹槽,3控速部分,4保护壳,501旋钮,502联动杆,503转动四角,6缝隙。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摩托车初学者安全把手,包括车把部分和控速部分3,所述车把部分分为内车把1和外车把2,内车把1和外车把2装套在一同心轴上,均可相对同心轴转动,控速部分3设置在内车把1的端部,内车把1的另一端与外车把2之间设有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外设有一保护壳4,保护壳4通过内车把1上的内凹槽103和外车把2上的外凹槽203固定。内车把1和外车把2装套在同心轴上,具备一定的安装稳定性,在受内凹槽103、外凹槽203和保护壳4固定后连接性加强;保护壳4相对内车把1和外车把2可转动,即外车把2转动的同时将不会通过保护壳4的固定方式来带动内车把1转动,外车把2带动内车把1转动的方式仅为通过传动机构带动转动,即内车把1和外车把2首先是相互不相干的分体式设计,在传动机构的作用下才产生带动转动的关联关系;内车把1连接控速部分3,外车把2即为车把的握部,通常摩托车车把无内车把1、外车把2之分,握部即车把转动便带动控速部分3,对摩托车进行加速,然而本发明提供的摩托车初学者安全把手需通过传动机构将外车把2握部的转动传导到内车把1再影响到控速部分3,存在一定延时性,这样一来便能够有效避免初学者在慌乱的情绪中进行误操作导致摩托车猛烈加速造成事故的问题。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内传动环101、外传动环201、内传动块102、外传动块202和杆传动装置。
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杆传动装置包括旋钮501、联动杆502和和转动四角503。
如图1所示,所述旋钮501设置在保护壳4外侧,联动杆502一端连接旋钮501,另一端与转动四角503转动连接。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转动四角503设有相互垂直四根圆杆,内传动环101与外传动环201上同样各设有在相互垂直的四根圆杆,转动四角503的圆杆与传动环的圆杆一直保持接触关系,在任意接触角度时,接触部分距圆杆端部0-2cm。
如图1所示,所述内传动环101固定设置在内车把1接近端部的位置,内传动块102设置在内车把1端部,所述外传动环201固定设置在外车把2接近端部的位置,外传动块202设置在外车把2端部。
如图1所示,所述内传动块102和外传动块202齿接,内传动块102和外传动块202的齿间存在平均5-15mm的缝隙6。
如图1所示所述传动机构的工作机制是:驾驶者握住外车把2,转动外车把2,固定设置在外车把2接近端部位置的外传动环201随外车把2转动而转动,外传动环201转动时外传动环201上的圆杆带动杆传动装置的转动四角503转动,而转动四角503转动进一步带动内车把1接近端部位置上所设置的内传动环101的转动,因而带动内车把1转动,控制控速部分3,由此来对摩托车加速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延时操作;通过调整联动杆502和转动四角503的紧固程度增大或减小联动杆502与转动四角503间的摩擦力可调整其延时效应。
如图1所示加以上述说明可知,在摩托车初学者进行误操作对油门把手进行较大幅度快速转动时,由于外车把2需先带动外传动环201再通过内传动环101带动转动四角503转动,转动四角503转动需克服摩擦力,因此外车把2转动阻力增大,可较少其转动幅度,降低产生的瞬时加速度。
通过所述杆传动装置的旋钮501可以调节转动四角503的初始角度,即若转动四角503在初始状态时若未与内传动环101、外传动环201接触,在外车把2转动带动外传动环201转动时,无法及时带动内传动环101和内车把1转动,即加速具备一定延时性,通过调整转动四角503的初始角度可控制其延时效应,转动四角503圆杆偏离内传动环101、外传动环201越多则延时效应越明显。
但若在行驶过程中某些紧急情况下需要一定加速保持摩托车车身稳定性或需加快通过某些地方,而转动四角503由于不慎操作与内传动环101、外传动环201相互处于不接触状态,并需转动较大角度才能接触,存在较大的延时效应时,此时内传动块102和外传动块202便可起到一定作用。在外车把2转过一定角度后,与外车把2固定连接的外传动块202必定随之转动,通过外传动块202的卡齿可带动内传动块102和内车把1转动,以提供较小程度的加速来保持车身平衡或加速通过某些环境,以便解决一些紧急状况和突发情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摩托车初学者进行误操作对油门把手进行较大幅度快速转动时,由于外车把2需先带动外传动环201再通过内传动环101带动转动四角503转动,转动四角503转动需克服摩擦力,因此外车把2转动阻力增大,可较少其转动幅度,降低产生的瞬时加速度;通过所述杆传动装置的旋钮501可以调节转动四角503的初始角度,通过调整转动四角503的初始角度可控制其延时效应;内传动块102和外传动块202可用于紧急状况的加速,避免突发情况造成险情;能够极大程度避免误操作导致加速过快,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Claims (7)

1.一种摩托车初学者安全把手,包括车把部分和控速部分(3),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把部分分为内车把(1)和外车把(2),内车把(1)和外车把(2)装套在一同心轴上,均可相对同心轴转动,控速部分(3)设置在内车把(1)的端部,内车把(1)的另一端与外车把(2)之间设有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外设有一保护壳(4),保护壳(4)通过内车把(1)上的内凹槽(103)和外车把(2)上的外凹槽(203)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初学者安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内传动环(101)、外传动环(201)、内传动块(102)、外传动块(202)和杆传动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初学者安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传动装置包括旋钮(501)、联动杆(502)和和转动四角(50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初学者安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501)设置在保护壳(4)外侧,联动杆(502)一端连接旋钮(501),另一端与转动四角(503)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初学者安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四角(503)设有相互垂直四根圆杆,内传动环(101)与外传动环(201)上同样各设有在相互垂直的四根圆杆,转动四角(503)的圆杆与传动环的圆杆一直保持接触关系,在任意接触角度时,接触部分距圆杆端部0-2cm。
6.根据权利要求1到5的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初学者安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传动环(101)固定设置在内车把(1)接近端部的位置,内传动块(102)设置在内车把(1)端部,所述外传动环(201)固定设置在外车把(2)接近端部的位置,外传动块(202)设置在外车把(2)端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初学者安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传动块(102)和外传动块(202)齿接,内传动块(102)和外传动块(202)的齿间存在平均5-15mm的缝隙(6)。
CN201710938857.1A 2017-09-30 2017-09-30 一种摩托车初学者安全把手 Pending CN10771956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38857.1A CN107719560A (zh) 2017-09-30 2017-09-30 一种摩托车初学者安全把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38857.1A CN107719560A (zh) 2017-09-30 2017-09-30 一种摩托车初学者安全把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19560A true CN107719560A (zh) 2018-02-23

Family

ID=612087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38857.1A Pending CN107719560A (zh) 2017-09-30 2017-09-30 一种摩托车初学者安全把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1956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86070A (zh) * 2021-04-23 2021-07-09 浙江德清久胜车业有限公司 多功能自行车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04533Y (zh) * 2004-06-25 2005-06-15 洛阳北方易初摩托车有限公司 摩托车加速器调速限速机构
CN201026975Y (zh) * 2007-04-17 2008-02-27 朱和辉 摩托车、电动车定速器
CN201165304Y (zh) * 2008-01-31 2008-12-17 增城市海利摩托车有限公司 摩托车分体式手把
CN204096011U (zh) * 2014-09-17 2015-01-14 温州市瓯海瞿溪摩托车配件厂 安全摩托车油门把手
CN205256567U (zh) * 2015-12-30 2016-05-25 建德市五星车业有限公司 带阻尼的车辆调速转把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04533Y (zh) * 2004-06-25 2005-06-15 洛阳北方易初摩托车有限公司 摩托车加速器调速限速机构
CN201026975Y (zh) * 2007-04-17 2008-02-27 朱和辉 摩托车、电动车定速器
CN201165304Y (zh) * 2008-01-31 2008-12-17 增城市海利摩托车有限公司 摩托车分体式手把
CN204096011U (zh) * 2014-09-17 2015-01-14 温州市瓯海瞿溪摩托车配件厂 安全摩托车油门把手
CN205256567U (zh) * 2015-12-30 2016-05-25 建德市五星车业有限公司 带阻尼的车辆调速转把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86070A (zh) * 2021-04-23 2021-07-09 浙江德清久胜车业有限公司 多功能自行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H0268283A (ja) 前輪駆動車の自動二輪車
CN110194209A (zh) 驱动转向机构、车体轮系驱动装置及控制方法、车辆
WO2005066015A1 (ja) 自転車および自転車用の差動装置
US3756338A (en) Gyro-controlled motorcycle
CN107719560A (zh) 一种摩托车初学者安全把手
CN206278199U (zh) 倒三轮倾斜自回正机构
US20050016800A1 (en) Counter-rotating brake disc for a motorcycle wheel assembly
CN102700675A (zh) 手驱动手控制链轮链条式代步器
CN109018134B (zh) 一种两轮自平衡车用安全防护机构
WO2020088146A1 (zh) 力矩传递机构及运载工具
CN203888986U (zh) 一种脚踏车传动机构
CN206012877U (zh) 一种差速器式传动轮及差速双驱自行车
CN103587632A (zh) 双驱动三轮自行车
CN113682408A (zh) 具有摇摆机构的三轮摩托车
KR20080033044A (ko) 기울어짐이 가능한 차륜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삼륜차
CN201077511Y (zh) 一种转向牵引机构
CN104002902A (zh) 三轮电动扫地车三轮联动转向机构
CN208813408U (zh) 儿童脚踏车
CN203975109U (zh) 摩托车手柄
CN203032838U (zh) 一种儿童电动车
CN203268259U (zh) 踏板车前叉限位机构
CN2274599Y (zh) 新型自行车
CN213354734U (zh) 一种摩托车车头调节组件
CN212220473U (zh) 一种后轮转向机构及带有该机构的自行车
CN107839810A (zh) 多轮休闲健身自行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22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